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文言文古今异义的词语总结
高中语文文言文常考的古今异义词总结
高中语文文言文常考的古今异义词总结1.行李:古,出使的人,如“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今,行装。
2.师徒:古,军队士兵,如“寡君之师徒,缺乏以辱君矣”;今,师傅与徒弟。
3.左右:古,动词,调遣,如“惟君左右之”;今,名词,表示大约,不确定。
5.致死:古,效死命,如“有带甲五千人,将以致死”;今,导致死亡。
6.丈夫:古,男子,如“丈夫二十不娶,其父母有罪”,今,妻子的配偶。
7.其次:古,进驻,如“余何面目以视于天下乎?越君其次也”;今,次一等的。
8.行政:古,施行政令,如“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今,国家机关的管理工作。
9.地方:古,土地方圆,如“地方百里而能够王”;今,某一区域。
10.东面:古,脸朝东,如“东面而视”,今,东边。
11.面目:古,面部,如“于是河伯始旋其面目”;今,面貌。
12.至于:古,到了,达到,如“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到……结局,如“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到……时候,如“至于今,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今,表示另提一事。
13.大方:古,专家、学者,内行的人,如“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今,对财物不计较,言谈举止自然。
14.以致:古,两个词,而招致,有动词性,如“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今,用在下半句话的开头,表示下文是上述原因所形成的结果,多指不好的结果。
15.非常:古,意外的变故,如“以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不寻常,作形容词,如“非常之谋难于猝发”;今,水准副词。
16.细说:古,小人的谗言,如“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今,详细说明。
17.足下:古,对人的尊称,如“再拜奉大将军足下”;今,脚下面。
18.幼稚:古,小孩子,如“幼稚盈室,并无储粟”;今,形容头脑简单或缺乏经验。
19.人事:古,做官,如“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今,人的离合.境遇、存亡等情况。
20.扶老:古,竹制手杖,如“策扶老以流憩”;今,搀扶老人。
21.怀抱:古,思想抱负,如“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今,怀里抱着。
文言文古今异义词汇总
文言文古今异义词汇总古今异义词字1、行李:古,出使的人,如“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今,行装。
2、师徒:古,军队士兵,如“寡君之师徒,不足以辱君矣”;今,师傅与徒弟。
3、左右:古,动词,调遣,如“惟君左右之”;今,名词,表示大约,不确定。
5、致死:古,效死命,如“有带甲五千人,将以致死”;今,导致死亡。
6、丈夫:古,男子,如“丈夫二十不娶,其父母有罪”,今,妻子的配偶。
7、其次:古,进驻,如“余何面目以视于天下乎?XXX 其次也”;今,次一等的。
8、行政:古,施行政令,如“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今,国家机关的管理工作。
9、地方:古,土地方圆,如“地方百里而可以王”;今,某一区域。
10、东面:古,脸朝东,如“东面而视”,今,东边。
11、面目:古,面部,如“于是河伯始旋其面目”;今,面貌。
12、至于:古,到了,达到,如“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到……结局,如“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到……时候,如“至于今,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今,表示另提一事。
13、风雅:古,专家、学者,熟行的人,如“吾长见笑于风雅之家”;今,对财物不计较,言谈举止自然。
14、以致:古,两个词,而招致,有动词性,如“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今,用在下半句话的开头,表示下文是上述原因所形成的结果,多指不好的结果。
15、十分:古,不测的变故,如“以备他盗出入与十分也”;不寻常,作形容词,如“十分之谋难于猝发”;今,程度副词。
16、细说:古,小人的谗言,如“未有封XXX,而听细说”;今,详细说明。
17、足下:古,对人的尊称,如“再拜奉大将军足下”;今,脚下面。
18、幼稚:古,小孩子,如“幼稚盈室,并无储粟”;今,形容头脑简单或缺乏经验。
19、人事:古,做官,如“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今,人的离合、境遇、存亡等情况。
20、扶老:古,竹制手杖,如“策扶老以流憩”;今,搀扶老人。
21、怀抱:古,思想抱负,如“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今,怀里抱着。
(全)高考语文-文言文考试40例古今异义词
高考语文-文言文考试40例古今异义词古今异义词(40例)1.亲戚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
古义:内外亲属。
例: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 2.妻子今义:男女两人结婚后,女子是男子的妻子。
古义:妻和子女。
例: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
(《赤壁之战》)3.中国今义:中华人民共和国。
古义:中原地区。
例: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
(《赤壁之战》) 4.非常今义:十分、极。
古义:意外的变故。
例: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鸿门宴》)5.所以今义: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
古义:①缘故。
②表原因的虚词。
③用来……的,靠它来。
例:①余叩所以。
(《狱中杂记》)②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③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师说》)6.绝境今义:没有出路的境地。
古义: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例: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桃花源记》) 7.无论今义:表条件关系的关联词。
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
例: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桃花源记》)8.卑鄙今义:(语言、行为)恶劣,不道德。
古义:卑贱鄙陋。
卑,指出身低微;鄙,指为人粗野,常用作谦辞。
例: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出师表》) 9.其实今义: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承上文,多含转折意)。
古义:①它的果实。
②那实际情况。
例:①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晏子使楚》)②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遗黄琼书》)10.春秋今义:①春季、秋季,泛指岁月。
②时代名称。
古义:①年龄。
②四季的代称,一年。
③书名。
例:①天子春秋鼎盛。
(《治安策》)②蟪蛄不知春秋。
(《逍遥游》)③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
