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语文课件 唐雎不辱使命练习题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唐雎不辱使命》同步练习(含答案)
10唐雎不辱使命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外交是没有xiāo烟的战场。
作为小国之臣的唐雎,在秦王寻衅.威胁的情势之下出使秦国,不畏强暴、据理力争,这种勇气和胆识令人折.服,而盛气凌人、阴险狡诈、色厉内荏的秦王正是在这份胆识的威摄下败下阵来。
许多外交英雄如夜空中闪烁的群星,照亮了历史的天空。
晏子出使楚国,令楚王自取其辱; 蔺相如出使强秦,最终完璧归赵; 诸葛亮出使东吴,说服孙权联合抗曹。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xiāo(硝)烟寻衅.(xìn)折.服(zhé)(2)文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威摄”,正确写法是“威慑”。
(3)“色厉内荏”中,“色”的意思是脸上表现的神情;神色;“荏”的意思是软弱。
(4)请仿照画线句再写两个句子,使之构成排比句。
2.(成都中考)经典著作是经岁月淘洗的精神食粮,阅读经典不可或缺。
请根据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1)下面是一段关于“为什么要阅读经典”的文字,请概括出经典作品的四种功能。
(每点不超过六个字)今天,我们为什么要阅读经典作品?仰望夜空,你吟出“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流淌一份乡情;送别友人,你脱口而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传递一份旷达。
这份对经典之美的体悟,融入我们的基因里。
更何况,作为一个中国人,如果你不想拋弃自己的民族文化传统,那么阅读代表传统文化的典范性文本,是继承传统的一种极佳方式。
但其意义又不止于传承,就个人而言,阅读经典文本是使阅读者经历一番文化濡染的过程。
受文化濡染比较多的人和受濡染比较少的人,其气质是截然不同的。
当很多人都发生气质的变化,一个时代的社会风气就会随之发生变化。
①体悟经典之美②继承传统文化③经历文化濡染④发生气质变化(2)阅读下面方框内关于“如何阅读名著”的短文,将空缺处的内容补写完整,注意语意连贯。
阅读名著以自读为主,掌握一些基本的阅读方法很有必要。
提供下列方法供参考:一、不妨先读前言、后记和目录。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22课《唐雎不辱使命》课后练习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语
(3)寡人谕矣 ( ) (4)图穷而匕首见( )
2.用“/”给文中划线句子断句,划出两处。
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
3.翻译下列句子。
(1)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 译文:
(2)使毕使于前。 译文:
4.下列对【甲】【乙】两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合文意的一项是()
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安陵君其许寡人/其岸势犬牙差互
B.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C.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D.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2.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A.【甲】文所记叙的是强国和弱国之间的一场外交斗争,最后弱国取得胜利的故事。
B.【乙】文所记叙的是荆轲刺秦王的经过:他拿着匕首,追赶秦王,而其余臣子则袖手旁观。
C.【乙】文中记载了秦国的一条法律:带刀的侍卫一般不上殿,上殿的臣子不能带刀。
D.【甲】【乙】两文在人物刻画上均用了对比的方法,其中【乙】文用秦武阳的“色变振恐”衬托出荆轲的沉着冷静。
1.下面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人恒过然后能改 B.或异二者之为何为者也
C. 吾欲辱之,何以也以之刺庆忌也 甚矣,汝之不惠
2.翻译下面句子。
(1)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
(2)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3.【甲】文中秦王对唐雎的态度、情感有一个变化过程,请根据文段内容简要概括。
二、(某某乌鲁木齐市中考题)
1.C中的两个“冠”都是“帽子”的意思。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 唐雎不辱使命》课后习题(含答案)
10唐雎不辱使命一、基础题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寡.人(ɡuǎ)色挠.(náo)弗.敢易(fú)大义凛.然(lín)B.唐雎.(jū)缟.素(ɡāo)魏襄.王(xiānɡ)以头抢.地(qiānɡ)C.休寝.(jìn)韩傀.(ɡuī)夫.专诸(fú)免冠徒跣.(xiǎn)D.怫.然(fú)侵.犯(qīn)长跪.(ɡuì)寡人谕.矣(yǔ)1.答案 C A.凛lǐn。
B.缟ɡǎo。
D.谕yù。
2.对下列选文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交换)B.秦王怫.然.怒(愤怒的样子)C.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平民)D.休.祲降于天(休息)2.答案 D “休”是“吉祥”的意思。
3.下列句子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故不错意也B.徒以有先生也C.长跪而谢之 D.秦王怫然怒3.答案 A “错”同“措”。
