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伤人事故案例及预防建议通用范本
电梯典型事故案例
![电梯典型事故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0cbc565f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3bddf43.png)
电梯典型事故案例电梯是一种非常常见的交通工具,广泛应用于公共场所、住宅楼以及商业建筑等地方。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电梯事故时有发生,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下面将介绍两个典型的电梯事故案例,以便更好地了解电梯事故的危害性和预防措施。
案例一:北京商场电梯意外坠落事件2024年9月,北京商场的一部电梯发生了严重事故。
当时,这部电梯正在运行中,突然因为维修人员的错误操作,电梯失去了控制,从5楼坠落至地下一层。
导致4名乘客受伤,其中一人伤势严重,不幸去世。
这起事故震惊了公众,并引发了对于电梯安全管理的广泛关注。
调查人员发现,这起事故的主要原因是电梯的维修不到位,造成维修人员对电梯控制系统的错误操作。
而商场管理方之前并未进行电梯安全演练和规范的维护保养,导致了疏忽和错误操作的出现。
此外,电梯在坠落过程中也没有自动触发紧急制动系统,增加了乘客的伤亡风险。
该事件引发了对电梯安全管理的广泛关注和有力的监管措施。
相关部门立即检查了所有商场的电梯设备,并要求商场方加强对电梯的日常维护和管理,同时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紧急演练。
案例二:上海高层建筑电梯坠落事故2024年12月,上海高层建筑电梯发生了坠落事故,造成一人死亡。
据报道,当时电梯正在上行过程中突然失去控制,从25楼坠落至地下。
事后调查发现,这起事故的原因主要是电梯的紧急制动系统失效,无法及时阻止电梯的坠落。
此次事故暴露了电梯维护保养不到位的问题。
根据调查,电梯的维修记录不完善,相关部件的检查和更换也没有按照规定进行。
这直接导致了紧急制动系统的失灵,增加了乘客在紧急情况下的伤亡风险。
该事件引起了公众对于电梯维护保养的关注,相关部门随后加强了对高层建筑电梯的安全检查和维护管理,特别是对紧急制动系统的检测和维修工作进行了全面排查和整改。
从这两个典型案例中,我们可以得出一些关于电梯事故的启示。
首先,电梯安全传感器和紧急制动系统的维护保养非常重要,任何故障都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所以相关部件的检测和更换工作需要高度重视。
电梯安全事故案例4篇
![电梯安全事故案例4篇](https://img.taocdn.com/s3/m/427fb95a9b6648d7c1c746eb.png)
电梯安全事故案例4篇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篇一:电梯事故典型案例分析电梯事故典型案例分析一.电梯井坠落事故1. 2005年8月5日,贵州省遵义市的狮山大酒店发生了一幕惨剧:一名21岁的女孩在坐电梯的时候,电梯出现了故障,她竟然强行扒开电梯门逃生,结果掉到了10多米深的电梯管道内,当场死亡。
电梯里的摄像头拍下了她生命的最后8分钟。
在酒店的电梯监控室可以看到,女孩在当天傍晚的6点34分走进电梯后,电梯便出现故障,停在半空中。
女孩先是打手机求助,但似乎没有打通。
随后她重重的敲了一下电梯门,并连续按电梯上的按钮。
这时女孩开始用手扳门,她艰难的把电梯门扳开,发现面前是一堵墙。
接下来,她开始第二次扳门,这次她发现脚下还有一道电梯门,并把这道门也打开了。
她伸进头去间隙处看了看,但很显然她并没有看到下面是一个长长的黑洞。
她迟疑了一会儿,开始第三次扳门,这次她很熟练的打开了两道门,并做出了一个令人不可思议的动作——钻进去。
虽然有一道门在她的腰上夹了一下,但这并没有阻止她做完这个动作。
最后,电梯门关上了,这个女孩也消失在我们的视野中。
这时的时间是6点42分,离她进电梯只有8 分钟。
2.郑州市航海路与郑密路交叉口附近一男子从电梯中坠入电梯坑道,下坠高度有近10层楼高。
该男子最终在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当时两人一起乘坐电梯上楼,在7楼和8楼中间电梯出现故障被困,当时电梯里没有信号,小灵通打不出去。
将近半个小时后,王某求生心切,将电梯门撬开往外爬,一失手就坠了下去。
3.女工在四楼一脚踏空、2005年9月25日,义乌市义南工业区一家工厂的一位工人,在搭乘货运电梯时,一脚踏空,从四楼电梯口一直摔到一楼,当场死亡。
该企业一位姓付的负责人先生介绍,当天下午5点左右,这名女工在四楼包装好货物后,就把货物推到货运电梯口,而此时货运电梯停在一楼。
女工可能觉得走楼梯麻烦,打算人货一起搭乘电梯下来,经过电梯门口时,发现电梯门开着,没往下看就一脚踏进去,结果一脚踏空,从四楼电梯口一直摔到一楼,人当场就不行了,在送到医院后,抢救不治而亡。
安徽电梯事故案例范文
![安徽电梯事故案例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767beef2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f6.png)
安徽电梯事故案例范文
2020年12月4日,安徽合肥市某小区,一女子乘坐的电梯忽然从1楼升至31楼,直接撞向了楼顶的楼板,整个电梯轿厢顶被楼板撞塌,砸向该女子。
随后,重型地震救援专业队使用生命探测仪精准凿墙,被困女子成功获救。
特种设备安全检验研究院工程师刘金源表示,电梯发生冲顶,一般涉及两种情况,“第一种是电梯装置方面的问题,如果电梯系统发生故障,检测不到信号,可能就会发生冲顶现象。
第二种是机械方面的,比如制动器出现问题,同样也会引发冲顶现象。
”
这些情况不宜乘坐电梯:
1、当电梯有非常明显的异响时。
2、当电梯的轿厢和外边的楼层不平层时。
3、电梯周围出现了水淹的情况时。
4、电梯满员或者是超载的时候不能进入电梯。
电梯突然发生故障怎么办:
1、如果电梯发生故障,出现突然下坠时,应尽量紧贴电梯壁站立、曲腿、抱头,有扶手的话一定握好扶手。
2、可拨打96333电梯应急救援热线,报出电梯内救援标示牌上的6位电梯编码,耐心等待救援。
电梯伤人事故案例及预防建议(标准版)
![电梯伤人事故案例及预防建议(标准版)](https://img.taocdn.com/s3/m/765f1245f705cc175427094d.png)
