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瓷片上的寿字
瓷器款识
中国(含明\清)瓷器款一览表款识一览表年代铭款内容秦右司空婴左司高瓦左贝右齐都昌寺水咸阳市于咸阳成(城)申安陆市亭栎市杜亭咸亭阳安驻器咸亭芮柳婴三国赤乌十四年会稽上虞师袁宜作西晋先姑坤一枚紫是会稽上虞范休可作者也紫是鱼浦七也东晋罂主姓黄名齐之朱唐张何陈李赵冯庞庞家陈家陈琪李十造罗锡章王徐马朱红上大姜千示永合平项记阮记柴记朱伯远作杜家花枕裴家花枕元家记卞家小口天下有名郑家小口天下第一丁道刚作瓶大好徐家沉丙午岁造蒋应宋奉华凤华聚秀禁苑德寿慈福赵家吴舒家记陈家印记陈家号记段家合子记家国永安元丰治阍赵家枕永记熙宁四年三月十九日书刘家印号郭立谢许段蔡吴汪蓝朱徐程张余陈潘汪家记正李十哥小四玄壶吴六郎政和七年二月初五日吴惠成丘小六泥颐草堂先生雕造成功夫后山颐草堂雕造功夫周家公夫练八郎公夫林立林罗军魏仁皓项里马永千上赵家王童呈赵和吉思刘杨惠同田李宋褚柳金苏崔郭马孔何花纪刘五盘子梁四个梁四莫三郎梁伍任周莫一莫十莫一立陈三文三林四刘四李伍李六李九欧二欧小二区二龙二龙六程八黎司小二小三小六小七二金而知李公造李小一蒋四蒋小八蒋子弟供舍张一赵小二陈立崔十四刘十好七封立木肖小田洪立洪四本小本重刘立绍圣四年四月十六日钟表博士谨记九政自造火元丰六年八月十九日元越一盘秦文殿迪功郎浮梁县丞臣张昂措置监造丘小六泥房乔位龙李小翁朝真归牛东宫辽孙徐杜金张家造赵家造刘家造张家枕张家记张家窑张大家造张大家枕古相张家造王氏寿明王氏天明漳滨逸人制佛光普渡大安二年张泰造大定二年六月六日家造刘三公瓦底于三叶子成泰和二年八月六三日亡过崔仙奴元使司帅府公用至正拾壹年七月二十九日小河东陈家亲造张家造古相张家造李家造王家造相地张家造滏源王家造滏源陈家造滏源常家造张高仲夫项正项宅正窑元字染拾叁号匠元祖郭家大枕已酉年九月十五小宋自造香炉一个岁次大元国至大元年四月初拾记汾阳琉璃待诏任瑭成造刘大使宅凌氏用明天顺天顺七年大同马氏明正德吉府上用何玉清造明嘉靖天宫制鼎朱府晋府璞会上用晋府造用藩府上用藩府佳器郝府佳器秦府秦府典膳所秦府典膳所乙丑年造长府制造长府造用赵府制造赵府制用黔府腆善所茶房大茶房外膳房内膳房松柏草堂滋树堂东书堂玉泉德记陈文显造陈守贵造陈守钊造程自造邓奎自造程氏自造程景自造吴文自造唐比自造刘信嘉靖年制乐平嘉靖年西谷制明万历万历年制德府造万历年德府造德府造用青萝馆用太和王府万历年制纯思堂用万历年制纯忠堂用万历丁亥年造黔府应用万历乙亥黔府制用玄荫堂制芝兰室博物斋藏京兆郡寿房记灌园督造沈氏仙关吴震青华仙子吴震宣窑程玉梓造荆桂少溪紫芝主人监制明天启王远选造天启年米石隐制天启三年唐氏制仁波佳制少溪置用明崇祯丛菊斋雨香斋白玉斋博古斋仿古斋以德堂吾斋旷府佳器甲戌孟春赵府造用王远监造明顾氏石林三槐李氏清河制造张明工夫陈粤彩杨升可松何朝宗何朝宗印张寿山陈伟之印林学宗印林朝景林氏子信冶仙之文荣文荣雅制明师清顺治望仙楼百花斋百花斋制梓桑轩制种玉堂许世文元公制清康熙复香轩之清制中和堂制怡怡堂制应凡堂制兆余堂制兆玉堂制瑞庆堂制应德堂制怡德堂制庆云堂制碧云堂制玉宝堂制玉桂堂制会元堂制兴元堂制永裕堂制清荫堂制碧芳堂制碧玺堂制友于堂制昆碧堂制淡宁常制芝兰堂制谦牧堂制敦睦堂制绍闻堂制东壁堂制御赐纯一堂珍藏御赐纯一堂景洁堂俭师堂王辰堂百子堂希范堂松年堂松柏堂制玉海堂制美玉堂美玉堂制朗润堂三元堂制永兴堂制聚兴堂制荣锦堂制尚志堂来雨堂博古制益友堂博古制恒丰堂博古制嗣德堂制春辉堂春晖草堂秋辉堂淡宁堂慎德堂制慎德堂博古制珍玉堂制世恩堂制庆恩堂制全庆堂制衍庆堂制世锦堂制紫荆堂紫荆堂制敦仁堂晖吉堂琳玉堂制光裕堂制北庆堂制惟善堂制心逸堂德星堂仙鹤堂欢乐堂制应孔堂制玉清堂松轩制升祥轩玉清制彩玉堂颖川堂绍闻堂德馨堂制德馨堂天宝堂制天水堂制台衡堂制留耕堂制绿荫堂佩玉堂佩玉堂制篆漪堂恒兴美玉堂制通德堂制正玉堂制宁俭堂清玩桂育堂制益友鼎玉堂制吉庆堂制书锦堂居敬堂聚顺美玉堂制大树堂制奇玉堂制昭玉堂益友堂制永和堂制同顺堂制枢府式仿枢府宣和碧玉堂制安素草堂嘉善堂仿古制留耕堂仿古制听松堂仿古制白云堂仿古制慎德堂仿古制天琛堂仿古制全庆堂仿古制怡玉堂制草阁文山阁远山阁云苍阁张家湾梓阁松石斋还古斋宣和式问心斋丛菊斋集雅斋制拙存斋乾惕斋芝润斋制笔花斋制寿古斋制宿云斋容斋金兰斋制芝兰斋制芝兰斋制玉兰斋玉兰斋选式制天禄书斋调鹤闲轩清赏应德轩博古制复香轩玉清制杏林轩红蕉轩印月轩制安吉居制问清居制彩云轩应德轩常丰轩珍玩器文翰斋清玩杏林轩珍玩光裕堂珍玩制玉堂美器青云斋佳玩玉堂佳器瑞麓山房佳制三益之珍雅制兆庆堂清雅制兆余堂清雅制三友雅制魁元雅制魁元仿古雅制永香轩玉清制瑞麓山房监制逸居云居青云居木石居木石居仿古制玉石居水云居竹石居石居风流宰相家萃友苑制张宅佳器莲峰寺记漱玉亭怡德堂玉石制萃文苑海岳家藏绿荫堂器春育主人珍藏商山仿古善山仿古峰霞山人渭水渔翁中山人程子受(眉公)吴仲兴晓山主人世东海鼎臣雪庵卉庵西园璞庵宋药州两来正记文如壁清雍正谦牧堂制立本堂制世恩堂制谦牧堂制曙光堂制正顺堂制浩然堂浩然堂制裕堂制守易堂百露堂庆宜堂制养和堂制精雅堂制燕喜堂制敦复堂敬恩堂园明堂东园堂希范堂俭宁堂清玩世经堂大明嘉精年世经堂制姚江冯护荫堂珍藏云在草堂朗吟阁制欣赏阁太和斋雍邸清玩安吉居珍玩制青云居文石山房大清雍正年制冯宅宝机楼藏椒声馆古香书屋正谊书屋浴砚书屋遗安书屋珍藏亦庵吴府耀华藏器雍正甲寅沈阳唐英敬制普陀山圆通殿瑞锡琼制瑞锡琼瑛公输监制歧博古制江鸣皋造瑶华清赏玉清雅制孙睦宗清乾隆旭华堂藏和辉堂制嘉荫堂制湛恩堂制成信堂制凝和堂植本堂制彩华堂制彩润堂制彩秀堂制致远堂制敬修堂制敬畏堂制宝恩堂制澹宁堂制惜阴堂制荣瑞堂制敦睦堂制明远堂敬慎堂静镜堂诚信堂敦叙堂雅雨堂述古堂述德堂曙光堂制禄寿堂制瑞德堂制筑野堂制思荣堂制裴孝友堂裴逢吉堂忠信堂制资善堂制斯干草堂椿荫堂养和堂制师古堂制庆宜堂制六谦堂制致和堂制乐静堂乐善堂恭寿堂制恭寿堂宗祠弋好堂清赏古香斋宝晋斋宝善斋宝啬斋宝啬斋藏有正味斋宁晋斋宁静斋宁远斋澹宁斋制百一斋德诚斋经斋觉是轩妙香馆制九畹山房百一山房蜿委山房文石山房红荔山房对屏山馆乡麟楼制市隐楼制宝机楼制玉杯书屋浴砚书屋正谊书屋内府珍藏荔庄啸园东园略园潭柘寺供听松庐听云山主人馆七十二鸳鸯社昊十九制壶隐老人壶隐道人瑶华道人泉制唐英唐英敬制唐英俊公氏唐英隽公俊公沈阳唐英沈阳后学蜗寄唐英敬录沈阳唐英敬制钦命榷陶使者沈阳唐英敬制蜗寄唐英制榷陶使者唐英制督陶使沈阳唐英题蜗寄居士古柏堂蜗寄居士清赏蜗寄题沐斋沐斋居士制陶成居士制古泉堂陶成居士陶成堂印陶成堂制陶成堂印陶铸陶榷甄陶雅玩乾隆甲辰俊公赠品陶人榷陶呈星使蜗寄老人唐英之印隽公乙因雅制瞿宝珍玉锋石林