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音乐在小学音乐教学教育中的意义
小学音乐教育中的民族音乐渗透与传承
小学音乐教育中的民族音乐渗透与传承小学音乐教育是培养学生音乐素养和审美情趣的重要阶段。
民族音乐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魅力。
因此,在小学音乐教育中,渗透和传承民族音乐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民族音乐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渗透可以丰富学生的音乐素材。
小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丰富多样,而民族音乐具有丰富的表现形式和曲调,能够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
在教学中,可以选取一些民族音乐曲目,引导学生听取、演唱、欣赏、感受。
民族音乐中蕴含了深刻的文化底蕴,对于学生的文化修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有重要的意义。
其次,民族音乐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传承可以传承中华文化的精髓。
随着时代的变迁,现代文化的冲击和西方文化的入侵,中华文明的传统文化已经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在小学音乐教育中,传承和弘扬民族音乐,有助于强化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通过学习和演唱民族音乐,学生可以深入了解中华文化的精髓和人文内涵,培养中华文化的热爱和信仰,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心。
最后,民族音乐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渗透和传承可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音乐是一种美妙而神奇的艺术形式,对人的身心健康有重要的作用。
学生在学习和演唱民族音乐的过程中,可以得到身心的放松和享受,缓解学习压力和情绪焦虑。
同时,民族音乐的节奏和旋律多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和审美情趣,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艺术修养。
总之,在小学音乐教育中,渗透和传承民族音乐具有重要的意义。
教师们应该把民族音乐作为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采用多种方式和方法,引导学生全面、深入地了解和学习中华文化,传承和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推动学生成为有责任、有情怀、有爱国精神的时代新人。
小学音乐教育中民族音乐的传承
小学音乐教育中民族音乐的传承【摘要】小学音乐教育中民族音乐的传承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自己民族的文化和传统。
在现今社会,民族音乐传承面临着一些挑战,比如缺乏专业人才和足够的资源支持。
通过各种方法和策略,可以提高民族音乐的传承效率,比如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丰富教学内容,开展校内外的文化交流活动。
未来,应该更加注重民族音乐的传承,给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平台和机会,推动民族音乐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发展和传承。
加强民族音乐传承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支持,要鼓励学生参与民族音乐的学习和表演,让他们深刻体验和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从而传承和弘扬民族音乐的优秀传统。
【关键词】关键词:小学音乐教育、民族音乐传承、重要性、现状分析、意义、方法探讨、提高效率、挑战、对策、前景展望、建议。
1. 引言1.1 小学音乐教育中民族音乐的传承的重要性小学音乐教育中民族音乐的传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音乐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情感内涵。
通过学习和传承民族音乐,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
民族音乐还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和创造力,培养其审美情趣和音乐素养。
在当今社会,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传统文化面临着被边缘化的挑战,民族音乐作为其中的重要一环也面临着失传的危机。
在小学音乐教育中,传承民族音乐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只有通过持续的教育和推广,才能让民族音乐得以传承和发展,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民族音乐,进而保护和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
小学音乐教育中民族音乐的传承不仅仅是一项文化任务,更是一项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
只有通过共同努力,才能让民族音乐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2. 正文2.1 小学音乐教育中民族音乐传承的现状分析目前,小学音乐教育中民族音乐传承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由于现代化的影响,许多学生更倾向于接触流行音乐,而对于传统的民族音乐缺乏兴趣和了解。
民族音乐在音乐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通过参加本次教师专业发展全员远程培训,观看聆听一线专家精湛的讲解与答疑,与广大一线优秀的教师互动交流,让我获益匪浅,下面就中小学名族音乐教学谈几点我的认识与感受。
一、民族音乐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所有的音乐元素,都是在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而民族文化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更是举足轻重:1、能培养学生民族审美观和民族精神民族音乐教育一般包括民歌、戏曲、说唱和以民间音乐为素材创作的现代音乐四个方面,他们以不同的艺术形式体现了中华民族所特有的审美习惯和审美观。
我国民族音乐,用旋律塑造意境,强调作品的内在美与外在美的完美结合,给人带来启示、带来温馨、带来欢乐、陶冶心灵。
例如:我国的民歌,内容丰富,种类繁多,可谓世界第一。
民歌内容有描写青年爱情生活的,有反映劳苦大众旧社会苦难生活的,有歌颂人民向往幸福生活的,还有歌颂祖国大好河山的。
如:《凤阳花鼓》这首歌,表达了淮河两岸人民在旧社会饱受地主阶级的剥削和压迫,又深受淮河洪涝之害,过着“身背花鼓走四方”的流浪生活。
江苏民歌《茉莉花》以细腻优美的音乐,反映出江浙一带的风土人情,曾被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用于《图兰朵》的歌剧中公主的主题音乐。
河北民歌《小白菜》,形象地反映了旧社会幼女的悲惨生活,受后娘虐待,怀念亲娘的凄苦心情,激发学生对万恶旧社会的痛恨之心,唤起学生对新社会幸福生活的热爱和珍惜。
