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盛的秦汉文化(二)
第17课 昌盛的秦汉文化(二)
教
史 学
艺 术
秦兵马俑
佛教传入 道教兴起
司马迁 《史记》
课堂演练
1.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是(B ) A.佛教 B.道教 C.基督教 D.伊斯兰教
2.佛教传入我国中原地区的时间是( B ) A.西汉初年 B.西汉末年 C.东汉初年 D.东汉末年
3.为神化皇帝而宣扬天人之间息息相关的儒 家代表人物是 ( A) A.董仲舒 B.王充 C.孔子 D.荀子
导入新课
单击页面即可演示
播放
暂停 快进 快退 结束
第17课
昌盛的秦汉文化(二)
导航目录
学习目标 新课讲授 课堂小结
课堂演练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佛教传入和道教兴起的史实;司马迁的生平
事迹及其《史记》的简要内容;秦始皇陵兵马俑的艺术成就和磅 礴气势。通过对佛教和道教在我国得以传播的原因及所产生的影 响的分析,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有关社会意识理论分析历 史文化现象的初步能力,提高学生辩证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通 过对秦兵马俑的认知和感受,培养学生的历史审美感,提高学生 的艺术鉴赏能力。 过程与方法:设计问题,启发式教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秦汉时期辉煌的文化成就,培养 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情操。通过了解司马迁撰写《史记》的 经历和《史记》的卓越成就,培养学生勇于追求真理的精神,学 会独立思考问题,形成严谨求实的学风,注重学习与实践相结合。 重点:佛教、道教在我国的传播情况、《史记》。 难点:宗教得以传播的原因和对我国古代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
新课讲授
释迦牟尼
公元前6世纪,印度释迦部落王子 乔达摩﹒悉达多创立了佛教。他被后 人尊称为“释迦牟尼”,意为“释迦族的 圣人”。
中国第一座佛教寺院——白马寺
昌盛的秦汉文化
3、佛教和道教都对我国文 四川青城山 化有深远影响 (字词〈如无常〉、音乐、 道教发源地。公元143年“天 师”张陵来此结茅传道,著 医学等) 道书24篇。
为什么统治者对 佛教和道教大力扶植 和提倡呢?
符合统治者 的愿望,有利于 统治
二、司马迁和《史记》
司马迁(约前145-前90) 今陕西韩城人。前108年, 接替父亲做太史令,前 104年,开始写《史记》, 前99年,获罪遭腐刑, 后忍辱负重,完成此书。
1号佣坑全景
1号佣坑
跪射佣
秦陵铜车马
/ 全天时彩计划
别沉,而他那身强体健の大男人抱着就沉咯?那各借口实在是太勉强咯吧。他本别想将悠思还给她,可是再壹看悠思别过脸去别理会她の额娘,以及水清那壹脸错愕の表情,他 又于心别忍起来。第壹卷 第654章 方案别忍心水清成为悠思の手下败将,于是他只能让小丫头伤心难过,毕竟赢得咯悠思の欢心对他而言是轻而易举、信手掂来の事情,但是, 在水清对他の态度别明朗之前,他还是需要好好表现壹番,切别可有壹点点差池,于是他对悠思好言相劝道:“悠思,阿玛有事情要跟额娘说,您先跟吴嬷嬷呆壹会儿,好别 好?”“别好。”壹听爷有话要跟自己说,再壹看悠思别知死活地竟然壹口拒绝咯他,水清被小格格の任性吓咯壹跳,生怕会惹恼咯他,后果壹发别可收拾起来,于是只好狠下 心来,板起面孔朝吴嬷嬷严厉地说道:“吴嬷嬷,您过来抱壹下小格格。”水清从来都是说壹别二,悠思也从来没什么在她那里讨到过任何便宜,今天虽然是借着有王爷在场 “人来疯”咯半天,但是壹听到水清那严厉の口气,吓得小家伙还是条件反射地乖乖地由吴嬷嬷抱走咯。见到那各场景,王爷被水清彻底地惊呆咯!在“严父慈母”教育体系下 成长起来の他,第壹次见识到咯“慈父严母”结出の硕果!首先他惊讶于自己。弘时自别必说咯,连弘历、弘昼那两各才六岁多の小小格见咯他都是老鼠见咯猫,怎么自己竟然 也有如此和蔼可亲、没什么原则の时候?然后他惊讶于水清,柔柔弱弱の壹各人,宠小格格也是尽人皆知の事实,怎么竟然也有如此严厉の时候?小格格被水清暂时唬住咯,默 别作声地赖在吴嬷嬷の怀中,呆在别远の柳树边,月影见状赶快低声好言安抚着受咯训斥の悠思。水清因为刚才听他说有话对自己说,于是默别做声地站在他の身边,等候着他 の吩咐。他所谓の有话要跟她说,别过是为咯别让悠思再对水清“耀武扬威”而临时想出来の托辞,实际上他并没什么啥啊正经事情。现在小格格被抱走咯,他壹时搜肠刮肚也 说别出来啥啊话来。王爷想别出来说啥啊,相反,其实真正有话要对他说是水清,半天别见他开口,于是水清小心翼翼地起咯壹各话头:“爷,假设您没什么啥啊吩咐,那妾身 那里倒是有句话,别知当讲别当讲。”“噢,那有啥啊当讲别当讲の,您说来就是。”“妾身昨天也听说咯锦茵の事情,还请爷节哀,保重身体。”“晓得咯,爷会当心。还有 别の事情吗?”“回爷,妾身昨夜想咯壹各晚上。府里是大格格の娘家,有些事情别好出面。别过妾身の娘家与额附家也有些交情,那次锦茵の丧仪,能否多出些礼金。另外, 再以年府の名义,在广化寺为锦茵单设壹各道场,请僧人们七七四十九天为大格格诵经超度。”他根本就没什么想到水清说の是那件事情!她之所以那么做,他当然明白她の良 苦用心!王府是郡主の娘家,别方便出面,而年府作为京城有头有脑の豪门大户送上大手笔の礼金并单独设道场做法事,是为丧仪增辉添彩の行为。更重要の是,年家与王府是 姻亲,既没什么违背礼制,又送上咯他の壹片心意,确实是几全其美の方案。第壹卷 第655章 感谢以往对于水清の“诡计多端”,他从来都是严加提防;后来对于水清の“足 智多谋”,他开始由衷赞美;现在面对水清の“鼎力相助”,他唯有真心感激!此时の他,原本正是感情最为脆弱の时候,而水清主动送上来の细心安排,感动得他壹时语塞, 壹时间情别自禁地握上咯她の双手,情真意切地说道:“爷,谢谢您。” 水清没什么料到他会那么真心诚意地对她说“谢谢”两字!那可是自从她嫁入王府七年多时间以来,第 壹次从他の口中说出那两各字,弄得她很是别好意思,所以根本没什么注意到他握上来の手,而是将注意力全都集中到咯辞谢上面:“爷,您万别可那么说,妾身那别过就是举 手之劳而已。”“爷晓得您聪明,也晓得您心善,但是爷说谢谢,也是真心の,别仅是爷自己,爷还要替淑清,替锦茵谢谢您。”“爷,您再那么谢下去,妾身真要无地自容 咯。”他晓得水清是真心の大恩别言谢,于是也就别再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7课昌盛的秦汉文化(二)导学案附答案
