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的初婚年龄分布与差异分析

合集下载

中国人婚恋状况调查报告

中国人婚恋状况调查报告

中国人婚恋状况调查报告后吃禁果平均年龄未成年篇一在被调查对象中,初次性行为年龄集中在18岁~23岁。

从地域维度来看,来自不同省份人群的第一次性行为年龄略有不同,其中港澳台地区较早,平均发生在19.24岁,北京、广州等发达区域性行为时间也较早。

而山东省、辽宁省、江苏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则都在22岁之后。

从年龄划分,80前人群性行为发生年龄较晚,平均在22.17岁,80后为22.10岁,而90后第一次性行为时间则发生较早,平均是19.78岁,95后则更早,平均在17.71岁。

被调查对象中,本科学历以下发生第一次性行为的年龄较早,均在21岁之前,而大学本科在读和研究生在读者性行为年龄均比毕业生早,分别为19.76岁和21.34岁。

但博士在读生却比博士毕业生略晚,分别为21.65岁和21.27岁。

被调查对象中,不同年代人群的第一次性行为采取避孕措施的比例与年龄呈现负相关,70前人群避孕意识较低,仅20%的人采用避孕措施,85后、90后则在40%左右,而95后却有所下降,有35%的人采取避孕措施,可见较年轻者的避孕意识相对较高。

婚姻:丈夫对婚姻的满意度高于妻子篇二调查显示,被调查者中初婚年龄主要集中在22岁-28岁,男性晚婚(25岁及以后)的人群占63.29%,女性(23岁及以后)晚婚人群占83.07%。

但从不同学历人群的第一次结婚年龄来看,差异却较大:博士和研究生结婚均较晚,都在27岁以后;而大学本科、研究生在读、博士在读学历者则在26岁结婚;初中、小学及其以下、高中学历者结婚相对较早,在23-24岁便都已成家。

总体而言,学历程度较低者结婚年龄较早。

然而,根据调查显示,婚姻生活中丈夫与妻子对婚姻满意度的感受是存在差异的,总的来说丈夫的婚姻满意度高于妻子。

而在有小孩儿的家庭,女性比男人更觉得自己婚姻不幸福,男女幸福满意度差值更高。

婚恋专家认为,婚后的女性要操持家务、带孩子、买菜做饭、照顾老人、也要上班赚钱,自然压力山大。

我国婚姻家庭变化趋势及对人口

我国婚姻家庭变化趋势及对人口

谢谢!
婚姻
嫁娶的事。嫁和娶都 是对男和女结合在一起共 同生活的一种社会现象的 表述。
全球婚姻发展趋势
①婚姻类型多样化(注册婚姻、同居) ②处于非婚状况的人口占有相当比率——美国、
瑞典、德国的独生者所占比例至少在20% ③离婚率上升——20世纪60年代以来欧美各国出
现了离婚率跳跃式增长,瑞典丹麦离婚率约45% ④在婚姻的多样化条件下,非婚生子女数量增多 ⑤“亲生抚育的原则”发生变化,越来越多的孩
中国作为一个存在这男孩偏好的 国家,再生育率下降过程中的出生性 别比失调,以及传统的男高女低的婚 配模式,可能会产生高端女性和低端 男性的婚配挤压
晚婚晚育
晚婚晚育一直是我们提倡的,以往在 城市中用行政手段来进行的逐渐提高起到 了很大的作用,虽然目前我们已经基本上 摒弃了强制管理的行政手段,但晚婚晚育 的潮流会继续下去,而且将管理的作法在 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对晚婚率成为人们自 觉选择的行为。
我国婚姻家庭变化趋势及 对人口发展的影响
爱情并不仅仅是面包加酸奶
更多的是责任和担当!!!
当前我国婚姻家庭形式 的趋势分析
一、婚姻形式的变化 二、家庭形式的变化
家庭、婚姻与人口再生产
一、现代的婚姻,是按照习俗与法律制度建 立起来并受法律所保护的夫妻关系。婚姻 构成了最初的家庭关系(既夫妻),由此 又产生出父母子女、兄弟姐妹及其他家庭 成员的关系。
我国家庭现状
由于目前我国的独生子女 群体已逐渐进入到婚育期,而 依据国家政策规定,这部分人 可以生育第二个子女,在一定 程度上满足了群众的生育愿望, 同时也接近于人口的更替水平。
家庭内部分工
我国传统的家庭内部分工是男主外、女主内, 这种分工是由当时的历史条件所决定的,男性比 女性拥有更多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同时传统 文化也赋予了男性在家庭中的主导地位,而家务 劳动是不被算计为经济收入的,女主内也表现为 对女性的歧视。随着社会进步及科技发展,越来 越多的女性与男性已经没有更大的区别,这极大 地提高了女性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她们与男 性之间在无论是社会地位还是经济地位上的差距 都有所缓和。

