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GMazak自动化无人工厂的方案设计
无人工厂智能化生产线的设计与优化
![无人工厂智能化生产线的设计与优化](https://img.taocdn.com/s3/m/6360f07e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77f8178.png)
无人工厂智能化生产线的设计与优化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智能化技术的日益成熟,无人工厂成为了制造业发展的新趋势。
无人工厂利用智能化设备和系统代替人工操作,实现了生产线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质量。
本文将针对无人工厂智能化生产线的设计与优化,探讨其关键要素和相关技术。
一、无人工厂智能化生产线的关键要素无人工厂智能化生产线的设计与优化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关键要素:1. 智能化设备:无人工厂的核心是智能化设备,包括机器人、传感器、自动化机械等。
这些设备能够感知环境、自主决策和执行任务,实现生产线的自动化。
2. 数据采集与分析系统:为了实现无人工厂的智能化,需要搭建数据采集与分析系统。
该系统可以实时采集生产线各个环节的数据,对生产过程进行监控和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并优化生产线。
3. 通信网络:为了实现生产线各个设备之间的互联和协同工作,需要搭建稳定可靠的通信网络。
通信网络可以实现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和命令控制,提高生产效率和协同性。
4. 人工智能技术:无人工厂智能化生产线离不开人工智能技术的支持。
人工智能技术包括机器学习、深度学习、图像识别等,可以使无人工厂更加智能化和自主化。
二、无人工厂智能化生产线的设计与优化技术针对无人工厂智能化生产线的设计与优化,可以采用以下技术:1. 机器人技术:机器人是无人工厂的基础设备,可以代替人工完成工业生产和操作任务。
优化机器人的运动规划、路径规划和自适应控制等算法,可以提高机器人的工作效率和精度。
2. 数据分析与优化算法:通过收集和分析生产线的数据,可以发现生产线中的瓶颈和问题。
基于数据分析的优化算法可以优化生产线的工艺流程、调整设备的配置和运行参数,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3. 人机协作系统:将人工智能技术与人类劳动力相结合,实现人机协作系统。
通过智能化的机器人和工业工人的协同工作,可以充分发挥机器人的优势,提高生产线的灵活性和效率。
4. 自动化监控与故障诊断系统:建立自动化监控与故障诊断系统,能够实时监测生产线的运行状态和设备的健康状况。
无人工厂的生产线布局与优化设计
![无人工厂的生产线布局与优化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d1d88b7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51e485d.png)
无人工厂的生产线布局与优化设计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无人工厂成为了制造业发展的新趋势。
无人工厂通过自动化生产线的布局与优化设计,实现了生产过程的高效与智能化。
本文将探讨无人工厂的生产线布局与优化设计,以及其带来的优势和挑战。
一、生产线布局生产线布局是无人工厂建设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关系到生产线的运行效率和产品质量。
在进行生产线布局时,我们可以参考以下几个原则:1. 流程连贯性原则:生产线的每个工序之间应该形成流畅的生产流程,避免物料和信息的阻塞和拥堵。
2. 人机协作原则:无人工厂生产线上的机械设备和人工操作应该实现有效协作,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
3. 安全性原则:生产线的布局应考虑到操作人员的安全和舒适性,避免因疲劳和错误操作导致事故的发生。
基于以上原则,我们可以将生产线布局分为三个主要环节:物料输入区、生产区和成品输出区。
1. 物料输入区:物料输入区是生产线的起点,负责接收原材料和半成品,并进行初步的处理和检测。
在无人工厂中,可以通过自动搬运设备和传感器实现物料的无人接收与分类。
2. 生产区:生产区是生产线的核心部分,负责进行产品的组装、加工和装配等工序。
在无人工厂中,可以采用机械臂、自动化输送带和机器视觉等技术,实现对产品的精确操作和质量控制。
3. 成品输出区:成品输出区是生产线的终点,负责对成品进行包装、检测和储存等操作。
在无人工厂中,可以利用自动化仓储系统和机器人等设备,实现对成品的自动化管理和分拣。
二、优化设计优化设计是无人工厂生产线布局的关键一步,它涉及到如何最大程度地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
1. 物料配送优化:物料配送是无人工厂生产线的基础工作,优化物料配送可以提高生产线的整体效率。
可以利用智能AGV(自动引导车)和无人机等技术,实现物料的快速、准确和高效配送。
2. 机械设备优化:机械设备是无人工厂生产线的核心组成部分,优化机械设备可以提高生产线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无人工厂中的自动化生产线设计与优化
![无人工厂中的自动化生产线设计与优化](https://img.taocdn.com/s3/m/4fcf1f04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dbfcb40.png)
无人工厂中的自动化生产线设计与优化在无人工厂中,自动化生产线设计与优化对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和提升产品质量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无人工厂自动化生产线的设计原则、优化方法以及相关技术的应用。
一、自动化生产线设计原则在无人工厂的自动化生产线设计中,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 系统集成性原则:将各个生产环节有机地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自动化生产系统,以实现高效率、稳定性和灵活性。
2. 模块化原则:将生产线划分为不同的模块,每个模块负责特定的任务,可以独立运行和维护。
这样可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可维护性。
3. 标准化原则:通过采用标准化的设备、工具和接口,实现各个模块之间的互通性,降低系统的复杂性和成本。
4. 智能化原则:引入智能化控制系统,实现自动化生产线的智能监控、故障检测和修复,提升系统的自适应能力和生产能力。
二、自动化生产线优化方法为了进一步提升无人工厂中自动化生产线的效率和产能,可以采用以下优化方法:1. 工艺优化:对生产流程进行优化,寻找生产过程中的瓶颈和效率低下的环节,并对其进行改进。
可以借助工艺仿真软件,对生产流程进行仿真和优化。
2. 设备优化:选择性能良好、稳定可靠的设备,并合理规划和布局。
通过设备调试和参数优化,提高设备的自动化程度和生产效率。
3. 物料流优化:通过优化物料的供应、储存和运输方式,减少物料的等待时间和运输成本,提高物料的流动效率和生产线的整体效率。
4. 数据分析优化:通过数据采集和分析,及时监测生产线运行状态,找出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优化。
可以借助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对生产线的智能监控和预测。
三、相关技术的应用在无人工厂的自动化生产线中,以下关键技术被广泛应用:1. 机器人技术:通过引入机器人,实现对生产线上重复性高、劳动强度大的工序的自动化。
机器人可以根据预设的程序完成各类工作,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2. 物联网技术: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设备之间的连接和信息的实时传输。
创建无人化车间方案
![创建无人化车间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0ed52c40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02.png)
以我给的标题写文档,最低1503字,要求以Markdown 文本格式输出,不要带图片,标题为:创建无人化车间方案# 创建无人化车间方案## 1. 引言无人化车间是指在生产制造领域,完全或部分地使用无人化技术来替代传统的人工操作。
