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库大坝安全综合评价报告

合集下载

浙江省江山市峡口水库大坝安全评价报告

浙江省江山市峡口水库大坝安全评价报告

浙江省江山市峡口水库大坝安全评价报告1. 引言本报告针对浙江省江山市峡口水库大坝的安全性进行评价,并提供针对水库大坝安全的建议。

该评价报告的目的是为了保障水库大坝的安全运营,减少潜在的安全隐患。

2. 背景介绍峡口水库位于浙江省江山市,是一座大型水利工程。

该水库主要用于水资源的调节和防洪,并为周边地区提供饮用水和灌溉水。

由于水库大坝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基础设施的稳定性,对其安全性的评价十分重要。

3. 安全评价方法本次安全评价主要采用以下方法:3.1 调研和实地考察通过对峡口水库大坝的现场调研和实地考察,收集大坝的基本信息、施工和维护记录等,对峡口水库大坝的实际情况有了解。

3.2 案例研究借鉴其他类似水库大坝的安全评价案例研究,分析已发生的事故和故障原因,以提供对峡口水库大坝的评估依据。

3.3 数据分析和统计通过对历史数据的收集和分析,以及相关统计数据的整理,对峡口水库大坝的运行情况和安全风险进行评估。

3.4 专家咨询请水利工程方面的专家参与评价报告的编写,提供专业意见和建议,确保评价报告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 大坝安全评价结果通过对峡口水库大坝的安全性进行评估,得出以下评价结果:4.1 结构完整性评估根据大坝的结构体系和历史维护记录,峡口水库大坝的结构完整性评估为良好。

大坝的主要结构元素均处于良好状态,没有发现重大损伤或结构缺陷。

4.2 抗洪能力评估经过洪水模拟和计算,峡口水库大坝具备良好的抗洪能力。

即使遭受100年一遇的洪水,大坝也能保持稳定。

4.3 安全运行评估对大坝的日常运行记录进行分析后发现,峡口水库大坝的日常运行安全评估为良好。

水库的各项指标符合相关标准,运行稳定可靠。

4.4 管理措施评估针对大坝管理措施的评估,峡口水库的管理措施良好。

大坝的巡视、检查和维护工作得到有效执行,保障了大坝的安全性。

5. 安全评价报告总结综合以上结果,峡口水库大坝的安全评价总体良好。

然而,为了进一步提高水库大坝的安全性,以下建议需要被采纳:•加强对大坝周边环境的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定期进行大坝巡视,及时处理并修复发现的任何结构缺陷或损伤;•继续改进大坝管理措施,加强对运行人员的培训和考核;•定期进行抗洪能力的计算和验证,保证大坝的洪水安全度。

某水库大坝安全鉴定综合评价报告(doc 15页)

某水库大坝安全鉴定综合评价报告(doc 15页)

某水库大坝安全鉴定综合评价报告(doc 15页)XX水库大坝安全鉴定综合评价报告一 XX水库基本情况1工程概况1.1XX水库位于浙江省宁波奉化市境内,坝址位于奉化江支流剡江上游,属甬江流域,距宁波市47km,在溪口镇上游7km处。

坝址以上集雨面积176.0km2,总库容1.503亿m3。

水库保护坝址以下溪口镇、萧王庙和江口街道约15万人口,剡江两岸10万亩农田,以及甬温高速公路等。

配合横山、皎口水库等工程解决奉化市、鄞州区东南和镇海区共67.4万亩农田的灌溉及城市供水,减轻鄞奉平原40余万亩农田的洪涝威胁。

是一座以防洪、灌溉为主,结合发电、供水、养殖、旅游等综合利用的大(2)型水利枢纽工程,是奉化江流域三大水利骨干工程之一。

枢纽工程由拦河大坝、坝顶溢洪闸、泄洪放空洞、发电输水洞、坝后式电站等组成(枢纽平面布置见附图1)。

工程于1978年5月动工兴建,1985年9月工程竣工验收。

大坝于1983年5月封孔蓄水,电站于1984年4月30日并网投运。

工程管理机构为奉化市XX水库管理局。

1.2枢纽工程主要特性指标:1.2.1工程等级与防洪标准XX水库总库容1.503亿m3,按《防洪标准》GB50201-94和《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确定本工程规模为大(2)型。

水库枢纽工程为Ⅱ等工程,主要建筑物拦河坝、溢洪闸、泄洪放空洞、发电输水洞为2级建筑物,电站为3级建筑物。

水库防洪标准按100年一遇洪水设计,10000年一遇洪水校核,保坝洪水为PMF,下游防洪标准为20年一遇。

本次安鉴洪水复核设计标准为100年一遇,校核标准为10000年一遇。

1.2.2 水库水位(黄海基面)与相应库容1.2.3 主要工程建筑物特征参数2工程建设情况2.1 建设经过XX水库于1978年经水利电力部(78)水电规字第23号文正式批准兴建,设计由浙江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完成。

大坝初设为浆砌块石重力坝,1979年水利部(79)水规字第45号文改为混凝土重力坝。

水库大坝安全评价报告

水库大坝安全评价报告

水库大坝安全评价报告1 大坝安全综合评价1.1工程概况XX水库地处XX市XX区XX镇XX村河段,距XX镇3km,距XX区约6.5km,有简易公路直达坝址。

XX水库属湘江水系,位于XX一支流上游。

坝址以上控制集雨面积1.2km2,干流长0.8km,干流平均坡降6‰。

水库正常蓄水位250.25m,正常库容23×104m3,总库容29.32×104m3(本次复核),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兼顾防洪、养殖等综合效益的小(2)型水利工程。

XX水库灌溉面积1200亩。

枢纽主要由大坝、溢洪道、输水涵管等建筑物组成。

大坝为均质土坝,坝顶高程252.33m,坝顶轴线总长90.0m,坝顶宽3.6m,最大坝高16.7m。

上游坝坡设有一级平台,平台高程245.4m,坝坡坡比:坝脚至一级平台1:3.35,一级平台至坝顶1:2.66;下游坝坡设有二级平台,一级平台高程246.8m,二级平台高程241.9m,坝脚至二级平台坡比1:7.5,为排水棱体,二级平台至一级平台边坡坡比1:2.15,一级平台至坝顶边坡坡比1:2.36,内外无护坡。

