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节能中国建筑气候区划图

合集下载

基于不同气候下的被动式建筑设计策略

基于不同气候下的被动式建筑设计策略

基于不同气候下的被动式建筑设计策略摘要针对目前世界上巨大的建筑能耗问题,和现阶段设计过于依靠工程设备的问题,本文回到气候与建筑的关系,针对我国复杂的气候特征进行研究,通过具体的气候条件特征的研究和对现阶段国内外成功案例的分析,探讨不同气候条件应采取的不同的被动式建筑设计方法和适宜的建筑节能设计策略,提出一种建筑动态适应气候的理念,为建筑的绿色节能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被动式建筑设计;气候;气候分区1绪论1.1研究背景当今世界能源消耗大,资源储备紧张,节能已经成为世界的主题,而其中建筑耗能在人类总能耗的比重又相当大。

在这一背景下,绿色节能建筑不断发展,随着绿色节能、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广为人知,建筑师所面临的挑战是:如何在不牺牲建筑环境舒适度的前提下,以自然气候为基础,结合艺术与技术,创新思维地打造出适合地域特色的低能耗、低环境影响的绿色节能建筑,从而实现以最少的投入来获得高效的节能效果[2]。

我国气候环境丰富多变,差异十分明显,不同气候下的建筑设计手法差异巨大,被动式建筑设计尤为重要。

但当代建筑设计中建筑师大都把利用或者抵御气候的问题交给设备工程者,气候等因素所能体现的内容只是一些技术标准和技术措施。

1.2研究意义针对建筑能耗巨大、绿色节能建筑多方面发展要求,以及我国气候环境丰富、差异巨大的但被动式建筑设计方法中气候因素考虑较少的现象背景。

本研究有利于我国针对不同气候地区采取不同的被动式建筑设计手段、应用指导,加强设计者对于不同地区气候的了解和认识,有利用不同气候地区的被动式建筑技术快速进入普及推广通道,从而更好的促进绿色建筑在我国的发展,打破建筑能源浪费的现状。

2气候与被动式建筑设计2.1建筑与气候从罗杰埃的《论建筑》和维特鲁威的《建筑十书》中对建筑起源的描述,可以看出建筑产生的首要目的源于对环境中不利因素的防护:包括气候、异族与野兽等。

建筑本体存在的首要目的是为了遮蔽人工舒适环境并维持其与自然气候之间的差异[3],气候一般指一地多年天气的综合表现,包括该地区或该地区多年的天气平均状态和极端状态。

住宅设计强制性规范标准

住宅设计强制性规范标准

住宅设计强制性条文第一章设计总则3.1.1 住宅建设应符合城市规划要求,保障居民的基本生活条件和环境,经济、合理、有效地使用土地和空间。

(住宅建筑规)3.1.2 住宅选址时应考虑噪声、有害物质、电磁辐射和工程地质灾害、水文地质灾害等的不利影响。

(住宅建筑规)3.1.3 住宅应具有与其居住人口规模相适应的公共服务设施、道路和公共绿地。

(住宅建筑规)6.1.4 住宅的设计与建造应与地区气候相适应,充分利用自然通风和太阳能等可再生资源。

(省住宅设计标准)3.1.5 住宅结构在规定的设计使用年限必须具有足够的可靠性。

(住宅建筑规)3.1.6 住宅应具有防火安全性能。

(住宅建筑规)3.1.7 住宅应具备在紧急事态时人员从建筑中安全撤出的功能。

(住宅建筑规)3.1.8 住宅应满足人体健康所需的通风、日照、自然采光和隔声要求。

(住宅建筑规)3.1.9 住宅建设的选材应避免造成环境污染。

(住宅建筑规)5.2.6 住宅建筑中设有管理人员室时,应设管理人员使用的卫生间。

(住宅建筑规)3.1.4 住宅应按套型设计,套空间和设施应能满足安全、舒适、卫生等生活起居的基本要求。

(住宅建筑规)3.1.1 住宅应按套型设计,每套住宅应设卧室、起居室(厅)、厨房、卫生间等基本空间。

(省住宅设计标准)(住宅设计规)5.1.1 每套住宅应设卧室、起居室(厅)、厨房和卫生间等基本空间。

(住宅建筑规)5.4.5 电梯不应与卧室、起居室(厅)紧邻布置,受条件限制需要紧邻布置时,必须采取有效的隔声和减振措施。

(省住宅设计标准)4.3.1 厨房应有直接采光、自然通风。

(省住宅设计标准)(住宅设计规)4.3.2 厨房应配置洗涤池、操作台、灶台及排油烟机等设施或预留位置。

(省住宅设计标准)(住宅设计规)(住宅建筑规)4.4.2 卫生间应设置便器、洗浴器、洗面器等设施或预留位置;布置便器的卫生间的门不应该直接开在厨房。

(省住宅设计标准)(住宅建筑规)4.4.4 卫生间不应直接布置在下层住户的卧室、起居室(厅)、厨房、餐厅的上层,并应有防水、隔声和便于检修的措施。

江苏省民用建筑设计方案绿色设计文件技术审查要点(试行)

江苏省民用建筑设计方案绿色设计文件技术审查要点(试行)

附件1
江苏省民用建筑设计方案绿色设计文件技术审查要点
(试行)
1总则
1.0.1 为规范江苏省民用建筑方案设计中绿色设计的审查工作,明确审查内容,统一审查尺度,根据《江苏省绿色建筑发展条例》的规定,编制本要点。

1.0.2 本要点适用于江苏省新建民用建筑设计方案中绿色设计的审查。

1.0.3 本要点依据《江苏省绿色建筑设计标准》DGJ32/J173-2014确定审查条文,其中1-13条由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直接审查,14-20条由建设主管部门审查。

1.0.4 绿色设计审查资料为:绿色设计专项说明、场地区位图、建筑总平面图、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相关评价分析报告及有权部门的批文、必要的计算资料,并符合当地规划部门的其他要求。

1.0.5 建设单位应当按建筑单体填写江苏省民用建筑设计方案绿色设计报审表(在同一规划用地范围内功能相同、权属相同、建筑规模、技术体系相同的两个及以上单体建筑组成的群体,如住宅建筑群、办公建筑群可以整体填报)。

审查通过的项目,由建设主管部门、规划主管部门分别填写绿色设计审查意见。

2 审查要点。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考试题附答案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考试题附答案

2023-10月方案室考试测试题姓名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 本试卷每题2分,共50题,满分100,在你认为对旳旳答案上面直接打勾。