[3]我国的民歌讲究韵味,蒙古民歌高亢、悠扬、节奏宽广;新疆民歌活泼欢快,常常带有舞蹈性节奏;彝族民歌朴实、细腻,清新动人,节奏丰富多采。
我国的戏曲也同样历史悠久,种类繁多,几乎每一个地区都有自己的地方剧种,而且其中还包含着许多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思想。
但是,令人遗憾的是,很多学生不会欣赏这些美,不知道民族音乐中有这些珍贵的财富。
相反,对时下的流行音乐都兴趣十足。
他们的审美观念是建立在一个不健全的、狭小的、且不利于身心发展的局限范围。
所以要对学生进行整体素质的提高,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及身体素质。
小学音乐教育中的民族音乐渗透与传承
小学音乐教育中的民族音乐渗透与传承
引言
音乐是一种人类情感和思想的表达形式,而民族音乐更是每个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传统和精神象征。
在小学音乐教育中,民族音乐的渗透与传承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民族意识和文化自豪感,还可以促进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表达能力的提升。
本文将从小学音乐教育中的民族音乐渗透与传承方面进行探讨。
1. 课堂教学
在小学音乐教育的课堂教学中,传统的民族音乐可以渗透到各种课程中。
在学习音乐的基本知识及节奏时,老师可以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民族音乐进行示范和传授,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民族音乐的魅力。
在学习音乐表演时,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学唱一些传统的民族歌曲或进行简单的民族舞蹈表演,让学生亲身体验民族音乐的魅力,在欣赏音乐作品时,老师可以选取一些经典的民族音乐作品,让学生在审美中感受到民族音乐传统的魅力和精髓。
2. 课外活动
在小学音乐教育的课堂教学中,应当注重对传统民族音乐的传承。
老师可以在课堂上讲述一些与民族音乐有关的历史故事和传说,让学生了解民族音乐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老师还可以讲解一些与民族音乐有关的音乐理论知识和技巧,让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更加深入地了解和体会民族音乐的魅力。
在小学音乐教育的课外活动中,学校可以组织一些与传统民族音乐有关的活动,比如民族音乐比赛、民族音乐展览等,让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的音乐才华和创作成果,从而促进民族音乐的传承和发展。
学校还可以组织一些走进社区、走进乡村的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传统的民族音乐文化,从而增强他们对民族音乐的热爱和传承。
小学音乐教育中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
小学音乐教育中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作为中国特有的宝贵文化资源,民族音乐一直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世界各地的人们。
在小学音乐教育中,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如何让学生了解和喜爱民族音乐,是小学音乐教师们不断探索的课题。
本文将探讨在小学音乐教育中,如何传承和发展民族音乐。
一、传承民族音乐的重要性民族音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故事、民族情感和精神内涵。
孩子们在学习民族音乐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感受到优美的旋律和动人的旋律,还能了解到中国古代的历史故事,认识到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和融合。
这对于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是非常重要的。
民族音乐还是培养学生审美情感和音乐素养的重要途径,可以锻炼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和表演能力。
二、如何传承民族音乐在小学音乐教育中,传承民族音乐需要采取多种形式,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和理解。
可以通过教学资源的收集和整理,积极挖掘和传承民族音乐的精髓。
学校图书馆和音像室可以收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民族音乐录音和视频资料,供学生们观摩聆听,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
可以邀请一些民间音乐大师或特长教师来学校指导,传授民族音乐演奏技巧和表演经验。
可以在音乐课上设计一些生动有趣的活动,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感受和理解民族音乐的魅力。
组织学生们学习民族舞蹈,学习演唱民族歌曲,学习演奏民族乐器等。
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可以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浓厚兴趣,增强他们对民族文化的喜爱和认同。
可以通过校园音乐会、课堂展示等形式,让学生将所学的民族音乐呈现给更多的人,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表演能力。
三、发展民族音乐的创新探索在小学音乐教育中,要注重对民族音乐的创新探索,以适应当代学生的审美需求。
要注重对民族音乐的挖掘和创新,引导学生关注当代的民族音乐作品。
可以组织一些学生选修社,让学生自主创作一些新颖的民族音乐作品,以诠释他们对民族文化的理解和感受。
可以结合当代音乐的发展趋势,创新民族音乐的表现形式和风格。
民族音乐在小学中的应用
民族音乐在小学中的应用随着多元文化的发展和推广,各种各样的民族音乐也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承和发展。
民族音乐是一个国家文化遗产的精华所在,它在音乐方面具有高尚的文化、历史和地理价值。
在小学中加强民族音乐教育,是培养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种有效途径。
一、培养认同民族文化的价值观小学是知识启蒙的重要阶段,学生在此阶段接受到的音乐教育,不仅要传递音乐的艺术魅力,更需要传递文化的内涵和价值观念。
因此,通过民族音乐来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强调国家文化的自觉认同和价值意识是图引导青少年正确发展的关键。
在音乐教育中,老师应该注重对民族文化的传承,通过教学让学生深入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了解民族音乐的发展历程和文化内涵,以此引导学生树立爱国之情和认同传统文化的价值观。
二、促进小学生文化交流民族音乐具有独特的地域和文化特色,在对于学生来说可以是了解不同民族文化的窗口。
在小学教育中,通过了解其他地方的民族音乐,可以促进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和和谐发展。
同时引导学生在学习民族音乐的过程中,展开与他人的文化交流,促进学生之间互相了解和尊重,学会包容文化的多样性。
三、培养学生音乐综合欣赏能力民族音乐作为文化艺术的重要形式,具有独特的音乐风格和表达方式,小学生在学习民族音乐的过程中,可以培养自己的音乐综合欣赏能力。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比较不同的音乐形式、中外文化的对比,从而让小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欣赏音乐艺术的独特性和魅力。
