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欣赏_巴洛克、清教徒及古典主义文学.

合集下载

外国文学欣赏笔记

外国文学欣赏笔记

外国文学欣赏笔记第一篇:外国文学欣赏笔记外国文学欣赏笔记1《堂·吉诃德》的作者创作的文艺复兴背景骑士精神创作意图主要人物及其形象分析叙事线索反讽的艺术手法现代小说的开端2《巴黎圣母院》浪漫主义作者的历史地位对照原则及其在作品中的具体体现 3现实主义文学的两种倾向两大高峰及其作品举例4《双城记》的作者创作意图主要人物故事梗概狄更斯式人道主义主题思想故事的网状结构5《简·爱》的作者主题思想主人公形象分析叙述模式通俗文学元素的借鉴6《红与黑》的作者主副标题的内涵作品主题的性质主人公形象分析7《高老头》的出处作者高老头式的父爱认识拉斯蒂涅与于连的比较对“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手法的理解及举例说明8《安娜·卡列尼娜》作者主要人物造成安娜悲剧的原因“伸冤在我,我必报应”的含义9《老人与海》作者主人公硬汉形象冰山原则思想内涵外国文学选修课考试复习内容解答1《堂·吉诃德》主要人物及其形象分析:堂吉诃德①滑稽可笑的疯子:痴迷于骑士小说,神经错乱,失去理性,模仿骑士言行,游侠冒险,闹出许多令人捧腹的笑话。

②可敬可悲的英雄:可敬在始终怀抱铲除不平、扶危济困、悲天悯人的博大胸襟,具有固守信念、勇于牺牲、百折不挠的高贵品质。

可悲在他单枪匹马的孤独,想用落伍的中世纪骑士道来实现先进的社会理想,而这种理想又不能被时人理解。

故事模式和叙事方式:游侠骑士小说的故事模式,以人物游踪事迹为线索的单一叙事模式。

2《巴黎圣母院》对照原则及其在作品中的具体体现:“对照原则”就是将形式或内容相反相对的人或事物放在一起形成比照,使美者更美,丑者更丑,善者自善,恶者自恶;从而使艺术形象更加生动鲜明的一种基本的文学表现手法。

雨果不但将其理论化加以大力提倡,而且在《巴黎圣母院》的创作中成功地应用了“对照原则”,使人物形象个性鲜明,情节冲突紧张跌宕,场面描写色彩强烈,给人印象深刻、过目不忘。

主要体现在人①物形象对照②情节和场景对照两个方面。

外国文学史,讲义第4章 17世纪文学

外国文学史,讲义第4章 17世纪文学

第四章 17世纪文学人文主义向启蒙主义的过渡包括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文学(清教徒文学)、法国古典主义文学、巴洛克文学第一节概述背景:欧洲封建社会整体处于封建专制强盛时期,但是随着资产阶级发展带来的矛盾,引起了中欧资产阶级革命。

代表国家:英国:资本主义领军国家;法国:建立欧洲最强大的君主立宪制国家影响:客观上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环境,使得社会与国家得到安定,追求理性思想发展。

一、巴洛克文学(贵族文学)起源:来源于葡萄牙的词语,之后用来形容首先出现在意大利的一种崇尚装饰与雕琢的建筑。

内容:偏重宗教狂热、对世事绝望,情绪夸张颓废,用词华丽,结构宏阔,风格扑朔迷离二、英国资产阶级文学1642年,英国资产阶级发动战争,建立共和国。

新政府妥协建立君主立宪制。

资产阶级革命期间,产生了资产阶级文学,代表人物约翰·弥尔顿(英国古典主义的奠基人之一,理论著作《论戏剧体诗》他主张悲剧中的“三一律。

”)代表作:《失乐园》《复乐园》《士力参孙》1)《失乐园》,取材《旧约·创世记》,被认为“欧洲文学史上文人史诗的典范之人”。

(写亚当、夏娃在撒旦引诱下偷食禁果,因而被上帝逐出乐园的故事)2)《复乐园》,取材《新约·路加福音》(《圣经·新约全书》中的部分)(人子耶稣)(也是写宗教故事的长诗,诗中的撒旦不是反叛者而是诱惑者,他以金钱、荣誉、权势等引诱耶稣,企图使耶稣放弃拯救人类的理想。

这里耶稣的形象表现了复辟时期清教徒革命家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也可以说是诗人的自况)。

3)一部诗剧《力士参孙》:取材《旧约·士师记》(诗剧,民族英雄参孙是大力士)三、法国古典主义文学(一)古典主义文学1.背景:君主专制政治的产物,是绝对王权用来加强中央集权、反对分立主义思想工具。

