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 关于《登高》一诗的诸多新解
杜甫《登高》及赏析详解
杜甫《登高》及赏析详解杜甫的诗歌以清新明丽、豪放感激著名。
他笔下的大自然显得格外美好,激发了读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其中杜甫的《登高》是一首极富代表性的诗歌,不仅表达了他对自然的崇拜之情,也表达了对自由的渴望和向往。
本篇文章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杜甫的《登高》进行详细的赏析。
诗歌背景与韵律杜甫的《登高》是在唐朝时期所写的,当时的国家局面十分动荡,政治腐败,军事风险,朝野人心惶惶,这首诗歌可以看作是杜甫对时代的反思和对未来的希望。
此诗篇用七绝抒发情感,每句仅有四个字,节奏紧凑、抑扬顿挫,非常具有韵味。
整篇歌词共四十个字,开头“风急天高猿啸哀”为写景,表现了大自然的嘈杂与疯狂,而后面如行云流水的语调将我们带入了“意恐迟迟归”的文化符号,尤其是最后一句“花开堪折直须折”,给人以深思和启迪。
文字意境自然景象的描绘杜甫用生动的笔法揭示出了自然景象的壮阔和咆哮:“风急天高猿啸哀”,用这一句话描绘风云变幻的场景,既表露出诗人内心的动荡和郁闷,同时也配合动物群体的狂热和悲鸣,将领悟人生的苦难和人性的高贵处理得如诗如画。
同时这一字句中的猿又是杜甫诗歌中经常出现的动物形象,形象鲜明,更增加了这行字的感染力和魅力。
内心的情感流露用“古登狂无定沿”这一行来描述诗人登山的过程,他一再超越自己,因为自然以及内在的力量不断提醒他自由和狂放的本质。
在“意恐迟迟归”的形象描绘中,诗人通过比喻的方法说出了自己不愿为奴隶般的追逐名利,而向往真正的自由。
这就是诗歌的力量,艺术意象的情感表达使人不禁思考自己所处的环境和处境。
对人生的呼喊在杜甫《登高》中,“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是诗人心中的情感渴望。
他在寻求自己内心自由的同时,也期望有同道中人,和自然的生命共勉。
他透过诗歌表达了自由、平等和亲情等珍贵的人性追求,对社会不公和自然破坏等现象发出了有力的抗议。
诗歌主题杜甫的《登高》主题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向往自由之情,另一个是对人生的呼喊。
高一语文必修三杜甫诗《登高》赏析
高一语文必修三杜甫诗《登高》赏析导读:高一语文必修三杜甫诗《登高》赏析杜甫是我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青年时代,和许多盛唐诗人一样,也有过“裘马轻狂”的漫游经历和“致君尧舜”的理想抱负,但他一生穷愁潦倒,遭遇坎坷,在感情上更能体验到下层民众的疾苦,因此他的诗歌不仅包含了丰富的时代内容、鲜明的时代色彩和强烈的政治倾向,而且充溢着眷顾祖国、同情民众、不惜自我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
特别是在安史之乱时期,杜甫目睹了唐帝国有由盛至衰的过程,对百姓的苦难更是感同身受,当初“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忆昔》)的所谓理想世界已经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万方多难”的时代,是“乾坤含创痍”“人烟眇萧瑟”(《北征》)的国土,是“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登岳阳楼》)的伤感,复杂的阶级斗争、民族矛盾以及统治阶级之间的内部冲突,不仅造成了生灵涂炭和国家的严重危机,也把杜甫卷入了生活的底层,使他的“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的政治抱负彻底破灭,于是他只能“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面对苍天来表白“济世敢爱死,寂寞壮士惊”(《岁暮》)的志向,抒发自己的身世之感和家国之悲,把自己忧国忧民的满腔赤诚写进诗歌,把自己的喜怒哀乐和历史的盛衰起伏紧密地结合起来,《登高》就是其中富有代表性的一首。
这首诗歌写于大历二年(767年)秋天,是杜甫寄寓夔州时所作。
诗人从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开始挈妇将雏,流浪漂泊,倍尝生活的艰辛,直到唐肃宗广德元年(763年)。
公元767年的时候,虽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是地方军阀为了争夺地盘,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又乘机而起,社会仍然是一片混乱。
这时,杜甫已经是一位漂泊受难、饱经沧桑的五十六岁的老人了。
他目睹了安史之乱给唐朝带来的重重创伤,感受到了时代的苦难,家道的衰败,也感受到了仕途的坎坷,晚年的孤独和生活的艰辛,心中百感交集,写下了这首慷慨激越、动人心弦,被称为“杜集七言律诗之冠”的《登高》一诗。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 杜甫《登高》美点赏析
人教版必修三备课文本解读:杜甫《登高》美点赏析【诗歌原文】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美点赏析】《登高》一诗是“诗圣”杜甫的晚年诗作,曾被选入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三,现在仍是部编版高中语文新教材必修(上册)第三单元的教读课文。
此诗被誉为“古今七言律诗第一”,我们无论是从章法、意象,还是从表达技巧等角度来赏析,都能感受到“旷代之作”的绝美。
一、章法布局之美从整体来看,《登高》一诗紧扣诗眼“悲”字来写。
诗的四联分成前后两个部分,前两联写景,后两联抒情,前面写登高之所见,后面抒登高之所感,层次清晰。
诗歌四联的起承转合非常明显,首联从细处、微观的角度起笔,写眼前所见的具体景物;颔联从大处、宏观的角度承接,所见之景为秋季的整体氛围;颈联由写景转入抒情,抒发内心的悲苦;尾联则为“合”,对悲苦的内容做了具体的补充。
起承转合平均分布在四联,让诗歌产生和谐的美感。
再品析诗歌的局部,前两联的写景句,不光是从微观到宏观,写出了层次,而且这两联四句,前后相互承接,其中一三句都是写山景,二四句都是写江景,真是绝妙之至。
在首联一二句中,诗人的视角也有变换,诗人在第一句中把视角放在“风急天高”的高远处,可算是仰视,第二句中把视角放在“渚清沙白”的低近处,可归为俯视,两句视角不同,俯仰之间,更加凸显层次之美。
接着看后两联的抒情句,同样很有章法。
颈联中的第五句从“万里”空间的角度立意,第六句是从“百年”时间的角度着笔,时空变幻,悲情四溢。
