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通信复习总结题纲

合集下载

微波复习(总结材料版)

微波复习(总结材料版)

1、 传输线阻抗公式2、半波长阻抗重复性3、1/4波长阻抗倒置性4、 反射系数1)定义:反射波与入射波之比2)无耗传输线上反射系数的模不变5、 驻波比1)定义:电压或电流波的最大值与电压或电流波的最小值之比特性阻抗和传播常数是反映传输线特性的特征量 6、 行波状态(匹配状态)当Z L =Z C 时, ,亦即匹配时:无反射波,即行波状态电压与电流同相tan ()tan L c in c c L Z jZ l Z l Z Z jZ lββ+=+(()2in in Z l n Z l λ+=2[(21)4()c inin Z Z l n Z l λ++=2-Γ=Γj lL eβΓ=ΓL in C in C Z Z Z Z -Γ=+L C L L CZ Z Z Z -Γ=+(1)()(1)in CZ z Z +Γ=-Γmax min 11U U ρ+Γ==-Γ0L Γ=00j z j z ccU U U e U U I e Z Z ββ++-+-====在时域电压电流振幅沿线不变相位随线长增加而连续滞后阻抗沿线不变,等于特性阻抗负载吸收了全部功率行波状态即传输线匹配状态,这时传输效率最高、功率容量最大、无反射,是传输系统追求的理想状态。

7、 驻波状态(全反射) 1)、短路线负载端短路 -全反射。

短路时,反射系数为-1 Z=0处(负载端), UL=0离负载L 处(Z=-l ),有()()()()00,cos 1,,cu t z U t z i t z u t z Z ωβϕ+=-+=001CU U I U Z ++==0z θϕβ=-1,0==Γρin L cZ Z Z ==in L P P P +==0,1L L Z =Γ=-0000()2sin 2()cos j z j z j z j zc c U U e e jU z U U I e e z Z Z ββββββ+-+++-=-=-=+=22(2)tan 0()in c in j l j l j l L U Z jZ lI P l e e e ββπββ--±-===Γ=Γ=-=短路线的几个特点:电压、电流的驻波分布:随时间变化时具有固定的波腹、波节点。

微波技术与天线》复习提纲

微波技术与天线》复习提纲

《微波技术与天线件》复习提纲绪论:01、微波波段的波长和频率。

02、微波波段的特点。

第一章:1、传输线的概念。

2、传输线的分类及其传输电磁波的类型。

3、长线和电长度的概念。

4、传输线的等效电路模型。

5、传输线单位长度的串联阻抗和并联导纳,特性阻抗。

6、均匀传输线方程的定解。

7、传输线的特性参数:特性阻抗,传播常数,相速度和相波长。

8、传输线的输入阻抗,四分之一波长变换性,半波长的重复性。

9、长线上的阻抗能否直接测量?10、反射系数,终端反射系数。

11、驻波系数和行波系数,波腹点和波节点的位置,相邻波节(腹)点的距离,相邻波节点与波腹点的距离。

12、反射系数与驻波比的关系,反射系数的测量。

13、无耗长线的行波工作状态:条件,电压和电流的分布,输入阻抗,反射系数,驻波比,传输功率,在反射系数圆上的位置。

14、无耗长线的驻波工作状态:条件,电压和电流的分布,阻抗的分布,波腹(节)点位置,反射系数,驻波比,传输功率,在反射系数圆上的位置。

15、行驻波工作状态:条件,电压和电流的分布,阻抗的分布,在反射系数圆上的位置。

16、长线上传输功率与效率。

17、阻抗匹配的概念,共轭匹配和无反射匹配。

18、在圆波导中存在的波型和不存在的波型。

19、圆波导中的最低波型和该模式应用的场合。

20、带状线和微带线的结构及其传输的波型。

21、课堂上讲过的例题。

第二章:1、微波传输系统的组成。

2、端口和参考面。

3、归一化阻抗,归一化电压和归一化电流的概念,单位。

4、微波网络的特性。

5、双端口网络的Z和Y参数矩阵,性质(无耗,互易,对称)。

6、双端口网络的A参数矩阵,性质(无耗,互易,对称),应用。

7、S参数矩阵,各参数含义,性质。

8、各参数间的关系。

9、双端口网络S参数的讨论。

10、输入反射系数和负载反射系数的关系。

11、S参数的简单测量。

12、双口网络的功率增益。

13、双端口网络的工作特性参数。

14、矩形波导中的不连续性:膜片(电容和电感),谐振窗,销钉(电容和电感),波导阶梯(E面和H面)的结构及等效元件。

微波复习资料(情况总结版)

微波复习资料(情况总结版)
电压振幅为最小值(波节)
1)纯阻性负载
当时
是<0的实数
负载端为电压波节点。(极限情况为短路)
当(纯电阻负载)时
是>0的实数
负载端为电压波腹点。(极限情况为开路)
当负载为感性阻抗时,离开负载第一个出现的是电压波腹点、电流波节点(U曲线斜率为负)。
当负载为容性阻抗时,离开负载第一个出现的是电压波节点、电流波腹点(U曲线斜率为正)。
理想定向耦合器直通端与耦合端相差90度。
15、求功分器输出线特性阻抗和输出端口的反射系数
一无耗T形分支,源阻抗为50Ω,输入功率以2:1的比率分配给两条输出线。求输出线特性阻抗和输出端口的反射系数。
解:
从150Ω输出线看进去,阻抗为 (并联),
而从75Ω线看进去,阻抗为 。
因此,从这两个端口看进去的反射系数为
最大、最小的模式称为主模,其他模称为高次模。矩形波导的主模是TE10模。
Or K>Kc,F>Fc
=
TE10模场强与y(波导窄边)无关,场分量沿y轴均匀分布
11、传输线谐振器:什么是传输线谐振器;开路线/短路线等效为串联/并联谐振器
传输线谐振器是指将一段传输线一端短路、开路或接电抗负载所构成的谐振电路。
因为
由此可见,如果在Smith圆图上已知某个归一化阻抗点,则沿着反射系数圆旋转后的对应点就得到与之对应的归一化导纳值,所谓阻抗倒置性。
开路点和短路点互换。
上半圆为容抗。
下半圆为感抗。
电压最大点与最小点互换。
平面坐标轴反向。
例6由负载求输入阻抗Zin和驻波比ρ。
已知传输线的特性阻抗ZC=50Ω,负载阻抗ZL=50+j50Ω。求离负载l=0.25λ处的输入阻抗和驻波比。

