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布线基础知识——光纤

合集下载

网络综合布线项目十-任务二-光纤熔接课件

网络综合布线项目十-任务二-光纤熔接课件
学习目标
光纤的基本处理
安放光纤 光纤的熔接
重难点
光纤的熔接
一、剥光纤与清洁
第一步:剥尾纤。 第二步用光纤剥线钳剥开光纤保护套,在切 断白色外皮后,缓缓将外皮抽出,此时可以 看到透明状的光纤。
第三步:将光纤上的树脂保护膜刮下。 第四步:用酒精棉球,沾无水酒精对剥掉树 脂保护套的裸纤进行清洁。
二、切割光纤与清洁
第一步:安装热缩保护管 第二步:制作光纤端面
三、安放光纤
第一步:打开熔接机防风罩使大压板复位, 显示器显示“请安放光纤”。 第二步:分别打开光纤大压板将切好端面的 光纤放入V型载纤槽,光纤端面不能触到V 型载纤槽底部。
第三步:盖上熔接机的防尘盖后,检查光纤 的安放位置是否合适,在屏幕上显示两边光 纤位置居中为宜。
24mm
第五步:当接点损耗估算值显示在显示屏幕上 时,按FUNCTION键,显示器可进行X轴或Y 轴放大图像的切换显示。 第六步:按下RUN键或TEST键完成熔接。
练习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在切割裸光纤的时候,应保留裸纤( )mm。 A.6-10mmm B.12-16mm C.16-20mm D.20-
24mm
练习答案
在切割裸光纤的时候,应保留裸纤(B )mm。 A.6-10mmm B.12-16mm C.16-20mm D.20-
四、熔接
将熔接机自动熔接的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检查确认“熔接光纤”项选择正确。 第二步:做光纤端面。 第三步:打开防风罩及光纤大压板,安放光 纤。
第四步:盖下防风罩,则熔接机进入“请按 键,继续”操作界面,按RUN键,熔接机进 入全自动过程:自动清洁光纤、检查端面、 设定间隙、纤心准直、放电熔接和接点损耗 估算,最后将接点损耗估算值显示在显示屏 幕上。

综合布线基础知识

综合布线基础知识

媒介传输距离限制
3 类型 100Ω对称电缆 2km 200m 100m① ____ ____
5 类型 100Ω对称电缆 3km 260m 160m② 100m①
多模光缆
____ ____ ____ ____ 2km①
单模光缆
____ ____ ____ ____ 3km③
2021年4月23日
综合布线基本知识
• 综合布线系统应能满足所支持的电话、数据和电视系统的 传输标准要求。
• 综合布线系统的分级和传输距离限值应符合下表所列规定。
2021年4月23日
综合布线基本知识
系统分级
A 级 B 级 C 级 D 级 光缆级
系统支持的最高传输频率 100kHz 1MHz 16MHz 100MHz >10MHz
传输媒介类别
2021年4月23日
综合布线基本知识
综合布线系统的网络拓扑结构
2021年4月23日
综合布线基本知识
综合布线系统采用哪种网络拓扑结构应根据工程范 围、建设规模、用户需要、对外配合和设备配置等各种 因素综合研究确定。具体内容将在总体方案设计中介绍。
2021年4月23日
综合布线基本知识-特点
过去,为一幢大楼或一个建筑群内的语音或数据线路布线时,往往是 采用不同厂家生产的电缆线、配线插座以及接头等。例如用户交换机通 常采用双绞线,计算机系统通常采用粗同轴电缆或细同轴电缆。这些不 同的设备使用不同的配线材料,而连接这些不同配线的插头、插座及端 子板也各不相同,彼此互不相容。一旦需要改变终端机或电话机位置时, 就必须敷设新的线缆,以及安装新的插座和接头。
2021年4月23日
综合布线基本知识
100m的信道长度中包括10m软电缆长度,分配给接插软 线或跳线、工作区和设备连接用软电缆,其中工作区电 缆和设备电缆的总电气长度不超过7.5m(物理长度5m)。

综合布线知识点总结

综合布线知识点总结

综合布线知识点总结第一部分:综合布线的概念及分类综合布线是指在建筑物内部进行的有关通信网络的综合布线系统工程。

综合布线是指为了满足当代建筑物内各类信息通信系统和智能化建筑设备的通信需求,而在建筑物内部进行的一种综合布线系统。

综合布线系统是信息通信网络的基础设施,它集成了声音、数据、视频和其他信息,是建筑物内各类信息设备和用户之间相互通信的基础设施。

综合布线系统的分类:1. 结构化布线系统:结构化布线系统是指在建筑物内联接各种信息通信设备的一种通用的、标准化的、灵活的布线系统。

结构化布线系统通常包括水平布线子系统、垂直布线子系统和设备间布线子系统。

水平布线子系统是指将终端设备与通信机房之间的联接系统;垂直布线子系统是指终端设备与水平布线系统之间的联接系统;设备间布线子系统是指各种信息设备之间的联接系统。

2. 非结构化布线系统:非结构化布线系统是指不符合结构化布线标准的布线系统。

由于非结构化布线系统的非标准化特点,使得这种布线系统的维护和管理非常困难,且难以适应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建筑物内部的改变。

