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管理)广告心理学期末复习要点
广告心理 期末复习
广告心理名词解释阈下知觉广告:刺激对感受器来说。
有一个可觉水平,即极限水平或阈限水平。
超过该水平是阈上刺激,低于该水平是阈下刺激。
通常的广告是阈上刺激。
因为只有阈上刺激,人们才可以看见它或听见它。
相反,对于阈下刺激人们觉察不到,却仍然会有反应,这种情形定义为阈下知觉。
很多广告都是采用阈下知觉。
采用这种方式的广告就是阈下广告。
条件反射的泛化:当受试者学会对某个刺激作特定反应时,这种反应不仅可以由原有的刺激所引起,还可以有类似的刺激所引起。
这种现象称作条件反射的泛化。
泛化的程度与两个刺激的相似有密切相关,即新刺激与原有条件刺激越相似,泛化越明显:相反,两者差异越大,泛化越小。
原型启发:原型启发是一个心理学的概念,意指根据事物的本质特征而产生新的设想和创意。
原型启发是一种创新思维方法。
生活中所接触的每个事物的属性和特征在头脑中可形成“原型”。
原型指进行创造想象时对解决问题起启发作用的食物。
在创造新形象的过程中,在许多场合下,是受到原型启发而成就的。
原型启发理论有助于人们更清楚的认识创造性的思维过程,为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提供。
联觉:联觉是由一种已经产生的感觉,引起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
它是感觉相互作用的一种特殊表现。
联觉现象遍及所有感觉,但是,个体之间的差异却很大:有人明显,有人不明显。
(联觉的特性对于广告的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
)如,望梅止渴,色彩的联觉,甜美的歌声,宏亮的笑声等。
认知失谐:认知失谐通俗的讲,就是认知“反常态”。
在现实环境中,人们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事物,获得了许多经验和知识。
这些熟悉的事物、知识和经验,在人的大脑会形成一定的定势,也就形成了习惯性思维。
当熟悉的事物、经验和知识突然以一种反常的方式出现时,业已形成的思维定势会被破坏,出现认知失谐的现象。
(广告中经常使用的认知失谐的策略有“反时空”、“反常态”、“反比例”等。
)认知反应理论:P136该理论的基本要点是,当接受者接受和加工传播时所产生的思想会影响说服效果。
广告心理学的重点
广告心理学复习笔记第一章绪论1,广告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1)研究对象A广告心理学史探索参加广告传播活动的人在广告活动中的心理现象及其存在的心理现象的一门学科。
B其研究对象使参加广告传播活动的人在广告活动中的心理现象及其存在的心理规律。
广告心理学的具体研究包括广告受众(即消费者)在广告活动中心理现象发生、发展的规律和各类广告形式、手段的心理效果的测定,以及广告人在广告活动(如创意等)中的心理活动。
它更多的是强调心理学的原理在广告实践中的应用。
C功能:第一,传递沟通功能,是连接商品和消费者的一座桥梁。
第二,诱发或满足需要的功能:通过各种媒体和手段来激发消费者的购买动机,并满足他们的需求,包括物质和精神的需要;第三,影响态度功能。
3)研究任务2,广告心理学的诞生与发展3,广告心理学研究的方法1)观察法2)询问调查法3)投射法4)问卷量表法5)实验法6)内容分析法4,学习广告心理学应该注意的问题学习广告心理学的原则:系统性原则、特定性原则、教育性原则。
第二章广告成功的心理基础1,广告受众的注意1)发挥广告心理功效的原则:“AIDMA”(attention引起注意, interest引发兴趣, desire激起欲望, memory强化记忆, action促成行动)2)广告受众的注意及种类A内涵:注意是一种心理状态,它为心理过程提供一种背景状态。
其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B种类:第一,有意注意,第二,无意注意,第三,有意后注意,3)广告受众注意的功效C广告受众对广告的注意有以下作用:选择作用、维持作用、调节监督作用。
2,广告引起广告受众注意的方法1)广告信息的特点A受众对广告的注意是以无意注意为多,无意注意是一种定向反射,定向反射式由客观环境中的刺激所引起的有机体的一种应答性反应。
因此,广告作为对广告受众的刺激物,其本身的特点会影响广告受众对他的注意。
a新异性 b活动变化性 c对比性d广告信息的相对强度e信息呈现的方式、信息量和速度2)选择广告的位置3)增加广告的重复率4)符合广告对象的兴趣5)运用幽默增加广告的趣味性6)增加广告的艺术性7)了解广告受众注意的分配如何8)利用悬念吸引注意43,广告成功的心理基础 1)广告成功的心理基础A商业广告是市场营销整体中重要的环节,广告成功指它最终能够促使整体营销计划的完成,并促使其整体市场营销保持在积极的、可持续发展的状态。
广告心理学复习资料
一、选择广告反复的注意事项?什么样的字体易读性最高? 宋体哪种颜色匹配的易读性最高? 黄色背景黑色文字多种媒体的心理特性? 报纸:阅读积极性、保存性、可信性、搞认知卷入和单调呆板。