陶珍韩睦宗清嘉庆懋勤殿彩华堂制彩秀堂敬畏堂制种芝堂制志勤堂庆宜堂制事敬堂制寿颐堂制诚信堂玉庆堂制嘉荫堂斋谷山人造嘉荫堂制嘉荫堂藏一善堂制植本堂润碧轩制澄怀轩藏春江花月楼素织山房永源成记完颜氏俊公自制福海珍藏佩珂监制清道光嘉乐堂制精进堂制养和堂制巨德堂制厚植堂制经笥堂制公勤堂制乐古堂制种芝堂制存古堂制庆宜堂制皆山堂制惜阴堂制浩然堂制嘉荫堂制崇礼堂制定府行有恒堂珍赏行有恒堂退思堂制邸退思堂制慎德堂制退思堂德斋主人珠琳堂制求谦堂制锡庆堂制眉寿堂制敦厚堂制荣瑞堂制百寿堂记陶陶草堂监制一善堂制履信堂制聚庆堂制多福多寿堂制了孙传代留余堂监庆堂制约已堂制玉庆堂制青莲堂制听雨堂敬修堂敬畏堂种德堂观莲舫制承启堂李氏宗祠静镜堂制九思堂制墨缘堂制筑野堂居梧堂双清阁制桂月山庄锄月山庄宁晋斋制宝善斋制德诚斋制慎静斋制愿闻吾过之斋湛静斋十砚斋思补过斋坦斋珍藏夔斋监制思补斋制知不足斋道光年制十花斋斋性轩古月轩尘定轩自诒轩制清顺轩竹韵山房云溪精舍春江花月楼双照楼制寿春楼藏百福楼胡海楼绛月楼晋甄吟馆监制冶春吟馆邸清赏从香书屋天香书屋遗安书屋古香书屋珍玩友棠浴砚书屋澹怀室瞿之室制完颜宗祠慧福寺古潞李氏梅坡制解竹主人制造学山小筑正斋主人赵之谦查小山制熊氏壁臣仿古养园仿古道光年冯氏制沈恰如制健庵雅制福英供奉佛天珠峰祝岭雅藏乐敬字置琴南手制仙源陈国治作道光二十四年定王府制道光已酉行有恒堂主人制道光庚子年定王府制道光乙已年定王府制定府行有恒堂珍赏道光丁未春定府行有恒堂制道光丁丑秋九月善宝属陈国治作王炳荣李裕元马衡和宋玉峰制醴渠自制醴泉自制清同治体和殿制乐寿堂慎思堂制诒谷堂制务本堂涵德斋制敬顺斋制慎静斋竹雪轩晋砖吟馆监制王炳荣作李裕成宝胄第制清光绪储秀宫制长春宫制一善堂大清光绪春怡堂制慎德堂制甘泽堂制退思斋愿闻吾过之斋光绪丁未玉海堂仿大雅斋嘉泰松轩陶法宝俭存斋恕斋清玩一百二十畦芍药园主制聚厚轩燕赵悲歌之士孔子后四十一葵卯制汀源郑氏子孙宝用乐道堂主人制熊氏壁臣仿古澹园居士素云道人光绪戊盐城宋锦桂画样景德官窑做造贵池南山村刘氏聚学轩永宝用清宣统坤宁宫祭器宣统已酉宜春堂制宣统庚宜春堂制来鹤堂清何朝春许云麟许裕源博及渔人许云麟制珍如金记顺和苏记源益店大昌宝玉如璋来禽黄炳霍来冯铁来瑞号民国居仁堂制(袁世凯所用)颐寿堂乐古堂怀仁堂制静远堂制(徐世昌所用)谷冶堂寿护草堂主人大德堂制慎德堂制昭德堂制退思堂制延庆楼制(曹锟所用)竹清山房藏经山房竹肃山房碧云山房澄怀园惟一斋古松斋觯斋(郭葆昌所用)乐陶斋如意馆陶陶斋(王琦所用)饮冰斋(刘雨岑所用)觉庵(刘雨岑所用)佩古斋(程意亭所用)古石斋(田鹤仙所用)古欢斋(潘陶宇所用)再思轩(刘希任所用)石庐(染兑石所用)希平草庐(王大凡所用)栖碧山馆(徐仲南所用)平山草堂(汪野亭所用)彤云山房(汪晓棠所用)晴窗读书楼(邓碧珊所用)亦陶斋(张志汤所用)清平画室(余翰青所用)愿闻吾过之斋(王步所用)郭世五陶务监督郭葆昌制汪友棠汪晓棠汪照藜汪云山汪洋汪少亭汪大沧汪以俊汪少平汪小亭任逢瑞萧靖初潘祖熙潘陶宇潘庸秉许上礼陈雪岩陈德明罗子林莲溪陶叶震嘉何许人陆云山程水金程云农程子其李明亭王云泉王锡良王大屏王倚之王晓帆邹洁争文侯争国钧余文襄柳兰亭魏墉生邓肖禹邓碧孙邓重明涂菊亭毕伯涛朱明朱受之冯大陀万云岩章仕保张松涛张志汤张沛轩熊梦亭熊作仙熊文融曾福庆段子安丽泽轩黄晓村董师曾方伯卿方云峰吴俊吴寄甄饶华阶黄发顺钱仲明孙月轩徐韵泉徐天梅郑效维杨鸣皋余翰青余竹青余见田余磊青余鹤筑刘雨成刘仲卿刘希任刘希玉游海滨娄观涛河头居士胡邦浩石宇初石奇峰至云主人姜梦神***************************************(明清瓷器一览表)款名纪年款堂名款人名款言语款其它款识年代洪武洪武七年二月二十七造此福、寿永乐永乐年制福、禄、寿、辰内府宣德大明宣德年制宣德年制福、寿敬权、坛、大德吉详场正统正统元年正统捌年天顺天顺年造天顺年天顺七年大同马氏造成化大明成化年造大明年造大明成化年制天、图案、银锭、盘肠等弘治弘治年制大明弘治年制金玉满堂、玉堂金马长命富贵金、上用、正正德正德年制、正德年造大明正德年制、大明年造何玉清造长命富贵、福、天下大平、寿嘉靖嘉靖年制、嘉靖年造、大明年造、大明嘉靖年制松柏草堂、晋府造用郝府佳器、潘府佳器滋树堂、东书堂、朱府、青箩馆敦仁堂、黔府、长府制造、长府造用、晋府、秦府、黔府、腆善所、桐溪冯宅、大茶房、外膳房、内膳房署丞沈良佑造、陈守贵造、陈文显造、吴文自造、邓奎自造、程式自造、陈守钊造、陈舍自造、王泉德记、唐地制造、陈造佳器长命富贵、万福攸长、富贵长春、永保长春、长春寿喜国泰民安、长春佳器、上品佳器、台阁佳器、天禄佳器福寿康宁、长春同庆天下太平金篆大蘸、坛用、茶、汤、酒、姜隆庆大明隆庆年造隆庆年制万古长春万历万历年制、大明年制、大明万历年制德府造用、于府造用、黔府应用、太和王府、徐享庆堂沈府佳用、玄阴堂纯思堂、灌园督造博物斋、秦府典膳所、芝兰斋、京兆郡寿房记、靳宅仙品程廷梓造、沈氏、仙关吴震、荆桂、园贵隆制少溪、李衙置用、茹城家藏、永兴卞玉奇明、紫芝主人监制风调雨顺、清风明月、天下太平、长命富贵、永享佳器天禄佳器、玉堂佳器、仁波佳器、万悬佳器、长春佳器食禄万钟、富贵长春、福寿康宁、金玉满堂、万福攸同德化长春、上品佳器、九五之尊、永葆长春、国泰民安堂阁佳器、寿、天福佳器、玉、敬与佳器、雅、福金明汝平、城南隐耕、永兴九峰、上天启天启年制于斯堂、其好园白玉堂、竹石居天启元年米石隐造长命富贵、天下太平、天理存心、状元及第、三元及第金榜题名、万古长青、积善之家、同乐佳器、仁波佳器玉堂佳器、尧舜年制、福图案、兔、灵芝、方胜等崇祯崇祯丁丑、大明年制、大明年造、大明崇祯年制翔风堂、丛菊斋。
古陶瓷鉴定口诀
精品文档古陶瓷鉴定口诀款为阴雕识为凸,识写器内款外书。
注解阴刻为款,浮雕为识,款在器外为款,款在器内为识。
312.款识初鉴大明大清有三多,双圈双方是两多。
光绪方圈都很少,清书篆款无框多。
注解明清朝款识用双圈,双方的不少,但光绪时期用方、圈都很少,基本不用框,清朝用篆书时用框的少。
313.款识有款有识阴阳款,阴雕阳刻诗句款。
一二三四五六七,人名地名堂府款。
生平生死百岁纪,正草隶篆艺花款。
供奉供养赠赐送,人物动物植物款。
纪年说明点画岁,红蓝黑白色彩款。
先朝瓷器后朝书,釉上釉下堆料款。
堂名吉祥开先仿,点釉掺奇特料款。
窑名域名赞颂记,寄托押花印章款。
道观庙宫八仙友,梵文巴文外文款。
圈方各型有单双,千款万记不走眼。
注解这段写了几十种类型的款识。
如:生平款,生死款,百岁款,纪年款,各种民族文字款等等。
314.宋、元、明、清款辨款识最早始于宋,政和年制与内府。
,元瓷辘轳及枢府。
绝无年号为款识,明瓷款识多种属。
