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论赛 弘扬奉献精神
是否应该实行无私奉献的辩论辩题
![是否应该实行无私奉献的辩论辩题](https://img.taocdn.com/s3/m/4ce574a2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fc.png)
是否应该实行无私奉献的辩论辩题正方观点,应该实行无私奉献。
无私奉献是人类社会的一种美德,它能够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需要更多的无私奉献精神来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正因为如此,我们应该实行无私奉献。
首先,无私奉献可以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正如马丁·路德·金曾经说过,“无私奉献是人类社会的最高境界。
”只有当每个人都愿意为了社会的利益而做出牺牲的时候,社会才能够实现和谐发展。
例如,当自然灾害发生的时候,无数的志愿者会自发地前往灾区进行救援工作,这种无私奉献精神为社会带来了巨大的正能量。
其次,无私奉献可以提高个人的幸福感。
正如爱因斯坦所说,“只有将自己的幸福与他人的幸福联系在一起,才能实现真正的幸福。
”通过无私奉献,个人可以获得帮助他人的成就感和幸福感,这种幸福感远远超过了任何物质上的享受。
最后,无私奉献可以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
众所周知,一个社会的风气决定了这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和发展方向。
通过实行无私奉献,可以树立起一种向上向善的社会风气,激励更多的人加入到无私奉献的行列中来,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综上所述,无私奉献是一种美德,它能够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提高个人的幸福感,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
因此,我们应该实行无私奉献。
反方观点,不应该实行无私奉献。
无私奉献虽然是一种美德,但在现实社会中却存在许多问题。
因此,我们不应该强制实行无私奉献。
首先,无私奉献可能会被滥用。
在现实社会中,存在一些人利用他人的无私奉献来谋取私利的现象。
如果所有人都无私奉献,那么就会给这些人提供了可乘之机,从而导致社会的不公平和不稳定。
其次,无私奉献可能会削弱个人的权利。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权利和利益,如果强制实行无私奉献,就可能会剥夺个人的权利,导致社会的不平等和不公正。
最后,无私奉献可能会造成个人的精神压力。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面临着巨大的生活压力,如果再要求他们无私奉献,就可能会给他们增加更多的精神负担,导致社会的不稳定和不安宁。
企业发展需要无私奉献精神VS企业发展不需要无私奉献精神辩论赛 正方辩词一辩、二辩、三辩、四辩发言稿
![企业发展需要无私奉献精神VS企业发展不需要无私奉献精神辩论赛 正方辩词一辩、二辩、三辩、四辩发言稿](https://img.taocdn.com/s3/m/53366111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418ce78.png)
企业发展需要无私奉献精神VS企业发展不需要无私奉献精神辩论赛正方辩词一辩、二辩、三辩、四辩发言稿正方辩词一辩:尊敬的评委,各位辩手,大家好!我是正方的一辩,我要为大家阐述企业发展不需要无私奉献精神这一观点。
首先,企业是一个经济实体,其最终目的是盈利。
如果企业只是为了无私奉献而存在,那么它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企业的发展需要有一个可持续的利润模式,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企业的长期发展。
其次,无私奉献精神并不是企业成功的必要条件。
企业家的成功并不是因为他们无私奉献,而是因为他们有创新能力和商业头脑。
企业家要想成功,需要具备市场洞察力、战略规划和执行力等一系列必要的素质。
最后,企业不应该把无私奉献作为一种商业策略。
如果企业只是为了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形象而做出无私奉献的行为,那么这样的行为就失去了其本质的意义。
企业应该以商业的方式去解决社会问题,而不是将其作为一种慈善行为。
综上所述,企业发展不需要无私奉献精神。
企业应该以盈利为目标,同时也要承担社会责任,但这并不意味着企业必须无私奉献。
谢谢!正方辩词二辩:尊敬的评委,各位辩手,大家好!我是正方的二辩,我要为大家进一步阐述企业发展不需要无私奉献精神这一观点。
首先,企业的成功是建立在市场竞争和盈利基础上的。
如果企业只是为了无私奉献而不考虑利润,那么这样的企业是不可持续的。
只有通过盈利,企业才能够不断创新和发展。
其次,无私奉献并不等同于社会责任。
企业需要承担社会责任,但这并不意味着企业必须无私奉献。
企业可以通过合法的商业行为来实现社会责任,例如环保、公益等方面的投入。
最后,企业的无私奉献可能会导致不良的后果。
如果企业过于注重无私奉献,可能会导致企业的资源浪费和效益降低。
同时,企业也可能会陷入道德绑架的局面,这对企业的长远发展也是不利的。
综上所述,企业发展不需要无私奉献精神。
企业需要以盈利为基础,承担社会责任,但不必过分注重无私奉献。
谢谢!正方辩词三辩:尊敬的评委,各位辩手,大家好!我是正方的三辩,我要为大家进一步强调企业发展不需要无私奉献精神这一观点。
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辩论赛
![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辩论赛](https://img.taocdn.com/s3/m/3135c2e7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c0.png)
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辩论赛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辩论赛引言:人生的意义是个深奥而又复杂的问题,几千年来,人们一直在追求着关于人生意义的答案。
然而,在这个浩瀚而又复杂的世界中,有一种方式让人们获得心灵的满足感和意义,那就是奉献。
奉献不仅可以帮助他人,还可以激发自身的潜能和才华。
在辩论赛中,奉献的意义得到了最好的体现。
本文将探讨人生在于奉献辩论赛的重要性,并阐述奉献对个人和社会的积极影响。
奉献的定义: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奉献的含义。
奉献是一种不求回报,无私而又有意义的行为。
奉献的核心是为他人着想,将个人的资源、时间和努力投入到帮助他人的事业中。
