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免疫学问答题期末考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细胞因子有哪几类? 按照结构与功能,细胞因子可被分为六类:白细胞介素、干扰素、肿瘤坏死因 子、集落刺激因子、生长因子和趋化性细胞因子。
3.细胞因子作用的共同特点有哪些? ①多为小分子多肽。②高效性:微量(pM)就可对靶细胞产生显著的生物学作用。 ③须与相应受体结合才能发挥作用。④可以旁分泌、自分泌或内分泌的方式发挥 作用。⑤多效性、重叠性、拮抗效应和协同效应。⑥ 网络性:相互促进或制约。 ⑦以非特异方式发挥作用,即细胞因子对靶细胞作用无抗原特异性,也不受 MHC 限制。
*表位类型 线性表位
构象表位、线性表位
*表位位置 抗原分子任意部位
抗原分子表面
第三章:
1.简述抗体概念、结构和功能
抗体:B 淋巴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所产生的糖蛋白,主要存在
于血清等体液中,通过与与相应抗原生特异性结合,发挥体液免疫功能。Ig 的
基本结构是“Y”形四肽链。两条相同的重链(H 链)两条相同的轻链(L 链)
体的相互作用
4.T 细胞表位和 B 细胞表位的主要区别有哪些?
T 细胞决定簇
B 细胞决定簇
*表位受体 TCR
BCR
*MHC 分子 必需
不需
表位性质 主要是变性多肽
天然多肽、多糖、脂多糖、
有机化合物
表位大小 8-12 氨基酸(CD8+T) 12-17 氨基酸(CD4+T)
5-15 氨基酸 5-7 单糖 或 5-7 个核苷酸
结合,可产生中和效应,并激发体液免疫应答,还也进行抗原抗体检测。
(2)激活补体:IgG1、IgG2、IgG3、IgM 可通过经典途径激活补体,凝聚的 IgA、
IgG4 和 IgE 可通过替代途径激活补体。
(3)通过与细胞 Fc 受体结合发挥生物效应:
① 调理作用:IgG 的 Fc 段与吞噬细胞表面的 FcγR 结合,促进吞噬细胞吞噬作
体。 IgD:在膜表面的表达是 B 细胞成熟的主要标志膜型 IgD 作为 BCR 的组成部
分,发挥信号传导作用。IgE:血清浓度极低,约为 5×10-5 mg/ml。IgE 为亲细胞抗体,
与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上的高亲和力 FcεRI 结合,引起 I 型超敏反应。
3.简述抗体的生物学功能
(1)特异性结合抗原:抗体的 CDR(HVR)能与抗原表位特异性结合。Ig 与抗原
体内有两种免疫应答类型:一是固有性免疫应答,又称为非特异性免疫;二是适应性免疫应
答,又称为特异性免疫。
第一章:
1.免疫器官的组成。
免疫器官的组成及其在免疫中的主要作用:根据功能分中枢和外周免疫器官;中
枢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发生、分化、成熟的场所,哺乳动物的中枢免疫器官有骨
髓和胸腺;外周免疫器官是成熟淋巴细胞定居和发生免疫应答的场所,主要包括
⑧作用
参与特异性体液 免疫的效应阶 段,感染后期发 挥作用
参与炎症过程,协同清 除病原体,参与非特异 性免疫,感染急性期发 挥作用
参与非特异性免 疫,在感染早期 即发挥作用
4.补体系统的经典和旁路激活途径各自有哪些特点? 第五章:
1.名词解释:细胞因子(cytokine,CK) 是由免疫原、丝裂原或其它因子刺激细胞分泌的具有生物活性的小分子蛋白物 质,具有调节免疫应答、刺激造血、杀伤靶细胞和促进损伤组织的修复等生物学 活性。
用。百度文库
② ADCC 作用: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IgG 与靶抗原结合后,其 Fc
段可与 NK、Mφ 的 FcγR 结合,直接杀伤靶细胞。
③ IgE 介导Ⅰ型超敏反应。
(4)通过胎盘与黏膜: IgG 能借助 Fc 段选择性与胎盘微血管内皮细胞结合,
主动穿过胎盘。SIgA 可经黏膜上皮细胞进入消化道及呼吸道发挥局部免疫作用。
