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乡村旅游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乡村旅游发展情况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914ee48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b1.png)
乡村旅游发展情况调研报告乡村旅游发展情况调研报告(5篇)随着个人的素质不断提高,需要使用报告的情况越来越多,要注意报告在写作时具有一定的格式。
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写好报告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乡村旅游发展情况调研报告,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乡村旅游发展情况调研报告1县地处泛珠三角地区中南部,处在我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的黄金廊道上,位于市南面、区东北部,隶属桂北经济区的南部,县人民政府则处于桂东北重要交通枢纽国道323与国道321的交界处。
旅游产业是支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县地处优拓区,与大旅游圈阳朔县仅相距40km,不仅交通便利同时旅游资源丰富,1994年我国加大了旅游产业的推广力度和政策支持,到1998年我国旅游正式进入产业化转型阶段,并从以接待为主的旅游产业转化为以经济发展为主的旅游产业,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稳步提升,使旅游成为了闻名天下的重要旅游地点,尤其是以阳朔镇为中心不断辐射的旅游产业。
2005年县在旅游高速发展的大环境下,正式将旅游提升到产业化发展阶段,到2008年底,县已基本实现了“四大旅游景区,五大旅游线路,六大旅游特色”的总体发展格局。
在深入调查了解的基础上,对照县乡村旅游发展情况,经过认真思考,现将县乡村旅游发展有关调研情况具体报告如下:一、县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县具有秀丽的田园山水景观、特色民居景观、丰富的岩溶资源、浓郁的民间文化,依托这些资源开发的旅游项目主要有田园风光游、岩洞探险游、攀岩登山活动、竹筏漂流及寻幽访古游,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由于有强烈的致富愿望,县广大村民对发展乡村旅游认识超前,并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许多村民主动开办家庭旅馆饭馆。
但是,由于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县乡村旅游还存在着旅游资源整合不够,从业人员的素质尚待进一步提高,民居建筑有待进一步改善,可供游客购买的商品比较少等问题。
另外,参与性、体验性的活动还不多。
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旅游经济呈现“餐宿经济”显著特点,旅游综合效益尚需提高县游客结构以散客、观光为主体。
中国乡村旅游发展调研报告
![中国乡村旅游发展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96fbd034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f2f6a6c.png)
中国乡村旅游发展调研报告一、引言近年来,中国乡村旅游发展迅速,成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改善农民生活的重要途径之一。
本次调研旨在深入了解中国乡村旅游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以促进乡村旅游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背景分析乡村旅游作为一种融合了农村生态、人文和观光等多种元素的旅游形态,越来越受到游客的关注和喜爱。
中国作为一个拥有丰富自然风光和人文历史的国家,拥有巨大的乡村旅游潜力。
然而,在迅猛的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三、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现状1. 乡村旅游资源丰富:中国乡村拥有各具特色的自然风光和文化历史遗迹,具备吸引游客的优势。
2. 基础设施建设加强:近年来,中国政府在乡村旅游发展方面加大了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道路、酒店、厕所等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3. 市场需求旺盛:随着人们对休闲度假需求的不断增加,乡村旅游逐渐成为城市居民放松心情、感受大自然的理想选择。
四、中国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1. 乡村旅游资源开发不平衡:一些地区资源丰富,但开发利用不足,另一些地区开发过度,导致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
2. 服务质量有待提高:部分农家乐和旅游景区的管理和服务水平不高,存在卫生环境差、价格不透明等问题,影响游客体验。
3. 乡村旅游品牌缺乏:相比于国内外一些知名度较高的旅游目的地,中国乡村旅游品牌的宣传和推广还存在较大差距。
五、中国乡村旅游发展对策和建议1. 深化资源开发和保护:在资源开发上,做到分类推进,注重生态建设,并加强与当地居民的合作,形成共建共享机制。
同时,加强对旅游资源的保护和修复工作,确保长期可持续发展。
2. 提升服务质量:加强农家乐和旅游景区的管理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
完善价格规范和信息公示制度,确保游客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3. 推进乡村旅游品牌建设:加大对乡村旅游品牌的宣传力度,通过形象广告和线上线下推广活动,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加强与知名旅游企业和旅行社的合作,共同打造乡村旅游精品线路。
关于发展乡村旅游的调研报告七篇
![关于发展乡村旅游的调研报告七篇](https://img.taocdn.com/s3/m/2b129fce227916888586d7a6.png)
