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免疫考试问答题总结

合集下载

医学免疫学大题问答汇总

医学免疫学大题问答汇总

医学免疫学大题问答汇总1、简述免疫器官的组成和主要功能答:免疫器官分为中枢免疫器官和外周免疫器官。

中枢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发生、分化、成熟的场所,对外周免疫器官的发育有促进作用。

包括骨髓(B细胞成熟场所)和胸腺(T细胞成熟场所)。

外周免疫器官包括淋巴结、脾脏和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是免疫细胞定居、接受抗原刺激并产生免疫应答的场所。

2、简述抗体的种类和主要功能答:抗体依据重链抗原性不同分为五类:IgG IgA IgM IgD IgEIgG:血清中含量最高,是最重要的抗感染分子,包括抗菌、抗病毒、抗毒素等。

还能激活补体,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可穿过胎盘保护胎儿及新生儿免受感染。

IgA:分为单体和双体两种。

单体存在于血清中,双体存在于粘膜表面及分泌物中,是粘膜局部抗感染的重要因素。

IgM:是分子量最大、体内受感染后最早产生的抗体,具有很强的激活补体作用和调理作用,常用于诊断早期感染。

IgD:主要存在于成熟B细胞表面,是B细胞识别抗原的受体。

IgE:血清中含量最少,某些过敏性体质的人血清中可检测到,参与介导Ⅰ型3、简述超敏反应的种类和常见疾病答:Ⅰ型(速发型):如药物过敏性休克、常见青霉素过敏反应、过敏性哮喘和过敏性鼻炎。

Ⅱ型(细胞毒型):如新生儿溶血症、输血反应、药物过敏性血细胞减少。

Ⅲ型(免疫复合物型):如血清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

Ⅳ型(迟发性)如接触性皮炎和移植排斥反应,针对细胞内寄生菌、真菌和病毒产生的细胞免疫的同时伴随细胞损伤,又称为传染性超敏反应。

4、简述补体的生物学活性答:补体的生物学活性主要有:(1)溶菌和溶细胞。

细菌等抗原物质和相应抗体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可激活补体,在靶细胞表面形成膜攻击复合物,导致细菌或靶细胞裂解。

(2)促进抗体中和及溶解病毒。

补体可明显增强抗体对病毒的中和作用,可溶解灭活某些病毒。

(3)调理和免疫粘附。

补体裂解产物与细菌等抗原及吞噬细胞结合,促进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即调理作用;若与表面具有的红细胞、血小板结合,可形成较大的聚合物利于吞噬细胞的吞噬,此即免疫粘附作用。

免疫学问答题完整版

免疫学问答题完整版

↓T细胞(胸腺依赖性淋巴细胞)分化发育过程淋巴样前体细胞在胸腺的皮髓质交界处进入并迁移至皮质区,双阴性细胞(DN)细胞在这发育为双阳性(DP)细胞,在此发育过程中仅TCR-β链基因发生重排的细胞才能被选择继续存活(β-选择),此后再进行TCR-α链的基因重排;DP细胞为未成熟T细胞,还需进行阳性与阴性选择,其机制为:1)阳性选择:即DP细胞与胸腺皮质上皮细胞表面的自身抗原肽-MHCⅠ类分子以中等亲和力结合,则CD8分子表达上调,CD4分子下调直到缺失,分化为CD8+的SP细胞;DP细胞与胸腺基质细胞表面的自身抗原肽-MHCⅡ类分子以中等亲和力结合,则CD4分子表达上调,CD8分子下调直到缺失,分化为CD4+的SP细胞;若DP细胞不能与自身抗原肽-MHC分子结合或高亲和力结合者,则发生凋亡。

在此过程中T细胞获得MHC限制性。

注:MHC限制性—即T细胞的TCR特异性识别抗原肽的同时还须识别与抗原肽结合为复合物的同型MHC分子。

2)阴性选择:即SP细胞若能与胸腺皮髓质交界处的巨噬细胞和DC表面的自身抗原肽-MHC复合物高亲和力结合,则被激活而发生程序性死亡或失能;不能结合或低中亲和力结合的SP细胞则继续发育为成熟的T细胞,继而进入外周。

在此过程中T细胞获得了对自身抗原的中枢免疫耐受性。

↓T细胞分类原则(1)根据TCR双肽链构成分类:按TCR异源二聚体构成不同,可将T细胞分为αβT细胞和γδ细胞。

(2)根据T细胞表面CD4和CD8分子表达,可将成熟T细胞分为CD4+或CD8+T细胞亚群;(3)按CD4+细胞表达CD45分子异构体不同分为CD45RA+和CD45RO+T细胞亚群。

(4)根据CD4+细胞所分泌细胞因子谱分类,CD4+可分为Th1、Th2、Th17和Th9等亚群。

(5)根据αβT细胞的功能特点可分为初始T细胞、效应性T细胞、辅助性T细胞、记忆性T细胞、调节性T细胞等。

↓T细胞亚群及功能可分为CD4+T细胞、CD8+效应T细胞、记忆性T细胞(Tm)(1)CD+T4细胞又分为效应性T细胞和调节性T细胞效应性T细胞1、Th1:主要分泌IL-2、TNF-β、IFN-γ等,主要介导与细胞毒和局部炎症相关的免疫应答,参与细胞免疫应答及迟发型超敏反应性炎症发生,故亦称炎症性T细胞。

(完整版)医学免疫学简答题

(完整版)医学免疫学简答题

1.简述固有性免疫和适应性免疫的概念及作用。

答:固有性免疫是个体出生时就具有的天然免疫,通过遗传获得,是机体在长期进化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非特异抵御病原体入侵的第一道防线;作用:在感染早期,产生一定的免疫应答,包括皮肤、黏膜物理屏障作用以及局部细胞分泌杀菌物质的化学效应,有非特异性效应细胞对病毒感染细胞进行杀伤,及血液和体液中效应分子的生物学作用。

适应性免疫是个体出生后,受到外来异物刺激后逐渐建立起来的后天免疫,针对某一特定的异物抗原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

作用:经识别抗原成分后开始分化增殖的T、B细胞产生免疫应答,经一段时间后生成效应细胞,杀伤清除病原体,起主导作用。

2.简述免疫系统具有双重功能(防卫、致病)的理论基础。

答:免疫系统通过对“自己”或“非己”抗原性异物的识别和应答,来维持自身稳定和平衡。

免疫系统在免疫功能正常条件下,对非己抗原产生排异效应,对自身抗原成分产生不应答状态,对机体正常运行具有一定的防卫作用;但当免疫功能失调时,免疫应答可造成机体组织损伤,例如免疫应答反应水平过高或过低,或者对自身组织细胞产生免疫应答,调节功能发生紊乱,这就导致免疫性相关疾病的发生。