溢洪道位于右坝肩,为正槽式宽顶堰,堰顶高程250.25m,溢流前缘净宽3.0m,下游无消能设施。

灌溉输水设施位于左坝端,由输水卧管和涵管组成。

卧管为浆砌石结构,全长40m,直径Φ=1.0m,共有7个孔口直径为0.25m的放水孔,由铸铁翻板闸门控制放水。

涵管为浆砌块石圆形涵,直径为0.5m,全长75m,进口底板高程240.03m,出口底板高程237.44m,设计灌溉流量0.1m3/s。

水库自投入运行以来,充分发挥了防洪保安、灌溉、养殖等作用,对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1.2现场安全检测及存在的主要问题XX水库于1958年开工, 1959年竣工并投入运行。

由于工程是当地数千村民集体填筑而成,属于非专业队伍施工。

施工队伍庞大,又缺少专业技术人员的现场指导,因此大坝填筑时施工质量无法控制,存在坝基清基不彻底、坝体填筑碾压欠密实等施工缺陷。

水库大坝安全评价报告

水库大坝安全评价报告

1.1 水库枢纽工程概况XX 水库位于XX 区XX 镇孟津村境内,大坝位于XX 河流域右岸,地理坐标:东经…,北纬…,水库枢纽距XX 城区36km,距XX 镇0.5km。

水库坝址以上主河道长3.55km,河床比降15.76‰,集雨面积8.35 km2 。

水库大坝为均质土坝,最大坝高17m,坝顶宽2.5m,坝长130m。

水库总库容153.5 万m3 ,有正常蓄水库容137 万m3 ,死库容15 万m3 。

设计灌面2991 亩,实有灌面2991 亩。

XX 水库承担着XX 、XX 等重要集镇及绵梓公路的汛期安全,是一座以防洪为主,兼有灌溉、养殖等综合利用效益的小(一)型水利工程。

水库枢纽工程由大坝、溢洪道、放水设备三部份组成。

1.1.1 大坝XX 水库始建于1970 年9 月,1973 年春再次加高大坝5 米,同年建成。

XX 水库由当时XX 市县水电局进行勘测规划,坝址选于陡林湾石河堰处,该段河身狭长,水源丰富。

坝基长80m,设核心齿槽3 个,用黄泥夯实。

大坝施工主要采用人工挑土,鸡公车转运等,坝体采用东方红75 马力履带拖拉机碾村,分层碾压土料厚度均控制在0.2m 以内,碾压三次,局采用人工夯实,坝体填筑质量较好。

大坝最终规模达到17m。

XX 水库大坝坝顶高程为506.8m,最大坝高17m ,坝顶宽2.5 m,坝顶轴线长130m 。

大坝上游边坡坡率从坝顶至坝脚分别为1: 2.08 、1:2.03,坡面为干砌石护坡;大坝下游边坡坡率从坝顶至坝脚分别为1:1.68、1 :3.1、1 :5.0 、1 :2.83、1 :1.5,坡面为干砌石护坡。

1.1.2 溢洪道溢洪道位于大坝右端。

进口为开敞式正槽形式,堰顶高程502.8m,堰顶净宽24 米,最大下泄流量288m3/s。

溢洪道于水库建成初期1971 年宽14m,1973 年进行扩建到18m,1974 年夏又扩建一孔,增加到20m,1982 年,经洪水复核,溢洪道仍未达到要求,1984 年再次扩宽溢洪道到30 米。

水库大坝安全鉴定综合评价报告

水库大坝安全鉴定综合评价报告

水库大坝安全鉴定综合评价报告XX水库大坝安全鉴定综合评价报告一 XX水库基本情况1工程概况1.1XX水库位于浙江省宁波奉化市境内,坝址位于奉化江支流剡江上游,属甬江流域,距宁波市47km,在溪口镇上游7km处。

坝址以上集雨面积176.0km2,总库容1.503亿m3。

水库保护坝址以下溪口镇、萧王庙和江口街道约15万人口,剡江两岸10万亩农田,以及甬温高速公路等。

配合横山、皎口水库等工程解决奉化市、鄞州区东南和镇海区共67.4万亩农田的灌溉及城市供水,减轻鄞奉平原40余万亩农田的洪涝威胁。

是一座以防洪、灌溉为主,结合发电、供水、养殖、旅游等综合利用的大(2)型水利枢纽工程,是奉化江流域三大水利骨干工程之一。

枢纽工程由拦河大坝、坝顶溢洪闸、泄洪放空洞、发电输水洞、坝后式电站等组成(枢纽平面布置见附图1)。

工程于1978年5月动工兴建,1985年9月工程竣工验收。

大坝于1983年5月封孔蓄水,电站于1984年4月30日并网投运。

工程管理机构为奉化市XX水库管理局。

1.2枢纽工程主要特性指标:1.2.1工程等级与防洪标准XX水库总库容1.503亿m3,按<防洪标准>GB50201-94和<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 确定本工程规模为大(2)型。

水库枢纽工程为Ⅱ等工程,主要建筑物拦河坝、溢洪闸、泄洪放空洞、发电输水洞为2级建筑物,电站为3级建筑物。

水库防洪标准按1 一遇洪水设计,100 一遇洪水校核,保坝洪水为PMF,下游防洪标准为20年一遇。

本次安鉴洪水复核设计标准为1 一遇,校核标准为100 一遇。

1.2.2 水库水位(黄海基面)与相应库容1.2.3 主要工程建筑物特征参数2工程建设情况2.1 建设经过XX水库于1978年经水利电力部(78)水电规字第23号文正式批准兴建,设计由浙江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完成。

大坝初设为浆砌块石重力坝,1979年水利部(79)水规字第45号文改为混凝土重力坝。

水库大坝安全综合评价范本

水库大坝安全综合评价范本

水库大坝安全综合评价范本一、前言水库大坝是重要的水利工程,对于保障水源供应、防洪排涝、发电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自然环境的变化,水库大坝的安全性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

为了评估水库大坝的安全状况,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提高水库大坝的安全性,需要进行综合评价。

