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高原型牦牛退化的原因及建议

合集下载

草原退化原因及生态修复建议

草原退化原因及生态修复建议

L i n y e y u a n y i草原退化原因及生态修复建议李得鹏草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环境之一,更是畜牧养殖产业发展的基础,同时也是抵御风沙,防止土壤沙漠化,荒漠化的最后一道绿色屏障,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

近年来,随着青海省都兰县畜牧养殖产业不断向前发展,草地过量放牧、超载放牧的问题不断凸显,草场的生产能力逐渐下降,生态功能逐渐退化,严重制约了畜牧地区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发展,给当地群众的正常生产生活产生了严重威胁。

一、草原退化原因1、超载放牧在广大牧区,很多农牧民群众一直沿袭着传统的养殖管理模式。

动物在草场当中采食牧草,获得营养物质,满足机体生长发育所需。

但在畜牧养殖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大背景下,放牧动物的数量已经超过了草场的生态环境承载能力。

超载放牧背景之下,使得草原生态环境逐渐恶化,草场得不到休养生息,牧草生长发育受到长时间的抑制,时间一久就会造成优质牧草的数量逐渐锐减,草原生态环境逐渐恶化。

2、蝗虫鼠害危害蝗虫鼠害危害是影响草地生态系统的常见因素,蝗虫鼠害的种类较多,危害面积较广,危害程度严重。

老鼠的繁殖周期相对较短,除了大量啃食牧草与牲畜争夺优质牧草之外,更为严重的是能够挖掘洞穴,啃食牧草的根部,造成牧草根部受到破坏,牧草死亡使得草场的覆盖度显著下降,严重的会造成寸草不生,土壤裸露,土壤沙漠化,荒漠化,使得草原完全失去放牧价值和利用价值。

草原蝗虫繁殖周期较短,每次能够产生大量的蝗虫幼虫,蝗虫主要以啃食牧草叶子为主,危害严重时所到之地寸草不生,严重威胁到草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3、盲目开荒开采盲目开采是人为影响草原生态环境的主要原因,受到传统生产生活方式的影响,很多农牧民群众将平整,土壤肥沃、土壤层深厚、植物生长旺盛的草原开荒用于发展农业种植产业。

不合理的开荒破土,严重破坏到草原生物多样性,使得草原的自然生态系统遭受到破坏。

再加上开垦的草原多是广种薄收,粗放式管理,草原一旦被开垦,土壤当中的有机质被很快的吸收或者分解,进入冬春季节之后,外界风吹农田无法被植被覆盖,风蚀严重,表层细碎的土壤很容易被大风吹散,从而造成土壤沙漠化。

青海省大通县牦牛种质资源保护刍议

青海省大通县牦牛种质资源保护刍议

通 过选 育生产 推广 牦牛 种牛来 复壮 家牦 牛可提 高牦 牛生 产性 能 , 加 肉 、 产 量 , 增 绒 是解 决 目前 生 态建 设
中因控 制或 减 少牦牛饲 养量 而造成 的农 牧 民收入停
合, 有利 于攀登 和利 用高 山草 场 。
乳房: 乳房 小 而成 碗 碟状 , 静 脉 不 明显 , 头 乳 乳
VO1 3 N O .3 .6 NOV 2 7 . 00
青 海 省大 通 县 牦 牛 种 质 资 源保 护 刍议
王俊 刚 , 慧 玲 杨
(. 海 省 大通 县 养 殖 业 服 务 中心 , 海 大 通 8 0 0 ;. 海 省 大通 县养 殖业 服务 中心 8 00 ) 1青 青 11 0 2 青 1 1 0
发育 良 好 , 躯 次 之 , 躯 欠 佳 。 毛 色 黑 褐 色 占 中 后 8%, 7 青色 占 6 , 杂色 占 7 。髻 甲高 长 , 背腰 平直 和 十字 部 略上 隆起 而 形成 浅 波式 , 下 部周 围 和体 体 上部 密生粗 毛 和夹生少 量 绒毛 、 型毛 , 两 体侧部 和颈
大通 县 种畜 场 饲 养 的牦 牛类 群 主要 为 高原 型 ,
刀 状肢 势 , 蹄小 蹄缝 紧合 , 匣底部 边缘 有似 马蹄 铁 蹄 形 角质 物 , 于攀登 陡坡 窄道 。 利
1 2 生 产 性 能 .
概观 体 质坚 韧 , 构匀 称 紧 凑 , 视整 个 体 躯 , 躯 结 俯 前
维普资讯
第 3 卷第 6 3 期 20 0 7年 1 月 1
文章 编 号 : 0 1 9 1 ( 0 7 0 — 0 70 1 0 — 1 1 2 0 ) 60 8 — 3
中 国牛 业 科 学

青藏高原草地退化及生态修复研究

青藏高原草地退化及生态修复研究

青藏高原草地退化及生态修复研究青藏高原是中国西部地区的一片重要草地区域,也是全球高寒草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由于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的不断推进,青藏高原的草地退化问题日趋严重,严重影响着该地区的生态系统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探讨青藏高原草地退化的原因和影响以及草地生态修复的研究进展和前景。

一、草地退化问题的成因根据研究,青藏高原草地退化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过度放牧:由于青藏高原大部分地区处于高寒和半干旱地区,造成草原缺乏水源,导致牧民为获得更多收益而过度放牧和过度牧畜,导致草原土壤严重受损,草原植被趋向单一化。

2、气候变化: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青藏高原的草原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高温等气候变化使得草原植被生长条件不佳,从而促进草原退化的加速。

3、自然因素:青藏高原的地质构造复杂,地貌起伏较大,在风力和水力的作用下,导致草原土壤流失严重,从而形成了淤积、荒漠化、石漠化等现象。

4、农业活动:青藏高原地区农业发展的加速,使得大量耕地和牧场的开垦和生产活动的推广,严重影响了草原植被生态系统的平衡,引起了大量草原退化现象。

二、草地退化的影响青藏高原草地退化的影响范围广泛,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表现为:1、农牧业收益下降:草原植被严重退化,导致牧草生长缓慢,牛羊成长缓慢,对农牧民收益产生很大的影响。

