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设计论文规范

合集下载

课程设计格式要求(共5篇)

课程设计格式要求(共5篇)

课程设计格式要求(共5篇)第一篇:课程设计格式要求课程设计(论文)报告的内容及其文本格式1、课程设计(论文)报告要求用A4纸排版,单面打印,并装订成册,内容包括:①封面(包括题目、院系、专业班级、学生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姓名、、起止时间等)②设计(论文)任务及评语③中文摘要(黑体小二,居中,不少于200字)④目录⑤正文(设计计算说明书、研究报告、研究论文等)⑥参考文献2、课程设计(论文)正文参考字数:2000字3、封面格式4、设计(论文)任务及评语格式5、目录格式①标题“目录”(小二号、黑体、居中)②章标题(小四号字、黑体、居左)③节标题(小四号字、宋体)④页码(小四号字、宋体、居右)6、正文格式①页边距:上2.5cm,下2.5cm,左3cm,右2.5cm,页眉1.5cm,页脚1.75cm,左侧装订;②字体:一级标题,小二号字、黑体、居中;二级,黑体小三、居左;三级标题,黑体四号;正文文字,小四号字、宋体;③行距:20磅行距;④页码:底部居中,五号、黑体;7、参考文献格式①标题:“参考文献”,小二,黑体,居中。

②示例:(五号宋体)期刊类:[序号]作者1,作者2,……作者n.文章名.期刊名(版本).出版年,卷次(期次):页次.图书类:[序号]作者1,作者2,……作者n.书名.版本.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页次.周数。

第二篇:课程设计格式要求设计管理福建工程学院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设计或者毕业论文要求课程设计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计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在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准确立题,并分析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对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系统训练和考察过程。

文章的撰写是学生学习和应用能力训练的过程,为加强对此项工作的指导和保证《课程设计》的质量,符合国家及有关行业(部门)指定的有关标准和汉语语言规范,同时便于同学们的排版打印,现对设计格式等作如下要求:一、要求:1、文字要求:文字通顺,语言流畅,无错字,不得请他人代写。

课程论文,课程论文格式

课程论文,课程论文格式

课程论文,课程论文格式课程论文格式大全篇一毛邓三课程论文格式一、字数不少于5000字,用A4纸单面打印。

二、论文正文之前须有150字左右、表达本文主要观点的[摘要],须有3-4个反映本文主题的[关键词],关键词之间要加分号。

都为宋体五号三、标题宋体四号,加粗;正文宋体小四,注释、页眉、页脚内容宋体小五。

页边距:上下各2.5CM、左右3.0CM,页眉、页脚2.0CM。

行距:固定值20。

四、页眉内容:班级号·学号·姓名、论文题目;页脚左边写手机、电话号码。

五、文章所引注释和参考文献(题注应放在当页页脚),请用序号带方括号的阿拉伯数字标注(如[1]、[2]…),注释放在文末。

(一)参考文献的类型标识:M-专著,C-论文集,N-报纸文章,J-期刊文章,D-学位论文;专著、论文集中析出文献用“A”标识;其他未说明的文献类型用“z”标识。

(二)参考文献文末注的格式:1.专著、论文集[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2.期刊文章[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3.报纸文章[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4,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A],原文献主要责任者.原文献题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献起止页码.5.译著[序号][原作者国别]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译者.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五、文章中的一级标题采用“一”,二级标题采用“(一)”,三级标题采用“1”的形式,不要用圈码(如①②…),以免与注释号相混淆。

六、电子版论文文件标题为:班级号·学号·姓名、论文题目。

1.专著、论文集[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例:[1]金国华.青年学[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1或1-5.2.期刊文章[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1]张三.虚拟生存的哲学反思[J].南京社会科学,2003,2:26-29.[1]张三、李四.现代性视野中的虚拟交往[J].清华大学学报, 2006,6:1403.报纸文章[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1]胡锦涛.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7-9-1(1).4.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A],原文献主要责任者.原文献题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献起止页码.[1]张三.主体间性: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新理念[A],[1]金国华.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探[C].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 .17-22 .5.译著[序号][原作者国别]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译者.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1][德]黑格尔,逻辑学[M].杨一之.北京:商务印书馆,1966.20 .篇二工程论文格式一、论文选题1、工程造价管理信息系统相关问题;2、工程项目管理与工程造价管理信息系统相关问题。

