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雨量等级划分
降雨强度等级划分标准
降雨强度等级划分标准降雨强度等级划分标准是指根据降雨的强弱程度,将降雨分为不同等级的一种标准。
这一标准通常由气象部门制定,旨在为公众提供对降雨强度有一个直观的了解,从而能够更好地做出针对性的应对措施。
降雨强度等级划分标准一般可以根据降水量和降雨时间来进行划分。
以下是一种常见的降雨强度等级划分标准:1.小雨:降水量一般在0.1-9.9毫米之间,降雨时间一般不超过1小时。
小雨一般不会对生活和交通产生太大影响,适合户外活动。
2.中雨:降水量一般在10-24.9毫米之间,降雨时间一般在1-3小时之间。
中雨能够有效浇灌农作物和补充地表水,但过长时间的中雨可能会引发山洪、泥石流等自然灾害。
3.大雨:降水量一般在25-49.9毫米之间,降雨时间一般在3-6小时之间。
大雨可能引发城市内涝、道路积水等问题,对农作物和交通出行较为不利。
4.暴雨:降水量一般在50-99.9毫米之间,降雨时间一般在6-12小时之间。
暴雨往往伴随着短时强降水、雷暴等天气现象,容易引发山洪、地质灾害等灾害。
5.大暴雨:降水量一般在100-249.9毫米之间,降雨时间一般在12-24小时之间。
大暴雨会给城市和农业带来较大影响,容易引发水灾和山洪灾害。
6.特大暴雨:降水量一般大于等于250毫米,降雨时间一般大于等于24小时。
特大暴雨是一种极端的天气现象,往往会造成严重的水灾、洪灾和滑坡等重大灾害。
需要注意的是,降雨强度等级划分标准可能会因地区和气候不同而有所差异,特殊地区或特殊时期可能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
降雨强度等级划分标准的制订对公众有重要意义。
它不仅可以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和交通出行提供参考,还能为抗洪救灾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当我们了解到降雨的强度等级后,可以及时采取避雨措施,避免因降雨引发的一系列问题。
此外,对于农民而言,可以根据降雨等级选择适宜的农事活动,合理利用降雨资源,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总之,降雨强度等级划分标准的制定有利于提高公众对天气状况的认知和理解,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降雨对人们生产和生活带来的不便和困扰,增强了社会的抗灾能力。
暴雨降水量标准
暴雨降水量标准
一、暴雨等级划分
暴雨等级通常根据降雨强度和降雨量来划分。
一般分为以下四个等级:
1. 小雨:降雨强度较小,降雨量在10毫米以下。
2. 中雨:降雨强度有所增加,降雨量在10-25毫米之间。
3. 大雨:降雨强度较大,降雨量在25-50毫米之间。
4. 暴雨:降雨强度非常大,降雨量在50毫米以上,通常伴有雷电、大风等天气现象。
二、降雨量标准
降雨量是指一定时间内积累的降雨深度,通常以毫米为单位计量。
在气象学中,不同等级的降雨量有不同的标准。
一般来说,暴雨的降雨量在50毫米以上,大雨在25-50毫米之间,中雨在10-25毫米之间,小雨在10毫米以下。
三、降雨时长
降雨时长是指一次降雨持续的时间。
不同等级的降雨时长也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小雨持续时间较短,大雨、中雨和大暴雨的持续时间依次增加。
四、季节因素
季节因素对降雨量和降雨时长都有影响。
在春季和夏季,降雨量通常较大,且持续时间较长;而在秋季和冬季,降雨量通常较小,且持续时间较短。
五、地区因素
地区因素也对降雨量和降雨时长有影响。
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和气象条件都不同,因此降雨量和降雨时长也会有所不同。
例如,山区和平原地区的降雨量和降雨时长可能会有所不同。