4.下列加点的古今异义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古义:交换。
今义:容易。
) B.非若是.也(古义:这样,如此。
今义:常用作判断词。
)C.岂直.五百里哉(古义:只,仅仅。
今义:成直线的。
)D.秦王色挠.(古义:变化。
今义:轻轻地抓。
)4.答案 D “挠”的古义是“屈服”。
5.下列各句中的词类活用现象,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且秦灭韩亡.魏(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灭亡)B.天下缟.素.(名词的使动用法,使……穿缟素)C.虽千.里.不敢易也(数词用作名词,方圆千里的土地)D.与臣而将四.矣(数词用作动词,变成四个人)5.答案 B “缟素”在这里是名词用作动词,指穿白色丧服。
6.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不同意义或用法。
(1)怒①此庸夫之怒.也( )②怀怒.未发( )(2)使①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 )②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3)与①轻寡人与.( )②与.臣而将四矣( )6.答案(1)①动词,生气,发怒②名词,愤怒(2)①派遣②出使(3)①语气词,相当于“吗”②连词,和、同,此处可引申为“加上”解析本题考查对文言词语一词多义的理解能力。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练习及答案:唐雎不辱使命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练习,及,答案,唐雎,《唐雎不辱使命》习题精选一、基础知识1.请为下列句子中的“使”选择正确的义项。
A.使命 B.听、讲 C.派、遣 D.出使 E.使臣(1)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2)唐雎不辱使命()(3)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2.请为下列句中黑体字选出正确的读音或义项。
(1)秦王色挠() A.骚挠B.屈服(2)长跪而谢之曰() A.道歉B.谢意(3)天下缟素() A.gǎo B.kǎo(4)弗敢易() A.交换B.交易3.下列各句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寡人”是古代帝王的敬称。
B.《战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编的,共三十二篇,分十二策。
C.“岂直五百里哉?”的“哉”是现代汉语“吗”的意思。
D.文中唐雎列举了四个平民中的有志之士的发怒。
4.找出下列译文没有错误的一项()A.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译文:我想以五百里的地方跟安陵做交易。
B.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译文:可安陵君却违抗我,这难道不是轻视我吗?C.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译文:把安陵君看作忠厚长者,因此没有错认为是其他意思。
D.安陵君其许寡人。
译文:安陵君能够答应我吗?5.下列句子分别揭示了秦王的什么态度,将备选答案的序号填在句后的括号里。
A.前倨后恭 B.以势压人 C.恐吓威胁 D.不可一世 E.虚伪狡诈(1)“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2)“安陵君其许寡人。
”()(3)“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4)“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5)“安陵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二、课内精读(一)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悦。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唐雎不辱使命》同步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唐雎不辱使命》同步练习(含答案)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语句朗读停顿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B.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C.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D.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2.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和字形都无误的一项是()A.唐雎(jū)缟素(gǎo)嗟乎(jiē)以头抢地(qiǎng)B.寡人(guǎ)宫殿(diàn)袭击(xí)长虹贯日(guàn)C.韩傀(guī)休浸(jìn)彗星(huì)挺剑高起(tǐng)D.晓谕(yù)忤逆(wǔ)怫然(fú)免冠徒跣(xǐ)3.下面对课文《唐雎不辱使命》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课文主要写了唐雎同秦王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的过程,以及斗争的结局。
B.课文第一自然段写安陵君抵制秦王的骗局,断然拒绝“易地”,这是双方斗争的最高潮部分。
C.课文主要通过绘声绘色的“对话”来塑造唐雎和秦王的形象,鲜明地表现了人物各自的性格特点。