关于发展乡村旅游的调研报告七篇篇一内容提要:**区人大常委会对近年来**乡村旅游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对该区乡村旅游发展现状、主要制约因素等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创新管理体制、整合资源要素、拓展旅游功能、突出品牌效应等提升乡村旅游发展的建议。
乡村旅游是指利用一定区域范围内的乡村田园景观、自然生态环境、农业生产过程和乡土民俗文化,经过项目可行论证、主题创意策划、系统规划设计和精心配套建设,达到能为游客提供乡村休闲、自然观光、消费购物、农事体验、游乐活动、养生度假等多种服务的新型高效产业形态。
据统计,**年,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接待游客近21亿人次,全国城市居民周末休闲和节假日出游,70%以上选择周边的乡村旅游点,全国主要城市周边的乡村旅游接待人数年均增长高于20%,乡村旅游已成为旅游产业的新业态,拉动居民消费、推动乡村振兴的新动力。
近年来,**区坚持以打造休闲旅游胜地为目标,以景区旅游、农旅结合带动乡村旅游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效,乡村旅游已成为**区旅游业新的增长点,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一、**区乡村旅游发展现状(一)乡村旅游资源总量丰富,但特色不突出、开发不充分**地处**腹心,襟长江而临主城,属于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可开发的乡村旅游资源具体来说有四大类(详见表1):一是水域资源。
辖区有一江两湖两河十三溪,107座水库,水域面积大,空气质量好,渔业资源丰富,适合发展观光、垂钓、休闲、运动、养生休假等乡村旅游。
二是农业资源。
辖区有规模庞大的农业园区,数量众多的乡村田园景观、花卉苗圃园艺基地及一批知名的特色农产品,适合发展休闲观光、农事体验、特色餐饮、度假游乐等乡村旅游产业。
三是山林资源。
**地处丘陵地带,四周山脉环绕,辖区山林资源众多,气候宜人,盛产多种经济作物,适合发展森林康养、避暑休憩等乡村旅游。
四是乡村文化资源。
**历史悠久,有众多保存完好的历史建筑,有一批具有影响力的历史人物和极具地域特色的民间文化等。
乡村旅游发展调研总结报告
![乡村旅游发展调研总结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7a2c0e4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ab.png)
乡村旅游发展调研总结报告乡村旅游发展调研总结报告一、调研目的和背景乡村旅游作为近年来兴起的新兴产业,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环境和保护乡村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当前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为乡村旅游的规划和发展提供参考和指导。
二、调研方法和内容1. 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相结合的方式。
通过问卷调查了解民众对于乡村旅游的认知度、参与度和满意度,同时通过实地走访了解不同乡村旅游区的发展情况。
2. 调研内容:(1)乡村旅游现状:了解乡村旅游的基本情况,包括乡村旅游的规模、发展水平、主要特色和问题。
(2)乡村旅游需求:了解民众对于乡村旅游的需求,包括旅游项目、服务水平、意愿消费等。
(3)乡村旅游发展困难:了解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困难,包括资源开发、基础设施建设、人员培训等。
(4)乡村旅游发展方向:根据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结果,提出推动乡村旅游发展的对策和建议,包括政策支持、宣传推广、产品创新等。
三、调研结果1. 乡村旅游现状:据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乡村旅游发展迅猛,乡村旅游区数量不断增加,发展水平也有所提高。
乡村旅游的特色主要表现在自然景观、农耕文化和民俗风情等方面。
2. 乡村旅游需求: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民众对于乡村旅游的认知和参与度较高,同时也对乡村旅游的服务质量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
民众对于乡村旅游的需求主要集中在宜居环境、民俗文化体验、特色美食等方面。
3. 乡村旅游发展困难:根据实地调研和访谈情况分析,乡村旅游发展面临以下困难和问题:其一,资源开发不够充分,存在开发利用不均衡的问题;其二,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交通、餐饮、住宿等服务水平有待提升;其三,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人才培养亟需加强。
四、调研结论1. 乡村旅游发展具有巨大潜力和广阔前景,但也面临一系列挑战和问题。
2. 在推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需要加强政策的支持,提供更好的产业政策和财政扶持。
乡村旅游的调研报告14篇
![乡村旅游的调研报告14篇](https://img.taocdn.com/s3/m/3c6959e4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9500570.png)
乡村旅游的调研报告乡村旅游的调研报告14篇随着社会不断地进步,接触并使用报告的人越来越多,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逻辑的合理性。
那么报告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乡村旅游的调研报告,欢迎阅读与收藏。
乡村旅游的调研报告篇1会东县居于川滇两省五县一区结合部,地处攀西大裂谷生态休闲旅游区的腹心地带,因为历史上区位闭塞,交通滞后,会东的发展受到了制约,颇有明珠蒙尘之感,但也正因如此而保留了它丰富的原生态旅游文化资源。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与交通枢纽的逐渐完善,这颗冉冉升起的新星已渐露峥嵘,于世人面前展现出它应有的风采。
一、会东现有乡村旅游资源及农村电商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由于历史原因,我县旅游资源开发相对滞后,且会东地处横断山脉南部褶皱山中切割地带,绝大多数为山地,占据会东总面积的90.87%,造就其独特的山地旅游资源的同时也导致了其开发难度相对较大。
