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新生分班化学试卷_图文 VIP专享
高一新生分班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

高一新生分班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曲线能正确表达对应的反应或过程的是A B C DA.等质量的锌和铁分别与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反应B.一定温度下,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固体C.向盛有一定量稀硫酸的烧杯中不断加水稀释D.向一定量的氧化铁中通入一氧化碳气体并持续高温2.除去下列各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用试剂及方法不正..确.的是A.N2(O2)——将气体通过灼热且足量的Cu粉B.铜粉(CuO)——通入足量的CO气体并加热C.烧碱溶液(Na2CO3)——加入过量的Ca(OH)2溶液,过滤D.CaCl2溶液(盐酸)——加入过量的CaCO3固体,过滤3.有一包白色固体样品,可能由硫酸钠、氢氧化钠、碳酸钙、氯化钡、氯化镁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组成,为探究该样品的组成,某小组取适量样品按下列流程进行实验。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滤渣a的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B.滤液中溶质的成分除氯化钠还有氢氧化钠、硫酸钠C.白色沉淀b的成份是碳酸钡D.若现象①“滤渣全部溶解”变为“滤渣部分溶解”,其他现象不变,则不能确定原样品中一定存在氯化镁4.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相同体积的气体具有相同的分子数,反之亦然。
取20℃和101kPa下相同体积的CH4和O2混合,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恢复到初始温度和压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参加反应的CH4和O2的体积比为1:1B.生成的CO2分子个数为原来气体分子数的三分之一C.反应后气体的体积为原来的二分之一D.反应后的气体中C、O原子的个数比为1:25.下列归纳和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化学与生活B.化学与安全①用甲醛可保鲜海产品②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③用生石灰作食品干燥剂①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纯度②进行化学实验时配戴护目镜③发现厨房中天然气泄漏马上拨打119报警C.化学与资源D.化学与发现①塑料的使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金属资源②稀土是宝贵的不可再生资源③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化学资源①卢瑟福确定了原子的核式结构②拉瓦锡第一个发现并提出了质量守恒定律③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元素周期表A.A B.B C.C D.D6.取一定量的氧化铁与氧化铜的混合物,加入稀硫酸(含0.2molH2SO4),恰好完全反应成盐和水.原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是A.12.8 g B.6.4g C.3.2g D.1.6g7.向硫酸亚铁、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些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A和滤液。
高一新生分班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

高一新生分班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不能正确反映相关实验过程中量的变化关系的图像是( )A.分别向等质量Fe和Al中加入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B.一定压强下,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C.一定温度下,向不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D.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氧气中,a使用催化剂,b未使用催化剂2.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氧气的溶解度随压强变化的关系B.将等质量的镁片和铁片投入到足量稀硫酸中C.MnO2对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影响D.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稀释A.A B.B C.C D.D3.除去下列各物质中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和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选项物质(括号内为杂质)试剂操作方法A Fe 粉(CuSO4)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B MnO2固体(KC1)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C CO2 (H2)足量氧气点燃D KNO3溶液(K2SO4)过量Ba(NO3)2溶液过滤A.A B.B C.C D.D4.下列除杂(括号内为杂质)选用的试剂或方法正确的是 ( )A.CuO(C):隔绝空气高温加热B.N a2SO4溶液(N a OH):加适量稀盐酸C.CO2(HCl):将气体通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D.CaCl2溶液(HCl):加入过量碳酸钙,充分反应后过滤5.取一定量的氧化铁与氧化铜的混合物,加入稀硫酸(含0.2molH2SO4),恰好完全反应成盐和水.原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是A.12.8 g B.6.4g C.3.2g D.1.6g6.下列曲线能正确表达对应的反应或过程的是A.向一定量的盐酸中逐滴加水稀释B.某温度下将一定量接近饱和的KNO3溶液恒温蒸发水分C.金属与一定量的稀硫酸反应,由图像可知,金属N比金属M活泼D.将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由t1℃升温至t2℃时,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a>b>c7.将一个不与盐酸反应的小球放入盛有盐酸的烧杯中,小球漂浮在液面上,将几枚洁净的小铁钉投入烧杯中,当不再有气泡逸出时(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小球的位置与开始时比较,将()A.下沉一些 B.不变 C.上浮一些 D.无法判断8.利用废硫酸制备K2SO4的流程如下图.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流程中CaCO3可循环使用 B.将CaCO3研成粉末的目的使反应更充分C.M和碱混合微热产生无色无味气体 D.洗涤所得晶体,是为了除去表面的杂质9.取一定质量的CaCO3高温煅烧一段时间后冷却,测得剩余固体为12.8 g,向剩余固体中加入200 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得到208.4 g不饱和溶液。
高一新生分班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

高一新生分班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1.除去下列各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项目物质杂质(少量)试剂操作方法A CaO固体CaCO3固体加入适量的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B CO2CO通O2点燃C NaNO3Na2SO4适量氢氧化钡溶液过滤D KClO3MnO2水溶解、过滤、蒸发A.A B.B C.C D.D2.除去下列各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用试剂及方法不正确...的是A.N2(O2)——将气体通过灼热且足量的Cu粉B.铜粉(CuO)——通入足量的CO气体并加热C.烧碱溶液(Na2CO3)——加入过量的Ca(OH)2溶液,过滤D.CaCl2溶液(盐酸)——加入过量的CaCO3固体,过滤3.要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物质为杂质),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中,不合理的是A.KNO3(NaCl):蒸发结晶后,洗涤干燥B.NaCl溶液(Na2SO4):加入适量的BaCl2溶液,过滤C.N2(O2):将气体缓缓通过灼热的铜网D.KCl溶液(K2CO3):加入适量的稀盐酸4.现有表面被氧化的镁条样品6g,加入到盛有73g质量分数为19%的稀盐酸的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得到0.2g气体。
則原镁条样品中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A.48% B.60% C.76% D.84%5.下列四个图像中,能正确反映对应关系的是A.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水中加入KNO3固体B.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C.向一定量的硫酸铜溶液中加入铁粉D.向一定量的MnO2中加入H2O2溶液6.下列除杂方案中(括号中物质是杂质),正确的是()A.N2(O 2):通过红热的木炭 B.烧碱(纯碱):加适量稀盐酸、蒸发C.Cu(CuO):加过量的盐酸溶液并过滤 D.NaHCO3(Na2CO3):高温煅烧7.取一定量的氧化铁与氧化铜的混合物,加入稀硫酸(含0.2molH2SO4),恰好完全反应成盐和水.原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是A.12.8 g B.6.4g C.3.2g D.1.6g8.如图所示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高于20℃以后,B的溶解度比C大B.10℃时,C接近饱和的溶液升高温度可以达到饱和C.20℃时,A、B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D.35℃时,A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0%9.将一定质量的镁、锌混合物粉末放入到一定质量的硫酸铜溶液中,待反应停止后,过滤得滤渣和滤液,再向滤渣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滤渣部分溶解且有气体生成,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滤渣中一定有镁、铜 B.滤渣中一定有镁、锌、铜C.滤液中一定有硫酸铜和硫酸锌 D.滤液中一定有硫酸镁,一定没有硫酸铜10.下列曲线能正确表达对应的反应或过程的是A.向一定量的盐酸中逐滴加水稀释B.某温度下将一定量接近饱和的KNO3溶液恒温蒸发水分C.金属与一定量的稀硫酸反应,由图像可知,金属N比金属M活泼D.将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由t1℃升温至t2℃时,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a>b>c11.下列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服用胃舒平[主要成分是Al(OH)3]治疗胃酸过多,胃液pH的变化B.向一定质量的稀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C.将等质量的镁和铁分别投入到盛有足量同种稀硫酸的两个容器中D.浓盐酸敞口放置12.实验方法能达到实验目的是A.A B.B C.C D.D 13.下列物质的鉴别、除杂的试验中所用的试剂或方法正确的是()选实验目的所用试剂或方法项A鉴别CO和CO2闻气味B鉴别稀硫酸和稀盐酸加氯化钡溶液C除去生石灰中杂质石灰石加水D除去氧化铜中碳粉加稀硫酸A.A B.B C.C D.D 14.下表中对部分知识的归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A B.B C.C D.D15.下列从左到右依次代表ABCD四个图像中,能正确表示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向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盐酸 B.向一定量稀硫酸中加水稀释C.加热等质量的氯酸钾制取氧气 D.向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CaO16.下列曲线能正确表达对应的反应或过程的是A B C DA.等质量的锌和铁分别与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反应B.一定温度下,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固体C.向盛有一定量稀硫酸的烧杯中不断加水稀释D.向一定量的氧化铁中通入一氧化碳气体并持续高温17.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由CaCO3、Na2SO4、KNO3、FeSO4、BaCl2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做实验得以下结果:⑴ 将此固体粉末加到水中,得到白色沉淀,且上层清液为无色;⑵ 该白色沉淀部分溶于稀硝酸,并有无色气体产生。
高一新生分班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