D.在这场尖锐的矛盾冲突中,秦王骄横狂暴,阴险狡诈;而唐雎表现得正气凛然,不畏强暴。
4.下列句子分别揭示了秦王的什么态度?将备选答案的序号填在句后的横线上。
A.前倨后恭 B.以势压人 C.恐吓威胁 D.不可一世 E.虚伪狡诈①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②安陵君其许寡人!③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④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⑤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5.《唐雎不辱使命》一文在勾勒人物时主要运用了对话的方法,寥寥十来句,就将一个坚持正义、勇敢无畏的英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地摆在读者面前,让人不禁肃然起敬。
请就某一个或某几个人物的语言作一个片段描写。
注意语言描写要符合人物的身份、地位及个性特点。
200字左右。
6.随着物拍击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现在越为越追求精神文明建设。
家庭是传承人类文明的载体,良好的家风不仅是建设文明家庭的核心,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
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唐雎不辱使命练习题(含答案)
《唐雎不辱使命》练习题学校;南赵楼中学设计者;李新莲审核人;王福娥一.基础知识检测1.解释下列加点词.(1)唐雎不辱.使命()(2)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3)大王加惠..()(4)请广.于君()(5)岂直.五百里哉()(6)秦王怫.然怒()(7)布衣..()(8)以头抢.地耳()(9)庸夫..()(10)非士.之怒()(11)休祲..()..降于天()(12)天下缟素(13)秦王色挠.()(14)长跪而谢.之()(15)寡人谕.矣()2.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1)故不错意也(2)仓鹰击于殿上(3)寡人谕矣3.解释下列各词在句中的不同含义.使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于受地于.先王()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徒亦免冠徒.跣()徒.以有先生也()以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徒以.有先生也()之愿终守之.()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专诸之.刺王僚也()与轻寡人与.()与.臣而将四矣()4.翻译下列句子(1)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课内达标训练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悦。
语文九年级下人教部编版第10课《唐雎不辱使命》习题课件(18张)
2.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虽.然.,受地于先王 即使这样 (2)大王加.惠.给予恩惠 (3)徒.以有先生也 只 (4)长跪而谢.之 道歉 (5)休.祲.降于天 吉凶的征兆 (6)秦王色.挠. 变了脸色(屈服)
3.写出下列带点词的不同含义。
(1)以寡 而人君欲以.以 五.十五里百之里地之存地者易安凭陵借
(节选自《史记·刺客列传》) 【注释】①甲士:身穿铠甲的武士。②窟室:地下室。③长铍:长矛。④详为 足疾:假装脚有毛病。“详”通“佯”,假装。⑤擘:拆,掰开。
1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秦王怫.然.怒 盛怒的样子 (2)仓.鹰击于殿上 通“苍”,青色 (3)王僚使.兵陈自宫至光之家 派,派遣 (4)酒既酣. (酒)喝得畅快 13.与甲文“以头抢地耳”中的“以”字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B )
用
徒以.有先生也 因为
(2)使秦 安陵王君使.因人使谓唐安雎陵君使.于派秦 出使
(3)于仓 受鹰地击于.于 先.殿 王上 从 在 因使唐雎使于.秦 到、住
(4)然虽 秦王然.怫,然受.地怒于…先…王的 这样样子
4.下列句子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 ) A.故不错意也 B.徒以有先生也 C.秦王不悦 D.秦王怫然怒
比较阅读下面两篇选文,完成相应题目。 【甲】《唐雎不辱使命》 【乙】专诸者,吴堂邑人也。(伍子胥)乃进专诸于公子光。四月丙子,光伏甲士 ①于窟室②中,而具酒请王僚。王僚使兵陈自宫至光之家,门户阶陛左右,皆王 僚之亲戚也。夹立侍,皆持长铍③。酒既酣,公子光详为足疾④,入窟室中,使 专诸置匕首鱼炙之腹中而进之。既至王前,专诸擘⑤鱼,因以匕首刺王僚,王僚 立死。左右亦杀专诸,王人扰乱。公子光出其伏甲以攻王僚之徒,尽灭之。
第3单元 唐雎不辱使命练习【新人教版九年级(初三)语文下册】
10.唐雎不辱使命一、课内阅读训练(广西崇左)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唐雎不辱使命(节选)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
”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
”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选自《战国策》)1.下列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轻寡人与.陈太丘与.友期行B.仓鹰击于.殿上请广于.君C.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以.君为长者D.长跪而谢之.曰寡助之至,亲戚畔之.2.下列对文章内容和写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记叙了唐雎出使秦国,与秦王展开面对面的激烈斗争,最终保全安陵国土的故事。
