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编码理论

合集下载

心理学自考资料

心理学自考资料

单选19世纪德国著名生理学家缪勒最早研究了感觉编码问题,并提出了神经特殊能量学说。

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心理学家沙赫特和辛格提出了情绪两因素理论。

1861年,法国医生布洛卡从尸体解剖中发现,严重的失语症与…从而确定了语言运动区的位置。

语言运动区也叫做布洛卡区。

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标志。

1913年,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发表了《从一个行为主义者眼光中所看的心理学》,宣告了行为主义的诞生。

1973年,心理学家麦凯做了一项实验…这个实验说明人在活动时,有时没有觉察到对他们的行为产生了影响的事件,而实际上,这些事件对他们的行为产生了或大或小的影响。

B受暗示性表现为一个人很容易接受别人的影响。

他们的行…信念出发,而是为别人的言行所左右,人云亦云,没有主见。

B果断性表现为有能力及时采取有充分根据的决定,…察问题的是非真伪。

F理智反应实质上是一种意志行动的表现,即…积极进取的态度,勇于克服各种困难,排除阻碍,毫不动摇地朝预定目标迈进。

K姿态表情可分为身体表情和手势表情两种。

L自制力指善于掌握和支配自己行动的能力。

…能抑制激情、暴怒、愤慨和失望等情绪。

S洛克是经验主义的奠基人。

S冯特是构造主义心理学的奠基人。

S远刺激是指来自物体本身的刺激,如一定波长的光线、一定频率的空气振动。

S近刺激是指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刺激,如物体在网膜上的投影。

S单眼线索是指用一只眼睛就能感受的深度线索。

S不随意注意是指事先没有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S随意注意是指有预定的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S持续性注意是指注意在一定时间内保持在某个认识的客体或活动上,也叫做稳定性注意。

S面部表情是指通过眼部肌肉、颜面肌肉和口部肌肉的变化来表现各种情绪状态。

S语调表情是指通过言语的高低、快慢、轻重、长短等变化来表现各种情绪状态。

S认知风格是指个人所偏爱使用的信息加工方式,也叫认知方式。

S选择性注意是个体在同时呈现的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刺激中选择一种进行注意,而忽略另外的刺激。

(完整版)《普通心理学》-彭聃龄

(完整版)《普通心理学》-彭聃龄

普通心理学-彭聃龄版第一章心理学概论一.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一门科学,主要研究个体心理的,包括认知、情绪和动机、能力和人格。

也研究团体和社会心理。

二.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人的心理现象包括哪些方面?1,心理学主要研究心理现象的一门科学,既研究动物的心理也研究人的心理,而以人的心理现象为主要研究对象。

既研究个体心理也研究团体和社会心理。

2,人的个体心理现象的三个重要方面:认知、情绪和动机、能力和人格。

三.心理与行为、意识与无意识的关系是什么?1,心理与行为:行为是有机体的反应系统。

它有一系列反应动作和活动构成。

行为不同于心理,但又和心理有着密切的联系。

行为总是在一定的刺激下产生的,而且引起行为的刺激常常通过心理的中介而起作用。

不理解人的内部心理过程,就难以理解外部行为;心理支配行为,又通过行为表现出来。

心理学研究的一条基本法则就是通过外部行为推测内部心理过程。

在这个意义上,心理学有时也叫做研究行为的科学。

2世界的内部资源。

人不仅能意识到客体的事物,而且还具有自我意识。

低等动物没有自我意识,婴儿的自我意识也没有发展起来。

调节和控制的心理现象。

如,人在梦境中产生的心理现象主要就是无意识的。

人平常都是在意识的支配下工作、学习和生活。

只有精神错乱,大脑损伤的人病人,他们的行为才失去意识的控制,而完全为无意识的欲望所支配。

四.心理学要研究哪些问题?人的心理现象是非常复杂的,可以从不同的方面和角度进行研究。

但概括起来主要研究的问题是:1,心理过程;2,心理结构;3,心理的脑机制;4,心理现象的发生与发展;5,心理与环境。

五.心理学的研究类型?心理学的研究类型有:因果研究、相关研究、个案研究。

六.研究心理学的意义?科学的预测现象,有效的控制现象和从不同方面提高人的生活质量。

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在理论和实践上同样具有重要意义:1,理论意义:科学正确的解释心理现象,对于我们破除迷信,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具有重要的意义。

普通心理学考研资料----第三章 感觉

普通心理学考研资料----第三章 感觉

第三章感觉第一节感觉的一般概念一、什么是感觉感觉(sensation):人脑对事物的个别属性的认识。

它提供了内外环境的信息,保证了机体与环境的信息平衡,是一切较高级、较复杂的心理现象的基础。

外部感觉:接受外部世界的刺激:视觉、听觉、味觉、肤觉感觉内部感觉:接受机体内部的刺激:运动觉、平衡觉、内脏感觉二、近刺激和远刺激考夫卡(koffka)把刺激分成近刺激和远刺激。