友谊提醒:如下题目均为单项选择题(*^__^*)1.当卷材屋面旳坡度不不大于()时应采用固定和防止滑落旳措施。

A.15% B.25% C. 35% D.50%2. 自动扶梯旳扶手与楼板开口边缘间旳水平距离不应不不不大于()。

A.0.40m B.0.50m C.0.60m D.0.90m3. ()不符合都市规划对建筑基地旳规定。

A.建筑物高度可遮挡邻地建筑物旳底层窗,以提高土地旳运用率B.基地如有滑坡、洪水沉没或海潮侵袭也许时,应有安全防护措施C.基地地面宜高出都市道路旳路面,否则应有排除地面水旳措施D.基地地面高程应按都市规划确定旳控制标高设计4. 高度在24米如下时,民用建筑旳阳台、外廊旳防护栏杆高度,下列哪条对旳()。

A.不不不不大于0.90m B.不不不不大于1.00m C.不不不不大于1.05m D.宜超过1.20m5. 一般平屋面旳最小坡度为()。

A.O B.1:100 C.1:20 D.1:506. 下列有关电梯、自动扶梯安全出口旳论述,哪一种是对旳旳()。

A.电梯可以计作安全出口,自动扶梯不可以计作安全出口B.电梯不可以计作安全出口,自动扶梯可以计作安全出口C.电梯和自动扶梯均可以计作安全出口D.电梯和自动扶梯均不可以计作安全出口7. 二级踏步不容许出目前如下哪一种部位()。

A.室外台阶 B.室内台阶 C.楼梯梯段 D.爬梯8. 自动扶梯旳坡度一般为()。

A.12° B.25° C.30° D.35°9.楼梯平台上部及下部过道处旳净高不应不不不大于()。

A.m D.2.3m10.自动扶梯、自感人行道旳梯级上空,垂直净高不应不不不大于()。

11. 如下哪项不符合不容许突入道路红线旳建筑突出物。

居住区设计规范2019

居住区设计规范2019

1 总则1.0.1 为使民用建筑符合适用、经济、绿色、美观的建筑方针,满足安全、卫生、环保等基本要求,统一各类民用建筑的通用设计要求,制定本标准。

▼展开条文说明1.0.2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的民用建筑设计。

▼展开条文说明1.0.3 民用建筑设计除应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1 应按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正确处理人、建筑和环境的相互关系。

2 必须保护生态环境,防止污染和破坏环境。

3 应以人为本,满足人们物质与精神的需求。

4 应贯彻节约用地、节约能源、节约用水和节约原材料的基本国策。

5 应满足当地城乡规划的要求,并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宜体现地域文化、时代特色。

6 建筑和环境应综合采取防火、抗震、防洪、防空、抗风雪和雷击等防灾安全措施。

7 应在室内外环境中提供无障碍设施,方便行动有障碍的人士使用。

8 涉及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历史文化街区、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和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的各项建设,应符合相关保护规划的规定。

▼展开条文说明1.0.4 民用建筑设计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2 术语2.0.1 民用建筑civil building供人们居住和进行公共活动的建筑的总称。

2.0.2 居住建筑residential building供人们居住使用建筑。

2.0.3 公共建筑public building供人们进行各种公共活动的建筑。

2.0.4 无障碍设施accessibility facilities保障人员通行安全和使用便利,与民用建筑工程配套建设的服务设施。

2.0.5 建筑基地construction site根据用地性质和使用权属确定的建筑工程项目的使用场地。

2.0.6 道路红线boundary line of roads城市道路(含居住区级道路)用地的边界线。

2.0.7 用地红线property line各类建设工程项目用地使用权属范围的边界线。

内蒙古地区建筑节能气候分区研究

内蒙古地区建筑节能气候分区研究

20暖通空调HV&AC2020年第50卷第12期学术探讨内蒙古地区建筑节能气候分区研究#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刘大龙&杨林祥杨竞立摘要内蒙古地区地域辽阔,气候差异大,建筑用能差异明显,现有建筑热工气候区划对 该地区建筑节能设计的指导作用有待深化。

通过对内蒙古部分地区历史气象参数的分析,提 出以太阳辐射量、室外空气温度、风速及相对湿度作为气象分区指标开展内蒙古地区建筑节能 气候区划研究。

选择内蒙古地区12座城市2012—2016年最冷月气象数据作为分区数据源,采 用聚类分析得到5个建筑节能气候分区。

通过EnergyPlus对各个分区内的居住建筑进行能耗 模拟,验证了分区结果的准确性,并对各区域的建筑节能措施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内蒙古地区建筑节能气候分区分区指标聚类分析Building energy efficiency climate zoning in Inner MongoliaBy Liu Dolong^ ,Yang Linxlong and Yang JingliAbstract Inner Mongolia is a vast region with large climatic differences and obvious differences in building energy consumption. The existing building thermal climate zoning can not effectively guide the design of building energy efficiency.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historical meteorological parameters in parts of Inner Mongolia, taking the solar radiation, outdoor air temperature, wind speed and relative humidity as the meteorological zoning indexes, carries out the research on the climate zoning of building energy efficiency in Inner Mongolia. Choosing the coldest month meteorological data of 12 cities in Inner Mongolia from 2012 to 2016 as the zoning data sources, obtains 5 building energy efficiency climate zoning using the cluster analysis methcxi. Performs the energy consumption simulation of residential buildings in each zone through the EnergyPlus software to verify the accuracy of the zoning results, and analyses the building energy efficiency measures.Keywords Inner Mongolia,building energy efficiency,climate zoning,zoning index,cluster analysis ★X i’an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 and Technology, X i’an, China〇引言内蒙古地区地域广阔,东西跨度2 400 km,南 北跨度1 700 km。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考试题(含答案)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考试题(含答案)

2014-03月民用建筑设计通则考试题(B卷)姓名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 本试卷每题2分,共50题,满分100,在你认为正确的答案上面直接打勾。

友情提示:以下题目均为单选题∩_∩1、下列()为允许突出道路红线的建筑突出物.A.雨棚、挑檐 B.建筑物的台阶、平台、窗井C.地下建筑及建筑基础D。

除基地内连接城市的管线以外的其他地下管线2、多台轿厢深度为1。

8m的电梯双侧排列,候梯厅不兼做走道时,其深度应为( ).A。

大于或等于1。

8m B.大于或等于2。

7mC.大于或等于3.6m并小于4。

5m D。

不小于4.5m3、大型公共建筑主入口,采用下列()特殊门时,邻近可不设普通门。

A.旋转门B。

电动门C。

地弹簧门 D.大型门4、关于窗的开启形式及性能,下列()不正确.A.开启形式应能方便使用B.开启应安全并易于清洗、C。

推拉窗对室内通风有利 D.平开窗适用于多层建筑,也适用于高层建筑5、在设计带有空调的建筑物时,下列()要求是不对的。

A.外表面积要小B。

窗户面积要小C。

连续开窗的建筑,其维护结构内侧宜选用重质材料 D.外墙颜色要深6、板式高层建筑与塔式高层建筑相比,其主要有利之处是()。

A.节约用地B.节约造价C.能适应不用功能的项目D.节能效果好7、下列因素中的( )不是影响建筑日照条件的因素。

A。

建筑基地的地理纬度B。

建筑基地的地理经度C.日照间距系数D.冬季太阳的高度角和方位角8、下列安全防护叙述中,()不符合规定要求.A.靠楼梯井一侧水平扶手超过0.5m长度时,其高度不应小于1。