;杂志:读者针对性强、反复性、视觉吸引力强和引人注目;广播:以便性、收听被动性、感染力强和容易记忆;电视:刺激丰富、刺激多变性、体现充足性和情景塑造的逼真性;互联网:积极性、逼迫性、信息丰富、刺激变化多端、信息不可靠;路牌:简洁性、欣赏性;霓虹灯:简朴易记、引人注目、欣赏性;邮寄:针对性强、有亲切感、接触率高;包装:标志性、与商品调和、视觉冲击力;手机:接受以便、被迫性、可靠性差。
不同媒体最佳的广告位置?小型媒体广告的长处?具有流动性,渗入力强;具有亲和性,容易被接受;能被反复接触联想记忆的措施? 接近联想、相似联想、对比联想和关系联想颜色的作用? 使人产生某种心理联想和唤起某种情感对风趣广告效应的结识?风趣引起受众对广告的注意;提高受众的广告接触率,增进受众对广告、品牌形成良好的态度,减少受众对情报信息的理解和记忆效果。
在什么状况下强调语言,在什么状况下强调画面?当你要推销的产品注重外形时或是想要使产品导致人们情感上的联想时,应当强调画面;当需要注重事实、论述部分很重要、新品宣传和强调所要采用行动时,应强调文字。
广告中呈现结论合用的状况?产品用途单一、专业复杂的产品、受教育水平低缺少专业商品知识的消费者、不会导致高卷入的产品或广告手机短信的三个特点?接受信息的以便性;被迫性和信息的不可靠性。
“知晓→理解→喜欢→偏好→信服→购买”层次效果模型是谁提出的?Lavidge & Steiner 二、填空与名词解释差别感觉阈限:刚刚能感觉出两个同类刺激之间的最小差别量。
绝对感觉阈限: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冲动性购买的4个特性:冲动性、强制性、情绪性和对后果的不在乎性。
记忆:是对输入信息进行编码、储存和提取的过程前摄克制:是指先学习的材料对后学习材料的记忆所发生的干扰作用;后摄克制:是指后学习的材料对先学习材料的记忆所发生的干扰作用。
广告心理学期末重点
1.3 广告心理学的研究方法【P6】一、调查法调查法:是社会科学的重要研究方法,采用该方法要求预先拟好调查问题〔或问卷〕,然后通过适当的手段,让受调查者表达他们对事物、观点的态度和意见,常用于广告心理研究中,探讨人们对广告活动的意见和看法,以及广告效果。
早在1917年盖勒斯就用其研究广告对人们购置特殊品牌的影响。
二、实验法实验法:是心理学研究中的一种普遍方法,是指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心理现象进展观察的方法,其中有研究者控制的因素称为自变量或独立变量,研究者改变控制变量测得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称为因变量或依存变量。
用于探索心理现象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是探讨广告传播心理机制、提醒广告活动心理规律的一种重要研究方法。
三、内容分析法内容分析法:是传播学研究中的一种重要方法,是一种对二手资料进展分析以提醒其中隐含的规律的方法。
在广告心理学研究中,它经常被用于广告活动心理策略运用以及民族心理差异的研究。
2.1 各种消费群体的心理特征【P17】一、年龄差异二、性别差异三、经济收入差异〔一〕高收入者消费特点〔高消费〕1、逐名心理;2、攀比心理;3、冒险心理;4、享乐心理〔二〕中等收入者消费特点中等收入者的经济收入大多限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他们的经济收入除了满足维持一般生活水平的需要之外,还有一定的充裕,所以他们以合理消费为特征,其在购置时:1、注重产品的用途;中等收入者的购置活动一般是在一定现实需要的驱使下进展的。
他们对产品的第一要求是具备适合他们需要的某种用途;2、品牌或产品的象征意义,每一个人都有自尊或自我显示的需要,当人们具备一定条件时,就会尽可能地满足自己的这些需要。
中等收入者由于收入有限,在商品选择时,会更加关心产品和品牌的象征意义。
〔三〕低收入者1、讲究节约;2、怕冒风险四、文化程度差异〔一〕媒体接触1、文化程度上下对接触报纸比例的影响很大,但对接触播送电视的影响相对较小;2、文化程度越高,对时事新闻的兴趣越浓,文化程度越低,对消遣娱乐方面的内容越感兴趣。
广告心理学期末复习重点
1.广告心理学:广告心理学是研究广告活动与消费者相互作用过程中产生的心理现象及其存在的心理规律的科学科学的心理观:心理是脑的机能,人的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能动的反映。
一、心理是脑的机能。
二、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三、心理的反映是主观能动的反映,不是镜子式的反映。
四、人的心理具有社会性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产物,离开了人类社会,即使有人的大脑,也不能自发地产生人的心理。