奉献可以表现在各个方面,如服务社区、慈善捐助、教育事业、医疗援助等等。
辩论赛正是一种通过思辨和表达来奉献自己的方式,以改善和推动社会进步。
辩论赛的意义:辩论赛是一个高水平的知识竞技活动,要求选手们熟知各种话题,并用理性的论据和论证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在辩论赛中,选手们必须充分研究和了解辩题,用事实、数据和逻辑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这种反复研究和思考的过程不仅可以提高选手的思维能力,也有助于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全面思考问题的能力。
辩论赛给予了年轻人很好的机会去接触各种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深度。
奉献的价值:奉献的价值不仅在于帮助他人,还在于个人的成长和提升。
奉献可以让人体验到更多的人生体验,拓展个人的眼界和视野。
在辩论赛中,为了支持自己的观点,选手们需要广泛阅读和研究,积累丰富的知识储备。
这不仅有利于他们在辩论赛中取得好成绩,还能使他们在其他领域中更具竞争力和成功。
奉献也是一种使人忘我、全身心投入的行为,这种投入感和满足感可以帮助人们找到生活中的意义和价值。
通过奉献,人们可以展现出自己的潜力和才华,获得社会的认可和尊重。
奉献对社会的影响:奉献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个人层面,也体现在社会层面。
社会是由每个个体组成的,只有每个人都愿意奉献自己的力量,社会才能得到进步和发展。
奉献不仅是个人道德的表现,也是社会进步的动力。
是否应该提倡无私奉献辩论辩题
![是否应该提倡无私奉献辩论辩题](https://img.taocdn.com/s3/m/e78abb90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d7.png)
是否应该提倡无私奉献辩论辩题正方,应该提倡无私奉献。
首先,无私奉献是一种高尚的品德,它能够促进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正如毛泽东曾经说过,“为人民服务”,这句话凝聚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也激励着广大人民群众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无私奉献的精神不仅体现在个人的行为上,也可以在社会公益事业中得到体现,比如志愿者为社区居民提供帮助,医生义诊为贫困患者治病等。
这些都是无私奉献的典范,对社会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其次,无私奉献能够激励他人,传递正能量。
当我们看到他人无私奉献的行为时,会感受到一种温暖和力量,也会受到启发,从而激励自己也去做出贡献。
比如,著名慈善家比尔·盖茨通过自己的慈善基金会为全球贫困地区捐款捐物,他的行为激励了无数人加入公益事业,为社会作出贡献。
最后,无私奉献也能够带来个人的成长与满足感。
通过无私奉献,个人能够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和意义,也能够获得一种内心的满足和快乐。
比如,美国前总统约翰·肯尼迪曾经说过,“不要问国家能为你做什么,而要问你能为国家做什么。
”这句话表明了个人通过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不仅能够实现自我价值,也能够获得内心的满足感。
综上所述,无私奉献是一种值得提倡的品德,它能够促进社会的和谐与进步,激励他人,也能够带来个人的成长与满足感。
反方,不应该提倡无私奉献。
然而,虽然无私奉献是一种高尚的品德,但在现实社会中,过分提倡无私奉献可能会导致一些负面影响。
首先,过分提倡无私奉献可能会让个人忽视自身的权益和利益,导致个人付出过多而得到过少。
正如英国哲学家约翰·斯图尔特·密尔曾经指出,“过分的无私奉献会让个人忽视自己的利益,导致自我牺牲。
”在现实社会中,有些人为了追求无私奉献而放弃了自己的权益和利益,这种行为是不值得提倡的。
其次,过分提倡无私奉献可能会导致社会公益事业的不公平分配。
在现实社会中,一些公益组织或慈善机构可能会因为过分追求无私奉献而忽视了对于公益事业的合理分配和管理。
企业发展需要无私奉献精神VS企业发展不需要无私奉献精神辩论赛 反方辩词一辩、二辩、三辩、四辩发言稿
![企业发展需要无私奉献精神VS企业发展不需要无私奉献精神辩论赛 反方辩词一辩、二辩、三辩、四辩发言稿](https://img.taocdn.com/s3/m/ee72fb36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4dad753.png)
企业发展需要无私奉献精神VS企业发展不需要无私奉献精神辩论赛反方辩词一辩、二辩、三辩、四辩发言稿反方辩词一辩:尊敬的评委、各位观众,我代表反方第一辩,就“企业发展需要无私奉献精神”这一命题发表我的看法。
首先,我们不能忽视企业的利益追求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
企业的主要目的是创造价值并获取利润,这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如果企业只是一味地追求无私奉献精神,而忽视了自身的利益,那么企业会很难生存和发展。
其次,企业需要通过市场竞争来实现自身的生存和发展。
市场竞争是一种残酷的竞争,企业需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竞争力才能在市场中立足。
如果企业只是一味地追求无私奉献精神,而忽视了市场竞争,那么企业会很难在市场中生存和发展。
最后,企业需要遵守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
企业的发展需要在合法、合规的基础上进行。
如果企业只是一味地追求无私奉献精神,而忽视了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那么企业会很难取得社会的认可和支持。
综上所述,我认为企业发展不需要无私奉献精神。
当然,企业也需要关注社会责任和文化传承等方面,但这并不意味着企业要牺牲自身的利益和市场竞争力。
谢谢!反方辩词二辩:尊敬的评委、各位观众,我代表反方第二辩,就“企业发展需要无私奉献精神”这一命题发表我的看法。
首先,企业的发展需要建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和品牌形象。
无私奉献精神是企业树立良好形象的重要因素之一。
如果企业能够表现出对社会、对环境、对员工的关爱和贡献,那么企业的形象和品牌形象会更加受到社会的认可和支持,这对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其次,企业需要关注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
企业不是孤立存在的,它需要依托于社会和环境。
如果企业只是一味地追求自身的利益,而忽视了社会和环境的责任,那么企业的发展也会受到很大的制约。