境内的旅游资源星罗棋布:螺髻山脉南延部分的鲁南山威武雄迈;森林草场、石林花海和风能、光伏电场壮观秀丽;百里金沙波澜壮阔,拥有白鹤滩、乌东德两大电站构成的高峡平湖景观;老君洞清幽神秘;世界滩王老君滩涛声阵阵,声势雄壮……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我县自然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总体特点是“风格迥异,散而不聚”,同时具有很强的发展潜力。
我县不仅有丰富的自然景观,也有多彩的人文景观。
独具会东特色的彝族奥索布迪服饰、傈傈族嘎且且撒勒舞、汉族的“清明宴”、端午药膳宴、彝族火把节等民俗风情,融合于独特的自然生态景观,为会东发展四季康养休闲度假旅游及精品景区打造提供了优质的资源本底。
为将会东丰富的特色农产品“送出去”,20xx年,县委、县政府与阿里巴巴合作,构建了覆盖全县的“万千淘宝进农村”网络大格局。
农村电商作为一种与传统商贸并驾齐驱的新兴业态,不仅创造了新的消费需求,引发了新的投资热潮,开辟了就业增收新渠道,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了新空间,而且正加快成为提供公共产品、公共服务的新力量,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原动力。
乡村旅游发展调研报告范文
![乡村旅游发展调研报告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6504fd57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2a.png)
乡村旅游发展调研报告范文一、引言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业态,正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本文将围绕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和问题展开调研,并提出相关建议,以推动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二、乡村旅游发展现状近年来,随着城市人口快速增长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乡村旅游开始兴起,并逐渐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景点。
以中国为例,乡村旅游正迅速崛起,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乡村旅游景点的建设不仅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同时也提升了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
然而,乡村旅游的发展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首先,一些乡村旅游景点的设施和服务还不完善,无法满足游客的需求。
其次,乡村旅游的宣传和推广工作需要加强,很多优质的乡村旅游资源并未得到充分的宣传和利用。
此外,一些地方政府在乡村旅游发展中主要关注经济效益,而忽略了生态环境的保护。
三、乡村旅游发展问题分析1. 设施和服务不完善:乡村旅游景点的设施和服务水平参差不齐,有些景点的基础设施严重滞后,缺乏舒适的住宿和饮食条件,服务质量也需要提高。
2. 宣传和推广不足:一些乡村旅游景点的知名度较低,缺乏有效的宣传和推广渠道,无法吸引更多的游客。
此外,一些地方政府在宣传和推广中缺乏统一规划和协调,导致资源浪费和信息不畅。
3. 生态环境保护不力:部分地方政府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忽视了生态环境的保护,导致一些乡村旅游景点的生态环境受到破坏。
同时,一些游客也缺乏环保意识,给景区带来了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四、乡村旅游发展对策1.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地方政府应加大对乡村旅游景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提升景点的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
同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引进专业管理公司,以提高乡村旅游景点的管理水平。
2. 加强宣传和推广:地方政府应建立统一的宣传推广平台,将优质的乡村旅游资源进行整合和宣传。
同时,加强与旅行社和媒体的合作,扩大乡村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3.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地方政府应加大对乡村旅游景点的环境保护力度,确保景点的可持续发展。
乡村旅游发展优势及前景调研报告
![乡村旅游发展优势及前景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6ede150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b6.png)
乡村旅游发展优势及前景调研报告一、引言乡村旅游是指旅游者跳出城市,前往乡村地区参观、游玩和体验当地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和农村生活等内容的旅游形式。
近几年来,乡村旅游在我国取得了快速发展的成果,越来越多的游客开始选择乡村旅游作为休闲度假的首选,这不仅为农村地区带来了经济效益,也丰富了人们的旅游选择。
二、发展优势1.自然资源丰富:乡村地区常常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包括山川湖泊、田园风光和林海草原等,这些自然资源是城市地区无法比拟的,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欣赏和体验。
2.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乡村地区常常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包括古村落、庙宇和传统手艺等,这些文化遗产对于游客来说具有很大的吸引力,能够让他们感受到乡村文化的独特魅力。
3.农村生活体验:乡村地区与城市不同,农村生活节奏较慢,生态环境相对较好,游客可以在这里体验真实的农村生活,品尝农家饭菜,参与农耕活动,感受田园生活中的宁静与舒适。
4.促进农民增收:乡村旅游的发展为农村地区提供了一种新的经济增长点,农民可以通过提供农家乐、农产品销售和旅游服务等方式,增加收入,改善生活质量,减少农村劳动力的流失。
三、前景调研1.需求量持续增加:随着城市居民收入的提高和生活质量的改善,乡村旅游逐渐成为人们休闲度假的新选择。