以二硫键相连。
2.简述五类免疫球蛋白的特点
IgG :出生后 3 个月开始合成,3~5 岁接近成人;含量最多,半衰期最长;是抗
病毒、抗细菌、抗毒素的主要抗体;唯一能通过胎盘的 Ig;激活补体、调理作
用、介导 ADCC IgM:分子量最大,不能通过血管壁,主要存在于血液和粘膜表面。是血
管内抗感染的主要抗体。 IgA: 以单体形式存在。 分泌型 是参与粘膜局部免疫的主要抗
1.什么是 MHC?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系位于脊柱动物某一染色体上一组编码主要组 织相容性抗原的紧密连锁的基因群,其主要功能是通过编码产物提呈抗原启动免 疫应答、免疫调节和控制同种移植排斥反应等。
2.MHCⅠ类分子和 MHCⅡ分子的结构、分布和功能。
(1)HLA-I 类分子分布于所有有核细胞及血小板和网织红细胞表面;HLA-II 类 分子仅表达于某些细胞表面,如专职性 APC(DC、MΦ、B 细胞)、胸腺上皮细胞 和活化 T 细胞等。HLAI、II 类分子主要分布在细胞表面,但也以可溶性状态存 在于体液中,如血清、尿液、唾液、精液及乳汁。 (2)HLA-I 类分子的功能主要是识别和提呈内源性抗原肽,进而激活 CD8+CTL, 其 α3 结构域又能与 CTL 的辅助受体 CD8 分子结合,可增强活化信号的转导,同 时,HLA-I 类分子对 CTL 识别和杀伤靶细胞起限制作用。HLA-II 类分子的功能主 要是识别和提呈外源性抗原肽,进而激活 CD4+Th,其 β 链的 β2 结构域能与 Th 的辅助受体 CD4 分子结合,能加强活化信号转导。HLA-II 类分子还对 Th 与 APC, Th 与其它 T 细胞亚群之间的相互作用起限制性。
胞定居的场所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参与淋巴细胞再循环,也具有过滤作用。
第二章:
1.什么是抗原、抗原表位?
能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启动特异性免疫应答,并能与相应的免疫应答产物在体内
或体外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是抗原。存在于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
化学基团是抗原表位。
2.抗原有哪些基本特性?
两大特性:免疫原性和免疫反应性 免疫原性即指抗原能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
体及致敏淋
巴细胞的特性。免疫反应性即指抗原能与相应免疫应答产物(抗体或致敏淋巴细
胞)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特性。
3.简述决定抗原免疫原性的条件。
一、抗原的理化性质体现在分子大小,大分子物质含表位数量较多,有强免疫原
性;化学组成,蛋白质是良好抗原,多糖和多肽也有一定免疫原性,脂质和单独
的核酸免疫原性差;抗原表位的易接近性;物理形状;佐剂使用。二、抗原与机
3.粘附分子的种类与生物学作用有哪些? 4.粘附分子的类型及其功能如下: 1〉粘附分子可分为五类: ⑴免疫球蛋白超家族;⑵整合素家族;⑶选择素家族;⑷粘蛋白样血管地址素; ⑸钙粘附素家族;⑹其它粘附分子。 2〉粘附分子的主要功能为: ⑴作为免疫细胞识别中的辅助受体和协同活化或抑制信号; ⑵介导炎症过程中的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粘附; ⑶参与淋巴细胞归巢。 第七章:
免疫思考题
第一章:
1.免疫的概念。
免疫:机体对“自己”或“非己”的识别,并排除“非己”以保持体内环境稳定
的一种生理反应。免疫对机体的影响具有双重性,当抗原性异物进入机体后,机
体能识别“自己”或“非己”,并通过特异性免疫应答,排除非己的抗原性异物,
对自身物质不发生免疫应答而形成免疫耐受.