3.简述BCR多样性产生的机制。

答:BCR(B细胞抗原受体)是通过其V区抗原结合部位来识别抗原的,BCR的V区,尤其是V区的CDR1、CDR2和CDR3氨基酸序列的多样性,决定了对抗原识别的多样性。

造成BCR多样性的机制主要有1)组合造成的多样性:编码BCR重链V区的基因有V、D、J三种,编码轻链V区的有V和J两种,而且每一基因又是由很多的基因片段组成。

这样,重链基因的组合和重链基因与轻链基因的组合将产生众多不同特异性的BCR。

2)连接造成的多样性:编码CDR3的基因位于轻链V、J或重链V、D、J片段的连接处,两个基因片段的连接可丢失或加入数个核苷酸,从而增加了CDR3的多样性。

3)体细胞高度突变造成的多样性:在BCR各基因片段重排完成后,其V区基因也可发生突变,而且突变频率较高,因而增加其多样性。

2023年医院临床医师医学免疫学专业知识考试题库与答案

2023年医院临床医师医学免疫学专业知识考试题库与答案

2023年医院临床医师《医学免疫学》专业知识考试题库与答案一、单选题1、具有过敏毒素作用的补体组分是A.C3aC4aB.C3aC5aC.C3aC4aC5aD.C3aC5b67E.C3bC4b正确答案:C2、不能经补体活化的旁路途径激活补体的物质是A .细菌内毒素B.酵母多糖C ,甘露聚糖D.凝聚的IgAE.葡聚糖正确答案:C3、人类B淋巴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是:A.骨髓B.腔上囊C.脾脏D.胸腺E淋巴正确正确答案:A4、五种免疫球蛋白的分类是根据A.H链和L链均不同B.V区不同CL链不同D.H链不同E.连接H链的二硫键位置和数目不同正确答案:D5、在细胞免疫效应阶段中起重要作用的细胞是:C.Th 和TsD.Thl 和Th2E.Tc 和ThlF.Tc 和Th2G.Thl 和Ts正确答案:C6、类风湿因子A.是自身变性的IgG分子B.是抗变性IgG的抗体C.是自身变性的IgM分子D.是抗变性IgM的抗体E.大多数为IgG类抗体正确答案:B7、胎儿在宫腔内感染,脐带血或新生儿外周血中何种Ig 水平升高A.IgMB.IgEC.IgGD.IgAE.IgD8、构成攻膜复合物(MAC)的补体成分是A.C6b-9B.C4b2bC.C3bnBbD.C3bBbE.C5b-9正确答案:E9、免疫的现代概念是A.机体抗感染的防御功能B.机体清除自身损伤、衰老细胞的一种功能C.机体排除抗原性异物的功能,对机体都是有利的D.机体消除和杀灭自身突变的细胞E.机体识别和排除抗原性物质的功能正确答案:E10、TCR识别抗原的信号传递是通过:A.CD2B.CD8C.CD4D.CD79正确答案:E11、活化T细胞表达的抑制性受体是:A.CTLA-4B.CD94/NKG2AC.TCR-CD79D. Fc ε R- IE.IL-2R正确答案:A12、关于抗体,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抗体是指具有免疫功能的球蛋白B.抗体主要存在于血液、体液、粘膜表面及其分泌液中C.抗体是能和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的球蛋白D.抗体都是免疫球蛋白E.抗体都是体内产生的正确答案:E13、CDR即为A.Fab 段C.CD分子的受体D.HVRE.Fd 段正确答案:D14、存在于不同种属之间的共同抗原称为A.异种抗原B.交叉抗原C.超抗原D.异嗜性抗原E.类属抗原正确答案:D15、哺乳类动物B细胞的发育,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 B细胞分化的最早部位是卵黄囊B.出生后在法氏囊内分化成熟C.抗原非依赖期主要在中枢免疫器官内进行D.抗原依赖期在外周免疫器官内进行E.在外周免疫器官B细胞受抗原刺激后分化为浆细胞正确答案:B16、I型超敏反应是由哪类抗体介导的A.IgGB.IgEC. IgAD.IgDE. IgM正确答案:B17、分子量最大的补体成分是A.C3B.C4C.ClqD.ClrE.Cls正确答案:C18、人类MHC定位于:C.第17号染色体B.第7号染色体C.第16号染色体D.第6号染色体E.第2号染色体正确答案:D19、TC细胞活化所需的双信号之一是A.TCR与MHC I类分子-抗原肽的复合物结合B.TCR与MHCn类分子-抗原肽的复合物结合C.TCR与MHCnl类分子-抗原肽的复合物结合D.CD40和CD40L分子结合E.SIg与抗原肽结合正确答案:A20、在人血清中,哪种补体成分含量最高A.C1B.C4C.C3D.C5E.C8正确答案:C21、产生低区带耐受的细胞是A. B细胞B.T细胞C.MΦD. NK细胞E.T细胞和M①正确答案:B22、属于异嗜性抗原的是A.Rh抗原与人的RBCB.AFP与乙肝病毒C.马血清与破伤风杆菌D.大肠杆菌014型的多糖抗原与人结肠粘膜E.类毒素正确答案:D23、细胞因子不具备的特性是:A.多效性B.拮抗性C.重叠性D.特异性E.协同性正确答案:D24、有关B细胞发育几个阶段的论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前B细胞表达Ig的口链B.幼稚B细胞仅表达SmIgMC.成熟B细胞表达SmIgM和SmIgDD.幼稚B细胞与抗原结合可发生抑制信号引起B细胞耐受E.成熟B细胞在骨髓接受抗原刺激分化为浆细胞。