根据市场调研数据显示,乡村旅游的需求量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
2.政策扶持力度大:乡村旅游被视为扶贫和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途径,相关的政策支持和扶持力度在不断加大。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包括农村旅游发展规划、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培养和旅游产品创新等方面的支持,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3.投资机会持续增多:乡村旅游的兴起吸引了众多投资者的关注,大量的资金涌入乡村旅游产业链,包括民宿酒店、景区开发、农产品加工等领域的投资机会不断增多,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4.持续创新与升级:乡村旅游不断推出新的旅游产品和体验活动,通过创新与升级提升游客的满意度和体验感。
村居旅游发展调研报告
![村居旅游发展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65cd3c2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21.png)
村居旅游发展调研报告背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旅游需求的增加,村居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行业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
村居旅游通过提供乡村美景、特色民俗、农业体验等吸引游客,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农民收入,推动乡村振兴。
目的本次调研的目的是了解村居旅游的发展现状和面临的问题,为进一步推动村居旅游发展提供参考。
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相结合的方法,以增加信息的可靠性和详细度。
调研结果1. 村居旅游的发展现状调研发现,目前许多地方的村居旅游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在一些名胜古迹附近的村庄,因为地理位置的优势和名胜古迹的吸引力,村居旅游发展迅猛。
除此之外,一些有独特自然风光或特色民俗文化的村庄也吸引了大量游客。
村民们开始积极参与村居旅游,通过提供住宿、餐饮、民俗表演等服务来获取收入。
2. 村居旅游面临的问题尽管村居旅游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首先,部分村庄的基础设施还不完善,交通、供水、供电等问题仍然存在,限制了游客的到访。
其次,村民对于村居旅游的认识和经验有限,缺乏对客人接待和服务的培训,影响了游客的体验。
此外,一些村庄过度商业化、过度依赖旅游业务,忽视了环保、文化保护,破坏了生态环境和传统文化。
3. 推动村居旅游发展的建议基于以上发现,我们提出以下建议来推动村居旅游的发展:-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投资于村庄的交通、水电、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村庄的接待能力。
- 加强村民培训。
组织培训班,加强村民对于客人接待、服务文化的培训,提高服务质量。
- 提倡可持续发展。
在发展村居旅游的同时,要注重环境保护和文化遗产保护,实现生态建设和旅游业的良性互动。
- 多元化发展。
村庄应该通过拓展农业旅游、文化旅游、生态旅游等多种形式来吸引游客,降低对于某个旅游项目的过度依赖。
结论村居旅游作为一种促进农村发展的新兴产业,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然而,仍然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村民培训、可持续发展和多元化发展等措施,可以进一步推动村居旅游的发展,并取得更好的成果。
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情况调研报告(五篇)
![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情况调研报告(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daf8d353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a9.png)
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情况调研报告(五篇)(篇一)近年来,我县利用农业资源,充分发挥农业的休闲、观光等功能,通过多种方式开发旅游资源,策划包装休闲农业旅游项目,以现代农业示范园为示范和引领,努力打造以田园风光为背景,以生态农业为内涵,以旅游观光为主题的现代休闲农业旅游产业,为我县农业产业结构升级和农业效益提升带来了助推力。
一、我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现状我县目前已建成省、市、县、镇四级示范园区14个,分别为:襄河镇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1个;荒草圩现代农业示范区、石沛现代农业示范区、六镇现代农业示范区、大墅现代农业示范区、十字百子现代农业示范区、二郎口(曹埠)现代农业示范区6个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区;马厂镇现代农业示范区、西王镇现代农业示范区、二郎口(峨嵋)现代农业示范区、十字镇金坝特色水产示范区4个县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古河镇林农现代农业示范园、武岗镇现代农业示范园、十字镇花山湖现代农业示范园3个乡镇级现代农业示范园;正在申报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园2个,分别为:西王镇现代农业示范区、马厂镇现代农业示范区。
**年1月,全椒县被农业部认定为第三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通过近几年不断完善,同时加强对示范点的投资、改造,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已逐步成为我县旅游发展的重要支撑和亮点。
二、我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主要做法及成效一是坚持政府引导。