因此,结构化布线系统已经成为建筑物内部通信网的主流。

第二部分:综合布线的标准化和规范综合布线系统的标准化和规范是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安装、维护和管理的重要依据。

综合布线系统的标准和规范主要包括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1. 国际标准:国际标准主要是由ISO/IEC制定的有关综合布线系统的通用标准。

例如ISO/IEC 11801《信息技术——通信光纤布线系统规范》、ISO/IEC 24764《信息技术——通信铜质布线系统规范》等。

2. 国家标准:国家标准是由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制定的有关综合布线系统的国家标准。

例如《GB 50311-2016 电信建设工程工程设计规范》、《GB 50312-2016 电信建设工程建设装璜工程技术规范》等。

3. 行业标准:行业标准是由政府部门和行业协会制定的有关综合布线系统的行业标准。

光纤在综合布线中的应用

光纤在综合布线中的应用

纵论光纤在综合布线中的应用一、光纤布线是数据干线的首选早在5类UTP(非屏蔽双绞线)推出之前,计算机网络的桌面应用速率是10Mbps的时候,100MbpS 的骨干网则是采用FDDI(Fiber Distributed Data Interface,光纤分布数据接口)网,FDDI完全基于光纤构建。

因此,可以说,综合布线的数据干线,绝大多数工程都采用光缆,是由来已久的事实。

在计算机网络引入基于100Mbps的以太网以来,光纤在综合布线系统中的应用,仍然主要集中于干线级,只是在拓朴结构上发生了变化。

大约是1996年前后,尽管是出现了可以支持快速以大网的5类UTP,价格大大低于光缆线,并且易于安装。

但是,至今在主干级,鉴于以下原因,人们一直是倾向于选择光缆:l、干线用缆量不大计算机网络采用光纤HUB(集线器),每48个数据信息插座只需要配置2根光纤。

于是,一条4芯光缆通过HUB可以连接96个数据信息插座。

众所周知,UTP的水平布线长度不宜超过90米,去掉端接余量和上、下走线,有效长度只不过是70米左右。

也就是说,在HUB的主干侧(输人端口)用一条4芯光缆,所辖的70米水平范围内,可有96个数据点,平均每米至少可有玉.3个数据点。

分部密度如此之大,可见干线用缆量不大,即便是考虑备份,布放一条6芯光缆应当是足够了;2、用光缆不必为升级疑虑计算机网络不断在向高速发展,今日主干用I100Mbps,过若干年就很可能要用千兆。

网络布线若用铜缆,到时候是否还能升级,总归是个疑问;若用光缆,则不必为升级疑虑。

何况干线的应用常常是多对芯线同时传输信号,铜缆容易引入线对之间的近端串扰(NEXT)以及它们之间的迭加问题,对高速数据传输十分不利;3、处于电磁干扰较严重的弱电并,光缆比较理想光缆布线具有最佳的防电磁干扰性能,既能防电磁泄漏,也不受外界电磁干扰影响,这对于干线处于电磁干扰较严重的弱电井情况来说,是比较理想的防电磁干扰布线系统;4、光缆在弱电并布放,安装难度较小光缆在弱电井布放,安装难度较小。

综合布线常识

综合布线常识

综合布线常识BD是大楼配线架,FD是楼楼层配线架,LIU是光纤互连装置,LIU就是Lightguide Interconnection Unit 的缩写。

例如:4芯光纤通过LIU 变成了1芯1芯的,才能进光纤配线架1.光纤互连装置(LIU)光纤互连装置是综合布线系统中常用的标准光纤连接硬件,具有识别线路用的附有标签的盒子,也称光纤连接盒。

该装来实现交叉连接和互连的管理功能,还直接支持带状光缆和束管式光缆的跨接线。

光纤互连装里被设计成封闭盒,由工业聚酯材料制成。

其容量范围分为12根、24根和48根光纤。

根据光纤的根数采用不同型号的光纤互连装置,对应类型为100A、200A和400A。

(1)100A光纤互连装置:可完成12个光纤端接。

该装置宽为190.5mm, 长为222.2mm,深为76.2mm。

(2)10A光纤连接器面板:可安装6个sT耦合器。

该面板安装在100ALIU上开挖的窗口上。

(3)200A光纤互连装置:可完成24个光纤端接。

该装置宽为190.5mm,长为222.2mm,深为更100mm。

(4)400A光纤互连装置:可容纳48根光纤或24个光纤交连和4个光纤端接。

其门锁增加了安全性。

该装里高为280mm,宽为430mm,深为l50mm2.连接模块互连模块一般由两个1 OOALIU组成,可以容纳两个10A用于ST光纤连接器的嵌板,最多可以容纳l2个用于ST光纤连接器的光纤藕合器。

交叉连接模块有多达四个1OA用于ST光纤连接器的嵌板,24个用于ST光纤连接器的光纤藕合器,每个交叉连接模块用一个垂直过线槽(跨接线的过线糟),每列LIU有一个水平过线槽。