企业需要关注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这是企业发展的必要条件。
最后,无私奉献精神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灵魂,无私奉献精神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否应该提倡无私奉献辩论辩题
![是否应该提倡无私奉献辩论辩题](https://img.taocdn.com/s3/m/1c3d7b5b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1d.png)
是否应该提倡无私奉献辩论辩题正方,应该提倡无私奉献。
无私奉献是一种高尚的品质,对于个人、社会乃至整个人类都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无私奉献可以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如果每个人都能够无私奉献,那么社会中的资源分配将更加公平,贫富差距将得到缩小,社会的稳定和和谐将得到保障。
此外,无私奉献也是一种对他人的关爱和帮助,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同时,无私奉献也可以带来心灵的满足和成就感,使人们更加快乐和幸福。
名人名句,孟子曰,“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这句话说明了无私奉献的重要性,只有先付出才能获得回报。
经典案例,比如在抗击新冠疫情的过程中,许多医护人员不顾个人安危,毅然奔赴一线,无私奉献,为抗击疫情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他们的行为感动了全国人民,展现了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
反方,不应该提倡无私奉献。
虽然无私奉献是一种美德,但是过分提倡无私奉献也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首先,过分的无私奉献可能会导致个人利益受损。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为了无私奉献,放弃了自己的利益和权益,导致自己陷入困境。
其次,过分的无私奉献也可能会导致社会资源的浪费。
有些人过分追求无私奉献,不顾一切地帮助他人,导致社会资源分配不合理,造成浪费。
最后,过分的无私奉献也容易被人利用,有些人可能会利用他人的无私奉献心理,从中获取利益。
名人名句,罗曼·罗兰曾说过,“人们总是以为自己的无私是一种美德,其实无私正是自私的一种表现。
”这句话说明了过分的无私奉献可能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经典案例,比如在一些慈善机构中,有些人过分追求无私奉献,导致慈善资金的浪费和滥用,给社会带来了负面影响。
综上所述,无私奉献是一种美德,但是过分提倡无私奉献也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因此,在提倡无私奉献的同时,也需要注意适度,不能过分追求无私奉献。
是否应该实行无私奉献的辩论辩题
![是否应该实行无私奉献的辩论辩题](https://img.taocdn.com/s3/m/999fe55a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88.png)
是否应该实行无私奉献的辩论辩题正方观点,应该实行无私奉献。
首先,无私奉献是一种高尚的品德,能够促进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众所周知,许多伟大的公益事业都是由无私奉献的人发起并推动的,比如慈善组织、志愿者服务等。
这些活动都为社会带来了积极的影响,帮助了许多需要帮助的人。
如果每个人都能够无私奉献,社会将会更加美好。
其次,无私奉献也可以带来个人的成长和满足感。
许多心理学家都指出,无私奉献可以带来内心的满足感和成就感,使人更加快乐和幸福。
同时,通过无私奉献,个人也能够培养出更多的社会责任感和同理心,这对于个人的成长也是非常重要的。
最后,无私奉献也是许多伟人和名人的人生信条。
比如,母亲特雷莎曾经说过,“我们不能做伟大的事情,但我们可以做小事情,但要用伟大的爱去做。
”这句话表达了无私奉献的精神,也启发了许多人去做好事。
反方观点,不应该实行无私奉献。
然而,有人认为无私奉献可能会导致个人利益受损。
在现实社会中,许多人可能会因为无私奉献而牺牲自己的利益,导致自己陷入困境。
这种情况下,无私奉献可能并不是一种明智的选择。
此外,有人认为无私奉献可能会导致依赖和懒惰。
如果社会中的资源都由一部分人无私奉献,那么其他人可能会变得依赖和懒惰,失去自我努力的动力。
这对于整个社会的发展也是不利的。
总结观点,应该实行无私奉献。
综上所述,尽管存在一些反对意见,但从整体来看,无私奉献仍然是一种值得提倡的品德。
无私奉献可以促进社会的和谐与进步,带来个人的成长和满足感,也是许多伟人和名人的人生信条。
因此,应该实行无私奉献。
奉献精神的一辩陈词
![奉献精神的一辩陈词](https://img.taocdn.com/s3/m/17c232532b160b4e767fcfb9.png)
奉献精神的一辩陈词一辩陈词谢谢主持人!首先非常感谢大家在百忙之中能够抽出时间来听我们的这场辩论会!在此,请允许我们对各位能够为湖南地税文化事业的发展奉献出自己宝贵的时间再次致以最诚挚的感谢!今天我方的观点是:促进湖南地税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是弘扬奉献精神。
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我方的观点:一、“奉”,《辞海》中解释为“捧”、“进献”。
“献”,《现代汉语词典》里解释为“把事物或意见等恭敬庄严的送给集体或尊敬的人”。
从以上我们可以看出,“奉献精神”是指为社会、国家、民族不计名利,努力贡献的精神,其本质是对社会、国家和民族的忠诚,是一种发自内心、主动的贡献精神。
奉献的标准只有一个:就是行为对他人、对集体、对国家有益,而且益处大于奉献者所追求的回报。
奉献精神还分为三个层次:无私奉献是最高层次,爱岗敬业是第二层次,助人为乐是第三层次。
奉献精神是由对地税事业发自内心的热爱和崇敬而产生的不吝付出、不追求回报的一种自觉、主动的精神,它的意义远比创新精神要高尚得多。
所以,湖南地税精神的第一条要求就是“忠诚奉献”!而地税精神对于奉献一词的解释为:在工作和生活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对工作自觉做到兢兢业业,不讲价钱,潜心磨砺,先忧后乐,有一分热,发一分光,为地税事业的兴旺发达贡献力量。
二、对方将创新精神视为促进地税事业发展的关键,我方认为对方犯了一个极大的错误。
我方并不否认创新精神在地税事业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诱发创新的手段却多种多样,有主动创新,但是也有被物质利益甚至权色引诱的创新,这些手段也许可以促使一些创新的出现,但后者是要求得到回报的,如果既得利益不必自己付出得要多的话,他们是不会将创新的成果付诸实践的!即使创新了,但接收创新的一方必将损失大量的财力物力为代价,而这,又恰恰是与地税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思想是相违背的,是一种后退。
