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休闲农业研究进展电子教案

合集下载

休闲农业与美丽乡村建设教案

休闲农业与美丽乡村建设教案

《休闲农业与美丽乡村建设》教案休闲农业是利用农业景观资源和农业生产条件,发展观光、休闲、旅游的一种新型农业生产经营形态。

也是深度开发农业资源潜力,调整农业结构,改善农业环境,增加农民收入的新途径。

中国目前休闲农业发展的模式多种多样,主要包括连片开发模式、“农家乐”模式、农民与市民合作模式等。

(1)连片开发模式以政府投入为主建设基础设施,带动农民集中连片开发现代观光农业。

政府投入主要用于基础设施,通过水、电、气、路、卫生等基础设施的配套和完善,引导农民根据市场需求结合当地优势开发各种农业休闲观光项目,供城市居民到农业观光园区参观、休闲与娱乐。

该模式依托自然优美的乡野风景、舒适怡人的清新气候、独特的地热温泉、环保生态的绿色空间,结合周围的田园景观和民俗文化,兴建一些休闲、娱乐设施,为游客提供休憩、度假、娱乐、餐饮、健身等服务。

主要类型包括体闲度假村、体闲农庄、乡村酒店。

该模式在全国各地尤为常见。

(2)“农家乐”模式“农家乐”模式是指农民利用自家庭院、自己生产的农产品及周围的田园风光、自然景观,以低廉的价格吸引游客前来吃、住、玩、游、娱、购等旅游活动。

主要类型有农业观光农家乐、民俗文化农家乐、民居型农家乐、体闲娱乐农家乐、食宿接待农家乐、农事参与农家乐。

(3)农民与市民合作模式在农民承包地合理流转集中后,建立休闲农园,以“认种”方式让城市居民委托农民代种或亲自种植花草、蔬菜、果树或经营家庭农艺,使消费者共同参与农业投资、生产、管理和营销等各环节,与农民结成紧密联结关系,体验和参与农业经营和农事活动。

(4)产业带动模式休闲农园首先生产特色农产品,形成自己的品牌。

然后通过休闲农业这个平台,吸引城市消费者来购买,从而拉动产业的发展。

在这类园区,游客除了餐饮旅游,还带回土特产品。

(5)村镇旅游模式许多地区在建设新农村的新形势下,将休闲农业开发与小城镇建设结合在一起。

以古村镇宅院建筑和新农村格局为旅游吸引物,开发观光旅游。

休闲农业专题文件PPT课件

休闲农业专题文件PPT课件

都江堰的青城后山——景区综合型
在景区附近的低档次农家旅舍受到中低收入游客的欢迎
新都县农场改建的泥巴沱风景区——花园客栈型
把农业生产组织转变成为旅游企业,在农业 用地上通过绿化美化,使之成为园林式建筑。
国内外休闲农业
01 国内休闲农业发展 02 国外休闲农业发展
按发展进程分类,农业旅
游大致可分为农产品提供型、 农村空间提供型、经验交流
型、综合多功能型等4大类 型
按区域与内涵农业旅游
可分为资源特色型、城 郊型和文化特色型三类
根据旅游者的体验特征
将农业旅游分为农业环境 型、农事劳作型和民俗风 情型三类
按开发及经营类型分类, 农业旅游分为公园农庄、 观光休闲园、教育农庄、 少儿农庄、家庭农庄等 五种类型
应瑞瑶和褚保金认为旅 游农业的本质特征表现 在农业特性、生态特性、 娱乐性三个方面
冯维波认为,旅游农业具有 农业和旅游业的产业兼容性、 田园风光和旅游景点的呼应 性、生产功能和旅游功能的 藕合性、物质价值和文化价 值的互补性
余美珠,袁书琪认为观光农业 主要有投人少、效益高,综合 效益显著,产出大、附加值高, 潜在客源市场广阔,生活自然 性,多功能性与相互关联性, 区域差异性与经济互补性七个 特点
北京郊区模式
发展模式
“自发型” •遥桥峪 “领头雁” •雕窝 “好书记” •曹家路
北京郊区模式
北京郊区模式
遥桥峪
雕窝
曹家路
北京郊区模式
6种特色的民俗体验活动
延庆的“乡下有我一分田” 房山西庄村的“巧姑靓嫂”基地 怀柔的“京郊满族”风情园
以琉璃庙沿线为主的鲟鱼养殖“一条川”大兴的满族婚丧嫁娶习俗活动 虹鳟鱼养殖“一条沟”
传统米酒; 怀柔的虹鳟鱼烧烤; 昌平区羊台子村的手工编织; 延庆县珍珠泉村的鞋垫、 岔道城村的印染、 辛栅子村的烫花葫芦

实验报告休闲农业

实验报告休闲农业

实验报告休闲农业实验报告:休闲农业引言休闲农业是一种结合了农业和旅游的新型产业模式,它通过农业观光、农家乐、采摘等方式,让游客亲身体验农耕文化,享受田园风光,从而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振兴的目的。

本实验报告旨在探讨休闲农业对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实验目的1.了解休闲农业的发展现状;2.分析休闲农业对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影响;3.探讨休闲农业的发展前景。

实验方法1.收集相关文献资料,了解休闲农业的发展历程和现状;2.走访农村休闲农业景区,进行实地调研;3.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了解农民和游客对休闲农业的看法和体验;4.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实验结果1.休闲农业的发展现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健康、环保的重视,休闲农业已经成为了一种新兴的旅游方式。