高一新生分班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1.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所用的试剂和方法不正确的是 ( )。
物质杂质除去杂质所用的试剂和方法A Cu Fe加入足量的稀硫酸,过滤,洗涤,干燥B Cu(OH)2固体CuCl2加入适量稀盐酸,过滤C HNO3溶液HCl加适量的AgNO3溶液,过滤D CO气体CO2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干燥A.A B.B C.C D.D2.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氧气的溶解度随压强变化的关系B.将等质量的镁片和铁片投入到足量稀硫酸中C.MnO2对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影响D.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稀释A.A B.B C.C D.D3.除去下列各物质中混有少量杂质,所用试剂正确的是选项物质杂质所用试剂A镁粉铁粉稀硫酸B N2O2灼热的铜网C稀盐酸MgCl2KOH溶液D NaCl Na2SO4Ba(NO3)2溶液A.A B.B C.C D.D4.除去下列各物质中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和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A.A B.B C.C D.D5.下列除杂(括号内为杂质)选用的试剂或方法正确的是 ( ) A.CuO(C):隔绝空气高温加热B.N a2SO4溶液(N a OH):加适量稀盐酸C.CO2(HCl):将气体通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D.CaCl2溶液(HCl):加入过量碳酸钙,充分反应后过滤6.下列归纳和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化学与生活B.化学与安全①用甲醛可保鲜海产品②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③用生石灰作食品干燥剂①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纯度②进行化学实验时配戴护目镜③发现厨房中天然气泄漏马上拨打119报警C.化学与资源D.化学与发现①塑料的使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金属资源②稀土是宝贵的不可再生资源③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化学资源①卢瑟福确定了原子的核式结构②拉瓦锡第一个发现并提出了质量守恒定律③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元素周期表A.A B.B C.C D.D7.等质量的镁、铝、锌分别与相同质量20%的盐酸充分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大小关系的猜测:①Al>Mg>Zn; ②Al=Mg=Zn; ③Al=Mg>Zn; ④Al=Zn>Mg; ⑤Al>Mg=Zn.其中错误的个数为A.5个 B.2个 C.3个 D.4个8.如图所示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高于20℃以后,B的溶解度比C大B.10℃时,C接近饱和的溶液升高温度可以达到饱和C.20℃时,A、B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D.35℃时,A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0%9.下列曲线能正确表达对应的反应或过程的是A.向一定量的盐酸中逐滴加水稀释B.某温度下将一定量接近饱和的KNO3溶液恒温蒸发水分C.金属与一定量的稀硫酸反应,由图像可知,金属N比金属M活泼D.将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由t1℃升温至t2℃时,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a>b>c10.将一个不与盐酸反应的小球放入盛有盐酸的烧杯中,小球漂浮在液面上,将几枚洁净的小铁钉投入烧杯中,当不再有气泡逸出时(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小球的位置与开始时比较,将()A.下沉一些 B.不变 C.上浮一些 D.无法判断11.利用废硫酸制备K2SO4的流程如下图.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流程中CaCO3可循环使用 B.将CaCO3研成粉末的目的使反应更充分C.M和碱混合微热产生无色无味气体 D.洗涤所得晶体,是为了除去表面的杂质12.要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物质为杂质),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中,不合理的是A.KNO3(NaCl):蒸发结晶后,洗涤干燥B.NaCl溶液(Na2SO4):加入适量的BaCl2溶液,过滤C.N2(O2):将气体缓缓通过灼热的铜网D.KCl溶液(K2CO3):加入适量的稀盐酸13.下列不能正确反映相关实验过程中量的变化关系的图像是( )A.分别向等质量Fe和Al中加入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B.一定压强下,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C.一定温度下,向不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D.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氧气中,a使用催化剂,b未使用催化剂14.实验室使用大理石和盐酸反应制取的CO2是不纯净的,为证明该气体中含有多种物质,所用的试剂及使用顺序正确的是()A.无水硫酸铜、硝酸银溶液、石灰水B.浓硫酸、氢氧化钠溶液、石灰水C.硝酸银溶液、石灰水、无水硫酸铜D.氯化钙、石蕊试液、水15.除去下列各组物质中的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均正确的是物质杂质除杂所用的试剂和方法A CaO CaCO3加入适量的稀盐酸,蒸发B H2HCl依次通过NaOH溶液、浓硫酸C NaOH溶液Ca(OH)2先加入过量的Na2CO3溶液,再过滤D KCl溶液CuCl2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过滤A.A B.B C.C D.D16.下列各组内物质间的转化关系中,存在不能一步转化的是()A. B.C. D.17.如图中X、Y、Z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箭头表示物质之间可以向箭头方向一步转化,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若X是SO2,则Z可能是O2B.若X是H2O,则Z可能是O2C.若X是O2,则Z可能是CO2D.若X是CO2,则Z可能是H2CO318.将一定质量的铜锌合金的粉末加入到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滴加少量的稀盐酸,有气泡产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滤液中的溶质一定含有硝酸铜 B.滤液中溶质一定不含硝酸银C.滤渣中可能含有银和锌 D.滤渣中一定没有铜19.如图是某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30 ℃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40 gB.50 ℃时,将40 g该物质加入100 g水中,搅拌后得到的是不饱和溶液C.温度升高,溶液中该固体的质量分数一定增大D.20 ℃和30 ℃时的两份该物质溶液,所含的溶质的质量可能相等20.为测定某赤铁矿石中氧化铁的含量,小冰用一氧化碳还原12g该赤铁矿石样品,充分反应完成后,称得剩余固体质量为9.3g,假设矿石中其他物质不参与反应,请你推算,该矿石中氧化铁的含量为()A.85% B.80% C.75% D.70%21.化学实验室要从X、银、铜、锌四种金属混合物中分离某贵重金属。
高一新生分班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

