幼儿园教育活动目标的书写原则
《保教知识与能力》(下)重点知识梳理

《保教知识与能力》(下)重点知识梳理D9.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原则:(1)环境与教育目标的一致性原则:是指环境的创设要体现环境的教育性。
即环境设计的目标要符合幼儿全面发展的需要,与幼儿园教育目标相一致。
(2)发展适宜性原则:是指幼儿园环境创设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及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促进每个幼儿全面、和谐地发展。
(3)幼儿参与性原则:是指环境的创设过程是幼儿与教师共同合作、共同参与的过程。
环境创设过程应该是一个积极的教育过程。
(4)开放性原则:是指创设幼儿园环境时应把大、小环境有机结合,形成开放的幼儿教育系统。
(5)经济性原则:是指创设幼儿园环境应考虑不同地区、不同条件园所的实际情况,做到因地制宜、因陋就简。
10.影响幼儿园内环境质量的主要因素:物质因素和精神要素(人的要素、幼儿园文化。
)11.目前幼儿园室内环境创设中存在的问题:室内环境布置的目标偏离、室内环境布置的内容不系统、教师环境创设的观念存在偏差12.创设幼儿园室内环境的有效策略:(1)把环境创设的权力还给孩子,“解放”孩子并为自己“松绑”;(2)为儿童提供自主选择、创设与分享的环境空间;(3)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创设开放、共享的教育环境;(4)营造良好的精神环境是幼儿成长和发展的关键因素。
13.活动区教育的功能:为幼儿创设互动的学习环境、为幼儿提供个别化的学习机会、为幼儿提供静态和动态相平衡的课程14.活动区创设的原则(1)教育性:教师要以教育目标和本班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为依据,有目的、有计划地选择合适的内容和主题,创设合适的活动区域环境。
(2)整体性原则:其一是整个活动室的空间布置应是一个整体。
其二是幼儿的发展是一个整体,活动区域的设计应涵盖幼儿发展的没一个方面。
同时,各活动区域的内容应相互渗透。
(3)共同发展原则:首先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
其次,要注重个别差异。
在此基础上,区域活动内容及材料的呈现要体现出分层、递进、多样的特点,使不同能力水平的幼儿在区域活动中,都能获得自信与成功。
幼儿园教案活动目标及原则

幼儿园教案活动目标及原则幼儿园教案活动目标及原则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导幼儿园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理论指导和实践要求。
在幼儿园教育中,教案活动目标及原则的制定对于教学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本文将从幼儿园教案活动目标及原则的概念、重要性、制定方法和实施要求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概念。
1. 教案活动目标。
教案活动目标是指教学活动中所要实现的目标和要求。
它是指导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目标和要求,是教学活动的目标和任务的具体体现。
教案活动目标的制定应当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和发展规律,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和可实现性。
2. 教案活动原则。
教案活动原则是指导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基本原则和要求。
它是教学活动的指导思想和方法,是教学活动的基本原则和要求的具体体现。
教案活动原则的制定应当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和发展规律,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实践性。
二、重要性。
1. 指导教学。
教案活动目标及原则能够指导教师进行教学活动,明确教学目标和任务,提供教学思路和方法,有助于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工作。
2. 保证教学质量。
教案活动目标及原则能够保证教学质量,明确教学要求和标准,提供教学评价的依据,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3. 促进教师成长。
教案活动目标及原则能够促进教师成长,提供教学经验和方法,有助于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促进教师的成长和发展。
三、制定方法。
1. 研究幼儿特点。
制定教案活动目标及原则应当充分研究幼儿的特点,了解幼儿的认知特点和发展规律,明确教学目标和任务,提供教学思路和方法。
2. 调研教学需求。
制定教案活动目标及原则应当充分调研教学需求,了解教学要求和标准,提供教学评价的依据,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3. 培训教师能力。
制定教案活动目标及原则应当充分培训教师能力,提供教学经验和方法,有助于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促进教师的成长和发展。
(幼儿学前教育)幼儿园课程目标制定的原则

