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功能主义:社会功能与社会整合 (2)
第九讲 结构功能主义
第九讲结构功能主义一,结构功能主义的特征及其思想渊源结构功能主义是二战后在美国崛起的最重要的社会学流派。
从战后一直到60年代在美国社会学一直居于主导地位。
(一)结构功能主义的主要特征结构功能主义这一名称是由美国社会学家塔尔科特·帕森斯于1945年首先提出来的。
在他的倡导下,结构功能主义在美国得到广泛的传播,逐渐为人们所接受。
结构功能主义者尽管在一些基本问题上分歧很大,但还是有一些共同的特征。
1.在研究层次上,结构功能主义通过强调“系统”范畴而将社会结构和社会整体作为基本的分析单位,把研究重点放在社会上。
结构功能主义继承了杜尔干的整体优先于个体的立场。
2.在研究方向上,结构功能主义代表着一种与历史进化论和传统因果分析论不同的研究取向。
在解释社会现象时,结构功能主义强调和侧重的是社会系统的现存结构及其在维护系统生存中所发挥的社会效果。
3.在研究主题上,结构功能主义致力于回答的最基本问题就是,一个社会系统为了维护其存在,有哪些基本条件必须得到满足以及是如何满足的。
凡是有助于系统存在的因素、机制和过程都得到突出的强调和优先考虑,经常使用的概念有:秩序、均衡、适应、稳定、整合等,而相反的概念比如冲突、压力、失调等,都未给予重视。
有维护现状的保守倾向。
4.功能分析方法。
(二)思想渊源1.早期社会学家的影响孔德、斯宾塞、涂尔干2.英国文化人类学家的影响马林诺夫斯基(1884-1942)马林诺夫斯基认为,文化现象最终根源于个人的那些长期存在和经常需要的生理和心理需求。
社会文化中的风俗、习惯、制度、观念、信仰以及物质设施都与某项确定的需求相对应,是人们为满足特定的需求而创作出来的。
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功能普遍性和功能不开缺少性两个假设。
即功能普遍地存在于任何文化现象中,任何文化都发挥着不能为其它文化要素所代替的必不可少的功能。
布朗(1881-1955)布朗师承涂尔干,强调社会的整体形状,认为功能分析不能脱离结构分析。
第五讲 结构功能主义
2.社会行动的概念框架
帕森斯早期受韦伯的影响较大,特别重视社会行动的概念,在1937 年出版的社《社会行动的结构》一书中提出了 “唯意志的行动论”。
帕森斯像韦伯一样,把对社会行动的研究作为全部理论研究的出发 点。帕森斯有意识地使用“行动”概念以表示同流行的行为主义心 理学的“行为”概念之间的区别。行为主义把行为定义为对刺激的 反应,忽视了主体意识在这一过程中的作用,从而抹杀了人与动物 的区别。
在《社会系统》中,帕累托和迪尔凯姆取代了韦伯,“单元行动论” 变成了“系统行动论”。
帕森斯认为,行动理论的分析重点不是各个“单元行动”,而是行动 系统,因为任何单元行动都是在特定的行动系统之中发生的。
行动系统是指行动者与其行动情景之间发生的某种稳定的相互关系, 或者说是各种单元行动之间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制度化模式。
社会结构的偏离及其矫正
帕森斯认为,有两个原因可能使社会结构发生偏离: 一是角色承担的本领不是与生俱来的,因此新成员的加入有可能使
原有结构发生偏离; 二是人们不一定完全按照角色期待去做。这两种偏离有可能造成社
会解体,因此社会系统需要两种机制对可能出现的偏离进行调整。 第一,社会化机制。负责向新成员传授和灌输社会价值观念和道德
腾尼斯与帕森斯的关联
表 5-2 腾尼斯的社区-社会与帕森斯的模式变量
规范,使他们掌握承担角色的本领。 第二,社会监督机制。对越轨行为实施监督和制裁,维持正常的社
会结构。这两种机制的实质都是维护一种统一的价值体系。帕森斯 始终认为,一个社会,只有价值观念一致时,社会秩序才趋于稳定。 帕森斯认为,行动系统的四个子系统之间是相互作用的,社会系统 受到文化系统(价值取向和规范模式)的控制和人格系统的制约。
(三)模式变量理论
结构功能主义
结构功能主义结构功能主义是当代最有影响的两种宏观社会学理论之一(另一种是社会冲突论)。
结构功能主义这一名称是由美国社会学家帕森斯于1945年首先提出来的。
在他的倡导下,结构功能主义在美国得到广泛的传播,并在50年代取得在美国社会学界的统治地位。
虽然从60年代中期开始,结构功能主义受到很多批评,但发展至今,仍是西方社会学方法论的主流。
结构功能主义把社会看成一个均衡的、有序的和整合的系统。
系统中的各组成部分相互关联,并对系统整体的生存、均衡和整合发挥着必不可少的作用。
整个社会系统及其各子系统的运行基本上是协调的,协调运行表现为社会状况的主流。
早期社会学家的影响在社会学创立时期,孔德和斯宾塞就提出社会是具有生命的有机体的思想,特别是斯宾塞的社会有机论,包含了结构功能主义的基本假设,即社会是一个由相互依赖的部分组成的系统。
概念:结构、功能、分化、同质性和异质性、功能相互依存等。
早期社会学家的影响早期社会学家的影响其次,涂尔干社会学的重点是社会团结和社会整合问题。
他认为一个常态社会应该保持最低限度的社会团结,社会各个部分之间的失衡会导致病态的社会。