高一新生分班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1.如图中X、Y、Z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箭头表示物质之间可以向箭头方向一步转化,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若X是SO2,则Z可能是O2B.若X是H2O,则Z可能是O2C.若X是O2,则Z可能是CO2D.若X是CO2,则Z可能是H2CO32.除去物质中的少量杂质,下列方法不能达到目的的是()选项物质杂质除去杂质的方法A CaO CaCO3高温充分煅烧B KCl溶液CaCl2通入足量的CO2,过滤C CO2CO通过足量的灼热氧化铜D H2HCl依次通过足量的NaOH溶液和浓硫酸A.A B.B C.C D.D3.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A.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稀释B.浓硫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C.向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生石灰D.催化剂对过氧化氢分解的影响4.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氧气的溶解度随压强变化的关系B.将等质量的镁片和铁片投入到足量稀硫酸中C.MnO2对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影响D.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稀释A.A B.B C.C D.D5.现有表面被氧化的镁条样品6g,加入到盛有73g质量分数为19%的稀盐酸的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得到0.2g气体。
則原镁条样品中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A.48% B.60% C.76% D.84%6.下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升高丙溶液的温度,一定有晶体析出B.在t3℃时,分别制成甲、乙的饱和溶液,乙中溶质质量比甲中的小C.组成为N点的甲溶液可通过增加溶质或恒温蒸发水变为M点的溶液D.将t3℃时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2℃,这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乙>甲=丙7.下列归纳和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化学与生活B.化学与安全①用甲醛可保鲜海产品②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③用生石灰作食品干燥剂①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纯度②进行化学实验时配戴护目镜③发现厨房中天然气泄漏马上拨打119报警C.化学与资源D.化学与发现①塑料的使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金属资源②稀土是宝贵的不可再生资源③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化学资源①卢瑟福确定了原子的核式结构②拉瓦锡第一个发现并提出了质量守恒定律③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元素周期表A.A B.B C.C D.D8.下列除杂方案中(括号中物质是杂质),正确的是()A.N2(O 2):通过红热的木炭 B.烧碱(纯碱):加适量稀盐酸、蒸发C.Cu(CuO):加过量的盐酸溶液并过滤 D.NaHCO3(Na2CO3):高温煅烧9.取一定量的氧化铁与氧化铜的混合物,加入稀硫酸(含0.2molH2SO4),恰好完全反应成盐和水.原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是A.12.8 g B.6.4g C.3.2g D.1.6g10.如图所示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高于20℃以后,B的溶解度比C大B.10℃时,C接近饱和的溶液升高温度可以达到饱和C.20℃时,A、B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D.35℃时,A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0%11.将一个不与盐酸反应的小球放入盛有盐酸的烧杯中,小球漂浮在液面上,将几枚洁净的小铁钉投入烧杯中,当不再有气泡逸出时(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小球的位置与开始时比较,将()A.下沉一些 B.不变 C.上浮一些 D.无法判断12.除去下列各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用试剂及方法不正确...的是A.N2(O2)——将气体通过灼热且足量的Cu粉B.铜粉(CuO)——通入足量的CO气体并加热C.烧碱溶液(Na2CO3)——加入过量的Ca(OH)2溶液,过滤D.CaCl2溶液(盐酸)——加入过量的CaCO3固体,过滤13.下列曲线能正确表达对应的反应或过程的是A B C DA.等质量的锌和铁分别与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反应B.一定温度下,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固体C.向盛有一定量稀硫酸的烧杯中不断加水稀释D.向一定量的氧化铁中通入一氧化碳气体并持续高温14.下表中对部分知识的归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A B.B C.C D.D15.向一定质量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Zn,溶液质量与加入Zn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高一新生分班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

高一新生分班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图像的描述,正确的是()A.加水稀释浓盐酸 B.点燃一定质量的镁带C.一定质量锌粒放入稀硫酸中 D.电解水2.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向铜、锌混合物粉末中加入盐酸B.将铜片加入到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中C.向两份完全相同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锌粉、镁粉D.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固体混合3.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相同体积的气体具有相同的分子数,反之亦然。
取20℃和101kPa下相同体积的CH4和O2混合,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恢复到初始温度和压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参加反应的CH4和O2的体积比为1:1B.生成的CO2分子个数为原来气体分子数的三分之一C.反应后气体的体积为原来的二分之一D.反应后的气体中C、O原子的个数比为1:24.要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物质为杂质),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中,不合理的是A.KNO3(NaCl):蒸发结晶后,洗涤干燥B.NaCl溶液(Na2SO4):加入适量的BaCl2溶液,过滤C.N2(O2):将气体缓缓通过灼热的铜网D.KCl溶液(K2CO3):加入适量的稀盐酸5.除去下列各物质中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和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选项物质(括号内为杂质)试剂操作方法A Fe 粉(CuSO4)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B MnO2固体(KC1)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C CO2 (H2)足量氧气点燃D KNO3溶液(K2SO4)过量Ba(NO3)2溶液过滤A.A B.B C.C D.D6.下列除杂(括号内为杂质)选用的试剂或方法正确的是 ( ) A.CuO(C):隔绝空气高温加热B.N a2SO4溶液(N a OH):加适量稀盐酸C.CO2(HCl):将气体通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D.CaCl2溶液(HCl):加入过量碳酸钙,充分反应后过滤7.如图所示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高于20℃以后,B的溶解度比C大B.10℃时,C接近饱和的溶液升高温度可以达到饱和C.20℃时,A、B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D.35℃时,A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0%8.下列曲线能正确表达对应的反应或过程的是A.向一定量的盐酸中逐滴加水稀释B.某温度下将一定量接近饱和的KNO3溶液恒温蒸发水分C.金属与一定量的稀硫酸反应,由图像可知,金属N比金属M活泼D.将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由t1℃升温至t2℃时,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a>b>c9.向硫酸亚铁、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些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A和滤液。
高一新生分班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

高一新生分班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1.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由CaCO3、Na2SO4、KNO3、FeSO4、BaCl2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做实验得以下结果:⑴ 将此固体粉末加到水中,得到白色沉淀,且上层清液为无色;⑵ 该白色沉淀部分溶于稀硝酸,并有无色气体产生。
据此实验,得出的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粉末中一定含有CaCO3、FeSO4、BaCl2 B.该粉末中一定不含有KNO3、FeSO4C.该粉末的组成中可能含有KNO3 D.该粉末中一定含有Na2SO4、KNO3、BaCl22.将a g铁粉和锌粉的混合物加入到b g AgNO3和Cu(NO3)2组成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
判断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滤渣的质量一定大于a gB.若滤渣中含有单质Zn,则滤液一定是无色溶液C.若向滤渣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有气泡冒出,则滤渣中一定含有Ag、Cu、FeD.若向滤液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有白色沉淀产生,则滤液中的一定含有四种金属阳离子3.除去下列各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用试剂及方法不正确...的是A.N2(O2)——将气体通过灼热且足量的Cu粉B.铜粉(CuO)——通入足量的CO气体并加热C.烧碱溶液(Na2CO3)——加入过量的Ca(OH)2溶液,过滤D.CaCl2溶液(盐酸)——加入过量的CaCO3固体,过滤4.除去下列各物质中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和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A.A B.B C.C D.D5.下列归纳和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化学与生活B.化学与安全①用甲醛可保鲜海产品②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③用生石灰作食品干燥剂①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纯度②进行化学实验时配戴护目镜③发现厨房中天然气泄漏马上拨打119报警C.化学与资源D.化学与发现①塑料的使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金属资源①卢瑟福确定了原子的核式结构②稀土是宝贵的不可再生资源③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化学资源②拉瓦锡第一个发现并提出了质量守恒定律③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元素周期表A.A B.B C.C D.D6.下列除杂方案中(括号中物质是杂质),正确的是()A.N2(O 2):通过红热的木炭 B.烧碱(纯碱):加适量稀盐酸、蒸发C.Cu(CuO):加过量的盐酸溶液并过滤 D.NaHCO3(Na2CO3):高温煅烧7.除去下列物质中所含的杂质,选用的试剂(括号内的物质)正确的是:()A.CaO中混有少量CaCO3(盐酸) B.CO2中混有HCl气体(NaOH溶液)C.Cu(NO3)2溶液中混有AgNO3(铜粉) D.CO2中混有少量CO(氧气)8.利用废硫酸制备K2SO4的流程如下图.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流程中CaCO3可循环使用 B.将CaCO3研成粉末的目的使反应更充分C.M和碱混合微热产生无色无味气体 D.洗涤所得晶体,是为了除去表面的杂质9.下列物质的鉴别、除杂的试验中所用的试剂或方法正确的是()选项实验目的所用试剂或方法A鉴别CO和CO2闻气味B鉴别稀硫酸和稀盐酸加氯化钡溶液C除去生石灰中杂质石灰石加水D除去氧化铜中碳粉加稀硫酸A.A B.B C.C D.D10.下列从左到右依次代表ABCD四个图像中,能正确表示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向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盐酸 B.向一定量稀硫酸中加水稀释C.加热等质量的氯酸钾制取氧气 D.向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CaO11.下列曲线能正确表达对应的反应或过程的是A B C DA.等质量的锌和铁分别与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反应B.一定温度下,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固体C.向盛有一定量稀硫酸的烧杯中不断加水稀释D.向一定量的氧化铁中通入一氧化碳气体并持续高温12.实验方法能达到实验目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法A鉴别NaCl、CaCO3、CuSO4三种白色固体加入足量水溶解B除去CaO中的CaCO3加入足量水,过滤C粗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用硫粉代替红磷在空气中燃烧D探究稀硫酸与NaOH溶液是否恰好完全反应向稀硫酸与NaOH溶液反应后所得的溶液中滴加Ba(NO3)2溶液A.A B.B C.C D.D13.向一定质量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Zn,溶液质量与加入Zn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高一新生分班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