2、生态环境恶化:草原退化后,对于土壤、水资源的保护和保持有所削弱,还会导致水土流失和沙漠化现象,危害到各种生态系统的平衡。

3、气候影响:草原植被面积的锐减对于青藏高原的环境质量的影响也是很大的,对于高山过程形成和冰雪融化也有很大的影响。

4、物种灭绝:草地退化极大地影响了物种的生存和繁衍乃至滞留,使得许多动植物数量下降或灭绝等一系列问题。

三、草地生态修复的研究进展为了解决青藏高原草地退化问题,科学家们展开了多项草地生态修复的研究。

目前,草地生态修复的技术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保持和改善草地土壤:通过土壤改良和保护技术,提高草地土壤的肥力和水保持能力,从而促进草原植被的生长和生态系统的平衡。

牦牛养殖现状,存在问题与发展对策研究

牦牛养殖现状,存在问题与发展对策研究

243牦牛养殖现状,存在问题与发展对策研究 马建成 索南多杰(尖扎县畜牧兽医站,青海尖扎 811299)摘 要:由于牦牛的稀少,导致牦牛的市场价值远远要高于普通的牛种。

牦牛的肉具有非常丰富的营养物质。

例如,蛋白质、钙,胡萝卜素等物质,如果经常食用,能够增强人体的免疫力。

一些用牦牛的角做出来的工艺品的价值也是非常的高的,由此可见,牦牛在市场上的价值是其它的牛种不能够比拟的。

关键词:牦牛养殖现状;存在的问题;发展对策研究养殖牦牛基本上都是在西藏地区和青海地区一带,是当地牧民主要的经济来源。

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养殖牦牛,更是因为牦牛在市场上的价值一直是居高不下的。

这是因为牦牛浑身都是宝,因此市场的价值也相对较高。

当地的农民也因为养殖牦牛而提高了生活的质量,与此同时,也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

1 牦牛的养殖现状和现有问题1.1 牦牛的养殖现状牦牛的养殖并不是在什么地区都可以的。

经过研究和调查,发现牦牛适合在高海拔、常年有草的地区比较适合牦牛的养殖[1]。

例如青海,西藏等地区进行养殖。

由于牦牛自身的价值极高,因此牦牛的养殖也带动了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

因此在牦牛的养殖上,要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环境,才能够进行牦牛的养殖,也只是因为牦牛的稀少,才会有那么高的市场价值。

1.2 牦牛养殖存在的问题由于青海,西藏等地区的发展相对比较落后。

因为地势的原因,交通也不是很便利,所以当地的经济发展也是比较缓慢的。

养殖牦牛虽然改善了牧民的生活质量,但是当地的整体经济发展并不是很理想。

一些养殖的设施也是比较的简陋,没有引进先进的养殖技术和机械化的设备,只是靠着自有的资源进行放牧养殖[2]。

因此引进先进的养殖技术进行养殖是非常重要的,不仅有利于提高牦牛的养殖数量和质量,而且还能促进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速度。

2 牦牛养殖的发展对策2.1 提高牧民的整体素质在牦牛的养殖过程中,牧民还只是依靠特有的环境优势进行放牧养殖。

在牦牛患病时,也只是根据养殖经验,自行诊断后进行胡乱地吃药,这一思想是非常错误的。

青海牦牛业的优势与发展对策

青海牦牛业的优势与发展对策
1 产 品特色优势 . 被 誉 为 一 流 ,特 别 是 近 年 来 ,欧 美 国家 先 后 几 次 发 生 “ 牛 病 ” 口蹄 疫 , 疯 、
“ 原 之 舟 ” 的牦 牛 ,不 仅 能 在 高
恶 劣 的 高 原 环 境 下 生 存 ,还 能 为 人 们 提 供 成 本 低 、无 污 染 、 高 质 量 的 多 种 独 特 的 牦 牛 产
20 .( 29 02 总 7 ) 7
源 进 行 放 牧 饲 养 ,饲 料 成 本 很 低 。 今 后 如 果 能 提 高 饲 料 的转 化 率 ,饲 料 成 本 会 更 低 一 些 , 由 此 产 品 的 生 产 成 本 会 更 具 优 势 ;第 二 , 由 于
资 金 等 多元 齐 上 ; ( )立 足 优 势 资 源 开 发 ,大 4
青 海 发 一业 的 一 与 展 对一优一 牦 牛 策 势 一

若 按 标 准 羊 单 位 计 ,牦 牛 头 数
则 遥 遥 领 先 ,位 居 第 一 。 牦 牛 业 产 值 在 全 省 牧 业 产 值 中 占 居
l l
的 经 济 效 益 。 由 于 牦 牛 至 今 仍 保 留 有 许 多 野 生 习 性 , 在 纯 天 然 放 牧 饲 养 条 件 下 生 产 的 产 品 不 仅 风 味 独 特 、 品 质 优 良 、 疾 病 较 少 , 而 且 不 含 任 何 人 工 合
四川 I、甘 肃 、 新 疆 、 云 南 等 地 ,
4 余 项 ,是 很 丰 富 的 药 用 资 源 , 0 其 中相 当一 部 分 组 织 和 器 官 , 不 仅 具 有 药 用 价 值 , 而 且 还 是 很 好 的 滋 补 品 和 美 味 佳 肴 ,其 经 济 价 值 较 高 。 另 外 , 牦 牛 的

牦牛生产性能低下原因及提高措施

牦牛生产性能低下原因及提高措施

livestock science | 畜禽养殖科学
有重要作用。在饲养管理中要注重实施补饲,要补充较 多蛋白质丰富的饲料,有助于提高受胎成功率。针对养 殖区域内部部分壮龄公牦牛投群配种,掌握基本配种比 率,有助于全面提升受胎率。在长期养殖过程中,部分 养殖人员对犊牛培育重视度不足,致使犊牛生长发育进 程受到较大影响。长期选取掠夺式挤奶模式,导致犊牛 处于半饥饿或饥饿状态,对犊牛正常生长会产生较大负 面影响。犊牛体重较轻、生长速度较慢、成熟较晚,对 区域牦牛养殖业具有较大负面影响。牦牛生长过程中, 营养补充长期处于负平衡状态,将会导致其生长体质变 弱。
内营养处于负平衡状态,生长速度较慢且死亡率较高。 长期发展将会导致区域犊牛生长发育周期延长、生长速 度减缓、畜产品质量较低、良种所占比例较低、良种化 程度偏低、生产性能较差等。
2 牦牛繁殖特征
牦牛性成熟及初配年龄受到培育区域生态环境及饲 养管理条件影响会产生明显差异性。目前多数公牦牛在 10~12月龄会产生较为明显的性反射情况,但是不会 产生明显性行为。一直到2岁开始能产生较为成熟的精 子,此时开始具备正常配种能力。母牦牛性成熟期在较 大程度上与其基本体格及体重之间具有较大关联性,正 常情况下在2~2.5岁开始能有效完成首次配种。依照相 关生产实践统计能得出,牦牛繁育生长现状主要是选取 2年或3年1胎。在当年产犊的母牦牛受到体质情况及营 养补充等要素影响,在8—9月发情时间没有发情表现, 仅有3.03%表现出发情[1]。
Reasons and Improving Measures of Yak's Low Production Performance
Fan Fengxia,Ma Jinshou (Datong Cattle Farm,Qinghai Province,Xining 810102,China)