免疫基础知识考试试题

免疫基础知识考试试题

免疫基础知识考试试题01、以下不是免疫细胞的?() [单选题]A.T细胞B.NK细胞C.CD分子(正确答案)D.吞噬细胞02、免疫应答发生的主要场所和T细胞的主要定居地:() [单选题]A.骨髓B.胸腺C.脾脏D.淋巴结(正确答案)03、ADCC的中文名称() [单选题]A.抗体依赖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作用(正确答案)B.抗体依赖细胞介导的细胞吞噬作用C.补体依赖的细胞毒作用D.抗体依赖的细胞因子释放04、托组合抗体给药方案与周期是?() [单选题]A.5mg/kg Q3W(正确答案)B.6mg/kg Q2WC.3mg/kg Q2WD.1mg/kg Q6W05、卡度尼利单抗给药方案与周期是?() [单选题]A.5mg/kg Q3WB.6mg/kg Q2W(正确答案)C.3mg/kg Q2WD.1mg/kg Q6W06、下列关于IgG4骨架描述正确的是?() [单选题]A.无ADCC和CDC效应,活化的T细胞不会被自身免疫杀伤(正确答案)B.有ADCC和CDC效应,活化的T细胞不会被自身免疫杀伤07、QL1706组合双抗全称:() [单选题]A.艾帕洛利单抗托沃瑞利单抗B.艾帕洛利托沃瑞利单抗(正确答案)C.托沃瑞利单抗艾帕洛利单抗D.托沃瑞利艾帕洛利单抗08、艾托组合抗体(QL1706)生物技术平台:() [单选题]A.abPairB.MabPairTM(正确答案)C.ITabTMD.proBibody09、艾托组合抗体(QL1706)含有抗PD-1和抗CTLA-4两种工程化单克隆抗体,二者固定比例约:() [单选题]A.3:1B.2:1(正确答案)C.1:1D.1:210、艾托组合抗体中的抗CTLA-4抗体的骨架是:() [单选题]A.IgG1骨架(正确答案)B.IgG2骨架C.IgG3骨架D.IgG4骨架11、艾托组合抗体中的抗PD-1抗体的骨架是:() [单选题]A.IgG1骨架B.IgG2骨架C.IgG3骨架D.IgG4骨架(正确答案)12、首个双功能组合抗体I期研究TRAE Grade ≥ 3 的发生率为:() [单选题]A.16%(正确答案)B.28%C.50%D.74.90%13、艾托组合抗体单药用于2L+宫颈癌关键II期注册临床mPFS是:() [单选题]A.5.4(正确答案)B.3.75C.3.71D.414、PD-1抑制剂以及CTLA-4抑制剂主要分别作用在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的哪两个环节:(多选)()A.肿瘤细胞抗原释放B.T细胞动员和激活(正确答案)C.T细胞识别肿瘤细胞(正确答案)D.T细胞浸润肿瘤组织15、艾托组合抗体中的抗CTLA-4抗体的优势:(多选)()A.可清除CTLA-4高表达的调节性T细胞,解除其免疫抑制(正确答案)B.降低FcRn结合力降低半衰期(正确答案)C.同步入血,不同药代药动,协同起效(正确答案)D.半衰期在3周16、MabPair平台具有哪些优势?()A.产出稳定:荧光辅助细胞分选检测:未检测到错配抗体(正确答案)B.黄金比例:抗PD-1抗体浓度:抗CTLA-4抗体浓度约为 2:1(正确答案)C.质量可靠:艾托组合抗体对PD-1的抑制活性与艾帕洛利单品相当(正确答案)D.质量可靠:艾托组合抗体对CTLA-4的抑制活性与托沃瑞利单品相当(正确答案)17、肿瘤免疫逃逸的可能的机制:(多选)()A.肿瘤抗原无效提呈(正确答案)B.免疫抑制细胞的募集(Tregs, MDSCs)(正确答案)C.免疫抑制因子的释放(正确答案)D.免疫检查点的失调(正确答案)18、以下是PD-1与CTLA-4的相同点是(多选)()A.由活化的T细胞表达(正确答案)B.表达的水平由TCR信号的强度和持续时间影响(正确答案)C.都影响Treg功能19、以下是抑制性受体的是?(多选)()A.CTLA-4(正确答案)B.PD-1(正确答案)G-3(正确答案)D.CD2820、下列哪项是双免联合(如O+Y)临床应用的局限性?()A.抗CTLA-4抗体不良反应较严重,患者耐受性差(正确答案)B.给药频率不同,影响临床便利性,影响患者依从性(正确答案)C.O+Y联合治疗价格昂贵,临床可及性差(正确答案)。

(完整版)医学免疫学-简答题

(完整版)医学免疫学-简答题

简答题-nokoslim1.免疫功能的生理病理表现:(1)免疫防御:异常增高-超敏反应,缺失-免疫缺陷或病原体高度易感。

(2)免疫监视:失调-引发肿瘤或病毒持续性感染。

(3)免疫自稳:失调-自身免疫性疾病或超敏反应。

2.TD-Ag和TI-Ag的区别:3.为什么说动物的免疫血清对人来说既是抗原又是抗体?其可作为抗体与相应的外毒素特异性结合,具有防止疾病的作用;但其作为异种蛋白可能诱发机体产生超敏反应。

4.Ig各功能区的主要作用:(1)VH和VL中的HVR(CDR)是能与抗原表位特异性结合的区域;(2)CH和CL具有Ig同种异型遗传标志;(3)IgG的CH2可介导其通过胎盘;(4)IgG的CH2和IgM的CH3具有C1q结合位点,参与补体经典途径的激活;(5)IgG的CH3和IgE的CH2/CH3能与多种免疫细胞表面相应受体结合,介导免疫细胞产生不同的生物学效应。

(6)恒定区C:激活补体系统、调理作用、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介导I型超敏反应、穿过胎盘屏障和粘膜。

(7)超变区V:特异性结合抗原,中和外毒素,阻断病原入侵。

5.简述5类Ig的特点:(1)IgG:血清和细胞外液中含量最高,分布最广,机体抗感染的主力军;再次免疫应答的主要抗体;唯一能通过胎盘的抗体。

(2)IgM:分子量最大,种系发生过程中最早出现的抗体,抗感染的先头部队;初次免疫应答最早产生的抗体;脐带IgM含量升高,提示胎儿宫内感染。

(3)IgA:婴儿可以从母体获得SIgA,边防军;参与粘膜局部免疫。

(4)IgD:膜结合型IgD是B细胞发育分化的标志。

(5)IgE:正常人血清含量最低的抗体,介导I型超敏反应的发生。

6.比较3条补体激活途径的差异7.补体系统的生物学作用:(1)溶菌和细胞溶解作用(2)免疫复合物清除作用(3)调理作用(4)炎症介质作用(5)参与特异性免疫应答8.细胞因子的分类:白细胞介素、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集落刺激因子、趋化因子、生长因子。

(完整版)免疫学考试问答题及答案

(完整版)免疫学考试问答题及答案

1.什么是免疫?免疫的功能和表现有哪些?免疫是指机体免疫系统识别自身与异己物质,并通过免疫应答排除抗原性异物,以维持机体生理平衡和稳定的功能。

在正常情况下,免疫对机体是有利的,但在某些情况下,则可对机体产生有害的反应。

免疫系统主要有三大功能:①免疫防御,即抵抗病原微生物感染和清除异物的能力,该功能过高会引发超敏反应;该功能过低则可发生免疫缺陷病。

②免疫自稳,即清除体内衰老和死亡细胞的能力。

正常情况下,免疫系统能及时清除体内衰老和死亡的细胞或抗原抗体复合物,而对自身成分不发生免疫应答,处于免疫耐受状态,如果免疫耐受功能失调,则可发生自身免疫性疾病。

③免疫监测,即免疫系统识别、杀伤并及时清除体内突变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防止肿瘤发生的功能,免疫监测功能过低可导致肿瘤的发生或持续性病毒感染。

