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基础知识和基本公式总结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与公式大全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与公式大全一、引言物理是一门研究自然界基本规律的学科,它包含了许多重要的概念和公式。
在高中物理学习中,学生需要掌握一系列的知识点和公式,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解决物理问题。
本文将对高中物理学习中的重要知识点进行总结,并提供一个公式大全,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物理知识。
二、力学1. 物体的平衡- 力的平衡:力的合力为零时,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 力矩的平衡:力矩的合数为零时,物体处于转动平衡状态。
2. 运动学- 位移公式:s = v₀t + 1/2at²- 速度公式:v = v₀ + at- 加速度公式:v² = v₀² + 2as- 动能公式:E = 1/2mv²- 动量公式:p = mv- 牛顿第二定律:F = ma3. 力与运动律- 引力公式:F = G(m₁m₂)/(r²)- 摩擦力公式:f = μN- 弹力公式:F = kx- 匀速直线运动公式:v = s/t三、热学1. 温度与热量- 温度:物体分子内部运动的剧烈程度的度量。
- 热量传递:导热、对流和辐射。
2. 热力学- 热容公式:Q = mcΔT- 热力学第一定律:ΔU = Q - W- 热力学第二定律:不可能把热量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而不引起其他变化。
四、光学1. 几何光学- 反射定律: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 折射定律:光线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时,入射角、折射角和折射率之间满足的关系。
2. 光的波动性- 光的反射和折射:光线遇到介质边界时产生反射和折射现象。
3. 光的颜色与光谱- 光的三原色:红、绿、蓝。
- 光谱:将光分解成不同波长的组成光。
五、电学1. 静电学- 库仑定律:F = k(q₁q₂)/(r²)- 电场强度公式:E = F/q2. 电流- 电流强度:I = Q/t- 电阻公式:R = V/I- 欧姆定律:U = IR3. 磁学- 磁感应强度公式:B = F/(qv)- 洛伦兹力公式:F = q(v × B)六、波动1. 机械波- 波的基本特征:频率、振幅、波长和波速。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及公式大全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及公式大全物理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学科,是研究物质、能量和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学科。
在高中阶段,物理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涉及到许多基础而又重要的知识点和公式。
本文将对高中物理知识点进行总结,并提供一些常用的物理公式,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
一、运动学。
1. 位移、速度和加速度。
位移公式,$s=v_{0}t+\frac{1}{2}at^{2}$。
速度公式,$v=v_{0}+at$。
加速度公式,$a=\frac{v-v_{0}}{t}$。
2. 动能和动能定理。
动能公式,$E_{k}=\frac{1}{2}mv^{2}$。
动能定理,$W=\Delta E_{k}$。
3. 圆周运动。
圆周运动速度公式,$v=\omega r$。
圆周运动加速度公式,$a=\frac{v^{2}}{r}$。
二、力学。
1. 牛顿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当且仅当合外力为零时,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其上的合外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方向与力的方向相同。
牛顿第三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2. 弹簧振子。
弹簧振子的周期公式,$T=2\pi\sqrt{\frac{m}{k}}$。
弹簧振子的频率公式,$f=\frac{1}{T}$。
三、热学。
1. 热力学定律。
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
热力学第二定律,热不会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
2. 热力学公式。
热量传递公式,$Q=mc\Delta T$。
热力学效率公式,$\eta=\frac{W}{Q_{h}}$。
四、光学。
1. 光的折射。
折射定律,$n_{1}\sin\theta_{1}=n_{2}\sin\theta_{2}$。
2. 光的成像。
凸透镜成像公式,$\frac{1}{f}=\frac{1}{d_{o}}+\frac{1}{d_{i}}$。
五、电磁学。
1. 电场。
高中物理公式总结归纳
高中物理公式总结归纳1500字高中物理是中学物理的高一、高二、高三阶段,主要内容涵盖力学、热学、声学、光学、电学和原子物理等方面的知识。