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将传统的农业生产与旅游观光相结合,开设农家乐、果园采摘园等休闲农业项目,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体验。

2.休闲农业对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影响休闲农业的发展,为农村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

农民通过开展休闲农业项目,增加了农产品的附加值,提高了农民的收入。

同时,休闲农业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如农产品加工、农村旅游服务等,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

另外,休闲农业也丰富了农村的文化生活,增强了农民的文化自信和幸福感。

3.休闲农业的发展前景随着人们对健康、环保的需求不断增加,休闲农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政府应加大对休闲农业的扶持力度,加强对休闲农业景区的规划和建设,提高休闲农业的品质和服务水平。

同时,农民也应加强自身的经营管理能力,提升休闲农业项目的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结论休闲农业作为一种新兴的农业经营模式,对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

通过不断探索和创新,休闲农业将为农村经济的转型升级和乡村振兴提供新的动力和机遇。

希望政府、农民和游客共同努力,推动休闲农业的健康发展,让更多的人能够享受到农业带来的快乐和收获。

国内外休闲农业发展概况PPT课件(ppt194页)

国内外休闲农业发展概况PPT课件(ppt194页)

樱桃采摘
意大利休闲农 庄
法国休闲农庄发展概况
法国——专业农场:非政府组织引导型的发展模式 早在1855年,法国有一位名叫欧贝尔的国家参议院带领一群贵族来到
巴黎郊区农村度假,他们品尝野味、伐木种树、观赏田园、学习养蜂, 与当地农民同吃、同住,开创了观光农业旅游之先例。真正发生于法 国的休闲农业浪潮是在19世纪70年代的农庄旅游。 自从法国推出“农业旅游”后,以农场经营为主的休闲农业得到较快 的发展。 据统计,法国现有农场101.7万个,其中大于50hm2的农场数量为 17.2万个,占农场总量的17%;50hm2以下的中小型农场84.5万个, 占农场总量的83%(郭焕成等,2007)。这些农场基本上是专业化经营, 其中主要有九种性质:农场客栈、点心农场、农产品农场、骑马农场、 教学农场、探索农场、狩猎农场、暂住农场以及露营农场。 法国休闲农业的发展得益于多个非政府组织机构的联合。1998年,法 国农会常务委员会(APCA)设立了农业与旅游接待服务处,并联合其他 社会团体,如互助联盟(CNMCCA)、国家青年农民中心(CNJA)等组织, 建立了“欢迎莅临农场”的组织网络,为法国农场划出明确定位区域, 连接法国各大区农场,成为法国农场强有力的促销策略。
国内外休闲农业发展概况
意大利休闲农业发展概况
意大利——绿色假期:从城市走向农村 意大利是最早发展休闲农业的国家之一。意大利最先成立的“农业与
旅游全国协会”专门介绍城市居民到农村去体味农业野趣,与农民同 吃、同住、同劳作,或者在农民土地上搭起帐篷野营,或者在农民家 中住宿。 意大利休闲农业发展的巅峰时期,学术界称之为“绿色假期”,始于 19世纪70年代,发展于19世纪80年代,到19世纪90年代到达鼎盛时期。 目前,休闲农业已成为意大利现代农业的一部分,它融合了当地自然、 人文、社会等环境,综合开发和利用当地农业资源,对城乡统筹具有 重要意义。至2002年,意大利大约有1.15万家专门从事“绿色农业 旅游”的经营企业,当年夏季就招来了120万本国旅游者和20万外国 游客前来休闲度假。“崇尚绿色、注重提高生活质量”,在“绿色假 期”出现后成为意大利人的新追求。同时,“绿色农业旅游”的发展 使得农村成为一个“寓教于农”的“生态教育农业园”,有效地扩大 了生态农业耕地面积。此外,在休闲农业发展中意大利还通过合作经 济组织的桥梁作用,为休闲农业提供了完善的管理体系。

休闲农业 可行性研究报告

休闲农业 可行性研究报告

休闲农业可行性研究报告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假期需求逐渐增加,对度假休闲的需求也逐渐增加。

休闲农业作为一种新兴的休闲方式,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参与。

休闲农业是指以广阔的田园风光和优质的农产品为基础,结合农业观光、农业体验、田园休闲、农事劳作等多种农业旅游项目,为游客提供休闲娱乐、健康养生、知识教育等服务的一种休闲方式。

本文将对休闲农业的可行性进行深入探讨,分析其市场需求、发展前景、优势与挑战等方面,为休闲农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二、市场需求分析1. 人们追求健康生活随着城市化的加剧和工作压力的增大,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也逐渐成为了一种潮流。

休闲农业作为一种与大自然亲近的休闲方式,能够使人们远离城市的喧嚣,感受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得到身心灵的放松,使得其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青睐。

2. 知识教育需求增加随着人们对自然环境的关注和环保意识的增强,人们对于农业知识的需求也逐渐增加。

通过参与农业体验和农事劳作,人们可以亲身感受到农村生活的乐趣,了解食物的来龙去脉,提高对农业的认识和了解。

3. 休闲农业旅游需求扩大休闲农业旅游逐渐成为了一种时尚和潮流,越来越多的人愿意通过参与农业旅游的方式来度假休憩。

休闲农业旅游项目多样,可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如农家乐、采摘园、种植园等,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参与。