微波通信复习题纲

微波通信复习题纲

数字微波复习题1、微波通信是利用什么来携带信息,且通过什么在空间传若干相互无关信息,且还能微波通信是一种先进的通信方式,它利用微波来携带信息,通过电波空间同时传送2、微波通信的优点是什么?什么被称为现代通信的三大主要手段?P1它具有传输容量大,长途传输质量稳定、投资少、建设周期短和维护方便等特点3、据所传基带信号的不同,微波通信分为哪两种制式?根据所传输基带信号的不同。

微波通信又分为模拟微波通信系统和数字微波通信系统4、数字微波通信有哪些特点,微波的频率范围是多少?P2微波通信最基本的特点可以概括为6个字:“微波、多路、接力“。

数字微波除了上面微波通信的普遍特点外,还具有数字通信的特点(1)抗干扰性强,整个线路噪声不累积。

(2)保密性强,便于加密。

(3)器件便于固态化和集成化,设备体积小、耗电少。

(4)便于组成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

5、试画出数字微波通信系统方框图,(0—2)且说明各框图的作用?P3(1)用户终端用户终端指直接为用户所使用的终端设备,如自动电话机、电传机、主版机和调度电话机等(2)交换机交换机是用于功能单元、信道式电路的暂时组合以保证按要求进行通信操作的设备。

用户通过交换机进行呼叫连接,建立暂时的通信信道或电路。

这种交换可以是模拟交换,也可以是数字交换。

(3)数字终端机数字终端机的基本功能是把来自交换机制多路音频模拟信号变换成时分多路数字信号送往数字传输信道,以及把数字微波传输信道收到的时分多路数字信号反变换成多路模拟信号,送到交换机(4)微波站微波站的基本功能是传输数字信息。

按工作性质不同,可分为数字微波终端站、数字微波中继站和数字催泪岔路站三类。

终端站、中继站、分路站6、数字微波传输方式有哪些性能指标,怎么定义的?P4(1)传输容量(2)频带利用率(3)传输质量7、数字微波传输方式有哪两类?P6 无线电波的电场、磁场及电磁能场有哪些基本关系?P51数字信号传输方式一般分为基带传输和频带传输两大类无线电波的电场、磁场及电磁能流之间具有如下一些基本关系和基本性质(1)电场、磁场和能流传输方向(即电波传输方向)相互垂直,它们之间是一个右手螺旋的关系。

微波技术复习提纲

微波技术复习提纲

微波技术与天线复习提纲第一章 绪论第二章 传输线理论1 无损耗传输线方程解的表达式及物理意义。

2 长线理论中,有哪三套参量来描述传输状态?它们之间有何关系?3 传输线的三种工作状态及其特点。

4 相速和相波长的计算公式。

5 用阻抗圆图(或导纳圆图)计算传输线的输入阻抗、反射系数、驻波系数等参量,使用圆图应注意的问题。

6 什么是特性阻抗0Z 、波阻抗η、输入阻抗i Z ?第三章 微波传输系统1 TE 波、TM 波、TEM 波的特点及波阻抗表达式。

2 色散波与无色散波的特性比较,以及填充介质后公式的修改。

3 在色散系统中,例如波导中,什么叫工作波长λ、截止波长c λ和波导波长g λ?它们之间有何区别和联系?4 矩形波导中的波形如何标法?波型指数m 、n 有何意义?TE 、TM 波的m 、n 有何规定?5 简要说明矩形波导中,10TE 波场结构的特点及传输参量。

6 矩形波导的传输条件是什么?7 圆波导中波型指数n 、i 的意义及截止波长表达式。

8 同轴线中主型波是什么?为保证单模传输,应如何选择同轴线尺寸?第四章 微波网络1矩形波导10TE 波的等效阻抗公式。

2 S 矩阵、A 矩阵是如何定义的?S 矩阵各矩阵元的物理意义是什么?3 互易网络、无损耗网络、互易无损耗网络的S 矩阵的性质。

4 表4-2,简单双口网络的A 矩阵、[]A 矩阵。

5 当n 口网络参考面移动时,网络[S]的矩阵如何变化?6 n 级双口网络的[A]有何性质?第五章 微波元件1 匹配负载的功能及传输。

2 分析同轴线S 型扼流活塞的工作原理。

3 什么叫E-T 、H-T 接头,有何特性?4 什么叫魔T ,有哪些特性?魔T 的散射矩阵的推导,有何应用?5 微波电桥、同轴S 型扼流活塞、旋转极化式衰减器的工作原理。

微波复习提纲

微波复习提纲

第1章概论1微波与射频概念、微波与射频的特点、微波通信系统 第2章电磁场与电磁波的基本理论1、麦克斯韦方程组的微分形式和积分形式及其意义。

能化简到波动方程。

(注意复数形式)2、介质本构方程 (D,J,B,H 、等之间的关系,注意线性媒介的特点)3、坡印廷定理 注意无界均匀电介质中,表征能量流的矢量S 与E ,H 之间的关系。

