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生活第三单元知识点整理
政治生活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一、国家的基本常识1.国家的本质和根本属性是什么?我国的国家性质是什么?①国家的本质: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
国家的根本属性:阶级性。
②我国的国家性质(国体):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和本质是什么?人民民主的特点是什么?民主与专政的关系怎样?①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是对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对分子实行专政。
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②人民民主的特点:广泛性(民主权利的广泛性,民主主体的广泛性)和真实性(有制度、法律和物质的保障,人民权益日益得到充分实现)。
③民主与专政是辩证统一的:a.民主与专政相互区别、相互对立:民主适用统治阶级内部,对被统治阶级实行专政;b.民主与专政相辅相成、互为前提:民主是专政的基础,专政是民主的保障。
3.为什么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怎样坚持人民民主专政?①为什么坚持:a.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政治基石,坚持人民民主专政作为四项基本原则之一已被写入我国宪法。
b.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只有充分发扬民主,保证人民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才能调动人民群众投身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只有坚持专政,打击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才能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
②怎样坚持(新要求):扩大民主,依法治国,强化经济服务职能,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等。
二、公民的政治生活1.公民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是什么?①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基本内容)②参与社会公共管理活动③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根本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依统一)④关注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2.我国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和必须履行的政治性义务有哪些?①政治权利和自由: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监督权②政治性义务: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依法服兵役和参加兵民组织。
第三单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知识点总结
第三单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知识点总结第三单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知识点总结第三单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21、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设机关的法律地位和职权(1)、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广大人民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选举选出人大代表,由他们组成各级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决定全国和各级地方的一切重大事务,并由权力机关产生行政、审判、检察等机关,具体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的权力。
(此内容回答了人民如何行使国家权力,课本55页第一段)(2)、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地位和职权性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地位:在我国的国家机构中居于最高地位,其他国家机关都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并受它监督。
职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最高立法权、最高决定权、最高任免权、最高监督权。
(4)、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5)、地方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和职权: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它是本行政区域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本行政区域内的一切重大问题,都由它讨论决定,并由它监督实施。
22、人大代表的产生和职责(1)、人大代表的性质和法律地位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是国家权力的直接行使者。
(2)、人大代表的产生方法:均由民主选举产生,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乡、民族乡、镇的人大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全国、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大代表由下一级人民代表大会选出。
(3)、人大代表的义务:人大代表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依照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职权,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接受人民监督。
(4)、人大代表的权利:人大代表代表人民在国家权力机关参加行使国家权力,具体表现为提案权、质询权、审议权、表决权。
人教版九年级政治第三单元核心知识点梳理
第三单元核心知识点总结第六课参与政治生活1、人民怎样当家作主?(人民——人大代表——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权力机关)广大人民通过直接或者间接的方式选出代表,由他们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组成国家权力机关。
