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树种龄级与龄组划分》
主要树种龄级与龄组划分表
飞播
20
21—30
31—40
41—60
61
10
油松、华山松
天然
30
31—50
51—60
61—80
81
10
人工
飞播
20
21—30
31—40
41—60
61
10
白桦、刺槐、国槐、杨树、杨树矮林、柳树、泡桐、其它速生杂木、软阔类、山杨
天然
人工
飞播
10
11—15
16—20
21—30
31
5
红桦、白榆(其它榆树)
花椒
1—4
5—8
9—30
31—
仁用杏
1—3
4—5
6—25
26—
红枣
1—4
5—10
11—100
101—
柿子(黑枣)
1—4
5—20
21—100
101—
板栗
1—2
3—4
5—50
51—
桑树、金银花
1—3
4—20
21—
天然
30
31—50
51—60
61—80
81
10
人工
飞播
20
21—30
31—40
41—60
61
10
栓皮栎、辽东栎、槲栎(槲树)、鹅耳栎(千金榆)、硬阔类、橿子木
天然
40
41—60
61—80
81—120
121
20
人工
飞播
20
21—40
41—50
51—70
71
10
竹林
天然
1-2
主要树种龄级与龄组划分表教学内容
树种
起源
龄组划分
龄级
期限
幼龄林
中龄林
近熟林
成熟林
过熟林
云杉、侧柏、桧柏、红豆杉
天然
60
61—100
101—120
121—160
161
20
人工
飞播
40
41—60
61--80
81--120
121
20
落叶松、臭冷杉、樟子松
天然
40
41—80
81—100
101—140
141
20
天然
30
31—50
51—60
61—80
81
10
人工
飞播
20
21—30
31—40
41—60
61
10
栓皮栎、辽东栎、槲栎(槲树)、鹅耳栎(千金榆)、硬阔类、橿子木
天然
40
41—60
61—80
81—120
121
20
人工
飞播
20
21—40
41—50
51—70
71
10
竹林
天然
1-2
3-4
5-6
7-8
9
2
人工
飞播
主要经济林树种年龄阶段划分表单位:年
树种
产前期
初产期
盛产期
衰产期
苹果、其它
1—4
5—8
9—40
41—
梨
1—4
5—6
7—50
51—
杏
1—3
4—6
7—40
41—
桃、李、葡萄
1—3
龄组划分
成熟林
Ⅵ-Ⅶ 26-35 Ⅴ-Ⅵ 41-60 Ⅳ-Ⅴ 31-50 Ⅴ 13-15 Ⅵ-Ⅶ 51-70 Ⅵ-Ⅶ 26-35 Ⅳ-Ⅴ 10-15
过熟林
Ⅷ以上 36以上 Ⅶ以上 61以上 Ⅵ以上 51以上 Ⅵ以上 16以上 Ⅷ以上 71以上 Ⅷ 36以下 Ⅵ以上 16以上
Ⅰ-ⅡHale Waihona Puke 510以下 Ⅰ-Ⅱ
10
、柏类、天然马尾松等
20以下 Ⅰ
人工马尾 松、 湿地松、 火炬松等
一般
10
4-10 Ⅰ-Ⅱ
短轮伐期
3
4-6
栎、槠、栗、黄连木 、樟、榆、朴、刺槐、 木荷、枫香等硬阔类 枫杨、江南桤木、檫木、 柳、楝树、梓树、喜树、 南酸枣等软阔类
Ⅰ-Ⅱ
10
20以下 Ⅰ-Ⅱ
5
10以下 Ⅰ
杨类、泡桐
3
2-3
注:1、乔木经济树种按硬阔龄组划分标准。 2、未成林地标准:①、人工造林(包括植苗、播种、分殖造林)1-3年(杨树、 泡桐大苗造林1年,竹类、经济树种造林1年),成活率85%以上(第1年) 或保存率80%上(第2、3年)。②、飞播造林后1-5年,成苗每公顷3000株以 上,且分布均匀。
优势树种(组)龄组划分表
龄组、龄级 树种(组) 龄级期限 幼龄林 杉木、水杉、 柳杉、池杉等
黄山松、黑松、金钱松
中龄林
Ⅲ-Ⅳ 11-20 Ⅲ 21-30 Ⅱ 11-20 Ⅲ 7-9 Ⅲ-Ⅳ 21-40 Ⅲ-Ⅳ 11-20 Ⅱ 4-6
近熟林
Ⅴ 21-25 Ⅳ 31-40 Ⅲ 21-30 Ⅳ 10-12 Ⅴ 41-50 Ⅴ 21-25 Ⅲ 7-9
优势树种组龄组划分表龄级期限龄组龄级幼龄林中龄林成熟林过熟林以上11202125263510以上213031404160一般10以上410112021303150以上46791012131510以上树种组杉木水杉柳杉池杉等10以下36以上黄山松黑松金钱松柏类天然马尾松等20以下61以上人工马尾松51以上16以上栎槠栗黄连木樟榆朴刺槐10214041505170112021252635杨类泡桐以上2346791015上且分布均匀
主要树种龄级与龄组划分表
`
人工
飞播
20
21—30
31—40
41—60
61பைடு நூலகம்
10
油松、华山松
天然
^
30
31—50
51—60
61—80
81
10
人工
飞播
20
#
21—30
31—40
41—60
61
10
白桦、刺槐、国槐、杨树、杨树矮林、柳树、泡桐、其它速生杂木、软阔类、山杨
天然
人工
飞播
10
|
11—15
16—20
21—30
31
5
红桦、白榆(其它榆树)
人工
飞播
主要经济林树种年龄阶段划分表单位:年
树种
产前期
初产期
[
盛产期
衰产期
苹果、其它
1—4
5—8
9—40
41—
梨
1—4
5—6
~
7—50
51—
杏
1—3
4—6
7—40