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或论文、设计报告)撰写规范

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或论文、设计报告)撰写规范

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或论文、设计报告)撰写规范说明书(论文)是体现和总结课程设计成果的载体,一般不应少于3000字,对文管类课程设计,要撰写一篇完整的论文(一般不少于4000字)。

说明书(论文)基本格式正文要求1.课程设计及文本结构内所有各项一律使用A4纸打印。

2.页面按上边距2.5厘米、下边距2.5厘米、左边距2.5厘米、右边距2.5厘米,每页38行(行间距是否为18磅)。

3.说明书的页眉用五号字设置,并在每页的右上角标清页号及全文的总页数。

4.论文正文字体要求:一级标题用二号宋体字加黑;二级标题用三号宋体字加黑;三级标题用四号宋体字加黑;四级标题用小四号宋体字加黑;正文用小四号宋体字(每页38行)。

2.说明书(或论文)结构及要求(1)封面由学院统一印制,到教务处领取(包括:题目、所在系、班级、学号、指导教师及时间等项,见附件1。

(2)任务书(3)摘要(仅适合于论文)摘要是论文内容的简短陈述,一般为100-300字。

关键词应为反映论文主题内容的通用技术词汇,一般为3-5个左右,一定要在摘要中出现。

(4)目录目录要层次清晰,要给出标题及页次,目录的最后一项是无序号的“参考文献”。

(5)正文正文应按目录中编排的章节依次撰写,要求计算正确,论述清楚,文字简练通顺,插图清晰,书写整洁。

文中图、表及公式应规范地绘制和书写。

正文应按照目录所定的顺序依次撰写,要求计算准确,论述清楚、简练、通顺,插图清晰,书写整洁。

文中图、表及公式应规范地绘制和书写。

(6)参考文献(资料)①期刊杂志:作者姓名:《所引用的文章的题目》,《杂志名称》,杂志出版年份,期号。

②著作:作者、编者姓名:《著作名称》,出版社名称,出版年份第几版。

课程论文写作规范及排版要求

课程论文写作规范及排版要求

课程论文写作规范及排版要求1、构成项目课程论文包括以下内容(按顺序):封面、内容摘要与关键词、目录、正文、注释、附录、参考文献。

其中“注释”与“附录”视具体情况安排,其余为必备项目。

如果需要,可以在正文前加“引言”,在参考文献后加“后记”。

2、各项目含义(1)封面:封面由论文题目、姓名、学号、日期等项内容组成。

(2)内容摘要与关键词:内容摘要是对论文内容的概括性描述,应忠实于原文,字数控制在300—500字之间。

关键词是从论文标题、内容摘要或正文中提取的、能表现论文主题的、具有实质意义的词语,通常不超过7个。

(3)目录:列出论文正文的一、二级标题名称及对应页码,附录、参考文献、后记等的对应页码。

(4)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部分。

正文的各个章节或部分应以若干层级标题来标识。

正文字数以5000~8000字为宜。

(5)注释:对所创造的名词术语的解释或对引文出处的说明。

注释采用脚注形式。

(6)附录:附属于正文、对正文起补充说明作用的信息材料,可以是文字、表格、图形、图像等形式,如调查问卷、访谈记录等。

(7)参考文献:作者在写作过程中使用过的文章、著作名录。

3、毕业论文格式编排(1)纸型及页边距毕业论文一律用国际标准A4型纸打印。

页边距为:上20mm,下7mm,左20mm,右15mm。

(2)版式与用字文字图形一律从左至右横写横排。

文字一律通栏编辑,使用规范的简化汉字。

除非必要,不使用繁体字。

忌用异体字、复合字及其他不规范的汉字。

(3)论文各部分的编排式样及字体字号①文头:封面顶部居中,3号宋体加粗,上下各空一行。

固定内容为“旅游企业业务流程再造课程论文”。

②论文标题:2号黑体加粗,文头下居中,上下各空两行。

③论文副标题:小2号黑体加粗,紧挨正标题下居中,文字前加破折号。

④姓名、学号、日期:名称用3号黑体,内容用3号楷体,在正副标题下居中依次排列,各占—行。

⑤内容摘要及关键词:排在封二或另起页,标题3号黑体,顶部居中,上下各空一行;内容用5号宋体,每段起首空两格,回行顶格。

课程论文要求

课程论文要求

课程论文要求经济与管理学院课程论文写作要求一、目的:通过课程论文的写作,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运用基本理论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引起学生对该门课程前沿理论和热点问题的关注,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理论素养和水平。