影响牦牛生长发育的因素及应对措施

影响牦牛生长发育的因素及应对措施

中国动物保健2019.091影响牦牛生长发育的因素1.1饲养环境高原地区普遍生态环境较为恶劣,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牦牛的正常生长发育,导致其出现繁殖性能下降的问题,具体表现为繁殖率较低,后代的体重较轻、体格较小,生长发育缓慢,具有较高的死亡率。

1.2管理方式在青藏高原地区,牧民普遍采用传统的放牧方式来进行牦牛的养殖,不仅养殖规模较小,同时缺乏科学的饲养管理,导致牦牛出现了畜群结构不合理,营养摄入不均衡的问题。

近年来,由于草场逐渐退化,牧民缺乏及时储备草料的意识,导致缺乏足够的草料,使得牦牛正常的生长发育受阻,因周期较长,同时放牧不科学,导致草场出现了超载的情况,严重影响了当地生态的持续性发展[1]。

其次,由于缺乏科学的饲养管理,在实际的饲养过程中缺乏补饲意识,为了获取更多的牦牛奶而出现了过度挤奶的情况,对母牦牛以及犊牛的生长发育和营养供给均造成了严重的不良影响,尤其是在犊牛的哺乳期掠夺式的对母牦牛进行挤奶,导致犊牛长期缺乏营养,不仅使犊牛的正常发育受到了较大的影响,甚至会威胁犊牛的成活率。

此外,高原地区普遍缺乏饲草料,同时其饲草料的品种较为单一,仅仅依靠天然牧场极易导致牦牛出现营养不足的情况。

一些牧民由于缺乏营养补给相关的知识,在缺乏草料或者草料枯萎的季节,仅仅为幼龄或者体弱的牦牛补饲,极易导致牦牛出现发育不良的情况,不仅体质较为虚弱,同时抗病能力较差,很难有效抵抗寒冷。

另外,没有仔细观察牛群的健康状况,对牦牛的发情规律缺乏充分的掌握,所选配种时间不适宜以及选育措施不当等,都会降低牦牛的受胎率,使牦牛出现空怀的情况,与此同时导致牦牛的繁殖性能不佳。

1.3杂交方式由于在特定的高原条件下长期生存,使得牦牛对高原的严酷环境具备较强的抗逆能力,因而其生产性能较低,同时产品的商品率较低。

对牦牛进行本种选育,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牦牛的生产性能,但是提高速度极慢,根本无法满足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

2应对措施2.1进行科学的饲养管理相关主管部门可以邀请养殖专家为牧民传授科学的养殖技术,从而实现对牦牛的科学饲养。

青海省发展牦牛业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青海省发展牦牛业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7 管理 前 沿 2.
养 殖 与 饲 料 2原 因 ; 之 鼠、 害 的 不 断 增 多 , 借鉴典型经验 , 加 虫 在合 作经济组织运转机制和管理模
加剧 了草 原 的退 化 。 因 为 老 鼠不 仅 啃 食 了 大 量 牧 式 上取 得 突破 ; 在促 进 富余 劳 动力转 移 上取 得 突破 ;
全世 界 有牦 牛 14 0万 头 , 0 而我 国约有 13 0万 头 , 2 . O ) 脂 肪含 量低 ( . 0 ~ 7 9 ) 干物质 含 0 2 6 、 1 4 .0 、 占世 界 牦 牛 总 数 的 9 . 以上 E 00 引。青 海 省 是 我 国 量 高 ( 3 7 ~3 . 0 ) 2.0 3 8 的特 点 l , 直 很 受 外 界 _ 一 6 _ _
收 稿 E期 :O 1l 一8 l 2 l -l2
干 旱 、 雨 及 土地 沙 化 、 少 盐碱 化 , 是 青海 省 草 都
刘梅花 , ,9 9年生 , 女 17 大专 , 中级兽 医师 。
3 3 严格 执 法监 督 .
施 和手 段 , 开展 专项 整治 , 突破 重 点 、 克难 点 ; 要 攻 还
可 如 高 缺 何 家 畜都 不能 代替 的 牛种 , 是 我 国 高寒 牧场 上 一 低 , 能与 青海 独特 的气 候 ( 高 海 拔 、 寒 、 氧 ) 还 大珍 贵 的动物 资源 。牦 牛 分布 量很 少 , 长期 以来 , 因 及 牦 牛 自身 生 长 时 所 处 的小 环 境 等 因 素有 关 。 目 各 种 环境 因素 的影 响及 其 自身 生 产 力 的下 降 , 牛 前 , 海省 草原 退化 严 重 , 省共 有 中度 以上退 化 草 牦 青 全 的品 种优 势开 始 逐 渐退 化 , 中存 在 的很 多 问题 亟 地 面 积 1 6 3 3 其 3 . 3万 h , 全 省 草 地 总 面 积 的 m 占

本地牦牛品质退化的原因与改进措施

本地牦牛品质退化的原因与改进措施

中国牛业科学2020,46(6):5-6China Cattls Science科学本地耗牛品质退化的原因与改进措施蒲敬伟S袁立岗1,石琴1,柳炜1,连晓春2(1.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二师畜牧兽医工作站,新疆乌鲁木齐;2.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畜牧兽医工作站,新疆乌鲁木齐)摘要:通过对本地耗牛晶质退化原因的分析,关键是耗牛饲养管理水平、人工繁育水平和动物保健水平等较低而导致,建议从舍饲人工驯养入手,采用人工授精技术在耗牛繁育中推广使用,对耗牛进行晶种选育及人工扩繁扶壮,应用半舍饲综合配套技术及育肥出栏技术,冬季及枯草期补饲,达到提高耗牛晶质、提高养殖水平、加快耗牛产业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耗牛;退化;原因;措施中图分类号:S8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9111(2020)06-0005-02本地所属耗牛养殖历史可追溯到上个世纪50年代,耗牛品种来源主要是五、六十年代从青海引进的种群,终年放养在海拔2700~4200m天山高山牧场,自70年代起又陆续从青海引进耗牛。