高一新生分班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1.如图中X、Y、Z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箭头表示物质之间可以向箭头方向一步转化,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若X是SO2,则Z可能是O2B.若X是H2O,则Z可能是O2C.若X是O2,则Z可能是CO2D.若X是CO2,则Z可能是H2CO32.下列除杂(括号内为杂质)选用的试剂或方法正确的是 ( ) A.CuO(C):隔绝空气高温加热B.N a2SO4溶液(N a OH):加适量稀盐酸C.CO2(HCl):将气体通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D.CaCl2溶液(HCl):加入过量碳酸钙,充分反应后过滤3.下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升高丙溶液的温度,一定有晶体析出B.在t3℃时,分别制成甲、乙的饱和溶液,乙中溶质质量比甲中的小C.组成为N点的甲溶液可通过增加溶质或恒温蒸发水变为M点的溶液D.将t3℃时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2℃,这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乙>甲=丙4.等质量的镁、铝、锌分别与相同质量20%的盐酸充分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大小关系的猜测:①Al>Mg>Zn; ②Al=Mg=Zn; ③Al=Mg>Zn; ④Al=Zn>Mg; ⑤Al>Mg=Zn.其中错误的个数为A.5个 B.2个 C.3个 D.4个5.取一定量的氧化铁与氧化铜的混合物,加入稀硫酸(含0.2molH2SO4),恰好完全反应成盐和水.原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是A.12.8 g B.6.4g C.3.2g D.1.6g6.下列曲线能正确表达对应的反应或过程的是A.向一定量的盐酸中逐滴加水稀释B.某温度下将一定量接近饱和的KNO3溶液恒温蒸发水分C.金属与一定量的稀硫酸反应,由图像可知,金属N比金属M活泼D.将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由t1℃升温至t2℃时,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a>b>c7.向硫酸亚铁、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些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A和滤液。
高一新生分班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

高一新生分班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1.向一定质量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Zn,溶液质量与加入Zn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取a点溶液,滴加稀盐酸,无白色沉淀B.c点溶液中溶质为Zn(NO3)2C.若取b~c段固体,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D.取d点的固体有2种2.除去物质中的少量杂质,下列方法不能达到目的的是()选项物质杂质除去杂质的方法A CaO CaCO3高温充分煅烧B KCl溶液CaCl2通入足量的CO2,过滤C CO2CO通过足量的灼热氧化铜D H2HCl依次通过足量的NaOH溶液和浓硫酸A.A B.B C.C D.D3.要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物质为杂质),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中,不合理的是A.KNO3(NaCl):蒸发结晶后,洗涤干燥B.NaCl溶液(Na2SO4):加入适量的BaCl2溶液,过滤C.N2(O2):将气体缓缓通过灼热的铜网D.KCl溶液(K2CO3):加入适量的稀盐酸4.下列归纳和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化学与生活B.化学与安全①用甲醛可保鲜海产品②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③用生石灰作食品干燥剂①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纯度②进行化学实验时配戴护目镜③发现厨房中天然气泄漏马上拨打119报警C.化学与资源D.化学与发现①塑料的使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金属资源②稀土是宝贵的不可再生资源③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化学资源①卢瑟福确定了原子的核式结构②拉瓦锡第一个发现并提出了质量守恒定律③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元素周期表A.A B.B C.C D.D5.等质量的镁、铝、锌分别与相同质量20%的盐酸充分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大小关系的猜测:①Al>Mg>Zn; ②Al=Mg=Zn; ③Al=Mg>Zn; ④Al=Zn>Mg; ⑤Al>Mg=Zn.其中错误的个数为A.5个 B.2个 C.3个 D.4个6.将一定质量的镁、锌混合物粉末放入到一定质量的硫酸铜溶液中,待反应停止后,过滤得滤渣和滤液,再向滤渣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滤渣部分溶解且有气体生成,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滤渣中一定有镁、铜 B.滤渣中一定有镁、锌、铜C.滤液中一定有硫酸铜和硫酸锌 D.滤液中一定有硫酸镁,一定没有硫酸铜7.向硫酸亚铁、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些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A和滤液。
高一新生分班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

高一新生分班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1.黄铜渣中约含Zn 7%、ZnO 31%、Cu 50%、CuO 5%,其余为杂质。
处理黄铜渣可得到硫酸锌,其主要流程如下图(杂质不溶于水、不参与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A中的溶质有2种 B.Ⅰ、Ⅱ中的操作均包含过滤C.溶液A的质量大于溶液B D.溶液C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于溶液B2.将a g铁粉和锌粉的混合物加入到b g AgNO3和Cu(NO3)2组成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
判断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滤渣的质量一定大于a gB.若滤渣中含有单质Zn,则滤液一定是无色溶液C.若向滤渣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有气泡冒出,则滤渣中一定含有Ag、Cu、FeD.若向滤液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有白色沉淀产生,则滤液中的一定含有四种金属阳离子3.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相同体积的气体具有相同的分子数,反之亦然。
取20℃和101kPa下相同体积的CH4和O2混合,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恢复到初始温度和压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参加反应的CH4和O2的体积比为1:1B.生成的CO2分子个数为原来气体分子数的三分之一C.反应后气体的体积为原来的二分之一D.反应后的气体中C、O原子的个数比为1:24.除去下列各物质中混有少量杂质,所用试剂正确的是选项物质杂质所用试剂A镁粉铁粉稀硫酸B N2O2灼热的铜网C稀盐酸MgCl2KOH溶液D NaCl Na2SO4Ba(NO3)2溶液A.A B.B C.C D.D5.现有表面被氧化的镁条样品6g,加入到盛有73g质量分数为19%的稀盐酸的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得到0.2g气体。
則原镁条样品中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A.48% B.60% C.76% D.84%6.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1℃时,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等于乙溶液B.降低温度,可使甲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C.t2℃时,分别在100 g水中加入50 g 甲、乙,同时降温至t1℃,甲、乙溶液均为饱和溶液D.将t2℃时甲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溶液质量不变7.如图所示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高于20℃以后,B的溶解度比C大B.10℃时,C接近饱和的溶液升高温度可以达到饱和C.20℃时,A、B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D.35℃时,A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0%8.取一定质量的CaCO3高温煅烧一段时间后冷却,测得剩余固体为12.8 g,向剩余固体中加入200 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得到208.4 g不饱和溶液。
高一新生分班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

高一新生分班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1.除去下列各组物质中的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均正确的是A.A B.B C.C D.D2.将a g铁粉和锌粉的混合物加入到b g AgNO3和Cu(NO3)2组成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
判断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滤渣的质量一定大于a gB.若滤渣中含有单质Zn,则滤液一定是无色溶液C.若向滤渣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有气泡冒出,则滤渣中一定含有Ag、Cu、FeD.若向滤液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有白色沉淀产生,则滤液中的一定含有四种金属阳离子3.除去下列各物质中混有少量杂质,所用试剂正确的是A.A B.B C.C D.D4.现有表面被氧化的镁条样品6g,加入到盛有73g质量分数为19%的稀盐酸的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得到0.2g气体。
則原镁条样品中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A.48% B.60% C.76% D.84%5.除去下列各物质中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和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B MnO2固体(KC1)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C CO2 (H2)足量氧气点燃D KNO3溶液(K2SO4)过量Ba(NO3)2溶液过滤A.A B.B C.C D.D6.下列四个图像中,能正确反映对应关系的是A.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水中加入KNO3固体B.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C.向一定量的硫酸铜溶液中加入铁粉D.向一定量的MnO2中加入H2O2溶液7.取一定量的氧化铁与氧化铜的混合物,加入稀硫酸(含0.2molH2SO4),恰好完全反应成盐和水.原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是A.12.8 g B.6.4g C.3.2g D.1.6g8.中和一定质量的稀硫酸,需用m克氢氧化钠,若改用m克氢氧化钾,反应后溶液的PH 应当是()A.<7 B.>7 C.=7 D.无法确定9.向某AgNO3和Fe(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Zn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浅绿色溶液,关于该滤渣和滤液有下列四种说法,其中正确的说法有①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一定有气泡产生②滤渣中一定有Ag,可能含有Fe③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一定有沉淀产生④滤液中一定含有Zn(NO3)2,可能含有Fe(NO3)2和AgNO3A.只有① B.只有② C.只有①②③ D.只有①③④10.取一定质量的CaCO3高温煅烧一段时间后冷却,测得剩余固体为12.8 g,向剩余固体中加入200 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得到208.4 g不饱和溶液。
河北省邢台市第八中学高一新生分班化学试卷_图文 VIP专享