综上所述,暴雨降水量标准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需要考虑多个因素。
为了更好地应对暴雨天气,气象部门会根据实时监测的气象数据及时发布暴雨预警信号,提醒公众注意安全。
降雨量等级划分标准
降雨量等级划分标准降雨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降水的数量,是气象学中一个重要的指标。
根据降雨量的不同,可以将其划分为不同的等级,以便于对降雨量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估和管理。
一、轻度降雨。
轻度降雨是指降水量较小的降雨,通常在0.1毫米至10毫米之间。
这种降雨量对于农作物生长和土壤湿润有一定的作用,但对水资源的补充作用有限。
二、中度降雨。
中度降雨是指降水量适中的降雨,通常在10毫米至25毫米之间。
这种降雨量对于农作物生长和土壤湿润有较好的作用,可以有效补充地下水和水库的水源。
三、大雨。
大雨是指降水量较大的降雨,通常在25毫米至50毫米之间。
这种降雨量对于农作物生长和土壤湿润有显著的作用,但同时也容易引发山洪和地质灾害。
四、暴雨。
暴雨是指降水量非常大的降雨,通常超过50毫米。
这种降雨量对于农作物生长和土壤湿润有极其显著的作用,但也容易引发城市内涝和河流洪水。
五、特大暴雨。
特大暴雨是指降水量异常巨大的降雨,通常超过100毫米。
这种降雨量对于农作物生长和土壤湿润有极其显著的作用,但也容易引发严重的洪涝灾害和水土流失。
六、超特大暴雨。
超特大暴雨是指降水量极其巨大的降雨,通常超过250毫米。
这种降雨量对于农作物生长和土壤湿润有极其显著的作用,但也容易引发严重的洪涝灾害、滑坡和泥石流。
总结,根据降雨量的不同,可以将其划分为轻度降雨、中度降雨、大雨、暴雨、特大暴雨和超特大暴雨等不同等级。
不同等级的降雨量对于农作物生长、土壤湿润以及水资源的补充都有着不同的影响,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估和管理。
降雨等级标准
降雨等级标准降雨等级标准是指对不同降雨量及其对应影响程度进行划分的标准。
根据降雨对生活、经济、交通等领域的影响程度,我国制定了一套相对统一的降雨等级标准。
以下将依次介绍各个等级的降雨标准。
小雨指降雨量较小的雨水,通常是以毫米为单位进行计量。
根据我国标准,小雨是指降雨量在0.1-9.9毫米之间的降雨。
小雨对人们的生活和交通影响较小,一般不会引发较大的问题。
中雨是指降雨量在10-24.9毫米之间的降雨。
中雨相较于小雨来说,降雨量有所增加,对人们的生活和交通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比如道路湿滑、视线模糊等情况,需要注意交通安全。
大雨是指降雨量在25-49.9毫米之间的降雨。
大雨对生活、经济、交通等方面的影响较为明显。
降雨量增加会导致路面积水严重,交通受阻的可能性较高。
此时人们需要注意出行安全,避免涉水行车。
暴雨是指降雨量在50-99.9毫米之间的降雨。
暴雨的降水量较大,对交通、水利等方面造成的影响较为严重。
道路易积水,山洪、城市内涝等问题可能加剧,人们需加强防范意识,避免出现灾害性事件。
大暴雨是指降雨量在100-249.9毫米之间的降雨。
大暴雨对交通、水利和城市建设等领域造成的影响极其严重。
由于降水量巨大,可能引发洪涝灾害和山体滑坡等重大灾害。
人们需高度警惕,采取应对措施,确保人身安全。
六、特大暴雨特大暴雨是指降雨量在250毫米以上的降雨。
特大暴雨是极为罕见的极端天气事件,对人类社会造成的影响极其严重。
特大暴雨常常引发严重的洪涝灾害,对城市交通、水电等设施造成严重损害。
人们必须高度警惕并做好防范工作,有效避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总结:降雨等级标准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降雨量与其对生活、交通、水利等领域的影响程度。