由于缺乏对种公牛的选育,忽视核心群的建立,造成近亲繁殖,种公牛整体水平下降,耗牛群品种退化,个体小、繁殖率低、死亡率、怪胎率高。

针对此种情况,分析原因,找到症结,提出改进措施。

1本地牲牛饲养及利用情况1.1本地所属3个牧场20余公顷草场,其中三分之二草场属于高海拔草场,不适于一般牲畜的养殖,只有耗牛因其独特的适应性能够在地形复杂、气候恶劣多变、干旱的的高山草场生长生存,长期存栏5000-10000头。

1.2牛天山深处高海拔草场,由于有耗牛的存在而得到利用,独特的草场资源早就了耗牛肉、奶、毛绒等产品独有风味,本地耗牛肉具有野牛肉的特点,肉质鲜美,蛋白含量高,脂肪含量低,含有多种矿物质元素和氨基酸,深受本地人喜爱。

本地注册的“天山雪域”耗牛肉在市场供不应求,在市场上竞争优势很明显。

1.3耗牛品质退化情况本地牧场深,本地牛多性指标呈现下滑走势,特别是成年牛个体重量下滑严重,一岁出栏重在70~90kg、成年耗牛平均体重在180-200kg,犊牛成活率为80%。

青藏高原退化草原改良的措施

青藏高原退化草原改良的措施

青藏高原退化草原改良的措施青藏高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寒草原之一。

然而,近年来随着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青藏高原的草原生态系统面临着严重的退化问题。

为了改善青藏高原的草原生态环境,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草原改良势在必行。

合理的畜牧业管理是青藏高原草原改良的关键之一。

过度放牧是导致草原退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需要严格控制放牧的数量和密度,实行定期轮牧,合理安排放牧时间和地点,避免草场过度损耗。

同时,加强畜禽粪便的清理和处理,减少对草原生态系统的负面影响。

推广草原植被恢复与保护工程是青藏高原草原改良的重要举措。

通过人工种植草籽、灌木和草本植物,恢复草原植被的多样性和完整性,提高草原的生产力和生态稳定性。

同时,加强对草原植被的保护,禁止乱砍滥伐和非法采挖,确保草原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加强草原水土保持和防治草原荒漠化是青藏高原草原改良的重要举措之一。

通过修建草原防护林带、植被覆盖工程和退化草原的固沙治理,防止水土流失和草原荒漠化的发生,保护草原的土壤和水资源,提高草原的生态环境质量。

合理利用退化草原资源,开展草原生态旅游和绿色牧业,可以有效促进青藏高原草原改良。

通过发展草原生态旅游,增加草原经济收入,提高牧民的生活水平,减少对草原资源的过度开发和破坏。

同时,推动绿色牧业发展,引导畜牧业向生态友好型和可持续发展方向转变,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总的来说,青藏高原退化草原改良是一项复杂而长期的工程,需要政府、科研机构、企业和社会各方共同参与,采取多种措施,综合治理,持之以恒。

只有通过共同努力,才能实现青藏高原草原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保护青藏高原这一珍贵的自然资源,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

青海草原生态恢复与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青海草原生态恢复与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青海草原生态恢复与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青海草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但近年来面临着生态恢复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本文将对青海草原生态恢复与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问题一:草原退化青海草原面积广阔,但由于长期的过度放牧、过度采草和气候变化等原因,导致草原退化严重,植被覆盖度下降,土壤质量下降,生物多样性减少等问题。

对策一:加强生态治理加强对青海草原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治理力度,实行科学合理的放牧制度,控制合理的牲畜数量,恢复草原植被的生长和更新,增强草原的生态功能。

对策二:提高土壤质量通过进行适当的土地治理和土壤改良,采取合理的耕作方式,增加有机肥料的使用,提高土壤质量,促进草原的恢复和生态系统的稳定。

问题二:水资源短缺青海草原是我国重要的水源地之一,但近年来由于气候变化等原因,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突出,影响了草原的生态系统和可持续发展。

对策一:加强水资源管理加强对青海草原水资源的管理,采取合理的水资源利用政策,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水的浪费和污染,保护草原的水源地环境。

对策二:开展水资源补充工程通过开展水资源补充工程,建设水库、水井、渠道等水利设施,改善草原的水资源状况,提供充足的水源供应,促进草原的生态恢复和可持续发展。

问题三:气候变化青海草原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是气候变化,全球变暖导致的极端天气和干旱频发,影响了草原的生态系统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对策一:加强生态适应性调整通过加强草原生态系统的适应能力调整,选择适应性强的植物和动物品种,提高草原的抗旱能力和气候变化下的生态系统稳定性。

对策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措施,通过加强环境保护和提倡低碳生活方式,减少温室气体的产生,降低气候变化对草原的影响。

青海草原的生态恢复和可持续发展问题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需要政府、科研机构、农牧民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通过加强生态治理、提高土壤质量,加强水资源管理和补充,加强生态适应性调整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等措施,可以改善青海草原的生态环境,实现草原生态系统的恢复和可持续发展。

青海省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现状及对策

青海省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现状及对策
摘要: 畜禽遗传资 源是 生物种质 资源 的重要 组成部 分 , 是 畜牧 业可持 续发展 的基 础 。青 海省畜禽遗
传 资 源丰 富 , 特 别是地 方品种 的优 异种 质特性 , 是 几千年 来 多样化 自然 生态环境 所选择 的结果 , 也
是 长期选 育的结果 , 许 多优 良地 方畜禽 品种具有 适应性 强 、 耐粗饲 、 繁 殖率 高 、 遗 传性 能稳定 、 杂 交 优 势明显和产 品优 质 的特 点 , 但 随着生 态环境 和生产状 况的不断 变化 , 青海省地 方品种保种形 势不 容 乐观 。因此 , 文章就 青海省畜禽 品种资 源保护 和开发利 用现 状进行 了分析 , 并提 出意见建议 。
洛、 海南 、 海北 等广 阔的高原牧 区。 高原型藏羊体 格较 大 、
毛辫 较长 , 生产 著名 的“ 西 宁毛” , 是优 良的地毯 毛原料 。
山谷 型藏羊 , 体格较小 , 被毛较短 , 多数羊无毛辫 , 毛质较 差, 产毛量也较低 。欧拉型藏羊 , 主要分布在青海省河南 县和久治县 的部 分地 区, 现存栏 约 7 0万只 , 主要 特点是 体大、 肢长 , 产 肉性能好 , 被 毛短 , 基本无 毛辫结 构 , 干死 毛特别多 , 产 毛量很低 。牦牛有 高原型 、 环湖 型 、 长毛型
较低 。 长毛型牦牛分散全 省各地 , 但 以环湖地 区较多 。 白 牦牛是牦 牛 中的一个 经济类 型 , 中心产 区在 门源 、 互助 两县 , 该地 区海拔低 , 气候温和 , 牧草不甚充裕 ; 其 特点是 全身 白毛 , 体型较小 , 适应性较差 , 生产性 能较低 , 存栏量
较少 [ 川。
1 . 1 地 方 品 种 资 源
青海省原 有牲畜 品种有 藏羊 、 蒙古 羊 、 哈 萨克羊 、 山