挂黑绘印凹雕花,狮滚球雕贵称祖。
球内藏款为一绝,明款造字站居主。
清朝避姓只写制,清代顺治楷为主。
康熙款火多花样,单双方楷篆无主。
满回喇嘛梵文有,凸凹雕绘各互补。
款识有较多记载的是宋代,元朝早期有写画一个辘轳图案的,有书写枢府的还有写一、二、三等,如:钧瓷就用数字款,到明代款开始大量用款。
315.款识定位对准器件正中央,左右戟耳才正当。
对准正西不偏离,主画在中才相当。
依款找出左和右,成对常常差地方。
注解款的位置很重要,一般是很正的,这要对准器形的中央,正面。
常有仿品、民窑仿得,但字形和色料、款位置都不正。
316.明清瓷款鉴宣德正德德无横,成化成字点无形。
裂字衣旁不过刀,弘治字正款小型。
万历万字观草头,康熙水字求无横。
裂字衣部无上点,雍正款识一手成。
乾隆乾字篆的怪,光绪款识粗大宏。
民-国细弱字无力,细看圈足伪难成。
大明款识四六分,明字日月似平行。
四字多篆六多楷,单双方圆框细评。
中国古瓷器历朝历代仿品鉴别在中国古瓷历史长河中,有后朝仿前朝,后代仿前代的情况,认识和鉴别这类瓷器很重要。
瓷器底部有中国制造繁体字是哪一个年代
瓷器底部有中国制造繁体字是哪一个年代
中国瓷器产自很久以前,给人以无与伦比的美感,它的历史可以追溯至几千年
以前,几千年前的中国,大量的瓷器以繁体字刻有唐宋元明清等居多,尤其是底部,大都是用繁体字形式的中国制造的标志,这就说明瓷器是属于明清时期的产物,需要从文字来考证。
历史上明清时期,是中国瓷器工艺也遭到精细化升级,彩瓷制作技术达到高峰,风格多样,,制作精致华贵等质量标准也较低清时期有所提高。
据考证,《新概况》书中清代胎数量达到瓷器最高峰,清代和明代均有着极高的数量。
清代中国瓷器既传承了上古瓷器的精髓,也有自主创新的性格,通过高超的技艺、精湛的雕琢以及色彩秀丽的彩釉,展现出清代文化风貌和韵味。
它尤其以带有中国古典风格的装饰、多变的形式、丰富的色彩——白釉、乳青釉、乳白釉、碧釉、孔雀绿釉等等,以及律动繁多的纹饰;尤其是清朝瓷器的旋涡纹,被誉为“绚烂多彩的化身”,成为中国瓷器的最高艺术境界。
今天,我们的生活已经大大不同于明清时期。
然而,明清时期的瓷器依然存在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见证者,也是公认的艺术珍品,可以让我们触景生情,感受那段岁月的痕迹。
中国古代的陶瓷墓志
中国古代的陶瓷墓志关于瓷墓志--兼谈闽北瓷墓志及其他墓志起源于东汉,盛行于西晋以后。
墓志的发展、盛行的主要原因是:东汉末年,曹操“以天下凋敝,禁立碑”。
西晋初年,武帝咸宁四年诏“碑表私美,兴长虚伪,莫大与此,一禁断之。
”正是“禁碑”,才衍生出这种与棺椁同埋墓中的小型墓志碑。
至南北朝,除刘宋以外,不再实行禁碑政策,以至树碑之风再起,但瘞埋墓志此时已成为一种社会习俗,与立碑一样受到人们重视,这时的墓志不仅没有减少,反而更加盛行。
墓志是葬俗中常用的一种形式,有着和其他类不同的三个特点:记载墓主卒时、生平事迹及对其的颂辞;形制与碑类似,但小于碑;都瘞埋于墓室内,不同于树立地面的碑。
1“唐会昌二年”越窑青瓷墓志罐.jpg (337.46 KB)2011-2-24 19:071“唐会昌二年”越窑青瓷墓志罐墓志一般以石刻为主,有时也兼用砖瓦、陶瓷。
墓碑和墓志合称“冢墓碑志”,墓碑立在墓前,墓志安放在墓圹中。
唐代始见瓷质墓志出现于浙江上林湖一带,其他地区均不见。
据文献记载和出土实物证明,以陶质作地券或墓志,可追溯秦代,秦代瓦文刑徒墓志曾见出土。
河南偃师大郊村曾出土东汉刑徒砖墓志。
但它还不能称为真正的墓志,只能说初具雏形。
最早的陶质“墓志”是1990年河南偃师城关镇北窑村东汉墓中出土的“姚孝经买地砖券”。
1992年3期《考古》以《河南偃师东汉姚孝经墓》为题作了简报,2001年4期《书法丛刊》发表了《洛阳碑志选刊》。
2001年4期《中国书法》又见王木铎《洛阳新获砖志说略》,指出该“买地券”“已初具墓志特征,或可指为墓志的初期代表”、“目前所发现的最早东汉墓志”等。
近读涂白奎《<姚孝经砖文>性质简说》质疑了以上几篇文章中,把“买地券”误为墓志。
该买地券释文:“永平十六年四月廿二日姚孝经买桥伟冢地约亩出地有名者以券书以事历中囗弟囗周文功囗”,永平十六年为公元73年,比目前所知的建初六年(公元81年)“武孟子买地玉券”还早。
中华寿文化之清代文物(上)
中华寿文化之清代文物(上)作者:王晓艳来源:《收藏家》2019年第07期《尚书-洪范》有云:“五福:日寿,二日富,三日康宁,四日攸好德,五日考终命。
”在中国传统社会里,人们以实现“五福”为生活的最高境界,“五福”合起来构成幸福美满的人生,“五福”中“寿”乃基础,“寿”是“五福”之首。
企盼长寿是人类普遍心理,是人类美好愿望。
中国有着源远流长的“寿文化”,它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
本文介绍47件黑龙江省博物馆藏以“寿”为题清代文物,涉及织绣、金银器、玉器、牙雕、书画、瓷器、珐琅和漆器八大类别。
一、织绣缂丝群仙祝寿图(图1)纵1 71、横89厘米。
图中天上云海缭绕、仙山楼阁,西王母乘鸾凤而来,南极仙翁手捧寿桃乘仙鹤亲迎;在其左下方东方朔腾云驾雾而来,仰头望向上方西王母和南极仙翁;再下方左侧有一槎,一鹤立于槎尾,旁边一仙人双手捧着寿礼,麻姑站于槎尾摇橹划船,高高翘立的槎头上挂着酒葫芦,槎中间处放着一大大的花篮;右侧瑶台上各持法器的群仙们正抬头仰望上方的西王母和南极仙翁,仙兽梅花鹿间杂其中。
天上银河波涛荡漾,从天上流向人间,流过状元桥,苍松翠柏,亭台楼阁,百子戏耍,图中人物服饰飘逸,纹饰吉祥、喜庆。
此群仙祝寿图寓意“多福多寿、多子多孙”。
缂丝,中国传统丝织工艺品种之,采用“通经断纬”的织法。
它以生丝为经,熟丝为纬,“细经粗纬”“白经彩纬”,先在织机上安装好经线,经线下衬图案纹样,织工透过经丝,用毛笔将图案描绘在经丝面上,然后用多把长约10厘米、装有各种色纬的舟形小梭依照纹样的轮廓和色彩以小梭、拨子等工具,采用多种技法,将多种彩色纬丝分段缂织,各色纬丝仅于图案花纹需要处与经丝交织不贯通全幅,使织物上花纹与素地、色与色之间呈现一些断痕,类似刀刻的形象,“承空观之,如雕镂之象”。
因缂丝工艺繁复,极费功夫,所以有“织中之圣”“一寸缂丝寸金”之名。
缂丝寿星图(图2)纵1 67、横83.2厘米。
古玩鉴定师周兴达讲解明清瓷器款识大全!