以下是高中物理中的一些重要公式的总结归纳:力学:1.速度公式:v = s / t2.加速度公式:a = (vf - vi) / t3.位移公式:s = (vi + vf) * t / 24.匀加速运动的位移公式:s = vi * t + 1/2 * a * t^25.力的定义公式:F = m * a6.牛顿第二定律公式:F = m * a7.万有引力定律公式:F = G * (m1 * m2) / r^2热学:1.热量传递公式:Q = mcΔT2.比热容公式:Q = mcΔT3.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 = nRT声学:1.音速公式:v = f * λ2.频率与周期关系公式:f = 1 / T3.波长公式:λ = v / f光学:1.光速公式:c = f * λ2.光程差公式:Δx = nt3.折射定律公式:n1 * sinθ1 = n2 * sinθ24.焦距公式:1 / f = 1 / d0 + 1 / di电学:1.电流公式:I = Q / t2.电压公式:V = W / Q3.电阻公式:R = V / I4.欧姆定律公式:V = I * R5.电功公式:W = V * I * t6.电容公式:C = Q / V7.电场强度公式:E = F / Q8.磁场公式:F = B * I * L * sinθ原子物理:1.质能转换公式:E = mc^22.波粒二象性公式:λ = h / p以上只是高中物理中的一部分公式,还有很多其他的公式和定律在学习中逐渐深入。
要在学习过程中多多练习,掌握这些公式的应用。
物理基础知识积累-高中物理公式大全
物理基础知识积累-高中物理公式大全一、质点的运动(1)------直线运动1)匀变速直线运动1.平均速度V平=s/t(定义式)2.有用推论Vt2-Vo2=2as3.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Vo)/24.末速度Vt=Vo+at5.中间位置速度Vs/2=[(Vo2+Vt2)/2]1/26.位移s=V平t=Vot+at2/2=Vt/2t7.加速度a=(Vt-Vo)/t {以Vo为正方向,a与Vo 同向(加速)a>0;反向则a<0}8.实验用推论Δs=aT2 {Δs为连续相邻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9.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度(Vo):m/s;加速度(a):m/s2;末速度(Vt):m/s;时间(t)秒(s);位移(s):米(m);路程:米;速度单位换算:1m/s=3.6km/h。
注:(1)平均速度是矢量; (2)物体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 (3)a=(Vt-Vo)/t只是量度式,不是决定式;(4)其它相关内容:质点.位移和路程.参考系.时间与时刻;速度与速率.瞬时速度。
2)自由落体运动1.初速度Vo=02.末速度Vt=gt3.下落高度h=gt2/2(从Vo位置向下计算) 4.推论Vt2=2gh 注:(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2)a=g=9.8m/s2≈10m/s2(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3)竖直上抛运动1.位移s=Vot-gt2/22.末速度Vt=Vo-gt(g=9.8m/s2≈10m/s2)3.有用推论Vt2-Vo2=-2gs4.上升最大高度Hm=Vo2/2g(抛出点算起)5.往返时间t=2Vo/g (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注:(1)全过程处理: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以向上为正方向,加速度取负值;(2)分段处理:向上为匀减速直线运动,向下为自由落体运动,具有对称性;(3)上升与下落过程具有对称性,如在同点速度等值反向等。
高中物理必修公式大全总结
高中物理必修公式大全总结高中物理是一门基础科学课程,其中涉及了大量的物理公式。
这些公式是学习和理解物理原理的关键。
在高中物理的学习过程中,掌握并熟练运用这些公式是至关重要的。
下面是高中物理必修公式的大全总结:1. 运动学公式- 平均速度公式:v = Δx/Δt- 加速度公式:a = Δv/Δt- 速度-时间关系:v = u + at- 位移-时间关系:x = ut + 0.5at^2- 速度-位移关系:v^2 = u^2 + 2ax2. 力学公式- 牛顿第一定律:F = ma- 牛顿第二定律:F = mΔv/Δt- 力的合成:F = √(F1^2 + F2^2 + 2F1F2cosθ)- 动能公式:K = 0.5mv^2- 势能公式:U = mgh- 功公式:W = Fd- 弹力公式:F = kx3. 热学公式- 热量传递:Q = mcΔT- 热传导公式:Q = kAΔT/d- 热力学第一定律:ΔU = Q - W4. 电学公式- 电压公式:V = IR- 电阻公式:R = ρl/A- 电流公式:I = Q/Δt5. 光学公式- 光速公式:c = fλ- 折射公式:n1sinθ1 = n2sinθ2- 成像公式:1/f = 1/do + 1/di这些公式涵盖了高中物理必修内容的核心。
掌握这些公式并了解其物理意义,对于解决物理问题和应用于实际情境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大量的练习和实验来加深对这些公式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同时,理解公式背后的物理原理也是至关重要的,这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公式。
在学习物理公式时,学生也应该注意公式的适用范围和条件。
有些公式只适用于特定情况下,而在其他情况下可能需要使用不同的公式或者结合多个公式来解决问题。
因此,除了掌握公式本身,培养正确的思维方法和问题解决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