关于高原牦牛饲养管理技术的研究

关于高原牦牛饲养管理技术的研究

牦牛是青海地区一种特有的畜牧业养殖品种。

该物种通体呈黑褐色,整个身体的两侧与胸部、腹部位置的毛长而密,四肢与其他牛品种相比较短,但比较壮健。

由于该类物种具有抗寒、抗旱且耐粗饲的生长特性,因此能够在海拔2500-5000米以上的高原地区生存,也是青海、西藏等这些高寒、高海拔地区主要饲养品种之一,是当地农牧民重要的经济来源之一。

随着近年来青海地区的农牧业发展结构不断优化与完善,但部分养殖人员在对牦牛进行养殖过程中,仍然在运用以往的饲养方式,这种方式不仅会使牦牛的生长速度较慢,还会出现其繁殖生产的效率较低。

在此背景下,相关饲养人员需结合当地实际环境,结合牦牛自身的生长习性,运用科学的饲养环境,保障牦牛养殖效益。

本文将以青海省玉树州市作为研究背景,探讨牦牛的饲养管理技术。

牦牛养殖产业是青海地区畜牧养殖业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当地牧民群众的重要的经济来源之一。

牦牛其具有非常良好的适应能力,因此能够在高海拔或者严寒地区内顺利生长。

在青海地区开展牦牛养殖,相关饲养人员需结合青海省玉树州的实际气候环境,以及牦牛的养殖规模,为其建构一个系统的、科学的饲养管理方案,进而为牦牛的顺利生长提供一个科学的、健康的饲养环境,这不仅能够全面提升牦牛群的疾病抵抗能力,同时也会全面提升饲养人员的整体养殖效益,保障牦牛养殖产业能够向着良好的方向上发展。

一、犊牦牛饲养管理技术牦牛牛犊在出生以后,饲养人员需将牛犊口鼻中的黏液进行及时处理,使其能够顺畅地呼吸,并轻轻按压牛犊的肺部,防止牛犊在呼吸时间黏液吸入肺部。

在牛犊呼吸顺畅以后,将牛犊的脐带剪短,并运用碘伏溶液对脐带的断端及时进行消毒处理。

在牛犊出生以后,通常母牛可快速产奶,这时应让牦牛在短时间内吸够足够的母乳,提升牛犊的免疫力。

在出生8小时以后,对其进行第二次母乳喂养,随后牛犊可逐渐恢复体力。

在其母乳喂养至6月龄以后,饲养人员可结合母牛情况运用代乳品替代母乳,并可适当投喂犊牛一些优质的牧草或者营养价值较高的饲料,且饲喂量需随着犊牛的生长月龄的提升而不断增加。

青海高原牦牛的现状及发展建议

青海高原牦牛的现状及发展建议

青海高原牦牛的现状及发展建议徐先军【摘要】青海高原牦牛主要分布于玉树州杂多、治多和曲麻莱3县的6个乡镇,果洛州玛多县西部,海西州天峻县的木里、苏里、龙门、舟群,都兰县的沟里和热水,格尔木市的唐古拉乡及海北州祁连县的野牛沟乡。

【期刊名称】《养殖与饲料》【年(卷),期】2011(000)008【总页数】2页(P57-58)【关键词】青海高原;牦牛;格尔木市;玉树州;玛多县;果洛州;天峻县;海西州【作者】徐先军【作者单位】青海省德令哈市怀头他拉镇兽医站,青海德令哈817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23.85青海高原牦牛主要分布于玉树州杂多、治多和曲麻莱3县的6个乡镇,果洛州玛多县西部,海西州天峻县的木里、苏里、龙门、舟群,都兰县的沟里和热水,格尔木市的唐古拉乡及海北州祁连县的野牛沟乡。

1 生存环境境内昆仑山系和祁连山系纵横交错,形成海拔3700~4000 m以上的高寒地区,年平均气温-2.0~5.7℃,年降水量287~774 mm,年相对湿度50%以上;冷季长,日温差大,日均温差≥10℃,日最低气温≤0℃的有200~250 d;日照2000 h以上,日照率60%;多雨雪和大风(≥8级的有10~150 d)天气,无绝对无霜期;牧草生长期短,枯草期长达180 d以上,空气中的氧含量只有海平面的1/3~1/2。

2 种质特征2.1 体型外貌特征青海高原牦牛的体型外貌特征与产区的生态环境有关,这些区域自古以来就是野牦牛与家牦牛混群活动的地方,故青海高原牦牛在体型、外貌、生理特性等方面有近似野牦牛之处。

头大,公母牦牛均有角、角粗壮,皮松厚、偏粗糙型,鬐甲高而宽长;背线、嘴唇、眼眶周围的短毛多为灰白色或污白色;成年公、母牦牛平均体高分别为129、111 cm;成年公、母牦牛体重分别为440、260 kg。

2.2 对缺氧环境的适应性高原牦牛之所以能够惊人地适应氧气稀薄、大气压低的缺氧环境,是由它的生理特性所决定的。

我国牦牛发展现状与前景分析

我国牦牛发展现状与前景分析

我国牦牛发展现状与前景分析摘要:牦牛是我国的珍稀畜种,牦牛业是我国的优势产业,产业化开发潜力巨大,对振兴藏区经济意义重大。

关键词:牦牛现状;对策;前景1我国牦牛的发展现状1.1牦牛的分布牦牛是中国的主要牛种之一,仅次于黄牛、水牛而居第三位。

牦牛自古至今是青藏高原牧区的优势种家畜和当家畜种,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牦牛是牛属动物中,能适应高寒气候而延续至今的珍稀畜种资源,是世界动物中地理分布很有限的少数家畜之一。