第17课昌盛的秦汉文化(二)学习目标:1、了解佛教传入和道教兴起的简要史实;了解司马迁的生平事迹及其撰写的《史记》的简要内容;了解秦始皇陵兵马俑的艺术成就和磅礴气势。
2、通过对佛教和道教在我国得以传播的原因及所产生的影响的分析,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文化现象的初步能力。
3、学习秦汉时期辉煌的文化成就,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情操。
学习重点和难点:重点是佛教、道教在我国的传播情况和以《史记》为代表的史学成就。
难点是宗教得以传播的原因和对我国古代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
课堂导入:1、前不久在我国西安秦始皇陵兵马俑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
一个德国游客因为太喜欢兵马俑了,便把自己打扮成兵马俑,希望成为其中的一份子,你知道为什么一个外国人会对中国秦代的东西如此痴迷呢?让我们一起领略秦汉时期高超的雕塑艺术吧!2、秦汉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首次出现大一统的时期。
在这一时期我国的科技文化迅速发展起来,出现了许多辉煌灿烂的文化成就。
我们在前面主要讲述了造纸术、医学和数学等科技方面的内容。
那么秦汉时期最为典型的文化成就是什么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看第18课。
自主学习:(用15分钟时间阅读课文,找出下列问题并记忆。
)⑴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兴起1、佛教传入:①发源地:________②时间:__________③教义:____________④传播之因_______________⑤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2、道教的兴起:①地点:________②时间:__________③创始人:____________④教义:___________⑤传播之因_______________⑥影响_________________二、司马迁和《史记》1、司马迁:①评价:________②生活时代:__________③他为什么能写出《史记》这样优秀的史书?A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2、《史记》:①内容:________②体裁:__________③地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秦兵马俑1、出土地点:_____________2、秦汉时期雕塑艺术的杰出代表:___________________3、地位:________________合作探究:1.佛教传入中国后,很快受到封建统治者的提倡和扶植,这是为什么?2.司马迁为什么能够写出《史记》这样一部史学巨著?从中你受到什么启发?3、课本93、94、95页动脑筋。
教材解析:七学年级上册第17课 昌盛的秦汉文化(二)
教材分析:七年级上册第17课昌盛的秦汉文化(二)一、知识梳理二、重点难点分析1.重点(1)佛教和道教在秦汉时期的发展情况佛教的传入是秦汉时期中国对外经济文化交流带来的结果,道教则来源于我国春秋战国以来逐渐发展的道家思想和神仙方术。
佛教所提倡的今生忍受苦难,来生转世得到幸福的思想,起到麻痹人民反抗意志的作用,符合统治者的政治需要;道教主张修身养性,修道成仙的思想又迎合了统治者追求长生不老的心理需要。
因此,这两大宗教得以传播和发展。
佛教和道教的兴起和传播,对我国古代社会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
(2)以《史记》为代表的史学成就我国古代史学的发展有着悠久的传统,到西汉时期达到一个空前的高度,并为后世史学研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司马迁的《史记》是这一时期史学发展的代表。
司马迁修成《史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汉武帝时期西汉社会的繁荣和国力的强盛为他提供了有利的社会条件,司马迁的史学家传和个人的不懈努力是《史记》得以修成的直接原因。
《史记》在中国古代史学研究和文学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既为研究西汉之前的历史提供了丰富的资料,也成为后世历史研究的典范;同时,司马迁的史学思想更成为历代史学家修史所遵循的原则。
此外,《史记》在文学方面的成就也反映了西汉时期传记文学的发展。
鲁迅因此称赞《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2.难点:宗教得以传播的原因和对我国古代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1)宗教传播的原因:宗教教义的欺骗性,麻痹了人民反对封建剥削和压迫的斗志;适应了封建统治阶级麻醉人民的需要,因而得到统治阶级的提倡和扶持。
①关于佛教的传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忆有关张骞通西域和丝绸之路开辟的有关知识,结合佛教传入中国的路线图,使学生对佛教的传入形成明确的时间和空间概念。
同时,简要介绍佛教的起源和主要观点,在此基础上结合秦汉时期的阶级矛盾引导学生理解统治者支持佛教及佛教得以传播的原因。
②关于道教的兴起,在了解教材知识的同时,教师应讲清下列几个问题:第一,道教是我国古代民族宗教发展的产物,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
人教七上历史第17课昌盛的秦汉文化(二)(2)
第十七课昌盛的秦汉文化(二)一、教学目标及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了解佛教传入和道教兴起的简要史实;了解司马迁的生平事迹及其撰写的《史记》的简要内容;了解秦始皇陵兵马俑的艺术成就和磅礴气势。
通过对佛教和道教在我国得以传播的原因及所产生的影响的分析,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有关社会意识理论分析历史文化现象的初步能力,提高学生辩证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
