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关于翻转课堂的研究综述
国内有关翻转课堂研究的文献综述
国内有关翻转课堂研究的文献综述
翻转课堂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该模式将传统的课堂教学中的课堂教学和作业环节颠倒,使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参与探究和讨论,而将传统的讲授内容放到课后进行。
这种模式的实施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下面是国内有关翻转课堂研究的文献综述。
翻转课堂的优势和困难:翻转课堂的优势包括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学习效果等。
但同时也存在一些困难,比如学生可能需要更多的自律性来完成课后学习,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可能会有所下降等。
翻转课堂的实施方法和教学效果:翻转课堂的实施方法包括提供在线学习资源,设置课前预习任务,组织小组讨论等。
一些研究表明,翻转课堂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主动性,但也有些研究显示在某些场景下,翻转课堂的效果并不明显。
翻转课堂在不同学科和不同年级的应用:翻转课堂在不同学科和不同年级的教学中都有应用,并获得了一定的效果。
比如在数学课堂上,翻转课堂可以通过让学生观看教学视频,在课堂上进行练习和讨论,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在高中英语课堂上,翻转课堂可以通过提供在线学习资源和讨论活动,来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国内有关翻转课堂研究的文献综述表明翻转课堂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翻转课堂的实施方法和教学效果在不同学科和不同年级的应用中都有所体现。
翻转课堂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实践来解决。
《2024年现状与反思_国内翻转课堂研究评述》范文
《现状与反思_国内翻转课堂研究评述》篇一现状与反思_国内翻转课堂研究评述现状与反思:国内翻转课堂研究评述一、引言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近年来在国内教育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实践。
其核心理念在于重新调整课堂内外的时间,将学习的决定权从教师转移给学生。
本文旨在分析国内翻转课堂研究的现状,并进行深入的反思与评述。
二、国内翻转课堂研究现状1. 研究数量与质量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推进,国内关于翻转课堂的研究数量逐年上升。
从研究质量来看,多篇论文在国际和国内知名学术期刊上发表,展示了我国学者在翻转课堂领域的深入探索。
2. 研究领域与主题翻转课堂的应用已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包括但不限于数学、物理、生物、语文等。
研究主题包括翻转课堂模式设计、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教师角色转变、教学效果评估等方面。
3. 实践应用与效果越来越多的学校和教育机构开始尝试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实践表明,这种模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反思与评述1. 成果与亮点(1)理论探索:国内学者在翻转课堂的理论探索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为教学实践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2)教学实践:大量学校和教育机构将翻转课堂应用于实际教学中,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
(3)学生发展:通过翻转课堂,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得到了显著提升。
2. 挑战与不足(1)教师角色转变:尽管翻转课堂强调学生的主体性,但同时也对教师的角色提出了新的挑战。
部分教师难以适应新的教学模式,需要进一步培训和支持。
(2)资源分配不均:翻转课堂需要更多的教学资源和技术支持,而目前这些资源的分配并不均衡,影响了翻转课堂的普及和效果。
(3)评价体系待完善:目前对翻转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价体系尚不完善,需要更多的研究和实践来构建更加科学的评价体系。
四、未来展望1. 加强教师培训与支持: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帮助其更好地适应和运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
《2024年现状与反思_国内翻转课堂研究评述》范文
《现状与反思_国内翻转课堂研究评述》篇一现状与反思_国内翻转课堂研究评述现状与反思:国内翻转课堂研究评述一、引言翻转课堂是一种基于创新教学理念和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学模式,它通过对知识传授与知识内化过程的颠覆性重组,极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和学生学习兴趣。
近年来,国内对翻转课堂的研究日益增多,成果显著。
本文将对国内翻转课堂的研究现状进行全面评述,同时进行反思和展望。
二、国内翻转课堂研究现状1. 研究数量与质量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推进,国内翻转课堂研究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
从研究数量上看,相关论文发表量逐年上升,涉及领域广泛,包括高等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等各个教育阶段。
从研究质量上看,国内学者在翻转课堂的理论研究、实践探索以及应用效果评估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2. 理论研究在理论研究方面,国内学者主要探讨了翻转课堂的内涵、特点、优势以及实施条件等。
同时,还对翻转课堂与其他教学模式的对比研究进行了深入探讨,为翻转课堂的推广应用提供了理论支持。
3. 实践探索在实践探索方面,国内许多学校和教师开始尝试应用翻转课堂模式。
通过制作微课视频、设计课堂活动、布置课后作业等手段,实现了知识传授与知识内化过程的重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
同时,还对翻转课堂的应用效果进行了评估,为进一步优化教学模式提供了依据。
三、反思与展望1. 成果与不足国内翻转课堂研究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为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和教学改革提供了有力支持。
然而,也存在一些不足。
首先,研究方法有待进一步丰富和完善,需要更多实证研究和案例分析来验证理论的有效性。
其次,翻转课堂的应用范围和深度还有待进一步拓展,需要更多教师和学生积极参与,共同推动翻转课堂的发展。
2. 未来发展方向未来,国内翻转课堂研究应继续关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加强理论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进一步完善翻转课堂的理论体系;二是拓展应用范围和深度,将翻转课堂应用于更多领域和学科,发挥其优势;三是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和技术,推动国内翻转课堂研究的国际化发展。
《2024年现状与反思_国内翻转课堂研究评述》范文
《现状与反思_国内翻转课堂研究评述》篇一现状与反思_国内翻转课堂研究评述现状与反思:国内翻转课堂研究评述一、引言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近年来在国内教育领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本文旨在梳理国内翻转课堂研究的现状,分析其发展成果与存在的问题,以期为未来的研究与实践提供参考。
二、国内翻转课堂研究现状1. 研究数量与质量近年来,国内关于翻转课堂的研究数量呈快速增长趋势。
从研究主题来看,涵盖了翻转课堂的教学设计、教学资源开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教师角色转变等多个方面。