交叉连接和互连由摸块组合而成。

因此,连接盒有足够的空间,可根据需要增加新的模块。

3.先纤扇出件在光纤配线箱中,还有一个光纤扇出件。

光纤带光缆扇出跳线与尾纤采用专用的扇出器将光纽中的光纤带光纤分开加以保护,再装上连接器插头,与光纤互连装置配合使用,实现在光配线架上分纤连接。

综合布线基础知识培训

综合布线基础知识培训
是 EIA/TIA 公 告 TSB-36 和 TSB-40 中 规 定 的 支 持
1三6 类M-B--P- S以下传输率的布线系统器件类别。我们也用
“三类”和“五类”作为信息点的类别。
一般地,三类信息点用于连电话和普通计算机网络,五 类信息点用于连高速计算机网络。目前最常用的是超五 类及六类。配线间(管理子系统)中多种配线器件的总称。
4.4.1干线子系统基本要求
干线子系统基本要求 • 干线电缆、干线光缆布线的交接不应多于两次。 • 点对点端接是最简单、最直接的接合方法,干线电缆宜采
用点对点端接。 • 主干路由应选在该管辖区域的中间 • 缆线不应布放在电梯、供水、供气、供暖、强电等竖井中
干线子系统线缆类型选择 (1)100Ω双绞电缆。 (2)62.5 /125μm多模光缆。 (3)50/125μm多模光缆。 (4)8.3/125μm单模光缆。
增强型或综合型设计,每10m2两个信息插座。 (3)信息模块类型和数量。
1. 3类信息模块。支持16Mbit/s信息传输 2. 超5类信息模块。支持1000Mbit/s信息传输 3. 6类信息模块。支持1000Mbit/s信息传输 4. 光纤插座模块。支持1000Mbit/s以上信息传输,适合语音、
综合布线方式能为数据、语音、通信以及弱电控制 等提供实用的、灵活的、可扩展的模块化介质通路,它 具有的如下特点:
1、实用性-- 实施后的综合布线系统,将能够适应现 在和将来技术发展的需要,能实现数据通信、语音通信 及监视信号的传输。 2、灵活性-- 综合布线系统应能够满足灵活应用的要 求,即任一信息点能够连接不同类型的设备,如计算机、 打印机、终端或电话、传真机等。
根据信息点的分布数量和管理方式确定楼层配线架根据信息点的分布数量和管理方式确定楼层配线架fdfd的位置和数量的位置和数量对于信息点不多使用功能近似的楼层对于信息点不多使用功能近似的楼层为便于管理可多个楼层共用一个楼层配线间但为便于管理可多个楼层共用一个楼层配线间但fdfd的的接线模块应有接线模块应有10102020的余量根据光缆的芯数规格确的余量根据光缆的芯数规格确定光纤终端盒的规格和形式配线间的位置一般要求选在定光纤终端盒的规格和形式配线间的位置一般要求选在弱电井附近的房间

网络综合布线基础知识

网络综合布线基础知识

网络综合布线基础知识网络综合布线是指在一个建筑物内安装并部署计算机网络所需的所有线缆、插头、接口以及设备的过程。

它是建立一个可靠、高效的网络环境的基础,对于现代化办公室和家庭网络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介绍网络综合布线的基本要素和相关知识。

一、网络综合布线的重要性一个良好的网络综合布线系统可以提供高速、可靠的网络连接,并减少故障和维护成本。

它还能够支持多种网络应用和设备,满足不同场景下的需求。

一个优秀的布线系统可以提供低延迟、高带宽的数据传输,保证网络的稳定性和通信的质量。

二、网络综合布线的基本要素1. 线缆选择网络综合布线中最常用的线缆类型包括双绞线、同轴电缆和光纤。

双绞线适用于大多数办公室和家庭网络环境,可提供高速可靠的数据传输。

同轴电缆适用于长距离传输和多媒体应用,具有较高的带宽和抗干扰能力。

光纤是一种高速传输媒介,适用于大型数据中心和高要求的网络环境。

2. 接口和插头网络综合布线系统中使用标准化的接口和插头,以确保设备之间的相互兼容性和连接质量。

常见的接口类型包括RJ-45(用于双绞线)、BNC(用于同轴电缆)以及LC、SC等(用于光纤)。

3. 设备间的连接网络综合布线系统需要合理规划和连接各个设备,包括服务器、交换机、路由器、终端设备等等。

通过正确的布线连接,可以实现设备之间的高效通信和数据传输。

4. 机房设计网络综合布线系统需要有一个合适的机房来容纳服务器、交换机等设备,并提供良好的通风和散热条件。

机房的合理设计可以降低设备的故障率,保障网络的稳定性。

三、网络综合布线的规范和标准为了确保网络综合布线的质量和可靠性,相关的标准和规范被制定出来。

例如,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发布的ISO/IEC 11801标准,规定了关于综合布线系统的安装和测试要求。

在进行网络综合布线前,需要了解和遵守相应的规范和标准,以确保布线质量和性能达到预期。

四、网络综合布线的未来趋势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网络综合布线也在不断演进。

综合布线基础知识

综合布线基础知识

综合布线基础知识综合布线是指将各种通信设备通过一定的方式和规范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整体的网络系统。

它是现代建筑物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各种信息的传输提供了可靠的基础。

一、综合布线的作用综合布线的主要作用是实现各种设备之间的连接和信息传输。

它能够满足不同设备和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需求,如计算机网络、电话系统、安防系统等。

通过综合布线,各种设备可以共享资源,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

二、综合布线的组成部分1. 水平布线:水平布线是指建筑物内部的布线系统,将各个工作区域的设备连接到配线架上。

水平布线通常采用双绞线或光纤作为传输介质。

2. 垂直布线:垂直布线是指建筑物内不同楼层之间的布线系统,将各个楼层的配线架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整体的网络系统。