这些观点都被结构功能主义所接受。
再有,涂尔干第一个将因果分析方法和功能分析方法严格加以区分。
在对功能分析方法进行说明时,他强调要把个体的行动动机和行动的客观社会后果加以区别。
文化人类学家的影响文化人类学家的影响拉德克利夫·布朗师承涂尔干,强调社会的整体性质。
但与马林诺夫斯基不同,他把功能定义为文化活动在整个社会生活中所起的作用及其对维持社会结构的连续性所作的贡献。
即文化的功能在于满足社会整体的需求。
在此基础上,布朗提出功能统一性的假设。
三大假设成为传统功能主义的基本公设,对后来的功能主义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在研究层次上首先,在研究层次上,结构功能主义强调“系统”范畴将社会结构和社会整体作为基本的分析单位,把研究重点放在社会上。
与符号互动论和交换论相区别:互动论和交换论强调个体的首要性,把社会视为个体互动和交换的产物;而结构功能主义坚持社会优于个体的立场。
结构功能主义
结构功能主义的主要特征:1、在研究层次上,结构功能主义通过强调“系统”范畴而将社会结构和社会整体作为基本的分析单位,把研究重点放在社会上,坚持社会优先于个体的立场,认为个体的社会人格是由社会赋予和塑造的,个体参与社会活动的动机也是社会价值系统的反应,并将个体活动与其行动的有社会意义的后果加以区分,以后这为研究重点。
2、在研究方向上,结构功能主义代表着一种与历史进化论和传统因果论不同的研究取向。
在解释社会现象时,结构功能主义强调和侧重的是社会系统的现存结构,而非其产生的历史过程;是其在维持系统生存中所发挥的社会效果,而不是决定论意义上的原因;把“适者生存”这一进化规律作为不言而喻的前提,侧重考查其所以能继续维持生存的各种机制;对于社会系统的内部组成部分,将其视为某种既成事实,侧重考察它们在维持系统功能中所作出的贡献。
3、在研究主题上,结构功能主义致力于回答的最基本问题是:一个社会系统为了维持其存在,有哪些条件必须得到满足一己这些条件是如何得到满足的?对于结构功能主义而言,任何现存社会都具有以邪恶基本的制度模式(结构),而这些制度模式发生着相互支持的关系(功能),从而保证了社会系统的生存。
即凡是有助于系统存在的因素、机制和过程都得到突出的强调和优先考虑。
因此,一般认为结构功能主义具有一种维护现存体制的保守倾向。
4、统一结构功能主义流派的基本特征与其说是一些共有的概念范畴和理论模式,不如说是一种共有的功能分析方法。
社会行动理论(帕森斯早期阶段)社会系统的模式变量(帕森斯后期阶段)主要问题:社会价值体系是如何通过影响行动者的主观取向而导致行动者之间相互依赖和相互结合的。
1、行动系统与社会系统帕森斯认为,行动理论的分析重点不是各个单位行动,而是行动系统,因为任何单位行动都是在特定的行动系帕森斯吧一般行动系统区分为四个附属系统:文化系统、社会系统、人格系统、行为有机体。
各个附属系统按其所在的等基层层次同其他附属系统进行结构功能分析1、从模式变量向结构功能分析的过渡结构功能分析的基本任务包括识别系统的基本功能要求以及分析各种基本结构是如何满足这些功能要求的。
什么叫结构功能主义
Preface:【1、哥伦比亚学派是结构功能主义范式】【2、范式:学科内科学家所普遍遵守的共同信念和基本准则。
对于解决各种具体问题起到定向作用。
当范式发生改变时,科学家借以观察世界的整个概念结构都将发生变化。
】【3、本文主体部分来自北大猫哥,学长也不是很懂,大家了解一下就好。
】结构功能主义学派的主要观点传播的过程观和传播模式的建立是在20世纪结构功能主义影响下出现的。
1、结构功能主义是西方社会学的一个理论流派,崛起于二战后的美国。
早期开拓者孔德、斯宾塞、涂尔干以及人类学家拉德克利夫-布朗、马林诺夫斯基等,20世纪40年代美国社会学家帕森斯提出结构功能主义这一名称,默顿进行了完善。
(集大成者是帕森斯和默顿。
)20世纪60年代该流派衰落,代之以“社会冲突理论”。
他们把社会看作类似于生物体的结构体系,强调对社会结构的功能分析,尤其重视对“社会团结”(涂尔干术语)机制的研究。
认为社会是具有一定结构的系统,社会的各组成部分以有序的方式相互关联,并对整体发挥必要的功能。
重点研究社会的结构及其各组成部分之间在功能上的差异和相互关系。
2、拉德克利夫-布朗认为,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是其组成部分最低限度的整合;功能就意味着这一最低限度整合的过程。
功能分析的首要任务是分析部分对系统的维持作用。
每个社会都是具有自我调节机制的相对稳定的结构,可以自发的调节被内部和外部力量破坏干扰的系统平衡。
但这是一种渐进的动态平衡,因此并不意味着社会系统一成不变,但也不意味着革命性的突变。
3、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帕森斯认为,社会系统中行动者之间的关系结构形成了社会系统的基本结构。
社会角色,作为角色系统的集体,以及由价值观和规范构成的社会制度,是社会的结构单位。
社会系统为了保证自身的维持和存在,必须满足4种功能条件:适应,目标达成,整合,潜在模式维系。
帕森斯认为,社会系统是趋于均衡的,四种必要功能条件的满足可以使系统保持稳定性。
