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十讲》一书的评价
《宋史》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
《宋史》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宋史》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导语】:纪传体断代史。
王安石变法
1042年,中进士,授淮南节度判官 1046年,任鄞县知县,试行改革 1058年,上万言书要求改革 1069年,任参知政事 1070年,拜相,主持变法 1074年,罢相,任江宁知府 1075年,拜相,官复原职 1076年,罢相,判江宁府 1086年,病逝
(1021-1086)
结束割据混乱
倒逼出来的改革
……官沽味醲村酒薄,日饮官酒诚可乐。不见甲中种糯人, 釜无糜粥度冬春。 ——《食糟民》 ……自从澶州盟,南北结欢娱。虽云免战斗,两地供赋租。 将吏戒生事,庙堂为远图。身居界河上,不敢界河渔。 ——《边户》
财不足用于上而下已弊。兵不足威于外而敢骄于内,制度不可 为万世法而日益丛杂,一切苟且,不异五代之时。
王安石变法……有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就是 他更多地重视商品货币的作用……想尽量用经济的 办法管理国家财政,反映了宋代商品货币在社会生 活中的活跃,也证明王安石的变法思想和变法举措 有很大的前瞻性。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超出社会的承载
千秋功过谁与说
“欲求近功,忘其旧学。舍尧、舜知人安民之道,讲五伯(霸) 富国强兵之术。”(封建学者范纯仁)
“实国史上,世界史上最有名誉之社会变革”(资产阶级维 新派梁启超) “变法派所制定的一些政策法令及其实践,虽还远远谈不到 解放生产力,但对当时生产力的发展总还是有一些帮助的, 因而是产生了积极的作用的”(现代史学家邓广铭)
评价王安石变法,主要是依据言论, 还是依据行动;是依据动机,还是依据 效果,这应是个根本的原则问题。 ——王曾瑜《王安石变法简论》
——欧阳修《本论》
探求治道的争论
司马光:眼下国用不足,灾害频频 发生,应当减节冗费 王安石:国用不足,因未得善理财 之人故也 司马光:善理财者,不过搜刮民财 而已 王安石:那不是善理财者。善理财 者,民不益赋而国用饶
宋史十讲读后感
宋史十讲读后感篇一宋史十讲读后感最近读了《宋史十讲》这本书,哎呀,真的是让我感触颇深!你说宋朝,它有时候挺牛的,经济繁荣得不行,那街市上热闹非凡,啥玩意儿都有卖的。
但有时候又让人觉得挺憋屈,老是被周边的国家欺负,这是咋回事儿呢?我觉得吧,宋朝的文化那可是相当厉害。
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样样出彩。
像苏东坡、欧阳修这些大文豪,写的东西那叫一个绝!“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多浪漫呐!可也许就是太注重文化了,军事方面就有点弱鸡了。
宋朝的皇帝也是各种各样,有的有雄心壮志,想要干一番大事业;有的呢,可能就只想着吃喝玩乐,混日子。
这让我不禁想问:当皇帝难道不应该都有远大抱负吗?再说说宋朝的百姓,他们的生活也许有苦有甜。
可能为了生计奔波劳累,但也能在闲暇时听听小曲儿,逛逛庙会。
这场景,我一想就觉得挺有意思的。
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心情那叫一个复杂。
一会儿为宋朝的辉煌感到骄傲,一会儿又为它的衰落感到惋惜。
我就在想,要是宋朝能一直强大下去,那该多好啊!可历史就是这样,充满了变数,谁也说不准。
总之,读《宋史十讲》让我对宋朝有了更深的了解,也让我思考了很多。
这一路读下来,真好!篇二宋史十讲读后感嘿,朋友们!我刚读完《宋史十讲》,心里头那叫一个五味杂陈啊!说起宋朝,我一开始觉得它就是个弱不禁风的朝代,老是被人揍,国土还越变越小。
但深入了解后,我发现我可能错得离谱。
宋朝的科技发展那可真是牛掰啊!印刷术、火药、指南针,这些可都是影响世界的大发明。
难道这还不够厉害?也许有人会说,科技厉害有啥用,军事不行还不是照样挨打。
嗯,这话好像也有点道理。
宋朝的政治制度也挺有意思,那些官员们天天在朝堂上争来争去,有时候为了个政策能吵得面红耳赤。
我就在想,他们不累吗?不过这也说明人家重视国家大事啊!再看看宋朝的商业,那叫一个繁荣!到处都是店铺,买卖兴隆。
我觉得要是能穿越回去,说不定能在宋朝当个大老板,赚得盆满钵满。
哈哈,是不是我想得太美了?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一会儿对宋朝的文化成就赞叹不已,一会儿又对它的军事失败恨铁不成钢。
史料价值
史料的价值史料千差万别,种类很多,使用起来,价值并不一样。
特别是有文字的史料,其价值的大小差异很大。
根据作者与他所记叙的历史事件的时间和地点的距离远近,我们可以把它们分为几类:一,事件发生时的当事人、当时人的记述,这类史料的价值最高,是所谓第一手材料。
比如甲骨文是研究殷代历史的第一手材料,因为它是殷王占卜的记录,是当时人、当事人的记录,与事实出入较小,因而价值最高。
现在我们研究殷商历史主要根据是甲骨文,而不是《史记·殷本纪》等,因为后者不是当时人或当事人的记录,所以史料的价值就差多了。
