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欠工资法条依据
欠薪赔偿 劳动法条文

在中国,欠薪赔偿的相关规定主要涉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等法律法规。
以下是一些与欠薪赔偿相关的劳动法条文:1. 《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用人单位拖欠劳动报酬的,劳动行政部门应当依法责令支付;逾期不支付的,可以依法加倍支付。
劳动者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支付经济补偿。
2.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
3.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一)劳动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二)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三)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四)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条第一款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4. 《劳动法》第四十九条:用人单位违反劳动法规定,侵犯劳动者合法权益,劳动者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或者依法申请仲裁、提起诉讼。
5. 《劳动法》第五十条:用人单位拖欠劳动报酬的,劳动者有权依法要求支付;逾期不支付的,可以依法加倍支付。
6. 《劳动法》第五十一条: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
国家捞动法拖欠工资条例(劳动法)

国家捞动法拖⽋⼯资条例(劳动法)劳动法有规定企业要能够准时发放⼯资给劳动者,如果有拖⽋⼯资的⾏为就显然是违法,相关条例也对此做了说明⽽会受到相应的处罚,这些条例与劳动者的切⾝利益直接有关。
那么,国家劳动法拖⽋⼯资条例有哪些?店铺⼩编给出下⾯意见。
国家劳动法拖⽋⼯资条例有哪些1、《中华⼈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条⼯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付给劳动者本⼈。
不得克扣或者⽆故拖⽋劳动者的⼯资。
2、《劳动合同法》第⼋⼗五条⽤⼈单位有下列情形之⼀的,由劳动⾏政部门责令限期⽀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资标准的,应当⽀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付的,责令⽤⼈单位按应付⾦额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额⽀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低于当地最低⼯资标准⽀付劳动者⼯资的;(三)安排加班不⽀付加班费的;(四)解除或者终⽌劳动合同,未依照本法规定向劳动者⽀付经济补偿的。
公司拖⽋⼯资怎么办1、拖⽋⼯资的,可以到劳动部门的保障监察⼤队投诉,也可直接申请劳动仲裁。
⾸先应该到所在市区的劳动局对你公司进⾏投诉,劳动监察⼤队会对此⽴案,留下你的基本资料.然后去你公司调查了解,事情属实他们会出⾯调解,并警告你公司的⾏为已违反劳动法,遇到拒不执⾏的公司他们会强制执⾏.单位拖⽋⼯资是⼀个常见的问题,你可以通过下⾯的⽅法解决:1.到劳动⾏政部门举报(通常是劳动管理监察⼤队)。
2.也可以直接申请仲裁(仲裁费⽤200-300元,如果你胜了全部由公司负担)。
3.如果对仲裁结果不满意可以在拿到仲裁书后15天之内到法院起诉。
4.根据国家规定在仲裁或诉讼的时候,你可以要求除在规定的时间内全额⽀付劳动者⼯资报酬外,还需加发相当于⼯资报酬百分之⼆⼗五的经济补偿⾦。
国家劳动法拖⽋⼯资条例有哪些?劳动者在遇到⾃⼰被拖⽋⼯资的情况,可以及时的跟企业追讨,如果公司还是有拖⽋⼯资的⾏为,那么可以依法追究它们的责任。
拖欠工人工资法律条款

拖欠工人工资法律条款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工人通过辛勤劳动获取应得的工资报酬,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然而,有时候一些不良企业或雇主却拖欠工人工资,给工人的生活带来极大的困扰。
为了保障工人的合法权益,我国法律对此有着明确且严格的规定。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的相关条款。
其中第五十条明确规定:“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
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这一条款清晰地表明了工资支付的形式和时间要求,即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且不能随意克扣或者拖欠。
接着,《劳动合同法》也对拖欠工资的行为做出了规定。
第八十五条指出,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这意味着,用人单位不仅要补足拖欠的工资,还可能面临高额的赔偿金。
此外,《刑法》中的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也是打击拖欠工人工资行为的有力武器。
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数额较大,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那么,如何认定“数额较大”呢?根据相关司法解释,拒不支付一名劳动者三个月以上的劳动报酬且数额在五千元至二万元以上的;拒不支付十名以上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且数额累计在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七十六条之一第一款规定的“数额较大”。
在实际操作中,如果工人遇到了被拖欠工资的情况,应该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呢?首先,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
劳动监察部门有权对用人单位的劳动用工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如果发现存在拖欠工资的情况,会责令用人单位改正。
劳动法拖欠工资规定