41—
桃、李、葡萄
1—3
4—5
-
6—25
26—
红果(山楂)
1—2
3—10
11—50
51—
核桃
1—4
5—8
/
9—50
51—
黑椋子
1—5
6—10
天然
30
31—50
51—60
¥
61—80
81
10
人工
飞播
20
21—30
31—40
41—60
#
61
10
栓皮栎、辽东栎、槲栎(槲树)、鹅耳栎(千金榆)、硬阔类、橿子木
龄组划分
成熟林
Ⅵ-Ⅶ 26-35 Ⅴ-Ⅵ 41-60 Ⅳ-Ⅴ 31-50 Ⅴ 13-15 Ⅵ-Ⅶ 51-70 Ⅵ-Ⅶ 26-35 Ⅳ-Ⅴ 10-15
过熟林
Ⅷ以上 36以上 Ⅶ以上 61以上 Ⅵ以上 51以上 Ⅵ以上 16以上 Ⅷ以上 71以上 Ⅷ 36以下 Ⅵ以上 16以上
Ⅰ-Ⅱ
5
10以下 Ⅰ-Ⅱ
10
、柏类、天然马尾松等
优势树种(组)龄组划分表
龄组、龄级 树种(组) 龄级期限 幼龄林 杉木、水杉、 柳杉、池杉等
黄山松、黑松、金钱松
中龄林பைடு நூலகம்
Ⅲ-Ⅳ 11-20 Ⅲ 21-30 Ⅱ 11-20 Ⅲ 7-9 Ⅲ-Ⅳ 21-40 Ⅲ-Ⅳ 11-20 Ⅱ 4-6
近熟林
Ⅴ 21-25 Ⅳ 31-40 Ⅲ 21-30 Ⅳ 10-12 Ⅴ 41-50 Ⅴ 21-25 Ⅲ 7-9
20以下 Ⅰ
人工马尾 松、 湿地松、 火炬松等
一般
10
4-10 Ⅰ-Ⅱ
短轮伐期
3
4-6
栎、槠、栗、黄连木 、樟、榆、朴、刺槐、 木荷、枫香等硬阔类 枫杨、江南桤木、檫木、 柳、楝树、梓树、喜树、 南酸枣等软阔类
Ⅰ-Ⅱ
10
20以下 Ⅰ-Ⅱ
5
10以下 Ⅰ
杨类、泡桐
3
2-3
注:1、乔木经济树种按硬阔龄组划分标准。 2、未成林地标准:①、人工造林(包括植苗、播种、分殖造林)1-3年(杨树、 泡桐大苗造林1年,竹类、经济树种造林1年),成活率85%以上(第1年) 或保存率80%上(第2、3年)。②、飞播造林后1-5年,成苗每公顷3000株以 上,且分布均匀。
森林龄组划分标准
北方
南方
人工
人工
10以下
5以下
11—15
6—10
16—20
11—15
21—30
16—25
31以上
26以上
5
5
桦、榆、木荷、
枫香、珙桐
北方
北方
南方
南方
天然
人工
天然
人工
30以下
20以下
20以下
10以下
31—50
2l—30
2l—40
11—20
51—60
3l—40
树 种
地区
起源
龄 组 划 分
龄级
划分
幼龄林
中龄林
近熟林
成熟林
过熟林
1
2
3
4
5
红松、云杉、柏木、
紫杉、铁杉
北方
北方
南方
南方
天然
人工
天然
人工
60以下
40以下
40以下
20以下
61—100
41—60
41—60
21—40
101-120
61—80
61—80
4l—60
121-160
8l—120
8l—120
6l—80
11—20
2l—25
26—35
36以上
5
注:表中未列树种(包括经济乔木树种)和短轮伐期用材林树种的划分标准由各省自行制定。
16l以上
12l以上
121以上
8l以上
20
10
20
10
落叶松、冷杉、樟子松、
赤松、黑松
树种龄级与龄组划分表
飞播
20
21—30
31—40
41—60
61
10
油松、华山松
天然
30
31—50
51—60
61—80
81
10
人工
飞播
20
21—30
31—40
41—60
61
10
白桦、刺槐、国槐、杨树、杨树矮林、柳树、泡桐、其它速生杂木、软阔类、山杨
天然
人工
飞播
10
11—15
16—20
21—30
31
5
红桦、白榆(其它榆树)
花椒
1—4
5—8
9—30
31—
仁用杏
1—3
4—5
6—25
26—
红枣
1—4
5—10
11—100
101—
柿子(黑枣)
1—4
5—20
21—100
101—
板栗
1—2
3—4
5—50
51—
桑树、金银花
1—3
4—20
21—
主要经济林树种年龄阶段划分表单位:年
树种
产前期
初产期
盛产期
衰产期
苹果、其它
1—4
5—8
9—40
41—
梨
1—4
5—6
7—50
51—
杏
1—3
4—6
7—40
41—
桃、李、葡萄
1—3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4—5
6—25
26—
红果(山楂)
1—2
3—10
11—50
51—
核桃
1—4
龄组划分(转)
龄组划分(转)龄组划分乔木林的龄级与龄组根据主林层优势树种(组)的平均年龄确定。
各树种(组)的龄级期限和龄组的划分标准见表28。
表28中未列出的树种(包括经济乔木树种)和短轮伐期用材林树种的龄级与龄组划分标准由各省依据相应树种的生物学特性和生长过程及经营利用方向制定,并报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备案。
