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与内地饮食文化比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饮食文化看香港与内地文化差异
提要
独特的城市个性、品味和文化内涵,体现着一个城市卓然不群的风格与魅力。文化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凝聚起来的生活方式的总称。当固定的饮食习惯、饮食技巧和饮食观念形成后,便构成了一种亚文化。一个城市特有的文化,也是一种张力、吸引力、感召力和凝聚力,是无价的“无形资产”。有人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做生意,不再生意之中,往往在喝茶喝咖啡谈历史谈莎士比亚之后达成了协议。这便是文化的美丽与亲和力。而一个地区的饮食文化往往是一个地区文化的浓缩,一个地区饮食文化的流传与变迁往往也反映着这个地区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本文将通过对香港饮食特色及饮食习惯与内地的比较,揭示差异生成的原因。
关键词饮食文化文化差异文化融合
一、香港特色饮食文化
茶楼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香港中上环一带遍布着供应点心和茗茶的中式茶楼和二厘馆。因为茶楼客人差不多全是男子,所以茶楼名字多以“多男”、“得男”寓意开枝散叶的传统思想。早年的茶楼分为楼座和地厅,楼座的风景好一点,茶价是七厘,地厅的茶价是三厘六,二厘馆的茶价当然是二厘。三四十年代,茶楼竞争进入白热化,茶楼开始在晚上开设歌坛,表演粤曲。中式茶楼每天从清晨大约五时开始供应点心,到中午为止。战后,中式酒楼也开始兼营了茶楼的业务,供应不少新式点心。在经济飞起的八十年代,香港夜生活越来越繁盛,到了九十年代,部分酒楼开始供应夜茶服务。
茶楼文化中最值得一提的当数叹早茶。在香港, 一开始是叫作“上茶楼”或者“上酒楼”, 后来就叫了“去饮茶”, 慢慢“饮茶”就变成了上茶楼喝茶吃点心的代名词。香港的早茶,其实是一顿丰盛的早餐,远胜于内地匆忙、简易的早饭。香港人喜欢“叹早茶”,一壶靓差,几笼精致巧手的粤式点心,一顿早餐吃的如此惬意,难怪“港式饮茶”一直声名在外。
早年内地人认识港式文化是从喝早茶开始的,几辆放食品的小推车被上百人招呼着,便觉得这是吃早餐最热闹的地方。到了香港之后方知此乃“小巫”。香港大一点的酒楼食肆,上百道点心,数百位食客汇聚一堂不足为奇,到酒楼“等位“也是饮茶文化的一部分。不论工作日还是休息日,扶老携幼,呼朋唤友喝早茶成为香港一个和独特的文化现象。
茶餐厅
香港茶餐厅的出现是因为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二战后,香港逐渐出现了一些西式高级餐厅,但由于其收费昂贵,不太受市民欢迎。为了让普通市民能享受起西式食物,香港于是冒出了以低廉价钱享用西式食物为卖点的冰室、茶餐厅等食肆,并逐渐地受到香港人的欢迎。由此,香港的冰室和茶餐厅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港式茶餐厅”的特别之处就是其中既包含了英式文化影响下的西方饮食烙印,又十分原汁原味地保留了自古以来就是美食之地的岭南饮食文化的精髓,非中非西,非洋非土,价廉物美且老少咸宜。