05mB.多层建筑阳台栏杆,中庭围护栏杆高度不应小于1。

05mC.高层建筑阳台栏杆,中庭围护栏杆应再适当提高,但不宜超过1。

2mD.栏杆离屋面0.10m高度内应留空9、当室内坡道水平投影长度超过()时,应设休息平台。

A.10m B。

12m C。

15m D.18m10、下列楼梯梯段设计中,()不符合规范。

安徽(夏热东冷)地区建筑节能设计

安徽(夏热东冷)地区建筑节能设计

安徽(夏热东冷)地区建筑节能设计作者:卢军来源:《科技创新导报》 2013年第6期卢军(安徽现代建筑设计研究院安徽合肥 230041)摘?要:根据实际的工程设计经验,归纳出安徽(夏热冬冷)地区建筑节能设计的一般设计技术要点。

关键词:夏热冬冷节能设计外围护结构中图分类号:TU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2(c)-00-011 安徽(夏热东冷)地区气候区划我国建筑气候的区划系统分为一级区和二级区两级:一级区划分为7个区,二级区划分为20个区。

夏热东冷地区属于一级区划中七个大区之一,编属为第三建筑气候区。

为采暖地区与炎热地区之间的一个过渡地带,在建筑热工设计分区中则定名为夏热冬冷地区。

这个地区的范围,大致为陇海线以南、南岭以北、四川盆地以东,为长江中下游地区。

安徽省便位于此地区。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原被列入寒冷地区(IIB气候区)的淮北、亳州、宿州等地市及县域地区约占全省范围10%,后由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专题上报并经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准同意(详见建标函[2010]298号),全省范围建筑节能设计、施工、管理均按夏热风冷地区的一个标准执行。

《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2010)中也对安徽全省纳入夏热冬冷地区。

2 安徽(夏热东冷)地区气候特点安徽位于中国东部,属于东亚季风区,夏季风,这个地区是年降水量较大,降水年际变化大。

春末夏初为梅雨期,多阴雨天气,常有大雨和暴雨出现;夏季闷热,太阳辐射强烈,最热月14时的平均气温,达32~33?℃,湿度较大。

冬季湿冷,北向寒潮南侵,受到冷空气影响,气温偏低;日照偏少;年平均气温在14~17?℃之间,属于温和气候型。

冬季1月平均气温在-1~4?℃之间,夏季7月平均气温为28~29?℃左右。

气象数据是建筑节能设计的依据,建筑节能需要考虑气候变化因素。

随着节能设计技术和理念的更新,对气象参数的应用也提出更高要求。

第二讲 关于中国建筑节能气候分区的探讨

第二讲 关于中国建筑节能气候分区的探讨
CDD 26 (ti 26) D
i 1 365
℃•d
式中,ti为典型年第i天的日平均温度;D为 1天。计算中,当(18-ti)或(ti-26)为 负值时,取(18-ti)=0或(ti-26)=0。
三、分区的指标体系
建筑节能的着眼点在于控制采暖和空调 降温的能耗,而采暖和空调降温的需求除了 温度的高低因素外,还与低温和高温持续的 时间长短有着密切的关系。空调度日数和采 暖度日数指标包含了冷热的程度和冷热持续 的时间长度两个因素,用它作为分区指标更 可能反映空调、采暖需求的大小。因此,建 筑节能气候分区采用采暖度日数HDD18、 空调度日数CDD26作为气候分区的一级指 标,图1为全国336个城市HDD18-CDD26 分布图。
三、分区的指标体系
气候分区原则有三种:主导因素原则、综合 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和主导因素原则相结合的原 则。主导因素原则强调进行某一级区分时,必须 采用统一的指标,适合于对某一重要气候因素进 行分区;综合性原则强调分区气候的相似性,而 不必用统一的指标去划分分区,主要用于多因素 影响的气候分区。本文考虑将上述两者相结合的 第三种原则,既强调某一重要因素的影响,又需 要协调考虑其他因素。各地进行区划指标分析后, 已提出了一些建筑节能意义较明确、分区层次性 较符合客观实际和普适性强的区划指标体系。

三、分区的指标体系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夏季相对湿度%
0
50
100
150
200
250
300
350
400
450
500
550
600
650
CDD26
图2 CDD26与夏季相对湿度图 Fig.2 CDD26 vs. Relative Humidity in summer