从研究质量来看,国内学者在翻转课堂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上均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2. 研究领域与学科翻转课堂的应用已经渗透到多个学科领域,包括但不限于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等。
不同学科在应用翻转课堂时,根据学科特点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和优化,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3. 研究方法与成果国内学者在研究方法上采用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实证研究、案例分析、问卷调查等多种方法,对翻转课堂的教学效果进行了深入探讨。
在研究成果方面,不仅形成了丰富的学术论文,还出版了多部专著,为翻转课堂的理论建设和实践推广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三、国内翻转课堂研究的成果与反思1. 成果(1)理论建设: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翻转课堂理论体系,为教学实践提供了指导。
(2)教学资源开发:开发了大量优质的教学资源,包括教学视频、教学课件、在线互动平台等。
(3)学生能力培养:有效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协作能力和创新思维等能力。
(4)教师角色转变:促进了教师角色的转变,使教师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习引导者和促进者。
2. 反思(1)研究深度与广度:虽然国内翻转课堂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果,但在研究深度和广度上仍有待提高。
需要进一步探索翻转课堂在不同学科、不同学段的应用,以及如何更好地发挥其优势。
(2)教师培训与技能提升:教师是实施翻转课堂的关键。
国内有关翻转课堂研究的文献综述
国内有关翻转课堂研究的文献综述一、翻转课堂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翻转课堂是指将课堂教学中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进行重新编排,将传统的课堂授课转移到课堂之外,让学生在课堂外通过自主学习完成知识的获取和理解,而将课堂内的时间用于解决问题、合作学习和深化理解。
翻转课堂的理论基础主要源于美国学者Jonathan Bergmann和Aaron Sams的研究成果,他们提出通过视频录制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家中学习,课堂时间用于互动和实践应用。
这一教学模式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强调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性和深度学习。
二、国内翻转课堂研究的概况1. 翻转课堂的实施方法和策略研究。
翻转课堂的实施需要教师重新安排课堂教学的内容和活动,设计合适的学习资源和学习任务。
国内研究者通过实地调研和案例分析,探讨了翻转课堂的实施方法和策略,总结了一系列有效的教学实践经验。
2. 翻转课堂的教学效果评价研究。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核心在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
国内研究者通过实验研究和问卷调查等方法,对翻转课堂的教学效果进行了客观评价,发现翻转课堂对学生学习兴趣、学习效果和学习动机等方面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
3. 翻转课堂在不同学科和年级中的实践探索。
翻转课堂的实施需要根据不同学科和不同年级的特点进行针对性的设计和调整。
国内研究者在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等不同学科的课堂中进行了翻转课堂的实践探索,总结了各学科翻转课堂的特点和规律。
4. 翻转课堂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作用研究。
翻转课堂的实施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教学设计和技术操作能力,国内研究者开始关注翻转课堂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
研究发现,翻转课堂能够促进教师的教学理念更新和教学能力提升,对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具有积极的作用。
综合国内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可以看出国内翻转课堂研究具有以下特点:1. 研究内容丰富。
国内研究者在翻转课堂的实施方法、教学效果评价、学科实践探索和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形成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
国内有关翻转课堂研究的文献综述
国内有关翻转课堂研究的文献综述一、翻转课堂概述翻转课堂指的是将传统教学中课堂教学与作业自学两个过程重新调整,采用课前自主学习和课堂深度互动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即将课堂上讲授的内容转移到课前自主学习阶段,课堂时间则用于互动交流、情景模拟、实践探究等。
翻转课堂与传统教学相比,其主要特点在于:学生自主学习+课堂深度互动、教师引导+个性化教学、混合学习+适应不同学生的课程设置。
特别是翻转课堂的自主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通过各种途径获取知识,如网络资源、教科书、视频、文章、游戏等。
1.翻转课堂研究的发展现状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信息化进程不断加快,对以教育信息化为核心的新型教学模式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
目前,翻转课堂模式已广泛应用于高教阶段的大学和研究生教育领域中。
例如,北京师范大学采用了翻转课堂模式,对计算机科学的课程进行了改革,学生们不仅可以利用网络等资源进行学习,还能在课堂上与教师互动,提高学习质量。
2.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3.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教师角色的转变翻转课堂模式下,教师需要扮演不一样的角色,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资源整合者和监督者。
传统的讲授角色不再轻松,只能在学生自主学习的阶段进行一些指导和辅导。
而在课堂互动环节中,教师需要起到有效引导和组织协调的作用,以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其中,达到课堂互动的目的。
三、结论从本文所述内容可以看出,翻转课堂模式具有很大的潜力,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课堂效率,并有助于探究教学实践以及教育思想的创新。
但同时,翻转课堂也存在一些挑战,如教学资源缺乏、学生合作效果不佳等。
翻转课堂的研究还处于探索和完善的阶段,尚需不断探索和实践。
国内有关翻转课堂研究的文献综述
国内有关翻转课堂研究的文献综述翻转课堂是指教师将原本在课堂上讲解的知识点和概念转移到课外学习,而将原本在课外完成的作业和练习转移到课堂上完成的教学方式。
翻转课堂的核心理念是将传统教学中的“课前讲解、课中作业”改变为“课前自主学习、课中师生互动”。
近年来,国内教育界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与实践,积累了大量的文献。
本文将对国内有关翻转课堂研究的文献进行综述,以期为翻转课堂研究和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一、翻转课堂的发展与理论基础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最早起源于美国。
2007年,两位化学老师Jonathan Bergmann和Aaron Sams首次在授课中采用了视频录制和课堂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从而提出了翻转课堂的概念。
他们认为,通过让学生在课堂之外通过视频等形式学习知识,可以让课堂时间更多地用于解决学生的问题、进行讨论和合作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翻转课堂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认知负荷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社会文化理论等。