劳动法拖欠工资规定劳动法是保护劳动者权益的重要法律法规之一。
对于拖欠工资问题,劳动法明确规定了相关的责任和处理方式。
下面将详细介绍劳动法关于拖欠工资的规定。
劳动法第四章第四十条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工资支付周期支付劳动者工资,不得拖延支付。
这意味着用人单位必须按照约定的时间将工资支付给劳动者,如果未按时支付工资,则属于违法行为。
劳动法第四十一条进一步规定,用人单位拖欠支付劳动者工资的,劳动者有权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或者申请仲裁。
劳动行政部门接到投诉或者申请后应当立即处理,并依法责令用人单位支付工资。
所以当劳动者发现自己的工资被拖欠时,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或者申请仲裁。
劳动法第四十二条中对劳动者提出申请仲裁给予支持,劳动者提出申请仲裁的,劳动行政部门应当受理;需要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劳动行政部门应当告知劳动者有权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并提供协助。
这意味着劳动者可以通过提出申请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方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劳动法第四十八条对用人单位拖欠支付劳动者工资进行处罚,规定用人单位拖欠支付劳动者工资达到一个月以上未支付的,劳动行政部门可以责令其支付应付的工资,并可以处以违法行为金额一倍以下的罚款。
这意味着用人单位在拖欠工资一个月以上的情况下,既会被责令支付工资,还可能面临一定的罚款。
综上所述,劳动法对于拖欠工资问题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并为劳动者提供了相应的维权渠道。
劳动者在遇到拖欠工资问题时,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或者申请仲裁,甚至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用人单位如果拖欠工资一个月以上还未支付,还可能面临罚款。
这些规定的出台,有助于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发展。
民法典对拖欠农民工资的规定有哪些

民法典对拖欠农民工资的规定有哪些在社会的发展进程中,农民工作为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付出了辛勤的劳动。
然而,拖欠农民工资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合法权益,影响了社会的公平正义与和谐稳定。
《民法典》作为一部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典,对拖欠农民工资这一问题也有着明确的规定。
首先,我们要明确《民法典》中的合同编对劳动关系有着一定的规范和约束作用。
在农民工提供劳动的过程中,实际上与用人单位形成了一种合同关系。
用人单位有义务按照双方约定的工资标准、支付方式和时间,足额支付农民工资。
如果用人单位违反了合同约定,拖欠工资,就构成了违约行为。
根据《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这意味着,农民工有权要求用人单位继续履行支付工资的义务,并可以主张因拖欠工资所造成的损失赔偿。
其次,《民法典》中的人格权编也为农民工维护自身权益提供了保障。
工资是农民工劳动成果的体现,也是他们维持生活、实现自身价值的重要物质基础。
拖欠工资不仅损害了他们的财产权益,还可能对其人格尊严造成伤害。
《民法典》第九百九十条明确规定:“人格权是民事主体享有的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名称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等权利。
除前款规定的人格权外,自然人享有基于人身自由、人格尊严产生的其他人格权益。
”农民工在面对工资被拖欠的情况时,可以依据这一规定,主张自己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再者,《民法典》中的侵权责任编同样适用于拖欠农民工资的情形。
用人单位拖欠农民工资,实际上是对农民工合法财产权益的一种侵害。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依照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其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用人单位不能以任何借口和理由拖欠工资,否则就应当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
劳务关系拖欠工资赔偿标准

劳务关系拖欠工资赔偿标准
劳务关系中拖欠工资和赔偿问题涉及到劳动法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根据中国劳动法,用人单位拖欠工资的,应当按照工资支付的标准支付赔偿金。
具体标准如下:
1. 拖欠工资赔偿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四条的规定,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劳动者工资的,应当按照工资数额的百分之五十以上不满百分之一百的标准支付赔偿金。
具体赔偿金的计算公式为,赔偿金=拖欠工资数额×50%。
2. 拖欠工资时间超过1个月的,赔偿金按照百分之一百的标准支付。
也就是说,如果用人单位拖欠工资的时间超过1个月,那么赔偿金的标准将提高至拖欠工资数额的百分之一百。
3. 对于迟延支付工资的情况,根据《劳动法》第四十五条的规定,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劳动者工资的,劳动者有权要求用人单位支付迟延支付期间的工资。
迟延支付期间的工资,按照劳动者实际工资水平支付。
总的来说,根据《劳动法》的相关规定,对于劳务关系中拖欠
工资的情况,用人单位需要按照一定的赔偿标准支付赔偿金给劳动者。
具体的赔偿标准是根据拖欠工资的时间和数额来确定的。
希望以上信息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2024版劳动合同法拖欠工资