3. 配线架:配线架是综合布线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提供了连接和管理各种设备的接口。

配线架通常分为主配线架和水平配线架两种类型。

4. 端口:端口是指配线架上的接口,用于连接各种设备。

不同设备通常具有不同类型的端口,如RJ45接口、SC接口等。

5. 线缆:线缆是综合布线系统中的传输介质,常见的线缆有双绞线、光纤和同轴电缆等。

不同类型的线缆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

三、综合布线的分类根据国际标准,综合布线可以分为五个类别,即Cat5、Cat5e、Cat6、Cat6a和Cat7。

这些分类主要根据线缆的传输性能来划分,不同类别的线缆适用于不同的网络需求。

1. Cat5:传输带宽为100MHz,适用于传输速率不超过100Mbps的网络。

2. Cat5e:传输带宽为100MHz,适用于传输速率不超过1Gbps的网络。

3. Cat6:传输带宽为250MHz,适用于传输速率不超过10Gbps的网络。

4. Cat6a:传输带宽为500MHz,适用于传输速率不超过10Gbps的网络,且支持更远的传输距离。

5. Cat7:传输带宽为600MHz,适用于传输速率不超过10Gbps的网络,且具有更好的抗干扰性能。

综合布线系统及光纤入户PPT

综合布线系统及光纤入户PPT

二、综合线系统的组成
2.4管理间子系统:
1.概念:管理间子系统也称为电信间或者配线间,是专门安装楼层机柜、配线架、交换机和配线设备的楼层管理间。 2.管理间子系统,多数情况下采用6U-12U壁挂式机柜,一般安装在每个楼层的竖井内或者楼道中间位置。 3.组成: 机柜
一、综合布线系统基本结构
·
建筑群中心机房
大楼设备间
大楼设备间
大楼设备间
大楼设备间
楼层配线间
楼层配线间
信息点
信息点
信息点
信息点
信息点
楼层配线间
楼层配线间
楼层配线间
楼层配线间
信息点
信息点
信息点
信息点
信息点
信息点
信息点
信息点
分布式(三级)
分布式(二级)
集中式
二、综合线系统的组成
2.1综合布线子系统分布:
光缆交接箱
ONU
分光器
五、光纤入户室外 (ODN)布线模型
5.1楼宇住宅模型:
5.1楼宇住宅模型:
五、光纤入户室外 (ODN)布线模型
五、光纤入户室外 (ODN)布线模型
5.2 别墅模型:
光缆交接箱+光缆分纤箱+ 分光器
5.2 别墅模型:
五、光纤入户室外 (ODN)布线模型
六、光纤入户室内布线模型
二、综合线系统的组成
2.5垂直子系统:
1.概念:通过主干线缆将设备间系统与各楼层管理间子系统连接起来。 2.通信介质一般选用为及光纤、大对数电缆。
2.6设备间子系统:
二、综合线系统的组成
1.概念:设备间子系统应由语音、图像、数据等各种设备及其配线设备和主配线架等组成。

综合布线工程光缆施工技术—光缆的开缆

综合布线工程光缆施工技术—光缆的开缆

光缆的接续和终端
1 光缆连接的类型和施工内容及要求
2.光缆连接施工的一般要求 (5)光缆连接对环境要求极高。在屋内应在干燥无尘、 温度适宜、清洁干净的机房中;在屋外应在专用光缆接续作业 车或工程车内,或在临时搭建的帐篷内。在光缆接续或终端过 程中应特别注意防尘、防潮和防振。 (6)在光缆连接施工的全过程,都必须严格执行操作规 程中规定的工艺要求。例如,在切断光缆时,必须使用光缆切 断器切断,严禁使用钢锯;严禁用刀片去除光纤的一次涂层等。 (7)光纤接续的平均损耗、光缆接头套管(盒)的封合 安装以及防护措施等都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要求,或有关标准的 规定。
图7.57 放到加热器中
图7.58 取出已加热好的光纤
光缆的接续和终端
2 光缆的接续
1.光纤接续
图7.59热缩管置于固定槽
图7.60 固定光纤
光缆的接续和终端
2 光缆的接续
1.光纤接续
图7.61 连接适配器
光缆的接续和终端
2 光缆的接续
2. 铜导线、金属护层和加强芯的连接
(1)铜导线的连接。如光缆内有铜导线时,铜导线的 连接方法可采用绕接、焊接或接线子连接几种,有塑料绝 缘层的铜导线应采用全塑电缆接线子接续。
光缆的接续和终端
2 光缆的接续
1.光纤接续
(2)光纤连接产生损耗的原因 影响光纤熔接损耗的因素较多,大体可分为光纤本征 因素和非本征因素两类。 光纤本征因素是指光纤自身因素,主要有四点: 光纤模场直径不一致。 两根光纤芯径失配。 纤芯截面不圆。 纤芯与包层同心度不佳。
光缆的接续和终端
2 光缆的接续
(2)金属护层和加强芯的连接。光缆接头两侧综合护 套金属护层(一般为铝护层)在接头装置处应保持电气连 接,并应按规定要求接地,或按设计要求处理。加强芯根 据需要长度截断后,再按工艺要求进行连接。