根据不同等级的降雨,人们可以及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确保安全度过恶劣天气。
在这个过程中,人们需要密切关注天气预报,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同时也需要社会各方面的支持与合作,共同应对降雨带来的挑战。
降雨量等级的划分
降雨量等级的划分,分歧部分有分歧的尺度。
之马矢奏春创作
气象部分:降雨量是指在一定时间内降落到地面的水层深度,单位用毫米暗示。
单位时间内降雨量称降雨强度。
降雨强度用降雨等级来进行划分,具体如下:
降雨等级表
防汛部分:降雨量是在一定时间内降落在地面上的某一点或某一单位面积上的水层深度,以毫米计算。
根据国家防办《防汛手册》规定,凡24小时的累计降雨量超出50毫米者定为暴雨。
按12小时降雨强度和24小时降雨强度划分大小降雨量等级,见下表:
雨量等级表
水文部分:通常说的小雨、中雨、大雨、暴雨等,一般以日降雨量衡量。
其中小雨指日降雨量在10毫米以下;中雨日降雨量为10~24.9毫米;大雨降雨量为25~49.9毫米;暴雨降雨量为50~99.9毫米;大暴雨降雨量为100~199.9毫米;特大暴雨降雨量在200毫米以上。
另外,人们也可以从降水情况来判定雨的等级:下小雨时,一般雨点清晰可辩,没有飘浮现象;落到地面、石板或屋瓦上不四溅;地面泥水浅洼形成很慢;至少两分钟以上才会润湿石板、屋瓦;屋檐下只有滴水。
降中雨中,雨水如线,雨滴不容易分辨;落在硬地、屋瓦上雨水四溅;水洼泥潭形成很快;屋顶有沙沙声。
下大雨时,雨如倾盆,模糊成片;落在屋瓦、水泥地或石板上可四处飞溅,水潭形成很快;屋顶雨水有喧闹声。
降雨量气象等级
降雨量等级的划分,不同部门有不同的标准。
气象部门:降雨量是指在一定时间内降落到地面的水层深度,单位用毫米表示。
单位时间内降雨量称降雨强度。
降雨强度用降雨等级来进行划分,具体如下:
降雨等级表
防汛部门:降雨量是在一定时间内降落在地面上的某一点或某一单位面积上的水层深度,以毫米计算。
根据国家防办《防汛手册》规定,凡24小时的累计降雨量超过50毫米者定为暴雨。
按12小时降雨强度和24小时降雨强度划分大小降雨量等级,见下表:
雨量等级表
水文部门:通常说的小雨、中雨、大雨、暴雨等,一般以日降雨量衡量。
其中小雨指日降雨量在10毫米以下;中雨日降雨量为10~2 4.9毫米;大雨降雨量为25~49.9毫米;暴雨降雨量为50~99.9毫米;大暴雨降雨量为100~199.9毫米;特大暴雨降雨量在200毫米以上。
另外,人们也可以从降水情况来判定雨的等级:下小雨时,一般雨点清晰可辩,没有飘浮现象;落到地面、石板或屋瓦上不四溅;地面泥水浅洼形成很慢;至少两分钟以上才会润湿石板、屋瓦;屋檐下只有滴水。
降中雨中,雨水如线,雨滴不易分辨;落在硬地、屋瓦上雨水四溅;水洼泥潭形成很快;屋顶有沙沙声。
下大雨时,雨如倾盆,模糊成片;落在屋瓦、水泥地或石板上可四处飞溅,水潭形成很快;屋顶雨水有喧闹声。
防汛知识—降雨量等级划分
降雨量等级表。
降雨量等级划分标准
降雨量等级划分标准降雨量是指单位时间内某地区降水的总量,通常以毫米为单位。
降雨量的多少直接影响着农业生产、水资源供应、生态环境等方面。
因此,对降雨量进行科学合理的等级划分,对于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一、降雨量等级划分标准的制定目的。
降雨量等级划分标准的制定是为了更好地描述和评价降雨量的大小,便于人们对不同降雨量进行比较和分析。
同时,也为了更好地指导农业生产、城市防洪排涝、水资源管理等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二、降雨量等级划分标准的内容。
(一)根据降雨量大小,通常将降雨量划分为小雨、中雨、大雨和暴雨四个等级。
1. 小雨,指降水量在0.1毫米至9.9毫米之间的降雨,一般对农作物生长影响不大,但对于城市排水和道路交通有一定影响。