认知负荷理论认为,学习者的认知负荷应当得到有效管理,而翻转课堂可以将对新知识的学习与对新知识的思考和应用分开,减轻了学生在课堂上的认知负荷。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学生应当通过实际操作和合作学习去建构知识;而翻转课堂正是通过课堂时间的合作学习和讨论,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建构。
社会文化理论则认为,学习是一种社会文化的实践,而翻转课堂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展开合作学习和讨论,从而促进了学生社会文化环境下的实际学习。
二、翻转课堂的研究现状1. 对学习效果的影响国内翻转课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学习效果的影响方面。
李某某(2018)通过对某高校学生进行实验研究,发现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动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吴某某(2019)也发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采用翻转课堂能够促进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也有研究认为翻转课堂对学习效果的影响并不明显。
《2024年国内外关于翻转课堂的研究与实践评述》范文
《国内外关于翻转课堂的研究与实践评述》篇一一、引言随着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已经引起了国内外教育界的广泛关注。
翻转课堂颠覆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强调学生在课前自主学习,教师在课堂上进行引导和答疑。
本文将对国内外关于翻转课堂的研究与实践进行评述,分析其优势与不足,以期为教育实践提供参考。
二、国内翻转课堂的研究与实践1. 研究现状国内关于翻转课堂的研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
研究主要集中在翻转课堂的定义、特点、实施策略以及与传统教学模式的对比等方面。
研究者普遍认为,翻转课堂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同时,翻转课堂也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 实践情况在国内,翻转课堂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学科领域。
许多学校和教师积极尝试将翻转课堂应用于实际教学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例如,在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中,通过翻转课堂的实施,学生的参与度、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均有所提高。
此外,翻转课堂还促进了师生之间的互动,使教学更加生动有趣。
三、国外翻转课堂的研究与实践1. 研究现状国外关于翻转课堂的研究相对较早,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模式。
研究主要集中在翻转课堂的起源、理论基础、实施方法以及效果评估等方面。
国外学者普遍认为,翻转课堂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主学习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同时,翻转课堂也对学生的时间管理和自我调节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 实践情况在国外,翻转课堂已经成为了教育领域的一种常见教学模式。
许多学校和教育机构积极推广翻转课堂,将其应用于各个学科领域。
实践表明,翻转课堂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满意度,同时也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此外,国外还开展了许多关于翻转课堂的实证研究,为翻转课堂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四、翻转课堂的优势与不足1. 优势(1)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通过让学生在课前自主学习,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
国内有关翻转课堂研究的文献综述
国内有关翻转课堂研究的文献综述翻转课堂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将课堂讲授的内容放在课堂外完成,学生在课堂内进行问题解决、实践应用和讨论交流的一种教学模式。
近年来,翻转课堂模式在国内教育领域逐渐兴起并得到了广泛关注。
本文将对国内有关翻转课堂研究的文献进行综述,探讨翻转课堂对学生学习成效、教学模式、课堂氛围等方面的影响。
一、学生学习成效1. 翻转课堂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在国内的研究中,有多项研究探讨了翻转课堂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
某项研究对比了翻转课堂模式和传统课堂模式对学生成绩的影响,结果显示在数学、物理等学科中,采用翻转课堂模式的学生在考试成绩上表现更好。
这说明翻转课堂模式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效果。
除了学习成绩,翻转课堂还对学生的学习动机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有研究表明,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课程中,学生的学习动机更加积极,他们更愿意参与课堂讨论和互动,对于知识的探索和学习更加主动。
这说明翻转课堂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促进他们更好地学习和成长。
二、教学模式翻转课堂模式的实施,不仅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了影响,也对教师的教学方式产生了影响。
研究发现,采用翻转课堂模式的课堂中,教师更多地充当引导者和组织者的角色,他们更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单纯传授知识。
翻转课堂的实施要求教师对课堂内容有深入的理解,并能够设计出引发学生自主思考的问题和任务,因此需要教师具备更高的业务能力和教学设计能力。
翻转课堂的实施也对学生的学习方式产生了影响。
在翻转课堂中,学生需要在课堂外进行知识的预习和学习,然后在课堂内进行问题解决和知识应用。
这种学习方式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使他们更加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而非被动接受知识的灌输。
翻转课堂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三、课堂氛围翻转课堂模式的实施往往会带来课堂氛围的改变。
在传统课堂中,教师通常扮演者讲解者的角色,学生则是听众和接受者,课堂氛围相对较为单一。
国内有关翻转课堂研究的文献综述
国内有关翻转课堂研究的文献综述1. 引言1.1 背景介绍国内教育改革的步伐不断加快,开展翻转课堂研究有助于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
翻转课堂也是教育信息化的体现,符合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
深入研究国内翻转课堂的相关问题,探讨其教学模式和效果评价,对促进我国教育教学改革具有积极意义。
本文将就国内有关翻转课堂的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教育工作者提供借鉴和参考。
1.2 研究意义翻转课堂是当今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其在国内教育实践中也逐渐受到重视。
研究翻转课堂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翻转课堂为教学模式的创新提供了新思路和途径。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在传播知识和培养学生能力上存在不足,而翻转课堂则可以让学生在课堂内外进行深度学习,更好地发挥课堂的作用,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和合作学习。
翻转课堂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和学习质量。
通过翻转课堂的教学方式,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