光纤综合布线方案

光纤综合布线方案

光纤综合布线方案光纤综合布线方案简介光纤综合布线是一种高速、高带宽的传输技术,逐渐取代了传统的铜缆布线,成为现代办公室和数据中心的首选方案。

本文将介绍光纤综合布线的基本原理、优势和实施步骤。

基本原理光纤综合布线是利用光纤作为传输媒介,将数据以光的形式传输。

光纤是由纤维材料制成的细长柔软的线缆,内部是一根或多根玻璃或塑料纤维。

光纤综合布线方案包括光缆、配线架、光分配器、连接器和终端设备。

光纤综合布线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光的折射和反射特性完成信号的传输。

光信号在光纤中以光脉冲的形式传输,通过不同的光模式(单模和多模)和传输介质(玻璃和塑料)实现不同的传输距离和速度。

优势相比传统的铜缆布线,光纤综合布线具有以下几个明显的优势:1. 高带宽:光纤综合布线可以提供更高的带宽,满足大规模数据传输的需求,例如高清视频、云计算和大数据处理等。

2. 长传输距离:光纤综合布线可以实现更远的传输距离,而且传输信号损耗小,几乎没有电磁干扰和信号衰减。

3. 安全可靠:光纤综合布线的信号在传输过程中难以被窃听和干扰,提供了更高的数据安全性,特别适用于保密性要求较高的场所。

4. 灵活可扩展:光纤综合布线可以根据需求灵活调整和扩展网络结构,适应不同规模和需求的网络环境。

实施步骤实施光纤综合布线方案需要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 规划设计:根据实际需求和场地情况,进行布线方案的规划和设计。

包括确定光缆路径、配线架位置和终端设备布局等。

2. 材料准备:根据设计方案,准备所需的光缆、配线架、光分配器、连接器和终端设备等。

3. 线路敷设:按照设计方案进行光缆的敷设和配线架的安装。

要注意光缆的护套和弯曲半径,以及与其他电缆的隔离。

4. 连接的制作:根据设计方案进行连接器的制作和连接器插入。

要保证连接器的质量和连接的稳定性。

5. 测试调试:安装完成后,对光纤综合布线进行测试和调试,确保光信号的传输质量和稳定性。

6. 维护管理:完成安装和调试后,定期对光纤综合布线进行维护和管理,防止损坏和故障的发生。

综合布线工程基础知识

综合布线工程基础知识

综合布线工程基础知识综合布线工程是指在建筑物内部或者校园内部对计算机、通信设备和其他智能化设备进行信息传输的布线工程。

它是建立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关键环节,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一、综合布线的概念综合布线是指将计算机网络、电话系统、安防系统、音视频系统等各种信息设备通过统一的布线系统进行连接和传输,形成一个统一的信息交换平台。

综合布线系统包括水平布线和垂直布线两个部分。

水平布线是指建筑物内各个房间或者办公区域内的布线,主要包括室内电缆、水晶头、面板等设备的安装和连接。

垂直布线是指建筑物内不同楼层之间的布线,主要包括楼道内的电缆、配线架等设备的安装和连接。

二、综合布线的分类根据不同的标准和要求,综合布线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别,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Cat5e布线:采用Cat5e标准的综合布线,适用于百兆以太网传输,传输距离可达100米。

2. Cat6布线:采用Cat6标准的综合布线,适用于千兆以太网传输,传输距离可达100米。

3. Cat6a布线:采用Cat6a标准的综合布线,适用于10千兆以太网传输,传输距离可达100米。

4. 光纤布线:采用光纤作为传输介质的综合布线,具有传输速度快、带宽大、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适用于长距离传输和高速传输。

三、综合布线的要求综合布线工程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满足一些基本的要求,以确保布线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可靠性。

1. 通信距离要求:根据不同的布线标准,确定布线系统的传输距离,保证信号的稳定传输。

2. 带宽要求:根据实际需求确定布线系统的带宽,以满足网络传输的需求。

3. 抗干扰能力:保证布线系统具有良好的抗干扰能力,能够在电磁干扰等环境下正常传输信号。

4. 灵活性和可扩展性:布线系统应具备灵活性和可扩展性,以适应未来网络发展的需求。

5. 安全性:布线系统应具备良好的安全性,保护信息的机密性和完整性。

四、综合布线的步骤综合布线工程的实施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规划设计:根据实际需求和布线标准,进行布线系统的规划设计,确定布线路径和设备安装位置。

光纤基础常识

光纤基础常识

光纤常识1、光模块:常见两种,GBIC(较大,占单板空间较大,不方便端口密集部署,早期较多使用),SFP(小巧,方便插拨,便于端口密集部署,目前使用普遍)如下图:GBICSFP2、光纤接口类型:常见两种,SC(大方头,常用于局方ODF侧),LC(小方头,常用于设备侧)如下图:大方头小方头其它的接口类型如下图:3、光跳纤:指由于组网的需要,尾纤的两头需要不同的接头时就需要跳纤。

常见的有LC/SC。

如下图:4、单模光纤和多模光纤及对应光接口:单模光纤通常用于长距离传输,多模光纤用于短距离传输。

多模光口的中心波长850nm,单模光口的中心波长通常有两种,1310nm(用于中距长距传输)和1550nm(用于长距超长距传输)5、工程中的注意事项:未使用的光接口要关闭发射端,处于shutdown状态。