而尾联七八句,则是把个人生活多艰、国家民族多难的情感交织在一起,艰难苦恨白发添,贫病潦倒人生难,两句极尽悲苦。
和写景句一样,在抒情句中也讲究了交互承接,五七两句相承接,都是写悲苦;六八两句相承接,都是写多病。
因“悲”而“苦恨”,因“病”而“停杯”,前后承接的两句诗不光是角度一致,内容上也是紧密相连。
《登高》寓意诗解析
《登高》寓意诗解析在中国古代文学中,登高题材一直是一个重要的主题。
诗人通过描绘登高景色,表达自己对于人生、情感和社会的思考。
而《登高》这首诗更是被认为是中国诗歌史上的经典之作。
本文将对《登高》的寓意进行解析,旨在探讨该诗的主题及具体表达手法。
一、登高的象征意义《登高》这首诗以登山为主题,但它所传递的意义绝不仅限于表面的攀登行为。
从古代起,登高的意义就被赋予了一定的象征意义。
首先,登高可以视为超越自我的一种行为,它象征着个人对于心灵和精神的追求。
其次,登高也被用来表达对于宇宙之大和自然之美的敬仰与赞美。
同时,登高还可以被看作是对人生境遇的反思,表达对命运和现实的思考和探索。
二、自然景色的描绘《登高》这首诗通过精彩的描绘手法,将登高过程中所见到的自然景色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通过对山川河流、云雾和日月星辰的描绘,诗人使读者仿佛置身于登高的过程中,感受到大自然的壮丽和神奇。
这些景色的描绘不仅丰富了诗人的个人体验,也让读者有机会领略到登高背后所蕴涵的人文和自然之美。
三、内心境界的表达诗歌作为一种抒发内心情感的艺术表达形式,表达诗人的感情与思想是其核心所在。
在《登高》中,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自己对于人生的独特感悟。
他通过观察自然景色,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并从中领悟到了一些哲理性的道理。
通过对心境的抒发,诗人将自己的情感与读者产生了共鸣,引发了对于人生意义的深入思考。
四、诗歌的格律与韵律《登高》诗歌的格律与韵律也为诗的意义增添了一份美感。
该诗以五言古诗的形式呈现,既具有古代文学的特点,又让人感受到了韵律的流畅。
在诗中,每一句的字数都经过精心的安排,形成了一种和谐、舒缓的节奏感。
这样的格律与韵律更加凸显了诗中所蕴含的寓意和情感。
五、诗歌意义的延伸《登高》这首诗虽然是以描绘一次登山为主题,但它的意义远不止于此。
通过对于自然景色的描绘以及对内心境界的表达,诗人在《登高》中传递了生命的哲理和对人生的思考。
这种思考是对人生意义的探求,对命运和现实的思索,是诗人与读者共同的心灵碰撞。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 5《杜甫诗三首》《登高》主旨及写作特色简析
《登高》主旨及写作特色简析
一、中心主旨
这首诗通过登高所见的秋日长江景色,倾诉了诗人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伤时叹己的情怀。
诗人面对苍凉恢廓的秋景,想到自己流落他乡、年老多病的处境,故生出无限悲愁之情,诗人备尝穷困潦倒之苦,忧国忧民,使自己白发日多,再加上因病断酒,悲愁就更难排遣。
二、写作特色
1.行文富于变化,意境开阔。
本诗在写法上注意前后的变化。
首联着重渲染整个秋天的气氛,好比画家的工笔,形、声、色、态,一一得到表现;颔联虽也着重渲染整个秋天的气氛,但却好比画家的写意,只宜传神会意,让读者用想象补充;颈联表现感情,从纵(时间)、横(空间)两方面着笔,由异乡漂泊写到多病残生;尾联又从白发日多,抱病断饮,归结到时世艰难是潦倒不堪的根源。
这样,杜甫忧国伤时之情,便跃然纸上,使主题更为鲜明,意境更为开阔。
2.沉郁顿挫,含蓄深沉。
“沉郁”主要指情感的深厚、浓郁、忧愤、蕴藉,像这首诗将诗人万里漂泊、身体多病、客居异乡、孤独无靠的悲伤心情一起倾泻出来。
“顿挫”则包括语言的刚健遒劲、音调的铿锵有力、章法的曲折变化等。
这首诗不仅语言雄健有力,而且做到前后相对,句中自对,更显得节奏铿锵,富有音乐美感。
高一语文必修三杜甫《登高》诗歌赏析
高一语文必修三杜甫《登高》诗歌赏析高一语文必修三杜甫《登高》诗歌赏析高一语文必修三杜甫诗《登高》赏析杜甫是我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青年时代,和许多盛唐诗人一样,也有过“裘马轻狂”的漫游经历和“致君尧舜”的理想抱负,但他一生穷愁潦倒,遭遇坎坷,在感情上更能体验到下层民众的疾苦,因此他的诗歌不仅包含了丰富的时代内容、鲜明的时代色彩和强烈的政治倾向,而且充溢着眷顾祖国、同情民众、不惜自我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
特别是在安史之乱时期,杜甫目睹了唐帝国有由盛至衰的过程,对百姓的苦难更是感同身受,当初“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忆昔》)的所谓理想世界已经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万方多难”的时代,是“乾坤含创痍”“人烟眇萧瑟”(《北征》)的国土,是“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登岳阳楼》)的伤感,复杂的阶级斗争、民族矛盾以及统治阶级之间的内部冲突,不仅造成了生灵涂炭和国家的严重危机,也把杜甫卷入了生活的底层,使他的“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的政治抱负彻底破灭,于是他只能“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面对苍天来表白“济世敢爱死,寂寞壮士惊”(《岁暮》)的志向,抒发自己的身世之感和家国之悲,把自己忧国忧民的满腔赤诚写进诗歌,把自己的喜怒哀乐和历史的盛衰起伏紧密地结合起来,《登高》就是其中富有代表性的一首。
这首诗歌写于大历二年(767年)秋天,是杜甫寄寓夔州时所作。
诗人从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开始挈妇将雏,流浪漂泊,倍尝生活的艰辛,直到唐肃宗广德元年(763年)。
公元767年的时候,虽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是地方军阀为了争夺地盘,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又乘机而起,社会仍然是一片混乱。
这时,杜甫已经是一位漂泊受难、饱经沧桑的`五十六岁的老人了。
他目睹了安史之乱给唐朝带来的重重创伤,感受到了时代的苦难,家道的衰败,也感受到了仕途的坎坷,晚年的孤独和生活的艰辛,心中百感交集,写下了这首慷慨激越、动人心弦,被称为“杜集七言律诗之冠”的《登高》一诗。
