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学案及答案
2020年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学案 第7课 辽西夏和北宋的并立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第二单元宋太祖北宋与辽保持友好关系,双方互通_____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7第课宋太宗向辽发动数次战争遭到失败,只好采取_____政策目标预览·明方向战辽军大举攻宰____力劝皇帝亲宋军打退辽议辽与宋议辽军撤宋朝给____宋真宗影________”后很长时辽宋之间保持着和平局三、西夏与北宋的关1.战争:_____称帝后,多次攻打北宋。
新课探知·展身手2.影响:连年战争使西夏遭受很大损耗,人民困苦。
一、契丹族与党项族3.和谈:北宋与西夏和谈,订立和约,元昊向宋称臣,宋给_____岁币。
议和后,宋夏边界贸易: 1.契丹族兴旺。
兴起。
(1)【一言辨异】北宋和辽、西夏之间的战争是兄弟民族之间的战争,不是侵略和反侵略的战时期①____,契丹族与汉族的经济、文化联系日益密切。
争,但有正义和非正义之分。
,和生活方式。
带去了中原先进的_________北出长城②唐朝末年,北方汉人纷纷避乱,【漫画说史】,世纪后期契丹已经有了、冶铁和纺织等产业。
_____:9(2)发展澶(ch án)渊之盟是北宋与辽在经过四十余年的战争后缔结的盟约。
辽宋约为兄弟之国,宋世纪初:10,___________都城在上京临潢府。
建立政权统一契丹各部,,建国(3)每年送给辽岁币,宋辽以白沟河为边界,此后宋、辽之间百余年间不再有大规模的战事,礼 ,阿保机建国后发展生产_____,创制,国力不断增强。
:(4)强大尚往来,通使殷勤。
:党项族2.起源(1)原属羌族的一支。
,:生活在我国西北地区世纪前期:11建立政权(2),_____定都兴庆府,,史称西夏。
称帝还,订立官制、军制和法律,_____:(3)巩固政权元昊仿效制度并鼓励垦荒发展农牧经济,, 创制西夏文字。
二、辽与北宋的和战【史料实证】 1.占领,辽太宗时,___________,从此辽与中原王朝的冲突加剧。
:背景 (辽)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学案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含答案
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核心目标课标要求核心提要知道辽、西夏与北宋的对峙局面契丹族与党项族、辽与北宋的和战、西夏与北宋的关系思维导学课堂突破合作探究两宋时期,多元文化碰撞交融,民族政权并立。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他勇敢善战,明达世务,916年登基称皇帝,立国号“契丹”,建立“大契丹国”,创立契丹文字。
材料二1038年,他自立为帝,国号“大夏”,史称“西夏”,定都兴庆府。
材料三他是中国北宋王朝的建立者,他就是宋太祖。
材料四见下图请回答:(1)分别写出材料一、二、三中所述人物的姓名。
(2)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一、二中人物的共同点。
(3)北宋和辽、西夏都曾发生多次战争,最终是通过什么方式解决的?产生了什么影响?(4)辽、宋、夏时期突出的时代特征是什么?即时训练1.10世纪初,统一契丹各部,建立契丹政权的是()A.耶律阿保机B.阿骨打C.元昊D.赵匡胤2.宋真宗时,辽军大举进攻北宋,主张坚决抵抗的北宋宰相是()A.秦桧B.寇准C.耶律阿保机D.岳飞3.与北宋并立的西夏政权是下列哪一民族建立的()A.党项族B.契丹族C.蒙古族D.女真族4.澶渊之盟是北宋与下列哪个少数民族政权签订的和议()A.金B.西夏C.辽D.蒙古5.某历史兴趣小组对宋辽之间、宋夏之间的议和进行了总结,其中不正确的是() A.结束了双方大规模战争的状态B.宋王朝要交纳岁币C.导致北宋的灭亡D.客观上有利于双方和平相处课后作业基础过关1.武侠小说《天龙八部》以我国历史上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为背景,契丹人萧峰是小说中主要人物之一。
在10世纪初,统一契丹各部的首领是()A.耶律阿保机B.赵匡胤C.元昊D.耶律德光2.观察下图《辽、北宋、西夏对峙形势图》,图中契丹族建立的政权都城所在位置是()A.①B.②C.③D.④13.《宋史·夏国传》记载:“夏之境土,方二万余里,其设官之制,多与宋同。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7课辽、西夏和北宋的并立导学案(答案不全)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学习目标】1、知道契丹党项的崛起及政权的建立;辽、西夏与北宋的和战等基本史实。
2、理解北宋与辽、西夏议和的原因及影响。
3、思考北宋时民族关系的特征,认识到各民族的密切交往。
相互依存,共同推动了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重点】辽、宋、西夏政权的并立;北宋与辽、西夏的和战;辽夏汉化和民族融合【难点】正确认识辽、西夏和宋的关系,认识到民族融合是历史的必然1.阅读下列材料,讨论“北宋打了胜仗为什么还要和辽签订盟约?”自主学习 合作学习材料一(宋太宗认为)国家若无外忧,必有内患。
外忧不过边事,皆可预防;惟奸邪无状,若为内患,深可惧也。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篇》材料二国家纳契丹和好已来,河朔生灵方获安堵。
虽每岁赠遗,不及(军费支出的)百分之一、二。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70材料三由于辽军战线拉得过长,补给非常困难,再加上孤军挺进宋朝腹地,一旦战败,后果不堪设想……萧太后派人入澶州转达了自己罢兵息战的愿望。
……寇准在听到消息后,急忙赶回南城向赵恒苦谏,称契丹已是强弩之末了,正是打败他们的大好时机,可惜宋真宗畏敌如虎,只想媾和……2阅读材料,讨论:宋与辽、西夏的盟约产生了什么影响?材料一:(辽)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
——《栾城集》宋·苏辙材料四课本36页知识拓展《宋与辽、西夏的互市场》当堂检测:一、选择题1.京剧《澶渊之盟》是一出历史故事剧,期中台词“将舟船暂驻中流,寡人要一观黄河夜景”中的“寡人”指的是历史上的哪位皇帝()A.寇准B.宋真宗C.宋高宗D.明太祖2.苏辙《栾城集》中记载:“(辽)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
”出现该局面的主要原因是()A.民族融合加强B.宋辽边境开设榷场C.宋辽订立澶渊之盟D.岳家军的抵抗3.下列匹配正确的是()①辽-契丹族②西夏-元昊③阿骨打-党项④北宋-赵匡胤⑤金-阿保机①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③④⑤②4.宋辽、宋夏之间议和,下列哪一项不是他们的共同点?()A.结束双方大规模的战争状态B.宋朝都要交岁币C.导致南北对峙局面的形成 C.客观上有利于双方和平相处答案:1B 2A 3B 4C二、材料题:材料一《中国历史纪年表》(部分)(1)材料一中政权①的建立者是谁?建立政权②的是哪个民族?从图中可以看出宋元时期的时代特征是什么?(4分)材料二:辽代前期,这一区域除沿燕北“塞下”一线及域中一些地方辟为牧场,有一定量的畜牧业生产外,其他部分则被有限制地陆续招民开荒,辟为农田,因而,辽代前期燕云地区的农业经济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史籍中常有如“燕蓟大熟”等类似记载。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教案(新课标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教案(新课标人教版)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本课内容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或掌握契丹的兴起;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国;澶渊之盟;辽宋边境贸易;党项族建立西夏;宋夏间的战与和。