立足我县农业生产特点、历史文化底蕴和自然生态环境等基础条件,结合我县“十三五”规划和旅游总体规划,明确把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作为一项战略性新兴产业来打造。
同时建立服务机制,成立由政府牵头、相关职能部门参与的协调联动工作机制,指导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开发建设,做好农村土地流转管理、项目规划等服务,鼓励农民通过土地流转参与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开发。
二是创建推介品牌结硕果。
以传承耕读文化、展示民俗风情、保护传统民居、建设美丽家园、发展休闲农业为重点,深入开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品牌创建,打造出一批天蓝、地绿、水净,安居、乐业、增收的美丽休闲乡村(镇),培育出一批生态环境优、产业优势大、发展势头好现代农业产业园、示范带动能力强的省级休闲农业示范县点。
乡村旅游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乡村旅游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bf78c75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14.png)
乡村旅游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相结合的方法,以一些地区为样本,深入了解当地乡村旅游发展情况。
三、调研结果1.乡村旅游资源丰富:调研发现,该地区拥有独特的自然风景和人文资源,包括美丽的风景线、传统的村落、特色的农田等。
这些资源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2.乡村旅游需求旺盛: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大部分受访者表示对乡村旅游非常感兴趣,并且有意愿参与。
他们希望通过乡村旅游来享受自然风光、体验传统文化和农业生活。
3.乡村旅游基础设施薄弱:调研发现,乡村旅游基础设施相对落后,交通不便、餐饮住宿条件差等问题限制了乡村旅游的进一步发展。
需要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
4.乡村旅游宣传不够:调研发现,当地乡村旅游的宣传力度不够,导致知名度不高。
市场推广和宣传工作应加强,将乡村旅游资源充分展示出来。
5.环境保护问题:由于乡村旅游发展,一些地区出现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问题。
保护环境是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前提,需要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管理。
四、发展建议根据调研结果,提出以下建议:1.增加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加强交通、餐饮、住宿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乡村旅游的便捷性和舒适度。
2.加大宣传推广力度:通过各种途径,如互联网、电视、报纸等,积极宣传乡村旅游资源,提高乡村旅游的知名度和吸引力。
3.加强生态环境保护: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和规范,加强对乡村旅游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和管理,保护乡村旅游资源。
4.培训提升服务人员素质:培训乡村旅游从业人员,提升其专业素质和服务水平,提供更好的旅游服务。
5.推动乡村旅游与农业、文化等融合发展:鼓励发展农家乐、手工艺品等农业和文化产品,提升乡村旅游的综合价值和吸引力。
五、总结。
农村文旅发展调研报告范文
![农村文旅发展调研报告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fb097922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e60e46c.png)
农村文旅发展调研报告范文农村文旅发展调研报告一、调研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人们对乡村旅游的需求逐渐增加。
农村具有独特的自然环境和人文资源,是丰富多样的旅游资源的宝库。
为了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我调研了某一地区的农村文旅发展情况。
二、调研目的:1.了解农村文旅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2.探索农村文旅发展的潜力和方向;3.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促进农村文旅发展。
三、调研方法:1.现场调研:走访了当地的农村文旅景点和相关企业,与相关负责人进行了座谈,了解他们的发展情况和面临的困难;2.问卷调查:针对游客进行了问卷调查,了解他们对农村旅游的需求和对目前农村文旅发展的评价;3.专家访谈:与旅游专家进行了访谈,寻求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四、调研结果:1.现状分析:调研发现,该地农村文旅发展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农村文旅资源没有得到合理的开发和利用。
某些具有潜力的景点没有得到充分的宣传推广,游客流量较低;其次,农村旅游服务水平有待提高。
部分旅游景点设施简陋,导致游客体验差;再次,农村文旅产业链不完善。
除了景点开发,旅游休闲农庄、特色农家乐等配套服务还存在不足。
2.需求分析: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多数游客来农村旅游的主要目的是体验乡村生活和放松身心。
他们希望能够享受清新的空气、美味的农家饭菜和美丽的田园风光,同时也期望可以参与一些农耕体验和手工艺制作活动。
3.发展方向:针对现有问题和游客需求,提出了以下发展方向:(1)加大农村旅游宣传力度,提高景点的知名度和吸引力;(2)改善农村旅游设施,提升服务水平,提供更好的游客体验;(3)完善农村旅游产业链,发展农庄休闲、农产品加工等配套服务;(4)保护农村自然和人文环境,重视农田景观和民俗文化的传承。
五、政策建议:基于调研结果和发展方向,提出以下政策建议:(1)加大对农村文旅发展的资金支持,鼓励企业和个人投资;(2)制定相关政策,引导企业和个人参与农村文旅项目建设;(3)建立农村旅游标准和评价体系,提高服务质量;(4)加强农村旅游人才培养,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