通过对秦兵马俑的认知和感受,培养学生的历史审美感,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
通过学习秦汉时期辉煌的文化成就,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情操。
通过了解司马迁撰写《史记》的经历和《史记》的卓越成就,培养学生勇于追求真理的精神,学会独立思考问题,形成严谨求实的学风,注重学习与实践相结合。
2.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佛教、道教在我国的传播情况和以《史记》为代表的史学成就教学难点:宗教得以传播的原因和对我国古代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二、课前预习及小组活动任务(一) 课前预习作业1.佛教起源于,传入我国中原地区;时期,有的地方兴建起佛寺,佛教的传播对我国的文化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2.张骞通西域后,佛教沿逐步传到中国。
3.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是,东汉时期在民间兴起,其创始人之一叫。
道教尊为教主,称为。
道教对我国文化也有深远的影响。
4.秦汉时期,批判迷信鬼神的思想家中的杰出代表是,他的代表作是《》。
5.《史记》的作者是,它记述了从到时期的史事,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成为后世纪传体史书的典范。
6.秦汉时期雕塑艺术的杰出代表是。
(二) 小组活动任务1.各小组准备问题,在教学中进行小组问题竞赛。
2.思考秦汉时期文化昌盛的原因有哪些。
三、教学过程设计课前预习作业检查(5-10分钟)按照布置分配好的小组对预习作业进行检查,通过小组竞赛加分的方式进行。
导入新课设计(2-5分钟)导入设计一:从教材导入框的内容导入新课。
导入设计二:通过回忆上节课教学内容来导入新课讲授新课(20分钟)本节课属于文化史教学内容,知识点多且都需要掌握。
(七年级历史教案)第20课昌盛的秦汉文化(二)
第20课昌盛的秦汉文化(二)七年级历史教案第20课昌盛的秦汉文化(二)——思想领域的斗争和宗教的传播江苏无锡教委教研室高级教师吴克成(一)教学目的1.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知识:王充与《论衡》。
佛教传入中国。
道教的兴起。
佛教与道教广泛传播的原因。
2.要求学生从思想上认识:(1)王充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
(2)佛教和道教的教义,迎合了封建统治阶级麻痹人民斗志的需要,所以当时能够得到广泛传播。
佛教和道教的流传,对我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教育学生自觉保护历史文物。
(3)要联系实际,面对封建迷信思想在青少年中有所滋长的现状,教育学生尊重科学,做一个无神论者。
3.培养学生的能力:在教师的指导下,找出周围事物中有关佛教、道教对我国文化影响的实例,要看到其消极的一面,也要看到其有深远影响的一面。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据报导(____年7月),探险家们在美洲密林中发现了一个与世隔绝的汉人村,村民都讲汉语,保持了民族特色。
据考证,这里的汉人可能是秦始皇时代徐福率领童男童女漂洋过海留下的后代。
在日本也有类似传说,现在日本还有一座徐福墓的遗址。
那么秦始皇为什么要这样做呢?(为了到处寻求仙药)以后西汉的统治者也一样,请看课本121页,西汉贵族们墓壁上画的图就是“飞升不死”的神怪画像。
这说明统治阶级中的求仙迷信思想十分盛行,有迷信就有反迷信的思想家产生,这就形成了在思想领中的斗争。
现在学习第20课《昌盛的秦汉文化(二)——思想领域的斗争和宗教的传播》(板书)。
2.讲授新课1.唯物主义思想家王充(板书)汉武帝16岁即位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封建统治,找到了一名得力谋士,是谁?(董仲舒)董仲舒是西汉儒家的代表人物。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谁?(孔子)董仲舒把儒家思想加以改造,于是董仲舒思想便作为西汉的官方统治思想来统治人民。
董仲舒宣扬些什么呢?(宣扬神化皇帝,宣扬天和人之间是息息相关的)说天与人之间是息息相关,就是把天说成有意志的最高主宰者,皇帝是“天子”,代表天意统治人民,所以如得到天的支持或警戒,就会出现风调雨顺的丰收年或降下灾害。
最新人教版初中初一历史上册17__《昌盛的秦汉文化》二精品课件
白马寺简介
• 一、佛教的传入 • 1、起源地:古印度。 • 2、传入时间:西汉末年。(东汉初年, 东汉明帝派使臣到天竺求佛法,促进 了佛教在我国的传播。)白马寺是我 国第一座佛教寺院。 • 3、基本教义:生死轮回、因果报应。 • 4、影响:为中国文化注入了新的因素, 对后世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二、道教的兴起
道教圣地——四川青城山
• • • • •
二、道教的兴起 1、起源地:古代中国。 2、形成时期:东汉后期。 3、思想来源:神仙方术和道家思想。 4、基本教义:乐生、重生;长生不 老,得道成仙。 • 5、特点: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关注现 实,重现世的特点。 • 6、影响: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 远影响。如:古代民俗中出现的来自道 教虚构的神仙世界(玉皇大帝、太上老 君、八仙等),泉州清源山老君岩
佛教四大名山——安徽九华山
九华山地藏菩萨
佛教四大名山——山西五台山
文殊菩萨
• 文学:佛教为中国文学带来了新的意境、 文体、词语等。激发了中国神魔小说的创 作热潮,《西游记》就是其中优秀者。 • 艺术:随着佛教的传人,带有佛教艺术特 色的塔、像、寺、建筑兴起,石窟艺术、 雕刻艺术、绘画艺术、音乐、舞蹈艺术都 程度不同地受到佛教的影响。 • 佛教的兴起与传播,对我国古代社会和文 化的发展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请大家想 一想在文学、艺术方面的影响有哪些?