建筑-规划各项标准-最新

建筑-规划各项标准-最新

建筑-规划各项标准-最新一、建筑专业序号标准名称标准编号废止号1 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50001-2001 GBJl-862 总图制图标准GB/T50103-2001 GBJl03-873 建筑制图标准GB/T50104-2001 GBJl04-874 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GBJ2-88 GBJ2-735 住宅建筑模数协调标准GB/T50100-20016 建筑楼梯模数协调标准GBJl01-877 厂房建筑模数协调标准GBJ6-86 TJ6-748 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2001版) GB50098-989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l6-87(2001版)1O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5(2001版)11 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95(2001版)12 村镇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39-90 GBJ39-7913 汽车库、停车厍、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 GBJ67-8414 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l34-200115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16 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26-95 JGJ26-8617 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Jll8-8818 建筑隔声评价标准GBJl21-8819 建筑隔声测量规范GBJ75-842O 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J87-8521 混响室法吸声系数测量规范GBJl22-8822 驻法管法吸声系数与声阻抗率测量规范GBJ88-8523 厅堂混响时间测量规范GBJ76-8424 民用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Jl33-9025 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T50033-2001 GB50033-91 gbGB50033-9126 工业企业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92 TJ34-7927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JGJ37-8728 宿舍建筑设计规范JGJ36-8729 住宅建筑设计规范(2003年版) GB50096-1999 GBJ96-8630 住宅建筑技术经济评价标准JGJ47-8831 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JGJ39-8732 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GBJ99-8633 文化馆建筑设计规范JGJ41-8734 图书馆建筑设计规范JGJ38-99 JGJ38-8735 档案馆建筑设计规范JGJ25-200036 博物馆建筑设计规范JGJ66-9137 剧场建筑设计规范JGJ57-200038 电影院建筑设计规范JGJ58-8839 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67-8940 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JGJ49-8841 疗养院建筑设计规范JGJ40-8742 旅馆建筑设计规范JGJ62-9043 商店建筑设计规范JGJ48-8844 饮食建筑设计规范JGJ64-8945 汽车客运站建筑设计规范JGJ60-99 JGJ60-8946 城市公共交通站、场、厂设计规范GJJ15-8747 铁路车站及枢纽设计规范GBJ91-8548 城市公共厕所规划和设计标准GJJl4-8749 城市垃圾转运站设计规范GJJ47-9150 港口客运站设计规范JGJ88-9251 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02 GB50207-9452 铁路旅客车站建筑设计规范GB50226-9553 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9554 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JGJ11392003 JGJ113-9755 建筑气候区划标准GN50178-9356 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95(2001版)57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2002版)58 防洪标准GB50201-9459 建筑地面设计规范GB50037-96 TJ37-1960 洁净厂房设计规范GB50073-2001 GBJ73-8461 民用爆破器材工厂设计安全规范GBJ89-8562 小型火力发电厂设计规范GBJ49-8363 小型水力发电站设计规范GBJ71-8464 氧气站设计规范GB50030-91 TJ29-7965 乙炔站设计规范GB50031-91 TJ31-7866 石油库设计规范GBJ74-8467 冷库设计规范GBJ72-8468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69 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50046-95 GBJ46-9270 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2003年版) GB50038-94 GBJ38-7971 锅炉房设计规范(2003版) GB50041-92 GBJ41-7972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 GBJ116-8873 建筑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版)GBJ57-8374 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 JGJ122-9975 老年人居住建筑设计标准GB/T50340-200376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77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1 GBJ108-8778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 JGJ50-8879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235-200180 室内装饰装修材料人造板和其制品中甲醛释放限量GB8680-200181 室内装饰装修材料内墙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GB18682-200182 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溶剂型木器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GB18681-200183 室内装饰装修材料胶粘剂中有害物质限量GB18683-200184 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木家具中有害物质限量GB18684-200185 室内装饰装修材料壁纸中有害物质限量GB18685-200186 室内装饰装修材料聚氯乙烯卷材地板中有害物质限量GB18686-200187 室内装饰装修材料地毯地毯衬垫用胶粘剂中有害物质释放限量GB18687-200188 混凝土外加剂中释放氨限量GB18688-200189 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GB6566-200190 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02 GBJ208-8391 玻璃幕墙工程质量检验标准JGJ/T139-2001 J139-200192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1 GBJ301-88 JGJ73-9193 建筑地面工程施工及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02 GBJ209-9594 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02 GB50207-9495 建筑防腐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划GB50212-2002 TJ212-76 GB50212-9196 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GB50333-200297 公园设计规范GJJ48-9298 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200399 全国民用建筑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规划、建筑) 2003年100 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2002101 地下铁路设计规范GB50157-2003102 体育建筑设计规范JGJ31-2003103 殡仪馆建筑设计规范JGJ124-99104 猪屠宰场与分割车间设计规范GB50317-2000城市规划序号标准名称标准编号废止号二、1 城市规划基本术语GB/T50280-982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3 城市用地竖向规划规范GJJ83-994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2002年版) GB50180-935 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GB50298-19996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7 城市绿化规划设计规范GJJ75-978 停车场规划设计规则9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10 村镇规划标准GB50188-9311 防洪标准GB50201-9412 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9813 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200014 城市电力规划规范GB50293-9415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城乡规划部分)16 城市绿地分类标准GJJ/T85-200217 乡镇集贸市场规划设计标准GJJ/T87-200018 公园设计规范GJJ48-8219 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规范GB50337-2003三、结构专业序号标准名称标准编号废止号1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GBJ9-872 建筑结构制图标准GB/T50105-2001 GBJl 05-873 建筑结构设计术语和符号标准GB/T5008 3-97 GBJ8 3-854 工程结构设计基术语和通用符合GBJl32—9 O5 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50001-2 001 GBJl-866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 GBJ68-847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8 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50292-999 现行建筑结构规范大全(2002版)1O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GBJll-8911 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95l2 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GB50191-9313 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l8306-200l14 工程抗震术语标准JGJ/T97-9515 建筑抗震加固技术规程JGJll6-9816 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50023-95 TJ2 3-7 717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GBJl0-89:1993 1996局部修订18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JGJ3-2002 JGJ 3-9719 高耸结构设计规范GBJl35-902O 钢筋砼筒仓设计规范GB50077-2003 GBJ77-852l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GB5 0204-8 322 钢筋混凝土深梁设计规程CECS39:9223 钢筋混凝土升板结构技术规范GBJl30-9 024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T92-9 325 冷轧带助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95-2003 JGJ95-9526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GBJ7-8927 高层建筑箱型与筏型基础技术规范JGJ6-99 JGJ6-8028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29 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9030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JGJ79-9131 工业与民用建筑灌注桩基础设计与施工规程JGJ4-8032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GBJ202-8333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l20-9934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35 既有建筑地基基础加固技术规范JGJ23-200036 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J25-90 TJ25-7837 膨胀土地区建筑技术规范GBJ12-8738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GB50021-9439 锚杆喷射砼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l GBJ86-8540 复合载体夯扩桩设计规程JGJ/T135-200141 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程JGJl06200342 轻骨料混凝土技术规程JGJ51-2002 JGJ51-9043 钢筋轻骨料砼结构设计规程JGJl2-99 JGJ2-8244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GBJ300-8845 冷拔钢丝预应力砼构件设计与施工规程JGJl9-92 JGJl9-8446 砼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9247 冷轧扭钢筋砼构件技术规程JGJll5-9748 回弹检测砼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23-2001 JGJ/T23-9249 V形折板屋盖设计与施工规程JGJ/T21-9350 预制混凝土构件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21-90 TJ321-7651 烟囱设计规范GB50051-2002 GBJ51-8352 给水排水构筑物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Jl41-9053 给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 GBJ69-8454 给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50332-200255 预应力筋用锚具,类具和连接器应用技术规程JGJ85-2002 JGJ85-92第一部分最新建筑设计规范大全第一篇制图、数据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 50001—200l总图制图标准GB/T 50103~2001建筑制图标准GB/T 50104—200l住宅建筑模数协调标准GB/T 50lOO一2001第二篇分类建筑设计规范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 75—2003老年人居住建筑设计标准GB/T 50340—2003特殊教育学校建筑设计规范JGJ 76—2003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 50038—94(2003年版)===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 50025—2004第三篇特殊要求建筑设计规范沽净厂房设计规范GB 50073—2001小型水力发电站设计规范GB 50071—2002压缩空气站设计规范GB 50029—2003=====石油库设计规范GB 50074—2002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 50156—2002====冷库设计规范GB 50072—200 1第四篇安全防火、防雷与防噪声污染环保设计规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 16—87(2001年版)===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95(2001年版)===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 50183—2004===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 50084—2001===同定消防炮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 50338—2003T粉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 50347—2004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 50343—2004建筑中水设计规范GB 50336—2002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34—2004====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5—2003====第二部分最新建筑施工及验收规范大全第一篇工程测量与施工组织技术规范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 50025—2004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筑技术规范GB 50346—2004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2003人民防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 34—2004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 50348—2004:第二篇建筑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网壳结构技术规程JGJ 6l一200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02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02冷轧带肋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2018年住宅设计规范强制性条文版