总之,高中物理必修公式的掌握对于学生理解和应用物理知识至关重要。
通过不断的练习和实践,学生可以提高对这些公式的熟练程度,更好地掌握物理学科。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及公式大全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及公式大全物理是一门研究物质、能量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在高中阶段,学生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物理知识点和公式。
下面是对高中物理知识点的总结以及常用公式的大全。
一、力学1. 运动学- 速度和加速度v = Δs / Δta = Δv / Δt- 加速度与位移的关系v² = u² + 2as- 匀速直线运动s = ut + 1/2at²v = u + at2. 动力学- 牛顿第一定律物体静止时保持静止,物体运动时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牛顿第二定律F = ma-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3. 动能与功- 动能K = 1/2mv²- 功W = Fs- 功率P = W / t二、热学1. 温度与热- 热平衡两物体接触后,温度相等,不再有热量交换- 热传递传导:热量通过固体的直接传递对流:热量通过流体的运动传递辐射:热量以电磁波的形式传递2. 热力学定律- 热膨胀定律固体体积随温度升高而增加- 气体状态方程PV = nRT三、光学1. 光的传播- 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遇到边界会发生折射和反射- 光的波动性质光既可以表现出粒子性质,也可以表现出波动性质- 光的干涉与衍射当光通过两个或多个狭缝或障碍物时,会发生干涉和衍射现象2. 光的反射和折射- 反射定律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折射定律n₁sinθ₁ = n₂sinθ₂- 全反射当光由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入射角大于临界角时,光将完全反射四、电学1. 电荷与电场- 静电力F = k * (|q₁q₂| / r²)- 电场强度E =F / q- 电势差ΔV = W / q2. 电路与电流- 电流I = Q / t- 电阻、电压和电流的关系V = IR- 连续性方程I₁ = I₂ = I₃ = ...3. 磁学- 磁场磁感应强度B以及磁力F与电流I、导线长度l以及磁场方向的关系F = BIl- 洛伦茨力F = qvBsinθ以上是一些高中物理的基本知识点总结及常用公式的大全。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总结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总结在高中物理学习中,公式是我们理解和运用物理知识的重要工具。
掌握物理公式,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物理现象,还可以帮助我们解决物理问题。
因此,我将在这里总结一些高中物理中常用的公式,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1. 运动学公式。
位移公式,$s=v_0t+\frac{1}{2}at^2$。
速度公式,$v=v_0+at$。
动能公式,$E_k=\frac{1}{2}mv^2$。
动量公式,$p=mv$。
加速度公式,$a=\frac{v-v_0}{t}$。
2. 力学公式。
牛顿第二定律,$F=ma$。
弹簧弹力公式,$F=-kx$。
动能定理,$W=\Delta E_k$。
功率公式,$P=\frac{W}{t}$。
万有引力定律,$F=G\frac{m_1m_2}{r^2}$。
3. 热学公式。
热力学第一定律,$Q=\Delta U+W$。
热传导公式,$Q=kt\frac{A\Delta T}{d}$。
热容公式,$Q=mc\Delta T$。
热力学第二定律,$\frac{Q}{T}=S$。
4. 光学公式。
薄透镜成像公式,$\frac{1}{f}=\frac{1}{d_o}+\frac{1}{d_i}$。
折射定律,$\frac{\sin\theta_1}{\sin\theta_2}=\frac{v_1}{v_2}=\frac{n_2}{n_1}$。
光的波动公式,$v=f\lambda$。
光的反射公式,$\frac{1}{f}=\frac{1}{d_o}+\frac{1}{d_i}$。
5. 电学公式。
电压公式,$U=IR$。
电流公式,$I=\frac{U}{R}$。
电功率公式,$P=UI$。
电容公式,$C=\frac{Q}{U}$。
欧姆定律,$U=IR$。
以上是一些高中物理中常用的公式,它们涵盖了运动学、力学、热学、光学和电学等多个方面。
希望这些公式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物理知识,提高物理学习的效率。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及公式大全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及公式大全1500字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及公式大全第一章:力学力学是物理学研究物体运动和受力的学科。
主要内容包括质点运动、力与运动、运动的规律、机械能守恒等。
1. 牛顿三定律第一定律:若物体受力为零,则物体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物体上的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第三定律:如果物体A对物体B施加一个力F,则物体B对物体A施加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F。