2.Burnet克隆选择学说和克隆清除学说的内容是什么?根据该学说,免疫系统如何区别“自我”和“非我”?是由澳大利亚免疫学家Burnet提出的,内容:(1) 在机体发育的早期,体内存在着无数针对不同抗原特异性的淋巴细胞克隆。

同一个克隆的细胞均表达相同的特异性抗原受体,识别某一特定抗原表位。

(2)胚胎期与自身成分反应的T、B淋巴细胞被“禁忌”,形成免疫耐受,此为克隆清除。

(3)出生后淋巴细胞与相应抗原的相互作用,引起淋巴细胞的特异性活化和分化,此为克隆选择。

(4)分化后的所有效应细胞具有相同的特异性。

自我-胚胎时期和免疫系统接触过的物质;非我(抗原):胚胎时期没有和免疫系统接触的物质,如异种抗原、同种异型抗原、自身抗原。

3.什么是免疫应答?根据免疫应答的机制,免疫应答分哪两类?每类的特点和组成如何?免疫应答是指抗原物质进入机体后引起的一系列细胞和分子的协调反应,是机体免疫系统对抗原刺激所产生的以排除抗原为目的的生理过程,包括三个基本阶段:抗原识别阶段,活化、增值和分化阶段,效应阶段。

根据免疫应答识别的特点、获得形式以及效应机制,可分为固有性免疫和适应性免疫两大类。

医学免疫学简答题试题及答案

医学免疫学简答题试题及答案

医学免疫学简答题试题及答案XXX1、补体的生物学作用:答:1.溶菌和细胞溶解作用;2调理吞噬作用;3.免疫粘附作用;4.炎症介质作用,如激肽样作用、过敏毒素作用、趋化作用。

2、细胞因子的共同特征:答:1细胞因子的产生具有多源性;2细胞因子的产生具有多向性;3多以旁分泌和(或)自分泌形式在局部发挥作用;4通常为低相对分子质量的分泌性糖蛋白;5通常以非特异性方式发挥作用;6细胞因子作用具有高效性;7细胞因子作用具有重叠性;8细胞因子作用具有多效性;9细胞因子作用具有网络性。

3、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主要特点答: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细胞组成黏膜和上皮细胞、吞噬细胞、NK细胞T细胞、B细胞、抗原递呈细胞NK1.1*T细胞、B1-B细胞作用时相即刻-96小时内96小时后作用特点非特异作用,抗原识别谱较广;不经克隆特异性作用,抗原识别专一;经细胞。

扩增和分化,即可发挥免疫效应克隆扩增发挥免疫效应和分化成为效应作用时间间无免疫记忆,作用时间短有免疫记忆,作用时间长5、决定抗原免疫原性的因素有哪些?答:决定抗原免疫原性的因素(一)异物性:1.异种物质:如细菌、病毒、异种血清等。

2.同种异体物质:如血型抗原、构造相容性抗原等。

3.自身物质。

(二)理化特性:1.大分子;2.复杂的化学组成与结构;3.物理状态;4.分子构象和易接近性;(三)免疫途径和机体应答性:具有异物性和复杂结构的大分子物质是决定抗原免疫原性的主要条件。

但抗原进入机体的途径不同,产生的免疫效果也不同。

人工免疫时,多数抗原需经皮内、皮下或肌肉注射、喷雾等方式进入机体,才能取得良好免疫效果。

6、简述T细胞亚群分类及其功能。

答:(1)Th1细胞为CD4阳性细胞,其主要功能有分泌IL-2(白细胞介素2)、XXX-γ(γ干扰素)和TNF-β(β肿瘤坏死因子)等细胞因子,参与调节细胞免疫,引起炎症反应和迟发型超敏反应。

(2)Th2细胞也是CD4阳性细胞,其主要功能是通过火泌IL-4、6、10等细胞因1子,介导体液免疫应答。

医学免疫学简答题整理

医学免疫学简答题整理

医学免疫学简答题整理1、试述内、外源性抗原的呈递过程。

答:外源性抗原的呈递过程:第一,外源性Ag被APC摄入(吞噬、胞饮、受体介导等),外源性Ag在内体/溶酶体(低PH、各种酶及HLA-DM)中加工,产生13-18aa短肽(适合与MHCII类分子结合);第二,在内质网新合成的MHCII类与Ii链结合在一起,它在与多肽结合前由内质网转移到内体腔;第三,在腔内Ii被解离或降解后在HLA-DM参与下,MHC II类分子与多肽结合形成稳定的抗原肽MHC II类分子复合物,通过胞吐空泡的形式转运至APC表面递呈给CD4T细胞。

内源性抗原的呈递过程:第一,内源性Ag多肽的产生:内源性抗原通常来源于胞内蛋白,核蛋白,病毒蛋白、瘤Pr等。

它们泛生物素化及在蛋白酶体中降解,产生8-12aa短肽(适合与MHC I类分子结合)。

第二,多肽的转运:TAP将内源性Ag肽从蛋白酶体向内质网转运,内质网中MHC I类分子与多肽结合形成稳定的复合物。

第三,内源性Ag递呈,复合物以胞吐空泡的形式至靶细胞表面递呈给CD8T细胞。

2. 试述免疫缺陷病特征:①反复发生不易控制的感染;②恶性肿瘤发生率增高;③常并发自身免疫病。

●分类:原发性、继发性3. 试述抗原抗体反应特点1.特异性:抗原抗体结合的特异性是指抗原表位与抗体超变区结合的特异性2.比例性:在抗原抗体特异性反应时,生成结合物的量与反应物的浓度有关。

3.可逆性:可逆性指抗原抗体结合后形成的复合物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解离,恢复抗原抗体的游离状态。

4. 试述免疫球蛋白的主要生物学功能。

(1)与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主要由Ig的V区特别是HVR的空间结构决定的。

在体内表现为抗细菌、抗病毒、抗毒素等生理学效应;在体外可出现抗原抗体反应。

(2)激活补体:IgG(IgG1、IgG2和IgG3)、IgM类抗体与抗原结合后,可经经典途径激活补体;聚合的IgA、IgG4可经旁路途径激活补体。

(3)与细胞表面的Fc 受体结合:Ig经Fc段与各种细胞表面的Fc 受体结合,发挥调理吞噬、粘附、ADCC及超敏反应作用。

免疫问答题——精选推荐

免疫问答题——精选推荐

1、试比较T细胞表位与B细胞表位的特性?2、简述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和主要生物学功能。

1.Ig的基本结构:Ig单体是由两条相同的重链和两条相同的轻链借链间二硫键连接组成的四肽链结构。

在重链近N端的1/4区域内氨基酸多变,为重链可变区(VH),其余部分为恒定区(CH);在轻链近N端的1/2区域内氨基酸多变,为轻链可变区(VL),其余1/2区域为恒定区(CL)。