河北省邢台市第八中学高一新生分班化学试卷_图文 VIP专享一、选择题1.如图中X、Y、Z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箭头表示物质之间可以向箭头方向一步转化,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若X是SO2,则Z可能是O2B.若X是H2O,则Z可能是O2C.若X是O2,则Z可能是CO2D.若X是CO2,则Z可能是H2CO32.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A.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稀释B.浓硫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C.向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生石灰D.催化剂对过氧化氢分解的影响3.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氧气的溶解度随压强变化的关系B.将等质量的镁片和铁片投入到足量稀硫酸中C.MnO2对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影响D.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稀释A.A B.B C.C D.D4.除去下列各物质中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和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选项物质(括号内为杂质)试剂操作方法A Fe 粉(CuSO4)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B MnO2固体(KC1)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C CO2 (H2)足量氧气点燃D KNO3溶液(K2SO4)过量Ba(NO3)2溶液过滤A.A B.B C.C D.D5.下列除杂(括号内为杂质)选用的试剂或方法正确的是 ( ) A.CuO(C):隔绝空气高温加热B.N a2SO4溶液(N a OH):加适量稀盐酸C.CO2(HCl):将气体通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D.CaCl2溶液(HCl):加入过量碳酸钙,充分反应后过滤6.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1℃时,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等于乙溶液B.降低温度,可使甲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C.t2℃时,分别在100 g水中加入50 g 甲、乙,同时降温至t1℃,甲、乙溶液均为饱和溶液D.将t2℃时甲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溶液质量不变7.如图所示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高于20℃以后,B的溶解度比C大B.10℃时,C接近饱和的溶液升高温度可以达到饱和C.20℃时,A、B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D.35℃时,A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0%8.除去下列物质中含有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或操作方法不正确的一组是()物质所含杂质除去杂质的试剂或方法A CO依次通过足量的NaOH和浓硫酸B KCl加入,加热C NaCl过量盐酸,蒸发D浓硫酸,干燥A.A B.B C.C D.D9.将一个不与盐酸反应的小球放入盛有盐酸的烧杯中,小球漂浮在液面上,将几枚洁净的小铁钉投入烧杯中,当不再有气泡逸出时(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小球的位置与开始时比较,将()A.下沉一些 B.不变 C.上浮一些 D.无法判断10.向某AgNO3和Fe(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Zn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浅绿色溶液,关于该滤渣和滤液有下列四种说法,其中正确的说法有①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一定有气泡产生②滤渣中一定有Ag,可能含有Fe③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一定有沉淀产生④滤液中一定含有Zn(NO3)2,可能含有Fe(NO3)2和AgNO3A.只有① B.只有② C.只有①②③ D.只有①③④11.取一定质量的CaCO3高温煅烧一段时间后冷却,测得剩余固体为12.8 g,向剩余固体中加入200 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得到208.4 g不饱和溶液。
高一新生分班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

高一新生分班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图像的描述,正确的是()A.加水稀释浓盐酸 B.点燃一定质量的镁带C.一定质量锌粒放入稀硫酸中 D.电解水2.除去物质中的少量杂质,下列方法不能达到目的的是()选项物质杂质除去杂质的方法A CaO CaCO3高温充分煅烧B KCl溶液CaCl2通入足量的CO2,过滤C CO2CO通过足量的灼热氧化铜D H2HCl依次通过足量的NaOH溶液和浓硫酸A.A B.B C.C D.D3.要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物质为杂质),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中,不合理的是A.KNO3(NaCl):蒸发结晶后,洗涤干燥B.NaCl溶液(Na2SO4):加入适量的BaCl2溶液,过滤C.N2(O2):将气体缓缓通过灼热的铜网D.KCl溶液(K2CO3):加入适量的稀盐酸4.等质量的镁、铝、锌分别与相同质量20%的盐酸充分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大小关系的猜测:①Al>Mg>Zn; ②Al=Mg=Zn; ③Al=Mg>Zn; ④Al=Zn>Mg; ⑤Al>Mg=Zn.其中错误的个数为A.5个 B.2个 C.3个 D.4个5.下列除杂方案中(括号中物质是杂质),正确的是()A.N2(O 2):通过红热的木炭 B.烧碱(纯碱):加适量稀盐酸、蒸发C.Cu(CuO):加过量的盐酸溶液并过滤 D.NaHCO3(Na2CO3):高温煅烧6.如图所示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高于20℃以后,B的溶解度比C大B.10℃时,C接近饱和的溶液升高温度可以达到饱和C.20℃时,A、B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D.35℃时,A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0%7.下列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服用胃舒平[主要成分是Al(OH)3]治疗胃酸过多,胃液pH的变化B.向一定质量的稀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C.将等质量的镁和铁分别投入到盛有足量同种稀硫酸的两个容器中D.浓盐酸敞口放置8.将一个不与盐酸反应的小球放入盛有盐酸的烧杯中,小球漂浮在液面上,将几枚洁净的小铁钉投入烧杯中,当不再有气泡逸出时(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小球的位置与开始时比较,将()A.下沉一些 B.不变 C.上浮一些 D.无法判断9.下列制备物质的设计中,理论上正确,操作上可行。
高一新生分班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

高一新生分班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1.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用方法及主要操作步骤均正确的是A.CuO固体[Cu2(OH)2CO3]——充分加热固体B.KCl溶液(CaCl2)——加入过量的K2CO3溶液,过滤C.FeCl2溶液(CuCl2) ——加入过量的铁粉D.CO2(HCl气体)——先通过足量的NaOH溶液,再通过浓硫酸2.将a g铁粉和锌粉的混合物加入到b g AgNO3和Cu(NO3)2组成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
判断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滤渣的质量一定大于a gB.若滤渣中含有单质Zn,则滤液一定是无色溶液C.若向滤渣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有气泡冒出,则滤渣中一定含有Ag、Cu、FeD.若向滤液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有白色沉淀产生,则滤液中的一定含有四种金属阳离子3.有一包白色固体样品,可能由硫酸钠、氢氧化钠、碳酸钙、氯化钡、氯化镁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组成,为探究该样品的组成,某小组取适量样品按下列流程进行实验。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滤渣a的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B.滤液中溶质的成分除氯化钠还有氢氧化钠、硫酸钠C.白色沉淀b的成份是碳酸钡D.若现象①“滤渣全部溶解”变为“滤渣部分溶解”,其他现象不变,则不能确定原样品中一定存在氯化镁4.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氧气的溶解度随压强变化的关系B.将等质量的镁片和铁片投入到足量稀硫酸中C.MnO2对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影响D.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稀释A.A B.B C.C D.D5.下列除杂(括号内为杂质)选用的试剂或方法正确的是 ( ) A.CuO(C):隔绝空气高温加热B.N a2SO4溶液(N a OH):加适量稀盐酸C.CO2(HCl):将气体通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D.CaCl2溶液(HCl):加入过量碳酸钙,充分反应后过滤6.除去下列物质中所含的杂质,选用的试剂(括号内的物质)正确的是:()A.CaO中混有少量CaCO3(盐酸) B.CO2中混有HCl气体(NaOH溶液)C.Cu(NO3)2溶液中混有AgNO3(铜粉) D.CO2中混有少量CO(氧气)7.利用废硫酸制备K2SO4的流程如下图.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流程中CaCO3可循环使用 B.将CaCO3研成粉末的目的使反应更充分C.M和碱混合微热产生无色无味气体 D.洗涤所得晶体,是为了除去表面的杂质8.向某AgNO3和Fe(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Zn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浅绿色溶液,关于该滤渣和滤液有下列四种说法,其中正确的说法有①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一定有气泡产生②滤渣中一定有Ag,可能含有Fe③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一定有沉淀产生④滤液中一定含有Zn(NO3)2,可能含有Fe(NO3)2和AgNO3A.只有① B.只有② C.只有①②③ D.只有①③④9.取一定质量的CaCO3高温煅烧一段时间后冷却,测得剩余固体为12.8 g,向剩余固体中加入200 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得到208.4 g不饱和溶液。
高一新生分班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