单模口近距离尾纤互连,要添加衰减量和接口类型都合适的光衰,否则会烧坏接口。

光衰如下图:整个光路上的任何部分光纤转弯半径不能小于4cm,否则会使用光信号衰减严重甚至无法导通。

未连接到光口的尾纤接头一定要安装保护帽,防止灰尘附着,下次使用时光路不通。

正常工作接收光功率小于过载光功率3-5dBm,大于接收灵敏度3-5dBm。

法兰盘引入的光功率衰减:每个接插件衰减应该小于0.3dBm。

光纤距离引入的光功率衰减:每公里光纤衰减应该小于0.8dBm。

单模口互连使用单模光纤,多模口互连使用多模光纤。

无论是路由设备之间还是路由设备与传输设备之间,都要求直连口中心波长一致,不能一端是1310nm、另一端是1550nm。

6、工程中的光路打环测试:一个光模块有两个接口,使用一对尾纤。

Tx(发送口),Rx(接收口)设备侧端口只要能够收到对端发过来的光,端口指示灯就会正常点亮,而不管对端是否收到自己的发光。

所以工程中为定位点到点间的导通故障常使用“打环”测试法。

案例:设备A的G1/0/0光口使用一对尾纤连接到局方ODF架,ODF架再使用一对尾纤和设备B的G1/0/0光口相连。

综合布线知识点

综合布线知识点

综合布线知识点综合布线是指在建筑物或办公场所内,对网络、电话和其他数据通信设备进行有序连接的过程。

它是建筑物内部的基础设施,直接关系到数据通信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下面是一些关于综合布线的知识点,希望能够帮助你理解和应用综合布线技术。

1.布线系统的分类:综合布线系统可以分为两类:水平布线和垂直布线。

水平布线是指建筑物内部不同楼层或不同房间之间的布线,通常包括光缆、高速以太网电缆和电话线等。

垂直布线是指建筑物内部不同楼层之间的布线,通常使用光纤电缆。

2.布线系统的组成:综合布线系统由多个组成部分组成,包括垂直和水平布线电缆、连接器、设备连接器、配线架、连接模块、配线管道及其它相关设备等。

3.不同的布线标准:综合布线系统一般遵循国际或行业标准,例如ISO/IEC11801、TIA/EIA-568和EN50173等。

这些标准规定了布线系统的要求、测试方法和性能参数等。

4.不同类型的布线电缆:布线系统中常用的电缆包括双绞线、光纤电缆和同轴电缆。

双绞线可分为不同类别,如Cat5e、Cat6、Cat6a和Cat7等,其传输带宽和距离有所不同。

光纤电缆可分为单模光纤和多模光纤,它们在传输距离和带宽上也有所不同。

5.布线系统的测试:为了确保布线系统的性能,需要对其进行测试。

测试的内容包括连接的合规性、传输性能(如带宽和衰减)以及物理链路的完整性和正常工作状态等。

6.布线系统的拓扑结构:布线系统的拓扑结构可以是星型、总线型或环形。

星型是最常用的拓扑结构,每个设备都与中心节点(例如配线架)相连。

总线型拓扑结构是所有设备连接在一条主干电缆上,而环形拓扑结构则是设备间形成一个环。

7.布线系统的容量和扩展性:在规划布线系统时,需要考虑当前和未来的数据需求。

布线系统需要具备足够的容量和扩展性,以适应日益增长的数据流量。

8.布线系统的标识和管理:为了方便管理和维护布线系统,每个布线点(例如插座、光纤接头等)都应该进行标识,并建立详细的记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布线基础知识——光纤一、光纤光纤是一种将讯息从一端传送到另一端的媒介。

是一条玻璃或塑胶纤维,作为让讯息通过的传输媒介。

通常「光纤」与「光缆」两个名词会被混淆。

多数光纤在使用前必须由几层保护结构包覆,包覆后的缆线即被称为「光缆」.光纤外层的保护结构可防止周遭环境对光纤的伤害,如水,火,电击等。

光缆分为:光纤,缓冲层及披覆。

光纤和同轴电缆相似,只是没有网状屏蔽层。

中心是光传播的玻璃芯.在多模光纤中,芯的直径是15mm~50mm, 大致与人的头发的粗细相当。

而单模光纤芯的直径为8mm~10mm.芯外面包围着一层折射率比芯低的玻璃封套, 以使光纤保持在芯内。

再外面的是一层薄的塑料外套,用来保护封套。

光纤通常被扎成束,外面有外壳保护。

纤芯通常是由石英玻璃制成的横截面积很小的双层同心圆柱体,它质地脆,易断裂,因此需要外加一保护层.光纤的特性由於光纤是一种传输媒介,它可以像一般铜缆线,传送电话通话或电脑数据等资料,所不同的是,光纤传送的是光讯号而非电讯号.因此,光纤具有很多独特的优点。

如:宽频宽。

低损耗.屏蔽电磁辐射。

重量轻。

安全性.隐密性。

光纤系统的运作你可能知道任何通讯传输的过程包括:编码→传输→解码,当然,光纤系统的传输过程也大致相同。

电子讯号输入后,透过传输器将讯号数位编码,成为光讯号,光线透过光纤为媒介,传送到另一端的接受器,接受器再将讯号解码,还原成原先的电子讯号输出.光纤光缆的运用光缆的应用区分,可分为3种:专业用途,一般屋外,一般屋内。