( 安全技术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电梯伤人事故案例及预防建议(标准版)Technical safety means that the pursuit of technology should also include ensuring that peoplemake mistakes电梯伤人事故案例及预防建议(标准版)《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是我国强制性国家标准,是电梯设计、制造、安装、验收、使用必须遵守的技术法规。
该标准内容考虑到了保护电梯使用者,维修检查人员,电梯井道、机房及滑轮间外的人员,还考虑到了保护上述人员非故意性的疏忽操作或误动作时的安装,甚至保护了某些鲁莽轻率动作时的安全。
所以严格执行GB7588-1995规范的电梯,应该说不会发生人员伤亡事故。
但当前仍有很多电梯设计、制造、安装、验收和使用人员安全意识淡薄,有的责怪检验电梯为什么还要执行安全规范。
下面请看1998年北京市的几次安全故事。
事故11月23日,海军万寿路干休所,电梯改造施工作业时先将曳引钢丝绳与限速器全部拆除,此时悬挂轿厢绳套断开,轿顶一修理工随轿厢从16层坠落至底坑,抢救无效死亡。
事故21月23日,海淀区翠微西里14号楼,当电梯从底层上升至7层,平层开门后,站在轿内门口手提菜篮的小保姆欲让一位老同志出电梯,刚退在门区时电梯突然失控下降,将小保姆挤在轿门上框和7层地坎间,当场死亡。
事故37月14日,朝阳区光照门北里14号楼南侧电梯。
电梯呼至12层,平层开门后,一位60多岁老太太抱着8个月孙子刚跨进门区,电梯突然开门运行,住家听见异响,小孩父亲与爷爷赶到电梯门区,眼见老人已头破血流,怀抱的婴儿均被挤在门顶与地坎间,悲惨场面可想而知。
该梯运行记录中有6月26日、6月27日“出现开门走梯”,7月9日、7月10日“溜车”记载,如此危险警告未得到修理,造成7月14日一死一伤事故。
电梯伤人事故案例及预防建议
![电梯伤人事故案例及预防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018a73f2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95.png)
电梯伤人事故案例及预防建议第一篇:电梯伤人事故案例及预防建议电梯伤人事故案例及预防建议GB7588-1995《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是我国强制性国家标准,是电梯设计、制造、安装、验收、使用必须遵守的技术法规。
该标准内容考虑到了保护电梯使用者,维修检查人员,电梯井道、机房及滑轮间外的人员,还考虑到了保护上述人员非故意性的疏忽操作或误动作时的安装,甚至保护了某些鲁莽轻率动作时的安全。
所以严格执行GB7588-1995规范的电梯,应该说不会发生人员伤亡事故。
但当前仍有很多电梯设计、制造、安装、验收和使用人员安全意识淡薄,有的责怪检验电梯为什么还要执行安全规范。
下面请看1998年北京市的几次安全故事。
事故11月23日,海军万寿路干休所,电梯改造施工作业时先将曳引钢丝绳与限速器全部拆除,此时悬挂轿厢绳套断开,轿顶一修理工随轿厢从16层坠落至底坑,抢救无效死亡。
事故21月23日,海淀区翠微西里14号楼,当电梯从底层上升至7层,平层开门后,站在轿内门口手提菜篮的小保姆欲让一位老同志出电梯,刚退在门区时电梯突然失控下降,将小保姆挤在轿门上框和7层地坎间,当场死亡。
事故37月14日,朝阳区光照门北里14号楼南侧电梯。
电梯呼至12层,平层开门后,一位60多岁老太太抱着8个月孙子刚跨进门区,电梯突然开门运行,住家听见异响,小孩父亲与爷爷赶到电梯门区,眼见老人已头破血流,怀抱的婴儿均被挤在门顶与地坎间,悲惨场面可想而知。
该梯运行记录中有6月26日、6月27日“出现开门走梯”,7月9日、7月10日“溜车”记载,如此危险警告未得到修理,造成7月14日一死一伤事故。
事故48月22日19:35,北京基督教青年会大楼电梯坠落蹾底,液压缓冲器锈死不能动作,轿内13人,伤7人,其中2人重伤。
事故59月12日11时左右,海淀区知春里14号楼电梯刚经维修,由维修工开门启用,当第7位乘客跨过门区时,电梯突然开门上行,电梯轿厢被挤移位至2层前停下。
安全教育坐电梯真实案例(2篇)
![安全教育坐电梯真实案例(2篇)](https://img.taocdn.com/s3/m/7c9f9b0e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207fe5c.png)
第1篇案例一:老人被困电梯某小区内,一位老人在乘坐电梯时,突然电梯门关闭,老人被困在电梯内。
幸好,老人及时按下电梯内的紧急按钮,物业工作人员迅速赶到现场,将老人救出。
事后,物业工作人员对老人进行了安抚,并提醒老人在乘坐电梯时要注意安全,特别是老人和小孩,要确保电梯门完全关闭后再进入。
案例二:电梯坠落事故某城市一商场内,一部电梯突然坠落,导致多名乘客受伤。
经调查,事故原因是电梯维修人员在进行维修作业时,未切断电源,导致电梯坠落。
此次事故造成了严重后果,商场也因未能履行安全保障义务而受到处罚。
案例三:电梯超载事故某小区电梯在运行过程中,突然发出警报,显示超载。
原来,一名居民在乘坐电梯时,携带了大量行李,导致电梯超载。
物业工作人员发现后,立即采取措施,要求居民将部分行李搬出电梯,确保电梯安全运行。
案例四:电梯突然停止运行某写字楼内,一部电梯在运行过程中突然停止。
电梯内有多名乘客,其中一名孕妇感到不适。
物业工作人员迅速赶到现场,开启电梯门,将乘客和孕妇安全救出。
事后,物业工作人员对电梯进行了检查,发现是电梯控制系统故障导致的。
案例五:电梯门夹人事故某商场内,一名女性顾客在乘坐电梯时,由于操作不当,导致电梯门夹住她的手臂。
事发后,商场工作人员迅速将顾客救出,并送往医院进行治疗。
此事故提醒广大乘客,在乘坐电梯时,要严格遵守操作规范,避免发生意外。
这些案例提醒我们在乘坐电梯时,要时刻注意安全,严格遵守操作规范。
以下是一些电梯安全注意事项:1. 乘坐电梯时,先观察电梯运行方向,确保电梯门关闭后再进入。
2. 不要在电梯内嬉戏打闹,避免发生意外。
3. 不要倚靠电梯门,以免发生夹伤。
4. 不要携带过大的物品进入电梯,以免造成超载。
5. 发生紧急情况时,立即按下电梯内的紧急按钮,等待救援。
6. 遇到电梯故障,保持冷静,等待专业人员处理。
通过加强电梯安全教育,提高公众的安全意识,可以有效预防和减少电梯事故的发生。
第2篇1. 案例一:被困电梯某小区居民王先生乘坐电梯时,电梯突然停止运行,王先生被困在电梯内。
法律经典案例电梯案(3篇)