表28 优势树种(组)龄组划分树种地区起源龄组划分龄级划分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过熟林1 2 3 4 5红松、云杉、柏木、紫杉、铁杉北方北方南方南方天然人工天然人工60以下40以下40以下20以下61—10041—6041—6021—40101-12061—8061—804l—60121-1608l—1208l—1206l—8016l以上12l以上121以上8l以上20102010落叶松、冷杉、樟子松、赤松、黑松北方北方南方南方天然人工天然人工40以下20以下40以41—8021—3041—81—10031—4061—803l—40101-1404l—608l—1204l—6014l以上6l以上121以20102010栎、柞、槠、栲、樟、楠、椴、水、胡、黄、硬阔南北南北天然人工40以下20以下4l—6021—4061—8041—5081—12051—70121以上71以上2010杉木、柳杉、水杉南方人工10以下11—202l—2526—3536以上5。
主要树种龄级与龄组划分 理论说明以及概述
主要树种龄级与龄组划分理论说明以及概述1. 引言1.1 概述本文旨在探讨主要树种的龄级与龄组划分的理论说明,并概述其相关内容。
随着林业管理的发展和需求的变化,对于树木生长和发展特征的研究日益重要。
而将树木按照不同的龄级和龄组进行分类,可以为林业经营规划、起源预测和更新定轮策略等提供科学依据。
1.2 文章结构本文分为五个部分,以逐步介绍主要树种的龄级与龄组划分以及其应用场景。
首先,在引言部分我们将简要概述文章的目的和重点内容,为读者提供整体框架。
之后,我们在第二部分详细介绍了龄级概念和定义,并探讨了不同主要树种的龄级划分方法以及龄组划分的意义。
接着,在第三部分中我们对常见主要树种(如A、B、C)进行了具体示例说明其龄级与龄组划分情况。
随后,在第四部分中我们探讨了这些划分方法在林业管理中的实际应用,包括在林业经营规划、起源预测和更新定轮策略中的意义以及林木资源评估与调查中的实际案例分析。
最后,在结论部分我们总结了主要观点和发现,并对未来研究方向和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面且系统的理论说明,解释了主要树种的龄级与龄组划分方法,并深入探讨了这些划分在林业管理中的应用场景。
通过阐述相关概念和实际案例,希望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龄级与龄组划分的重要性,并为实际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此外,我们还将展望未来研究方向,为进一步提升树木生长与发展特征研究提供思路和启示。
2. 主要树种龄级与龄组划分理论说明2.1 龄级的概念和定义在林业学中,树木的龄级指的是树木生长发育的阶段。
根据树木生长过程中形态特征和生长规律的变化,可以将树木的生命周期划分为不同的阶段或年龄级别。
一般来说,树木的龄级可分为幼年期、壮年期和衰老期。
幼年期是指树木从萌发到开始大量分枝、高度增加并形成主要结构的阶段;壮年期是指树干继续增粗并达到最大直径、冠层扩展完整而稳定发展的阶段;衰老期则表示树木生长逐渐放缓、死亡风险增加以及形态特征变得明显老化等阶段。
森林龄组划分标准
2l—25
26—35
36以上
5
注:表中未列树种(包括经济乔木树种)和短轮伐期用材林树种的划分标准由各省自行制定。
6l以上
20
10
20
10
油松、马尾松、
云南松、思茅松、
华山松、高山松
北方
北方
南方
南方
天然
人工
天然
人工
30以下
20以下
20以下
10以下
31—50
21—30
2l—30
11—20
5l—60
31—40
31—40
2l—30
61—80
41—60
4l—60
31—50
81以上
61以上
61以上
51以上
10
10
10
10
森林龄组划分标准
乔木林的龄级与龄组根据主林层优势树种(组)的平均年龄确定。各树种(组)的龄级期限和龄组的划分标准见表28。表28中未列出的树种(包括经济乔木树种)和短轮伐期用材林树种的龄级与龄组划分标准由各省依据相应树种的生物学特性和生长过程及经营利用方向制定,并报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备案。
表28 优势树种(组)龄组划分表
树 种
地区
起源
龄 组 划 分
龄级
划分
幼龄林
中龄林
近熟林
成熟林
过熟林
1
2
3
4
5
红松、云杉、柏木、
紫杉、铁杉
北方
北方
南方
南方
天然
人工
天然
人工
60以下
40以下
40以下
20以下
61—100
41—60
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技术规定
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技术规定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主要技术规定(报批稿)国家林业局二○○三年三月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技术标准 (4)第三章森林经营区划 (19)第四章调查方法 (21)第五章统计与成图 (32)第六章质量管理 (35)第七章调查成果 (37)附表格式1.各类土地面积统计表2.各类森林、林木面积蓄积统计表3.林种统计表4.乔木林面积蓄积按龄组统计表5.生态公益林(地)统计表6.红树林资源统计表7.