幼儿园课程目标制定的原那么导语幼儿园课程目标是课程的指南针和方向盘,对一个课程具有直截了当的导向作用,因此,课程目标制定的好坏决定了幼儿园课程质量。
本微课介绍了幼儿园课程目标制定的四个原那么,关心学生学会制定目标。
教学目标1.掌握幼儿园课程目标制定的四个原那么。
2.会自己制定幼儿园课程目标,目标定位准确,表述清楚。
设计流程一、幼儿园课程目标制定的四个原那么幼儿园课程的目标是一个幼儿园课程方案的重要要素,目标明确、清楚,那么会直截了当阻碍课程方案的质量。
幼儿园课程目标制定依循下面四个原那么:1.一致性原那么2.整合性原那么3.针对性原那么4.适宜性原那么二、分解每个原那么首先,我们先看一致性原那么,该原那么是指幼儿园课程目标的表述口吻一致,包括教育目标和开展目标,教育目标以教师口吻进行表述,开展目标以幼儿口吻进行表述。
例:一个大班音乐活动的目标培养幼儿的节奏感与制造力,要求幼儿自己能想出不同的动作表示出《小鸭子》一歌的节奏。
培养是教师的口吻,因此是教育目标。
能有表情地唱出歌曲中的强弱变化。
这是幼儿的口吻表述的,是开展目标。
大伙儿要注意,一个课程目标中两个目标要口吻一致,能够用教育目标,能够用开展目标。
整合性原那么是活动目标框架的建构需要考虑幼儿全面开展的要求。
从认知、情感、动作技能三个层面表述,但不是说每个活动都有三个层面的目标。
我们来了解下认知、情感、动作技能的目标是如何表述的。
例如明白自己的五官特征。
〔认知目标〕学习正确解决冲突的方法。
〔技能目标〕同意他人,主动和他人交流。
〔情感、态度目标〕针对性原那么是指活动目标应该具体,目标越具体教师越容易把握。
例如:《小老鼠和泡泡糖》目标:能跟随音乐的旋律做出小老鼠走、小老鼠停、小老鼠左看看右看看的动作。
适宜性原那么是指目标应该落在幼儿的最近开展区内,符合幼儿的开展水平。
中班健康活动《身躯的隐秘》活动目标:初步了解人体内部各器官的名称及要紧功能;对身躯的奇异充满好奇。
幼儿园社会领域目标制定的原则

幼儿园社会领域目标制定的原则【摘要】社会性发展是儿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由于具体教育活动目标的落实是整个课程目标落实的基础和唯一,因此,教育活动目标的制定要坚持一定的原则,方才能有效地推进幼儿社会化进程。
【关键词】社会领域发展目标原则社会性发展是儿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心理学研究表明:幼儿期个体社会性的发展涉及到个体社会性交往、行为、情绪、情感、人格、个性、社会适应性等各方面的发展,并直接影响到个人的学习、生活及整个人生。
因此,我们认为幼儿阶段有比传授知识、训练技能更为根本的教育任务,那就是: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形成儿童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培养活泼开朗的性格和良好的行为品质,增强社会适应性。
我园进行幼儿园课程改革的探索与研究,为教育活动的顺利实施排除了障碍,为切实提高教育活动的实效提供了可靠保证,有力地推进了幼儿社会化的进程。
我们在制定具体目标时,坚持了以下几个原则。
一、目标的整体系统性起初,有些教师认为幼儿社会领域是从常识中派生出来的社会常识,或者不过是将品德教育正式定为品德课程,因此在制定教育活动目标时往往偏重于社会认知与品德行为的培养。
例如:将“参观百货商店”的教育目标定为“使幼儿知道百货商店里的物品各类及名称,了解几种主要商品用途”,重视社会认知的教育,忽略了社会情感和行为技能的培养。
通过认真的学习与讨论,教师们明确了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整体教育目标,认识到幼儿情感——社会性发展主要包括幼儿社会认知、社会情感及社会行为技能的发展三个方面,三者不可偏废,缺一不可。
由于社会领域也有其自身的体系,因此我们在制定活动目标时,尽量反映和遵循本年龄段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尤其是情感——社会性发展的规律,避免脱节、重复、前后倒置等现象。
研究表明:小班幼儿以自我为中心,但自我评价水平低,往往受成人的评价所左右或影响;而中班幼儿的自我评价往往是笼统的、不分化的,是以外部行为为主的评价;只有到了大班,评价能力才逐渐由以自我为中心逐渐过渡到学会相对客观地评价自己与他人的行为。
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原则

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原则第四节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的原则一、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原则的定义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的原则,是指导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的一般原理和对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
它是根据幼儿园教育的目的、任务和幼儿的年龄特点制定的,反映了幼儿园教育教学过程的客观规律,是幼儿园教师长期教育教学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幼儿园教育教学原则贯穿于幼儿园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指导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的各方面,是幼儿园教师组织教育教学活动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
二、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的原则(一)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结合的原则及运用科学性原则是指向幼儿传授的知识、技能应该是正确的、可靠的,是符合客观规律的。
教学内容安排、教学组织形式选择和教学方法的运用应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和认识事物的规律,是切实可行的。
也就是说要保证幼儿园教育教学全过程的科学性。
思想性原则是指在幼儿园全部教育教学活动中,必须向幼儿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和共产主义道德品质教育,贯彻完成幼儿园德育的任务。
也就是说要寓德育于各项教育活动之中。
在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中科学性和思想性是有机结合的,它们统一在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
科学性是思想性的基础,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和共产主义道德品质是建立在科学知识的基础上的。
向幼儿传授粗浅的知识,有助于幼儿形成对事物的正确态度,为今后形成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奠定基础。
在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中,科学性和思想性是紧密结合的。
没有科学性,思想性就无从谈起;没有思想性科学性就难以保证。
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活动是为了实现我国的社会主义教育目的,培养体、智、德、美全面发展和具有创造才能的人才打下基础。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不仅使幼儿学习简单的知识技能,还要进行道德品质教育,促进其个性的形成和身体的发展。
又因幼儿期是一个人身心发展最迅速的时期,也是人一生智力发展最快的时期。
幼儿年龄小,经验少,判断能力差,模仿性强,容易接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和外部刺激,而且这一时期形成的认识和道德品质,对其以后进一步发展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幼儿园教育的目标任务和原则