• 青城山上中国著名的道教名山,道 教发源地之一。传说道教天师张道 陵晚年显道于青城山,并在此羽化。 此后,青城山成为天师道的祖山, 全国各地历代天师均来青城山朝拜 祖庭。
遍布各地的城隍庙(城隍:古代神话中守城春 观
无处不在的土地庙
• 道教在它诞生之后,就对中 国文化直接产生巨大而深远 的影响,特别是在封建社会 的后期,中国文化随处可以 见到道教影响的印迹。由其 在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影响 同学们接触的比较多,可以 试着举一些例子。
昌盛的秦汉文化(二)·教案示例之二
昌盛的秦汉文化(二)·教案示例之二教案示例之二第20课昌盛的秦汉文化(二)——思想领域的斗争和宗教的传播教材分析秦汉时期求仙迷信思想在统治阶级中盛行。
在对封建迷信思想的批判中,涌现出不少唯物主义思想家,其中最杰出的代表是王充。
他在著作《论衡》中,批判“天降灾祸”,否认人死变鬼,表现了顽强的战斗精神。
两汉时期佛教东来,道教兴起。
尽管佛教追求来世的幸福,道教主张今生今世得道成仙,但都放弃为争取现实幸福的斗争,因而在统治阶级的支持下广泛传播。
佛教和道教还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
教学目的1.基础知识:王充与《论衡》;佛教传入中国;道教的兴起;佛教与道教广泛传播的原因。
2.思想政治教育:①王充有力地批判了封建迷信思想,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
②佛教和道教的教义,迎合了封建统治阶级麻痹人民斗志的需要,是其得到广泛传播的主要原因。
3.能力培养:回答:“为什么说王充是东汉杰出的思想家?”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王充的唯物主义思想。
难点:宗教的本质及其复杂的作用。
教学方法以讲述为主的综合式教学法。
教学过程(复习提问,导入新课)提问:秦汉时期我国的科学技术有哪些值得我们自豪的成就?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秦汉时期的科学技术,这节课我们将学习秦汉时期在思想领域中反对封建迷信思想的斗争,以及宗教的兴起和传播。
一、唯物主义思想家王充1.封建迷信思想的盛行迷信思想在我国起源很早。
秦汉时期流行更广。
兼并六国后,秦始皇盼望长生不老,曾派徐福等方士多次入海求仙药。
秦始皇还几次亲自到海上“冀遇海中三神山之奇药。
不得,还至沙丘崩”(《史记·封禅书》)。
汉武帝为长生不老,也大搞求仙寻药的活动,一时间上疏言神怪奇方的术士多达万人。
(出示《汉代的神圣画像》)甚至神怪画像常作为房屋墙壁的装饰,或作为墓室的壁画。
求仙迷信思想在统治阶级中盛行。
(提问:谁向汉武帝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董仲舒还宣扬迷信思想,提出“天人感应”。
昌盛的秦汉文化二
著《史记》的 ? 从中你受到了什么启 发?
《史记》
思维拓展:
鲁迅称赞《史记 》是“史家之绝 唱,无韵之离骚 ”,我们应如何多 角度认识《史记 》是“史家之绝 唱”之说呢?
各国名人的评价:
① 前新加坡总理李光耀:这是世界的 奇迹,民族的骄傲。
② 前美国国务卿基辛格:太神奇了, 这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
昌盛的秦汉文化(二)
“鸡蛋里面挑骨头”:
东汉早期我国已出现用于书写和绘图 的纸,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纸的国家,东汉 的蔡伦改进了造纸术;成书于西汉的《九 章算术》书中的许多成就,在世界上都是 先进的;华佗著有《伤寒杂病论》,奠定 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是我国最早的一部 较为完善的药物学著作;西汉张衡发明的 地动仪,是世界上公认的最早的地震仪。
第一幕:佛教与白马寺
中国第一座佛教寺院——白马寺
外来宗教 --- 佛教的传入
红色箭头为佛教传 入中国的路线
佛教是世界古代三 大宗教之一。它起 源于古印度,西汉 末年传入我国中原 地区。东汉明帝开 始兴建佛寺。佛教 的传播,对我国文 化的发展有深远的 影响。
佛教四大名山——峨眉山
峨眉金顶
峨眉山万年寺普贤金铜像
佛教四大名山——普陀山和观音造像
佛教四大名山——九华山
九华山地藏菩萨
佛教四大名山——五台山
文殊菩萨
现场答疑:
鉴别真伪: 一部电视剧出现了“刘 邦夫人即后来的吕后为躲避战乱,逃往尼 姑庵”的情节,历史上是否确有其事?
追根溯源:佛教为什么能够在中国广
泛地传播 ?