2024版劳动合同法拖欠工资
1. 定义拖欠工资:明确定义拖欠工资的行为,包括但不限于未按时支
付工资、未足额支付工资、未支付加班费等。
2. 支付时间规定:规定用人单位必须在每月固定日期支付工资,不得
无故延迟。
3. 拖欠工资的法律责任:
- 用人单位拖欠工资的,应当按照拖欠工资金额的一定比例支付违
约金。
- 用人单位连续拖欠工资超过一定期限的,劳动者有权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
4. 工资支付记录:用人单位必须保存完整的工资支付记录,包括支付
时间、金额、支付方式等,以备查验。
5. 劳动者的救济途径:
- 劳动者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要求用人单位支付拖欠工资。
- 劳动者可以通过劳动仲裁或诉讼的方式,要求用人单位支付拖欠
工资及相关赔偿。
6. 用人单位的补救措施:用人单位在发现拖欠工资的情况后,应立即
采取措施支付拖欠工资,并防止类似情况再次发生。
7. 拖欠工资的预防措施:
- 用人单位应建立工资支付预警机制,及时监控工资支付情况。
- 用人单位应定期向劳动者公开工资支付情况,接受劳动者的监督。
8. 法律责任的强化:对于恶意拖欠工资的用人单位,除了支付违约金和经济补偿外,还应承担相应的行政责任,包括但不限于罚款、吊销营业执照等。
9. 信息公开:建立用人单位拖欠工资信息公开制度,对于拖欠工资的用人单位,其信息应向社会公开,以提高用人单位的诚信度。
10. 劳动者权益保护:加强劳动者权益保护,确保劳动者在遇到拖欠工资问题时,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法律援助。
注:以上内容为示例性质,具体条款应根据实际法律法规和政策进行制定。
拖欠工资法律规定

拖欠工资法律规定
拖欠工资是指雇主未按合同约定或者依法规定的期限支付劳动者工资。
在中国,拖欠工资属于违法行为,法律对此也有明确的规定。
首先,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48条规定了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的时间和办法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不得拖欠工资。
如果雇主未按时支付或者不全额支付工资的,劳动者有权要求雇主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赔偿金。
其次,根据《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的规定,拖欠工资受到监督检查机关的立案调查,监督检查机关可以要求用人单位立即支付拖欠的工资。
如情况严重的,监督检查机关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另外,《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五条规定,劳动者向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劳动争议仲裁时,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支付暂支费用。
而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有权对劳动者请求支付暂支费用的,一律应当给予支持。
此外,根据《刑法》第一百八十六条第一款的规定,雇主及其负责人拖欠工资数额较大,情节严重的,最高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最高可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总结而言,中国法律明确规定了拖欠工资的违法性,对雇主拖欠工资也给予了相应的处罚和保护权益的措施。
劳动者可以通
过向劳动保障监察机关投诉,向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以及提起诉讼等方式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劳动法中关于拖欠工资规定

劳动法中关于拖欠工资规定
【1】根据劳动法第50条,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
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
所以我认为老板必须立即支付给你没有支付的工资。
【2】在离职后又叫你们三个人干活,还不给工钱。
那么就是老板违反劳动法第83条规定,按没有续签合同,要支付你们每月2倍工资。
【3】按第38条,46条,47条规定再补偿你半个月的工资。
追问当时我们离职是所有的手续都已经交接好了。
我们辞职时老板也这样说的,,叫我们把手上的东西交接好就可以离开公司但是现在老板来给我们说所谓的交接好是要等客户那边的确认意见(在我们离职时未说明这点)
但是从最开始我们部门做的东西客户都是通过了的,出问题的是其他部门负责的东西与我们部门无关
但是他总是以此为借口故意拖延,而且一直说是我们部门的问题。
就不发工资
今天下午并威胁我们说,已经请好律师要告我们追答【1】老板想告你们,你们挡不住,正好让他告。
以此为依据,好尽快拿工资。
你没有错,不用怕。
你记住,干多少天,都要2倍工资。
补偿工资也要。
【2】交接,是你们内部交接。
客户和老板打交道,是另一个法律问题。
老板不能拿客户满意与否,和你们说事。
如果你们有规定,做不
好项目有赔偿,老板可以另行起诉。
[3]你拿着所有的材料去劳动监察部门仲裁。
让监察部门去评判。
一定会给你一个满意的结果。
拖欠工资起诉流程和费用