以上三个方面的市场需求足以说明休闲农业具有较大的市场潜力和发展空间。

三、发展前景分析1. 人们对绿色生活的向往近年来,人们对绿色生活的向往日益增强,希望远离喧嚣的城市,享受清新的空气和美丽的自然风光。

休闲农业正是符合这一需求的一种休闲方式,其发展前景较为广阔。

2. 农业旅游市场潜力巨大农业旅游市场潜力巨大,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和游客。

农业旅游项目多样,可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而且还可以带动当地农业的发展,促进当地农产品的销售。

3. 农产品消费升级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升级,人们对优质农产品的需求也越来越高,愿意为健康和安全的农产品付出更多的价格。

国内外休闲农业研究进展

国内外休闲农业研究进展

国内外休闲农业研究进展休闲农业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农业发展模式,它将农业与旅游、休闲产业相结合,以农业观光、采摘、垂钓、度假村等形式,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亲近自然、放松心情的场所。

休闲农业的兴起,既推动了农村经济的转型升级,也丰富了城市居民的休闲生活。

国内外对休闲农业的研究进展如下:一、休闲农业对农村经济的推动作用休闲农业以其独特的发展理念和模式,对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国内外的研究表明,休闲农业能够提高农民的收入和就业机会,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升级。

例如,美国的农业旅游业在农村地区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

同样,在中国,休闲农业也成为了一种重要的农村产业,为农民提供了丰富的就业机会。

二、休闲农业对促进农村旅游业的发展休闲农业的发展不仅对农村经济有益,也对农村旅游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休闲农业在提供丰富农业观光、旅游体验的同时,也能够吸引大量的游客前来参观、消费,促进了农村旅游业的繁荣。

例如,新加坡的农场旅游吸引了大量的游客,为农民创造了丰厚的经济收入。

三、休闲农业的产业化发展休闲农业的兴起将传统的农业向产业化方向推进,带动了农业的现代化发展。

休闲农业以观光农业为基础,通过农场经营、农产品加工等方式,推动农业的产业化发展。

例如,日本的休闲农业以农家乐为主要形式,通过特色农产品的加工和销售,使农业成为一种具有高附加值和竞争力的产业。

四、休闲农业与农村环境保护的关系休闲农业的发展对农村环境保护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休闲农业注重农村生态环境的改善和保护,倡导绿色农业和可持续发展。

例如,德国的生态农业旅游不仅提供农业观光和休闲体验,还注重农田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促进了农村生态建设。

但是,需要指出的是,目前国内休闲农业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方面,农产品质量和安全问题需要得到有效解决;另一方面,农村基础设施和服务水平还有待提高。

因此,在休闲农业的发展过程中,需要加强政府引导和监管,加大投入力度,推动农村休闲农业的健康发展。

我国休闲农业的发展历程研究 (1)

我国休闲农业的发展历程研究 (1)

摘要休闲农业是一种建立在农业劳作衍生基础上形成的新型农业生产经营状态,农业生产是其最为主要的特点,它将景观、自然、环境、农作等资源充分利用起来,形成休闲和农业相互结合的旅游方式,让游客在休闲放松的同时,欣赏自然的田园风光,了解深厚的农业文化,体验愉快的农业劳作,是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而产生的农业产业态势,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休闲农业的发展对于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下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调整优化农业结构,促进一二三产业融通互动,实现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提升农业劳作的效率、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着非常积极的推动作用。

吉林省休闲农业从自我发展的起步阶段跃升到稳步提升的发展阶段,虽然吉林省休闲农业具备区位、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等特色优势,我省休闲农业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例如:缺乏整体规划,形式较为简单;休闲旅游项目趋同,缺少个性化产品;公建配套不够完善,不能给予足够支撑;农民经济水平较低,旅游开发资金投入较少;产品宣传面不广,无法吸引一定数量游客等等。

因此通过对吉林省休闲农业发展问题的深入调查研究,这对推动吉林省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吉林省休闲农业向高水平的方向发展,促进休闲农业和传统农业之间的进一步协调,促进农村和谐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农村民俗文化的延续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及实践意义。

本论文共分五个部分对吉林省休闲农业发展进行论述:第一部分:前言。

主要阐述了选题背景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以及国内外休闲农业的状况。

第二部分:休闲农业的相关理论阐释。

主要介绍了休闲农业的基本概念,包括内涵、外延和特征,主要分析了可持续发展理论、需求层次理论、城乡一体化理论、农业生态系统理论对吉林省发展休闲农业的支持与指导。

第三部分:吉林省在推动休闲农业发展过程中的实际情况以及不足。

简要阐述休闲农业在吉林省推进的基本情况,分析发展优势、存在的一些不足,推动休闲农业发展对于吉林省的作用和价值。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教案(一)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教案(一)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教案(一)第一章休闲农业概述第一节休闲农业基本理论一、休闲农业的概念休闲农业也称观光农业、旅游农业,是以农业资源、田园景观、农业生产、农耕文化、农业设施、农业科技、农业生态、农家生活和农村风情风貌为资源条件,为城市游客提供观光、休闲、体验、教育、娱乐等多种服务的农业经营活动。

从农村产业层面来看,休闲农业是农业和旅游业相结合、第一产业(农业)和第三产业(旅游及服务业)相结合的新型产业,也是具有生产、生活、生态“三生”一体多功能的现代农业。