结构功能主义
先 赋 性 与 自 获 性
私 利 性 与 公 益 性
4,先赋性与自获性(先赋性与自致性): 行动者评价他人是根据绩效还是根据性别、 年龄、家庭地位等先天特质。
5,私利性与公益性(自我趋向与群体取 向):行动者的行动倾向于自我的利益还 是群体的公共利益。
在研究层次上
结构功能主 义基本特征
首先,在研究层次上,结构功能主义强调 “系统”范畴将社会结构和社会整体作为 基本的分析单位,把研究重点放在社会上。 与符号互动论和交换论相区别:互动论和 交换论强调个体的首要性,把社会视为个 体互动和交换的产物;而结构功能主义坚 持社会优于个体的立场。
在研究方向上
结构功能主 义基本特征
其次,在研究方向上,结构功能主义代表 着一种与历史进化论和传统因果论不同的 研究取向。 在解释社会现象时,结构功能主义强调和 侧重的是社会系统的现存结构(而不是其 产生的历史过程)及其在维持系统生存中 所发挥的社会效果(而不是决定论意义上 的原因)。
在研究主题上
结构功能主 义基本特征
分析
结构功能分析的基本任务包括识别系统的 基本功能要求以及分析各种基本结构是如 何满足这些功能要求的。 社会结构的最基本类型是同它们所必须满 足的系统功能要求相联系的,这样,帕森 斯的理论重点就由通过模式变量所作的结 构分析转向了结构功能分析。
AGIL——功能分析的 框架
帕森斯结构 功能中的功能
系统功能要求的四大 体 (生物特性决定系统适 应问题) A 文化系统 (价值规范) L
人格系统 (个体的动机、欲望和 目标) G 社会系统 (制度化关系联结而成) I
结构功能主义
第一,社会与生物有机体一样都具有结构。一个动物由细胞、组织和器官构成;与其类似,一个社会由群体、 阶级和社会设置构成。
第二,与生物有机体一样,一个社会要想得以延续就必须满足自身的基本需要。例如,一个社会必须要有能 力从周围的环境中获得食物和自然资源,并且将它们分配给社会成员。
帕森斯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直至20世纪60年代,在西方社会学界,帕森斯(Parsons,T.)的结构功能主义一直处于 主导地位。他的结构功能分析模型,从功能分化的角度,将社会结构概念发展成一种庞大的旨在解释一切人类行 动的系统理论。
在帕森斯的最具代表性的著作《社会体系》(1951)一书中,所谓社会结构,在他看来,是具有不同基本功 能的、多层面的次系统所形成的一种“总体社会系统”,包含执行“目的达成”、“适应”、“整合”和“模式 维护”四项基本功能的完整体系。这个完整体系被划分为四个子系统,分别对应四项基本功能:“经济系统”执 行适应环境的功能;“政治系统”执行目标达成功能;“社会系统”执行整合功能;“文化系统”执行模式维护 功能。
后帕森斯时代,始于20世纪70年代的后半期。它是继60—70年代的反帕森斯时代之后,出现的重估或综合帕 氏理论的新阶段。这期间,许多社会学家试图在借鉴古典理论基础上对当代多元理论进行综合,使社会学理论摆 脱激进的批判主义,重新回到以均衡、整合、秩序为诉求的传统轨道。其中,阿尔都塞(Louis Althusser)的 结构马克思主义、吉登斯(Anthony Giddens)的结构化理论都在不同程度上,对不同的理论作了不同的综合, 并对社会结构作了概念上的阐释,为社会结构理论增添了异彩。
结构功能主义
结构功能主义的主要特征:1、在研究层次上,结构功能主义通过强调“系统”范畴而将社会结构和社会整体作为基本的分析单位,把研究重点放在社会上,坚持社会优先于个体的立场,认为个体的社会人格是由社会赋予和塑造的,个体参与社会活动的动机也是社会价值系统的反应,并将个体活动与其行动的有社会意义的后果加以区分,以后这为研究重点。
2、在研究方向上,结构功能主义代表着一种与历史进化论和传统因果论不同的研究取向。
在解释社会现象时,结构功能主义强调和侧重的是社会系统的现存结构,而非其产生的历史过程;是其在维持系统生存中所发挥的社会效果,而不是决定论意义上的原因;把“适者生存”这一进化规律作为不言而喻的前提,侧重考查其所以能继续维持生存的各种机制;对于社会系统的内部组成部分,将其视为某种既成事实,侧重考察它们在维持系统功能中所作出的贡献。
3、在研究主题上,结构功能主义致力于回答的最基本问题是:一个社会系统为了维持其存在,有哪些条件必须得到满足一己这些条件是如何得到满足的?对于结构功能主义而言,任何现存社会都具有以邪恶基本的制度模式(结构),而这些制度模式发生着相互支持的关系(功能),从而保证了社会系统的生存。
即凡是有助于系统存在的因素、机制和过程都得到突出的强调和优先考虑。
因此,一般认为结构功能主义具有一种维护现存体制的保守倾向。
4、统一结构功能主义流派的基本特征与其说是一些共有的概念范畴和理论模式,不如说是一种共有的功能分析方法。
结构功能主义的思想渊源社会行动理论(帕森斯早期阶段)社会系统的模式变量(帕森斯后期阶段)主要问题:社会价值体系是如何通过影响行动者的主观取向而导致行动者之间相互依赖和相互结合的。
1、行动系统与社会系统帕森斯认为,行动理论的分析重点不是各个单位行动,而是行动系统,因为任何单位行动都是在特定的行动系帕森斯吧一般行动系统区分为四个附属系统:文化系统、社会系统、人格系统、行为有机体。