所以,就思想意识的境界而言,奉献精神强调的是不求回报的贡献,任何事业的发展、成长都离不开奉献精神这个根本,奉献精神同样也是地税事业的根本,我想请问对方辩友:万丈高楼从地起,没有根本,何谈创新?没有基脚的大厦只能是海市蜃楼!第三、在这里我想举个例子来证明我的阐述。
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辩论赛
![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辩论赛](https://img.taocdn.com/s3/m/25265861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1c.png)
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辩论赛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引言:生命的意义是一个古老而又深刻的问题。
数千年来,人类一直在追问:我们为什么存在?我们生活的目的是什么?在这无尽的探索中,一个共识逐渐形成: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
在这篇文档中,我们将探讨奉献对于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以及奉献如何给予生命意义。
第一部分:个人层面的奉献奉献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美德。
它不仅仅是为了别人,也是为了自己。
通过奉献,个人可以实现自身潜力的最大化,获得内心的满足和成就感。
奉献迫使我们超越自我,并将自己纳入更大的整体。
在奉献中,个人可以挖掘自己的天赋和技能,将其运用于造福他人。
通过这种方式,个人在奉献中找到了自己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奉献也能够给予我们内心的平静和满足感。
在奉献中,我们摆脱了追求个人私利和功利的困境,而树立了更高尚的目标。
无论是为家人、朋友还是为社区、国家,奉献都帮助我们超越短视的个人欲望,迎接更大的挑战和责任。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建立了与他人的紧密联系,培养了爱心和同理心,大大提升了我们的心灵境界。
第二部分:社会层面的奉献在人类社会中,奉献对于整个社会的繁荣和稳定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个奉献的社会是一个团结而进步的社会。
当每个人都为集体利益而努力时,社会就变得更加和谐和有序。
奉献让我们摧毁了人与人之间的界限和壁垒,形成了人们之间的合作和互助。
奉献鼓励了分享和关怀,使社会成员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奉献还能够推动社会的创新和发展。
通过奉献,个人可以将自己的才华和智慧贡献给社会,创造出新的想法和解决方案。
奉献者推动着科学、艺术、文化和技术的进步。
正是因为有这些奉献者,我们才能享受到现代文明和科技带来的便利和进步。
社会层面的奉献还能够解决一些重大的社会问题。
世界上存在着贫困、疾病、战争等种种不公和苦难。
只有通过奉献,才能够改变这一切。
奉献者为这些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为受苦的人群带来了希望和改变。
他们的奉献激励着更多人加入这一事业,为社会的进步和公平而努力。
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辩论
![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辩论](https://img.taocdn.com/s3/m/800bf2c8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e8.png)
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辩论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辩论引言人生的意义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每个人都有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而其中一种观点认为,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
奉献意味着将自己的时间、才能和资源用于帮助他人和社会。
本文将探讨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的观点,并阐述其重要性和影响。
正文1. 人生的意义在于关注他人人生的意义在于关注他人并不意味着放弃自我。
相反,通过关注他人,我们可以体验到与他人的连接和互动,进而增进人际关系和社交能力。
当我们把心思放在如何帮助他人时,我们会更加关注他人的需求和利益,同时也会获得更多的理解和同情心。
这种关注他人的态度有助于培养我们的同理心和爱心,使我们成为更为善良和成熟的人。
2. 奉献给他人带来的满足感奉献给他人通常会带来一种无法用言语表达的满足感。
当我们帮助他人解决问题或者改善他们的生活状况时,我们能够亲眼见证自己的努力和付出带来的积极改变。
这种满足感是一种自豪感和幸福感,使我们在经历了辛勤努力后感到内心的平静和满足。
奉献给他人不仅在精神层面给予我们满足感,还可以加强我们的自信心和自尊感。
3. 社会的进步和变革奉献是社会进步和变革的关键所在。
当我们把自己的资源和才能用于社会和他人的利益时,我们可以为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同时也将自己的努力融入到社会进步的大潮中。
奉献可以通过各种形式来实现,包括志愿服务、捐款、教育等等。
无论我们的奉献形式如何,都能为社会带来正面和积极的影响。
4. 奉献带来的个人成长通过奉献,我们能够获得成长和进步。
当我们将自己的时间、才华和资源投入到帮助他人和社会中时,我们往往会面临一些挑战和困难。
这些困难可以帮助我们培养毅力和耐力,激发我们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奉献还可以帮助我们发展领导才能,提升我们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通过不断地奉献和服务他人,我们能够成为更为全面发展的人,迎接各种挑战。
5. 奉献的意义是个人生活的指南奉献的意义超越了地位、地位和经济状况,它是每个人生活的指南。
是否应该推行无私奉献辩论辩题
![是否应该推行无私奉献辩论辩题](https://img.taocdn.com/s3/m/79441d24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93.png)