![法律经典案例电梯案(3篇)](https://img.taocdn.com/s3/m/171cec47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e3.png)
第1篇一、案件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电梯作为现代建筑中不可或缺的设施,广泛应用于住宅、商场、办公楼等各类场所。
然而,电梯事故频发,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在我国,电梯事故引发的纠纷也日益增多。
本文将以一起典型的电梯事故案例——电梯案为例,探讨相关法律问题。
二、案情简介2018年6月,某市居民李某在乘坐小区电梯时,因电梯突然下坠,导致其从电梯井内摔出,造成严重受伤。
经调查,该电梯已超过国家规定的检验期限,但物业公司未及时对其进行维修和检验。
李某遂将物业公司及电梯生产厂家诉至法院,要求赔偿其医疗费、误工费、精神损害抚慰金等损失。
三、法院判决一审法院经审理认为,物业公司作为电梯的管理单位,有义务保障电梯的安全运行。
本案中,物业公司未及时对电梯进行维修和检验,导致电梯发生事故,其存在过错。
电梯生产厂家作为电梯的制造者,对电梯的质量负有保证责任。
本案中,电梯下坠的原因系电梯本身存在缺陷,故电梯生产厂家也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据此,法院判决物业公司及电梯生产厂家共同赔偿李某各项损失共计20万元。
李某不服一审判决,上诉至二审法院。
二审法院认为,一审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遂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四、案例分析(一)侵权责任的承担本案中,物业公司作为电梯的管理单位,对电梯的安全运行负有直接的管理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三十七条规定:“宾馆、商场、银行、车站、娱乐场所等公共场所的管理人或者群众性活动的组织者,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本案中,物业公司未及时对电梯进行维修和检验,导致电梯发生事故,其存在过错,应承担侵权责任。
(二)产品责任的承担本案中,电梯生产厂家作为电梯的制造者,对电梯的质量负有保证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四十一条规定:“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他人损害的,生产者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本案中,电梯下坠的原因系电梯本身存在缺陷,故电梯生产厂家也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工地电梯事故报告范文模板
![工地电梯事故报告范文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1ab5bbcc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85.png)
工地电梯事故报告范文模板
事故时间:XXXX年XX月XX日
事故地点:某工地
事故经过:
XXXX年XX月XX日,某工地发生了一起电梯事故。
据目击者称,当时电梯内乘坐有多名工人和材料,突然出现了明显的抖动和异响,随即电梯突然停止运行。
虽然工地工作人员迅速通知救援队伍,但在救援过程中,由于电梯系统故障,导致无法及时打开电梯门,致使被困人员受到重伤。
事故原因:
经过初步调查,发现事故的主要原因是电梯设备长期未进行维护保养,导致电梯零部件损坏,使用寿命到期,无法正常运行。
此外,工地相关管理人员未定期对电梯设备进行检查,忽视了设备的安全隐患,也是导致此次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
事故影响:
此次电梯事故造成了工地人员和物资被困,导致工程工作受阻,严重影响了工地的正常运作。
更为严重的是,事故中多名工人受伤,其中一人伤势严重,需要紧急送往医院进行治疗。
事故教训:
1. 工地电梯作为重要的施工设备,必须定期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运行安全可靠;
2. 工地管理人员应加强对电梯设备的监管和检查,及时发现并解决设备存在的安全隐患;
3. 在发生事故时,工地应设立紧急救援队伍和应急预案,提高应急处理能力,保障被困人员及时获救。
结论:
本次电梯事故的发生,凸显了工地安全管理存在的严重问题,工地管理人员应引以为戒,吸取教训,加强对工地设备的维护保养和安全管理,全面提升工地施工安全水平,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电梯的事故案例分析
![电梯的事故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fdf7655f111f18583d05acd.png)
电梯的事故案例分析【篇一:电梯的事故案例分析】(一)候(乘)梯时不要踢、撬、扒、倚层(厅)门。
乘客在候(乘)梯时踢、撬、扒、倚层(厅)门,有可能发生乘客坠入井道或被轿厢剪切等危险,造成人身伤害事故。
案例:2002年6月20日,杭州余杭某大酒店有限公司一乘客宋某由于身体疲劳,候梯时右手扶墙,左手倚靠电梯层(厅)门,身体向电梯门方向前倾呈休息状态,恰好给电梯层(厅)门施加了一定水平方向的外力,导致16楼层(厅)门非正常开启,宋某身体重心失去平衡,坠入井道死亡。
(二)使用单位不得将带故障或未检验合格的电梯投入使用。
使用单位在电梯未消除故障或未检验合格的情况下继续将电梯投入使用,极有可能发生人员伤亡事故。
案例:2006年8月12日晚,浙江苍南某商城1号住宅楼因17级台风登陆带来暴雨,由于窗户未关,造成机房和井道大面积进水,电梯在长时间严重浸水的情况下发生故障而停止运行。
次日一早,在明知该电梯已经出现故障情况下,使用单位仍开启电梯投入运行。
不久,当一女住户推着婴儿车进入电梯轿厢时,电梯在开门状态下突然启动运行,导致女住户被夹在井道和轿厢之间,当场死亡。
(三)不要在未看清电梯轿厢的情况下盲目进入。
乘客在未看清电梯轿厢是否停靠在本层的情况下盲目进入,将导致人员坠落井道事故的发生。
案例:2002年5月2日17时左右,浙江某印染有限公司杂工吴某乘用载货电梯从一楼运送货物到四楼。
当他拉着车准备从四楼回一楼时,电梯轿厢实际已不在四楼,但他在未看清电梯轿厢的情况下盲目进入井道,造成连人带车从四楼坠落至一楼底坑而死亡。