梧州市乡村旅游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梧州市乡村旅游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93fa204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793115e.png)
梧州市乡村旅游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今年3至4月,常委会组成了调研组,采取听取汇报、召开座谈会、实地察看等形式,深入我市有关部门和各县(市、区)开展乡村旅游发展情况专题调研,赴我区恭城县和浙江省桐庐县、安吉县学习考察有关乡村旅游发展的先进经验。
现将有关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梧州市乡村旅游发展主要情况近年来,梧州市高度重视乡村旅游工作,分别出台了相应的财税、土地、投融资,扶持和推动乡村旅游发展,农村产业多元化逐步形成,较好地促进了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
(一)乡村旅游初具规模截止2015年底,全市共有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1个(蒙山县)和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1个(石表山景区);广西生态旅游示范景区1家(石表山景区);广西星级乡村旅游区9家;广西星级农家乐32家;广西农业旅游示范点5家;广西“森林人家”2家。
其中:有广西五星级乡村旅游区2家、四星级乡村旅游区4家,五星级农家乐1家,四星级农家乐10家。
全市乡村旅游年营业额6750多万元,直接带动就业6815人,间接带动就业2536人,带动农民增收效果显著。
(二)乡村旅游集聚区逐步形成梧州市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结合扶贫攻坚战的开展,明确乡村旅游发展的定位,合理布局,加大投入,分类指导,促进乡村旅游业与相关产业融合,科学引导乡村旅游向纵深发展。
通过开展“美丽乡村”、“生态乡村”、“宜居乡村”、“扶贫攻坚战”等一系列活动,加大了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力度,有效地促进了旅游产业与乡村相关产业的有机融合,为乡村旅游业的发展营造了良好氛围和条件,逐步形成了蒙山镇髙堆村、梨埠镇沙地村、糯垌镇古河村、天平镇新马村、倒水镇三贵村、龙圩镇念村等乡村旅游集聚区。
其中:蒙山镇高堆村有四星级农家乐2家,二星级农家乐1家,5公里范围内还有广西五星级农家乐1家,四星级农家乐3家,而且邻近永安王城国家4A级旅游景区;苍梧县梨埠镇沙地村形成了农业产业化、规模化模式,带动经济发展,该村的仙迹桃花岛广西四星级乡村旅游区为我市乡村旅游区的示范点;岑溪市糯垌镇古河村依托良好的区位条件和农业资源优势,打造以农业休闲、乡村度假、养生康体、休闲娱乐等为主体功能的生态乡村旅游区;藤县天平镇新马村有明督师袁公袁崇焕故里纪念碑等, 1988年北京“商战”旅游单位,把新马村选入“中国旅游风景名胜大典”;长洲区倒水镇三贵村依托碧浪湾建设乡村旅游项目,带动贫困人口就业;龙圩区龙圩镇念村依托苍海旅游度假区的建设,逐步实现旅游脱贫。
乡村旅游的调研报告(精选8篇)
![乡村旅游的调研报告(精选8篇)](https://img.taocdn.com/s3/m/c22e1624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f1.png)
乡村旅游的调研报告(精选8篇)乡村旅游的篇1根据今年协商计划,区政协组织区农经委、文广局和有关镇负责同志,围绕加快我区乡村旅游业发展课题,在深入镇村调研的基础上,结合我市及外地先进经验,并邀请有关专家学者进行论证,形成此调研报告。
一、我区乡村旅游业发展潜力我区乡村旅游业起步于上世纪90年代末,随着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服务业与农业的融合日趋紧密,乡村旅游业有了一定的发展基础。
1、乡村旅游业已经起步。
全区现有乡村旅游景点9处,其中: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星级企业(园区)4处,其中5星级1处(万源龙顺度假庄园);4星级2处(双街现代农业科技园、青水源农业生态园);3星级1处(北辰郊野公园都市渔业园区)。
此外,红光鹿苑特色旅游科普教育基地、春田花花柚子园休闲农庄为市级乡村特色点,还有新增未命名景点1处(柳青度假庄园)。
20xx年乡村旅游景点接待国内外游客115万人次,接待过夜游客2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7600多万元。
其中,万源龙顺度假庄园接待游客、旅游收入约占全区总数的2/3,接待过夜游客约占90%。
2、历史文化底蕴深厚。
历史文化资源是乡村旅游业发展的灵魂。
北辰历史悠久,人文资源丰富。
北运河是北辰的母亲河,历史上曾是漕运枢纽、皇仓重地,南北文化交融、御驾临经之地,形成了特有的运河文化,留下了桃花寺、北仓廒、双街古街、桃花口驿铺、蔺家古渡、陆军第一讲武堂等历史文化节点,康熙填词桃花口,乾隆下榻桃花寺的故事广为流传。
皇仓所在之地,为安土乐业、文明教化之所,从北辰走出了御史谏官赵之符、晚清名将曹克忠、清末著名乡绅黄金祥、革命先驱安幸生、教育家张伯苓、登高英雄杨连弟、蛙王穆祥雄、表演艺术家郭振清、歌唱家张振富等众多历史文化名人。
此外,北辰民间民俗文化独特,文化遗产有序传承发展,拥有刘园祥音法鼓、闫记酱制品制作技艺等市级“非遗”项目17个,这些都是发展乡村旅游业的潜在资源。
3、休闲养生资源独具特色。
北辰郊野公园作为全市最大的郊野公园,为市民提供了一个极佳的旅游休闲娱乐场所,目前已经成为天津北部的天然氧吧,可以围绕生态旅游开发旅游项目。
旅游发展调研报告(共7篇)
![旅游发展调研报告(共7篇)](https://img.taocdn.com/s3/m/7196310ea58da0116d174988.png)
旅游发展调研报告(共7篇)旅游发展调研报告(共7篇)第1篇乡村旅游发展调研报告最新乡村旅游发展调研报告调研报告的写作者必须自觉以研究为目的,根据社会或工作的需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调研计划,下面是收集整理的调研报告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最新乡村旅游发展调研报告一一.发展优势近年来,我县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带动力和辐射力初步显现,先后荣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xx旅游强县,九资河镇成为xx旅游名镇,圣仁堂村成为xx旅游名村。
据统计,已建成休闲农业旅游景区景点106处,其中自然山水类51处,人文历史类15处,民俗风情类12处,现代农业类28处;已发展农家乐500多家,极具规模和特色的100多家,年接待游客量20余万人次。