幼儿园教育的目标、任务和原那么一、幼儿园教育的目标(一)幼儿园教育目标的内涵幼儿园教育目标是教育目的在幼儿园教育这一阶段的具体化,是国家对幼儿园提出的培养人的规格和要求,是全国各类型幼儿教育机构统一的指导思想。
我国幼儿园教育的目标是“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等方面全面开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开展〞。
幼儿园教育的目标是完成幼儿园教育任务,提高幼儿园教育质量的重要指导思想,国家通过这一目标对全国幼儿园教育进展领导和调控。
(二)制定幼儿园教育目标的依据1.依据社会开展的客观要求幼儿教育具有社会属性。
教育是要把人类历史积累的知识、经历、技能等有方案、有组织、有目的地传播到下一代,培养为社会效劳的人。
同时,不同的社会、不同的阶级或社会集团,总是根据自身的利益和需要来规定培养新一代人的方向。
这些阶层所制定的教育任务必须适应社会开展的需求。
2.依据幼儿身心开展规律及其要求全面促进幼儿素质和谐开展是幼儿教育的中心任务。
开展包括身体和心理两个方面,二者必须协调开展。
这种身心开展的规律性既是连续的,又是阶段性的。
任何违背幼儿身心开展规律,提出过高、过难或过低、过易的教育要求,都不会到达开展潜能的目的。
3.幼儿园教育目标的制定幼儿园教育目标的构造呈金字塔型,由上至下分别是:国家的教育目的、幼儿园教育的目标、各个幼儿园具体的教育目标。
制定幼儿园具体教育目标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教育目标分解的方法要恰当对于某个具体的幼儿园来说,又可以分为学年教育目标、学期教育目标、周或月的教育目标、单个教学活动的教育目标等。
每一个层次的目标都是受上一层目标的制约,构成到达总目标的阶梯:(2)教育目标的涵盖面要全面幼儿园教育目标的内容要覆盖幼儿全面开展的所有内容,即包括体、智、德、美各个方面,并且不能偏废;(3)教育目标要有连续性和一致性教育目标的实现是长期的、阶段性的过程,需要保持各个层级目标直接的相互衔接,协调一致。
在幼儿园教育目标的实施过程中,幼儿教师是重要保证。
幼儿园教育活动目标的设定

LOREM IPSUM DOLOR
(三)社会发展和教育的基本要求 民主性原则、民族性与国际性统一的原则、教育先
行原则 “社会本位课程”
三、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层次、要求与结构
14
LOREM IPSUM DOLOR
(一)幼儿园课程总目标 领域目标:五大领域的目标 健康领域: 1.身体健康,在集体生活中情绪安定、愉快; 2.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3.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识,学习保护自己; 4.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动作协调、灵活。
(二)行为目标 行为目标:是以具体的、可被观察与操作的行为来表述的课程目标。 泰勒:最有效的目标“既要指出使学生养成的那种行为,又指明这种
行为能在其中运用的生活领域或内容 ” 例如 1、能单脚站立30秒 2、会从前往后、一页一页翻书 评价:克服了普遍性目标的模糊化缺陷,能保证具体目标的实现,难
2、尝试进行“变废为宝”的操作,感受互相 合作变废为宝的快乐,并懂得:对于废旧 物品,只要肯动脑筋,也能变废为宝。
大班语言活动《爷爷一定有办法》案例再 分析
1、通过排列从毯子—纽扣的变化过程,使幼儿理 解故事内容,初步形成废物可以再利用的意识, 发展幼儿的思维推理能力。
2、尝试进行“变废为宝”的操作,感受互相合作 变废为宝的快乐,并懂得:对于废旧物品,只要 肯动脑筋,也能变废为宝。
情感的体验或形成某种积 感受、喜欢、激发、萌发、
极的态度
热爱、支持等
四、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基本类型
(一)普遍性目标 根据一定的哲学或伦理观、意识形态等对课程进
行原则性规范或总括性指导的目标 例如 1、培养孩子的积极性 2、让儿童感受活动的乐趣
幼儿教育五大领域目标和指导要点