知道北宋建立的同时,周边民族的相继崛起又在更大范围内形成了民族政权并立的格局。
通过对澶渊之盟的分析,培养学生正确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国”和“党项族建立西夏”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都为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通过对“澶渊之盟”多角度的分析,让学生明确各族人民之间的友好相处、民族融合始终是我国民族关系发展的主流,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知道辽、西夏、北宋是并立的政权;培养学生客观认识历史事件(如宋与辽和西夏的战争与和议等)和采用表格方式表达观点的能力;认识到契丹族和党项族等边疆地区的少数民族对开发边疆地区、奠定祖国辽阔的疆域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
教学难点正确认识宋辽、宋夏的关系;认识到中华民族大融合的历史必然。
【教法学法】应用多媒体,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
【课时】1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具】“辽、北宋、西夏并立形势图”、表格、多媒体等【教学过程】—、复习二、导入新课出示四幅图片:隋、唐疆域图;《五代十国后期形势图》、《辽、北宋、西夏形势图》,让学生观察图片发现中国这一时期总的形势有什么变化?学生回答,老师介绍唐末的藩镇割据,以及唐朝灭亡后中国历史进入五代十国分裂动荡时期的情形,在这一时期后,我国先后出现了辽、宋、夏、金多个政权并立的局面。
三、讲授新课结合P34《相关史事》中诗“行营到处即为家,一卓穹庐数乘车。
千里山川无土著,四时畋猎是生涯”与图《契丹人引马图》,或介绍关于契丹族的起源的美丽传说。
部编版七下历史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导学案
七年级历史(下册)学案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班级_______ 姓名________【学习目标】1、知道辽、北宋、西夏等政权并立的史实:掌握各个政权的建立者、建立时间与都城;了解辽宋战争、澶渊之盟与宋夏和战的情况。
2、学习各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和战关系等史实,正确认识澶渊之盟对民族间和平与发展所起的作用。
学习重点:1.契丹的兴起2.辽和北宋的关系学习难点:对澶渊之盟的理解【自主学习】●知识梳理(将学习内容在书中画线和标记)一、知识填空A.契丹族与党项族1.契丹族(1)背景:隋唐时期,____________族与汉族的经济、文化联系日益密切。
(2)发展:____________末年,北方汉人出长城,带去了中原先进的____________和生活方式。
(3)建立政权:①____________初,____________统一契丹各部,建立政权,都城在____________。
②影响:阿保机建国后,发展生产,____________,国力不断增强。
2.党项族(1)发展:唐朝时,党项族集中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带,与中原文化接触渐多,社会生产有所发展。
(2)建立西夏:①概况:____________前期,____________称大夏皇帝,定都____________。
②建制:订立____________、军制和____________,鼓励垦荒,发展____________,创制____________。
B.辽与北宋的和战1.背景:____________时,占领____________州,从此,辽与中原王朝的冲突加剧。
2.和:____________晚期,北宋与辽保持____________关系,双方互通使节。
3.战:(1)____________时期,向辽发动数次战争遭到失败,只好采取____________政策。
(2)澶渊之盟:____________时,澶州之战(____________主站)宋军取胜,签订澶渊之盟,辽朝____________,宋朝给辽朝____________。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教案新人教版
(5)创新意识:学生需要在学习过程中,敢于提出新观点,进行创新性思考。
四、教学方法与策略
1. 教学方法:针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学习者特点,将采用讲授法、讨论法、案例研究法和项目导向学习法等教学方法。通过讲授,为学生提供扎实的历史知识基础;通过讨论,促进学生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深入思考;通过案例研究,培养学生的历史分析能力;通过项目导向学习,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
3. 题目:分析辽、西夏与北宋之间的民族关系。
答案:辽、西夏与北宋之间的民族关系错综复杂,既有战争也有和平。辽国与北宋之间存在矛盾和争斗,双方多次爆发战争。辽国曾一度占领北宋的部分领土,但最终双方达成和平协议,实现了边境贸易和文化交流。西夏与北宋之间的关系较为复杂,双方既有战争也有和平。西夏曾一度占领北宋的领土,但双方最终达成和约,实现了边境贸易和文化交流。
7. 社会变化与民众生活:在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时期,社会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改革和发展,影响了民众的生活。
七、教学反思与总结
回顾今天的课堂,我觉得在教学方法、策略和管理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不足。首先,我通过导入环节引起了学生对辽、西夏与北宋并立的兴趣,让他们初步了解了这一时期的历史背景。在基础知识讲解环节,我采用了讲解、展示图表和实例的方式,让学生掌握了辽、西夏与北宋的基本概念和组成部分。在案例分析环节,我选择了典型的历史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这一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的多样性。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给予学生充分的讨论时间,培养了他们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在课堂展示与点评环节,我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加深了全班对辽、西夏与北宋的认识和理解。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导学案pdf新人教版
重点 : 北宋与辽 ㊁ 西夏的和战 . 难点 : 如何看待澶渊之盟和宋夏和议 .