二、内容要求:与本门课程有关的理论和实践的前沿问题、热点问题、焦点问题,要求论点要正确,观点要明确,内容充实,论据要有说服力。

三、格式要求:论文由摘要、正文和参考文献三部分组成。

1、页面设置:纸张:A4;页边距:上下2.5cm,左右2.5cm;装订:一律左边装订。

2、封面:按学院的统一封面格式3.论文目录(1)“目录”两个字,要3号字黑体加粗且中间空两格并居中(2)目录内容为小四号字,行间距1.5倍。

(3)目录部分单独占一页4.论文(题目、撰写人、摘要、关键词、引言、参考文献),格式参照范文。

5.论文评分表四.装订顺序(按封面、目录、正文、评分表顺序)附:论文格式说明、范文注明及“课程论文评分表”。

经管院课程论文格式说明一、装订顺序(以下.4依序装订)1.论文封面2.论文目录(1)“目录”两个字,要3号字黑体加粗且中间空两格并居中(2)目录内容为小四号字,行间距1.5倍。

(3)目录部分单独占一页3.正文(题目、撰写人、摘要、关键词、引言、正文、参考文献、论文内容的必要附件)4.论文评分表二、注意事项1.各指导教师按学院规定的论文撰写格式及装订规范严格要求学生做好课程论文工作。

2.各指导教师课程论文成绩评定可参照学院《毕业论文评选标准》。

3.对不符合规范的论文必须要求学生进行修改。

4. 指导教师要严防学生论文抄袭。

5.课程论文可以不要英文摘要附:论文格式说明、范文注明及“课程论文评分表”。

三、下有论文格式说明及范文注明福建农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旅游学院)本科课程论文课程名称:______ _______专业年级: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学生姓名:_______________论文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_______指导教师:_________________月日论文格式要求说明1.摘要:约200字,不加诠释和评论的独立短文,高度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包括主要研究结果、结论等),应将研究意义等删去。

课程设计论文撰写格式规范

课程设计论文撰写格式规范

课程设计论文撰写格式规范一、一般格式和顺序1、封面:(1)题目:应能概括整个论文最重要的内容,具体、切题、不能太笼统,但要引人注目;题名力求简短,严格控制在25字以内。

(2)导师(3)学生姓名和学号。

2、扉页:中文扉页注明详细组内分工情况3、中文摘要:论文第一页为中文摘要,约800-1000字左右。

内容应包括工作目的、研究方法、成果和结论,要突出本论文的创造性成果,语言力求精炼。

为了便于文献检索,应在本页下方另起一行注明论文的关键词(3-5个)。

4、目录:应是论文的提纲,也是论文组成部分的小标题,其内容从第一章开始。

中英文摘要、主要符号表等前置部分不要放在目录里。

5、主要符号表:如果论文中使用了大量的物理量符号、标志、缩略词、专门计量单位、自定义名词和术语等,应编写成注释说明汇集表。

假如上述符号和缩略词使用数量不多,可以不设专门的汇集表,而在论文中出现时加以说明。

6、引言(第一章):在论文正文前,内容为:该研究工作在国民经济中的实用价值与理论意义;本研究主题范围内国内外已有的文献综述;论文所要解决的问题。

7、正文:是学位论文的主体。

写作内容可因研究课题性质而不同,一般可包括:理论分析、计算方法、实验装置和测试方法、经过整理加工的实验结果的分析讨论、与理论计算结果的比较,本研究方法与已有研究方法的比较等。