(《孟子·滕文公下》)11.宣言今义:①(国家、政党或团体)对重大问题公开表示意见以进行宣传号召的文告。
②宣告,声明。
高中文言文古今异义词
高中文言文古今异义词高中课本中古今异义是不是让很多同学头疼呢?今天小编帮大家把高中课本中出现的古今异义词汇汇总了一下。
高中文言文古今异义词篇一:1.爱人: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古义;爱百姓。
今义:丈夫或妻子。
)2.把握:其为物身轻宜藏,在于把握(古义:手掌内。
今义:抓住成功的可靠性)3.卑鄙:先帝不以臣卑鄙(古义:地位低,见识浅。
今义:言行不道德。
)4.暴露:将士暴露数十年,所欲者土地人民耳(古义:在野外征战。
今义:显露出来。
)5.便宜:数上书言便宜事(古义:对国家有利的。
今义:略。
)6.不必:弟子不必不如师(古义:不一定;今义:用不着,不需要。
)7.不避:今海内为一,土地人民之众,不避汤禹(今义:不亚于、不次于。
今义:不躲开)8.不起:诸府五辟,诏十至,坚卧不起(古义:不出来做官。
今义:略。
)9.不可:时有请立刘氏七庙者,太后问辅臣……鲁宗道不可(古义:不同意,不认可。
今义:不可以。
)10.不过:不过数仞而下(古义:不超过。
今义:转折连词)11.北面:何不按兵柬甲,北面下事之(古义:面向北,投降。
今义:方位名词之一。
)12.城市: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古义:城市里做买卖。
今义:略。
)13成立:至于成立(古义:成家立业。
今义:略)14.处分:处分适兄意,进止敢自专(古义:安排处理。
今义:处罚。
)/15.初一:初一交战,操军不利(古义:刚一。
今义:衣历每月的第一天。
)16.从容: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古义:言语、行动得体。
今义:不慌不忙。
)17.从事:遣一从事以一少牢告庙(古义:下属官职之一。
今义:略。
)18.从而:吾从而师之(古义:跟随(他)并且……。
今义:表因果的连词。
)19.聪明:耳目聪明,四肢坚固(古义:听力好、视力好。
今义:略。
)20.操持:卧起操持节旄尽落(古义:拿着。
今义:料理筹划)21.动摇:而齿牙动摇(古义:松动。
今义:态度不坚定)22.独立: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古义:与众不同。
高三语文知识点复习——古今异义词
高三语文知识点复习——古今异义词1.亲戚今义:旁系亲属。
古义:指父亲兄弟,统指家里亲人。
例如:悦亲戚之情话。
(《归去来兮辞》)2.妻子今义:爱人(女方)。
古义:妻子和子女。
例如:不推恩无以保妻子。
《齐桓晋文之事》3.中国今义:中华人民共和国。
古义:中原地区。
例如:莅中国而抚四夷也。
《齐桓晋文之事》4.非常今义:很、大(副词)。
古义:意外事故(名词)。
例如: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5.所以今义: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
古义:1.表原因的虚词。
例如:此世所以不传也。
(《石钟山记》)2.用来,靠它来。
例如: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师说》)6.绝境今义:没有出路的境地。
古义:与外界隔绝之地。
例如: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桃花源记》)7.无论今义:表条件关系的关联词。
古义:更不必说。
例如: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桃花源记》8.用心今义:读书用功或对事肯动脑筋(褒义)。
古义:思想意识的活动(中性)。
例如:蚓无爪牙之利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劝学》9、稍稍今义:稍微。
古义:渐渐地、慢慢地。
例如: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伤仲永》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口技》)10.小子今义:①北方人称男孩;②对青年人鄙称。
古义:小孩子(有贬义)。
例如: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孔雀东南飞并序》)11.实在今义:表示程度,作副词。
古义:确实还在。
例如:武等实在。
《苏武传》12.丈人今义:男性对妻子父亲的称呼。
古义:对年长者的尊称。
例如:我丈人行也。
《苏武传》13.唧唧今义:低声交谈,也可指虫的叫声。
古义:①织布机声。
例如: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木兰诗》)②叹息声。
例如: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琵琶行并序》)14.豪杰今义:才能出众的人。
古义:英雄人物。
例如: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
(《五代史伶官传序》)15.往往今义:常常。
古义:①处处。
高中文言文古今异义词归纳
(二)高中课本文言文古今异义词归纳1、亲戚今义:旁系亲属;古义:指父母兄弟,统指家里亲人。
例如: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2.妻子今义:爱人(女方);古义:妻子和子女。
例如: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赤壁之战》)3.中国今义:中华人民共和国;古义:中原地区。
例如:或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
(《赤壁之战》)4.非常今义:很、大(副词);古义:意外事故(名词);例如: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人与非常也。
(《鸿门宴》)5.所以今义;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
古义:①缘故(名词)。
例如:余即所以(《狱中杂记》)②表原因的虚词。
例如: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③用来,靠它来。
例如: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师说》)6.绝境今义:没有出路的境地;古义:与外界隔绝之地。
例如: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桃花源记》)7.无论今义:表条件关系的关联词;古义:更不必说。
例如: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桃花源记》)8.用心今义:读书用功或对事肯动脑筋(褒义)。
古义:思想意识的活动(中性)。
例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劝学》)9.稍稍今义:稍微;古义:渐渐地、慢慢地。
例如: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口技》)10.更衣今义:换衣服;古义:上厕所。
例如: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
(《赤壁之战》)今义:不知还有多少时候,很久;古义:不久。
例如:事急而不断,祸至无日矣!(《赤壁之战》)12.殷勤今义:热闹,周到;古义:关切、问侯。
例如:肃奉权旨,论天下事势,致殷勤之意。
(《赤壁之战》)13.唧唧今义:低声交谈,也可指虫的叫声;古义:①织布机声。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木兰诗》)②叹息声。
我闻琵琶又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琵琶行》)14.豪杰今义:才能出众的人;古义:①有声望、地位的人。
高考语文常见古今异义词
高考语文常见古今异义词1.行李:古,出使的人,如“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今,行装。
2.夫人:古,那个人,如“微夫人之力不及此”;今,人的妻子。
3.师徒:古,军队士兵,如“寡君之师徒,不足以辱君矣”;今,师傅与徒弟。
4.左右:古,动词,调遣,如“惟君左右之”;今,名词,表示大约,不确定。