(四)使用单位不得电梯三角钥匙交给无证人员使用。
非持证作业人员在未经过培训的情况下随意使用电梯三角钥匙打开厅门,有可能使人在电梯轿厢不在本层的情况下跨入井道,造成人员坠落事故。
案例:2003年5月13日夜,台州市黄岩某医院职工叶某欲到医院地下室取冰柜,因电梯故障不能正常使用,她去医院保卫科值班人员王某处取来层门三角钥匙。
电梯安全事故案例4篇
![电梯安全事故案例4篇](https://img.taocdn.com/s3/m/e3f46c207cd184254a353514.png)
电梯安全事故案例4篇篇一:电梯事故典型案例分析电梯事故典型案例分析一.电梯井坠落事故1. 2005年8月5日,贵州省遵义市的狮山大酒店发生了一幕惨剧:一名21岁的女孩在坐电梯的时候,电梯出现了故障,她竟然强行扒开电梯门逃生,结果掉到了10多米深的电梯管道内,当场死亡。
电梯里的摄像头拍下了她生命的最后8分钟。
在酒店的电梯监控室可以看到,女孩在当天傍晚的6点34分走进电梯后,电梯便出现故障,停在半空中。
女孩先是打手机求助,但似乎没有打通。
随后她重重的敲了一下电梯门,并连续按电梯上的按钮。
这时女孩开始用手扳门,她艰难的把电梯门扳开,发现面前是一堵墙。
接下来,她开始第二次扳门,这次她发现脚下还有一道电梯门,并把这道门也打开了。
她伸进头去间隙处看了看,但很显然她并没有看到下面是一个长长的黑洞。
她迟疑了一会儿,开始第三次扳门,这次她很熟练的打开了两道门,并做出了一个令人不可思议的动作——钻进去。
虽然有一道门在她的腰上夹了一下,但这并没有阻止她做完这个动作。
最后,电梯门关上了,这个女孩也消失在我们的视野中。
这时的时间是6点42分,离她进电梯只有8 分钟。
2.郑州市航海路与郑密路交叉口附近一男子从电梯中坠入电梯坑道,下坠高度有近10层楼高。
该男子最终在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当时两人一起乘坐电梯上楼,在7楼和8楼中间电梯出现故障被困,当时电梯里没有信号,小灵通打不出去。
将近半个小时后,王某求生心切,将电梯门撬开往外爬,一失手就坠了下去。
3.女工在四楼一脚踏空、2005年9月25日,义乌市义南工业区一家工厂的一位工人,在搭乘货运电梯时,一脚踏空,从四楼电梯口一直摔到一楼,当场死亡。
该企业一位姓付的负责人先生介绍,当天下午5点左右,这名女工在四楼包装好货物后,就把货物推到货运电梯口,而此时货运电梯停在一楼。
女工可能觉得走楼梯麻烦,打算人货一起搭乘电梯下来,经过电梯门口时,发现电梯门开着,没往下看就一脚踏进去,结果一脚踏空,从四楼电梯口一直摔到一楼,人当场就不行了,在送到医院后,抢救不治而亡。
电梯伤人事故案例及预防建议参考文本
![电梯伤人事故案例及预防建议参考文本](https://img.taocdn.com/s3/m/2ca4749b0722192e4436f675.png)
电梯伤人事故案例及预防建议参考文本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某某管理中心XX年XX月电梯伤人事故案例及预防建议参考文本使用指引:此安全管理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是我国强制性国家标准,是电梯设计、制造、安装、验收、使用必须遵守的技术法规。
该标准内容考虑到了保护电梯使用者,维修检查人员,电梯井道、机房及滑轮间外的人员,还考虑到了保护上述人员非故意性的疏忽操作或误动作时的安装,甚至保护了某些鲁莽轻率动作时的安全。
所以严格执行GB7588-1995规范的电梯,应该说不会发生人员伤亡事故。
但当前仍有很多电梯设计、制造、安装、验收和使用人员安全意识淡薄,有的责怪检验电梯为什么还要执行安全规范。
下面请看1998年北京市的几次安全故事。
事故11月23日,海军万寿路干休所,电梯改造施工作业时先将曳引钢丝绳与限速器全部拆除,此时悬挂轿厢绳套断开,轿顶一修理工随轿厢从16层坠落至底坑,抢救无效死亡。
事故21月23日,海淀区翠微西里14号楼,当电梯从底层上升至7层,平层开门后,站在轿内门口手提菜篮的小保姆欲让一位老同志出电梯,刚退在门区时电梯突然失控下降,将小保姆挤在轿门上框和7层地坎间,当场死亡。
事故37月14日,朝阳区光照门北里14号楼南侧电梯。
物业案例:电梯伤人事故
![物业案例:电梯伤人事故](https://img.taocdn.com/s3/m/495fd2c3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b9.png)
物业管理师案例:1998年12⽉13⽇下午,某⼯业区405栋发⽣了⼀起电梯伤⼈的事故。
那天在四楼开公司的事主崔家两兄弟因为进货要使⽤电梯,但因电梯的楼层显⽰装置坏了,⽆法判明电梯的位置,两⼈只好在各楼层找,找到五楼,⾛在前⾯的崔弟看见电梯门开着,⾥⾯⿊洞洞的,于是便⼀脚迈了进去,坠⼊电梯井死亡。
事发后,物业管理公司检查了电梯,发现五楼的电梯门锁有“外⼒破坏”的新鲜痕迹,怀疑是事主急于使⽤电梯强⾏推开电梯门,因⽤⼒过猛失去重⼼从⽽导致事故的发⽣。
⽽事主⽅⾯则宣称,他们从今年上半年开始在这⾥办公司,迄今为⽌没有收到过⼀份物业管理单位关于电梯使⽤⽅⾯的⽂件或通知。
出事时,他并不知道电梯停在哪⾥,怎么可能⽆故地去五楼搞坏电梯呢?崔家诉⾄法院,要求物业管理公司给予赔偿。
评析: 在这起因电梯事故引起的⼈⾝损害赔偿案件中,问题的焦点是对原、被告是否存在过错的认定,及被告的过错与本案⼈⾝损害后果是否存在联系,是否须承担责任的认定上。
本案中,物业管理公司作为⼯业区405栋⼤厦的管理⼈,负有保障电梯安全运⾏的法定义务。
从案情来看,其⾏为存在严重的过错应承担赔偿的民事责任,表现在:(1)物业管理公司没有在电梯轿厢内和电梯前厅张贴电梯安全使⽤说明和乘客乘梯注意事项。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条“经营者对可能危及⼈⾝、财产安全的商品和服务,应当向消费者作出真实的说明和明确警⽰,并说明和标明正确使⽤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法,以及防⽌危害发⽣的⽅法”的规定,物业管理公司应在电梯轿厢内和电梯前厅张贴电梯安全使⽤说明和乘客乘梯注意事项,但物业管理公司却不作为,未作任何说明。
(2)物业管理公司未能及时检查、排除电梯故障。
电梯的运⾏是靠其精密设备、安全装置及安全技术操作、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保养制度来保证安全的。