B.文章主要采用人物对话以及多种形式的对比和衬托来刻画人物形象。
C.秦王“长跪而谢之”,并明确提出取消“易安陵”的计划,唐雎最终取得斗争的胜利。
D.唐雎与《完璧归赵》中识破秦王骗局的蔺相如一样,爱国忠君,临危不惧,机智勇敢,不辱使命。
3.把文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课《唐雎不辱使命》同步练习题人教版
第22课唐雎不辱使命一、课内阅读1.本文通过鲜明的对比,在尖锐的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性格。
秦王和唐雎一会面就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斗争。
秦王是先倨而后恭,“使人谓”——“不说”——“_________”——“色挠,长跪而谢之”,这是秦王在事件全过程中态度的变化过程;而唐雎是先__后___,临危出使——沉着应对——__________——“挺剑而起”,这是唐雎在事件全过程中态度的变化过程。
处境不同、态度不同、结果不同,表现出不同的性格。
秦王是__________的“纸老虎”;唐雎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伏虎英雄”。
2.唐雎出使秦国的原因是什么?安陵君为什么不答应?3.秦王初见唐雎时,是以一种什么样的语气对唐雎说话的?唐雎又是怎样劝说秦王的?4.秦王开始接受了唐雎的劝告吗?他有什么反应?5.面对秦王的天子之怒,唐雎害怕了吗?他是如何进行反击的?6.秦王最后是“长跪而谢之”,说明了什么?这是从什么角度来表现唐雎的?7.你认为唐雎能够永远保住安陵吗?为什么?8.千百年来,唐雎的凛然正气仍然令人震撼。
如今,我们学习这篇文章,有哪些现实意义?9.自古至今,像唐雎一样“不辱使命”的外交人才还有许多。
试举一例,用一句话概括其主要事迹。
二、比较阅读【甲】《唐雎不辱使命》【乙】荆轲奉樊於期①头函,而秦武阳②奉地图匣,以次进。
至陛③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④假借⑤之,使毕使于前。
”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轲既取图奉之,发⑥图,图穷而匕首见。
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⑦(zhèn)之。
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⑧袖。
拔剑,剑长,操其室。
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⑨柱而走。
群臣惊愕,卒⑩起不意,尽失其度。
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⑪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
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
第10课《唐雎不辱使命》同步练习
10 唐雎不辱使命——九年级语文人教部编版下册课时优化训练1.对下列选文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交换)B.秦王怫然怒 (盛怒的样子)C.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平民)D.休祲降于天 (休息)2.选出下列句子中的“以”字意义和“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相同的一项是( )A.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B.不以物喜C.以君为长者D.以刀劈狼首3.选出下列句子中的“之”字意义和用法跟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天子之怒B.专诸之刺王僚也C.此皆布衣之士D.布衣之怒4.下列各句中“之”的意义和用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A.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B.此庸夫之怒也C.皆布衣之士也D.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5.下列对加粗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请广于君(增广、扩充)B.唐雎不辱使命(辱没、辜负)C.且秦灭韩亡魏(同“无”,没有)D.而君逆寨人者(违背)6.下列加粗词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A.仓鹰击于殿上B.轻寡人与C.且秦灭韩亡魏D.天下缟素7.下面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
(大王增加恩惠,用大面积的土地来交换小面积的土地,真是太好了。
)B.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虽然用方圆一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换,哪里只是方圆五百里呢?)C.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
(秦王面露胆怯之色,直身跪着,向唐雎道谢。
)D.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
(也不过是摘下帽子,光着脚,把头往地上撞罢了。
)8.下列各句中“之”的意义或用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A.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B.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C.皆布衣之士也D.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9.下列各项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寡人”是对古代帝王的敬称。