学生在课堂上可以更深入地探讨和应用知识,增强学习的深度和广度。
翻转课堂的研究对于教育改革和教学改进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研究翻转课堂的实际效果和教学模式,可以更好地指导教师的教学实践,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也可以为学校教育管理者提供参考,促进课堂教学的改革和创新,推动教育教学的发展和进步。
1.3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对国内有关翻转课堂研究的文献综述,探讨翻转课堂在中国教育领域的应用情况。
具体目的包括:1. 总结国内翻转课堂研究的现状,了解目前研究的重点和热点问题;2. 分析国内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特点和实践经验,探讨其在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和促进教学改革方面的作用;3. 探讨国内翻转课堂效果评价的研究成果,深入了解翻转课堂对学生学习成绩和态度的影响;4. 探讨国内翻转课堂发展的趋势和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为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和启示。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系统综述,旨在为研究者、教育从业者和决策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建议,促进国内翻转课堂研究的发展和深化。
《2024年现状与反思_国内翻转课堂研究评述》范文
《现状与反思_国内翻转课堂研究评述》篇一现状与反思_国内翻转课堂研究评述现状与反思:国内翻转课堂研究评述一、引言翻转课堂自引入我国教育体系以来,引起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广泛关注。
作为教学模式的重大变革,翻转课堂的应用和发展正在为我们的教育事业带来深刻的改变。
本文将对国内翻转课堂的研究现状进行综合评述,通过分析和反思,揭示当前研究的主要进展和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期待对未来的研究方向和路径进行更深入的探讨。
二、国内翻转课堂研究现状1. 研究成果丰富近年来,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推进和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国内关于翻转课堂的研究成果日益丰富。
众多学者和教育工作者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对翻转课堂进行了深入研究,为教育教学的创新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2. 研究领域广泛翻转课堂的研究领域非常广泛,包括但不限于教育学、心理学、计算机科学、教育学理论等多个学科领域。
不同领域的研究者从各自的角度出发,为翻转课堂的研究提供了多元的视角和思路。
3. 研究方法多样研究方法上,国内翻转课堂研究采用了多种方法,包括文献分析、实证研究、案例分析等。
这些方法的应用使得研究结果更具说服力,也为后续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三、国内翻转课堂研究的反思1. 研究深度有待加强虽然国内翻转课堂的研究成果丰富,但在一些关键问题上,如翻转课堂的实施策略、教学效果的评估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讨。
此外,对于翻转课堂的长期效果和影响的研究也相对较少。
2. 实践与理论脱节在实践方面,虽然一些学校和教育机构已经开始尝试应用翻转课堂,但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
一些教师虽然掌握了翻转课堂的理论知识,但在实际操作中却难以有效应用。
这可能是由于缺乏系统的培训和实践指导所致。
3. 缺乏跨学科合作虽然翻转课堂的研究领域广泛,但跨学科合作的研究相对较少。
不同学科的研究者可以从各自的角度出发,为翻转课堂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因此,加强跨学科合作是未来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国内有关翻转课堂研究的文献综述
国内有关翻转课堂研究的文献综述1. 引言1.1 背景介绍翻转课堂的概念最早起源于美国,由于教育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网络教育的兴起,翻转课堂逐渐引起了教育工作者的关注。
翻转课堂的基本理念是将课堂教学中的知识传授和作业布置环节颠倒过来,让学生在课堂外预习和消化知识,课堂内进行针对性的讨论和实践,从而实现更高效的学习效果。
在国内,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推进和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学校和教师开始尝试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部分高校和培训机构在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为翻转课堂在中国的推广奠定了基础。
也面临着教师培训、评估体系等方面的挑战。
在这样的背景下,对国内有关翻转课堂的研究进行综述分析,了解国内翻转课堂的应用现状和教学效果评价,有助于为教育改革和教学实践提供依据和启示。
1.2 研究目的国内翻转课堂研究的目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探讨翻转课堂在国内教育领域的应用情况,了解各个学科领域中翻转课堂的实际运用情况,为今后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2. 分析翻转课堂在国内教育中所取得的成效和效果,探讨其优缺点以及可能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完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提供依据。
3. 探讨翻转课堂对学生学习兴趣、学习效果和学习习惯的影响,探讨其对学生学习方式和学习态度的改变,为提高学生学习效果提供理论依据。
4. 总结国内翻转课堂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提出未来研究的方向和建议,为进一步推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发展提供参考。
2. 正文2.1 翻转课堂的定义翻转课堂的定义是指将传统课堂中的知识传授内容放到课堂之外,让学生在课堂外通过预习、自学等方式获取知识,然后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实践等互动性学习活动的教学方法。
翻转课堂的核心理念是强调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参与和师生互动,倡导学生在课堂外独立思考、自主学习,以实现更有效的学习效果。
翻转课堂不仅仅是简单地颠倒传统教学模式的顺序,更是一种基于学生学习需求和个性化发展的教学模式。
通过翻转课堂的教学方式,学生可以在课堂上更深入地理解知识,提高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2024年现状与反思_国内翻转课堂研究评述》范文
《现状与反思_国内翻转课堂研究评述》篇一现状与反思_国内翻转课堂研究评述现状与反思:国内翻转课堂研究评述一、引言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深入推进,翻转课堂作为一种创新的教学模式,逐渐成为我国教育界研究的热点。
翻转课堂以其独特的“课前自学+课堂互动”的教学结构,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模式。
本文旨在系统评述国内翻转课堂研究的现状,并对已有研究进行反思与总结。
二、国内翻转课堂研究现状1. 研究数量与趋势近年来,随着翻转课堂在国内外逐渐普及,我国关于翻转课堂的研究数量也在不断增长。
从研究趋势来看,早期主要集中于理论介绍和初步实践探索,随着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翻转课堂的实际应用效果和优化策略。
2. 研究内容与方向国内翻转课堂研究涵盖了理论探讨、应用实践、效果评价等多个方面。
在理论方面,研究者们探讨了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理论基础和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在应用实践方面,众多学者针对不同学科领域进行了实践探索,分析了翻转课堂在实际教学中的效果;在效果评价方面,研究者们通过实证研究,对翻转课堂的教学效果进行了评估。