2018年住宅设计规范强制性条文版

住宅设计规范强制性条文2018版第一章设计总则3.1.1 住宅建设应符合城市规划要求,保障居民的基本生活条件和环境,经济、合理、有效地使用土地和空间。

(住宅建筑规范)3.1.2 住宅选址时应考虑噪声、有害物质、电磁辐射和工程地质灾害、水文地质灾害等的不利影响。

(住宅建筑规范)3.1.3 住宅应具有与其居住人口规模相适应的公共服务设施、道路和公共绿地。

(住宅建筑规范)6.1.4 住宅的设计与建造应与地区气候相适应,充分利用自然通风和太阳能等可再生资源。

(省住宅设计标准)3.1.5 住宅结构在规定的设计使用年限内必须具有足够的可靠性。

(住宅建筑规范)3.1.6 住宅应具有防火安全性能。

(住宅建筑规范)3.1.7 住宅应具备在紧急事态时人员从建筑中安全撤出的功能。

(住宅建筑规范)3.1.8 住宅应满足人体健康所需的通风、日照、自然采光和隔声要求。

(住宅建筑规范)3.1.9 住宅建设的选材应避免造成环境污染。

(住宅建筑规范)5.2.6 住宅建筑中设有管理人员室时,应设管理人员使用的卫生间。

(住宅建筑规范)3.1.4 住宅应按套型设计,套内空间和设施应能满足安全、舒适、卫生等生活起居的基本要求。

(住宅建筑规范)3.1.1 住宅应按套型设计,每套住宅应设卧室、起居室(厅)、厨房、卫生间等基本空间。

(省住宅设计标准)(住宅设计规范)5.1.1 每套住宅应设卧室、起居室(厅)、厨房和卫生间等基本空间。

(住宅建筑规范)5.4.5 电梯不应与卧室、起居室(厅)紧邻布置,受条件限制需要紧邻布置时,必须采取有效的隔声和减振措施。

(省住宅设计标准)4.3.1 厨房应有直接采光、自然通风。

(省住宅设计标准)(住宅设计规范)4.3.2 厨房应配置洗涤池、操作台、灶台及排油烟机等设施或预留位置。

(省住宅设计标准)(住宅设计规范)(住宅建筑规范)4.4.2 卫生间应设置便器、洗浴器、洗面器等设施或预留位置;布置便器的卫生间的门不应该直接开在厨房内。

建筑节能设计用于干热气候区气候特征分析

建筑节能设计用于干热气候区气候特征分析

性原则,以气温、降水量为主要的分类指标,参考植被分 布,将全球划分为 5 个基本气候带和 12 个气候类型,并根 据不同的气候指标划分相应的副型 [3]。干旱型沙漠气候根 据年积温分为炎热型和寒冷型两种,这种气候类型全年少 雨,炎热型分布在非洲北部、纳米比亚、阿拉伯半岛、伊朗 南部、巴基斯坦南部、澳大利亚西部,以及美洲部分地区 ; 寒冷型分布在中亚、蒙古、中国西北及美国西南。干旱型 草原气候同样分为炎热型和寒冷型两种,炎热型分布在撒 哈拉沙漠以南、澳大利亚、南亚和西亚部分地区,以及美 洲部分地区 ;寒冷型分布在中亚、中北亚、北美洛基山麓、 南部非洲及阿根廷。从建筑设计与气候的关系来看,英国 学者斯欧莱克按照空气温度、湿度、太阳辐射,将全球气 候分为干热气候、湿热气候、温和气候、寒冷气候四大类, 我国新疆部分沙漠地带和吐鲁番盆地属于干热地区,四川 南部攀枝花市、西昌市、滇西北地区大理和丽江为次干热 气候区 [1,4]。从建筑热工设计来看,我国《民用建筑热工设 计规范》(GB 50176-2016)以气温和 HDD18、CDD26 为主 要指标,将我国划分为严寒地区、寒冷地区、夏热冬冷地 区、夏热冬暖地区和温和地区 [5]。《建筑气候区划》以气温、 相对湿度、降雨量为主要气象参数指标,以日较差、风速 等为辅助指标反映气候差异性,将我国划分为 7 个一级区, 20 个二级区,以 7 月相对湿度对人的热作用影响作为划分 Ⅰ、Ⅶ的主要指标,用于区分干湿差异指导建筑设计 [6]。可 以看出,建筑气候分区依据各气候类型有明确的界限,便 于实际工程应用。但是,以建筑保温隔热为主要参考依据,
城市建筑
建筑节能 2019 年 10 月第 16 卷总第 333 期
建筑节能设计用于干热气候区气候特征分析
陈 洁,罗智星,杨 柳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陕西西安 710055)

住宅设计规范强制性条文10版

住宅设计规范强制性条文10版

住宅设计规范强制性条文2010版住宅设计规范强制性条文2010版第一章设计总则住宅建设应符合城市规划要求,保障居民的基本生活条件和环境,经济、合理、有效地使用土地和空间。

住宅选址时应考虑噪声、有害物质、电磁辐射和工程地质灾害、水文地质灾害等的不利影响。

住宅应具有与其居住人口规模相适应的公共服务设施、道路和公共绿地。

住宅的设计与建造应与地区气候相适应,充分利用自然通风和太阳能等可再生资源。

住宅结构在规定的设计使用年限内必须具有足够的可靠性。

住宅应具有防火安全性能。

住宅应具备在紧急事态时人员从建筑中安全撤出的功能。

住宅应满足人体健康所需的通风、日照、自然采光和隔声要求。

住宅建设的选材应避免造成环境污染。

住宅建筑中设有管理人员室时,应设管理人员使用的卫生间。

住宅应按套型设计,套内空间和设施应能满足安全、舒适、卫生等生活起居的基本要求。

住宅应按套型设计,每套住宅应设卧室、起居室、厨房、卫生间等基本空间。

每套住宅应设卧室、起居室(厅)、厨房和卫生间等基本空间。

电梯不应与卧室、起居室紧邻布置,受条件限制需要紧邻布置时,必须采取有效的隔声和减振措施。

厨房应有直接采光、自然通风。

厨房应配置洗涤池、操作台、灶台及排油烟机等设施或预留位置。

卫生间应设置便器、洗浴器、洗面器等设施或预留位置;布置便器的卫生间的门不应该直接开在厨房内。

卫生间不应直接布置在下层住户的卧室、起居室、厨房、餐厅的上层,并应有防水、隔声和便于检修的措施。

卫生间不应直接布置在下层住户的卧室、起居室和厨房的上层。

可布置在本套内的卧室、起居室和厨房的上层;并均应有防水、隔声和便于检修的措施。

住宅建筑内严禁布置存放和使用火灾危险性为甲、乙类物品的商店、车间和仓库,并不应布置产生噪声、振动和污染环境卫生的商店、车间和娱乐设施。

住宅地下室应采取有效防水措施。

住宅不应布置在地下室内。

当布置在半地下室时,必须对采光、通风、日照、防潮、排水及安全防护采取措施。

住宅的卧室、起居室(厅)、厨房不应布置在地下室。

GB50178-1993 建筑气候区划标准 (2)