[初婚,年龄,因素]初婚年龄推迟的影响因素分析

[初婚,年龄,因素]初婚年龄推迟的影响因素分析

初婚年龄推迟的影响因素分析摘要:我国的平均初婚年龄处于不断提高的过程中,通过对人口平均初婚年龄的趋势描述,以及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和研究,发现影响初婚年龄推迟的因素主要包括结婚成本、教育程度,国家政策、职业和社会离婚率升高这些因素的影响。

我国人口的平均初婚年龄直接关系到初育年龄和人口数量自然增长的快慢,对人口初婚年龄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初婚年龄;结婚成本;教育程度;社会政策;独立意识一、我国平均初婚年龄趋势(一)我国法定结婚年龄婚姻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要求,结婚只有达到一定的年龄,才能具备适合的生理条件和心理条件,也才能履行夫妻义务,承担家庭和社会的责任。

所以,尽管我国法律赋予每个公民结婚的权利能力,但并非所有公民都可以成为婚姻法律关系的主体,只有达到法律规定的结婚年龄的人,才享有结婚的权利。

中国法定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

从上图表格中可以明确的看到我国从2007年开始到2010年平均初婚年龄呈增长状态。

二、影响初婚年龄推迟的因素(一)结婚成本年轻人的收入不稳定,没有固定的保障,然而不断增加的结婚消费市场,给年轻人带来更大的压力。

(二)高等教育的发展高等教育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初婚年龄的推迟,由于近年来高等院校的扩招,绝大多数的高中毕业生都能进入高等院校学习。

这样,在大学毕业或研究生毕业的时候,年龄就会达到23-26岁。

虽然国家规定在校大学生可以结婚,但是上学期间,还没有独立的收入来源,在校结婚并不广泛。

因此,随着教育程度的提高,在校就读时间的延长客观上推迟了结婚年龄。

六普数据关于全国分性别、受教育程度、初婚年龄的人口统计表可以看出,受教育程度在大学专科程度的人口,结婚年龄集中在24岁,受教育程度在大学本科程度的人口,结婚年龄集中在25岁,同上,研究生学历的人口结婚年龄集中在26岁。

由此可见,受教育程度的高低间接推迟了人口的初婚年龄。

(三)社会政策的影响1.独生子女政策的影响。

人口的婚姻家庭结构

人口的婚姻家庭结构

主观条件:当事人的意愿
结婚必备条件 客观条件:婚龄要求和婚姻登记要求
(二)婚姻统计指标---婚姻的测量
1、结婚率 结婚率是指某一时期(通常为一年)每1000名15岁及以上人口中 结婚事件的发生数,即全年结婚对数。 2、平均初婚年龄 是指初次结婚者的平均年龄。人口学强调女性初婚年龄。 3、离婚率 是指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每1000名15岁及以上人口中离婚 事件的发生数。 4、离婚比 离婚比是指一年内结婚对数与离婚对数之比。 5、不婚率 指已达到育龄期末仍未结婚的人数占相应年龄组总人数的百分比。
2、中国现代婚姻形式
较好的外表
爱情型 人格魅力
政治功利型
功利型
经济功利型 生活依托型 传宗接代型
3、中国现代婚姻新形式
(1)周末婚姻
(2)试婚
即“5+2”的婚姻模式
(3)同性婚
(4)协议婚
(5)网络婚
3、中国现代婚姻新形式
(1)周末婚姻 又称为“5+2”的婚姻模式
3、中国现代婚姻新形式
(2)试婚---尝试婚姻。 是一种“准婚姻”状态,不承担婚姻所具备 的法律上的责任和义务。
中国古代(西周时期以来)婚姻缔结的三大原则: 1、一夫一妻制是中国古代婚姻制度的基本要求。 2、 “同姓不婚” 是缔结婚姻的前提。 3、“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是中国古代婚姻制度的原则。
三、婚姻对人口的影响
1、早婚会导致早育、多生 2、高结婚率促进人口增长
3、离婚率上升抑制人口增长
4、非法婚姻不利于人口发展
5、网络婚 通过网络相识、相知、相爱,有的由 于空间距离的原因在婚后仍只能利用网络 来作为他们最主要的沟通方式 。
目前互联网婚姻介绍的网站大约有2500多个

当代中美两国女性婚姻状况差异探析

当代中美两国女性婚姻状况差异探析

当代中美两国女性婚姻状况差异探析当代美国女性婚姻状况呈现出初婚年龄大、在婚率低、离婚率高等特点,同质婚占据主流,婚姻模式愈发多元化,单身母亲比例大,同居和女同性恋现象急剧增加。