幼儿教育五大领域目标和指导要点健康领域(一)目标:1.身体健康,在集体生活中情绪安定、愉快;2.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3.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识,学习保护自己;4.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动作协调、灵活。
(二)内容与要求1.建立良好的师生、同伴关系,让幼儿在集体生活中感到温暖,心情愉快,形成安全感、信赖感。
2.与家长配合,根据幼儿的需要建立科学的生活常规。
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睡眠、盥洗、排泄等生活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
3.教育幼儿爱清洁、讲卫生,注意保持个人和生活场所的整洁和卫生。
4.密切结合幼儿的生活进行安全、营养和保健教育,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5.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习惯,增强体质,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6.用幼儿感兴趣的方式发展基本动作,提高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
7.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幼儿坚强、勇敢、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和主动、乐观、合作的态度。
(三)指导要点:1.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
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
2.既要高度重视和满足幼儿受保护、受照顾的需要,又要尊重和满足他们不断增长的独立要求,避免过度保护和包办代替,鼓励并指导幼儿自理、自立的尝试。
3.健康领域的活动要充分尊重幼儿生长发育的规律,严禁以任何名义进行有损幼儿健康的比赛、表演或训练等。
4.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是幼儿园体育的重要目标,要根据幼儿的特点组织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吸引幼儿主动参与。
语言领域(一)目标:1.乐意与人交谈,讲话礼貌;2.注意倾听对方讲话,能理解日常用语;3.能清楚地说出自己想说的事;4.喜欢听故事、看图书;5.能听懂和会说普通话。
(二)内容与要求:1.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学习使用适当的、礼貌的语言交往。
幼儿园教育活动目标设计的原则及常见问题评析

幼儿园教育活动目标设计的原则及常见问题评析作者:陆丽华来源:《早期教育(教师版)》2012年第04期教育活动目标是指通过某一次教育活动所期望幼儿获得的某些方面的发展。
教师在制定教育活动目标时应该综合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原有经验水平、活动的内容和性质等因素,把握教育活动目标设计的基本原则,使教育活动目标具体、明确、可操作、便于检测。
有效发挥其对活动过程的指导调控作用、对活动效果的评价参照作用以及对儿童发展的促进作用。
但是,在幼儿园教育实践中,笔者经常发现教师在制定教育活动目标时不能很好地把握活动目标设计的基本原则,并反复出现一些类似的问题。
1价值统一性原则教师的教育观念是影响幼儿发展的重要因素,它能够投射在教师的所有教育行为中,自然也能通过教育活动目标的定位显现出来。
《纲要》颁布实施已逾十年,在这十年中。
教师的儿童观、课程观、教育价值观等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从应然的角度来讲,当前幼儿教师的教育观念应该已经完成了相应的转变。
“以幼儿为主体”“以幼儿的发展为本”“从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出发”“更多关注幼儿在学习活动中的行为和表现”等理念在教育活动设计的过程中也应该有所体现。
而事实上,很多教师可能是因为观念转变得不彻底或者是受新旧观念冲突的影响,在制定活动目标时,没有体现自身教育价值观的内在统一性,在表述活动目标时,时而站在幼儿的角度,时而又站在教师的角度,导致目标表述方式混淆不清,没有遵循活动目标设计的价值统一性原则。
例如,在大班社会活动《装豆》中,教师设计的两条活动目标是“引导幼儿积极与同伴讨论、协商并解决问题”和“感知秩序对游戏和生活的重要性”,第一条目标是从教师的角度出发进行表述的,第二条目标又是从幼儿的角度出发进行表述的,显然存在内在价值观不统一的问题。
如果撇开教育观念这一问题的话,活动目标的表述到底是从教师的角度还是从幼儿的角度出发,其实并没有严格的规定,两者皆可。
一般来说,我们把从教师的角度出发进行表述的目标称为教育目标,在表述时经常使用“培养”“引导”“促使”“教给”“指导”“鼓励”“增强”等词汇,它反映的是教师对自己的教育方式或者教育行动的预期值:我们把从幼儿的角度出发进行表述的目标称为发展目标,在表述时经常采用“喜欢”“乐意”“了解”“知道”“掌握”“学习”“感受”等词汇,它强调的是幼儿学习后获得的发展和变化,反映教师心中对活动促进幼儿发展的方向和程度的预期值。
我国幼儿园教育的目标、任务和原则 幼儿园教育的原则 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原则

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原则
你记住了吗?
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原则
让游戏点亮快乐童年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原则
同学们,如果你去问小朋友不让你玩儿游戏, 你会怎么样呢?
什么是基本活动
基本活动是指在人生的某个阶段,其出现的频率最高,对人的生存发展 最有价值、最适合那一年龄阶段的活动。
幼儿的最基本的活动
幼儿,游戏就是他们的基本活动
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原则
在幼儿园,如果你问孩子们:“我们现在玩游戏好不好?”,他 们肯定会欢呼:“ 好”,这时候,孩子们的情绪高涨,激动无比。 很多幼儿园下午没有教学活动,每个下午幼儿都是在游戏中度过 的。
案例
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重要意义
1 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 2 重视幼儿的自发性游戏
3 充分利用游戏形式组织幼儿园各类教育活动
幼儿园教育的目标、任务和原则