-狼孩广告心理学的研究领域:1、广告作用于消费者的心理机制 2、广告诉求的心理依据 3、广告表现的心理规律4、广告媒体接触心理 5、广告构成要素与广告效果的关系 6、广告效果及其测量方法 7、消费者的心理差异 8、消费者对广告的反应 9、品牌心理广告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一、调查法 1、访谈包括结构式访谈和无结构式访谈 2、问卷调查包括(1)结构:说明、指导语、问题(2)类别:开放式、封闭式(3)注意事项:为被调查者着想二、实验法 1、实验室实验 2、自然实验三、作品内容分析法 1、确定问题 2、选择资料 3、培训人员 4、评分编码 5、统计分析实验法:指在严格控制的条件下,有目的地给被试者某种刺激,以引发他的某种行为反应,从而加以研究,找出某种心理活动的规律,或者说找出事物的某种因果联系访谈法:是通过访谈者和受访者的交谈,了解受访者对一些问题的看法、态度等的方法。
结构式访谈与无结构式访谈的优缺点对比:结构式访谈优点1谈话易控制2简练,省时3内容可量化。
缺点:1受访者处于被动2不易深入非结构式优点:1气氛轻松2受访者易吐出心中真言。
缺点:1费时费事2难以量化广告心理学的效应模式AIDA:AIDA理论是广告理论中较为经典的观点。
既可以认为是广告创作原则,也可以认为是消费者接受广告的心理过程。
AIDA就是英文Attention(注意)、Interest(兴趣)、 Desire(欲望)、 Action(行为)的头一个字母组成。
意思是广告作用于视听者的心理历程是:首先引人注意,即从周围对象中指向和集中于特定广告,接着对引起注意的广告发生兴趣,而后产生占有广告产品的愿望,最后导致消费者产生购买该广告产品所诉求的行为。
广告心理学课程期末复习重点
广告心理学课程期末复习重点广告心理学课程期末复习重点习题与解答(主观题部分)一、名词解释1.个性心理特征,是指能力、气质、性格上的特点所构成的人们心理上的差异。
它受人的需要、动机、兴趣、信念和世界观的制约。
2. AIDA广告作用于视听者的心理历程,包括注意、兴趣、欲望、行动这几个过程。
意思是广告首先引人注意,即从周围的对象中指向和集中于特定广告,接着对引起注意的广告发生兴趣,而后产生占有广告产品的愿望,最后导致消费者产生购买该广告产品所诉求的行动。
3.心理过程(伴随着注意的心理特性),包括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情感过程(喜、怒、哀、乐等) 和意志过程(意志的确定、困难的克服等)。
它是人人都有的,是人的心理现象的共性。
4.注意,是心理过程所共有的心理特性,并伴随于心理过程之中,指意识对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5.总体,是指具有某一类特征的对象全体。
有时被称为样本空间。
构成总体的个体不限于人或物,也可以是事件或活动。
6.个体,构成总体的每一个基本原素称为个体。
有时也被叫做一个随机事件或活动。
7.随机现象,即相同条件下进行的实验或观测,其可能结果不止一个,会得到什么样的数据事先也无法确定,这种现象就叫随机现象。
8.随机事件,是指随机现象中出现的各种可能结果,简称为事件。
9.在总体中按一定规则抽取的一部分个体,称为总体的一个样本。
10.随机试验,是指对随机现象的观察。
要知道在一定条件下一个随机现象的某种结果出现的可能性有多大,即该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只需大量重复地进行这一随机试验。
11.访谈法是通过访谈者和受访者的交谈,了解受访者对一些问题的看法、态度等的方法。
12.问卷,就是一套让受测者回答的题目,以及使用这套问卷的说明。
说明包括施测的条件、指导语和记分的规则。
把问卷交给受测者,让受测者回答,通过对答卷的分析研究,得出相应结论的方法。
13.实验法,是指在严格控制的条件下,有目的地给被试者某种刺激,以引发他的某种行为反应,从而加以研究,找出某种心理活动的规律,或者说找出事物的某种因果联系。
广告心理学复习资料
一、什么是广告心理学广告心理学:广告心理学就是探索广告活动与消费者相互作用过程中产生的心理现象及其存在的心理规律的科学。
1903年,W·D·斯科特所汇编成的《广告理论》一书的出版,标志着广告心理学的诞生广告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投射法1、含义:不让受访者直接说出自己的动机和态度,而是通过他对别人的描述,间接地暴露出自己的真实动机和态度。
这种方法是从心理测验的投射测验借鉴发展而来的2、方式(1)角色扮演法:将被试设想为自己正是购买某件商品的角色,然后表明这个角色对产品的态度,用直陈式态度对问卷进行表态,以了解其深层动机(2)示意图法:让被试写出示意图中某角色的话,从中看出应答者本人的态度。
(3)句子完成测验:研究者提出某一类型的问题,要求被试将看到某个不完整句子后浮现在脑中的词填上。
二、基本统计概念随机变量和变量类型1、随机现象:在相同条件下进行的实验或观察,其可能结果不止一个,会得到什么数据事先也无法确定,这种现象就叫做随机现象。
2、随机变量:变量的数值受随机因素的影响呈现随机变化的特征,因而称为随机变量。
三、广告的吸引力与注意策略注意:是依附和伴随人的认识、情感、意志等心理过程而存在的一种心理现象,人的心理活动均有一定的指向性和集中性,心理学上称为“注意”。
注意的对象就才能够得到清晰、深刻和完整的反映.注意的特点:(一)注意的指向性:在某一时间内,人的心理活动或者意识选择了一定的对象,而离开其他对象。
(二)注意的集中性:注意力在所指向对象上的保持和巩固,表现为注意的强度和持久影响注意转移的因素:1.原来注意的强度:原先的注意越集中,转移就越困难。
