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充1 氨基酸理化性质

合集下载

氨基酸基本的理化性质

氨基酸基本的理化性质

感染性疾病曾一度是人类生存所面临的最大威胁。随着抗生素的发明和广
泛使用,感染性疾病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但仍然是人类死亡的一个重要原
因。据WHO报告,2000年全球死亡人数5570万,其中1440万由感染性疾病引起,
占总死亡人数的15.9%。过去的几十年里,耐药性微生物的不断产生和生物耐药
性问题的日益恶化,开发新的抗感染药物已成为治疗感染疾病的必由之路。昆
一、天然活性肽
目前,由自然界已经获得了种类多样、功能各异的生物活性肽,下页 列举了一些这方面的例证。
昆虫抗菌肽 :迄今为止,已有150多种昆虫抗菌肽被分离鉴定,许多 抗菌肽的cDNA已被克隆测序并进行了初步的基因定位和表达调控机制研 究。昆虫抗菌肽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某些抗菌肽正在通过基因工程技 术开始工业化生产并用于农业、工业和食品卫生等多个领域。
关于抗菌肽的作用机理,现在人们比较一致的看法是,不同的抗菌肽在其 杀菌方式上可能存在一些差异。有的通过在细菌膜上形成孔道,造成细胞内物 质泄漏进而导致化学势丧失而达到杀菌的效果;有的能够干扰一定类型的外膜 蛋白基因的转录,使相应蛋白的合成量减少,从而导致细胞膜的通透性增加, 使细菌生长受到抑制。有些还可能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形成,使细菌不能维持正 常的细胞形态而生长受阻,等等。
一般用水和乙醇之间自由能变化表示氨基酸侧链的疏水性,将此变化值 标作△G′。
不同氨基酸的△G′值如下表所示。
编辑课件
2
氨基酸
丙氨酸(Ala) 精氨酸(Arg) 天冬酰胺(Asn) 天冬氨酸(Asp) 半胱氨酸(Cys) 谷氨酰胺(Gln) 谷氨酸(Glu)
氨基酸侧链的疏水性(乙醇→水,kJ/mol)
△G′
10.87 1.25 1.67

常见的氨基酸的分类特点及理化性质

常见的氨基酸的分类特点及理化性质

非极性氨基酸的理化性质
2
疏水性
非极性氨基酸具有很强的疏水性。
4
溶解性
非极性氨基酸在水中的溶解度较低,但在有机溶剂如酒精或丙酮中的溶解度较高。
8
热稳定性
非极性氨基酸的烷基或芳基结构使其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可以在较高温度下保持结构完整。 非极性氨基酸由于其疏水性,在蛋白质折叠过程中通常会聚集在蛋白质的内部,形成疏水性核心,使得蛋白质整体结 构更加紧密和稳定。
氨基酸的酸碱性
氨基酸中的氨基(-NH2)和羧基(-COOH)具有不同的酸碱性。氨基是弱碱性基 团,而羧基是弱酸性基团。在水溶液中,氨基和羧基会发生质子交换反应,形 成两性离子。这种两性离子的pH值称为氨基酸的等电点(pI)。
1-14

pH
pH 值范围
氨基酸在不同pH值下会呈现不同的 离子形式,从而影响其理化性质和
抗原-抗体反应、免 疫标记等
氨基酸的生物学功能
蛋白质合成
氨基酸是构建生物体内蛋白质 的基本单位,是决定蛋白质结构 和功能的关键要素。
能量来源
通过代谢氧化,某些氨基酸可以 向细胞提供ATP,满足机体的能 量需求。
细胞信号传导
部分氨基酸及其代谢产物可作 为细胞间信号传递的载体,调节 生理过程。
抗氧化防护
农业应用
氨基酸可用作生物农药和 叶面肥料,提高作物抗病虫 能力和产量。还可用于饲 料添加,改善动物营养和生 长。
工业生产
许多工业合成过程需要用 到氨基酸,如制药、化工、 材料等领域。它们可作为 原料、催化剂或中间体。
氨基酸的研究进展
持续创新
科学家们不断探索新的技术和方法来研 究氨基酸的结构、性质和功能,推动着这 一领域的持续创新。

各种氨基酸理化性质-20101202综述

各种氨基酸理化性质-20101202综述
甘氨酸(Gly)
分子式:C2H5NO2 化学式:NH2CH2COOH 结构式
分子量:75.07
物化性质:甘氨酸是20个氨基酸中最简单的一个,是一个非极性的氨基酸。白
色单斜晶系 或六方晶系晶体,或白色结晶粉末,无臭,有特殊甜味; 相对密度1.16,熔点 248℃(分解),易溶于水;在水中的溶解度: 25℃ 时为 25g/100ml,50℃时为 39.1g/100ml,75℃时为 54.4g/100ml,100℃时为67.2g /100ml;极 难溶于乙醇,在100g无水 乙醇中约溶解 0.06 g,几乎不溶于丙酮 和乙醚;等电点6.06。
2.合成法:合成法很多,一种是由异丁酸与氨生成氨基异丁醇,再与氰化氢合 成氨基异丁腈,然后水解而成。一种是由异丁醛与氰化氢合成羟基异丁腈,水解 得DL-缬氨酸,经化学法或酶法拆分得L-缬氨酸。也可由异丁醛与氰化钠和氯化铵 直接合成氨基异丁腈,再水解而成。上述三种方法的得率为36%~40%。合成法 所得为外消旋体,须经外消旋拆开。旋光拆开的方法很多,如用酰基-DL-氨基
各种氨基酸性质
酸的酶进行水解,再利用游离氨基酸与酰化体的溶解度差进行分离。化学合成法生产 成本高,反应复杂,步骤多,且有许多副产物。
3.发酵法:利用微生物发酵法生产L-缬氨酸具有原料成本低、反应条件温和及易实 现大规模生产等优点,是一种非常经济的生产方法。 (1)添加前体物发酵法:又称微生物转化法。这种方法使用葡萄糖作为发酵碳源 ,再添加特异的前体物质即在氨基酸生物合成途径中的一些合适中间代谢产物,以避 免氨基酸生物合成途径中的反馈调节作用,经微生物作用将其有效转化为目的氨基酸 。由于其前体物质如丙酮酸等稀少或价格昂贵,目前已少采用此法生产L-缬氨酸。 (2)直接发酵法:是借助于微生物具有合成自身所需氨基酸的能力,通过对特定微 生物ide诱变处理,选育出营养缺陷型及氨基酸结构类似物抗性突变株,以解除代谢调 节中的反馈抑制和反馈阻遏作用,从而达到过量累积某种氨基酸的目的。目前,世界 上L-缬氨酸均采用直接发酵法生产。国外曾对发酵法所用L-缬氨酸优良生产菌株的诱 变育种和代谢调节作了一些研究,而国内尚处于研究与小规模生产阶段,菌株产酸水 平不高,生产水平和产量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因此,以微生物发酵法生产L-缬氨酸 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蛋白质、氨基酸理化性质和提取