中国女性婚姻则比较稳定,在婚率高、离婚率低、多婚和女同性恋相对罕见,但女性向上婚比例较高,离婚率也在连年上升。

两国女性婚姻状况差异背后有着复杂的经济、社会、政策、文化、宗教等方面的原因。

如何继续推进我国的性别平等和性别解放,努力摆脱女性婚姻中的经济依赖,保持重视家庭的优良传统,积极构建正确的女性婚姻价值观,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标签:中美女性;婚姻状况;差异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我国女性的婚姻状况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和变化。

由于经济社会地位和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当代中国女性对婚姻的选择性、自主性增加,婚姻观念更加成熟理性。

同时也出现了诸如离婚率日益攀升、未婚同居现象剧增、单身“剩女”大量出现、女同性恋者逐渐公开化等现象和问题。

美国由于近现代历史上的两次大规模女权主义运动成为了全球范围内“妇女解放”的先锋,但过度的“自由”也导致了妇女在婚率低、离婚率和多婚率高,单身母亲、非婚同居、女同婚姻大量出现等问题,婚姻模式日益多元化和复杂化。

本文通过数据对比分析中美两国女性在婚姻状况和婚姻模式方面的差异,进而分析差异背后的经济、社会、政策、文化、宗教等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保持和改善我国女性婚姻状况的若干政策建议。

一、当代中美两国女性婚姻状况的主要差异1.初婚年龄2008年美国社区调查表明,全美范围内的女性平均初婚年龄为26岁,2011年这一数字增长至27岁。

①2000年中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国女性平均初婚年龄为23.4岁,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时已经推迟到24.9岁。

②从初婚平均年龄来看,两国女性都逐渐趋向大龄化,中国女性比美国女性平均早两年结婚。

尽管如此,中国女性的早婚倾向仍然比较明显。

调查表明,1980年代出生的女性中,城市中有40.66%、农村有62.92%的人都在22岁以前进入婚姻。

2023多地结婚登记平均年龄是多少

2023多地结婚登记平均年龄是多少

2023多地结婚登记平均年龄是多少2023多地结婚登记平均年龄是多少2022年,杭州男性平均初婚年龄28.8岁,女性27.5岁,与2021年相比分别推迟了0.3岁和0.4岁。

结婚登记平均年龄男性31.7岁、女性30岁,与2021年持平,而登记结婚的高峰段仍为25至29岁。

2022年,常州市25-29岁的人群是结婚登记主力,其次为30-34岁人群,结婚登记平均年龄为31.05岁。

其中,男性平均年龄为31.76岁,女性平均年龄为30.34岁。

初婚平均年龄为27.58岁,男性平均年龄为28.28岁,女性平均年龄为26.82岁。

再婚平均年龄为40.09岁,男性平均年龄为42.15岁,女性平均年龄为38.6岁。

2022年,扬州结婚登记平均年龄为30.27岁,25-29岁的结婚登记男女人数占总结婚人口比例分别为,男33.5%、女31.5%,男女比例都是最高的。

24岁以下年龄段男女结婚人数相差最为悬殊常州市的数据显示,2022年结婚登记中,24岁以下的女性3423人,男性1752人,该年龄段是男女结婚登记人数相差最悬殊的。

其他年龄段结婚登记的都是男性多于女性,其中,30-34岁,男女性相差人数最多,男性4409人,女性3550人;男女结婚登记人数相差较大的还有60岁以上年龄段的,此年龄段中,男性为1199人,女性为666人。

数据显示,常州市30-34岁年龄段登记离婚的人最多。

其中男性1840人,占登记离婚男性总数的26.4%;女性1939人,占登记离婚女性总数的27.82%。

“结婚年龄降至18岁”可行吗关于结婚年龄的讨论,这些年并不鲜见。

作为人类社会一个极为重要的生命问题,公众对结婚事宜的关注热情高一些,并不令人意外。

鲁晓明委员建议将男女双方的法定结婚年龄均降至18岁,并非完全没有道理。

无论是从生物学意义上的成熟,还是从社会意义上的解决老龄化危局,似乎确实都具有一定的针对性,体现了一种问题导向和问题意识。

不过,结婚年龄的问题,夹杂缠绕着诸多社会因素,需要系统思维、统筹考量,并不能简单对应为一个适婚的年龄规定。

南京市人口的婚姻与家庭结构

南京市人口的婚姻与家庭结构

南京市人口的婚姻与家庭变迁研究婚姻是社会成员生命周期中一个重要的环节。

当前,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了人们思想观念上的不断变化,对传统意义上的婚姻和家庭产生了一系列深刻的影响。