2。
新注意对象的特点:新的活动越符合人的需要和兴趣,注意的转移就越容易.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1、有意注意:有预定目的、需要付出努力的注意形成的条件: a 对活动浓厚的兴趣; b 活动的自动化2、无意注意: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付出努力的注意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1。
广告心理学复习资料
一、什么是广告心理学广告心理学:广告心理学就是探索广告活动与消费者相互作用过程中产生的心理现象及其存在的心理规律的科学。
1903年,W·D·斯科特所汇编成的《广告理论》一书的出版,标志着广告心理学的诞生广告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投射法1、含义:不让受访者直接说出自己的动机和态度,而是通过他对别人的描述,间接地暴露出自己的真实动机和态度。
这种方法是从心理测验的投射测验借鉴发展而来的2、方式(1)角色扮演法:将被试设想为自己正是购买某件商品的角色,然后表明这个角色对产品的态度,用直陈式态度对问卷进行表态,以了解其深层动机(2)示意图法:让被试写出示意图中某角色的话,从中看出应答者本人的态度。
(3)句子完成测验:研究者提出某一类型的问题,要求被试将看到某个不完整句子后浮现在脑中的词填上。
;二、基本统计概念随机变量和变量类型1、随机现象:在相同条件下进行的实验或观察,其可能结果不止一个,会得到什么数据事先也无法确定,这种现象就叫做随机现象。
2、随机变量:变量的数值受随机因素的影响呈现随机变化的特征,因而称为随机变量。
三、广告的吸引力与注意策略注意:是依附和伴随人的认识、情感、意志等心理过程而存在的一种心理现象,人的心理活动均有一定的指向性和集中性,心理学上称为“注意”。
注意的对象就才能够得到清晰、深刻和完整的反映。
注意的特点:(一)注意的指向性:在某一时间内,人的心理活动或者意识选择了一定的对象,而离开其他对象。
(二)注意的集中性:注意力在所指向对象上的保持和巩固,表现为注意的强度和持久影响注意转移的因素:¥1.原来注意的强度:原先的注意越集中,转移就越困难。
2.新注意对象的特点:新的活动越符合人的需要和兴趣,注意的转移就越容易。
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1、有意注意:有预定目的、需要付出努力的注意形成的条件: a 对活动浓厚的兴趣; b 活动的自动化2、无意注意: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付出努力的注意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 1. 刺激物的特点;2.个体的主观状态注意信息的一般动机A.信息的有用性:信息加工的行为倾向性取决于三个因素:需要、期待、消息的价值%B.信息的支持性:解决认知失谐C.信息的刺激性;完全可预料的信息会变得乏味D.信息的趣味性(娱乐性)四、理解广告信息的知觉基础一、感觉刺激物作用于感觉器官时,在大脑中对特定对象的个别属性的直接反应。
广告心理学课程期末复习重点习题与解答.doc
2007年秋广告心理学课程期末复习重点习题与解答(客观题部分)(部分题冃后面的序号代衣该知识点所在的章节)一、填空题1.当客观刺激物作用于我们的眼睛、耳朵等感觉器官时,人的认识过程便由此开始了,它涉及到感觉、知觉、记忆、思维、___________ 等活动。
想象P32.在统计学中讲的相关,是指具有相关关系的不同现象Z间的关系程度。
相关的情况可分为三种:正相关、负相关以及____________ o零相关P263.伴随着注意的心理特征包括三个心理过程,它们是认识过程、情感过程以及o 意志过程P44.不同的人在能力、气质、性格上的特点,构成了人们心理上的差异,即个性心理特征。
P45.个性心理特征受人的需要、动机、兴趣、信念和世界观的制约。
需要、动机、兴趣、信念和世界观,又统称为个性倾向性° P46.20世纪初,刘易斯(Lewis)就注意到大众接受广告的心理历程,将其归纳为AIDA, 指的是广告作用于视听者的注意、兴趣、欲望、行动这儿个心理历程。
P97.态度理论的三相心理模型指的是态度有三个成分,即认知的、情感的和意向三个成分。
P118.如果一则实验表明,某广告随着其字体的逐渐变大,而导致消费者对其注意度的逐步提髙。
那么从相关的三种方式上来评判,“广告字体”与“消费者的注意度”属于正相关。
9.随机变量按照其性质不同,可分为命名变量、顺序变量、等距变量、比率变量。
P1810.在统计学中讲的相关,是指具冇相关关系的不同现象Z间的关系程度。
相关的情况可分为三种:正札I关、负和关以及__________ o11.我们投掷破币,结果可能是正面朝上也可能是反面朝上;利用抽奖箱抽奖,抽得的号码可能是5号也可能是10号,从现象的分类来看,这种现彖属于随机现象。
P2012.次数分布,是指在同一批数据中各个不同数值所出现的次数情况。
P1913.通过具体求证,就可能对样本统计值得出的差异做出进一步的一般性结论,即总体参数之间是否确实存在差异。