各个附属系统按其所在的等基层层次同其他附属系统进行信息和能量的交换,从而发生着控制和制约的关系。
第十讲 结构功能主义
• 反理性分支的实证主义把行动者的主观过程完全排除在研究范围之外, 把行动过程视为一种类似于物理过程的现象。 • 它强调的是行动发生于其中的情景状态,包括各种物质环境和生物遗 传因素等等,试图从中发现决定行动的原因,行为主义就属于这一分 支。这种立场显然与帕森斯的自觉行动理论大相径庭。 • 虽然帕森斯不同意这种环境决定论的立场,但他承认并充分关注环境 因素对人们选择行动时所发生的重大影响。 • 总体而言,实证主义行动模型都程度不同地忽视了文化价值观念等规 范性社会因素在行动过程中的作用,没有把规范取向作为影响行动过 程的独立变量。 • 理想主义则恰恰相反,即过于强调价值规范的作用,以致忽略了其他 有关因素。 • 理想主义传统在德国表现得最为典型:这一传统把时代精神、共向理 想和一般价值作为理解行动的出发点,强调对某一社会所出现的特定 行动的理解必须以对该社会文化价值的认识为前提。 • 行动只有表现了该社会的文化价值才获得了可供理解的意义。理想主 义传统否认对行动进行自然科学式的因果解释的可能,而强调对包含 在行动之中的文化价值和主体意志的理解。
(1)行动概念
• 帕森斯像韦伯一样,把对社会行动的研究作为全部理论研究的出发点。 • 帕森斯有意识使用“行动”概念以表示同流行的行为主义心理学的 “行为”概念之间的区别。 • 行为主义把行为定义为对刺激的反应,忽视了主体意识在这一过程中 的作用,从而抹杀了人与动物的区别。 • 帕森斯认为,行动的最基本特征是具有意志性和目标导向,也就是说, 行动是主体朝向目标的动作。 • 由于帕森斯强调行动的目的性、意志性和主体性,他的行动理论又被 称为“自觉行动理论”。 • 帕森斯认为,任何行动单元都可以分解为以下要素: • 其一是行动的目标,即行动者希望达到的预期状态。 • 其二是状态,即行动者置身其中、影响其实现目标的那些环境因素。 状态要素又可以进一步区分为:①手段,指环境状态中行动者可以控 制和利用的那些促成其实现目标的工具性要素。实现同一目标可以有 多种不同的手段。②条件,指状态中行动者无法控制和改变的那些阻 碍其实现目标的客观要素。条件不仅仅指自然物质条件,同时也包括 社会条件。 • 其三是规范。所谓规范是指行动者在确立目标、选择手段、克服障碍 时所遵循的社会标准。合乎规范的范围就叫做规范取向。
结构功能主义
结构功能主义结构功能主义是一种社会学理论,旨在分析和解释社会结构和社会功能之间的关系。
它强调社会结构的存在和运作对于社会的稳定和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以下将对结构功能主义进行详细解释。
结构功能主义的核心观点是社会是一个有机整体,由不同的部分组成,并通过相互依存的关系来保持稳定。
结构功能主义认为,社会结构是由不同的社会组织和机构所构成的,而这些组织和机构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关系。
社会中的各个组织和机构都具有特定的功能,这些功能共同协作,促进社会的稳定和持续发展。
结构功能主义关注社会结构和社会功能之间的关系。
社会结构包括社会组织、机构、角色和规范,而社会功能则指的是这些结构在社会中所起的作用和所产生的影响。
社会结构的功能可以分为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
显性功能是指结构所意图和被人们认可的功能,例如政府的功能是维护社会秩序和提供公共服务。
而隐性功能是指结构所产生的但不被人们广泛认知的功能,例如教育制度的隐性功能是社会化和培养人们的价值观。
结构功能主义认为,社会中的结构和功能是相互适应和相互影响的。
当一个结构或功能发生变化时,其他结构和功能也会随之发生变化,以保持社会的稳定。
例如,生态环境的变化可能会导致经济结构的变化,从而影响社会的生产和分配。
为了适应这种变化,其他结构和功能可能会进行调整和改变,以确保社会的正常运转。
结构功能主义还提倡社会整合和社会秩序的概念。
社会整合指的是社会成员之间的互动和协作,以实现社会共同利益。
社会秩序涉及到社会规范和价值观的存在和遵循,以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这些概念认为,社会的整体利益应优先于个体的利益,个体应通过履行自己的社会角色和责任来为社会做出贡献。
总的来说,结构功能主义是一种强调社会结构和社会功能之间关系的社会学理论。
它认为社会是一个有机整体,由不同的部分组成,并通过相互依存的关系来保持稳定。
社会的各个结构和功能相互适应和影响,以实现社会的正常运行和发展。
结构功能主义强调社会整合和社会秩序的重要性,认为个体的利益应服从于整体的利益,个体应履行自己的社会角色和责任。
结构功能主义