2.名词解释:17世纪的古典主义文学最早出现于法国。

所谓古典主义,是指17世纪流行于西欧,特别是法国的一种带有浓厚封建色彩的资产阶级文学思潮。

17-18世纪欧洲文学.pptj

17-18世纪欧洲文学.pptj

(三)艺术表现特征: 1.“现存最伟大的最好的开场”:前两幕围绕着 达尔杜弗而展开,但是其人直到第三幕第二场 才出场,完全抓住了观众的注意力。 2.对人物形象的塑造运用对比手法。剧中人物 性格各异,奥尔恭的愚顽与蛮横,艾耳密尔的 贤慧与机敏,桃丽娜的正直与泼辣,相得益彰。
18世纪启蒙文学
《伪君子》
一(内容)和思想意义:
代表作《伪君子》深刻地揭露了教会势力的欺骗 性与虚伪性。 (二)人物形象分析: 达尔杜弗: 教会的欺骗性与虚伪性完全体现在中 心人物达尔杜弗身上。他的败德恶行反映了当 时的“圣体会”势力的猖獗。
奥尔恭: 奥尔恭是个支持王权的富商,但是他
有家长作风,刚愎自用,十分轻信,最后在事 实面前才幡然悔悟。 桃丽娜: 女仆桃丽娜是反对封建道德、揭露宗 教伪善的主要人物。
让我们在感官的深渊里,
去解燃烧的情欲的饥渴! 整个人类注定要承受的一切 我都渴望在灵魂深处体验感觉 用我的精神去攫取至高、至深 在我的自我扩展成人类的自我 哪怕最后也同样地失败、沦落
彼岸世界我不太在意,
先把这个世界砸烂, 随后才能有一个新的…… 在将来,在另一个世界, 人们是不是也爱也恨, 是不是也分上下尊卑, 对此我一点也不在感兴趣。
古典主义
古典主义是17世纪盛行于法国,后流行于欧洲
的一种文学思潮,因主张以古希腊罗马文学为 典范而得名。古典主义在政治上拥护王权,强 调克制个人情感,服从国家整体利益;思想上 崇尚理性,创作上强调模仿古人,大量从古代 文学中选取题材,艺术上对各种体裁有严格界 定,如禁止混淆悲剧体裁和喜剧体裁,剧本创 作必须遵守“三一律”等。古典主义的主要成 就是悲剧和喜剧。代表作家有高乃依、拉辛等。
3.《浮士德》的思想意义 诗剧以浮士德自强不息、不断求索的一生,肯

17世纪文学

17世纪文学


贪色:既要娶奥尔恭的女儿,又要去勾引奥尔恭的续弦 妻子欧米尔。看见谁对欧米尔做一个媚眼,他所表示的醋劲
比奥尔恭本人“还大六倍”。

③阴险狠毒的恶人 答尔丢夫伪善性格的本质特征是阴险狠毒。正如剧中人
尔 克雷央特所说的那样: 这些利欲熏心的人们,把侍奉上帝当作了一种职业、一
丢 种货物……他们知道怎样利用他们的假虔诚来配合他们的恶
露了伪善的道德危害性。答尔丢夫成为“伪善”、“伪
象 君子”的同义语。斯坦尼说:“答尔丢夫是全人类答尔 丢夫的总和。

社会意义:达尔杜弗是十七世纪封建贵族和教会势
义 力的代表,披着宗教外衣追求私欲的伪君子。以上帝为 武器,以虔诚作伪装,以虚伪为手段,到处招摇撞骗。
:”
《伪君子》演出剧照:
艺 结构严谨,严格遵守“三一律” 术 成 对主要人物的出场作了精心安排 就 运用多种多样的喜剧因素 : 人物语言高度个性化
影 料。


THAN`S ALL THANK YOU!
者造以的出当《 不了及独乐和失 屈叛对特园夏乐 不神革处的娃园 挠撒命理故受》 的旦再,事魔取 斗的起表。鬼材 争形的达作引于 意象企了品诱《 志,望对用,圣 。在。革宗偷经
他在命教吃》 身作失题禁, 上品败材果写 体中的,而人 现突悲经被类 了出愤过上始 革地情诗帝祖 命塑绪人赶亚


三一律是古典主义戏剧的基本规则
是新兴资产阶级与封建贵族在政治上妥协的产 物。
古典主义文学着重表现理性与感情欲望的冲突, 以及前者对后者的制约与征服;强调文学语言必须 符合明白与确切的要求

典 主 义 文 学 基
1.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性,拥护王权,主张国 家的统一,歌颂贤明 的君主。 2.崇尚理性,克制个人情欲,服从公民义务。 3.崇尚和模仿古代文学。 4.要求严格的规范化的艺术形式。

外国文学史:十七世纪文学

外国文学史:十七世纪文学

外国文学史:十七世纪文学一、概述(一)古典主义文学17世纪形成和繁荣于法国,随后扩展到欧洲其他国家。

创作和理论上都是以古希腊罗马文学为楷模,因此得名古典主义。

是君主专制政治的产物,笛卡尔唯理主义哲学是它的哲学基础。

古典主义17世纪流行在西欧,特别是法国的一种文学思潮。

这一潮流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因它在文艺理论和创作实践上以古希腊罗马文学为典范和样板,而被称为“古典主义”。

其中法国的古典主义文学最为发达,法国古典文学的政治基础是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哲学基础是笛卡尔的唯理主义理论。