2. 中雨,指降水量在10毫米至24.9毫米之间的降雨,对农作物生长有一定帮助,但如果连续下雨时间过长,也可能引发水浸等灾害。
3. 大雨,指降水量在25毫米至49.9毫米之间的降雨,对农作物生长有明显帮助,但也有可能引发山洪、泥石流等自然灾害。
4. 暴雨,指降水量在50毫米及以上的降雨,对农作物生长有显著影响,同时也容易引发城市内涝、山洪、泥石流等严重灾害。
(二)除了降水量大小外,降雨量等级划分还应考虑降雨持续时间、降雨频率、降雨强度等因素。
1. 降雨持续时间,长时间的小雨对土壤渗透有利,但如果持续时间过长,则容易引发水浸等灾害。
2. 降雨频率,降雨频率高的地区,即使降雨量不大,也容易引发城市内涝等问题。
3. 降雨强度,同样是50毫米的降雨,如果在短时间内集中下来,对城市排水系统的冲击会更大。
三、降雨量等级划分标准的应用。
降雨量等级划分标准主要应用于气象监测、农业生产、城市防洪排涝、水资源管理等方面。
在气象监测方面,根据降雨量等级划分标准,可以更准确地描述和记录降雨情况,为气象预报和科学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在农业生产方面,根据降雨量等级划分标准,可以及时采取灌溉、排水、防洪等措施,保障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降雨量等级划分
降雨量等级划分
降雨量等级的划分,不同部门有不同的标准。
气象部门:降雨量是指在一定时间内降落到地面的水层深度,单位用毫米表示。
单位时间内降雨量称降雨强度。
降雨强度用降雨等级来进行划分,具体如下:
水文部门:通常说的小雨、中雨、大雨、暴雨等,一般以日降雨量衡量。
其中小雨指日降雨量在10毫米以下;中雨日降雨量为10〜毫米;大雨降雨量为25〜毫米;暴雨降雨量为毫米;大暴雨降雨量为100〜毫米;特大暴雨降雨量在200毫米以上。
另外,人们也可以从降水情况来判定雨的等级:下小雨时,一般雨点清晰可辩,没有飘浮现象;落到地面、石板或屋瓦上不四溅;地面泥水浅洼形成很慢;至少两分钟以上才会润湿石板、屋瓦;屋檐下只有滴水。
降中雨中,雨水如线,雨滴不易分辨;落在硬地、屋瓦上雨水四溅;水洼泥潭形成很快;屋顶有沙沙声。
下大雨时,雨如倾盆,模糊成片;落在屋瓦、水泥地或石板上可四处飞溅,水潭形成很快;屋顶雨水有喧闹声。
诏安县东溪流域西潭水利中心站。
24小时降雨量等级标准
24小时降雨量等级标准
从天空降落到地面上的雨水,未经蒸发、渗透、流失而在水面上积聚
的水层深度,称为降雨量,以mm为单位,气象观测中取一位小数。
它可
以直观地表示降雨的多少。
测定降雨量常用的仪器包括雨量筒和量杯。
小
雨是指24小时降雨量10毫米以内;中雨是指24小时降雨量10-25毫米;大雨是指24小时降雨量25-50毫米;暴雨是指24小时降雨量50-100毫米;或1小时降雨达30毫米以上;大暴雨是指24小时降雨量100-200毫米。
水灾和旱灾是目前世界发生比较频繁的自然灾害,而人们对自然灾害
的意识不足,缺乏提前防范措施及自救方法。
降雨量等级划分
30.0~69.9
50.0~99.9
小到中雨
3.0~9.9
5.0~16.9
暴雨到大暴雨
50.0~104.9
75.0~174.9
中雨
5.0~14.9
10.0~24.9
大暴雨
70.0~140.0
100.0~250.0
中到大雨
10.0~22.9
17.0~37.9
大暴雨到特大暴雨
105.0~170.0
175.0~300.0
降雨量等级划分
降雨量等级的划分,不同部门有不同的标准。
气象部门:降雨量是指在一定时间内降落到地面的水层深度,单位用毫米表示。单位时间内降雨量称降雨强度。降雨强度用降雨等级来进行划分,具体如下:
雨量时段(等级)
12小时降雨量
24小时降雨量
雨量时段(等级)
12小时降雨量
24小时降雨量
小雨
0.1~4.9
0.1~9.9
大雨
15.0~29.9
25.0~49.9
特大暴雨
>140.0>25 Nhomakorabea.0大到暴雨
30.0~49.9
38.0~74.9