研究西周历史的史料,除了《周书》和一部分《诗经》外,第一手材料便是金文即铜器铭文。
铜器铭文殷代已经有了,但一般文字很少,最多不过二三十字。
到了周代,特别是周代中期以后,铭文动辄三四百字,所以有人说,一篇铭文便顶得一篇《尚书》。
这些铭文自宋以来已有记录,往后越来越多,清代后期铜器大量出土,一部分流落在海外,上面的铭文大都已著录成书。
解放以后,考古学家用科学方法发掘出土的铜器更多,尤其是在陕西、河南古代文化中心,又有新的发现。
这些出土铜器的铭文,是价值极高的文字史料。
这里举几个例子:1976年,临潼出土了一件铜器《利簋》,铭文中讲到武王伐纣,没讲年、月,但讲了日子是“甲子”。
甲子日武王灭纣,过去史书都这样讲,但究竟可靠不可靠呢?很难肯定。
而现在由铭文得到了证实。
1965年,宝鸡出土了一个《何尊》,记载成王五年曾经迁居于洛阳。
这件事史书上没有明确的记载,现在有了《何尊》的铭文,这件事就清楚了。
武王临死嘱周公建洛邑,周公秉承武玉遗志营建洛邑,而成王在五年时迁居洛阳。
至于什么时候又迁回镐京?现在还不清楚,但《何尊》的出土却补充了成王迁洛的史实。
1975年,在扶风县发现了一个叫“裘卫”的大贵族做的盉和两个鼎,上面的铭文记载了他与其他贵族做的土地交易。
这些都是古书中所没有的,我们只是从铭文中才得以了解。
1977年,在河北省灵寿县发现中山王的壶和鼎,上有长篇铭文。
这本书居然能根据事物规律性预测发展轨迹,实在是很神奇
《梅花易数》冠以北宋著名道学家邵康节的名字,被说成是邵雍的著作,果真如此吗?首先,让我们来考察一下《宋史》。
《宋史》邵雍本传记载:“雍少时,自雄其才,慷慨欲树功名。
于是书无所不读,始为学,即坚苦刻厉,寒不炉,暑不扇,夜不就席者数年。
”后来,游学四方,跨河、汾,越淮、汉,周流齐、鲁、宋、郑之旧墟,经历了很长时间才返归河南故里。
又跟随共城令李之才学习,受《河图》、《洛书》,伏羲六十四卦图象。
“及其学益老,德益邵,玩心高明,以观夫天地之运化,阴阳之消长,远而古今世变,微而飞走草木之性情,深造曲畅,庶几所谓不惑,而非依仿象类、臆测屡中者。
道衍宓羲先天之旨,著书十余万言行于世,然世知其道者鲜矣。
”“所著书曰《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渔樵问对》,诗曰《伊川击壤集》。
”这是本传对邵雍学业及著书的记录,并没有邵雍著《梅花易数》的文字。
就是对于邵雍当时所谓“雍有玩世之意”,“于凡物声气之所感触,辄以其动而推其变”,对世事皆能加以预言的传闻,《宋史》作者也认为是“当时学者因雍超诣之识,务高雍所为”,并明确断言:“雍未必然也。
”《宋史·邵伯温传》记述邵雍之子的事迹,讲他“入闻父教,出则事司马光等”,与司马光等人成为再世之交。
伯温也曾论及邵雍之学,说:“先君先天之学,论天地万物未有不尽者。
其信也,则人之仇怨反复者可忘矣。
”其著书有《河南集》、《闻见录》、《皇极系述》、《辨诬》、《周易辨惑》、《皇极经世序》、《观物内外篇解》近百卷。
这里,也没有一言及《梅花易数》。
《宋史·艺文志》著录宋代所见书籍九千八百十九部,十一万九千九百七十二卷,其中经部《易》类二百十三部,一千七百四十卷,录有“邵雍《皇极经世》十二卷,又《叙篇系述》二卷,《观物外篇》六卷,《观物内篇解》二卷”;子部儒家类录有“邵雍《渔樵问对》一卷”,蓍龟类三十五部,一百卷,惟独没有所谓邵康节所著《梅花易数》。
不仅如此,我们还考察了宋代与邵雍同时,而且交往密切的学者,如司马光、吕公著、程颢、程颐、张载、王安石等人的有关史料和著述,都没有讲过邵雍著作《梅花易数》之事;即使视《周易》为卜筮之书,对所谓麻衣道者之书作过详细考证,而又十分推崇邵雍先天易学的南宋易学大家朱熹,也没有一字提及《梅花易数》。
高一历史统编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第一册《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三单元集体备课教案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第三单元集体备课《第 9课两宋的政治和军事》教学设计教学背景分析(一)教材分析本课共有 4个子目,“宋初中央集权的加强”“边防压力与财政危机”“王安石变法”“南宋的偏安”,每一个子目大致都是按照事件发生的背景,解决的措施以及措施产生的影响样的逻辑来安排的。
宋初中央集权的加强,有效预防了内部动乱,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和安定,强化了中央集权,但制度过于僵化,权力分割过细也影响了行政效率,产生了官员数量过多和费用吃紧等问题,其军事制度也导致了“将兵不相识”。
为了消除社会的动乱,范仲淹、王安石等展开了变法活动,但因触犯了官僚集团的既得利益,很快归于失败。
在金朝攻击之下,北宋灭亡,赵构定都临安,南宋建立,循弊偏安。
(二)学情分析高一阶段的学生经过初中的历史课程学习,已经具有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能够对历史事件进行初步的分析和理解,但由于其阅历尚浅,对重大历史事件的深刻意义和影响还不能很好的理解。
该阶段的学生处于认知发展的高峰期,其记忆力、理解力都得到了一定程度发展,对一些较抽象的历史概念能有相当程度的理解。
因此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理解繁杂的历史概念,激发学生对历史学习的热情。