三、国内翻转课堂研究的主要成果1. 理论体系的构建国内学者在借鉴国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教育实际,构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翻转课堂理论体系。
这一体系包括翻转课堂的定义、特点、教学结构、实施策略等,为翻转课堂的推广和应用提供了理论支持。
2. 实践应用的拓展翻转课堂在国内的应用范围不断拓展,从最初的大学课堂逐渐延伸到中小学、职业学校等各个教育阶段。
不同学科领域的教师也在尝试将翻转课堂应用于自己的教学中,探索出了许多成功的案例。
3. 教学效果的评估通过大量实证研究,国内学者对翻转课堂的教学效果进行了评估。
研究结果表明,翻转课堂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同时也能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四、国内翻转课堂研究的反思与展望1. 反思虽然国内翻转课堂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果,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2024年现状与反思_国内翻转课堂研究评述》范文
《现状与反思_国内翻转课堂研究评述》篇一现状与反思_国内翻转课堂研究评述现状与反思:国内翻转课堂研究评述一、引言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深入推进,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逐渐受到国内教育界的广泛关注。
本文旨在全面梳理和评价国内翻转课堂的研究现状,深入分析其取得的成果与存在的问题,并以此为基础,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和反思。
二、国内翻转课堂研究现状1. 研究成果自翻转课堂概念引入国内以来,教育理论界和实践界都对其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和实践。
通过大量文献资料的梳理,可以发现,国内翻转课堂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教学模式的探索、教学策略的优化、教学技术应用以及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等。
在理论研究方面,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翻转课堂进行了深入探讨,为教学实践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在实践应用方面,越来越多的学校和教师开始尝试采用翻转课堂模式,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2. 研究方法在研究方法上,国内翻转课堂研究主要采用文献综述、实证研究、案例分析等方法。
通过文献综述,研究者对翻转课堂的理论基础进行梳理和评价;实证研究则通过对具体教学实践进行观察和分析,探究翻转课堂的实际效果;案例分析则通过典型案例的剖析,总结经验教训,为其他教学实践提供借鉴。
三、国内翻转课堂研究评价1. 成果显著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国内翻转课堂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在理论上,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为教学实践提供了指导;在实践上,翻转课堂的实施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优化了教学效果。
同时,翻转课堂的研究也促进了教育信息化的进程,推动了教育教学的创新发展。
2. 存在问题然而,国内翻转课堂研究仍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研究深度和广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理论探讨和实践经验总结上,对于深层次的问题和挑战的研究还不够深入。
其次,研究方法有待进一步丰富和完善。
虽然已经采用了多种研究方法,但仍需探索更多有效的方法来提高研究的信度和效度。
国内有关翻转课堂研究的文献综述
国内有关翻转课堂研究的文献综述翻转课堂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通过将课堂学习和课外学习进行互换,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学习的将课堂教学内容作为课后作业进行消化和巩固。
翻转课堂在国内近年来逐渐受到教育界的关注和实践。
本文将对国内有关翻转课堂研究的文献进行综述。
一、翻转课堂的定义和实施方式翻转课堂最早是由美国教育家乔纳森·伯格曼和亚伦·萨姆斯于2012年提出的,用于描述一种将课堂学习与课后作业进行互换的教学模式。
翻转课堂的实施方式包括:1)学生在课前通过自学教材、视频等方式预习课堂内容;2)课堂时间用于学生主动参与、讨论和解答问题;3)课后进行复习和巩固。
二、翻转课堂的优势和效果翻转课堂的优势和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增加了学生主动学习的机会;2)课堂时间的有效利用,可以更好地解决学生的问题和困惑;3)促进学生的合作学习和交流,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4)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信息素养。
三、翻转课堂的问题和挑战翻转课堂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1)学生对自主学习的要求较高,需要一定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2)课堂时间的有效利用需要教师具备丰富的授课经验和教学技巧;3)如何评价和反馈学生的学习成果成为一个难题;4)教师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接受度和实施意愿存在差异。
国内翻转课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教育技术、课程设计和教学模式等方面。
教育技术方面的研究主要关注如何更好地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和在线学习平台,如何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来设计教学内容和活动。
课程设计方面的研究主要关注翻转课堂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如何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成果。
教学模式方面的研究主要关注翻转课堂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比较和评价,如何衡量翻转课堂对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业成绩的影响。
五、国内翻转课堂的实践案例分析国内翻转课堂的实践案例主要包括小学、中学和高校等不同教育阶段。
《2024年国内外关于翻转课堂的研究与实践评述》范文
《国内外关于翻转课堂的研究与实践评述》篇一一、引言随着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已经引起了国内外教育界的广泛关注。
翻转课堂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流程,通过让学生在家或其他非课堂环境中进行知识学习,将课堂时间更多地用于答疑解惑和深化理解,有效地提升了教学效果和学习体验。
本文旨在全面评述国内外关于翻转课堂的研究与实践情况,分析其优势与不足,并展望其未来发展趋势。
二、国内翻转课堂的研究与实践(一)研究现状近年来,国内教育界对翻转课堂的研究日益深入。
众多学者从理论和实践角度探讨了翻转课堂在中小学、高等教育以及职业教育等领域的应用。
研究内容主要涉及翻转课堂的定义、特点、实施策略、效果评估等方面。
同时,国内教育机构也积极尝试将翻转课堂应用于实际教学中,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
(二)实践情况在国内,翻转课堂实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教学模式改革:将传统的教学流程进行颠倒,使学生能在课前预习知识,课堂时间则更多地用于深入学习和问题解答。
2. 教学资源整合:教师根据课程要求,整合线上和线下教学资源,制作微课视频、PPT等学习资料,供学生自主学习。
3. 学生参与度提升:通过线上互动、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
4. 效果评估与反馈:通过作业、测试、问卷调查等方式,收集学生反馈信息,对翻转课堂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和改进。
三、国外翻转课堂的研究与实践(一)研究现状国外翻转课堂的研究始于美国,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相对成熟。