本文以水库大坝安全综合评价为主题,提供一个范本供参考。

二、综合评价目标水库大坝安全综合评价的目标是评估大坝迄今为止的运行情况、结构状况、设计规范符合情况等各方面内容,从而确定水库大坝目前的安全状态,为安全管理提供依据。

三、综合评价内容1. 坝址选择评价:评估坝址的地质地貌特征、地震状况、水文气象条件等是否符合安全要求,并分析坝址未来可能面临的风险因素。

2. 大坝设计评价:评估大坝的结构设计是否符合相关规范和标准要求,包括坝体的稳定性、抗震性能、渗流控制等方面。

3. 施工过程评价:评估大坝的施工过程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包括土石方的压实密度、混凝土的质量等方面。

4. 监测数据评价:评估大坝的监测数据是否连续、准确,是否能够反映大坝的变形、渗流等情况。

5. 运行管理评价:评估大坝的运行管理是否规范,包括溢洪道、坝体检查、泄洪操作等方面。

6. 维修养护评价:评估大坝的维修养护状况,包括大坝的定期检查、设备设施的维护保养等方面。

7. 突发事件应急评估:评估大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的应急响应能力,包括洪水、地震等情况下的应对措施。

8. 安全管理评价:评估大坝的安全管理体系,包括组织管理、安全教育培训等方面。

四、综合评价方法水库大坝安全综合评价可以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具体方法包括:1. 实地调查:深入大坝现场,对大坝的各项情况进行实地观察和调查,获取现场数据。

2. 文件资料分析:收集和分析大坝的设计文件、施工文件、监测报告等相关资料,了解大坝的基本情况和历史数据。

3. 数学建模和仿真:利用数学建模和仿真软件,对大坝的结构和运行情况进行模拟分析,评估大坝的安全状况。

水库大坝安全评价报告

水库大坝安全评价报告

水库大坝安全评价报告1. 结构设计水库大坝的结构设计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要求,考虑了当地地质条件和水文气象等因素,具有较高的抗震和抗洪能力。

2. 安全监测水库大坝配备了完善的安全监测系统,包括地震监测、渗流监测、变形监测等,能够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安全隐患。

3. 定期检修水库大坝定期进行检修和维护,保障了设施的稳定性和完整性。

4. 整体安全风险综合考虑水库大坝的结构设计、安全监测和定期检修情况,整体安全风险较低。

综上所述,当前水库大坝的安全状况较好,但仍需加强对设施的长期监测和维护工作,以确保其安全性和稳定性。

同时应建立健全的应急预案和应急救援体系,以提高对可能发生的突发情况的应对能力。

水库大坝是一项复杂的工程结构,其安全性不仅直接关系着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也是国家和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

因此,对水库大坝的安全评价必须全面细致,包括对结构设计、安全监测、定期检修和整体安全风险的考量。

首先,我们需要对水库大坝的结构设计进行评估。

水库大坝的结构设计需要充分考虑地质、水文、气象等因素,同时结构设计需要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

在此次安全评价中,我们委托了专业的工程师团队进行了水库大坝结构设计的详细评估,结果显示水库大坝的结构设计较为合理,能够满足当地的地质条件和自然环境的影响,具有较高的抗震和抗洪能力。

其次,我们对水库大坝的安全监测系统进行了评估。

水库大坝设备了地震监测、渗流监测、变形监测等多种监测系统,这些系统能够实时监测水库大坝结构的变化和变形情况,能够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

在此次评价中,我们对这些监测系统进行了检查和测试,结果显示监测系统运行正常,数据准确可靠,能够满足对水库大坝安全性的实时监控需求。

第三,我们对水库大坝的定期检修进行了评估。

水库大坝的定期检修和维护是确保设施稳定性和完整性的重要手段。

我们委托了专业的工程师团队对水库大坝的定期检修进行了详细的检查和评估,结果显示水库大坝的定期检修和维护工作合格,设施保持良好的状态。

2024年水库大坝安全综合评价

2024年水库大坝安全综合评价

2024年水库大坝安全综合评价一、引言2024年水库大坝安全综合评价是对我国水库大坝在2024年的安全状况进行全面评估与分析,旨在发现潜在的安全风险并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保障水库大坝的安全稳定运行。

本综合评价主要从水库地质和水文情况、大坝结构安全、运行管理及环境保护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估,并提出改进建议,以提高水库大坝的安全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水库地质和水文情况(一)地质情况2024年水库地质情况主要包括水库周边地质构造、岩层性质、断层活动情况等。

通过地质勘探和监测资料分析,评估水库地质情况对大坝安全的影响,发现潜在的地质灾害风险,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二)水文情况2024年水库水文情况主要包括降雨量、入库流量、出库流量等。

通过对水文数据的分析,评估洪水和干旱等极端水文事件对大坝安全的影响,制定相应的调度方案和应急预案,提高对突发水文事件的应对能力。

三、大坝结构安全(一)设计评估对2024年水库大坝的设计方案进行评估,包括大坝的坝型、坝高、坝顶宽度等。

结合水库地质情况和水文情况,评估大坝的稳定性和抗震能力,确保大坝结构在设计工况下的安全性。

(二)监测评估通过对大坝的物理监测和遥感监测,了解大坝的变形、渗漏等情况。

根据监测数据,评估大坝结构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潜在的结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维修和加固措施。

四、运行管理(一)管理体制评估水库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的组织结构、职责分工等情况,确保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和高效性。