古玩鉴定师周兴达讲解明清瓷器款识大全!吉语款明洪武福. 寿.明永乐福.明宣德福. 明弘治玉堂金马. 金玉满堂. 长命富贵明正德福. 寿. 天下太平. 长命富贵.明嘉靖长春同庆. 永保长春. 长春寿喜. 富贵长春. 长命富贵. 万海攸同. 福寿康宁. 天下太平. 永保万年.明隆庆万古长春.万历金玉满堂. 德府长春. 富贵长春. 永葆长春. 长命富贵. 食禄万钟福寿康宁. 状元及第. 三元及第. 万历年制德化长春. 上. 福.寿. 雅. 寿. 万福. 天下太平.明天启天下太平. 长命富贵. 福. 福有攸归. 长命富贵. 万海攸同. 永葆长春. 富贵长春. 福. 正.清顺治雅.清康熙周之佑助. 美玉於斯. 有美於斯. 在川之乐. 温润今古. 文章山斗. 杏林春宴. 东壁两院. 福寿无疆. 万寿无疆. 长生永庆. 洪福齐天. 润比琅秆. 万寿长春. 世德留芳. 福寿. 寿. 天. 沧浪绿水. 禄在其中.清雍正华章珍日. 千秋如意. 寿山福海. 天.清乾隆山高水长. 赏. 天.清嘉庆喜清咸丰山高水长. 太平天国*夫国安.清同治燕喜同和. 吉祥如意.清光绪永庆长春.堂名款嘉靖时期:天宫制鼎. 朱府. 晋府. 晋府上用. 潘府上用. 潘府佳器. 郝府佳器. 秦府佳器. 秦府典膳所选. 秦府典膳乙丑年造. 长府制造. 长府造用. 黔府. 腆善所. 茶房. 大茶房. 外膳房. 内膳房. 松柏草堂. 东书堂. 玉泉德记.万历时期:万历年制德府造. 万历年德府造. 德府造用. 太和王府. 万历年制纯思堂用. 玄荫堂制. 京兆郡寿房记. 灌园督造.崇祯时期:丛菊斋. 雨香斋. 白玉斋. 博古斋. 吾斋. 甲戊孟春赵府造用.顺治时期:望江楼. 百花斋. 百花斋造. 梓桑轩制.康熙时期:复香轩之清制. 中和堂制. 御赐纯一堂珍藏. 景(?)堂.松年堂. 玉海堂制. 美玉堂. 郎润堂. 三元堂制. 永和堂制. 聚玉堂制. 一云堂制. 荣锦堂制. 尚志堂. 来雨堂博古制. 嗣德堂制. 春晖堂. 春晖草堂. 秋辉堂. 淡宁堂. 慎德堂制. 慎德堂博古制. 珍玉堂制. 世恩堂制. 庆恩堂制. 全庆堂制. 世锦堂制. 紫荆堂. 紫荆堂制. 敦仁堂. 晖吉堂. 琳玉堂制. 光裕堂制. 兆庆堂. 惟善堂制. 心逸堂. 德星堂. 仙鹤堂. 彩玉堂. 颖川堂. 绍闻堂. 美玉堂. 德馨堂制. 绿荫堂. 佩玉堂. 恒兴美玉堂制. 通德堂制. 正玉堂制. 宁俭堂清玩. 桂育堂制. 益友鼎玉堂制. 吉庆堂制. 书锦堂. 居敬堂. 聚顺美玉堂制. 大树堂制. 奇玉堂制. 昭玉堂. 益友堂制. 永和堂制. 同顺堂制. 枢府. 式仿枢府. 碧玉堂制. 安素草堂. 嘉善堂仿古制. 听松堂仿古制. 白云堂仿古制. 慎德仿古制. 天琛仿古制. 全庆仿古制. 怡玉堂制. 潭草阁. ?藻阁清玩. 文山阁. 松石阁. 还石斋宣和式. 问心斋. 拙存斋. 乾惕斋. 芝润斋制. 笔花斋制. 寿古斋制. 宿云斋. 容斋. 金兰斋制. 芝兰斋制. 玉兰斋制. 天禄书斋. 调鹤问轩清赏. 应德轩博古制. 杏林轩. 彩云轩. 应德轩. 常丰轩珍玩器. 逸居. 云居. 木石居. 木石居仿古制.. 玉石居. 水云居. 竹石居. ?石居. 风流宰相家. 萃文苑制.张宅佳器。
中华寿文化之清代文物(下)
中华寿文化之清代文物(下) 作者:王晓艳来源:《收藏家》2019年第08期五、书画耀翁寿辰祝寿诗册页(图22)清康熙,绫本,十五开,每开纵26.5、横38厘米。
“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李光地、工部尚书王顼龄、经筵讲官刑部尚书加一级张廷枢、礼部尚书加一级陈诜、经筵讲官起居注吏部右侍郎仍兼翰林院掌院学士汤右鲁、经筵讲官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蔡升元、经筵讲官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王之枢、经筵讲官詹事府詹事兼翰林院侍读学士王奕清、顺天府尹加一级俞化鹏、原任通政司左通政鲁瑗、通政司左参议潘锦、工科掌印给事中詹嗣禄、广西道监察御史范长发、福建道监察御史柴谦、曰讲官起居注翰林院侍读学士加一级陈恂、曰讲官起居注右春坊右庶子掌坊事翰林院侍讲官薄有德、翰林院编修加一级沈翼机、查嗣庭……翰林院庶吉士吴应桢等全顿首拜祝”,共有49人。
其中16人写了祝寿诗,其作者分别是俞化鹏、薄有德、蔡彬、鲁瑗、沈翼机、惠士奇、潘锦、查嗣庭、方觐、陈恂、马益、蒋涟、缪沅、柴谦和詹嗣禄。
此“耀翁寿辰祝寿诗册页”年代定为“清”,过八十大寿的寿星“耀翁”不知其人是谁,通过参考《清实录》,对此册页进行分析,此册页创作时间应是“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三月至五月间”。
九老图(图23)清,包云汀绘,纸本,设色,纵237、横121.5厘米。
唐会昌五年(845年),唐代诗人白居易晚年退居洛阳香山,与胡皋、吉皎、郑据、刘真、卢真、张浑、如满、李元爽一同宴游,举行“尚齿”之会,9人皆年过7。
岁高龄,时人称“香山九老”,又称“会昌九老”。
后世多有以此入诗画者,渐含祝寿祈福之意。
仿沈铨松鹤福禄图轴(图24)清,纸本,设色,纵168、横101厘米。
此幅图为一幅祝壽图,远处高山,近处山石,灵芝,兰花,竹子,松树,结着九个桃子的桃树,飞翔于其间的四只蝙蝠,飞于半空中的两只仙鹤,地上两只梅花鹿,祝寿主题突出。
福禄寿中堂(图25)清同治,巍焕章绘,纸本,设色,纵129、横58 5厘米。
宋代瓷器落款特征
宋代瓷器落款特征宋代是中国瓷器发展的重要时期,宋代瓷器以其精湛的工艺和独特的落款特征而闻名于世。
在宋代瓷器中,落款是瓷器上的标识,记录了制作者的姓名、作品名称、创作年代等信息,具有很高的艺术和历史价值。
本文将重点介绍宋代瓷器落款的特征。
一、落款的形式多样宋代瓷器的落款形式多种多样,主要有篆书、楷书、隶书等不同的字体形式。
篆书是一种古老的字体形式,具有浓郁的历史气息,常用于刻写官方文书和礼器。
楷书则是一种规范的字体形式,常用于书法和印章。
隶书则是一种行书的字体形式,常用于瓷器落款。
这些不同的字体形式使得宋代瓷器落款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二、落款内容丰富宋代瓷器的落款内容非常丰富,除了制作者的姓名和作品名称外,还包括了制作地点、创作年代、作品特点等信息。
有些落款还附带有一些诗句或格言,增加了瓷器的文化内涵。
这些丰富的落款内容不仅能够体现制作者的个性和风格,还能够为后人提供有关瓷器制作和历史背景的重要资料。