教学目标1.熟练掌握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具体措施,归纳其特点,并结合相关史料运用唯物史观分析对北宋社会带来的影响。
2.结合所学对北宋中期社会危机与王安石变法的关系作出历史解释,针对王安石变法的不同评价,说明史料运用的原则。
3.能够运用历史地图概述两宋时期与周边民族的关系,正确认识古代民族间交流的方式,增强对国家的认同感,认识国家统一的进步性。
教学重点和难点(一)教学重点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及其评价、宋代社会问题(二)教学难点宋代仁人志士的努力,家国情怀的涵养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一)教学资源历史图片历史地图文字材料多媒体(二)教学方法讲授法、史料研习、课堂讲授与教材阅读相结合板书设计第 9课两宋的政治和军事一、宋初中央集权的加强——防弊之政二、边防压力与财政危机——新弊渐生三、王安石变法——解弊之法四、南宋的偏安——循弊偏安课堂导入:展示五代十国图与北宋、辽、西夏地图两幅图片,通过观察两幅图片,指出不同时期版图形势发生的变化,并分析变化的原因。
宋史入门书目3篇
宋史入门书目第一篇:宋史入门书目综述宋史是中国历史上的一部重要史书,是关于宋朝历史的正史,内容囊括了宋朝建立到灭亡期间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军事等各方面的发展历程,是了解中国古代历史、文化和社会制度的重要参考资料之一。
下面是几本宋史入门书目的简介,供有兴趣的读者参考。
1.《宋史纲领》作者:耿志良《宋史纲领》是一本适合初学者入门的读物,该书主要介绍了宋朝历史的发展概况、政治制度、文化教育、经济农业、军事战争和宗教信仰等方面,具有系统性、全面性和科学性等特点。
2.《宋史五十讲》作者:徐中约《宋史五十讲》是一本系统、全面、简明易懂的入门读物,该书从宋朝建立的历史背景、政治制度、文化艺术、军事战争、科技经济等多方面介绍了宋朝的发展史,篇幅短小精悍、讲解详细,容易理解,适合初学者阅读。
3.《史记宋史》作者:罗贯中《史记宋史》是一本文学性较强的入门读物,该书是明朝著名文学家罗贯中将《史记》和《宋史》精华提炼出来的,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形象地为读者讲述了宋朝的历史故事和历史人物传奇,增强了读者的历史兴趣。
4.《宋史大观》作者:姚兆熊《宋史大观》以清代嘉庆年间撰写的《中华大典》为蓝本,提供了诸多的宋史相关资料,是一部比较详尽的通史读物。
内容包括了宋朝时期的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发展历程,还涉及了宋代历史人物、文艺作品、科技发明等多个方面,是了解宋朝历史的较好参考资料之一。
5.《读史瞻前宋史》作者:蒋文华《读史瞻前宋史》是一本用现代人的视角、语言解读宋史的读物,该书对于宋史中的历史事件、文化现象、社会现状等内容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解读,使得读者可以从中领略宋朝历史的独特魅力和精神内涵。
以上是几本适合初学者阅读的宋史入门书目,它们内容简明、通俗易懂,涵盖面较广,适合初学者理解和掌握宋朝历史的发展。
当然,读书要根据自身情况及兴趣爱好进行选择,根据需求选阅入门书目,以便更深入地研究宋朝文化遗产、缅怀历史文化底蕴。
《列传-卷一百零一》(宋史)简介、原文全文及翻译白话译文
《宋史》列传·卷一百零一关于宋史《宋史》是二十四史之一,收录于《四库全书》史部正史类。
于元末至正三年(1343年)由丞相脱脱和阿鲁图先后主持修撰,《宋史》与《辽史》、《金史》同时修撰。
《宋史》全书有本纪47卷,志162卷,表32卷,列传255卷,共计496卷,约500万字,是二十四史中篇幅最庞大的一部官修史书。
卷一百零一原文梁焘王岩叟郑雍孙永梁焘,字况之,郓州须城人。
父蒨,兵部员外郎、直史馆。
焘以蒨任,为太庙斋郎。
举进士中第,编校秘阁书籍,迁集贤校理、通判明州,检详枢密五房文字。
元丰时久旱,上书论时政曰:陛下日者闵雨,靖惟政事之阙,惕然自责。
丁卯发诏,癸酉而雨,是上天顾听陛下之德言,而喜其有及民之意也。
当四方仰雨十月之久,民刻于新法,嗷嗷如焦,而京师尤甚,闤阓细民,罔不失职,智愚相视,日有大变之忧。
陛下既惠以诏旨,又施之行事,讲除刻文,蠲损缗钱等,一日之间,欢声四起。
距诞节三日而膏泽降,是天以雨寿陛下之万年,感圣心于大寤,有以还其仁政也。
然法令乖戾,为毒于民者,所变才能万一。
人心之不解,故天意亦未释,而雨不再施。
陛下亦以此为戒,而夙夜虑之乎?今陛下之所知者,市易事耳。
法之为害,岂特此耶?曰青苗钱也,助役钱也,方田也,保甲也,淤田也。
兼是数者,而天下之民被其害。
青苗之钱未一及偿,而责以免役;免役之钱未暇入,而重以淤田;淤田方下,而复有方田;方田未息,而迫以保甲。
是徒扰百姓,使不得少休于圣泽。
其为害之实,虽一有言之者,必以下主吏,主吏妄报以无是,则从而信之,恬不复问,而反坐言者。
虽间遣使循行,而苟且宠禄,巧为妄诞,成就其事,至请遍行其法,上下相隐,习以成风。
臣谓天下之患,不患祸乱之不可去,患朋党蔽蒙之俗成,使上不得闻所当闻,故政日以敝,而祸乱卒至也。
陛下可不深思其故乎?疏入,不报。
内侍王中正将兵出疆,干赏不以法。
焘争之不得,请外,出知宣州。