同时,让学生理解每种音乐背后所表达的思想和文化内涵,激发学生对音乐的深层次理解和热爱。
四、促进学生艺术创新和个性化发展民族音乐具有独特的艺术特点和表达方式,对于小学生的艺术创新和个性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教学中可以鼓励学生创作某一种风格的音乐曲目,在创作中体会音乐艺术所传达的文化内涵,从而促进学生自主创新和个性发展。
另外,在课堂上可以让学生加入各种非传统乐器的演奏,例如口风琴等,更加丰富民族音乐的表现方式,从而激发学生对音乐创作的热情和体验。
小学音乐教育中的民族音乐教学计划
小学音乐教育中的民族音乐教学计划Ⅰ. 导言音乐作为一门艺术,对人们的情感和审美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音乐天赋和兴趣的关键时期。
在音乐教学中,注重民族音乐的传承和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热爱和理解,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本文将探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民族音乐教学计划。
Ⅱ. 民族音乐教学的价值1. 传承和保护民族文化在当今全球化趋势下,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变得尤为重要。
民族音乐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将其融入音乐教学中,有助于传承和保护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学生通过接触和学习民族音乐,能更深入地了解民族文化的特点和传统。
2. 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在全球化的今天,学生接触到的音乐类型越来越多样化。
而通过民族音乐教学,可以增强学生对本民族音乐的热爱和认同,培养他们的文化自信心和身份认同感。
学生在音乐中感受到自己的根源和归属,从而培养他们的民族情感。
3. 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音乐教育的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
在教学中融入民族音乐元素,可以丰富学生对音乐的认识,开拓他们的音乐视野。
学生通过学习民族音乐的旋律、节奏和表演方式,能够进一步提高他们的音乐表现力和艺术欣赏能力。
Ⅲ. 民族音乐教学计划的设计1. 选定适合的民族音乐作品在制定民族音乐教学计划时,教师应仔细选择适合学生年龄和能力的民族音乐作品。
根据学生的音乐水平和课程要求,选择不同风格和难度的作品进行教学。
例如,对于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可以选择些节奏简单、耳熟能详的儿童歌曲作为教学材料。
2. 组织民族音乐表演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民族音乐表演,通过唱、跳、演的方式体验和传达民族音乐的激情和魅力。
学生参与表演不仅能提高他们的音乐表现力,还能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自信心。
3. 结合民族舞蹈教学民族舞蹈与民族音乐常常是相辅相成的。
在民族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民族舞蹈的教学,让学生通过舞蹈的形式感受民族音乐的节奏、韵律和情感。
民族音乐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渗透探微
民族音乐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渗透探微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音乐教育在小学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
而在音乐教学中,民族音乐作为各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渗透也逐渐成为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们关注的焦点。
那么,究竟民族音乐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应该如何渗透?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民族音乐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渗透方式和效果。
一、开展民族音乐教育,增强学生民族意识在小学音乐教学中,通过开展民族音乐教育,可以增强学生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在我国的各个地方,都有着丰富多彩的民族音乐文化,而了解和学习这些民族音乐,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认识自己的文化身份。
民族音乐教育也可以引发学生对音乐的浓厚兴趣,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动力,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欣赏和理解能力。
在学校的音乐教学中,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引入民族音乐元素,比如通过举办民族音乐比赛、组织民族音乐节等活动,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不同民族的韵味和风情,增强对民族音乐的认识和理解。
二、民族音乐与课程内容的结合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可以将民族音乐与常规的音乐课程内容进行结合,从而提高学生对民族音乐的认识和了解。
在教学《茉莉花》这首歌时,可以介绍这是我国民间传统音乐,可以引导学生了解这首歌的由来、演唱艺术特点等,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学生对音乐的兴趣,还可以丰富学生的音乐知识。
在教学中,可以利用民族音乐来帮助学生学习音乐理论知识,比如音高、节奏等,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学生对音乐的了解,还可以提高学生对音乐的认识和掌握能力。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可以通过举办音乐表演赛、音乐会等活动,让学生有机会展示和表达自己对民族音乐的热爱和理解。
在表演活动中,可以穿插一些民族音乐的演出,比如舞蹈、器乐演奏等形式,让学生不仅可以欣赏民族音乐的魅力,还可以通过表演来学习和了解民族音乐的魅力。
通过举办这些表演活动,可以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欣赏和理解能力。
而且,通过表演活动,还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和体验民族音乐的魅力,增强学生对民族音乐的认识和理解。
浅谈民族音乐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作用
浅谈民族音乐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作用摘要:在多元音乐文化发展的背景下,民族民间音乐有其巨大的发展空间,但目前国内的民族音乐发展并不乐观,中小学生对于民族音乐文化也缺少足够的兴趣,政府、社会、学校、教师等多种因素形象着民族音乐的发展,要让传统的民族音乐在中小学音乐课程教学中得以长足发展,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少数民族音乐,是一种少数民族把思想、感情、意志和愿望通过曲调和唱词表达出来的艺术形式,是一个族群符号的代表,一个民族文化的承载体,民族音乐伴随着他们劳动生产、社交、娱乐活动。