三、落款位置独特宋代瓷器的落款位置通常位于器身的底部或底座上,有时也会出现在器身的其他位置。
落款位置的选择不仅取决于瓷器的形状和尺寸,还取决于制作者的个人喜好和创作意图。
有些落款位置非常隐蔽,需要仔细观察才能发现,给瓷器增添了神秘感。
四、落款款识规整宋代瓷器的落款款识通常规整有序,字迹清晰,线条流畅。
制作者在落款时非常注重字体的工整和整体的美感,力求将自己的作品展现得完美无瑕。
这些规整的落款款识不仅体现了制作者的专业水平和审美追求,还为后人研究和鉴赏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五、落款方式独特宋代瓷器的落款方式非常独特,既有刻写的方式,也有绘制的方式。
刻写的方式主要使用雕刻工具将文字刻在瓷器上,使其与瓷器表面融为一体。
绘制的方式则使用颜料和笔刷将文字绘制在瓷器上,形成独特的艺术效果。
无论是刻写还是绘制,都需要制作者具备高超的技艺和绘画能力。
六、落款风格各异宋代瓷器的落款风格各异,既有简约大气的风格,也有精雕细琢的风格。
珐琅彩福禄寿喜对瓶
吉喜,,梅连登报
祥事梅描”连梅喜
喜的花述与之”,
庆降,人“意,故
图临茶逢眉。纹称
案 。
。 是
花 配
喜 事
” 同
民 间
饰 中
喜 鹊
中合,音多喜。
国,神,以鹊此
民寓情故喜结瓶
间意洋又鹊伴主
珐琅瓷自清以后绝迹百年,而今 终于现世
v 珐琅瓷制作一件小瓶动辄就要精描细绘三至四个月,且每 一件都不相同。清朝末年,由于国力衰退,再也无力承担它巨 额的制作费用而停烧,导致这种工艺绝迹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来年,被誉为“世 界上最奢侈的艺术品”。
安花象自且
康 。 寓 意 鸿 福 天 降 , 福 泽 绵 绵 的 绝 美 寓 意 。
” “ 玉 兰 ” 与 “ 绶 带 鸟 ” 寓 意 健 康 长 寿 、 福 寿
征 着 子 孙 满 堂 、 富 贵 绵 延 。 瓶 身 上 “ 牡 丹
信 的 造 型 和 腹 内 多 籽 、 茎 缠 蔓 绕 的 生 长 形 态 ,
福禄寿喜对瓶
文章由中藏联盟编辑
v 《珐琅彩福禄寿喜对瓶》
作品原创:张震 易查理 作品属性:大师亲绘 作品规格:瓶高48CM 口径7.5 CM 底径17 CM 肚径24 CM 工艺技法:珐琅瓷 出品单位:湖南省当代珐琅彩研究员 监制单位:中国文物学会 醴陵市人民政府 作品产地:国瓷醴陵 发行价格:16800元/对,存世量:666对
每一件品相完好的珐琅彩,其价值都是上亿的,不是普通藏友能收藏的,都是 馆藏级的藏品。但也从一个侧面说明,收藏一件珐琅彩,其升值空间是非常强大 的。
——2005年,珐琅彩御制题诗花石锦鸡双耳瓶,苏富比拍卖行拍出1.15亿高价; ——2006年,珐琅彩杏林春燕图碗,佳士得拍卖行,1.51亿成交; ——2010年,珐琅彩祥云瑞福花瓶,苏富比拍卖行,拍出1.23亿。
古董鉴定知识
古董鉴定知识亲爱的网友:这页内容多,请耐心看。
呵呵,想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当收藏家,确实需要下一番功夫。
]古陶瓷鉴定的一般法则我国的陶瓷制作,历史悠久,窑口众多,产量庞大,除了历代流传下来大量的传世品,地下出土物亦层出不穷。
但是,历史上某些人出于各种动机,对古陶瓷制作了大量复制品或伪品,真真假假,鱼目混珠。
为了保护祖国的文物,研究陶瓷的演变规律,所以,变需要对它的制作年代和真伪及其艺术水平的高下就叫作古陶瓷鉴定。
许多人将鉴定古陶瓷,看成是十分神秘和高不可攀的学问,这种看法是不可取的。
凡有志于钻研究这门学问的人,只要肯下功夫学习,认真实践,从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有意识地对各种真品和伪作进行分析比较,搞清不同时代、不同地区、不同窑口的风格,各种复制品与作伪的表现,经过一段较长时间的观察、分析、比较,掌握其演变规律,就可逐步地获得鉴定的入门知识,因此,古陶瓷鉴定是能够学会的。
举例说:某个人你仅见过一面,时间长了,可能会忘记。
但如果你经常见到这个人,对他留有较深的印象,以后发即使相隔一段时间再见面,仍能够认出他是谁。
这是什么道理呢?主要原因在于以前经常见,有了一定的认识程度,记住了某些特征,这和鉴定陶瓷是相同的道理。
因为不同时代、不同窑口所生产的陶瓷的原料、火侯、造型、纹饰都有所不同,如果我们对于某个时代,某个窑口生产的陶瓷看得比较多了,有了一定的认识,总结出了一些特征,掌握了演变规律,当我们再见到这个时代、这个窑口生产的陶瓷器时,往往就能够识别它。
因此,陶瓷鉴定是可以学会的,并不是高不可攀的,关键在于多看,多接触,多实践,从把握历代陶瓷的典型风貌和基本特征着手,作规律性的认识,再加上运用现代科学测试手段,这样就能获得陶瓷鉴定的真知灼见。
但是,真正精通陶瓷鉴定也非一蹴而就、轻而易举之事。
我国自古至今,流传下来和出土的陶瓷器不计其数,时代不同,陶瓷的风格面貌也就不同,即使在相同的时代中,不同的地区,不同的窑口,制作的风格面貌也有所不同。
明、清、民国官民窑瓷器款识一览表(收藏必备)
明、清、民国官民窑瓷器款识一览表(收藏必备)明、清、民国官民窑瓷器款识一览表款识起源于古代的彝器,至迟在东汉时期,便被移植到瓷器上。
在瓷器的底部或其它部位,往往有表明年代、窑名、人名、堂名、或者表示赞颂、祝愿等内容的文字,也有的器底或器里有某种识别的图案,这些统称为'款识',一般说来,款识是瓷器装饰的附属物,好的款识与装饰画面相配,可以增强器物的艺术性。
并且由于款识的内容、格式、字体、书法等各方面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所以它对瓷器的断代、断窑口和辨别真伪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以下基本上包括明清历年来的瓷器上所出现的官窑和名窑款识。