再由国家权力机关产生行政、审判、检查等机关,分别行使管理国家、维护社会秩序的各项权力。
2、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机关。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保证人民当家做主的根本政治制度。
※易混淆知识点比较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社会主义制度:我国的根本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①、地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地位最高,权力最大。
②、主要职权:修改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立法权;任免权;重大事项决定权;监督权。
③、全国人大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地位最高,权力最大;其他中央国家机关都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并受它监督;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要向它报告工作;可以对国务院及其各部门提出质询案。
4、依法治国:①、依法治国的地位: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在总结长期治国理政经验基础上提出的治国基本方略。
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②、依法治国含义: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
③、依法治国基本要求: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有法可依是前提,有法必依是中心环节,执法必严是关键,违法必究是必要保证。
④、依法治国目的:真正实现人民当家作主⑤、依法治国核心:依宪治国⑥、依法治国主体:广大人民⑦、依法治国重要环节:依法行政⑧、依法治国对公民提出了什么要求: 生活在法治国家里,人人都要自觉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梳理社会主义法制观念,学法尊法守法用法,依法维护国家利益,依法规范自身行为。
⑨、依法治国对国家机关的要求——依法行政:我国是一个法治国家,一切国家机关都是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组织和建立起来的,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都必须依法行使职权。
绝对精品: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易混易错知识点小结第三单元
【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易混易错知识点小结】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1.联系的特性: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条件性常见错误说法:①夸大联系的范围:如“任何事物之间都有联系/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有必然联系。
”联系具有普遍性,是指任何事物都处于联系之中,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相互影响制约作用。
②混淆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如“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认为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
”或是“自在事物的联系具有社会性。
”联系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事物的联系就其与实践的关系来说,分为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二者都是客观的,自在事物的联系在人类出现之前便已存在,故不具有社会性,而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人类实践的产物,具有社会性。
③“联系是无条件的。
”联系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联系是有条件的。
④“联系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所以人对事物的联系是无能为力的。
”人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状态,调整原有联系,建立新的联系,如人为事物的联系。
(这里注意,人为事物的联系一旦形成,便独立于人的意志之外,具有客观性。
)2.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常见错误说法:“整体和部分相互决定”或“部分决定整体”。
更正:整体决定部分,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3.整体与部分&系统与要素:常见错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就是系统和要素的关系。
”一定要强调“在一定意义上”,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就是系统和要素的关系,因为系统除了具有整体性,还具有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即层次性)等特性,所以当事物之间或一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呈现有序、优化组合的情况下,便是系统和要素的关系。
注意整体与部分功能之和存在下面三种情况:①1+1>2 ②1+1<2 ③1+1=2所以说整体功能不一定总是大于部分功能之和,只有部分合理优化构成整体,才能实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高二政治政治生活第三单元易错知识点(PPT)5-1
• 13、我国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国家政权组织形式。 • (注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政权组织形式。
实行民主集中制是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 和活动的最重要特点。) • 14、各级地方人民代表大会有制定法律的权力。 • (注意:各级地方人大有制定地方性法规的权力, 全国人大才具有有制定法律的权力。) • 15、政协具有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和政治协商的 国家职能。 • (注意:政协具有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和政治协 商的职能,但政协不是国家机关,不能行使国家 职能。)
• 4、中国共产党要依法行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 (注意:中国共产党是依法执政,政府同的阶级基础和