5.致死:古,效死命,如“有带甲五千人,将以致死”;今,导致死亡。
6.丈夫:古,男子,如“丈夫二十不娶,其父母有罪”,今,妻子的配偶。
7.其次:古,进驻,如“余何面目以视于天下乎?越君其次也”;今,次一等的。
8.行政:古,施行政令,如“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今,国家机关的管理工作。
9.象人:古,模仿人的形象,如“为其象人而用之也”;今,很象人的样子。
10.地方:古,土地方圆,如“地方百里而可以王”;今,某一区域。
11.东面:古,脸朝东,如“东面而视”,今,东边。
12.面目:古,面部,如“于是河伯始旋其面目”;今,面貌。
13.至于:古,到了,达到,如“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到……结局,如“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到……时候,如“至于今,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今,表示另提一事。
14.大方:古,专家、学者,内行的人,如“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今,对财物不计较,言谈举止自然。
15以致:古,两个词,而招致,有动词性,如“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今,用在下半句话的开头,表示下文是上述原因所形成的结果,多指不好的结果。
16山东:古,崤山以东,如“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今,山东省。
17非常:古,意外的变故,如“以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不寻常,作形容词,如“非常之谋难于猝发”;今,程度副词。
18细说:古,小人的谗言,如“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今,详细说明。
19足下:古,对人的尊称,如“再拜奉大将军足下”;今,脚下面。
20幼稚:古,小孩子,如“幼稚盈室,并无储粟”;今,形容头脑简单或缺乏经验。
21人事:古,做官,如“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今,人的离合、境遇、存亡等情况。
高考文言文知识清单(古今异义+通假字+固定句式)-备战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帮(北京专用)
2025年北京高考语文记背手册04(古今异义+通假字+固定句式)清单一高考文言文中常见的古今异义词1.卑鄙古义:卑,指出身低微;鄙,见识浅薄。
常用作谦辞。
今义:品质恶劣。
例.先帝不以臣卑部,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出师表》)2.北面古义:面朝北(称臣)。
今义:四个主要方向之一。
例.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3.便利古义:便,就;利,吉利。
今义:使用方便,容易达到目的。
便利此月内,六合正相应。
(《孔雀东南飞》)4.便宜古义:①有利和应该做的事。
②方便。
读biàn yí。
今义:物品价格低。
读p ián yi。
①释之既朝毕,因前言便宜事。
(《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②我带了外甥女过去,倒也便宜。
(《林黛玉进贾府》)5.博学古义:广泛地学习。
今义:学问广博精深。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劝学》)6.不避古义:不次于,不少于。
今义:不躲开。
今海内为一,土地人民之众不避汤、禹。
(《论贵粟疏》)7.不过古义:不超过。
今义:转折连词。
今以实校之,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已久疲。
(《赤壁之战》)8.不好古义:不美。
今义:坏。
是女子不好,烦大巫妪为入报河伯,得更求好女,后日送之。
(《西门豹治邺》)9.不行古义:不去,没有成行。
今义:不可以;不好;不中用。
王不行,示赵弱且怯。
(《廉颇蔺相如列传》)10.成立古义:长大成人。
今义:(组织、机构等)开始存在;(理论、意见等)站得住脚。
如此孩提者,又可冀其成立邪?(《祭十二郎文》)11.初一古义:刚刚开始。
今义:农历每月的第一天。
初一交战,操军不利。
(《赤壁之战》)12.春秋古义:①年龄。
②一年。
③书名。
今义:①春季、秋季。
②时代名称。
①春秋三十有三。
(《谭嗣同》)②蟪蛄不知春秋。
(《逍遥游》)③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
(《报任安书》)13.从而古义:从,跟随;而,而且。
今义:连词。
高中语文必修1-5文言文古今异义词全汇总
高中语文必修1-5文言文古今异义词全汇总必修一《烛之武退秦师》1.贰:贰于楚也。
(古义:从属二主,动词;今义:"二”的大写,数词。
)2.东道主: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古义: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今义:泛指设宴请客的主人。
)3.行李: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古义:使者,出使的人;今义:指外出之人随身携带的物品。
)4.夫人: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古义:那个人;今义:尊称一般人的妻子。
)《荆轲刺秦王》5.涕: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
(古义:眼泪。
今义:鼻涕)6•币:持干金之资币(古义:礼物。
今义:货币)物7.穷困: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古义:阻塞不通,此为”处境困难”。
今义:生活贫困,经济困难)8.偏袒: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
(古义:袒露一只臂膀。
今义:袒护双方中的某一方)9.郎中:诸郎中执兵。
(古义:宫廷的侍卫。
今义:称中医医生)10.提:乃引其匕首提秦王。
(古义:投击。
今义:拿着)11.股:断其左股。
(古义:大腿。
今义:量词,用于成条的东西)12.购:今闻将军之首。
(古义:用重金收买。
今义:购买,对象是商品)13.穷:图穷而匕首见。
(古义:穷尽。
今义:缺少钱财,古用”贫”来表示)14假借:愿大王少假借之。
(古义:宽容,原谅。
今义:不是自己的,借用别人的)15.提: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古义:投掷,投打。
今义:用手提,无"投”之义)《鸿门宴》16.婚姻:约为婚姻(古义:儿女亲家,女方之父为婚,男方之父为姻。
今义:多指结婚的事或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17.所以遣将守关者(古义;的原因;今义:因果关系连词,表结果)18.非常: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古义:意外变故。
今义:程度副词)19河:将军战河北。
(古义:黄河。
今义:泛指河流;河北:黄河以北。
)20.河南:臣战河南。
(古义:黄河以南;今义:河南省)21.鱼肉: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古义:鱼和肉,指被欺凌。
今义:略)22.再:再拜献大王足下(古义:两次;今义:又一次)23.山东:沛公居山东时(古义:肴山以东。
高中 文言文常见古今异义词
高中文言文常见古今异义词(一)1.亲戚古义:内外亲属,包括母系亲属和父系亲属。
例: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意思:我们之所以离开亲人来侍奉您,是仰慕您高尚的节义呀。
)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缘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不包括家庭成员及父系亲属。
2.丈夫古义:①古时称成年男子。
②有志气、有作为的男子。
③女子的配偶。
例1:男子二十而冠,冠而列丈夫。
《谷梁传·文公十二年》(意思:男子二十岁的时候,要佩戴冠作成年礼仪。