同时,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加强对运行管理的监督和检查。

(二)应急预案制定完善的水库大坝应急预案,包括洪水、地震、泥石流等突发水文和地质灾害的应急处置措施。

加强应急演练和培训,提高管理人员和应急救援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

五、环境保护(一)水土保持评估水库周边的水土保持情况,制定相应的防护措施。

加强水库周边的植被保护,防止水库冲刷和河道淤积。

(二)水质保护评估水库的水质状况,对重要水源地进行水质监测和评估。

水库大坝安全状况综合分析评价报告

水库大坝安全状况综合分析评价报告

⽔库⼤坝安全状况综合分析评价报告⽔库⼤坝安全状况综合分析评价报告⽬录1 概述1.1鉴定⼯作概况1.2 ⼯程概况2 现场安全检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2.1 ⼟坝2.2 溢洪道2.3 输⽔洞2.4 ⾦属结构2.3 结论3⼯程质量评价3.1⼯程地质及⽔⽂地质条件评价3.2 ⼯程施⼯质量评价3.3⼯程质量检测3.4⼯程质量评价结论4 ⼤坝运⾏管理评价4.1⽔库⼤坝的管理机构、体制及规章制度4.2⼤坝运⾏4.3⼤坝维修4.4⼤坝安全监测5 防洪标准复核5.1设计洪⽔复核5.2调洪演算5.3⽔库抗洪能⼒复核6 ⼤坝结构安全评价6.1⼟坝结构安全评价6.2其他建筑物结构安全评价6.3结论7 渗流安全评价7.1现场检查情况、观测资料分析7.2基本资料分析7.3渗透变形型式判别7.4渗透流量及渗透坡降计算7.5渗流安全综合评价8 抗震安全评价8.1地质构造稳定性8.2地震烈度8.3地震安全评价9 ⾦属结构和机电设备安全评价9.1输⽔洞钢闸门9.2启闭设备9.3安全评价结论10.1⼤坝安全综合评价10.2建议1 概述1.1鉴定⼯作概况1.1.1⼯作安排和进度**⽔库始建于1958年,限于当时的条件,⼯程的设计施⼯都极不完善,后虽经⼀系列⼯程补救措施,但都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建库46年来,因为坝基渗漏严重和防洪标准偏低等原因,⽔库长期被列为病险库。

省、市、县有关部门对该⽔库的病险状态⼀直极为关注,⽔库管理部门也积极要求将⽔库列⼊除险加固⼯程项⽬,以便尽早结束⽔库病险状态,转⼊正常运⾏。

2003年7⽉**⽔库管理处委托**市⽔利勘测设计处、**省⽔利⽔电⼯程质量检测中⼼共同完成《**县**⽔库⼤坝安全鉴定报告》。

2003年7⽉20⽇~2003年8⽉13⽇,两受委托单位分别进⾏现场踏勘、检查、取样试验等⼯作。

2003年10⽉**省⽔利⽔电⼯程质量检测中⼼完成**⽔库⼯程质量检测报告。

2004年1⽉5⽇~1⽉15⽇**市⽔利勘测设计处进⾏⽔库淤积测量。

水库大坝安全评价报告

水库大坝安全评价报告
1.5 防洪标准复核 ...............................................14 1.5.1 设计洪水复核..........................................14 1.5.2 调洪演算..............................................14 1.5.3 水库大坝坝顶高程复核..................................15 1.5.4 大...........15 1.5.5 溢洪道控制段导墙顶部高程复核..........................15 1.5.6 结论..................................................15
1.7 渗流安全评价 ...............................................17 1.7.1 大坝渗流安全评价......................................17 1.7.2 结论..................................................17
1.9 结论和建议 .................................................19 2 工程质量评价.....................................................21
1
**水库大坝安全论证报告
2.1 概述 .......................................................21 2.1.1 工程概述..............................................21 2.1.2 工程地质勘察..........................................23

水库大坝安全技术认定综合评价报告

水库大坝安全技术认定综合评价报告

水库大坝安全技术认定综合评价报告一、大坝结构安全性评价:1. 大坝结构设计合理,符合规范要求,具有较强的抗震能力和稳定性。

2. 大坝建造工艺先进,施工质量可靠,不存在明显的质量隐患。

3. 大坝监测设备齐全,能够及时发现和监测到任何结构变化及缺陷,做好隐患排查及处理。

4. 大坝防渗排水系统完善,能够有效控制渗漏及排除潜在的地基液化风险。

二、运行安全性评价:1. 大坝运行管理规范,具有完善的应急预案和安全管理制度。

2. 大坝下游人口密集,需要加强谨慎监管,保障运行安全。

3. 大坝周边环境保护工作需要加强,确保大坝环境与周边生态的和谐共存。

根据以上评价,我们认为水库大坝安全技术认定是合格的。

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仍需时刻保持高度警惕,不断完善和改进大坝的安全管理工作,确保大坝运行的安全可靠性。

水库大坝是一项重要的水利工程,其安全性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国家的经济发展。

因此,对于水库大坝的安全技术认定必须进行全面的评估和监测。

本报告进一步综合评价了水库大坝的安全技术认定,特别关注了大坝结构和运行安全性的各项指标,旨在全面了解大坝的安全性以及存在的潜在风险,同时提出了一些改进和加强的建议。

三、水库大坝的环境影响评价:1. 水库大坝所在区域的地质与地貌情况复杂,需要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包括植被保护、土壤侵蚀防治等。

2. 大坝对下游生态环境的影响需要持续关注和评估,确保大坝建设和运行对周边生态环境的最小化影响。

3. 大坝工程对当地居民生活和农业生产的影响需要得到充分的评估和关注,对可能产生的社会影响要进行有效的应对措施。

四、综合评价与改进建议:1. 加强监测与预警:建议加强对大坝结构和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加强对地质和水文数据的采集分析,提升保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2. 完善应急预案:应建立健全的大坝安全预警和应急响应机制,加强应急演练,确保在发生突发状况时能够有效迅速应对。

3. 提升环境保护水平:加强大坝周边的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工作,提高水库大坝对周边环境的适应能力。