近刺激: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刺激,每时每刻都在变化。

如:物体在视网膜上的投影。

远刺激:来自物体本身的刺激,不会有很大变化。

如:一定波长的光线、一定频率的空气振动。

三、感觉的编码编码:将一种能量转化为另一种能量,或者将一种符号系统转化为另一种符号系统。

如:电报码感觉编码(sensory encode):将刺激的能量转化为神经系统能够接受的神经能或神经冲动的过程。

德国生理学家缪勒(Johannes Mvller)最早研究感觉编码,提出了神经特殊能量学说(theory of specific nerve energy)。

1.各种感觉神经具有自己特殊的能量,它们在性质上是相互区别的。

2.每种感觉神经只能产生一种感觉,而不能产生另外的感觉。

(如视神经受刺激产生视觉,听神经受刺激产生听觉)3.感官的性质不同,感觉神经具有的能量不同,由此引起的感觉也不同。

评价:1.在他看来,感觉不决定刺激的性质,而决定于感觉神经的性质。

否定了感觉是人脑对事物个别属性的认识,在认识论上是错误的。

2.人脑对神经信号的加工是一种编码过程,它能揭示这种神经信号所代表的现实刺激物的特征,帮助人们了解外部世界。

缪勒只承认人脑对神经自身状态的直接感受,否定人的感觉依赖于外物的性质。

3.缪勒承认感官的分化,但不了解感官分化的真正原因。

特异化理论(specificity theory):不同性质的感觉是由不同的神经元来传递信息。

左右半球各负责不同的功能。

模式理论(pattern theory):感觉的编码是由不同的神经元的激活模式引起的。

珍贵的考研普通心理学

珍贵的考研普通心理学
意的选择作用;布罗德本特提出。第二,衰减理论,特瑞斯曼。第三,后期选择理论,
多伊奇提出,诺尔曼完善。第四,多阶段选择理论,约翰斯顿。
(2)、注意分配的认知资源理论。第一,认知资源理论,卡尼曼,诺尔曼。第二,双加
工理论,谢夫林,分为自动化加工和受意识控制的加工。
补、双耳分听实验 格雷Gray就用过测试,左耳ob2tive,右耳6jec9,证明来自非追随
失语症,威尔尼克,听觉性失语症。潘菲尔德,电刺激颞叶,回忆起往事,
麦克高夫,临床观察发现当额叶受到严重损伤时,病人会表现出缺乏计划
的能力,不能形成牢固的行为动机,也不能进行有目的的回忆。
(2) 整体说:弗洛伦斯,鸡和鸽子,局部毁损法。拉什利,均势原理。
(3) 机能系统学说:鲁利亚。第一机能系统:调节、激活、维持觉醒。第二机
A、意识和无意识(含义,种类,功能,睡眠,梦)
B、注意概述(含义,功能,种类)
C、注意的生理机制和外部表现(生理机制,外部表现)
D、注意的品质(广度,稳定性,分配,转移)
E、注意的认知理论(注意选择的认知理论,注意分配的认知理论)
四、感觉
补、侧抑制:指相邻的感受器之间的相互抑制现象。哈特林和雷特里夫用马蹄蟹进行实验。
能系统:接受、加工、处理信息。第三机能系统:编制、调节、控制行为。
(4) 模块说:查尼加。认为人脑在结构和功能上有高度专门化,相对独立的模
块组成。
2、 割裂脑研究:斯佩里
3、 神经元基本作用是接受和传递信息,1891年瓦尔代耶提出。
4、 初级感觉区:主要包括视觉区,听觉区,机体感觉区
A、感觉概述(含义,种类,感觉测量,感觉现象)
B、视觉(含义,现象,生理基础,理论)

感觉与知觉——精选推荐

感觉与知觉——精选推荐

第四章感觉与知觉本章要点:·感觉与知觉的概念与分类·感觉的一般规律·知觉的基本特征·感知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人类认识世界的过程是从感性到理性的过程,感觉和知觉是认识世界的开端,是构成认识过程的初级阶段。

只有在感知的基础上,人类才能进行更高级的知觉活动。

在教学活动中,运用感知规律,提高学生对有关客观事物的感知效果,是十分必要。

第一节感觉和知觉的概述一感觉和知觉的概念(一)感觉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人生活在丰富多彩的环境之中,外部世界的各种事物都在不停的运动着,它们以不断变化着的光、声、味、温度、硬度等等各种属性作用于人们。