我县发展乡村旅游具有独特的优势第一.适中的区位优势是发展乡村旅游的良好条件。
武英.麻阳两条高速在我县都有出口,武冈城铁通车,罗田进入xx1小时经济圈,周边2小时左右的大中城市10多个,数以千万计的客源市场,区位和交通条件好。
境内路网主干道路全面升级改造,新建有大别山旅游公路,乡乡镇镇和主要旅游景点通二级公路,村村通四级水泥公路。
第二.宜人的生态环境是发展乡村旅游的现实基础。
我县动植物品种繁多,是大别山植物多样性核心区,是华中地区重要生物基因库,也是国家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
境内山岭纵横.河谷幽深,雨量充沛,气候温和,既无严寒,又无酷暑,森林覆盖率达71,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极高,是名副其实的生态净土.天然氧吧和洗肺公园,是休闲度假的胜地.养生养老的天堂。
第三.丰富的旅游资源是开发乡村旅游的潜在动力。
乡村旅游产品齐全,有板栗公园.甜柿公园.葡萄采摘园.里荷塘.燕儿谷等农业观光体验园;有李家楼.登场坳.石井头.新铺等农业新村;有大雾山桐花.天堂红叶.黄狮寨杜鹃.冰臼群遗迹等农村风景观光旅游点;有滕家堡明清古街.紫薇山庄等历史文化村落;有金盆地和潘家塆的梯田,白莲河.天堂湖水上娱乐等农业胜景。
关于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调研报告
![关于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65f60a5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b816759.png)
关于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调研报告乡村旅游是指以乡村为基地,结合农田、村庄、农产品、乡俗、农耕文化等资源,以农家风情为特色,为旅游者提供乡村体验、休闲度假、农产品体验等服务的旅游方式。
近年来,乡村旅游逐渐兴起,并且受到了越来越多游客的喜爱。
然而,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和挑战。
本报告将对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调研。
一、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乡村旅游的发展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1.乡村旅游发展较快:随着人们对自然环境的需求和对农村风味的喜爱,乡村旅游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2.乡村旅游产业链完整:乡村旅游涉及农业、农产品加工、旅游服务等多个领域,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
3.乡村旅游特色突出:乡村旅游依托自然环境和乡村资源,以其独特的乡村风情和农耕文化吸引游客。
二、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影响:1.自然环境保护: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保护好自然环境,避免过度开发和破坏自然资源。
2.文化传承和挖掘:乡村旅游应注重文化传承与挖掘,加强对农耕文化、乡土民俗等方面的保护与推广。
3.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乡村旅游需要完善的交通、住宿、餐饮、娱乐等基础设施来提供更好的服务。
4.管理和规划:乡村旅游需要科学的管理和规划,确保游客数量适宜、乡村秩序良好。
5.乡村经济发展: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乡村经济的不断发展,提高乡村居民的生活水平。
三、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尽管乡村旅游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成果,但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和挑战:1.环境污染与破坏:过度开发和旅游活动带来了环境污染和资源破坏的问题。
2.乡村资源利用不合理:乡村旅游利用农村资源的方式不合理,缺乏统一的规划和整合。
3.旅游服务质量参差不齐:一些乡村旅游项目服务质量不高,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
4.文化传承和保护不足:部分乡村旅游项目对农耕文化和乡土民俗缺乏保护和传承。
5.乡村居民收益不均:乡村旅游的发展带动了乡村经济增长,但乡村居民收益不均衡。
乡村旅游调研报告
![乡村旅游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4ed3a55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995ab74.png)
乡村旅游调研报告乡村旅游调研报告15篇乡村旅游调研报告1类型丰富、层出不穷的乡村旅游逐渐成为__人旅游的主体,传统意义上“吃农家饭、住农家院、干农家活”的乡村旅游已不能满足游客对乡村旅游品牌多样性、内容丰富性和体验差异性的要求。
__乡村旅游已形成了新产品体系,包括景观类旅游产品、民俗旅游村、休闲度假村、观光农业示范园以及节庆类旅游产品。
截至2008年年底,__市共有13个区县的344个村开展乡村旅游接待工作,其中市级民俗旅游村167个,占现有民俗村的49%;民俗旅游户已发展到2万余户,从事民俗旅游接待服务的人员约6万余人。
拥有各类观光农业示范园354个,其中绝大部分是以采摘、垂钓、养殖为主。
有的民俗旅游村依托大型旅游景区,形成了“观在景区,吃住在民俗村”的发展模式;也有的`民俗村依靠内在的旅游要素,让游客与当地人或表演者共同游戏、生活或劳作,诸如歌舞看戏、种花养鱼、采摘果实、种植蔬菜、学做菜肴及其他家庭工艺等,让游客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了解各种实用科技知识;有的还利用历史事件遗迹发展“红色旅游”,__游客观览具有地方特色的旧民居与古建筑等。
在__的昌*、*谷、怀柔、密云和延庆等山区及西北六环外侧的*原区和浅山区分布着一批度假村,它们充分发挥环境优美、空气新鲜、绿地广阔、交通方便的优势,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产品。
有的采用前村后园,以园养村,以村促园的经营模式;有的以温泉为依托,建成温泉疗养地、戏水池、游泳池等,使度假者通过温泉浴达到医疗、保健效果;也有的以景点为依托,游客白天观景,晚上在度假村休息、娱乐;还有的以高尔夫球场、滑雪场、足球场、羽网球馆等体育设施及森林为依托,吸引市民前往度假观光。
乡村游出现8种新业态__市旅游局根据当地乡村旅游发展的实际,总结推出了乡村酒店、国际驿站、采摘篱园、生态渔村、休闲农庄、山水人家、养生山吧、民族风苑8种全新乡村旅游业态。