五羊水库大坝安全综合评价报告

五羊水库大坝安全综合评价报告

剑阁县凉山乡五羊水库大坝安全评价报告目录1概述 (1)1.1水库枢纽工程概况 (1)1.2水库存在问题 (2)1.3工程主要特性指标 (3)1.4水库安全鉴定的依据 (4)2 现场安全检查 (5)2.1 现场安全检查情况 (5)2.2 现场安全检查依据、项目及主要检查表 (5)2.3 检查中发现的主要问题 (9)2.4 结论和建议 (10)3工程质量评价 (11)3.1水库枢纽工程现场检查 (11)3.2工程地质条件 (12)3.3坝基和岸坡处理的质量评价 (16)3.4大坝工程质量评价 (16)3.5其它建筑物工程质量评价 (17)3.6工程质量综合评价 (17)4工程运行管理评价 (18)4.1水库运行管理 (18)4.2工程的运行情况 (19)4.3大坝维护与安全监测 (19)4.4大坝运行情况综合评价 (19)5 防洪标准复核 (21)5.1 流域概况 (21)5.2 基本资料的收集、复核 (21)5.3 设计洪水 (22)5.4 调洪演算 (28)5.5 防洪能力复核 (30)5.6 防洪标准复核结论与建议 (33)6 大坝渗流安全评价 (34)6.1 大坝结构及填筑情况 (34)6.2 大坝存在的主要渗流问题 (34)6.3 大坝渗流计算分析 (34)6.4 渗流安全评价 (37)6.5 结论及建议 (38)7 结构安全分析评价 (39)7.1坝坡稳定计算分析 (39)7.2其它建筑物结构安全分析 (41)7.3结构安全评价 (42)8 抗震安全复核 (43)8.1地震基本烈度 (43)8.2抗震稳定复核计算 (43)9 金属结构安全评价 (44)10 综合评价及整治的必要性 (45)10.1综合评价 (45)10.2整治的必要性 (45)10.3整治措施建议 (46)附图:1、五羊水库枢纽平面布置图2、五羊水库大坝现状横断面图1概述1.1水库枢纽工程概况五羊水库位于剑阁县凉山乡五羊村境内,距凉山乡7公里,离县城25公里。

某水库大坝安全评价报告

某水库大坝安全评价报告

某水库大坝安全评价报告一、概述某水库大坝位于山区,建于上世纪70年代,是一座混凝土大坝,主要用于供水和防洪目的。

该大坝的安全评价是为了确保其在长期使用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二、现状评价1. 结构安全性评价该大坝结构主要由混凝土和钢筋组成,经过多次专业机构检测,目前没有发现明显的裂缝和变形,结构整体稳定。

但是在一些局部位置出现了细微的渗漏情况,需要加强维护。

2. 泄洪设施评价大坝的泄洪设施经过定期检查,目前运行正常,未发现严重的磨损或堵塞情况。

但是考虑到气候变化和降雨频率增加的情况,需要进一步加强泄洪设施的维护和升级。

3. 土壤稳定性评价大坝周围的土壤稳定性良好,没有发现明显的滑坡或松动情况。

4. 水库水质及河道疏导检测显示,水库水质良好,但是河道堵塞问题较为严重,需要加强清淤工作。

三、安全隐患及建议1. 加强大坝结构的维护,修补细微裂缝,防止大坝的进一步损坏。

2. 定期清理泄洪设施,确保其畅通,提高其排水能力。

3. 加强水库周围的土壤稳定性监测,预防滑坡和松动情况发生。

4. 加强河道疏导清淤工作,保障水库出水畅通。

四、结论综合评估,该水库大坝目前整体结构安全,但在维护和细节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加强维护和管理,确保其长期安全运行。

建议定期进行安全评估和维护工作,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的安全隐患。

水库大坝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设施,对于供水、农业灌溉和防洪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因此,确保大坝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

在加强维护和管理的同时,还需要制定应急预案,以防万一。

下面是进一步的评价报告和建议。

五、安全管理建议1. 建立完善的监测机制建立和完善水库大坝的监测机制,包括定期对大坝进行结构、渗漏和变形监测,确保及时发现潜在的问题。

同时,可以考虑引入现代化的监测技术,如无人机、遥感技术等,提高监测效率和准确性。

2. 加强维护管理对大坝结构、泄洪设施、水库周围的土壤和河道等设施进行维护管理,定期进行清洁、修复和检查,确保设施的畅通和稳定。

水库大坝安全鉴定综合评价报告

水库大坝安全鉴定综合评价报告

水库大坝安全鉴定综合评价报告GE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GEIHUA16H-GEIHUA GEIHUA8Q8-XX水库大坝安全鉴定综合评价报告一 XX水库基本情况1工程概况1.1XX水库位于浙江省宁波奉化市境内,坝址位于奉化江支流剡江上游,属甬江流域,距宁波市47km,在溪口镇上游7km处。

坝址以上集雨面积176.0km2,总库容1.503亿m3。

水库保护坝址以下溪口镇、萧王庙和江口街道约15万人口,剡江两岸10万亩农田,以及甬温高速公路等。

配合横山、皎口水库等工程解决奉化市、鄞州区东南和镇海区共67.4万亩农田的灌溉及城市供水,减轻鄞奉平原40余万亩农田的洪涝威胁。

是一座以防洪、灌溉为主,结合发电、供水、养殖、旅游等综合利用的大(2)型水利枢纽工程,是奉化江流域三大水利骨干工程之一。

枢纽工程由拦河大坝、坝顶溢洪闸、泄洪放空洞、发电输水洞、坝后式电站等组成(枢纽平面布置见附图1)。

工程于1978年5月动工兴建,1985年9月工程竣工验收。

大坝于1983年5月封孔蓄水,电站于1984年4月30日并网投运。

工程管理机构为奉化市XX 水库管理局。

1.2枢纽工程主要特性指标:1.2.1工程等级与防洪标准XX水库总库容1.503亿m3,按《防洪标准》GB50201-94和《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确定本工程规模为大(2)型。

水库枢纽工程为Ⅱ等工程,主要建筑物拦河坝、溢洪闸、泄洪放空洞、发电输水洞为2级建筑物,电站为3级建筑物。

水库防洪标准按100年一遇洪水设计,10000年一遇洪水校核,保坝洪水为PMF,下游防洪标准为20年一遇。

本次安鉴洪水复核设计标准为100年一遇,校核标准为10000年一遇。

1.2.2 水库水位(黄海基面)与相应库容1.2.3 主要工程建筑物特征参数2工程建设情况2.1 建设经过XX水库于1978年经水利电力部(78)水电规字第23号文正式批准兴建,设计由浙江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完成。

