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亲子教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什么是亲子教育

2008-7-6 1:02:48

亲子教育是依据“PATP”(Parents as Teacher and Partner)的教育理念,倡导父母和孩子一起“亲子同乐”,认为“父母是幼儿早教中最重要的老师和玩伴”,进而促进和谐美满的家庭关系,提升亲子间互动的质量的活动。它是20世纪末在美国、日本和我国台湾等地日渐兴起的研究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及其教育的一个新课题。

亲子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利用父母与孩子之间由于在态度、情感、行为等方面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通过一定的教育手段与方法,帮助父母形成正确的亲子观,形成良好的亲子关系,在游戏活动中促进孩子在体能、智能、个性、习惯等方面的全面和谐的发展。主要包含健康教育、社会性教育、智能训练、审美教育、情感教育、亲职教育等等。亲子教育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家庭教育”和“儿童教育”,它是一种特殊的、专业化程度很高的新型教育模式,强调父母与孩子在情感沟通的基础上实现双向互动,以促进婴幼儿形成健康的人格,也使父母自身素质得到不断提高。应该说,亲子教育是家庭教育的基础与保障,对婴幼儿个体发展将会终身受用,对家庭幸福和民族发展更具有无法估量的作用。

亲子活动的特点:

从广义上讲,家长和孩子之间相互配合交流的活动都可以看作是亲子活动,而科学的亲子活动应该具备以下特点:

(1)能够启发孩子的智慧。这就要求活动既能够利用和发挥孩子现有的能力,又能够引导和发展他们新的能力。

(2)家长要能和孩子平等地参与到活动当中。做亲子活动不是上课,家长不能高高在上指手画脚,而应当是活动的参与者,并且跟孩子处于平等的地位。

(3)活动的整个过程要能够给孩子和家长双方都带来乐趣。要让孩子在活动中体会到创造和成功的快乐,而家长则能够体会到亲子交流的幸福。

智力:观察、想象、思维、记忆、创造、注意

智能:动作能(大运动及手指能力)

应物能(对外界事物的认识、分析和综合能力)

应人能(生活能力与人交往的能力)

言语能(听、理解、语言表达能力)

亲子活动的意义:

(1)寓教于乐的亲子活动能促进亲子之间的亲情交流。

(2)提供给幼儿良好的合作环境,促进其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

(3)通过年龄分班和个性化的家庭方案,使得家园互动,有效提高婴幼儿的综合智能。

(4)为亲职人员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儿童观,教会父母做老师。

1.接运汽球

2.传接力棒

3.丢飞盘

4.(三个圈,先跳两个,后一个人再向前摆一个)

5.袋鼠跳(靠孩子自己抱着爸或妈的脖子)

校外实践活动教学组织形式

2008-7-11 20:41:33

校外实践活动一般以班为单位,根据不同教育主题以及学生各年龄阶段区别,结合实际活动现场,因地制宜、因人而宜,采取以下不同形式组织开展校外实践活动:

1、实际操作式

如农田学耕、协力野炊、池塘抓鱼、靶场竞技等、折纸、剪纸、插花造型、制作中国结、陶艺、标本制作等;

2、情景模拟式

如飞夺泸定桥、重走长征路等;

3、娱乐体验式

如飞碟竞技、击鼓舞狮、太空城堡等、极速风暴等;

4、参观访问式

如参观客家民俗园、瞻仰英雄纪念碑、参观林则徐纪念馆、参观博物馆、高科技园、大学城等;

5、分组竞赛式

如环保知识竞赛、健康知识竞赛、国防知识竞赛,拓展训练等;

6、团队合作式

如同步齐行、拔河、平湖竞舟等;

校外实践活动教学组织方法

2008-7-11 20:31:06

校外实践活动教学组织方法是辅导教师指导学生发现知识和知识间关系,完成某一特定任务或解决某一具体问题的过程,其中贯穿始终的是学生主动的认识和实践活动。在实际活动中必须根据不同活动、不同对象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主要有以下几种:

1、情境教学法。

根据活动内容及主题,在现场创造一定的氛围,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通过现场的特定气氛使学生融入其中,再通过理解、参与并在融洽的环境中影响教育学生。

2、亲身体验法。

通过实践活动,采取引导观察现象或对事物的直接评价,让学生自己在活动中,获得真实感受,从而认识事物、学得知识,表明自己正确思想观点。

3、鼓励尝试法:

侧重于活动中学生学习和尝试的积极性,积极为他们创造机会和条件,让他们尝试获得成功的体验和乐趣,以增强自信心,激发其学习兴趣。

4、集体教育法。

每个学生都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在活动中要求学生为自己的集体争光,体现在互帮互助、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

5、榜样启示法。

在活动中,及时发现或评比出表现出色的学生,并以他们为榜样,鼓励全体同学积极进取、挑战自我、奋发向上的精神。

6、激疑教学法.

根据活动的内容和目的,有计划地在实践中向学生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进行积极地思考。问则疑,疑则思。通过一个个相互联系的问题,布障设疑,激起学生的疑问,通过释疑使问题步步深入,使学生产生“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进一步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收到良好的活动效果.使学生在活动中主动发现问题和总结问题,充分发挥学生智力的潜力和培养内在动机。

校外实践活动教学目的

2008-7-11 20:24:59

校外实践活动一个显著特点在于淡化学科之间的界限,突出学科之间的联系。所涉及的有关知识通常来自若干学科,并且相互交融地统一在进行活动之中,学习和获取相关知识就自然和谐地结合在完成任务的活动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注重参与、体验和感受。教学目的有以下几点:

1、动手操作。

当前学生中不会使用普通工具,不会完成生活中简单的技术性操作,都是经常为人们所批评的现象。实践教育活动中,动手操作可以说是必要环节,无论活动的具体内容怎样,通常都需要学生进行不同难度的动手操作。

2、探索创新。

安排布置给学生一些任务,让他们自己理出头绪,分清主次,抓住主要因素,提出解决方案,在实践探索中发现新问题,敢于质疑,用于创新。

3、团结合作。

实践活动中更多的项目需要学生间相互配合、相互协助才能完成,让学生通过参与活动,感受到团结的力量、集体的力量。

4、组织管理。

校外实践教育活动由于经常采用小组形式并经常变换分组而使得每个学生都可能充当领导者、管理者或被领导者、被管理者的不同角色,这种经历和体验的互换和互补使学生更好领会组织管理的含义,从而让所有学生在活动中受益。

5、受挫折。

为了完成实践活动所规定的任务,每个学生都要承担一定的责任;为了履行责任,他们必须依靠自己的头脑和身体努力地思考和行动,但有时也会失败,让学生在失败与挫折中接受锻炼、接受挑战、变得更加坚强。失败乃成功之母!

校外实践活动的总体教学目的可以归纳为:“接受生存磨砺,塑造良好个性;学会动手动脑,培养实践能力;开发思维潜能,增强创新意识;体验群体合作,熔炼团队精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