蛋白质、氨基酸理化性质和提取
从蛋白质酶促水解得到的α-氨基酸, 都属于L-型,但在生物体中(如细菌)也含 有D-型氨基酸。
比旋光度是氨基酸的重要物理常数之 一,是鉴别各种氨基酸的重要依据。
• 构成蛋白质的20种氨基 酸在可见光区都没有光吸 收,但在远紫外区 (<220nm)均有光吸收。
• 在近紫外区(220-300nm) 只有酪氨酸、苯丙氨酸和 色氨酸有吸收光的能力。 可以通过测定280nm 处 的紫外吸收值的方法对蛋 白溶液进行定量。
二、氨基酸的鉴定、分离纯化
氨基酸的理化性质
1、一般物理性质
无色晶体,熔点较高(200℃~300℃) 水中溶解度各不同,取决于侧链。氨基酸 能使水的介电常数增高。氨基酸的晶体是 离子晶体。氨基酸是离子化合物。
氨基酸的旋光性和光吸收
20种氨基酸,除甘氨酸外,其它氨基 酸的α-碳原子均为不对称碳原子。可以有 立体异构、有旋光性。氨基酸的构型也是 与甘油醛构型比较而确定的。
通过各种化学试剂对细胞 膜的作用,而使细胞破碎
酶促破碎
通过细胞本身的酶系或外 加酶制剂的催化作用,使 细胞外层结构受到破坏, 而达到细胞破碎
捣碎法 研磨法 匀浆法
温度差破碎法 压力差破碎法 超声波破碎法
有机溶剂: 甲苯、丙酮 丁醇、氯仿 表面活性剂: Triton、Tween
自溶法 外加酶制剂法
分离纯化的基本方法
S= v /ω2x v:沉降速率(dx/dt)可以从实验测得。 ω:离心机转子每秒钟的角速度,以弧度/秒计。
(即2Л ×转子每秒钟的转速) x:蛋白质界面中点与转子中心之间的距离(以
cm计)。
五、蛋白质的颜色反应
六、蛋白质的紫外吸收性质
大部分蛋白质均含有带芳香环的苯丙氨酸、 酪氨酸和色氨酸。

氨基酸的分类特点和理化性质

氨基酸的分类特点和理化性质

氨基酸的分类特点和理化性质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具有多种功能和作用。

根据它们的理化性质和分类特点,氨基酸可以分为非极性氨基酸、极性氨基酸和特殊氨基酸。

1.非极性氨基酸:非极性氨基酸的中心原子由一个氨基基团(NH2)、一个羧基(COOH)、一个氢原子(H)和一个碳原子(C)组成。

这类氨基酸的侧链由多种有机基团组成,不带任何阳离子或阴离子功能性团。

它们通常不溶于水,但溶于有机溶剂。

在生物体内,非极性氨基酸主要负责蛋白质的折叠和稳定。

在非极性氨基酸中,最简单的是甘氨酸、丙氨酸和异亮氨酸等。

这些氨基酸的侧链中带有碳和氢原子,由于不带电荷,属于非极性,因此有亲水性较强。

2.极性氨基酸:这类氨基酸的侧链通常包含含氧或氮等具有强电负性的原子,可以形成氢键、离子键等。

大多数极性氨基酸具有亲水性,能与水进行相互作用,因此溶解度较高。

极性氨基酸可以进一步分为酸性和碱性氨基酸。

-酸性氨基酸:这类氨基酸的侧链含有羟基和羧基,具有负电荷。

代表性的酸性氨基酸有天冬氨酸和谷氨酸等。

这些氨基酸在水溶液中具有酸性,能够释放出负电荷的氢离子,与基性氨基酸发生中和反应。

-碱性氨基酸:这类氨基酸的侧链含有氨基和胺基等功能性团,在水溶液中带正电荷。

代表性的碱性氨基酸有赖氨酸和精氨酸等。

这些氨基酸能够接受负电荷的氢离子,与酸性氨基酸发生中和反应。

3.特殊氨基酸:这是一类在生物体中含量较少,具有特殊功能和结构的氨基酸。

代表性的特殊氨基酸有脯氨酸、半胱氨酸、甲硫氨酸等。

这些氨基酸的结构中具有额外的官能团,能够参与特殊的生化反应和代谢途径。

总的来说,氨基酸的分类特点主要根据其理化性质和功能特点来区分。

非极性氨基酸主要由碳和氢原子组成,溶解度较低,主要负责蛋白质的结构稳定;极性氨基酸具有亲水性,溶解度较高,包括酸性和碱性两种,具有酸碱中和的作用;特殊氨基酸则具有特殊的结构和功能,用于特定的生化反应和代谢途径。

这些特征使得氨基酸能够在生物体内进行多种功能的发挥,并形成复杂的蛋白质结构。

氨基酸的理化性质

氨基酸的理化性质

三、氨基酸的理化性质2、氨基酸的两性解离1、两性离子(dipolarrion,dipolar利用滴定曲线计算氨基酸的等电点等电点侧链R基不解离的中性氨基酸(有两个解离基团)丙氨酸缬氨酸1.氨基酸的光学异构体NH2氨基酸的重要化学反应茚三酮反应(ninhydrin reaction):α-H艾德曼反应(Edman 艾德曼反应(Edman肽键(peptide bond)的化合物。