物业管理公司作为电梯的管理⼈,应当执⾏劳动部《起重机械安全监督规定》中有关电梯安全使⽤、安全管理、检查、检验的规定,但其却疏忽⼤意未及时排除故障,以致电梯|考试|⼤|的楼层显⽰装置不能正常显⽰,乘客⽆法判明电梯所在位置。
幼儿园咬人的电梯安全教育(3篇)
![幼儿园咬人的电梯安全教育(3篇)](https://img.taocdn.com/s3/m/fc5b9d89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e8.png)
第1篇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高楼大厦越来越多,电梯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
然而,对于幼儿园的小朋友来说,电梯却是一个充满危险的地方。
近年来,幼儿园小朋友在乘坐电梯时发生咬人事故的案例屡见不鲜,给孩子们的生命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为了提高幼儿园小朋友的安全意识,防止类似事故的发生,本文将针对幼儿园咬人的电梯安全问题进行安全教育。
二、咬人电梯事故案例分析1. 案例一:某幼儿园小班一名小朋友在乘坐电梯时,不慎将手指伸入电梯缝隙,导致手指被夹住,造成严重伤害。
2. 案例二:某幼儿园中班一名小朋友在乘坐电梯时,因好奇将头部伸入电梯门缝,结果被夹住头部,造成严重伤害。
3. 案例三:某幼儿园大班一名小朋友在乘坐电梯时,因追逐打闹,导致另一名小朋友不慎跌入电梯,造成骨折。
三、咬人电梯事故原因分析1. 安全意识淡薄:部分幼儿园小朋友缺乏安全意识,不了解电梯的危险性,容易在乘坐过程中发生意外。
2. 监护人疏于管理:部分监护人未能尽到监护责任,未能及时发现并制止孩子在电梯内追逐打闹等危险行为。
3. 电梯设施不完善:部分电梯设施存在安全隐患,如电梯门缝隙过大、电梯按键设计不合理等。
四、幼儿园咬人电梯安全教育的措施1. 提高安全意识(1)开展安全教育课程:幼儿园应定期开展电梯安全教育课程,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向小朋友讲解电梯的基本知识、乘坐电梯的注意事项等。
(2)举办亲子活动:邀请家长参与幼儿园的电梯安全教育,共同学习如何正确乘坐电梯,提高家庭安全意识。
2. 加强监管(1)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幼儿园应建立健全电梯安全管理制度,明确电梯使用规定,确保电梯安全运行。
(2)加强巡查:幼儿园应定期对电梯进行巡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电梯设施完好。
3. 完善电梯设施(1)优化电梯设计:针对小朋友的特点,优化电梯按键、门缝等设计,降低安全隐患。
(2)增加安全提示:在电梯内设置明显的安全提示,提醒小朋友注意安全。
电梯事故法律案例(3篇)
![电梯事故法律案例(3篇)](https://img.taocdn.com/s3/m/492ecb6d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cd.png)
第1篇一、案件背景某市某小区居民李某,在乘坐小区电梯时,不幸遭遇电梯事故,导致其腿部严重受伤。
事后,李某要求小区物业公司和电梯制造商承担赔偿责任,但双方在赔偿问题上存在分歧。
经多次协商无果,李某将物业公司和电梯制造商诉至法院,请求法院依法判决。
二、案件事实1. 事故发生时间:2019年5月15日2. 事故发生地点:某市某小区1号楼电梯3. 事故原因:经调查,电梯事故系电梯安全保护装置失效所致。
4. 受害人:李某,腿部受伤,经鉴定为八级伤残。
5. 被告:某市某小区物业公司和某电梯制造有限公司三、案件争议焦点1. 被告是否应当承担赔偿责任2. 被告应承担的赔偿责任范围及数额四、法院审理过程1. 举证质证阶段原告李某提交了以下证据:(1)事故现场照片、视频录像等证据,证明事故发生的事实。
(2)医疗费用发票、鉴定意见书等证据,证明李某因事故受伤的事实。
被告物业公司和电梯制造有限公司对原告提供的证据进行了质证,认为原告提供的证据不足以证明事故发生的事实。
2. 被告答辩阶段被告物业公司和电梯制造有限公司提交了以下答辩意见:(1)事故发生时,原告在电梯内,应自行承担部分责任。
(2)被告已尽到安全保障义务,对事故的发生不存在过错。
3. 庭审辩论阶段原告认为,被告作为物业公司和电梯制造商,在事故发生过程中存在过错,应承担赔偿责任。
被告认为,事故发生系原告自身原因所致,且被告已尽到安全保障义务,不应承担赔偿责任。
4. 法院判决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物业公司和电梯制造有限公司在事故发生过程中存在以下过错:(1)物业公司在电梯维护保养方面存在疏忽,未能及时发现并排除电梯安全隐患。
(2)电梯制造有限公司在电梯生产过程中存在质量问题,导致电梯安全保护装置失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的相关规定,被告物业公司和电梯制造有限公司应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关于赔偿数额,法院综合考虑原告的伤残等级、医疗费用、误工费等因素,判决被告物业公司和电梯制造有限公司赔偿原告李某各项损失共计人民币30万元。
电梯事故法律案例分析(3篇)
![电梯事故法律案例分析(3篇)](https://img.taocdn.com/s3/m/f0161426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9b.png)
第1篇一、案例背景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电梯作为高层建筑不可或缺的垂直交通工具,其安全问题日益受到广泛关注。
本文以一起典型的电梯事故为例,分析其法律问题,以期对类似事件的处理提供参考。
(一)事故经过2018年6月,某市某小区居民王某在家中休息时,突然遭遇电梯事故。
事发时,王某乘坐的电梯在运行过程中突然停止,电梯门无法打开,王某被困在电梯内。
经过邻居的帮助,王某被成功救出。
事后,王某要求物业公司赔偿其精神损害赔偿金及医疗费等损失。
(二)事故原因经调查,该电梯事故是由于电梯维护保养不到位导致的。
物业公司未能按照规定对电梯进行定期保养,导致电梯安全部件损坏,最终发生事故。
二、法律分析(一)物业公司法律责任1. 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根据《侵权责任法》第三十七条规定,宾馆、商场、银行、车站、娱乐场所等公共场所的管理人或者群众性活动的组织者,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在本案中,物业公司作为电梯的管理人,未能尽到安全保障义务,导致王某遭受损害,应承担侵权责任。