古典主义在创作理论上强调模仿古代,主张用民族规范语言,按照规定的创作原则进行创作,追求艺术完美。

○思想特征(1)强烈的政治倾向,思想上主张国家统一,反对封建歌剧,歌颂英明的国王。

(2)宣扬理性,要求克制个人情欲,以理性处理个人与国家利益,家庭义务和荣辱观念的矛盾,爱情或情欲只能放在第二位。

(3)尖锐抨击贵族的骄奢淫逸、堕落腐化,批判资产阶级的愚顽、附庸风雅;揭露社会的恶习和弊端。

喜剧主张在笑中移风易俗。

(4)古典主义悲剧继承了古希腊悲剧的传统,多以帝王将相、宫闱秘事为题材,古典主义喜剧,寓言和散文具有较广的文学视野和较多的民主精神。

○艺术特征(1)从古希腊罗马文学中汲取艺术形式和题材古典主义文学不仅从古希腊罗马文学继承诗歌、散文,而且继承戏剧并进行创新,使其具备现代剧的基础:有一定的幕数,适宜于在一定的时间内演出。

戏剧冲突十分尖锐,心理刻画非常细腻。

(2)有一套严格的艺术标准和规范遵守三一律:时间,情节,地点必须保持整一文学体裁有高低之分,推崇悲剧,贬低喜剧,寓言、民间文学。

【补充】三一律:西方戏剧结构理论之一,是一种关于戏剧结构的规则。

它是古典主义戏剧的艺术法则,要求戏剧创作在时间,地点,情节三者之间保持一致性,即要求一出戏所叙述的故事发生在一天之内,地点在一个场景,情节服从于一个主题。

“三一律”在政治上符合君主专制政体的要求,艺术上体现了时间空间方面高度简练,紧凑,集中等优点。

外国文学史十七世纪

外国文学史十七世纪
竟扭过脸去,掏出手帕,要她把胸脯遮起来。然而,他一边答应做奥尔贡旳女婿,一 边又向奥尔贡旳妻子求婚;当奥尔贡送他一点钱时,他总是说“太多了,二分之一已 经太多”;当奥尔贡把全部家产赠给时,他没说半个“多”字。
• 2. 进一步揭发答尔丢夫伪装虔诚旳罪恶用心在于贪财好色。 • 如:一看见欧米耳太太就垂涎欲滴,“要拔去上帝这么一种障碍”。当他旳罪行面临
• 女主人公:安德洛玛克(赫克托尔旳寡妻)、
皮洛斯、爱弥奥娜、奥雷斯。
布瓦洛:古典主义旳理论家
• 布瓦洛 • 古典主义旳理论家 • 最大成就:诗体文艺理论著作《诗旳艺术》
强调“理性”是文学创作旳最高准则。全 方面系统得论述了古典主义旳美学观点和 创作原则。作者由此而取得“古典主义立 法者”旳称号。
• 社会意义:体现了强烈旳反封建反教会旳民主倾向。答尔丢夫成了“伪善者”旳同义
语,是个不朽旳艺术经典。
分析:《伪君子》旳艺术成就。
• 分析《伪君子》旳艺术成就。 • 1遵照了古典主义旳“三一律”原则。 • 情节单纯集中:都是体现答尔丢夫旳虚伪与欺骗;时间:二十四小时之内;
地点:奥尔贡家里,而且只有一种布景,就是奥尔贡旳客厅。
旳现实主义手法。
• 艺术形式上:古典主义戏剧与文艺复兴戏剧一脉相传。 • 2.反拨 • 人文主义文学对个性解放旳过分强调,造成了否定一切秩
序旳倾向。
• 语言不规范、艺术形式杂乱。
高乃依:法国古典主义悲剧旳创始人
• 高乃依《熙德》(被公以为法国古典主义第一部典
范性作品)
• 《熙德》主人公:罗狄克、 施曼娜。 • 作品经过男女主人公在爱情与荣誉、义务旳冲突
分雕琢和华丽旳建筑。
• 2. 内容上多写带有神秘宗教色彩旳生死、
哀怨。艺术上借鉴了中古文学象征、寓意、 梦幻手法、并体现出华丽纤巧旳风格。

外国文学史题库及答案题库

外国文学史题库及答案题库

外国文学史题库及答案题库一、古希腊文学1、古希腊神话包括哪两部分?答案:神的故事和英雄传说。

神的故事包括天地的开辟、神的产生、神的宗谱、神的活动和人类的起源等。

英雄传说起源于祖先崇拜,是古希腊人对远古历史和对自然界斗争的一种艺术回顾。

2、《荷马史诗》包括哪两部作品?答案:《伊利亚特》和《奥德赛》。

《伊利亚特》叙述希腊联军围攻小亚细亚的城市特洛伊的故事;《奥德赛》描写伊大卡国王奥德修斯在攻陷特洛伊后归国途中十年漂泊的故事。

3、古希腊悲剧的代表作家有哪些?答案: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和欧里庇得斯。

埃斯库罗斯被誉为“悲剧之父”,代表作有《被缚的普罗米修斯》;索福克勒斯的代表作是《俄狄浦斯王》;欧里庇得斯的代表作有《美狄亚》。

4、古希腊喜剧的代表作家是谁?答案:阿里斯托芬,代表作有《阿卡奈人》《鸟》等。

二、中世纪文学1、中世纪文学的主要类型有哪些?答案:教会文学、英雄史诗、骑士文学和城市文学。

教会文学是正统的官方文学;英雄史诗可分为早期和后期,早期英雄史诗反映氏族社会末期的生活,后期英雄史诗反映封建社会的生活;骑士文学主要体裁有骑士抒情诗和骑士传奇;城市文学是市民阶级的文学。