VH与VL内还有高变区。

2.免疫球蛋白的主要生物学功能:(1)与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主要由Ig的V区特别是HVR的空间结构决定的。

3、试比较三条补体激活途径的主要差异。

补体激活过程依据其实顺序不同,可分为三条途径:(1)典激活途径:由抗原- 抗体复合物结合C1q启动激活途径,活化的C1s依次酶解C4、C2,形成具有酶活性的C3转化酶,后者进一步酶解C3并形成C5转化酶,C5转化酶可裂解C5为C5a和C5b,C5b结合于细胞表面,依次与C6、C7、C8、C9联结成C56~9膜攻击复合物(MAC),MAC在胞膜上形成小孔,最终导致胞内渗透压降低,细胞溶解死亡。

(2) MBL途径是由MBL结合至细菌启动的激活途径。

MBL首先与病原微生物的糖类配体结合,随后构象发生改变,激活与4、细胞因子的分类及生物学活性有哪些?细胞因子的主要生物学作用有:①抗感染、抗肿瘤作用,如IFN、TNF等。

②免疫调节作用,如IL-1、IL-2、IL-5、IFN等。

③刺激造血细胞增殖分化,如M-CSF、G-CSF、IL-3等。

④参与和调节炎症反应。

如:IL-1、IL6、TNF等细胞因子可直接参与和促进炎症反应的发生。

5、试述抗原受体多样性产生的机制。

组合造成的多样性;连接造成的多样性;体细胞高频突变造成的多样性。

基因片段的重排;每条编码轻链和重链可变区的基因都由数个基因片段组成。

重链轻链随机组合;理论上将产生11000x(200+120)=3.5x106个不同抗原特异性的抗体,实际上要少一些。

免疫常见考试问答

免疫常见考试问答

1.何为免疫,免疫三大功能及异常表现?答:机体对异己或非己的识别,排除非己以保持内环境稳定的一种生理作用。

(1)免疫防御:机体防止外界避孕套的入侵及清除已入侵及其他有害物质。

免疫防御功能过高导致超敏反映,过低导致免疫缺陷病(2)免疫自身稳定:通过自身耐受和免疫调节两种主要的机制来达到自身内环境的稳定。

自身耐受打破导致自身免疫病,免疫调节异常导致免疫失调。

(3)免疫监视:发现和清除体内产生的“非己”成分,如突变的肿瘤细胞、衰老凋亡的细胞等。

此功能失调可导致肿瘤的发生或病毒的持续性感染。

2.两类免疫的特征比较?答:(1)先天性免疫或固有性免疫,是个体出生时就具有的天然免疫,可通过遗传获得,是机体在长期进化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主要针对入侵病原体的天然防御功能。

其注意特征有非特异性、无记忆性和耐受性、主要通过模式识别,也称非特异性免疫。

(2)适应性免疫,是个体出生后,是个体出生后,接触到生活环境中的多种异物抗原,并在不断刺激中逐渐建立起来的后天免疫,也称获得性免疫。

其主要特征是针对某个特定的异物抗原而产生免疫应答,开始的应答过程比较缓慢,一旦建立,清除该抗原的效率很高,特异性很强,其主要特征有特异性、记忆性和耐受性,也称特异性免疫。

3. 免疫器官的组成及其在免疫中的主要作用?答:根据功能分中枢和外周免疫器官:中枢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发生,分化,成熟的场所,哺乳动物中枢免疫器官有骨髓和胸腺;外周免疫器官是成熟淋巴细胞定居和发生免疫应答的场所,主要包括淋巴结,脾脏和黏膜相关淋巴组织。

4.淋巴再循环的方式及生理意义?答,全身淋巴细胞与淋巴结内的淋巴细胞不断进行动态更新换,淋巴细胞经淋巴循环及血液循环,运行并分布于全身各处淋巴器官及淋巴组织中,经淋巴循环,经胸导管进入上腔静脉,进入血液循环,血液循环中的淋巴细胞及各类免疫细胞在毛细血管后微静脉处穿过高壁内皮细胞进入淋巴循环。

从而达到淋巴循环和血液循环的互相沟通,淋巴细胞的在循环,是淋巴细胞能在体内个淋巴组织急器官处合理分布,能动员淋巴细胞至病原体入侵处,并将抗原活化的淋巴细胞引流入局部淋巴组织及器官,各类免疫细胞在此协同作用,发挥免疫效应。

《医学免疫学》考试问答题总结

《医学免疫学》考试问答题总结

《医学免疫学》考试问答题总结1. 免疫系统组成与功能。

免疫系统是执行免疫功能的组织系统,包括:(1)免疫器官:由中枢免疫器官(骨髓、胸腺)和外周免疫器官(脾脏、淋巴结和黏膜免疫系统)组成;(2)免疫细胞:主要有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单核-巨噬细胞、自然杀伤细胞、树突状细胞等;(3)免疫分子:如抗体、补体、细胞因子和免疫细胞表面的多种膜分子,可发挥三种功能:(1)免疫防御:即抗感染免疫,机体针对病原微生物及其毒素的免疫清除作用,保护机体免受病原微生物的侵袭;(2)免疫自稳:机体可及时清除体内衰老或损伤的体细胞,对自身成分处于耐受,以维系机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3)免疫监视:机体免疫系统可识别和清除畸形和突变细胞的功能。

在某些情况下,免疫过强或低下也能产生对机体有害的结果,如引发超敏反应、自身免疫病、肿瘤、病毒持续感染等。

2.简述内源性抗原的加工、处理、提呈过程。

答:完整的内源性抗原在胞浆中,在LMP的作用下降解成多肽片段,然后多肽片段经TAP1/TAP2选择,转运到内质网,在内质网中与MHC Ⅰ类分子双向选择结合成最高亲和力的抗原肽/MHC分子复合物,该复合物由高尔基体转运到细胞表面,供CD8+T 细胞识别。

3.抗体的生物学活性。

(1)IgV区的功能主要是特异性识别、结合抗原。

(2)IgC区的功能a.激活补体;b.细胞亲嗜性:调理作用(IgG与细菌等颗粒性抗原结合,通过IgFc段与吞噬细胞表面相应IgGFc受体结合,促进吞噬细胞对颗粒抗原的吞噬;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DCC,IgG与肿瘤细胞、病毒感染细胞表面结合,通过IgFc段与具有胞毒作用的效应细胞表面相应IgGFc受体结合,从而触发效应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作用,称为ADCC);介导I II III型超敏反应。