如何看待澶渊之盟 ?
2 ㊀ 0
对于北宋来说 , 澶渊之盟是
一㊁ 契丹族与党项族 1 ������ 政权 辽 民族 契丹 时间 建立者 都城 发展
一个屈辱的和 约 , 岁 币 成 为 北 宋人民沉重的 负 担 . 但 是 , 从整 个中 华 民 族 的 发 展 史 看 , 澶渊之 盟的 订 立 有 其 积 极 的 一 面 : 它结 束了 辽 宋 之 间 几 十 年 的 战 争 , 使 此后的 辽 宋 边 境 长 期 处 于 相 对 和平 稳 定 的 状 态 , 双方展开频繁 从 长 远 看, 有利 制㊁ 军制和法律 , 并鼓励垦荒 , 区的生 产 发 展 , 于我国 多 民 族 国 家 的 发 展 和 统 一. 的经 济 文 化 交 流 , 有利于边境地
局面 战
民族 契丹族 党项族 政权 时间 辽 西夏
西夏 ㊁ 北宋的并立 . 1 ������ 辽 ㊁ 汉族 北宋 9 6 0 年 赵匡 胤 开封
和 战 战 和
建立 者 都城 重大 事件
1 0世 1 1 世纪 纪初 前期 耶律 阿保机 上京 澶渊 之盟 元昊 兴庆
向辽发动数次战争遭到失败 , 只好采取 防御 政策 澶州之战 澶渊之盟
㊀ 西夏与北宋的关系
D ������ 宋金议和
宋辽澶渊之战,宋军打退辽军。
知, 两位同学谈论的 议和 出现在下列哪两个政权 辽 A ������ 宋 ㊁ 金 C ������ 宋 ㊁ 夏 B ������ 宋 ㊁ 夏 D ������ 辽 ㊁
(A )
( ) 材 料 二 中 西 夏 国 主 是 谁? 西 夏 是 如 何 汉 化 3 的? 和法律,并鼓励垦荒,发展农牧经济。
人教版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七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学案(含答案)
2017-2018学年人教版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七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学案(含答案)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这一时期民族政权并立的基本史实,包括:①少数民族政权辽、西夏、金的先后建立。
②辽宋战争和澶渊之盟,宋夏和战。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地图从空间上强化学生对民族政权统治区域的掌握。
• 2、通过列表归纳的方法帮助学生理清各民族政权建立的基本情况。
• 3、结合课本动脑筋,组织学生辩论澶渊之盟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各少数民族的兴起和政权的建立的过程。
• 2、通过学习民族战争,对战争性质形成正确的认识,不能用异族、侵略的说法,只能从正义和非正义的角度来分析,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即中国历史上所出现的任何民族都属于中华民族的组成部分,从而更正确地看待历史上的民族关系。
学习重难点:•学习重点:契丹的兴起和与北宋的关系•学习难点:如何评价澶渊之盟?学习过程:自学提纲1、教师展示学生自学成果:(用投影仪或提问学生或教师用课件展示答案)(1')2、学生巩固基础:明确上述知识点后,让学生通过诵读、默想、互问等方式熟练记忆上述知识点(4')3、基础巩固题。
(7')针对基础提纲提问,并适当拓展。
1)、说出契丹统一的时间及首领和都城。
2)、找出党项族建立西夏的时间、首领和都城。
3)、辽朝的哪位统治者从谁的手中夺取了幽云十六州,从此,与中原王朝的冲突加剧?说出辽河北宋之间在宋真宗在位期间发生的一次重要战役,这次战役后双方签订的盟约是什么?4)、找出澶渊之盟的内容,北宋和西夏之间后来议和的原因是什么?找出宋夏议和的内容。
4、师生共同探究(12')(1)请同学们把本小组内部解决不了的问题写在下面,请其他小组同学或老师帮助解决。
(2')(2)师生共同探究下列问题:(10')北宋时期,中国境内有辽、西夏等少数民族政权并立,各民族在碰撞中走向融合。
【在和平下共处】材料一1005年,辽宋议和,辽朝撤兵,宋朝给辽岁币,史称澶渊之盟。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教案4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教案4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七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的教学内容。
教材主要通过讲述辽、西夏与北宋三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往与斗争,展现了这一时期我国历史的一个重要侧面。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辽、西夏与北宋三个国家的历史状况,认识它们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这一时期我国历史的发展趋势。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了解了五代十国的历史背景,对封建社会的基本制度有所认识。
但学生对辽、西夏与北宋三个国家的具体情况了解不多,对于它们之间的并立与斗争可能感到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具体的历史事件,理解三个国家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在我国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辽、西夏与北宋三个国家的历史状况,认识它们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这一时期我国历史的发展趋势。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历史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我国历史的认同感,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辽、西夏与北宋三个国家的历史状况,它们之间的并立与斗争。