2、但丁的《神曲》分为哪几部?答案:《神曲》分为《地狱》《炼狱》《天堂》三部。

3、《神曲》的主题思想是什么?答案:《神曲》通过对诗人幻游三界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类人物的描写,广泛地反映了意大利从中世纪向近代过渡时期的社会现实,抨击了封建统治和教会势力,表达了对人类智慧和理想的追求。

三、文艺复兴时期文学1、文艺复兴运动的发源地是哪里?答案:意大利。

2、人文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是什么?答案:人文主义文学以人文主义思想为内容,强调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反对禁欲主义和来世观念,提倡个性解放和自由平等。

3、薄伽丘的代表作是什么?答案:《十日谈》。

这部作品是欧洲文学史上第一部现实主义作品,批判了宗教守旧思想,主张“幸福在人间”。

古典主义文学

古典主义文学

十七世纪文学与古典主义一、历史与文学概况十七世纪的欧洲处于资本主义继续发展的时期。

英国法国王权建立了当时欧洲最强大的君王专制国家。

在意识形态方面,由于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机械唯物主义思想、理性主义兴盛,出现了霍布士、笛卡儿、迦桑迪、斯宾诺莎、莱布尼茨等接触的思想家,对欧洲哲学思想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巴洛克文学baroque一词来自葡萄牙语barocco,原来用来形容一种形状不规则的珍珠,崇尚豪华、动感和装饰美。

在思想上偏重于表现信念危机和悲观颓丧的情绪;艺术上刻意追求怪诞,偏于雕琢,以至被历史学家称为夸饰主义。

清教徒文学清教徒运动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一个组成部分。

他们主张“清除”国教中天主教旧制和种种繁文缛节,反对王公贵族的荒淫,倡导清洁、勤俭、节约的生活方式,因此得名。

以表现清教思想为特征的清教徒文学,显示出强烈的批判锋芒。

班扬(1628——1687)写的讽喻小说《天路历程》描写一个基督徒从毁灭之城出走,经过绝望泥塘、名利场、怀疑堡等地,历尽艰险,最后到达天国,以宗教性梦幻故事的方式讽喻现实。

弥尔顿(1608——1674)《失乐园》是其最重要的作品。

长诗共12卷,取材于《圣经》。

写叛神撒旦造反的故事和亚当、夏娃违反上帝禁令偷吃禁果而被赶出乐园的故事。

诗歌中最动人的形象是撒旦。

他反抗上帝,不屈不挠,岁处于失败的地位,被囚禁于地狱的火海受煎熬,但仍不动摇,而是继续战斗。

另外,对亚当和夏娃,他既同情他们对知识与自由的追求,也批评他们不能以理智克制情欲。

这些都可以说是诗人对于1642年革命的反思和自己人生经验的总结。

二、古典主义文学17世纪最重要的文学成就是古典主义文学。

这是起源于意大利、兴盛于法国,流行于西欧达二百年之久的一种文学思潮。

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就有仿古的风气,但是,这种风气形成为古典主义文学思潮,却与17世纪法国专制君主制有密切的联系。

波榜王朝的亨利四世、路易十三等力图加强王权。

他们在镇压各种反对王权的运动过程中,逐步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强大的君主专制国家。

7十七世纪欧美文学倮件.

7十七世纪欧美文学倮件.

4、艺术成就
以“间接描绘”的方法来塑造伪君子的形象 达尔杜弗(望见桃丽娜)劳朗,把我修行的苦衣和教鞭收好 了;祷告上帝,神光永远照亮你的心地。有人来看我,就说我把 募来的钱分给囚犯去了。 桃丽娜 真会装蒜,吹牛! 达尔杜弗 你有什么事? 桃丽娜 告诉您…… 达尔杜弗 (从他的衣袋内掏出一条手绢。)啊!我的上帝, 我求你了,在说话之前,先给我拿着这条手绢。 桃丽娜 干什么? 达尔杜弗 盖上你的胸脯。我看不下去:像这样的情形,败坏 人心,引起有罪的思想。
外国文学
主讲教师:董伟
十七世纪欧美文学
学习内容
一、概述
社会状况 古典主义文学 巴罗克文学 清教徒文学 二、莫里哀 生平和创作 思想内容 艺术成就 《伪君子》
一、 概述
(一)社会状况
17 世纪的欧洲大陆处在资产阶级和封建贵族继续斗 争并取得相对平衡的阶段。但是,资本主义发展较早的 西班牙、葡萄牙和意大利,却遇到了挫折。英法两国异 军突起。英国在1649年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废除了君 主制,建立了共和国。法国建立了欧洲最强大的君主专 制国家。“太阳王”路易十四大权独揽,“朕即国家”。 文艺复兴时期的动荡纷争过去了,代之以相对统一安定 的生活,人心思定,遵循理性与秩序的思想占了上风。
(四)《伪君子》
《伪君子》(又译《达尔杜 弗》或者《骗子》,是莫里哀最 优秀的喜剧。
法兰西剧院上演场次最多的剧目。
1、剧情 《伪君子》的主人公达尔杜弗是个宗教骗子,他 骗得富商奥尔贡及其母亲的信任,奥尔贡要撕毁女 儿以前的婚约,把她嫁给达尔杜弗。但达尔杜弗看 中的是奥尔贡的续妻艾耳密尔,他调情的情景被大 密斯看见,可是奥尔贡在达尔杜弗的挑拨下,反而 剥夺了儿子的继承权,把财产全部赠给达尔杜弗。 在这关头,艾耳密尔巧施计谋,让奥尔贡亲眼看见 达尔杜弗向自己调情的丑态。奥尔贡终于醒悟,要 把达尔杜弗赶出去。达尔杜弗露出狰狞面目,他掌 握奥尔贡为政治犯藏匿的文件,于是向国王告密。 但英明的国王洞察幽微,下令逮捕了骗子,并赦免 了曾经勤王有功的奥尔贡。