拓展延伸:佛教对中国文化影响深远,你
本课小结:
昌盛的秦汉文化(二)简表
宗 教
【原创】第17课 昌盛的秦汉文化(二)
第17课昌盛的秦汉文化(二)连江凤城中学赵国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了解佛教传入和道教兴起的简要史实;了解司马迁的生平事迹及其撰写的《史记》的简要内容;了解秦始皇陵兵马俑的艺术成就和磅礴气势。
通过对佛教和道教在我国得以传播的原因及所产生的影响的分析,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文化现象的初步能力。
通过对秦兵马俑的认知和感受,培养学生的历史审美感,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多媒体教学软件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的活动;以问题带动学生思考,解决一个个问题完成本课的学习;对于疑难问题,通过分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和与他人协作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秦汉时期辉煌的文化成就,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情操。
通过了解司马迁撰写《史记》的经历和《史记》的卓越成就,培养学生勇于追求真理的精神,学会独立思考问题,形成严谨求实的学风,注重学习与实践相结合。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佛教和道教在我国传播的情况,以《史记》为代表的史学成就教学难点:佛教和道教在我国得以传播的原因及所产生的影响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展示西游记剧照:如来佛、观音菩萨、玉皇大帝、太上老君图)剧中的这几个人分别是哪个宗教的代表人物?那么,佛教和道教又是什么时候在我国发展起来的?它们的主要教义有哪些?对我国历史的发展产生过什么影响?学完今天这一课后,你就会明白的。
(板书课题)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一、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兴起(板书)1、佛教的传入(板书)佛教是当今世界上的三大宗教之一。
它最早产生于哪里?(古印度)它的创始人叫做乔达摩·悉达多(展示:释迦牟尼)。
佛教是什么时候、怎样传入中国的?(展示佛教传入示意图:西汉末年经丝绸之路传入中国)随着佛教的传播,东汉明帝在洛阳修建了我国第一座佛教寺庙——白马寺。
(展示白马寺图)佛教自传入中国后,在我国已经历了一千多年的历史,至今仍经久不衰。
(展示佛教四大名山图)那么佛教在中国得以传播的原因是什么呢?这就要从佛教的教义方面去探寻。
昌盛的秦汉文化的教案5篇
昌盛的秦汉文化的教案5篇昌盛的秦汉文化的教案篇1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要了解和掌握史学家司马迁和《史记》;《史记》的价值和影响;乐府和乐府诗;秦始皇陵兵马俑的艺术成就等知识通过对司马迁写《史记》的史实学习,培养学生严谨治学的学习态度和实事求是的治史态度。
通过欣赏和想象秦陵的地下军阵,感受当年秦始皇灭六国、一统天下的威武,树立起开拓进取的精神。
通过欣赏秦始皇兵马俑的艺术成就,认识到这是中华祖先对世界文明的贡献,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从而产生民族自豪感。
同时培养学生的文物鉴赏力,增强文物保护的意识。
产生民族自豪感。
教学建议地位分析:秦汉时期在史学、文学、艺术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这在我国文化发展史上也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同时它也是秦汉时期文化极度其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史学方面的《史记》,文学方面的汉赋、乐府诗,雕塑艺术秦兵马俑,在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秦汉时期,我国史学、文学、艺术的大发展主要表现在: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著有不朽的史学名著和文学名著《史记》,它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乐府诗的名篇《孔雀东南飞》、《十五从军征》。
气势磅礴的秦始皇陵兵马俑是世界艺术史上的一颗明珠。
重点分析:1、司马迁与《史记》司马迁写史十分注重史料的真实性,文笔生动,体例完备。
司马迁严谨治史的精神也为后世的史家所效法。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的通史,具有很高的历史和文学价值。
成为我国历代王朝编写史书的典范。
2、秦皇陵兵马俑这组大型艺术群像,气势磅礴,艺术表现手法高超,人物形态逼真,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地下艺术宝库,是世界艺术史上的一颗明珠。
这些文物古迹也反映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具有很高的艺术修养、高超的科学技术、分析水平。
学生应该重点掌握。
难点分析:1、对纪传体这种史书体例的理解主要是因为学生对于史书的接触较少,没有完整地读过几本史书,很难体会其中的差别;甚至连这些名称都没有听说过,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
福建省长汀县第五中学初中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7课 昌盛的秦汉文化(二)名师教案 新人教版
引导学生去思考、动脑
引导学生探索、交流
启发学生观察、分析该时代文化遗址分布的情况,寻找分布特点。
教师归纳总结
教师出示图片
(大屏幕显示)
教师补充
教师引导学生从分析,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
出示图片赏析
组织学生完成填图练习:
课堂小结
作业布置
“
教学反思
这一教学设计应用于教学实际还是比较成功的,但在教学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即初一学生对历史知识掌握不多,分析问题的能力不强,加上有的同学准备不充分,在讨论中有一部分学生说不出自己的想法,只会顺着课本走或听从学习较好学生的意见,讨论结果难以形成“百家争鸣”,这就要求我们在日常教学中既要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积累还要加强其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
教学重点
秦汉文化发展的成就、影响
教学难点
艺术与宗教对现实生活的影响
教学方法
阅读指导法、自学法、创设情境导学法、归纳法、对比法、、讨论法、史料分析法。
使用的多媒体资源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教学流程
教学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
你听说过“佛陀入梦”和“白马驮经”的故事吗?让我们在故事的交流中走进那段历史吧,由此引入教学。
这部书的文字特色:__________
4.秦汉时期的雕塑艺术水平很高,它的杰出代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东汉的无神论思想家是___,著___
(五)探究新课:
一、宗教
1、 猜个谜—打一人物的:这个人出场后见到陌生人会自我介绍说“贫僧从东土大唐而来特往西天拜佛求经。“这人是谁?他在那部作品中出现的?”
2.质疑、释疑:
1.佛教起源于____,_____传入我国中原地区。
昌盛的秦汉文化(二)
5.下列史学著作中论及当时统治者的是()
A.《史记》B.《汉书》C.《后汉书》D.《资治通鉴》
6.秦汉时期杰出的雕刻作品是()
A.马王堆汉墓画B.秦始皇兵马俑C.龙门石窟D.敦煌莫高窟
7、下列人物在《史记》中没有记载的是:
A、秦始皇B、陈胜C、汉武帝D、班超
四.后教:
1.佛、道教的共同点及其传播的共同原因?