拖欠工资起诉流程和费用拖欠工资是指用人单位违反国家法律规定,未按时足额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这种行为应予以法律的制裁。
若劳动者因拖欠工资而起诉用人单位,那么依照相关规定可以进行以下程序:一、法律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二十二条规定,劳动者劳动报酬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的时间、地点和方式及时足额支付。
用人单位拖欠劳动报酬的,应当按照国家规定支付经济补偿,并支付劳动者工资的利息。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一条规定,劳动争议可以通过调解、仲裁或者诉讼等方式解决。
二、起诉流程1.调解程序劳动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通过劳动争议调解解决劳动争议,具体流程如下:(1)向当地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提出申请;(2)调解委员会安排调解时间和地点;(3)双方当事人到达调解地点,由调解员介绍调解程序;(4)在调解过程中,要求双方当事人尊重对方意见,积极沟通,达成协议;(5)调解成功,达成协议;(6)调解失败,选择其他方式解决劳动争议。
2.仲裁程序当调解失败或者一方当事人不同意调解结果,可以选择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具体流程如下:(1)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请;(2)仲裁委员会收到申请后,组成仲裁庭进行审理;(3)听取双方当事人的陈述和证据;(4)仲裁庭根据事实和法律规定做出裁决,形成仲裁裁决书;(5)双方当事人自发不服仲裁裁决,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3.诉讼程序当仲裁失败或双方当事人不同意仲裁结果,可以选择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具体流程如下:(1)劳动者向所在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2)法院受理后,进行立案审查,核实起诉状和证据材料;(3)法院进行庭前调解,如调解成功,双方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并在庭内宣读;(4)庭审过程中,发言双方提交证据、提请证人出庭,如要求鉴定,由法院指定鉴定机构进行鉴定;(5)法院根据事实和法律规定做出判决或裁定;(6)当事人不服判决或裁定可以提起上诉或者申请再审。
拖欠民工工资相关法规规定依据

农民工劳动争议相关法规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九十四条:“个人承包经营违反本法规定招用劳动者,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发包的组织与个人承包经营者承当连带赔偿责任。
〞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假设干问题的解释? 〔法释 [2001]14号〕第十二条:“ 劳动者在用人单位与其他平等主体之间的承包经营期间,与发包方和承包方双方或者一方发生劳动争议,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的,应当将承包方和发包方作为当事人。
〞3、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切实解决企业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紧急通知? 〔国办创造电〔 2021〕4 号〕规定:“ 催促企业落实清偿被拖欠农民工工资的主体责任。
各类企业都应依法按时足额支付农民工工资,不得拖欠或克扣。
建设工程承包企业追回的拖欠工程款应当优先用于支付被拖欠的农民工工资。
因建设单位或工程总承包企业未按合同约定与建设工程承包企业结清工程款,致使建设工程承包企业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由建设单位或工程总承包企业先行垫付被拖欠的农民工工资。
因工程总承包企业违反规定发包、分包给不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组织或个人,由工程总承包企业承当清偿被拖欠的农民工工资责任。
〞5、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建设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解决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问题意见的通知?〔国办发〔 2004〕78 号〕规定:“进一步明确了农民工工资支付责任。
按照谁承包、谁负责的原那么,总承包企业对所承包工程的农民工工资支付全面负责,分包企业对分包工程的农民工工资支付直接负责。
总承包企业负责对分包企业劳动用工、工资发放情况进行日常动态监督,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农民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
总承包企业因转包、违法分包工程造成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由总承包企业承当全部责任。
〞6、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 劳社部发〔 2005〕12 号)规定:“建筑施工、矿山企业等用人单位工程 ( 业务 ) 或经营权发包给不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组织或自然人,对该组织或自然人招用的劳动者,由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发包方承当用工主体责任。
劳动法关于拖欠工资的规定