外国文学史1718世纪

外国文学史1718世纪

• 奥斯丁是在现实和理想, 个人与社会,个性与理性,
叛逆和节制的夹缝中寻 求平衡.
可编辑ppt
可编辑ppt
21
• 3,对于人自身的高度肯定
• 1)崇尚人的经验与人的能力:对科学技术的空 前追求
• 人具备最大的创造力,人可以不断地改造自然, 社会以及自身.
可编辑ppt
22
• 丹尼尔·笛福Daniel Defoe) (1660-1731)
• 《鲁滨逊漂流记》
• 对于人的经验与能力的 歌颂
可编辑ppt
29
• ——“维特!”她声音窒息地喊 道,同时向一边转过脸去,“维 特!” 她那娇弱的手把他的胸脯
从自己的胸上推开;“维特!” 她叫道,冷静的声音里流露着高 尚 的感情。——她站了起来, 心 里又怕又乱,又爱又怒,浑身颤 抖,说:“这是最后一次!维特! 您不要再见我了。”说 完,她以
充满爱意的目光朝这位不幸的人 好好看了看,便奔到隔壁房间, 锁上了门。
• 第三章 理性精神的延伸与发展:

十七与十八世纪文学
可编辑ppt
1
• 第一节 十七世纪概述
• 一,巴洛克(baroque)文学 • 以豪华,浪漫,夸张为风格,内涵比较贫弱.
• 盛行于意大利与西班牙。
可编辑ppt
2
• 巴洛克建筑
可编辑ppt
3
()

鲁 本 斯 巴 洛 克 绘 画
可编辑ppt
4
• 巴罗克文学:
• 《安德洛马刻》 • 《菲德拉》
可编辑ppt
14
• 第二节,十八世纪与启蒙运动
可编辑ppt
15
• 一,启蒙运动
• 从十七世纪后期到18世纪,以法国为中心,展开的一 • 场知识分子干预社会变革与发展的思想运动,对于 • 人类社会的现代化进程进行了大胆设想,充满锐利的 • 社会现实批判. • 启蒙运动至今对于世界产生着深远而复杂的影响.

朱维之《外国文学史(欧美卷)》(第5版)【教材精讲】-第四~五章【圣才出品】

朱维之《外国文学史(欧美卷)》(第5版)【教材精讲】-第四~五章【圣才出品】

第四章17世纪文学导论历史背景:17世纪的欧洲正处于文艺复兴和18世纪启蒙运动这两个伟大的全欧性的思想文化运动之间。

当时欧洲的总态势是各国发展的不平衡。

英国发生了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统治,走在了历史的前列。

法国建立起强大的君主专制政权,它作为资产阶级和贵族阶级的中间人而维持着国家的平衡,有利于社会的发展。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法国封建王权统治强盛文学概况:意大利和德国则由于封建势力的反扑而致历史倒退。

巴罗克和古典主义就是在这样复杂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两种文学潮流。

巴罗克文学反映了文艺复兴衰落之后思想的动荡和复杂。

古典主义是在法国专制君主政体的扶植下兴起的一种文学思潮,体现了理性与统一的历史趋势。

法国的古典主义文学英国的清教徒文学和巴洛克文学重点作家:弥尔顿是l7世纪欧洲最重要的诗人和革命家。

他的诗歌创作与他的革命活动一样,与宗教有着密切的关系。

他的晚年创作是在宗教性的题材与思考中,对革命进行深刻的反思,曲折地反映了英国革命的历史。

把握好这一点,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他的诗歌的特点。

古典主义具有宫廷的贵族的倾向。

但是,古典主义作家并不是清一色的。

莫里哀继承人文主义传统,学习民间艺术,取材现实生活,他的作品具有民主倾向和民族风格。

他的代表作《伪君子》是一部运用古典主义创作方法写出的思想进步、讽刺犀利、艺术完美的喜剧杰作。

第一节概述一、历史背景1.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17世纪的欧洲历史舞台,揭开了近代史的帷幕。

1640年至l648年的英国革命,推翻了封建主义的宝座,l649年建立了最初的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典范。

革命后,英国的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另一方面,资产阶级与封建贵族妥协,1660年以后,出现了长达二十多年的王政复辟时期。