在专业用途上包括海底光缆,高压电塔上之空架光缆,核能电厂之抗辐射光缆,化工业之抗腐蚀光缆等。

而一般屋内及一般屋外的分类差异,依各型光缆依制造设计时之特质,其所适用之范围各有不同.光缆从屋外至屋内的过程中可分为空架,地下道,直接埋设,管道间铺设,室内用。

光纤的历史1880-AlexandraGrahamBell发明光束通话传输1960—电射及光纤之发明1977-首次实际安装电话光纤网路1978—FORT在法国首次安装其生产之光纤电1990-区域网路及其他短距离传输应用之光纤2000—到屋边光纤=〉到桌边光纤光纤的分类光纤主要分以下两大类:1)传输点模数类传输点模数类分单模光纤(Single Mode Fiber)和多模光纤(Multi Mode Fiber).单模光纤的纤芯直径很小,在给定的工作波长上只能以单一模式传输,传输频带宽,传输容量大。

多模光纤是在给定的工作波长上,能以多个模式同时传输的光纤。

与单模光纤相比,多模光纤的传输性能较差。

ITU对光纤给出的标准:G。

651是多模光纤.G。

652是常规单模光纤,零色散点在1300nm,现在分G. 652A、B、C、D几种,主要的区别在于PMD。

G. 652光纤的特点是当工作波长在1300nm时,光纤色散很小,系统的传输距离只受损耗限制。

G。

653是色散位移光纤(DSF),主要特点是1550nm为零色散点,造成这个原因是通过波导色散进行色散平移的结果。

使低损耗与零色散在同一工作波长上.但是零色散不利于多信道WDM传输,因为当复用的信道数较多时,信道间距较小,这时就会产生一种称为四波混频(FWM)的非线性光学效应,这种效应使两个或三个传输波长混合,产生新的、有害的频率分量,导致信道间发生串扰。

如果光纤线路的色散为零,FWM的干扰就会十分严重;哪果有微量色散,FWM干扰反而有还会减小,针对这一现像,科学家们研制了一种新型光纤,NZ—DSF.G。

654光纤是超低损耗光纤,主要用于跨洋光缆,常见的纤芯是纯的SiO2,而普通的光纤纤芯要掺锗。

在1550nm附近的损耗最小,仅为0。

185dB/km,但在此区域色散比较大,约17~20 ps/〔nm*km〕,但在1300nm波长区域色散为零.G。

655光纤是非零色散位移光纤(NZ—DSF),分655A、B、C,主要特点是1550nm的色散接近零,但不是零。

是一种改进的色散位移光纤,以抑制四波混频.G。

656光纤是未来导向光纤,G656的工作波长明显增大,包括S,C和L波段(1460到1625nm)。

G。

652单模光纤满足ITU—T。

G。

652要求的单模光纤,常称为非色散位移光纤,其零色散位于1.3um窗口低损耗区,工作波长为1310nm(损耗为0.36dB/km).我国已敷设的光纤光缆绝大多数是这类光纤.随着光纤光缆工业和半导体激光技术的成功推进,光纤线路的工作波长可转移到更低损耗(0.22dB/km)的1550nm光纤窗口。

G。

653单模光纤满足ITU—T。

G。

653要求的单模光纤,常称色散位移光纤(DSF=Dispersion Shifled Fiber),其零色散波长移位到损耗极低的1550nm处.这种光纤在有些国家,特别在日本被推广使用,我国京九干线上也有所采纳.美国AT&T早期发现DSF的严重不足,在1550nm附近低色散区存在有害的四波混频等光纤非线性效应,阻碍光纤放大器在1550nm窗口的应用。

但在日本,将色散补偿技术*用于G。

653单模光纤线路,仍可解决问题,而且未见有日本的G。

655光纤,似属个谜.G。

655单模光纤满足ITU—T。

G。

655要求的单模光纤,常称非零色散位移光纤或NZDSF(=NonZero Dispersion Shifted Fiber).属于色散位移光纤,不过在1550nm处色散不是零值(按ITU—T.G.655规定,在波长1530—1565nm范围对应的色散值为0。

1—6。

0ps/nm*km),用以平衡四波混频等非线性效应.商品光纤有如AT&T的TrueWave 光纤,Corning的SMF—LS光纤(其零色散波长典型值为1567.5nm,零色散典型值为0。

07ps/nm2*km)以及Corning的LEAF光纤.我国的”大宝实”光纤等。

2)折射率分布类折射率分布类光纤可分为跳变式光纤和渐变式光纤。

跳变式光纤纤芯的折射率和保护层的折射率都是一个常数. 在纤芯和保护层的交界面,折射率呈阶梯型变化。

渐变式光纤纤芯的折射率随着半径的增加按一定规律减小,在纤芯与保护层交界处减小为保护层的折射率。

纤芯的折射率的变化近似于抛物线.光纤波长1310nm波长的光在G.652光纤上传输时,决定其传输距离限制的是衰减因数;因为在1310nm波长下,光纤的材料色散与结构色散相互抵消总的色散为0,在1310nm波长上有微小振幅的光信号能够实现宽频带传输。