款名年代纪年款堂名款人名款言语款其它款识洪武洪武七年二月二十七造此福、寿永乐永乐年制福、禄、寿、辰内府宣德大明宣德年制宣德年制福、寿敬权、坛、大德吉详场正统正统元年正统捌年天顺天顺年造天顺年天顺七年大同马氏造成化大明成化年造大明年造大明成化年制天、图案、银锭、盘肠等弘治弘治年制大明弘治年制金玉满堂、玉堂金马长命富贵金、上用、正正德正德年制、正德年造大明正德年制、大明年造何玉清造长命富贵、福、天下大平、寿嘉靖嘉靖年制、嘉靖年造、大明年造、大明嘉靖年制松柏草堂、晋府造用郝府佳器、潘府佳器滋树堂、东书堂、朱府、青箩馆敦仁堂、黔府、长府制造、长府造用、晋府、秦府、黔府、腆善所、桐溪冯宅、大茶房、外膳房、内膳房署丞沈良佑造、陈守贵造、陈文显造、吴文自造、邓奎自造、程式自造、陈守钊造、陈舍自造、王泉德记、唐地制造、陈造佳器长命富贵、万福攸长、富贵长春、永保长春、长春寿喜国泰民安、长春佳器、上品佳器、台阁佳器、天禄佳器福寿康宁、长春同庆天下太平金篆大蘸、坛用、茶、汤、酒、姜隆庆大明隆庆年造隆庆年制万古长春万历万历年制、大明年制、大明万历年制德府造用、于府造用、黔府应用、太和王府、徐享庆堂沈府佳用、玄阴堂纯思堂、灌园督造博物斋、秦府典膳所、芝兰斋、京兆郡寿房记、靳宅仙品程廷梓造、沈氏、仙关吴震、荆桂、园贵隆制少溪、李衙置用、茹城家藏、永兴卞玉奇明、紫芝主人监制风调雨顺、清风明月、天下太平、长命富贵、永享佳器天禄佳器、玉堂佳器、仁波佳器、万悬佳器、长春佳器食禄万钟、富贵长春、福寿康宁、金玉满堂、万福攸同德化长春、上品佳器、九五之尊、永葆长春、国泰民安堂阁佳器、寿、天福佳器、玉、敬与佳器、雅、福金明汝平、城南隐耕、永兴九峰、上天启天启年制于斯堂、其好园白玉堂、竹石居天启元年米石隐造长命富贵、天下太平、天理存心、状元及第、三元及第金榜题名、万古长青、积善之家、同乐佳器、仁波佳器玉堂佳器、尧舜年制、福图案、兔、灵芝、方胜等崇祯崇祯丁丑、大明年制、大明年造、大明崇祯年制翔风堂、丛菊斋。
中国清代传统纹样
清代集历代之大成,为吉祥图案发展到极至提供了明显的 时代特色。随着统一多民族大清帝国的建立与稳定,一方 面宋明以来的纹样传统的继承与发展;另一方面是国内各民 族纹样的进一步融合;一方面是民间纹样与宫廷纹样各个 美术门类之间的相互借鉴模仿;一方面更广泛的接受外来 纹样的影响。历史的传统、时代的风尚、外来的影响,诸 多种因素混同汇集,造成了清代吉祥图案异常纷繁复杂的 形式与内涵。
中国传统吉祥图案是现代人对祖先留下来的优秀文化宝 藏的一种传承,也是让世界了解中国和国文化的一个有利 渠道,对于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有很实际的意义。礼品包 装是包装设计领域里比较重要的一个门类,吉祥图案应用 于礼品包装中是比较常见的创作形式,因为它特有的吉祥 寓意提升了礼品包装的情感价值让礼品更加具有“人情 味”。
中国的吉祥图案始于距今3000多年前的周代,后来在民间流传开来。今天,吉 祥图案仍然是中国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
中国民间,流传着许多含有吉祥意义的图案。每到年节 或喜庆的日子,人们都喜欢用这些吉祥图案装饰自己的 房间和物品,以表示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良辰佳节的 庆贺。
南京云锦
南京云锦是一种始于元而盛于明清丝织工艺品,它历史悠久,纹样精美, 配色典丽,织造细致,是纺织品中的集大成者。南京云锦在元 明 清 王朝 皇室御用龙袍 冕服 官吏士大夫阶层的贵妇衣装,以及民间宗室,喜庆以及 婚礼服饰等应用范畴里,它是最华贵最精美的工艺美术品之一。 在云锦图案的配色中,还大量地使用了金、银(金线、片金,银线、片银) 这两种光泽色。金、银两种色,可以与任何色彩相调和。“妆花”织物中 的全部花纹是用片金绞边,部分花纹还用金线、银线装饰(“金宝地”织 物,使用金银线就更多了)。金银在设色对比强烈的云锦图案中,不仅起 着调和和统一全局色彩的作用,同时还使整个织物增添了辉煌的富丽感, 使之更加绚丽悦目。这种金彩交辉、富丽辉煌的色彩装饰效果,是云锦特 有的艺术特色。
明清时期民窑瓷器款识
明清时期民窑瓷器款识明清时期,随着景德镇官窑的建立和发展,瓷器上的款识趋于系统化、规范化。
民窑瓷器的款识则多种多样,纷繁复杂。
以下按朝代分而述之。
明代洪武:洪武一朝,未发现任何带年款的官窑器。
民窑也极少见,仅见有青花书写“福”、“寿”款者。
此外,江西省玉山县发现“洪武七年二月二十七日造此”纪年款的青白瓷罐,款识刻划在罐腹,系罕见的具有明确洪武年款的器物。
建文:未发现署年款的瓷器。
永乐:明清两代,在瓷器上书写帝王年号作为款识,始于永乐。
款式仅见有“永乐年制”四字篆书款一种,未见有楷书款。
上海博物馆收藏一方明永乐时翰林学士沈度的端视,砚底刻“永乐乙未秋翰林沈度识”十字篆文,经仔细比较,与瓷器上永乐款识字体相似。
因此,永乐官款可能由当时的翰林学士沈度书写后,再交工匠临摹写在瓷器上。
永乐官器署款者不多,仅见有青花、白釉、青釉及红釉等瓷器上。
青花器物中写帝王年号款的只见于压手杯上;此外,早年流失日本的一对永乐青花盖瓶,器身书“内府”二字,显系宫内用器。
单色釉器,有刻款和印款两种体式。
民窑青花器上有书写“福”、“禄”、“寿”等字的。
宜德:宣德时期,帝王年号款激增,大多数为楷书,也有与永乐一脉相承的篆书款。
款式仅见有“大明宣德年制”和“宣德年制”两种。
大多数是六字二行“大明宣德年制”楷书,“宣德年制”四字款少见。
刻款有楷有篆,以楷为主。
未见有印款。
款识外常围有单线圈、双线圈、长方框及长方框外加双圈等,也有无框圈的。
宣德瓷器落款位置比较随便,底足、口沿、耳部、柄流、里心、器盖等处都有落款的,因此,曾有“宣德款识满器身”的说法。
款识还见有“大德吉祥场”、“敬权”等,民窑青花中见有“福”、“寿”等字款。
正统、景泰、天顺:正统、景泰二朝未见任何带年款的官窑器。
正统一朝,迄今仅见民窑器楷书“正统元年”和“正统捌年”款二例。
景泰朝一件未见。
天顺朝仅见四件:一件印“天顺年造”款卵釉云凤纹瓷盘,为官窑器,现收藏于英国达维护特基金会。
祝禧延贶
祝禧延贶在京西小故宫――万寿寺(现北京艺术博物馆)珍藏的数千件中国古代瓷器中,清乾隆蓝釉粉彩描金百寿图象耳大瓶,以其高大优美的造型、华丽新颖的装饰、精致细巧的工艺,以及与宫廷祝寿相关的身世背景而卓立不凡。
这件大瓶是清乾隆时期,由江西景德镇御窑厂专门为皇宫烧造的贺寿之瓷,因此格外引人瞩目,被誉为万寿寺一宝。
这件大瓶,高47.5厘米,口径17.5×14厘米,底径17.8×14.3厘米,腹围89厘米。
造型为扁圆形。
椭圆盂形口,方唇,宽沿外斜,粗长颈,二层台式弧肩,扁圆腹,胫部内收,椭圆形外撇高圈足。
颈部两侧对称置立体描金的象首衔环耳,象首的两只大耳朵贴在脸侧面,象牙粗壮而突出,长鼻自然弯曲,下衔圆环,眼睛带浅显的眼皱纹,雕塑精致,形象写实,神态逼真,寓意“盛世太平”。