全世界现有牦牛1 400多万头,大都分布在中国青藏高原及其周围海拔3 000m以上的高寒地区。

除中国外,与我国毗邻的蒙古、原苏联中亚地区以及印度、不丹、锡金、阿富汗、巴基斯坦等国家均有少量分布[1]。

我国是世界牦牛的发源地,全世界90%的牦牛生活在我国青藏高原及毗邻的6个省区。

其中青海490万头,占全国牦牛总数的38%,居全国第一;西藏390万头,占30%,居全国第二;四川310万头,占23%,居全国第三;甘肃88万头,占7%,居全国第四;新疆17万头,占1.30%,居全国第五;云南5万头,占0.40%,居全国第六。

1.2牦牛的习性牦牛是一种极耐寒而不耐热的家畜,一般生活在年均温在-3~3 ℃的地区。

随海拔的升高牦牛数量增加,大量集中在海拔3 000~5 000m的地区。

适应年降雨量500~700mm、相对湿度50%~65%、蒸发量大于降雨量的半湿润气候。

适应日照长、太阳辐射强、全年无绝对无霜期、植物生长期短,其它牛种难以生存的高海拔、低气压、冷季长、暖季短、严寒缺氧、牧草生长差的严酷的高寒草甸自然环境[2]。

牦牛体形防寒保暖,体躯紧凑,颈短耳小,皮厚表面积小;汗腺机能极不发达,被毛长度、细度不等且随季节变化,体侧及下部裙毛密而长,可御寒防湿,适宜寒冷气候。

胸廓大,心胸发达,气管粗短,红细胞大,血红蛋白含量高,呼吸、脉搏快,适应高原缺氧环境。

嘴巴宽大、嘴唇灵活,能啃食矮草;蹄质坚实且有软垫,善走陡坡、沼泽、雪山、激流;性情温顺,反应灵敏,建立的条件反射比较巩固,容易调教;抗病力强、抗逆性强、合群性强、食性广、耐饥渴、耐粗放的饲养管理条件。

青海草原生态恢复与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青海草原生态恢复与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青海草原生态恢复与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青海草原作为中国重要的生态保护区之一,具有重要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功能。

近年来,青海草原面临着生态恢复和可持续发展的一些问题。

本文将对青海草原生态恢复与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青海草原的生态恢复面临着过度放牧的问题。

由于生态经济效益较低和市场需求下滑等原因,许多牧民过度放牧,导致青藏高原草原退化严重。

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可以是采取科学的牧畜数量管理措施,建立草原生态补偿机制,鼓励牧民进行集约化养殖,提供就业机会,减轻牧民对草原资源的压力。

青海草原存在着水资源的问题。

青海是中国重要的天然淡水资源库,但由于气候变化和人为活动的影响,青海湖的水量减少,湿地退化加剧,水资源供应短缺。

针对这一问题,可以采取节约用水的措施,加强水资源保护和管理,提高青海湖周边湿地的恢复力,建立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和调配机制。

青海草原的可持续发展面临着旅游开发的挑战。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青海草原成为了旅游目的地,但旅游业对草原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压力,如车辆负荷过重、垃圾污染等。

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可以是推动可持续旅游发展,加强对旅游企业的监管,建立旅游活动与草原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机制,鼓励游客参与生态保护行动。

青海草原存在着草原生态恢复资金来源不稳定的问题。

由于政府和社会对草原生态恢复的投入不足,草原生态保护和恢复的资金来源不稳定。

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可以是加大对草原生态恢复的经济投入力度,提高草原生态补偿政策的有效性,吸引社会资本参与草原生态恢复项目,建立草原保护基金等。

牦牛养殖业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牦牛养殖业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第3 4卷第 7期
2 0 1 3 年 0 7月
湖 北 畜 牧 兽 医
Hu b e i J o u mM o f An i m ̄ a n d Ve t e i r n a r y S c i e n c e s
Vo 1 .34 No .07
J u l y 2 0 1 3
牦牛养殖业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陈海东
( 青海省湖东种羊场 , 青海 共和 8 1 3 0 0 1 )
摘要 : 青海省牦牛养殖 业由于受青藏高原特殊的气候条件和 落后 的管理 方式的影响 , 使得 牦牛 生产性 能低 下 , 没有 发挥 出应有 的作用。对牦牛养殖业 中存在 的问题进行 了分析 , 并提 出了相应 的对策。 关键词 : 牦牛 养殖业; 问题 ; 对策
大. 留群 的后 备 牛 中有 母 牛 、 公 牛 和驮牛 。 由于 留后
2 对 策
2 . 1 减 少载 畜量 。 保护 草原 生态
对退 化 严 重 的草 场 以户 为单 位进 行 分 区封 育 . 同时采 用补 播牧 草等 技术 手段 恢复 草原 植被 。对 草
场进行 以草定畜 . 加强监管力度 。 让其 良性循环。 . 2 压 缩 非生产 畜 比例 。 提 高母 畜 比例 备牛时没有一个合理的计划 .出现 留群后备牛数量 2 加强宣传 . 普及畜牧科技知识 , 切实提高牧民的 过大 . 压 缩 了适 龄母 牛 的 比例 。 科 学 养殖 意识 .引导 牧 民引进 优 良种公 牛进 行 畜群 1 . 3 不 注重 科学 养 畜 . 牦 牛 品种退 化严 重
民思想 观 念 依 然 陈 旧 . 一直 沿 袭传 统 的畜群 管 理模
式, 一味追求牲畜数量。 科学养畜意识淡薄 , 认为祖