(3)各类免疫球蛋白的特性和功能。

IgG:是抗感染的主要抗体;是唯一能通过胎盘屏障的抗体,在新生儿抗感染免疫中起重要作用;可与吞噬细胞和NK细胞表面的Fc受体结合,发挥调理作用和ADCC效应;(2)IgM:为五聚体,分子量最大;激活补体能力最强;是初次体液免疫应答中最早出现的抗体,可用于感染的早期诊断;(3)IgA:分泌型IgA(SIgA)为二聚体,主要存在于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黏膜表面和乳汁中,在黏膜免疫中发挥主要作用;(4)IgD:是B细胞发育分化成熟的标志;(5)IgE:正常人血清中含量最少,具有很强的亲细胞性,与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等具有高度亲和力,可介导Ⅰ型超敏反应的发生。

医学免疫学试题及答案

医学免疫学试题及答案

医学免疫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以下哪种细胞不属于免疫细胞?A.巨噬细胞B.树突状细胞C.自然杀伤细胞D.血小板答案:D解析: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都是主要的免疫细胞,而血小板主要负责血液凝固,与免疫功能关联较小。

2.以下哪种细胞在细菌感染时起主导作用?A.T细胞B.B细胞C.自然杀伤细胞D.巨噬细胞答案:D解析:在细菌感染时,巨噬细胞会主动吞噬并消灭细菌,起到主导作用。

3.下面哪种细胞参与体液免疫反应?A.T细胞B.B细胞C.巨噬细胞D.自然杀伤细胞答案:B解析:B细胞主要负责体液免疫反应,通过分泌抗体来中和病原体或外来抗原。

4.以下哪种细胞可以杀伤肿瘤细胞?A.T细胞B.B细胞C.巨噬细胞D.自然杀伤细胞答案:D解析:自然杀伤细胞具有杀伤肿瘤细胞的能力,主要通过释放细胞毒素来实现。

5.哪种细胞表现为抗原提呈细胞?A.T细胞B.B细胞C.巨噬细胞D.自然杀伤细胞答案:A解析:T细胞能够识别抗原并与抗原结合,从而诱导免疫应答。

它们起到抗原提呈细胞的作用。

二、判断题1.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是免疫系统的两个主要组成部分。

A.正确B.错误答案:A解析: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是免疫系统的两个主要组成部分,相互协调起到免疫防御的作用。

2.自然免疫是一种先天性的免疫反应,不需要预先接触抗原。

A.正确B.错误答案:A解析:自然免疫是一种先天性的免疫反应,主要由巨噬细胞、自然杀伤细胞和炎症反应等组成,不需要预先接触抗原。

3.记忆性免疫是指在初次接触抗原后,机体对该抗原形成长期记忆并能快速产生免疫应答。

A.正确B.错误答案:A解析:记忆性免疫是指在初次接触抗原后,机体对该抗原形成长期记忆并能快速产生免疫应答,以提高二次感染的防御能力。

4.细胞因子是一类介导细胞间相互作用的信号分子。

A.正确B.错误答案:A解析:细胞因子是一类介导细胞间相互作用的信号分子,包括细胞生长因子、细胞凋亡因子、细胞表达因子等。

5.自身免疫病是指机体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自身组织或抗原。

医学免疫学考试问答题总结

医学免疫学考试问答题总结

免疫考试问答题总结1.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免疫球蛋白分子是由两条相的重链和两条相同的轻链通过链间二硫键连接而成的四肽链结构。

IgG分子由3个相同大小的节段组成,位于上端的两个臂由易弯曲的铰链区连接到主干上,形成一个Y形分子,称为Ig分子的单体,是构成免疫球蛋白分子的基本单位。

免疫球蛋白重链由450至55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

重链恒定区由于氨基酸的组成和排列顺序不同,其抗原性也不同,据此,可将免疫球蛋白分为5类,即IgM,IgD,IgG,IgA和IgE.免疫球蛋白轻链由214个氨基酸残基组成。

重链和轻链靠近N端的约110个氨基酸的序列变化很大,称为可变区,而靠近C端的其余氨基酸序列相对稳定,称为恒定区。

重链和轻链的V区分别称为VH和VL,VH和VL各有3个区域的氨基酸组成和排列顺序特别易变化,称为高变区。

VH和VL的3个高变区共同组成Ig的抗原结合部位,该部位形成一个与抗原决定基互补的表面,故高变区又叫互补决定区。

重链和轻链的C区分别称为CH和CL。

不同类Ig重链CH长度不一。

有的包括CH1,CH2,CH3,有的更长,包括CH1,CH2,CH3,CH4。

铰链区位于CH1与CH2之间,易于弯曲,易被木瓜蛋白酶,胃蛋白酶水解。

2.免疫球蛋白的功能区Ig分子的每条肽链可折叠为几个球形的功能区,这些功能区的功能虽不同,但其结构相似。

每个功能区的二级结构是由几股多肽链折叠一起形成的两条反向平行的β片层。

功能区的作用:VH和VL是结合抗原的部位,其中HVR是V区中与抗原表位互补结合的部位。

CH和CL上具有部分同种异型的遗传标志。

IgG的CH2和IgM的CH3具有补体C1q结合位点,可启动补体活化经典途径。

Ig G可通过胎盘。

IgG的CH3可与单核细胞,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B细胞和NK细胞表面的IgGFc受体结合,IgE的CH2和CH3可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的IgEFc受体结合。

3.免疫球蛋白的水解片段木瓜蛋白酶水解IgG的部位在铰链区二硫键连接2条重链的近N端,裂解后可得到3个片段:2个相同的Fab片段和1个Fc片段。

免疫学问答题答案

免疫学问答题答案

问答题1 简述青霉素引起的过敏性休克的发生机制,并叙述Ⅰ型超敏反应的防止原则。

一、青霉素过敏性休克属I型超敏反应.二、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的发生机制:(一)机体致敏阶段1机体注射青霉素后,青霉素的降解物青霉噻唑或青霉稀酸与体内组织蛋白结合,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IgE抗体。

IgE抗体的Fc段与肥大细胞或嗜碱性粒细胞表面相应的IgE FcR 结合,使机体处于对青霉素的致敏状态。

(二)IgE桥联引发细胞活化)处于青霉素致敏状态的机体再次接触青霉素时,青霉噻唑铅酸或青霉稀酸可通过桥联方式结合靶细胞表面特异性IgE分子,刺激肥大细胞与嗜碱性细胞的活化后脱颗粒(含有生物活性物质)。

(三)生物活性物质的释放和超敏反应的发生致敏的肥大细胞或嗜碱性粒细胞活化后释放激肽、白三烯、组胺等活性物质。

作用于效应组织和器官,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强,平滑肌快速收缩,腺体分泌增多等。