广告心理学广告心理学复习提纲(精品文档)_共2页
广告心理学复习提纲一、简答题:1. 广告心理学中所研究的人的心理现象包括哪些具体内容?答: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心理现象,即人在心理活动中所具有的特征性现象。
它是人们时刻都在产生着的,它存在于人的一切活动之中。
心理现象被认为有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个性心理。
其中心理过程包括人的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这些认识过程,和情绪与情感过程及意志过程;个性心理包括个性意识倾向性(如:需要、动机、兴趣、信念、理想、世界观等)和个性心理特征(如能力、气质、性格);心理状态则有觉醒状态(如:注意)和非觉醒状态(如:睡眠、催眠等)。
2. 学习广告心理学所遵循的原则是甚么?答:(一)系统性原则在此格外强调,虽然在研究论述中是把各类心理学现象分开而论,而实际上,所有的心理现象都是统一在一起发生作用的,绝不可割裂而定。
人的心理是个大系统。
例如在广告中,不能只考虑如何吸引广告对象的注意,而不去考虑广告对象是否能理解、记住并接受。
也不能只考虑广告的记忆度,而不顾及广告所引起的情感体验以及是否符合广告对象的需要等因素。
因而在广告实践中,用心理学这种微观性的视角去指导,系统的眼光是必备的。
(二)特定性原则心理学的规则与“效应”都是有前提条件的,不是一成不变的,不可盲目滥用。
前提条件变了,这些规则也会有相应的改变。
这是因为人在生理和心理上具有适应性,即在一定的范围内,随外界情况的变化而有相应的变化。
因而在学习广告心理学时,在分析广告中人的心理现象时应遵循特定性的原则。
把广告心理学的某个规则或“效应”应用于广告实践时,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首先要分清它们是在何种特定的时空条件下总结出来的。
然后再举一反三,根据现有的特定条件具体运用。
(三)教育性原则教育性原则是指广告中的元素(例如广告中所传播的观念、广告中所运用的画面图片等)不应违反广告传播地区的受众所共有的文化道德理念。
广告在表现诉求观念时,要考虑传播地区的文化道德理念,尽可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广告心理学复习笔记
第一节学习广告心理学的必要性一、从心理学对广告的意义看广告心理学(一)受众的心理特点1、大部分消费者对自己真正的需求并不清楚,大多数消费者是非理性的。
2,、有时候消费者即使知道自己的需求和爱好,也不见得会据实相告,他们在不经意的瞬间,可能会做出与自己完全相反得答案直接询问消费者最容易出错的原因1、有时候消费者根本不知道他们为什么买一个产品2、消费者不一定能够表达自己真正的需求3、社会规范的原因对消费者的束缚(二)、心理学对广告的重要意义1、广告说服需要找对人,说准话2、广告策划与创意必须把握消费者的心理行为特征3、广告传播依赖心理学法则4、准确把握消费者的价值观和消费行为特征需要采用科学的心理研究方法二、从广告对消费者的影响力看广告心理学1、吸引注意力适应注意力抓住注意力2、传播注意力3、情感诉求4、进行说服两种相反得观点:1、“强势”作用对消费者行为产生的大的影响2、“强势”作用提醒顾客某品牌的产生5、指导购买6、创造流行第二节广告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一、广告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广告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参加广告传播活动的人在广告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心理现象及规律(一)广告参与者1、广告人具有知识、技术、经验及洞察力、能为广告主建议最好使用广告完成他们的目的,并能有效的去执行,使广告达到这些目的的人。
2、广告受众3、广告主(二)广告传播中的心理现象1、心理过程认知心理(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情绪和情感意志过程2、个性心理个体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价值观)个性心理特征(能力个性性格)3、心理状态觉醒非觉醒二、广告心理学研究的任务实践应用理论构架第三节、广告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一、调查法定义:研究者预先拟定好问卷、通过适当的手段,让受调查者表达他们对事物,观点的态度或意见经常用于广告效果的研究调查法的优缺点:优:1、内容客观便于分析方便高效2、匿名性强回答真实3、节省人力时间经费缺:1、抽样不合理引起结论有问题2、问卷编制比较复杂3、不够灵活难于适应每一个被测者二、实验法主要用于探索心理现象之间是否存在因果联系1、定义:人们根据一定的科学研究目的,采用科学仪器设备,在人为操控或模拟的特定条件下,排除各种干扰,对研究对象进行观察的方法。
广告心理学复习笔记