青海高原型牦牛种质资源调查与分析

青海高原型牦牛种质资源调查与分析

卢福 山等 [ 对 8 。 ] 0头 玉树 牦 牛 的 8项 血 液 生 理
结 8. 1 原 型牦 牛 的生物 学 、 生产性 能 等种质 特性 , 出对 青 生化 指标进 行 了测 定 , 果发 现 血 红 蛋 白( 6 4 ± 提
1. 7 gL, 3 0) / 红细 胞 压积 (. 6 . 3 L L, 清 钾 04 ±0 0 ) / 血
P> . 5 ; 宽 , 粗 , 松 厚 ; 甲高 、 、 , 肢短 而 端 正 , 角 皮 耆 长 宽 前 后 ( 0 0 )成 年 牦 牛 与牦 牛 犊 之 间 除血 清 总 蛋 白 其余各项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 >O0 ) P .5。 肢呈 刀状 ; 体侧 下 部 密 生粗 长 毛 , 如穿 统 裙 , 短 外 , 犹 尾
养殖与饲料 2 1 0 1年第 1 2期
经营与管理 . 5. 6
青 海 高原 型 牦 牛 种 质 资 源 调 查 与 分 析
刘 军 青海 省祁连 县 野牛 沟 乡兽 医站 , 海祁 连 8 00 青 14 0 青 海高 原 型牦牛 是青 藏高 原 型牦 牛 中一 个 面较 类 型 的牦 牛类 群 的生 产 性 能测 定 时 发 现 , 高原 型 牦 广、 量较 大 、 质较 好 的 地 方 良种 , 布 于 由祁 连 山系 牛的体重显著高 于白牦牛( <0 0 ) 认为这些差 分 P .5, 环 白牦 牛分 布和饲养 在 与 昆仑 山系 纵横 交错 、 南 围绕唐 古 拉 山脉 而 形 成 异与 高原 型牦 牛 、 湖 型牦牛 、 西
1 9 2 ± 6 1 10 5  ̄ 58 14 4  ̄7 7 2 . 0 1 1 8 . 9 1 7 2 . 1 . 8 5 . 7 . 8 9 . 3 . 0 0 1  ̄ . 7 3 6 3  ̄5 . 2

青海省海北州野牦牛提纯复壮家牦牛效果

青海省海北州野牦牛提纯复壮家牦牛效果
中旧草食动物
2 1 年 02
技术
推广
青海省海北州野牦牛提纯复壮家牦牛效果
李茂卓玛
( 青海省海北藏族 自治 州畜牧 兽 医科 学研 究所 , 西海镇
海北州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 , 海拔 3 0 3 0 m 牦牛 00-5 0 。
800 ) 12 0
利用野牦牛对家牦 牛的提纯复壮 显得 尤 为重要 , 奉文 比 较研究 了野牦 牛提纯复壮 当地家牦牛的效果
1 测 定地 点的选 择
测定地点选 择在祁连县野 牛沟 乡 、 默勒镇 ; 海晏 、 刚 察和州同宝牧场 , 以及 大通牛场 。
2 数据统 计分 析
牦牛体尺体 重数据 的处理和分 析采用 S S 1 P S1. 0进
年 露天放 牧 、 兀补 饲的极 为粗放 的饲养 管理条件 下 , 能
文章编号 :( 7 9 2 (0 2 o — o 8 0 Jf — 7 6 2 1 )l o 7 — 3 ) ) 中图分类号:8 3 ¥2. 8
眼睑 、 为灰 白色 , 鼻镜 体躯毛色呈黑色或夹有棕 色纤维 。 31 遗传稳定性 .. 3 体型外貌特征的稳定遗传 :毛色全
的免疫 接种 _作 ,致使兔 瘟仍在一定 区域 内零 星发生 。 Ⅲ 奉 次疫病 的发生 就是 因没按免 疫程 序进行 免疫 接种 即
牦牛提前 1 岁。
年牦牛屠 宰率 4 %。近年来 , 8 由于掠夺式 经营和草场退 化及超载过牧 , 牦牛处于低 水平 的饲养状态 。同时严重 的近 亲繁殖 和晶种 的不断退 化 ,致使 牦牛体 重逐 年下 降。 据资料报道 ,0年来下降率平均在 4 %以上 。 5 0 因此 ,
31 体 型外貌 .. 2
起发病 。病兔体 内排 f的大肠杆菌 , { J 其毒力增强 , 污染饲

丢失牦牛措施

丢失牦牛措施

丢失牦牛措施在青藏高原地区,牦牛是当地人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们不仅提供了丰富的牛奶、肉食和皮革,还承担着运输和耕作的重要工作。

然而,近年来牦牛的数量却出现了下降的趋势,其中一部分原因是由于牦牛的丢失。

牦牛丢失不仅对当地人民的生计造成了影响,还对生态环境产生了负面影响。

因此,采取措施防止牦牛丢失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需要加强对牦牛的管理。

在青藏高原地区,由于地广人稀,牦牛放养范围广阔,管理起来十分困难。

因此,需要建立健全的牦牛管理制度,包括对牦牛的登记、标识和追踪。

通过对牦牛进行登记和标识,可以有效地控制牦牛的数量和流动,减少牦牛的丢失。

同时,还可以通过引入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如GPS定位、无线电频等技术,对牦牛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并解决牦牛丢失问题。

其次,需要加强对牦牛的保护。

在青藏高原地区,牦牛是当地人民的重要财产,但由于牦牛生长在高寒地区,其抗寒能力较弱,容易受到天气变化和自然灾害的影响。

因此,需要加强对牦牛的饲养和保护工作,包括提供充足的饲草和水源,建立牦牛的避寒和避雨设施,以及加强对牦牛的防疫和医疗工作,提高牦牛的生存率,减少牦牛的丢失。

另外,需要加强对牦牛的培育和繁殖工作。

在青藏高原地区,由于自然环境的限制,牦牛的繁殖率较低,导致牦牛的数量无法得到有效的增长。

因此,需要加强对牦牛的培育和繁殖工作,包括选育优良的牦牛品种,提高牦牛的繁殖能力,加强对牦牛的配种和繁殖管理,提高牦牛的繁殖率,增加牦牛的数量,减少牦牛的丢失。

最后,需要加强对牦牛的市场化运营。

在青藏高原地区,由于交通不便和信息闭塞,牦牛的市场化运营水平较低,导致牦牛的价格偏低,牦牛养殖的积极性不高。

因此,需要加强对牦牛的市场化运营,包括建立牦牛的销售渠道,开发牦牛的深加工产品,推广牦牛的品牌形象,提高牦牛的市场竞争力,增加牦牛养殖的收益,激发牦牛养殖的积极性,减少牦牛的丢失。

总之,牦牛是青藏高原地区的重要资源,防止牦牛丢失是当地人民生活的迫切需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海高原型牦牛退化的原因及建议
作者:陈辅云
来源:《养殖与饲料》 2013年第8期
陈辅云
青海省海西州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青海海西817000
青海高原型牦牛是青海高原牦牛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生活在青藏高原海拔3500m 以上的高寒草甸草原及其毗邻地区的特有畜种,能有效利用高海拔草场资源,是西部藏区少数民族民众的主要生产、生活资料。

近年来,青海高原型牦牛的数量不断减少、品种特性逐渐下降、一些优良基因流失严重,导致其生长性能、繁殖性能、生产性能等多方面受到巨大影响。

笔者通过查阅大量资料,结合青海高原型牦牛生产现状,分析了青海高原型牦牛退化的原因,并提出一些建议。

1 原因分析
1.1 地理环境恶劣
青海省地处青藏高原腹地,常年低温(年均气温2.3~7.0℃)、缺氧,昼夜温差大,风大且风季长,降雨少(年均降雨量370~410mm),冷季长(0℃以上的天气只有140~210d)。