GB50178-1993 建筑气候区划标准 (2)

建筑气候区划标准发布实施国家技术监督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联合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气候区划标准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年月日号号文的要求由中国建筑科学为强制性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一九九三年七月五日目录第一章总第二章建筑气候区划第一节一般规定第二节区划的指标第三章建筑气候特征和建筑基本要求第一节第建筑气候区第二节第建筑气候区第三节第四节第五节第六节第七节第附录一全国气候要素分布图附录二附录三名词解释附录四本标准用词说明第一章总则第条为区分我国不同地区气候条件对建筑影响的差从总制订第条本标准适用于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的规划设第条除第二章建筑气候区划第一节一般规定第条建筑气候的区划应采用综合分析和主导因素相第条建筑气候的区划系统分为一级区和二级区两级一级区划分为个区二级区划分为个区各级区区界的划分应符合图的规定第条建筑上常用的月平均气温等应按本标准附录一全国气候要素分布图附图至附图第条建筑气候参数应按本标准附录二全国主要城镇气候参数表附表至注当建设地点与本标准附录二各表所列气象台站的地势地形差异不大水平以内海拔高度差在以内时本标准附录二所列建筑气候参数第二节区划的指标第条一级区划以月以年降水量年日平均气温低于或等于标各一级区区划指标应符合表一级区区划指标表续表第条在各一级区内分别选取能反映该区建筑气候差异性的气候参数或特征作为二级区区划指标各二级区区划指标应符合表二级区区划指标表续表第三章建筑气候特征和建筑基本要求第一节第建筑气候区第条夏季短促凉爽西部偏于东部偏于湿润积日照丰富该区建筑气候特征值宜符合下列条件月平均气温低于气温年较差为年平均气温日较差为月平均气温日较差最大可达极端最低气温普遍低于年日平均气温低于或等干年平均相对湿度为年降水量为雨量多集中在年雨日数为年日照百分率为可达东部多偏北风和月东部多偏东风和东北风其余地区多为偏南风月平均风速为为年大风日数一般为年降雪日数一般为长白山个别地区可达年积雪日数为最大积雪深度为长白山个别地区超过年雾凇日数为第条该区各二级区对建筑有重大影响的建筑气候特征值宜符合下列条件多基本雪压为该区为永冻土地区最大冻土深度为个月年冰雹日数为年沙暴日数为最大冻土深度为区冬季长个月夏季长年冰雹日数为年沙暴日数为左右东部基本雪压值偏高为最大冻土深度为区冬季长夏季长年冰雹日数为左右西部年沙暴日数为最大冻土深度为第条该区建筑的基本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夏单体设计和构造处理应使建筑物满足冬季日照和防御寒风的要求加强冬季密合理利用太阳能等节能措施结构上应考虑气温年较差大屋面构造应考虑积雪及冻融危害施工应考虑冬季漫长严寒的特点区和区尚应着重考虑冻土对建筑物地基和地下和建筑物尚应注意防冰雹和防第二节第建筑气候区第条该区冬季较长且寒冷干燥平原地区夏季较炎气温年较差较大日照较丰富气温变化剧烈春季雨雪稀少该区建筑气候特征值宜符合下列条件月平均气温为月平均气温为极端最高气温为平原地区的极端最高气温大多可超过气温年较差可达年平均气温日较差为年日平均气温低于或等于年日平均气温高于或等于的日数少于年最高气温高于或等于日数可达年平均相对湿度为年雨日数为年降水量为日最大降水量大都为个别地方日最大降水量超过年日照百分率为月多偏北风月多偏南风陕西北部常年多西南风甘肃中部常年多偏东风年平均风速为月平均风速最大为年大风日数为局部地区达年沙暴日数为北部地区偏多年降雪日数一般在以下年积雪日数为最大积雪深度为最大冻土深度小于年冰雹日数一般在以下年雷暴日数为第条该区各二级区对建筑有重大影响的建筑气候特征值宜符合下列条件区月气温高月平均气温一般高于或等于日平均气温高于或等于暴雨强度大沿海一带区月气温偏低月平均气温一般低于年平均相对湿度偏低月多风沙年降水量普遍少于第条该区建筑的基本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防冻等要求夏季部分单体设计和构造处理应满足冬季日照并防御主要房间宜避西晒建筑物应采取减少外露面积加强冬季密闭性且兼顾夏季通风和利用太阳能等节能措施建施工应考虑冬季寒冷期较长和夏季沿海地带第三节第条该区大部分地区夏季闷热冬季湿冷气温日年降水量大日照偏少春末夏初为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常有大雨和暴雨出现沿海及长江中下游地区夏秋常受热带风暴和台风袭击易有暴雨大风天气该区建筑气候特征值宜符合下列条件月平均气温一般为月平均气温为冬季寒潮可造成剧烈降温极端最低气温大多可降至年日平均气温低于或等于日数为年日平均气温高于或等于年平均相对湿度较高为四季相差不大年雨日数为左右多者可超过年降水量为年太阳总辐射照度为四川盆地东部为低尚不足年日照时数为川南黔北只有年日照百分率一般为川南黔北地区不足月盛行偏南风年平均风速为可达年大风日数一般为沿海岛屿可达以上年降雪日数为最大积雪深度为年雷暴日数为平原地区一般为山区可多达第条该区各二级区对建筑有重大影响的建筑气候特征值宜符合下列条件区年一遇最大风速大于暴雨强度大局部地区可有小时降雨量区夏季温高湿重闷热天气多冬季积雪深度最大可达区夏季不太闷热日照百分率普遍较低川南黔北日照百分率极低第条该区建筑基本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冬季应适当单体设计和构造处理应有利于良好的自然通风防雷击要求夏暴雨袭击及第四节第条该区长夏无冬温高湿重气温年较差和日较雨量丰沛易有大风暴雨天气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强烈该区建筑气候特征值月平均气温高于月平均气温为极端最高气温一般低于个别可达气温年较差为年平均气温日较差为年日平均气温高于或等于年平均相对湿度为年降雨日数为年降水量大多在是我国降水量年暴雨日数为各月均可发生主要集中在日最大降雨量可在年太阳总辐射照度为在我国属较少地区年日照时数大多在年日照百分率为月大多盛行年平均风速为沿海岛屿风速显著偏大台湾海峡平均风速在全国最大可达内陆大部分地区全年不足沿海为岛屿可达甚至超过年雷暴日数为西部偏多第条该区各二级区对建筑有重大影响的建筑气候特征值宜符合下列条件区年一遇的最大风速大于年平均气温高气温年较差小区年一遇的最大风速小于月西部云南的河月炎热湿润多雨无热带有时可达第条该区建筑基本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冬单体设计和构造处理宜开敞通透充分利用宜设遮阳防防雷击暴雨袭击及区内云南的河谷地区建筑物尚应注意屋面及墙身抗第五节第条干湿季分明多雾气温的年较差偏小日较差偏大日照较少部分地区冬季气温偏低该区建筑气候特征值宜符合下列条件月平均气温为冬季强寒潮可造成气温大幅月平均气温为极端最高气温一般低于个别地方可达气温年较差为部分地区的最热月在年日平均气温低于或等于年平均相对湿度为年雨日数为年降水量在该区有干季与湿季之分湿季在月干季在月月多南到西南风西部多西南风年平均风速为年太阳总辐射照度为日年日照时数为年日照百分率为年大风日数为年降雪日数为东北部偏多最大积雪深度为该区年雷暴日数为年雾日数为第条该区各二级区对建筑有重大影响的建筑气候特征值宜符合下列条件气温年较差为气温日较差为气温年较差和气温日较差均为年雷暴日数偏多南部部分地区可超过年雾日数偏多可超过第条该区建筑基本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建筑物应满足湿季防雨和通风要求单体设计和构造处理宜使湿季有较好自然通风施工第六节第条南部气温较高比较湿润空太阳辐射强烈冬季多西南大风该区建筑气候特征值宜符合下列条件月平均气温为极端最低气温一般低于月平均气温为气温年较差为年平均气温日较差为冬季气温日较差最大可达年日平均气温低于或等于年平均相对湿度为年雨日数为年降水量为该区干湿季分明全年降水多集中在月或约占年降水总量的降水强度很小年太阳总辐射照度为年日照时数为年日照百分率为柴达木盆地为全国最高可超过月南部和其他地方大多为偏西风月北部地区多年平均风速一般为极大风速可超过大多在左右只及平原地区的年大风日数为最多可超过年雷暴日数为全部集中在年冰雹日数为年年沙暴日数为年降雪日数为年积雪日数为有现代冰川最大积雪深度为第条该区各二级区对建筑有重大影响的建筑气候特征值宜符合下列条件月凉爽气年降水量一般为可超过最大冻土深度达年沙暴日数为比较湿润多雷暴且雷击强度大超过年沙暴日数偏多可达第条防冻的要求夏天不需建充分利用太阳能等节能地基及地下管道应考虑冻土的影响区尚应注意冻土对建筑物地基及地下管道第七节第条南疆盆地冬季吐鲁番盆地酷热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均大风沙大山地积雪较厚日照丰富该区建筑气候特征值宜符合下列条件月平均气温为山地偏低盆地偏高极端最高气温各地差异很大盆地非常之高吐鲁番极端最高气温达到气温年较差大都在年平均气温日较差为年日平均气温低于或等于年日平均气温高于或等于于年降水量为是我国降水最少的地区降水量主要集中在月约占年总量的山地降水量年际变化小年日照百分率为月北疆西部以西北风为主南月大部分地区盛行西年平均风速为年大风日数为持续年大风日数超过是全国沙暴日数最多的地区年沙暴日数最多可达年降雪日数为第条该区各二级区对建筑有重大影响的建筑气候特征值宜符合下列条件为北疆寒冷中心为北疆炎热中心日平均气温高于或等于年降水量少于基本雪压值小于最大冻土深度为基本雪压值偏高为最大积雪深度为高山终年积雪冬季多阴区冬季严寒年降水量小于最大冻土深度为日平均气温高于或等于夏季干热平均风速偏小常年干燥少雨年降水量小于多风沙天气吐鲁番盆地夏季酷热日平均气温高于或等于高于或等于第条该区建筑基本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防冻要求夏季部分争建筑物应采取减少外露面积充结构上应考施工应注意区处尚应注意冻土对建筑物的地基及地下管道的附录一全国气候要素分布图附图一月平均气温分布图附图七月平均气温分布图附图气温年较差分布图附图年平均气温日较差分布图附图一月平均相对湿度分布图附图七月平均相对湿度分布图附图年降水量分布图附图最大积雪深度分布图附图冬季风向玫瑰图分布图附图夏季风向玫瑰图分布图附图全年风向玫瑰图分布图附图年日照时数分布图附图年总光照度分布图附图年扩散光照度分布图附图年太阳总辐射照度分布图附图冬季太阳总辐射照度分布图附图夏季太阳总辐射照度分布图附图最大冻土深度分布图附图年雷暴日数分布图附图年沙暴日数分布图附图年冰雹日数分布图附录二全国主要城镇气候参数表附表全国主要城镇气候参数表附表。