同时,婚姻和家庭的这种深刻变化又会反过来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

因此,对婚姻与家庭的研究就显得非常重要。

南京市2000年人口普查和2005年人口抽样调查为我们深入分析南京人口的婚姻与家庭状况提供了丰富、可靠的资料。

一、婚姻状况(一)2005年南京市婚姻状况的一般特点一是结婚相对较早。

南京绝大多数男女人口分别选择在30岁和25岁之前结婚,30岁以后结婚的男性和25岁以后结婚的女性人口比例很低。

例如,2005年30-34岁年龄组男性未婚比例仅为8.67%,同期25-29年龄组女性未婚比例为17.98%(见表1)。

西欧等发达国家男女初婚年龄分别在30岁与28岁左右,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南京人口的结婚年龄普遍较早。

二是已婚有配偶比例高。

2005年人口抽样调查资料表明,南京15岁及以上男女已婚有配偶的比例分别为72.97%和74.80%。

其中,男性人口在35-39岁年龄组与女性人口在30-34岁年龄组的已婚有配偶比例分别高达93.11%和95.35%。

资料来源:2005年南京市人口抽样调查资料三是终身不结婚的人数相对较少。

国际上一般把到50岁时仍未结婚的人视为终身不婚。

终身不结婚的行为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相违背,因而大多数人到了被认为该结婚的年龄,只要条件允许,能够找到生活中的另一半时,一般都会选择结婚。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南京的终身不婚者比例很低。

2005年人口抽样调查资料显示:50-54岁年龄组男性未婚比例为3.60%,而女性未婚比例更是低至0.33%。

四是离婚比例低,婚姻关系相对稳定。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与社会的广泛变迁,人们的婚育观念发生了一系列深刻的变化。

从婚姻家庭观念来看,一个明显的表现在于:离婚人数与离婚率呈不断上升的趋势。

中国当前的婚姻态势及其变化趋势

中国当前的婚姻态势及其变化趋势

中国当前的婚姻态势及其变化趋势近年来,有关婚姻问题的讨论日渐热烈。

一方面,结了婚的人增加了离婚风险,另一方面,青年越来越不急于结婚。

而城市女白领的“结婚难”现象,更是让家庭和社会都为之焦虑。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老年人的再婚和同居问题又成为媒体关注的主要内容。

种种迹象表明,社会结构转型已经成为影响人们家庭生活的重要力量:在中国从传统农业社会迅速转变为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的过程中,中国的家庭结构不但在小型化,而且越来越趋于不稳定。

对此,我们要问:到目前为止,中国人口的婚姻和家庭问题到底如何?中国人口的婚姻状态发生了什么重大的变化?[1]离婚率的上升是否与人口结构的变化有关系?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集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能够对当前中国的婚姻状态进行系统分析的可信资料。

再结合《中国统计年鉴》对以往历史数据的重新修订,我们基本可以对中国当前的婚姻结构变化和“离婚”趋势做出判断。

一登记结婚对数减少,离婚率逐年上升在《中国统计年鉴(2006)》中,国家统计局修订了以往的离婚率数据,改用世界各国通用的计算粗离婚率的指标,以当年每1000人中的离婚对数计算中国的离婚率。

新的数据,虽然调低了粗离婚率的数字,但仍然表示出了离婚率逐年增加的趋势。

从表1可以看出,在人口基数增加的情况下,中国每年登记结婚“对数”,在1992年之前,处于徘徊上升的态势,但在1992年之后,则在波动中逐渐下降,所以,1992年是一个历史性的拐点。

伴随中国人口转型的加剧——从人口迅速增长期向人口静止期的过渡,进入法定结婚年龄的人口开始减少——这使中国的结婚登记对数趋于降低。

在结婚对数1992年的957.5万对降低到2005年的823.1万对的同时,中国内地居民初婚登记结婚的人数也从1992年高峰拐点的1832.1万人开始波动式下降——1996年下降到1781.7万人,1997年下降到1726万人,到1998年下降到1675.4万人(比1992年净减少约156.7万人)。

初婚的年龄研究

初婚的年龄研究

对初婚年龄常见假设的验证和理论试探1──以CGSS2006中1996-2005年间第一次结婚的初婚年龄进行研究吴舒景【摘要】本研究使用CGSS2006中1996-2005的第一次结婚的样本,研究了两个主题。

第一个主题中,我们对几种初婚年龄常见的命题进行研究。

结果表示,性别、城市/农村、东/中/西部、教育水平不同的人们间,其初婚年龄存在差异。

教育水平提高与女性的初婚年龄负相关,男性中不明显;城市和农村间的妇女其初婚年龄存在明显差异,而这关系没有在男性中体现;中国东部和城市的男性和女性初婚年龄不存在统计差异。

在第二个主题中,我们指出在婚姻市场中,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会使得女性在婚姻市场中拥有更良好的竞争地位,从而使“年轻女性”与“收入高的男性”的婚姻交换成为可能。