8、结论(最后一章):应明确、精炼、完整、准确,使人只要一看结论就能全面了解论文的意义、目的和工作内容。

要认真阐述自己的创造性工作在本领域中的地位、作用和意义。

应严格区分研究生的成果与导师科研工作的界限。

9、致谢:致谢对象限于在学术方面对论文的完成有较重要帮助的团体和人士。

(限200字)10、参考文献:只列作者直接阅读过、在正文中被引用过、正式发表的文献资料。

参考文献按文中引用标注的顺序放在论文结论后,不得放在各章之后。

11、附录:可以包括正文内不便列出的冗长公式推导;以备他人阅读方便所需的辅助性数学工具或表格;重复性数据图表;计算程序及说明等。

课程设计(论文)要求

课程设计(论文)要求

课程设计(论文)要求一、论文的组成1、封面:到光电学院主页上下载,黑体三号。

2、正文:包含中文标题、摘要(中文)、关键词(中文)、引言、正文、结语。

3、参考文献:必须是在课程设计中真正阅读过和运用过的,文献按照在正文中的出现顺序排列4、课程设计总结:包含对所做课程设计的心得体会和总结、评价,致谢等内容。

二、论文装订顺序:封面——任务书——正文——参考文献——课程设计总结——教师评阅表封面、任务书、教师评阅表到光电学院主页上下载,务必按顺序装订在论文里。

三、论文书写要求1、论文字数不少于3000字2、封面:黑体三号3、中文标题:小二号黑体加粗,居中4、摘要(小四黑体):要求对论文内容进行简短的陈述,字数一般不超过300字,用小四号宋体,行距1.5倍5、关键词(小四黑体):应为反映论文主题内容的通用技术词汇,3—5个,小四号宋体6、引言:简述本课题的意义、研究内容及其在国内(外)的发展概况;小四宋体,行距1.5倍7、正文部分:①排版格式:A4纸打印,正文用小四号宋体,上下左右各2cm,行距1.5倍。

②内容层次与字体、字号的要求:标题按1……,1.1………,1.1.1………的格式编写第一层次题序和标题用小二号黑体,题序和标题之间空两个字,不加标点第二层次题序和标题用小三号黑体,题序和标题之间空一个字,不加标点第三层次题序和标题用四号黑体字,题序和标题之间不空字,不加标点第四层次及以下题序和标题均用小四号黑体字标题以外的文字均用小四号宋体,行距1.5倍,所有英文与数字全部用Times New Roman 字体。

8、参考文献(5篇以上)根据正文中引用的前后顺序逐项著录,著录的顺序号应与正文中引用参考文献处的文字右上角[ ]中的序号一致。

著录格式如下:[1]竺可祯.物理学.北京:科学出版社,1973.56~60[2]王浩刚,聂在平.三维矢量散射积分方程中奇异性分析.电子学报,1999,Vol.27,No.12:68~719、课程设计总结写出自己在本次课程设计中的心得体会和总结、评价,致谢等内容。

课程设计论文撰写格式

课程设计论文撰写格式

课程设计论文撰写格式说明课程设计完成以后,要求写出课程设计报告,并将设计报告、源程序的电子版上交。

具体要求如下:一.使用A4页面,页面设置采用WORD默认设置。

二.正文使用宋体5号字,一级标题宋体4号字加粗,二级标题宋体小4号字粗,三级及更小标题用宋体5号字加粗,标题一律左对齐。

如:1 一级标题(题目)1.1 二级标题1.1.1 三级标题正文三.论文包括:(1)封面(正确、完整填写封面信息)(见附件)(2)正文(A4纸10页~15页)(3)附录:源代码清单四.论文正文部分应该包括以下部分:题目(一级标题)1. 系统分析(明确陈述说明课程设计的任务,强调的是系统要做什么)(二级标题)1.1 问题描述(三级标题)1.2 系统功能分析1.3 开发平台及工具介绍其他内容2. 系统设计1.1 系统总体结构设计1.2 系统各个功能模块详细设计及功能模块之间关系设计(包括功能结构图等)1.3 数据结构的设计(文件等)1.4 界面设计其他内容3. 系统实现主要功能模块的流程图及代码段片段。

注意:一定不要只是将全部代码贴上就完了。

4. 系统测试模块测试:测试各模块的测试系统测试:系统功能的完整测试说明:测试步骤为:<1>设计测试用例:包括输入数据,预期结果。

<2>实际运行程序得到:运行结果<3>分析预期结果与运行结果的异同得到测试结论。

5. 系统运行界面选取主要界面的截图和说明。

6. 总结每位同学单独写本次课程设计的总结和体会。

7.参考文献附录:代码清单(源程序清单和执行结果:清单中应有足够的注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根据微分几何中的曲面论,用两个变量就可以完全参数化一个二维曲面。