大瓶的口沿饰以珊瑚红釉为地,上绘描金花卉纹,口沿边缘涂金。
瓶身施高温霁蓝釉,再于釉上用金彩描绘出宝相花图案,花形饱满,似莲花特征,寓意富贵美满。
瓶腹部的前后各置一长方形圆角开光,开关内剔刻篆体“寿”字,前后各五十个,共计一百个,因此命名为“百寿图”。
“寿”字均描金,衬底上则施松石绿釉。
每个“寿”均为长条形,表示长寿绵绵。
足外墙饰黄地粉彩折枝花卉纹,足底边缘亦描金彩。
外底施白釉,并暗刻有“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刻款十分工整。
此件大瓶造型浑厚庄重,朴茂中显现出典雅俊秀的气质。
深沉的霁蓝釉上饰以金彩,并辅以珊瑚红、松石绿、黄地粉彩、描金寿字等,既增加了大瓶的色彩变化,显得华贵俏丽,又增添了浓重的宫廷祝寿气氛。
《诗》、《书》之称寿者,欲至于万年,曰万寿无疆,又有千岁、眉寿等,以表达欢心颂祝之诚。
因此,皇帝寿辰称万寿节,皇后寿辰称千秋节,皇太后寿辰称圣寿节。
每年在宫中除去元旦、除夕之外,祝寿是最重要的庆典活动。
不仅宫中要举办,而且要举国同庆,并在万寿寺(现北京艺术博物馆)也举行盛大的佛事活动。
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由宫廷画师所绘的《香林千衲图》,描绘的就是乾隆二十六年,乾隆皇帝为其母后举行七十大寿庆典时,万寿寺举办佛事活动的盛况:千余僧人身披袈裟,手持法器,云集于长河南岸为太后祈福诵经,香烟袅袅,梵音入云,声如海潮,场面蔚为壮观。
中国瓷器纹饰大全
鹿纹鹿在民间绘画中作为“仁”兽,以表示太平无事。
鹿与禄同音,所以也是官“禄”的象征。
定瓷双鹿盘,盘面两鹿奔跃在枝叶缠绕的石榴花丛,前鹿回首顾盼,后鹿追赶呼唤。
磁州窑瓷枕的鹿纹更多,描绘了小鹿的种种形态,或立、或卧,或奔跑于山间,或漫步于林莽,均极秀美生动。
吉州窑小鹿衔灵芝纹,风格则古朴典雅。
青花松鹿纹花瓶花鸟纹花鸟纹宋代北方民窑常用的装饰题材,笔触流利生动,风格活泼豪放。
如磁州窑残荷秋叶纹枕,枕面画野塘芦鸦、残荷败草,大雁南飞,呈现一派深秋景色。
格调与此相反的竹雀图,只是草草几笔,便描绘了白头鸟停落在挺拔的竹枝上,竹枝似在微微摇颤, 充满逗人情趣和盎然生机。
其余,小鸟琢果、鹊噪枝头,以及双系瓶上的草花飞燕等等,都各具特色。
面师们抓住了瞬间的动态,意到笔随,情景交融,颇为佳作。
五彩花鸟纹盘鱼藻纹“鱼”与“余”同音,是“富贵有余”、“连年有余”的意思。
鱼纹几乎是每个朝代都使用的主要装饰图案。
鱼纹种类繁多,如莲池游鱼,水波游鱼,水藻游鱼,或单或双,或三、五追逐,鱼水相融。
双数鱼的构图,在器壁用对称法,两两相对;若在器心,则两鱼并排而游。
三五尾单数鱼的构图,多是顺向追逐游动,空间饰以浮萍、水草、莲花之类花草。
青花鱼藻纹大罐缠枝纹明代或称为“转枝”,是最为常见的装饰纹样。
它以植物的枝干或蔓藤作骨架,向上下、左右延伸,形成波线式的二方连续或四方连续或用以填充装饰面。
有的还转变为散点式的二方连续形式。
二方连续形式的缠技花,在景德镇陶瓷纹样中所占比重最大、用途最广。
它的循环往复,变化无穷,婉转流动、节奏鲜明的特点,既适合陶工们挥洒自如的用笔,又利于大量生产。
青花缠枝纹大盘牡丹纹牡丹,自唐以来,被人视为繁荣昌盛,美好幸福的象征,宋时被称为“富贵之花”,并把它作为装饰题材广泛应用在各种工艺品上。
宋瓷中的瓶、罐、盘、盆、缸、枕等器物上均有构图多样的牡丹纹。
或茎蔓缠绕,花叶连绵,或花朵环抱,或一枝独放……。
工匠们因器施画,千姿百态,极尽其华丽妖娆之美。
“福寿康宁
“福寿康宁摘要:“画中要有戏,百看才不腻;出口要吉利,才合人心意。
”吉祥艺术一直活跃在艺术这个大家庭中,游于雅俗之间,渗透生活之中。
不论在审美和装饰方面,还是在心理和精神上,它以其独有的形式和内容,为大众所喜爱。
康熙时期,景德镇制瓷业进入一个蓬勃发展的黄金时期,瓷上吉祥图案的表现形式更是丰富多样,美轮美奂。
文章将从吉祥和吉祥图案的渊源出发,探讨康熙官窑中万寿节庆典和插花瓷器上吉祥图案的纹样特征,并阐述传统手工业生产中设计的存在及样态。
关键词:吉祥;吉祥图案;康熙景德镇官窑;设计自古以来,图像就是人类表达意念的一种方式,纹饰则是众多图案中的一种,久而久之,某种纹饰会形成大家认识其意义的图形,以至于成为一种“象征”的符号;另一方面,一个“象征”的符号,也可能因时移事易,增损了它原来所赋予的意义,或者,仅存下一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图形。
陈之佛先生在《表号图案》一书的序言中说:“考察古时图案,大都含有一种表号的意义。
在这类图案的寓意中可以探索当时人民的观念、思想、信仰;同时其形式上又有有趣味的表现而能满足装饰的欲望。
”在这本书中,陈之佛先生是将“表号”和“寓意”当成了同义词。
中国的图案,特别是传统的纹样,除了用来装饰器物之外,还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反映出高尚的民族精神。
一、吉祥文化“吉祥”一词可以解释为吉庆祥和。
《说文解字》说:“吉,善也。
”“祥,福也,一云善。
”《中庸》有:“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吉祥也;国之将亡,必有妖孽,凶祥也。
吉者,福善之事;祥者,佳庆之征。
”可见“吉”“祥”二字皆有美好之意,直解为吉利美好的预兆。
故“吉祥”二字,自古以来就反映了人们希望福善瑞庆、诸事顺意之心愿。
所谓“吉祥止止”,也表现期待好事连连的愿景。
人们不仅将吉祥挂在口头,而且将其图绘成形,各式吉祥图案广泛应用,小到生活日常,大到人生仪礼。
商和西周青铜器上的“象”“鸟”“龟”等,以及商周古玉的“夔纹”“龙纹”“凤纹”等样式,可以说是我国古代吉祥图案早期之形式。
吉祥图案在戏曲人物造型中的运用——以寿字纹为例
吉祥图案在戏曲人物造型中的运用——以寿字纹为例摘要:吉祥图案中的寿字纹和蝙蝠纹是传统纹样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同样也是戏曲造型设计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传统戏曲造型中讲究装饰性,寿字纹装饰性强,寓意美好,布局美观,在表现人物身份性格方面有重要的作用,同时符合戏曲造型中严格的穿戴制度即剧目中的角色应该按照“适应其身份及所处场合”的定例穿戴装扮。