用材林面积蓄积按龄级统计表8.用材林近成过熟林面积蓄积按可及度、出材等级统计表9.用材林近成过熟林各树种株数、材积按径级组、林木质量统计表10.用材林异龄林面积蓄积按大径木比等级统计表11.经济林统计表12.竹林统计表13.灌木林统计表第一章总则第一条调查目的与任务为了统一全国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的技术标准,规范调查范围、内容、程序、方法、深度和成果等技术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第十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第十一条、第十二条等制定本规定。
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简称二类调查)是以国有林业局(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等森林经营单位或县级行政单位为调查单位,以满足编制森林经营方案、总体设计、林业区划与规划设计需要而进行的森林资源调查。
其主要任务是查清森林、林地和林木资源的种类、数量、质量与分布,客观反映调查区域自然、社会经济条件,综合分析与评价森林资源与经营管理现状,提出对森林资源培育、保护与利用意见。
调查成果是建立或更新森林资源档案,制定森林采伐限额,进行林业工程规划设计和森林资源管理的基础,也是制定区域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和林业发展规划,实行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和森林资源资产化管理,指导和规范森林科学经营的重要依据。
第二条调查范围与内容一、调查范围森林经营单位应调查该单位所有和经营管理的土地;县级行政单位应调查范县级行政范围内所有的森林、林木和林地。
二、调查内容(一)调查基本内容包括:1.核对森林经营单位的境界线,并在经营管理范围内进行或调整(复查)经营区划;2.调查各类林地的面积;3.调查各类森林、林木蓄积;4.调查与森林资源有关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生态环境因素;5.调查森林经营条件、前期主要经营措施与经营成效。
龄组划分(转)
龄组划分(转)龄组划分乔木林的龄级与龄组根据主林层优势树种(组)的平均年龄确定。
各树种(组)的龄级期限和龄组的划分标准见表28。
表28中未列出的树种(包括经济乔木树种)和短轮伐期用材林树种的龄级与龄组划分标准由各省依据相应树种的生物学特性和生长过程及经营利用方向制定,并报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备案。
表28 优势树种(组)龄组划分树种地区起源龄组划分龄级划分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过熟林1 2 3 4 5红松、云杉、柏木、紫杉、铁杉北方北方南方南方天然人工天然人工60以下40以下40以下20以下61—10041—6041—6021—40101-12061—8061—804l—60121-1608l—1208l—1206l—8016l以上12l以上121以上8l以上20102010落叶松、冷杉、樟子松、赤松、黑松北方北方南方南方天然人工天然人工40以下20以下40以41—8021—3041—81—10031—4061—803l—40101-1404l—608l—1204l—6014l以上6l以上121以20102010栎、柞、槠、栲、樟、楠、椴、水、胡、黄、硬阔南北南北天然人工40以下20以下4l—6021—4061—8041—5081—12051—70121以上71以上2010杉木、柳杉、水杉南方人工10以下11—202l—2526—3536以上5。
《主要树种龄级与龄组划分》(含编制说明)
《主要树种龄级与龄组划分》编制说明《主要树种龄级与龄组划分》编写组二○一○年八月目录一、制定《主要树种龄级与龄组划分》的必要性 (1)二、编制过程 (2)三、指导思想 (3)四、编制原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几个主要问题说明 (4)一、制定《主要树种龄级与龄组划分》的必要性一般来说,森林生长发育周期长,实际生产中用年龄表示生长发育阶段很不方便,因此常用龄级、龄组来反映林龄,龄级期限划分反映了林分的生长速度快慢,龄级划分反映林分发育的不同生长阶段,龄组划分反映了林分培育、保护和利用的不同经营阶段,合理林龄结构是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基础。
因此,龄级与龄组是森林资源调查的基本要素之一,是森林资源调查的基础性内容之一。