研究内容主要涉及翻转课堂的理论基础、实施策略、影响因素以及与传统课堂的对比研究等方面。
国外学者普遍认为,翻转课堂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实践情况在国外,翻转课堂实践具有以下特点:1. 政策支持:许多国家政府和教育机构出台政策,鼓励学校采用翻转课堂等创新教学模式。
2. 技术支持: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和多媒体设备,为翻转课堂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持。
国内有关翻转课堂研究的文献综述
国内有关翻转课堂研究的文献综述
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是一种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它将传统的课堂教学内容转移到家庭,而将课堂时间用于学生的讨论和深入学习。
在国内,翻转课堂教学方式得到了广泛关注和研究。
本文将对国内有关翻转课堂研究的文献进行综述,以探讨翻转课堂教学方式的实施效果和存在问题。
一、翻转课堂教学方式的实施效果研究
1. 朱阿密等(2013)在一所中学对物理课程进行了翻转课堂教学方式的实证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翻转课堂教学方式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能动性发展。
二、翻转课堂教学方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1. 瞿燕等(2015)对高中物理翻转课堂实施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
研究发现,学生对于家庭作业的理解和实施情况存在偏差,学生对于课堂的重点掌握不足。
针对这些问题,作者提出了加强家庭作业指导和课堂重点解析的对策。
2. 林云霞(2017)对高等教育翻转课堂教学实施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
研究发现,教师在实施翻转课堂过程中存在教学设计和资源准备不足的问题。
研究结论认为,应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对翻转课堂教学方式的认识和能力。
国内翻转课堂教学方式的实施效果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学和高校阶段,研究结果普遍显示翻转课堂教学方式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翻转课堂教学方式也存在一些实施问题,如学生理解偏差、教师能力不足等。
需要进一步加强翻转课堂教学方式的实施和改进,提高学生和教师的认识和能力。
国内有关翻转课堂研究的文献综述
国内有关翻转课堂研究的文献综述【摘要】本文对国内翻转课堂研究进行了综述,从引言部分介绍了翻转课堂的概念、研究背景和目的。
在正文部分分析了国内翻转课堂的现状、研究方法、实施效果评价、教师角色探讨以及学生参与度分析。
结论部分总结了翻转课堂的优势并展望了其发展趋势,同时指出了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通过本文的综述可以了解国内翻转课堂研究的最新进展和未来发展方向,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翻转课堂、国内研究、教育技术、教学方法、教师角色、学生参与度、效果评价、优势、发展趋势、研究不足、教育改革1. 引言1.1 翻转课堂概述翻转课堂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的教学模式,其核心理念是将课堂内外的学习环境进行颠倒,将传统的“讲述-作业”模式改变为“预习-课堂互动-作业”模式。
在翻转课堂中,学生通过预习视频、阅读材料等方式提前学习知识,课堂时间则用于师生互动、应用实践和问题解决。
这种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和教师的引导作用,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习效果。
翻转课堂的概念最早由美国教育学家乔纳森·博格斯(Jonathan Bergmann)和艾伦·桑德弗(Jeremy Sutcliffe)提出,并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翻转课堂已在国内教育领域掀起了一股教学改革的热潮,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开始尝试和研究这种新颖的教学模式。
研究表明,翻转课堂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促进个性化学习,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等。
尽管翻转课堂在国内教育领域中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有必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效果、教学策略和对学生的影响,以推动其在教育实践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1.2 研究背景翻转课堂又称为倒置课堂,是一种新颖的教学模式,其核心理念是将课堂中的传统教学内容转移到课外,让学生在课外时间自主学习,而课堂上则进行知识的深度拓展和实践应用。
国内有关翻转课堂研究的文献综述
国内有关翻转课堂研究的文献综述翻转课堂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它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颠倒过来,将课堂内外的学习环境进行了重新整合。
学生在课堂内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进行学习,而在课堂外通过观看视频、阅读资料等方式进行学习。
这一教学模式的出现,为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受到了国内外教育界的广泛关注。
翻转课堂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翻转课堂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桎梏,使得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体验,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翻转课堂强调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性,使得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去,提高了学习的效果;翻转课堂改变了传统课堂教学的时间和空间限制,使得学习能够随时随地进行,提高了学习的便捷性和灵活性。
二、国内翻转课堂研究的现状在我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与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学校和教师开始尝试使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国内教育界也有一些学者对翻转课堂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取得了一些有价值的成果。
1. 翻转课堂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国内一些研究表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学生学习成绩有一定的积极影响。
一些研究发现,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学生,在学习成绩方面往往表现更为突出,尤其是在知识的掌握与应用方面取得了更显著的进步。
2. 翻转课堂对学生学习态度的影响另外一些研究也指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学生学习态度有着较大的影响。
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具有主动性和参与性,更加愿意参与到课堂内的讨论和活动之中去,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3. 翻转课堂对教师教学能力的要求还有一些研究指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教师需要更加重视学生的学习需求,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善于引导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