二肽(dipeptide);寡肽丝氨酰甘氨酰酪氨酰丙氨酰亮氨酸H 2NC αHC βH 2C γH 2 -C –NH-CH-CONHCH 2COOHOCH 2SH (谷氨酸)γ(半胱氨酸)(甘氨酸)还原型谷胱甘肽(GSH )γGlu-Cys-GlyS SγGlu-Cys-Gly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 )COOH蛋白质的结构层次蛋白质一级结构Sanger 1955成功地测定了胰岛素二条多肽链上氨一级结构是蛋白质功能多样性的基础蛋白质二级结构1.肽键中C-N 的键长0.132nm,介于C-N(0.147nm)与C=N(0.127nm),具有双键性1α-螺旋分为右手和左手两种螺旋氢键联系。

在α-螺旋体中每隔三个氨基酸残基可形成一个氢键,氢键是每个氨基酸残基上的N-H氢和它前面第四个残C=O氧之间形成的。

2、β-折叠(β-plated sheet)β-折叠结构中两个氨基酸残基之间的轴心距为3、β-转角(β-turn)4、无规则卷曲Ⅱ型β–转角的第三个残基总是Gly超二级结构结构域蛋白质三级结构三级结构蛋白质四级结构维持蛋白质空间结构作用力4、范德华引力:是分子间弱的作用力。

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第六节蛋白质的重要性质1.为什么蛋白质的水溶液是一种比较稳定的亲水胶体?其原因有二: 2.蛋白质沉淀蛋白质盐溶与盐析现象:有机溶剂3. 蛋白质的两性解离和等电点电泳现象 4. 蛋白质变性与复性引起蛋白质变性的因素:5. 蛋白质的呈色反应Folin-酚试剂反应 米伦反应(Millon reaction):蛋白质溶液5. 蛋白质紫外吸收:第七节蛋白质分离提纯的一般原则一般原则:蛋白质在细胞中以复杂的混合物1. 根据分子量大小不同的分离方法2.利用溶解度差别的分离方法3. 根据电荷不同的分离方法电泳法4.根据生物学特异性的分离方法蛋白质分子量的测定分子量(kD)肽链数目残基数目沉降系数(S):物质颗粒在单位离心场中的沉淀速度为恒定值1 S=1×10-13srRNA。

氨基酸的理化性质

氨基酸的理化性质

氨基酸的理化性质生化1. 氨基酸的理化性质两性解离等电点紫外吸收核酸的紫外吸收最大值2. 蛋白质的分子结构一级顺序肽键二硫键二级主链氢键三级全部疏水作用离子键氢键范德华力四级亚基氢键离子键3. 蛋白质的变性空间构象破坏理化性质改变生物活性丧失4. DNA双螺旋结构反向平行互补双链==手螺旋横纵5. 转运RNA结构稀有碱基茎环结构二级三级6. DNA变性氢键断裂只改变二级不改变核苷酸排列增色效应解链吸光值增加融解温度Tm紫外吸收值达最大的%时的温度7. 酶结构结合酶酶蛋白辅助因子辅酶辅基必需集团活性中心结合集团催化集团£8. 值等于2005Y25, —个简单的酶促反应,当[S] Km A,反应速度最大B,反应速度太慢难以测出C,反应速度与底物浓度成正比D,增加底物浓度反应速1度不变E,增加底物浓度反应速度降低时9. 可逆性抑制竞争性非竞争性反竞争性Km丙二酸琥珀酸脱氢酶琥珀酸磺胺二氢叶酸合成酶对氨基苯甲酸210. 变构酶速度方程式米氏方程,呈型曲线多为多亚基构成,亚基,亚基:中心,中心: 11. 同工酶催化化学反应,分子结构理化性质免疫学性质乳酸脱氢LDH1 LDH2 LDH3 LDH5#肌酸激酶CK1 CK2 CK312. 糖酵解的调节6-磷酸果糖激酶-1激活AMP ADP 1,6-双磷酸果糖::、2,6-双磷酸果糖:: 抑制ATP、柠檬酸丙酮酸激酶激活1,6-双磷酸果糖抑制ATP、丙氨酸己糖激酶抑制长链脂酰CoA13. 底物水平磷酸化1,3-二磷酸甘油酸3-磷酸甘油酸磷酸甘油酸激酶磷酸烯醇式丙酮酸丙酮酸丙酮酸激酶琥珀酰CoA琥珀酸琥珀酰CoA合成酶脱氢琥珀酸延胡索酸琥珀酸脱氢酶14. 糖异生己糖激酶葡萄糖-6-磷酸酶6-磷酸果糖激酶-1果糖双磷酸酶-1丙酮酸激酶丙酮酸羧化酶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乙酰CoA丙酮酸羧化酶丙酮酸脱氢酶15. 脂酸氧化限速酶肉碱脂酰转移酶I过程脱氢加水再脱氢硫解、NADH+乙酰CoA16. 能量计算17. 酮体生成关键酶羟甲基戊二酸单酰CoA合成酶肝内生成,肝外利用:肝脏没有318. 脂酸合成原料关键酶乙酰CoA羧化酶激活抑制19. 胆固醇原料分子乙酰CoA、分子ATP及分子NADPH+限速酶HMG CoA还原酶20. 胆固醇的转化Qal胆汁酸::类固醇激素7-脱氢胆固醇:维生素:21. 呼吸链递电子体不递氢递氢体也递电子2.细胞色素223. 抑制剂呼吸链抑制剂鱼藤酮粉蝶霉素A异戊巴比妥Cyt与Cyt抗霉素A二巯基丙醇CO解偶联剂与脱离二硝基苯酚24. 高能化合物磷酸肌酸磷酸烯醇式丙酮酸乙酰磷酸ATP GTP UTP CTP乙酰CoA25. 脱氨基作用转氨酶氧化脱氨基嘌呤核苷酸循环26. 氨的转运丙氨酸- 葡萄糖循环谷氨酰胺27. 鸟氨酸循环限速酶氨基甲酰磷酸合成酶CPS-I 变构激活剂生成一份子尿素需要消耗个高能磷酸键瓜氨酸精氨酸鸟氨酸28. 脱羧基作用氨基酸脱羧酶氨酸- 氨基丁酸氨酸牛磺酸氨酸组胺氨酸5- 羟色胺酸氨酸腐氨精脒精胺429. 一碳单位30. 苯丙氨酸和酪氨酸代谢苯丙氨酸酪氨酸多巴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黑色素对羟本丙酮酸延胡索酸乙酰乙酸苯丙酮酸31. 核苷酸合成原料和分解产物嘌呤原料天冬氨酸谷氨酰胺C02 —碳单位甘氨酸嘧啶原料天冬氨酸谷氨酰胺C02嘌呤产物尿酸:,,,:嘧啶产物-丙氨酸:,:-氨基异丁酸::32. 脱氧核苷酸的生成在磷酸核苷:N P:上进行:N代表A、G U、C:dTMP由甲基化生成33. 抗代谢物嘌呤类似物6-巯基嘌呤::IMP AMP GMP氨基酸类似物氮杂丝氨酸::UTP CTP叶酸类似物氨碟令氨甲喋呤::dUMP dTMP嘧啶类似物5-氟尿嘧啶::dUMP dTMP次黄嘌呤类似物别嘌呤醇::IMP 尿酸阿糖胞苷CDP dCDP 34. DNA复制的酶学DNA聚合酶解螺旋酶弓I物酶单链DNA结合蛋白DNA拓扑异构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延长修复原核DNA-pol DNA-pol真核DNA-pol DNA-pol除了DNA-polIII 只有外切酶活性, 其余都有双向外切酶活性I拓扑酶II催化3,5 磷酸二酯键DNA聚合酶RNA聚合酶DNA连接酶DNA拓扑异构酶逆转录酶引物酶535. DNA 生物合成过程起始DnaA 辨别起始点DnaB: : 解螺旋SSB 稳定单链DnaG: : 合成短链RNA 引物:提供末端: 终止后冈崎片段的连接水解引物填补空隙连接缺口36. RNA 聚合酶亚基辨认起始点转录延长仅需要核心酶RNA聚合酶I II IIIS-rRNA S-rRNA,tRNA,snRNA37. 转录后修饰mRNA l子结构聚腺苷酸尾巴mRNA的剪接tRNA 剪切: : 剪接: :添加: : 化学修饰: :外显子内含子38. 遗传密码的特点起始密码终止密码39. 乳糖操纵子三个结构基因一个操纵序列阻遏蛋白一个启动序列RNA 聚合酶一个调节基因阻遏蛋白40. 顺式作用元件启动子启动子是的结合位点至少包括转录起始点和以上的功能组件TATA 盒是的结合位点41. 重组DNA 技术常用工具酶限制性核酸内切酶DNA 连接酶DNA 聚合酶I Klenow 片段反转录酶67。