群众基础。 • (注意:各民主党派和中国共产党有共同的利益
和政治基础。中国共产党代表无产阶级和广大人 民的利益;各民主党派代表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 社会主义劳动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的利 益。) • 6、各民主党派和中国共产党是监督和被监督的关 系。 • (注意:各民主党派和中国共产党相互监督。)
体自然地分成或破碎后分成的部分:四角八~儿|碗摔成几~儿。④名瓣膜的简称。⑤(~儿)量用于花瓣、叶片或种子、果实、球茎分开的小块儿:两~ 儿蒜|把西瓜切成四~儿。 【瓣膜】名人和某些动物的器官里面可以开闭的膜状结构。简称瓣。 【瓣胃】名反刍动物的胃的第三部分,容积比网胃略大,内 壁有书页状的褶。反刍后的食物进入瓣胃继续磨细。也叫重瓣胃。 【邦】①国:~交|友~|邻~。②()名姓。 【邦交】名国与国之间的正式外交关系: 建立~|断绝~|恢复~。 【邦联】名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为了达到某些共同的目的而组成的联合体。邦联的成员国仍保留完全的独立主权,只是在军事、 外交等方面采取某些
动一种事物伴随着另一种事物一起存在(多指次要的伴随着主要的):~树|钛、铬、钴等常与铁矿~。 【伴声】名伴音。 【伴宿】动①〈方〉出殡的前一 天的夜里,亲属守灵不睡。②陪伴过夜。 【伴随】动随同;跟随:~左右,不离寸步|~着生产的大发展,必将出现一个文化高潮。 【伴同】动陪同;伴随: 去年他曾~我到过这里|蒸发;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自考:https:///zkdy/dy62.html ;和溶解的过程常有温度下降的现象~发生。 【伴舞】动①陪伴人跳舞:邀她去舞会上~。②从旁跳舞,配合演唱。 【伴星】ī名双星中较暗的一颗,围绕着主星旋转。 【伴音】ī名在电影和电视中配合 图像的声音。也叫伴声。 【伴游】①动陪同游览或游玩。②名指陪同游览或游玩的人。 【伴奏】动歌唱、跳舞或独奏时用器乐配合。 【坢】〈方〉名粪肥: 猪栏~|牛栏~。 【拌】动搅拌;搅和:给牲口~草|把种子用剂~了再种。 【拌和】?动搅拌:~饲料|饺子馅儿要~匀了。 【拌蒜】∥〈方〉动指走路 时两脚常常相碰,身体摇晃不稳:酒喝多了,走起路来两脚直~。 【拌嘴】∥动吵嘴:两口子时常~|拌了几句嘴。 【绊】(絆)动挡住或缠住,使跌倒或 使行走不方便:~手~脚|让石头~了一跤。 【绊脚石】名比喻阻碍前进的人或事物:骄傲是进步的~。 【绊马索】名设在暗处用来绊倒对方人马的绳索。 【绊儿】名绊子?:他一个~就把我摔倒了。 【绊手绊脚】妨碍别人做事;碍手碍脚。 【绊子】?名①摔跤的一种招数,用一只腿别着对方的腿使跌倒: 使~。②系在牲畜腿上使不能快跑的短绳。 【柈】[柈子](?)〈方〉名大块的劈()柴。 【湴】〈方〉名烂泥。 【靽】〈书〉驾车时套在牲口后部的皮 带。 【瓣】①(~儿)名花瓣:梅花有五个~儿。②(~儿)名植物的种子、果实或球茎可以分开的小块儿:豆~儿|橘子~儿|蒜~儿。③(~儿)量物
高中政治必修三 文化生活 第三单元复习资料 结构图 和知识点总结
汉字
见证
源远流长史书典籍
历程近代:衰微
现在:再创新辉煌(如何再创中华文化新辉煌?)
中华古代:辉煌历程
文化原因:包容性
文学艺术
独树一帜,独领风骚(独特性)
科学技术
博大精深一方水土,一方文化(区域性)
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民族性)(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关系?)
关系?
是什么?革命时期:延安精神、长征精神……
(1)含义: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所谓“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谐相处;所谓“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
(2)意义:这种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对外域文化的理解。
第七课我们的民族精神
1、(什么是中华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重点)
(2)中华名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
(3)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必要性:(重点)
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
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
(民族精神作为中华文化的精髓,具有凝聚和动员民族力量、展示民族形象的重要功能,已成为表明综合国力强弱的至关重要的因素之一。)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2、爱国主义:(1)、地位: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2)特点:爱国主义是具体的
(3)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
3、为什么要弘扬民族精神?
(1)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性:(重点)
新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四单元知识点考点归纳总结
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四单元知识点考点归纳总结第三单元勇担社会责任第六课责任与角色同在1.责任的含义是什么?责任是一个人分内应该做的事情。
2.责任来自哪儿?责任来自对他人的承诺、职业要求、道德规范法律规定等。
3.责任与角色有什么关系?①在社会生活的舞台上,每个人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②每一种角色都意味着承担相应的责任。
4.“责任你我他”体现在哪些方面?我对自己负责;他人对我负责;我对他人负责。
5.自己对自己负责表现在哪儿?有什么意义?(1)表现: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小到按时完成作业、为自己的一次约定守时,大到终身信守承诺认真做事,都是对自己负责任的表现。
(2)意义:只有对自己负责的人,才能使自己的潜能得到充分挖掘和发挥,才有资格、有能力、有信心承担起时代和国家所赋予的使命。
6.承担责任的代价与回报是什么?(1)承担责任不仅意味着付出时间、精力和金钱,而且意味着可能因为做得不好而受到责备,甚至受到处罚。
(2)承担责任获得的回报,既包括物质方面,又包括精神方面。
对我们而言,更重要的是精神方面的回报,如良好的自我感觉、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和赞许等。
7.如何作出合理的选择,担当应负的责任?在很多情况下,我们可以选择自己承担的责任我们既然选择了自立自强的人生,就应该有勇气凭借自己的经验和智慧,对承担责任的代价与回报作出正确的评估,作出合理的选择,无论怎样,我们一旦作出选择,就应该义无反顾地担当起应负的责任。
8.如何对待非自愿选择而又应该承担的责任?①虽然有些应该做的事情不是我们自愿选择的,但是我们仍然应该自觉承担相应的责任。
②我们往往无法改变自己在生活和工作中的位置,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对待应该做的事情的态度。