当代西方社会学的一种理论。美国社会学家塔尔科特·帕森斯在本世纪50年代初创立。这种理论认为,社会是一个有机统一的系统,行动者之间相对稳定的关系模式组合成社会结构。功能是社会结构各因素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社会系统有四个子系统: (1)行为有机体系统。执行从环境中取得资源并分配给系统各部分的适应性功能; (2)人格系统。执行调动资源实现系统的目的,并确定一组目的先后秩序的目标达成功能;(3)社会系统。执行协调各部分之间关系,达到和谐状态的整合功能; (4)文化系统。执行使系统内部各单元具有动力,并按一定规范和秩序活动的模式维护功能。这就是帕森斯著名的AGIL 公式。结构功能主义的核心是均衡论,即追求社会系统的均衡与和谐。结构功能主义忽视社会的矛盾和冲突,忽视社会变迁,反对社会变革和革命,为资本主义稳固的形式作论证,因而受到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和冲突理论的批判。
结构功能主义的名词解释_概述及解释说明
结构功能主义的名词解释概述及解释说明1. 引言1.1 概述结构功能主义是一种社会科学理论,旨在解释社会机构和个体行为之间的关系。
它强调社会结构和功能的相互作用,以及社会系统的自我维持能力。
结构功能主义的核心理念是社会系统中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依赖性和相互影响。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以以下几个部分对结构功能主义进行详细解释和说明。
首先,我们将给出结构功能主义的定义,并探讨其起源和发展历程。
其次,我们将概述结构功能主义的基本原理,并介绍它在社会科学中的应用领域。
接着,我们将对结构功能主义与其他理论进行比较。
最后,文章将解释说明结构功能主义的要点,包括社会结构与社会功能关系、功能替代性与互补性、以及社会变革与社会适应解释。
1.3 目的本文旨在提供对于结构功能主义这一重要社会科学理论的全面了解。
通过对其名词定义、起源、核心观点、基本原理、应用领域以及与其他理论的比较等方面进行解释说明,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结构功能主义的内涵和作用。
此外,在总结结构功能主义的重要观点和贡献的同时,本文也将对其进行客观评价,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
通过这篇文章,读者将能够加深对于结构功能主义理论的认识,并理解其在社会科学领域中的重要性和影响。
2. 结构功能主义的名词解释2.1 结构功能主义的定义结构功能主义是一种社会科学理论,旨在解释和理解社会系统的运作方式。
它强调社会结构和社会功能之间的相互作用,认为社会是由各种不同部分组成的,这些部分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和相互联系。
结构功能主义研究关注社会系统内部的稳定性以及如何通过不同部分之间的相互适应来维持整个系统的平衡。
2.2 结构功能主义的起源和发展结构功能主义最早出现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法国社会学家埃米尔·德尔库尔(Emile Durkheim)为代表。
德尔库尔将社会视为一个有机体,研究了社会规范、价值观和团体行为对整个社会系统维持稳定所起到的作用。
在20世纪中叶,美国社会学家罗伯特·金斯利·马顿(Robert K. Merton)进一步发展了结构功能主义理论,并提出了许多重要概念和观点。
重庆市考研社会学复习资料社会学理论分类与重点内容梳理
重庆市考研社会学复习资料社会学理论分类与重点内容梳理在这份重庆市考研社会学复习资料中,我们将对社会学理论的分类和重点内容进行梳理,以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和复习社会学知识。
一、社会学理论的分类社会学理论主要可以分为经典社会学理论和现代社会学理论两大类。
1. 经典社会学理论经典社会学理论是指产生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中期的一系列社会学思想体系,包括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功能主义社会学和符号互动主义社会学等。
(1)马克思主义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社会学以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为基础,关注社会结构、阶级关系以及社会变革等问题。
其中最重要的理论是历史唯物主义和阶级斗争理论。
(2)功能主义社会学功能主义社会学强调社会系统的稳定和协调,视社会为一种有机整体,研究社会结构和功能之间的关系。
其中代表性的理论有社会功能视角和系统功能视角。
(3)符号互动主义社会学符号互动主义社会学强调个体与社会的互动,关注社会行为和社会交往的意义构建过程。
其中代表性的理论有社会角色理论和社会建构主义。