蛋白质氨基酸共有的理化性质

蛋白质氨基酸共有的理化性质

蛋白质氨基酸共有的理化性质氨基酸是有机化学中的一类结构相对简单的有机化合物,是生物体具有高度组成和功能的重要的组成单位。

氨基酸的分子中包含一个氨基(乙胺基)和一个酸基(羧基),至少包含C、H、O、N 四种化学元素,以脱水缩合方式联接,以-CO-NH-结构连接在一起,因此氨基酸又被称为“二元碱型”。

根据氨基酸的最终加成体,氨基酸可以分为四类:α-酰胺型氨基酸、γ-胺基酸、内酰胺型氨基酸和醛胺型氨基酸。

氨基酸含有一个醇类基团(-HCH2R),是一种典型的碱性氨基,具有较强的核碱反应性质;一个酸类基团(-COOH),具有较强的酸性,可以参与酸基反应;一个酰胺基团(-CO-NH2),可以参与水解、脱水缩合、氨基缩合等反应;一个连接二氧基(-C=O),可形成共价键,是大分子在线缆和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结构的重要构成部分。

氨基酸的分子结构和分子量,严格来说,其理化性质差别较大:在常温常压下,氨基酸的熔点差异也较大,如γ-氨基丙酸的熔点为172℃,苯丙氨酸的为267℃,而丙二酸的熔点却只有85℃;折射率差异也较大,如右旋糖胺酸的折射率只有1.541,苯兰氨酸的折射率却高达1.641;氨基酸盐的溶解度差别较大,如γ-氨基丙酸钠的溶解度,在0℃下为214g/100ml,而甲基羟基脯氨酸钠在0℃下的溶解度仅为0.15g/100ml;氨基酸的碱度,离子均衡常数和酸度,也有一定差异;氨基酸的质荷比也有较大差异,如精氨酸的质荷比为-0.77,而去氧多巴的质荷比为-1.1等。

通过氨基酸的对比可以发现,同类氨基酸的理化性质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它们的分子量和分子式有一定的相似性,比较类似的氨基酸的折射率、熔点等特征也很接近,具有一定的重要性和系统性,可以说是一种有效性的划分。

在生物体中,氨基酸是蛋白质构成的基础,因此不同的氨基酸对它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彼此之间的复合、折叠、加工等,可以组成不同的分子和不同的空间结构,使得蛋白质的形态更加的复杂和丰富,从而发挥出不同的生物学功能,一般来讲,氨基酸的变化越多,蛋白质的功能越丰富、越精确。

氨基酸的理化性质

氨基酸的理化性质

三、氨基酸的理化性质2、氨基酸的两性解离1、两性离子(dipolarrion,dipolar利用滴定曲线计算氨基酸的等电点等电点侧链R基不解离的中性氨基酸(有两个解离基团)丙氨酸缬氨酸1.氨基酸的光学异构体NH2氨基酸的重要化学反应茚三酮反应(ninhydrin reaction):α-H艾德曼反应(Edman 艾德曼反应(Edman肽键(peptide bond)的化合物。

二肽(dipeptide);寡肽丝氨酰甘氨酰酪氨酰丙氨酰亮氨酸H 2NC αHC βH 2C γH 2 -C –NH-CH-CONHCH 2COOHOCH 2SH (谷氨酸)γ(半胱氨酸)(甘氨酸)还原型谷胱甘肽(GSH )γGlu-Cys-GlyS SγGlu-Cys-Gly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 )COOH蛋白质的结构层次蛋白质一级结构Sanger 1955成功地测定了胰岛素二条多肽链上氨一级结构是蛋白质功能多样性的基础蛋白质二级结构1.肽键中C-N 的键长0.132nm,介于C-N(0.147nm)与C=N(0.127nm),具有双键性1α-螺旋分为右手和左手两种螺旋氢键联系。