随着人工智能和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尝试将无人化车间引入他们的生产环节中,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力成本,并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本文将讨论如何创建一个无人化车间的方案,旨在帮助企业实现智能制造的转型。
## 2. 方案概述创建无人化车间的方案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关键方面:### 2.1 自动化设备选型无人化车间的核心是自动化设备。
在选型时,需要根据企业的生产流程和需求,选择适合的自动化设备,包括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等。
设备的选型应考虑生产能力、稳定性、易用性、维护成本等因素。
### 2.2 传感器和监控系统为了实现车间的无人化管理,需要在车间内部安装传感器和监控系统。
传感器可以用于监测温度、湿度、压力、振动等参数,并将数据传输给监控系统。
监控系统可以对车间进行实时监控和远程控制,监测设备的运行状况,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 2.3 数据管理与分析无人化车间产生大量的数据,包括生产数据、设备数据、质量数据等。
为了更好地管理和分析这些数据,可以使用数据管理与分析软件,如工业云平台或大数据分析工具。
这些工具可以帮助企业实时监测生产情况、预测设备故障,并提供数据分析报告,支持制定优化生产方案。
### 2.4 安全保障措施创建无人化车间需要考虑安全问题。
安全保障措施包括防火、防爆、防盗等措施。
同时,还需要确保设备操作过程中的安全,如制定安全操作规程、安装安全警示标识等。
## 3. 方案实施步骤### 3.1 确定需求和目标在实施无人化车间方案之前,企业需要明确自身的需求和目标。
这包括生产能力的提升目标、人力成本降低目标、产品质量的稳定性要求等。
只有明确了需求和目标,才能更好地制定方案。
电气工程师在无人工厂中的自动化生产线设计
![电气工程师在无人工厂中的自动化生产线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a752b61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d0.png)
电气工程师在无人工厂中的自动化生产线设计无人工厂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生产模式,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人力成本,许多企业开始引入自动化技术。
在这个背景下,电气工程师在无人工厂中的自动化生产线设计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电气工程师在无人工厂中设计自动化生产线的方法和技术。
一、设备选型与布局在无人工厂中,设备选型和布局是非常关键的环节,决定着生产线的效率和稳定性。
电气工程师需要根据不同的生产需求和产品特点,选择适合的设备,并合理布局。
首先,电气工程师需要了解产品的生产工艺和工序,确定所需设备的类型和数量。
同时,还要考虑设备之间的协作关系,合理安排设备之间的距离和连接方式,以实现自动化生产的顺畅进行。
其次,电气工程师需要考虑生产线的容量和扩展性。
随着生产需求的增加,生产线需要具备一定的扩展能力,因此,电气工程师应该预留一定的设备空位和接口,以方便后续的扩展和升级。
最后,在设备选型和布局的过程中,电气工程师还需要考虑设备的安全性和可维护性。
合理选择设备的安全功能和维护接口,以确保无人工厂的安全和设备的可靠性。
二、软件编程与控制系统在无人工厂中,软件编程和控制系统是实现生产线自动化的核心。
电气工程师需要根据生产线的需求,进行软件编程,并设计控制系统。
首先,电气工程师需要对生产线进行建模和仿真,在软件平台上设计出逻辑流程和控制策略。
通过编写程序,控制不同设备之间的协同工作,实现生产线的自动化运行。
其次,电气工程师需要选择合适的控制设备和传感器,以实现对生产线的实时监测和控制。
通过与各个设备的接口和通讯协议进行集成,实现生产数据的采集和传输,为生产线的优化和管理提供依据。
最后,在软件编程和控制系统设计的过程中,电气工程师需要考虑系统的可靠性和容错性。
合理设置报警和故障处理机制,确保生产线在异常情况下能够及时停机并进行维护,以避免损失的发生。
三、能源管理与节能措施无人工厂的自动化生产线在设计中应该注重能源管理和节能措施的考虑。
自动化智能工厂设计方案
![自动化智能工厂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5b63e4bf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dd.png)
自动化智能工厂设计方案
随着科技的发展,自动化智能工厂的建设已经成为了现代制造
业的趋势。
本文将提出一种自动化智能工厂设计方案。
设计思路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工厂的布局。
我们建议采用流水线式布局,将生产线按照不同的工序分区域排布。
这可以使生产过程更加高效,并减少人力成本。
其次,我们需要大量使用自动化生产设备。
例如,采用自动化
装配线可以提高装配效率,采用自动化搬运机器人可以减少工人的
身体劳动强度,并提升生产速度。
再次,我们需要装备工厂智能化系统。
例如,在生产过程中,
我们可以将生产数据采集到数据库中,通过数据分析,以便在生产
发生差错时进行快速定位和解决问题。
最后,我们需要考虑如何提升生产能力。
我们建议在工厂生产线上采用并联生产和分步生产的策略,来最大化提升生产效率。
总结
经过以上设计,我们可以建立一座高效的自动化智能工厂,实现最大程度上的生产效益。
同时,我们也需要注意现代智能制造技术的更新和升级,以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需求,保持竞争力。
以上就是本文提出的自动化智能工厂设计方案。
无人工厂的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
![无人工厂的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9429fee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a1.png)
无人工厂的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自动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已经逐渐改变了现代工厂的生产方式。
无人工厂作为自动化技术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正逐渐成为工业生产的新趋势。
在无人工厂中,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无人工厂的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的关键要素和方法。
I. 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功能及特点在无人工厂中,自动化控制系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能负责全面监控和控制整个生产过程,实现工厂的智能化管理。
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功能包括:1. 实时数据采集和监测:通过传感器和测量仪器,采集生产过程中的各项参数数据,并及时反馈到控制系统。
2. 过程控制和优化:根据采集的数据,自动化控制系统能够调整生产参数和工艺流程,以实现生产过程的优化和智能调控。
3. 故障检测与诊断:自动化控制系统能够实时监测设备和工艺的状态,及时检测并诊断可能出现的故障,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复。
4. 生产数据分析与报表生成:自动化控制系统可以对生产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整理,生成相应的报表,为管理人员提供决策依据。
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特点主要包括:1. 分布式控制结构:无人工厂通常拥有大量设备和工作站,自动化控制系统需要采取分布式控制结构,将控制功能分散到各个节点上,以实现高效的控制和管理。
2. 高可靠性和安全性:由于无人工厂的特殊性,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必须考虑到系统的高可靠性和安全性,以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和故障。