人教版高二语文必修三古诗文《登高》鉴赏
人教版高二语文必修三古诗文《登高》鉴赏《登高》是杜甫很有名的七言律诗,被人誉为“古今七言律第一”,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人教版高二语文必修三古诗文《登高》鉴赏,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二语文必修三《登高》鉴赏一是遣词造句,极为精巧。
先看遣词,以首联为例,写天,用“高”字,时当深秋,天高云淡,晴空如海,登高仰视,愈觉迢迢无极;写风,用“急”字,因为台高,又值峡谷,故愈觉风大;写猿,用“哀”字,夔州一带,山高林密,每至晴初霜旦,常有高猿长啸,空谷传响,哀转不绝;写渚,用“清”字,深秋九月,潭寒涧肃,沙洲小渚,孤零冷落;写沙,用“白”字,风霜高洁,水落石出。
写鸟,用“回”字,风大水急则水鸟低飞盘旋。
用字遣词极其贴切。
“天高”“沙白”“猿啸哀”“鸟飞回”,这些又都是具有夔州三峡秋季特征的典型景物,捕捉入诗,不但形象鲜明,使人读了如临其境,而且所展示的境界,也极雄浑高远,饱含着诗人无穷的情思。
再说造句,四联句句押韵,皆为工对,首联两句,又句中自对,其中天、风,沙、渚,猿啸、鸟飞,天造地设,自然成对。
不仅上下两句对,而且还有句中自对,如上句“天”对“风”;“高”对“急”;下句“渚”对“沙”,“清”对“白”,十四个字,字字精当,无一虚设,用字遣辞,“尽谢斧凿”,达到了奇妙难名的境界。
尾联两句虽不全对,但句法布局却极整齐。
如“艰难苦恨”四字,在句法上是并列结构,在声调上却具有抑扬顿挫四声的特色,读时一字一顿;“潦倒”“新停”为双声迭韵,在声调上又有“上”“平”之分,故音节显得特别铿锵嘹亮,读时两字一顿。
“繁霜鬓”对“浊酒杯”,其声调的妙用,也在所谓“抑扬抗坠之间”。
可谓“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
读者密咏恬吟,就能在深沉重浊的韵调之中,体味出诗人颠沛流离的痛苦心情。
二是比兴互用,意境深远。
诗首先以“风急天高”的意象,“兴”起自己的感触。
天地虽然宽广,自己却在风急的情境下而无容身之处,只好自比为“猿”,而猿的哀啸,又是何等的沉重!第一句由“兴”而“比”。
《登高》杜甫古诗解析
《登高》杜甫古诗解析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他的作品涉及了社会、政治、人情万象等方方面面。
在他的作品中,有一首名为《登高》的古诗,深受人们喜爱。
本文将对这首诗进行解析,帮助读者深入理解其中的意境和情感。
《登高》是杜甫晚年创作的一首七绝诗,共四句八个字,描绘了作者登高仰望天空,思绪万千的景象。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分析这首诗的五大要点。
首先,诗中出现了“风飞沙”、“明月松间照”等自然景观的描绘,这些描写无疑增强了整首诗的写实感。
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巧妙地借用了自然界的景观来表达自己对于世事的深思。
飞沙和明月给人一种浩渺深远的感觉,可以联想到现实中的社会变迁和人生的无常。
其次,诗中出现了“美人如玉”、“忧国忧民”的表述,这些词语揭示了诗人的情感和思考。
作者将美人与国家民众联系起来,表达出对美好事物和社会状况的思考和关切。
这种抒发情感的手法在古代诗歌中很常见,也是杜甫的写作风格之一。
第三,诗中出现了“俱怀逸兴壮思飞”等表达意愿的句式,体现了诗人的志向和追求。
逸兴壮思飞的描述表明诗人立志脱离尘世的纷扰,追求高远的理想和境界。
这种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在杜甫的诗歌中经常可以看到。
然后,诗中还有“青天”、“两情若是久长时”等意象的运用,使诗句更富有张力和艺术感染力。
青天给人一种纯净、无限的感觉,取得了与自然景观的一种统一;“两情若是久长时”这句意象丰富的句子,则展现了诗人对情感的思考和对感情美好延续的渴望。
最后,诗中出现了“登高”、“忧从中来”的表述,这些句子使整首诗的主旨更加鲜明明确。
登高一词代表了诗人超然世俗的情怀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而忧从中来则折射出诗人对于现实问题的担忧和关切。
综上所述,《登高》这首杜甫的古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抒发情感、展现志向和追求以及运用意象等手法,表达了作者对于世事的思考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这首诗以其独特的写作技巧和深邃的思想内容,成为了唐代文学的经典之作,也是杜甫创作的一部份。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 5《杜甫诗三首》《登高》课文简析
篇目三 登 高
[本课考点提炼]
考点一
考点二
体会诗歌意境
理解诗歌内容
一、相关背景
这首诗是杜甫大历二年(767)秋在夔州所作。夔州位于长江
之滨、瞿塘峡口,以水急、风大、多猿著称。诗中抒发的不只 是诗人个人的不幸。当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
军阀们又乘隙而起,相互争夺地盘,造成社会动乱,民不聊生。
开始,通过合理想象,设身处地,把握意象的形态、声音、
色彩、气味的美丑、高低缓急、明暗、香臭等属性,并依人 之常情,由己及诗,对应推断诗中的感情基调与感情变化。
3. [对应考点二]根据提示,在横线处填上恰当内容。
宋代的罗大经曾说“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这 两句话十四个字中含有八层“悲”意:他乡作客,一可 悲; 常年作客 ,二可悲;寒秋作客,三可悲; 万里作客 , 四可悲;“百年”无为,五可悲; 身患疾病 ,六可悲;亲
三、行文脉络
1.诗歌首联写登高的所见所闻,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各 具有怎样的特点?写这些景物的作用是什么? [提示] 共写了六种景物:风、天、猿、渚、沙、鸟。分
别用“急”“高”“啸哀”“清”“白”“飞回”来描写
它们的特点。作用:渲染烘托出秋的特点,为后文抒登高 之感、写内心之愁作铺垫。
2. [对应考点一]诗歌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 来”为千古名句,试分析其表现了怎样的意境。 [提示] 此联从大处着笔,境界壮阔,融视觉、听觉于一
退出
朋亡散,七可悲; 孤独登高 ,八可悲。这种种的可悲,使
诗人倍感身世的凄凉。
4. [对应考点二]尾联中“艰难”“潦倒”二词形容的是国家 还是个人?“苦恨”二字如何理解? [提示] 既是国家,也是个人。客观上,“国破”与“家