在α-螺旋体中每隔三个氨基酸残基可形成一个氢键,氢键是每个氨基酸残基上的N-H氢和它前面第四个残C=O氧之间形成的。

2、β-折叠(β-plated sheet)β-折叠结构中两个氨基酸残基之间的轴心距为3、β-转角(β-turn)4、无规则卷曲Ⅱ型β–转角的第三个残基总是Gly超二级结构结构域蛋白质三级结构三级结构蛋白质四级结构维持蛋白质空间结构作用力4、范德华引力:是分子间弱的作用力。

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第六节蛋白质的重要性质1.为什么蛋白质的水溶液是一种比较稳定的亲水胶体?其原因有二: 2.蛋白质沉淀蛋白质盐溶与盐析现象:有机溶剂3. 蛋白质的两性解离和等电点电泳现象 4. 蛋白质变性与复性引起蛋白质变性的因素:5. 蛋白质的呈色反应Folin-酚试剂反应 米伦反应(Millon reaction):蛋白质溶液5. 蛋白质紫外吸收:第七节蛋白质分离提纯的一般原则一般原则:蛋白质在细胞中以复杂的混合物1. 根据分子量大小不同的分离方法2.利用溶解度差别的分离方法3. 根据电荷不同的分离方法电泳法4.根据生物学特异性的分离方法蛋白质分子量的测定分子量(kD)肽链数目残基数目沉降系数(S):物质颗粒在单位离心场中的沉淀速度为恒定值1 S=1×10-13srRNA。

食品营养与检测《氨基酸的理化性质》

食品营养与检测《氨基酸的理化性质》
第七页,共八页。
内容总结
一、 两性解离及等电点。+H+。氨基酸能与许多重金属离子如Cu2、Co2、Mn2、Fe2等产生螯合物。氨基酸经高温或或细菌作用发生脱羧基 反响生成胺。变质的食物不能吃,其原因之一是氨基酸脱羧基的产物胺赋予食物不良的气味和毒性。氨基酸分子中有共轭双键而对紫外光有吸收作 用,最大吸收峰在 280 nm 附近,且光吸收强度与氨基酸浓度成正比。氨基酸与茚三酮水合物共热,可生成蓝紫色化合物,其最大吸收峰在570nm 处
O
NH2-CH-C +
H OH
甘氨酸
O
NH-CH-C
HH
OH
甘氨酸
-HOH
O
O
NH2-CH-C-N-CH-C
H
H H OH
肽键
甘氨酰甘氨酸
第三页,共八页。
氨基酸通过肽键形成的化合物称为肽。 • 两分子氨基酸缩合形成二肽 • 三分子氨基酸缩合那么形成三肽……以至高分子多
肽。肽键是蛋白质分子中氨基酸之间相互连接的根 本方式
一、 两性解离及等电点
氨基酸是两性电解质,其解离方式取决于所处溶液的酸碱度。
等电点〔pI〕 处于一定PH溶液时,氨基酸分子解离后所带正、负电荷相等时,溶液 的pH值称为该氨基酸的等电点。
第一页,共八页。
R CH COOH +OH-
NH3+
+H+
酸性
pH=pI
中性
第二页,共八页。
+OH+H+
碱性
2 成肽反响
第八页,共八页。
第四页,共八页。
3 与金属离子的螯合作用
• 氨基酸能与许多重金属离子如Cu2、Co2、Mn2、Fe2等产生螯合物

氨基酸的理化性质

氨基酸的理化性质

氨基酸的理化性质
一、两性解离及等电点
➢定义:氨基酸是两性电解质,其解离程度取决于所处溶液的酸碱度。

➢等电点(pI):在某一pH的溶液中,氨基酸解离成阳离子和阴离子的趋势及程度相等,成为兼性离子,呈电中性。

此时溶液的pH 值称为该氨基酸的等电点。

➢等电点计算:
➢备注:pI值等于两性离子两边pK值之和的平均值。

➢溶液的pH偏离pI越远,氨基酸带净电荷越多,在电场中越容易分离。

➢pI时氨基酸溶解度最小,容易聚集沉淀。

二、光学性质
1.旋光性:除甘氨酸外,其他氨基酸有不对称C原子,可以用旋光仪测定其旋光性。

➢左旋:Ser、Leu、Pro、Trp、Phe等。

➢右旋:Ala、Ile、Glu、Asp、Val、Lys、Arg等。

2.光吸收:R基团含有芳香环共轭双键系统的色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在近紫外区(220—300nm)有光吸收,其最大光吸收(λmax)分别为279nm,278nm和259nm。

蛋白质由于含有这些氨基酸,一般最大光吸收在280nm波长处,因此能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很方便的测定蛋白质含量。

三、重要化学反应
1.茚三酮反应:在ph5-7和80—100°条件下,氨基酸与茚三酮可生成蓝紫色化合物,其最大吸收峰在570nm处。

常作为氨基酸定量分析方法。

脯氨酸或羟脯氨酸与茚三酮生成黄色化合物。

此反应经常用于氨基酸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氨基酸在制剂研究和方法开发时需要了解的性质

氨基酸在制剂研究和方法开发时需要了解的性质

2、当氨基酸的水溶液碱化时,偶极离子将转变为阴离子; 酸化时,偶极离子将转变为阳离子,它们处于平衡中。阴 离子和阳离子的量将根据溶液的pH值而定。
•化学性质 概述:氨基酸的化学性质是其中氨基、羧基和侧链中其它官能 团性质的体现。 1、氨基反应 与亚硝酸的反应:由于此反应可定量释放氮气,故可定量的计 算氨基酸的量。此法称为Van Slyke氨基氮测定法,常用于氨基 酸、蛋白质分析。
2、电化学分析法 采用电导检测和安培检测方法,也被人们广泛用于氨基 酸的分析。
优点:无需衍生反应,操作简便,可与各种现代化的分 离相结合,可大大简化操作过程,节约分析时间。
3、分光光度法 组成蛋白质的20余种氨基酸中,大多数氨基酸对紫外 和可见光的吸收很弱或无吸收。 所以通常利用氨基酸分子中的氨基、羧基或其它活性基 团与衍生化试剂反应,生成具有可见光、紫外生色团或能 产生荧光的衍生反应产物,然后再用可见光、紫外或荧光 检测器进行检测。
等电点(pI)的计算 侧链不含离解基团的中性氨基酸,其等电点是它的 pK’1和pK’2的算术平均值:pI= (pK’1 + pK’2 )/2 同样,对于侧链含有可解离基团的氨基酸,其pI值也决 定于两性离子两边的pK’值的算术平均值。
酸性氨基酸:pI= (pK’1 + pK’R-COO- )/2
碱性氨基酸:pI = (pK’2 + pK’R-NH2 )/2
2.3碱性氨基酸(以赖氨酸为例)
离子存在。
当把赖氨酸放入电场时,并使pH<pKa1时,大量的双阳离子向 阴极移动;当pKa1<pH<pKa2时,大量的单阳离子Ⅱ向阴极移动;当 pKa2<pH<pI时,少数单阳离子Ⅱ向阴极移动;当pI<pH<pKa3时,少 数阴离子Ⅳ向阳极移动;当pH>pKa3时,大量阴离子Ⅳ向阳极移动; 当pH=pI时 ,两性离子Ⅲ呈电中性,不向任何一极移动。