3. 数据通信和互联网技术的应用:自动化控制系统通常需要实现设备间的数据通信和远程操作,因此需要采用互联网技术和网络通信协议,实现设备之间的信息交换和远程控制。
II. 无人工厂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的关键要素在无人工厂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中,有几个关键要素需要特别重视:1. 传感器和测量仪器的选择和布置:传感器和测量仪器是自动化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能够实时采集各项数据,为自动化控制系统提供可靠的数据基础。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根据具体生产过程的需求,选择合适的传感器和测量仪器,并合理布置在关键位置上。
工厂自动化解决方案的设计和实现
![工厂自动化解决方案的设计和实现](https://img.taocdn.com/s3/m/ed439d38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c7.png)
工厂自动化解决方案的设计和实现工厂自动化已经成为现代工业领域中的一个重要趋势。
通过引入各种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工厂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减少人力成本,并且在生产过程中降低错误率,提高产品质量。
本文将介绍工厂自动化解决方案的设计和实现,并探讨其优势和应用场景。
一、设计工厂自动化解决方案的关键要素在设计工厂自动化解决方案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关键要素:1. 可行性研究:首先需要进行一项可行性研究,评估工厂自动化的可行性和可行性。
这包括对工厂进行全面的调研和分析,确定自动化项目的优先级和目标,以及对现有工艺和设备进行评估。
2. 技术选择:根据工厂的需求和目标,选择适合的自动化技术和设备。
这可能包括机器人、传感器、自动化控制系统等。
技术选择需要考虑成本、功能和可用性等因素。
3. 系统集成:设计和实现工厂自动化解决方案需要各种系统和子系统的集成。
这涉及到设计自动化流程、布置设备、编写程序、测试系统等工作。
系统集成需要确保各个组件之间的互通性和协调性。
4. 人工干预和安全性考虑:尽管工厂自动化可以减少人力成本,但仍然需要人工干预和操作。
在设计工厂自动化解决方案时,需要考虑安全性措施,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二、工厂自动化解决方案的优势工厂自动化解决方案具有以下几个优势:1. 提高生产效率:自动化可以加快生产速度、降低生产周期,并且可以实现全天候、高速度的生产。
2. 降低成本:自动化可以减少人力成本,减少人为错误,并且可以有效管理和利用资源,降低能源和原材料的消耗。
3. 提高产品质量:自动化可以提高产品的一致性和准确性,降低人为错误率,从而提高产品质量。
4. 增强安全性:自动化可以减少工人在高危环境下的工作时间,并降低事故和伤害的风险。
5. 增加灵活性:自动化可以根据需求快速调整生产线和生产过程,适应市场需求和产品变化。
三、工厂自动化解决方案的应用场景:工厂自动化解决方案可以应用于各个行业和领域。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场景:1. 汽车制造业:自动化机械臂可以用于汽车生产线上的焊接、喷涂、装配等作业。
工厂自动化设计方案
![工厂自动化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90f33f3a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cf.png)
工厂自动化设计方案1. 引言在现代工业领域中,工厂自动化在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保证员工安全方面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工厂自动化采用各种现代技术和设备,将人工操作自动化,实现生产过程的高度自动化和智能化。
本文将介绍一个工厂自动化设计方案,旨在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人力成本。
2. 设计目标2.1 提高生产效率:通过自动化系统的引入,减少人工操作时间,提高生产速度,缩短生产周期。
2.2 降低人力成本:自动化系统可以替代部分繁重、危险和重复性的工作,降低员工数量和劳动强度。
2.3 提高产品质量:自动化系统能够减少人为因素引发的错误和缺陷,提高产品的一致性和质量稳定性。
2.4 改善员工安全:通过引入自动化设备,减少员工从事危险工作环境,保证员工的安全与健康。
3. 设计方案3.1 自动化生产线:设计一条高度自动化的生产线,包括原材料供给、加工、装配和包装等工序。
通过传感器、PLC 控制器和机器人等设备,实现自动化操作,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3.2 自动化仓储系统:利用堆垛机和自动导向车等设备,实现原材料和成品的自动存储、取出和搬运。
通过自动化仓储系统的优化,减少物料堆积、损耗和错误,提高仓储效率。
3.3 自动化质量检测:引入视觉检测系统、机器学习算法等技术,实现对产品质量的自动检测。
通过自动化质量检测,可以减少人为因素引发的错误和缺陷,提高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3.4 自动化设备维护:采用远程监控和故障预测技术,对自动化设备进行实时监测和维护。
通过预测故障和及时维修,可以减少设备停机时间,提高生产线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4. 实施步骤4.1 需求分析:与工厂相关部门沟通,了解工厂的生产流程、瓶颈和需求,制定自动化设计的具体目标和要求。
4.2 设计方案制定: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制定针对性的自动化设计方案,包括生产线布局、设备选型和系统集成等。
4.3 设备采购与安装:根据设计方案,进行设备采购和安装,确保设备与系统的稳定性和兼容性。
无人工厂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与优化
![无人工厂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与优化](https://img.taocdn.com/s3/m/09cd94ad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1d23d7f.png)
无人工厂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与优化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工业的发展,无人工厂开始成为现实。
无人工厂以其高效、低成本和安全性而备受关注。
然而,要实现一个高度自动化的无人工厂,必须有一个稳定可靠的自动化控制系统。
本文将探讨无人工厂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与优化。
一、引言无人工厂的核心是自动化控制系统。
自动化控制系统通过传感器、执行器和中央控制单元实现对生产过程的监控和控制。
设计一个有效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对于实现无人工厂的目标至关重要。
二、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1. 确定系统需求:在设计控制系统之前,首先需要确定无人工厂的需求和目标。
这包括生产过程中所需要的参数、运行速度、工作环境等。
2. 传感器选择:选择适合的传感器是控制系统设计的关键。
传感器可以检测温度、湿度、压力、速度等关键参数,并将这些信息传递给中央控制单元。
3. 执行器选择:执行器用于根据中央控制单元的指令执行相应的操作。
合适的执行器可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4. 中央控制单元设计:中央控制单元是整个控制系统的核心。
它负责对传感器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并根据预先设定的算法和规则发出指令来控制执行器。
5. 通信技术选型:由于无人工厂可能分布在不同的地理位置,所以选择适当的通信技术很重要。
常见的通信技术包括以太网、无线通信等。
6. 安全性设计:无人工厂的自动化控制系统需要具备高度的安全性。
在设计过程中,应考虑诸如防火、防爆、防盗等安全措施。