B.《战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史学整理编辑的,共三十二篇,分十二策。
C.“岂直五百里哉”中的“哉”是现代汉语“呢”的意思。
D.文中唐雎列举了四个平民中的有志之士的发怒。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22课《唐雎不辱使命》同步练习
22 唐雎不辱使命课前预习1.给加点字注音。
唐雎.( )/怫.然( )/免冠徒跣.( )/以头抢.地( )/韩傀.( ) 天下缟.素( )/秦王色挠.( )/休祲.( )课内达标3.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唐雎不辱.使命( )(2)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3)大王加惠..( )(4)故不错.意也( )(5)请广.于君( )(6)轻寡人与.( )(7)秦王怫然..怒( )(8)亦免冠徒跣....( )(9)以头抢.地耳( )(10)非士.之怒也()(11)仓.鹰击于殿上( )(12)休祲..降于天( )(13)秦王色挠..( )(14)长跪而谢.之( )(15)寡人谕.矣( )4.解释多义词。
(1)以:①以.大易小( )②以.头抢地耳( )③以.君为长者( )④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⑤徒以.有先生也( )(2)于:①受地于.先王( )②使唐雎使于.秦( )③请广于.君( )④休祲降于.天( )⑤何至于.此( )(3)徒:①免冠徒.跣( )②徒.以有先生也( )(4)使:①秦王使.人谓安陵君( )②唐雎使.于秦( )(5)其:①安陵君其.许寡人( )②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 )③皆刑其.长吏( )5.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2)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6.用“/”为下列句子划分朗读停顿。
(1)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2)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3)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4)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7.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战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所著,全书共三十三篇,分十二策。
B.《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史记》是一部纪传体史书。
刘向与司马迁是同一个朝代的人。
C.《唐雎不辱使命》一文以富有个性化的语言和行动,鲜明地刻画了唐雎不畏强暴,坚持原则、勇于斗争、视死如归的英雄形象。
九年级语文上册 唐雎不辱使命 练习卷人教版
(2020·黄冈)唐睢不辱使命(节选)秦王怫然怒,谓唐睢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睢对曰:“臣未尝闻也。
”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唐睢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唐睢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1.解释下列加点词。
①仓鹰击于殿上()②长跪而谢之()2.翻译下面文言语句。
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译文:3.外交辞令往往委婉含蓄,隐藏着“潜台词”,听话者应仔细揣摩,才能灵活应付。
请揣摩下列各句,说说其“潜台词”是什么。
①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②与臣而将四矣。
4.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唐睢是怎样让秦王理屈词穷的?从中可以看出唐睢是个怎样的人?答:5.列举我国历史上两个“不辱使命”的外交人才,分别用一句话概括他们的主要事迹。
2020哈尔滨市阅读《唐雎不辱使命》选段,回答9—12题(10分)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
”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九年级下册《唐雎不辱使命》课堂知识训练题 (附答案)
《唐雎不辱使命》课堂知识训练题1.《唐雎不辱使命》选自。
唐雎,末期人。
2.《战国策》是(朝代)根据时期史料整理编辑的,共篇。
《战国策》是史书。
3.秦王,指,即后来的秦始皇。
4.安陵君,安陵国的国君。
安陵是一个小国,在今河南鄢(yan)陵西北,原是的附属国,魏襄王封其弟为安陵君。
5.专诸,时吴国人。
公子光(即后来的吴王阖闾)想杀僚自立,假意宴请,让专诸借献鱼之机刺杀了僚。
6.聂政,战国时韩国人。
韩傀是韩国的。
韩国大夫仲子同韩傀有仇,请聂政去刺杀了韩傀。
7.庆忌是吴王僚的儿子,在僚被杀后,逃到卫国,吴王派要离去把他杀了。
8.字词训练jūfúxiǎn qiāng唐( ) ( )然徒( ) ( )地guījìn gǎo náo韩( ) 休( ) ( )素色( ) yù( )矣9.根据释义写出相应的字词。