1688年,资产阶级发动“光荣革命”,建立君主立宪制国家,资产阶级统治才最终确立。

2.法国封建王权的统治处于强盛时期在法国,胡格诺战争(1562~1598)已经结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强大君主专制国家,到17世纪中叶路易十四当政初期,达到了鼎盛时期。

外国文学-十七世纪文学概述

外国文学-十七世纪文学概述

外国文学-十七世纪文学概述十七世纪文学⏹古典主义文学:理性至上⏹巴罗克文学:与感觉论思潮相通⏹清教徒文学:革命的文学古典主义文学⏹名称由来⏹产生背景⏹哲学基础:唯理主义⏹思想特征:①政治上主张国家统一②宣扬理性③批判上层,揭露弊端④继承古希腊的悲剧传统⏹艺术特征:①从古代文学中汲取艺术形式和题材②严格的规范:“三一律”③主张语言准确精练华丽典雅④人物塑造类型化⏹代表作家古典主义文学⏹之所以称古典主义,是因为它在文艺理论和创作实践上以古希腊、罗马为典范。

自文艺复兴后,欧洲思潮中的一个特点就是向往古希腊和罗马的文明,这种热情持续了数百年之久。

对17世纪的学者来说,古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中,那种对形式和理性的强调,代表着人类最美好的理想。

换言之,在当时那个分崩离析的世界,他们感兴趣的是古典文化井井有条的理性。

⏹如果说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文学侧重于古希腊,那么古典主义则侧重于古罗马。

产生背景⏹文艺复兴的科学研究精神创造了一大批知识巨人:伽利略、开普勒、牛顿、笛卡尔、帕斯卡等等,他们所发现的“定律”逐渐被人们所接受。

同时,他们也影响了17世纪的时代精神,即:将宇宙视为一个组织完好的理性世界的精神。

对物质世界规律的探求,逐步转向对人类社会普遍原则的探求,“情感”让位给“理性”,这也客观影响了一代文风。

2唯理主义⏹勒内·笛卡尔:著名的哲学命题—“我思故我在”⏹《方法论》4条规则:除了清楚明白的观念外,绝不接受其他任何东西;必须将每个问题分成若干个简单的部分来处理;思想必须从简单到复杂;我们应该时常进行彻底的检查,确保没有遗漏任何东西。

⏹《心灵情感论》主张意志可以直接改变人的情感.我思故我在⏹感觉是不可靠的,理性是一种先天的认识能力,即良知,它先于感性而存在,是一切认识的根源,人凭理性认识万物的真伪,明辨是非。

代表作家⏹皮埃尔•高乃依:庄严崇高⏹让•拉辛⏹让•德•拉封丹:《寓言诗》:动物教化人⏹尼古拉•布瓦洛《熙德》:理智战胜情感⏹堂•罗德可克—熙德(将军,首领)⏹堂•狄哀格(罗德可克之父)⏹堂•高迈斯(施曼娜之父)⏹施曼娜:心灵彷徨得到了细致的呈现《安德洛玛刻》⏹安德洛玛刻:临危镇定,理智清醒,成为城邦统治者。

欧洲古典主义文学

欧洲古典主义文学

假装忍辱负重
奥尔恭的儿子向父亲告发答尔丢夫企图调戏继母时,答尔丢 夫装出一副忍辱负重的样子,跪在地上说:
上帝原要处罚我,所以借着这个机会来磨炼我一下,因此 无论人们怎样责备我,说我犯了多大的罪恶,我也决不敢自 高自大来替自己辩护。
我愿意跪在地下忍受这种耻辱,当作我这一生一世所犯罪 恶应得的一场羞辱报应来领受。
第四章 古典主义文学
第一节 巴洛克文学、清教徒文学第二 第二节 古典主义文学 第三节 《伪君子》
第四章 古典主义文学
第一节 巴洛克文学、清教徒文学
一、巴洛克文学
巴洛克
巴洛克(Baroque)是一种代表欧洲文化的典型的艺术风 格.葡萄牙语(BARROCO),意为“不圆的珍珠”,最初特指 形状怪异的珍珠。意大利(BAROCCO)中有奇特,古怪, 变形等解释。在法语中,“Baroque”成为形容词,有“俗 丽凌乱”之意。
古典主义思想特征
1.拥护王权,歌颂君主,维护国家统一。高乃依 《熙德》 2.崇尚理性,克制个人情欲。拉辛《安德洛玛克》 3.批判贵族,批判资产阶级。 4.模仿古代,继承传统。
古典主义艺术特征
1.模仿古代。 2.遵循三一律。 3.语言精练,准确,宫廷化。 4.人物塑造类型化。
二、古典主义悲剧
彼埃尔·高乃依(160 6一 1684)
欧洲文学中的四大吝啬鬼 莎士比亚喜剧《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 莫里哀喜剧《悭吝人》里的阿巴贡 巴尔扎克小说《欧也妮•葛朗台》中的葛朗台 果戈理小说《死魂灵》里的泼留希金
4.幽默喜剧(1670-1673) 这一时期莫里哀的喜剧由愤怒的讽刺转为轻松的揶揄,
主要写作幽默喜剧和芭蕾喜剧,嘲笑贵族资产阶级恶习,赞 美下层人民的智慧。喜剧7部,代表作是《贵人迷》、《无 病呻吟》、《史嘉本的诡计》。