)例2:生丈夫二壶酒,一犬;生女子,二壶酒,一豚。
《国语·越语上》(意思:生男孩,公家奖励两壶酒一只狗;生女孩,公家奖励两壶酒一只猪。
)今义:妻子的配偶。
3.妻子古义:妻子和孩子。
例: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桃花源记》(意思:率领妻儿乡邻们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从此他们再没有人出去了。
)今义:男女结婚后对女方的称谓,与丈夫相对应。
4.师徒古义:军队士兵。
例:寡君之师徒不足以辱君矣。
《勾践灭吴》(意思:我们越王的军队,不值得屈辱大王再来讨伐了。
)今义:师傅与徒弟。
5.所以古义:①表示行为所凭借的方式、方法或依据,相当于“用来……的(手段、方法、东西等)”。
②表示原因,相当于“……的原因、缘故”。
例1: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意思:我们之所以离开亲人来侍奉您,是仰慕您高尚的节义呀。
)例2: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师说》(意思: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人。
)例3:所以遣将守关者。
《鸿门宴》(意思: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的原因。
)今义: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
6.无论古义:不用说,(更)不必说。
例:无论魏晋。
《桃花源记》(意思:更不用说魏、晋两朝了。
)今义:不管;不论。
假设条件关系的连词,表示条件不同而结果不变。
7.绝境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
例: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桃花源记》(意思:率领妻儿乡邻们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从此他们再没有人出去了。
高中语文文言文古今异义的词语总结
高中语文文言文古今异义实词总结:必修一《烛之武退秦师》1、贰:贰于楚也。
(古:从属二主,动词;今:“二”的大写,数词。
)2、东道主: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古: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今:泛指设宴请客的主人。
)3、行李: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古:使者,出使的人;今:指外出之人随身携带的物品。
)4、夫人: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古:那个人;今:尊称一般人的妻子。
)《荆轲刺秦王》5、涕: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
(古:眼泪。
今:鼻涕)6、币:持千金之资币(古:礼物。
今:货币)物6、穷困: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古义:阻塞不通,此为“处境困难”。
今义:生活贫困,经济困难)7、偏袒: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
(古:袒露一只臂膀。
今:袒护双方中的某一方)8、郎中:诸郎中执兵。
(古:宫廷的侍卫。
今:称中医医生)9、提:乃引其匕首提秦王。
(古:投击。
今:拿着)10、股:断其左股。
(古:大腿。
今:量词,用于成条的东西)11、购:今闻将军之首。
(古义:用重金收买。
今义:购买,对象是商品)12、穷:图穷而匕首见。
(古义:穷尽。
今义:缺少钱财,古用“贫”来表示)13、假借:愿大王少假借之。
(古义:宽容,原谅。
今义:不是自己的,借用别人的)14、提: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古义:投掷,投打。
今义:用手提,无“投”之义) 《鸿门宴》15、婚姻:约为婚姻(古义:儿女亲家,女方之父为婚,男方之父为姻。
今义:多指结婚的事或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16、所以遣将守关者(古义;……的原因;今:因果关系连词,表结果)17、非常: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古义:意外变故。
今义:程度副词)18、河:将军战河北。
(古义:黄河。
今义:泛指河流;河北:黄河以北。
)19、河南:臣战河南。
(古义:黄河以南;今义:河南省)20、鱼肉: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古义:鱼和肉,指被欺凌。
今义:略)21、再:再拜献大王足下(古义:两次;今义:又一次)22、山东:沛公居山东时(古义:肴山以东。
高中语文的古今异义词详细介绍
高中语文的古今异义词详尽介绍高中语文的古今异义词介绍1.先帝不以臣鄙俗,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出师表》 )鄙俗——【今义】品性劣质。
【古义】卑,身世低微 ; 鄙,鄙陋 . 常用作谦词。
2.度道里会遇之礼毕,还,可是三十天。
( 《廉颇蔺相如传记》 )可是——【今义】表转折关系的连词。
【古义】不超出。
3.是故弟于不用不如师,师不用贤于弟子。
( 《师说》 )不用——【今义】事理或情理上不需要。
【古义】不一定 .4.是女子不好。
( 《西门豹治邺》 )不好——【今义】坏。
【古义】不漂亮。
好,面貌美。
5.初一开战,操军不利。
( 《赤壁之战》 )初一——【今义】阴历每个月第一天。
【古义】刚才一开始 .6.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进而师之。
(《师说》 )进而——【今义】表顺接的连词。
【古义】从,随从:而,连词,连结的后一部分补述前方动作行为的目的。
7.处罚适兄意,那得任自专 !( 《雀东南飞》 )处罚——【今义】对犯法的或出错误的人给予处罚。
【古义】处理、办理。
8.以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 《伶官传序》 )从事——【今义】①做某种事情。
②( 按规定 ) 办理。
【古义】能够泛指一般属官。
9.今楚地方五千里,持戟百万,此霸王之资也。
( 《自告备勇》 )地方——【今义】①指各省、市、县,与中央相对。
②指非军事的部门、集体等,与军队相对。
③地区。
④部分。
【古义】地,土地; 方,方圆。
10.①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 《念奴娇 ?赤壁怀古》 )②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风流——【今义】①有业绩、有才干的。
②指有才学而不拘礼制。
③指与男女间的放纵行为相关的。
【古义】①优秀的人物或功业 ; 帅气、优秀。
②繁荣的情景,流风余韵。
11.因此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进出与特别也。
( 《鸿门宴》 )特别——【今义】表程度很深的副词; 【古义】不测事故 .12.由是感谢,遂许先帝以驱驰。
高一语文课本文言文古今异义词语
语文必修一课本古今异义词语总结《烛之武退秦师》1、贰:贰于楚也。
(古义:从属二主,动词;今义:“二”的大写,数词。
)2、东道主: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古义: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今义:泛指设宴请客的主人。
)3、行李: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古义:使者,出使的人;今义:指外出之人随身携带的物品。
)4、夫人: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古义:那个人;今义:尊称一般人的妻子。
)《荆轲刺秦王》5、涕: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
(古义:眼泪。
今义:鼻涕)6、币:持千金之资币(古义:礼物。