劳动法关于拖⽋⼯资的规定劳动法关于拖⽋⼯资的规定 劳动法关于拖⽋⼯资的规定 劳动法第82条 1.⽤⼈单位⾃⽤⼯之⽇起超过⼀个⽉不满⼀年未与劳动者订⽴书⾯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付⼆倍的⼯资。
2.⽤⼈单位依照本法第三⼗六条规定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致解除劳动合同的; 3.⽤⼈单位依照本法第四⼗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4.⽤⼈单位依照本法第四⼗⼀条第⼀款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5.除⽤⼈单位维持或者提⾼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四条第⼀项规定终⽌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6.依照本法第四⼗四条第四项、第五项规定终⽌劳动合同的; 7.法律、⾏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劳动法第86条 劳动合同依照本法第⼆⼗六条规定被确认⽆效,给对⽅造成损害的,有过错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第87条⽤⼈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倍向劳动者⽀付赔偿⾦。
劳动法第92条 劳务派遣单位违反本法规定的,由劳动⾏政部门和其他有关主管部门责令改;情节严重的,以每⼈⼀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的标准处以罚款,并由⼯商⾏政管理部门吊销营业执照;给被派遣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劳务派遣单位与⽤⼯单位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劳动法第93条 对不具备合法经营资格的⽤⼈单位的违法犯罪⾏为,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劳动者已经付出劳动的,该单位或者其出资⼈应当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向劳动者⽀付劳动报酬、经济补偿、赔偿⾦;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劳动法第94条 个⼈承包经营违反本法规定招⽤劳动者,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发包的`组织与个⼈承包经营者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劳动法第95条 劳动⾏政部门和其他有关主管部门及其⼯作⼈员玩忽职守、不履⾏法定职责,或者违法⾏使职权,给劳动者或者⽤⼈单位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对直接负责的主管⼈员和其他直接责任⼈员,依法给予⾏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个人雇佣关系 拖欠工资 处理依据

个人雇佣关系拖欠工资处理依据一、背景介绍个人雇佣关系是指个人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关系,包括劳动合同、工资支付等方面的权益。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个人雇佣关系中存在着拖欠工资的问题,即用人单位未按时支付劳动者的工资。
这种情况给劳动者的生活带来了困扰,因此有必要了解个人雇佣关系拖欠工资的处理依据。
二、法律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是我国劳动关系的基本法律,对个人雇佣关系中的拖欠工资问题进行了明确规定。
根据该法,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支付劳动者的工资。
如果用人单位未按时支付工资,劳动者有权要求支付。
2. 劳动合同法律制度劳动合同是个人雇佣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保障劳动者权益的法律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应当明确约定工资支付方式、时间和地点等内容。
如果用人单位未按合同约定支付工资,劳动者有权要求支付。
3. 劳动争议解决法律制度如果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发生工资拖欠的争议,可以通过劳动争议解决法律制度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劳动者可以向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如果调解不成功,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三、处理流程1. 第一步:与用人单位沟通协商劳动者发现自己的工资被拖欠后,首先应当与用人单位进行沟通协商。
可以通过书面或口头的方式,向用人单位表达自己的诉求,并要求用人单位尽快支付工资。
在沟通过程中,劳动者可以提供相关证据,如劳动合同、工资单等,以证明自己的权益。
2. 第二步:寻求劳动争议调解或仲裁如果与用人单位的沟通协商未能解决问题,劳动者可以寻求劳动争议调解或仲裁。
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是一个独立的第三方机构,可以帮助双方达成调解协议。
如果调解不成功,劳动者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3. 第三步:申请法院诉讼如果劳动仲裁结果不满意,劳动者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
法院将依法审理案件,根据事实和法律规定做出判决。
拖欠工资劳动法85条