特别注意η本征阻抗。

4、波动方程 建议自行推到一次,注意得到波动方程的简化条件。

(可以用数学变换方式推到(如傅里叶变换)。

5、介质中的平面波、自由空间中的平面波、导电媒质中的平面波 注意复介电常数(2.6.4)和传播常数γ,相位常数β,波长λ等参数之间的关系。

6、波的极化 1)线极化波2)椭圆极化波3)圆极化波等几种极化的特点。

计算:1)能对理想空间中的电磁波传输参量的计算,如给定E 算H ,或给定H 算E 。

习题2.5给定H 算E 。

第3章传输线理论认真推导、理解以下公式,并能熟练应用)](1[)()]()([122)()](1)[()()(22)(00000000d Z d V d V d V Z e Z Z I V e Z Z I V d I d d V d V d V e Z I V e Z I V d V d j L L d j L L dj L L d j L L Γ-=-=--+=Γ+=+=-++=+-+-+-+-ββββdtg jZ Z d tg jZ Z Z d I d V d Z L L in ββ++==000)()()( )(1)(1)()()(0d d Z d I d V d Z in Γ-Γ+==)2(2200200)(d j L d j L dj L L d j L L L L L e e e Z Z Z Z e Z I V Z I V VV d βφβββ----+-Γ=Γ=+-=+-==ΓL Lj L j L L L L L e e Z Z Z Z Z Z Z Z φφΓ=+-=+-=Γ0000]1[1)(]1[)()2(0)2(d j L dj L d j L d j L L L e e V Z d I e e V d V βφββφβ--+--+Γ-=Γ+= 212)]2cos(21[)(d V d V L L L Lβφ-Γ+Γ+=+ LL d V d V VSWR Γ-Γ+==11)()(minmax通常选取驻波最小点距负载的距离用m in d 表示,此时有: ]1)[()(m in m in L d V d V Γ-=+]1)[()(min min L d I d I Γ+=+所以: V S W RZ d I d V d I d V d Z L L in 0min min min min min ]1)[(]1)[()()()(=Γ+Γ-==++通常选取驻波最大点距负载的距离用max d 表示,此时有。

微波技术复习提纲

微波技术复习提纲

微波技术与天线复习提纲第一章均匀传输线1、微波传输线微波传输线试用以传输微波信息和能量的各种形式的传输系统的总称,它的作用是引导电磁波沿一定的方向传输,因此又称为导波系统,其所引导的电磁波又成为导行波。

2、均匀传输线一般将截面尺寸、形状、媒质分介、材料及边界条件都不变的导行波系统称为规则导行系统,又称为均匀传输线。

微波传输线的分类:①双导体传输线②波导③介质传输线3、均匀传输线方程4、均匀传输线方程的解传输线边界条件通常有以下三种:5、传输线工作特性参数传输线工作特特性参数主要有特性阻抗,传播常数,相速与波长。

特性阻抗:将传输线上导行波的电压和电流值比定义为传输线的特性阻抗,用Z0来表示。

它与工作频率有关,由传输线自身分布参数决定,与负载和电源无关。

传播常数:相速Vp与波长:传输线上相速定义为电压电流入射波(或反射波)等相位面沿传播方向的传输速度,6、传输状态参量传输线状态参量主要有输入阻抗,反射系数,驻波比等。

反射系数:定义传输线上任意一点z处的反射波电压(或电流)与入射电压(或电流)之比为电压(电流)反射系数。

入射阻抗与反射系数的关系:当z=0时,Γ(0)=Γ1,则终端负载阻抗Z1与终端反射系数Γ1的关系为:Γ1=(Z1-Z0)/(Z1+Z0)驻波比:ρ=|U|max /|U|min其行波系数为:K=1/ρ7、行波状态行波状态就是反射系数的传输状态,此时的反射系数Γ1=0,而负载阻抗等于传输线的特性阻抗,即Z1=Z0,也可以称此时的负载为匹配负载。

8.纯驻波状态纯驻波状态就是全反射状态,即终端反射系数Γ1=1。

9.行驻波状态10.传输线上的损耗可分为回波损耗和插入损耗回波损耗:(α=0),插入损耗:(α=0)..11.阻抗匹配分别是负载阻抗匹配,源阻抗匹配,共轭阻抗匹配。

负载阻抗匹配是负载阻抗等于传输线的特性阻抗的情形;电源内阻等于传输线特性阻抗时,电源和传输线是匹配的,这种电源称之为匹配电源。

微波技术基础复习大纲分析

微波技术基础复习大纲分析

微波技术基础1 绪论1、微波的频率(P1),微波的波段(P2)2 传输线理论2.1 传输线方程的解1、长线理论和相关概念2、长线方程(或传输线方程)的导出3、解长线方程得到电压波和电流波的表达式,三种边界条件会得到不同的表达形式 2.2 长线的参量1、长线的特性参数(特性参数指由长线的结构、尺寸、填充的媒质及工作频率决定的参量,和负载无关的参数)1)特性阻抗0Z (P15):0U U R j L LZ I I G j C Cωω+-+-+==-=≈+2)传播常数γ(P13):j γαβ=+,通常情况下衰减常数0α=,则j γβ=。

3)相速度p v 和相波长p λ(P14):通常2p p v fπλλβ===根据相速度的定义2p f v ωπββ==,而LC β=(P13),因此p v LC= 在这里出现了波的色散特性的描述。

2、长线的工作参数1)输入阻抗in Z :()()()()000tan tan L in L U z Z jZ z Z Z I z Z jZ z ββ+==+这个公式有多种变形: ① ()()()000tan tan Z z jZ dZ z d Z Z jZ z dββ++=+当2d n λ=*时,()()Z z d Z z +=,均匀无耗线具有2λ的周期性。

当24d n λλ=*-时,()()20Z z d Z z Z +*=,均匀无耗线具有4λ的阻抗变换特性。

(感性↔容性,开路↔短路,大于0Z ↔小于0Z ) 当终端0L Z Z =时,任意位置的输入阻抗都为0Z 。

② 输入导纳()()()()000tan 1tan L in L inI z Y jY z Y Y U z Y jY z Z ββ+===+,其中001Y Z =,1L L Y Z =(P20) 2)反射系数()z Γ(这里反射系统通常指电压反射系数):()()()200j zL L U z Z Z z eU z Z Z β--+-Γ==+(反射系数是一个复数) (电流反射系数()()()()200j zL i L I z Z Z z e z I z Z Z β--+-Γ===-Γ+)由于0L j L L L L Z Z e Z Z φ-Γ==Γ+,因此()()2L j z L z e βφ--Γ=Γ(P21)输入阻抗和反射系数之间的关系:()()()011z Z z Z z +Γ=-Γ,()()()0Z z Z z Z z Z -Γ=+。

(完整版)微波技术与天线考试复习重点(含答案)汇总

(完整版)微波技术与天线考试复习重点(含答案)汇总
微波技术与天线复习提纲(2011级)
一、思考题
1.什么是微波?微波有什么特点?
答: 微波 是电磁波谱中介于超短波与红外线之间的波段,频率范围从300MHZ到3000GHZ,
波长从0.1mm到1m;微波的特点 :似光性、穿透性、宽频带特性、热效应特性、散射
特性、抗低频干扰特性、 视距传播性、 分布参数的不确定性、电磁兼容和电磁环境污染。
等于与曲线相交链的电流。由于空心金属波导中不存在轴向即传播方向的传导电流,故必要
求有传播方向的位移电流,由位移电流的定义式可知,要求一定有电场存在,显然这个结论
与TEM波的定义相矛盾,所以,规则金属内不能传输TEM波。
22.圆波导中的主模为TE11模 ,轴对称模为TM01模 ,低损耗模为TE01模。
l
l
,理想相移
e
0