引起炎症反应以及组织损伤等超敏反应.三、防治原则应从两方面考虑(变应原,机体反应性)(一)检出变应原并避免接触1.详问病史2。

皮肤试验,青霉素、抗毒素,花粉提取液等3.测IgE,放射性变应原吸附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二)特异性脱敏疗法(1)异种免疫血清脱敏疗法:注射脱敏:少量多次短间隔(抗毒素)—-消耗IgE 仅能暂时维持疗效,一定时期后将恢复致敏状态。

(2) 特异性变应原脱敏疗法口服脱敏:少量,逐渐增量(食物)(三)药物治疗1.抑制Ag、Ab结合,阿斯匹林2.抑制介质释放,色甘酸二钠、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氨茶碱3.拮抗生物活性介质,苯海拉明、扑尔敏、息斯敏、乙酰水杨酸4。

改善器官反应葡萄糖酸钙、Vitc、糖皮质激素2免疫系统有哪三大功能?简述其正常表现和异常表现。

3 比较HLAⅠ类和Ⅱ类分子在结构、组织分布和与抗原肽相互作用等方面的特点。

1、HLA的分子结构1)HLA-Ⅰ类分子糖蛋白,由α链和β2m结合而成。

分4区胞外多肽结合区:由α1和α2构成一个深凹槽,与抗原结合的部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免疫考试问答题总结1.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免疫球蛋白分子是由两条相的重链和两条相同的轻链通过链间二硫键连接而成的四肽链结构。

IgG分子由3个相同大小的节段组成,位于上端的两个臂由易弯曲的铰链区连接到主干上,形成一个Y形分子,称为Ig分子的单体,是构成免疫球蛋白分子的基本单位。

免疫球蛋白重链由450至55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

重链恒定区由于氨基酸的组成和排列顺序不同,其抗原性也不同,据此,可将免疫球蛋白分为5类,即IgM,IgD,IgG,IgA和IgE.免疫球蛋白轻链由214个氨基酸残基组成。

重链和轻链靠近N端的约110个氨基酸的序列变化很大,称为可变区,而靠近C端的其余氨基酸序列相对稳定,称为恒定区。

重链和轻链的V区分别称为VH和VL,VH和VL各有3个区域的氨基酸组成和排列顺序特别易变化,称为高变区。

VH和VL的3个高变区共同组成Ig的抗原结合部位,该部位形成一个与抗原决定基互补的表面,故高变区又叫互补决定区。

重链和轻链的C区分别称为CH和CL。

不同类Ig重链CH长度不一。

有的包括CH1,CH2,CH3,有的更长,包括CH1,CH2,CH3,CH4。

铰链区位于CH1与CH2之间,易于弯曲,易被木瓜蛋白酶,胃蛋白酶水解。

2.免疫球蛋白的功能区Ig分子的每条肽链可折叠为几个球形的功能区,这些功能区的功能虽不同,但其结构相似。

每个功能区的二级结构是由几股多肽链折叠一起形成的两条反向平行的β片层。

功能区的作用:VH和VL是结合抗原的部位,其中HVR是V区中与抗原表位互补结合的部位。

CH 和CL上具有部分同种异型的遗传标志。

IgG的CH2和IgM的CH3具有补体C1q结合位点,可启动补体活化经典途径。

Ig G可通过胎盘。

IgG的CH3可与单核细胞,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B细胞和NK细胞表面的IgGFc受体结合,IgE的CH2和CH3可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的IgEFc受体结合。

3.免疫球蛋白的水解片段木瓜蛋白酶水解IgG的部位在铰链区二硫键连接2条重链的近N端,裂解后可得到3个片段:2个相同的Fab片段和1个Fc片段。

Fab片段为单价,与抗原结合后,不能形成凝集反应或沉淀反应,Fc段无抗原结合活性,是抗体分子与效应分子和细胞相互作用的部位。

胃蛋白酶水解IgG的部位在铰链区二硫键连接2条重链的近C端,获得一个F(ab’)2片段,为双价,与抗原结合可发生凝集反应和沉淀反应IgG。

Fc段被胃蛋白酶水解为若干小分子片段,失去生物学活性。

4.免疫球蛋白的功能V区:识别并特异性结合抗原是免疫球蛋白分子的主要功能,这种功能是由它的V区,特别是HVR区的空间构型所决定。

B细胞膜表面的IgM和IgD是B细胞识别抗原的受体,能特异性识别抗原分子C区:1)激活补体:Ig M,IgG与抗原结合后,可通过经典途径激活补体系统,产生多种效应功能。

2)结合细胞表面的Fc 受体:①调理作用:指抗体,补体促进吞噬细胞吞噬细菌等颗粒性抗原的作用。

②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指表达Fc受体的细胞通过识别抗体的Fc段直接杀伤被抗体包被的靶细胞。

③介导I型超敏反应:IgE的Fc段可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表面的高亲和力IgEFc受体结合,促使这些细胞合成和释放生物活性物质。

3)穿过胎盘和粘膜:在人类,IgG是唯一能穿过胎盘的免疫球蛋白。

IgG穿过胎盘的作用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被动免役机制,对于新生儿抗感染有重要意义。

5.补体的激活途径(见课本P38,P39图)6.补体活化的调控1)补体的自身调控补体激活过程中生成的某些中间产物极不稳定,成为级联反应的重要自限因素。

2)补体调节因子的作用体内的补体调节因子可与不同补体成分相互作用,使补体的激活与抑制处于精细的平衡状态,从而既防止对自身组织造成损害,又能有效地杀灭外来微生物。

(1)经典途径的调节①C1抑制分子:可与活化的C1r和C1s以共价键结合成稳定的复合物,使它们失去酶解正常底物的能力。

②抑制经典途径C3转化酶形成:包括C4bp与CR1,I因子,MCP,DAF。

(2)旁路途径的调节①抑制旁路途径C3转化酶组装②抑制旁路途径C3转化酶形成③促进已形成的C3转化酶解离④对旁路调节途径的正性调节作用3)膜攻击复合物形成的调节HRF可干扰C9与C8结合,CD59可阻碍C7,C8与C5b~6复合物结合,从而抑制MAC形成7.补体的生物学作用1)补体介导的细胞溶解补体系统被激活后,可在靶细胞表面形成膜攻击复合物,从而导致靶细胞溶解。

2)补体活性片段介导的生物学效应(1)调理作用:血清内含有的调理素,与细菌及其他颗粒物质结合,可促进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2)引起炎症反应:在补体活化过程中产生多种具有炎症介质作用的活性片段。