但这个结论仍需相关研究去验证。

【关键词】初婚年龄;CGSS;婚姻市场论;婚姻交换;导言第一次结婚时的年龄称为初婚年龄。

本研究解决两个问题。

第一个是,我们经常听见的“农村女性比城市女性早婚”、“高教育水平的女性比低教育水平的女性晚婚”是真的对吗?有通过统计上的验证吗?第二个问题是,婚姻是一场“青春跟货币”的交换吗交换吗?社会交换论、婚姻市场论和性交往策略论,都对女性婚姻作出了一定的论述。

社会交换论认为婚姻的本质在于交换,而性交往策略论更明确地认为,婚姻是年龄貎美的女性和事业成功的男性的一场性交换。

本研究尝试对这个备受社会舆论争议的话题进行简单的研究。

文献综述初婚年龄,尤其是妇女的初婚年龄,与人口、经济等重大议题互相关连,所以其实证研究十分多。

目前国内外研究初婚年龄的研究相当,总的来说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较有应用研究色彩的,对初婚年龄的经验研究;另一是从理论出发,对初婚年龄的理论研究。

经验研究简的来说,目前对初婚年龄的经验研究可简单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对择偶的偏好对初婚年龄影响的研究,另一类是从纵向的初婚年龄变动分析其变动趋势的研究。

对择偶的偏好对初婚年龄影响的研究方面。

人口的初婚年龄分布与差异分析

人口的初婚年龄分布与差异分析

人口的初婚年龄分布与差异分析摘要:一定时期的人口初婚年龄分布反映了社会经济发展对人们婚姻选择行为的影响。

文章首先提出了随机扰动因素影响下的初婚年龄分布模型,并建立了年龄别初婚率统计方法,然后对中国自1985 年以来的初婚年龄分布的变化趋势以及存在的城乡差异和教育程度差异进行了统计分析。

结果表明:(1)我国初婚模式自20 世纪80 年代以来发生了显著变化,存在明显的延迟效应;(2)初婚年龄分布的延迟效应存在从城市、镇、乡村依次递减的变化趋势;(3)接受大学教育的男女人口与其他教育程度人口相比,其初婚模式相似,但存在明显的延迟效应。

关键词:初婚模式;初婚年龄分布;年龄别初婚率;城乡差异;教育程度0 引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和经济取得了的巨大发展,加之中国实施的计划生育政策,使得中国的初婚模式产生了深刻变化,并成为人口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

但现有的对于中国初婚模式的研究,由于受到人口数据的局限,主要集中在平均初婚年龄及其趋势、夫妻年龄差等方面的分析。

已有研究在对初婚模式的分析和测度方面的指标和分析方法也较为简单,无法综合考察初婚模式变动的趋势和不同人口群体之间的差异,特别是对我国城乡差异以及教育程度差异对初婚模式的影响的研究尚处于空白。

本文首先基于观察数据建立了初婚年龄分布的一般模型,并提出了一种改进的估计初婚年龄分布的方法,然后进行了实证分析,给出了我国25 年来初婚年龄分布的变化趋势,并比较了城镇乡人口群体的初婚年龄分布差异以及不同教育程度人口群体的初婚年龄分布差异情况。

1 研究方法1.1 初婚模型自从寇尔(1971)发现人口的初婚模式以来,围绕初婚模式的研究层出不穷。

为改进对初婚年龄分布的估计效果,人们先后提出了许多的改进模型(Kostaki,2009)。

但是由于实际人口数据存在一定的误差,特别是年龄别初婚率往往存在一定的进度效应和随机干扰现象,所以直接对数据进行拟合并不一定能得到真实的初婚年龄分布。

初婚登记调研报告

初婚登记调研报告

初婚登记调研报告初婚登记调研报告一、研究目的和背景近年来,我国婚姻状况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初婚年龄不断推迟,结婚率下降。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初婚登记的情况,探讨初婚登记的原因和影响因素,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二、调研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通过面对面或在线方式收集数据。

调查对象包括已经结婚的男女双方,涵盖不同年龄、职业和地域的人群。

三、调查结果1.初婚年龄大部分调查对象的初婚年龄在25-30岁之间,其中女性略年轻一些。

2.结婚动机多数人结婚的主要动机是爱情和家庭观念,认为婚姻是一种责任和承诺。

少部分人结婚出于社会压力或双方家庭的要求。

3.经济因素经济状况是影响初婚登记的重要因素之一。

近一半的调查对象认为经济压力较大,无法负担婚礼和婚后生活的开销。

4.职业选择受教育程度高的人更倾向于推迟结婚时间,追求事业发展。

而青年工薪阶层则更愿意早婚,结婚后再努力打拼事业。

5.家庭影响家庭背景和家庭观念对初婚登记也有较大影响。

子女认为父母的婚姻幸福与否会影响自己的婚姻选择。

6.社会观念社会对初婚年龄以及经济状况的要求也对初婚登记产生了影响。

一些人认为女性应该先确立自己的事业再考虑结婚,而男性则面临更大的经济压力。

四、调研结果分析1.经济因素是影响初婚登记的主要原因之一。

受教育程度和职业选择对经济状况产生了重要影响。

社会应加大对青年人就业和创业的支持,提高经济能力。

2.社会观念对青年婚姻观念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家庭教育和社会舆论引导对首次结婚的人群有较大影响力,应鼓励积极的婚姻观念和行为。