高一新生分班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1.向一定质量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Zn,溶液质量与加入Zn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取a点溶液,滴加稀盐酸,无白色沉淀B.c点溶液中溶质为Zn(NO3)2C.若取b~c段固体,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D.取d点的固体有2种2.将a g铁粉和锌粉的混合物加入到b g AgNO3和Cu(NO3)2组成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
判断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滤渣的质量一定大于a gB.若滤渣中含有单质Zn,则滤液一定是无色溶液C.若向滤渣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有气泡冒出,则滤渣中一定含有Ag、Cu、FeD.若向滤液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有白色沉淀产生,则滤液中的一定含有四种金属阳离子3.除去下列各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用试剂及方法不正确...的是A.N2(O2)——将气体通过灼热且足量的Cu粉B.铜粉(CuO)——通入足量的CO气体并加热C.烧碱溶液(Na2CO3)——加入过量的Ca(OH)2溶液,过滤D.CaCl2溶液(盐酸)——加入过量的CaCO3固体,过滤4.除去物质中的少量杂质,下列方法不能达到目的的是()选项物质杂质除去杂质的方法A CaO CaCO3高温充分煅烧B KCl溶液CaCl2通入足量的CO2,过滤C CO2CO通过足量的灼热氧化铜D H2HCl依次通过足量的NaOH溶液和浓硫酸A.A B.B C.C D.D5.下列除杂(括号内为杂质)选用的试剂或方法正确的是 ( ) A.CuO(C):隔绝空气高温加热B.N a2SO4溶液(N a OH):加适量稀盐酸C.CO2(HCl):将气体通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D.CaCl2溶液(HCl):加入过量碳酸钙,充分反应后过滤6.下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升高丙溶液的温度,一定有晶体析出B.在t3℃时,分别制成甲、乙的饱和溶液,乙中溶质质量比甲中的小C.组成为N点的甲溶液可通过增加溶质或恒温蒸发水变为M点的溶液D.将t3℃时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2℃,这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乙>甲=丙7.等质量的镁、铝、锌分别与相同质量20%的盐酸充分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大小关系的猜测:①Al>Mg>Zn; ②Al=Mg=Zn; ③Al=Mg>Zn; ④Al=Zn>Mg; ⑤Al>Mg=Zn.其中错误的个数为A.5个 B.2个 C.3个 D.4个8.除去下列物质中所含的杂质,选用的试剂(括号内的物质)正确的是:()A.CaO中混有少量CaCO3(盐酸) B.CO2中混有HCl气体(NaOH溶液)C.Cu(NO3)2溶液中混有AgNO3(铜粉) D.CO2中混有少量CO(氧气)9.除去下列物质中含有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或操作方法不正确的一组是()物质所含杂质除去杂质的试剂或方法A CO依次通过足量的NaOH和浓硫酸B KCl加入,加热C NaCl过量盐酸,蒸发D浓硫酸,干燥A.A B.B C.C D.D10.利用废硫酸制备K2SO4的流程如下图.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流程中CaCO3可循环使用 B.将CaCO3研成粉末的目的使反应更充分C.M和碱混合微热产生无色无味气体 D.洗涤所得晶体,是为了除去表面的杂质11.除去下列各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项目物质杂质(少量)试剂操作方法A CaO固体CaCO3固体加入适量的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B CO2CO通O2点燃C NaNO3Na2SO4适量氢氧化钡溶液过滤D KClO3MnO2水溶解、过滤、蒸发A.A B.B C.C D.D12.实验方法能达到实验目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法A鉴别NaCl、CaCO3、CuSO4三种白色固体加入足量水溶解B除去CaO中的CaCO3加入足量水,过滤C粗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用硫粉代替红磷在空气中燃烧D探究稀硫酸与NaOH溶液是否恰好完全反应向稀硫酸与NaOH溶液反应后所得的溶液中滴加Ba(NO3)2溶液A.A B.B C.C D.D13.下列曲线能正确表达对应的反应或过程的是A B C DA.等质量的锌和铁分别与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反应B.一定温度下,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固体C.向盛有一定量稀硫酸的烧杯中不断加水稀释D.向一定量的氧化铁中通入一氧化碳气体并持续高温14.实验室使用大理石和盐酸反应制取的CO2是不纯净的,为证明该气体中含有多种物质,所用的试剂及使用顺序正确的是()A.无水硫酸铜、硝酸银溶液、石灰水B.浓硫酸、氢氧化钠溶液、石灰水C.硝酸银溶液、石灰水、无水硫酸铜D.氯化钙、石蕊试液、水15.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由CaCO3、Na2SO4、KNO3、FeSO4、BaCl2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做实验得以下结果:⑴ 将此固体粉末加到水中,得到白色沉淀,且上层清液为无色;⑵ 该白色沉淀部分溶于稀硝酸,并有无色气体产生。
高一新生分班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

高一新生分班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1.除去下列各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项目物质杂质(少量)试剂操作方法A CaO固体CaCO3固体加入适量的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B CO2CO通O2点燃C NaNO3Na2SO4适量氢氧化钡溶液过滤D KClO3MnO2水溶解、过滤、蒸发A.A B.B C.C D.D2.等质量的镁、铝、锌分别与相同质量20%的盐酸充分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大小关系的猜测:①Al>Mg>Zn; ②Al=Mg=Zn; ③Al=Mg>Zn; ④Al=Zn>Mg; ⑤Al>Mg=Zn.其中错误的个数为A.5个 B.2个 C.3个 D.4个3.下列除杂方案中(括号中物质是杂质),正确的是()A.N2(O 2):通过红热的木炭 B.烧碱(纯碱):加适量稀盐酸、蒸发C.Cu(CuO):加过量的盐酸溶液并过滤 D.NaHCO3(Na2CO3):高温煅烧4.如图所示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高于20℃以后,B的溶解度比C大B.10℃时,C接近饱和的溶液升高温度可以达到饱和C.20℃时,A、B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D.35℃时,A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0%5.除去下列物质中所含的杂质,选用的试剂(括号内的物质)正确的是:()A.CaO中混有少量CaCO3(盐酸) B.CO2中混有HCl气体(NaOH溶液)C.Cu(NO3)2溶液中混有AgNO3(铜粉) D.CO2中混有少量CO(氧气)6.除去下列物质中含有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或操作方法不正确的一组是()物质所含杂质除去杂质的试剂或方法A CO依次通过足量的NaOH和浓硫酸B KCl加入,加热C NaCl过量盐酸,蒸发D浓硫酸,干燥A.A B.B C.C D.D7.中和一定质量的稀硫酸,需用m克氢氧化钠,若改用m克氢氧化钾,反应后溶液的PH 应当是()A.<7 B.>7 C.=7 D.无法确定8.利用废硫酸制备K2SO4的流程如下图.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流程中CaCO3可循环使用 B.将CaCO3研成粉末的目的使反应更充分C.M和碱混合微热产生无色无味气体 D.洗涤所得晶体,是为了除去表面的杂质9.向某AgNO3和Fe(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Zn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浅绿色溶液,关于该滤渣和滤液有下列四种说法,其中正确的说法有①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一定有气泡产生②滤渣中一定有Ag,可能含有Fe③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一定有沉淀产生④滤液中一定含有Zn(NO3)2,可能含有Fe(NO3)2和AgNO3A.只有① B.只有② C.只有①②③ D.只有①③④10.下列制备物质的设计中,理论上正确,操作上可行。
高一新生分班化学试卷_图文 VIP专享