今义:货币)物6、穷困: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古义:阻塞不通,此为“处境困难”。
今义:生活贫困,经济困难)7、偏袒: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
(古义:袒露一只臂膀。
今义:袒护双方中的某一方)8、郎中:诸郎中执兵。
(古义:宫廷的侍卫。
今义:称中医医生)9、提:乃引其匕首提秦王。
(古义:投击。
今义:拿着)10、股:断其左股。
(古义:大腿。
今义:量词,用于成条的东西)11、购:今闻将军之首。
(古义:用重金收买。
今义:购买,对象是商品)12、穷:图穷而匕首见。
(古义:穷尽。
今义:缺少钱财,古用“贫”来表示)13、假借:愿大王少假借之。
(古义:宽容,原谅。
今义:不是自己的,借用别人的)14、提: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古义:投掷,投打。
今义:用手提,无“投”之义)《鸿门宴》15、婚姻:约为婚姻(古义:儿女亲家,女方之父为婚,男方之父为姻。
今义:多指结婚的事或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16、所以遣将守关者(古义;……的原因;今义:因果关系连词,表结果)17、非常: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古义:意外变故。
今义:程度副词)18、河:将军战河北。
(古义:黄河。
今义:泛指河流;河北:黄河以北。
)19、河南:臣战河南。
(古义:黄河以南;今义:河南省)20、鱼肉: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古义:鱼和肉,指被欺凌。
今义:略)21、再:再拜献大王足下(古义:两次;今义:又一次)22、山东:沛公居山东时(古义:肴山以东。
文言文最常用100个古今异义词
文言文中出现频率最高的100个古今异义词1、爱——吝啬异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2、安——哪里、怎么沛公安在?3、北——败北、失败追亡逐北4、被——通“披”被发行吟泽畔5、倍——通“背”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6、本——推究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出于人欤?7、比——等到比及南郡8、鄙——①偏远地区②目光短浅蜀之鄙有二僧9、俾——使俾入邑庠10、病——①困窘②缺点③担心④责备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人借嗤吾固陋,吾不以为病也11、薄——迫近、接近日薄西山12、察——清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13、曾——竟而侯生曾无一言不辞送我14、诚——确实、实在、的确臣诚知不如徐公美15、次——驻扎、停留秦伯素服郊次16、除——①台阶②任命、洒扫庭除予除右丞相17、存——拜访、看望、慰问而公子数存之18、殆——几乎、大概郦远之所见闻,殆与余同19、得——能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20、短——说别人坏话、进谗言短屈原于王21、度——估计、考虑、想我至军中,公乃入22、多——肯定、赞赏、歌颂士以此多之23、盖——表示猜测、不确定的语气盖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24、故——①旧的、以前的、原来的②缘故③因此、所以故垒西边,故木受绳则直25、固——本来、原来至于颠覆,理固宜然26、顾:①只是②难道顾吾念之顾不如蜀鄙之僧27、鼓——演奏今王鼓乐于此28、国——①首都、都城②地方去国怀乡故国神游,29、过——拜访、看望大母过余愿枉车骑30、函——盒子买五人之脰而函之31、恨——遗憾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32、胡——怎么田园将芜,胡不归?33、会——适逢、刚好遇到会宾客大宴34、疾——痛恨屈原疾王听之不聪也35、既——已经、以后始皇既没既克,公问其故36、假——借假舆马者,非利足也,37、间——①间隙、空余时间、偶然②暗中、悄悄④小路侯生乃屏人而间语曰间至赵矣38、见——①被②作第一人称代词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信而见疑,忠而被谤39、就——接近、靠近金就砺则利40、厥——其思厥先祖父41、堪——能承受、能忍受不堪吏人妇,岂合令郎君 4 2、克——能克终者盖寡43、类——像中绘殿阁,类兰若44、怜——爱惜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45、令——美好便言多令才46、弥——①满②更加弥天大罪奉之弥繁,侵者愈急47、靡——没有靡计不施49、畔——通“叛”50、期——整期年,51、趣——①通“趋”②通“促”52、请——①请允许我②拜访、看望③约请公子闻之,往请乃请宾客,约车骑百余乘53、秋——时间诚危急存亡之秋54、却——退后、退却却秦兵三百余里55、让——责备平原君让魏公子曰56、如——去、到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57、少——责备、批评、嘲笑显王左右素习知苏秦,皆少之58、胜——①尽②能承受,胜任,禁得起③美好的何可胜道也哉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驴不胜怒,蹄之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59、乘——(辆)兵车60、适——到;刚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61、示——给……看请指示王62、市——买交广市鲑珍63、视——比较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64、私——偏爱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65、属:(1)连缀、连接(2)通“嘱”衡少善属文66、数——①计算②数落、列举罪行蒙冲斗舰乃以千数数吕师孟叔侄为逆67、速——招致始速祸矣68、素:①白色②平素、平时且相如素贱人素昧平生69、率——大都、全部六国互丧,率赂秦欤?70、爽——差错无毫发爽71、徒——白白、只是、空斯墓之徒有其石也为之记徒以吾二人在也72、亡——丢失、遗失秦无亡矢遗镞之费,亡羊补牢73、微——如果没有微斯人,吾谁与归?74、委——把……交给委命下吏75、唯——希望唯大王孰(熟)计议之76、遗——送给秦遗赵王书曰77、恶——怎么天下恶乎定?78、悉——全部、都悉埋于地79、咸——全部、都江表英豪咸归附之80、相——①表示动作只涉及一方,有指代作用②帮助、辅助至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81、向——从前、以前向吾不为斯役向使(假使)六国各爱其地82、谢——①谢罪、道歉②谢绝、拒绝③告诫、劝勉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阿母谢媒人闭门谢客多谢后世人83、信——确实信可乐也。
高中古今异义词大全
高中古今异义词大全1、行李:古,出使的人,如“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今,行装。
2、师徒:古,军队士兵,如“寡君之师徒,不足以辱君矣”;今,师傅与徒弟。
3、左右:古,动词,调遣,如“惟君左右之”;今,名词,表示大约,不确定。
5、致死:古,效死命,如“有带甲五千人,将以致死”;今,导致死亡。
6、丈夫:古,男子,如“丈夫二十不娶,其父母有罪”,今,妻子的配偶。
7、其次:古,进驻,如“余何面目以视于天下乎?越君其次也”;今,次一等的。
8、行政:古,施行政令,如“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今,国家机关的管理工作。
9、地方:古,土地方圆,如“地方百里而可以王”;今,某一区域。
10、东面:古,脸朝东,如“东面而视”,今,东边。
11、面目:古,面部,如“于是河伯始旋其面目”;今,面貌。
12、至于:古,到了,达到,如“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到……结局,如“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到……时候,如“至于今,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今,表示另提一事。