3.婚姻幸福与否对后代婚姻选择有一定影响。

家庭应注重自身婚姻关系的培养和维护,为子女提供良好的婚姻典范。

五、政策建议1.制定切实可行的经济支持政策,减轻新婚夫妻的经济压力。

2.加强青年人的性教育,提高婚前婚后生活知识,帮助其提高家庭生活质量。

3.加强家庭教育,培养良好的婚姻观念和沟通技巧。

4.加强社会对初婚登记的舆论引导,倡导积极健康的婚姻观念。

中国30年早婚变化分析——基于“六普”数据

中国30年早婚变化分析——基于“六普”数据
通 常 认 为 早 婚 传 统 在 少 数 民 族 地 区 根 深 蒂 固 , 早 婚 现 象 在 少 数 民 族 地 区 更 为 普 遍 , 2015 年 初
①国 家 社 科 基 金 项 目 《 社 区 治 理 视 角 下 西 部 农 村 留 守 人 员 关 爱 服 务 体 系 研 究 》 , 项 目 编 号 :14BSH112。 *[收 稿 日 期 ] 2016-02-23
[文献标识码] A
[文 章 编 号 ] 1004-1613 (2016) 03-0057-12
一、 研究背景
早婚指男女双方于最低法定年龄前缔结婚姻的现象。 结婚年龄过早不仅影响到当事男女的发 展, 且可能会因双方心智不够成熟难以应对婚姻家庭的责任而引发婚姻危机; 女性过早开始性生 活有碍于青少年正常的身体发育, 罹患妇科疾病的几率也较大; 早婚往往伴随早育, 女性过早生 育不仅健康隐患大也会带来各种新生儿疾病。 在 1950 年颁布的 《婚 姻 法 》 中 将 最 低 结 婚 年 龄 规 定 为男 20 岁、 女 18 岁, 1980 年修订时提高到男 22 岁女 20 岁②。
[ 作 者 简 介 ] 杨 晶 , 中 国 人 民 大 学 社 会 与 人 口 学 院 2012 级 博 士 研 究 生 , 云 南 省 社 会 科 学 院 社 会 学 所 研 究 员 , 研究方向: 发展社会学、 民族地区社会政策。 梁海艳, 曲靖师范学院法律与公共管理学院讲师, 云南师范大学旅 游与地理科学学院地理学博士后, 研究方向: 人口与社会发展、 婚姻家庭。
②于 1981 年 1 月 1 日 起 执 行 。
57
2016 年 第 3 期
南方人口
新疆自治区妇联党组书记侯汉敏提交的政协提案 《关于有效治理南疆农村早婚、 多育、 离婚率高 现 象 建 议 》 中 指 出 : “喀 什 市 乃 则 尔 巴 格 乡 两 个 村 500 名 妇 女 中 50%的 女 性 初 婚 年 龄 在 18 岁 以 下。” ③2014 年底到 2015 年初, 笔者在云南某 少 数 民 族 自 治 县 A 县 调 研 时 发 现 早 婚 现 象 普 遍 存 在 , 据县民政负责婚姻登记的干部估算早婚率占到 50%-70%, 并且受访的干部 和 群 众 均 认 为 比 以 前 更 高。 然而除民族地区外, 近年来有一些研究发现在东、 中部地区也重现早婚高潮, 如王德福在多 个 农 村 地 区 发 现 早 婚 现 象 , 认 为 已 经 逼 近 80 年 代 水 平 (王 德 福 , 2012); 韩 沛 锟 在 河 南 某 县 发 现 早 婚 现 象 占 成 婚 总 数 的 20%-50%, 个 别 地 区 甚 至 高 达 80% (韩 沛 锟 , 2011); 吕 倩 对 皖 北 某 村 的 研 究 发 现 90 后 农 村 外 出 务 工 青 年 早 婚 现 象 突 出 (吕 倩 , 2012); 阎 志 强 发 现 广 东 流 动 人 口 中 男 性 早 婚 比 例 高 于 女 性 (阎 志 强 , 2015)。 这 就 带 来 一 系 列 问 题 : 自 上 世 纪 80 年 代 以 来 早 婚 率 是 升 还 是降? 当前全国的早婚分布情况究竟如何? 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分布的发生? 本文将以第六次 全 国 人 口 普 查 长 表 数 据 为 基 础 描 绘 30 年 来 中 国 早 婚 纵 向 变 化 和 区 域 分 布 , 并 结 合 笔 者 在 云 南 A 县的实证调查及其它文献资料探索其发生的内在根源。