2. 现代社会学理论现代社会学理论主要涵盖了20世纪中后期以来的一系列理论流派和研究思潮,包括结构功能主义、冲突理论和交互主义等。
(1)结构功能主义结构功能主义关注社会结构和功能之间的关系,强调社会系统的稳定和秩序维系。
其中代表性的理论有社会系统论和结构功能视角的再现。
(2)冲突理论冲突理论认为社会是由于不同群体之间利益和资源的分配不均而产生矛盾和冲突的结果。
其中代表性的理论有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理论和矛盾与紧张理论。
(3)交互主义交互主义强调个体与社会的互动和意义构建过程,关注个体之间的微观互动。
其中代表性的理论有符号互动主义和社会建构主义。
二、经典社会学理论的重点内容1. 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理论的重点内容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理论涉及到历史唯物主义、阶级斗争理论以及资本主义社会的分析等重要内容。
(1)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强调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认为人类社会的演进是由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推动的。
第二讲 结构功能主义
第二讲结构功能主义在当代社会学界,只要一谈起结构功能主义,无不与帕森斯联系在一起。
人们通常都认为帕森斯提出了结构功能主义的理论,帕森斯的《社会行动的结构》一书奠定了结构功能主义的基础.帕森斯本也曾声称过,一般行动的概念框架并非是自己的独创,而是继承了以往理论家的旨意。
他的行动模型也是对前人理论实现的某种综合。
通过对结构功能主义历史的来龙去脉作一考察就可以清楚地说明这一点。
结构功能主义,名谓主义,从某种意义上说实为一种广义的方法(严格说二者是有区别的),这种方法只不过是社会学早已存在的对社会所做的普遍的、明确的科学分析的同义语,而这种科学分析方法,在帕森斯以前早已有之。
社会学的历史说明,一方面,当代任何一种社会学理论都是以往社会学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另一方面,任何理论和方法都没有一种固定的模式,它总是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发展的。
、通过结构功能主义发展的历史轨迹可以看出,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并不是他的发明创造,他也是在继承和发展了以往的结构功能主义基础上建立自己的理论的,只是他的理论在前人理论的基础上极大地超越了前人而已。
结构功能主义经历了产生、发展、分化等一系列过程,帕森斯的理论只是这一系列过程中的一个发展阶段,不过,他的这个阶段在整个结构功能主义的历史发展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也是最为重要的作用。
一、结构功能主义的思想渊源(一)古典社会学家的功能论思想把社会跟生物有机体作类比是功能主义的思想基础,而这种类比方法可以追溯到社会学的古典学者那里。
很早以前,人们就在探索“什么是社会”这样一个问题,古代社会思想家观察到社会中有分工、阶层分化、各种社会组织和社会过程。
他们中的一些人把社会比作人体,也有其特定的结构。
如在古希腊时期,在柏拉图的“理想国”和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中就有不少关于把社会比作人体的论述。
这种学说后人把它称为生物有机体学说,它使用的主要方法是类比法,就是将社会看成人的身体,把社会分工和社会阶层看成是人体的各种器官,认为社会的发展象人体一样也经历幼年、成年、老年和死亡等一系列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构功能主义:社会功能与社会整合结构功能主义(structural functionalism)是现代西方社会学中的一个理论流派。
它认为社会是具有一定结构或组织化手段的系统,社会的各组成部分以有序的方式相互关联,并对社会整体发挥着必要的功能。
整体是以平衡的状态存在着,任何部分的变化都会趋于新的平衡。
功能主义把社会比作有机体,认为社会是有各个相互依存的部分组成的整体,各个部分在整体中发挥某种功能;社会整体的存在和整合是发挥各部分功能的先决条件,而各个部分就是为满足这些功能而存在的。
所以功能主义的核心就是探讨社会功能与社会整合。
功能主义在解决这一问题时经历了古典、现代和当代三个阶段,并日益深入与成熟。
一、古典的功能主义思想(一)古典社会学家的功能主义思想古典功能主义与社会学家一起产生,极大地受到了社会人类学和自然科学的影响。
功能主义的思想基础是把社会比做生物有机体,比如孔德明确地使用生物学类比来描述社会,“我将把社会有机体的构成要素明确地分为家庭——他们真正的要素或是细胞,接下来是阶级——他们是专门组织,最后是城市和社区——他们是实际器官。