S=
0
ej
,理想隔离器
0
0
j
0
S=

e
1
0
36.功率分配元器件的定义,并举例说明有哪些?
答:将一路微波功率按比例分成几路的元件称为功率分配元件,
主要包括定向耦合器、
功率
分配器以及各种微波分支器件。
37.简述双分支定向耦合器的工作原理,并写出3dB双分支定向耦合器的[S]矩阵。
答:假设输入电压信号从端口“①”经A点输入,则到的D点的信号有两路,一路由分支线直达,其波行程为λg/4,另一路由A→B→C→D,波行程为3λg/4,;故两条路径到达的波行程差为λg/2,相应的相位差为π,即相位相反。因此若选择合适的特性阻抗,使到达
H面:含最大辐射方向,磁场矢量所在的平面(由磁场方向和最大辐射方向构成的平面)。
43.简述什么是天线的极化,极化的分类?

微波技术与天线复习提纲终极整理

微波技术与天线复习提纲终极整理

微波技术与天线”课程复习提纲一、微波基本概念21.了解微波的基本概念:频率、波长等32.了解微波的主要特性3二、传输线基本理论41.了解传输线的特性参量(反射系数、驻波比、驻波相位、输入阻抗、输入导纳等)传输线任一截面特性参量的计算,周期性与倒置性在解题中的应用。

42.掌握传输线的工作状态与终端负载的关系,了解传输线的三种工作状态及相关特性参量的特点。

63.熟悉圆图的基本特点(特殊点、线、半圆、圆)64.掌握用圆图确定均匀无耗传输线任意截面的特性参量以及解决传输线的阻抗/导纳调配的问题。

6三、微波传输线71.熟练掌握三种主要微波传输线(矩形,圆柱形,同轴)的模式的场分布及其特点,能作出或判断传输线横截面的模式图。

72.掌握各种传输线特性参量及其运用。

83.了解波导传输线的截止波长分布图及其应用。

9四、微波网络参量101.了解散射参量S 参量和转移参量A 参量的基本概念102.了解S 散射矩阵和A 转移矩阵各参量的意义103.了解S 参量和A 参量的基本特性及应用114.掌握简单双端口网络S 参量和A 参量的确定11五、微波谐振器111.了解微波谐振腔的基本概念及基本参数112.了解三种同轴腔的结构和特点以及谐振波长的确定113.掌握矩形腔和圆柱腔的特点及谐振波长的确定。

124.了解的环行腔的特点及谐振波长的确定。

15六、微波元器件171.了解阻抗与连接分支元件的结构,特点及工作原理。

172.了解波的激励与耦合的基本方法,熟练掌握激励和耦合元件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22 3.了解微波铁氧体的三种主要效应(铁磁谐振、场移效应、法拉第旋转)及其相应器件(隔离器、环行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3七、天线251.理解、掌握天线的常用参量及计算252.了解常见天线的基本类型,结构和特点27八、微波测量(实验)291.了解微波基本实验测量系统组成292.了解微波基本参量的测量方法。

29附录301.作业30、微波基本概念1.了解微波的基本概念:频率、波长等⑴微波常用单位:frequency : (频率单位) GHz / kMHz ,wavelength : (波长单位) M-mm2 .了解微波的主要特性⑴类光性可见光--电磁波-- 直线传播,反射,侥射,折射等微波-- 电磁波-- 基本直线传播,较强的反射能力,较弱的侥射能力,直线传播,较强反射定向、定位、现代大多数雷达均为微波雷达⑵穿透性微波有几个特殊波段(8mm,3mm )的电磁波不受高空大气游历层的反射,可穿透电离层进出外层空间-------------------- 宇宙窗口⑶量子特性⑷High Power Microwave / HPM ( 高功率微波 /射频,电磁,微波弹)⑸宽频特性⑹渡越时间效应与传播延时效应 ⑺类声性⑻热效应 Heat Efect ⑼非热效应二、传输线基本理论1 . 了解传输线的特性参量 (反射系数、驻波比、驻波相位、输入阻抗、输入导纳等)输线任一截面特性参量的计算,周期性与倒置性在解题中的应用。

微波通信技术期末复习

微波通信技术期末复习

微波通信技术期末复习微波通信技术简答题&1微波通信概述1.数字微波通信的特点?传输容量大,效费比高,抗干扰能力强,可采用再生中继实现高质量的远距离传输,可与程控数字交换机直接接口,数字通信易于加密,适宜于集成化。

通信频段的频带宽,受外界干扰的影响小,通信灵活性较大,天线增益高、方向性强,投资少、建设快。

2.数字微波通信的组成?终端站(发射、接收)、中间站(中频转接/微波转接/直接转接/无源转接)、再生中继站(基带转接)、枢纽站 &2微波信号的传播1.自由空间条件?均匀无损耗的无限大空间;各向同性;充满理想介质,电导率为0,εr=1、μr=1。

满足上述条件的空间不存在电磁波的反射、折射、散射、色散。

2.自由空间传播损耗定义?电波在自由空间中传播时,其能量会向空间扩散,因此单位面积上接收到的电波能量会降低,距离越远,单位面积上接收到的能量也越少。

这种由于扩散而引起的电波损耗称为自由空间传播损耗。

3.自由空间传播损耗公式推导?假定发射功率为PT ,发射天线为各向均匀辐射,即增益为1。

则在以发射源为中心、半径为d 的球面上单位面积的接收功率为则定义自由空间损耗为两边取对数4.衰落产生的机理与分类从发生衰落的物理原因看,有闪烁衰落、K 型衰落及波导型衰落三种。