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是整个中华民族音乐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份,我国55个少数民族都能歌善舞,均拥有本民族创造和传承下来的优秀而独特的音乐,表现出自身存在的价值。
一、少数民族音乐教育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意义1、民族音乐传承发展的需要在世界多元文化发展的背景下,发扬少数民族音乐,传承民族文化,显得尤为重要。
民族精神决定着民族的兴衰,我国的文化思想与民族信仰是与民族音乐一脉相承的,民族音乐教育就是要让学生运用情感体验,了解民族精神在音乐里的存在,使民族意识得到强化。
在全球化的今天,我国的经济不断发展,与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也是日益密切,这给音乐教育带来了发展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挑战,对于现在的中小学生,他们口中唱的音乐基本为流行歌曲,而民族音乐则没有收到学生的追捧,即使是音乐课堂,他们所学也鲜有民族民间音乐,那些经典的民族音乐在被忽视中渐渐消失。
民族音乐作为传承民族文化的一个支点,它的发展既是对民族音乐传承的需要,更是对民族文化传承的需要。
因此,少数民族音乐教育在中小学课堂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扩大审美文化发展的需要各地的民族音乐、古典音乐组成了我国的民族音乐,他们各自表达的形式是不同的,因此审美习惯与审美观也是不同的。
少数民族与汉族的风格与特点也不一样,在表达方式与节奏上也有并不一样的特色。
然而很多青年人都青睐于流行音乐,缺乏民族音乐知识,审美观范围也就相对狭窄,更为严重的行为就是对明星的刻意模仿。
民族音乐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渗透探微
民族音乐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渗透探微1. 引言1.1 民族音乐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民族音乐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可以体现在多个方面。
民族音乐作为我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习民族音乐可以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和传承。
民族音乐具有独特的音乐风格和表现形式,可以拓展学生的音乐视野,开阔学生的音乐思维,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
民族音乐也是世界音乐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学习民族音乐可以增强学生的国际视野和文化交流能力。
民族音乐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可以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和自信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通过学习民族音乐,学生可以培养音乐表达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创造力,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民族音乐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应该加强对民族音乐的传承和教育,推动我国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和进步。
1.2 研究的背景民族音乐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渗透探微,是当前音乐教育领域中备受关注的一个话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交流的增加,民族音乐在小学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逐渐凸显出来。
对于小学生而言,接触和学习民族音乐不仅有助于丰富他们的音乐素养,提升他们的审美能力,还能让他们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
在当前的小学音乐教学中,民族音乐的渗透程度和方法仍存在不少问题和挑战。
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难以充分发挥民族音乐的教育价值,学生对民族音乐的了解和认知有限,教师在教学中也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和局限性。
有必要对民族音乐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渗透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以寻求更好的教学方法和途径,推动民族音乐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全面发展和应用。
通过对民族音乐的深入挖掘和探索,可以为小学音乐教育的创新和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2. 正文2.1 民族音乐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教学方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民族音乐的教学方法至关重要。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民族音乐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了解民族音乐的地域特点、乐器演奏方式和曲调特色,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民族音乐。
浅析民族音乐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作用
2021年第16期45艺术纵横浅析民族音乐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作用高彩玲一、近年来,随着这个国家的经济增长,所有人的生活质量都有所提高,民族文化的地位也日益重要。
在这个阶段,许多我们的研究人员都在研究对国家音乐文化的实时分析,也有一系列的研究证实了全国音乐文化也正同时发展,为了使音乐教育系统更完美、更理性,必须扩大对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挖掘,并从中获得更好的元素。
把国家音乐纳入初级教育的工作还处在发展的初始阶段,同时还有一些缺点需要克服。
二、民族音乐的特性(一)丰富性我国浩土无疆、物产丰富、人口众多,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国家,而各个民族都有他们自己的民族特色,所以就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文化,进而衍生了各具特色的民族音乐。
(二)不确定性传统民族音乐的传播方式都是口口相传,尤其是不少少数民族,他们的民族音乐大多是由老人教给下一代,因此,当这些音乐被播放时,很容易改变它们,甚至老师也会根据他们的情绪或对音乐的理解来调整国家音乐,这些创新不断地添加到国家音乐中。
当然也在随着时代而发展,也就形成了它的不确定性。
(三)通俗性鲁迅先生已经说过第一首曲子是触声作品第一支乐队是由劳动完成的古典音乐的内容从人们对工作的体验中反映出一个非常不同的方面,使人们对自己真实的处境产生了想法和感觉。