从时空特点来看,休闲农业具有时间上的季节性,注重布局上的绿色生态性,重视资源整合和城乡关系的协调性。

二、休闲农业的功能1休闲性休闲性是指依某些作物或养殖动物,构成多种具有观光、休闲和娱乐性产品,供人们欣赏和休闲。

在不同类型观光农业区设计修建娱乐宫、游乐中心、表演场;在树林中设吊床、秋千;在海滨滩涂区踩文蛤、跳迪斯科舞;在水塘垂钓、抓鱼、套鸭子;在草原区设跑马场,开展骑马、赛马等娱乐活动。

2观赏性观赏性是指具有观光休闲功能的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副业和生态农业。

观光农业的品种繁多,特别是那些千姿百态的农作物、林草和花木,对城市居民是奇趣无穷。

这种观奇活动,使游人获得绿色植物形、色、味等多种美感。

从农业本身看它是人工产物,如各种农作物、人工林、养殖动物等,它们既需人工培育,同时,又要靠大气、光热、降水等自然条件完成其生长周期,整个环境又属于田园旷野,因此,观光农业具有浓厚的大自然意趣和丰富的观赏性。

3参与性让游人参与农业生产活动,让其在农业生产实践中,学习农业生产技术,体验农业生产的乐趣,例如,对其有趣的观光农业项目,让游人模仿和学习,如嫁接、割胶、挖薯、摘果、捕捞、挤奶、放牧、植稻、种菜等,还可以开展当一天农民的活动,游客可以直接参与农业生产的过程,从而了解农业生产,增长农业生产技术知识。

4文化性观光休闲农业主要是为那些不了解、不熟悉农业和农村的城市人服务的,因此,观光农业的目标市场在城市,观光休闲农业经营者必须认识这种市场定位的特点,研究城市旅游客源市场及其对观光休闲农业功能的要求,有针对性地按季节特点开设观光休闲旅游项目。

国内外休闲农业规划与开发经典案例——韩国、法国、欧洲、澳洲

国内外休闲农业规划与开发经典案例——韩国、法国、欧洲、澳洲

国内外休闲农业规划与开发经典案例——韩国、法国、欧洲、澳洲农业兴则百业兴,农民富则社会富。

人类向往自然,农业拥有最多的自然资源,所以农业不仅能为我们提供赖以生存的食物,还是提供休闲体验最适当的旅游资源。

农业不仅具有生产性功能,还具有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人们提供观光、休闲、度假的生活性功能。

因此,生产、生态、生活成为休闲农业发展的基本思路和实践准则,传统农业也正一改以往的掠夺式生产模式,逐渐向农旅结合、以农促旅、以旅强农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方向转型,日益成为农村二、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统筹城乡发展的有效途径。

休闲农业是根植于农业、农村、农民并服务于城乡居民的产业。

欧美等国家已发展农业旅游100多年,我国已发展了20多年。

目前,我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步入良好的发展机遇期,并已逐步形成省、地、县、乡、村多层次共同推进的格局。

随着休闲农业的快速发展,休闲农业规划设计与开发越来越受到产、学、研等各方面的关注。

一、国外休闲农业规划与开发经典案例1、韩国——周末农场型韩国发展休闲农业的经典形式为“周末农场”和“观光农园”,以江原道旌善郡大酱村为例:大酱村首先抓住游客好奇心出奇制胜的由和尚与大提琴家共同经营,利用当地原生材料采用韩国传统手艺制作养生食品的方式制造大酱,既符合现代人的养生学,还可以让游客亲临原初生活状态下的大酱村,同时节省资本、传承民俗文化特色。

此外休闲农业的经营者还特别准备了以三千个犬酱缸为背景的大提琴演奏会,绿茶冥想体验,赤脚漫步树林及美昧健康的大酱拌饭,增加了游客的体验性,体现了乡村旅游的就地取材、地域特色浓郁的同时迎合了修身养性的市场需求,成功的吸引了大量客源。

可借鉴之处:以“奇”为突破口,和尚与大提琴家共同经营是创意的奇特,配合这样的理念,开展三千个犬酱缸为背景的大提琴演奏会,是实践的奇特,再者,将韩国泡菜、大酱拌饭为核心招牌突出乡土气息也是乡村旅游发展的灵魂。

2、亚洲发达国家——生态交流型相对于欧美,休闲农业起步较晚的亚洲发达国家发展速度却极其迅速。

现代休闲农业发展研究

现代休闲农业发展研究

现代休闲农业发展研究一、现代休闲农业的概念及发展现状现代休闲农业是指农业生产与休闲旅游融合发展的一种新型业态。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变化,传统的农业生产已无法满足人们多样化的生活需求,休闲农业因其自然风光、新鲜空气、美味食物等特点,逐渐受到了人们的欢迎。

在中国,现代休闲农业的发展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不仅为农民增加了收入,也为城市人提供了新的休闲方式。

目前,中国的现代休闲农业主要体现在生态农业、乡村旅游、特色农产品销售等方面。

生态农业将农业生产与生态旅游相结合,打造了一大批生态农庄、特色农业观光园等休闲场所。

乡村旅游则通过开发乡村民宿、乡村美食、乡村体验活动等,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休闲度假。