入辞,神宗曰:"枢臣云卿不肯安职,何也?"对曰:"臣居官五年,非敢不安职,恐不胜任使,故去耳。
宋史有什么优缺点
宋史有什么优缺点《宋史》与《辽史》、《金史》同时修撰,全书有本纪四十七卷,志一百六十二卷,表三十二卷,列传二百五十五卷,共计四百九十六卷,约五百万字,是二十五史中篇幅最庞大的一部官修史书。
以下是店铺为你精心整理的宋史有什么优缺点,希望你喜欢。
宋史的优点《宋史》尽管疏漏较多,但仍保存了不少已失散的原始资料,是了解和研究两宋历史的重要史书。
明清以来,不少人对《宋史》加以纠正或补充。
成书的有明朝柯维骐的《宋史新编》二百卷,合宋、辽、金史为一编,以宋为正统。
《宋史新编》订正了《宋史》的一些错误,但史料的丰富远不及《宋史》。
清末陆心源的《宋史翼》四十卷,根据历代碑文及私人笔记, 增补《宋史》列传七百八十三人,附传六十四人。
尽管《宋史》存在不少缺点,但是它卷帙浩繁,比《旧唐书·列传》多出一倍;叙事详尽,就史料的学术价值而言详胜于略。
同时《宋史》的主要材料是宋代的国史、实录、日历等书,这些史籍如今几乎全部佚失了,而《宋史》是保存宋代官方和私家史料最有系统的一部书。
《宋史》的体例完备,融会贯通了以往纪传体史书所有体例,纪、传、表、志俱全,而且有所创新。
如外国和蛮夷分别列传,这就分清了国内的民族和国外的邻邦的界限。
《宋史》的列传比前代史书都丰富,共收入两千多人。
“五代史”中未列传的重要人物,如韩通,《宋史》把他和为拥周反宋的李筠、李重进一同列入《周三臣传》里,既弥补了“五代史”的不足,又反映了韩通等三人的历史作用,这种处理是十分恰当的。
《宋史》是研究辽、宋、金代历史的基本史籍之一。
在现存的宋代重要史料中,唯有《宋史》贯通北宋与南宋,保存了三百二十年间的大量历史记录,很多史实都是其他书中所不载的。
特别是《宋史》的天文、五行、律历、地理、河渠、礼、乐、仪卫、舆服、选举、职官、食货、兵、刑和艺文十五志,记录了一代天文历法、典章制度、社会经济、行政沿革、图书目录等等,虽间失芜杂,为后代治史者所訾议,然其叙述之详,为二十四史中所仅见。
反映宋代文人生活的书籍
反映宋代文人生活的书籍
反映宋代文人生活的书籍有很多,以下是一些推荐:
《我们为什么爱宋朝:宋代美学十讲》:这本书通过宋代文人士大夫们的文化生活,如烧香、点茶、挂画、插花等“四般闲事”,展示了一个被美化了的宋朝,是确确实实的宋代的美学生活。
《我们为什么爱宋朝:重新发现造极之世》:这本书与《我们为什么爱宋朝:宋代美学十讲》类似,主要讲述宋代文人士大夫们的文化生活。
《看得见的宋史:视觉历史》:这本书以视觉历史的形式呈现了宋代的历史,通过图像和文字来展示宋代的各个方面,包括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
此外,《东京梦华录》、《梦粱录》、《武林旧事》等书籍也反映了宋代文人的生活。
这些书籍从不同角度描绘了宋代文人的生活状态、思想观念和审美情趣,对于了解宋代文化和社会具有很高的价值。
宋史专业领域必读书目
宋史专业领域必读书目宋史是中国历史上一部重要的史书,详细记载了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历史事件和人物。
对于研究宋朝历史以及理解中国古代社会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下面是一些在宋史专业领域中不可或缺的必读书目。
1. 《宋史》:作为研究宋朝的权威史书,《宋史》是必读的基础。
它由宋代官修的《续资治通鉴》、《太祖本纪》、《太宗本纪》等组成,详述了宋朝的历史进程、皇帝的事迹以及政治制度等。
2. 《宋代史事日志考》:作者赵熙编著,系统地汇集了宋代各类日志,对宋代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的历史事件进行了详实的记载。
对于研究宋朝的细节和实际情况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3. 《宋代政治史》:作者梁启超,是一本研究宋代政治制度和政治演变的专著。
该书以严谨的史料和深入的分析,探讨了宋代政治的特点、制度的变迁以及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的关系。
4. 《宋代经济史》:作者王夫之,是一本研究宋代经济发展的重要著作。
书中详细介绍了宋代的农业、手工业、商业等经济领域的情况,分析了宋代经济的特点、问题和影响。
5. 《宋代文化史》:作者陈寅恪,是一本研究宋代文化的经典之作。
该书从文学、艺术、哲学等多个方面探讨了宋代文化的特点和发展,对于理解宋代文化的内涵和影响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6. 《宋代法律史》:作者黄仁宇,是一本研究宋代法律制度的著作。
书中详细介绍了宋代法律的内容、特点和演变,对于研究宋代社会秩序和法制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7. 《宋代科技史》:作者杜忠诚,是一本研究宋代科技发展的专著。
该书详细介绍了宋代的农业技术、造纸术、火药等科技成就,揭示了宋代科技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8. 《宋代佛教史》:作者王念祖,是一本研究宋代佛教发展的著作。
该书从佛教的传播、宗派的兴衰、寺庙的建设等多个方面,探讨了宋代佛教的状况和影响。
9. 《宋代画史》:作者郑振铎,是一本研究宋代绘画的经典之作。