因此传统民族音乐是如此易于理解和被普通工人所接受和欣赏。
(四)实用性民间音乐在他们工作的第一年开始,因此它们有一定的用途,例如工作歌曲,这些歌曲现在已经或多或少地从类似的音乐中继承下来,直接表达了工人的理想和他们对生活的热爱。
三、把民族音乐融入小学音乐教育中的重要意义(一)传承民族音乐民俗音乐教学已纳入小学教育课程,旨在通过正规学习纠正对民俗音乐的误解,学生通过正式的学习,了解民族音乐的文化多样性及其背后的概念,只有真正的理解了这些深层的内容,理解这些要素的人才能传承和发展民族音乐。
音乐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们知道每种音乐都代表着自己的民族文化,传统的民族音乐代表的也是本族文化。
民族音乐在小学音乐教学课堂中的落实和开展课题研究
民族音乐在小学音乐教学课堂中的落实和开展课题研究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民族音乐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认可。
民族音乐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是传递民族文化、培养学生情感和审美素养的重要载体。
小学阶段是音乐教育的基础阶段,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落实和开展民族音乐的教学,成为当前音乐教育研究的一个热门话题。
本文将从民族音乐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难点问题及解决方向、开展民族音乐课的教学方法和课程设计几个方面展开研究。
小学阶段是音乐教育的基础阶段,而国内的小学教育多以汉族文化为主导,民族文化教育的缺位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民族音乐是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具有浓郁的时代特色,对于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文化素养,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因此,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落实和开展民族音乐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民族音乐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难点问题及解决方向1. 对于学生而言,民族音乐与流行音乐存在着巨大的代沟,学生对于民族音乐的接受度和理解度有限。
2. 对于教师而言,由于自身缺乏民族音乐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可能会在教学中无从下手,甚至是误导学生。
3. 对于课程而言,民族音乐的选材问题,以及如何将民族音乐融入课程教学体系中,也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
解决方向:1. 界定学生所处的文化背景,鼓励学生对民族音乐有兴趣和探索,适度的引导学生进行古典民乐、民族舞蹈等活动,帮助学生感受和体验文化氛围。
2. 教师需提高民族音乐方面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融入自己的真实感受,透过音乐传递自己对文化的认知和了解,通过亲身体验不同的民族音乐文化,让自己目睹其博大精深之美。
3. 选择适当的民乐作品,尽量选取曲风简单、旋律优美、易于接受的音乐,预先为学生讲解民族音乐的背景和文化,并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形式,如闯关、集体创作等,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三、开展民族音乐课的教学方法1. 借鉴情境教学法,采取情感化,情景化教育方式,利用场景设置,营造浓郁的民族文化生活氛围,让学生根据情境理解和感受音乐。
小学音乐课堂中的民族音乐欣赏
小学音乐课堂中的民族音乐欣赏一、引言音乐是一种跨越国界、语言和文化的艺术形式,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音乐文化。
在小学音乐课堂中,教师们应该引导学生欣赏不同民族的音乐,让他们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
因此,本文将探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民族音乐欣赏。
二、民族音乐的定义和特点民族音乐是指源自特定民族或地区、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音乐形式。
它通常反映了一个民族的生活、文化和价值观,是该民族的精神象征。
民族音乐的特点包括旋律优美、节奏感强、情感真挚和曲调多样等。
三、小学音乐课堂中开展民族音乐欣赏的必要性1. 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
通过欣赏不同民族的音乐,学生可以了解和感受各种不同的音乐风格和特点,开阔自己的音乐视野。
2.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民族音乐代表了不同的文化,通过欣赏民族音乐,学生可以培养跨文化的意识,尊重和欣赏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
3. 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民族音乐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通过欣赏民族音乐,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培养其对音乐的欣赏和理解能力。
四、小学音乐课堂中开展民族音乐欣赏的方法1. 创设良好的音乐欣赏环境。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播放不同民族的音乐,营造出宁静、放松的氛围,让学生专心欣赏音乐。
2.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民族音乐作品。
教师可以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民族音乐作品,如中国的京剧音乐、西班牙的弗拉明戈音乐等,供学生欣赏。
3.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教师可以设计各种互动环节,如让学生学唱民歌、跳民族舞蹈等,让学生亲身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
4. 组织音乐会和比赛。
学校可以组织民族音乐欣赏会和比赛,让学生展示他们的才华,增强他们对民族音乐的热爱和兴趣。
五、小学音乐课堂中开展民族音乐欣赏的案例分析以一节关于中国京剧音乐欣赏的课程为例。
教师可以通过介绍中国京剧的历史、特点和演出形式,让学生了解中国京剧音乐的背景。
然后播放一段经典的京剧唱段,让学生聆听京剧音乐的美妙旋律和悠扬节奏。
接着,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学唱京剧唱段,并进行表演。
把民族音乐融入小学音乐教育中的重要意义
把民族音乐融入小学音乐教育中的重要意义民族音乐承载着我国数千年的传统文化,是我国无数劳动人民的艺术结晶。
因此,民族音乐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是非常重要的。
让学生们从小开始产生兴趣,树立他们的价值观,使得民族文化能够被传承下去。
对于民族音乐的理解,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音乐本身,同时还要透过不同的民族音乐形式,了解其背后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传统,使音乐教学与综合素质教育及爱国主义教育相结合,充分发挥民族音乐的现代教育价值。