《登高》唐诗解析
《登高》唐诗解析唐代著名诗人杜甫是中国文学史上影响深远的巨匠之一。
他的作品广泛流传,并以其深刻的思想、雄浑的语言和细腻的描写而著称。
本文将对杜甫的诗作《登高》进行解析,并对其内涵及艺术手法进行分析。
《登高》是杜甫晚年时期所作,以峨眉山为题材,通过描绘登高的过程表达了作者对逐渐衰弱的身体和败坏的社会现实的忧虑之情。
诗的前几句写峨眉山的高峻壮丽,展现了壮志豪情和向上的精神状态。
接着,杜甫通过"天地皆憔悴,何处觅余生"表达了他内心的忧伤和对逝去岁月的思念。
整首诗字数有限,却点出了杜甫壮志未酬的遗憾。
杜甫在《登高》一诗中采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使得诗意更加深远。
首先,他运用了对偶手法,如"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将人生与旅途相比,既表达了诗人的忧伤,又述说了人生的无常。
其次,他运用了夸张手法,如"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通过这些夸张形象描绘出恢弘壮丽的自然景观,配合上诗人内心的沉重,形成强烈的对比,使诗情更加深沉。
此外,《登高》诗中的意象也非常丰富。
如"巨峰如盖欲堕天",这句描述表现了壮美的山势,将山和天融为一体,展示了自然与诗人内心情感的统一。
另外,"云在青天水在瓶"的意象,形象地将云和水联系在一起,抒发了诗人对生活的畅想和对自然的倾慕。
这些意象让诗中的山水与人文景观相融合,充分展示了杜甫深邃的情感和对自然力量的肯定。
杜甫的《登高》不仅在形式上力求简练,同时也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思考。
诗人的悲凉心境与壮美景色相衬,表达了他对壮志未酬和逝去岁月的悲愁与忧伤。
整首诗抒发的是一种低沉的情志,正是这种情感的饱满表达和深刻内涵使得《登高》成为杜甫的代表作之一。
总而言之,杜甫的《登高》以其深入人心的思想、雄浑而凄美的语言、细腻的描写,使得读者在沉思中能够领会到作者对逐渐衰弱的身体和败坏的社会现实的忧虑之情。
通过对《登高》一诗的解析,我们不仅能够深度了解杜甫这位伟大诗人的创作风格和思想境界,也能够感受到他对人生和社会现实的思考。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 分析《登高》的思乡意象
分析《登高》的思乡意象杜甫《登高》在主题思想上是多面性的,既有对多病的痛苦,颠沛潦倒的哀愁,也有对萧瑟秋天的伤感,有对家国的思念,在这首诗当中,能够体现对家乡思念的意象,在这里就来挖掘一下。
诗人在首联营造了一个凄清哀绝的环境,“风急天高”是写环境之局迫,人在它面前显得非常渺小,同时也感觉非常渺茫,王勃《滕王阁序》就有“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的句子。
“猿啸”是写主体(诗人)之无奈,据史料记载,猿的意象在《全唐诗》中就出现过1500多次,巴蜀三峡地区自古多产猿猴,猿猴的鸣叫自然也就成为当地文化习俗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可见,三峡的猿声很早就进入当地渔歌,而其对应的情感也很明确,那就是悲伤。
“鸟飞回”描写了江鸟围着沙地盘旋,这一意象和陶渊明的“羁鸟恋旧林”有着殊途同归的思想,都是在写眷恋,在渺茫的环境之中,鸟儿只想回到故处,因为那里才是安全温馨的。
诗的颔联把个人的情感提升到普世的高度。
无边无际的树叶萧萧落下,象征着人生之秋,一片萧索。
可是,无论生活如何窘迫,生命中的许多事情(如生老病死、天灾人祸等)却如长江之水滚滚而来。
表达了诗人身处国难身处异乡的孤独与无奈。
诗的颈联开始直抒胸臆。
“万里悲秋常作客”是诗人为了格律用韵而作的倒装,正常语序是:悲秋万里常作客。
其意为:在这个悲凉的秋天我在离家万里之外的异乡常常作客。
作者漂泊异乡思念家乡的情感溢于言表,一字一泪,令人伤心。
“百年多病”已是十分凄凉,“独登台”无疑雪上加霜,诗人功业无成,在异乡过重阳节不是前簇后拥地游山,而是孤零零地登上望乡台,以这种境遇面对故乡,诗人怎能不感叹人生的无奈。
诗的尾联更是余味无穷。
“艰难苦恨繁霜鬓”是说生活之艰难,谢眺有诗云:有情知望乡,谁能鬓不变?(意为:有感情的人都知道怀念家乡,谁的黑头发能够不变白呢?)诗人说:在这艰难的时节思乡,让我的白头发越来越多!“潦倒新停浊酒杯”似乎也是在说诗人很穷,连浊酒都喝不上。
《登高》古诗解题
《登高》古诗解题登高,一首古老而充满哲理的诗歌,探讨了人生的意义和追求。
作者通过描绘登高的过程和登高后的感悟,表达了人类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价值的思考。
本文将对这首诗进行解析,探讨其意境和主题。
首先,诗人以“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的自然景象描绘出一个登高的场景。
这句描写以极简的文字传达了动态与静态的对比,给人一种急切奔放的感觉,同时表达了人们追求自由和追寻生活的渴望。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这些诗句将读者带入了一种辽阔开阔、自由自在的自然环境。
接着,诗人运用“临枫而独往,仰天而长啸”的令人心醉的抒情句,表达了诗人个人内心的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通过仰望天空和长啸,诗人以身心合一的方式去感受大自然的美妙,借以启发人们对生活的思考和追求。
这种对自然和人生的热爱可以使人们超越现实的局限,寻找到真正有意义的价值所在。
诗的最后两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在场景之外留下一种余音,使人对生活充满了无限的想象。
无边落木萧萧下,描绘了秋天树叶飘落的景象,象征着人生的无常和无常的自然规律。
而不尽长江滚滚来,则体现了生活永不停息的变化和体验。
整首诗以自然景观为背景,却触及了人类思考生命和命运的问题。
通过描绘外在世界的景象,诗人试图引起读者对自己内心的思考。
通过对这首古诗的解读,可以看出,诗人借用登高的场景,以自然景观为背景,深入探讨了人生的意义和美好的追求。
他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个人内心的体验,唤醒了读者对生活的思考和追求。
这首诗的意境深远,触动人心,也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作。
总结起来,《登高》是一首以登高行为为主线,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个人内心的感受,深入探讨了人生的意义和美好追求的古诗。