龄级与龄组是反映立地条件与树种特性及其相互适应性的综合指标,也是反映林分生长过程的一个综合性指标,在确定森林资源收获利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我国为加强森林资源调查,适合社会进步的需要,结合调查技术发展的要求,陆续颁布了林业调查规划的技术规定,如农林部1973的《全国林业调查规划主要技术规定》、1978年的《全国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主要技术规定》、1982年的《森林资源调查主要技术规定》,以及1994年、1996年、2002年、2004年出台的一类和二类调查技术规定。
同时,在采伐管理上,结合森林资源培育和利用的需要,陆续颁发了相关的采伐规定,如1973年的《森林采伐更新规程》、1987年的《森林采伐更新管理办法》、2005年的《森林采伐作业规程》、2007年的《农田防护林采伐作业规程》《短轮伐期和速生丰产用材林采伐作业规程》等。
在这些规定中,对龄级和龄组的含义和划分都有逐步的演变和进展。
从目前来看,除我国统一的一类(2004年版)、二类(2002年版)技术规程外,还有部分省份(如福建省)的技术规程,都规定了本省龄级与龄组的划分标准。
林分调查课件
在混交林中,常以树种组成系数表达各树种在林分 中所占的数量比例。所谓树种组成系数是某树种的蓄积 量(或断面积)占林分总蓄积量(或总断面积)的比重。
树种组成系数通常用十分法表示,即各树种组成系 数之和等于“10”。由树种名称及相应的组成系数写成组 成式,就可以将林分的树种组成明确表达出来。
落叶松: 300 0.55
550
云 杉: 220 0.40
550
冷 杉: 22 0.04
550
林分调查课件
白
桦:
8 0.01 550
该混交林分的树种组成式应为:
6落4云十冷一桦
另外,在混交林中,蓄积量比重最大的树种称为 “优势树种”。在一个地区既定的立地条件下,最适合 经营目的的树种称作“主要树种”或“目的树种”。目 的树种有时为优势树种,有时并非优势树种。当林分中 主要树种与优势树种不一致时,若两者蓄积相等,则应 在组成式中把主要树种写在前面。(2007-10-24-3)
Bern
[14]Reineke P.J.1933.Perfecting a Stand-Density Index for Evenaged Forests.Journ.Agri.Res.46:627~638
[15] 孟宪宇.1996.测树学.中国林业出版社,45~65
[16]国家林业局.2004.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技术规定
林分调查课件
为了将大片森林划分为林分,必须依据一些能够客观 反映林分特征的因子,这些因子称为林分调查因子 (stand description factor)。只有通过对林分进行调 查才能掌握其调查因子的质量和数量特征。林分调查因 子测定计算方法,林分调查因子之间及林分调查因子与 森林生态环境因子之间的相关关系及变化规律不仅是森 林经理的基础,而且也是森林培育学、森林生态学以及 其它林学学科的专业基础。
森林抚育主要树种龄组划分表、主要树种合理密度控制表、森林抚育作业质量检查标准表
DB35/T 1964—2021
附录A
(规范性)
主要树种龄组划分表
表A.1规定了不同林种、树种、起源、培育目标龄组划分值。
表A.1主要树种龄组划分表
单位为年
9
DB35/T 1964—2021
10 表A.1主要树种龄组划分表(续)
单位为年
DB35/T 1964—2021
附录B
(规范性)
主要树种合理密度控制表
表B.1规定了主要树种分林种、立地质量等级、龄组合理密度值。
表B.1主要树种合理密度控制表
单位为株每公顷
11
DB35/T 1964—2021
12 表B.1主要树种合理密度控制表(续)
单位为株每公顷
DB35/T 1964—2021 表B.1主要树种合理密度控制表(续)
单位为株每公顷
13
DB35/T 1964—2021
14
附录C
(规范性)
森林抚育作业质量检查标准表
表C.1规定了森林抚育质量检查评分值。
表C.1森林抚育作业质量检查标准表。
主要树种龄级与龄组划分表
30
31—50
51—60
61—80
81
10
人工
飞播
20
21—30
31—40
41—60
61
10
栓皮栎、辽东栎、槲栎(槲树)、鹅耳栎(千金榆)、硬阔类、橿子木
天然
40
41—60
61—80
81—120
121
20
人工
飞播
20
21—40
41—50
51—70
71
10
竹林
天然
1-2
3-4
5-6
7-8
9
2
人工
飞播
花椒
1—4
5—8
9—30
31—
仁用杏
1—3
4—5
6—25
26—
红枣
1—4
5—10
11—100
101—
柿子(黑枣)
1—4
5—20
21—100
101—
板栗
1—2
3—4
5—50
51—
桑树、金银花
1—3
4—20
21—
主要经济林树种年龄阶段划分表单位:年
树种
产前期
初产期
盛产期
衰产期
苹果、其它
1—4
5—8
9—40
41—
梨
1—4
5—6
7—50
51—
杏
1—3
4—6
7—40
41—
桃、李、葡萄
1—3
4—5
6—25
26—
红果(山楂)
1—2
3—10
11—50
51—
核桃
1—4
《主要树种龄级与龄组划分》(含编制说明)