人的感觉器官接受到刺激,就使人脑对对客观事物的某一个别属性产生反映。

如看到了水果的颜色、嗅到了氨水的气味、尝到了糖的甜味……。

这种当前事物的个别属性在我们大脑中的反映,就是感觉。

人不仅能感觉到人身体以外的事物状况,而且也能感觉到自己身体外表和内部的种种情况,如饥、渴等。

感觉是一种简单的心理现象。

在心理发展的过程中,感觉是一个独立存在的阶段。

例如,无脊椎动物中的腔肠动物,已经有了以感应性为主要反映形式的感觉萌芽。

在儿童心理发展的初期,特别是出生后六个月以内的婴儿,也存在着独立的感觉阶段。

此外,在实验室的特殊条件下,也可以人为地使人产生单纯的感觉。

与其他的心理现象一样,感觉具有二重性:从感觉的来源和内容来看,感觉是客观的,它反映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独立存在的客观事物;从感觉的形成和表现来看,它是主观的。

从这一意义上理解,感觉是在具体的人的头脑中形成、表现和存在着的。

所以,在不同的人身上,感觉都烙上了个体的个性特点和知识经验的痕迹,体现着个性心理的影响。

人的感觉与动物的感觉有着本质的区别。

首先,人的感觉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产生并发展起来的,它既不是主体自发地形成的,也不是客体机械地移植注入的。

其次,人的感觉有第二信号系统的参与,在反映事物的个别属性时,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所以,感觉既能被人意识到,同时也受人的意识的调节。

心理学主要理论

心理学主要理论

⼼理学主要理论普通⼼理学主要理论脑功能学说⼀、定位说颅相说:⼼理功能与颅⾻的形状相联系→相⾯失语症:布洛卡;威尔尼克布洛卡病⼈:右侧⾝体瘫痪,只能说“tan”,⽽智⼒其它⽅⾯正常,死后⼫体检验的结果是左侧的额叶受到损伤。

威尔尼克病⼈:说话流畅,但所说的话没有意义;病⼈有听觉,但不理解别⼈的话语。

脑损伤发⽣在颞叶。

⼆、整体说佛罗伦斯:局部损毁法⽤鸡和鸽⼦做实验,采⽤局部毁损法,切除动物脑的⼀部分,然后观察其⾏为表现。

在切除⼩块⽪层后,动物开始少运动,不吃不喝,但能逐渐恢复正常。

→他认为,不存在⽪层功能的定位,功能的丧失与⽪层切除的⼤⼩有关,⽽与特定的部位⽆关。

拉什利:均势原理和总体活动原理采⽤脑损技术⽤⽩⿏进⾏了⼀系列⾛迷宫的实验。

结果发现,在⼤脑损伤之后,动物习惯形成出现很⼤障碍,这种障碍与脑损伤的部位⽆关,⽽与损伤的⼤⼩有密切关系。

均势原理:⼤脑⽪层的各个部位⼏乎以均等的程度对学习发⽣作⽤;总体活动原理:⼤脑是以总体发⽣作⽤的,学习活动的效率与⼤脑受损伤的⾯积⼤⼩成正⽐,⽽与受损伤的部位⽆关。

三、机能系统学说鲁利亚:脑是⼀个复杂的动态机能系统实验表明,脑的⼀定部位的损伤,往往不是导致某⼀孤⽴的⼼理机能的丧失,⽽是引起某种综合症,即引起⼀系列过程的障碍。

⽽且在某些部位损伤之后,借助机能改造的⽅法,可以使⼀些⽐较复杂的⼼理机能得到恢复。

(如阅读障碍;书写障碍。

)脑是⼀个动态的结构,是⼀个复杂的动态机能系统。

在机能系统的个别环节受到损伤时,⾼级⼼理机能确实会受到影响。

从这个意义上看,⼤脑⽪层的机能定位是⼀种动态的和系统的机能定位。

包括:动⼒系统、信息加⼯系统和⾏为调节系统感觉编码内涵:刺激包含的物理能量或化学能量转化为神经系统能够接受的神经能或神经冲动的过程称为感觉编码。

理论:神经特殊能量说(缪勒)观点:各种感觉神经具有⾃⼰的能量,它们在性质上是相互区别的。

每种感觉神经只能产⽣⼀种感觉,⽽不能产⽣另外的感觉。

心理学[第三章感觉]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心理学[第三章感觉]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第三章感觉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常常是从认识事物的一些简单属性开始的。

人的头脑接受和加工了这些属性,进而认识了这些属性,这就是感觉。

因此感觉也可以说是人脑对事物的个别属性的认识。

第一节感觉概述一、感觉的概念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人的认识过程可分为若干阶段,感觉属于人的认识过程的最初级阶段。