特色农产品销售则以新鲜有机农产品和土特产吸引着不少消费者。

通过这些方式,现代休闲农业为农民增加了收入,也满足了城市居民对于休闲、度假、健康生活的需求。

二、现代休闲农业的政策支持要推动现代休闲农业的发展,政策的支持是至关重要的。

目前,中国政府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扶持休闲农业的政策,如鼓励农民开展农家乐、发展乡村旅游,鼓励农业生产者发展特色农产品销售渠道等。

政府也在加大对休闲农业的投入,提高了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经营的扶持力度,鼓励农民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农业产值,推动现代休闲农业的发展。

政府还加大了对休闲农业的宣传推介力度,加强了对休闲农业景区和乡村旅游区域的规划建设,为休闲农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这些政策的出台为现代休闲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政策基础和扶持保障,也为农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新的契机。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现代休闲农业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技术支持。

现代农业生产已经向信息化、智能化迈进,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休闲农业的生产、管理和营销中。

通过科技支持下的现代休闲农业,不仅使农业生产更加高效,同时也提高了产品的品质,增加了产品的附加值。

在现代休闲农业中,农民可以通过智能化的温室种植技术,实现对农作物的全程监控,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农民还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根据市场需求调整种植结构,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第一章 国内外休闲农业发展概况

第一章 国内外休闲农业发展概况
消费方式的转变:不再仅仅满足于衣食住行,而转 向追求更高层次的文化娱乐,观光旅游越来越多。
3.城市化的压力,促使城市人走出城市, 走进乡村观光旅游。
都市人口快速增加:都市内公园、绿地、休闲活动 场所与设备显得普遍不足,迫切需要拓展旅游空间, 开辟新的休闲活动场所。
心态的改变:城市高楼林立,人口拥挤,环境污染, 工作和生活节奏加快,人们产生了回归自然、向往 田园之乐的强烈欲望,为发展观光休闲农业提供了 可能。
休闲牧场
观光菜园
特殊农园
亲子农园
台湾观光休闲农业经营范围相当广泛,并呈现多元化发展的现象。
初鹿牧场
初鹿牧场为国有台湾土地银行经营的牧场,地处台东县卑南乡明峰村内,场 区占地约54公顷,为全省坡地集中牧场之最。牧场内宽广辽,视野尤佳,乳牛是 主要的经营目标。此外并划分为露营区、产品贩卖部、菠萝园、茶园、槟榔2园、 枇杷园和竹林等区域,适合露营渡假。
2%
ABC
A.以观光旅游为主要动机 B.以购买新鲜果品为主要动机
C. 不愿前往
据报道1990年香格里拉农场共接待游客 38095人次,总收入达355.5万新台币,其 中门票收入281.5万元,农产品收入40万
余元,扣除各项营业支出,净收益为 140.74万余元,平均每公顷净收入达7.8 万元。每户纯收入20.1万元。而根据台湾 农业年报及经济年鉴,台湾农家每户的农 业收入1989年为8.4万元,可见休闲农业
特色农产品开发型 日本大分县的“丰后牛”是日本有名的食用肉牛品种之一,据称
其肥嫩的口感堪称世界一流。大分县的汤布院几十年以前有很多农家 饲养耕牛,但随着农业机械化的普及,耕牛已经越来越少,到了20世纪 70年代初,为了有效利用原来饲养耕牛留下来的大片草地,当地人自发 开展了“一头牛牧场”运动。他们以20万日元为一个认养单位,以居 住在大都市的居民为对象,开展了认养肉牛的活动,他们以当地的特色 产品作为利息每年寄给认养肉牛的主人。后来这种认养活动发展为每 年一度举办“品尝肥牛大喊大叫大会”。即每年秋天,饲养肉牛的农 家邀请认养肉牛的主人(可以带小孩)到牧场来欢聚,现场烧烤品尝肉 牛,根据抽签选出100人依次向着蓝天在噪音测定器跟前大喊大叫,把 自己平常不敢、不愿说的一些心愿、牢骚、不满等喊出来,根据噪音 大小、喊叫的内容是否独特有趣等评选优胜者,发奖品。奖品都是大 家喜欢的当地产葡萄酒、大米、烧酒以及当地的酒店住宿打折券等实 用的东西。这样的活动受到了城乡居民的欢迎,通过这样的活动,不仅 振兴了当地的畜产业,同时也促进了旅游业,使都市居民能够亲近自然, 还给了都市居民们一个宣泄紧张情绪的机会。

国内外休闲农业发展概况课件

国内外休闲农业发展概况课件

研究建议
01
02
03
04
加强休闲农业的统一规划和管 理,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促
进其健康有序发展。
加大对休闲农业的投入,提高 其科技含量和文化内涵,推动
产业升级和转型。
加强休闲农业的安全卫生和环 境保护工作,提高其生态和社
会效益。
鼓励和支持农民参与休闲农业 的发展,提高其收益和就业机
会。
08
参考文献
07
研究结论与建议
研究结论
国内外休闲农业发展迅速,成为推动农业转型升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 收入的重要力量。
休闲农业的发展模式和经营方式多样化,包括农家乐、观光果园、农庄、民宿等, 满足了不同人群的休闲需求。
休闲农业的发展面临着一些挑战,如缺乏统一规划和管理、环境污染、安全卫生等 问题,需要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了解国内外休闲农业的发展现状 与趋势
分析休闲农业的产业链与商业模 式
探讨休闲农业的发展策略与政策 建议
02
国内外休闲农业发展现 状
国内休闲农业发展现状
产业规模
我国休闲农业产业近年来发展迅速,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截至2020年,全国休 闲农业产业园区已超过3000家,年接待人数超过30亿人次,年营业收入超过 5000亿元。
参考文献
郭焕成,吕明伟,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工作委员会. 2010. 休闲农业 与乡村旅游发展.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郭焕成,刘军萍,王云才. 2006.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 北京:中国 建筑工业出版社.
王树进,王晓红. 2011. 我国休闲农业现状研究.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THANKS
06
案例分析
国内典型案例分析