草原类型主要有高寒草甸草原、高寒荒漠草原和高寒草原3种,牧草生长期仅140d左右。

青海高原型牦牛主要分布在高海拔、低气压、饲草短缺、生态环境极其严酷的高寒草甸草原地带。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青海高原型牦牛常常面临与羊群及其他品种牦牛抢食的问题,营养匮乏导致其逐渐退化。

阎萍等[1]研究发现,环境因素是制约高原牦牛繁殖性能的关键,气温等因素不但对牦牛产生直接影响,而且通过天然草场牧草的生长、营养和能量供应发生季节性变化而间接影响牦牛的生长、繁殖和生产;另外,地理因素对牦牛的繁殖性能也有一定影响,如母牦牛的发情季节随海拔的升高而推迟。

1.2 犊牛营养不良
由于青海高原型牦牛生活条件的独特性,犊牦牛常常不能在第一时间获得足够的初乳或哺乳期哺乳不足,导致其营养不良,直接造成犊牦牛发育迟滞、抵抗力差、较易生病等。

犊牦牛是牦牛群生产的基础,其生长发育不良将直接影响日后的生产性能,使青海高原型牦牛的优势性能逐渐退化。

1.3 饲养管理不当
青海高原型牦牛体型较大,每天的营养需求自然也大,但青藏高原资源匮乏,加之牧民生活资料短缺,为其补饲则很难实现。

几百年来,牦牛几乎都是靠天养殖,而且基本上没有饮水设施、窝棚等基础设施,使青海高原型牦牛的优良基因难以留传下来,导致逐渐退化。

1.4 改良工作滞后
由于牧民观念陈旧,只顾眼前的利益,缺乏长远的计划,不注重种群选留、培育,近亲杂交、乱配现象较为严重,使后代性能不断下降。

虽然国家在牦牛改良方面给予了一定的资金扶持,但是由于得不到牧民的配合,加之没有较好的设备,导致青海高原型牦牛改良工作受阻、改良进度缓慢、改良效果不好,难以取得实质性进展。

2 建议
2.1 完善牦牛繁育体系
畜牧业良种建设是当前畜牧业发展的基础,建立完善的牦牛繁育体系有利于良种的培育、推广和应用,对牦牛业向优质、高效、持续转变及稳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建议政府组织有关部门加强对青海高原型牦牛的组织领导和协调管理,完善牦牛繁育体系,建立良种保护基地,壮大青海高原型牦牛群体规模,提高青海高原型牦牛的群体质量。

2.2 强化牦牛保种工作
罗晓林等[2]通过对青海3种牦牛进行生产性能测定后发现,高原型公、母牦牛的平均体重分别为(334.94±64.49)和(196.84±30.30)kg,较其他2种牦牛要高。

建议加大对青海高原型牦牛的保种力度,不要一味盲目地开发牦牛资源,要有秩序、有目标地利用青海高原型牦牛品种资源稀缺、生活在高海拔无污染的青藏高原等特有优势,加大对青海高原型牦牛的投入,在保持其独特的优良特性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发资源。

2.3 加强牦牛杂交改良
据胡宁玺[3]报道,青海大通种牛场通过引入野牦牛血统对高原牦牛进行改良,并已形成年供1/2野血种牦牛800头和野血牦牛冻精5万支的生产规模,为更好地保护和利用青海牦牛资源开辟了新的途径。

建议进一步加强青海大通种牛场等牦牛研究单位间的交流合作,用生物标记等技术找出青海高原型牦牛体内优良的基因,利用提纯复壮、胚胎移植等先进技术,加强青海高原型牦牛的选育,去劣存优;同时,引进野血牦牛的杂种优势,最大限度地发展青海高原型牦牛的优秀基因,使其流传下来。

另外,在科研成果和生产力之间需要搭建一个平台,通过有力的技术支持和资金扶持,形成科学的转化机制和流通渠道,这是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

2.4 科学发展牦牛产业
在牧区人口增加、草原不断退化的形势下,既要保护生态,又要脱贫致富,除了依靠科技,别无选择。

因此,在大力发展高原型牦牛业的基础上,要注意将自然规律与科学原则相结合,充分考虑草原的载畜能力,坚持“保护资源、扩大规模、科学利用”,从而加快牦牛产业的发展。

另外,要不断改善青海高原型牦牛的生活条件,加大对牦牛圈舍等基础设施的投入,在最短时间内做大做强牦牛产业。

参考文献
[1] 阎萍,潘和平.环境因素对牦牛繁殖性能的影响[J].畜牧与兽医,2004,36(5):15-16.
[2] 罗晓林,徐惊涛,孙域,等.青海省三种类型牦牛生产性能测定研究[J].四川畜牧兽
医,2008(7):33-35.
[3] 胡宁玺.青海野血牦牛种公牛最佳采精期的研究[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0(1):58-59.
(责任编辑:刘娟)
诱导仔猪提早上槽的妙招
仔猪在哺乳期生长发育特别快,随着日龄的不断增长,采食量大大增加,母猪的乳汁逐渐不能满足其营养需要,如果不及时给仔猪补料,就会导致其生长发育缓慢。

只有诱导仔猪提早上槽、提早采食饲料,才能满足仔猪的营养需要,促进其快速生长。

据多年养殖母猪的人士介绍:用黄泥
和木炭末做一个“营养砖”放在栏内,让仔猪自由舔食,即可达到诱导仔猪提早上槽、提早补料
的目的。

一般来说,仔猪出生后7~10d开始长牙,这时的仔猪具有好动、喜欢咬墙壁或啃砖头等特点。

因此,为仔猪制造一个“营养砖”,让其自由舔食,可帮助仔猪磨牙,训练仔猪的咀嚼和觅食能力。

为调教仔猪采食饲料,还可在地上撒一些经过炒香的甜香米粉,任仔猪自由抢食;也可以添加一些小白菜、南瓜、红薯等,引诱仔猪采食。

添加的菜类要先少后多、逐日增加;同时,吃剩的菜叶及饲料要及时清除,以防下痢。

“营养砖”的制法是:黄泥70%、木炭末10%、贝壳粉15%、食盐5%;另外,加硫酸铁2.5g、
硫酸铜1.0g,充分拌匀后,做成泥砖块,晒干。

来源:华夏养猪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