《主要树种龄级与龄组划分》编制说明《主要树种龄级与龄组划分》编写组二○一○年八月目录一、制定《主要树种龄级与龄组划分》的必要性 (1)二、编制过程 (2)三、指导思想 (3)四、编制原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几个主要问题说明 (4)一、制定《主要树种龄级与龄组划分》的必要性一般来说,森林生长发育周期长,实际生产中用年龄表示生长发育阶段很不方便,因此常用龄级、龄组来反映林龄,龄级期限划分反映了林分的生长速度快慢,龄级划分反映林分发育的不同生长阶段,龄组划分反映了林分培育、保护和利用的不同经营阶段,合理林龄结构是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基础。
因此,龄级与龄组是森林资源调查的基本要素之一,是森林资源调查的基础性内容之一。
龄级与龄组是反映立地条件与树种特性及其相互适应性的综合指标,也是反映林分生长过程的一个综合性指标,在确定森林资源收获利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我国为加强森林资源调查,适合社会进步的需要,结合调查技术发展的要求,陆续颁布了林业调查规划的技术规定,如农林部1973的《全国林业调查规划主要技术规定》、1978年的《全国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主要技术规定》、1982年的《森林资源调查主要技术规定》,以及1994年、1996年、2002年、2004年出台的一类和二类调查技术规定。
同时,在采伐管理上,结合森林资源培育和利用的需要,陆续颁发了相关的采伐规定,如1973年的《森林采伐更新规程》、1987年的《森林采伐更新管理办法》、2005年的《森林采伐作业规程》、2007年的《农田防护林采伐作业规程》《短轮伐期和速生丰产用材林采伐作业规程》等。
在这些规定中,对龄级和龄组的含义和划分都有逐步的演变和进展。
从目前来看,除我国统一的一类(2004年版)、二类(2002年版)技术规程外,还有部分省份(如福建省)的技术规程,都规定了本省龄级与龄组的划分标准。
《主要树种龄级与龄组划分》(含编制说明)
《主要树种龄级与龄组划分》编制说明《主要树种龄级与龄组划分》编写组二○一○年八月目录一、制定《主要树种龄级与龄组划分》的必要性.....................................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编制过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指导思想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编制原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几个主要问题说明......................................................................................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制定《主要树种龄级与龄组划分》的必要性一般来说,森林生长发育周期长,实际生产中用年龄表示生长发育阶段很不方便,因此常用龄级、龄组来反映林龄,龄级期限划分反映了林分的生长速度快慢,龄级划分反映林分发育的不同生长阶段,龄组划分反映了林分培育、保护和利用的不同经营阶段,合理林龄结构是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基础。
因此,龄级与龄组是森林资源调查的基本要素之一,是森林资源调查的基础性内容之一。
龄级与龄组是反映立地条件与树种特性及其相互适应性的综合指标,也是反映林分生长过程的一个综合性指标,在确定森林资源收获利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要树种龄级与龄组划分》编制说明《主要树种龄级与龄组划分》编写组二○一○年八月目录一、制定《主要树种龄级与龄组划分》的必要性 (1)二、编制过程 (2)三、指导思想 (3)四、编制原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几个主要问题说明 (4)一、制定《主要树种龄级与龄组划分》的必要性一般来说,森林生长发育周期长,实际生产中用年龄表示生长发育阶段很不方便,因此常用龄级、龄组来反映林龄,龄级期限划分反映了林分的生长速度快慢,龄级划分反映林分发育的不同生长阶段,龄组划分反映了林分培育、保护和利用的不同经营阶段,合理林龄结构是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基础。
因此,龄级与龄组是森林资源调查的基本要素之一,是森林资源调查的基础性内容之一。