2.教学难点:分析辽、西夏与北宋三个国家之间的关系,以及这一时期我国历史的发展趋势。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历史故事、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创设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解决问题,提高学生分析历史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讲授法:教师对关键知识点进行讲解,引导学生理解历史事件,把握历史发展趋势。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2.课件:辽、西夏与北宋的历史图片、地图、视频等。
3.资料:关于辽、西夏与北宋的历史文献、论文等。
4.教学工具:电脑、投影仪、黑板、粉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辽、西夏与北宋的地图,引导学生回顾五代十国的历史,为新课的学习营造氛围。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导学案-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导学案(含答案)
课题:7.辽、西夏和北宋的并立姓名班级时间学习目标:1、了解契丹与党项族的兴起、辽和西夏建立的史实。
2、掌握辽和北宋、西夏与北宋的和战。
学习过程:一、创设学习情境,明确学习目标。
(2分钟)二、指导独立学习,初步达成目标。
(28分钟)1、认真朗读课本P34-36页的内容,边读边思考下面思考题并做好标记。
(9分钟)2、完成自学思考题。
(8分钟)(1)填表:北宋、辽和西夏建立政权的基本情况。
民族政权时间建立者都城重大事件(2)辽和西夏采取了哪些措施以巩固政权?(3)澶渊之盟签订的背景和内容各是什么?(4)宋夏和议的结果和影响是什么?3、检查自学效果,读背知识,班内反馈。
(9分钟)三、引导小组学习,落实学习目标(10分钟)1、这一时期的历史特征是什么?如何评价澶渊之盟?2、宋辽和议与宋夏和议的相同内容是什么?如何看待这些议和?唐朝和北宋在处理民族关系上有什么明显不同?四、当堂训练反馈,巩固学习目标。
(5分钟)1.“统契丹,建政权,都上京,为太祖。
”这一段话所描述的是契丹历史上的哪一位君主()A.耶律阿保机B.元昊C.松赞干布D.完颜阿骨打2.大型史诗纪录片《神秘的西夏》以近些年对西夏学的最新研究成果为基础,以西夏王朝从兴起到灭亡的发展过程为历史线索,生动翔实地为观众展现了一个短暂却又神秘的西夏王朝。
建立西夏王朝的是()A.鲜卑族B.契丹族C.藏族 D.党项族3.下列历史人物与史实搭配正确的是()A.唐高祖——励精图治,创“开元盛世”B.鉴真——盲目航东海,唐风洋溢奈良城C.武则天——文治武功,建立李唐基业D.元昊——起兵抗辽,建立金政权4.下列与辽、西夏和北宋对峙局面相符的是()5.自古以来,中原王朝与边疆少数民族的关系有“战”也有“和”,其中“和”是主流。
1004年宋辽澶州之战中,宰相寇准劝说下列哪位皇帝亲征()A.宋太祖B.宋太宗C.宋真宗D.宋神宗6.下图所示纪录片所讲述的历史事件使()A.辽宋保持长久的和平局面 B.辽宋之间的对峙局面形成C.宋夏保持长久的和平局面 D.宋金之间的对峙局面形成7.辽圣宗时,萧太后倚重的汉族官吏韩德让,“为相以来结欢宋朝,岁时修睦,无少间隙”这突出地说明了( )A.辽统治者重用汉人做官 B.北宋对辽构成重大威胁C.辽与北宋之间已无矛盾 D.辽与北宋的关系逐渐缓和8.考古学家在一座辽代契丹族公主墓中发现,墓门两侧的仿木结构,都采用了汉族的营造法式,上面的浮雕风格已深受宋朝画界的影响。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7课辽、西夏和北宋的并立导学案
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学习目标】1.了解契丹族和党项族的兴起和发展,知道契丹政权和西夏政权的建立与发展。
2.掌握宋辽战争及澶渊之盟、宋夏和约的内容及影响。
3.认识澶渊之盟、宋夏和约对民族间和平与发展所起的作用,培养辩证地认识和思考问题的能力,从而正确地看待历史上的民族关系。
【重点难点】重点:契丹的兴起和与北宋的关系难点:如何正确评价澶渊之盟【知识梳理】知识点一契丹族与党项族1.契丹政权的建立(1)契丹的兴起:①隋唐时期,游牧在的契丹族与汉族的经济、文化联系日益密切。
②唐朝末年,北方汉人纷纷避乱,北出长城,带去了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活方式。
③到9世纪后期,契丹已经有了农耕、冶铁和纺织等产业,并开始建筑房屋、城邑。
(2)契丹政权的建立: , 族首领统一契丹各部,建立政权,都城在 (今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左旗南)。
后来,契丹改国号为。
耶律阿保机就是辽太祖。
(3)契丹的发展:阿保机建国后,发展生产,创制文字,国力不断增强。
2.西夏政权的建立(1)党项族的兴起:①生活在我国 ,原属羌族的一支。
②唐朝时,党项族集中到甘肃东部、陕西北部一带,与中原文化的接触渐多,社会生产有所发展。
(2)西夏政权的建立: , 首领称大夏皇帝,定都 (今宁夏银川),史称。
(3)西夏的发展:元昊仿效唐宋制度,订立官制、军制和法律,并鼓励垦荒,发展农牧经济,还创制了。
知识点二辽与北宋的和战知识点三 西夏与北宋的关系1.西夏与北宋的战争称帝后,多次亲率军队进攻北宋,宋朝被动挨打,节节败退,损失惨重。
西夏因立国时间短,人力和物力有限,连年的战争使其遭受很大损耗,人民处于困苦之中。
2.西夏与北宋的议和(1)内容:元昊向宋 ,宋给西夏 。
(2)影响:议和后,宋夏 兴旺(表现: 贸易。
阅读课本36页“知识拓展”)。
【探究思考】 ★1.基础知识归纳。
2.契丹族兴起和逐渐强大的原因是什么?3.北宋在澶州之战中取得了胜利,为什么在议和中却要送给辽岁币?4.归纳:辽、西夏与北宋议和的相同点。
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历史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练习(含参考答案)