2. 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物业管理条例》根据《物业管理条例》第三十六条规定,物业管理区域内电梯、消防设施等共用设施设备,应当由物业服务企业负责管理和维护。
在本案中,物业公司未能按照规定对电梯进行定期保养,违反了相关法规。
(二)王某损失赔偿1. 精神损害赔偿金根据《侵权责任法》第二十二条规定,侵害他人人身权益,造成他人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在本案中,王某遭受电梯事故,心理受到了严重创伤,有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2. 医疗费根据《侵权责任法》第二十三条规定,侵害他人人身权益,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等合理费用。
在本案中,王某因电梯事故受到身体伤害,有权要求物业公司赔偿医疗费。
三、案例启示1. 重视电梯安全,加强物业管理本案反映出电梯安全问题不容忽视。
电梯事故安全案例
![电梯事故安全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0b75312a8bd63186bdebbc9a.png)
电梯事故安全案例篇一:电梯安全事故案例电梯安全事故案例分享人:丁超分享日期:20年3月10日一、事件经过20年5月14日上午,湖北宜昌沃尔玛超市中正在运行的一部手扶电梯突然断裂,导致一位老太与电梯一起坠落后当场身亡。
二、原因分析事发前一天该电梯因检修故障拆除了一块梯板,但未及时安装还原,由于这部电梯每天都由沃尔玛超市工作人员负责开启,负责开电梯的工作人员没有得到通知,酿成悲剧。
宜昌市质监局随后公布的调查结果称,经初步调查认定,该事故系检修过程中违规擅自启用故障设备所致。
三、经验启示目前高楼大厦不断增多,电梯越来越频繁出现在大家的生活中,随之而来的安全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
现在电梯事故经常见于报端,为普及电梯安全知识,减少事故带来的伤害,今天我们共同学习一下电梯使用十项安全提示:一、候(乘)梯时不要踢、撬、扒、倚层(厅)门:乘客在候(乘)梯时踢、撬、扒、倚层(厅)门,有可能发生乘客坠入井道或被轿厢剪切等危险,造成人身伤害事故。
二、使用单位不得将有故障或未检验合格的电梯投入使用:使用单位在电梯未消除故障或未检验合格的情况下继续将电梯投入使用,极有可能发生人员伤亡事故。
三、不要在未看清电梯轿厢的情况下盲目进入:乘客在未看清电梯轿厢是否停靠在本层的情况下盲目进入,将导致人员坠落井道事故的发生。
四、使用单位不得将电梯钥匙交给无证人员使用:非持证作业人员在未经过培训的情况下随意使用电梯钥匙打开厅门,有可能使人在电梯轿厢不在本层的情况下跨入井道,造成人员坠落事故。
五、电梯超载报警时不要挤入轿厢或搬入物品:乘客在电梯超载报警后仍然挤入轿厢或搬运物品,将造成电梯不关门,影响运行效率,情况严重时将导致曳引绳打滑,轿厢下滑,甚至造成人员剪切等事故的发生。
六、被困电梯时不要惊慌,应立即呼救、耐心等待、平层出门:当乘客在电梯轿厢内受困时,应通过报警装置或电话求救,并在轿厢内耐心等待专业人员进行救援,如贸然通过撬、扒、踢门的方式自行脱困,可能发生事故。
电梯安全事故的事例
![电梯安全事故的事例](https://img.taocdn.com/s3/m/6eee2d39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0a.png)
电梯安全事故的事例电梯安全事故会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巨大的威胁,因此在电梯使用中必须确保电梯的安全运行。
而电梯的安全运行一般依赖于电梯的良好设计和优质的维护保养,要实现优质的维护保养必需依赖于电梯安全性能检验管理制度。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电梯安全事故案例,欢迎大家前来阅读!电梯安全事故案例篇1昨日傍晚,位于集美的华侨大学厦门校区内,一栋教学楼的电梯突然出现故障,一名男生被夹卡在轿厢中不幸身亡。
而今天,就是华大老生新学期开学第一天。
出事地点位于校内综合教学楼c4的一部电梯内。
记者赶到时,有学生透露,出事的电梯位于机电与自动化学院,这里有一部分是教室,一部分是学院办公室,被卡在电梯里的是一名男生。
意外发生在昨日17时50分。
18时左右,华大校方领导、学校有关部门、物业、后勤等有关人员先后赶到。
接警后,119、120、110也陆续赶到,现场被警戒起来,消防员对被卡的学生进行救援。
很快,电梯门被打开,轿厢回落,被卡的学生被救出。
经心电图等检测后,急救人员宣布他已无生命迹象。
电梯安全事故案例篇29月6日下午,几个小孩在南明区加州阳光小区大堂扶手电梯上玩闹,其中一名男孩爬上电梯扶手,随电梯运行至两米高时坠落在地,导致颅内出血,据家长介绍,孩子目前仍没有脱离生命危险。
律师提醒,乘坐电梯时,家长应注意看护好儿童,不要让儿童在电梯门口和自动扶梯上打闹玩耍。
受伤孩子的妈妈黄女士几乎无力说话,一个星期过去了,孩子仍没有脱离生命危险,医药费已花了7万多元。
医院儿童重症监护病房的医生未接受记者采访,据小猪的干妈蔡女士介绍,小猪颅内出血,有严重的脑震荡,目前做了开颅手术,情况很不乐观。
“医生说他的头盖骨安不上了,以后也许会成为植物人。
”蔡女士说,“我们不放弃治疗,但积蓄花光了。
”黄女士夫妇在小区旁边做生意,家里还有一个女儿。
蔡女士认为,事情发生在小区内,物管应负相应的责任。
“现在最重要的是救孩子,我们希望物管能先垫付一部分费用,如果责任认定和物管无关,我们再把钱还给他们。
电梯伤人事故分析资料
![电梯伤人事故分析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a93870e4f5335a8102d2209c.png)
Hale Waihona Puke 务员伸头进电梯井探望时 ,传菜电梯突然坠下。
服务员倒栽葱式地带进传菜电梯中, 并被卡在墙壁与电梯厢体的夹缝里。
二、原因分析
1、事发酒店的传菜电梯为私自安装的”三无设备”(三无产品是指无生 产日期、无质量合格证以及无生产厂家)。 2、该传菜电梯属于杂物电梯,投用前没有按照《杂物电梯监督检验规程 》进行检验及验收,长期运行也没有请有资质的维保单位进行保养,钢丝 绳存在缺陷没有得到及时发现,钢丝绳突然断裂,造成正在取菜的男服务 员头部被坠落的电梯砸中不幸身亡。 3、酒店对电梯管理不到位,对员工的培训和监督不到位。 4、操作人员安全意识淡薄,对电梯风险识别不到位,