是否应该推行无私奉献辩论辩题正方观点,应该推行无私奉献。
首先,无私奉献是一种高尚的品德,是社会进步和和谐的重要保障。
正如毛泽东曾经说过,“为人民服务”,无私奉献是为了造福他人,为了社会的共同利益。
如果每个人都能够无私奉献,社会就会更加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会更加融洽。
其次,无私奉献可以激励更多的人参与公益事业。
当人们看到他人的无私奉献行为时,会被感动,从而也会被激励去做出自己的贡献。
比如,有一位名叫王广义的老人,他在自己家门口开了一家小卖部,每天都会拿出一部分收入帮助贫困学生,他的行为激励了更多的人加入到公益事业中。
最后,无私奉献也能够带来个人的成长和满足感。
通过无私奉献,人们可以体验到帮助他人的快乐和成就感,这对于个人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
正如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只有将爱献给他人的人,才能真正感到幸福。
”只有通过无私奉献,人们才能真正感到内心的满足和幸福。
反方观点,不应该推行无私奉献。
首先,人们无法要求每个人都去无私奉献,这是一种不切实际的要求。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和责任,要求他们无私奉献可能会导致他们无法满足自己的需求。
其次,无私奉献可能会导致一些人利用这种行为谋取私利。
比如,一些人可能会利用公益事业来获取名利,而非出于真心实意地帮助他人。
这样做不仅会损害公益事业的形象,还会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
最后,强行推行无私奉献可能会导致人们产生厌倦和抵触情绪。
如果人们感到无私奉献是一种被强加的责任,他们可能会产生厌倦和抵触情绪,从而导致社会的负面情绪增加。
综上所述,无私奉献是一种高尚的品德,但并不适合强行推行。
人们应该在自愿的情况下去做出无私奉献,而不是被强迫去做。
只有在自愿的情况下,无私奉献才能真正发挥其积极作用。
是否应该推行无私奉献辩论辩题
![是否应该推行无私奉献辩论辩题](https://img.taocdn.com/s3/m/7556320d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35.png)
是否应该推行无私奉献辩论辩题正方观点:无私奉献是每个人应该具备的品质,推行无私奉献辩论是非常有必要的。
首先,无私奉献是社会进步的动力。
如果每个人都只想着自己的利益,社会就会陷入自私自利的状态,无法实现共同的目标和利益。
正如马克思所说,“个人的自由只能以他人的自由为前提。
”只有在大家都愿意无私奉献的情况下,社会才能真正实现共同进步。
其次,无私奉献可以带来内心的满足和幸福感。
许多名人都曾说过无私奉献的重要性,比如爱因斯坦曾说,“只有在奉献中,人才能找到生命的意义。
”通过无私奉献,我们可以获得更多的成就感和快乐,这是金钱和物质无法带来的。
因此,推行无私奉献辩论是非常有益的,可以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反方观点:推行无私奉献辩论并不一定是必要的。
首先,人们的行为往往是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无私奉献是一种理想化的行为,不太可能在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
正如英国哲学家托马斯·霍布斯所说,“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人们的行为往往是出于自私的动机,而不是无私奉献。
其次,推行无私奉献辩论可能会导致人们过度牺牲自己的利益。
在现实社会中,人们需要通过争取自己的利益来生存和发展,如果过分强调无私奉献,可能会导致个人利益受损,甚至对个人造成伤害。
因此,推行无私奉献辩论并不一定是必要的,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来平衡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
综上所述,推行无私奉献辩论是有必要的。
无私奉献是社会进步的动力,可以带来内心的满足和幸福感。
尽管人们的行为往往是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但通过推行无私奉献辩论,可以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从而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辩论赛 企业发展不需要无私奉献精神(1)
![辩论赛 企业发展不需要无私奉献精神(1)](https://img.taocdn.com/s3/m/44b5b1435f0e7cd1842536fc.png)
谢谢主席,各位评委,各位嘉宾,以及对方辩友:我方认为无私奉献就是无偿付出。
如果按照对方辩友的观点, 有偿劳动也可以称做是无私奉献精神的话, 实在是自欺欺人。
基于此我方认为企业发展不需要无私奉献精神。
理由如下:第一, 从人的本性来看, 他需要企业实施以人为本、按劳分配的管理制度, 改革开放以来, 国家号召实施人本管理, 即企业管理一定要以人为本。
一个公平的社会应该是劳有所得、劳有所值、不劳不得、多劳多得。
一个员工劳动了,就应有所得,多劳了,就该多得,他凭什么要奉献自己的劳动和付出?只要是他劳动了, 多做了, 付出了, 企业就该付给员工应得的报酬。
这符合人们择业时的心理诉求, 有利于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 也有助于将企业发展和个人价值的实现有机结合起来。
企业不要员工的无私奉献能够为企业的发展铸就良性循环。
第二, 当今社会是一个崇尚个性的时代。
个性并不仅仅是个人诉求的伸张, 同时也是企业发展的需要。
苹果公司的产品广受消费者的好评, 市场占有率扶摇直上, 将手机大佬硬生生拉下马,靠的就是他独特的工艺设计和不同的产品功能,这一切规功于职工的创新想法。
而这都是来源于其公司所施行的正确的激励机制, 作为一个成功的企业, 应该为员工提供一个能够干出一番事业的机会和平台以及相应的激励机制。
特别是进入 21世纪,新生个人、个性张扬、个人主义成为时代的潮流。
而我们的国家也由计划经济过渡到市场经济, 国家经济政策也由藏富于国变为藏富于民。
许多财富早已转移到企业或个人手中, 许多私企个人早已成为实际的资本家; 而即使是国营企业, 企业高管高薪也早已不是新闻。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你还要你的员工奉献, 还要无私或勇于奉献。
那么员工的奉献又献给了谁呢?第三, 如果企业一味的要求员工奉献,那这就是一种剥削。
从心理学角度看,马斯洛的人格需求层次理论把人的需求由低至高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五个层次。
是否应该推行无私奉献辩论辩题
![是否应该推行无私奉献辩论辩题](https://img.taocdn.com/s3/m/6c3bed92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23.png)