在人的内、外部环境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刺激物。

每一刺激物都有多种属性,例如一只香蕉,有颜色、味道、气味、软硬、重量等多种属性。

感觉就是对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在现实生活中,各种刺激物分别作用于人的各种感觉器官,各种感觉信息经神经传人,在人的头脑中就产生各种各样的感觉。

如,听到声音,看到颜色,嗅到气味,感受到冷或热等等。

人的感觉刺激不只来自外部世界的事物及现象,也可来自机体内部,如内脏器官的活动状态与自身的运动、姿势等。

感觉是关于客观事物最原始的心理信息。

但对于一个有一定知识与经验的人来说,对感觉到的信息都会有所组织,有所划分。

例如,听到某种声音时,知道这是一种什么声音。

人的知识、经验将各种刺激或事物的各种属性联系或整合起来,此时所产生的认识就不是单纯的感觉阶段的认识了。

一切较高级、较复杂的心理现象如知觉、记忆、思维等都是在感觉基础上产生的。

感觉是我们认识世界的第一步,是关于世界一切知识的最初源泉。

二、感觉的分类感觉种类可以根据划分标准的不同来区分。

(1)从刺激的来源来分,可分为外受感觉、内受感觉和本受感觉。

外受感觉接受身体外部的刺激,反映外界事物的个别属性。

属于外受感觉的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皮肤感觉等。

内受感觉是人对机体内的刺激即身体内脏器官的不同状态的反映。

饥饿觉、渴觉、内脏痛觉均属于内受感觉。

在这里需加以说明的是,人体外部的事物属于客观存在,人的机体对于人的意识来说也是客观存在,因此人对机体这个客观存在也有感觉。

例如,人的肠胃收缩时,人对这种刺激也会产生相应的饥饿觉或内脏感觉。

心理学名词解释

心理学名词解释

心理学名词解释集【认知】是指人们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或信息加工的过程。

这是人最基本的心理过程。

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和语言等。

人脑接受外界输入的信息,经过头脑的加工处理,转换成内在的心理活动,再进而支配人的行为,这个过程就是信息加工的过程,也就是认知过程。

【艾森克的“三因素模型”】艾森克的“三因素模型”是人格的现代特质理论。

其主要观点有:三因素包括外倾性,表现为内外倾的差异;神经质,表现为情绪稳定性的差异;精神质,表现为孤独、冷酷、敌视、怪异等偏于负面的人格特质。

四层次由下到上依次为“特殊反应水平”,日常观察到的反应,属于误差因子;“习惯反应水平”,是由反复进行的日常反应形成的,属于特殊因子;“特质层”,由习惯反应形成,属于群因子;“类型层”,由特质构成,属于一般因子。

各种人格特质可用一个人格维度图表示。

【场依存性】所谓场,就是环境,心理学家把外界环境描述为一个场,简单说场依存性是指一个人独立性的程度。

美国心理学家赫尔曼·威特金(Herman·Witkin)认为有些人知觉时较多地受他所看到的环境信息的影响,有些人则较多地受身体内部线索的影响。

他把个体较多地依赖自己所处的周围环境的外在参照,以环境的刺激交往中定义知识、信息称作场依存性。

【爬梯实验】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认为:先天的成熟和后天的学习是决定儿童心理发展的两个基本因素,在这两个因素中,他更强调成熟的作用。

他让双生子中的一个从生后48周起每天爬十分钟楼梯,连续6周;而让另一个从生后53周起作同样的爬梯训练。

后者在两周以后爬楼梯的水平就赶上前者。

格塞尔认为,这一实验充分说明成熟有更重要的作用。

【感觉编码】我们的神经系统不能直接加工外界输入的物理能量和化学能量,这些能量必须经过感官的换能作用,才能转化为神经系统能够接受的神经能或神经冲动。

这个过程就是我们说得感觉编码。

[内隐记忆]是不能进入心灵意识,但可以在行为上表现出来的记忆.其中最重要的一种内隐记忆是程序性记忆,也即"如何做"这一类程序或技能知识.另一种内隐记忆出现与"启动效应"的研究之中,即:前面接触的相同或类似信息,促进某个具体信息的加工.【表象】指当事物不在面前时,人们在头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