关键词:吉祥图案;戏曲造型;寿字纹一、吉祥图案的概述(一)吉祥图案的来源吉祥图案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
在遥远的石器时代就开始被运用在民间。
远古时代的人们摄于自然的威力和不可捉摸,而视其为神灵,于是举行仪式与“天”对话,寻求护佑,使氏族部落得到保护。
在这种崇拜观念下形成了种种神灵巫祭仪式,这也因人类早期的神灵崇拜具有原始宗教的性质。
而后原始人民在自身进化过程中,把对于求生的本能演化成了一种“趋吉辟凶”的吉祥观念。
这是人类对宇宙与自身关系的最初认识。
原始人以“吉凶祸福”为标准开始认识和观察世界,避开一切不利于人类环境和危害人类的猛兽,即辟“凶祸”得“平安”在逆境中求生存,由此萌发了吉祥观念。
寻求安吉,躲避灾难是生物在自然界存活的原始本能。
“吉”,在远古时代是指有利或者善与之相反的是凶。
但是原始人在占卜时象征吉兆的裂纹不会按照人们的主观意愿实现,与预想的时间和地点是有偏差的,在这种情况下先民们便通过营造一些吉兆出现的特定环境和现象的活动,由此出现了各种吉祥器物,如在陶器上出现的各种鱼纹和青铜器上的纹路等,可见祈福祈祥、寻吉辟凶等吉祥图案源于巫祭。
(二)吉祥图案的发展吉祥两个字被首次排列拼合在一起运用,据称是出于《庄子。
人世间》:“虚室生白,吉祥止止。
”唐人对此有个注解:“吉者,福善之事;祥者,嘉庆之征”以表示出这些缤纷多彩的吉祥纹样,是把发自内心的愿景与祥瑞相结合勾画成形,以传达希冀安康、驱散万难的思想。
在石器时代的岩画上的图腾中就出现了最早的表达“趋吉辟凶”观念的石刻创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瓷片上的“寿”字
近日,笔者在对以往收集的古陶瓷片进行分类整理的过程中,发现了许多带有“寿”字款识的青花瓷片,引起了我的高度重视。
为了弄清这些瓷片的历史背景及其文化内涵,我从中挑选出了具有代表性的十多枚,对此进行了认真的揣摩和分析,并将自己的一管之见形成了拙文,以飨同好,并乞鉴正。
一、青花瓷片的纹饰、特征及其历史背景
为了便于对这些带有“寿”字款的青花瓷片展开研究,我首先将它们分类并拍成了照片 图一、图二、图三 ,使读者可以直观的看到这些瓷片的不同特征和装饰差别。
特别是在 图一 这枚瓷片上,所绘画的老寿星图案,笔者认为,它就是一幅比较典型的艺术佳作。
该图立意清新、构思巧妙,画师不惜工时,采用了文图结合的抽象和夸张手法,在一个颇有艺术性的“寿”字里,只用那么寥寥几笔,便刻画出了一位聪明伶俐、生动活泼、已返老还童的“老寿星”形象。
该盘底直径为8厘米,圈足向内倾斜、底足内施釉无款,釉色白中微有泛青。
根据以上诸多特征,参照有关资料说明,笔者初步判断此物应属于明朝弘治期的产品。
因为弘治期的民窑图案在前朝的基础上更
为丰富,具有布局舒展、绘画工细的特点;且有双勾填色之作。
同时,较工细的描绘也达到了民窑瓷绘的高峰。
图二
图三
再如 图二 后两枚绘有寿星图的瓷片,虽与图一所描绘的内容主题大致相同,但明显已缺乏 图一 那种造型规整、绘工细腻、设色浓淡相宜的风格。
即便如此,同样也能使观者从中感受到画师们在巧做的文字游戏。
所描绘的“寿星”犹如在虚无缥缈的仙境里过着悠闲自在、无忧无虑的生活。
再者,我们从 图二 中也不难看出,这三枚古瓷片所描绘的内容,除题材相同之外,其构图各有差异、字体
也各自有别。
以上足以说明“寿星”图案作为古瓷的装饰艺术,此时已经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因为书法“寿”字也是长寿的象征。
所以,明代民窑的画师们为了满足当时人们对“寿”字款青花瓷器的需求,他们“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凭着自己纯熟的书画技法、在大量的青花瓷器上,或一丝不苟、或龙飞凤舞的写下了书体各异、变换无穷的“寿”字 图三 ,现已成了留给我们的宝贵文化遗产。
综观这些青花瓷片上的“寿”字及其特征,稍有一点瓷器鉴赏知识的同好就不难发现,这些瓷片全都是明代民窑产品。
因为,民窑产品是面对庶民百姓而生产的生活用品,为了满足当时社会各阶层的需求,画师们对相同的图样又采取了繁简不同的画法,在制作精细程度上也有明显差别。
但这些图样的描绘却生动异常,比较贴近生活。
笔者由此认为,明代对“老寿星”的崇拜和信仰已经发展到了前所未有的境界了。
而且,这种传统的信仰和风俗,作为一种特定的民族情感和思想,通过画师们精心的艺术创作之后,也就较自然的反映在了瓷器上。
二、“寿”字的溯源及其文化内涵
长寿寄托着时代的面貌和民族的信仰,我国对“寿”字的崇拜由来已久。
特别是在我国民间,至今对上年纪的老年人还尊称为“老寿星”。
追溯其源,颇有来历。
据《史记·封仪志》记载,在我国的先秦时期就有了“寿星祠”。
后汉又出现了“老人庙” 见《后汉书·礼仪志》)。
所以,历代关于“寿星”的传说、故事不少。
“寿星”,原是天体内一个星座的名字,亦名角亢。
“角”、“亢”是二十八宿的两个星宿,角为二星相对,亢对四星似弯弓。
古人把周天分为十二次,大致沿二十八宿分布的区域划分。
十二次各有名称,“寿星”即包括“角”、“亢”,二宿的星次,列宿之长,故日“寿”。
《史记·天宫书》中说:“此地有火星、日南极老人,老人见 现 、治安,不见 现 、兵乱。
”意思是说“老人星”出现则天下久安。
因此,后人将它奉为是福星、吉星。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又逐渐将它人格化了,把年老之人比喻成为“老寿星”。
《庄子·盗跖》中就有“人、上寿百岁,中寿八十、下寿六十”的记载。
“老寿星”,本来是人们意念中的崇拜之神,起初并没有什么规范的造型。
后来,人们以老人像作示,把人相画作“神相”,才出现了“老寿星”的形象。
但是,各处的“老寿星”形象也不尽相同。
以至到了我国的明代,人们对“老寿星”的崇拜和信仰已发展到了史无前例的高峰,“老寿星”这种怪里怪气的模样才有一个较为统一的定型。
常见的“寿星”造型为:长须白发老,凸额秃头、红光满面、左手执拐、右手捧桃,时坐仙鹤,时坐花鹿。
而民间则把“老寿星”画作额头高耸、大耳长须、头长身短、精神矍铄、笑容满面的样子。
这种造型恰
好就与本文所列举的青花瓷片上 图二 的“寿星”形象相符。
因此,笔者推断:“老寿星”的确切定型应该就在我国明代的中早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