(一)传承民族音乐在现在的社会中,有不少人认为民族音乐是无聊、是低俗的,不是中国传统文化,这样的认知是因为从小没有受到关于民族音乐的教育,所以这些不正确的观念导致民族音乐在整个时代的发展中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把民族音乐的教育放入小学课程中,其目的是纠正大家对民族音乐的不正确认知,通过正规的学习,让学生们感受到民族音乐所包含的文化和它深厚的背景,只有真正的理解了这些深层的内容,才能更好的将民族音乐继承和发展。
民族音乐代表的是各族文化,我们通过学习可以很好的认识到我国民族的发展过程和发展中所出现的文化,以此来增强民族意识。
目前大量外国音乐的涌入在学生中掀起了新的潮流,使得他们缺少对民族音乐的兴趣。
因此,音乐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们知道每种音乐都代表着自己的民族文化,传统的民族音乐代表的也是本族文化。
(二)了解文化历史对于人文社会科学而言,音乐不仅仅是由节奏、调性、旋律、音色的组合运用,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表现形式,大多与特定的生态环境、历史记忆、宗教情感、文化传统相关联,它融合在某一民族集团的社会生活之中,其中蕴含着一个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某一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文化形式都可能通过音乐得以表现出来。
从民族音乐起源来看,其最初的形式就是人类劳动生活的再现,是从劳动中产生的。
在劳动中,人们通过音乐旋律交流情感、传递信息,或者通过音乐节奏统一和协调行动。
如云南省石屏县花腰彝的海菜腔,就是在异龙湖上捕鱼的渔民创造的一种音乐形式,由于湖上风急浪高,相距较远的渔船要互相交流,就得让声音尽量高亢,声调尽量绵长,于是就形成了海菜腔高亢辽远的音域特征,并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调式。
民族音乐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作用
民族音乐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作用(一)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作用在民族音乐传授的过程中,老师要明确地知道,不仅仅只是授课,而是要让小学生们在学习音乐知识的同时,深刻体会到音乐中的民族精神,了解我国传统文化,让他们能够发展的更成熟。
另外,目前小学生们仍然没有形成正确的意识形态,他们过度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集体荣誉感淡化,这些问题出现的初期都需要老师去正确的引导,加强他们在思想道德上的教育。
表演在音乐教育中是非常好的方法,例如教师可以安排民族音乐的鉴赏课程,小学生们可以通过欣赏和对音乐的分析,将自己对民族音乐的认识用词汇或者绘画表达出来,对于学生们的展示,教师应当在鼓励的基础上加上客观的引导;例如教师可以安排一些关于音乐的演出或者比赛,通过学生们比较喜欢的形式来让他们深刻体会到中国传统民族音乐的精髓。
(二)对学生民族文化培养的作用民族音乐不仅是象征着各民族文化,更是整个中国文化的象征,如果这些民族音乐都不存在,那么国家的音乐教育也就失去了其价值。
教师在小学音乐的教育中是非常关键的存在,小学生刚刚接触音乐,对它的概念和认识还很模糊,所以这时候就需要通过教师正确的引导,让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提升他们的爱国品质。
将民族音乐融入小学音乐教育中,这对民族文化的发展来说是非常有意义的。
学生们在经过系统的民族音乐学习之后,不但可以了解民族音乐,还可以进一步的了解民族传统文化,激发他们对民族的热爱。
除此之外,由于民族音乐大部分简单易懂,有了这些音乐基础,对加强对学生音乐素养也是非常有利的。
(三)对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的作用小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希望,所以应该加强对小学生爱国精神方面的教育,提高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担起弘扬中国民族文化的重任。
例如,无论哪一版音乐教材的第一章必然是国歌,也要求每一位学生都要掌握。
学校可以不定期安排一些围绕民族音乐相关的比赛或者活动,来提高学生们在民族音乐方面的兴趣。
还可以组织集体合唱比赛,并对于表现出出色的集体当众进行表扬和鼓励。
小学音乐教学中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
小学音乐教学中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一、引言民族音乐是每个国家独有的文化遗产,记录着民族的历史、传统和情感。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传承民族音乐文化对于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审美情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小学音乐教学中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旨在促进我国优秀的传统音乐文化在新时代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二、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要性1. 民族音乐文化是民族精神的象征民族音乐是每个民族特有的审美情感和文化象征,它能够反映出一个民族的历史、宗教信仰、历史文化、生活习俗等方面的特点。
通过学习民族音乐文化,学生能够了解和自豪自己的祖先创造的文化遗产,增强对自己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2. 民族音乐文化是美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音乐具有独特的审美特点和表现形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和音乐兴趣,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表达能力。
通过学习民族音乐文化,学生可以感受到美的力量和魅力,培养自己的情感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3. 民族音乐文化是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民族音乐文化是一个国家的文化传承的珍贵财富,传承民族音乐文化不仅有助于保护民族的传统文化,还能够促进文化的多样性和繁荣。
通过小学音乐教学,将我国优秀的传统音乐文化传承给下一代,可以保护和发展我国独有的音乐文化遗产。
三、小学音乐教学中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方式1. 课堂教学在小学音乐教学中,通过教师的讲解和示范,让学生了解和学习民族音乐的基本知识和表现形式。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民族音乐曲目,让学生欣赏和学习这些曲目,了解不同民族的音乐特点和文化内涵。
2. 课外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形式的课外音乐活动,如音乐比赛、音乐会和音乐剧表演等,让学生积极参与和体验民族音乐文化的魅力。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能够增强对民族音乐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培养自己的音乐能力和表演技巧。