三、自动化控制系统的优化1. 参数调节:通过调节传感器的参数,可以优化控制系统的灵敏度和准确性。
这可以通过校准传感器或对传感器的输出数据进行滤波来实现。
2. 算法优化:控制系统的算法是决定其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
通过改进算法,可以提高系统的控制精度和效率。
一些常用的控制算法包括PID控制算法和模糊控制算法。
3. 系统集成:不同的子系统需要协调工作,以实现无人工厂的高效运行。
优化系统集成可以提高整体的生产效率和稳定性。
4. 实时监测:通过实时监测控制系统的运行状态和性能,可以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问题,从而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自动化无人工厂的方案设计
![自动化无人工厂的方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3573d80a0116c175f0e489f.png)
自动化无人工厂的方案设计作者:巨能机器人本文介绍巨能机器人为某水泵生产厂家设计的自动化无人加工工厂的方案。
自动化工厂由水泵端盖组件生产线、内外轴承组件生产线和水泵座生产线3 条线组合在一起,按照30 米跨的厂房规格进行设计,厂房头部和两侧预留4 米宽的通道,中间为生产线主体,生产线宽度22 米,长63 米,生产线的一端设置有集中的工件收集和检测区,对加工完成的零件进行检测和零件中转管理。
作为对方案的验证,巨能机器人试生产了一条水泵端盖的生产线(如图1),经过实际的加工验证,完全达到了设计的要求。
图1 水泵端盖生产线的一角生产线为全自动运转模式,采用现场总线CC-LINK 技术,对线上的设备进行实时控制和实时监控,并设有总控室对全线的生产状态进行掌控,生产线的现场设置大屏幕实时显示生产线状态信息。
现场总线CC-LINK (Control & Communication Link )技术融合了控制与信息处理的现场总线技术是一种省配线、信息化的网络,它不但具备高实时性、分散控制、与智能设备通信、欢迎访问e 展厅 展厅 1 加工中心/FMS 展厅 车铣加工中心, 铣削加工中心, 钻铣加工中心, 镗铣加工中心, 五轴加工中心, ...RAS 等功能,而且依靠与诸多现场设备制造厂商的紧密联系,提供开放式的环境。
由于CC-Link 可以直接连接各种流量计、电磁阀、温控仪等现场设备,降低了配线成本,并且便于接线设计的更改;通过中继器可以在4.3 公里以内保持10M 的高速通讯速度,CC-Link 具有性能卓越、应用广泛、使用简单、节省成本等突出优点。
其不仅解决了工业现场配线复杂的问题,同时具有优异的抗噪性能和兼容性。
CC-Link 是一个以设备层为主的网络,同时也可覆盖较高层次的控制层和较低层次的传感层。
2005 年7 月CC-Link 被中国国家标准委员会批准为中国国家标准指导性技术文件。
自动化工厂的总控室不仅可以监控和管理生产线的状态,也可以通过现场总线技术连接到工厂的空调、空压、电力等辅助系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对整个工厂运转的监控和管理。
自动化无人化生产方案
![自动化无人化生产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eba7d5f9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9d7095d.png)
自动化无人化生产方案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自动化无人化生产逐渐成为工业生产的新趋势。
下面给出一个实施自动化无人化生产方案的具体介绍。
首先,为了实现自动化无人化生产,我们需要引入先进的机器人技术。
机器人可以根据设定的程序和算法,自动完成各种生产操作。
例如,可以使用机器人来完成装配、焊接、搬运等工作。
这样可以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并降低生产成本。
其次,我们可以利用物联网技术来实现生产过程的无人化管理。
通过在各个生产环节中引入传感器和智能设备,可以实时监测和收集生产数据。
这些数据可以通过云平台进行存储和分析,从而实现对生产过程的监控和控制。
同时,在生产过程中出现异常情况时,系统还可以自动发出警报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确保生产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另外,为了进一步实现无人化生产,我们还可以引入自动化仓储技术。
通过使用自动化仓储设备,可以实现自动化的货物存储和物流管理。
例如,可以使用自动堆垛机来完成货物的入库和出库操作,以及自动导航车辆来完成货物的运输和分拣。
这样可以大大减少人工操作,提高作业效率和准确性。
最后,为了保证无人化生产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我们还应该加强对设备和系统的维护和管理。
首先,我们应定期对机器人和自动化设备进行巡检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和高效工作。
其次,我们应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制定相关的操作规程和应急预案,确保设备运行过程中的安全。
总结一下,实施自动化无人化生产方案需要引入先进的机器人技术、物联网技术和自动化仓储技术。
通过这些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和无人化管理,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降低生产成本。
同时,为了保证生产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还需要加强设备和系统的维护和管理,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
无人工厂中的自动化装配线设计与优化
![无人工厂中的自动化装配线设计与优化](https://img.taocdn.com/s3/m/03d432bd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50ca66f.png)
无人工厂中的自动化装配线设计与优化无人工厂作为一种新型的工业生产模式,正在逐渐引起广泛关注。
自动化装配线作为无人工厂的核心设备,对于提高工厂的生产效率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在本文中,将探讨无人工厂中自动化装配线的设计与优化。
一、无人工厂中自动化装配线的概念无人工厂中的自动化装配线是指通过各种自动化设备和机器人来完成产品的装配、检测和包装等工作,从而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
自动化装配线由一系列工作站和输送带组成,产品在输送带上通过各个工作站,经过自动化设备的加工和组装,最终完成产品的生产。
二、无人工厂中自动化装配线的设计原则1. 灵活性:自动化装配线需要根据不同产品的生产需求进行灵活调整,能够适应不同产品的装配和生产工艺。
2. 高效性:自动化装配线应该能够高效地完成产品的装配和加工,提高生产效率,减少人力资源的浪费。
3. 可靠性:自动化装配线需要具备高可靠性,保证工作平稳进行,减少故障和停机时间。
4. 安全性:自动化装配线需要考虑工人的安全问题,合理设置安全措施,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三、无人工厂中自动化装配线的优化策略1. 工艺流程优化:通过对装配流程进行分析和优化,缩短装配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2. 设备优化:选择合适的自动化设备和机器人,提高装配精度和生产效率。
3. 数据分析优化:通过对生产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找出装配线上的瓶颈和问题,进一步优化装配线的设计。
4. 智能化优化:引入人工智能技术,使装配线能够自主判断和调整,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四、无人工厂中自动化装配线的应用案例1. 汽车生产线:在汽车制造行业,自动化装配线已经得到广泛应用。
通过自动化设备和机器人的配合,可以完成车身焊接、喷涂、安装零部件等工作,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2. 电子产品生产线:在电子产品制造行业,自动化装配线可以完成电子元件的焊接、组装和测试等工作,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3. 食品加工生产线:在食品加工行业,自动化装配线可以实现食品的自动装配、包装和质量检测,提高生产效率和食品安全。