3、普通心理学教学课件之第三章 感觉

3、普通心理学教学课件之第三章 感觉

1 感 觉 的 一 般 概 念
E:信息超载与感觉剥夺
1 感 觉 的 一 般 概 念
1.1 感觉的种类
根据刺激物的性质及所作用的感官的性质: 视觉 听觉 外部感觉 嗅觉 味觉 皮肤感觉:触觉、温觉、冷觉和痛觉 运动觉 内部感觉
感 觉
平衡觉
机体觉(内脏感觉)
1 感 觉 的 一 般 概 念
1.2 刺激概念
20世纪初,美籍的德国心理学家 考夫卡把刺激 分成近刺激和远刺激。
近刺激 是指 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刺激 ,如物
体在网膜上的投影等。
远刺激 是指 来自物体本身的刺激 ,如一定波长
的光线、一定频率的空气振动等。
1 感 觉 的 一 般 概 念
1.3 感觉编码
编码
将一种能量转化为另一种能量,或者将一种 符号系统转化为另一种符号系统。
普通心理学
感 觉
第三章
目 录
1 2 3 4
感觉的一般概念
视觉
听觉
其他感觉
1 感 觉 的 一 般 概 念
感觉
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 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1 感 觉 的 一 般 概 念
感觉提供内外环境的信息
感觉是一种最简单的心理现象,是其它心理现象的基础,是我们认识客观世界的第一步。
感觉保证机体与环境的信息平衡
1 感 觉 的 一 般 概 念
1.6 感受性与感觉阈限
A.感受性
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或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敏感程度。
适宜刺激:某种感觉器官最敏感的那种刺激。 B.感觉阈限
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它是一个范围
感受性的高低是用感觉阈限来度量的
感受性
感受阈限

感觉与知觉

感觉与知觉

一,关于感觉1,什么是感觉.感觉有何作用.感觉是人脑对事物的个别属性的认识.感觉提供内外环境的信息.保证机体与环境的信息平衡.信息超载或不足,都会破坏信息的平衡,给机体带来严重的不良影响.例如,信息超载容易让人产生冷漠感,而信息不足,会让人产生焦虑.象感觉剥夺实验.感觉还是其他一切较高级,较复杂的心理现象的基础.2,感觉的分类.根据刺激物的性质以及它所作用的感官的性质.将感觉分为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外部感觉受到外部世界的刺激.例如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肤觉等.内部感觉接受机体内部的刺激.例如运动觉,平衡觉,内脏觉等。

3,刺激的分类感觉是由内外部刺激影响感觉器官而产生的.德国心理学家考夫卡将刺激分成远刺激和近刺激.远刺激是来自物体本身的刺激,是属于物体自身的,因而不会有很大变化;而近刺激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刺激.每时每科都在变化.4,感觉编码编码是一种能量转化成另一种能量,或者将一种符号系统转化为另一种符号系统.谬勒提出神经特殊能量学说,认为感觉神经具有的能量不同,由此引起的感觉也是不同的.在他看来,感觉不决定于刺激的性质而决定月感觉神经的性质.他只承认人脑对神经自身状态的直接感受,否认人的感觉依赖于外物的性质.这是不对的.近年来关于感觉编码的研究形成两种有代表性的理论:特异化理论---不同性质的感觉是由不同的神经元来传递的信息的.模式理论—编码是由整组神经元的激活模式引起的.5,感觉阙限和感受性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叫绝对感觉阙限;而人的感官觉察这种微弱刺激的能力,叫绝对感受性.两者在数值上成反比例.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异量,叫差别阙限,对这一最小差异量的感觉能力,叫差别感受性.差别感受性与差别阙限在数值上也成反比.韦伯定律认为,对刺激物的差别感觉取决于刺激的增量与原刺激量的比值.韦伯分数越小,感觉越敏锐.此定律适合中等程度的刺激量.费希纳认为,感觉的大小是刺激强度的对数函数.当刺激强度按几何级数增加时,感觉强度只按算术级数上升.二,关于视觉6,视觉的生理机制锥体细胞和棒体细胞是人眼网膜上的两种感光细胞。

普通心理学 第3章 感觉 总结笔记考研笔记-精品

普通心理学 第3章 感觉 总结笔记考研笔记-精品

第三章感觉第一节感觉概述一.什么是感觉二,感觉的编码什么是感觉编码,简述感觉编码的特异化理论和模式理论。

编码是指将一种能量转化为另一种能量,或者将一种符号系统转化为另一种符号系统。

我们的神经系统不能直接加 工外界输入的物理能量或化学能量(如光波和声音),这些能量必须经过感官的换能作用,才能转换为神经系统能够 接受的神经能或神经冲动,这个过程就是感觉编码。

试述感受性和感受阈限以及感觉大小与刺激强度的关系。

(这里的三大问题点都要回答)(1)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觉阈限感觉阈限与感受性的关系。

绝对感觉阈限(915华南18):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剌激量,叫绝对感觉阈限。

操作定义为50%的实验次数能引起反应的剌激绝对感受性:是指人刚刚能够觉察出的最小刺激量的能力。

绝对感受性可以用绝对感觉阈限来衡量,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觉阈限在数量上成反比例。