房屋建筑采光节能设计

房屋建筑采光节能设计

房屋建筑采光节能设计吴雄熙(雅克设计有限公司,海南海口570100)摘要:文章主要阐述了光、热环境中的房屋建筑节能设计的矛盾,以及在房屋建筑节能设计过程中的被动采光设计和主动采光设计,并对解决房屋建筑节能设计的矛盾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房屋建筑设计节能采光设计1光、热环境中建筑节能设计的矛盾建筑节能设计中,太阳辐射能的利用是一把双刃剑,既有益处,但也存在着在分区标准和设计要求两方面的矛盾。

1.1分区标准上的矛盾光气候条件下建筑设计以“中国光气候分区图”为参照可划分为5个光气候分区;在热工方面以“全国建筑热工设计分区图”为标准划分为5个区;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则按“中国建筑气候区划图”将城市气候划分为2级区划系统作为日照间距控制的标准。

光气候分区是以照度为指标的,而热工分区与建筑气候分区则主要以温度为指标。

后两者的区划范围基本一致,但与光气候分区却差异较多,同一地区可能分属不同区划范围,具有不同设计要求。

因此须综合考虑“光气候分区”和“建筑热工分区”及“建筑气候区划”要求,制定完善的光气候分区标准和物理环境参数。

1.2节能设计要求的矛盾设计中建筑将天然光有效引入室内,在满足视觉功能要求下,又要节约照明用电,这一设计要求就必然要求建筑布局时加大间距,减少对天然光的遮挡,并合理增加采光口的数量和大小。