2. 静止与运动静止:物体的速度为零,即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运动:物体的速度不为零,即物体正在发生运动。
3. 动能与势能动能:动能指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平方成正比。
势能:势能是系统中由于位置而具有的能量。
势能转换为动能需要经历物体的运动。
4. 机械能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指的是在一个封闭的系统中,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的总和)的总量在没有外力做功的情况下保持不变。
第二章:热学热学是研究物体热现象及物体热力学性质的科学。
主要内容包括温度、热能转移、理想气体等。
1. 热量和温度热量:热量是物体内能的一种表现形式,是物体之间或物体内部的能量转移。
温度:温度是物体温度与热平衡状态下的物质性质相关联。
2. 热传递方式热传导:热传导是指物体内部由高温区向低温区以分子间的碰撞传递能量的过程。
热辐射:热辐射是指物体通过发出电磁波的方式向外界散发能量。
热对流:热对流是指物体内外的流体通过对流传递能量的方式。
3. 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是能量守恒定律的热学表达形式,它指出,在一个系统内,在一个循环过程中,系统对外界做的功等于系统从外界吸收的热量与系统内部能量变化之和。
4. 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表示气体的压强、体积和温度之间的关系,它可以用来描述气体的性质。
PV= nRT其中P表示气体的压强,V表示气体的体积,n表示气体的物质的量,R为气体常量,T表示气体的温度。
第三章:电磁学电磁学是研究电场、磁场和电磁现象的学科。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及公式
3、功与能观点:
功 W = Fs cos (适用于恒力功的计算)①理解正功、零功、负功; W w FS ②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W= P·t ( p= = =Fv) 功率:P = (在 t 时间内力对物 t t t 体做功的平均功率) P = Fv (F 为牵引力,不是合外力;V 为即时速度时,P 为即时功率;V 为平 均速度时,P 为平均功率; P 一定时,F 与 V 成正比)
q1 q 2 (真空中、点电荷) r2
磁场力:(1)、安培力: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力。公式:F= BIL(BI)方向:左手定则 (2)、洛仑兹力: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公式: F=BqV (BV) 方向:左手定则 分子力: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都随距离的增大而减小,随距离的减小而增大,但斥力变 化得快。 核力:只有相邻的核子之间才有核力,是一种短程强力。
2 2 内能(发热) B BLV Ld B L V d
R
R
光学:单个光子能量 E=hγ 一束光能量 E 总=Nhγ(N 为光子数目) 1 2 光电效应 E km mv m =hγ-W0 跃迁规律:hγ=E 末-E 初 辐射或吸收光子 2 原子:质能方程:E=mc2 ΔE=Δmc2 汽车的启动问题:具体变化过程可用如下示意图表示。关键是发动机的功率是否达到额定功率。
2
洛仑兹力只改变速度的方向 光子的能量: E 光子=hγ;一束光能量 E 光=N×hγ(N 指光子数目)
mv 2 在光电效应中,光子的能量 hγ=W+ 1 2
原子辐射光子的能量 hγ=E 初—E 末,原子吸收光子的能量 hγ= E 末—E 初 爱因斯坦质能方程:E=mc2 对于所有参与相互作用的物体所组成的系统,其中每一个物体的能量的数值 及形式都可能发生变化,但系统内所有物体的各种形式能量的总合保持不变
高中物理公式及知识点汇总
高中物理公式及知识点汇总高中物理,作为自然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为我们认识世界提供了基石。
在学习高中物理过程中,公式和知识点都是必不可少的部分。
下面将对高中物理涉及的公式和知识点进行汇总,以便同学们能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这门课程。
一、力学1.1 牛顿第一定律:质点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将保持不变,除非受到外力的作用。
1.2 牛顿第二定律:力等于物体的质量与加速度的乘积,F=ma。
1.3 牛顿第三定律:任何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一对力。
1.4 动能定理:物体的动能等于其质量乘以速度的平方的一半,E=1/2mv²。
1.5 动量定理:物体所受合外力的冲量等于物体动量的增量,FΔt=Δp。
1.6 等势力场:在等势力场中,物体从一个位置到另一个位置所克服势能的差等于外力所做的功。
1.7 摩擦力: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等于摩擦系数与压力的乘积,F=μN。
1.8 斯托克斯定理:流体在某一点的环流与该点绕某一兜的曲线积分相等。
1.9 质心和惯性矩:质心是物体的平衡点,惯性矩是用来描述物体绕该点旋转的难易程度。
1.10 谐振:某些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后会有周期性的振动,在满足一定条件下,这种振动称为谐振。