高一新生分班化学试卷_图文 VIP专享一、选择题1.下列曲线能正确表达对应的反应或过程的是A B C DA.等质量的锌和铁分别与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反应B.一定温度下,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固体C.向盛有一定量稀硫酸的烧杯中不断加水稀释D.向一定量的氧化铁中通入一氧化碳气体并持续高温2.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向铜、锌混合物粉末中加入盐酸B.将铜片加入到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中C.向两份完全相同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锌粉、镁粉D.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固体混合3.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相同体积的气体具有相同的分子数,反之亦然。
取20℃和101kPa下相同体积的CH4和O2混合,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恢复到初始温度和压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参加反应的CH4和O2的体积比为1:1B.生成的CO2分子个数为原来气体分子数的三分之一C.反应后气体的体积为原来的二分之一D.反应后的气体中C、O原子的个数比为1:24.除去物质中的少量杂质,下列方法不能达到目的的是()选项物质杂质除去杂质的方法A CaO CaCO3高温充分煅烧B KCl溶液CaCl2通入足量的CO2,过滤C CO2CO通过足量的灼热氧化铜D H2HCl依次通过足量的NaOH溶液和浓硫酸A.A B.B C.C D.D5.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A.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稀释B.浓硫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C.向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生石灰D.催化剂对过氧化氢分解的影响6.要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物质为杂质),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中,不合理的是A.KNO3(NaCl):蒸发结晶后,洗涤干燥B.NaCl溶液(Na2SO4):加入适量的BaCl2溶液,过滤C.N2(O2):将气体缓缓通过灼热的铜网D.KCl溶液(K2CO3):加入适量的稀盐酸7.除去下列各物质中混有少量杂质,所用试剂正确的是选项物质杂质所用试剂A镁粉铁粉稀硫酸B N2O2灼热的铜网C稀盐酸MgCl2KOH溶液D NaCl Na2SO4Ba(NO3)2溶液A.A B.B C.C D.D8.下列除杂(括号内为杂质)选用的试剂或方法正确的是 ( ) A.CuO(C):隔绝空气高温加热B.N a2SO4溶液(N a OH):加适量稀盐酸C.CO2(HCl):将气体通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D.CaCl2溶液(HCl):加入过量碳酸钙,充分反应后过滤9.下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高一分班考试化学试卷_图文

高一分班考试化学试卷_图文一、选择题1.下列四个图像分别表示对应的四种操作过程,其中正确的是:A.加热等质量的氯酸钾制氧 B.含有水蒸气的氢气通过浓硫酸C.引淡水浸泡盐碱地 D.向硝酸钡溶液中滴加稀硫酸2.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A.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稀释B.浓硫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C.向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生石灰D.催化剂对过氧化氢分解的影响3.除去下列各物质中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和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选项物质(括号内为杂质)试剂操作方法A Fe 粉(CuSO4)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B MnO2固体(KC1)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C CO 2 (H 2)足量氧气 点燃 DKNO 3 溶液(K 2SO 4)过量Ba(NO 3)2溶液过滤A .AB .BC .CD .D4.将一定质量的镁、锌混合物粉末放入到一定质量的硫酸铜溶液中,待反应停止后,过滤得滤渣和滤液,再向滤渣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滤渣部分溶解且有气体生成,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滤渣中一定有镁、铜B .滤渣中一定有镁、锌、铜C .滤液中一定有硫酸铜和硫酸锌D .滤液中一定有硫酸镁,一定没有硫酸铜 5.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2t ℃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50%B .乙物质的溶解度小于甲物质的溶解度C .2t ℃时,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1t ℃,乙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D .当甲中含有少量乙时,可以用降温结晶提纯甲6.取一定质量的CaCO 3高温煅烧一段时间后冷却,测得剩余固体为12.8 g ,向剩余固体中加入200 g 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得到208.4 g 不饱和溶液。
则加热前碳酸钙的质量为 A .15 gB .18 gC .20 gD .30 g7.下列制备物质的设计中,理论上正确,操作上可行。
经济上合理的是 A .B .C .D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将草木灰(含K 2CO 3)与氯化铵混合施用能增加肥效B .用Ba (NO 3)2除去ZnCl 2溶液中的ZnSO 4杂质C .只用一种试剂即可鉴别NaCl 、NH 4NO 3、(NH 4)2SO 4、Na 2SO 4四种无色溶液D .不用其它试剂无法鉴别Na 2CO 3、K 2SO 4、BaCl 2、HCl 四种无色溶液 9.下列曲线能正确表达对应的反应或过程的是A B C DA.等质量的锌和铁分别与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反应B.一定温度下,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固体C.向盛有一定量稀硫酸的烧杯中不断加水稀释D.向一定量的氧化铁中通入一氧化碳气体并持续高温10.下列各组内物质间的转化关系中,存在不能一步转化的是()A. B.C. D.11.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由CaCO3、Na2SO4、KNO3、FeSO4、BaCl2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做实验得以下结果:⑴ 将此固体粉末加到水中,得到白色沉淀,且上层清液为无色;⑵ 该白色沉淀部分溶于稀硝酸,并有无色气体产生。
高一分班考试化学试卷_图文