3. 文化体验利用寒暑假等节假日时间,组织学生到当地的音乐学校、剧院或音乐厅进行参观和交流,让学生近距离感受和体验民族音乐文化的魅力。
小学四年级音乐课程民族音乐的欣赏与演奏
小学四年级音乐课程民族音乐的欣赏与演奏音乐是世界上最美妙的语言之一,它能够传递情感,引发共鸣,让人们感受到不同文化的独特魅力。
在小学四年级的音乐课程中,民族音乐的欣赏与演奏成为了一项重要的内容。
本文将重点探讨民族音乐的欣赏与演奏在小学四年级音乐课程中的意义和方法。
一、民族音乐欣赏的意义民族音乐是各个民族独特的音乐形式,它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
在小学四年级的音乐课程中,学生通过欣赏民族音乐可以拓宽自己的音乐视野,培养对不同文化的尊重和理解。
同时,民族音乐欣赏还能够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审美水平,培养他们的音乐素养。
在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播放录音或视频的方式向学生介绍各个民族的传统音乐。
比如,可以播放蒙古族的马头琴演奏,让学生感受到其激情奔放的风格;还可以播放藏族的唱诵,给学生带来宁静和祥和的感觉。
通过欣赏民族音乐,学生可以感受到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音乐表达方式,增加他们对多样性的认识。
二、民族音乐演奏的方法除了欣赏,小学四年级的学生还可以参与民族音乐的演奏。
通过演奏,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和体验民族音乐的魅力。
以下是一些民族音乐演奏的方法:1. 学习传统乐器:在课堂上,学生可以学习一些传统的民族乐器,例如二胡、琵琶、古筝等。
学生可以通过学习吹奏、弹奏等技巧,演奏出优美的民族音乐。
2. 伴奏合唱:学生可以分成不同的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一种民族音乐的伴奏。
例如,一组学生负责打击乐器,一组学生负责吹奏木管乐器,一组学生负责弹奏弦乐器等。
学生们通过合作,演奏出整齐、和谐的民族音乐。
3. 编创乐曲:学生也可以进行创作,编创属于自己的民族音乐作品。
他们可以基于已有的民族音乐形式,加入自己的创意和元素,创作出独具个性的作品。
三、民族音乐欣赏与演奏的实施策略为确保民族音乐欣赏与演奏的有效实施,教师需要采取一些策略:1. 创设情景: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展示图片、播放视频等方式,为学生创设一个具体的场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族音乐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意义2015级特岗教育硕士孙婷“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音乐教材的编写中加大了民族音乐的比例。
“学校的音乐应牢固建立在民族音乐的基础上。
”我国本是个多民族的国家,56个民族有着56种不同风格的民族音乐文化,这是别的国家所没有的,也是我们引以为豪的民族瑰宝。
但受外来文化、市场经济的影响,网络的盛行,西方、日韩音乐的冲击,港台流行音乐的推波助澜,使得很大一部分大中小学生趋之若鹜。
致使我们成长起来的青少年一代追星与成立“粉丝团”的越来越多,而民族音乐的爱好者却越来越少;中小学生迷恋超级女生,快乐男生,却对我们民族音乐知识知之甚少;这样的情形下,小学的音乐教育就被赋予了更为重要的意义,对小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等方面的教育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民族音乐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民族精神教育作用。
民族精神是维系一个国家的精神纽带,它大则关乎国家命运,小则影响个人的言谈举止、喜乐好恶。
因此要弘扬民族精神,就必须重视这个民族的历史文化,继承和发展他。
而民族文化的精粹之一就是民族音乐,它集中体现了一个民族的民族精神、气质、心理素质、风土人情和审美情趣等,具有非常鲜明民族特征,是一个民族优良传统得以传承的重要媒介。
通过民族音乐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它是一种伟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是建设和保卫国家的巨大的精神力量。
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
所以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学生学会欣赏,演唱或演奏民族音乐作品,更重要的是通过一些优秀的民族音乐作品培养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且在潜移默化的教学中从小树立学生民族荣辱感,形成民族凝聚力、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如在小学的音乐课本中,无论是高年级还是低年级,音乐课本的首课都必须有宣传爱国情怀的歌曲,而且要求每个学生必须会唱。
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通过让学生充分了解创作的时代背景,作者生平及音乐本身的创作特点,引导学生自豪、严肃、情感真挚的演唱,并呼唤起他们爱国主义的感情。
小学阶段是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而且当代的小学生对社会的认识还比较肤浅,对中国的历史,传统文化的了解大多来自父辈和老师的传授。
由于现在网络技术的发达,不同文化的冲击,难免会给他们造成歪曲的认识。
我们可以通过欣赏《苏武牧羊》、《满江红》等古曲让学生了解历朝历代以来许多仁人志士以国事为己任,前仆后继,临难不屈,保卫祖国,关怀民生的忧国忧民精神。
音乐是不仅是听觉的艺术,而且比起直白的言语它更能起到激奋人心的作用,所以通过学习民族音乐使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操。
因此在音乐教育中加强小学生的民族精神的培养是我们作为一名小学音乐教师的责任。
二、民族音乐在小学音乐教育中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作用。
在小学音乐教育中,音乐教师要明确知道我们的教育任务是让学生在掌握一定音乐知识的基础上使其具有理解音乐的基本能力,从而使精神受到陶冶,心理素质得到提高,而不是专业教育。
而且,我们必须清楚的意识到当代小学生在思想品德方面存在过分追求自我价值、集体观念淡漠等问题,所以音乐教师在音乐教学中要注重通过民族音乐的深层内涵来影响学生的品德素质,从而提升学生的品格和思想境界。
卡尔奥尔夫认为,在音乐教育中,音乐只是手段,教育人,培养人才是目的。
所以我们教育的最终目的不仅仅是要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学会做人。
例如教师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可以选择一些欣赏的曲目进行教学,在欣赏的基础上,教师对乐曲的乐段进行讲解分析,学生通过聆听,然后可以运用语言,文字,绘画等途径来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教师要加以鼓励和给予客观评价,并借此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品质。
在民族音乐教学中,通过形体动作来表现音乐,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还可以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
另外,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的途径有很多,如开设合唱队、民乐队、舞蹈队等艺术实践活动,不仅可以培养学生民族音乐的兴趣爱好,而且通过学生的合作交流能更好的培养良好的团队精神。