感受性: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受能力叫感受性。

感受性的大小是用感觉阈限的大小来度量的。

感觉阈限与感受性成反比。

(2)差别感受性与差别阈限[13M ]差别阈限(915华南15):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异量,叫差别阈限或最小可觉差。

操作定义为50%的实验次数能引起反应差别的刺激强度之差。

差别感受性:对最小可觉差的感觉能力叫差别感受性,差别感受性与差别阈限在数值上成反比例。

[13M ](3)刺激强度与感觉大小的关系三大定律[简述韦伯、费希纳、斯蒂文斯定律]名词解释:心理物理函数一级韦伯发现差别阈限与原刺激量之比是一个常数(又称韦伯分数)oK=AI/LI 为标准刺激的强度或原刺激量,△I 为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增量。

K 为一个常数,对不同感觉来说,K 的数值是不相同的,即韦伯分数不同。

根据韦伯分数的大小,可以判断某种感觉的敏锐度。

韦伯分数越小,感觉越敏锐。

但是韦伯定律只适用于刺激的中等强度。

理解:韦伯发现两个重物的重量的最小可觉差与标准刺激的重量之比是一个固定不变的常数。

普通心理学原理和名词

普通心理学原理和名词

普通心理学基本范畴、概念、原理一、感觉范畴概念:1.【感觉】感觉是神经系统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是人脑对事物的个别属性的认识。

2.【感觉编码】我们的神经系统不能直接加工外界输入的物理能量和化学能量,这些能量必须经过感官的换能作用,才能转化为神经系统能够接受的神经能或神经冲动。

这个过程就是我们说得感觉编码。

3.【绝对感受阈限和绝对感受性】刚刚能引起这种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叫绝对感觉阈限;人的感官器官觉察这种微弱刺激的能力叫绝对感受性。

4.【差别阈限和差别感受性】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异量,叫差别阈限;对这一最小差异量的感觉能力叫差别感受性。

差别感受性和差别阈限在数值上成反比例。

5.【暗适应】照明停止或由亮处转入暗处时视觉感受性提高的时间过程。

6.【明适应】照明开始或有暗处转入明处时视觉感受性下降的时间过程。

7.【侧抑制】是指相邻的感受器之间能够互相抑制的现象。

8.【普肯耶现象】当人们从锥体视觉向棒体视觉转变时,人眼对光谱的最大感受性将向短波方向移动,因而,出现了明度不同的变化。

这种现象就叫普肯耶现象。

9.【马赫带】指人们在明暗变化的边界,常常在亮区看到一条更亮的光带,而在暗区看到一条更暗的线条。

这就是马赫带现象,马赫带不是由于刺激能量的分布,而是由于神经网络对视觉信息进行加工的结果。

10.【后像】刺激物对感受器的作用停止后,感觉现象并不立即消失,它能保留一个短暂时间,这种现象就叫后像。

11.【闪光融合】断续的闪光由于频率增加,人们会得到融合的感觉,这种现象叫闪光融合。

12.【视觉掩蔽】在某种时间条件下,当一个闪光出现在另一个闪光之后,这个闪光能影响到对前一个闪光的觉察,这种效应叫视觉掩蔽。

13.【视敏度】指视觉系统分辨最小物体或物体细节的能力。

14.【感受野】有效地影响某一感觉细胞兴奋的外周部位,称为该神经元的感受野。

15.【声音掩蔽】一个声音由于同时起作用其他声音的干扰而使听觉阈限上升。

原理:1.感觉编码的代表性理论:特异化理论和模式理论(1)特异化理论:不同性质的感觉是有不同的神经元来传递信息的。

普通心理学彭聃龄超详细笔记

普通心理学彭聃龄超详细笔记

普通心理学彭聃龄1第二编人的信息加工第三章感觉第一节感觉的一般概念一、什么是感觉感觉(sensation)是人脑对事物的个别属性的认识。

感觉提供了内外环境的信息,保证了机体与环境的信息平衡,是一切较高级、较复杂的心理现象的基础。

感觉剥夺实验外部感觉接受外部世界的刺激,如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肤觉等。

其中视觉、听觉、嗅觉接受远距离的刺激,又叫距离感觉。

内部感觉接受机体内部的刺激(机体自身的运动与状态),因而又叫机体觉,如运动觉、平衡觉、内脏觉等。

二、近刺激和远刺激远刺激是指来自物体本身的刺激,因而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如一定波长的光线。

近刺激是指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刺激,它每时每刻都在变化。

如物体在视网膜上的投影等。

三、感觉的编码感觉编码(sensory encode)是指将刺激的能量转化为神经系统能够接受的神经能或神经冲动。

光幻视(phosphenes)19世纪德国著名生理学家缪勒(Johannes Muller)最早研究了感觉编码问题,并提出了神经特殊能量学说(theory of specific nerve energy)。