13、大方:古,专家、学者,内行的人,如“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今,对财物不计较,言谈举止自然。
14、以致:古,两个词,而招致,有动词性,如“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今,用在下半句话的开头,表示下文是上述原因所形成的结果,多指不好的结果。
15、非常:古,意外的变故,如“以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不寻常,作形容词,如“非常之谋难于猝发”;今,程度副词。
16、细说:古,小人的谗言,如“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今,详细说明。
17、足下:古,对人的尊称,如“再拜奉大将军足下”;今,脚下面。
18、幼稚:古,小孩子,如“幼稚盈室,并无储粟”;今,形容头脑简单或缺乏经验。
19、人事:古,做官,如“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今,人的离合、境遇、存亡等情况。
20、扶老:古,竹制手杖,如“策扶老以流憩”;今,搀扶老人。
21、怀抱:古,思想抱负,如“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今,怀里抱着。
文言文古今异义词汇总
古今异义词字1、行李:古,出使的人,如“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今,行装。
2、师徒:古,军队士兵,如“寡君之师徒,不足以辱君矣”;今,师傅与徒弟。
3、左右:古,动词,调遣,如“惟君左右之”;今,名词,表示大约,不确定。
5、致死:古,效死命,如“有带甲五千人,将以致死”;今,导致死亡。
6、丈夫:古,男子,如“丈夫二十不娶,其父母有罪”,今,妻子的配偶。
7、其次:古,进驻,如“余何面目以视于天下乎?越君其次也”;今,次一等的。
8、行政:古,施行政令,如“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今,国家机关的管理工作。
9、地方:古,土地方圆,如“地方百里而可以王”;今,某一区域。
10、东面:古,脸朝东,如“东面而视”,今,东边。
11、面目:古,面部,如“于是河伯始旋其面目”;今,面貌。
12、至于:古,到了,达到,如“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到……结局,如“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到……时候,如“至于今,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今,表示另提一事。
13、大方:古,专家、学者,内行的人,如“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今,对财物不计较,言谈举止自然。
14、以致:古,两个词,而招致,有动词性,如“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今,用在下半句话的开头,表示下文是上述原因所形成的结果,多指不好的结果。
15、非常:古,意外的变故,如“以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不寻常,作形容词,如“非常之谋难于猝发”;今,程度副词。
16、细说:古,小人的谗言,如“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今,详细说明。
17、足下:古,对人的尊称,如“再拜奉大将军足下”;今,脚下面。
18、幼稚:古,小孩子,如“幼稚盈室,并无储粟”;今,形容头脑简单或缺乏经验。
19、人事:古,做官,如“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今,人的离合、境遇、存亡等情况。
20、扶老:古,竹制手杖,如“策扶老以流憩”;今,搀扶老人。
21、怀抱:古,思想抱负,如“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今,怀里抱着。
高中语文必修课本古今异义归纳
. . 高中语文课本古今异义词归纳必修一:《烛之武退秦师》1. 若舍X 以为东道主...古义,东方道路上的主人。
今义: 请客的主人。
2.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古义:出使的人。
今义:出门时所带的包裹、箱子等。
3.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古义: 那人。
今义:妻子。
《荆轲刺秦王》:1.秦王购之金千斤..古义:泛指金属货币。
今义:特指黄金。
2.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古义:对待。
今义:遇到,碰到。
3.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古义:可以用来。
今义:表可能,能够,许可。
4.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古义:处境艰难,不得志今义:生活贫困,经济困难。
5.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古义:指樊将军。
今义:年长之人。
6.仰天太息流涕.古义:眼泪。
今义:鼻涕。
7.将军岂有意..乎古义:有这种想法。
今义:有“故意”之意。
8.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古义:裸露出一条肩膀。
今义:袒护双方中的一方。
9.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古义:在这种情况下。
今义:表顺承关系或另提一事。
10.终已不顾..古义:不回头。
今义:不照顾,不考虑,不顾忌。
11.持千金之资币.物古义:礼物。
今义:货币。
12.愿大王少假借..之古义:宽容。
今义:利用某种名义、力量等来达到目的 13.诸郎中..执兵古义:宫廷侍卫。
今义:中医医生。
14.左右..乃曰古义:左右大臣。
今义:①表两种方向。
②表大体X 围。
③控制。
15.乃引其匕首提.秦王古义:掷击。
今义:拿着。
三鸿门宴1.沛公居XX ..时古义:崤山以东。
今义:指XX 省。
2.约为婚姻..古义:儿女亲家。
今义:①指结婚的事。
②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3.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古义:意外的变故。
今义:①异乎寻常的;特殊的。
②程度副词,十分,极4.将军战XX ..,臣战XX ..古义:黄河以北,黄河以南。
今义:XX 省,XX 省. 5.所以..遣将守关者古义:……的原因。
今义:表因果关系。
高中文言文知识点归纳整理
高中文言文知识点归纳整理一、实词1. 古今异义词义扩大:如“江”“河”,古义专指长江、黄河,今义泛指河流。
词义缩小:如“臭”,古义指气味,今义指难闻的气味。
词义转移:如“走”,古义指跑,今义指行走。
2. 一词多义本义:词最初的、最基本的意义。
引申义:由本义引申出来的意义。
比喻义:用打比方的方法形成的新的意义。
3. 通假字同音通假:如“蚤”通“早”。
形近通假:如“说”通“悦”。
4. 词类活用名词活用为动词:如“沛公军霸上”中的“军”,名词用作动词,意为“驻军”。
名词作状语:如“吾得兄事之”中的“兄”,名词作状语,意为“像兄长一样”。
动词活用为名词:如“追亡逐北”中的“亡”“北”,动词用作名词,意为“逃亡的人”“败逃的人”。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如“素善留侯张良”中的“善”,形容词用作动词,意为“与……交好”。
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如“将军身被坚执锐”中的“坚”“锐”,形容词用作名词,意为“坚固的铠甲”“锐利的武器”。
二、虚词1. 而表并列:如“蟹六跪而二螯”。
表递进: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表承接:如“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表转折: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表假设:如“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表修饰:如“吾尝跂而望矣”。