2.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归纳本课主要内容。
五.堂堂清:
基础题:
1.佛教传入我国后,很快受到封建统治者的积极倡导和扶持,其根本原因是()
A.一些封建贵族信佛B.虔诚地信佛,来世就可以得到幸福
C.对封建国家统治有利D.对我国文化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2.道教之所以被统治阶级尊奉,是因为它()
佛教、道教的共同点及传播的共同原因?
宗教得以传播的原因和对我国古代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
备课内容
自我补充
一.情境导入,揭示目标:
1.情境导入,板书课题:让学生介绍知道的佛教、道教的有关知识,由此导入新课,并板书课题。
2.揭示目标:(多媒体出示)
二.出示自学指导:
(一)宗教的成就:
教派
起源地
主要教义
传播时间
传播原因
影响
佛教
道教
(二)史学和哲学
A.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B.适应了统治者统治的需要
C.有利于文化事业的发展D.主张修身养性,得道成仙
3.下面对《史记》的叙述不确切的是()
A.《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B.《史记》是我国第一部断代史
C.《史记》是一部杰出的史学名著D.《史记》是一部文学名著
4.《史记》叙述了()
【七年级】初一历史昌盛的秦汉文化(二)练习题及答案
【七年级】初一历史昌盛的秦汉文化(二)练习题及答案 m基本练习1.佛教在我国民间开始流传是在()a、西汉初年西汉末年c.东汉初年d.东汉末年2.道教兴起于()a.春秋时期b.战国时期c、西汉与东汉3.被道教尊为教主的是()a、孔子B.老子C.庄子D.孟子4.下列哪些史实可以从《史记》中查阅到()① 山顶洞穴人的家族生活② 吴王攻打周③ 陈胜与武光起义④ 商鞅变法⑤焚书坑儒⑥班超出使西域⑦文景之治⑧城濮之战答。
①②⑤⑦b。
②③④⑤⑧c.②③④⑤⑦⑧d.①③⑤⑥⑦5.下列数字在历史上出现的顺序是()①司马迁②扁鹊③华佗④仓颉答。
①②③④b。
②③④①c。
④②①③d。
②④③①6.佛教在西汉时传入中国。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佛教起源于哪个国家?它是如何传入中国的?(2)佛教的传入对我国有什么影响?7.阅读并回答问题。
“辨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
”-班固(1)说的是哪部著作?(2)这本书的作者是谁?他是哪个朝代?(3)这部著作的主要内容是什么?(4)这是什么类型的作品?为什么叫这种类型?(5)如何评价这部著作?答:1。
D2。
D3。
B4。
C5。
C6.(1)印度。
西汉末年,经由丝绸之路传入我国。
(2)对我国的思想文化、文学艺术以及节日习俗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7.(1)历史记录。
(2)司马迁。
西汉。
(3)它描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的历史。
(4)季传体。
因为《本纪》和《集传》是本书的主体,所以它们被称为集传体。
(5)《史记》是中国第一部传记通史。
它不仅是一部严谨的历史著作,也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
第十七课 昌盛的秦汉文化(二)
• 司马迁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 • 他生活在汉武帝时代。
司马迁写成《史记》的原因:(1)受家庭 熏陶,爱好文史;(2)寻访许多名胜古 迹,游历各地,收集大量资料,开阔了 眼界;(3)继承父业,做史官,利用国 家藏书处,阅读大量书籍;(4)经过十 年刻苦努力。
于重人 鸿于固 毛泰有 。山一
,死 或, 轻或
秦汉时期,求仙、鬼神迷信思想盛行。 那时出现了批判迷信鬼神的思想家, 王充是当时最杰出的代表。 “人死血脉竭,竭而精气灭,灭而形 体朽,朽而成灰土,何用为鬼?
——论衡
三 司马迁和《史记》
1 纪传体,纪指帝王的传记,按年编写; 按这种体裁写的历史叫纪传体史书。
2 史记讲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事, 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成为后世纪传 体的典范。这部书文笔简洁,语言生动, 刻画人物栩栩如生,又是一部优秀的文学 著作。
佛教所提倡的今生忍受苦难,来世转世得 到幸福的思想能起到麻痹人民的作用,符 合统治者的政治需要。因此,佛教很快受 到封建统治者的提倡和扶植。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4 道教的兴起
• 创 始 人 :张陵 • 道教起源地:土生土长 • 兴起的时间:东汉时期 • 传播的原因:被封建统治者所利用
• 道教发源地——青城山
二、王充和《论衡》
重新答题
1、佛教传入我国中原地区的时 间是( )
A 西汉初年
B 西汉末年
C 东汉初年
D 东汉末年
已选择答案D, 查看答案
你的答案是错误的
重新答题
人总是离不开生与死的。无论是 生还是死,都要追求其价值。生 命属于人只有一次。因此,我们 要珍惜人生,热爱生命,创造人 生,放大生命,使自己的生命充 值。
七年级历史第17课历史课件昌盛的秦汉文化(二)课件人教版
《史记》
同学们,你们做 对了吗?
体裁:纪传体通史 内容:记述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
帝时期的史事 文字特色:文笔简洁、语言生动、 刻画人物栩栩如生
史记》 《史记》 肯定陈胜吴广反抗暴秦
的首创精神,指斥了暴君、酷吏的 罪恶,还大胆评论了汉武帝的功过, 这在历代尤其是官方史书上难能可 贵,因此成为后世纪传体史书的典 范.
课堂 练习
A.班固
1、被誉为“史家之绝唱, 无韵之《离骚》”的作品的 作者是 B.司马迁 C.王充 D.张陵
2、下列人物在《史记》中没有记载的是 A.秦始皇 B.陈胜 C.汉武帝 D.班超
课堂 练习
1、这句话是谁说的?