闪烁衰落:由于对流层散射到收信点的多径电场强度叠加在一起,形成了闪烁衰落。

持续时间短,电平变化小,一般不至于造成通信中断。

K 型衰落:由多径传输引起的干涉型衰落,由于直射波和反射波到达收信端的相位不同互相干涉造成的电波衰落。

在对流层中行程差是随K 值变化的,故称K 型衰落,又称多径衰落。

除地面效应外,大气中的突变层也会产生发射和散射,形成多径衰落。

波导型衰落:由于各种气象条件的影响,如早晨地面被太阳晒热,夜间地面的冷却,以及海面和高气压地区会形成大气层中的不均匀结构。

当电磁波通过对流中这些不均匀结构时,将产生超折射现象,形成大气波导。

西院微波技术基础复习提纲1

西院微波技术基础复习提纲1

1.定向耦合器的能力越强,则C 越大。

( )2.由于设计技术的提高,三端口网络可以同时满足无耗、互易,又完全匹配。

( )3.散射参数是从归一化的电磁波出发定义的网络参数。

( )4.通常人们把TEM 波传输线称为长线。

( )5.传输线的本征阻抗就是指的特性阻抗。

( )1.微波的频率范围为: MHz 至 GHz ,按照波长分为: 波、 波、 波和 波。

2.电磁波可分为自由空间波和导波,自由空间波是指在 传播的电磁波,导波是指在含有的空间传播的电磁波。

其中,相速度与群速度方向一致的导波为 波,相速度与群速度方向相反的导波为波。

3.在无耗导波系统中,传播波的 时均值与 时均值彼此相等。

4.导模是指 ,又称 模、正规模。

同轴线传输的导模为 模,矩形波导传输的导模为 模,这些导模在传输中存在严重的 现象,并具有截至特性。

每种导模都具有相应的截至频率c f ,那么只有当工作频率f (大于、小于或等于)截至频率c f 时才能在该矩形波导中传输。

5.矩形波导的主模是模,若矩形波导长为a 、宽为b ,此时的截止波长10c λ为;圆形波导的主模是模,第一高次模是模,若圆波导的半径为a ,工作波长为λ,那么圆波导工作在主模的条件为:。

脊波导的主模是TE 10 模,扇形波导的主模是1 模,椭圆波导的主模是模。

6.波导正规模具有三种特性:、 、 。

任何传输系统的边界条件发生变化,都会引起模式之间的能量耦合,激励出新的场模式。

激励出新模式需要满足的两个条件为: 、1、选择波导的原则是什么?(9分)答:2、阐述无耗传输线的三种工作状态;阐述在行波状态下的工作参量以及特点。

(11分) 答:1、(20分)有一个空气填充的铜制圆波导,其半径a 为 1.9cm ,要传输的信号的工作频率6f GHz =,问:(1)该信号在圆形波导中传播的导模是什么?是否存在简并。

(2)求该信号的导波波长g λ、相速度p v 和群速度g v 。

(在整个计算过程和结果均保留到小数点后面第三位,在计算中可能会用到的值:'11 1.841u =;01 2.405u =0.632=0.632=)2、(20分)求下图二端口归一化网络的散射矩阵[]S 。

微波技术基础复习提纲 (1)

微波技术基础复习提纲 (1)

微波技术基础复习提纲
绪论
掌握微波波段的范围、划分、特点,了解微波的应用和研究方法。

传输线理论
掌握“长线”与“短线”、“分布参数”及“分布参数电路”概念;
掌握微波传输线等效电路的分析方法和主要结论;
熟练掌握TEM 模无耗传输线的常用公式及其应用;
熟练掌握阻抗圆图的形成原理、性质和特殊点、线、圆的位置;
熟练掌握阻抗、导纳圆图的应用; 熟练掌握
4
λ、并联单、双枝节阻抗匹配器的原理、调配过程和计算、不足及解决办法。

波导理论
熟练掌握电磁波在矩形波导中传输时主型模和高次模式的各个主要参数的计算及应用; 熟练掌握电磁波在矩形波导中传输时的五个特点(要求列出相关参量公式) 熟练掌握矩形波导中主型模的场结构图、避内表面电流分布规律及其应用。

微波网络与元件
掌握微波网络的特点及网络分析的基本等效关系;
熟练掌握表4-2简单元件双口网络的A 参量的推导及结论;
熟练掌握双口网络级联时的A 参量的计算;
熟练掌握散射矩阵[]S 和转移矩阵[]A 的定义、性质、各参量的物理意义及其应用; 熟练掌握散射矩阵[]S 的参考面移动后,新旧散射矩阵[]S 参数间的关系; 熟练掌握无耗n 端口散射矩阵[]S 幺正性的证明及其应用;
熟练掌握二端口网络的外特性(技术指标)与散射参量的关系;
熟练掌握无耗互易二端口网络的基本性质。

微波复习(总结版)知识分享

微波复习(总结版)知识分享

1、 传输线阻抗公式2、半波长阻抗重复性3、1/4波长阻抗倒置性4、 反射系数1)定义:反射波与入射波之比tan ()tan L c in cc L Z jZ lZ l Z Z jZ lββ+=+(()2in in Z l nZ l λ+=2[(21)4()c in in Z Z l n Z l λ++=2-Γ=Γj lL e βin Cin CZ Z Z Z -Γ=+L C L L CZ Z Z Z -Γ=+(1)()(1)in CZ z Z +Γ=-Γ2)无耗传输线上反射系数的模不变5、 驻波比1)定义:电压或电流波的最大值与电压或电流波的最小值之比特性阻抗和传播常数是反映传输线特性的特征量 6、 行波状态(匹配状态)当Z L =Z C 时, ,亦即匹配时:无反射波,即行波状态电压与电流同相 在时域Γ=ΓLmax min 11U U ρ+Γ==-Γ0L Γ=00j z j z c cU U U eU U I e Z Z ββ++-+-====()()()()00,cos 1,,cu t z U t z i t z u t z Z ωβϕ+=-+=01CU U I U Z ++==电压电流振幅沿线不变相位随线长增加而连续滞后阻抗沿线不变,等于特性阻抗负载吸收了全部功率行波状态即传输线匹配状态,这时传输效率最高、功率容量最大、无反射,是传输系统追求的理想状态。

7、 驻波状态(全反射) 1)、短路线负载端短路 -全反射。

短路时,反射系数为-1 Z=0处(负载端), UL=00zθϕβ=-1,0==Γρin L cZ Z Z ==in L P P P +==0,1L L Z =Γ=-00()2sin j z j z U U e e jU z βββ+-+++=-=-离负载L 处(Z=-l ),有短路线的几个特点:➢ 电压、电流的驻波分布:随时间变化时具有 固定的波腹、波节点。