1550nm波长的光在G.652光纤上传输时衰减因数很小,单纯从衰减因数考虑,1550nm波长的光在相同的光功率下传输的距离大于1310nm波长的光下的传输的距离,但是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单模光纤带宽B与色散因数D的关系为:B=132。

5/(Dl*D*L)GHz 其中L为光纤的长度,Dl为谱线宽度,对于1550nm波长的光,其色散因数为20ps/(nm。

km),假设其光谱宽度等于1nm,传输距离为L=50公里,则有:B=132。

5/(D*L)GHz=132。

5MHz特性参数1、衰耗系数a:其规定与物理含义与多模光纤完全相同,在此不多叙述.2、色散系数D(λ):我们已经知道,光纤的色散可以分为三大部分即模式色散、材料色散与波导色散.而对于单模光纤而言,由于实现了单模传输所以不存在模式色散的问题,故其色散主要表现为材料色散与波导色散(统称模内色散)。

综合考虑单模光纤的材料色散与波导色散,统称色散系数.色散系数可以这样理解:每公里的光纤由于单位谱宽所引起的脉冲展宽值。

因此,L公里光纤由色散引起的脉冲展宽值为:σ=δλ•D(λ)•L(2。

17)其中:δλ为光源谱宽σ为根均方展宽值色散系数越小越好。

光纤的色散系数越小,就意味着其带宽系数越大即传输容量越大。

例如CCITT建议在波长1。

31微米处单模光纤的色散系数应小于3。

5ps/km。

nm.经过计算,其带宽系数在25000MHz•km以上,是多模光纤的60多倍(多模光纤的带宽系数一般在1000MHz•km以下).3、模场直径d:模场直径表征单模光纤集中光能量的程度。

由于单模光纤中只有基模在进行传输,因此粗略地讲,模场直径就是在单模光纤的接收端面上基模光斑的直径(实际上基模光斑并没有明显的边界)。

可以极其粗略地认为(很不严格的说法),模场直径d和单模光纤的纤芯直径相近。

4、截止波长λc:我们知道,当光纤的归一化频率V小于其归一化截止频率Vc时,才能实现单模传输,即在光纤中仅有基模在传输,其余的高次模全部截止。

也就是说,除了光纤的参量如纤芯半径,数值孔径必须满足一定条件外,要实现单模传输还必须使光波波长大于某个数值,即λ≥λc,这个数值就叫做单模光纤的截止波长.因此,截止波长λc的含义是,能使光纤实现单模传输的最小工作光波波长。

也就是说,尽管其它条件皆满足,但如果光波波长不大于单模光纤的截止波长,仍不可能实现单模传输。

5、回损---Return Loss:反射损耗又称为回波损耗,它是指出光端,后向反射光相对输入光的比率的分贝数,回波损耗愈大愈好,以减少反射光对光源和系统的影响。

二、光纤接头FC 圆型带螺纹(配线架上用的最多)ST 卡接式圆型SC 卡接式方型(路由器交换机上用的最多)PC 微球面研磨抛光APC 呈8度角并做微球面研磨抛光MT—RJ 方型,一头双纤收发一体(华为8850上有用)光纤模块:一般都支持热插拔,GBIC Giga Bitrate Interface Converter, 使用的光纤接口多为SC或ST型SFP 小型封装GBIC,使用的光纤为LC型使用的光纤:单模:L ,波长1310 单模长距LH 波长1310,1550多模:SM 波长850SX/LH表示可以使用单模或多模光纤在表示尾纤接头的标注中,我们常能见到“FC/PC”,“SC/PC”等,其含义如下“/”前面部分表示尾纤的连接器型号“SC”接头是标准方型接头,采用工程塑料,具有耐高温,不容易氧化优点。

传输设备侧光接口一般用SC接头“LC”接头与SC接头形状相似,较SC接头小一些。

“FC”接头是金属接头,一般在ODF侧采用,金属接头的可插拔次数比塑料要多.连接器的品种信号较多,除了上面介绍的三种外,还有MTRJ、ST、MU等。

/”后面表明光纤接头截面工艺,即研磨方式。

“PC”在电信运营商的设备中应用得最为广泛,其接头截面是平的。

,PC 是Physical Connection 的缩写,表明其对接端面是物理接触,即端面呈凸面拱型结构,APC和PC类似,但采用了特殊的研磨方式,PC是球面,APC是斜8度球面“UPC”的衰耗比“PC”要小,一般用于有特殊需求的设备,一些国外厂家ODF架内部跳纤用的就是FC/UPC,主要是为提高ODF设备自身的指标。

另外,在广电和早期的CATV中应用较多的是“APC"型号,其尾纤头采用了带倾角的端面,可以改善电视信号的质量,主要原因是电视信号是模拟光调制,当接头耦合面是垂直的时候,反射光沿原路径返回.由于光纤折射率分布的不均匀会再度返回耦合面,此时虽然能量很小但由于模拟信号是无法彻底消除噪声的,所以相当于在原来的清晰信号上叠加了一个带时延的微弱信号,表现在画面上就是重影.尾纤头带倾角可使反射光不沿原路径返回.一般数字信号一般不存在此问题三、光纤耦合器光纤耦合器用于在配线架中连接两个光纤连接头,保证两根光纤的对准连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