或 重 轻 于 于 泰
人 固 有 一
“
、
是 这
的
鸿 山 毛 或 ”
的 、
死
, ,
秦末,农民战争爆发,天下大乱, 秦末,农民战争爆发,天下大乱, 秦朝已无力继续建造未完成的地下军阵。 秦朝已无力继续建造未完成的地下军阵。
秦兵马俑为什么都面向东方? 秦兵马俑为什么都面向东方?
秦兵马俑是秦始皇陵墓的地下军阵,象征着秦 秦兵马俑是秦始皇陵墓的地下军阵, 始皇统治下秦朝的赫赫军威和强大国力。 始皇统治下秦朝的赫赫军威和强大国力。秦所灭的 六国都在秦国的东方,兵马俑面向东方, 六国都在秦国的东方,兵马俑面向东方,象征着秦 王嬴政灭六国统一天下的丰功伟绩, 王嬴政灭六国统一天下的丰功伟绩,同时也象征着 秦始皇为巩固统一和保证秦朝的统治永存, 秦始皇为巩固统一和保证秦朝的统治永存,随时准 备镇压六国残余势力的反叛。 备镇压六国残余势力的反叛。
传入我国的佛教和本土的道教,很快就受到封建统 治者的大力提倡和扶植。 这是为什么呢?
昌盛的秦汉文化2
第3单元统一国家的建立昌盛的秦汉文化(2))西游记昌盛的秦汉文化(2)西游记昌盛的秦汉文化(2)西游记昌盛的秦汉文化(2)西游记《西游记》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到西天取经的故事。
昌盛的秦汉文化(2昌盛的秦汉文化(2)一、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兴起昌盛的秦汉文化(2)一、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兴起昌盛的秦汉文化(2)佛教的传入一、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兴起昌盛的秦汉文化(2)佛教的传入一、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兴起佛教起源于古印度,西汉末年传入我国中原地区,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佛教教义:来世说因果报应影响:利于巩固封建专制统治,得到封建统治者的提倡和扶持,对我国文化的发展也有深远的影响。
昌盛的秦汉文化(2)一、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兴起道教的兴起道教在东汉末年兴起,张陵为创始人之一,老子被尊为教主,称“太上老君”。
老子昌盛的秦汉文化(2)一、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兴起道教的兴起东汉末年兴起,张陵为创始人之一,老子被尊为教主,称“太上老君”。
昌盛的秦汉文化(2)一、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兴起道教的兴起东汉末年兴起,张陵为创始人之一,老子被尊为教主,称“太上老君”。
昌盛的秦汉文化(2)一、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兴起道教的兴起东汉末年兴起,张陵为创始人之一,老子被尊为教主,称“太上老君”。
昌盛的秦汉文化(2)一、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兴起主张:修身养性、炼制丹药、得道成仙。
影响:满足了统治者的需要;成为统治人民的工具;对我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道教的兴起东汉末年兴起,张陵为创始人之一,老子被尊为教主,称“太上老君”。
昌盛的秦汉文化(2)二、王充和《论衡》东汉王充是无神论者《论衡》指出世界上根本没有鬼神存在,表达了唯物主义精神。
昌盛的秦汉文化(2)司马迁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史记》是司马迁最主要的著作。
三、司马迁和《史记》昌盛的秦汉文化(2)司马迁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史记》是司马迁最主要的著作。
三、司马迁和《史记》昌盛的秦汉文化(2)司马迁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史记》是司马迁最主要的著作。
七年级历史教案 昌盛的秦汉文化9篇
七年级历史教案昌盛的秦汉文化9篇昌盛的秦汉文化 1教学目标要掌握的基础知识有:我国是世界上首先发明纸的国家;蔡伦改进造纸术;《九章算术》;《神农本草经》;张仲景和华佗的医学成就;张衡的地动仪。
通过归纳秦汉时期我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科学技术成就,提高学生综合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秦汉时期文化的繁荣昌盛,是建立在国家统一、经济发展的基础之上的,说明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政治、经济的反映,并能从中感受到我国古代科学家的聪明才智、优良品德和高尚情操,激发民族自豪感,加深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认同感;秦汉时期许多科学成就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特别是造纸术的发明对世界文明贡献巨大。
教学建议地位分析:秦汉时期文化是秦汉时期历史的重要内容,秦汉时期的科技成就又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特别是这一时期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医学和数学的成就和张衡发明的地动仪在秦汉时期的文化成就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在当时的世界科技领域中也处于领先地位。
秦汉时期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体系的形成时期,秦汉时期的科技成果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炎黄子孙的骄傲。
先进的科学技术又是与秦汉时期的国家统一、经济发展和各民族间经济文化交流密切相关的。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是这一时期先进科学技术的代表,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是对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它毫无疑问地影响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秦汉时期的先进科学技术,都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和科学家在社会生活和生产实践中发明创造的,这些科技成果运用于生产劳动后又对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作用。
重点分析:1.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造纸术的发明促进了文化教育的普及,推动了世界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它不仅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而且是我国人民对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2.数学和医学方面的成就成书于东汉的数学著作《九章算术》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应用数学,它的出现标志中国古代数学形成了完整的体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来世幸福,受到封建统治阶级的欢迎和扶持。佛教的传播,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
深远的影响。道教是中国的宗教,东汉时期在民间兴起。它对人生采取消极态度,适
应封建统治阶级麻痹人民的需要得以传播,对后世文化也产生深远的影响。
重点分析:
1.佛教的传入。
斗的精神。
教学建议
地位分析:
1
[键入文字]
秦汉时期,求仙迷信思想在统治阶级中盛行。为神化封建皇帝,麻痹人民,西汉儒
家代表人物董仲舒宣传迷信思想。两汉时期出现了不少批判迷信思想的唯物主义思想
家,其中最杰出的代表是东汉的王充,他著有《论衡》。在书中他批判了天降灾祸,否
定了天神;批判了人死为鬼,否定了鬼神。
佛教自西汉末年传入,在封建社会,统治者总是利用宗教来麻痹人民,以使他们不
相信自己的力量,而相信神灵的力量,把希望寄托于来世和天国,从而放弃为争取现
实幸福的斗争,而安于被奴役的命运。
6
[键入文字]
二、道教的出现
道教,由道家思想和民间神仙方术发展而来,它对人生采取消极态度,主张修身养
性,炼制丹药,以得道成仙,道教迎合了人们追求长生不老的欲望,也符合封建统治
二、道教的出现
1.道教在民间兴起(东汉)
2.道教对我国文化的影响
8
[键入文字]
三、王充与《论衡》
1.迷信思想盛行
2.王充和《论衡》
tips:感谢大家的阅读,本文由我司收集整编。仅供参阅!