某水库大坝安全综合评价报告

某水库大坝安全综合评价报告

某水库大坝安全综合评价报告一、总体评价经过对某水库大坝的安全性进行综合评价,结论如下:1. 结构完整性良好,无明显裂缝和变形。

2. 水库周围的地质条件较为稳定,不存在明显的地质灾害隐患。

3. 大坝管理和监测系统完善,对大坝进行了持续的监测和维护。

4. 大坝的设计和施工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基础设施完备。

二、安全评估细节1. 结构健康状况评估大坝的表面和内部没有发现明显的裂缝和变形,局部细微开裂。

结构材料的老化程度较轻,仍具有较强的承载能力。

大坝的疲劳损伤程度较低,符合工程使用期限要求。

2. 地质稳定性评估水库周围的地质构造相对稳定,无明显的滑坡和塌方迹象。

周边环境中无水土流失和岩屑堆积的情况,地质条件较为理想。

3. 监测预警系统评估大坝监测系统覆盖面广,监控指标齐全。

大坝各项监测数据连续稳定,未出现异常情况。

监测系统的报警响应和处置措施完善,预警效果良好。

4. 设计和施工质量评估大坝的设计和施工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

基础设施齐全,安全设施齐备,符合水库大坝安全管理的要求。

三、安全管理建议虽然目前某水库大坝的安全性良好,但为了确保其长期安全运行,仍需要采取以下安全管理建议:1. 加强定期巡视和维护,及时发现和修复小问题,防止问题扩大。

特别是在降雨季节和冬季寒冻期,需加强巡视频率。

2. 持续加强大坝周边环境监测,加强地质灾害预警,做好溃坝风险的防范工作。

3. 加强大坝监测系统的更新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并不断完善,提高预警效果。

4. 定期组织安全演练和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和意识,确保在发生突发事件时能及时处置。

综上所述,某水库大坝安全综合评价良好,但仍需持续加强安全管理和维护工作,确保其长期安全运行。

五、社会影响评估除了大坝本身的安全性评估外,还需考虑水库大坝对社会的影响。

因为一旦发生大坝失事,可能会对周边地区造成重大的破坏和损失。

因此,需要对大坝的社会影响进行评估。

1. 影响范围评估某水库大坝的溃坝可能会对下游沿岸地区造成水灾和洪水侵袭。

水库大坝安全综合评价范文

水库大坝安全综合评价范文

水库大坝安全综合评价范文摘要:水库大坝是重要的水利工程,其安全性对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基于综合评价的原则,通过对水库大坝的建设规划、设计施工、运行管理等方面进行分析,从而全面评价水库大坝的安全性,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以保障水库大坝的安全稳定运行。

关键词:水库大坝;安全综合评价;改进措施一、引言水库大坝是水利工程中一项非常重要的设施,它不仅能够储存水资源,调节水量,还能够发电、灌溉、防洪等多种功能。

然而,由于水库大坝的建设、运维等环节存在一定的风险和不足,如水库大坝的设计不合理、施工质量不过关、管理不规范等,都可能导致水库大坝的安全问题。

因此,对水库大坝的安全性进行综合评价,是确保水库大坝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手段。

二、水库大坝建设规划评价水库大坝的建设规划对于其后续的设计、施工、运维等环节具有重要意义。

在水库大坝建设规划中,应充分考虑地质地形、水文气象、环境影响等因素,合理确定水库的位置、容量等相关参数。

此外,还需要注重社会、经济、环境等方面的综合评价,以确保水库大坝的建设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要求。

三、水库大坝设计施工评价水库大坝的设计和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其安全性。

在水库大坝设计中,应考虑到地质地形条件,合理布置坝型、坝高、坝宽等参数,确保大坝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同时,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注意施工质量把关,避免施工质量问题对大坝安全造成影响。

四、水库大坝运行管理评价水库大坝的运行管理是保障其安全运行的关键。

在水库大坝运行管理中,应加强对水库水位、泄洪能力、坝体变形等指标的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同时,还应建立健全的应急预案和紧急处置机制,以应对突发事件和灾害,确保水库大坝的安全稳定运行。

五、水库大坝安全综合评价及改进措施基于以上的分析,可以对水库大坝的安全性进行综合评价。

在评价过程中,可以运用模糊综合评价、层次分析法等方法,对水库大坝的安全性进行量化分析。

根据评价结果,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针对性地解决水库大坝存在的问题,提高其安全性。

水库大坝安全综合评价范文(二篇)

水库大坝安全综合评价范文(二篇)

水库大坝安全综合评价范文水库大坝是人类利用天然水资源、调节水量和防洪的重要工程,对于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水库大坝安全建设中,进行综合评价是确保其安全运行的关键步骤。

本文将从水库大坝堤坝工程、坝体安全性、抗震能力、应急处理及环境保护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以促进我国水库大坝安全建设的发展。

一、水库大坝堤坝工程水库大坝的堤坝工程是保证水库可靠性和安全性的基础。

首先,需要对大坝的堆石质量进行评价。

评价指标包括石块的密实度和稳定性等。

密实度高、稳定性好的石堆可以有效避免大坝溃坝风险。

其次,还需要对大坝内坝面和中坝面进行评价。

评价指标包括坝面平整度、坝体砂浆质量以及坝面的裂缝情况等。

这些指标反映了大坝的结构稳定性和耐久性。

最后,还需要对大坝的漏洞和渗水情况进行评价。

评价指标包括大坝的渗透性和渗漏率等。

通过对堤坝工程的综合评价,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修复措施,保证大坝的安全运行。

二、坝体安全性坝体安全性是衡量水库大坝安全性的关键指标。

首先,需要对坝体的稳定性进行评价。

评价指标包括坝体的自重和抗滑稳定性等。

自重大、抗滑稳定性较好的坝体可以有效减少大坝倒塌风险。

其次,还需要对坝体的温度变形进行评价。

评价指标包括坝体的收缩率和膨胀率等。

温度变形对大坝的结构稳定性和耐久性产生重要影响,因此需要对其进行综合评价。

最后,还需要对坝体的开裂情况和坝体的结构健康进行评价。

评价指标包括坝体的裂缝数量和裂缝宽度等。

通过对坝体安全性的综合评价,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修复措施,保证大坝的安全运行。