广告心理学”复习笔记(1)第一章绪论现今在营销界和广告界流传着一个时髦概念:“卖点”(消费者有利益点)它源于R.Reeves提出的独特销售主张或销售点,简称USP.心理现像的实:心理是脑对客观现实的能动反映。
心理学的基本任务:人对客观现实的反映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通过实践活动,主动地,能动地进反映的过程。
研究这种反映过程的规律性及由此发展起来的个性心理特征,正是心理学的基本任务。
心理过程:认识、情感、意志都是心理过程。
注意则是这些心理过程所共有的心理特性。
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标志着人在完成某种活动时潜在可能性的特征。
气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稳定性、灵活性上的差异,是高级神经活动在人的行为上的表现,称之为气质。
性格特点:对现实态度和相应的行为方式上的差异,被称为性格特点。
广告影响消费者购买的情形细分5个水平:觉察——知觉——评价——探求——购买决策。
广告心理的研究方法:一、访谈法、问卷法二、提问方式与方法(封闭式和开放式)1、封闭式:让回答者从所列答案中进行选择。
方法:是非题、选择题、区配题、评定量表。
2、开方式:让回答者任意填写答案,不作限制。
方法:自由回答法、投射测验法、造句法。
三、实验法第二章广告的吸引力与注意策略注意的过滤器说:一种称为过滤器的注意理论认为,有机体有着许多彼此分离着的神经通道。
它们对于外界来的各种各样的刺激进行着筛选,即把无关紧要的信息过滤掉(或堵塞住),以免大脑负担过重。
因为大脑的信息加工容量是有限的。
这种理论的要点,就是把注意看成一种信息的过滤器。
吸引力是广告成功的手段,而不是目的注意信息的一般动机:1、有用(实用价值)性的信息2、支持性的信息(人们往往支持自己观点的信息产生偏好)。
3、刺激性的信息(有变化才会有信息,而变化的本质是追求新颖性,意外性)。
4、趣味性(娱乐性)的信息。
适应水平理论:适应水平理论是海尔森(Helson.H)在1964年提出的。
有机体对刺激的反应与适应的基础水症有差,或者说,对刺激作判断时会有一个参照点,该参照点受3个因素的制约:1、注意集中的焦点刺激。
广告心理学复习要点
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绪论路易斯的法则的ADS法则:注意——兴趣——欲望——行为法则。
标志1901年12月广告与市场营销:1.广告是市场营销的四大策略之一——销售推广策略中的一个传播信息的工具。
企业消费者;G W G货币P产品4PS P价格P销售推广它与某一商品销售之间的联系时相当薄弱和片面的。
P地点2.销售推广是指所有用来与消费者沟通、告诉或说服消费者有关某种商品的好处及价值的活动。
3.通过4种方式实现:个人销售、广告、公众宣传、促销A市场营销的要素:传统的市场营销有——产品product、价格price、渠道place、销售promotionB广告在营销中的地位:广告是四大策略之一。
C广告在营销中的作用:广告与销售推广的关系是比较直接的。
广告做的好坏在于它有没有达到销售推广的最终目的,亦即是否有效地传达了商品的信息。
销售推广具体目标则因商品、因时、因地而异。
D广告的功能:确认及识别商品,传达有关产品的信息,引起新使用者对新产品的尝试,并借由目前使用者的建议促使购买,刺激某一产品的分配,增加对产品的使用,增加对品牌的偏好及忠诚度,广告除了有助于行销外,还提供可传播的功能,教育的功能、经济的功能以及促进社会的功能。
E为什么要学习广告心理学?1.广告说服需要把握消费者心理行为特征。
a、买点的确定与目标消费者的价值取向紧密相关。
b、消费者与厂家在商品关注特性上的差异。
2.广告传播依赖心理学法则。
3.准确地了解心理法则需要用科学方法。
4.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心理活动经验。
这有利于理解心理活动的规律和特点。
但是要准确地了解和把握目标消费群体的心理和行为特征,就必须用科学的方法,否则就容易错位。
F广告对消费行为的作用:1、在诸多市场要素组成的复杂关系之中,消费者成为中心,理由是:第一,商品生产以满足消费者需要为宗旨;第二,一切市场策略只有符合消费者的行为特点,才可能奏效。
2、个体消费行为指的是消费者寻找、购买、使用和评价用以满足需要的物品和劳务设施所表现出的一切脑体活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情绪管理)广告心理学期末复习要点1.广告心理学:广告心理学是研究广告活动与消费者相互作用过程中产生的心理现象及其存在的心理规律的科学科学的心理观:心理是脑的机能,人的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能动的反映。
一、心理是脑的机能。
二、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三、心理的反映是主观能动的反映,不是镜子式的反映。