只要我们把它们当作一种不可推卸的责任担在肩头,不抱怨,不懈怠,全身心地投入,同样能够把事情做得很出色。
9.不言代价与回报地履行社会责任的表现是什么?有什么意义?(1)表现:在我们的周围,有许许多多履行社会责任却不计代价和回报的人。
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知识点归纳
第一部分:民主与法治1. 民主是什么?民主是一种政治制度,也是一种社会政治理念。
民主体现了人民的意志,通过选举和参与决策来实现国家的管理和治理。
民主不仅仅是一种政治制度,更是一种社会文化,是一种民众参与政治的权利和义务。
2. 法治是什么?法治是指以法律为核心,通过法律手段来规范政府权力和公民行为的一种社会制度和价值观念。
法治是现代社会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是保障人民权益、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保障。
3. 民主与法治的关系民主和法治是密不可分的。
民主制度是保障法治的重要途径,法治是民主制度运行的重要保障。
民主和法治相辅相成,互为基础,相互制约,实现政治稳定、社会和谐、国家长治久安。
第二部分:宪法与法律1. 宪法是什么?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律,是国家政治制度和国家根本组织法的总称。
宪法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基本原则,是国家最高法律。
宪法的制定和修法必须依照法定程序进行。
2. 法律是什么?法律是国家机关制定或授权制定的规范性文件,是国家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依法处理事务的依据,是法律关系的载体,具有普遍约束力和强制力。
3. 宪法与法律的关系宪法是最高法律的法律,是其他一切法律的总纲。
法律是宪法的具体化和实施化,是宪法的重要载体。
宪法和法律是一脉相承,相互衔接,相互制约,是国家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部分:公民权利与义务1. 公民权利是什么?公民权利是指公民依法享有的基本权利,包括人身权利、政治权利、经济权利、社会权利和文化权利等。
公民权利是国家赋予和保障的,是公民的合法权益。
2. 公民义务是什么?公民义务是公民依法应当履行的责任和义务,包括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义务,以及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法规规定的其他义务。
公民义务是公民应当履行的社会责任和法律责任。
3. 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公民权利与义务是相互对应、相互制约的。
公民享有权利的也要履行义务;履行义务的也要享有权利。
公民权利和义务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了公民的法律地位和社会地位。
高中政治《政治生活》知识点归纳
高中政治《政治生活》知识点归纳1、政治与经济关系:经济是政治的基础;政治反作用于经济,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政治是为经济服务的。
2、在阶级社会里,政治的实质是:阶级关系和阶级斗争,阶级性是政治的根本属性。
3、我们当前最大的政治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4、政治的核心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
5、发展社会主义XX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最根本的是:要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地统一起来。
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第一课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1、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本质上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
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
2、我国国家性质:是工人阶级领导的、国家性质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3、我国人民XX专政的特点:广泛性(表现在:XX主体和XX权利的广泛)真实性(表现在:有制度、有法律、物质保障和人民利益日益充分实现上)4、XX与专政的关系:辩证统一或对立统一对立:XX只适用于人民内部(统治阶级内部)。
统一:XX是专政的基础,专政是XX的保障。
XX的含义——指在一定阶级X围内(不是全民的),按照平等的原则和少数服从多数的XX是与专制相对立的一种国家制度。
(XX是相对的、具体的,不是绝对的)**不能说任何国家都有XX(XX制国家才有),但任何国家都有专政的职能。
专政——主要依靠暴力实行的统治。
5(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公民基本的XX权利,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政治权利(2)政治自由(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方式,是社会主义XX的具体表现)(3)监督权(包括批评权、建议权、检举权、申诉权、控告权)(1)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应展开把握)政治义务(2)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3)遵守宪法和法律(4)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6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指守法和司法上平等,没有特权。
立法上是不平等的)**指平等享有权利与履行义务——但不能说权利与义务是相同或一样的。
人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三单元知识点
第三单元融入社会肩负使命一、参与政治生活1、人民当家作主:我国一切权利属于人民。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机关。
2、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地位及职权:(1)地位: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2)职权:最高立法权、最高监督权、最高决定权、最高任免权。
4、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5、实施依法治国的要求:实施依法治国,前提是有法可依,中心环节是有法必依,关键是执法必严,必要保证是违法必究。
6、依法治国的核心:依宪治国。
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实行依法治国的根本依据。