这首诗的艺术表现力和思想深度,使其成为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作。
读完这首诗,我们能够从中汲取到力量,激发出对美好生活的追寻和对人生的思考。
杜甫《登高》译文赏析及注释鉴赏
杜甫《登高》译文赏析及注释鉴赏《登高》是由杜甫所创作的,首联着重刻画眼前具体景物,好比画家的工笔,形、声、色、态,一一得到表现。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登高》的鉴赏,希望能帮助到大家!《登高》唐代: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登高》译文风急天高猿猴啼叫显得十分悲哀,水清沙白的河洲上有鸟儿在盘旋。
无边无际的树木萧萧地飘下落叶,望不到头的长江水滚滚奔腾而来。
悲对秋景感慨万里漂泊常年为客,一生当中疾病缠身今日独上高台。
历尽了艰难苦恨白发长满了双鬓,衰颓满心偏又暂停了浇愁的酒杯。
《登高》注释诗题一作《九日登高》。
古代农历九月九日有登高习俗。
选自《杜诗详注》。
作于唐代宗大历二年(767)秋天的重阳节。
啸哀:指猿的叫声凄厉。
渚(zhǔ):水中的小洲;水中的小块陆地。
鸟飞回:鸟在急风中飞舞盘旋。
回:回旋。
落木:指秋天飘落的树叶。
萧萧:模拟草木飘落的声音。
万里:指远离故乡。
常作客:长期漂泊他乡。
百年:犹言一生,这里借指晚年。
艰难:兼指国运和自身命运。
苦恨:极恨,极其遗憾。
苦,极。
繁霜鬓:增多了白发,如鬓边着霜雪。
繁,这里作动词,增多。
潦倒:衰颓,失意。
这里指衰老多病,志不得伸。
新停:刚刚停止。
杜甫晚年因病戒酒,所以说“新停”。
《登高》赏析杜甫的《登高》总体上给人一种萧瑟荒凉之感,情景交融之中,融情于景,将个人身世之悲、抑郁不得志之苦融于悲凉的秋景之中,极尽沉郁顿挫之能事,使人读来,感伤之情喷涌而出,如火山爆发而一发不可收拾。
如一般诗篇,《登高》首联写景,开门见山,渲染悲凉气氛。
诗中如是写到: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这两句都是动静结合,寓静于动中构造了一幅以冷色调着墨的绝妙的水墨画。
“风急天高猿啸哀”,一个“急”,一个“哀”字非常有代入感,使人立马进入作者所营造的令人忧伤的情境里不可自拔。
接着,苦闷情绪溢满于胸,无处排遣,诗人将其浓缩寄托于鸟的处境下,这样写道:渚清沙白鸟飞回,它构造的是一幅冷淡惨白的画面,“渚”是“清”的,“沙”是“白”的,“鸟”是“飞回”的,在一片萧瑟肃杀的荒无人烟的“渚沙”之中飞舞盘旋,可见其孤独,不禁令人想起“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的凄凉感,悲哀之情油然而生。
杜甫《登高》及赏析详解
杜甫《登高》及赏析详解杜甫《登高》及赏析详解成语故事是我国历史的一部分,成语是历史的积淀,每一个成语的背后都有一个含义深远的故事,是我国几千年以来人民智慧的结晶。
其特点是深刻隽永,言简意赅。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杜甫《登高》及赏析详解,希望对大家有帮助!登高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作者简介:杜甫(公元712—770),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唐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祖籍湖北襄阳;其祖父杜审言为唐初著名诗人。
杜甫三十五岁以前读书与游历。
天宝五年(公元746年)到长安应考科举,因李林甫把权弄奸,故而落第,十年后才获得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小职;终生未成进士。
因曾久居长安城南少陵,故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
安史之乱时,长安沦陷,他只身前往武灵(当时唐肃宗在武灵即位),途中被叛军所俘;脱险后,授官左拾遗。
第二年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
乾元二年(公元759年)弃官西行,流离转徙到达四川,定居成都。
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有“杜工部”之称。
晚年举家东迁,途中留滞夔州二年;出峡后在湖北、湖南一带漂泊。
58岁时病死于湘江一只船上。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的动荡、政治黑暗和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其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奉为“诗圣”。
杜甫善于运用古典诗歌的许多体制,并加以创造性地发展。
他是新乐府诗体的开路人。
他的乐府诗,促成了中唐时期新乐府运动的发展。
他的五七古长篇,亦诗亦史,展开铺叙,而又着力于全篇的回旋往复,标志着我国诗歌艺术的高度成就。
杜甫在五七律上也表现出显著的创造性,积累了关于声律、对仗、炼字炼句等完整的艺术经验,使得这一体裁达到了完全成熟的阶段。
杜甫和李白齐名,世称“大李杜”。
杜诗的风格沉郁顿挫,语言、篇章富于变化,讲求炼字炼句。
其诗兼备众体,除五古、七古及五律、七律外,还写了不少排律、拗体。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 《登高》情感意蕴的分析
高中语文教学设计/教案《登高》情感意蕴的分析在诗歌史上,关于登高的题材内容是非常丰富的,诗人在登高的题材中或借抒发闺阁之音,或登高怀古,或表现战乱时代民族社会苦难的忧患和个体理想的压抑苦痛,作为登高诗的名篇——杜甫的《登高》的情感是什么呢?关于《登高》所包含的久客思乡、老病悲秋的情感内容,向来没有大的争论。
但在具体分析中,仍然有些值得珍视的意见。
首先,此诗的格调不是悲哀,而是悲壮。
萧涤非认为此诗“虽是一首悲歌,却是‘拔山扛鼎’式的悲歌。
它给予我们的感受,不是悲哀,而是悲壮;不是消沉,而是激动;不是眼光狭小,而是心胸阔大。
”他从总体上准确地把握了此诗的情感、境界。
罗宗强则解释了悲壮感形成的原因在于壮伟的景物描写。
其次,此诗意欲表达的,不是一时之简单咏叹,而是一生之复杂感慨。
陶道恕说:“诗到此已给作客思乡的一般含义,添上久客孤独的内容,增入悲秋苦病的情思,加进离乡万里、人在暮年的感叹,诗意就更见深沉了。
”葛晓音则更加明白地指出颈联将“这种种人生最凄凉的境况都集于一身”,“这一联是总结诗人毕生的悲秋之苦”。
这当然就不是即景抒情,而是将一生中所蓄积的一腔悲愤都喷薄而出了。
再次,诗人的自我形象是孤傲的。
