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群读宋史6疑窦丛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立群读宋史6疑窦丛生

公元959年6月,周世宗在病重之中仓促安排了后事,规划了后周未来的天下,给他年仅7岁的儿子安排了一个三方辅政的格局,然后无奈地走了。在这个辅政格局中,赵匡胤成为殿前都点检,掌管军事大权,第二年的正月初四,陈桥兵变,赵匡胤从后周的殿前都点检就变成了大宋的开国之君。令人费解的是,陈桥兵变中,赵匡胤是完全被动接受黄袍,还是他准备充分、自编自演了这部贺岁大剧呢?虽然赵匡胤本人和宋代的史书里都再三声称,他是稀里糊涂地当上皇帝的,然而,这次兵变却疑窦丛生。这次兵变更像是一次蓄谋已久、准备周密的闹剧。

陈桥兵变的八大疑点:第一:一是想想陈桥兵变怎么发生的。北汉与契丹要来攻,初二副都点检出发了,初三赵匡胤也出发了,初四就回来了,转了一圈,好像是把部队拉出去一下,初五改了年号,所有的事办完了。一个最大的问题是契丹与北汉到底有没有入侵后周一事。这事诡异。可靠的文献记载的有,但也有记载的没有,这是一个大问题。赵匡胤拉练一下,是为了去对付人家,人家入侵的军队没打,怎么办?“契丹与北汉军皆遁”,这是《宋史》记载。《续资治通鉴长编》也说没打,就遁去。气势汹汹地来了,一仗都没打,赵匡胤一披黄袍,就遁去了。目前看法两派,认为有的,根据是《旧五代史》等,记载了这次入侵。这几个重要文献来源是哪儿,史源的问题。《旧五代史》北宋初年修的,是赵匡胤下令修的,不可靠。《宋史》《续

资治通鉴长编》依据的是《国史》是北宋第三个皇帝真宗时修的。<国史>依据的又是《太祖实录》,这就麻烦了,分《旧录》《新录》。赵匡胤及后来弟弟继位,把历史改了两次,儿子修时,老人故去了,当事人没了,所以现在看到的东西不太可靠。《契丹国志》是南宋编的,是根据《旧五代史》《通鉴》《续资治通鉴》这些材料来编,更不可靠了,这是第一个问题。《辽史》应该相对可靠,是契丹人写的,不必考虑忌讳,记载的是辽国出现惊天大案,王子谋反,平定,审查,祭拜天地,忙得一塌糊涂,别说来打,自己都忙不过来,根本没记出兵后周的事,后人对此就有了疑问。这到底怎么回事?一种说法是边疆谎报了军情,一查不对,是镇州定州守将传的信息,这人不是赵匡胤的人。从开封到陈桥驿四十里,这四十里,来回拉练一次,根本没北去,所以有人认为没有谎报。镇州守将常感念周世宗,跟赵匡胤不一心了,定州甚至企图谋反。他们谎报,不太可能。不过也有其他人谎报的可能,赵匡胤可以从其他途径来,制造一个困难,制造一个出兵的机会,拉出军队才行。必须有人来报,得找人报才行。所以可以认定入侵这事是虚构的。再一个问题是,为什么要谎报?简单,在殿前司与侍卫司相当时,不能发动政变。调兵权在韩通手中,只有有军情,才能带出军队。所以北汉与契丹的入侵就这样“应运而生”了。够聪明的了。

根据王立群老师的分析,关于北汉和契丹的入侵是赵匡胤谎报军情,为自己发动政变创造条件。更让人想不到的是就连发动政变前的流言和赵匡胤的醉酒都让人生疑。

第二是兵力部署。也有问题。陈桥兵变之前一年,显德六年,赵匡胤派了韩令坤(侍卫司的发小),先巡边河北,因为这儿影响大。韩令坤领兵走了,发动政变时,派了殿前司的副司令慕容延钊率领部队到河北真定,二人没参加陈桥兵变,却控制了边疆。后来这二人论功行赏得了最大实惠,慕容延钊当了都点检了。这个兵力部署中,先控制河北,带兵出来时,带的是他的一派人,留守的是石守信等都是他的人。只有韩通不是他的人。

第三是流言。没出兵之前,传来消息,出师之日,策点检为天子。这个满京城都知道,只有宫中不知道。这哪来的。出兵时,观天象的说,有两个太阳在打架,这是天命。这些是偶然出现的,还是一种预谋?这种流言是谁在制造舆论?