无人工厂的智能化调度与排产系统设计方法
![无人工厂的智能化调度与排产系统设计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9852133d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c1.png)
无人工厂的智能化调度与排产系统设计方法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工智能的应用,无人工厂正成为制造业的趋势。
无人工厂不仅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还可以减少工人的劳动强度和安全风险。
然而,要实现无人工厂的智能化调度与排产系统,需要设计一套有效的方法。
本文将介绍无人工厂的智能化调度与排产系统设计方法,并阐述其应用前景。
一、无人工厂的背景与挑战随着机器人和自动化设备的发展,无人工厂已成为现实。
然而,无人工厂的智能化调度与排产系统设计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生产线上的机器人和设备需要具备自主决策和协作能力,以适应生产环境中的变动。
其次,无人工厂需要准确预测和规划产品需求,以实现高效的生产调度和排产。
最后,无人工厂的智能化调度与排产系统需要满足人性化的操作界面和信息反馈需求,方便管理人员进行监控和调整。
二、无人工厂的智能化调度与排产系统设计方法为了实现无人工厂的智能化调度与排产系统,可以采用以下设计方法:1. 机器学习与人工智能算法利用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算法,对生产线上的机器人和设备进行学习和优化。
通过分析历史数据和实时传感器数据,机器学习算法可以预测产品需求和生产环境的变动,并根据需要调整生产计划和调度。
同时,人工智能算法可以使机器人和设备具备自主决策和协作能力,实现更加灵活和高效的生产调度。
2. 多模态感知技术利用多模态感知技术,将视觉、声音、触觉等多种信息进行融合和分析。
通过视觉检测和声音识别等技术,可以实时监控生产线上的机器人和设备,确保其正常工作和安全运行。
同时,触觉传感器可以实现对产品质量的检测和控制,提高生产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3. 虚拟仿真与优化算法利用虚拟仿真技术,对无人工厂的生产过程进行模拟和优化。
通过建立准确的生产模型和优化算法,可以预测各种情况下的最优生产调度和排产方案。
虚拟仿真还可以帮助管理人员进行决策和调整,提高生产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三、无人工厂的智能化调度与排产系统的应用前景无人工厂的智能化调度与排产系统在未来将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无人工厂自动化装配线的设计与实施
![无人工厂自动化装配线的设计与实施](https://img.taocdn.com/s3/m/72446563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ee.png)
无人工厂自动化装配线的设计与实施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无人工厂自动化装配线已经成为现代制造业的趋势。
本文将详细探讨无人工厂自动化装配线的设计与实施。
一、引言随着全球竞争的日益激烈,制造企业为了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开始引入无人工厂自动化装配线。
本文旨在探讨无人工厂自动化装配线的设计与实施,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并应用于实际生产中。
二、自动化装配线的概念1. 自动化装配线的定义无人工厂自动化装配线是一种利用计算机控制和机械设备实现产品自动化生产的装配线。
它可以完成从零部件到成品的自动化装配过程,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和装配精度。
2. 自动化装配线的优势自动化装配线具有以下优势:(1)提高生产效率:无人工厂自动化装配线可以实现连续高效的生产,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2)降低生产成本:自动化装配线减少了人工操作,降低了人力成本。
(3)提高产品质量:自动化装配线可以实现精准装配,减少人为错误,提高产品质量。
(4)改善工作环境:无人工厂自动化装配线减少了对劳动力的依赖,改善了工作环境。
三、无人工厂自动化装配线的设计1. 设备选择在设计无人工厂自动化装配线时,首先需要选择适合的设备,包括机械臂、传感器、控制系统等。
这些设备应能够满足产品的装配需求,并具备高度的可编程性和精确度。
2. 产品流程规划在设计装配线时,需要制定产品的装配流程。
根据产品的特点和工艺要求,合理规划装配顺序,确保装配过程的顺畅和高效。
3. 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无人工厂自动化装配线需要一个稳定可靠的自动化控制系统。
该系统应能够实现对整个装配生产线的监控和控制,包括设备的操作、传感器的反馈以及异常情况的处理等。
四、无人工厂自动化装配线的实施1. 装配线建设在实施无人工厂自动化装配线时,需要进行装配线的建设。
这个过程包括设备安装、调试和联网等。
确保所有设备正常运行,并能够实现与其他系统的数据交互。
2. 人员培训在装配线实施完成后,需要进行相关人员的培训。
培训内容包括整个装配线的操作、维护和故障排除等。
无人工厂中的电气控制系统设计与调试
![无人工厂中的电气控制系统设计与调试](https://img.taocdn.com/s3/m/7bd05ed7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36.png)
无人工厂中的电气控制系统设计与调试无人工厂是一种基于自动化和智能化的生产模式,通过自动化设备和系统来完成生产过程,减少人为干预,实现高效、精确的生产。
在无人工厂中,电气控制系统是关键的一环,它负责各种设备的控制和协调,确保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
本文将详细介绍无人工厂中的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与调试过程。
一、设计前的需求分析与规划在设计无人工厂中的电气控制系统之前,首先需要进行需求分析与规划。
这包括确定生产线的工作流程、设备数量和类型、工作负荷等方面的要求。
同时还需要考虑到未来的扩展性和灵活性,以便在生产需求发生变化时能够快速调整和适应。
在需求分析与规划过程中,需要与相关部门和专业人员进行充分的沟通与协调,确保设计的电气控制系统能够满足生产线的需求,并具备高可靠性和稳定性。
二、电气控制系统设计在确定了需求和规划后,就可以开始进行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了。
设计的目标是实现对生产设备的自动化控制和协调,确保生产过程的高效运行。
1. 电气控制系统的结构设计电气控制系统的结构设计是整个设计过程的基础,它包括了各种控制设备、传感器、执行器等的布局和连接方式。
设计时需要考虑到设备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依赖关系,以及信号的传输和反馈机制,确保系统的高效稳定运行。
2. 控制策略的制定控制策略是电气控制系统设计的核心内容,它确定了各个设备的工作方式和协调规则。
在无人工厂中,常采用的控制策略包括集中控制和分布式控制两种方式。
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选择合适的控制策略,并设计相应的控制算法和逻辑。
3. 电气设备的选择和配置电气设备的选择和配置是设计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需要根据生产线的需求和工作特点,选择适当的电气设备,并进行合理的配置和布局。
同时还需要考虑到设备的可靠性和维修保养的便利性,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三、电气控制系统的调试与优化设计完成后,需要进行电气控制系统的调试与优化,以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和性能的最优化。
调试和优化的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硬件设备的联调与测试在调试过程中,需要将各个控制设备进行联调和测试,确保它们能够正常工作并与其他设备协调运行。
山崎马扎克的智能工厂之道
![山崎马扎克的智能工厂之道](https://img.taocdn.com/s3/m/63979ec881c758f5f61f6760.png)
2017年---
我们处于一个无与伦比的美好变革时代!