这是因为反射波与入 射波振幅相等,在波节点参考相位相反,相 互抵消,在波腹上相位相同,相互叠加。

微波重要知识点提要 (修复的)

微波重要知识点提要 (修复的)

重要知识点绪论1 微波的波长范围和频率范围波长:1m-0.1mm; 频率:300MHZ-3000GHZ ;第一章 传输线理论 1 导行波类型:(1)TEM 波(横电磁波):在导行波传播的方向(纵向)上,没有电磁场分量的电磁波;(2)TE 波(横电波):纵向0z E =,但0z H ≠ (3)TM 波(横磁波):纵向0z H =,但0z E ≠ 2 传输线的分类: (1)双导体传输线;(2)金属波导(矩形波导,圆形波导) (3)介质传输线; 3 传输线方程及其解(1)分析思路:化场为路,使用电阻R 、电导G 、电感L 和电容C 将传输线化为电网络;(2)传输线模型及其坐标系:[注]坐标系以终端为原点,坐标方向从负载至信源; (3)传输线方程的推导和解:理解 4 传输线的特性参数(1)特性阻抗,对于均匀无耗传输线;(2)传播常数j γαβ=+,其中α为衰减常数,β为相移常数;(3)相速p υ与波长λ: p ωυβ=2p f υπλβ== 5 传输线输入阻抗、反射系数和驻波比 输入阻抗000tan tan l in l Z jZ zZ Z Z jZ zββ+=+反射系数()200j zl l Z Z z e Z Z β--=+г反射系数和输入阻抗的关系 ()()11in z Z Z z +=-гг ()00()()in in Z z Z z Z z Z -=+г驻波比 11l lρ+=-гг[注]:证明输入阻抗的/2λ周期性6 无耗传输线的状态分析(1)()0z =г即0l Z Z =处,行波状态; (2)纯驻波状态:1l =±г即0l Z =∞或;(3)行驻波状态:介于行波状态和纯驻波状态之间。

7 Smith 圆图 (1)组成:A 反射系数圆图()j l z e φ=ггB 归一化电阻圆图C 归一化电抗圆图;(2)重要概念A Smith圆图是反射系数圆图,归一化电阻圆图和归一化电抗圆图的合成;B圆图上一点既代表一个归一化阻抗,又代表这个阻抗值对应的反射系数(阻抗和反射系数是一一对应的);λ的周期性,因此在圆图上旋转一圈,即是在传输线C 由归一化阻抗的/2λ的距离;上移动/2D向顺时针方向旋转,相当于从负载端向信源端移动;向逆时针方向旋转,相当于从信源端向负载端移动;E 在旋转时与实轴正半轴交点所对应电阻值为驻波比ρ,与实轴负半轴交点所对应电阻值为1/ρ。

微波技术基础复习提纲

微波技术基础复习提纲

微波技术基础复习提纲复习提纲第二章1.传输线方程及其解。

2.特性阻抗,传播常数的定义。

3.任一点的输入阻抗的定义及性质。

4.反射参量定义表达式。

5.反射参量与输入阻抗的关系。

6.驻波比和行波比的定义。

7.阻抗与驻波比的关系。

8.无耗线的三种工作状态特点。

9.史密斯圆图的依据关系式。

10.圆图上的三个圆的表达式。

11.圆图上三个特殊点,两个特殊线,两个旋转方向。

12.阻抗匹配的几种情况。

/4 波长匹配器的计算,单双枝节匹配会用圆图求解。

第三章1.什么是规则金属波导,能传播的波的模式。

2.矩形波导,圆波导各自的主模。

3 在矩形波导和圆波导中m n TM m n TE 模的场结构如何描述,即下标m ,n 的含义。

4.矩形波导的传输特性。

传播常数,截止波长,截止频率,传播条件,相速度,群速度,波导波长,波阻抗(m n TM m n TE 模不同)。

5. 矩形波导,圆波导的截面尺寸选择。

6.矩形波导中的波形简并,圆形波导中的两种不同简并形式,解释其区别。

7. 圆波导中截止波长,截止频率和传播常数的计算公式。

8.同轴线主要传输的模式。

9.保证传输线只传输主模的条件。

第四章微带线和带状线1.带状线的结构2.带状线的工作模式,传输TEM波。

3.微带线的结构。

4.微带线中场的结构。

混合的TE-TM模式,准TEM模第五章介质波导和介质谐振器1. 介质板波导的场分析,截止条件。

2. 圆形介质波导中的模式。

3. 光纤中数值孔径NA的含义。

4. 介质谐振器实例分析。

5. 圆形介质谐振器中的模式,和波形指数的含义。

第六章微波网络基础1.转移矩阵,散射矩阵的各元素的定义及含义。

2.转移矩阵和散射矩阵以及传输散射矩阵之间的转化关系。

3.常用二端口网络的转移矩阵和散射矩阵的计算。

4.插入损耗和插入相移的计算第七章微波谐振器1.谐振器的含义。

2.谐振器的基本参数和定义式。

3.谐振器的最大电能储能和最大磁能储能表达式和关系。

4.串联和并联谐振电路的品质因数表达式及它们分别与R的关系。

微波复习资料(情况总结版)