高一分班考试化学试卷_图文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图像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加水稀释浓盐酸B .点燃一定质量的镁带C .一定质量锌粒放入稀硫酸中D .电解水2.如图所示是A 、B 、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高于20℃以后,B 的溶解度比C 大B .10℃时,C 接近饱和的溶液升高温度可以达到饱和C .20℃时,A 、B 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D .35℃时,A 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0%3.下列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 .服用胃舒平[主要成分是Al (OH )3]治疗胃酸过多,胃液pH 的变化B .向一定质量的稀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C .将等质量的镁和铁分别投入到盛有足量同种稀硫酸的两个容器中D .浓盐酸敞口放置4.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2t ℃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50%B .乙物质的溶解度小于甲物质的溶解度C .2t ℃时,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1t ℃,乙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D .当甲中含有少量乙时,可以用降温结晶提纯甲5.中和一定质量的稀硫酸,需用m克氢氧化钠,若改用m克氢氧化钾,反应后溶液的PH 应当是()A.<7 B.>7 C.=7 D.无法确定6.利用废硫酸制备K2SO4的流程如下图.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流程中CaCO3可循环使用 B.将CaCO3研成粉末的目的使反应更充分C.M和碱混合微热产生无色无味气体 D.洗涤所得晶体,是为了除去表面的杂质7.取一定质量的CaCO3高温煅烧一段时间后冷却,测得剩余固体为12.8 g,向剩余固体中加入200 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得到208.4 g不饱和溶液。
则加热前碳酸钙的质量为A.15 g B.18 g C.20 g D.30 g8.下列制备物质的设计中,理论上正确,操作上可行。
经济上合理的是A.B.C.D.9.将6g碳放在盛有12g氧气的密闭容器中燃烧,两者恰好完全反应,此时密闭容器中的物质是A.CO B.CO2 C.CO、CO2 D.无法确定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将草木灰(含K2CO3)与氯化铵混合施用能增加肥效B.用Ba(NO3)2除去ZnCl2溶液中的ZnSO4杂质C.只用一种试剂即可鉴别NaCl、NH4NO3、(NH4)2SO4、Na2SO4四种无色溶液D.不用其它试剂无法鉴别Na2CO3、K2SO4、BaCl2、HCl四种无色溶液11.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所用的试剂和方法不正确的是 (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新生分班化学试卷_图文 VIP专享一、选择题1.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用方法正确的是()A.CaCO3固体(CaO固体)—高温煅烧B.N2气体(O2气体)——通过灼热的铜网C.CO2气体(CO气体)——在氧气中点燃D.KCl溶液(CaCl2溶液)——加碳酸钠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过滤2.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相同体积的气体具有相同的分子数,反之亦然。
取20℃和101kPa下相同体积的CH4和O2混合,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恢复到初始温度和压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参加反应的CH4和O2的体积比为1:1B.生成的CO2分子个数为原来气体分子数的三分之一C.反应后气体的体积为原来的二分之一D.反应后的气体中C、O原子的个数比为1:23.要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物质为杂质),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中,不合理的是A.KNO3(NaCl):蒸发结晶后,洗涤干燥B.NaCl溶液(Na2SO4):加入适量的BaCl2溶液,过滤C.N2(O2):将气体缓缓通过灼热的铜网D.KCl溶液(K2CO3):加入适量的稀盐酸4.现有表面被氧化的镁条样品6g,加入到盛有73g质量分数为19%的稀盐酸的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得到0.2g气体。
則原镁条样品中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A.48% B.60% C.76% D.84%5.取一定量的氧化铁与氧化铜的混合物,加入稀硫酸(含0.2molH2SO4),恰好完全反应成盐和水.原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是A.12.8 g B.6.4g C.3.2g D.1.6g6.如图所示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高于20℃以后,B的溶解度比C大B.10℃时,C接近饱和的溶液升高温度可以达到饱和C.20℃时,A、B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D.35℃时,A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0%7.将一定质量的镁、锌混合物粉末放入到一定质量的硫酸铜溶液中,待反应停止后,过滤得滤渣和滤液,再向滤渣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滤渣部分溶解且有气体生成,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滤渣中一定有镁、铜 B.滤渣中一定有镁、锌、铜C.滤液中一定有硫酸铜和硫酸锌 D.滤液中一定有硫酸镁,一定没有硫酸铜8.下列曲线能正确表达对应的反应或过程的是A .向一定量的盐酸中逐滴加水稀释B .某温度下将一定量接近饱和的KNO 3溶液恒温蒸发水分C .金属与一定量的稀硫酸反应,由图像可知,金属N 比金属M 活泼D .将a 、b 、c 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由t 1℃升温至t 2℃时,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a >b >c9.除去下列物质中所含的杂质,选用的试剂(括号内的物质)正确的是:( ) A .CaO 中混有少量CaCO 3(盐酸) B .CO 2中混有HCl 气体(NaOH 溶液)C .Cu(NO 3)2溶液中混有AgNO 3(铜粉)D .CO 2中混有少量CO (氧气)10.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2t ℃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50%B .乙物质的溶解度小于甲物质的溶解度C .2t ℃时,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1t ℃,乙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D .当甲中含有少量乙时,可以用降温结晶提纯甲11.将一个不与盐酸反应的小球放入盛有盐酸的烧杯中,小球漂浮在液面上,将几枚洁净的小铁钉投入烧杯中,当不再有气泡逸出时(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小球的位置与开始时比较,将( )A .下沉一些B .不变C .上浮一些D .无法判断12.除去下列各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用试剂及方法不正确...的是 A .N 2(O 2)—— 将气体通过灼热且足量的Cu 粉B .铜粉(CuO )—— 通入足量的CO 气体并加热C .烧碱溶液(Na 2CO 3)——加入过量的Ca(OH)2溶液,过滤D .CaCl 2溶液(盐酸)—— 加入过量的CaCO 3固体,过滤13.下列从左到右依次代表ABCD 四个图像中,能正确表示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向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盐酸 B.向一定量稀硫酸中加水稀释C.加热等质量的氯酸钾制取氧气 D.向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CaO14.下列实验与图像关系对应正确的是()A.A B.B C.C D.D15.下列各组内物质间的转化关系中,存在不能一步转化的是()A. B.C. D.16.下列四个图像分别表示对应的四种操作过程,其中正确的是:A.加热等质量的氯酸钾制氧 B.含有水蒸气的氢气通过浓硫酸C.引淡水浸泡盐碱地 D.向硝酸钡溶液中滴加稀硫酸17.在天平两边的托盘上各放一个盛有某质量分数相同,质量也相同的盐酸的烧杯,此时天平平衡。
先将下列物质按前后质量比为10:21的比例放入烧杯中,反应都恰好完全,天平仍平衡的是:A.Mg和MgO B.MgO和Mg(OH)2C.MgO和MgCO3 D.Mg和MgCO318.如图所示,其中甲、乙、丙、丁、戊分别是铁、盐酸、氢氧化钙、二氧化碳、碳酸钠中的一种。
图中相连的两圆表示相应物质能发生反应,已知乙是铁。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五种物质中,只有铁是单质B.丙是氢氧化钙C.戊是二氧化碳、甲是碳酸钠D.甲、丙、丁之间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19.构建知识网络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如图是关于硫酸化学性质的知识网络:“﹣”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为另一种物质,A,B,C分别属于不同类别的化合物,则A,B,C可能是()A.NaOH,CuSO4,Na2CO3B.KOH,HNO3,K2CO3C.Ba(OH)2,CuSO4,CuO D.NaOH,HCl,Ba(NO3)220.下列有关物质的提纯、除杂和鉴别所用的试剂或方法错误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所加物质或方法A提纯硫酸钠中的硝酸钠溶解、加适量的硝酸钡溶液,过滤,洗涤,干燥B 除去氧化铜中的碳粉在足量的空气中灼烧C除去CO2中少量的HCl 将混合气体通入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再通入浓硫酸D 鉴别NaCl固体和NaOH固体加水溶解A.A B.B C.C D.D21.化学实验室要从X、银、铜、锌四种金属混合物中分离某贵重金属。
流程如下:其中正确的是A.固体丙中一定只含银 B.四种金属活动性强弱顺序Zn、X、Cu、AgC.固体甲中一定含有Cu和Ag,可能含有X D.滤液A中含有两种溶质22.下列有关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共热反应时各物质间的质量关系,正确的是A.B.C.D.23.控制变量法是实验探究的重要方法。
下列设计方案其探究目的不能实现的是选项实验操作实验目的A 探究铁钉生锈时氧气是否参与反应B 探究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与气压有关C 比较高锰酸钾在水和汽油里的溶解性D 比较铁和镁的金属活动性A.A B.B C.C D.D24.如下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根据曲线分析,错误的是A.t1℃时,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为乙>甲B.t2℃时,可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30%的丙溶液C.将组成在M点的甲溶液转变为N点的甲溶液,可加适量水稀释D.t3℃时,将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2℃,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乙>甲>丙25.取一定质量的CaCO3高温煅烧一段时间后冷却,测得剩余固体为12.8 g,向剩余固体中加入200 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得到208.4 g不饱和溶液。
则加热前碳酸钙的质量为A.15 g B.18 g C.20 g D.30 g二、流程题26.有一包由KCl、MgSO4和CaCl2组成的固体混合物,为了除去其中的MgSO4和CaCl2,得到纯净的KCl,设计如下实验方案:(1)M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_____?(2)请设计实验证明滤液Ⅱ中除KCl外的其他溶质_____。
(写出实验步骤和现象)(3)最后所得KCl的质量大于原固体中KCl的质量,写出一个可使KCl质量增加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7.肼(NH)是氮和氢形成的一种化合物,易溶于水。
工业上利用尿素法生产肼,同时得到副产品十水合碳酸钠,其工艺流程如下:制肼过程的反应为:()2242322CO NH +NaClO +2NaOH== N H +Na CO +NaO +H O(1)实验室若配制30%烧碱溶液,所需的玻璃仪器除玻璃棒外,还有_____(填标号)。
A 漏斗 B 烧杯 C 烧瓶 D 量筒(2)已知:22Cl H O= HC1HClO ++。
请推测Cl 2与NaOH 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从后续反应过程来看,若要使原料不浪费,合成次氯酸钠时投入的液氯与烧碱的质量之比为71:_____。
(3)实验室中,欲从母液中分离出十水合碳酸钠晶体。
可采用的操作依次为_____(填标号)。
A 蒸馏B 蒸发C 灼烧D 过滤E 冷却结晶(4)肼具有很好的还原性,且还原产物无污染,故可用于除去锅炉等设备供水中的溶解氧等。
请写出肼除氧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8.氯化亚铜(CuCl)广泛应用于冶金、电镀、医药等行业。
已知CuCl 难溶于水和乙醇,在潮湿空气中易变质。
CuCl 的制备流程如下:(1)“滤液1”中除了Na +、SO 42-外,还存在较多的离子是_____、______(写离子符号) (2)“反应”中发生的化学变化是2CuCl 2+Na 2SO 3=2CuCl↓+2NaCl+SO 3,产生的SO 3迅速与水化合生成一种酸,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操作a”的名称是_________。
本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水除外)是_________。
(写化学式)(4)可用“水洗”的原因是_________,“醇洗”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
(5)160g CuSO 4与足量NaCl 经上述制备流程,可生成的CuCl 最多是_________g 。
29.工业粗盐(含少量沙土、氯化钙和氯化镁)精制的工艺流程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操作2的名称_____。
(2)写出加入NaOH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试剂B的作用是什么_____?30.氯化钙作为一种食品化学添加剂,在食品工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以石灰石(杂质主要是 Fe2O3、SiO2、MgSO4)为原料生产 CaCl2的流程如下:(1)如图,反应过程中的物质需要多次过滤,在过滤的操作中,必须注意一些关键点:例如:①要使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②漏斗内液面始终要低于______边缘。
其中,玻璃棒起到_______作用。
(2)在图示流程中,石灰石会与盐酸反应,其反应的方程式是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