7、宪法的法律地位: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8、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1)从内容上看,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2)从效力上看,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3)从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上看,宪法比普通法律更严格。
9、行驶监督权、建议权的渠道:可以通过人大代表或直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地方人大常委会反映;可以采用写信、发电子邮件、打电话、走访等方式向有关部门举报或反映;可以通过电视、广播、报刊等媒体进行监督。
10、正确行使政治权利: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正确行使,应该实事求是,以事实为依据,不能诬告陷害,不能贴大字报、聚众闹事。
11、履行政治义务:维护国家安全、保守国家秘密是公民应尽的义务。
二、关注经济发展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它的确立是由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决定的。
2、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公有制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3、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
4、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等,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快生产力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思想政治人教版高中必修1 经济生活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知识点
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个人收入的分配、财政与税收)什么是按劳分配?按劳分配是指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的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分配方式:按劳分配、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
按劳分配的原因:1)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
2)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要求。
3)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按劳分配的作用:1)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从而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
2)是对以往几千年来不劳而获的剥削制度的根本否定,是消灭剥削和消除两级分化的重要条件,它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发展,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原因: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是对市场经济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制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
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作用: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原则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
有利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
效率、公平、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含义分别是什么?效率是指经济活动中投入与产出的比率,它表示资源有效利用的程度。
公平是指收入分配的公平,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效率优先,实质是发展生产力优先,分配制度和分配政策要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为首要目标;兼顾公平,是指社会要将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使分配的结果能促使人们奋进,社会具有生机和活力。
效率与公平的关系:1.效率与公平具有一致性。
七下政治知识点总结三单元
七下政治知识点总结三单元第一单元:人权1. 人权的概念:人权是指每个人天生具有的、无需申请和授予的权利,包括生存权、发展权、社会权利、政治权利等。
人权是普遍的、不可分割的、不可剥夺的,任何国家和政府都应该尊重和保障人权。
2. 人权的内容:人权包括生存权、发展权、社会权利、政治权利等。
生存权是指人们有权利得到基本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食物、衣物、住所等;发展权是指人们有权利得到教育、医疗、文化等方面的发展;社会权利是指人们有权利参与社会生活,并享有社会资源;政治权利是指人们有权利参与政治生活、行使选举权、言论、出版、集会等权利。
3. 人权的历史:人权的概念起源于古罗马和希腊时期,但现代的人权思想则是在18世纪启蒙运动中产生的。
1948年联合国通过《世界人权宣言》,正式确立了现代人权的概念和内容。
4. 中国的人权保障:中国建国后,政府根据国情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逐步完善了人权保障的制度和法律保障。
现代中国的宪法中明确规定了人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包括言论、出版、信仰、集会等权利。
第二单元:民主与法治1. 民主的概念:民主是一种政治制度和价值观念,其核心是政权属于人民,人民通过选举、言论、集会等方式参与国家政治生活,保障人民的权利和利益。
2. 民主的形式:民主有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两种形式。
直接民主是指人民直接参与决策和管理国家事务;间接民主是指人民通过选举代表参与国家政治生活。
3. 法治的概念:法治是指国家和社会依法治理,即依据法律办事、依法行政、依法裁判,保障人民的权利和利益。
4. 民主和法治的保障:民主和法治是相辅相成的,民主制度需要依法治国,法治也需要民主的监督和制衡。
中国现代的宪法法律体系,以及人大代表制度、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等司法机构的建立,都是保障民主和法治的重要措施。
第三单元:公民道德1. 公民道德的概念:公民道德是指公民在社会生活中应该遵守的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包括守法、诚信、友善、勤劳、奉献等。
政治生活第三单元复习
2、党怎样做某一件事?