章培恒、骆玉明主编的《中国文学史新著》认为杜甫“绝不向环境与命运屈服:‘百年’句象征性地突现了在漫长的时间、广漠的空间里他那高居于凡庸之上的虽则是病弱的孤傲身影。
”因为暮年多病而强登高台这件事本身就体现出一种兀傲的精神,而在无边落木和不尽长江的映衬下,诗人的形象正如陈子昂在《登幽州台歌》中自我刻画的那样,孤独和骄傲、渺小和伟大是结合在一起的。
最后,此诗包含丰富的哲理意味。
这可以分两层来看。
第一层是伤逝之叹。
陈贻焮说“颔联写落木无边、长江滚滚,悲秋、伤逝之叹固深”。
所谓“伤逝”,就是“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杜甫见叶落水流而感慨盛唐的繁华、个人的壮年都无情地消逝了,一切都不能停驻。
第二层是永恒之思。
葛晓音承接陈先生的话题,进一步点明:“秋气是那样无情,催促着注定要消逝的事物快速逝去”,而“宇宙和生命又是永恒的,正如这长江水不停地流去,却永远也没有流尽的时候。
高中语文 2.5《杜甫诗三首》杜甫《登高》注释和赏析素材 新人教版必修3
杜甫《登高》注释和赏析登高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注释】:1、渚:水中的小洲。
2、回:回旋。
3、百年:犹言一生。
4、潦倒:犹言困顿,衰颓。
5、新停:这时杜甫正因病戒酒。
【简析】:这首诗是大历二年(767)年杜甫在夔州时所作。
萧瑟的秋天,在诗人的笔下被写得有声有色,而引发出来的感慨更是动人心弦。
这不仅由于写了自然的秋,更由于诗人对人生之秋所描绘的强烈的感情色彩。
颔联状景逼真,是后人传诵的名句。
颈联两句,十四个字包含了多层含意,备述了人生的苦况,更令人寄予强烈的同情。
古人有农历九月九日登高的习俗,这首诗就是唐代宗大历二年(767)的重阳节时诗人登高抒怀之作。
此时杜甫寓居长江畔的夔州(今四川省奉节县),患有严重的肺病,生活也很困顿。
全诗通过对凄清的秋景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年迈多病、感时伤世和寄寓异乡的悲苦。
诗篇前四句描写登高闻见之景。
首联连借风、天、猿、渚、沙、鸟六种景物,并以急、高、哀、清、白、飞等词修饰,指明了节序和环境,渲染了浓郁的秋意,风物具有鲜明的夔州地区特征。
这两句不仅是工对的联语,而且句中自对,如“天高”对“风急”,“沙白”对“渚清”。
句法严谨,语言锤炼,素来被视为佳句。
颔联前句写山,上承首句;后句写水,上承次句。
写山为远望,写水为俯瞰。
落木而说“萧萧”,并以“无边”修饰,如闻秋风萧瑟,如见败叶纷扬;长江而说“滚滚”,并用“不尽”一词领起,如闻滚滚涛声,如见湍湍水势。
两句诗,无论是描摹形态,还是形容气势,都极为生动传神。
从萧瑟的景物和深远的意境中,可以体察出诗人壮志难酬的感慨之情和悲凉心境。
诗篇后四句抒发登高所生之慨。
颈联上句写羁旅之愁。
“常作客”,表明诗人多年漂泊不定的处境;“万里”,说明夔州距离家乡非常遥远,是从距离上渲染愁苦之深;“悲秋”,又是从时令上烘托悲哀之重,“秋”字是在前两联写足秋意后,顺势带出,并应合着“登高”的节候。
高中语文:深度解读《登高》悲秋思想
深度解读《登高》悲秋思想杜甫的一生可以说是遭遇坎坷,仕途不顺,生活贫困。
《登高》一诗,就是杜甫晚年流落夔州重阳节登高所做。
诗人在四川失去依靠,漂泊到夔州,此时已经五十六岁,垂垂老矣。
由于诗人已经饱经风霜,经历战乱,加上他患难与共的朋友李白等人离世,流落他乡,举目无亲,世乱年衰,日暮途穷,令人不能卒读。
诗的前两句写登高所见所闻,紧扣住一片秋色。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由写秋风迅急,秋气骤至开始。
用“风急”二字带动全联,六种物象:“风”“天”“猿”“渚”“沙”“鸟”,每一种物象用一字来形容:“急”“高”“哀”“清”“白”“回”。
这六个物象就像六个镜头,构成一幅凄凉的深秋画面。
秋天到来,秋风突起,天高气清,秋气凛冽,寒霜始降,砭人肌骨。
感“风”之“急”,见“天”之“高”,听“猿”之“哀”“啸”都在揭示景物的荒凉,又以“渚”之“清”,“沙”之“白”与“鸟”之“飞旋徘徊”,来写暮秋的景物特色,进而构成暮秋荒凉苍茫的典型环境。
因台高,觉其风大,所以说“急”;时当深秋晴空如晦,登高仰视愈觉其迢迢无极,所以说“高”;夔州一带,山高林密,“每至晴初霜旦,常有高猿长啸,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所以说“哀”。
它不像李白的“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全是欢歌笑语,不见半点伤心。
李白的好运,杜甫的潦倒天差地别。
沙洲小渚,孤零冷落,所以说“清”;风霜高洁,水落石出,白茫茫的沙滩历历在目,所以说“白”;风大则水鸟低飞盘旋,所以说“回”。
真可谓“绕树三匝,何枝可依”,“捡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鸟类也找不到栖身之地,何况人呢?颔联从大处落墨,扩展到万里秋色“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以“无边”二字展开“落木萧萧下”的画面,以“不尽”二字展开“长江滚滚来”的画面。
深秋风大,所以听落叶之“萧萧”;峡深流急,所以见波涛之“滚滚”;“落木”用“无边”形容,见其境界之阔大;“长江”用“不尽”形容,可见大江之无穷。
高中语文必修统编人教版教材解读〖登高教材解读〗
《登高》教材解读一、篇目在教材中的地位解读《登高》在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一中被安排在第三单元,与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和白居易的《琵琶行》放在同一课。
《登高》的讲解要紧扣教学目标和单元目标。
本单元是诗歌单元。
本单元属于“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基本主题是“生命的诗意”,在人文素养方面的基本要求是“感受古典诗词的魅力,体味古人丰富的情感、深邃的思想、多样的人生,激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提升审美情趣和审美品位,增强文化自信”;在阅读策略方面,提倡在反复诵读中感受、欣赏古代诗词独特的艺术魅力,进一步了解古代诗词在诗体方面的特点及艺术表达方面的特色。
本单元诗歌选取丰富多样,有古体诗有近体诗,有诗有词。
杜甫的这首《登高》是唯一一篇律诗。
这首诗歌是诗人抒发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感情之作,学习这首诗要善于把握景情交融的关系及诗人悲愁孤苦之情,并同当时战乱的时局联系在一起,深入感知诗中意境。
启发学生创造性想象,再现秋江广阔图景和抒情主人公形象。
通过再创意境,理解这首诗的思想感情和艺术特色。