__市旅游局安金明副__指出:“这8种产品的推出,必将改变京郊乡村旅游产品单一、特色不突出的状况,有利于促进乡村旅游产业升级换代。
乡村旅游发展调研报告范文2023年8篇
![乡村旅游发展调研报告范文2023年8篇](https://img.taocdn.com/s3/m/46bb7e0d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b6.png)
乡村旅游发展调研报告范文2023年8篇乡村旅游发展调研报告范文2023年8篇发展乡村旅游能带动居民生活品质、生态环境和文明程度的全面提升。
那么乡村旅游如今发展成什么样的规模了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一些乡村旅游发展调研报告范文2023年,欢迎阅读参考。
乡村旅游发展调研报告范文2023年篇1根据区委、区政府关于打造全区化旅游产业的会议要求,乡党委、政府度重视,结合本乡实际,紧扣调研内容,即组织相关员开展化旅游产业调研活动。
一、乐居乡发展化旅游产业的优势是产业优势。
苹果、稻园风光独具特,为发展农业休闲观光旅游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是基础设施优势。
全乡利化程度,三光沟渠纵横交错,抗旱窖遍布地块,为发展农村化旅游业创造了条件,提供了保障。
三是区位优势。
昭公路贯穿南北,渔洞库专线途径乐居、上街两个村,洒渔河烟柳与乐居、上街两个村遥遥相望。
区位优势分突出,容易进过往游客的视线。
四是部优势。
有两好的部队伍,是靠得住、有本事、能事的村级部队伍,是作风硬、吃得苦、能强的乡级部队伍,为宣传乐居和服务游客提供了强的智持。
五是群众优势。
纯朴、勤劳、善良的乐居民,为发展化旅游产业树了良好的形象。
二、乐居化旅游产业的定位根据乐居现状以及历史化发展特点,认为乐居的化旅游产业可定位于:是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旅游。
休闲观光农业旅游集农业产销、农产品加、农业旅游服务等三种产业于体,顺应了们向往然、崇尚然、亲近然的理需求,具有阔的市场前景。
1、发展种植业观光旅游。
可以依托科技范园,组织青少年开展“农村科技夏令营”活动,普及农村科技化知识。
可以结合昭公路沿线引导群众发展庭院果园种植,根据节令适时开展春季赏美景、夏秋季摘果活动,推动农村旅游经济,带动农村化产业的发展。
2、发展养殖业观光旅游。
可以充分利周家库、桃树井库从事产养殖,还可以在库周围添置些必要的设施,便游客垂钓和打捞。
还可以设置餐厅,让游客品尝劳动成果,享受成功的喜悦。
是发展地民俗风情体验旅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贯彻“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根据吕祖善省长关于组织省级机关工作人员下乡体验乡村旅游的指示精神,我按照局统一安排于4月24-27日赴衢江区的板固村和下呈村开展体验乡村旅游、帮扶农村建设活动。
通过四天三夜吃在农户、住在农户,参与打麻糍、挖野笋等农事民俗活动,充分体验了乡村旅游的乐趣。
在2个村参加座谈会,走访农家乐经营户,了解乡村旅游发展中的困难和期盼,了解并实地勘察旅游基础设施,帮扶乡村旅游的发展。
现将体验的情况作一汇报:
一、两村的基本情况
板固村位于罗樟源的中部,距离市区约30公里,地处海拔800米的山涧峡谷地带,森林覆盖率达到96%以上,整个板固村就是一个天然的“大氧吧”,自然生态优美。
总面积10平方公里,其中竹林面积5000余亩,同时也是衢州市的野生兰花保护基地。
全村46户228人,经济来源主要依靠农家乐经营和毛竹、高山蔬菜、土种牛羊养殖等。
现从事农家乐经营户13户,能同时接待680人就餐和100余人住宿,直接从业人员近40人,间接从业人员80余人,20xx年接待23600余人,实现经营收入120余万元。
下呈村坐落于紫微山国家森林公园境内,由5个自然村组成,245户农户761人。
境内有年接待游客达到10万人次的国家aaaa级旅游区----天脊龙门风景区,是衢州市重点旅游景区。
依托旅游景区开展“农家乐”,现共有26家,可提供床位500张,直接就业人数60余人,日平均接待游客3000人次。
20xx年该村年“农家乐”收入达到300多万元,人均纯收入3142元。
在“农家乐”的发展带动下,村民大力发展绿色无公害农业,茶叶、高山蔬菜种植和土鸡、土鸭养殖业发展迅速,农副产品的销售产业也初具规模,带动了村民的经济发展。
二、体验衢江区乡村旅游的感受
1、各地乡村旅游如火如荼。
20xx年,在村支书傅梅英的动员下,板固村的3户农户自发开始农家乐经营,经历了怕经营到试经营再到爱经营,从不懂服务到学服务再到提升服务的转变。
村民从观望到积极参与,20xx年底发展到13家,而且还有继续增加的趋势,农家乐迅速发展,并向规模化、专业化、特色化发展,经营状况明显高于农户预期,并保持稳定的增长。
下呈村由于依托景区,起步较早,发展到现在已经有一半农户从事农家乐,全村农家乐的收入占农民总收入的30%。
原来游客依靠单一的衢州市区和衢化职工发展到金华、杭州等周边地市;促销方式由口碑传销发展到旅行社组团旅游,旅游方式由原来的单一自驾游逐步提高了团队份额;从消费方式上由原来的定额价为主发展到以自报价为主,经营状况日趋成熟。
由于农家乐更适于短途旅游,两村预计“五一”的长假变成3个短假将使当地农家乐更趋火爆。
2、乡村旅游给农民带来真正的实惠。
一是农民致富了,板固村大部分农家乐经营户年收入超过10万元,不少农户放弃既辛苦又不稳的来料加工,投入到乡村旅游;二是农村发展了,板固村的农家乐不仅带动了周边地区农村经济的发展,而且江西农村定期送土鸡,丽水的遂昌农村定期送猪肉过来,形成了乡村旅游的产业链;三是不出远门当地就业了,板固村的秋兰馆农家乐不仅夫妻当家,而且将外出打工的女儿也叫回来,忙时还动员亲戚帮忙,生意红红火火,村民安居乐业;四是环境改善了,农家乐的开办使村民认识到良好的环境是其收入的源泉,村民主动放弃造纸等污染环境的项目,还青山绿水本来面貌。
3、发展乡村旅游因地制宜各具特色。
两个村充分利用各自的环境优势和区位优势发展具有当地特色的乡村旅游,板固村利用自然生态优势发展小桥流水型农家乐,主要为衢州市民提供休闲度假场所;下呈村则利用天脊龙门景区的独特优势,主要为中短途旅游者游玩天脊龙门景区提供吃农家菜的服务。
三、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旅游接待设施有待完善。
住农家屋是城市居民返璞归真的追求,但由于有些农户缺乏
热水器无法洗澡、卫生间窗户没有窗帘布以及棉被厚度不够等原因,住宿条件还无法满足城市居民的基本需求;农户的碗筷消毒土法上马,洗净后用开水沸煮,缺乏消毒柜等消毒器械和措施;景区小卖部出现销售过期食品的现象。
为此,农家住宿设施设备要从方便游客出发,以人为本,根据城市居民的需求和生活习惯合理安排设施和提供服务,增加舒适度和私密性,让游客真正有宾至如归的感觉;餐饮方面,既要在菜肴上突出“农”字,更要在碗筷等器具上讲究食品卫生,适当引进消毒柜等现代化卫生设备,让游客吃得放心。
2、乡村旅游环境有待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