龄级与龄组是反映立地条件与树种特性及其相互适应性的综合指标,也是反映林分生长过程的一个综合性指标,在确定森林资源收获利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我国为加强森林资源调查,适合社会进步的需要,结合调查技术发展的要求,陆续颁布了林业调查规划的技术规定,如农林部1973的《全国林业调查规划主要技术规定》、1978年的《全国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主要技术规定》、1982年的《森林资源调查主要技术规定》,以及1994年、1996年、2002年、2004年出台的一类和二类调查技术规定。
同时,在采伐管理上,结合森林资源培育和利用的需要,陆续颁发了相关的采伐规定,如1973年的《森林采伐更新规程》、1987年的《森林采伐更新管理办法》、2005年的《森林采伐作业规程》、2007年的《农田防护林采伐作业规程》《短轮伐期和速生丰产用材林采伐作业规程》等。
在这些规定中,对龄级和龄组的含义和划分都有逐步的演变和进展。
从目前来看,除我国统一的一类(2004年版)、二类(2002年版)技术规程外,还有部分省份(如福建省)的技术规程,都规定了本省龄级与龄组的划分标准。
然而,除早期调查使用同一标准外(如1982年版),其它划分标准相互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导致了在工作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矛盾,也使工作结果的协调性和一致性差;另一方面,由于这种差异的存在,影响了信息技术在森林资源管理上的更深层次的应用。
随着今后信息技术的应用,龄级与龄组统一化的标准也要求越来越迫切。
与此同时,随着林业科技的不断发展,经营水平不断提高,传统体系上的龄级与龄组划分标准已明显不能满足林业生产的要求,主要原因在于:一是树种变化,原造林树种不断被改良,新品种不断引入,新的育苗技术不断培育出具有不同生长特性的苗木;二是细化经营,尤其是土壤水肥管理水平的提升,形成了分林种分经营类型的经营,不同林种不同经营类型的森林资源成熟与利用时间不同;三是由于全球气候变化,导致树种的生长特性也发生明显的变化。
因此,综合考虑立地条件、经营水平、树种(苗木)特性,进行更广泛的、具有相容性的独立性龄级与龄组分类,对资源的收获利用、林农的经济收益、生态效益的建设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为减少因龄级、龄组划分不同而引起的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工作矛盾,统一一类调查、二类调查中相应部分的内容,促进全国森林资源信息一体化,提高森林资源调查规划和经营管理水平,制定《主要树种龄级与龄级划分》标准,本标准将适用于我国森林资源的各类调查。
二、编制过程2008年5月,国家林业局调查规划设计院接受委托编制《主要树种龄级与龄组》,以及研究撰写相关的背景材料和论证材料,具体工作由湿地与野生动植物监测中心(森林经理研究室)完成。
为做好编制工作,我中心召开专题会议,成立了编写小组,研究部署《主要树种龄级与龄组》编制的相关工作,确定规程编写工作方案和工作计划。
为了全面总结和掌握我国主要树种龄级与龄组划分现状,做好规程编制的基础性工作,我中心组织开展了多种形式的调研工作,分析了各省有关的龄级与龄组划分技术规程,充分考虑了相关的技术规程,如《森林采伐作业规程》《农田防护林采伐作业规程》《短轮伐期和速生丰产用材林采伐作业规程》等技术规程,为《主要树种龄级与龄组划分》的起草、修改和完善提供了第一手资料,为编制工作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
为了确保《主要树种龄级与龄组划分》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符合我国国情,我中心在《主要树种龄级与龄组划分》(草稿)形成以后,发函给一些大学教授和省规划院专家审阅,经多次反复修改,于2010年7月形成了《主要树种龄级与龄组划分》(征求意见稿)。
三、指导思想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为契机,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森林采伐更新管理办法》、《全国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分区施策导则》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为依据,以可持续经营理论为指导,以科学经营森林资源、提高森林资源经营水平为目标,对主要树种的龄级与龄组划分进行统一规范,保障主要树种龄级与龄组划分的合理性。
四、编制原则1、科学合理龄级与龄组划分反映了森林资源经营阶段,用于指示不同培育阶段应采取相应的经营措施,是进行分类经营、精细经营的基础。
因此,龄级与龄组的划分必须遵循科学合理原则,以不同林种、不同树种在不同环境和经营水平下的森林成熟理论为基础,获得培育、保护与利用等三个方面的最优综合效益为目标,科学地确定龄级期限、主伐年龄(或更新采伐年龄),从而确定龄级与龄组的划分。