主要遵循读诗、品诗、悟诗这一基本框架。
二、文本解读本诗是杜甫在大历二年(767年)秋寓居夔州时所作,为唐代七律诗中的名篇。
诗人通过重九登高所见、所闻、所感,描绘了大江边深远空旷的秋景,抒发了潦倒一生,年老多病,流寓他乡的身世之感。
这首诗的前半写登高闻见之景,用“风急”开端,一线贯穿。
首联所写是局部的近景,颔联所写为整体的远景,既有细致的刻画,又有粗犷的勾勒,远近俯仰,动静相衬,创造出形象鲜明、意境深远的画面。
后半写登高感触之情。
猿鸣悲哀,飞鸟回旋,树木凋零,长江流逝,时不我待,凡此种种,无不引起悲叹。
颈联是全诗重心所在。
宋代罗大经《鹤林玉露》称颈联为“十四字之间,含有八意”:“万里,地之远也;秋,时之惨凄也;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暮齿也;多病,衰疾也;台,高迥处也;独登台,无亲朋也。
”(乙编卷十五)尾联再做补充,以衰病愁苦的个人形象作为收束。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3 2.5《登高》诗歌鉴赏
诗歌鉴赏
全诗情景交融,浑然一体,中间虽有如 此丰富的内容,如此复杂的感情,但笔势却 一气直下,造成了一个既有变化又和谐统一 的艺术整体。
诗歌鉴赏
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落笔的角度 虽然不同,但都围绕着诗的中心பைடு நூலகம்—“悲 秋”。在写景之中,又有声(风声猿啼声) 有色(沙白渚清),有动(鸟飞叶落)有静 (沙渚),有局部景(首联),有整体景 (颔联)。而且一三两句相承接,都是写山 景;二四两句相承接,都是写江景。
诗歌鉴赏
在抒情上,颈联的“万里”与“百年”又与颔 联的“无边”与“不尽”相互应,从时空两处着笔, 由异乡漂泊写到多病残生;尾联从白发日多,因病 停杯,归结到时世艰难是潦倒不堪的根源。而且五、 七两句相承接,都是写悲苦;六、八两句相承接, 都是写多病。因“悲秋”而勾引起“苦恨”,因 “多病”而造成“停杯”。
诗歌鉴赏
全诗八句皆对。诗一开头就以对仗领起,对 得自然、工整,尾联两句的对偶中认为“苦”做 甚,是副词,与对句的“新”正好相对,“繁” 和“霜”是使动用法。这种结构上井然有序的排 列,不仅符合于美学上的所谓均齐,给人以一种 神清目爽对称的美感,而且使全诗曲折顿挫,在 抑扬有致的韵调中,表达出诗人需要抒发的感情。
诗歌鉴赏
同时诗中又多用双声迭字,旋律优美,大大加强 了诗的音乐美。如尾联“艰难苦恨”四字,在句法上 是并列结构,在声调上却具有抑扬顿挫四声的特色, 读时应一字一顿;“潦倒”、“新停”为双声迭韵, 在声调上又有“上”、“平”之分,故音节显得特别 铿锵嘹亮,读时应两字一顿。“繁霜鬓”对“浊酒 杯”,其声调的妙用,也在所谓“抑扬抗坠之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登高》一诗的诸多新解杜甫的《登高》一诗流传至今,文学价值甚高,作为高中语文课本里的必修科目,有些老师对其内容不免存在误读现象,本文从“渚清沙白”“鸟飞回”“潦倒新停浊酒杯”等三个关键点进一步探究,还原它的本真意义。
“渚清沙白”作何解杨万里在《诚斋诗话》里说:“唐律七言八句,一篇之中,句句皆奇,一句之中,字字皆奇,古今作者皆难之。
”既然杜甫号称“诗圣”,《登高》又号称“古今七言律诗第一”,那么,我们称它为一首“句句奇、字字奇”的千古奇诗,应当说得过去吧?奇怪的是,笔者翻遍杜诗各个选本,翻遍《唐诗三百首》各家对《登高》的注释,竟然找不到关于“渚清沙白鸟飞回”的确切解释!仇兆鳌《杜诗详注》,首先引述王褒诗“对岸流沙白”,其次引述《楚辞》“鸟飞还故乡”,然后释曰:“此联每句各包三景。
”此话固然没有错,问题在于:“渚清”何意?“沙白”何意?杜甫为什么要写这两个意象?得不到解答。
喻守真《唐诗三百首详析》此句无注,这能叫“详析”吗?朱东润主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就此无注,萧涤非《杜甫诗选注》仅注一句:“回,回旋。
”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学研究室《唐诗选注》也仅注一句:“渚,水中的小块陆地。
”顾青编注《唐诗三百首》注了两句:“渚,水中小洲。
回,回旋。
”管又清《唐诗三百首》(注解本)也注了两句:“渚,水中的小洲。
回,回旋。
”邓魁英、聂石樵《杜甫选集》注解稍详:“渚,水上沙洲。
在巫峡登高,故闻猿啸;下临长江,故曰沙洲白。
”萧涤非主编《杜甫全集校注》既称“注释详明,评论切当”,对于此句阐释理应最详尽,如下:渚,水中小洲。
回,回旋也。
巫峡多猿,鸣声甚哀,所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也。
“风急”二字紧要,猿哀、鸟回、落木萧萧、长江滚滚,皆从此生出。
汪灏曰:“风急天高,从大处写,从空际写,猿一物,从小处实处衬,七字中自为伸缩。
”又曰:“江上多洲,界画井然,曰清。
沙,渚旁水底之沙,秋水无尘,沙更明澈。
”“渚清沙白,大处写。
鸟字,无论众鸟、独鸟,皆从小处衬。
”仇注:“此联每句各包三景。
又杜诗:‘露下天高秋水清,空山独夜旅魂惊。
’句中亦含三折。
元人诗云:‘落日乱鸦红树老,断云孤雁碧天长。
’句法相似。
其写深秋景色,最为工肖,但语近悲凉,不如杜句之雄壮高爽也。
”细审以上列出的九条注释,最有用的自是最末一条,其中汪灏的《树人堂读杜诗》解释“清”“白”二字是:“江上多洲,界画井然,曰清。
沙,渚旁水底之沙,秋水无尘,沙更明澈。
”前人都未能解释明白,这是无疑的了。
理由一,王国维《人间词话》曰:“一切景语皆情语。
”杜甫给出“渚清”“沙白”“鸟飞回”三个意象,究竟要抒发他的什么情感?要么是前人没有想明白,因而缺少注释;要么是他们自以为搞懂了,因而不需要加注释,但其实并非真明白。
理由二,杜甫自称“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既然《登高》是一首奇诗,“清”“白”二字必定含有奥妙;前人已有的解释都太稀松平常,因而极大地浅化了、矮化了我们的诗圣。
理由三,每个意象并非孤立,而是彼此勾连,胡应麟称“一意贯穿,一气呵成”。
所谓“一意”,指各行诗、各意象的情感脉络很顺畅,如同古人书法的“行气”,讲究“笔断意连”。
若按前人已有的见解,首联与颔联之间的情感脉络就断掉了。
理由四,理解每个意象,必须围绕着、紧扣着“悲秋”主题来展开;脱离了它,甚至忘却了它,是没有意义的。
因此,前人给出的解释:“江上多洲,界画井然,曰清。
沙,渚旁水底之沙,秋水无尘,沙更明澈”,“下临长江,故曰沙洲白”等,均与“悲秋”主题无关,没有多大意义。
理由五,查慎行在《瀛奎律髓汇评》中评《登高》:“七律八句皆属对,创自老杜。
”“渚清”对“风急”,“沙白”对“天高”,若照前人的理解,则不成佳对矣!杜甫自称“老来渐于诗律细”,对于平仄、押韵、对仗,精细地琢磨过,偏偏千百年来学者心太粗,悟得不透!查阅《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对于“清”字有这么一条解释:“(形)凄清;冷清。