是否应该推行无私奉献辩论辩题正方观点,应该推行无私奉献。
首先,无私奉献是社会进步的动力。
在现代社会,许多社会问题的解决需要人们的无私奉献,比如志愿者为贫困地区的孩子们送去教育资源,医生义诊为贫困患者提供医疗服务等。
如果每个人都能够无私奉献,社会将更加和谐稳定。
其次,无私奉献是一种道德品质。
众所周知,许多伟大的人物都以无私奉献而著称,比如爱因斯坦、孔子等等。
他们的无私奉献精神激励着后人不断向前,为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
最后,无私奉献能够带来内心的满足感。
许多志愿者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体会到了无与伦比的快乐和满足感,这种内心的满足感是金钱无法买到的。
反方观点,不应该推行无私奉献。
首先,无私奉献可能会被滥用。
在一些情况下,人们可能会利用他人的无私奉献心态来谋取私利,这就损害了奉献者的利益,甚至可能会带来一些不良后果。
其次,无私奉献可能会让人陷入被动。
有些人可能会因为过度的无私奉献而忽视了自己的利益和需求,甚至导致身心健康问题。
最后,无私奉献可能会缺乏动力。
如果所有人都无私奉献,那么社会中可能会缺乏竞争和动力,这对社会的发展并不利。
综上所述,推行无私奉献需要慎重考虑。
我们应该鼓励人们做出无私奉献,但同时也要注意保护奉献者的利益,避免无私奉献被滥用。
正确认识和理解无私奉献,才能更好地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海子。
“当一个人帮助别人时,他也在帮助自己。
”——爱因斯坦。
经典案例,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时,无数医护人员、志愿者和社会各界人士纷纷无私奉献,为抗疫工作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展现了中国人民团结一心、共克时艰的精神。
这些无私奉献的事迹感动了全国人民,也激励着更多的人加入到抗疫工作中。
是否应该实行全民无私奉献辩论辩题
![是否应该实行全民无私奉献辩论辩题](https://img.taocdn.com/s3/m/cd0b9001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fe.png)
是否应该实行全民无私奉献辩论辩题正方观点:
作为正方辩手,我认为应该实行全民无私奉献。
首先,无私奉献是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观之一,是中国传统美德的体现。
毛泽东曾经说过,“共产主义者必须具有无产阶级的品质,首先是无私奉献的精神。
”这说明无私奉献是共产主义者应该具备的品质之一。
其次,实行全民无私奉献可以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如果每个人都能够无私奉献,社会资源就能够更加公平地分配,贫富差距也会逐渐缩小,从而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
再次,无私奉献也是一种精神力量的体现。
正如雷锋所说,“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
”只有有了无私奉献的精神,社会才能更加和谐美好。
反方观点:
作为反方辩手,我认为不应该实行全民无私奉献。
首先,无私奉献是一种个人
选择,不应该被强制实行。
如果强制实行全民无私奉献,就违背了个人的自由意志,这是不合理的。
其次,无私奉献的结果可能会导致社会不公平。
如果每个人都无私奉献,那么社会资源就会更加集中在少数人手中,从而导致贫富差距的扩大。
再次,无私奉献也可能会导致个人的精神压力过大。
如果每个人都要无私奉献,就会忽视了个人的需求和情感,这对个人的心理健康是不利的。
综上所述,无私奉献是一种美德,但不应该被强制实行。
个人应该有自由选择
是否无私奉献,社会应该为每个人提供平等的机会,让每个人都有能力去无私奉献。
是否应该推行无私奉献辩论辩题
![是否应该推行无私奉献辩论辩题](https://img.taocdn.com/s3/m/7e4baca0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05.png)
是否应该推行无私奉献辩论辩题正方,应该推行无私奉献。
首先,无私奉献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一,是我们国家的优良传统。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该积极响应党的号召,践行无私奉献的精神,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正如毛泽东曾经说过,“为人民服务”,这句话成为了无数革命者的座右铭,也激励着我们今天的青年人。
在推行无私奉献的辩题上,我们应该积极支持,让更多的人意识到无私奉献的重要性。
其次,推行无私奉献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
只有当每个人都能够心怀无私的奉献精神,才能够共同推动社会的进步。
正如乔治·华盛顿曾经说过,“真正的荣耀不在于从别人那里得到多少,而在于为别人做了多少。
”只有当每个人都能够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社会才能够变得更加和谐。
最后,推行无私奉献也是对自己的一种提升和成长。
通过无私奉献,我们可以学会更加关心他人,更加懂得感恩和珍惜。
正如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只有将爱奉献给别人的人,才能够真正感受到生命的意义。
”只有通过无私奉献,我们才能够找到自己生命的意义。
反方,不应该推行无私奉献。
首先,无私奉献可能会导致个人利益受损。
在现实社会中,许多人可能会因为无私奉献而牺牲自己的利益,这不利于个人的生存和发展。
正如尼采所说,“无私奉献是一种虚伪的道德,它剥夺了个体的自由和权利。
”因此,我们不应该强制推行无私奉献,而应该尊重每个人的选择和利益。
其次,无私奉献可能会导致社会不公平。
在现实社会中,很多人可能会因为无私奉献而被社会所忽视,他们的付出可能得不到应有的回报。
正如马克思所说,“无私奉献是一种对劳动者的剥削,它使劳动者失去了应有的权利和尊严。
”因此,我们不应该强制推行无私奉献,而应该建立一个公平的社会制度,让每个人都能够得到应有的回报。
最后,无私奉献可能会导致社会的不稳定。
在现实社会中,很多人可能会因为无私奉献而感到不公平和不满,这可能会引发社会的动荡和冲突。
正如托克维尔所说,“无私奉献是一种对社会秩序的破坏,它可能会导致社会的不稳定和动荡。
是否应该实行全民无私奉献辩论辩题
![是否应该实行全民无私奉献辩论辩题](https://img.taocdn.com/s3/m/f75c70b0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92.png)
是否应该实行全民无私奉献辩论辩题正方观点,应该实行全民无私奉献。