10.课文背诵/默写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甚善;虽然,,愿终守之,!”秦王不说。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今吾以十倍之地,,而君逆寡人者,?”唐雎对曰:“否,。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
”秦王曰:“天子之怒,,流血千里。
”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
”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聂政之刺韩傀也,;要离之刺庆忌也,。
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与臣而将四矣。
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今日是也。
”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11.课文内容训练⑴故事的主要矛盾是什么?最后的结果是怎样的?⑵面对秦王的“天子之怒”,唐雎害怕了吗?他是如何进行反击的?⑶最后一段描写秦王的神态变化对刻画唐雎的形象有何作用?⑷结合人物语气,说说秦王是一个怎样的人?⑸作者塑造了唐雎怎样一个“士”的形象?意图是什么?参考答案:1.《唐雎不辱使命》选自《战国策·魏策四》。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唐雎不辱使命》课后练习题(附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唐雎不辱使命》课后练习题(附答案)⊙收获平台一、积累与运用:1.给下面加点字注意:⑴唐雎()⑵韩傀.()⑶免冠徒跣.()⑷休祲.()降于天⑸天下缟.素()⑹寡人谕.矣()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的意义。
⑴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五()⑵唐雎不辱.使命()⑶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⑷长跪而谢.之()⑸以.君为长者()⑹徒以.有先生也()3.指出句子的通假字,并解释。
⑴轻寡人与?()⑵故不错意也()⑶仓鹰击于殿上()4.《唐雎不辱使命》选自________________,它是___________末年__________根据战国时事的记录整理编辑的。
二、为什么说唐雎没有辜负使命?答:*三、阅读下文,回答问题: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1、解释加点的词①故不错意..也()②轻.寡人与()③虽.千里不敢易,岂直..五百里哉()()④请广.于君()2、翻译下列句子。
①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下列句子里加点的词各相当于现代汉语什么词,表示什么么语气。
①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 ()②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③岂直五百里哉.? ()4、按原文内容填空:①选段中表现秦王骄横无理,盛气凌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选段中表现秦王玩弄诈骗伎俩,装出一副施恩加惠面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唐雎维护领土立场坚定,其“不易地”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概括这段文字的大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展空间阅读下文,完成文后问题。
陕西专版2024春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0唐雎不辱使命作业课件新人教版
秦”中的“乃”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D )
A. 蒙乃始就学
•
C. 乃重修岳阳楼
•
B. 屠乃奔倚其下
•
D.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
【点拨】“乃使水工郑国间说秦”中的“乃”是连词,“于
是”。A、B、C三项中的“乃”均为连词,译为“于是”; D项中的“乃”是副词,译为“竟然,居然”。
13.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始臣为间,然渠成亦秦之利也。
(1)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
(2)请广于君
•
(3)休祲降于天
•
(4)长跪而谢之曰
•
(5)以头抢地尔
•
_____交__换________ ___增__广__、__扩__充____ _____吉__祥________ _____道__歉________ ____碰__,__撞_______
3. 下面句子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 )
10.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秦统一六国推动了历史 的发展,那么应怎样正确看待《唐雎不辱使命》 这个故事呢?
示例:《唐雎不辱使命》这个故事体现的是唐雎 对自己国家的忠诚和面对秦王的傲慢自大、咄咄逼人 时的不卑不亢,以及他不畏强权的精神。
请同学们看《典中点》第34页 第11-14题。
11.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点拨】A、B、D三项都为疑问句。