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1.10世纪初,统一契丹各部,建立契丹(辽)国政权的是:()A.松赞干布B.阿保机C.元昊D.苻坚2.银川是全国101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素有“凤凰城”的美誉。
银川在古代称为兴庆,它曾是下列哪一少数民族政权的都城:()A.吐蕃B.西夏C.南诏D.渤海3.“行营到处即为家,一卓穹庐数乘车。
千里山川无土著,四时畋猎是生涯。
”这首诗描述的是我国哪一个民族的生活:()A.女真族B.匈奴族C.汉族D.契丹族4.关于耶律阿保机和元昊的比较,不是他们的共同点的是:()A.都是少数民族的杰出首领B.都与汉族政权和亲,密切民族关系C.都建立了少数民族政权D.都学习汉族先进文化,发展生产,创制文字5.京剧《澶渊之盟》是一出历史剧,其中唱词“将舟船暂驻中流,寡人要一观黄河夜景”中的“寡人”是指历史上的哪位皇帝:()A.宋太宗B.宋真宗C.宋高宗D.宋太祖6.1005年,结束紧张的战争状态,达成澶渊之盟的双方是:()A.辽与西夏B.辽与后周C.宋与西夏D.辽与北宋7.北宋曾把与契丹政权边境交界地区的一些地方改名,如“威虏”改为“广信”,“静戎”改为“安肃”,“破虏”改为“永静”等。
这种现象约出现于:()A.澶渊之盟前,宋辽争夺燕云十六州B.澶渊之盟后,宋辽保持和平局面C.宋太祖时期,双方互通使节后D.宋太宗时期对辽实行防御政策之后8.澶渊之盟在客观上所起的重要作用是:()A.削弱了契丹势力B.维持了长期和平C.消除了民族矛盾D.加速了北宋灭亡9.西夏和北宋战争不断,后来双方议和的原因是:()A.西夏被北宋打败了B.宋夏连年交战,双方损失都很大C.北宋被西夏打败了D.夏受到辽的威胁,需要联合北宋10.下列各项中,哪一项不是宋辽、宋夏之间“议和”的共同点:()A.宋王朝都要交纳大量岁币B.结束了双方大规模的战争状态C.导致南北对峙局面的形成D.客观上有利于双方的和平相处11.与北宋对峙的少数民族政权是:()A.吐蕃和北魏B.契丹和西夏C.契丹和匈奴D.西夏和前秦12.关于契丹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是我国北方古老的少数民族,以游牧为主B.受到汉文化影响,发展农业生产C.与北宋发生过大规模战争D.始终未与北宋达成和议13.如图是北京通州辽代墓葬出土的酱釉马镫壶。
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习题含答案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习题含答案一、知识结构1.填写下表2.契丹族和党项族1)10世初,契丹族首领统一契丹各部,建立政权。
2)11世纪前期,生活在我国西北地区的建立政权,其首领称帝,定都,史称西夏。
3.辽与北宋的和战1)辽太宗时期,占领十六州,从此,辽与中原王朝冲突加剧。
2)宋太宗时期,北宋向辽发动数次战争遭到失败,只好采取政策。
3)到宋真宗时,辽军大举攻宋,一直打到城下,威胁都城开封。
宰相カ劝皇帝亲征,最终打败辽军。
之后,辽与宋议和,辽军撤回,宋朝给辽,双方保持和平局面,这次辽宋盟约史称“”。
4.西夏与北宋的关系称帝后,多次率军攻宋,宋朝被动挨打,损失惨重。
西夏虽然军事上屡屡获胜,但国力有限、连年战争使西夏也遭到很大损失。
后来,北宋和西夏议和,订立和约,向宋,宋给西夏。
二、巩固练习1.北宋初年,宋太祖赵匡胤制定了“先南后北,先易后难”的战略方针,结東了中原和南方的分裂割据局面。
可是,北宋并没有恢复汉唐时期的疆域规模,而是出现了三国立的局面。
此时的三个王朝分别是()A.魏、蜀、吴 B.北宋、南宋、辽C.辽、北宋、西夏 D.金、西夏、南宋2.1974年春天,在沈阳市法库县的叶茂台村、农民赵鹏偶然发现了一座保存完好的古墓。
后经考古专家鉴定,该墓所属年代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这个由契丹族建立的民族政权曾与北宋处于对峙局面,后签订澶渊之盟实现和平。
该民族政权是()A.辽 B.金 C.西夏 D.吐蕃3.他是党项族的英雄,建立西夏政权,仿效唐宋制度,订立官制、军制和法律,创制西夏文字。
他是()A.松赞干布 B.阿保机 C.元昊 D.阿骨打4.考古学家在一座辽代契丹族公主墓中发现,墓门两侧的仿木结构、都采用了汉族的营造法式,上面的浮雕风格已深受宋朝画界的影响。
这一发现最有助于我们研究()A.礼乐文明的确立 B.科举制度的沿革C.北魏孝文帝改革 D.农牧文化的交融5.下列能正确反映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是()6.澶渊之盟在客观上的重要作用是()A.消除了民族矛盾 B.维持了相对长期的和平C.削弱了契丹势力 D.导致了北宋的灭亡7.“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阙下:共遵成信,虔奉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差人搬送至雄州交割。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导学案(附参考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导学案(附参考答案)学习目标:1.了解契丹族和党项族的兴起和发展,知道契丹政权和西夏政权的建立与发展。
2.了解辽宋、宋夏和战的情况,认识澶渊之盟、宋夏议和对民族间和平与发展所起的作用自主学习:一.契丹族与党项族1.契丹族(1)背景:隋唐时期,_____族与汉族的经济、文化联系日益密切。
(2)发展:_____末年,北方汉人出长城,带去了中原先进的______和生活方式。
(3)建立政权:①______初,_____统一契丹各部,建立政权,都城在_____。
②影响:阿保机建国后,发展生产,______,国力不断增强。
2.党项族(1)发展:唐朝时,党项族集中到______、______一带,与中原文化接触渐多,社会生产有所发展。
(2)建立西夏:①概况:______前期,____称大夏皇帝,定都_____。
②建制:订立_______、军制和_______,鼓励垦荒,发展______,创制_____。
二.辽与北宋的和战1.背景:______时,占领______州,从此,辽与中原王朝的冲突加剧。
2.和:______晚期,北宋与辽保持______关系,双方互通使节。
3.战:(1)_____时期,向辽发动数次战争遭到失败,只好采取_____政策。
(2)澶渊之盟:_______时,澶州之战(_____主站)宋军取胜,签订澶渊之盟,辽朝______,宋朝给辽朝______。