①践行执政理念:以人为本、执政为民;②完善执政方式; 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③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 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④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党 的执政能力建设;⑤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第三单元知识答题模板
知识点三:民族问题
1、如何处理民族问题,维护新型民族关系
应用例题
(2009山东高考文综29)环渤海地区包括辽宁、北京、天 津、河北、山东等五省市。在近代,该地区是列强侵略的重 点也是中国人民抗争最激烈的地区之一。新中国成立以后, 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这地区发生了历史性巨变。 材料:山东省将建设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作为融 入环渤海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举措,中国共产党山东省第九次 代表大会的决议和山东省十届人大四次套议审议通过的省 “十一五规划纲要,均捉出要加强该经济区的规划建设,山 东省人民政府组织相关学科领域的专家进行了大量研究论证, 并于2008年制定出台了《黄河三角洲高教生态经济匡发展规 划》 依据材料回答,该规划均确立过程体现了哪些政治生活 道理?( 5分)
③民主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④坚持以民主集中制为根本组织和活动方式
知识整合: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 有机统一
(1)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 治国的根本保证
(2)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 和核心 (也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特点) (3)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知识整合:关于宗教问题
1、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既保护公民信仰宗教的自由,又保护公同不信仰宗教的自 由。宗教信仰自由是宪法规定的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 2、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 3、政府依法管理宗教事务。 4、我国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5、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在集体中成长》知识点整理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在集体中成长》知识点整理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知识点整理第三单元在集体中成长第六课“我”和“我们”第1课时集体生活邀请我一、集体的温暖1.含义:集体是人们联合起来的有组织的整体。
一般来说,集体的联结度越高,个体感知到的集体温暖就越多。
我们每个人都有过集体生活的情感需要。
2.集体带给我们的温暖:(1)在集体中,我们希望被认可和接纳,得到尊重、理解和关爱,获得安全感和归属感。
作为集体的一员,我们也散发着自己的光和热,彼此传递关爱和温暖。
(2)当集体取得成绩、受到表彰或奖励时,我们可以体验到集体荣誉感。
这种荣誉感令我们骄傲、自豪,给我们温暖和力量,激励我们不断前进。
集体荣誉是集体成员共同奋斗的结果,是我们共同的荣誉。
二、集体的力量1.集体力量的来源:集体并不是成员的简单相加,而是有共同目标、分工明确的整体。
集体的力量来源于成员共同的目标和团结协作。
2.集体力量与个人力量的关系:个人的力量是分散的,但在集体中汇聚,就会变得强大;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通过优化组合可以实现优势互补,产生强大的合力。
借助这种合力,我们得以完成许多单凭一己之力无法完成的事情。
3.集体力量的作用:.集体的力量是强大的,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影响甚至改变一个人。
个人在集体生活中会自觉不自觉地产生与集体要求相一致的态度和行为。
集体有助于我们获得安全感和自信心,也有助于我们学习他人的经验,扩大视野,获得成长。
第2课时集体生活成就我一、在集体中涵养品格1.集体生活可以培养我们负责任的态度和能力。
在集体中,每个人有不同的角色,承担不同的职责;我们在认真做事的过程中体现自己的价值,体验责任感,做有担当的人。
2.集体生活可以培养人际交往的基本态度和能力。
集体生活可以培养人际交往的基本态度和能力。
在集体中,每个人来自不同的家庭,有不同的生活经历和性格特点,我们在交往中学会彼此接纳、尊重、理解和包容,学会友好相处。
政治生活第三四单元知识点总结
政治生活第三四单元知识点集锦1.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位:在我国的国家机构中居于最高地位,其他国家机构都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并受它监督。
性质: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职权:它行使最高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常设机关: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
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全国人大的部分职权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
3.人大代表的权利: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质询权人大代表的义务:(1)人大代表在自己参加的生产、工作和社会活动中,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
(2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
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接受人民监督。
4.我国的政体是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也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5.民主集中制地位: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的最重要特点。
含义: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制度。
表现:(1在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的关系上,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2)在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上,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司法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3)在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的关系上,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的职权,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6、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含义: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由人民选举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统一管理国家社会事务的政治制度。
地位: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优越性:(1)真正保障了人民群众参加国家管理,充分体现了人民的意志和利益,显示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鲜明的特点。
(2)它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它动员了全体人民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它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它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7、中国共产党性质: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九年级政治第三单元知识点整理全国通用
word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三单元知识点整理一、人民怎样当家作主1、我国人民是怎样当家作主的?①、在我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有权决定国家的。
②、我国人口众多、地域辽阔,人民行使权力要通过适当的方式。
这就是,广大人民通过的方式选出代表,由他们组成,组成。
再由产生、、等机关,分别行使、的各项权力。
③、和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机关。
,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何职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主要有:;;权;权,、、等都由它来选举或决定;权;权。
二、生活在法治国家里1、依法治国的地位:依法治国是的基本方略。
2、依法治国的内涵:是依照管理国家。
其中:依法治国的核心:。
依法治国的依据:。
依法治国的根本依据:。
3、依法治国的意义: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是的基本保证,是的重要标志,是建设,实现的重要保障。
4、依法治国的要求:⑴、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就是要、、、。
(基本要求)其中,是依法治国的前提,是依法治国的中心环节,是依法治国的关键,是依法治国的必要保证。
⑵、实行依法治国,要求一切国家机关按照的规定组织和建立起来,、和都必须依法行使职权,要求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必须。