应该进行适当的运动和活动,以增强孩子的体质和免疫力,同时也 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发展。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应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关注孩子的个性 差异和特殊需求,以爱心、耐心和责任心对 待每一个孩子。
循序渐进原则
教育活动应该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逐步开展
教育活动应该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进行设计,逐步提高孩子的认知水平和能力。
分解教育活动的难度
对于难度较大的教育活动,应该进行分解和细化,以便不同年龄段的孩子能够逐步掌握。
开展家长讲座、亲子活动等, 提高家长的教育素质和教育方 法,增强家长的参与感和满意 度。
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共 同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评估和反馈
制定合理的评估方案,对孩子的 成长和发展进行全面监测和分析 ,为孩子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指导
和支持。
及时将评估结果反馈给家长,共 同探讨孩子的成长问题和改进方
幼儿园教育的目标、 任务和原则
日期:
目录
CONTENTS
• 幼儿园教育的目标 • 幼儿园教育的任务 • 幼儿园教育的原则
01 幼儿园教育的目标
身体发展
培养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身体素质
01
通过适当的体育活动和游戏,促进孩子的身体发育,增强身体
素质,并培养良好的运动习惯。
培养良好的运动习惯
02
通过有组织的体育活动,培养孩子正确的运动习惯和运动技能
案。
不断总结幼儿园教育的经验和不 足,为改进教育活动提供参考。
03 幼儿园教育的原则
以孩子为中心
尊重孩子的个性差异
要充分了解孩子的个性特点,针对不同孩子进行个性化教育,为每个孩子提供适合其发展的教育环境 和活动。
设计幼儿园教育活动目标的要点与原则

设计幼儿园教育活动目标的要点与原则设计幼儿园教育活动目标的要点与原则引言:幼儿园是孩子们的第一所教育机构,对于他们的成长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幼儿园,教育活动目标的设计是非常重要的,它决定了孩子们在教育活动中的学习方向和目标。
本文将探讨设计幼儿园教育活动目标的要点与原则,帮助教师更好地制定教育计划,保证幼儿园教育的有效性和质量。
一、了解幼儿发展特点在设计幼儿园教育活动目标时,首先需要了解幼儿的发展特点。
幼儿处于身体、认知、语言、社交等各个方面的快速发展阶段,因此教育活动目标应该与幼儿的发展水平相适应。
教师需要了解幼儿在不同阶段的能力、兴趣和需求,以便能够为他们提供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
二、关注整体发展幼儿园的教育目标应该关注孩子们的整体发展,而不仅仅是一方面的提升。
幼儿的身心、认知、语言、社交等各个方面的发展相互依赖,需要得到充分的关注和发展。
因此,在设计教育活动目标时,应该综合考虑幼儿不同方面的需求,使他们能够全面发展。
三、设定具体的目标教育活动目标应该是具体而明确的。
模糊的目标难以实现,也无法进行有效的评估。
因此,教师需要清楚地设定教育活动目标,确保目标具备可衡量性和可实现性。
例如,目标可以是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或者培养他们的社交技能。
这样的目标能够帮助教师明确教育活动的方向,指导幼儿的学习。
四、关注幼儿的兴趣和需求幼儿的兴趣和需求是他们参与教育活动的主要动力。
教育活动目标应该与幼儿的兴趣和需求相契合,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和主动性。
通过了解幼儿的兴趣爱好和需求,教师可以制定具有吸引力的教育活动目标,让幼儿在参与活动中得到满足和成长。
五、采用综合评估方法教育活动目标的实现需要进行评估,以了解幼儿的学习效果和发展情况。
在评估幼儿园教育活动目标时,应该采用综合的评估方法,包括观察、记录、访谈等方式。
通过多种评估方法的结合,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幼儿的学习情况,从而调整教育活动目标和教学方法。
结论:设计幼儿园教育活动目标是教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幼儿园五大领域教育目标和要求内容

幼儿园五大领域教育目标与内容要求一、幼儿园教育应当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全面落实《幼儿园工作规程》所提出的保育教育目标。
二、幼儿园教育的内容是广泛的、启蒙性的,可按照幼儿学习活动的范畴相对划分为健康、社会、科学、语言、艺术等五个方面,还可按其它方式作不同的划分。
各方面的内容都应发展幼儿的知识、技能、能力、情感态等三、幼儿的学习是综合的、整体的。
在教育过程中应依据幼儿已有经验和学习的兴趣与特点,灵活、综合地组织和安排各方面的教育内容,使幼儿获得相对完整的经验。
一、健康——增强幼儿体质,培养健康生活的态度和行为习惯(一)目标1.适应幼儿园的生活,情绪稳定;2.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3.有初步的安全和健康知识,知道关心和保护自己;4.喜欢参加体育活动。
( 二) 教育要求1.建立良好的师生、同伴关系,让幼儿体验到幼儿园生活的愉快,形成安全感、信赖感;2.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睡眠、盥洗、排泄等个人生活卫生习惯和爱护公共卫生的习惯;3.指导幼儿学习自我服务技能,培养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4.开展以多种有趣的体育活动,特别是户外的、大自然的活动,培养幼儿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并提高其对环境的适应能力;5.密切结合幼儿的生活和活动进行安全、保健等方面的教育,以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6.在走、跑、跳、钻、爬、攀等各种体育活动中,发展幼儿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
( 三) 指导要点1.教师应该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教育工作的首要位置。
2.身体的健康和心理的健康是密切相关的,要高度重视良好人际环境对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性。
3.幼儿不是被动的“被保护者” 。
教师要尊重幼儿不断增长的独立需要,在保育幼儿的同时,帮助他们学习生活自理技能,锻炼自我保护能力。
4.体育活动要尊重幼儿身体生长发育的规律和年龄特征,不进行不适合幼儿的体育活动项目训练。
幼儿园教育活动目标设计的原则及常见问题评析(全文)