(3)影响:此后很长时间,辽宋之间保持着______局面。
三.西夏与北宋的关系1.战(1)概况:_____称帝后,多次率领军队进攻北宋,宋朝被动挨打,损失_____。
(2)影响:西夏由于______,人力和物力有限,____使西夏遭受很大损失。
2.宋夏和议(1)内容:元昊向宋_____,宋给西夏______。
(2)影响:宋夏边界_____兴旺。
参考答案:一、1、契丹族、唐朝、生产技术10世纪,耶律阿保机上京创制文字2、甘肃东部,陕西北部11世纪党项族首领元昊兴庆府官制法律农牧经济西夏文字二、辽太宗燕云十六州宋太祖友好宋太宗防御宋真宗寇准退兵给辽岁币和平三、元昊惨重立国时间短连年的战争称臣岁币贸易自主检测:1、澶渊之盟在客观上所起的重要作用是()A削弱了契丹势力B维持了长期和平C 消除了民族矛盾D 加速了北宋灭亡2、宋辽“澶渊之盟”后,双方在边境设置的贸易机构是()A.市舶使B.宣政院C.榷场D.十三行3、五代后期,为结束分裂割据局面做出贡献的是:()A.隋文帝B.隋炀帝C.北周武帝D.后周世宗4、宋与辽、宋与西夏订立和议后,对双方产生的主要影响是()A.双方基本上维持了和平局面B.加速了辽、西夏封建化的进程C.加强了民族融合D.加深了北宋的经济负担5、北宋为夺回被辽占领地区,几次北伐失败后采取了()消极防御政策A步步为营B守内虚外C分兵把守D虚内守外6、下列与北宋互市边境贸易的国家有()A后周辽B蒙古国西夏C辽西夏D南宋辽“与朝廷和好年深,藩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苏辙《栾城集》)完成7-8题7、反映的是北宋与()关系A西夏B辽C女真D南宋8、上题引用苏辙的那句话,能体现出()A辽宋开国以来一直和睦相处B宋辽实力均衡C北宋人民负担大大减轻D统治阶级为百姓谋利9、宋辽,宋夏和议共同点是()A辽夏向宋称臣B北宋割地求和C北宋送给辽夏“岁币”D互相禁止边境贸易10、辽夏吸取南下劫掠遭抵抗的教训,进而推行()A扩军备战B用严酷刑罚镇压C破坏被占领地区经济D“以汉制待汉人”11、阅读下列材料:自契丹侵取燕蓟以北,拓跋自得灵夏以西,其间所生豪英,皆为其用。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教案)
《北宋与辽、西夏的并立》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辽、宋、西夏是三个并立的政权,说出耶律阿保机、赵匡胤和元昊三位杰出政治家的主要功绩。
2、分析宋辽、宋夏和议的影响,提高客观认识历史事件的能力。
3、在学习关于“宋夏和战”的内容时,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1、运用比较和归纳的方法,分析辽、西夏两个少数民族政权的统治措施及其与宋的关系,认识民族大融合的历史必然。
2、通过思考课堂讨论题和“材料阅读”题,提高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辽、西夏与宋的战和关系,和是民族关系的主流。
2、契丹族、党项族与汉族的密切交往,对奠定祖国的辽阔疆域,开发边疆地区,促进社会的进步,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3、中华民族具有极大的凝聚力,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各族人民都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教学重点】知道辽、宋、西夏是并立的政权;培养学生客观认识历史事件(如宋与辽和西夏的战争与和议等);认识到契丹族和党项族等边疆地区的少数民族对开发边疆地区、奠定祖国辽阔的疆域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
【教学难点】正确认识宋辽、宋夏的关系;认识到中华民族大融合的历史必然。
【教学方法】本课时所使用的教学方法有:讲述法、讨论法、阅读指导法、图示分析法等。
学习方法有:学生分组合作法、自主探究法等。
【课前准备】学生搜集北宋与辽、西夏的资料,并加以整理;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史料回顾:北周国势在五代中最强。
周世宗注重发展生产,又整顿军队、南征北伐,希图统一全国,惜未能完成而病逝于军中。
其子恭帝即位,年方七岁,由太后临朝。
这种孤儿寡妇的局面自能维持多久……今天就让我们解开这个神秘的面纱一起走进这段历史。
见第2张PPT。
2、讲授新课:本课共学习个板块: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辽宋“澶渊之盟”北宋与西夏的关系第一篇章: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师: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后周禁军最高将领,当时后周皇帝七岁,赵策划兵变。
2020年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学案第7课 辽、西夏和北宋的并立含答案
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核心目标课标要求核心提要知道辽、西夏与北宋的对峙局面契丹族与党项族、辽与北宋的和战、西夏与北宋的关系思维导学课堂突破合作探究两宋时期,多元文化碰撞交融,民族政权并立。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他勇敢善战,明达世务,916年登基称皇帝,立国号“契丹”,建立“大契丹国”,创立契丹文字。
材料二1038年,他自立为帝,国号“大夏”,史称“西夏”,定都兴庆府。
材料三他是中国北宋王朝的建立者,他就是宋太祖。
材料四见下图请回答:(1)分别写出材料一、二、三中所述人物的姓名。
(2)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一、二中人物的共同点。