”而斯宾塞则依据生物体各个部分的功能来类比社会的不同部门;同时还用功能的分化来划分社会的不同阶段,并认为社会的发展就是功能的不断分化,相应也带来结构的不断分化。
孔德和斯宾塞提出了功能主义的最基本原则:社会与生物有机体在许多方面是相似的。
这一观念中包含了三个要点:第一,社会与生物有机体一样都具有结构。
一个动物由细胞、组织和器官构成;与其类似,一个社会由群体、阶级和社会设置构成。
第二,与生物有机体一样,一个社会要想得以延续就必须满足自身的基本需要。
例如,一个社会必须要有能力从周围的环境中获得食物和自然资源,并且将它们分配给社会成员。
第三,与构成生物有机体的各个部分相似,社会系统中的各个部分也需要协调地发挥作用以维持社会的良性运行。
受意大利社会学家帕累托的影响,斯宾塞和他的追随者们都坚持任何系统都会自然地趋向均衡或稳定的观点,同时,社会中的各部分对社会的稳定都发挥了一定的功能。
因此,从功能主义的视角来看,社会是由在功能上满足整体需要从而维持社会稳定的各部分所构成的一个复杂的系统。
早期的社会学家基本上还借助于自然科学来展开功能主义的思想;到了涂尔干时期,功能主义的分析已经摆脱自然科学的影响,开始直接分析社会现象。
他在《社会学方法的准则》中,明确地提出要将功能分析与因果分析分开,一个社会现象产生的原因和其所发挥的功能是不一样的,并主张在社会学的分析中要将二者结合起来,“对于事实的解释,只探究其产生的原因是不够的,还需要说明现象在社会秩序的确立过程中所发挥的功能。
”后来他在研究社会分工和宗教现象时,都明确地使用了功能分析方法,假定了社会存在的条件,如社会秩序和集体意识,并认为各种社会组织的存在都是为了满足社会的需要。
他的思想对后来功能主义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二)社会人类学中的功能主义社会人类学家布朗和马林诺夫斯基是英国现代人类学的创始人,他们直接继承并发展了涂尔干的功能主义思想,从而对社会学中功能主义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布朗的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涂尔干的影响,把社会过程、社会结构和功能三个概念看成是揭示人类社会系统的基本范畴。
他认为社会是一个整体,不但是一个结构整体,还是一个功能整体。
在这个功能统一体中,各组成部分以充分和谐、一致的方式发挥着各自的功能,从而避免社会整体中出现的无法解决的冲突或矛盾。
因而,所谓的功能也就是组成部分对社会的贡献。
这也就是早起功能主义的功能一致性假设。
马林诺夫斯基是现代功能创始人之一。
他认为所谓的功能就是“意味着对某种需要的满足”,任何事物,风俗、宗教、仪式、巫术、思想、道德、组织在社会整体中,都具有满足需要的积极功能,这个需要的根本层次是、则是满足社会成为一个整体,这就是功能主义的功能普遍性假设。
他在分析制度的时候,认为任何制度都是建立在物质的基础之上的,包括环境的一部分和物质设施,并发挥着一种独特的功能,而这种功能在社会整体中又是不可缺少的。
这也就是功能主义中的功能不可或缺性假设。
布朗的功能一致性假设和马林诺夫斯基的功能普遍性和不可或缺性假设一同构成了早期功能主义的三大假设。
他们都认为社会和文化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构成整体的各个部分都发挥一定的功能,并相互依存,以维持统一整体的存在。
二、现代功能主义: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与默顿的经验功能主义(二)帕森斯的功能主义直至20世纪60年代,在西方社会学界,帕森斯(Parsons,T.)的结构功能主义一直处于主导地位。
他的结构功能分析模型,从功能分化的角度,将社会结构概念发展成一种庞大的旨在解释一切人类行动的系统理论。
在帕森斯的最具代表性的著作《社会体系》(1951)一书中,所谓社会结构,在他看来,是具有不同基本功能的、多层面的次系统所形成的一种“总体社会系统”,包含执行“目的达成”、“适应”、“整合”和“模式维护”四项基本功能的完整体系。
这个完整体系被划分为四个子系统,分别对应四项基本功能:“经济系统”执行适应环境的功能;“政治系统”执行目标达成功能;“社会系统”执行整合功能;“文化系统”执行模式维护功能。
帕森斯认为,这是一个整体的、均衡的、自我调解和相互支持的系统,结构内的各部分都对整体发挥作用;同时,通过不断的分化与整合,维持整体的动态的均衡秩序(Parsons,T.,1951)。
在这里,结构表现为一种功能。
帕森斯非常强调秩序、行动和共同价值体系在社会结构中的作用。
他始终认为,研究社会结构就是研究秩序问题,并且势必涉及秩序中的人的行为,而研究社会秩序和人的行为又脱离不了行动者的思想情感的规范问题,“价值是构成社会秩序的条件。
”显然,关注这三者的连带关系,有助于我们更加明白帕森斯的结构观点。
秩序问题,是社会通过互动协调稳定的本质,秩序在这里所指的,是行动者在某种规范准则下的动机整合问题”。