第四是醉酒问题。先是部下商议,最后是赵普定,再去通知赵匡胤,可是他睡了,醉了,“太祖醉卧”,这是打仗一生的人,有多精明?竟然在前夜,军中的骚动一无所知。流言四起,毫无觉察。手下人安排妥当了,还在大睡,只能说明他是无心喝醉酒,有心装醉人,而且醉的境界高。该醉时醉,该醒时醒。

在赵匡胤陈桥兵变中,最让人想不到的就是登基前翰林学士承旨陶谷准备的禅位诏书了,如果说赵匡胤事先没有预谋,为什么陶谷当场会拿出禅位诏书呢?

第五是黄袍与禅位诏书。赵匡胤醒来,将士们拿来黄袍,给他穿上,高呼万岁。黄袍哪里来的?帝国时,黄袍乃到黄色都不容易得到,所以当年敢藏个黄袍都会灭族。突然冒出一个黄袍,相信吗?后来明

人岳正写过诗:“仓卒陈桥事变时,都知不与恐难辞。黄袍不是寻常物,谁信军中偶得之。”只有一个答案是预先准备好了。还有禅位诏书,当天回到开封,回来后集合文武大臣,要举行大典,一直到下午才凑齐文武百官,才发现没写好诏书。这时,陶谷掏出一份,拿出来念。这来得也诡异。翰林学士承旨(官名)是负责写诏书的,可是他怎么知道这时需要禅位诏书?只有可能有人提前有人打了招呼。要么陶谷猜到了,知道要这个。这个陶谷也太聪明了。这事办得漂亮也会让赵匡胤难堪。赵匡胤就算没安排,陶谷想得到,赵匡胤也会觉得恶心。“太祖甚薄之。”赵匡胤对陶谷非常鄙视。但是,官是要升的,毕竟来得及时。

第六是赵匡胤的家人反应。《涑水纪闻》中记谣言,赵匡胤有点惊慌,他跟家人说这事。我怎么办呢?结果杀出一个燕国公主,这是赵匡胤的妹妹,听了,面如铁色,说,“大丈夫临大事,可否当自决胸怀,乃来家间,恐怖妇女何为也?”她很镇定。母亲呢?听说了黄袍加身后,有两条文献记了,《东都事略》记,我儿子素有大志,今天果然这样。一点不惊讶。《涑水纪闻》“吾儿平生奇异,人皆言当极贵。何忧也?”谈笑自若。母亲对这事看作正常的事,一点不惊讶。这引发了岳正的诗:“家母素知儿有志,他人却道帝无心。史官兼载非相牾,后世那知费讨寻。”前两句写得尤其美好。说明家人都事先知道他事先要闹出点动静来,妹妹如此淡定。

第七,韩通被杀。唯一被杀的就是韩通,这是唯一能调动禁军的。他立即回去布兵,却没回到家就被杀了。这就奇怪了。韩通怎么那么

不幸?韩通有资格调兵,为什么会这么快被解决掉?而且是唯一一个,说明有人早盯着他。假如有可能的话,兵变的消息传到京城,唯一要关注的就是他。韩通之死是疑问。之后,赵匡胤火了,逮着杀韩通的王彦升,这次不杀人,为什么杀了他?要处理,一想,说过不杀人,所以也不杀王彦升。王彦升也没杀。

第八是风声水起,早有大志。赵匡胤兵变时,三个人先看出来了,一是杨徽之,告诉了柴荣,说赵匡胤人缘好,不能让赵匡胤做禁军最高首领,周世宗没当回事。二是郑起,赵匡胤人缘好,威望高,不要让他掌军权,告诉了宰相范质,范质不听。三是韩通的儿子,韩伟也发现赵匡胤不简单,告诉韩通,不听,最后死在兵变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