(3)北宋和辽、西夏都曾发生多次战争,最终是通过什么方式解决的?产生了什么影响?(4)辽、宋、夏时期突出的时代特征是什么?即时训练1.10世纪初,统一契丹各部,建立契丹政权的是()A.耶律阿保机B.阿骨打C.元昊D.赵匡胤2.宋真宗时,辽军大举进攻北宋,主张坚决抵抗的北宋宰相是()A.秦桧B.寇准C.耶律阿保机D.岳飞3.与北宋并立的西夏政权是下列哪一民族建立的()A.党项族B.契丹族C.蒙古族D.女真族4.澶渊之盟是北宋与下列哪个少数民族政权签订的和议()A.金B.西夏C.辽D.蒙古5.某历史兴趣小组对宋辽之间、宋夏之间的议和进行了总结,其中不正确的是() A.结束了双方大规模战争的状态B.宋王朝要交纳岁币C.导致北宋的灭亡D.客观上有利于双方和平相处课后作业基础过关1.武侠小说《天龙八部》以我国历史上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为背景,契丹人萧峰是小说中主要人物之一。
在10世纪初,统一契丹各部的首领是()A.耶律阿保机B.赵匡胤C.元昊D.耶律德光2.观察下图《辽、北宋、西夏对峙形势图》,图中契丹族建立的政权都城所在位置是()A.①B.②C.③D.④3.《宋史·夏国传》记载:“夏之境土,方二万余里,其设官之制,多与宋同。
(精品)历史七年级【教案】: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含答案).doc
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1 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契丹兴起和西夏建立的基本史实;知道辽与北宋之间的战与和,掌握澶渊之盟的背景、内容和影响;正确认识北宋与辽、西夏的关系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从空间上强化学生对民族政权统治区域的掌握;通过列表归纳的方法帮助学生理清各民族政权建立的基本情况;结合课本,组织学生辩论澶渊之盟的作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各少数民族的兴起和政权的建立的过程;通过学习民族战争,对战争性质形成正确的认识,不能用异族、侵略的说法,只能从正义和非正义的角度来分析,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即中国历史上所出现的任何民族都属于中华民族的组成部分,从而更正确地看待历史上的民族关系【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契丹的兴起和与北宋的关系。
教学难点:如何评价澶渊之盟。
2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天龙八部》剧照同学们都看过《天龙八部》吧,那里面的乔峰本来认为自己是什么人?(北宋的汉人)后来发现自己是什么人?(辽国的契丹人)而之后乔峰、段誉、虚竹兄弟三人是娶了哪里的公主?(西夏)当时汉族建立的北宋、契丹族建立的辽、党项族建立的西夏,构成了一个民族政权并立的特殊历史时期。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契丹族与党项族1.图片展示。
北宋时期形势图2.提出问题:北宋、辽和西夏建立政权的基本情况,学生分组制表。
民族契丹族汉族党项族政权辽北宋西夏时间916年960年1038年建立者耶律阿保机赵匡胤元昊都城上京东京兴庆重大事件澶渊之盟陈桥兵变重文轻武宋夏议和3.读教材,分析讨论辽和西夏采取了哪些措施以巩固政权。
答案提示:(1)辽:阿保机建国后,发展生产,创制文字,国力不断增强。
(2)西夏:元昊仿效唐宋制度,订立官制、军制和法律,并鼓励垦荒,发展农牧经济,还创制了西夏文字。
目标导学二:辽与北宋的和战1.史料解读。
材料一:1004年秋(宋真宗景德元年),辽萧太后与辽圣宗亲率大军南下,深入宋境。
有的大臣主张避敌南逃,宋真宗也想南逃,因宰相寇准的力劝,才至澶州督战。
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课后精练含答案
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课后精练含答案【单项选择】1.下面连线搭配正确的是( )①辽——契丹族②北宋——赵匡胤③阿保机——党项族④辽——上京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②③④D. ①③④2.1038年,称大夏国皇帝,建立西夏政权的是( )A. 元昊B. 耶律阿保机C. 阿骨打D. 耶律德光3.“杨家将”的故事,以话本、戏剧等形式在中国民间广为流传。
它对北宋前期的一些人物和事件加以演义,主要讲述了杨家四代人戍守北疆、精忠报国的动人事迹。
下列哪一事件不.会.出现在“杨家将”的系列故事中( )A. 北宋初期伐辽遭失败B. 阿保机发起澶州之战C. 宋真宗亲征澶州城D. 宋辽议和结澶渊之盟4.在北宋与辽的澶州之战中,坚决请求皇帝亲自率兵征讨辽军的宋朝大臣是( )A. 赵普B. 杨业C. 宋璟D. 寇准5.京剧《澶渊之盟》是一出历史故事剧,其中戏词“将舟船暂驻中流,寡人要一观黄河夜景”中的“寡人”是指历史上的哪位皇帝( )A. 宋仁宗B. 宋真宗C. 宋太祖D. 宋太宗6.北宋曾把与契丹政权边境交界地区的一些地方改名,如“威虏”改为“广信”,“静戎”改为“安肃”,“破虏”改为“信安”等。
该现象的出现与下列哪一重大史实有关( ) A. 陈桥兵变 B. 开元盛世C. 澶渊之盟D. 安史之乱7.史书记载:“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阙下:共遵成(诚)信,虔奉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差人般(搬)送至雄州交割。
”下列史实与此盟约无关..的是( )A. 辽军攻宋发生澶州之战B. 北宋应允给予辽岁币C. 盟后辽宋保持和平局面D. 宋辽确定以雄州为界8.苏辙《栾城集》载:“(辽)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
”出现该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A.民族融合加强B.宋辽边境开设榷场C.宋辽订立澶渊之盟D.岳家军的抵抗9.在探究宋辽、宋夏的和战关系后,一位同学列出了四个提纲,其中不正确的是( )A. 北宋需给予辽朝岁币B. 北宋、辽订立澶渊之盟C. 北宋需给予西夏岁币D. 约定北宋向西夏称臣10.“客观上说,这次在澶州的议和取得了通过战争没有取得的结果。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7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学案+练习新人教版
(2)宋辽之间的这次议和在历史上被称为什么?