首先,全民无私奉献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我们应该积极践行无私奉献的精神,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自己的贡献。
其次,全民无私奉献有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
当每个人都能够无私奉献,社会就会充满爱和温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会更加和睦。
这样的社会环境对每个人来说都是有利的,可以让人们更加快乐、幸福。
此外,全民无私奉献也是促进国家发展的重要手段。
在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需要人才的支持,经济的繁荣需要全民的共同努力。
如果每个人都能够无私奉献,那么国家的发展速度就会更快,国家的实力也会更加强大。
反方观点,不应该实行全民无私奉献。
首先,无私奉献是一种个人选择,不应该被强制实行。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和追求,有些人可能更注重个人利益,而不愿意无私奉献。
强制全民无私奉献会侵犯个人的自由权利。
其次,全民无私奉献可能会导致社会的不公平。
有些人可能会因为无私奉献而牺牲了自己的利益,而另一些人却因此受益。
这样的现象会导致社会的不公平,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此外,无私奉献也需要有相应的回报和保障。
如果每个人都无私奉献,但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和保障,那么就会导致人们的积极性受到打击,甚至会出现社会动荡。
总的来说,全民无私奉献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
在实行全民无私奉献的同时,也需要保障个人的权利和利益,避免出现不公平现象。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全民无私奉献的目标。
辩论赛-企业发展不需要无私奉献精神(1)
![辩论赛-企业发展不需要无私奉献精神(1)](https://img.taocdn.com/s3/m/950ee6b99e314332396893ca.png)
谢谢主席,各位评委,各位嘉宾,以及对方辩友:我方认为无私奉献就是无偿付出。
如果按照对方辩友的观点,有偿劳动也可以称做是无私奉献精神的话,实在是自欺欺人。
基于此我方认为企业发展不需要无私奉献精神。
理由如下:第一,从人的本性来看,他需要企业实施以人为本、按劳分配的管理制度,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号召实施人本管理,即企业管理一定要以人为本。
一个公平的社会应该是劳有所得、劳有所值、不劳不得、多劳多得。
一个员工劳动了,就应有所得,多劳了,就该多得,他凭什么要奉献自己的劳动和付出?只要是他劳动了,多做了,付出了,企业就该付给员工应得的报酬。
这符合人们择业时的心理诉求,有利于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也有助于将企业发展和个人价值的实现有机结合起来。
企业不要员工的无私奉献能够为企业的发展铸就良性循环。
第二,当今社会是一个崇尚个性的时代。
个性并不仅仅是个人诉求的伸张,同时也是企业发展的需要。
苹果公司的产品广受消费者的好评,市场占有率扶摇直上,将手机大佬硬生生拉下马,靠的就是他独特的工艺设计和不同的产品功能,这一切规功于职工的创新想法。
而这都是来源于其公司所施行的正确的激励机制,作为一个成功的企业,应该为员工提供一个能够干出一番事业的机会和平台以及相应的激励机制。
特别是进入21世纪,新生个人、个性张扬、个人主义成为时代的潮流。
而我们的国家也由计划经济过渡到市场经济,国家经济政策也由藏富于国变为藏富于民。
许多财富早已转移到企业或个人手中,许多私企个人早已成为实际的资本家;而即使是国营企业,企业高管高薪也早已不是新闻。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你还要你的员工奉献,还要无私或勇于奉献。
那么员工的奉献又献给了谁呢?第三,如果企业一味的要求员工奉献,那这就是一种剥削。
从心理学角度看,马斯洛的人格需求层次理论把人的需求由低至高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五个层次。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的需求层次越来越高。
人的发展也越来越充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弘扬奉献精神,在奉献中成就无悔誓言"泥巴裹住裤腿,汗水湿透衣背。
我不知道你是谁,我却知道你为了谁。
为了谁,为了新的生活,为了春天大雁归,
满腔热血唱出青春无悔,望穿天涯不知战友何时回。
你是谁,为了谁,我的战友你何时回。
为了谁,我的兄弟姐妹不流泪。
谁最美,谁最美,我的乡亲,我的战友,我的兄弟姐妹。
"
一首老歌,能给人超脱时代的感动;一份感动,能创造人间壮丽的辉煌。
同志们,当你因为痛苦而感到无助的时候,当你因为寂寞而感到孤独的时候;当你因为家庭陷入困顿而感到手足无措的时候,当你因为迷路而在风雨交加的漆黑荒野里饥寒交迫的时候,一声问候,一个鼓励,一双大手,一颗真心,一份关爱都可以驱散笼罩在你心头的阴霾,都可以滋润你将要枯竭的心灵。
“高尚是高尚者的通行证,卑鄙是卑鄙者的墓志铭”,高尚者因为奉献而高尚着,卑鄙者因为索取而卑鄙着。
在奉献与索取之间,我们见证了人格魅力的升华与永恒,也见证了人格品性的堕落与卑微。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奉献就像和煦的春风,吹的神州大地处处和谐;奉献就像温暖的阳光,照的华夏儿女个个幸福。
当前,全国全党都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在为构建和谐社会而努力奋斗。
在追求科学发展,追求和谐理念的社会大环境下,我们所倡导的奉献精神,就像是当前激烈碰撞的多元化思潮、多样性发展模式间的润滑剂和调和剂。
正是因为有了奉献精神,人才越发显得高尚,人的心灵才越发显得纯洁,社会才在个体的和谐中越发显得和谐。
大家看,奉献何等的重要啊。
所以说,今天我要讲的题目就是:弘扬奉献精神,在奉献中成就无悔誓言有的同志可能会有这样的疑问:市场经济条件下弘扬奉献精神是不是过时了?前段时间我给同志们进行服务人民优良传统教育时,有的同志就存在这样的疑惑:我们为人民服务,可是谁又为我们服务呢?带着这些疑问,在这里我就三个方面和大家共同探讨一下弘扬奉献精神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何为奉献
1、奉献的概念
“奉”,在《现代汉语词典》里解释为“给,献给(多指对上级或长辈)”;“献”,在《现代汉语词典》里解释为“把实物或意见等恭敬庄严地送给集体或尊敬的人”。
“奉献”,应该是指“为人民做出贡献”。
所以我们所倡导的奉献精神,它和我们所提倡的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2、奉献的方式
因为社会分工的不同,所以不同职业在奉献的选择和角度上就会有所不同。