四、人的心理具有社会性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产物,离开了人类社会,即使有人的大脑,也不能自发地产生人的心理广告心理学的研究领域:1、广告作用于消费者的心理机制2、广告诉求的心理依据3、广告表现的心理规律4、广告媒体接触心理5、广告构成要素与广告效果的关系6、广告效果及其测量方法7、消费者的心理差异8、消费者对广告的反应9、品牌心理广告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一、调查法1、访谈包括结构式访谈和无结构式访谈2、问卷调查包括(1)结构:说明、指导语、问题(2)类别:开放式、封闭式(3)注意事项:为被调查者着想二、实验法1、实验室实验2、自然实验三、作品内容分析法1、确定问题2、选择资料3、培训人员4、评分编码5、统计分析实验法:指在严格控制的条件下,有目的地给被试者某种刺激,以引发他的某种行为反应,从而加以研究,找出某种心理活动的规律,或者说找出事物的某种因果联系访谈法:是通过访谈者和受访者的交谈,了解受访者对一些问题的看法、态度等的方法。
结构式访谈与无结构式访谈的优缺点对比:结构式访谈优点1谈话易控制2简练,省时3内容可量化。
缺点:1受访者处于被动2不易深入非结构式优点:1气氛轻松2受访者易吐出心中真言。
缺点:1费时费事2难以量化广告心理学的效应模式AIDA:AIDA理论是广告理论中较为经典的观点。
既可以认为是广告创作原则,也可以认为是消费者接受广告的心理过程。
AIDA就是英文Attention(注意)、Interest(兴趣)、Desire(欲望)、Action(行为)的头一个字母组成。
意思是广告作用于视听者的心理历程是:首先引人注意,即从周围对象中指向和集中于特定广告,接着对引起注意的广告发生兴趣,而后产生占有广告产品的愿望,最后导致消费者产生购买该广告产品所诉求的行为。
第一本《广告心理学》的作者:H.盖尔1900年出版《广告心理学》2.感觉现象包括:1、感觉适应-感觉器官受到刺激的持续作用,刺激强度不变,但人的感受却越来越弱的现象。
2、感觉对比-同一感觉器官接受不同的刺激而使得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3、联觉-某种感觉发生导致另一种感觉和其表象出现的现象。
消费者知觉的特性:1)整体性2)选择性3)理解性4)恒常性整体性:任何一个事物都是由各个部分组成的。
当客观事物作为刺激物对人发生作用的时候,通过感觉器官,大量离散的感觉信息传送至大脑,然后大脑按照一定的规则将他们组成某个整体或完形。
这种把事物各个部分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的特性,称为知觉的整体性或完形。
1)完型2)境联效应.研究表明,尽管知觉对象由许多个别属性组成,但是人们并不把对象感知为若干个相互独立的部分,而是趋向于把它知觉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在认知商品的过程中,消费者经常根据消费对象各个部分的组合方式进行整体性知觉。
之所以如此,是由于通过整体知觉可以加快认知过程,同时获得完成、圆满、稳定的心理感受。
这一特性的表现形式有:接近性:在空间位置上相互接近的刺激物容易被视为一个整体;相似性:刺激物在形状和性质上相似,容易被当做一个整体感知;闭锁性:刺激物的各个部分共同包围一个空间时,容易引起人们的整体知觉;连续性:当刺激物在空间和时间上具有连续性时,易被人们感知为一个整体。
除根据消费对象各部分的组合方式进行整体认知外,知觉的整体性还表现在对消费对象各种特征的联系与综合上。
人们通常把某种商品的、、、款式、等因素联系在一起,形成对该商品的整体印象。
知党的整体特性使消费者能够将某种商品与其他商品区别开来。
当环境变化时,可以根据消费对象各种特征间的联系加以识别和辨认,从而提高知觉的。
影响消费者注意广告的消费者个体因素:需要与动机、态度、适应性身心状况广告自身因素:大小与强度、色彩与运动、位置与隔离、对比、新颖性、信息展示方式与信息量如何使广告作品引人注意:1、增大刺激的强度(绝对强度和相对强度)2、增强广告的新异性3、增强广告的趣味性4、运用人们感兴趣的材料5、利用刺激的变动性6、增强广告信息的对比度7、选择适当的投放时机和空间8、增加广告的重复率结合实际分析如何增强消费者对广告(信息)的记忆:增强广告记忆的方法:1、减少信息的数量2、增加刺激的维度3、利用直观、形象的刺激物4、利用理解5、利用重复如何增强广告的理解力:(1)广告所提供的信息要充分、具体(2)广告内容要符合消费者的知识、经验、情感、动机3)广告宣传要有连贯性和一致性提高消费者对广告理解力的方法:“好空调,格力造”改为“精品空调,格力创造”:3.主要的学习理论:1.联结理论:经验主义。
认为经验,特别是感性经验是知识的唯一来源。
经验主义的特征是:2.学习的认知理论:理性主义.认为理性是知识的最初来源,感觉提供的原始资料只有按照心某种先天的组织和结构进行解释,才有意义。
3.人本主义学习观:现象论采取现象学的观点,研究人对环境事物的主观经验。
认为人的行为是由他对外部世界的知觉决定的,而不是由外部世界决定的。
人们生活在自己知觉的主观世界之中。
这种主观世界是一种现象的实在,而不是物质的实在。
要点:我们各人是按照我们观察自己和周围世界的方式去行动的。