该书详细介绍了宋代绘画的流派、艺术家以及作品,对于研究宋代绘画的风格和艺术价值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
讲两宋的历史书
讲两宋的历史书1、《宋史》《宋史》是二十四史之一,收录于《四库全书》史部正史类。
于元末至正三年(1343年)由丞相脱脱和阿鲁图先后主持修撰。
《宋史》是研究辽、宋、金代历史的基本史籍之一。
在现存的宋代重要史料中,唯有《宋史》贯通北宋与南宋,保存了三百二十年间的大量历史记录,很多史实都是其他书中所不载的。
2、《两宋风云》《两宋风云》是2009年7月1日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袁腾飞。
本书主要讲述了宋朝起源,发展,衰亡等有关内容。
3、《正说宋朝十八帝》《正说宋朝十八帝》是2005年7月1日中华书局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游彪。
本书主要讲述的是宋朝18位皇帝的执政历程。
4、《细说宋朝》《细说宋朝》是2002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书籍,作者是虞云国。
本书叙述了自宋太祖统一全国至元灭南宋期间的历史,涉及两宋、西夏、辽、金等政权的重要历史和人物。
《细说宋朝》是“细说中国历史丛书”的一种,作者以“讲史”的形式,叙述了陈桥兵变、杯酒释兵权、澶渊之盟、靖康之变等重大事件。
以及宋太祖、辽太祖、金太祖、宋仁宗、宋宗、岳飞、秦桧、文天祥等重要人物,并对民间传说中的杨家将、包拯、狸猫换太子等进行了历史的阐述,极富知识性与可读性。
5、《宋史纪事本末》《宋史纪事本末》,断代纪事本未体史书。
一百零九卷,继《通鉴纪事本未》以后,用纪事本未的体裁,记述宋代(960-1279年),三百一十九年历史的大概轮廓和社会的重要事件。
中华书局在保留原来版本面貌的前提下,参照其他宋代史料,采用他校和对校,对以往版本出现的错误进行了大量的校勘,目前来讲,可谓善本。
此书可读性强,叙事有趣,观点鲜明,史事叙述井然有序,全书按时间编排,历史演变脉络清晰。
讲两宋的历史书
知识创造未来
讲两宋的历史书
两宋是指南宋(960年-1279年)和北宋(960年-1127
年)两个朝代的总称,这两个朝代分别由宋太祖赵匡胤和
宋高宗赵构建立。
以下是两宋历史的两本著名历史书籍:
1.《宋史》:《宋史》是南宋官修的官方编年体史书,由司马光主持修撰,成书于1084年。
《宋史》共记载了南宋自赵匡胤建立国家以来的近三百年历史,包括太祖时期的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的重要事件,对南宋各个时期的政
治形势、社会变迁和文化发展都有详细的记述,是研究两
宋历史的重要参考资料。
2.《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的编纂著作,是一部以编年体史书形式呈现中国历代历史的汇编总结,
包括南宋时期的历史。
《资治通鉴》从公元前403年开始,一直到959年北宋太祖建立国家,涵盖了战国时期、秦汉、三国、晋朝、南北朝、隋唐以及五代十国等时期的历史。
在南宋时期,司马光曾对《资治通鉴》进行过明确的修改
和补充,以适应南宋的历史变化。
这两本历史书籍对于了解两宋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
方面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被视为研究中国古代历史的
重要参考文献。
1。
宋史专业领域必读书目
宋史专业领域必读书目宋代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其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具有独特的特点和贡献。
如果您对宋代历史感兴趣,以下是一些在宋史专业领域中必读的书目,可以帮助您更好地了解和研究宋代历史。
一、《宋史》《宋史》是一部系统全面地记载了宋代历史的巨著,是研究宋代历史的基本依据。
该书共计460卷,包括了宋朝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内容,对于全面了解宋代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二、《宋史纪事本末》《宋史纪事本末》是一部对《宋史》进行梳理和总结的资料汇编,它将《宋史》中的内容按照时间和主题进行了分类整理,便于读者快速查找和理解。
这本书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宋代的历史脉络和重要事件。
三、《宋代史料丛编》《宋代史料丛编》是一套汇编了大量宋代历史资料的丛书,分为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多个专题,包括了许多原始史料和重要文献,对于深入研究宋代各个方面的历史非常有帮助。
四、《宋诗纪事》《宋诗纪事》是一本记载宋代诗人生平和作品的专著,它对于研究宋代文化和文学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通过阅读这本书,读者可以了解到宋代文人的风采和创作风格,深入理解宋代文化的特点。