认为各种感觉神经具有自己的能,他们在性质上是互相区别的。

缪勒的学说有其合理的地方能不能说明感官分化的真正原因。

当代两种有代表性的感觉编码理论:①特异化理论(specificity theory)认为,不同性质的感觉是由不同的神经元来传递信息的。

②模式理论(pattern theory)或模块理论(module theory)认为,编码是由整组的激活模式引起的。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在不同的感觉系统中,神经系统同时采用了特异性编码和模式编码。

四、刺激强度与感觉大小的关系——感受性和感觉阈限感觉是由刺激物直接作用于某种感官引起的。

但是,人的感官只对一定范围内的刺激做出反应。

这个刺激范围及相应的感觉能力,我们称之为感觉阈限(sensory threshold)和感受性(sensitivity)。

《普通心理学》课后习题+标准答案

《普通心理学》课后习题+标准答案

《普通心理学》课后习题+答案————————————————————————————————作者:————————————————————————————————日期:1.什么是意识?什么是无意识?意识-是一个复杂的概念。

就心理状态而言,意识指清醒、警觉、觉察、注意集中等。

就心理内容而言,意识包括可用语言报告出来的一些东西。

就行为水平而言,意识意味着受意愿支配的动作或活动。

在更高的哲学水平上,意识是一种与物质相对的精神实体。

无意识-相对于意识而言,是个体不曾察觉到的心理活动和过程。

2.如何理解意识的局限性和能动作用?意识经验是有一定的局限性的,不是外部世界的镜像。

由于我们感觉器官的限制,有许多作用于的感觉器官的的事物和刺激,人们并没有意识到。

第二,当人们专注于一件事情时,通常对其他的事物视而不见。

第三,在同一时间内可以进入意识的信息量是有限的。

还有人认为意识的局限来源于认知加工过程。

人们能同时意识到哪些东西或者多少东西,与认知过程的性质和认知技能的熟练程度有关。

经过训练,人们可以提高在同意时间内意识到更多的事物的能力。

意识的能动性:人们感知的东西不限于外界的刺激,有时人们可以感知到事实上并不存在的东西。

意识不是被动的反应世界,人们可以有限的超越外部信息内容,在其范围之外构建他们的意识内容。

3.睡眠分哪些阶段?如何解释梦?睡眠的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混合的、频率和波幅都较低的脑电波。

持续10分钟。

第二阶段,出现“睡眠锭”(即是一种短暂爆发的,频率高、波幅大的脑电波)脑电波。

持续20分钟。

第三阶段,电波的频率会继续降低,波幅变大,出现△波,有时会有“睡眠锭”波。

持续40分钟。

第四阶段,深度睡眠,个体肌肉近一步放松,身体功能的各项指标变慢,梦游、梦呓、尿床等发生在此。

快速眼动睡眠(REM):在此时,个体在清醒状态时的脑电活动很相似,△波消失,高频率、低波幅的脑电波出现。

睡眠者的眼球开始快速左右上下移动,而且通常伴随着梦境。

心理咨询师心理学辅导:感觉的编码

心理咨询师心理学辅导:感觉的编码

感觉的编码[编码]将一种能量转化为另一种能量,或者将一种符号系统转化为另一种符号系统。

(1)感觉编码我们的神经系统不能直接加工外界输入的物理能量和化学能量,这些能量必须经过感官的换能作用,才能转化为神经系统能够接受的神经能或神经冲动。

这个过程就是我们说的感觉编码。

(2)19世纪德国生理学家缪勒提出了[神经特殊能量学说]。

认为各种感觉神经具有自己特殊的能量,他们在性质上是互相区别的。

每种感觉神经只能产生一种感觉,而不能产生另外的感觉。

感官的性质不同,感觉神经具有的能量不同,由此引起的感觉也是不同的。

在他看来,感觉不取决于刺激的性质,而取决于感觉神经的性质。

它否定了感觉是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在认识论上是错误的。

(3)感觉编码的研究有两种代表性的理论:特异化理论和模式理论 A.特异化理论:不同性质的感觉是有不同的神经元来传递信息的。

B.模式理论:编码是由整组神经元的激活模式引起的,只不过某种神经元的激活程度较大,而其他神经元的激活程度较小。

感觉的编码名词解释

感觉的编码名词解释

感觉的编码名词解释感觉是人类的一种基本心理现象,它源自我们的感官系统,通过感觉器官将外界的刺激转变成神经信号,然后传递到大脑中进行处理和解码。

感觉的编码是指将感觉信息转化为可理解和表达的形式,以便我们能够感知、认知和交流。

在感觉的编码过程中,人类使用了多种方式和神经机制,包括感觉器官的功能、神经通路的传递、神经元的活动等。

下面我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感觉编码的名词解释,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感觉的本质和机制。