国内外休闲农业的发展启PPT学习教案

国内外休闲农业的发展启PPT学习教案

国外休闲农业的特点
① 具有特色的农场、庄园作为发展休闲农业的依托。 ② 西方国家政府从政策上对休闲农业给予大力扶持,许多国家通过
开发政策、土地和水资源管理计划、提供人力和财力管理等方式 促进休闲农业发展。 ③ 国外休闲农业客源主体是受教育水平较高且经济条件较好的人群。 他们参与农业劳动追求的主要是精神享受而不是物质享受。 ④ 国外的休闲农业大多融观赏、参与、购物等于一体,内容具有多 样性。
农业已经进入一个崭新时期。
第15页/共25页
我国休闲农业发展三大重要特点
一是休闲农业以观光、休闲功能为主,包 括观赏、品尝、购物、务农劳作、文化娱 乐、农业技术学习、森林浴、乡土文化欣 赏等。
二是休闲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休闲农业 园区往往靠近旅游景区或景点,休闲农业 项目是旅游业项目的组成部分。
如果承租人不想继续经营,可以中途退出或转 让,市民农园管委会选出新的承租人继续租赁, 新承租人要承担原承租人合理的已投入费用
目前,德国市民农园呈兴旺之势,求租者已超 过80万人,其产品总产值占到全国农业总产值 的1/3。
第8页/共25页
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的牧场旅游正在兴起,每天都有 许多满载外国游客的大巴奔向各个牧场, 该国市民也同样钟爱牧场风光,他们常于 周末和假日自己驾车全家去牧场小住几天, 成人放松身心,孩子们亲近自然和了解乡 村生活。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都市农业的发展非 常迅速。日本的都市农业真正开始实施是在20
吸引游人参观体验,其实质是农业与旅游业的 结合;
世纪60~70年代之后。
设施型农业,即在一定区域范围内运用现代科
其都市农业定位主要针对特大国际化大都市的 局部地区,其主要作用体现在两大方向,即
技与先进的农艺技术,建设现代化的农业设施, 一年四季生产无公害农副产品;

第一章国内外休闲农业发展概况

第一章国内外休闲农业发展概况

美国各种休 闲农场
德国休闲农业发展概况
德国——市民农园:自家庭院的农家生活体验
德国的休闲农业大致可分为度假农场、乡村博物馆 及市民农园等三种类型。其中度假农场的发展可追 溯至1960年;乡村博物馆起源于1973年在奥地利展 示的民俗村;而德国休闲农业作为欧美休闲农业中 比较有代表的是市民农园,它起源于中世纪德国的 Klien Garden。在那个时期,德国人习惯于在自家 的大庭院里划出小部分土地作为园艺用地,栽种花、 草、蔬菜,享受亲自栽培作物的乐趣。但真正成熟 发展起来的市民农园,一般认为是19世纪初德国政 府为每户市民提供的一小块荒地,以实现蔬菜自产 的活动。
施雷勃田园还有一个特别的用处。这里不但是孩子们最安全的游戏运 动场所,同时也是他们学习大自然的美好课堂。
当然,施雷勃田园的最大好处还在于它不仅给租用者,而且还给城市 的全体居民带来不小的益处。因为城市周围的施雷勃田园区都种满了 绿草鲜花及蔬菜等绿色物种,构成了良好的生态环境,把城市包围起 来,为居民输送大量的新鲜空气,调节空气的湿度和温度。
日本休闲农业发展概况
日本休闲农业发展过程 兴起
20世纪60年代,日本工业经济飞速发展,越来越 多的农民离开土地进城成为工人,导致农业生产萎 缩,农民收入急剧下降。为解决这一尴尬局面,日 本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在鼓励农民发展粮食生 产的同时,也引导、扶持他们开展兼营水果、蔬菜、 花卉、园艺和畜牧水产等多元化生产活动,还给予 一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农民开发酒店、餐饮、观 光果园和休闲农场等非农业项目来增加收人。
德国人首创的生活生态型市民田园——施 雷勃田园,实在是社区农业的菁华之作, 全国超过百万个施雷伯田园每到旅游旺季, 总是人声鼎沸,小木屋租赁总是供不应求。 慵懒地躺在小木屋门前的躺椅上,看着孩 子在那欢呼雀跃,一家人在此享受温馨假 日,鸟语花香,好不惬意,德国人真是能 工作会享受。“施雷伯”不但解决了农业 产业问题,更成为一种区域或城市可持续 发展的优秀范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内外休闲农业研究进展张广海包乌兰托亚2012-10-9 11:25:10 来源:《北方经济》2012年第6期上一、引言休闲农业在国外已有100多年的发展历史。

早在1865年,意大利就成立了“农业与旅游全国协会”,使农业旅游作为一种新型的旅游形式受到大众青睐。

20世纪30年代,欧洲休闲农业得到较大发展,并逐步向美洲、亚洲等部分国家扩展。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70年代后,各主要国家的休闲农业也蓬勃发展起来。