---2018年--我们处于一个无与伦比的美好变革时代!
中国市场状况:制造业会发生什么?
GDP增速放缓
制造业面临重大的变化
制造业成本明显上升
经济转型难
机械行业用工荒
国家环保力度
制造业向工业4.0方向发展
中美贸易战升级
创业者 山崎定吉
IT是个平台,是为OT服务的。OT包括数据、知识、秘籍。有了IT平台和软 件技术,大数据可以帮劣企业更快、更好地获得智慧、智能。OT是有企业 气质的,跟企业知识传递是有关,OT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是工业化的根。
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信息化”时代的重要发展阶段。IoT(Internet of
Mazak SMART BOXTM
பைடு நூலகம்
SPS是用于构筑高度智能化工厂的核心软件
程序编制
日程编制
准备作业
加工
• 编制加工程序 • 加工模拟
• 编制日程
・刀具管理 ・刀具准备
• 机械监控 • 运转统计
• FMS自劢运转的管理 • 运转模拟
办公室网络
MT Connect
数据库
保障网络安全
设备利用数 据
安全传输数输 据(消除 使用USB闪存的风险)
马扎克中国
1987年 CIM工厂
1998年 Cyber工厂
MAZAK智能工厂成长之路
1978年 YMS-30 1981年 FMF工厂 1985年 FMS 大口工厂
马扎克中国
1987年 CIM工厂
1998年 Cyber工厂
2016年 大口工厂 FMS
无人工厂方案
![无人工厂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3bdd7005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84.png)
无人工厂方案概述无人工厂是指利用先进的自动化技术和机器人技术,实现在没有或者极少人工干预的情况下完成生产制造任务的工厂。
无人工厂将传统制造业与现代科技相结合,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升产品质量和安全性。
本文将介绍无人工厂的背景和重要性,以及实现无人工厂的关键技术和方案。
背景随着人口增长、劳动力成本上升和市场竞争加剧,传统制造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传统制造业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人工生产效率低下,劳动力成本高昂,并且存在一定的质量和安全风险。
因此,无人工厂的出现成为了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之一。
重要性实现无人工厂具有以下重要意义:1.提高生产效率:无人工厂采用自动化和机器人技术,能够实现精确、高效和连续的生产过程,提高生产效率。
2.降低生产成本:无人工厂不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可以减少劳动力成本和相关费用,降低生产成本。
3.提升产品质量:无人工厂的生产过程几乎没有人为因素的干扰,可以保证产品的一致性和质量稳定性。
4.提高安全性:在无人工厂中,机器人可以承担危险和高风险操作,减少人员受伤的风险,提高工作安全性。
5.实现可持续发展:无人工厂可以更好地利用资源,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技术实现无人工厂需要依靠一系列关键技术的支持,包括但不限于:1.自动化技术:自动化技术是实现无人工厂的基础。
通过使用传感器、执行器和控制系统等设备,实现对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控制和监控。
2.机器人技术:机器人是无人工厂的核心元素。
采用不同类型的机器人,如工业机器人、无人机等,完成各种生产和运输任务。
3.人工智能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可以赋予机器人更强的智能和学习能力,使其能够适应不同的生产环境和任务需求。
4.大数据和云计算:利用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可以对生产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和数据分析,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控制。
5.物联网技术:无人工厂需要将各种设备和系统进行连接,物联网技术能够实现设备之间的互联和信息共享。
实施方案实现无人工厂需要有一个完整的实施方案,包括以下步骤:1.分析和规划:对现有的生产过程进行详细分析,确定可以实现无人操作的环节和任务,制定实施计划和时间表。
智能化工厂施工方案
![智能化工厂施工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5369857d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2f.png)
智能化工厂施工方案1. 引言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工业的进步,智能化工厂成为了当前工业领域的重要趋势。
智能化工厂通过应用先进的技术和自动化设备,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并实现生产过程的数字化管理。
本文将介绍智能化工厂的施工方案,包括工厂布局、设备选型和智能化系统的部署。
2. 工厂布局智能化工厂的布局需要考虑生产流程的优化和设备的合理配置。
以下是一些建议的布局设计原则:- 将不同的生产环节合理分区,使物料流动更加顺畅;- 考虑工作人员的舒适度和安全性,设置合适的通道和紧急出口;- 考虑未来的扩展和升级,预留足够的空间。