微波复习资料(情况总结版)
短路线的输入阻抗为纯电抗
这种特性使其常用于射频电路的电抗元件。
特定长度的短路线会呈现谐振特性
这种特性使得1/4波长或半波长短路线在射频电路中可以用作谐振器。
2)、开路线
负载端开路,——全反射
3)、行驻波状态(部分反射)
定义:可见这时线上既有行波分量也有驻波分量,故称为行驻波状态
电压振幅为最大值(波腹)
实轴左边端点为阻抗短路点:
实轴右边端点为阻抗开路点:
圆图中心点为阻抗匹配点:
整个圆电长度以为周期,所谓阻抗重复性
Smith阻抗圆图特点总结为“三点、三线、二面、二向、一转”口诀。
“三点”指:中心点为匹配点,右边端点为开路点,左边端点为短路点。
“三线”指:实轴为纯电阻,左半实轴为电压波节点,右半实轴为电压波腹点。
最大、最小的模式称为主模,其他模称为高次模。矩形波导的主模是TE10模。
Or K>Kc,F>Fc
=
TE10模场强与y(波导窄边)无关,场分量沿y轴均匀分布
11、传输线谐振器:什么是传输线谐振器;开路线/短路线等效为串联/并联谐振器
传输线谐振器是指将一段传输线一端短路、开路或接电抗负载所构成的谐振电路。
短路传输线的损耗可以等效为无耗传输线端接一电阻
半功率带宽(也称3dB带宽)BW
(1)λ/2半波长短路传输线在谐振频率附近可以等效为串联RLC谐振电路
(2)λ/4短路传输线谐振器在谐振频率附近可以等效为并联RLC谐振电路
(3)λ/2半波长开路传输线谐振器在谐振频率附近可以等效为一并联RLC谐振电路
(4)1/4波长开路传输线谐振器在谐振频率附近等效为一串联RLC谐振电路。
1、传输线阻抗公式
2、半波长阻抗重复性3、1/来自波长阻抗倒置性4、反射系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字微波复习题1、微波通信是利用什么来携带信息,且通过什么在空间传若干相互无关信息,且还能微波通信是一种先进的通信方式,它利用微波来携带信息,通过电波空间同时传送2、微波通信的优点是什么?什么被称为现代通信的三大主要手段?P1它具有传输容量大,长途传输质量稳定、投资少、建设周期短和维护方便等特点3、据所传基带信号的不同,微波通信分为哪两种制式?根据所传输基带信号的不同。

微波通信又分为模拟微波通信系统和数字微波通信系统4、数字微波通信有哪些特点,微波的频率范围是多少?P2微波通信最基本的特点可以概括为6个字:“微波、多路、接力“。

数字微波除了上面微波通信的普遍特点外,还具有数字通信的特点(1)抗干扰性强,整个线路噪声不累积。

(2)保密性强,便于加密。

(3)器件便于固态化和集成化,设备体积小、耗电少。

(4)便于组成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

5、试画出数字微波通信系统方框图,(0—2)且说明各框图的作用?P3(1)用户终端用户终端指直接为用户所使用的终端设备,如自动电话机、电传机、主版机和调度电话机等(2)交换机交换机是用于功能单元、信道式电路的暂时组合以保证按要求进行通信操作的设备。

用户通过交换机进行呼叫连接,建立暂时的通信信道或电路。

这种交换可以是模拟交换,也可以是数字交换。

(3)数字终端机数字终端机的基本功能是把来自交换机制多路音频模拟信号变换成时分多路数字信号送往数字传输信道,以及把数字微波传输信道收到的时分多路数字信号反变换成多路模拟信号,送到交换机(4)微波站微波站的基本功能是传输数字信息。

按工作性质不同,可分为数字微波终端站、数字微波中继站和数字催泪岔路站三类。

终端站、中继站、分路站6、数字微波传输方式有哪些性能指标,怎么定义的?P4(1)传输容量(2)频带利用率(3)传输质量7、数字微波传输方式有哪两类?P6 无线电波的电场、磁场及电磁能场有哪些基本关系?P51数字信号传输方式一般分为基带传输和频带传输两大类无线电波的电场、磁场及电磁能流之间具有如下一些基本关系和基本性质(1)电场、磁场和能流传输方向(即电波传输方向)相互垂直,它们之间是一个右手螺旋的关系。

(2)电场强度E的大小与磁场强度H的大小的比值是一个固定值,该值称为特性阻抗(或波阻抗)。

(3)电磁能流密度,空间任一点的能流密度S定义为:某一时刻t穿过该点单位面积的功率。

(4)无线电波具有一定的极化形式:波的极化是指电磁场强度矢量在空间的取向。

(5)无线电波的辐射:无线电波是由天线向空间辐射所产生的。

8、什么叫无线电波传播,无线电波的传播方式有哪几种?P50 ;例3-1、例3-2、例 3-3发射天线或自然源所辐射的无线电波,通过自然条件下的过程,就称为无线电波传播。

无线电波的传播方式分为下列几种(1)地面波传播(2)天波传播(3)散射传播(4)视距传播9、任一信号传播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无线电波有哪三种不同极化方式P51无线电波是由随时间变化的电场和磁场组成的,电场与磁场相互依存、相互转化,形成统一的时变电磁场体系。

无线电波有3种不同的极化方式(1)直线极化(1)圆形极化(3)椭圆极化10、什么叫惠更斯-菲涅尔原理?P54影响传播余隙的因素有哪些?P69波在传输过程中,空间任一点上的辐射场,是包围波源的任意封闭曲面上各点的二次波源发出的波在该点互相干涉叠加的结果。

影响传播余隙的影响(1)大气折射对传播余隙的影响(2)站距长度的影响(3)反射点位置的变化11、微波电路勘探设计常用哪两个物理量?P59 ;习题3-2第一个菲涅耳半径F1和最小菲涅耳半径F0是微波电路勘探设计中常用的两个重要物理量12、地形对电波传播的影响表现在哪三个方面?P59反射、绕射和散射13、什么叫电波传播的衰落现象,它分为哪三类P71,例3-4P74 图3-30的工作原理及图P82大气中有对流、平流、湍流及雨雾等现象,它们都是由对流层中一些特殊的大气环境造成的,并且是随机产生的。

加上地面反射对电波传播的影响,就使发信端到接收端之间的电波被散射、折射、吸收,或被地面反射。

在同一瞬间,可能只有一种现象发生(影响较明显),也可能几种现象同时发生,其发生的次数及影响程度都带有随机性。

这些影响就使收信电平随时间而变化。

这种收信电平随时间起伏变化的现象,叫做电波传播的衰落现象。

从发生衰落的物理原因看,可以分成以下几类:(1)闪烁衰落(2)K型衰落(3)波导型衰落14、什么叫抗衰落技术,什么叫频率分集P84什么叫智能无线P88,它由哪几部分组成?微波传播中的衰落现象给微波传输带来了不利的影响,所以人们在研究电波传播统计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了各种对付电波衰落的技术措施,即抗衰落技术。