氨基酸性质

氨基酸性质

20种氨基酸按理化性质可分为4组:
①非极性、疏水性氨基酸:丙氨酸(Ala)缬氨酸(Val)亮氨酸(Leu)异亮氨酸(Ile)脯氨酸(Pro)苯丙氨酸(Phe)色氨酸(Trp)蛋氨酸(Met)
②极性、中性氨基酸:甘氨酸(Gly)丝氨酸(Ser)苏氨酸(Thr)半胱氨酸(Cys)酪氨酸(Tyr)天冬酰胺(Asn)谷氨酰胺(Gln)
③酸性的氨基酸:天冬氨酸(Asp)谷氨酸(Glu)
④碱性氨基酸:赖氨酸(Lys)精氨酸(Arg)组氨酸(His)
维系蛋白质不同级结构的作用力
一级结构肽键(共价键)...
二级结构最主要作用力氢键...
三级结构离子键疏水作用碱基堆积力,最主要作用力:疏水作用力..,
四级结构疏水作用二硫键离子键...。

氨基酸的分类和重要的理化性质

氨基酸的分类和重要的理化性质
CH 2
N NH
酸性氨基酸
天冬氨酸 Aspartate
O H 2 N CH C OH
CH 2 CO OH
酸性氨基酸
天冬氨酸 Aspartate 谷氨酸 Glutamate
O H 2 N CH C OH
CH 2 CH 2 CO OH
含羟基氨基酸
丝氨酸 Serine
O H 2N CH C OH
CH 2 OH

2、氨基酸的化学性质
1

-氨基参与的反应


NH2
硝 R-CH-COOH+HNO2
O H R -C H -C O O H +N 2+H 2O

反 用途:范斯来克法定量测定氨基酸及蛋白质水解程度 应 的基本反应。
反( 应2
) 与 甲 醛 发 生 羟 甲 基 化
氨基酸的化学性质
-氨基参与的反应
COO-
( 4
氨基酸的化学性质

-羧基参与的反应
脱 羧
1

N H 3 +

RC H C O O -
R C H 2N H 2+H ++C O 2
用途:酶催化的反应。

氨基酸的化学性质
5 )
-羧基参与的反应

氨基酸与碱作用生成相应的盐。氨基
盐 酸的碱金属盐能溶于水,而重金属盐则
反 不溶于水。

.
媛媛老师,祝您: 教师 节快乐,天天快乐! O(∩_∩)O~~
CH3
脂肪族氨基酸
甘氨酸 丙氨酸 缬氨酸
Glycine Alanine Valine
O H 2N CH C OH

各种氨基酸理化性质-20101202.

各种氨基酸理化性质-20101202.

三、氨基酸的理化性质
氨基酸通式是H2NCHRCOOH。根据氨基连结在羧酸中碳原子的位置,可分 为α、β、γ、δ……的氨基酸( C……C―C―C―C―COOH)。
由于结构相似,具有一些共同的性质。它们都是无色结晶;熔点约在230℃以 上,大多没有确切的熔点,熔融时分解并放出CO2;都能溶于强酸和强碱溶液 中,除胱氨酸、酪氨酸、二碘甲状腺素外,均溶于水;除脯氨酸和羟脯氨酸外 ,均难溶于乙醇和乙醚
氨基酸基础知识
极性中性氨基酸:色氨酸、酪氨酸、丝氨酸、半胱氨酸、蛋氨酸(甲硫氨酸)
、天冬酰胺、谷氨酰胺、苏氨酸
酸性氨基酸:天冬氨酸、谷氨酸 碱性氨基酸:赖氨酸、精氨酸、组氨酸
其中:属于芳香族氨基酸的是:色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 属于亚氨基酸的是:脯氨酸 含硫氨基酸包括:半胱氨酸、蛋氨酸(甲硫氨酸) 注意:在识记时可以只记第一个字,如碱性氨基酸包括:赖精组
工艺培训 邬斌
2010年12月1日
目 录
氨基酸基础知识
各种氨基酸性质
氨基酸基础知识
一、氨基酸的定义
氨基酸:含有氨基(―NH2 )和羧基(―COOH),并且氨基和羧基都直 接连接在一个-CH-结构上的一类有机化合物的通称。生物功能大分子蛋白质的 基本组成单位,是构成动物营养所需蛋白质的基本物质。
二、氨基酸的分类
物理性质:本品为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无臭,味微甜而后苦 ;在水中
溶解,在乙醇中几乎不溶;等电点6.00。
化学性质:具有氨基酸的通性。 生产工艺: 目前,L-缬氨酸的生产方法有提取法、合成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发酵法等。
1.提取法:动物血粉、蚕蛹及毛发水解液中L-缬氨酸的含量较高,从动物血粉 和蚕蛹水解液中,应用离子交换技术从混合氨基酸中分离L-缬氨酸,分离的效率高 ,提取操作简单,生产周期短,但成本高,不适合现代化大工业生产猪血粉中提 取L-缬氨酸的回收率为14.7%;蚕蛹水解液中分离L-缬氨酸,回收率为23.68%

氨基酸与蛋白质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氨基酸与蛋白质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氨基H3N