帕森斯明确地将秩序作为结构的本质,并认为结构由“行动者在一情景中彼此的互动而组成”(Parsons,1951:26;5—6)。
在这里,结构又是一种互动关系模式。
但是,帕森斯的着眼点是社会互动的稳定模式。
为解释这一稳定模式,帕森斯用地位—角色作为最基本的分析单位,在他看来:“地位—角色是社会体系中,最重要的互动过程所包含的个体之间的关系的结构……也是行动模式化的互动关系中的参与,是最重要的社会体系单位。
”(Parsons,1951:25)显然,地位—角色在帕森斯这里是社会体系之“结构的”组成部分,而不是其他。
“地位”为行动者所处的结构位置,“角色”表达社会对这一位置的行为期望,它是社会与个人联系的中介,又是众人分享的象征(Parsons,1951:6)。
这样一来,行动者的互动,就成了一连串具有地位—角色的行动者之间的互动,而互动中的个人不管怎样变化,角色互动作为社会模式化的准则则是相对稳定的,而社会结构,就成了一系列相对稳定的、模式化了的成分之间的关系。
这样一种解释模式,无疑为社会结构研究注入了新的内容:(1 )当我们把角色预设为社会成员对这一位置的行为期待时,就意味着,一定的角色必定在社会结构中扮演一定的功能。
(2 )引出了结构稳定即均衡秩序的核心问题:角色行为的规范化、制度化问题。
这就将人们有关社会结构的思维引入到了一条新颖别致的道路:结构同时还是一种规范。
帕森斯始终认为,总体社会系统中的四个子系统之所以能够充分发挥功能,其关键在于社会拥有那些将其成员整合在一起的共同的价值体系。
所谓共同价值体系,意指由一系列价值模式组成的、并已成为众人认同的规范体系。
这些规范作为行为导向、依据和标准,可以约束行动者行为的边界,通过规范众人认同的准则,或通过价值内化实现的行动者人格结构的塑造,产生一定的效力,并进一步形成为社会性的共识。
通过对帕森斯的解读,我们能够发现,帕森斯终其一生的努力,就是企图整合各种分离的社会实体层次来形构社会结构。
应该说,他对结构的形构是明确而全面的。
在帕森斯的笔下,三种结构概念的面向被独立地铺陈出来,又被自然地串揉成一体:结构由功能体现;结构是互动关系模式;结构乃规范。
同时,这三者是依靠中介变量“地位—角色”作串接的。
理清帕森斯的主要结构思想之后,我们可以从这样几个方面对他进行简短的评价:(1)无论在客观还是在主观层面上,帕森斯的结构理论都旨在追求宏观层面上的结构建构。
比如,他的“社会结构:总体社会系统=AGIL”的概念,明显会引导人们思考大规模的社会现象或社会体系等宏观结构(如政府、科层制度等);而他的“共同价值内化”的观点,则强调的是多数人共持一种价值规范,它考察由大量的人们所共享共有的主观态度,所以,依然属于宏观层面上的论述。
(2 )他的这一概念,还具有明显的功能主义和自然主义之倾向。
它往往让人不假思索地接受以下概念:即社会是明确限定的实体,而社会系统是内在高度整合的统一体。
换言之,如果以帕森斯作为结构功能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的话,那么,结构功能主义是从功能的实现来确证结构实体的存在,并认为这些明确的实体之间具有内在的统一性。
这种对内在统一性、一致性和均衡和谐的着重强调,无疑使得结构功能主义在关注社会结构变迁问题上趋于保守。
有人因此认为,帕森斯“高深理论”的意识形态意义,趋向于为“稳固的统治形式”作论证。
(3 )在社会决定论和方法论个人主义的争端中,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属于前者。
他通过价值内化、角色期待而实现的对规范的论述,以及“行动者不能自由选择行动”的说法都说明:社会结构的事实,是一种超越个人并对个人有制约力的行为或思维类型,它们独立于个人之外,但也强加于个人之上。
(4 )经过帕森斯的发展,社会结构的概念已初具规模,成了一个有许多相关概念的支援系统,代表了一整套观察和分类的原则——把社会看成是若干成分之间的功能联系,而不是简单的混合与堆积。
(5 )帕森斯把个人行动放在社会系统的不同领域中去分析,开创了从微观的角度考察宏观社会系统及其次系统同个别行动者的行动的相互关系的新思路。
不过,由于他一贯的宏观研究取向,使得他发展出的带有微观取向色彩的行动理论与其结构功能论的混合,多少有些牵强,并显得不能自圆其说。
比如,他在行动论中曾强调行动志愿主义,但在后来的结构功能论中却否定了行动者的志愿,反而认定行动者是受外在结构和文化的控制的。
(二)默顿的功能主义社会学家.默顿是结构功能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发展了结构功能方法。
由于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理论过于宏观,而忽视了微观层面的研究,他的学生默顿开始向着帕森斯结构功能主义的另一个方向发起研究。
默顿认为,在功能分析上,应该注意分析社会文化事项对个人、社会群体所造成的客观后果。
他提出外显功能和潜在功能的概念,前者指那些有意造成并可认识到的后果,后者是那些并非有意造成和不被认识到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