也就是,当一个粒子约束在曲面上运动时,只需要两个独立的变量就可以完全刻画粒子的运动。

…… ……
……发现规范相因子会自然出现在动能算符中。

THE OPERATOR ORDERING PROBLEM IN QUANTUM
to surface theory in differential geometry, the two-dimensional surface is parameterized by two variables. This is, when a particle moves on the surface, only two variables suffice to describe the motion of the particle. ……
……
Key words:quantum mechanics; operator ordering;
目 录
1 绪论.................................................................................................1 1.1 课题背景及目的.................................................................................1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2 1.3 课题研究方法....................................................................................3 1.4 论文构成及研究内容...........................................................................4 2 I 级叶/盘协调转子固有振动特性分析 (1)
2.1 基础知识 ………………..…………………………………………………………. .1
2.1.1 有限元法..................................................................................1 2.1.2 循环对称结构的分析方法 .......................................................... 6 2.2 I 级叶/盘转子振动特性的有限元分析 (7)
2.2.1 计算模型..................................................................................7 2.2.2 有限元计算结果及分析. (8)
3 I 级叶/盘转子错频方案的对比分析 (11)
……
3.6.2 动态响应的计算结果与分析 (36)
参考文献...................................................................................................14 附录.........................................................................................................16 附录A .................................................................................................16 附录B .. (17)
在叶轮机械领域,对一个实际的叶盘转子,错频是指由于单个叶片之间因几何上或结构上的不同而造成的其在固有频率上的差异[2]
3.1 多自由度系统的强迫响应分析
由前面的分析可知,响应分析在数学上是一个具有38个自由度的二阶线性微分方程的数值积分问题[3, 6-9]。

……
3.1.1 3.1.1.1 系统的运动方程 多自由度系统运动微分方程的一般形式为:…… (1)……
(2)……
3.1.1.2 微分方程组的数值积分
一阶常系数微分方程组的初值问题可表述为:…… 3.1.2 强迫响应分析前的准备工作
)
)(()
()(212
12
2ρρρρ++=
s s o A s A (3-1)
信噪比/dB
注:此图中的曲线对应关系与图2.1相同.
图1 部分相干解调与相干和非相干解调平均误码性能的比较
(a) 分布(b) 大小与色彩(c) 间距、大小与色彩均符合f/1规律图符合f/1规律图符合f/1规律图
图2.1 图案例
1-太阳模拟器;2-单管及31个PCM容器;3-气泵;
4-干燥过滤器;1-手动调节阀;6-孔板流量计;
7-空气预热器;8,9-调功器;10-空气换热器.
图3.1 单管换热系统流程图
表3-1 各组分lgB i值
序号
T=1100K T=2000K
组分lgB i组分lgB i
1
2
3
4
1
6
7
8
9
10
O2+
HO2
H2O+
N2+
H
OH
CO+
H2+
O
H2O2
1.26
1.26
4.76
3.97
3.14
3.29
3.26
2.14
2.30
1.62
HO2
O2+
H2O+
H
H2+
OH
O
N2+
CO+
CO2+
6.43
6.42
6.18
6.12
6.04
1.91
1.19
4.87
3.98
3.76
续表3-1 序号
T=1100K T=2000K
组分lgB i组分lgB i
11
12
13
14
11
CO2+
HCO*
N+
CH2O+
NO+
1.40
-0.47
-4.81
-6.91
-16.60
H2O2
HCO*
N+
CH2O*
NO+
3.09
0.24
-2.81
-6.13
-11.76 注:“+”表示重要组分,“*”表示冗余组分。

表3-3 压降损失计算结果Pa
换热器热边压降损失冷边压降损失
初级
次级
2974.37
2924.61
2931.12
3789.76
[1]刘国钧,王连成.图书馆史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79:11-18,31.
[2]Mao Xia, et al. Affective Property of Image and Fractal Dimension[J]. Chaos, Solitons & Fractals.U.K.,2003:V11 901-910.
[3]毛峡,
1923-1927
[4]毛峡.绘画的音乐表现[A].中国人工智能学会2001年全国学术年会论文集[C].北
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1:739-740.
[1]GB/T16119—1996,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6.[6]王明亮.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数据库系统工程的[EB/OL] .
/pub/wml.txt/9808 10-2.html,1998-08-16/1998-10-04.
[7]毛峡.情感工学破解‘舒服’之迷[N].光明日报,2000-4-17(B1).
……
[11]……
(若没有就不要此部分)
附录A 一维1/f波动数据和生成
clear all
close all
M = 2*216;
K = 1;
f = 1:M;
s = K*1./f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