幼儿园教育活动目标设计的原则及常见问题
评析(全文)
幼儿园教育活动目标的设计是未来教育过程中最重要的一步,也是决定幼儿园教育品质的有效途径。
因此,行业相关工作者需要了解目标设计的原则和常见问题,才能优化幼儿园课程。
首先,幼儿园教育活动目标的设计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 个性化原则:考虑到不同幼儿的个性、特点和需求,给出特殊目标,以使学前儿童在特定领域获得发展。
2. 整合性原则:为了实现所有可融合的活动十分必要,需要确保每一个课程设计能够整合入一整套目标和活动计划中去。
3. 动态化原则:目标和活动计划需要反响幼儿的行为和表现,才能够及时调整原订计划。
其次,幼儿园教育活动目标设计中,常见问题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
1. 活动类型的多样性:在目标策划过程中,需要明确幼儿需要进行哪些类型的题材、活动,以确定更好的目标设定。
2. 时间长度需求问题:在制定目标时,要明确营销时长要求,避免时间太短,而导致目标不能有效达成。
3. 意向指向性:对于所提出的目标,需要确保与幼儿整体教育水平的匹配性。
最后,幼儿园教育活动目标设计的优化方法包括如下几点:
1. 设计目标时要遵循个性化、整合性和动态性原则,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及时修改优化。
2. 理解关键词,以便更好的了解幼儿在各个教育领域的需要。
3. 人员协调:目标设定要与园所其他部门保持协调,以达成更好的教育效果。
总之,幼儿园教育活动目标设计的原则和常见问题对于优化幼儿
园教育课程十分重要。
相关工作者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深入了解幼儿需求,合理设定目标,以提高教学效果,营造更加优秀的园所环境。
我国幼儿园教育的目标、 任务和原则

第一节 幼儿园教育的目标
一、我国的教育目的
教育目的是指一个国家、民族通过教育,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 它是国家对培养人才的质量和规格的总体要求,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 宿。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我国的教育目的是: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 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育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 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教育目的确定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教育对 象的发展方向。
(四)幼儿园制定教育工作计划的意义
1、增强教育的目的性和自觉性。 制定教育工作计划要将长远的教育目标落实在具体的教育阶段中,使教师的工作合乎 眼前具体的任务、内容和方法,着眼于未来人的培养,既要有教育的长远目标,又要 有教育的近期目标,从而激发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2、保证教育工作全面系统地进行。 托儿所、幼儿园的教育,既要保证儿童的生命安全,增进儿童的健康,又要发展儿童 的智力,培养他们的品德行为习惯。任务是多方面的,教育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因此 制定好一个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工作计划,可避免或减少教育工作偏差。 3、保证各项教育工作的协调配合。 教育工作计划中,应周密、细地安排好各项教育的协同关系,以便依据计划调节教育 的纵向与横向关系,使全面发展的教育任务协调、圆满地完成。 4、使教育工作更有针对性。 幼儿园的教育对象是儿童,他们好动、发展变化快,每个儿童有各具特点。 托儿所、幼儿园的教育工作计划,如能正确反映儿童上述特点,则可减少教育过程的 盲目性、刻板性和千篇一律,使教育工作更具有针对性。
幼儿园教育原则包括两部分∶ 一部分是教育的一般原则,是幼儿园、小学、中学 教师均应遵循的,它反映了教育对所有教育者的一般 要求; 另一部分是幼儿园教育的特殊原则,是根据幼儿园 教育的特点提出来的,是幼儿园教育对教师的特殊要 求。
幼儿活动教案编写的基本原则与要求

幼儿活动教案编写的基本原则与要求导语:幼儿活动教案是幼儿园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好的教案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组织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本文将从教案的基本原则和要求两个方面展开,介绍如何编写一份高质量的幼儿活动教案。
一、教案编写的基本原则1. 顺应幼儿的发展特点和需求:幼儿正处于成长发展的关键时期,教案的编写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发展特点和需求。
教案内容应简洁明了,符合幼儿的认知水平和语言能力,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
2. 体现个别差异和适应性:每个幼儿的学习风格和兴趣爱好都有所不同,教案编写应注重个别差异和适应性。
在教案中设定不同的活动内容和任务,满足不同幼儿的学习需求,引导他们在活动中发展自己的潜能和才能。
3. 系统性和有层次性:好的教案应该具备系统性和有层次性,通过各个活动环节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有效的教学流程。
教案中应包含教学目标、教学步骤、教学方法、教具准备等内容,使教学过程严谨有序,使幼儿能够明确学习目标和学习路径。
4. 打造积极的学习氛围:幼儿教学强调情感教育和积极乐观的学习氛围。
教案编写要充分考虑如何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如何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可以通过游戏化教学、情景模拟等方式,让幼儿在放松的环境中享受学习的乐趣。
二、教案编写的要求1. 清晰明了的教学目标:教案应明确教学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态度目标。
目标要具体明确,能够指导教师的教学行动和幼儿的学习行为。
教案中可以设置多个目标,但要保证目标之间的整体逻辑。
2. 合理安排的教学步骤:教案中的教学步骤应合理安排、清晰明确,使教学过程顺利展开。
步骤之间要有联系,前后步骤要有衔接,使幼儿能够逐步建立知识框架和能力结构。
同时,教学步骤的设置要符合幼儿的认知规律和学习规律。
3. 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教案编写要贯彻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让幼儿能够从不同角度和层次进行学习。
可以使用故事情景、游戏活动、实践探究等方式,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幼儿园五大领域教育目标与要求内容