-酸OO彼C-CH -CH2- C
=
此色氨以酸(Trp)
CH
N
肽键
+ H3N

-相构苯O丙O链成氨C-酸(CPhHe)-CH2-

肽链 + 骨架H3N -而OO侧C-CH -CH2- 链酪氨是酸(Ty+r) 自由H3N
-OH

的 -OOC-CH -CH2-CH -CH3

异亮氨酸(Ile)
优点:对原料无选择性,仪器简单,方法也简单; 缺点:易将无机氮(如核酸中的氮) 都归入蛋白质中,不精确。 一般,样品含氮量平均在16%,取其倒数100/16=6.25,即为 蛋白质换算系数,其含义是样品中每存在1g元素氮,就说明含有 6.25g 蛋白质);故:蛋白质含量=氮的量×6.25
二 分子组成


苏氨酸(Thr)
-CH-OH

-而OO侧C-CH -CH2- C N酸性解离基团的
+ H3N
CH3
★ 链组氨是酸 (His+) ★自由H3N

CH
半胱氨酸(Cys)
CH-N氨H 基酸有那几种?-OOC-CH -CH2-SH
咪唑基

的 -OOC-CH -CH2-COO-
天冬氨酸(Asp)
+ H3N
氨基酸分类
R-基团是氨基酸分类的标志;决定氨 基酸的性质、蛋白质多肽链空间走向, 并与蛋白质生物功能的表现有关。
H R—C—COOH
NH2
类别
非极性侧链 氨基酸
分类根据 R-在pH6~7时解离状态及特点
种数
不解离、不带电、有疏水性 8(9)
极性侧链 氨基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7.1 分 配 层 析
分离的先决条件:各种AA成分的分配系数有差异,差异越大,越容易分开。 而且其在流动相中分配系数越大其分离的越快。
(1) 纸层析
以滤纸为支持物的分配层 析。组成滤纸的纤维素是 亲水物质,能形成水相和 展层溶剂的两相系统,被 分离物质在两相中的分配 保持平衡关系。
比移值(Rf):
多肽序列自动分 析仪的工作原理 基于此反应。
(4)形成西佛碱反应
氨基酸的α-氨基能与醛类化合物反应生成弱碱,即所谓西佛碱 (Schiff’s base)。 R’ | C=O + | H 醛 R | -H2O H2N-C-COOH------------→ | H 氨基酸 R’ R | | C=N-C-COOH | | H H 西佛碱
H N C S + H2N C R
H
+
COOH
在弱碱中
PITC H HO
N S C N H C O H C R
N S C N H
C
O H C R
PTC-氨基酸
PTH-氨基酸
氨基酸与异硫氰酸苯酯的反应的应用 --多肽链N-末端氨基酸残基的鉴定(Edman法)
蛋白质多肽链的N-端氨基酸先在弱碱条件下也可以与PITC 起反应生成PTC-蛋白质,再在酸性溶液中,末端的PTH氨基 酸被释放,形成了少一个氨基酸的多肽链。 PTH氨基酸可以用 乙酸乙酯抽提,用纸层析进行鉴定,确定肽链N-端氨基酸。重 复应用这种方法就可以测出多肽链N-端的氨基酸顺序。
水合茚三酮
用途:常用于氨基酸的定 性或定量检测。
α-氨基和α-羧基共同参加的反应
脯氨酸和羟脯氨酸与茚 三酮反应产生黄色物质
2.7 氨基酸混合物的分析分离
• 要测定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或从蛋白质 水解液中制取氨基酸,须对氨基酸进行 分析分离。 • 常用层析法:也成为色谱法。 • 由流动相和固定相组成
分类
• 2.7.4、高效液相色谱
• 高 效 液 相 层 析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简称HPLC) • 曾 称 高 压 液 相 层 析 (high pressure liquid chromatography)。特点是: • ①使用的固定相支持剂颗粒很细,因而表面积 很大;② 溶剂系统采取高压,因此洗脱速度增 大。 • 多种类型 的柱层析都可用 HPLC 来代替,例如 分配层析、离子交换层析、吸附层析以及凝胶 过滤。
• 2.6 氨基酸的化学反应
-氨基参加的反应
氨基酸的化学反应
-羧基参加的反应
侧链功能基团参加的反应
2.6.1 α-氨基参加的反应
(1) 与亚硝酸反应
测量氮气的体积可计算氨基酸的含量。
NH2 R C H COOH OH
+
HNO2
R
C H
COOH
+ H2O
+ N2
这是Van Slyke(范斯来克 )法测定氨基酸的基础。
层析分类
分类原则 据溶质分子与固定 相相互作用的机理 不同 类型 吸附色谱 离子交换色谱 疏水作用层 金属螯合色谱 共价作用色谱 分配色谱 凝胶过滤 亲和色谱 低压色谱 中压色谱 高压色谱 电泳 柱色谱 纸色谱 薄层色谱 气相色谱 液相色谱 超临界流体色谱 迎头法 顶替法 洗脱法 特征 吸附力不同 各物质与固定相之间的离子交换能力的不同 各物质与固定相之间的疏水作用的强弱不同 各物质与固定相上的金属离子的络合能力的不同 巯基化合物的巯基与固定相表面的二硫键作用力不同 各物质在两液相间的分配系数不同 各物质的分子大小或形状不同 利用生物大分子与各种配基的生物识别能力不同 操作压力小于0.5 MPa 操作压力在0.5~5 MPa之间 操作压力在5~40 MPa之间 溶质分子在电场中的移动速度不同 固定相装在玻璃、不锈钢或有机玻璃柱中 固定相为以氢键与纤维素羟基结合的水 固定相在玻璃平板上铺成薄层 流动相为气体 流动相为液态 流动相为液态
西佛碱是以氨基酸为底物的某些酶促反应例如转氨基反应的 中间物。(通常希夫碱是由胺和活性羰基缩合而成。具有优良液 晶特性,医药,催化等应用。 )
(5)脱氨基反应