革命家的奉献方式可以归结为信仰型的:“一腔热血勤珍重,死去犹能化碧涛”;科学家的奉献方式可以归结为真理型的:“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地球”;文学家的奉献方式可以归结为拼命型的:“我的早晨,是从中午开始的”;而我们的奉献方式可以归结为两种:“为了新中国,冲啊”,这一类是保家卫国型的;“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这一类是服务人民型的。
虽然不同的阶层奉献的方式不同,但奉献精神的核心价值是一致的,都是在为国家和人民做贡献中实现社会价值。
第二个问题:为何奉献
奉献的目的是什么,也就是为何奉献的问题。
剥削阶级的国家机器是为了剥削阶级的利益服务的,他们的阶级局限性就决定了其奉献是狭隘和反动的。
而我们,是为无产阶级谋利益的,自身的先进性就决定了其奉献具有无私和群众性的特点。
1、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这是奉献精神的最高境界,也是老一辈革命家及所有仁人志士的终极理想。
毛泽东同志堪称奉献精神的典范,他把他的一生都献给了国家,献给了民族,献给了人民。
和他的一生的信仰与追求联系在一起的,还有他的六位亲人。
再回首那段峥嵘的岁月,我们除了对伟人的人格魅力深深地敬仰之外,更应该将伟人身上的奉献精神视为一种高尚的情操,一种高尚的道德追求,用这种高尚感染我们,鼓舞我们。
2、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这是奉献精神的豪迈之处,也是战火硝烟中将士视死如归的大无畏气概。
有人说,懂得为什么而战的人是不可战胜的。
奉献者之所以在战争年代甘愿抛头颅洒热血,在和平时期乐于走天涯戍边关,危急关头奋不顾身冲锋在前,就在于他们深知牺牲奉献的价值所在,就在于他们深知为何奉献。
记得一篇文章上写过,一位老军人说他内心失衡时常到烈士陵园去,在那里他可以寻到一颗颗丰盈而高贵的灵魂。
那种感受我也有过,置身于烈士陵园,墓碑无言林立,那种对人心灵的震撼压得我透不过气来。
因为躺在那里的大都是一些和我们同龄的人。
他们的生命永远停止在了那个如花的年龄上。
这些稚气未脱的年轻人履行了他们应该履行的义务,为国家奉献了爱,奉献了生命。
和平时期的军旅生涯是一种人生体验,是一种幸福,更应该是一种责任。
战争离我们并不遥远,当战争袭来的时候,我们是否可以担当起打赢一场战争的重任?“位卑未敢忘忧国”,当我们怀着这种豪迈的奉献精神投身于四化建设的时候,我们才能深切地感受到那份沉甸甸的责任。
第三个问题:如何奉献
1、要树立责任意识,增强奉献的光荣感
荣誉是一个人的第二生命,荣誉感光荣感直接和责任意识紧密联系在一起,必须通过责任意识的培养来筑就升华我们的光荣感和荣誉感。
对越自卫还击作战时老山前线的军人们喊出了“亏了我一个,幸福十亿人”的口号。
不真正身临其境,也许我们真的无法感受到那种无私的奉献精神。
正是因为有对祖国和人民的赤胆忠心,有对祖国和人民沉甸甸的责任感,这个口号才显得分外的质朴和实在,军人们浴血杀敌的气概才显得分外的恢宏和壮美。
去年我们在海拔3000多米的高山上,有的同志望着满眼的荒山对我抱怨说:“我们为什么这么辛苦地到这个鸟都不拉屎的地方来啊?”我把他们带到我们住的对面的山坡上,指着山坡上用石头摆成的巨大的“祖国万岁”四个字对他们说:“我们是报效祖国、胸怀理想的有志青年,没有我们在这里吃苦受累,哪能担负起新的历史使命。
这里条件虽然艰苦,环境相对恶劣,但我相信祖国和人民不会忘记我们,我们会因为服务祖国和人民而伟大,会因为被人民怀念而光荣。
”第二天,同志们就在“祖国万岁”的旁边摆出了“责任重于泰山,使命催人奋进”十二个大字。
也许只有在那种特殊的场合下,我们才能更深切地感受到“亏了我一个,幸福十亿人”这口号所承载和包含的一种责任,一种精神。
不负责任的逃避,是可耻的表现,也是一种懦弱的表现。
只有当我们把奉献作为一种责任,实实在在地把它弘扬出来的时候,我们才会感到一种履行责任的光荣感和使命感。
当前我们要履行和担负新的历史使命,如果没有一种责任意识,没有敢于奉献乐于奉献的精神品质,我们谈何担当使命,谈何铸就荣光和赢得尊严?
2、要树立岗位意识,发扬忘我的精神感
我经常听到大家抱怨说:“奉献谁不会啊,关键是我不知道应该如何奉献,找不到奉献的途径。
”这说明我们有些同志对奉献产生了误解,简单地认为奉献就该是开拓一些使人们乐于奉献的渠道,激发人们内心的奉献潜质,一个“希望工程”啊,一次“献爱心”活动啊等等,却忽略了立足本职岗位爱岗敬业就是最大的奉献行为这个最简单的道理。
爱岗敬业应该是我们现阶段大力倡导的奉献方式。
一方面爱岗敬业是最经常的奉献方式,倡导爱岗敬业具有广泛的基础;另一方面我们立足本职苦练本领具有更深远的现实意
义。
抗击非典斗争中,有媒体记者问钟南山院士:“你的政治观是什么?”他回答:“搞好我们的业务工作,以及做好防治疾病,这本身就是我们最大的政治。
”我想,这同样应当成为我们每个同志最基本、最现实的奉献观。
发扬忘我的精神,就是要把自己看作一粒种子,党把我们撒在哪里,我们就在哪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把自己看作一颗螺丝钉,党把我们拧在哪里,我们就在哪里闪闪发光,发挥作用;把自己看作一块砖,党把我们砌在哪里,我们就在哪里坚守岗位,毫无怨言。
只有这样,在每个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我们才会用平常的工作做出不平常的业绩。
3、要树立价值意识,追求人生的幸福感
大家知道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影响着每个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左右和支撑着人的行为指向。
无私奉献作为我们的核心价值所在,最典型的体现就是雷锋精神。
今天我们很多人是用一种怀旧的目光来审视这个早已远去的背影,其实我们更应该在追寻和缅怀历史中解答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今天我们构建和谐,奉献的是什么,追求的终极目标又是什么。
80年代解放军四医大的学生张华为救掉进粪池的老农光荣牺牲,曾引发了社会上关于价值问题的大讨论。
论战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当然按照商品的等价交换的原则而论,这个“交易”是完全不等价的。
但是人生价值毕竟不是商品经济条件下的物的价值的体现,张华和老农的关系绝不能简单地归结为物物的交换原则。
人生价值应该像天上的星星在暗夜里发散着璀璨的光芒,照耀着整个天宇。
就像星星点灯,可以点燃一个个迷失的灵魂,照着迷失的人归家的路。
一颗星就是一个希望,漫天的繁星却可以汇成一条亘古长流不息的银河,照亮整个宇宙。
所以说,人生价值不应该仅仅体现为个人价值,最重要的是社会价值的体现,看他为社会贡献着什么。
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假如我们一再地索取,却忘了回报社会的时候,我们是不是也应该像天上的星星呢。
无论你的能力有多大,用你的光芒努力地照耀周围,点上一盏心灵奉献的灯,为那些苦闷的灵魂,孤独的灵魂,无家可归的灵魂捎去一丝丝温暖。
这样在追求自我幸福的同时也会给别人带来幸福,这本身是件多么美好的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