五、《宋代科举制度史》《宋代科举制度史》是一本详细介绍宋代科举考试制度的专著,它对于了解宋代的教育制度和社会风貌有着重要的意义。
这本书可以帮助读者深入了解宋代的文化教育状况和社会阶层结构。
六、《宋代社会经济史》《宋代社会经济史》是一本详细研究宋代社会经济发展的专著,它对于了解宋代的农业、手工业、商业等方面的情况非常重要。
通过阅读这本书,读者可以了解到宋代社会经济的繁荣和特点。
七、《宋代政治史》《宋代政治史》是一本研究宋代政治制度和政治风貌的专著,它详细介绍了宋代的皇帝、官员、政府机构等方面的情况。
通过阅读这本书,读者可以深入了解宋代政治的运作和演变。
八、《宋代军事史》《宋代军事史》是一本研究宋代军事制度和战争历史的专著,它对于了解宋代的军事力量和战争策略非常重要。
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教学设计)-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1.时空观念:观察地图,两宋面临什么样的危机?统治者如何处理这些危机?边境危机的深化签订和议的方式2.时空观念:根据地图及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历史时间轴。
澶渊之盟庆历和议靖康之变绍兴和议3.钻研教材:北宋的财政危机如何形成?两宋在边疆战事中频吃败仗,却供养了一支空前庞大的军队。
这支军队是通过招募组建的,军队不断扩编,导致军费直线上升,占到国家财政开支的大半。
另外,北宋政府机构设置重叠,致使官僚队伍也不断膨胀。
养兵和养官成为朝廷的沉重负担,财政状况日益恶化。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9课冗兵:募兵政策军队扩编,军费开支大冗官:机构重叠官僚膨胀冗费:对外求和和羁縻之费负担巨大二、探寻危机的真相4.史料实证:观察教材图片并阅读教材,概括宋朝初年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1)中央措施:①分割相权②分割军权(2)地方措施:①设置路级机构,节制各州②州设通判,与知州相互牵制(3)崇文抑武:提倡文治,提高文官和士人地位5.历史解释: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的影响。
史料:北宋加强中央集权措施就其被赞誉肯定的方面而言,例如政治稳定,限制宗室,权力的分立与制衡,等等……就其负面内容和影响而言,例如“守内虚外”的内政外交总政策,造成的国势不振,中央政府组织机构间相互牵制带来的效率低下,为避免割据局面的重演,收缩州郡长官权力,倡导文武臣僚循规蹈矩,防范喜事兴功,不任官而任吏,不任人而任法,在文武关系处理上,实行以文抑武的方针。
——邓小南:《祖宗之法——北宋前期政治述略》,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第10页积极:巩固国家的统一和安定,强化专制集权。
消极:专制制度束缚过死,权力分割过细,影响了行政效率,助长了保守消极的政治风气6.史料实证: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两宋的政治有哪些变化?史料一:中国古代自秦汉至五代十国,武将干政、乱政乃至引发战乱、分裂国家一直史不绝书,其根源在于权力掌握在武将军阀、政治派系手中。
北宋军事综述
2014年度学年论文关于从北宋军事政策及措施看北宋军事失败的研究综述院系:历史文化学院专业:历史学班级:12级历史学汉班姓名:王建学号:20121102642指导教师:史凤春2014年4月28日关于从北宋军事政策及措施看北宋军事失败的研究综述【摘要】北宋是中国历史上军事十分衰弱的朝代,虽号称百万大军,但在对辽、西夏、金的战斗中却屡遭挫败,导致北宋军事衰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针对北宋军事进行研究的学者很多,研究方面也很广,研究成果也很丰硕。
对北宋军事的研究,对我们当今的社会也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北宋军事政策措施(一)、专著:张全明《宋史十二讲》(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9年。
)该书论述了北宋武将与社会,北宋以文制武政策。
在论述以文制武时写到“到宋太宗时代,抑制武将已经发展成为家法。
抑制武将的首先表现为中央掌握兵权的机构逐渐被文臣控制。
枢密院是北宋的中央掌兵机构,文官却逐渐控制了枢密院。
”在写“文贵武贱”时,作者写到“可以从武举科举进士出授官之差异以及文武官员考核制度上的差异就可以看出文武臣的政治地位的差异。
宋代以武举来选拔武将,但是,武举并没有受到朝廷重视,而且还一度废除。
即使在武举举行期间,也没有起到选拔将领的意图。
在授职时,武举优等初授官职是正九品;而文举进士是正八品。
在升迁方面,武将是七年一升迁,而文官是三年或四年一升迁。
宋人把升迁年限看的极重,因此,反映了武将社会地位低下,社会上不重武。
”在写到“对武将猜疑”时写到“宋代对有勇有谋的武将猜忌很深,不仅不重用,反而压制。
打击。
一些平庸之辈,却能富贵高升。
武将遭猜忌,排挤,必然降低其指挥能力。
当尊严和荣誉在利益与前途面前发生冲突时,生于专制体制下的聪明人士,往往会采取极端措施来维护自己和家族。