三、抗震能力抗震能力是水库大坝安全性的重要指标。

首先,需要评价大坝的抗震能力设计参数。

评价指标包括大坝的抗震设防烈度和完整性等。

抗震设防烈度和完整性高的大坝可以有效降低地震造成的破坏程度。

其次,还需要评价大坝的抗震稳定性。

评价指标包括大坝的抗震位移和抗震应力等。

抗震位移小、抗震应力均匀的大坝可以有效降低地震造成的破坏风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省赫山区 牛角坡水库 小(2)型水库大坝安全综合评价报告(审定稿)益阳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二○一一年九月工程设计证书编号:A143004514 工程勘察证书编号:181147-ky设计单位:益阳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设计证号:A143004514(水利行业乙级) 勘察证号:181147-ky(岩土工程乙级)院长:贾鹏辉总工程师:向新颜审查:庄稼项目负责:周益安参加人员:张群武周益安刘巧南陈跃清陈恒黎敏目录牛角坡水库工程位置图牛角坡水库枢纽平面布置图牛角坡水库主要工程特性表1、概述1.1鉴定工作概况1.2工程概况2、现场安全检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2.1大坝2.2泄水建筑物2.3输水建筑物2.4其他附属建筑物2.5近坝库岸2.6结论3、工程质量评价3.1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评价3.2工程施工质量复核与评价3.3工程现状质量检测与评价3.4结论4、大坝运行管理评价4.1水库大坝的管理机构、体制及规章制度4.2大坝运行4.3大坝维修4.4大坝安全监测4.5结论5、防洪标准复核5.1设计洪水复核5.2调洪演算5.3水库抗洪能力复核5.4结论6、渗流安全评价6.1坝体渗流安全评价6.2其他建筑物渗流安全评价6.3结论7、结构安全评价7.1大坝结构安全评价7.2其他建筑物结构安全评价7.3结论8、抗震安全复核9、结论与建议9.1结论9.2建议附图1、牛角坡水库枢纽工程平面布置图2、牛角坡水库大坝纵剖面图3、牛角坡水库大坝横断面图4、牛角坡水库溢洪道平面图、纵剖面图5、牛角坡水库涵管纵、横剖面图牛角坡水库主要工程特性表1、概述1.1鉴定工作概况1.1.1工作安排和进度受项目法人委托,我院承接了牛角坡水库大坝安全综合评价工作,具体工作安排与进度见表1.1。

工作安排与进度表表1.11.1.2提供的成果报告《赫山区牛角坡水库大坝安全综合评价报告》包括:现场安全检查评价、工程质量评价、大坝运行管理评价、防洪标准复核、渗流安全评价、结构安全评价、抗震安全复核等。

主要结论如下:工程质量评价为不合格,大坝运行管理评价为差,防洪安全性评价为B级,渗流安全性评价为C 级,结构安全性评价为B级,根据《水库大坝安全评价导则》SL258-2000之大坝综合评价方法,牛角坡水库大坝评定为三类坝。

益阳市水利局组织专家对安全鉴定成果进行了核查,确定牛角坡水库大坝为三类坝。

1.2工程概况1.2.1水库工程位置牛角坡水库位于益阳市赫山区泥江口镇高洞村,东径112°16′、北纬28°25′,位于资水一级支流志溪河流域,大坝下游距泥江口20km,距省道S308线4km。

该水库坝址以上控制集雨面积0.56km2,干流长度0.82km,干流平均坡降33‰,库区风区长度为140m,水域平均水深为13m,多年汛期最大平均风速为12.0m/s。

1.2.2主要效益牛角坡水库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兼有防洪、养殖等综合效益的小(2)型水利工程。

水库设计总库容12.12万m3,正常库容11.64万m3,死库容0.75万m3,本次复核总库容11.98万m3;水库设计灌溉面积600亩,受益人口1200人;水库有可养鱼水面5亩;水库下游防洪保护面积4200亩,保护人口4500人。

1.2.3枢纽的主要建筑物及其特性参数水库枢纽工程由大坝、溢洪道、输水涵管等建筑物组成。

大坝为均质土坝,坝顶高程149.80m(相对高程,以溢洪道控制段进口处底板控制点高程为148.35m,下同),最大坝高15.50m,坝顶宽5.0m,坝顶轴线长80m。

大坝上游从上往下坡比为1:2.6、1:2.0,上游高程142.30m设有一级平台;大坝下游从上往下坡比为1:2.0、1:3.1、1:2.2,下游高程143.45m、138.20m处设平台,平台宽分别为3.0m、4.5m。

溢洪道位于大坝右岸山体,为岸边正槽式,控制段为矩形明渠,控制段长12m,底板宽6m,进口底板高程148.35m;泄槽段长68m,底板宽6~4m。

现状溢洪道未衬砌,经多年运行,毁坏严重,陡坡段两侧无导墙,另外,溢洪道控制段兼做建筑物连接通道,影响泄洪。

输水涵管距左坝端约27m处,净尺寸为0.45×0.8m碑石箱涵,设计最大放水流量0.2m3/s,全长85m,进口底板高程为137.20m,底板纵坡1/210,现状涵管四周渗漏严重。

1.2.4工程的简要建设过程牛角坡水库始建于1954年6月,1958年12月竣工,坝顶高程149.80m,可蓄水量11.64万m3,原设计灌溉面积600亩,现实际灌溉面积500亩。

牛角坡水库由原益阳县水电局设计并提供技术指导,由原岩子潭(公社)组织有关技术人员及当地群众进行施工。

水库枢纽工程施工时就地取土、人工夯实,填筑土料多为两岸山坡残坡积物,大坝清基不彻底。

1.2.5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1)大坝坝基渗漏严重坝体渗漏:大坝为均质土坝,整体填筑质量一般,其土体土主要为残坡积土、粉质粘土和砾质重壤土组成,土体在长期的渗透水流作用下,结构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透水性也较强;为中等透水层,渗透系数不满足K<1×10-4cm/s规范要求。

大坝坝基泥质页岩夹变质板岩为中等风化程度,由于坝体填筑时对基础清除不彻底,从而导致其岩体与填筑土体接触不紧密,坝体与基岩接触面形成接触冲刷或接触流失出现渗漏。

现场压水试验表明,大坝下伏强风化岩石的透水率较大,表层岩石透水率为11.3~16.2Lu,渗漏现象明显。

大坝两岸山体出露基岩为石英砂岩,风化程度高,节理、裂隙发育好,岩石较破碎,通过现场压水试验查明,两岸山体上部岩体透水率为13.3~18.2Lu,透水率较大,为中等透水带,渗漏现象较为严重。