同时,实践也证明了一些以民乐办学特色的小学校发现参加民乐团的学生在思想品德、行为习惯、文化学习方面都向着良好方向发展。
由此可见,通过用陶冶、隐性、深入学生灵魂深处的方式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优于直接采用灌输、显性、表面化的方式。
而且,也充分发挥了民族音乐情感教育艺术的优势。
三、通过民族音乐教育,培养和提升小学生的民族文化素养及民族音乐感情。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柯达伊认为,如果没有自己本民族的音乐文化,所有的音乐教育就毫无意义,就只能是为外国音乐提供一个“容器”而已。
众所周知,中国是个泱泱大国,有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华民族的音乐文化,内容丰富、源远流长。
而在小学音乐教育中起到关键作用的是教师,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必须具有驾驭中国民族音乐教材又能脱离教材形成自己教学风格的教学能力,且本身必须热爱民族音乐,熟悉民族音乐,具备丰富的民族音乐理论知识和强烈的弘扬民族音乐精神的使命和热情,才能保证民族音乐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正常进行。
在现行的音乐教材中,民族音乐的内容也占了很大的比例,各地音乐教材中也都增加了乡土教材的内容,这表明编写教材的基本方针是正确的,弘扬民族音乐文化就是要从小学音乐教育做起。
所以在小学的音乐课堂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多媒体等途径让学生了解各个民族的音乐特点,通过了解各个民族的歌舞、器乐等知识来了解我国的各个民族的文化,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
随着年级的增长,教师应试着让学生大量演唱如《茉莉花》,《鄂伦春族小唱》,《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等耳熟能详民族歌曲,然后通过学习、了解、分析各个民族音乐的旋律特征、调式特征、结构特征和音乐材料发展的基本手法等等,引导学生进行二次创作,发展他们的创造性思维,锻炼学生会使用他们所熟悉的音乐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中国古语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也要善于利用国外优秀的音乐教学法如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进行教学,比如欣赏《春节序曲》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律动,声响,身势等去感受音乐和表现音乐,最后让学生通过打击乐器有感情的表演。
在民族音乐教学中如《高山流水》、《梅花三弄》、《潇湘水云》、《阳关三叠》、《春江花月夜》、《二泉映月》、《十面埋伏》等优秀作品是中小学生必须了解和熟悉的音乐常识,不仅可以扩大了他们的人文知识,而且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养成了浓厚的民族音乐感情。
但是,学生在欣赏这类乐曲时,由于生活阅历较浅,加上对中国传统民族音乐的不熟悉,因此难免在短时间内很难理解作品的内涵,无法产生共鸣。
音乐是情感艺术,所以在音乐教学中,欣赏的最终目的是要锻炼学生正确理解作品的主题、表达的情感及内容。
如在讲授《二泉映月》的欣赏课时,首先应该向学生介绍乐曲的时代背景和作者阿炳的生平,让学生了解到在那世态炎凉的时代里阿炳一生极为悲惨,4岁丧母,自幼随父当道士并学习音乐,在创作《二泉映月》时已双目失明,流落街头,以卖艺乞讨为生。
这首乐曲作者运用了“鱼咬尾”连环扣的创作手法,体现出民族音乐的特色,旋律悲怆、跌宕、委婉,曲调忧伤、凄凉、缓慢,表达了作者的辛酸、苦痛、不平与怨愤。
通过让学生充分了解了这首乐曲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生平后,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美妙的音乐中去体验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引起学生的共鸣,让学生发自内心的去理解和感受音乐,从而达到把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文化的思想感情融入到学习民族音乐艺术的过程中。
四、通过民族音乐教育,培养小学生认识美,发现美,鉴赏美的能力。
随着社会上一些“选秀活动”的盛行,“快男超女”成为了中小学生的追捧对象。
由于网络的发达,网络歌手应运而生,铺天盖地的网络歌曲也迎面而来,另外外来音乐和流行音乐的冲击,也使受现代教育的青年一代沉迷其中,调查显示,目前中小学校园甚至幼儿园的学生几乎都会唱《老鼠爱大米》、《有没有人告诉你我很爱你》、《好姑娘》、《东风破》、《香水有毒》等爱情流行歌曲。
可当问及我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曲作者是谁时,却很多人都不知道。
现在许多中小学生觉得唱民族歌曲,跳民族舞蹈很老土,跟不上时代的潮流。
当然,我们也不能全盘否定流行歌曲,它的旋律优美,歌词通俗易懂,但是流行音乐大多以渲染爱情为主题,而小学正处于生理,心理的发育阶段,还不能很好的去分辨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如果引导不正确的话容易对青少年身心的健康成长造成负面影响,如早熟,早恋等。
柯达伊认为,好的鉴赏力不是靠遗传获得的,而需要认真培养。
中小学阶段正是人的成长的敏感时期,也是艺术情感、态度、审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
所以我认为教师在音乐教学中应该通过大量优秀的民族音乐作品来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等能力。
如通过欣赏古曲《春江花月夜》让学生感受美的意境,也可以让学生欣赏我国的各种地方戏曲,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到不同地方戏曲的风格特点,更重要的是通过戏曲中生动的角色表演等提高学生分辨美的能力,如京剧被教育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程中,并在已修订的《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增加了有关京剧教学的内容,确定了《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要学那泰山顶上一青松》、《智斗》等15首京剧经典唱段作为中小学音乐课的教学内容。
从将京剧进入中小学音乐课堂举措我们可以看出人们对当前中小学生中普遍存在的民族文化艺术鉴赏能力降低的问题感到焦虑,因此这一决议的出台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北京京剧院院长在接受《中国教育报》的采访时说:“京剧是中华民族戏曲表演艺术的代表,是立于世界之林的民族艺术。
教育部在中小学开展京剧进课堂试点工作,体现了对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学习京剧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审美情趣,提高学生欣赏能力。
”教师还可以把歌词意境深邃、深情而富有朝气,旋律优美动听、琅琅上口的《长江之歌》、《爱我中华》等艺术歌曲与消沉悲叹、曲调过于缠绵的《东风破》《香水有毒》等流行歌曲进行比较,通过讨论使学生认识到流行歌曲中某些表现极端个人主义思想和爱情至上的低级庸俗的艺术价值是对人有消极影响的,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对美的感受力、鉴赏力。
总之,在民族音乐教育过程中,培养和弘扬民族精神,开发和利用各种音乐课程资源,突出民族特色的音乐教学,为学生搭建一条理解、掌握民族音乐风格的便捷之路,这是音乐教育工作者的职责和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