⑶、实行依法治国,要求公民人人都要、、、,依法,依法。
5、实行依法治国,政府为什么必须依法行政?(或依法行政为什么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①、生活在法治国家里,人人都要和打交道。
②、政府能否自觉地依法行政,严格依法办事,直接影响到宪法和法律的、,直接关系到能否顺利实施,的宏伟目标能否顺利实现。
③、政府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政,使国家的公共管理活动依法进行,符合法律的规定。
三、治国安邦的总章程1、宪法的地位及其作用是什么?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是实行依法治国的根本依据,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2、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哪些根本问题?、和,我国的、国家的、公民的、的组织与职权、等都是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都只能由来规定。
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知识点+例题
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1、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原因:(1)生产决定分配,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2)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相应地就必然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2、为什么要实行按劳分配?必然性(原因):实行按劳分配,是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1)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
(2)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
(3)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意义:(1)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生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从而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
(2)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3、为什么要按生产要素分配?原因: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意义:(1)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
(2)这有利于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有利于增加居民收入、推动经济发展,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1、收入分配公平的含义: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大,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意义:收入分配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本内容。
2、我国如何实现收入分配公平?(1)根本:发展生产力,发展经济.(2)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证。
(3)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考点一: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设机关的法律地位(1)性质:是国家权力机关。
(2)人民代表大会可分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它们一起构成了我国国家权力机关的完整体系。
(3)全国人大地位:在我国国家机构中居于最高地位,其他中央国家机关都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4)全国人大常设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行使部分人大职权。
2.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3.人民代表的产生人民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由民主选举产生。
全国人大代表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组成人员,地方各级人大代表是地方各级权力机关组成人员。
产生方式有直接选举(县级以下:包括县)和间接选举(县级以上:不包括县)两种。
每届任期5年4.人民代表的职责(1)权利: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质询权;(2)义务: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接受人民监督。
5.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1)含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由人民选举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统一管理国家社会事务的政治制度。
(2)地位: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石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
(3)基本内容: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人大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由国家权力机关产生其他国家机关,依法行使各自的职权;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和活动原则等。
(4)民主集中制表现:①在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的关系上,人大代表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②在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上,人大是国家权力机关,其他国家机关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但它所决定的事不是自己直接去办,而是由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具体去贯彻执行。
③在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的关系上,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的职权,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的积极性。
(5)措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绝不照搬西方的政治制度。
坚定制度自信,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必须保证和发展人民当家作主,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
考点二:我国的政党制度1.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1)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不是自封的,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中国人民的历史性选择。
(2)是由它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的。
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①才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②才能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③才能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2.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和指导思想(1)性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的先锋队,同时是的先锋队。
(2)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3)地位: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4)指导思想: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5)执政理念: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要求:①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②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③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三好”“三发展”)3.不断完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1)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2)依法执政地位: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
作用:有利于保证党始终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重要体现:支持人民代表大会依法履行职能,使党的主张上升为国家意志。
关键:依宪执政与依法治国的关系(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的关系)法律是治国之重器。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实现这个总目标,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是一致的,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