二、热学2.1 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输入或输出的热量等于物体的内能增加或减少。
2.2 热力学第二定律:热量不能自行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必须要有外界做功才能够实现。
2.3 热容量:物体的热容量是指在单位温度变化下,物体所吸收或释放的热量。
2.4 热传导:热量可以通过三种方式传递: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
热传导是指通过物质内部分子的振动和碰撞来传递热量的过程。
2.5 热力学温度:温度是热的状态函数,它反映了物体的外部热平衡状态。
2.6 热力学过程:热力学过程是指物质所经历的温度变化和热量传递的过程,可以分为等温过程、等压过程、等容过程和绝热过程等。
三、电学3.1 电荷:电荷是固体、液体和气体中最基本的物理量之一,它是表征物质内部电性质的基本单位。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与公式大全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与公式大全1.质点的运动(1)——直线运动1)匀变速直线运动1.平均速度V平=s/t(定义式)2.有用推论Vt2-Vo2=2as3.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Vo)/24.末速度Vt=Vo+at5.中间位置速度Vs/2=[(Vo2+Vt2)/2]1/26.位移s=V平t=Vot+at2/2=Vt/2t7.加速度a=(Vt-Vo)/t {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0}8.实验用推论Δs=aT2 {Δs为连续相邻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9.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度(Vo):m/s;加速度(a):m/s2;末速度(Vt):m/s;时间(t)秒(s);位移(s):米(m);路程:米;速度单位换算:1m/s=3.6km/h。
注:(1)平均速度是矢量;(2)物体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3)a=(Vt-Vo)/t只是量度式,不是决定式;(4)其它相关内容:质点、位移和路程、参考系、时间与时刻〔见第一册P19〕/s--t 图、v--t图/速度与速率、瞬时速度〔见第一册P24〕。
2)自由落体运动1.初速度Vo=02.末速度Vt=gt3.下落高度h=gt2/2(从Vo位置向下计算)4.推论Vt2=2gh注:(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2)a=g=9.8m/s2≈10m/s2(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3)竖直上抛运动1.位移s=Vot-gt2/22.末速度Vt=Vo-gt (g=9.8m/s2≈10m/s2)3.有用推论Vt2-Vo2=-2gs4.上升最大高度Hm=Vo2/2g(抛出点算起)5.往返时间t=2Vo/g (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注:(1)全过程处理: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以向上为正方向,加速度取负值;(2)分段处理:向上为匀减速直线运动,向下为自由落体运动,具有对称性;(3)上升与下落过程具有对称性,如在同点速度等值反向等。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及公式大全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及公式大全物理是自然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研究物质的本质、结构、运动和相互作用的规律。
在高中阶段,学生们需要通过学习物理来加深对物质世界的认知,并为将来的科学学习打下基础。
本文将总结高中物理的重要知识点,并提供相应的公式大全,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应用物理知识。
一、力学1.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除非受到外力作用,否则将保持不变。
2. 牛顿第二定律(运动定律)物体所受合力等于质量乘以加速度,即F = ma。
3.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定律)任何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方向相反、大小相等。
4. 重力物体受到的引力与其质量成正比,与地球的质量成正比,与两者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5. 力的合成与分解多个力作用于同一物体时,可将其合成为一个等效的合力;一个力可分解为多个力的合力。
6. 摩擦力摩擦力分为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前者大于后者。
摩擦力与物体之间的接触面积、物体表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7. 动能与动能定理物体的动能与其质量和速度的平方成正比;动能定理表明,物体的动能变化等于作用该物体的合外力所做的功。
8. 动量与动量定理物体的动量是质量与速度的乘积;当合外力为零时,物体的动量守恒。
二、热学1. 温度与热量温度是物体内部微观运动的表征,热量是物体间传递的能量。