采用两个或两个以上具有一定频率间隔的微波频率同时发送和接收同一信息,然后进行合成或选择,以减轻衰落影响,这种工作方式叫做频率分集。

智能天线定义为:具有测向和波束成形能力的天线阵列。

智能天线由以下三部分构成:天线阵列、信号合成通道和自适应控制单元。

15、图5-1的方框图及工作原理P111 发信设备的性能指标、微波振荡源的性能要求P114 什么叫微波上变频率P115微波直接调制发射机的方框图如图5-1(a)所示。

来自数字终端机的信码经过码型变换后直接对微波载频进行调制,然后,经过微波功放和微波滤波器馈送到天线,由天线发射出去。

中频调制发射机的方框图如图5-1(b)所示。

来自数字终端的信码经过码型变换后,在中频调制器中对中频载频(中频频率一般取70MHz或140MHz)进行调制,获得中频调制信号,然后经过功率中放,把这个已调信号放大到上变频器要求的功率电平。

上变频器把它变换为微波调制信号,再经微波功率放大器放大到所需的输出功率电平,最后经微波滤波器输出馈送到天线,由发射天线将此信号送出。

发信设备的主要性能指标1、工作频段2、输出功率3、频率稳定度4、交调失真5、电源效率6、谐波抑制度7、通频带宽度8、非线性指标通常对振荡源性能要求如下:(1)占用率稳定度要高;(2)功率稳定性好;(3)噪声低,无干扰;(4)调制线性好上变频器是把中频信号上变换到微波发射频率的器件16、图5-4的工作原理,接收器的性能指标P117 双工器有什么作用P119数字微波收信设备的组成一般都采用超外差方式,其组成方框图如图5-4所示。

它由射频系统、中频系统和解调系统三大部分组成。

来自接收天线的微弱的微波信号经过馈线、微波滤波器、微波低噪声放大器和本振信号进行混频,变成中频信号,再经过中频放大器放大、滤波后送解调系统实现信码解调和再生。

双工器是异频双工电台,中继台的主要配件,其作用是将发射和接收讯号相隔离,保证接收和发射都能同时正常工作。

收信设备主要性能指标(1)工作频段(2)噪声系数(3)本振频率稳定度(4)通频带(5)选择性(6)最大增益和自动增益控制范围17、微波通信对天线有哪些要求P122微波通信的馈线有哪几种P122天线有哪几种电指标P123-P125对天线的要求包括:具有较高的天线增益、良好的天线方向性、低损耗的馈线系统及天线与馈线之间的优良的匹配性能;在机械结构上需要保证足够的抗风强度,并能在恶劣的气象环境下正常工作,如防冰雪措施等。

在微波通信系统中对天线除了上述通常的要求以外,还需有较高的极化去耦度。

微波通信系统中的馈线有同轴电缆型和波导型两种形式天线有以下的电指标:(1)天线的方向图(2)方向图的波瓣宽度(3)副瓣与近场隔离(4)方向性系数(5)天线效率(6)增益(7)副接收天线的有效面积Ae(8)输入阻抗18、微波通信常用哪几种天线P126例5-1、例5-2、例5-3P132微波通信常用有以下几种天线(1)抛物面天线(2)卡塞格化天线19、干扰噪声有哪几种P135 什么叫公务传输通道P136它传的内容有哪些P136(①——⑤)常见的干扰噪声(1)回波干扰(2)交叉极化干扰(3)收发干扰(4)邻近波道干扰(5)天线系统的同频干扰在微波通信线路上,为了确保主信道的畅通,必须配置辅助通道,用于线路的维护、管理和其他功能。

通常把这个叫公务通道或称勤务传输通道。

公务传输通道所传输的信息内容有:(1)站间值班人员之间的公务联络电话(2)端站或主站之间的直达公务(3)无人值守站设备运行状态的监视信息、控制信息和遥测信息的传输(4)多波道使用时倒换指令的传输(5)网路管理用的计算机及其他数据的传输20、监控系统完成哪些任务P138(①——⑤)监控系统主要完成以下任务(1)遥信(2)遥测(3)遥控(4)数据处理(5)网络管理21、图5-27方框图的原理P139数字微波备份工作方式有哪几种P140如图5-27所示,监控系统实际上是一个总线式微机网络。

所有从站的单板机共用一条总线与主机实行双向数据通信。

这里采用的是异步通信方式,串行数据传输。

数字微波通信备份工作方式可分为波道备份和设备备份两种22、切换逻辑的功能是什么?完整的系统告警有哪些P141切换逻辑的功能是根据一定的逻辑关系将主用与备用的切换告警信号变换成切换执行信号,此切换指令送至切换电路完成小道或设备的切换。

一个完整的系统告警电路通常可分为发告警、收告警,以及勤务告警、电源告警、站告警等各类告警电路。

23、什么叫无损伤切换P142 ;习题 5-10 P146在中、大容量数字微波中继通信系统中,因传播中的多径衰落所引起的变化的延时差常常要超过半个码无周期,采用简单的切换装置会造成码流的“断裂”、“错位”,引起帧信号丢失,使通信系统发生瞬时中断。

因此,中、大容量数字微波中继通信系统必须采用无损伤切换装置。

这种无损伤切换装置对主用与备用波道之间的延时差进行自适应调整,使切换前的信码、定时,以及帧信号的位置对齐,切换时就不会出现上述现象,因而被称为无损伤切换。

24、什么叫假设参考通道P148为了比较各种通信设备与通信线路的性能,可以预先规定一条假设的通信线路,并假定把通信设备安装在这条线路上,在这种条件下去考察该线路的传输质量。

通常就把这条通信线路称为假设参考通道。

25、误码性能有哪些指标P150(1)误码恶化分(2)严重误码秒(3)误码秒(4)残余误码率26、性能估算包括哪几个步骤P155性能估算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根据传输质量标准确定接收机入口处归一化信噪比的理论门限值;(2)估计设备的各种恶化及干扰因素,确定恶化储备量及干扰储备量,从而得到考虑了恶化及干扰诸因素后所必备的归一化信噪比的实际门限值;(3)将恶化储备量及干扰储备量在各个分机或部件上进行分配,确定各分机及部件的有关技术指标;(4)将归一化信噪的实际门限和其他设备参数、线路参数等代入视距传播方程,求出在一定站距、塔高下的电平余量;(5)根据给定的传播中断率指标计算不同站距下所要求的衰落储备量,看看是否满足要求,从而确定要不要加分集措施,或者重新修订对分机指标的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