拖欠工资劳动法85条拖欠工资,是指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或者国家规定,未按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工资的行为。
这种行为严重侵犯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也违反了国家的劳动法律法规。
而劳动法第85条就是针对这种情况而设立的,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
一、劳动法85条的基本内容劳动法85条规定:“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或者国家规定支付劳动者工资的,应当按照下列标准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拖欠工资的,每日支付其工资数额百分之五的赔偿金。
”这一条法律明确规定了用人单位拖欠工资的行为应该如何进行赔偿,即按照每日工资数额的百分之五进行赔偿,这样一来,用人单位的拖欠工资行为就会受到一定的惩罚,同时也能够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二、劳动法85条的适用范围劳动法85条适用于所有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的劳动关系,无论是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还是个体经营者,只要有劳动关系,就适用这条法律。
同时,劳动法85条还适用于所有的劳动者,无论是正式员工、临时工、派遣工、劳务派遣工、劳动合同制工人、农民工等等,只要是劳动者,就都享有这条法律所保护的权益。
三、劳动法85条的实际意义劳动法85条的实际意义是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在现实生活中,用人单位拖欠工资的现象时有发生,特别是在一些小型私营企业、个体经营者和一些非正规就业的企业中更加普遍。
这种情况下,劳动者的利益往往受到侵害,他们的生活和工作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而劳动法85条的出现,就是为了保护这些劳动者的权益,让用人单位在支付工资时更加谨慎和认真,避免拖欠工资的情况发生。
同时,这条法律也能够让那些拖欠工资的用人单位受到一定的惩罚,从而让他们认识到违法行为的严重性,及时纠正错误。
四、劳动法85条的执行难点及解决方法劳动法85条的执行难点在于如何对拖欠工资的情况进行准确的判断和计算。
在实际操作中,很多用人单位会对劳动者的工资进行拆分和调整,从而避免被追究拖欠工资的责任。
这时,劳动者就需要提供相关证据,证明自己的工资确实被拖欠了,并且应该按照劳动合同或者国家规定进行支付。
拖欠农民工工 责令 法条依据

拖欠农民工工资一直是一个社会问题,严重影响了农民工的生活和权益。
为了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对拖欠农民工工资作出了明确规定,并依法规定了责任和处罚。
本文将从法条依据、责令等方面,对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做一番探讨。
一、法条依据1.《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二十五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的工资。
”《劳动法》第四十四条规定:“用人单位不支付劳动者的工资,劳动者有权向劳动行政部门申请调解,也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劳动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三条规定:“劳动者在用人单位工作满一个工作年限的,劳动合同期满的劳动合同继续有效,用人单位没有提出异议的,视为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3.《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对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作出了明确规定,第二十九条规定:“用人单位未按照规定支付劳动者工资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支付欠薪,并可以责令用人单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工资两倍的赔偿金。
”以上法条依据明确规定了用人单位应当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工资的义务,同时也规定了拖欠劳动者工资的处罚措施。
在面对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时,各级劳动行政部门和人民法院可以根据以上法条依据予以处理。
二、责令1.责令支付欠薪根据《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第二十九条的规定,劳动行政部门可以责令用人单位支付欠薪,并可以责令用人单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工资两倍的赔偿金。
这一规定明确了劳动行政部门在处理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时的处罚措施,对于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用人单位,劳动行政部门可以依法责令其支付欠薪,并加以相应的赔偿金,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2.法院提起诉讼根据《劳动法》第四十四条的规定,劳动者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当劳动者与用人单位无法通过调解解决拖欠工资的问题时,劳动者可以选择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通过法院诉讼途径,可以最大限度地保障农民工的工资权益,促使用人单位依法支付劳动者工资。
劳动法关于拖欠工资的相关法律规定

劳动法关于拖欠工资的相关法律规定1. 引言拖欠工资是指雇主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的时间和方式支付劳动者应得的工资。
这种违法行为不仅侵害了劳动者的权益,也严重违背了劳动法的规定。
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劳动法对拖欠工资问题做出了明确的法律规定。
2. 法律依据2.1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14条的规定,劳动者有权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取得劳动报酬,雇主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和规定的时间和方式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
2.2 《拖欠农民工工资条例》为了进一步保护农民工的权益,我国还专门制定了《拖欠农民工工资条例》。
该条例明确规定了拖欠农民工工资违法行为的认定、处罚和追偿等内容,为农民工维权提供了更具体的法律依据。
3. 拖欠工资行为的认定根据劳动法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拖欠工资行为分为以下两种情况:3.1 未支付工资未支付工资是指雇主在劳动合同约定的时间内未向劳动者支付应得的工资。
无论是整月工资还是部分工资,只要超过劳动合同约定的支付时间,雇主就属于未支付工资的情况。
例如,劳动合同约定每月10日支付工资,但雇主直到月底还未支付工资,即构成未支付工资的行为。
3.2 拖延支付工资拖延支付工资是指雇主虽然最终支付了工资,但延迟了支付时间。
根据劳动法的规定,雇主应当按照约定的时间和方式向劳动者支付工资。
只要雇主未按照约定支付工资,而是迟延支付,即构成拖延支付工资的行为。
例如,劳动合同约定每月10日支付工资,但雇主直到20日才支付工资,即构成拖延支付工资的行为。
4. 雇主的责任和处罚雇主在拖欠工资问题上承担着重要的法律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拖欠农民工工资条例》的规定,拖欠工资的雇主应当承担以下责任和处罚:4.1 赔偿劳动者雇主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向劳动者支付拖欠的工资,并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赔偿金的数额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裁量,通常为拖欠工资数额的一定比例。
如果拖欠的工资已经超过3个月,赔偿金的数额还会进一步增加。
建筑拖欠工资法律规定(3篇)