幼儿园五大领域教育目标与内容要求一、幼儿园教育应当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全面落实《幼儿园工作规程》所提出的保育教育目标。
二、幼儿园教育的内容是广泛的、启蒙性的,可按照幼儿学习活动的范畴相对划分为健康、社会、科学、语言、艺术等五个方面,还可按其它方式作不同的划分。
各方面的内容都应发展幼儿的知识、技能、能力、情感态等三、幼儿的学习是综合的、整体的。
在教育过程中应依据幼儿已有经验和学习的兴趣与特点,灵活、综合地组织和安排各方面的教育内容,使幼儿获得相对完整的经验。
一、健康——增强幼儿体质,培养健康生活的态度和行为习惯(一)目标1.适应幼儿园的生活,情绪稳定;2.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3.有初步的安全和健康知识,知道关心和保护自己;4.喜欢参加体育活动。
(二)教育要求1.建立良好的师生、同伴关系,让幼儿体验到幼儿园生活的愉快,形成安全感、信赖感;2.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睡眠、盥洗、排泄等个人生活卫生习惯和爱护公共卫生的习惯;3.指导幼儿学习自我服务技能,培养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4.开展以多种有趣的体育活动,特别是户外的、大自然的活动,培养幼儿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并提高其对环境的适应能力;5.密切结合幼儿的生活和活动进行安全、保健等方面的教育,以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6.在走、跑、跳、钻、爬、攀等各种体育活动中,发展幼儿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
(三)指导要点1.教师应该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教育工作的首要位置。
2.身体的健康和心理的健康是密切相关的,要高度重视良好人际环境对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性。
3.幼儿不是被动的“被保护者”。
教师要尊重幼儿不断增长的独立需要,在保育幼儿的同时,帮助他们学习生活自理技能,锻炼自我保护能力。
4.体育活动要尊重幼儿身体生长发育的规律和年龄特征,不进行不适合幼儿的体育活动项目训练。
幼儿园语言教育的目标和内容

早期阅读的主要内容:
(1)前图书阅读经验 图书是书面语言的载体,是图文并茂的
书籍,这较容易使幼儿产生阅读兴趣。 (2)前识字经验
这一时期的阅读只是帮助幼儿获得前识 字经验,提高其对文字敏感度的手段, 而不是机械记忆。 (3)前书写经验
了解汉字的书写风格,知道书写汉字 的工具,以及初步尝试正确书写的姿势。
(二)制定活动目标的原则:P79
1、目标应着眼于学前儿童的发展 2、活动目标的内容和要求,在方向上应与总目标、年
龄阶段目标相一致 3、目标的内容应包含认知、情感态度和能力三个方面
(三)活动目标的分类(五类)
• 谈话活动目标 讲述活动目标 听说游戏活动目标 早期阅读活动目标 文学作品学习活动目标
小班教材举例
1、日常生活中的语言教育内容 2、人际交往中的语言教育内容 3、游戏活动中的语言教育内容 4、学习活动
谈话的主要内容:
(1)围绕主题交谈 根据幼儿的兴趣指向和生活经验设计,如“我喜爱的动物”“我
的爸爸妈妈”“我的好朋友”等。 (2)交流信息谈话
让幼儿说说最近身边发生的新鲜 事或有趣的事与同伴、与老师交流。 (3)分享经验谈话
1、让幼儿认识一些物品的名称,并知道这些物品是 由什么做的
2、让幼儿认识材料,并了解某种材料还 能做成 什么东西
3、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辨别某样东西是由什么 材料做的
4、让幼儿对阅读产生兴趣,提高其自主阅读的能力
谈话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掌握几种倾听技能 2、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3、提高幼儿的语言交往水平 4、使幼儿在谈话过程中了解或懂得一
性
早期阅读活动目标: 1、提高幼儿学习书面语言的兴趣 2、帮助幼儿懂得书面语言学习的重要性 3、帮助幼儿掌握早期阅读的技能 4、使幼儿在阅读过程中认知新事物,习得
幼儿园实验操作科学教育活动目标设计原则是什么,