脱氨基作用是指 α- 氨基能在酶的催化下脱去氨基生成α-酮酸的 过程。这是氨基酸在体内分解的主要方式。
(6)与 甲 醛 的 反 应
氨基酸的甲醛滴定法
一级胺
氨基酸在脱羧酶的参与下脱去羧基产生生物胺以及 CO2。由氨基酸脱羧生成的胺类在动物体内有许多是 在生理上、药理上起重要作用的,在细菌中有着中 和酸性培养基的作用。一般说其中有许多是有毒的 物质
2.6.3 α-氨基和α-羧基共同参加的反应
与茚三酮的反应
α-氨基酸与水合茚三酮试剂共 热,可发生反应生成紫化合物。 反应生成的化合物的颜色深浅 程度以及CO2生成量,均可作为 氨基酸定量分析依据。
1945年由Sanger 发明此法
Ala
曾用此方法测定了胰岛素的 N -末端。
与异硫氰酸苯酯的反应(Edman反应)
在弱碱条件下,氨基酸中的α-氨基和可以与 异硫氰酸苯酯(PITC,Edman(埃德曼)试剂) 反应,生成苯胺基硫甲酰氨基酸(PTC-氨基酸), 之后在酸性水解成苯基乙内酰硫脲衍生物(PTH氨基酸)
据实验技术
据固定相的形状不 同
据流动相的物态不 同 按操作方式不同
将混合物溶液连续通过固定相,只有化学亲和力最弱的组分以纯粹状态最先流 出,但其它各组分都不能达到分离。 利用一种化学亲和力比各被结合组分都强的物质来洗脱,这种物质称为顶替剂。 此法处理量大,且各组分分层清楚,但层与层相连,故不能将组分分离完全。 将混合液尽量浓缩,使体积缩小,引入固定相的一端,然后用溶剂洗脱,洗脱 溶剂可以是原来溶解混合物的溶剂,也可选用另外的溶剂。
氨基酸虽然是两性电解质,既是 酸又是碱,但却不能直接用酸碱滴定 来进行定量。这是因为氨基酸的酸碱 滴定的滴定终点PH值或过高或过低 没有适当的指示剂可供选用。然而向 氨基酸例如甘氨酸溶液中加入过量的 甲醛,用标准氢氧化钠滴定时,由于 甲醛与氨基酸中的-NH3作用形成羟 甲基和二羟甲基氨基酸等羟甲基衍生 物,促使氨基酸分子上的-NH3+基解 离释放出H+,从而降低了氨基的碱 性,使溶液的酸性增强,使pKa2减少 了2-3个PH单位, pKa2移至7附近。 氢氧化钠滴定曲线B段向低PH值的方 向转移(变成曲线C段),
• 分离氨基酸混合物经常使用强酸型阳离子(阳 离子交换树脂)交换树脂。
• 氨基酸在树脂上的牢固程度,主要取决于他们 之间的静电吸引,其次是氨基酸侧链与树脂基 质聚苯乙烯之间的疏水作用。 • 在pH 3左右,氨基酸与阳离子交换树脂之间的 静电吸引力的大小次序是: • 碱性氨基酸(A2+)>中性氨基酸(A+)>酸性氨 基酸(A-)。 • 洗脱氨基酸的有效方法是: • 逐步提高洗脱剂的pH和盐浓度(离子强度)。
8.0~9.6
用途: 用于测定氨基酸含量,也常用 来测定蛋白质水解程度。
2.6.2 α-羧基参加的反应
(1)成盐和成酯反应
NH2 R C H COOH + C2H5OH 干燥,HCl 回流 R NH2 C H COOC2H5+ H2O
氨基酸乙酯的盐酸盐
在特定的化学反应中保护羧基,活化氨基。 氨基酸酯是制备氨基酸的酰胺或酰肼的中间物
与2,4-二硝基氟苯的反应 (sanger反应)
在弱碱性溶液中,氨基酸的α-氨基容易与2,4-二硝基 氟苯的反应(DNFB)作用,生成稳定的黄色2,4-二硝基苯 氨基酸(简写DNP-氨基酸)。
O2N NO2
H N NO2
DNP-氨基酸(黄色)
F + H2N
H C R
COOH
在弱碱中
O2N
H C R
(2)与酰化试剂反应
O C H2 O C Cl + H2N COONa CH R 苄氧酰氯 在弱碱中 (后酸化)
O C H2 O C N H
COONa CH R + Na+ + Cl-
苄氧酰氨基酸
这些酰化试剂在多肽和蛋白质的人工合成中被用 作氨基的保护试剂。
(3)烃基化反应:(sanger反应+Edman反应)
P151
固定相:吸附水 流动相:水饱和丁醇:醋酸 =4:1 分配系数 ★在流动相中分配系数越大,移动 越快。 ★基本步骤: 点样、展层、现色、定性(定量)
纸层析小实验动画演示
• (2)薄层层析 • 将支持剂(硅胶、纤维素粉等)涂布在 玻璃板上制成均匀的薄层。 • 分辨率高,所需样品极微,层析速度快。
• 2.7.3、高效气相色谱
• 层析系统固定相为涂渍在固体颗粒表面的液体,的流 动相为气体如氢,氦、氮,称为气液层析或气液色谱 (gas—liquid chromatography) ,简称气相层析或气相 色谱。 • 待分析的样品被气化,气化了的样品将在流动的气相 和固定的液体之间发生分配而被分离。被分开的组分 和载气直接进入检测器。 • 气相层析法具有微量快速的优点,限制是要求样品能 气化和热稳定性高。
(3)柱层析
固定相:硅胶、纤维素、淀粉 支持剂吸附的一层不会流动的 结合水(吸附水) 流动相:沿固定相流过的与它 不互溶的的溶剂(苯酚、正丁 醇等) 分配系数 ★在流动相中分配系数越大, 移动越快。
P151
2.7.2 离子交换层析
• 离子交换树脂是具有酸性或碱性基团的人工合 成聚苯乙烯—苯二乙烯 (polystyrenedivinylbenzene)等不溶性高分子 化合物。聚苯乙烯—苯二乙烯是离子交换树脂 的基质(matrix)。 • 阳离子交换树脂,如—SO3H(强酸型)或— COOH(弱酸型),可解离出H+,对于在酸性 环境中的氨基酸阳离子,它们可以和H+发生交 换而“结合”在树脂上。 • 同样的阴离子交换树脂含有的碱性基团如— N(CH3)3OH(强碱型)或)—NH3OH(弱碱 型)可解离出OH-,能与溶液里的阴离子交换而 结合在树脂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