近年来,休闲农业也成为我国旅游开发的重点,国家旅游局、农业部等相关部门先后出台一系列促进休闲农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大力推动休闲农业健康快速发展。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0年底,全国农家乐已超过150万家,规模以上休闲农业园区超过1.8万家,全国年接待人数4亿人次,休闲农业年营业收入已超过1200亿元,带动1500万农民受益。

与此同时,休闲农业开发的相关问题日益成为学术界关注和研究的重要方向。

二、国外休闲农业发展研究进展目前,国外对休闲农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休闲农业概念内涵的研究、休闲农业开发现状与经济效益研究、休闲农业区域开发与规划个案实例研究。

(一)休闲农业概念内涵的研究在国外文献中对休闲农业并没有统一定义,有乡村旅游、农业旅游、农庄旅游、田园旅游、观光农业等不同提法,但表述的意义基本相同。

因此,在资料搜集整理中均理解为休闲农业。

对休闲农业概念内涵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如下:在早期的休闲农业概念研究中,国外主要学者Dart(1974)、Hoyland(1982)、Murphy (1985)、Wales (1986)、Denman(1990)、Davies(1992)将休闲农业定义为基于营运农场中提供的休闲游憩设施,在典型的乡村环境下从事各种休闲活动的一种旅游形式。

随着休闲农业的进一步发展,Bramwell(1994)、clarke (1996)、 weaver (1997)、IIbery (1998)、sonnino (2008)等学者进一步深化了对休闲农业的认识,将休闲农业理解为目的在于娱乐、教育、休闲、体验农业劳动的一项经营活动。

Lane.B(1994)对乡村旅游的内涵做了较为全面的阐述,从地域、旅游活动本身、规模、社会结构和文化特征及类型等方面对乡村旅游的本质进行了界定。

MikeWoodS(2000)认为,乡村旅游是指旅游者在乡村地区所从事的所有旅游活动,以实现对乡村自然、人文的感知、体验,从而达到精神的升华。

DeboI’ ah等(2005)采用了这样一个定义:“观光休闲农业是一项参观农业耕作、栽培、园艺或农业经营的活动,其目的是娱乐、教育或亲自体验农业劳动。

”总体来看,国外学者对休闲农业概念内涵的界定尚未统一,但对休闲农业“乡村性”的本质基本认同,也是对休闲农业进行系统性研究的基础。

(二)休闲农业发展动力与经济效益研究休闲农业发展主要基于城市居民的休闲需求与乡村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两个层面,分别从需求与供给两方面促进休闲农业的兴起与扩展。

Greffe从物质主义者与理想主义者,现代的与传统的为分界,对乡村旅游者的需求进行划分,认为以主题度假为目标的需求最为强烈。

Bendl研究指出,旅游地居民倾向于积极发展旅游设施,提供有利环境促进旅游者更好地体验乡村风情。

Fleming (1988)、Cohen (1984)研究指出,休闲农业的发展对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及农村劳动力就业具有重大意义。

Sharpley认为,在传统农业已经衰退的乡下地区,休闲农业已广泛成为促进收入和增加劳动机会的有效来源。

OppermannM、Nilsson P.A.K.等通过不同国家休闲农业的实例研究,证明休闲农业开辟了一个新的收入来源。

Nobel在研究法国农村旅游业时认为,旅游业是推动农村劳动力就业的主要途径。

Evans、 Dernol等人在各地区研究中也证实了农村旅游为当地人们带来了就业。

(三)休闲农业发展模式研究国外休闲农业发展模式的研究成果中最具代表性的是Lane.B(1994)对加拿大与法国的休闲农业发展模式所作的论述。

Lane.B认为加拿大休闲农业的发展以丰富多彩的乡村旅游项目见长,如乡村美食、农产品展览、农业文化、乡村节庆活动、主题农业之旅(如国际啤酒节、田野节、主题农夫之旅、秋收节等)、在农场或牧场住宿或参加骑牛比赛等;法国主要以休闲农场为主,可划分为9个类型:农场客栈、点心农场、农产品农场、骑马农场、教学农场、探索农场、狩猎农场、民宿农场、露营农场。

总体来说,国外对体闲农业的研究已经形成一个相对成熟的理论体系,对其必要性、可行性、可持续性及市场关联性等都进行了论证和实践。

三、国内休闲农业发展研究进展(一)文献检索通过CNKI研究平台进行文献检索和分析,以期对我国休闲农业研究情况进行整体把握。

截至2011年8月在 CNKI中进行跨库检索,选取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世纪期刊)、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及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分别以“题名”、“主题”、“关键词”、“摘要”为检索项,以“休闲农业”为检索词,匹配为“精确”,检索1979年一2011年的文献,有关休闲农业的文章,在“题名”检索项下共698篇、“主题”检索项下共1481篇、“关键词”检索项下共1293篇、“摘要”检索项下共1373篇,其中仅2010年题名关于休闲农业的文献就达到185篇。

同时,通过对检索到的698篇题名包含休闲农业的文章进行初步分析、整理,根据相关词汇出现的频度及文献数量可以确定国内休闲农业研究的一些热点问题,包括休闲农业相关概念、休闲农业发展现状、休闲农业资源分类与开发、休闲农业发展模式研究、休闲农业区域布局与规划、休闲农业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等。