茶餐厅已成为香港招牌,最伟大发明是闻名中外的“丝袜奶茶”。在香港有几十年的历史了。用不同的茶叶混合,用丝袜隔渣,冲出的奶茶,茶味和奶味都清晰可分,但两种味道又配合得天衣无缝。小吃方面,亦是从西方演变过来。不少传统茶餐厅,都具备自己的面包工场,制作各款咸甜面包糕饼,于早餐及下午茶时段推出,其中以“菠萝包”、“鸡尾包”、“蛋挞”及“纸包蛋糕”最受青睐,不少移居海外的港人,回港第一件事,很可能就是到其
心爱的茶餐厅享受一番。
茶餐厅作为大众食肆的代号,见证了香港大半个世纪的变迁,它充满着平民气息,承载着本土文化,给人一种“街坊”的亲切感。在香港的许多影视作品中,茶餐厅常常作为故事发生地。《古惑仔》中,茶餐厅就是那些酷哥们集会的地方,那些争地盘、打群架的主意就是在那里商量出来的。电影《二零四六》中的茶餐厅,墙壁已经斑驳,桌椅也都陈旧,但却因为电影蒙上了一层文艺气息。
兰桂坊
在香港,除了豪华酒店以外还有很多独立经营的酒吧。富有小资情调的兰桂坊、灯红酒绿的湾仔骆克道、流光溢彩的九龙尖沙嘴、都是酒吧集中的区域。名气最大、最富有特色的酒吧区,非兰桂坊莫属。
兰桂坊位于港岛中环皇后大道中的南侧。至今,整个兰桂坊区域已开设了超过50间酒吧消费场所。店名和装饰十分西化,洋溢着特有异国情调,被誉为香港特有的文化特区。每当夜幕低垂时,许多追求时尚的年轻一代喜爱到这里的迪斯科舞厅畅聚,也为小街增添了另一种独特而刺激的气氛。
兰桂坊的酒吧一直保留着欧洲酒吧和夜总会的风格。随着内地旅游业放开,到兰桂坊的内地游客日益增多,一些酒吧服务员开始讲普通话。
兰桂坊虽是香港白领出没之地,但消费并不昂贵。一杯鸡尾酒也不过二三十港元,一杯加冰的伏特加50元港币,酒吧还为所有客人免费提供花生、无花果等小食品。不过,在香港酒吧饮酒,与内地酒吧有很大区别,每次叫酒水,都要随即付费,一般还要付给酒吧服务员一定小费。兰桂坊几乎成了香港夜生活的代名词,各种风情餐厅、酒吧林立,是一个名不虚传的灯红酒绿的世界。
二、与内地饮食文化的差异原因及分析
(一)地理位置不同
影响生活方式的最基本条件是他们身处的自然环境或者风土,所以造成香港与内地饮食文化差异的首要原因就是地理位置。
香港滨临南海,地处亚热带珠江三角洲出海口,天气大多时候温暖湿润,食物材料海鲜河鲜丰富,邻近背靠着中华内地两广也物产丰富农产品供应充足,比邻东南亚,东南亚无论是稻米还是各种热带水果、海鲜都是很富足的。所以首先香港食物原材料很充足。比如香港人发明的杨枝甘露,就是一个带有东南亚特色粤式甜品,使用热带水果芒果两广著名水果沙田柚再加新潮粤式西米露糖水。另外,由于香港天气炎热潮湿,能够解暑的凉茶成为民间常用的中草药饮品。
(二)生活习惯不同
在香港,早茶顾客中最多的是60岁以上的老先生或老太太,其次是40岁以上的男士。老人一般会在早上五点就到酒楼开门,相熟的就会坐在一围,称为“搭台”,常年如此,很多座上客受伤都拿着一份当日的报纸。这些闲来无事的老人延续着百年来的习惯,一大清早便踱步到茶楼中,叫上一壶清茶,两件小点,或闲聊或阅报,将早上的大半时光有悠闲地打发。而内地人则喜欢周街或自家吃一顿家常简易早餐。
香港茶楼也是人们谋生的重要场所。各种各样的人们在茶楼里谈论着股票、楼市,交流着各种经济、商品信息。没有泡茶的本事,发财的机会也少很多。在生意场上,不进茶楼,是不会融入香港的商业社会的。另外,香港人喝早茶比较轻松地一个原因还在于它比较经济,消费不高,待客会友也不寒碜,而且茶楼的格调不一样聚集的人群也不同。情调比较高雅前卫的茶楼年轻人多,生意人则青睐氛围有利于谈买卖的传统经典的茶楼,老年人则钟情于普通茶楼。普通市民上得起,茶楼有利可图开得起,这一个良性循环的双赢局面,或许就是喝早茶得以长盛不衰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