2. 何疑问代词,“什么”“哪里”“为什么”等。
副词,“多么”。
3. 乎表疑问语气:“吗”“呢”。
表测度语气:“吧”。
表感叹语气:“啊”“呀”。
介词,“于”。
4. 乃于是,就。
才。
竟然。
是,就是。
代词:人称代词(他、她、它、他们)、指示代词(这、那)。
副词:表推测(大概)、表反问(难道)、表祈使(一定)、表商量(还是)。
连词:表假设(如果)、表选择(是……还是……)。
6. 且连词:表并列(又)、表递进(而且)、表让步(尚且)。
副词:“将要”“暂且”。
7. 若动词:“像”“比得上”。
代词:“你”“你们”“这样”。
连词:“如果”“或者”。
8. 所与“为”组成“为……所……”表被动。
高中语文文言文古今异义总结
高中语文文言文古今异义总结《劝学》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古义:广博地学习,广泛地学习。
今义:知识、学识的渊博。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古义:检验。
今义:加入。
3、假舆马者。
古义:凭借,借助。
今义:与“真”相对。
4、金就砺则利。
古义:金属制的刀剑。
今义:金子,黄金。
5、蚓无爪牙之利。
古义:爪子和牙齿。
今义:坏人的党羽、帮凶。
6、用心一也。
古义:因为用心。
今义:读书用功或对某事肯动脑筋。
7、木受绳则直古义:墨线。
今义:绳子,绳索。
8、蟹六跪而二螯古义:腿脚。
今义:跪下9、声非加疾也古义:疾劲,强,大,这里指声音宏大。
今义:疾病10、而致千里古义:达到今义:赠送,给予11、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古义:这里指藏身今义:大致指心灵、精神的某种依靠《师说》1、古之学者必有师古:求学的人今:在学术上有所成就的人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古:用来……的今: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3、吾从而师之古:跟随并且今:表目的或结果,是连词4、无贵无贱古:不论;不分今:没有5、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古:风气、风尚今:道理6、句读之不知古:句子中间需要停顿的地方,读dòu今:看着文字发出声音,读dú7、圣人无常师古:永久的;固定的今:平常的8、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古:不一定今:用不着、不需要9、年十七,好古文古:秦汉的散文今:“五四”之前的文言文的统称10、今之众人古:一般人,普通人今:大多数人11、小学而大遗古:小的方面学习了今:初级正规教育学校。
《赤壁赋》1、望美人兮天一方古义:内心所思慕的人。
古人常用来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事物的象征。
今义:美貌的人。
2、凌万顷之茫然古义:越过。
今义:欺辱,欺侮。
3、凌万顷之茫然古义:辽阔的样子。
今义:完全不知道的样子。
4、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古义:对人的尊称,多指男子。
今义:儿子。
5、徘徊于斗牛之间古义: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
今义:1.驱牛相斗比胜负的游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语文文言文古今异义实词总结:必修一《烛之武退秦师》1、贰:贰于楚也。
(古:从属二主,动词;今:“二”的大写,数词。
)2、东道主: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古: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今:泛指设宴请客的主人。
)3、行李: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古:使者,出使的人;今:指外出之人随身携带的物品。
)4、夫人: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古:那个人;今:尊称一般人的妻子。
)《荆轲刺秦王》5、涕: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
(古:眼泪。
今:鼻涕)6、币:持千金之资币(古:礼物。
今:货币)物6、穷困: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古义:阻塞不通,此为“处境困难”。
今义:生活贫困,经济困难)7、偏袒: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
(古:袒露一只臂膀。
今:袒护双方中的某一方)8、郎中:诸郎中执兵。
(古:宫廷的侍卫。
今:称中医医生)9、提:乃引其匕首提秦王。
(古:投击。
今:拿着)10、股:断其左股。
(古:大腿。
今:量词,用于成条的东西)11、购:今闻将军之首。
(古义:用重金收买。
今义:购买,对象是商品)12、穷:图穷而匕首见。
(古义:穷尽。
今义:缺少钱财,古用“贫”来表示)13、假借:愿大王少假借之。
(古义:宽容,原谅。
今义:不是自己的,借用别人的)14、提: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古义:投掷,投打。
今义:用手提,无“投”之义)《鸿门宴》15、婚姻:约为婚姻(古义:儿女亲家,女方之父为婚,男方之父为姻。
今义:多指结婚的事或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 )----16、所以遣将守关者(古义;⋯⋯的原因;今:因果关系连词,表结果)17、非常: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古义:意外变故。
今义:程度副词)18、河:将军战河北。
(古义:黄河。
今义:泛指河流;河北:黄河以北。
)19、河南:臣战河南。
(古义:黄河以南;今义:河南省)20、鱼肉: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古义:鱼和肉,指被欺凌。
今义:略)21、再:再拜献大王足下(古义:两次;今义:又一次)22、山东:沛公居山东时(古义:肴山以东。
今义:山东省 )23、细说:而听细说。
(古义:小人的谗言。
今义:指详细地说)必修二《离骚》24、衣、裳: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古义:上衣为“衣”,下衣为“裳”。
今义:指衣服。
)25、浩荡:怨灵修之浩荡兮。
(古义:指荒唐。
今义:指水势大,泛指广阔或壮大。
)26、穷困: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古义:指不得志。
今义:生活贫困,经济困难)27、流亡:宁溘死以流亡兮。
(古义:指随水流而消逝。
今义:指因灾害或政治原因而被迫离开家或祖国。
)28、固然:自前世而固然。
(古义:指本来就是这样。
今义:表示承认某个事实,引起下文转折,或表承认甲事实也不否认乙事实。
)《孔雀东南飞》29、自由:汝岂得自由。
(古义:自作主张。
今义:自由自在。
)30、要:虽与府吏要。
(古义:约。
今义:需要。
)31、可怜:可怜体无比。
(古义:可爱。
今义:同情人家。
)32、适:适得府君书。
(古义:刚才。
今义:适合。
)33、却:却与小姑别。
(古义:回头。
今义:转折连词。
)34、千万:千万不复全。
(古义:无论如何。
今义:再三叮嘱。
)35、扶持:好自相扶将。
(古义:扶持今义:/)36、何意:何意出此言。
(古义:料想。
今义:心意。
)37、劳劳:举手长劳劳。
(古义:怅惘若失)38、奄奄:奄奄黄昏后。
(古义:暗沉沉的。
今义:气息将绝。
)39、逢迎:蹑履相逢迎。
(古义:迎接。
今义:奉承、拍马。
)40、交通:叶叶相交通。
(古义:连接。
今义:各种运输往来,邮递通讯工作41、下床:媒人下床去,诺诺复尔尔。
(古义:从座位上起来。
今义:离开床)(床:古指一种坐具)42、多谢: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古义:多多劝告。
今义:谢谢。
)43、白:便可白公姥。
(古义:告诉。
今义:一种颜色。
)44、谴:为仲卿母所谴。
(古义:遣返,休,指女子被夫家赶回娘家。
今义:派遣 )45、否泰:否泰如天地。
(古义:坏运气和好运气。