(二)国内休闲农业研究热点问题1.休闲农业概念的探讨国内学者对休闲农业的内涵概念并没有统一的界定,但都对休闲农业兼具农业和旅游业特性有所共识。

关于休闲农业的基本属性,有两种主流观点:一种观点更强调休闲农业作为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特性,具有代表性的是范子文(1997)、张永贵(1998)、黄爱萍(2000)、肖君泽(2009)等认为休闲农业是利用田园景观、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农村文化及农家生活和农村自然环境,提供人们通过休闲,增进对农村的体验为目的的一种新型农业生产经营活动。

鲁怀坤(2002)提出,观光农业是以农业项目为依托,以大中城市游客为服务对象,经规划设计来满足游客需求为中心的现代农业。

赵国如(2009)提出休闲农业作为一种现代农业经营方式,认为在多种表述中,休闲农业是较为科学的表述,其他表述尽管表述的角度和重心各不相同,但均可以被涵盖在休闲农业的内涵和外延内。

另一种观点则强调休闲农业的旅游产业特性,代表性观点有:祁黄雄(1997)认为观光农业是一种以农业和农村为载体的新兴旅游业。

余美珠(2004)、郑辽吉(2005)、郭焕成(2007)等认为休闲农业的基本属性是以充分开发具有观光、旅游价值的农业资源和农业产品为前提,把农业生产、科技应用、艺术加工和游客参与农事活动等融为一体的一种农业旅游活动。

两种观点的区别在于对休闲农业根本属性的认识。

农业是休闲农业发展最根本的产业依托,休闲农业的开发实质上是传统农业的功能延伸和产业拓展,是农业经营走向高效现代化的新渠道。

同时,开发农业的观光资源,也是旅游业根据市场需求多样化而横向发展的新途径。

2.休闲农业发展现状分析早期研究者侧重分析休闲农业的发展条件、发展背景、开发类型等问题,近些年,国内学者对休闲农业的多功能性、发展特点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关于休闲农业的开发条件,丁忠明(2000)指出,休闲农业的发展只有在具有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和接近旅游市场的地区才能获得成功;李澜(2001)从休闲农业的性质认识出发,认为休闲农业产业活动的顺利开展受到宏观与微观两大方面的制约,即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休闲农业的消费主体与经营客体两大层面。

关于休闲农业的功能、特征、效益及发展趋势等方面的研究,郭焕成(2004)对休闲农业的特征、类型与功能做了系统的分析,认为我国的休闲农业仍处在初步的发展阶段,休闲农业区往往靠近旅游景区或景点,而且休闲农业大多分布在东部经济发达省区和大城市郊区以及特色农业地区。

段兆麟(2006)、陈昭郎(2007)等研究了休闲农业的多功能性、三生一体性、体验性等特点,认为休闲农业的发展有利于实现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可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孙艺惠等(2007)对我国观光农业发展概况及特点进行了总结分析,研究指出我国休闲农业已从自发发展逐步向规范化发展转化,初步形成了分布广泛、相对集中的地域分布格局,观光农业的发展呈现出结构多元化、主题生态化、文化性和科技化趋势。

张文等(2010)研究指出,从供给角度看,我国观光农业旅游产品开发的资源类型多;从客源角度看,我国休闲农业市场需求旺盛,以国内市场为主;从地域分布看,农业旅游项目广布全国,主要分布在城市周边地区;从消费档次看,我国农业观光产品消费以中低档次消费为主;从发展阶段看,尚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

3.休闲农业资源分类与开发首先,在休闲农业资源的分类方面,卞六安与林梓联广泛地收纳有关休闲农业的资源,同时包括自然资源与农林渔牧资源,除原始资源外,次级产出的资源亦涵盖在内。

这种分类方式在农村生活方面有更进一步的深入,但以列举方式呈现难免有疏漏之处。

这两种分类方式缺乏系统性,未能明确指出休闲农业分类的特殊性及内涵。

张舒雅根据台湾地区农业作物产业环境进行资源分类,其分类方式同一层级的分类过多,操作较为困难,同级资源群分量不均,有少部分资源未包含在内,即存在不周延的缺陷。

蔡进发将休闲农场的资源分为资产资源与能力资源,其分类层级更加清楚,且将资源的范围扩大到无形能力与资产资源,使实质资源所占的地位更加明确。

国内学者对农业资源的认识较为全面,但在分类上仍显得缺乏系统性和逻辑性。

在研究中应对休闲农业资源进行系统分类,将各类休闲资源与农业充分结合,为农业资源规划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4.休闲农业发展模式研究从休闲农业的经营内容、经营环境、经营方式出发,丁忠明、孙敬水(2000)提出按观光农业的结构,可将观光农业划分为观光种植业、观光林业、观光牧业、观光渔业、观光副业、观光生态农业6类。

鲁怀坤(2002)认为,观光农业主要有农业娱乐型、农场化型、高科技农业示范园、农家乐型4种。

余美珠和袁书琪(2004)从经营方式把农业旅游分为农业主题公园、农业科普教育基地、大型的农业生产基地、特色农业基地、农家游。

郭焕成(2007)将我国休闲农业发展分为7种模式29种类型,分别为田园农业旅游模式、民俗风情旅游模式、农家乐旅游模式、村落乡镇旅游模式、休闲度假旅游模式、科普教育旅游模式、回归自然旅游模式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