PETROCHINA TARIM OILFIELD COMPANY
安全经验分享
电梯伤人事故分析
一、事故经过: 服务员被传菜电梯砸中 ,命丧电梯。
某年5月25日晚上7点多钟,位于苏州高新 区的一家酒店内发生一幕惨剧。一名男服务 员站在传菜电梯口,见传菜的升降电梯迟迟 没下来,便将头伸进去一探究竟。就在此时, 用来传菜的升降电梯不知为何突然落下,正 好砸中他的头部,并将其倒栽葱式地带进升 降电梯与墙壁的夹缝中,卡在那里不能动弹。
三、预防措施和思考
1、禁止安5、杜绝违章指挥、违章操作。 2、加强培训(甲乙人员,特别是操作、运行的承包商) 3、定期进行操作规程的修订。 4、杜绝违章指挥、违章操作。 严禁使用检验不合格或检验有效期过期的各
类起重机械和电梯。
四、温馨提示
1、进入乘客电梯前,必须确认电梯是否在停止的正确位置、控制面板 是否正常、紧急呼救设施是否完好。
电梯伤人事故案例及预防建议
![电梯伤人事故案例及预防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35f089a7700abb68a882fb4b.png)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审核:_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电梯伤人事故案例及预防建议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文件编号:KG-AO-4673-78 电梯伤人事故案例及预防建议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具体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
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是我国强制性国家标准,是电梯设计、制造、安装、验收、使用必须遵守的技术法规。
该标准内容考虑到了保护电梯使用者,维修检查人员,电梯井道、机房及滑轮间外的人员,还考虑到了保护上述人员非故意性的疏忽操作或误动作时的安装,甚至保护了某些鲁莽轻率动作时的安全。
所以严格执行GB7588-1995规范的电梯,应该说不会发生人员伤亡事故。
但当前仍有很多电梯设计、制造、安装、验收和使用人员安全意识淡薄,有的责怪检验电梯为什么还要执行安全规范。
下面请看1998年北京市的几次安全故事。
事故11月23日,海军万寿路干休所,电梯改造施工作业时先将曳引钢丝绳与限速器全部拆除,此时悬挂轿厢绳套断开,轿顶一修理工随轿厢从16层坠落至底坑,抢救无效死亡。
事故21月23日,海淀区翠微西里14号楼,当电梯从底层上升至7层,平层开门后,站在轿内门口手提菜篮的小保姆欲让一位老同志出电梯,刚退在门区时电梯突然失控下降,将小保姆挤在轿门上框和7层地坎间,当场死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部编号:AN-QP-HT319版本/ 修改状态:01 / 00 When Carrying Out Various Production T asks, We Should Constantly Improve Product Quality, Ensure SafeProduction, Conduct Economic Accounting At The Same Time, And Win More Business Opportunities By Reducing Product Cost, So As T o Realize The Overall Management Of Safe Production.编辑:__________________审核:_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电梯伤人事故案例及预防建议通用范本电梯伤人事故案例及预防建议通用范本使用指引:本安全管理文件可用于贯彻执行各项生产任务时,不断提高产品质量,保证安全生产,同时进行经济核算,通过降低产品成本来赢得更多商业机会,最终实现对安全生产工作全面管理。
资料下载后可以进行自定义修改,可按照所需进行删减和使用。
《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是我国强制性国家标准,是电梯设计、制造、安装、验收、使用必须遵守的技术法规。
该标准内容考虑到了保护电梯使用者,维修检查人员,电梯井道、机房及滑轮间外的人员,还考虑到了保护上述人员非故意性的疏忽操作或误动作时的安装,甚至保护了某些鲁莽轻率动作时的安全。
所以严格执行GB7588-1995规范的电梯,应该说不会发生人员伤亡事故。
但当前仍有很多电梯设计、制造、安装、验收和使用人员安全意识淡薄,有的责怪检验电梯为什么还要执行安全规范。
下面请看1998年北京市的几次安全故事。
事故11月23日,海军万寿路干休所,电梯改造施工作业时先将曳引钢丝绳与限速器全部拆除,此时悬挂轿厢绳套断开,轿顶一修理工随轿厢从16层坠落至底坑,抢救无效死亡。
事故21月23日,海淀区翠微西里14号楼,当电梯从底层上升至7层,平层开门后,站在轿内门口手提菜篮的小保姆欲让一位老同志出电梯,刚退在门区时电梯突然失控下降,将小保姆挤在轿门上框和7层地坎间,当场死亡。
事故37月14日,朝阳区光照门北里14号楼南侧电梯。
电梯呼至12层,平层开门后,一位60多岁老太太抱着8个月孙子刚跨进门区,电梯突然开门运行,住家听见异响,小孩父亲与爷爷赶到电梯门区,眼见老人已头破血流,怀抱的婴儿均被挤在门顶与地坎间,悲惨场面可想而知。
该梯运行记录中有6月26日、6月27日“出现开门走梯”,7月9日、7月10日“溜车”记载,如此危险警告未得到修理,造成7月14日一死一伤事故。
事故48月22日19:35,北京基督教青年会大楼电梯坠落蹾底,液压缓冲器锈死不能动作,轿内13人,伤7人,其中2人重伤。
事故59月12日11时左右,海淀区知春里14号楼电梯刚经维修,由维修工开门启用,当第7位乘客跨过门区时,电梯突然开门上行,电梯轿厢被挤移位至2层前停下。
厅门外修理工眼见一位60多岁的老人,在门区被撞挤后掉入地坑死亡。
事故611月6日16:30,金台里25号楼,电梯第1天进行施工改造,又是先将限速器绳拆除,在拆对重作业时发生溜车坠落。
在电梯上的作业人员1人欲跳车未成身首分离,2人受伤进医院。
上述虽然是偶然事故,但其发生都是必然的现象,因为这些事故的隐患未有效预防、控制与修复。