第四章十七世纪古典主义文学第一节概述

第四章十七世纪古典主义文学第一节概述

• 创作着重于对国王、贵族的揭露批判,出色运用 “三一律”,戏风格严谨简炼,擅长表现人物心理、 尤其是贵族妇女的心理,语言自然典雅。 《 • 代表作是《安德洛玛克》: 安 德 * 是第一部标准的古典主义悲剧; 洛
•描述希腊爱庇尔王庇吕斯爱上
了女奴、赫克托耳的妻子安德
洛玛克,不顾希腊人的愤怒养育着安德洛玛克的儿
玛 克 》 剧 照
子,庇吕斯的未婚妻、斯巴达公主爱妙娜嫉恨之下指 使追求自己的希腊使节奥莱斯特杀死庇吕斯,又因后 悔而自杀的故事,谴责情欲横流、丧失理性、为达到 个人目的而置国家、民族利益于不顾的贵族,从反面 说明理性的重要性。
• 拉辛的重要剧作还有《费得尔》。
《 费 得 尔 》 剧 照
《忒修斯与希波吕托斯》
清教徒文学是反映英国资产
阶级革命精神的文学,代表作家
有弥尔顿与班扬。 § 弥尔顿(1608—1674) • 是17世纪英国 最杰出的文学家; • 作品有强烈的 革命精神与浓厚 的宗教色彩;
弥尔顿画像
弥 尔 顿 故 居
绘画: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中的内战
• 最重要的作品是长诗《失乐园》、《复乐园》 与诗剧《力士参孙》
(1)王权为古典主义文学的产生和发 展提供了政治基础。
(2)唯理主义哲学为古典主义文学提 供了哲学基础。
巴洛克绘画: 《插花》 杨德
古典主义

17、18世纪,欧洲的一种文艺思潮。其 代表人物尊奉古希腊罗马文学艺术为典范, 故名。古典主义作家拥护王权;崇尚理性; 从古代寻找创作题材;重视艺术形式,戏剧 恪守“三一律”。古典主义发端于法国,并 以法国的戏剧成就最高。
3、法国古典主义文学的发展及其代表作家作品 (1)十七世纪三、四十年代: 古典主义文学兴起,代表作家是高乃依。 § 高乃依(1606-1684) • 是古典主义悲剧的创始人和