平均初婚年龄

平均初婚年龄

平均初婚年龄
男性平均初婚年龄为29.38岁,女性为27.95岁。

原因是:
一、受教育水平的提升,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大学毕业后读研、考博,尤其是女性群体,受教育年限在不断延长,这自然就推迟了结婚年龄。

二、社会竞争激烈,就业压力大,工作生活节奏加快,很多年轻人忙于工作,不少人还经常加班,没有时间恋爱,跟异性接触机会少。

三、结婚成本上升,房价上涨,彩礼提高,无论城乡,结婚要考虑住房等因素,尤其是一线城市成本更高,导致结婚的准备期拉长。

部分地区的天价彩礼直接把一些人吓跑了,或者结不起婚了。

四、婚姻观念的改变,现在的年轻人自我意识增强,越来越重视婚姻的自主选择和质量,而且生活便利性也在提高,很多人觉得一个人生活也挺舒适,对家庭的渴望和依赖也越来越小,不认可婚姻就是恋爱的唯一归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口的初婚年龄分布与差异分析
摘要:一定时期的人口初婚年龄分布反映了社会经济发展对人们婚姻选择行为的影响。

文章首先提出了随机扰动因素影响下的初婚年龄分布模型,并建立了年龄别初婚率统计方法,然后对中国自1985 年以来的初婚年龄分布的变化趋势以及存在的城乡差异和教育程度差异进行了统计分析。

结果表明:(1)我国初婚模式自20 世纪80 年代以来发生了显著变化,存在明显的延迟效应;(2)初婚年龄分布的延迟效应存在从城市、镇、乡村依次递减的变化趋势;(3)接受大学教育的男女人口与其他教育程度人口相比,其初婚模式相似,但存在明显的延迟效应。

关键词:初婚模式;初婚年龄分布;年龄别初婚率;城乡差异;教育程度
0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和经济取得了的巨大发展,加之中国实施的计划生育政策,使得中国的初婚模式产生了深刻变化,并成为人口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

但现有的对于中国初婚模式的研究,由于受到人口数据的局限,主要集中在平均初婚年龄及其趋势、夫妻年龄差等方面的分析。

已有研究在对初婚模式的分析和测度方面的指标和分析方法也较为简单,无法综合考察初婚模式变动的趋势和不同人口群体之间的差异,特别是对我国城乡差异以及教育程度差异对初婚模式的影响的研究尚处于空白。

本文首先基于观察数据建立了初婚年龄分布的一般模型,并提出了一种改进的估计初婚年龄分布的方法,然后进行了实证分析,给出了我国25 年来初婚年龄分布的变化趋势,并比较了城镇乡人口群体的初婚年龄分布差异以及不同教育程度人口群体的初婚年龄分布差异情况。

1 研究方法
1.1 初婚模型
自从寇尔(1971)发现人口的初婚模式以来,围绕初婚模式的研究层出不穷。

为改进对初婚年龄分布的估计效果,人们先后提出了许多的改进模型(Kostaki,2009)。

但是由于实际人口数据存在一定的误差,特别是年龄别初婚率往往存在一定的进度效应和随机干扰现象,所以直接对数据进行拟合并不一定能得到真实的初婚年龄分布。

为此,本文提出一个一般的初婚年龄分布模型。

1.2 年龄别初婚率的计算
本文所使用的与年龄别初婚率有关的数据来自中国历年的人口统计数据。

由于部分普查数据如“ 六普”数据中仅提供了分年龄的婚姻状况人口数据,没有直接给出年龄别初婚率(更不用说同一队列人口的年龄别初婚率)。

因此,本文需要将分年龄的不同婚姻状况的人口数据进行处理,以得到近似的同
一队列人口的年龄别初婚率。

为此,本文提出了以下方法:首先,对于某一特定年龄,普查数据给出了该年龄段人口的总数和分婚姻状况的人口数。

在该年龄段所有已婚人口中由于包含了再婚的人口比率,因此需要将再婚的人口数量从该年龄队列的人口数量中去掉,剩下的就是该年龄的初婚人口累积人数,除以该年龄总人口数就可得到该年龄的累积初婚率。

其次,由于该年龄段的累积初婚率是由该年龄及以前的各年龄的初婚率累加而成的(如在20 岁人口中,一个人处在初婚状态,则他或她可能是在20 岁完成的初婚,也可能是在19 岁或18 岁完成的初婚),因此将该年龄之前的各年龄初婚率去除就是该年龄的初婚率,然后将结果归一化就得到分年龄的初婚率。