2.免疫应答的类型。
分化成熟为不同谱系、谱系分化的不同阶段及成熟细胞活化过程中,出现或消失 的细胞表面分子,广泛表达在白细胞、红系和巨核细胞/血小板谱系及许多非造 血细胞上。 粘附分子(adhersion molecules):介导细胞间、细胞与细胞外基质间接触和 结合(或粘附)的膜表面糖蛋白。分布于细胞表面或细胞外基质中,以配体-受 体相对应的形式发挥作用。
内环境稳定。
(4)炎症介质作用:①C3a、C5a 称为过敏毒素;②C5a 有趋化作用
3.试比较补体激活的三条途径
比较项目
经典激活途径 MBL 途径
旁路途径
①激活物质
抗原抗体复合物 炎症蛋白
多糖(细菌脂多
与病原体的结合
糖等)、IgG4、
IgA 聚合体
②参与的补体成 C1-C9
C2-C9、丝氨酸蛋白酶、 C3、C5-C9、B、D、
与吞噬细胞表面 CR1(或 CR3、CR4)结合,促进吞噬细胞吞噬细菌。
(3)免疫粘附:可溶性抗原-抗体复合物激活补体,产生的 C3b 一端与 IC 结合,
另一端与表达于数量巨大的红细胞、血小板表面的相应受体 CR1 结合(粘附),
通过运输转移给肝脾,被其中巨噬细胞等吞噬而清除免疫复合物(IC),以维护
4.简述细胞因子的生物学作用。 细胞因子的生物学活性:调节固有免疫应答、适应性免疫应答、刺激造血、诱导 细胞凋亡、直接杀伤靶细胞、促进损伤组织的修复。 第六章:
1.名词解释:白细胞分化抗原;粘附分子。 白细胞分化抗原(Leukocyte differentiation antigen):是指造血干细胞在
淋巴结、脾脏和黏膜相关淋巴组织
2.胸腺、骨髓、脾脏、淋巴结的功能。
胸腺是 T 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具有免疫调节功能,屏障作用:血—胸腺屏障;
骨髓是分化、产生血细胞的场所:多能造血干细胞,是 B 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
是发生再次体液免疫应答的主要部位。脾脏是 T、B 细胞定居的场所,免疫应答
发生的场所,同时能合成生物活性物质,还具有过滤作用。淋巴结也是 T、B 细
第四章:
1.名词解释:补体
是存在于正常人和脊椎动物血清与组织液中的一组经活化后具有酶活性的蛋白
质。包括 30 余种可溶性蛋白和膜结合蛋白,故称为补体系统。
2.简述补体的生物学功能
(1)溶菌、溶解病毒和细胞的细胞毒作用。
(2)调理作用:C3b(或 C4b、iC3b)一端附着于细菌或其他颗粒表面,另一端
3.MHC 的遗传特点。 高度多态性:多态性是一个群体的概念, 即不同个体在同一基因座位上基因的差 别. HLA 的高度多态性是由其多基因性和遗传学基础所决定的 。复等位基因:在 群体的不同个体同一座位上的基因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别,这种差别形成的众多 基因即为复等位基因.共显性(codominance)表达:一对等位基因同为显性表达称 为共显性.HLA 复合体中每一对等位基因均为共显性. 共显性大大增加了 HLA 表 型的多样性. 单元型遗传方式:HLA 单元型作为一个单元遗传给下一代 连锁不平衡 第八章:

MBL
P 因子
③激活起始成分 C1q
C4、C2
C3b
④激活顺序
C1、C4、 C2、 C3、 C4、C2、C3、C5~C9
C3、C5~C9
C5 ~C9
⑤所需离子
Ca2+、Mg2+
Ca2+
Mg2+
⑥C3 转化酶
C 4b2a
C 4b2a
C 3bBb
⑦C5 转化酶
C 4b2a3b
C 4b2a3b
C 3bBb3b
2.简述与 T 细胞、B 细胞识别、粘附、活化有关的 CD 分子的特点及功能。 1.与 T 细胞识别、粘附及活化有关的 CD 分子、相应配体及主要功能: 1)CD2(LFA-2):配体主要是 CD58(LFA-3),结合后能促进 T 细胞与 APC 或靶 细胞的粘附,并为 T 细胞提供活化信号。 2)CD3:转导 TCR 识别抗原后产生的第一活化信号。 3)CD4/CD8:分别与配体 MHC-Ⅱ类分子和 MHC-Ⅰ类分子结合,辅助 TCR 识别抗原 及参与信号转导。 4)CD28:与配体 B7-1(CD80)和 B7-2(CD86)结合,提供 T 细胞活化最重要的 协同刺激信号(第二活化信号)。 5)CD58(LFA-3):与配体 LFA-2 结合后,可参与 T 细胞信号的转导。 6)CD152(CTLA-4):与配体 CD80/CD86 结合后,抑制 T 细胞活化信号的转导。 7)CD154(CD40L):与 B 细胞表面的配体 CD40 结合,提供 B 细胞活化最重要的 协同刺激信号(第二活化信号)。 2.与 B 细胞识别、粘附及活化有关的 CD 分子、相应配体及主要功能: 1) CD79a/CD79b:转导 BCR 识别抗原后产生的第一活化信号。 2)CD19:是 CD19/CD21/CD81 信号复合物中的一个成分,可与多种激酶结合,促 进 B 细胞激活。 3)CD21(CR2 或 EB 病毒受体):与配体 iC3b 和 C3d 相结合,能增强 B 细胞对抗 原的应答,也参与免疫记忆过程。 4)CD80/CD86:与配体 CD28 或 CD152(CTLA-4)结合,为 T 细胞的活化途经提供 重要的协同刺激信号或抑制活化信号的转导。 5)CD40: CD40 与 T 细胞上的 CD40L 结合能提供 B 细胞所需的最重要的协同刺激 信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