1. 感知阈值(Perceptual Threshold):指人们能够察觉到某种刺激所需的最低强度。

每个人的感知阈值不同,取决于个体的感知系统的灵敏度和条件。

2. 感觉刺激(Sensory Stimulus):指任何能够激活感觉器官并引发感觉的物理能量或事件。

例如,光线、声音、味道、气味都是常见的感觉刺激。

3. 感觉适应(Sensory Adaptation):指当人暴露在持续或频繁的感觉刺激下时,其感觉系统对刺激逐渐变得不敏感的过程。

这种适应可以使我们更加专注于新的刺激,帮助我们适应环境。

4. 前脑传导(Anterograde Conduction):指当感觉刺激在感觉器官中产生的神经信号通过神经通路向大脑皮质区传达的过程。

这种传导是感觉编码的关键步骤,它将外界的刺激转化为我们能够理解的信息。

5. 感觉注意(Sensory Attention):指我们对特定感觉信息的有意识的关注和集中。

感觉注意的选择性有助于我们过滤掉不重要的刺激,将注意力集中在重要的、有意义的感觉上。

6. 感觉伴随(Sensory Association):指将来自不同感觉通路的信息在大脑中整合和关联的过程。

这种整合和关联使得我们能够形成更为综合和完整的感知体验。

7. 感觉描绘(Sensory Representation):指大脑中对感觉信息的编码和存储方式。

感觉描绘是大脑对感觉信息进行加工和整理的结果,使我们能够对感觉进行感知、辨别和回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容
1各种感觉神经有自己特殊的能 量;2每种感觉神经只能产生一 种感觉而不能产生另外的感觉, 感官性质不同,感觉神经具有能 量不同;3感觉不决定于刺激的 性质,而决定于感觉神经的性质
优:大脑直接加工的材料是外物引 起的神经冲动,该观点合理 缺:1 否认感觉是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在 认识论上错误;2否认人的感觉依赖 于外物性质;3不了解感官分化真正 原因,感觉神经的分化是有机体适 应环境的结果;4感觉的性质不是由 感觉神经的特殊能量决定,而是由 客观世界刺激的性质决定
名称 提出者
色觉理论 三色说 托马斯·杨
对立过程理论 黑林
理论
优点 缺点
1每种感受器对各种波长的光有反 应,但强度不同:红色感受器对 1视网膜存在着三对视素: 长波反应最强烈,产生了红感觉; 黑—白 红-绿 黄-蓝;2它 绿色感受器对中波反应最强烈, 们在光刺激下表现为对抗过 产生了绿感觉;蓝色感受器对短波 程,即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 反应最强烈,产生了蓝感觉 2各颜 。例如在红光刺激下,红色经验是由不同感受器按相应比例 绿视素异化产生红色经验, 活动产生 3混合不同比例三原色可 否则反之。 产生不同颜色 1解释了色盲现象2解释了颜色 贡献大,认为三色混合产生各颜色 互补现象 1不能解释色盲问题 2不能解释后像 不能解释红绿蓝混合各种颜

分类 名称 提出者
近代化理论 神经特殊能量学说 缪勒
感觉编码理论 当代化理论 特异化理论
1不同性质的感觉由不同的 神经元来传递信息的;2有 些神经元传递红色信息,有 些传递甜味信息,当这些神 经元分别被激活时,神经系 统把它们的激活分别解释为 “红”与“甜”
模式理论
编码由整组神经元的 激活模式引起,如红 光不仅引起某组神经 元的激活还引起另一 组神经元激活,不过 是某种神பைடு நூலகம்元激活程 度大,其他小
评价
刺激强度与感觉大小的关系 名称 提出者 公式 含义 说明 对数定律 费希纳 P=KlgI 感觉量=K*lg刺激量 乘方定律 斯蒂文斯 P=KI 感觉大小=K*刺激量
缺点
当刺激强度按几何级数增加时,感 知觉到的大小与刺激量乘方 觉强度只按算数级数增加。当物理 成正比例 量迅速增加时,感觉量逐步变化 受到背景效应和感觉偏向影响 大,例如1小范围刺激比大范 1假设即最小可觉差在主观上 围刺激会产生比较陡峭的乘方 相等,是错误的;2适用于中 函数;2当使用的刺激接近于 绝对感觉阈限时,乘方函数斜 等强度刺激 率较大;3选定的标准刺激愈 大,乘方函数斜度愈陡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