今义:否定;平安,安定。
)46、渠:渠会永无缘。
(古义:他。
今义:人工开凿的河道。
)《兰亭集序》47、次:列坐其次。
(古:旁边,水边;今:次序,等第)48、向:向之所欣(古:过去,从前;今:有方向、对着、偏袒等意思)《赤壁赋》49、斗牛:徘徊于斗牛之间。
(古义: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今义:一种竞技方式。
)50、白露:白露横江。
(古:白茫茫的水汽。
今:二十四节气之一。
)51、茫然:凌万顷之茫然。
(古:旷远的样子。
今:完全不知道的样子。
)《游褒禅山记》52、十一: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古义:十分之一;今义:数词。
)53、非常: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古义:不平常,不一般;今义:很,十分。
)54、至于: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古义:到;今义:连词,表示另提一事。
)55、于是:于是余有叹焉。
(古:“于”,介词“由”;“是”,代词,代这种情况。
今:合用为连词。
)56、学者: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古:泛指求学的人。
今:特指有专门学问的人。
)必修三《琵琶行(并序)》57、左: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古义:贬官,降职。
今义:方向,和右相对)58、明年:明年秋,送客湓浦口⋯⋯(古:(相对的)第二年,这元和十一年。
今:今年后第二年)59、因为:因为长句。
(古义:因此创作。
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长句:古指七言诗。
)60、颜色:暮去朝来颜色故。
(古义:神态、脸色、姿容。
今义:色彩。
)61、老大:老大嫁作商人妇。
(古义:年龄大。
今义:排行第一的人。
)62、向前:凄凄不是向前声。
(古义:从前,刚才。
今义:往前。
)63、当心:曲终收拨当心画。
(古义:在⋯⋯中心。
今义:小心,留神;胸部的正中,泛指正中间。
)64、突出:铁骑突出刀枪鸣。
(古义:冲出来。
今义:鼓出来;超过一般地显露出来。
)65、整顿:整顿衣裳起敛容。
(古义:整理。
今义:对混乱的局面进行治理。
)66、去来:去来江口守空船。
(古义:去了以后。
今义:去和来。
)《寡人之于国也》67、凶:河内凶。
(古义:谷物收成不好。
今义:指人或动物暴躁,心肠狠。
)68、河内:移其粟于河内。
(古义:黄河以内。
今义:河道内。
)69、加:邻国之民不加少。
(古义:副词,更。
今义:动词,增加。
)70、走:弃甲曳兵而走。
(古义:跑,逃跑;今义:行。
)71、养生:是使民养生丧死无,(古义:供养活着的人;今义:保养身体。
)72、然而:然而不王者。
(古义:“然”这样,“而”却,但是。
今义:转折连词,但是。
)73、填:填然鼓之。
(古义:拟声词,模拟鼓声。
今义:动词,增加。
)《劝学》74、金:金就砺则利。
(古义:指金属制的刀剑。
今义:指黄金。
)75、省: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古义:验,检查;今:探亲;))76、博学: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古义:广博的学问。
今义:指知识、学识的渊博。
77、假:假舆马者。
(古义:借助,利用。
今义:与“真”相对。
)78、爪牙:蚓无爪牙之利(古:爪子和牙齿,或比喻帝王得力的助手。
今:指坏人的党羽、帮凶。
)79、以为:輮以为轮。
(古义:把⋯⋯做成。
今义:认为.)80、疾:声非加疾也。
(古义:快。
今义:病。
)81、跪:蟹六跪而二螯。
(古义:蟹腿。
今义:指跪下。
)82、用心:用心一也。
(古义:因为心思。
今义:读书用功或对某事肯动脑筋。
)83、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古义:安置,安身;今义:某人某事物上。
)84、江河: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古义:先秦时专指“长江”“黄河”。
今义:泛指江河。
)《过秦论》85、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古义:崤山以东。
今义:山东省。
)86、赢:赢粮而景从。
(古义:担负,背负。
今义:胜或获得。
)87、以为:以为桂林、象郡。
(古义:把⋯⋯作为。
今义:认为。
)88、爱: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古义:吝惜。
今义:喜欢,爱护。
)----89、以致: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古义:用来招致。
今义:用在后一分句开头,表示由于上述原因而造成的后果。
)90、于是:于是六国之士,(古义:在这时。
今:表承接,用在后面分句前。
)《师说》91、学者:古之学者必有师。
(古义:求学的人今义:指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92、所以: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古义:用来⋯⋯的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93、不必: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古义:不一定今义:用不着,)94、无: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古义:无论今义:没有,否定副词。
)95、从:吾从而师之。
(古:跟随、而且今:连词,表目的或结果。
)96、众人:今之众人。
(古义:一般人今义:众多的人,大家。
)97、小学:小学而大遗。
(古义:小的方面学习。
今义:指教育的一个阶段,也指实施这种教育的机构。
)必修四《廉颇蔺相如列传》98、拜:拜为上卿(古义:授予官职)99、寿:请以咸阳为赵王寿(古义:向人敬酒或献礼。
今义:寿命,岁数等。
)100、亲戚: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古义:近亲及姻亲,内亲外戚。
今义:与自己有血缘关系或婚姻关系的成员。
)101、指示:请指示王(古:指给⋯⋯看。
今:上级对下级或长辈对晚辈处理问题的原则和方法。
102、前进:于是相如前进缶(古义:上前进献。
今义:向前行走。
)103、宣言: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古义:扬言,到处说。
今义:国家宣传的事。
104、布衣:布衣之交。
(古义:平民。
今义:布衣服。
)105、左右:左右欲刃相如。
(古义:左右的侍从。
今义:方位名词。
)106、鄙贱: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
(古义:目光短浅。
今义:卑微。
)107、约束:未尝有坚明约束者。
(古义:名词,约定、契约。
今义:限制使不越出范围。
)108、不肖:臣等不肖,请辞去。
(古义:不才。
今义:品行不好。
)109、宾客: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古义:门客。
今义:客人。
)《苏武传》110、汉亦留之以相当(古义:抵押。
今义:正在(某时某地)。
111、皆为陛下所成就(古义:提拔。
今义:业绩。
)112我丈人行也。
(古义:老人,长辈。
今义:岳父。
)113欲因此时降武。
(古义:趁这时。
今义:相当于所以。
)114独有女弟二人(古义:妹妹。
今义:姐姐(妹妹)和弟弟。
)115且陛下春秋高(古义:年纪。
今义:春秋战国时期或指季节。
)116武等实在(古义:确实存在。
今义:诚实、老实。
)117、操持:卧起操持。
(古义:同义复词,拿着。
今义:料理,办理;筹划,筹办。
)118、货物:以货物与常。
(古义:财物,礼品。
今义:出售的物品。
)119、实在:武等实在。
(古义:确实存在。
今义:诚实,老实。
)120、从容:常从容淡静。
(古义:言语举止适度得体。
今义:不慌不忙,沉着镇定。
)121、因此:欲因此降武。
(古义:趁这时。
今义:因果关系连词,结果。
)122、女弟:独有女弟二人。
(古义:妹妹。
今义:姐姐和妹妹。
)《张衡传》123、俗人:不好交接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