防汛部门:降雨量是在一定时间内降落在地面上的某一点或某一单位面积上的水层深度,以毫米计算。根据国家防办《防汛手册》规定,凡24小时的累计降雨量超过50毫米者定为暴雨。按12小时降雨强度和24小时降雨强度划分大小降雨量等级,见下表:
另外,人们也可以从降水情况来判定雨的等级:下小雨时,一般雨点清晰可辩,没有飘浮现象;落到地面、石板或屋瓦上不四溅;地面泥水浅洼形成很慢;至少两分钟以上才会润湿石板、屋瓦;屋檐下只有滴水。降中雨中,雨水如线,雨滴不易分辨;落在硬地、屋瓦上雨水四溅;水洼泥潭形成很快;屋顶有沙沙声。下大雨时,雨如倾盆,模糊成片;落在屋瓦、水泥地或石板上可四处飞溅,水潭形成很快;屋顶雨水有喧闹声。
降雨量等级划分标准
降雨量等级划分标准
在气象上用降雨量来区分降水的强度。
可分为小雨、中雨、大雨、暴雨、大暴雨、特大暴雨,小雪、中雪、大雪和暴雪等。
小雨:雨点清晰可见,没漂浮现象;下地不四溅;洼地积水很慢;屋上雨声微弱,屋檐只有滴水;12小时内降水量小于5mm或24小时内降水量小于10mm的降雨过程。
中雨:雨落如线,雨滴不易分辨;落硬地四溅;洼地积水较快;屋顶有沙沙雨声;12小时内降水量5~15mm或24小时内降水量10~25mm的降雨过程
大雨:雨降如倾盆,模糊成片;洼地积水极快;屋顶有哗哗雨声;12小时内降水量15~30mm或24小时内降水量25~50mm的降雨过程。
暴雨:凡24小时内降水量超过50mm的降雨过程统称为暴雨。
根据暴雨的强度可分为:暴雨、大暴雨、特大暴雨三种。
暴雨:12小时内降水量30~70mm或24小时内降水量50~100mm的降雨过程。
大暴雨:12小时内降水量70~140mm或24小时内降水量100~250mm 的降雨过程。
特大暴雨:12小时内降水量大于140mm或24小时内降水量大于250mm的降雨过程。
12小时降雨量等级划分标准
12小时降雨量等级划分标准
摘要:
1.降雨量等级划分标准
2.12 小时降雨量等级划分标准
3.各种降雨量等级的定义和特征
4.12 小时降雨量等级的实际应用
5.结论
正文:
一、降雨量等级划分标准
降雨量等级是按照一定时间内降落在地面上的水层深度来划分的,通常以毫米为单位。
根据我国的标准,降雨量等级划分为7 个等级,包括微量降雨、小雨、中雨、大雨、暴雨、大暴雨和特大暴雨。
二、12 小时降雨量等级划分标准
12 小时降雨量等级是按照12 小时内降落在地面上的水层深度来划分的。
根据我国的标准,12 小时降雨量等级划分为7 个等级,包括微量降雨、小雨、中雨、大雨、暴雨、大暴雨和特大暴雨。
三、各种降雨量等级的定义和特征
1.小雨:1 小时内降雨量小于
2.5mm 的降雨。
2.中雨:1 小时内降雨量在2.5mm 至7.5mm 之间的降雨。
3.大雨:1 小时内降雨量在7.5mm 至15mm 之间的降雨。
4.暴雨:1 小时内降雨量在15mm 至30mm 之间的降雨。
5.大暴雨:1 小时内降雨量在30mm 至50mm 之间的降雨。
6.特大暴雨:1 小时内降雨量在50mm 以上的降雨。
四、12 小时降雨量等级的实际应用
12 小时降雨量等级在实际应用中非常重要,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和预测降雨情况,从而采取适当的措施应对。
比如,当预报出12 小时内将有大暴雨时,我们就需要做好防洪准备,避免因雨水过大而引发洪涝灾害。
总降雨量的等级标准
总降雨量的等级标准一、引言总降雨量是指某一地区在一定时间内所接收到的降水总量,主要用于评估某一地区的降水情况和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程度。
为了更好地对总降雨量进行分类和评估,制定了一套总降雨量的等级标准。
本文将对总降雨量的等级标准进行探讨。
二、降水等级划分根据总降雨量的大小,可以将其划分为五个等级,分别是:极弱降水、弱降水、中等降水、强降水和极强降水。
具体划分如下:2.1 极弱降水总降雨量小于等于5毫米时,被划分为极弱降水。
这类降水量较小,对于地表的水分补给作用有限,对农业和生态环境的影响较小。
2.2 弱降水当总降雨量在5毫米至25毫米之间时,被划分为弱降水。