榜样学习的过程:1注意期榜样的特征观察者的特点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2保持期象征性演练或外显的练习活动3动作形成期:再现4动机过程:个人选择的内部动态、意图、自我调控、自我效能和自我评价联想的规律:1、接近律2、对比律3、类似律4、因果律记忆表象:感知过的事物不在眼前而在头脑中重现出来的形象,称之为记忆表象。
它是同形象记忆有关的回忆结果。
记忆的表现形式再认回忆4.广告说服:广告说服究其实质,就是通过广告活动,让消费者对广告、品牌以及企业产生良好的态度,让消费者产生购买欲和购买行为。
广告-认知-态度-购买欲-购买(广告/品牌)(品牌)(品牌)态度的心理成分:1、认知成分对客体的信念、评价2、情感成分与客体有关的情绪感受3、行为倾向行为反应的准备状态行为=态度*情景消费者态度的效果层级:1、理性层级。
认知——情感——行为2、低涉入层级。
认知——行为——情感3、经验层级。
情感——行为——认知4、行为层级。
行为——认知——情感消费者卷入:“消费者卷入”指消费者主观上感受到的客观商品、商品消费过程以及消费环境等与自我的相关性。
纯暴露理论:纯暴露理论-R.B.Zajonc,1968只要广告暴露于消费者,就可以使消费者产生积极态度-偏好。
著名心理学家扎乔尼克(Zajonc)在1968年提出一种经验性的观点。
他认为只要广告暴露让消费者接触到,就足以使消费者对新异物体产生积极的态度。
扎乔尼克用一系列的实验研究证实:简单地因为接触,就会导致偏好的产生,甚至在人们还没有对接触的信息进行认知加工时也是如此。
在一项研究中,扎乔尼克及其合作者用一系列多边形图形让受试者看一下,然后又成对地呈现给他们,问受试者哪一个他们已看过,哪一个他们比较喜欢。
结果发现,即使看过的与没看过的再认成绩没有差别,但受试者还是比较喜欢他们看过的多边形。
有趣的是,受试者口头报告的关于他们选择的原因都与是否看过无关,而与诸如形状吸引人有关.1996年吉布森(Gibson)的研究也证实了这种观点。
吉布森对3对广告采用平衡设计在3大网络频道播出。
次日随机访问7600家庭以测量品牌态度、突出性、意识和购买、优惠选择。
结果指出,电视广告单一暴露能够改变成熟品牌的品牌态度;单一暴露的可能性效果的范围很大,从非常好到非常差。
按照扎乔尼克的这一理论观点,广告宣传只要让消费者“见到或听到产品”就行了,至于广告说什么、怎么说,消费者是否记住广告、记住广告产品,都是次要的。
无论如何,扎乔尼克的这一理论观点是很难让人接受的,不过它也给我们这样的启示,广告一定要做,至少要让人“见到或听到”你的产品。
广告说服机制的综合模式:综合模式-精细加工可能性模式(ELM)Petty&Cacioppo,1983 1、广告说服(广告信息加工)有两条线路:中枢线路、边缘线路(分别对应于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2、中枢线路的加工需要个体动机和能力的支持,是一种精细加工。
这种加工产生的认知评价所造成的态度(改变)具有持久性3、边缘线路的加工可能在中枢加工没有发生或者不能继续的时候发生,也会产生一定的认知评价,造成暂时的态度改变,或者维持原有态度。
三、综合模式—精细加工可能性模式70年代末80年代初,社会心理学家佩蒂和卡西奥波在对广告说服进行广泛研究的基础上,针对上述各种理论模式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个新的综合性的模式。
他们称之为精细加工可能性模式(简称ELM)(如图4-2-5)。
ELM从宏观上描述了信息加工深度或认知卷入程度对态度改变的影响。
该模式包含以下几个假设:第一,广告的说服存在着两条线路,即中枢线路和边缘线路。
在实际传播情境中,广告的说服通过哪一线路依据受众的认知加工深度而定。
如果受众进行认知精细加工,即深度加工,那么广告说服就遵循中枢线路。
换句话说,加工程度高,中枢线路占主导。
反之,当加工的程度低时,边缘线路就成为广告说服的主要途径。
第二,广告实现中枢线路说服作用必需具备两个条件。
其一是受众具备加工信息的动机。
消费者是否具备加工信息的动机,一方面取决于消费者本身,即消费者是不是潜在的产品用户,是否正在作购买决策,是否对产品感兴趣,是否想了解产品信息。
另一方面取决于广告信息是否与消费者有关系,对他们是否重要,广告信息能否唤起消费者的认知不协调或认知需求等。
如果消费者产生了加工信息的动机,那么就有进行中枢线路加工的可能。
其二是信息加工的能力。
消费者是否具备信息加工的能力,要看他们是否具备有关的知识经验。
很显然,一个不懂法语的人要阅读用法语写的广告是不可能的,一个文盲要他去阅读广告文案也是不可能的。
广告受众如果不具备信息加工的能力,精细加工就无法进行。
第三,如果消费者不具备信息加工的动机和能力,而且广告中存在着边缘线索,那么消费者就会进行边缘线路加工。
所谓的边缘线路加工,是指消费者拒绝或接受广告诉求并不是基于他们对广告信息的仔细思考,而是要么把广告论点或品牌直接与积极或消极的线索联系起来(这种联系是非理性的);要么根据说服情境的各种线索作一个简单的结论。
所谓边缘线索是指广告情境以及一些次要的品牌特征。
如背景音乐、景物、模特儿和产品外观等。
如果边缘线索存在,消费者就会发生暂时的态度改变;如果边缘线索不存在,消费者就保持或重新获得原来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