学案答案:一、1、C 2、A 3、C 4、A
四、1、对北宋来说,澶渊之盟是一个屈辱的和约,岁币成为北宋人民沉重的负担。但是澶渊之盟的订立有其积极的一面:它结束了辽宋之间几十年的战争,使此后的辽宋边境长期处于和平稳定的状态,双方展开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从长远看有利于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统一.
8、(1)澶州之战 宋真宗
(2)澶渊之盟
尊敬的读者:
本文由我和我的同事在百忙中收集整编出来,本文稿在发布之前我们对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如有疏漏之处请指正,希望本文能为您解开疑惑,引发思考。文中部分文字受到网友的关怀和支持,在此表示感谢!在往后的日子希望与大家共同进步,成长。
A.阿保机 B.阿骨打 C。元昊 D。赵匡胤
2、宋真宗时,辽军大举进攻北宋,主张坚决抵抗的北宋宰相是:( )
A、秦桧 B、 寇准 C、阿保机 D、岳飞
3、与北宋并立的西夏政权是下列哪一民族建立的( )
A、党项族 B、契丹族 C、蒙古族D、 女真族
4、澶渊之盟是北宋与下列哪个少数民族政权签订的协议( )
探究二:一向以正统王朝自居的宋朝,为什么给别人如此丰厚的岁币,甘心低头议和呢?议和给人民带来了和平,但是沉重的岁币也给宋朝人民造成了沉重的负担,你如何看待这些议和?谈谈你对宋与辽、西夏的战与和的看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一、知识填空
A.契丹族与党项族
1.契丹族
(1)背景:隋唐时期,____________族与汉族的经济、文化联系日益密切。
(2)发展:____________末年,北方汉人出长城,带去了中原先进的____________和生活方式。
(3)建立政权:①____________初,____________统一契丹各部,建立政权,都城在____________。
②影响:阿保机建国后,发展生产,____________,国力不断增强。
2.党项族
(1)发展:唐朝时,党项族集中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带,与中原文化接触渐多,社会生产有所发展。
(2)建立西夏:①概况:____________前期,____________称大夏皇帝,定都____________。
②建制:订立____________、军制和____________,鼓励垦荒,发展____________,创制____________。
B.辽与北宋的和战
1.背景:____________时,占领____________州,从此,辽与中原王朝的冲突加剧。
2.和:____________晚期,北宋与辽保持____________关系,双方互通使节。
3.战:(1)____________时期,向辽发动数次战争遭到失败,只好采取____________政策。
(2)澶渊之盟:____________时,澶州之战(____________主站)宋军取胜,签订澶渊之盟,辽朝____________,宋朝给辽朝____________。
(3)影响:此后很长时间,辽宋之间保持着____________局面。
C.西夏与北宋的关系
1.战
(1)概况:____________称帝后,多次率领军队进攻北宋,宋朝被动挨打,损失____________。
(2)影响:西夏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力和物力有限,____________使西夏遭受很大损失。
2.宋夏和议
(1)内容:元昊向宋____________,宋给西夏____________。
(2)影响:宋夏边界____________兴旺。
二、习题巩固
1.10世纪初,统一契丹各部的是()
A.阿保机
B.阿骨打
C.元昊
D.松赞干布
2.建立西夏政权的是哪一个少数民族?()
A.契丹
B.匈奴
C.鲜卑
D.党项
3.京剧《澶渊之盟》是一出历史故事剧,期中台词“将舟船暂驻中流,寡人要一观黄河夜景”中的“寡人”指的是历史上的哪位皇帝()
A.寇准
B.宋真宗
C.宋高宗
D.明太祖4.一位同学说,堂堂中原王朝在没有战败的情况下与一个少数民族政权妥协议和,不仅称兄道弟,还给岁币绢帛,这难道不是一种耻辱吗?请问这个同学所说的情况出现在以下那两个政权之间?
A.宋、辽
B.宋、夏
C.宋、金
D.辽、夏
5.苏辙《栾城集》中记载:“(辽)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
”出现该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A.民族融合加强
B.宋辽边境开设榷场
C.宋辽订立澶渊之盟
D.岳家军的抵抗
6.下列匹配正确的是()
①辽-契丹族②西夏-元昊③阿骨打-党项④北宋-赵匡胤⑤金-阿保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③④⑤
7.少数民族首领元昊建立的政权下下图中的哪一处?()
8.下图是中国某一时代的情势图,由图片内容判断,该图的主题
A.春秋的尊王攘夷
B.汉初的和亲政策
C.北宋的“国际关系”
D.明末的对外贸易
9.宋辽、宋夏之间议和,下列哪一项不是他们的共同点?()
结束双方大规模的战争状态 B.宋朝都要交岁币第7题
C.导致南北对峙局面的形成 C.客观上有利于双方和平相处
10.识图题。
(1)结合左图将对应的国家
填写出来。
A.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
(2)结合所学知识,填写下表。
11.简答题。
(1)唐太宗时,文成公主入藏和亲,
嫁给哪一位少数民族首领?
(2)苏辙《栾城集》中记载:“(辽)
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
人人安居,不乐战斗。
”这里的朝廷指的是哪一个朝代?辽与它签订了哪一个和议?内容是什么?(3)从文成公主入藏和亲,到北宋的和议,唐朝、北宋在处理民族关系上有何显著不同?
ADBACBCCC 西夏辽北宋松赞干布
北宋澶渊之盟辽与北宋兄弟相称北宋每年给辽岁币
唐朝实行平等、开明的民族政策,宋朝则实行战后求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