《小石潭记》:‘以其境过~,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据此,笔者给出“渚清”的解释:江上的沙洲一片凄清、一片冷清。
查阅《辞源》,对于“白”字有这么一条解释:“(形)空白,空无所有。
”笔者据此给出“沙白”的解释:沙滩上空无所有。
联系杜甫同期作于夔州的《秋兴八首·其三》,首联是“千家山郭静朝晖,日日江楼坐翠微”,据此我们不难判断,杜甫每天都要到江边高处的楼阁上转悠。
做学问的灵气来自飞动的想象力,我们试着想象一下,在写作“渚清沙白鸟飞回”时,杜甫脑海里存留着往日的江畔记忆;无风的晴日里,江渚、沙滩上鸥鸟翩飞,“沙暖睡鸳鸯”之类的;还有人的活动,行船(上行船须依靠纤夫的拉拽)、打鱼、捣衣……而今日呢?急风呼啸,落叶纷飞,成了一片凄凉景象:江渚上一片凄清,沙滩上空无所有!从“清”“白”二字的新解,我们可以看出诗圣杜甫惊人的遣词造句能力。
只有做这样的解释,才能切合全诗“悲秋”的主题。
“鸟飞回”:回旋还是回巢萧涤非主编的《杜甫全集校注》这样写道:“回,回旋也。
巫峡多猿,鸣声甚哀,所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也。
”由于笔者将“渚清沙白”做了全新的解释,因而相应地,末尾的“回”字也应该有全新的解释——回巢。
为什么要做此新解?梳理这句诗意可知:首先,既然江渚上一片凄清、一片冷清,沙滩上又是空无所有,那么鸟(不管是独鸟还是众鸟)又岂能顶着呼啸的急风而打着旋子?其次,解作“回旋”,对“悲秋”的主题有什么意义呢?第三,倘若将首句的“猿啸哀”看成“猿哀啸”之倒装,那么次句的“鸟飞回”就可视作“鸟回飞”之倒装。
于是我们豁然顿悟杜甫锤炼语词的良苦用心,不禁击节赞叹:前者写猿发出凄哀的啸声,后者写鸟扇动翅膀往巢里飞去,对仗得何其工整精妙!第四,将“回”解释为“回巢”,更可领会诗圣杜甫的诗心:人被无情的地心引力牢牢束缚住,不能像鸟那般自由自在地扇动双翅,衰病之翁杜甫只能徒生羡慕;鸟可以自由地飞回巢去,杜甫却只能“万里悲秋常作客”,这又是怎样的一种生命痛苦的有力反衬!“反衬”,可以起到心理上的强化效果,其明显的美学功能历来为艺术家所青睐。
杜甫就使用了反衬的手法:人们常说“客随主便”“客居他乡”,从中不难品出“客”字所具有的被动性和无奈感。
人作为万物之灵长,竟然不如小鸟能左右自己的命运,这是多么深沉厚重的哀伤啊!陶渊明在《岁暮和张常侍》中写道:“向夕长风起,寒云没西山。
厉厉气遂严,纷纷飞鸟还。
”《登高》写于一个急风呼啸、落叶萧萧的深秋日子,杜甫目睹了类似“纷纷飞鸟还”的景致,这才吟出千古奇句“渚清沙白鸟飞回”,可谓深含沉郁顿挫的情致韵味。
“潦倒新停浊酒杯”:莫忽视了“停”字对于此句,明末清初朱鹤龄在《杜工部诗集辑注》中释曰:“时公以肺病断酒。
”仇兆鳌引唐汝询《唐诗解》:“唐解:久客则艰苦备尝,病多则潦倒日甚,是以白发弥添,酒杯难举。
”可知此说由来久矣,而且占据主流学术观点后就一直无人批判质疑,以致因袭沿用到今天。
例如,管又清注解《唐诗三百首》于2013年问世,赫然写道:“当时杜甫因肺病戒酒。
”萧涤非主编《杜甫全集校注》晚一年问世,也这样注释:“潦倒,犹衰颓,因多病故潦倒。
《秋日夔府咏怀一首韵》所谓‘形容真潦倒’是也。
”笔者认为,杜甫在“形容真潦倒”中将“潦倒”用于描写形容,并不等于“潦倒新停浊酒杯”就该释作“时公以肺病断酒”和“因多病故潦倒”。
将二者简单地等同,而不提供充分的学术证据,显然欠妥当。
还是让我们回到原作,细审全诗。
首先,我们必须肯定一点:《登高》全诗八句,每一句、每个意象都紧紧围绕着“悲秋”的主题,塑造了一个“衰翁悲秋思乡”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缺少了对这个形象的生活窘迫的交代,无论如何是讲不过去的。
其次,既然《登高》是一首“句句奇、字字奇”的奇诗,在第六句已经出现“百年多病独登台”的描写,那么杜甫为何要在第八句中画蛇添足,再次重复这个意思呢?第三,美学上有个“多角度描写、多剖面欣赏”的原则,例如古希腊雕塑《断臂的阿芙洛蒂德》,雕刻家多剖面地刻画了爱神的媚姿,欣赏者可从各个剖面进行观赏,文学形象也是如此。
概而言之,《登高》抒发了作者的三重悲怀:一是“悲秋”,二是“悲国”,三是“悲己”。
在“悲己”这一项中,我们来理清杜甫是如何刻画自己苦况的:第五句“常作客”,交代他的漂泊苦况;第六句“多病”,交代他的病体苦况;第七句“繁霜鬓”,交代他的衰迈苦况。
那么第八句“停杯”,又交代他的什么呢?如此一排列,我们立即就可看出:无论如何,该写他的生计窘况!第四,杜甫强调自己“多病”,各家注释却撇开这个“多”字,径取其中一病(肺病)来解释他的“新停”之举,这难道不显得牵强甚至武断吗?第五,解作“以肺病断酒”还有一个不妥之处,试想:杜甫称自己“百年多病”,强调了两点:一是他的身体患有多种疾病,二是他患病已经有年头了。
那么,出于爱惜身体,出于养病需要,他理应“久停”罢饮才是呀,怎么可能是“新停”呢?由此可见,“以肺病断酒”来解释他的“新停”之举,委实牵强附会,殊欠妥当。
合理的解释应该是:生计潦倒,生活贫窘,没有钱买酒喝。
第六,律诗在平仄上讲究“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格套,“久停”的“久”字虽然是仄音,也是可以选用的。
假如杜甫确因肺病而戒酒,那么选用“久停”一词,不就更加贴切吗?当然,做此改动诗句会出现“犯孤平”的毛病,然而以杜甫的精湛诗技,解决它岂不是轻而易举的?第七,“潦倒”一词究竟如何解释为妥?考量这个问题时,我们必须联系上文提及的查慎行的评语:“七律八句皆属对,创自老杜。
”既然“艰难”与“潦倒”构成对仗的关系,那么前者指国事艰难的窘况,这是毋庸置疑的;与之对应,后者应指个人生活境况的窘迫不堪,这才是顺理成章的。
而个人生活的窘况,迎头碰脸的不就是他希望借酒浇愁,苦于手头缺钱吗?由此可见,将“潦倒”释作“生计潦倒、生活贫窘”,实在是再妥帖不过的。
概言之,从全诗来看,杜甫根本没讲自己的肺病与“新停浊酒杯”之间存在关联。
至于朱鹤龄,他实际上是思虑欠精细,做出了一个臆测性的学术误判,属一家之言而已;而且,他并没给出经考证得出的学术材料,难称稳妥的学术结论。
笔者将“潦倒”二字新解为“生计潦倒、生活贫窘”,整个诗句就释作:杜甫因生活贫窘,没钱买酒而怅然罢饮;倘若手里还有钱,那他绝不会顾及身患多病(含肺病),笃定要沽酒独酌,借浊酒来消愁解闷的。
这样一解释,欣赏《登高》就获得了一个新角度,岂不是大大地开启了这首奇诗的美学内涵吗?杜甫的《登高》一诗是杜甫的代表作之一,是文化的经典,历来为很多学者专家所研究,关于《登高》这一首诗的争议也是屡见不鲜,众说纷纭,不过这样可以激起更多的人投入更多的精力研究它,这集中体现了对宝贵精神遗产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