(原因: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幸福所系。
)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略,依法执政是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
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依法执政的关键是依宪执政。
(3)中国共产党领导方式: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
4.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1)地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2)内容:①中国共产党和其它党派的关系: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是通力合作的友党关系。
②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
政治领导,即政治原则、政治方向和重大方针政策的领导。
③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④多党合作的根本活动准则:遵守宪法和法律。
⑤多党合作的重要机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简称政协)。
人民政协的性质:是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组织形式,是共产党领导的、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人民政协的职能:人民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职能,是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
(3)多党合作的意义: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它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文化和建设生态文明;它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它有利于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
考点三: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1.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是我国重要的国情之一。
各族人民共同开拓了祖国辽阔的疆域;共同发展了祖国的经济和文化;共同捍卫了祖国的独立和尊严;共同参加了推翻“三座大山”的革命,创立了新中国。
新型的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2.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1)基本原则:民族平等(各民族具有同等的法律地位,都依法平等地享有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权利,依法平等地履行应尽的义务。
)民族团结(重要性:民族团结、民族的凝聚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社会稳定的前提,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是国家统一的基础。
)各民族共同繁荣(由社会主义本质所决定的,是国家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2)关系:互相联系、不可分割。
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各民族共同繁荣特别是经济发展,是各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物质保障。
3.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了解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法制化进程(2)含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指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前提和基础),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条件)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核心内容)的制度。
(3)地位:我国的一项基本民族政策,也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4)自治机关: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民族自治地方分为三级: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自治旗)。
(5)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必然选择,是由我国的历史特点、现实情况决定的。
①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传统(历史特点)②”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点(现实情况)。
③各民族在长期斗争中形成了相互依存的民族关系(政治基础)。
4.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①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②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得以实现;③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④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蓬勃发展。
5.我国的宗教政策(1)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①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包括两方面:既保护信仰宗教的自由,又保护不信仰宗教的自由。
(宗教信仰自由是宪法规定的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是我国尊重和保护人权的重要体现。
)②依法管理宗教事物:一方面,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和宗教界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制止和打击利用宗教进行违法犯罪活动。
③我国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但支持宗教界在平等友好的基础上开展对外交往。
④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2)弘扬科学精神的举措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要遵循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以科学态度对待宗教;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对人民群众进行科学世界观和无神论的宣传教育,形成文明、健康、崇尚科学的社会风尚,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考点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三位一体构成的(1)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三位一体构成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以及建立在这些制度基础上的政治体制。
(4)要求:(三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持把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同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各方面体制机制等具体制度有机结合起来,坚持把国家层面的民主制度同基层民主制度有机结合起来,坚持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结合起来,符合我国国情,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是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三结合)。
(5)坚持制度自信,不要故步自封。
为了更好的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适应国家现代化总进程,提高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有效治理国家的能力,中国共产党明确提出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并将它确定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
这将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补充: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关系。
①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②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和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实质和目的,也是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③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宪法和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坚持依法治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法律保障,坚持依法执政是党执政的基本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