6. 下面对课文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 课文主要写了唐雎同秦王针锋相对的斗争过程以 及斗争的结局。 B. 课文第二段写唐雎坚决抵制秦王的骗局,断然拒 绝“易地”,这是双方斗争的高潮部分。 C. 秦王没想到唐雎敢跟他拼命,只好直身跪着,向 唐雎道歉。【点拨】这是双方斗争的发展部分。 D. 本文用人物对话生动地塑造了唐雎的形象,表现 了唐雎正气凛然、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精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秦王吓得变了脸色,跪直身子向唐雎道歉说。 (4)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心里的愤怒还没有发作出来,上天就降示征兆, (专诸、聂政、要离)连上我,将成为四个人了。
(5)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 故不错意也。 可是安陵君却凭借方圆五十里的土地幸 存下来,是因为我把安陵君看做忠厚长者 ,所以不打他的主意。 (6)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 平民发怒,也不过是摘掉帽子光着脚 ,把头往地上撞罢了。 (7)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 有先生也。 可是安陵国却凭借五十里的土地幸存 下来的原因,只是因为有先生你啊。
〖缟素〗白色的丝织品,这里指穿丧服。
〖色挠〗 变了脸色。挠,屈服。
〖谢〗 道歉。
〖谕〗 明白、懂得。 〖徒以〗 只因为。徒,只是。
五、翻译下面的文言句子。 ⑴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 平民发怒时,也不过是摘了帽子,光着脚, 把头往地上撞罢了。 ⑵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但是他却违背我的意愿,是瞧不起我的实力吗? ⑶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
古今异义
(4)虽然,受地于先王 古义:虽然这样;
今义:表转折关系的关联词 (5)非若是也 古义:指示代词,这样;
今义:表示判断的动词 (6)休祲降于天
古义:吉祥的征兆; 今义:休息
古今异义
(7)长跪而谢之曰
古义:道歉
今义:谢谢,感谢
4、一词多义
以
⑴以大易小。( 用 )
〖广〗 扩充。 〖逆〗 违背。 〖轻〗 轻视。 〖与〗 通“欤”,吗 〖岂直〗 难道只是。 〖怫然〗 (fú)盛怒的样子。 〖公〗 相当于“先生”,古代对人的尊称。 〖布衣〗 平民。
〖免冠〗 摘掉帽子。
〖徒跣〗 光着脚。 〖抢〗 撞。 〖庸夫〗 平庸无能的人。 〖士〗 这里指有才能有胆识的人。 〖休祲〗 吉凶的征兆。休,吉祥的征兆。 祲,不祥的征兆。
西方记者:你们国库里到底有多少人民币? 周恩来答: 共有十八元八角八分。
《沁园春
雪》 1.词中由写景转入评古论今的一句是 2.本词表达主旨的一句是 3.运用比喻、对偶、拟人,化静为动, 生动形象表现山势连绵高峻的句子 4.作者想象雪后晴天的美丽景色的语句 5、赏析“山舞银蛇”中“舞”的妙处。 6、如何理解“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 看今朝。”
⑵徒以有先生也。( 因为 )
⑶以君为长者。( 把 )
⑷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凭 )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 派 )
使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出使
秦王不悦( 高兴 ) )
)
说 请说之( 解释
高可二黍许( 左右 ) 许 安陵君其许寡人( 听从,答应
)
徒
免冠徒跣
光
之
徒以有先生也 只,仅 仅 五百里之地 助词,的 愿终守之 代词,指土地
一、《唐雎不辱使命》选自
书相传是 末年 是 体史书。 二、注音 怫( )然 徒跣( ) 以头抢( ) 地 免冠( )休祲( ) 三、解释词语 1、通假字 故不错意也( ) 轻寡人与( ) 仓鹰击于殿上( )
,这本 编辑的,共三十三篇,
2、词类活用
(1)轻寡人与
形容词活用作动词,轻视
主谓之间,取消句子 专诸之刺王僚也 独立性 无义
长跪而谢之 代词,指唐雎
然
虽然,受地于先 王 秦王怫然怒
于 仓鹰击于殿上 受地于先王 请广于君
这样
….的样子
在
从 给
使唐雎使于秦
到、往
四、重点掌握以下词语:
〖易〗 交换。 〖其〗 句中表加重语气的助词,一定。 〖加惠〗 给予恩惠。 〖弗〗 (fú)不。 〖因〗 因而,于是。 〖错意〗 错,通“措”,放置。置意, 放在心上。
文章结构分析 1、文章第一段写了什么内容?其作用 是什么? 唐雎出使秦国的原因;为下文情 节发展做铺垫。 2 、读第二段,体会唐雎和秦王二人各 是什么语气?
秦王:盛气凌人(骄横恐吓); 唐雎:临危不惧、据理力争。
3、描写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有 什么作用?
侧面描写;衬托唐雎的勇气。
六、文章内容理解 1、 本文刻画唐雎和秦王的方法主要有哪些?他有怎 样的性格特点? 运用了语言(对话)描写以及对比、衬托的写作方法; 唐雎:机智勇敢、不畏强权、 能言善辩、爱国忠君的品 质;秦王:骄横奸诈、恃强凌弱、色厉内荏的形象。 2、秦王提出“天子之怒”,而唐雎用“士之怒”来 应答,分析两人话中的潜台词。 秦王:你若不遵从我,我将会发动战争,使你们国家血 流成河。 唐雎:我将要效仿以上四人,刺杀你,保全我国领土。
(2)请广于君 形容词活用作动词,扩充 (3)天ຫໍສະໝຸດ 缟素名词活用作动词,穿丧服
(4)与臣而将四矣
名词活用作动词,成为四个人
3、古今异义
(1)长跪而谢之 古义:古时的一种坐姿,上身挺直,表 示庄重; 今义:屈膝,膝盖着地。 (2)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古义:曾经;今义:品尝 (3)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古义:交换;今义:容易
3、列举我国历史上三个“不辱使命”的外交人才, 分别用一句话概括他们的主要事迹。 晏子使楚,使楚王自取其辱;诸葛亮舌战群儒,联吴 抗曹; 蔺相如不畏强权,完璧归赵。
拓展训练
基辛格问: 为什么中国人走路总喜欢低着 头,而美国人走路总是抬着头? 周恩来答: 因为中国人走的是上坡路,所 以总是低头攀登;而美国人正 在走下坡路,所以两眼望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