最后,借鉴总和生育率的计算方式,将同一时点不同队列的分年龄人口看作是同一队列经历不同年龄的人口,就得到同一队列人口的近似年龄别初婚率。

在此基础上,通过本文给出的一般方法就可以得到某一队列人口的初婚年龄分布。

2 实证分析
2.1 数据以及处理本文选取的数据
出自1985 以来的历年人口统计数据,包括《中国1990 年人口抽样调查资料》、《中国2000 年人口抽样调查资料》、《中国2005 年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以及《中国2010 年人口抽样调查资料》数据。

录入的数据包括“全国男性总人口”、“全国男性初婚”、“全国男性已婚”、“全国女性总人口”、“全国女性初婚”、“全国女性已婚”以及分年龄别男女(15~49 岁)人口数,总出生人口数,分城镇乡的初婚人数以及受教育程度的初婚人数。

对得到的同一队列的年龄别初婚率本文使用P-K 扩展模型进行拟合。

2.2 中国初婚年龄分布随时间的变化趋势
为研究我国20 世纪80 年代以来初婚年龄分布的变化趋势,本文选择了1985 年、1995 年、2000 年、2005 年和2010 年全国男性和女性人口数据,采用上述介绍的方法,得到了中国自
1985―2010 年的分性别初婚模式变化情况。

2.3 中国初婚年龄分布的城镇乡差异比较为分析
城镇乡因素对男女初婚年龄分布的影响,本文分别选择1990 年和2010 年的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

由于两组数据结果相近。

本文以2010 年为例给出分城镇乡的男女性人口的初婚年龄实际分布。

2.4 教育程度对初婚模式的影响
为考察不同教育程度人口群体在婚姻选择上的差异,本文根据2010 年男性和女性受教育程度
的婚姻状况数据,来给出其初婚年龄分布。

其中男女性的教育水平分为未上过学、小学、中学和大学四个程度。

3 结论
本文从男性和女性两个角度,对全国初婚年龄进行了探讨,在时间维度上进行了纵向比较;并选取了受教育程度与城镇化水平这两点,在空间维度上进行了横向比较,综上所述,20 世纪80 年代以来,中国的初婚年龄分布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并且中国的初婚年龄分布呈现出明显的城镇乡差异和教育程度的差异。

具体的结论如下:
(1)中国20 多年来的人口的平均初婚年龄稳定增长。

虽然增长并不高,但总体增长趋势较为平稳。

而且早婚现象仍然存在(如15 岁,16 岁左右),但这一年龄的初婚率却逐年下降,而25~30 岁初婚率却在这25 年来逐渐增高,这也与我国男女婚姻观念更加开放,对婚姻要求更高相符合。

其中男女平均初婚年龄差在1985―2010年都有所增长,也体现我国现在男性生活工作压力越大,对初婚年龄的选择延迟会远高于女性。

(2)中国人口的初婚年龄分布存在明显的城镇乡差异。

这种差异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方面是随着时间增加,无论男性还是女性其初婚模式都存在延后的趋势;二方面是无论男性和女性,都存在着平均初婚年龄从城市到城镇再到乡村的递减效应;三方面是城镇乡的男女平均初婚年龄差相差不大,但同样存在随时间增加的趋势。

(3)教育程度对中国人口初婚年龄分布存在明显影响。

平均初婚年龄在受教育程度不同的情况下呈现男高女低的现象,但是随着受教育程度的升高,二者之间的差距会有所降低。

接受高等教育的男女人口其初婚年龄分布没有显著差异,但存在明显的向右延迟现象。

以上分析都是建立在初婚模式模型和经验分布的基础上的。

由于初婚模式相对不容易受到出生人口漏报的影响(当人口漏报是均匀分布的时候),因此,本文的分析结果有利于对初婚率的变化进行判断。

当然,本文选择的拟合模型隐含了双峰分布的假设,在模型的拟合中可以看出来当初婚率变动剧烈时效果会更加好,也更加接近本文的模型描述。

参考文献:
[4]易翠枝.婚姻市场的教育分层与女性人力资本投资[J].华东经济管理,2007,(2).
[5]陈正伟.中国初婚年龄性别匹配模型及应用[J].统计与决策,2010,(3).
[6]韦艳,董硕,姜全保.中国初婚模式变迁――基于婚姻表的分析[J].人口与经济,2013,(2).
[7]中国国家统计局.中国1990 年人口抽样调查资料[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2.
[8]中国国家统计局.中国2000 年人口抽样调查资料[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
[9]中国国家统计局.中国2005 年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
[10]中国国家统计局.中国2010 年人口抽样调查资料[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
作者:石国平;李汉东单位:北京师范大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