第1篇一、引言建筑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等多个领域。
然而,近年来,建筑拖欠工资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和社会稳定。
为了规范建筑市场秩序,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我国制定了相关法律法规,对建筑拖欠工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
本文将对建筑拖欠工资法律规定进行详细解读,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二、建筑拖欠工资的法律规定1.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法》是我国劳动法律体系中的基本法律,其中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和劳动合同的约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工资。
对于拖欠工资的行为,该法规定了以下法律责任:(1)用人单位未按照约定支付工资的,劳动者可以要求支付工资,并可以要求赔偿金。
(2)用人单位拖欠工资超过一个月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
(3)用人单位拖欠工资的,劳动者可以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投诉,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依法处理。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劳动保障监察条例》是我国劳动保障监察工作的基本法规,其中对建筑拖欠工资问题作出了明确规定:(1)用人单位拖欠工资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责令限期支付;逾期不支付的,可以责令用人单位支付滞纳金。
(2)用人单位拖欠工资的,劳动者可以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投诉,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及时调查处理。
(3)用人单位拖欠工资,情节严重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可以依法吊销其营业执照。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建筑法》是我国建筑行业的基本法律,其中对建筑拖欠工资问题作出了以下规定:(1)建设单位应当按照合同约定及时支付工程款,不得拖欠。
(2)施工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不得拖欠。
(3)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应当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不得拖欠。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刑法》对建筑拖欠工资犯罪行为作出了明确规定:(1)用人单位拖欠工资,数额较大,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劳动法公司拖欠员工工资的法律规定

求知若饥,虚心若愚。
劳动法公司拖欠员工工资的法律规定劳动法公司拖欠员工工资的法律规定员工为公司制造利益,公司支付员工合理的工资,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然后许多时候,公司却拖欠员工工资。
大家都知道这样的行为确定是法律不允许的,今日我要为您具体介绍有关公司拖欠员工工资的法律规定。
看看我国法律对拖欠员工工资的行为是如何规定的。
依据我国《劳动法》规定:第五十条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
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第七十七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调解、仲裁、提起诉讼,也可以协商解决。
第八十九条用人单位制定的劳动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赐予警告,责令改正;对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担当赔偿责任。
第九十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延长劳动者工作时间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赐予警告,责令改正,并可以处以罚款。
第九十一条用人单位有下列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支付劳动者的工资酬劳、经济补偿,并可以责令支付赔偿金:第1页/共2页学而不舍,金石可镂。
(一)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二)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酬劳的;(三)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四)解除劳动合同后,未依照本法规定赐予劳动者经济补偿的我在上文在为您具体介绍了有关公司拖欠员工工资的法律规定,当公司拖欠员工工资时这种行为已经违反法律规定,我建议你提起劳动仲裁,尽快维权,这样才能讨要自己的工资收入。
假如在讨要工资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法律纠纷,请联系,我们的律师会依据您的详细状况为您供应法律上的关心,维护您的合法权益。
这篇文章到此就结束了,欢迎大家下载使用并分享给更多有需要的人,感谢阅读!第2页/共2页。
劳务合同拖欠劳务费法条