外国文学欣赏_巴洛克、清教徒及古典主义文学共47页文档

外国文学欣赏_巴洛克、清教徒及古典主义文学共47页文档
外国文学欣赏_巴洛克、清教徒及古典 主义文学
16、人民应该为法律而战斗,就像为 了城墙 而战斗 一样。 ——赫 拉克利 特 17、人类对于不公正的行为加以指责 ,并非 因为他 们愿意 做出这 种行为 ,而是 惟恐自 己会成 为这种 行为的 牺牲者 。—— 柏拉图 18、制定法律法令,就是为了不让强 者做什 么事都 横行霸 道。— —奥维 德 19、法律是社会的习惯和思想的结晶 。—— 托·伍·威尔逊 20、人们嘴上挂着的法律,其真实含 义是财 富。— —爱献 生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
4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第一,政治化,宣扬统一王权。 • 第二,宣扬理性,要求克制个人情欲。强 调个人责任和义务。 • 第三,批判贵族,资产阶级与教会的腐化 庸俗,移风易俗。 • 第四,古典主义悲剧多以帝王将相、宫闱 秘事为题材,继承了古希腊悲剧的传统。
• 三一律:是古典主义戏剧的创作原则,规 定剧本只能有一条情节线索、剧情只能发 生在同一地点、时间不能超过一昼夜(24 小时)。
巴洛克文学艺术的特点:
• 华丽怪异,激情颓废,充满享乐主义和宗 教性的神秘色彩。 • 代表作:西班牙戏剧家卡尔德隆的《人生 如梦》。
清教徒文学
• 英国17世纪文学主要是体现清教徒思想的 资产阶级革命文学。 • 弥尔顿出生于清教徒家庭,青年时代曾闭 门攻读文学6年,渴望摘取诗歌桂冠。后来 有感于伽利略坚持真理的精神,积极投身 清教徒运动,发表了《论出版自由》、 《论国王和官吏的职权》、《为英国人民 申辩》等政论文。
• 古典主义文学以法国为代表,英国和德国均受其 影响。 • 高乃依是古典主义悲剧的创始人。高乃依的《熙 德》、拉辛的《安德洛马克》是古典主义悲剧的 典范。 • 《熙德》通过公民义务与个人爱情的冲突,表现 理性战胜情欲的主题。 • 《安德洛马克》塑造了特洛伊英雄赫克托耳的遗 孀安德洛马克机智勇敢的性格,肯定了理性高于 一切的思想观念。
• 《失乐园》取材于《圣经· 旧约· 创世记》和《新 约· 启示录》,其中上帝被描述成暴君形象,撒旦 被塑造成革命清教徒形象,体现了弥尔顿惊世骇 俗的反叛精神。 • 《复乐园》取材于《圣经· 新约· 路加福音》,通 过耶酥拒绝魔鬼诱惑的故事,表现信仰高于一切 的革命气节。 • 《力士参孙》取材于《旧约· 士师记》,表现了参 孙视死如归的大无畏英雄气概,是17世纪资产阶 级革命者的化身。
• “巴洛克”的字义源自葡萄牙语,意指“变 了形的珍珠”,也被引用作为脱离规范的 形容词。 • 巴洛克文学发端于意大利和西班牙,兴盛 于法国。 • 巴洛克风格指16——17世纪的音乐、绘画、 建筑和文学的风格,其特点表现为典雅华 美的形式,夸张雕琢的技巧,晦涩玄奥的 内容等。
巴洛克文学
在文学上,巴洛克文学表现了一种病态的 人生哲学以及悲观主义的情绪。它惯用的 主题是宗教的狂热、人类在上帝面前的无 能为力和顶礼膜拜。 最早出现在意大利、西班牙,然后传到英、 法等国。 代表人物:马里诺(意大利) 贡戈拉(西班牙) 卡尔德隆(西班牙)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呀!对一个情人的心灵,这是多么惨酷啊! 我越知道他功劳大,我对他的爱情越是增加, 但是我的责任感永远高于一切, 无论我的爱情多么深,我也要请求判他死刑。
她要求国王答应让所有的武士同罗狄克决斗,谁胜了罗狄克 她就嫁给谁。国王同意了她的请求。这时,一个在追求施曼 娜的贵族青年堂· 桑士表示愿意和罗狄克决斗。在两人决斗的 时候,施曼娜坐立不安。一会儿,堂· 桑士把剑捧到她的脚下, 施曼娜以为是堂· 桑士向她报捷,对罗狄克的满腔爱情便迸发 而出,她就怒斥他杀死了罗狄克。这时刚好国王驾到,听到 了施曼娜的真情流露。堂· 桑士也讲述罗狄克如何击落了他手 中的剑却饶过了他的命,是罗狄克要他来向施曼娜报告决斗 经过的。施曼娜终于当众承认她是多么爱罗狄克,但她还是 怕别人议论。国王这时作出最后的判决,两人应当结婚,只 是婚期得延后一年,在这期间,罗克要统率军队推进到摩尔 人的国土里去。罗狄克欣然接受了。
十七世纪的欧洲社会与文学潮流
1 法国是十七世纪欧洲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国家的 最高典范,其王权和资产阶级之间的妥协,成为 这一时期法国社会的主要特征。 这种服从王权的 政治格局促成了法国古典主义文学的繁荣。 2 英国是代表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发展潮流的国家, 因此代表资产阶级革命精神的清教徒文学成为英 国文学的主潮。 3 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家政治经济的衰落,也阻碍 了其文学的发展,代表贵族趣味远离现实的巴洛 克文学在这些国家颇为流行。
《熙德》中的一个场景
古典:模仿古代
(新)古典主义文学的名称缘来:在文艺理论和 创作实践上以古希腊、罗马为典范。 模仿古代, 师法古人,重视格律。 代表人物: A.高乃依:法国古典主义悲剧的创始人。 代表作:《熙德》 B.拉辛:《安德洛玛克》 C.拉封丹:《寓言集》 D.布瓦洛:《诗的艺术》(文学理论)
古典主义文学的思想特征
高乃依
古典主义悲剧的发 展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 早期的代表是高乃依 (1606-1684),他在 悲剧中塑造的英雄形象 有炽烈的感情和坚强的 意志,体现了古典主义 的道德原则。在艺术方 面,戏剧场面宏伟壮观, 冲突集中,结构简炼、 严谨,他善于从尖锐、 细致的心理冲突中展示 人物性格。
• 高乃依最重作品是1636年公演的《熙德》。 悲剧的男女主人公罗狄克和施曼娜彼此相 爱,但因为父辈的仇恨而陷于难以解脱的 困境:施曼娜的父亲曾打了罗狄克的父亲 一耳光,他要儿子为他所受的奇耻大辱复 仇。这时,罗狄克陷入了激烈的内心冲突。
《 熙 德 》 中 中 罗 狄 克
他终于杀死了施曼娜的父亲。在这之后他毅然到施曼娜跟 前去求她杀死他。这时候的施曼娜因罗狄克勇于保卫家族 的荣誉反而更爱他了。施曼娜也是极看重家族荣誉的人, 她强忍着对罗狄克的爱情要求国王处死他。恰好这时候摩 尔人攻入西班牙,在有关民族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罗狄 克奉国王的命令带兵击退了敌人,他成了民族英雄,人民 呼他为“熙德”(cid,即“大将军”)。但他回来后施曼 娜仍然要求国王处死他:
要成全爱情就得牺牲我的荣誉, 要替父报仇,就得放弃我的爱人。 这一方鼓动我报仇,那一方牵住我的手臂。 ……或是背叛爱情, 或是忍辱偷生; 这两者都使我痛苦无穷。 …… 父亲,情人,荣誉,爱情 一方面是严厉的责任,一方面是可爱而专柜的爱情! 经过激烈的心理斗争,他理智占了上风,他自问说: 竟任凭西班牙在我身上, 加上个不能善保家声的不肖之子的名气吗? …… 既然今天是我父亲受了侮辱, 侮辱者尽管是施曼娜的父亲, 我们也不应该犹豫不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