9
者统治人民的需要,道教的影响:如建筑(道观)、医药(炼丹、火药)、武术(武当派)、
气功等。
三、王充与《论衡》
联系前面曾经涉及的有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荀子(提出人定胜天的观点)。王充,东
汉人,著《论衡》,提出无神论,即唯物主义思想。
当时的社会环境是迷信思想盛行,分析其原因主要有科技落后,统治者利用封建迷
迷信思想与唯物主义思想的对比:鬼神迷信思想宣扬天人息息相关,人死为鬼。王
充的唯物主义思想则认为人死不为鬼,否定天神的作用。
宗教:佛教起源于古印度;道教源于我国民间。佛教的主要教义是灵魂能转生来
世、忍受苦难。道教的主要教义是修身养性、得道成仙。教义表述虽各有不同,但有
4
[键入文字]
一点是共同的,即对社会现实持消极态度。使被压迫阶级在宗教的幻想中寻找精神上
[键入文字]
昌盛的秦汉文化(二)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西汉末年佛教传入我国;佛教对我国文化的影响;道教
的兴起;佛教与道教广泛传播的原因;王充与《论衡》。
通过分析佛教和道教对我们周围事物影响的实例,说明佛教和道教对我国文化的影
响,理解宗教迷信的危害,培养辨别是非和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对王充的著作《论衡》的学习,培养学生树立唯物主义世界观,学习他积极战
的安慰,符合统治阶级稳固统治的需要,受到统治者的欢迎,成为他们麻痹人民的工
具。
教学设计示例
昌盛的秦汉文化(二)
--宗教的传播和杰出的思想家
教学重点:佛教的传入和王充的唯物主义思想
教学难点:宗教的本质影响
教学思路:制作知识结构图表,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知识结构,掌握重点内容。
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设备
区传播的宗教。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为世界上承认的三大宗教。
道教产生于中国,生长于中国,是中国自己的宗教,不具有世界性,属于地方宗
教。
3、古印度不是今天印度的国名,而是一个地理名称,表示南亚次大陆,包括今天
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和尼泊尔等国家。
二、讲授本课时,可采用对比法,加深学生对所学习历史知识内容的理解。
于宗教的认识不可能达到很深入的程度,不易掌握其本质,学习起来有一定难度。
教法建议
一.讲授本课时我们会遇到一些专有名词,请注意理解:
3
[键入文字]
1、《论衡》中衡指的是重量,论衡即论述轻重。论述什么的轻重呢?王充自己解释
到:控轻重之言,立真伪之平。即实事求是地衡量人世间的是与非。
2、世界三大宗教是指具有世界影响的、不受任何国家任何民族局限,在更广泛地
佛教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它的兴起以及在中国的传播,对中国的政治、文化、
艺术所产生深远的影响,学生应重点掌握。这有助于学生了解和欣赏这一世界文化遗
产。
2.王充的唯物主义思想
2
[键入文字]
王充在反对当时盛行的董仲舒所提天降灾祸论的战斗中,发展了我国古代唯物主义
传统。其著作《论衡》在我国古代思想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使人们对唯物主义思想
的认识大大向前推进了一步。在当时封建迷信思想盛行的情况下,唯物主义思想家能
坚持科学地认识世界,学习此内容,对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是极其有益
的。
难点分析:
宗教的本质和影响
一切宗教都是支配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反映,很易于被统
治阶级利用,作为麻痹人民的工具。而宗教所起的社会作用又非常复杂,初中学生对
佛教传入我国后,受到了封建统治者的欢迎和支持。东汉初年,汉明帝派使者到西
域求佛法,一些贵族供奉佛像,建造寺庙,有人还翻译佛经。佛教之所以受到封建统
治者的欢迎和支持,是因为它要求人们忍受现世的一切苦难,而追求根本不存在的所
谓来世的幸福,从而起到麻痹人民斗志的作用。正是在封建统治者的支持之下,东汉
末年,佛教在我国逐渐流传起来。
信麻痹人民,在这种社会氛围下能独立思考、敢于提出违世之说就显得更为可贵。
[小结]思想和宗教是一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反映,今天社会上还有一些迷信思想的残
余,我们要以科学的态度,来看待一些事物。
板书设计:
7
[键入文字]
昌盛的秦汉文化(二)
宗教的传播和杰出的思想家
一、佛教的传入
1.佛教传入我国(西汉末)
2.佛教对我国文化的影响
5
[键入文字]
教学过程:
[导入]提问:秦汉时期有哪些科技成就?总结,引入思想、宗教。
一、佛教的传入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公元前6世纪创立于印度,创始人是乔达摩-悉达多,
被尊称为释迦牟尼。其教义主要有人生是苦难;要人们忍受苦难,死后入极乐世界。西
汉末,佛教经中亚沿丝绸之路传入我国。传入我国后,分内传佛教、藏传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