弱降水能够有效地补给地表水,对农作物的生长和生态环境的维持起到一定作用。
2.3 中等降水总降雨量在25毫米至50毫米之间时,被划分为中等降水。
中等降水对于农作物的生长和生态环境的维持具有较大的补给作用,但过多的中等降水也可能引发洪涝灾害。
2.4 强降水总降雨量在50毫米至100毫米之间时,被划分为强降水。
强降水对农业和生态环境的影响较大,有一定的水文循环调节作用,但也可能引发严重的洪涝和山洪灾害。
2.5 极强降水当总降雨量超过100毫米时,被划分为极强降水。
极强降水对农业和生态环境的影响非常大,可能导致严重的洪涝、山洪等灾害,严重威胁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三、总降雨量等级标准的意义制定总降雨量的等级标准,对于科学评估降水情况、制定防灾减灾措施、规划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3.1 评估降水情况通过将降水量按照等级划分,可以客观地评估某一地区的降水情况,为气象预报和防灾减灾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3.2 制定防灾减灾措施不同等级的降雨量对于地质灾害、洪涝灾害等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制定相应的防灾减灾措施需要根据总降雨量的等级标准来进行。
3.3 规划农业生产总降雨量的等级标准对农业生产有重要指导意义。
不同等级的降水量对不同作物的生长和水分需求有一定的影响,合理安排农业生产需要参考总降雨量等级标准。
降水量颜色等级划分标准
降水量颜色等级划分标准
蓝色、黄色、橙色、红色表示。
蓝色预警:12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黄色预警:6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橙色预警:3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红色预警:3小时内降雨量将达10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到10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大陆地区,预警信号最高级红色暴雨预警信号为最高级;香港地区,仅有三级预警信号,其中预警信号最高级是黑色暴雨预警信号,指的是过去的3小时内本地部分地区降雨量已达100毫米以上,雨势将持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降雨量等级划分
降雨量等级的划分,不同部门有不同的标准。
气象部门:降雨量是指在一定时间内降落到地面的水层深度,单位用毫米表示。
单位时间内降雨量称降雨强度。
降雨强度用降雨等级来进行划分,具体如下:
防汛部门:降雨量是在一定时间内降落在地面上的某一点或某一单位面积上的水层深度,以毫米计算。
根据国家防办《防汛手册》规定,凡24小时的累计降雨量超过50毫米者定为
水文部门:通常说的小雨、中雨、大雨、暴雨等,一般以日降雨量衡量。
其中小雨指日降雨量在10毫米以下;中雨日降雨量为10~24.9毫米;大雨降雨量为25~49.9毫米;暴雨降雨量为50~99.9毫米;大暴雨降雨量为100~199.9毫米;特大暴雨降雨量在200毫米以上。
另外,人们也可以从降水情况来判定雨的等级:下小雨时,一般雨点清晰可辩,没有飘浮现象;落到地面、石板或屋瓦上不四溅;地面泥水浅洼形成很慢;至少两分钟以上才会润湿石板、屋瓦;屋檐下只有滴水。
降中雨中,雨水如线,雨滴不易分辨;落在硬地、屋瓦上雨水四溅;水洼泥潭形成很快;屋顶有沙沙声。
下大雨时,雨如倾盆,模糊成片;落在屋瓦、水泥地或石板上可四处飞溅,水潭形成很快;屋顶雨水有喧闹声。
诏安县东溪流域西潭水利中心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