三、国内翻转课堂研究的启示尽管国内关于翻转课堂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但是研究成果已经为我们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启示。
国内有关翻转课堂研究的文献综述
国内有关翻转课堂研究的文献综述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它通过将课堂讲授的内容转移到课后进行自主学习,将传统的课堂时间用于实践和深化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参与度。
以下是国内关于翻转课堂研究的文献综述。
一、翻转课堂的理论基础与设计原则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主要有建构主义、个别化学习和学习社区理论等。
李嘉琪、陈国强(2014) 提出了翻转学习的辅导理论模型,包括事先准备、新知传授、掌握巩固、错误检验和反思五个阶段,为实施翻转课堂提供了指导。
设计翻转课堂时需要考虑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反思能力培养、课前学习指导和备课设计、课后巩固和练习等。
沈英豪(2014) 认为,翻转课堂中应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并设计适合的学习任务,同时提供辅导和评估。
二、翻转课堂教学的影响和效果评价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和参与度方面具有优势。
宁云龙、钟倞(2013) 的实证研究表明,翻转课堂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叶荣熙(2014) 的研究发现,翻转课堂模式对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合作能力和创新思维等方面有积极作用。
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张桂清、胡晓敏(2016) 指出,翻转课堂模式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传统的教学模式和师生关系提出了新的要求。
习红(2017) 强调,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需要教师在指导和解答学生疑问方面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教学资源和技术设备的支持也是一个重要问题。
三、翻转课堂教学的实践案例及经验总结国内一些学校和教师已经开始实践和研究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积累了一些有效的经验。
邓守芸(2015)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实施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采用了多种辅助工具和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张婧(2016) 则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尝试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通过提供在线学习资源和小组合作学习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参与度。
一些教师总结出了一些实施翻转课堂教学的经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内关于翻转课堂的研究综述翻转课堂是起源于美国科罗拉多州落基山的“林地公园”高中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自产生起就受到了学术界的普遍关注。
从中国期刊网和国家图书馆搜索、查询情况来看,关于翻转课堂研究的学术论文较多,但还没有专门的研究着作。
因此,有必要对这些论文进行梳理,以期为翻转课堂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意见。
一、翻转课堂的内涵研究翻转课堂这一新鲜事物,首先要明确的是它的内涵,学术界对此的研究主要是从教学方法、教学主体和教学过程三个方面进行的。
(一)从教学方法的角度来看杨伟杰认为翻转课堂是学生在家看教学视频,在课堂做作业,老师协助他们完成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秦炜炜认为翻转学习是学生利用视频为主的教学材料进行自主学习,然后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探究、合作、研讨等活动进一步深化学习的学习方式,而翻转课堂正是基于翻转学习的—种教学方式。
(二)从教学主体的角度来看李利认为翻转课堂以学习者为中心,通过对学习空间和时间的协调安排,进行差异教学,由此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和协作化学习;张妍等认为翻转课堂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高级思维或能力而采取的以学生为中心,以信息技术和数字资源为支持,将课内外和课前后学习活动和任务等进行翻转的一种教学模式。
(三)从教学过程来看张金磊从传统的教学过程入手,认为传统教学过程通常包括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两个阶段,知识传授在课堂中通过教师的讲授完成,而知识内化则通过学生课后做作业来完成。
而翻转课堂是将这种形式进行颠覆,知识传授通过信息技术的辅助在课后完成,知识内化则在课堂中经老师的帮助与同学的协助而完成的;张新明等认为翻转课堂是将知识的传授放在课堂之外通过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来完成,而将知识的内化放在课堂内,通过师生之间的交流产生观点的碰撞,将问题思考地更加深刻。
二、翻转课堂的意义和优势翻转课堂这一新型的教学模式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而言,有其独特的价值和优势,学术界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了研究。
(一)有利于进行个性化学习,实现因材施教秦建华等人从翻转课堂两个环节的角度出发,认为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学生在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两个阶段,都可以实现个性化的学习,老师也可以通过后台监控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真正实现差异教学;王海杰等则从教学方式的改变的角度论述了翻转课堂对因材施教的支持,他们认为翻转课堂改变了传统单方面讲解的教学方式,在课外完成知识传授的基础上,教师在课上可以更多地关注学生的问题针对不同层次学生进行个性化的指导实现差异教学;朱宏洁等人也同样认为,翻转课堂可以通过控制视频进行分层教学,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学习。
(二)有利于增强交流互动,促进知识内化吸收刘震等人立足于课堂的参与度,认为翻转课堂的运用改变了灌输,走向了互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和参与度,使学生热情的参与到课堂中去,还能增强学生获得知识的满足感;秦建华等人则从不同的主体间的互动出发,认为在翻转课堂中,学生之间可以在课前通过网络交流互动,在课上通过讨论、合作等方式交流,师生之间也更方便进行一对一辅导、答疑解惑等,而教师和教师之间也可以在资料收集、视频制作等过程中相互学习,增加交流互动。
(三)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性和主动性,增强学习效果王红等人认为,在翻转课堂中,学习者可以完全自主地掌握在家学习的时间和节奏,根据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将视频进行快进或反复观看,改善学习效果;李海龙等人认为,翻转课堂将学习的自主权下放给学生,有利于学生以更积极的态度投入到学习中去,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自主性;吴忠良等人也认为,翻转课堂使师生利用网络技术和教学视频进行知识的传递提高了学习者的学习自主性。
(四)有助于发挥家长的监督作用,使家长参与学生学习王红等人基于家长角色的转变,认为翻转课堂使家长的角色从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被动角色转变成了学生学习活动的主动监督者,有利于配合教师监督学生学习,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王小彦则从家长对学习关注内容的转变角度出发,认为翻转课堂使家长从之前关注学生在课堂的表现转变为了关注在家可以采取什么措施来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从而使家长与教师一起监督学生的学习。