”在论及以文抑武的影响时,作者写到“由于政府采取一系列的崇文抑武的政策与措施,使社会形成了与前代截然不同的重文轻武的社会心理:认为当文官有出息,当武官没前途。
《宋史》是一部什么样的史书
《宋史》是一部什么样的史书
《宋史》于元末三年(1343年)由丞相脱脱和阿鲁图先后主持修撰,《宋史》与《辽史》《金史》同时修撰。
全书共计496卷,约500万字,是二十五史中篇幅最庞大的一部史书。
《宋史》的特点是史料丰富,叙事详尽。
两宋时期,经济繁荣,文化学术活跃,雕版印刷盛行,编写的史书,便于刊布流传。
科举制的发展,形成庞大的文官群,他们的俸禄优厚,有很好的条件著述。
加之统治者重视修撰本朝史,更促成宋代史学的发达。
修撰本朝史的工作,在北宋前期由崇文院承担,王安石变法改革官制后,主要由秘书省负责。
官修的当代史有记载皇帝言行的,记载宰相、执政议事及与皇帝问对的,根据起居注、时政记等按月日编的日历,详细记载典章制度的会要,还有编年体的“实录”和纪传体的“国史”。
元末修撰的这部宋史,是元人利用旧有宋朝国史编撰而成,基本上保存了国史的原貌。
宋史对于宋代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民族关系、典章制度以及活动在这一历史时期的许多人物都做了较为详尽的记载,是研究两宋三百多年历史的基本史料。
例如,从食货志中,不仅可以看到两宋社会经济发展的概况和我国各民族、各地区之间经济联系的加强,还可以看到劳动人民创造的超越往代的巨大物质财富和他们所遭受的残酷剥削。
天文志、律历志、五行志等,保存了许多天文气象资料、科学数据以及关于地震等自然灾害的丰富史料,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本经典宋论——评邓广铭先生《宋史十讲》
近日,我读完了邓广铭先生的《宋史十讲》(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虽然我只是并不细致的看了一遍,对许多内容还有不解之处,但我仍能从中感受到大师的魅力与历史的精彩。
邓广铭先生字恭三,是我国也是世界著名历史学家。
邓教授1907年出生于山东省临邑县。
193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史学系,此后倾毕生精力从事中国古代史特别是唐宋辽金史的教学与研究。
1945年任复旦大学史地系教授。
1950年起任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
“文革”后,出任北京大学历史学系主任。
中国中古史研究中心主任,曾经担任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副主任,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等职,并曾先后当选为中国史学会主席团成员、中国宋史研究会会长,被学界誉为“二十世纪海内外宋史第一人”。
《宋史十讲》为邓先生宋史论文的选集,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社会生活等诸方面,按专题课的形式编排。
作者不仅对宋代重大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如赵匡胤、太宗即位之谜、庆历新政、王安石变法、岳飞、辛弃疾等进行了考查与评价,而且对北宋的开国和皇位继承、北宋的家法和政治改革运动、北宋的募兵制度与当时积贫积弱和农业生产的关系、王安石的“三不足”精神、南宋初年对金斗争中的问题等作了深入的探讨与研究。
作者不但从宏观上对宋代文化的高度发展和文化政策的关系以及宋学予以论述,并对宋学和理学加以辨析,纠正了自己以前的提法,而且对王安石在北宋儒家学派中的地位、周敦颐的师承与传授以及朱熹和陈亮关于王霸义利的争论等具体问题详加阐释。
另外,作者还对北宋中叶一群失意官僚的聚会餐以及王安石与蔡京的饮食进行描述,再
现了历史人物的日常生活状态,也是宋代社会生活的一个侧影。
说来惭愧,我虽是历史系的学生,但我读的历史方面的论著真的不多,再加
上我对宋这个王朝的历史真的不是太感兴趣。
在我的印象中,不论是北宋还是南
宋都是一个比较软弱的王朝,在对抗外族的过程中,几乎没怎么取得军事上的胜
利,更可气的是中央的统治者还断送了好几次到手的胜利。
也许是我有大汉族主
义的偏见,看到历史上汉族积弱时,总是感觉心里不畅快,这导致了我对宋朝的
历史了解的很肤浅,只知道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以及一些耳熟能详的典章制度,
对于它们的源流则知道的似是而非。
直到近日读完了邓老的《宋史十讲》这本书,
才对这些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关于这本书的内容,我前面已经介绍过了,在这里不在再赘述,主要想说的是我读完这本书的感受。
邓老的这本书在我读来有四大特点。
一、考辨精审,引文繁博
读邓老的书,感觉邓老对于史料的运用和分析相当的老道,可以说是炉火纯
青,而邓老在探究历史真相的过程中也是特别严谨与准确。
读邓老书中一些考据、
探究型的文章真的就像在读一本侦探推理小说一样,感觉邓老对历史事件的分析
和论证真是步步为营、环环入扣,让人难以找到破绽。
这一点从书中第一讲《论
赵匡胤》中的《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故事考释》和第二讲《宋太祖太宗皇位授受问