3. 设备选型智能化工厂的设备选型需要根据生产需求和工艺要求来确定。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智能化设备:- 自动化生产线:可以实现自动装配和自动化控制,提高生产效率;- 机器人系统:可以完成重复性高的工作,减少人力成本;- 传感器和监测设备:可以实时监测生产数据和设备状态,为管理决策提供支持。
4. 智能化系统部署智能化工厂需要有效的智能化系统来实现设备间的协调和数据的集成。
以下是一些需要考虑的智能化系统:- 工厂自动化系统:用于控制和监测生产设备,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 数据管理系统:用于收集、存储和分析生产数据,提供决策支持;- 人机界面系统:提供操作界面和监控系统,方便工作人员的操作和管理。
5. 结论智能化工厂施工方案涉及到工厂布局、设备选型和智能化系统的部署。
通过合理的布局设计、选择适当的设备和部署有效的智能化系统,可以提高工厂的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实现智能化生产。
然而,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还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定制化的设计和调整,以满足工厂的实际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介本文介绍巨能机器人为某水泵生产厂家设计的自动化无人加工工厂的方案。
自动化工厂由水泵端盖组件生产线、内外轴承组件生产线和水泵座生产线3条线组合在一起,按照30米跨的厂房规格进行设计,厂房头部和两侧预留4米宽的通道,中间为生产线主体,生产线宽度22米,长63米,生产线的一端设置有集中的工件收集和检测区,对加工完成的零件进行检测和零件中转管理。
作为对方案的验证,巨能机器人试生产了一条水泵端盖的生产线(如图1),经过实际的加工验证,完全达到了设计的要求。
生产线为全自动运转模式,采用现场总线CC-LINK技术,对线上的设备进行实时控制和实时监控,并设有总控室对全线的生产状态进行掌控,生产线的现场设置大屏幕实时显示生产线状态信息。
现场总线CC-LINK (Control &Communication Link)技术融合了控制与信息处理的现场总线技术是一种省配线、信息化的网络,它不但具备高实时性、分散控制、与智能设备通信、RAS等功能,而且依靠与诸多现场设备制造厂商的紧密联系,提供开放式的环境。
由于CC-Link 可以直接连接各种流量计、电磁阀、温控仪等现场设备,降低了配线成本,并且便于接线设计的更改;通过中继器可以在 4.3 公里以内保持10M 的高速通讯速度,CC-Link 具有性能卓越、应用广泛、使用简单、节省成本等突出优点。
其不仅解决了工业现场配线复杂的问题,同时具有优异的抗噪性能和兼容性。
CC-Link是一个以设备层为主的网络,同时也可覆盖较高层次的控制层和较低层次的传感层。
2005年7月CC-Link被中国国家标准委员会批准为中国国家标准指导性技术文件。
自动化工厂的总控室不仅可以监控和管理生产线的状态,也可以通过现场总线技术连接到工厂的空调、空压、电力等辅助系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对整个工厂运转的监控和管理。
图1 水泵端盖生产线的一角图2 全自动方案的工艺布置整体图工艺方案设计自动化生产工厂的生产纲领是年产20万件,生产节拍为1分钟一组套件。
水泵端盖组件生产线中水泵端盖部分有三条相同的支线,如果有其中一条出现故障,其他两条可以继续工作,整个生产线不会停下来。
相同的设计也用在了水泵座的生产线上,也采用了两条相同配置的支线结构。
1、水泵端盖组件生产线水泵端盖组件生产线构成包含水泵端盖支线、压环支线、组件支线、集中托盘料道、抽检工位、压装工位、打标工位、工件输出料道、工件检测区、试漏区、包装区等。
1.1 水泵端盖支线的工艺过程线的布置按照水泵端盖、压环和组件的顺序构成,如图2。
水泵端盖零件单线的节拍为3分钟,3条线平均下来的节拍为1分钟,满足年产20万件的要求。
每条支线配备一个20位料仓,可以一次填装100个零件,按照3分钟的节拍,单次填装可以连续工作5个小时。
水泵端盖毛坯由(2)门式机器人的机械手从(1)自动料仓中抓取出来,快进到第一工序的车床OP10的工件等待区,当OP10车床完成第一工序OP10加工后,机器人进入到车床内部,定点到工件交换区,先将加工完成的零件卸下,机械手头部转动90°后将毛坯件送到车床卡盘中,然后退出车床,快进到(5)翻转工位,该工位完成零件的翻转180°动作,机器人抓取翻转后的零件快进到第二工序的车床OP20的工件等待区,当车床完成零件的第二工序OP20的加工后,执行和第一工序相同的动作,将零件进行交换,然后机器人将第二工序完成的零件放到(6)输送托盘上,托盘上有定位装置,将零件进行中心定位。
输送托盘将零件输送至加(9)加工中心的上料位置,需要上料时由(8)门式机器人抓取,快进到(7)角定位工位完成零件的角向定位,然后由机械手抓取,送到加工中心的工件等待区,加工中心工序完成零件的第三工序OP30的加工,第三工序有三个工位,一次装夹后全部3个工位的加工,当需要上料时,先移动到OP30的第一工位和加工完成的零件进行交换,然后放到翻转工位进行翻转180°,再将翻转后的零件与第二个工位的零件进行交换,以此类推和其他2个工位依次进行零件交换,最后把全部加工完成的零件放入到(10)工件清理工位进行清理,然后放到(31)集中输送托盘上,至此水泵端盖零件的全部工序完成。
图31.2 压环支线的工艺过程压环支线生产节拍为1分钟,配备一个6工位的料仓,可以一次装填300个零件,单次填装可以连续工作5个小时。
关于压环的加工,也是分两道工序,使用机器人进行装卸。
同时在第一工序切断时,我们使用尾座做为辅助机构,即先用尾座撑住准备切断的部分后再进行切断。
压环采用5个零件共用一段毛坯料,第一序车床连续加工5个零件后,再由机器人进行上料,继续下一个循环的加工。