不少人以挣钱不主,能省即省,能应付即应付;在电梯安全管理上也存在缺口;还有一些用户缺乏资金维修、改造或更新。
然而,最关键的还是生产、使用、管理人员无责任约束,又不能自觉遵循安全准则。
事故1与6,是出现在维修改造拆旧梯过程,没有有效安全措施将轿厢固定住,而且先行拆除限速器绳,丧失了轿厢超速坠落时的安全保护作用。
拆梯作业人员盲目操作,自身保护的观念,负责拆梯单位在作业前未进行有效安全检查与技术交底。
而且早在四五年前,北京市劳动安全管理部门针对拆旧梯伤人事故已强调过安全操作,并推广过一份拆梯安全操作要求。
在9月初,北京市劳动安全监察管理部门公布了北京市接连发生的4次电梯伤人事故,这些仍未引起有关电梯企业重视。
事故2与事故4的发生,主要的原因是制动器失效。
电梯不是免维修的机电产品,它需要有计划的维护与检查修理,而且是列入强制年检的产品。
而事故2的电梯在事故后还查出平衡系数不足,安装验收就没做好。
事故4的电梯中液压缓冲器都锈死了,丧失了缓冲保护作用,这样怎么不出事故呢?事故3与事故5的主要原因是电梯电气控制装置不符合国家标准GB7588-1995安全规范的要求。
事故3已经至少有4次危险预报,未得到修复继续让其带故障运行,多么危险!这2起事故都是开门运行,在门区将人挤死,开门运行事故是电梯伤人事故中发生率最多的事故。
要杜绝开门运行伤人事故,电梯设计制造必须符合GB7588-1995安全规范要求。
该安全规范条款的内容,均是以前发生事故后,为解决、预防这些事故而制订的。
标准中14.1.1条电气故障的防护总则要求电气设备中的任何一种故障(指14.1.1.1所列可能出现的故障,如导线中断、电气元件动作失误等)其本身不应成为电梯危险故障的原因。
其基本思想是电气元件难免有故障,如果有了故障,则除能检查出故障另外还应有监控保护措施,限制电梯运行,从而避免再发生第2故障时造成危险故障。
为些要求切断电梯主机与制动器的供电,至少应用两个独立的电气装置来实现。
当电梯停止时,如果其中一个电气装置主触点未打开,必须防止轿厢再运行。
其要求是2个电气装置,而且对这2个电气装置能否正常工作必须再设有监控装置。
尤其是制动器,如果在停梯时切断供电仅用一个电气装置主触点,则当该主触点故障未打开势必造成溜车蹾底、冲顶事故,既伤人又损坏设备。
在这些关键部位必须设有双重保护,所以要求设有2个安全装置,而且应对每一电气装置再配置监控功能是安全必要的。
电梯除了主电路与制动电路外,安全电路与门电路也是十分重要的部分。
在安全规范14.1.2.1条电气安全装置通则中明确说明当电气安装装置动作时,应用安全触点直接切断主机与制动器的供电,使电梯立即制停,或不能再启动。
如果不是安全触点或不能直接切断,则必须用满足要求的安全电路来切断主机与制动器供电。
这些规定常被非电梯专业人员设计电梯电气时忽略,如北京有一单位还宣传他们主设计的控制柜,只用一个接触器,是使用接触器最少的“先进”设计,实际上这是最不安全的设计。
由于电路间采用电压不同,安全电路与门电路常采用中间继电器去控制主电路与制动电路,但中间继电器的控制功能应采用安全电路方法。
以防万一中间继电器触点粘连不释放,或偶而卡阻不释放,则就造成了事故5那样的伤人事故。
根据上述事故实例,作者对电梯行业管理提出如下建议。
(1)建立设计、验收责任制度设计与验收人员必须熟悉电梯强制性标准知识,设计人员对所设计的电梯部分应负有安全责任,此外要求投入使用的电梯不能随意修改,尤其是当前大量采用的PLC的设计程序应加密锁定。
验收人员按国家标准要求进行验收,并对验收项目负有责任。
使用的电梯如发生安全事故,如与设计、验收有关的,则设计者与验收者应承担责任。
我国不能再等待一步步过渡,老是争论由谁家负责验收电梯,应该尽快建立验收工程师制度。
(2)建立维修、改造资质审查制度维修尤其是改造原则上应由有电梯生产许可证的企业去进行,当然也允许非生产企业进行维修与改造,但必须经有关部门审查批准,统一发放资质证,这样避免外行人进行维修与改装。
同时必须严格限制使用单位随意改装,例如改造电气控制线路、乱加应急电源,此外还包括应严禁轿内再装修。
因为轿厢改变装潢设计影响到轿厢重量,进而影响曳引条件与平衡系数,还影响到安全钳与缓冲器的容量是否匹配。
改造后电梯应按新安装电梯一样验收。
(3)建立在用电梯的检修与报废制度电梯的检修与报废不能单用时间来衡量,这与其技术水平及使用频率有关,所以它不适用于计划修理制,还是选用定期检修方式。
例如双速梯不能达到零制动,制动器闸瓦磨损快,此外制动弹簧的调整是否有效,则需定期检查制动力大小。
这些检查工作应建立档案。
对安全规范执行前(1987年12月1日)生产的电梯,应重点进行检查,凡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的,如使用微动开关等非安全触点开关作自动门电气保护装置的应进行更换。
凡保留有检修开门运行功能的,应立即去掉。
对具有提前开门与再平层功能的,其控制电路必须确保安全。
对于电梯存在严重安全隐患不可修复的,应该尽早封梯报废。
(4)加强电梯监督管理工作我国电梯管理实施生产许可证制度,由全国统一发放生产许可证。
但有些地方不接受生产许可证,只接受地方发放的安全认可证,这是不妥的。
对无生产许可证的生产企业及其电梯应重点查处,尤其是严禁缺少安装装置的“简易电梯”与拆旧梯油漆翻新的不符安全要求的廉价梯进入用户。
对已有电梯生产许可证的企业产品需升级的,在试制品鉴定合格后,应给予试制生产期。
此外安全规范规定的安全部件,如门锁、限速器、安全钳与缓冲器,必须经型式试验合格后,才能销售与使用。
EN81-1:1998版本及GB16899-1997《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的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规定电气控制装置中安全电路是安全部件,也需要做型式试验。
在当前除有电梯生产许可证的生产企业外,尚有大量电梯控制柜生产单位,对他们的产品应该按GB7588-1995与GB16899-1997要求进行验收。
这部分工作可以由购置单位验收,如购置单位无能力检查则可委托专业检查单位检验,在条件成熟时建议列入监检项目。
(5)加强电梯安全宣传工作我国有安全监察管理部门,电梯协会有安全委员会,各单位有安全科,应加强这些部门的联络。
发生事故及早通报,以警告大家注意采用有效措施去解决和预防,避免同类事故再发生。
以上是作者在对北京市发生的安全事故进行初步调查后的一些想法,供同行参考,并欢迎讨论。
我们大家一起关心爱护我国电梯行业,促进这个行业的健康发展可在此位置输入公司或组织名字You Can Enter The Name Of The Organization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