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热VS洋节热资料讲解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我们
•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传统文化之 美,亦如《关雎》中的窈窕淑女和《蒹葭》中的 水边伊人,让每一代中华儿女为之倾倒,吸引着 几辈学人探求其中的美丽和智慧。美籍华人大提 琴大师马友友自幼生长在美国,中文说得并不流 畅,但黄皮肤黑眼睛的马老师始终不忘故土,在 每一次的签名时,马老师始终庄严地写上三个正 楷大字“马友友”。近日,马友友又创作中国音乐 乐曲《丝绸之路》,融入笙、箫等中国民乐器, 表达了自己对血脉故乡的铭记和对中国传统文化 的热爱。国学热并不是国学的突然得势,而是国
• 该文题提供的两则材料内涵相反,构成了鲜明的对比关系,它不 同于以名人名言或哲理性语句作导引的材料,其最大的特点是 “就事论事、就事选例、就事说理”;而非一般议论文那样“缘事 发挥、谈古说今、类比对照”。
• 在审题时,应注意考题中的提示语:“请根据上述两则材料,针 对近年来社会上一边是国学热,一边是洋节热的现象,阐述你的 看法和理由。”材料列举了两种截然相反的现象,这就要求考生 首先对两种现象进行辩证地思考,做出自己的“选择”;接着对此
国学热VS洋节热
二、思路点拨
• 该文题属于典型的“思辨型题目”,材料触及当代中国的热门话 题——中西文化比较,要求学生针对近年来社会上出现国学热、 洋节热的现象发表见解。文题贴近现实且非常接地气,在弘扬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塑文化软实力、确立中华文化自信的时代 大背景下,探讨此话题无疑具有现实意义,契合新课标要求学生 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倡导文化批判精神的新课标写作理念。
【考场一类文】
何当共剪西窗烛
• 千年以前,李商隐低叹:“何当共剪西窗烛?却 话巴山夜雨时。”一句问语,一声叹息,亲人相 见总是山长水阔,杳杳无期。而我们所希冀的东 西文化兼容并包的时刻也总是太远。
• 诚然,我们是看到了国人的努力,央视举办的 《中国诗词大会》将“国学”诗歌的种子播撒在许 多少年的心田上。而同时,诸如“圣诞节”“情人 节”等洋节也总是悄无声息地渗入我们的生活。 但可惜的是,“国学热”就像黄河,浩浩汤汤,却
五、应对策略
• 考场作文不同于生活随笔,它需要遵循考场写作 的特定规则。从立意到选材,从拟题到表达,均 需在“规定动作”范围内施展。通过分析以上两篇 考场作文,可以发现要想写好考场作文,需要注 意以下几点:
• 1.研读材料,精准审题。古语说,审题如审贼, 讲究“精准”。多则材料作文的审题更忌一步到位。 因为文题中所出现的材料,一般都有命题者的特 殊要求,命题者往往通过它们设置审题障碍,借 以考查考生的思辨能力。所以,审题时一定要吃
• 2.结构上,本文起笔援引李商隐的诗句对接“东 西文化兼容并包”,匠心独运。接着回扣材料, 分析“国学热”和“洋节热”的表征,并用黄河、三 江、长江设喻,新颖独特。然后选用“回首唐代”
【Fra Baidu bibliotek场二类文】
求新诚可贵,传统价更高
• 自最后一次科举考试落下皇榜,明经求仕,八股 取材便退出了历史舞台。但国学这个话题却历久 弥新,依然是求新求变的人们在热情退去之余去 品味的一坛老酒。从新文化运动的呼声涨起直到 二十世纪,古老的典籍历经从神坛到故纸堆的数 次往复,终于在近百年的浮沉之后,又被人们推 上了热议话题的榜首。诸子百家的言论,在念惯 了数字和外语单词的现代人口中传诵。文化交流 碰撞的时代,还有人愿意拂去古老线装书上的灰 尘,这自是令人欣慰。
• 回首唐代,我们明白:只有自身的胸怀开阔,我 们才能共剪西窗。
• 再让我们回眸民国,那是一个动荡混乱的时代。
• 点评:
• 如果说武亦姝的出色表现“满足了我们对古代才 女的所有幻想”,那么该文满足了我们对考场一 类文的些许期待。
• 1.立意上,本文能透过现象看本质,提出的“东 西文化兼容并包”之观点, 较之“片面强调传统、 国学或时尚、西化等重要性”等观点,远胜一筹。 凭此立意,文章已高屋建瓴,亦为“成品”的出彩 奠定了基础。
三、立意分析
• 在高考作文的“发展等级”中,特别注重考察考 生的思辨能力。只有对材料的内涵深入挖掘, 才能发掘出材料的本质,才能立意深邃。就此 材料而言,我们可以这样进行思考:继承国学 文化遗产,当代中国人尤其是青少年自然责无 旁贷。然而,唐诗宋词等国学再好,也不可能 替代现代化建设。而圣诞节等洋节是西方文化 的表征,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与魅力,它被当 代中国人尤其是青少年热捧似乎也无可厚非。
我愿时代变迁之时,依然有人顺着王国维先生的三境界, 登上国学的高峰。我更愿在钢琴激越恢宏的西洋之风里,黄 钟大吕依然有着属于她的那份天籁。
• 点评:
• 本文标题“求新诚可贵,传统价更高”直接亮出观 点,显豁鲜明。结构上采用总分总的模式:开篇 在回顾历史的基础上,提出“传统价更高”的观点; 主体部分以王国维的三境界进行统领,分别论述 了“国学”之作用、“国学”之美以及“国学”之重要 性,安排合理;结尾进行呼吁,“我更愿在钢琴 激越恢宏的西洋之风里,黄钟大吕依然有着属于 她的那份天籁。”简洁有力,且颇具文采。整篇 文章观点明确,思路清晰,表达流畅,这是其优
• 让我们回首唐代,那是一个气象万千,兼容并包 的朝代。那时的中国对异族文化的包容是空前绝 后的。当伊斯兰教在欧洲遭到迫害的时候,大唐 胸襟开阔地接纳了他们,并说明了自己的见解: “道无常名,圣无常体。”而这样的大唐,在中国 文化上更是创造出了一座无可逾越的高峰——唐 诗。文化的相融并未使大唐异化而是为它他注入 了新的血液。
具体而言,可以有以下几类立意:
• 1、一类立意:分析传统与时尚、国学与西方文 化等辩证关系。如:让传统文化融入时尚生活; 洋为中用,改造文化传统;在坚持国学传统基 础上吸收西方文化;吸收西方先进文化,增强 中国文化软实力;国学与西方文化兼容,传统 与时尚共生,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等等。
• 2、二类立意:只片面强调传统、国学或时尚、 西化等重要性。如:弘扬文化传统,反对追求 时尚;时代在发展,时尚是必然;月亮不是西 方圆,文化还是国学好;坚守国学是故步自封, 大胆西化是与时俱进等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