当第一序车床OP10完成一个压环的第一工序OP10加工后,(22)尾座气爪移动到工件加工区,内撑卡住压环零件,与主轴一起旋转,机床刀具进行切断加工,然后尾座气爪移开,(23)门式机器人的机器人水平旋转180°后进入到车床内部,与尾座气爪进行工件交换,然后退出机床,车床OP10开始进行下一零件的加工,机器人同时快进到第二序车床OP20的待加工区,水平旋转180°,垂直旋转90°,当第二序车床加工完成后,机器人进入到车床内部进行工件交换,完成后进入(26)零件件的清洗工位,对零件进行清理,之后放到(31)集中输送托盘上的有水泵端盖零件和压装工位定位夹具的托盘上,然后机器人回到起始的等待位置,托盘和定位夹具一起移动到压装工位进行压装,压装工位的传感器进行测量,不合格的零件丢入收集箱,合格的零件进入打标工位进行打标后进入下一工位。
水泵端盖零件在进入压装工位之前有抽检工位进行质量控制。
图41.3 水泵端盖组件支线的工艺过程水泵端盖组件支线的生产节拍是1分钟,直接从(31)集中托盘上取料,不需要料仓,可以连续工作。
水泵端盖和压环加工完毕后还需要进行压装,压装完毕的工件(水泵端盖组件),还需要进行环形槽部分的挤压和内孔部分的精车(考虑到压装和挤压变形,内孔配合尺寸必须要再精车一次)。
由(41)门式机器人从(31)集中料道的托盘上取料,快进到车床的待加工区,当车床完成加工后,进入到车床与加工完成的零件进行交换,然后将加工完成的零件放到(130)检漏工位,由工件由检漏设备压紧,并通上接头打压试漏,对不合格的零件输出到不合格零件收集箱,合格的零件推入到(45)输出料道上输送到工件收集区,进行最终检测和收集,至此水泵端盖组件的全部工序完成。
图52、内外轴承组件生产线内外轴承组件生产线由触点支线、内轴承支线、外轴承支线和和集中工件检测收集区构成。
线的布置按照触点支线、内轴承支线、外轴承支线的顺序构成,如图2。
2.1 触点支线的工艺过程节拍为20秒,满足年产60万件的要求(一个内轴承上需要焊接3个触点)。
配备一个棒料输送机,单次填装可以连续工作10个小时以上。
采用专用的自动切割机自动上料,用成型刀具加工端面的圆锥面,锯片刀具切断。
棒料输送机将成型的把棒料直接送到自动切割机中进行切断,在每个零件的切断之前由成型刀进行锥面的加工,加工完成后由(57)输送入到(58)输送机,最后进入到下一工序的焊接工位上料器中。
图62.2 外轴承零件支线的工艺过程外轴承零件支线的生产节拍是1分钟,满足年产20万件的要求。
配备一个棒料输送机,单次装填可以连续工作10个小时以上。
棒料输送机将外轴承零件的环棒料送入车床进行第一个工序OP10的加工,加工完成后,(71)尾座气爪移动到加工区,内撑夹持外轴承,与主轴一起旋转,机床进行切断加工,切断之后尾座气爪移开,(71)门式机器人的机械手进入机床将尾座气爪上的零件取走,放到焊接工位的上料区,焊接工位的机器人将外轴承零件抓取到焊接工位并定位,并将由触点支线输送过来的触点焊接到外轴承上,焊接完成后由焊接工位的机器人将零件放到第三工序的上料区,由(75)门式机器人和第三序车床OP30和第四序车床OP40完成剩下两序的加工,第三序和第四序之间有翻转工位进行翻转,加工全部完成的零件进入(79)输出料道输送到工件收集区进行收集和检查。
图72.3 内轴承零件支线的工艺过程内轴承零件支线的生产节拍是1分钟,满足年产20万件的要求。
配备一个棒料输送机,单次装填可以连续工作10个小时以上。
棒料输送机将内轴承零件的环棒料送入车床进行第一个工序OP10的加工,加工完成后,(89)尾座气爪移动到加工区,内撑夹持外轴承,与主轴一起旋转,机床进行切断加工,切断之后尾座气爪移开,(90)门式机器人的机器人进入机床将尾座气爪上的零件取走,放入第二序车床完成剩下工序的加工,加工全部完成的零件进入(93)输出料道,输送到工件收集区进行收集和检查,至此内外轴承组件的全部工序完成。
图83、水泵座生产线水泵座生产线构成包含水泵座生产线、工件输出料道、工件检测区、包装区等,如图2。
3.1 水泵座生产线的工艺过程水泵座生产线有两条相同的支线构成,单条支线的节拍为2分钟,两条线平均下来的生产节拍是1分钟,满足年产20万件的要求。
每个支线配备20P的料仓,单次填装可以连续工作12个小时以上。
水泵座毛坯由(104)门式机器人从(103)自动料仓中抓取出来,快进到第一工序的车床OP10的工件等待区,当车床完成第一工序OP10加工后,机器人进入到车床内部,定点到工件交换区,先将加工完成的零件卸下,机器人头部转动90°后将毛坯件送到车床卡盘中,然后退出车床,快进到(107)翻转工位,翻转工位完成零件的翻转180°动作,机器人抓取翻转后的零件快进到第二工序的车床的工件等待区,当第二序车床完成零件的第二工序OP20的加工后,执行和第一工序相同的动作,将零件进行交换,然后机器人将第二工序完成的零件放到(108)输送托盘上,输送托盘移动到加工中心序的上料位置,当需要上料时由(109)门式机器人的机器人抓取,进行OP30工序的两个工位的加工,期间两个工位需要交换工件时经过(110)翻转工位进行翻转,然后再由机器人进行装夹,最后由机器人将完成的工件放入到(112)工件清理工位进行清理,然后放到(114)输出料道上,输送到工件收集区进行收集和检查,至此水泵座零件的全部工序完成。
图94、生产线总控系统和零件转运仓库生产线采用现场总线技术,对线上的设备进行实时监控,并设有总控室(图10)对全线的生产状态进行掌控,生产线的现场设置大屏幕(图11)实时显示生产线状态信息,生产线的一端设置有集中的工件收集和检测区(图10),对加工完成的零件进行检测和零件中转管理。
设备运转的运转状态通过远程的工控机进行收集,利用模态组件进行集中收集、整理和显示,对设备运转状态进行分析,并提出预警及警报信息。
图10图11总结自动化工厂采用了模块化和现场总线的设计思路,每条生产支线按照工序分成各个独立的单元模块,各个模块之间通过现场总线CC-Link共享信息,模块之间相互彼此独立,各个模块可以独立运转,同一单元内的机器人和机床也采用分离式的控制,相互各不影响,即使机器人出现故障,机床也可以继续运转,就连中转的料道也设计成独立控制的形式,这种模块化的设计,也有利于设备的维护和检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