幼儿园实验操作科学教育活动目标设计原则是什么, 以下是幼儿园实验操作科学教育活动目标设计的原则:
1. 目标明确性:活动目标必须清晰、明确,以便让幼儿能够理解和实现。
2. 实用性:活动目标应该与现实生活有关,能够帮助幼儿解决实际问题或探究实际现象。
3. 循序渐进性:活动目标的难易度应该逐步加大,以让幼儿逐步建立自信心和兴趣。
4. 个性化:活动目标应该根据幼儿的兴趣、性格和发展水平进行个性化设计,以激发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
5. 趣味性:设计活动目标的过程应该有趣,以增强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
6. 安全性:活动目标应该符合幼儿的年龄和身体发育特点,以保证幼儿的安全和健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教育活动目标的书写原则
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是一项有明确目标的活动。
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目标是幼儿园开展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幼儿园教育活动方案的“指南针”,它指的是通过某一次或某几次教育活动所期望取得的效果。
教育活动目标制定的准确度直接影响着幼儿的学习态度,因此,为使教育活动的目标真正对教育活动的过程起到“指南针”的作用,在实际操作中可以遵循以下原则:
一、一致性原则
幼儿园教育活动目标的表述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发展目标,一种是教育目标。
以幼儿的口吻表述,所述为幼儿通过该教育活动所应该达到的发展指标。
如以小班《美丽的鲜花》为例:
1.能感知花园中多种颜色、形状的花,感受春天花的美丽。
2.能尝试用手指或棉签画出自己喜欢的画。
相对而言,表述口吻为教师,指明教师在该教育活动中应该做的事情,或者是努力达成的教育效果,则是教育目标。
上述案例的目标可以表述为:
(1)引导幼儿感知花园中各种颜色、形状的花,感受春天花的美丽。
(2)鼓励幼儿大胆地用手指或棉签画出自己喜欢的画。
二、针对性原则
幼儿园教育活动目标要具有针对性,即活动目标要具体,所指涉的价值标准要细化,而不是笼统地表述。
对于幼儿教师而言,教育活动目标越具体,就越具有可操作性,在活动实施的过程中,更容易以目标为标杆衡量活动过程中幼儿的反应,并及时按照目标的要求给幼儿适宜的支持。
如果目标笼统,教师往往拿捏不准要点,无法较好地把握活动的效果,对幼儿的指导则不够细致。
如大班一个语言领域教育活动的目标:
1.引导幼儿理解诗歌的含义,体验其中的感情。
2.引导幼儿描述自己美好的家。
3.引导幼儿发展想象力,仿编诗歌。
这样的语言领域教育活动目标是一个典型的“万金油”目标,在任何年龄阶段的语言教育活动中似乎都可以使用,原因就在于活动目标没有明确什么感情、怎样描述、怎样仿编。
这就为教师的教育、指导平添了盲区。
因此,这个教育活动目标可以将教育预期效果细化:
1.通过教学和操作活动,引导幼儿理解诗歌的含义,体验美满家庭生活的快乐情趣。
2.引导幼儿用“温暖、快乐、幸福”等词语描绘自己美好的家。
3.教幼儿学习仿编诗歌,发展想象和创造能力。
如此修改,这节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的成效将会最大化。
三、系统性原则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倡导,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内容要相互渗透、有机联系。
所谓的渗透与联系,不仅仅指五大领域的教育活动内容相互整合,还指在一个幼儿园教育活
动中,根据实际情况,将情感态度目标、知识技能目标、能力培养目标有效整合。
但这并不
意味着任何一个教育活动都必须生硬地将三大领域的目标整合在一起,而是根据教育目标活
动内容的承载量与价值,至少包括两个领域的目标。
如小班《认识小兔子》语言教育活动。
活动目标:
1.说出小兔子喜欢吃的两种以上的食物。
2.学习词汇“长长的”、“红红的”等。
该活动是一个小班语言教育活动,从目标定位来看,两个活动目标将活动的价值定位在
语言表达方面是无可厚非的,但活动注重认知层面的目标,忽略了情感、动作技能层面的发展。
对于小班的幼儿而言,活动本身的趣味性,激发幼儿呵护生命、爱护动物,进而引发探
究小兔子的生长秘密,是更为重要的内隐价值,而语言表达只是一个外显价值。
从对幼儿发
展的持续性影响方面考虑,内隐价值对幼儿的发展更具有个体意义。
因此,该活动的目标可调整为:
1.触摸小兔子时,要轻柔,萌发对小动物的爱护之情。
2.认真观察,并说出小兔子的典型外在特征。
3.了解小兔子的生活习性,如小兔子喜欢吃的食物。
另外,幼儿园教育活动目标的排列也具有一定的讲究。
领域特点明显的幼儿园教育活动
中以领域目标为重点目标,放在目标中的第一位,其他目标为次重点目标,按照目标之间的
相互衔接性排列。
领域特点不明显的幼儿园教育活动目标,要确保目标之间的连续性,第一
层目标与第二层目标、第三层目标是整体与局部的关系,每一个下层目标都是上层目标的具
体化,保证每一个下层目标的实现都能推动活动向总目标推进。
各层目标的相互衔接,要体
现幼儿心理发展的轨迹。
参考文献
[1]刘占兰促进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理论与实践策略[M].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
[2]张琳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实践[M].高等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