一、引言劳务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约定劳动关系的法律文件,是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重要依据。
然而,现实中劳务合同拖欠劳务费的问题时有发生,严重损害了劳动者的权益。
为了规范劳务合同关系,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对劳务合同拖欠劳务费的行为作出了明确规定。
二、相关法条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十条的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按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工资。
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的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规定支付劳动者工资:(一)按月支付工资的,应当在每月的工资支付日前支付;(二)按周支付工资的,应当在每周的工资支付日前支付;(三)按日支付工资的,应当在每日的工资支付日前支付。
3.《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七条的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规定支付劳动者经济补偿:(一)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支付劳动者经济补偿;(二)因用人单位的过错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支付劳动者经济补偿。
4.《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九十条的规定,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者工资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5.《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九十一条的规定,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者工资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逾期不支付的,可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的规定对用人单位处以罚款。
6.《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十六条的规定,劳动者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
7.《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九条的规定,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作出的仲裁裁决,当事人应当履行。
一方当事人不履行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三、维权途径1. 劳动仲裁:劳动者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用人单位支付拖欠的劳务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拖欠工资相关法条依据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四条工资支付主要包括:工资支付项目、工资支付水平、工资支付形式、工资支付对象、工资支付时间以及特殊情况下的工资支付。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五条第三款用人单位必须书面记录支付劳动者工资的数额、时间、领取者的姓名以及签字,并保存两年以上备查。
用人单位在支付工资时应向劳动者提供一份其个人的工资清单。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七条工资必须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日期支付。
如遇节假日或休息日,则应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
工资至少每月支付一次……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九条劳动关系双方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一次付清劳动者工资。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六条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
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
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
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八条各级劳动行政部门有权监察用人单位工资支付的情况。
用人单位有下列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行为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其支付劳动者工资和经济补偿,并可责令其支付赔偿金:
(一)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
(二)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的;
(三)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经济补偿和赔偿金的标准,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对《工资支付暂行规定》有关问题的补充规定
三、《规定第十五条中所称“克扣”系指用人单位无正当理由扣减劳动者应得工资(即在劳动者已提供正常劳动的前提下用人单位按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应当支付给劳动者的全部劳动报酬)。
不包括以下减发工资的情况:
(1)国家的法律、法规中有明确规定的;
(2)依法签订的劳动合同中有明确规定的;
(3)用人单位依法制定并经职代会批准的厂规、厂纪中有明确规定的;
(4)企业工资总额与经济效益相联系,经济效益下浮时,工资必须下浮的(但支付给劳动者工资不得低于当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5)因劳动者请事假等相应减发工资等。
四、《规定》第十八条所称“无故拖欠”系指用人单位无正当理由超过规定付薪时间未支付劳动者工资。
不包括:
(1)用人单位遇到非人力所能抗拒的自然灾害、战争等原因,无法按时支付工资;
(2)用人单位确因生产经营困难、资金周转受到影响,在征得本单位工会同意后,可暂时延期支付劳动者工资,延期时间的最长限制可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行政部门根据各地情况确定,其他情况下拖欠工资均属无故拖欠。
《重庆市工资支付规定》第七条用人单位应当按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工资,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
工资必须以法定货币形式支付,不得以实物或者有价证券等替代货币支付。
《重庆市工资支付规定》第九条用人单位应当至少每个月支付一次工资……《重庆市工资支付规定》第十一条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或工资支付制度规定的日期足额支付工资。
工资支付日如遇法定休假日或者休息日,应当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
《重庆市工资支付规定》第十二条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工资支付周期编制工资支付表,书面记录劳动者的姓名、支付项目和金额、加班工资金额、应付工资金额、扣除的项目和金额、实发金额、支付时间等事项,并至少保存两年备查。
用人单位应向劳动者提供本人工资支付表。
《重庆市工资支付规定》第十三条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休息日或者标准工作时间以外工作的,按照以下规定支付工资:
(一)在日标准工作时间以外工作的,按照不低于本人工资基数的150%支付;(二)在休息日工作的,可按同等时间补休;不能安排补休的,按照不低于本人工资基数的200%支付;
(三)在法定休假日工作的,按照不低于本人工资基数的300%支付。
《重庆市工资支付规定》第十九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依法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手续办妥时一次性付清劳动者工资。
工资计发
到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之日。
《重庆市工资支付规定》第三十一条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受理劳动者针对用人单位的下列情形之一进行的举报;劳动者也可以依法申请调解、仲裁和提起诉讼。
(一)未按劳动合同约定或工资支付制度规定支付工资的;
(二)支付劳动者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
(三)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
(四)拒不支付或者不按规定支付劳动者加班加点工资的;
(五)违反工资支付规定的其他情形。
《重庆市工资支付规定》第三十七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责令用人单位限期改正,并向职工支付工资,以及所欠工资数额1至3倍的赔偿金;情节严重的,可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处以1000元以上20000元以下的罚款。
拒不履行的,申请人民法院依法强制执行。
(一)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
(二)拒不向劳动者支付或不足额支付本规定第十三条规定的工资的;
(三)低于本市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和非全日制劳动者小时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工资的。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条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