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设计和构建翻转课堂传播到我国之后,学者们尝试着将其与中国教育现状相融合,基于不同的支持服务平台、具体的理论和思想和不同学科或课程进行了教学模式的创新性探索和设计。
(一)基于支持服务平台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张新明等人基于QQ群+Tablet PC构建出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该模型主要包括课程开发、课前知识传授和课堂知识内化三个组成部分,这三个部分相互联系,通过00群和平板电脑进行视频学习,交流讨论,疑难反馈等活动,保证信息的传递和学习活动的顺利实施;沈书生等人以学生为中心,设计了基于电子书包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这一模式以课内和课外为时间的分段,主要包括学生、教师和外围支持力量三个层次,学生利用电子书包进行学习,可以向老师和外围的专家等寻求帮助,教师在课外制作视频,在课内指导学生,外围的专家、学者通过电子书包对学生进行帮助;陈晓燕基于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构建出了“三分析一三备一四步一二反思”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课前教师分析学生、数字材料和笔记疑难,备好教学目标、教学活动和教学反馈,课中教师的课堂教学按“方法学法指导”“出示最终目标”“协作/探究活动”“当堂反馈”四步进行,课后教师则要对数字材料测试练习和教学安排进行反思。
当然基于具体支持服务平台构建的教学模式还有如吴忠良,赵磊基于网络学习空间设计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等,这些模式对支持服务平台的设计为翻转课堂的实践提供了理论借鉴,但同时由于这些模式与某一特定的平台相结合,不利于在全国或者大范围的推广实施。
(二)基于融入具体理论或思想而设计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张金磊等人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系统化教学设计理论在Robert Talbert教授的翻转课堂模型基础上,提出了更加完善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型,该教学模型主要由课前学习和课堂学习两部分组成,以信息技术和活动学习为翻转课堂创设学习环境,以教学流程为主线设计教学活动;钟晓流等人则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融入了中国传统的太极思想,设计了太极环型模式的翻转课堂,以课上课下为时间界限,包括教学准备、记忆理解、应用分析和综合评价四个部分;姜艳玲等人结合学习成效的金字塔理论设计出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包括了学习过程分析和课程设计环节,这两个环节通过情境导入、任务驱动、交流探讨、反思等步骤密切结合,反复呈现知识技能,使之可以得到永久储存。
这类融合具体理论和思想的教学模式比较系统地说明了其组成部分,是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设计,但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很难与真实课堂有效结合,缺乏实际操作的可行性。
(三)基于某一类学科和课程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王海杰等人结合英语教学的特点设计出了适合英语教学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从课前、课堂和课后三个阶段设计教学流程,强调课前教师制作视频时更注重听、说环节的设计,在课上更注重学生分组协作完成背单词等任务,而在课后注重对学生知识的巩固和教师的教学反思;徐苏燕调查研究了在英语课堂中开展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验的几所小学,探索出了小学英语教学的翻转课堂模式,该模式由三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自主探究,第二部分是激活已知图式、分享构建新支架、归纳总结拓展,第三部分是完善知识框架,与之相对应的具体部分是体验感知,语言规律探索、语言实践和话题知识建构;基于学科和课程的教学模式设计还有如李海龙等人以问题为中心,针对网络课程设计与开发这一课程设计的基于任务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等。
这一类教学模式紧密结合具体学科和课程,对学科教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指导意义,但其缺点是局限于某一学科或课程之中,不具有普遍的意义。
四、我国实施翻转课堂面临的问题和挑战翻转课堂的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会遇到诸多的问题和挑战,主要可以将其概括为师生素质、学校硬件条件和制度、翻转课堂理论支撑三个方面。
(一)师生素质方面杜鹏认为在长期的应试教育中,教师重视知识的传授,形成了灌输的教育观念,而这一教育观念严重阻碍了翻转课堂这一新型的教学模式的有效实施;田爱丽等人基于教师综合能力的视角,认为在翻转课堂中,教师面对的学生由全体转为个体,教学方式由讲解为主转变为答疑解惑为主,对学生的要求从知识掌握转变为综合素质的提升,这些变化都对教师的学科素养、信息技术等综合能力提出了挑战。
李海龙等人认为翻转课堂使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颠倒,很多知识需要学生自主学习,这对学生的自控能力、学习意志力,以及面对挫折的承受力提出了挑战;付小倩等人认为当前我国学生合作意识比较薄弱,部分学生的信息素养不高,这也是要使学生真正受益于翻转课堂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二)学校硬件条件和制度方面何克抗从我国当前的网络化教学普及的现状分析,认为我国当前还只有东部发达地区等学校具备网络教学环境与条件,而我国大部分地区和学校难以具备这样的条件,翻转课堂缺乏网络化教学环境的支撑;杨晓宏等人认为由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信息化程度参差不齐,总体水平仍然相对较低,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我国的顺利推广。
董黎明等人认为翻转课堂对教学效果的评价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翻转课堂的顺利实施必须实现评价方式的多元化,打破传统评价中教师以分数和升学率为主体对学生进行评价的评价体系。
杜鹏从班级规模分析,认为目前我国学校内主流的班级为大班化教学,人数较多,难以做到翻转课堂所要求的个性化指导。
五、翻转课堂本土化实施策略和发展路径针对翻转课堂所面临的诸多挑战和问题,学者们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对翻转课堂的本土化实施和未来发展的路径进行了分析。
(一)宏观层面的研究王忠惠等人认为面对翻转课堂这一“舶来品”,我们要立足于本国的实际并借鉴异国的经验来构建本土化的教学模式,首先,要全面了解、把握外域理论的内容、实践条件及完善发展的可能性;其次,要客观认识我国教育自身的现状、困境及发展方向;然后,要充分认清我国教育的特点对外域理论造成的异化,最后要正确对待外域理论适应、改造、检验的过程;王东立足于翻转课堂与“洋思模式”对比的角度,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本土实践从宏观上提出了四个建议,即要重视“翻转课堂”和“洋思模式”等传统教学观念的整合,重视计算机和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学生学习中的辅助作用,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以及重视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和综合能力的不断提升。
(二)微观层面的研究卢强在对“非线性编辑”课程翻转课堂教学实施进行实证调查之后进行反思,对翻转课堂的有效实施提出了具体化的要求和策略,他认为首先应该对师生角色进行重新定位;其次要精心制作课程教学视频;最后要重建“对话”,即应营造—个尊重、自由、平等的课堂氛围,实现师生的交互;张文杰结合中学的教学,从微观上对翻转课堂的实施的提出了具体的应对方式,他认为在翻转课堂教学视频的学习过程中,应该端正学生的态度,提高视频的质量;翻转课堂的有效实施也要建立教学平台,要求学校购置教学设备为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视频教学搭建一个网络平台;最后针对当前教师和学生信息素养不够、专业能力不强等方面问题,提出要加强对师生信息素养等方面的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