(3)清除免役复合物:表达CR1的红细胞数量巨大,是清除IC的主要参与者。

(4)免疫调节作用:如C3可参与捕捉,固定抗原,使其易被APC处理与提呈。

8.细胞因子的共同特性绝大多数细胞因子是低分子量的蛋白或糖蛋白。

天然的细胞因子由抗原,丝裂原或其他刺激物活化的细胞分泌。

多数细胞因子以单体形式存在,少数以双体形式存在。

细胞因子通常一非特异方式发挥作用。

大多数细胞因子都以较高的亲和力和受体结合。

它的分泌是一个短时自限的过程。

细胞因子可以自分泌(细胞因子的靶细胞也是其产生细胞),旁分泌(细胞因子的靶细胞与其产生细胞临近)或内分泌(细胞因子的靶细胞与其作用细胞相隔较远)的方式发挥作用。

一种细胞可产生多种细胞因子,不同类型的细胞也可产生一种或几种相同的细胞因子。

一种细胞因子可对多种靶细胞发挥作用,产生多种不同的生物学效应,称为多效性,几种不同的细胞因子也可对同一靶细胞发生作用,产生相同或相似的生物学效应,称为重叠性。

一种细胞因子可以抑制或增强另一种细胞因子的某种生物学作用,表现为拮抗效应或协同效应9.细胞因子的分类白细胞介素:最初是指由白细胞产生又在白细胞间发挥作用的细胞因子,后来发现它也可由其他细胞产生,作用于其他细胞。

干扰素:是最先发现的细胞因子,具有干扰病毒感染和复制的能力。

肿瘤坏死因子:一种能使肿瘤发生出血坏死的物质。

集落刺激因子:指能够刺激多能造血干细胞和不同发育分化阶段的造血干细胞进行增殖分化,并在半固体培养基中形成相应细胞集落的细胞因子。

生长因子:是具有刺激细胞生长作用的细胞因子。

趋化性细胞因子:一个蛋白质家族,由十余种结构有较大同源性,分子量多为8~10kD的蛋白组成。

10.细胞因子的生物学活性1)介导天然免疫此类细胞因子主要由单核-巨噬细胞分泌,表现抗病毒和细菌感染的作用。

I型干扰素,IL-15和IL-12是三种重要的抗病毒细胞因子。

TNF,IL-1,IL-6和趋化性细胞因子是启动抗菌炎症反应的关键细胞因子。

IL-10是CTL分化因子及B细胞活化因子。

2)介导和调节特异性免疫应答此类细胞因子主要由抗原活化的T淋巴细胞分泌,调节淋巴细胞的激活,生长,分化和发挥效应。

在受到抗原的刺激后,淋巴细胞的活化受到细胞因子的正负调节。

在免疫应答过程中,多种细胞因子可刺激免疫活性细胞的增殖,分化。

在免疫应答的效应阶段,多种细胞因子刺激免疫细胞对抗原性物质进行清除。

有些细胞因子也可表现免疫抑制活性。

3)诱导凋亡激活诱导的细胞凋亡是一种重要的免疫应答负调节机制。

4)刺激造血由骨髓基质细胞和T细胞等产生刺激造血的细胞因子,在血细胞的生成方面起重要作用。

11.两种HLA的区别(见课本P54表)12.T细胞重要的表面标志特有标志为TCR,CD3也是T细胞重要表面抗原。

CD28分子表达在几乎所有CD4+ T细胞和约一半的CD8+ T细胞上,但部分活化B细胞也表达CD28。

虽然CD2,CD4,CD8不是T细胞特有的标志,但B细胞不表达上述分子。

13.T细胞的功能(见课本P94~97)14.B淋巴细胞表面的分子迄今为止,属B细胞特有或涉及B细胞的CD分子有29种,即CD10,CD19~24,CD37,CD40,CD53,CD72~86,CD138,CD139,CDW150。

B细胞的表面分子大致可分为:BCR 复合物的组成成分,B细胞的活化辅助受体,协同刺激分子,粘附分子,细胞因子受体,补体受体,信号转导调节受体,离子通道分子等。

15.B淋巴细胞的功能1)产生抗体抗体以3种主要的方式参与免疫反应。

第一种针对病毒和胞内细菌的感染,表现为抗体的中和作用。

第二种针对胞外复制的细菌,表现为抗体的条理作用。

第三种也是针对胞外复制的细菌。

2)提呈抗原B细胞可借其表面的BCR结合可溶性抗原,通过内吞和加工后,以抗原肽:MHC分子复合物形式提呈给T细胞。

3)分泌细胞因子参与免疫调节激活的B细胞能产生大量细胞因子,它们参与免疫调节,炎症反应及造血过程。

16.Th1型CD4+ T细胞的作用1)Th1效应细胞活化巨噬细胞引起炎症.胞内寄生病原生物如结核杆菌,麻风杆菌可在巨噬细胞内的生长小体中生长繁殖,可躲避抗体和CTL的攻击。

只有活化的Th1细胞是巨噬细胞活化后,这些胞内寄生的病原菌才能被杀死。

巨噬细胞能吞噬多种胞外细菌,进而在胞内分解破坏这些细菌而提呈其抗原肽给CD4 Th1和Th2,最终产生效应CD4+ T淋巴细胞,这些对该细菌抗原有特异性的细胞活化后,反过来又可活化巨噬细胞,而增强它们杀伤胞内吞噬微生物的能力。

2)效应Th1细胞活化巨噬细胞必须经严格控制3)Th1细胞与活化的巨噬细胞协同作用对抗胞内寄生病原的感染某些胞内致病菌慢性感染的巨噬细胞失去活化能力,细菌躲在里面逃避免疫攻击,此时活化的Th1细胞能杀死巨噬细胞,使其放出胞内的细菌,这些细菌又可被新召集来的巨噬细胞吞噬。

17.CD8+细胞毒性T细胞的作用CD8+ T细胞经其TCR与靶细胞上的抗原肽:MHCI类分子结合,使Tc细胞与靶细胞的结合更加紧密,在其他辅助分子协同作用下,向胞内转导的活化信号,使胞质内的骨架结构重新排列,即特殊的溶酶体结构等胞内颗粒在胞质内沿微管系统快速移动,使胞内的分泌装置集中朝向与靶细胞结合部位,以保证激活的效应Tc细胞释放的效应分子集中作用于带抗原的靶细胞上。

效应Tc细胞被活化后释放胞浆内的颗粒,此时不需有新的RNA或蛋白质的合成,因此杀伤作用很快,靶细胞在数分钟内迅速被溶解。

效应Tc活化后尚能迅速诱导靶细胞凋亡。

18.体液免疫应答的一般规律在抗原的诱导下,浆细胞产生的抗体经淋巴液和血液流遍全身,血流中抗体的浓度随应答时间的持续而增高。

在初次接受抗原刺激时,机体发生初次应答,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机体产生二次应答。

初次应答:抗原刺激后,在血清中能测到特异抗体前,有一个潜伏期。

此期的长短由抗原的性质,抗原进入机体的途径,所用佐剂类型及受体情况所决定。

此后是对数期,抗体呈幂次方增加,曲线坡度取决于抗原剂量和性质等因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