2、稳定性龄级与龄组划分从最早期的比较粗放,以及后面的各省、各调查规程中“各自为战”的情况,逐步发展到现在的精细,不仅是调查技术的逐渐提高,而且重要的是森林经营水平的逐渐提高,是整体林业科技水平的提高。
为满足开展森林资源调查、规划、设计和经营管理的需要,必须保持龄级与龄组划分上的稳定性。
3、可操作性龄级与龄组划分涉及到多个方面,如不同培育树种、不同经营目标、立地质量、经营水平与能力等,必须综合考虑的基础上,通过划分林种、森林经营类型等,进一步量化后,确定相应的龄级与龄组,使之具有可操作性。
4、保留接口性随着森林经营水平的提高,不断会有新树种、新品种增加到经营树种中,因此,要与时俱进的方式,在规定划分方法的基础上,允许各省自行确定本省适合的龄级与龄组。
五、几个主要问题说明在目前应用的标准中,现有龄级与龄组区划界定的标准,主要是2003年版的二类调查、2004年版的一类调查,《森林采伐作业规程》《农田防护林采伐作业规程》《短轮伐期和速生丰产用材林采伐作业规程》,以及各省自定的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中相应的部分。
本标准是从现有这些标准和技术规范文件中独立出来,但又有增加部分内容。
在本标准发布后,本标准将成为一类调查、二类调查和相关采伐作业规程的引用标准;凡与此相关的内容,参照本标准确定龄级与龄组,或参照本标准划定龄级与龄组。
1、关于几个主要术语龄级期限是树木年龄的量化尺寸,即树龄单位,是每一龄级所包括的年数,以年为单位,划分为三类5种,即1年、2年、5年、10年和20年,是林业工作者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归纳出来的,反映了林分的生长速度。
龄级是树木或林分平均年龄的分级,即根据森林经营要求及树种生物学特性,按一定年数(即龄级期限)作为间距划分成若干个的级别。
龄级代码一般采用罗马数字I、II、……等表示,数字大越大,表示龄级越高,年龄越大。
龄级符号为Nc,其中,Nc1为第I龄级,Nc2为第II龄级,其余类推。
龄组是是林分或小班根据主伐年龄或更新采伐年龄所在的龄级不同,结合龄级期限划分的年龄组别,反映了森林培育、保护和利用的不同阶段。
通常分为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和过熟林五个龄组,亦有将成熟林和过熟林合并称为成过熟林。
常用符号为Ng,龄组代码分别幼、中、近、成、过等龄组为Ng1、Ng2、Ng3、Ng4、Ng5。
2、关于划分方法龄级与龄组划分的理论依据是森林成熟理论。
森林成熟理论是森林经理中的基础理论问题之一,是森林调整和控制的基础,其目的是在于研究解决森林资源收获利用最大化的问题。
森林成熟理论研究确定,森林成熟是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森林达到最符合经营目的状态,对应地,森林成熟龄表示在一定的经济和自然条件下最适宜收获利用或更新时的生长时期(或年龄),是森林可被采伐利用的林木进行持续生产的时间标志。
龄组划分的实施基础是森林采伐管理政策,其基于森林生长的长周期性和缓慢性,根据森林成熟理论研究成果、结合国民经济建设和森林永续利用要求,经过科学分析和计算,将最合适收获利用的年龄阶段确定为森林成熟阶段,同时,规定成熟阶段的初始年龄为主伐年龄(或更新采伐年龄),即法律规定的林分最小主伐年龄。
因此,上述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即为森林成熟理论→龄级期限、成熟龄→规定主伐年龄(更新采伐年龄)→确定龄级、龄组→应用于经营实践。
例如,根据数量成熟理论的研究,确定东北红松林的生长速度较慢,数量成熟龄为130年生,适用的龄级期限为20年,在此基础上,按20年为一个尺寸计算,划分红松林的年龄阶段(即龄级),而数量成熟龄所在的年龄阶段为121~140年,因此,规定主伐年龄为121年,主伐龄级为第VII龄级。
进一步,根据定义,成熟林龄组阶段包括第VII、VIII两个龄级,过熟林为第IX龄级及其以上,近熟林为第VI龄级,由于近熟林以下还有5个龄级,因此,幼龄林比中龄林多一个龄级,即幼龄林为第I、II、III龄级,中龄林为第IV、V龄级。
3、关于不同林种的龄组划分过去的规定中,实际上仅是对于一般用材林的龄组划分,所以划分的龄组类型也只有一种,可见于历次的森林资源调查规定、森林采伐管理规定。
在本标准中,结合林种的划分为基础,对不同林种、不同经营类型的主要树种,规定其对应的主伐年龄(更新采伐年龄)、龄级期限,以及相应的龄组阶段,与现行的相关规定是一致的。
4、关于竹度竹林是一种特殊的森林,但不是乔木树种。
竹度这一概念,具有我国明显的传统韵味。
竹林生长阶段的划分,是在经营实践的基础上确定的,不同于乔木树种的龄级龄组划分。
例如,竹度的长度,第一竹度只有1年,而第二竹度及其以后,都是2年为一个竹度单位;竹龄培育利用阶段的划分,也不同于幼、中、近、成、过等5个阶段的划分,而是只划分为幼、壮、老等3个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