(2)泄洪设施配套不完善溢洪道位于右坝端,为岸边正槽式,控制段为矩形明渠,现状溢洪道控制段未衬砌,经多年运行,毁坏严重,影响泄洪;陡坡段两侧无导墙;出口无消能设施,另外,溢洪道控制段兼做建筑物连接通道,影响泄洪,危及大坝安全。

(3)输水设施不满足要求输水涵管为碑石箱涵结构,经过多年运行已部分损坏脱落,部分条石错位,造成涵管渗漏及堵塞严重,涵管周围土体已经空虚,四周渗漏严重,给大坝安全造成隐患。

(4)大坝坝脚无排水设施,渗透水流冲刷坝体带走泥沙。

(5)防汛通道不满足防汛管理要求水库现有建筑物连接通道长0.3km,其路面均为土质路面,未做加固处理,经多年运行,路面破坏严重,坑坑洼洼,无法满足防汛物质的及时调运,急需进行路面整修硬化,以利于水库防汛及管理。

(6)大坝目前无任何观测设施和设备,不满足《土石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SL60-94的要求。

(7)水库管理所无值班室。

2、现场安全检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根据国务院颁发的《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条例》和水利部颁发的《水库大坝安全鉴定办法》,益阳市水利局大坝安全鉴定领导小组组织益阳市水利局、益阳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赫山区水利局、泥江口镇水利管理站等有关单位的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于2011年8月15日对牛角坡水库大坝进行了现场安全检查,主要采用目测、现场测量、检查运行管理单位记录资料等方法进行现场安全检查。

2.1大坝大坝为均质土坝,坝顶高程149.80m,最大坝高15.50m,坝顶宽5.0m,坝顶轴线长80m。

大坝上游从上往下坡比为1:2.6、1:2.0,上游高程142.30m设有一级平台;大坝下游从上往下坡比为1:2.0、1:3.1、1:2.2,下游高程143.45m、138.20m处设平台,平台宽分别为3.0m、4.5m。

该水库大坝渗漏严重,下游坝坡脚多出逸出点逸出,渗漏量约每s18L,且渗漏水冲刷坝体,影响坝体稳定。

大坝上游坡面原为草皮护坡,经多年来的风吹浪打,导致坝坡土体被冲刷掏空,上游坡坑洼不平。

大坝下游坡原有草皮护坡,部分已毁坏,导致坝体水土流失严重,部分甚至塌陷。

2.2泄水建筑物溢洪道位于大坝右岸山体,为岸边正槽式,控制段为矩形明渠,控制段长12m,底板宽6m,底板纵坡1/100,进口底板高程148.35m;泄槽段长68m,底板宽6~4m,底板纵坡1/4.4。

现状溢洪道未衬砌,经多年运行,毁坏严重,陡坡段两侧无导墙,另外,溢洪道控制段兼做建筑物连接通道,影响泄洪。

2.3输水建筑物现有输水涵管结构为三合土墓碑衬砌,距左坝端约27m处,净尺寸为0.45×0.8 m碑石箱涵,设计最大放水流量0.2m3/s,全长85m,进口底板高程为137.20m,底板纵坡1/210。

当库水位较高时,沿涵渗漏较严重。

2.4其他附属建筑物大坝坝脚无排水设施,渗透水流冲刷坝体带走泥沙。

水库现有防汛通道路面为土质路面,未做加固处理,经多年运行,路面破坏严重,坑坑洼洼,防汛物质难以调运。

大坝目前无任何安全监测设施和设备,不满足《土石安全监测技术规范》SL60-94的要求。

水库无防汛值班室。

2.5近坝库岸水库周围植被覆盖较好,库盆两岸无大的溪流,主要受上游汇水区降雨地表径流的季节性补给,固体径流来源较小,无大的淤积问题及滑坡、崩塌等库岸稳定问题。

库区地表分水岭宽厚,无低矮邻谷和垭口存在,封闭条件良好,因此,不存在库区渗漏问题。

2.6结论现场安全检查表明,大坝存在坝体、坝基渗漏。

其次,现状溢洪道未衬砌,经多年运行,毁坏严重,陡坡段两侧无导墙,不能安全泄洪。

另外输水涵管为三合泥砌条石箱涵结构,经过年运行,老化逐年加剧,导致管周渗漏严重。

根据检查所发现的问题,严重影响牛角坡水库大坝的安全运行,根据《大坝安全鉴定办法》的有关规定,专家组确定牛角坡水库大坝为三类坝。

3、工程质量评价3.1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评价3.1.1前言为配合牛角坡水库安全鉴定工作,受益阳市赫山区水利局委托,我院于2011年8月10日至2011年8月20日对水库大坝及建筑物进行了安全鉴定阶段地质勘察,并编写了本阶段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主要目的是查明坝址、坝体及两岸山体的工程地质情况,找出渗漏原因及影响坝体安全的不利因素,获取坝基及两岸岩层的各项物理指标,提出设计所需的有关地质参数,为大坝的安全鉴定提供必需的地质依据。

本次勘察共钻孔4个,最大孔深30.0m最小孔深6.0m,总进尺83m。

所完成的勘探试验工作量见表3-1。

完成工作量一览表表3-13.1.2坝区地形地貌水库坝区属构造剥蚀丘陵地貌,坝端两岸山顶高程一般为120~160m,库底宽缓,两岸地形较为对称,左岸山坡角45~65°,右岸山坡角40~60°。

坝址区岩层产状15~25°∠20~50°。

坝址区未见有滑坡、崩塌等不良物理地质现象,自然山坡较稳定。

3.1.3地层岩性库区出露地层主要为第四系覆盖层和元古界板溪群(Pt)岩层。

由新到老分述如下:(1)第四系覆盖层①人工填土(Q s):红褐色,以残坡积土为主,主要由粉质粘土、粘土、粘土夹沙、砂卵石组成,沙为粗砂,卵石直径约3mm-8mm,极为疏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