题辨析》中可见一斑。
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故事考释》这篇不足万字的论文中,
作者引用出自不同史籍的史料近四千字,但却丝毫没有给人史料堆积之感,反而
让人觉得每一条史料都运用的恰到好处,每一条史料都能充分的支持作者的观点。
在第二讲中,邓老以史料为基础,对宋太祖太宗皇位授受问题进行了严密的分析
与推证,论证中作者广泛的涉猎史料,从十多种史籍中钩沉史料,层层推进,多
方论证,发覆历史本真。
由此可见邓老运用史料的准确与严谨。
以前我也曾读过一些历史问题探究与考证方面的历史论文,但总感觉感觉读来很艰涩,但读邓老的文章却没有这样的感觉,也许这就是大师的魅力之所在吧。
二、知人论事,实事求是
唐代史学家刘知几(661-721)认为史学家须兼备才、学、识三长,尤重史识。
强调直笔,提倡“不掩恶、不虚美”,“爱而知其丑,憎而知其善”。
通过读这本书,我觉得邓老正是如此。
作者在书中第一讲《论赵匡胤》中对赵匡胤统一中原予以了肯定:“赵匡胤既然以种种谋虑和措施而把政权稳定下来,不论在他的主观意图中是否曾考虑到广大人民群众问题,而客观效果所及,却使当时中原地区的广大人民群众不至于再陷溺在战祸之中,这却是无论如何不能不加以肯定的。
”(第6页)。
这段话在现在看来只不过是事实而已,出自一个历史学家之笔也没什么,但是这篇文章是作者在1957年在《新建设》上发表的,在那个激进的年代,能够秉笔直书对一个封建皇帝做出肯定的评价我觉得是难能可贵的。
因为要读邓老的书,我对邓老的生平也做了一个简单的了解,其中提到这样一件事:“50年代末,中宣部副部长张盘石让李新主持中小学历史地理地图教材的编写工作,李新为此召集有关部门负责人及部分历史学家讨论编写条例,其指导方针是由吴晗起草并经周恩来批准的“八条”,“八条”的基本原则是要根据新中国的疆域来解释历史,将历史上不同民族之间的国与国的矛盾看作是国内的民族矛盾。
邓广铭在会上坚决反对这一原则,认为应该尊重历史,不能根据现实去曲解历史。
因为“八条”是总理批准了的,所以他的意见显得很孤立,但他始终坚持己见,结果会议不了了之。
后来有人向上面反映说:“邓广铭把会议搅黄了。
”对于总理亲自批准的“八条”,邓老敢于坚持原则,忠于历史,从中我们不难看作者尊重历
史,忠诚于学术的一贯原则。
邓老的学术精神当令我辈肃然起敬。
三、精益求精
读邓老的书,我还发现等老总是在不断修改自己的著作,对于原著中的错误观点更是毫不犹豫的改正。
邓老似乎对于自己的著作总是不满意,总是在不断的修改,希望可以更趋完美。
在本书第九讲《略谈宋学》中开篇第一段就这样写到:“我在此首先纠正我自己的一个错误提法。
……(第189页)”,对于自己认为的错误观点,邓老没有丝毫的隐瞒与辩解,错了就是错了,坦诚的承认自己的错误,并加以改正。
并且邓老对于自己曾经的错误并不是一改了事,而是一改再改,在《略谈宋学》这篇文章的最后,我看到了这样一句话:1984年春初稿,1987年第一次修改于日本东京,1989年再次修订于北京大学朗润园(第224页),可见邓老对于自己的著作是多么的挑剔。
通过对邓老生平的了解,我才知道不仅是这篇文章如此,原来邓老一生中的许多著作都经过反复再三的修改、增订乃至彻底改写,这种情况在中国史学界似乎还找不到第二例。
其中《辛稼轩年谱》改写过一次,《岳飞传》改写过两次,《王安石》先后修订和改写了三次,《稼轩词编年笺注》也修改、增订过两次,──而且就在1993年最后一个增订本出版之后,他又在着手进行新的修改,从1937年开始撰著的这部《稼轩词编年笺注》,到1997年仍在不断地修改订补之中,这部著作的创作历程前后达60年之久!由此可见邓老对自己的要求是多么的严格,对学术的追求如此的精益求精。
四、饱含情感,但不失公正
读邓老的书,不难发现邓老是一个爱憎分明的史学大家。
有人认为史书应该客观公正,不露情感的,但我却不这么认为,史书既然是史家所作,就必定包含了作者的感情在内,关键是要要做到不因为自己的情感而影响史实。
在本书第六
讲《南宋初年对金斗争中的几个问题》一文中作者对于南宋统治者苟安求和的痛恨之情溢于言表,对于诸如岳飞等一些力图主战强国的人则大加赞扬,但邓老并没有因此失去史学家公正的态度,即使是对岳飞这位抗金的英雄人物也是公正的指出了他武力镇压抗金的农民军的过失之处,在第六讲中曾这样写到:“岳飞却竟见不及此,而心甘情愿的奉行南宋王朝的旨意,用武力去加以荡平。
这是岳飞应该永世受到谴责,并且是无法涤除的罪行。
”,可见作者并没有因欣赏岳飞就遮掩他的过失。
邓老这篇文章原出自《岳飞传》,而此书最初的成书于抗日战争期间,文中字里行间都洋溢着作者浓浓的爱国之情,想必邓老亦是想籍此表达自己的那一腔爱国热情吧。
邓广铭先生是蜚声中外的宋史学家,他取得的成果后辈学者难以望其项背,但金无赤金,人无完人,邓老的书也不可能是完美无缺的。
也许是当时时代的影响,邓老在书中对于北宋改革家王安石及其推行的改革给予很高的评价,而对于当时反对变法的人如司马光等人则大加批判,我认为这有失公允。
对于王安石变法的这段历史,我没有仔细的考证过,但就我了解到的一些资料来看,王安石的变法确实存在这不少问题,而当时反对变法的人也并非都只是为了维护自身阶级的利益,而邓老在文中并没有言及新政的过失,对于当时的反对者也没有细加区分,这不能不说是《宋史十讲》这本书的白璧微瑕之处。
然而这小小的缺陷并不能影响这本书的总体价值,总的来说邓老的这本论文选集考辨精审,引文繁博,实事求是,文笔生动,是一本可读性很强的经典宋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