热工节能设计的要点是冬季将阳光引入建筑,提高室内温度;同时夏季需有效防止热辐射,减少空调制冷能耗,这就需要适当控制建筑门窗洞口大小,减少建筑体型变化。

综上论述,在设计中采光节能和热工节能对建筑的不同要求势必会产生矛盾。

因此,建筑节能设计应全面分析不同环境中的影响因素,找出最佳平衡点。

下面我们主要从被动设计和主动采光设计两个方面对建筑采光节能设计进行探讨。

2被动式采光设计被动式采光设计是一项充分考虑建筑所处地域周边环境,四季光照以及功能性要求的基础上,通过对建筑固件,如直立窗、天窗、玻璃材质隔断、光反射板、百叶窗以及室内表面的一次性设计,其最大限度的利用建筑在各个时段可能获得的自然光进行照明。

民用建筑统一规范 条文说明

民用建筑统一规范 条文说明

目次1 总则 (3)3 基本规定 (4)3.1民用建筑分类 (4)3.3建筑气候分区对建筑基本要求 (4)3.4建筑与环境 (4)3.5建筑模数 (5)3.6防灾避难 (6)4 规划控制 (7)4.1建筑基地 (7)4.2建筑突出物 (10)4.3建筑连接体 (11)4.4建筑高度 (12)5 场地设计 (13)5.1建筑布局 (13)5.2道路与停车场 (13)5.3竖向 (15)5.4绿化 (15)5.5工程管线布置 (16)6 建筑物设计 (17)6.1无标定人数的建筑 (17)6.2平面布置 (17)6.3层高和室内净高 (18)6.4地下室和半地下室 (18)6.5设备层、避难层和架空层 (19)6.6厕所、卫生间、盥洗室和浴室 (20)6.7台阶、坡道和栏杆 (21)6.8楼梯 (22)6.9电梯、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 (26)6.10墙身和变形缝 (27)6.11门窗 (27)6.12建筑幕墙 (28)6.13楼地面 (29)6.14屋面 (30)6.15吊顶 (31)6.16管道井、烟道和通风道 (31)页脚内容16.17室内外装修 (32)7 室内环境 (33)7.1光环境 (33)7.2通风 (35)7.3热湿环境 (36)7.4声环境 (38)8 建筑设备 (41)8.1给水排水 (41)8.2暖通空调﹙燃气﹚ (42)8.3建筑电气 (44)页脚内容21 总则1.0.1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标[2013]169号文的要求,对国家标准《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进行全面修订本规范是在原《民用建筑设计通则》(以下简称“通则”)基础上修编改名为《民用建筑设计统一规范》。

“通则”自实施近8年来,在规范编制、工程设计、标准设计等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国家经济技术发展和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21世纪初期对各项民用建筑工程在功能和质量上有更高、更新的要求。

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2019 条文说明

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2019 条文说明

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GB50352-2019条文说明1总则1.0.1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标[2013]169号文的要求,对国家标准《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进行全面修订。

本标准是在原《民用建筑设计通则》(以下简称原《通则》)基础上修编改名为《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

原《通则》自实施以来,在标准编制、工程设计、标准设计等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国家经济技术发展和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21世纪初期对各项民用建筑工程在功能和质量上有了更高、更新的要求,节能、绿色理念的强化,使得建筑形式越来越多样化、功能复杂化、综合化,加之新材料、新技术也不断涌现,因此需要对原标准进行修订,作为各类民用建筑设计和民用建筑设计标准编制必须遵守的共同规则的重要通用标准,以保障民用建筑工程使用功能和质量,确保建筑物使用中的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身体健康,维护公共利益,保护环境,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本着“增、留、删、改”四原则对原《通则》进行修订。

1.0.2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的民用建筑设计。

由于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国城乡经济和技术水平都有了很大提高,无论是城市还是村镇,对民用建筑工程质量都不能放松。

本标准作为国家标准应适用于城乡。

乡镇建筑规模小、标准低,但本标准的日照、通风、采光、隔声等规定在乡镇广大地区更容易做到,地方上也可根据本标准内容和具体情况制订地方标准或实施细则。

1.0.3根据原《通则》中的设计基本原则和现代要求,加以补充和发展。

如人、建筑、环境的相互关系,是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体现以人为本原则等,这些要求无量的指标,但作为设计的重要理念和原则,不可忽视。

国家有关的工程建设的法律、法规主要是指《建筑法》《城乡规划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等。

根据《城乡规划法》,将第5款改为“满足当地城乡规划的要求”,强调本标准适用于城市和乡村。

为了打破当前城市风貌“千城一面”、建筑缺乏地域特色等问题,增加了“宜体现地域文化、时代特色”的要求。

住宅设计规范强制性条文2021版

住宅设计规范强制性条文2021版

住宅设计规范强制性条文2021版第一章设计总则3.1.1 住宅建设应符合城市规划要求,保障居民的基本生活条件和环境,经济、合理、有效地使用土地和空间。

(住宅建筑规范)3.1.2 住宅选址时应考虑噪声、有害物质、电磁辐射和工程地质灾害、水文地质灾害等的不利影响。

(住宅建筑规范)3.1.3 住宅应具有与其居住人口规模相适应的公共服务设施、道路和公共绿地。

(住宅建筑规范) 6.1.4 住宅的设计与建造应与地区气候相适应,充分利用自然通风和太阳能等可再生资源。

(省住宅设计标准)3.1.5 住宅结构在规定的设计使用年限内必须具有足够的可靠性。

(住宅建筑规范)3.1.6 住宅应具有防火安全性能。

(住宅建筑规范)3.1.7 住宅应具备在紧急事态时人员从建筑中安全撤出的功能。

(住宅建筑规范)3.1.8 住宅应满足人体健康所需的通风、日照、自然采光和隔声要求。

(住宅建筑规范)3.1.9 住宅建设的选材应避免造成环境污染。

(住宅建筑规范)5.2.6 住宅建筑中设有管理人员室时,应设管理人员使用的卫生间。

(住宅建筑规范)3.1.4 住宅应按套型设计,套内空间和设施应能满足安全、舒适、卫生等生活起居的基本要求。

(住宅建筑规范)3.1.1 住宅应按套型设计,每套住宅应设卧室、起居室(厅)、厨房、卫生间等基本空间。

(省住宅设计标准)(住宅设计规范)5.1.1 每套住宅应设卧室、起居室(厅)、厨房和卫生间等基本空间。

(住宅建筑规范)5.4.5 电梯不应与卧室、起居室(厅)紧邻布置,受条件限制需要紧邻布置时,必须采取有效的隔声和减振措施。

(省住宅设计标准)4.3.1 厨房应有直接采光、自然通风。

(省住宅设计标准)(住宅设计规范)4.3.2 厨房应配置洗涤池、操作台、灶台及排油烟机等设施或预留位置。

(省住宅设计标准)(住宅设计规范)(住宅建筑规范)4.4.2 卫生间应设置便器、洗浴器、洗面器等设施或预留位置;布置便器的卫生间的门不应该直接开在厨房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