2. 热传递方式热传导,即物质内部的热传递;热对流,即流体的热传递;热辐射,即通过电磁波传播的热传递。
3. 热膨胀物体受热后体积膨胀,与温度升高的幅度和物体的材料有关。
4. 热容与比热容物质所吸收或释放的热量与温度变化、物体的热容和质量有关。
5. 气体状态方程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为PV = nRT,其中P为压力,V为体积,n为物质的摩尔数,R为气体常数,T为温度。
6. 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热力学系统的内能变化等于系统对外界做的功与从外界传递给系统的热量之和。
三、电学1. 电荷与电场带电物体相互之间产生电力作用,形成电场。
高一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公式
高一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公式物理作为一门自然科学,是研究物质、能量和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学科。
在高中物理学习中,我们需要掌握各种物理知识点和公式,这些知识点和公式的掌握对于解决物理问题和理解自然现象非常重要。
本文将对高一物理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并提供相应的公式。
1. 运动学知识点和公式1.1 速度和加速度速度公式:v = Δs / Δt加速度公式:a = Δv / Δt1.2 运动图像位移公式:Δs = v0t + (1/2)at^2速度公式:v = v0 + at1.3 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二定律公式:F = ma2. 力学知识点和公式2.1 动能和势能动能公式:E_k = (1/2)mv^2重力势能公式:E_p = mgh2.2 合力和摩擦力合力公式:F = ΣF = ma摩擦力公式:F_f = μN2.3 牛顿第三定律和力的合成牛顿第三定律公式:F_a = -F_b力的合成公式:F = √(F1^2 + F2^2 + 2F1F2cosθ) 3. 电学知识点和公式3.1 电流和电阻电流公式:I = Q / t电阻公式:R = V / I3.2 电压和功率电压公式:V = IR功率公式:P = IV3.3 欧姆定律和串并联电路欧姆定律公式:V = IR串联电路总电阻公式:R_total = R1 + R2 + ...并联电路总电阻公式:1/R_total = 1/R1 + 1/R2 + ...4. 光学知识点和公式4.1 反射定律反射定律公式:θ1 = θ24.2 折射定律折射定律公式:n1sinθ1 = n2sinθ24.3 焦距和放大率焦距公式:1/f = 1/v + 1/u放大率公式:m = -v/u5. 热学知识点和公式5.1 内能和热传递内能变化公式:ΔQ = ΔU + ΔW热传递公式:Q = mcΔθ5.2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 = nRT以上只是高一物理知识点的部分归纳总结,通过深入学习和实践,我们将能够更全面地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点和公式,为物理问题的解决提供有力支持。
高中全部物理知识点总结
高中全部物理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力学1.1 运动的描述1.1.1 位移、速度、加速度的定义和计算公式1.1.2 平均速度、平均加速度的计算公式1.1.3 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的描述和计算1.1.4 直线运动图像的绘制1.1.5 二维运动的描述和计算1.2 牛顿运动定律1.2.1 牛顿第一定律1.2.2 牛顿第二定律1.2.3 牛顿第三定律1.2.4 物体的运动和力的关系1.2.5 弹力、摩擦力、重力的性质和计算1.3 动能和动能定理1.3.1 动能的定义和计算公式1.3.2 动能定理的概念和计算1.3.3 动能定理的应用1.4 势能和势能定理1.4.1 势能的定义和计算公式1.4.2 势能定理的概念和计算1.4.3 势能定理的应用1.4.4 弹簧弹力的势能和应用1.5 力的做功和功1.5.1 力的做功的定义和计算公式1.5.2 功率的定义和计算1.5.3 功的计算和应用1.5.4 功的加减法第二章:热学与物态变化2.1 物态变化和热量2.1.1 基本概念:凝固、熔化、气化、凝华2.1.2 物态变化的热量计算2.1.3 变态物质的能量转化2.1.4 水的异常膨胀2.2 热力学定律2.2.1 热平衡和热传导2.2.2 火焰的构成和燃烧过程2.2.3 热的传播和传热的应用2.2.4 热功当量和物质内能的计算第三章:波动3.1 机械波3.1.1 波的概念3.1.2 机械波的特点和参数3.1.3 立体波和平面波的传播3.1.4 波的叠加和干涉3.1.5 波的频率和波长的计算3.2 声波3.2.1 声波的产生和传播3.2.2 声波和噪声的特点3.2.3 声速的测量和计算3.2.4 声的反射、折射和衍射3.2.5 声的共振和声音的应用3.3 光波3.3.1 光的特点:直线传播、波粒二象性3.3.2 光的波动理论和光的波动模型3.3.3 光的反射、折射和衍射3.3.4 光的干涉和衍射实验第四章:电学4.1 电荷和电场4.1.1 电荷的带电特点4.1.2 电荷守恒定律和库仑定律4.1.3 电场的产生和描述4.1.4 电场的强度和公式计算4.1.5 电势差和电势能的概念和计算4.2 电流和电路4.2.1 电流的定义和计算4.2.2 电阻和电阻率4.2.3 串联和并联电路的分析和计算4.2.4 电功和电功率的概念和计算4.2.5 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4.2.6 电源和电路的能量转化4.3 磁场和电磁感应4.3.1 磁场的产生和描述4.3.2 磁感线和磁场的强度计算4.3.3 洛伦兹力和安培环路定理4.3.4 电流产生磁场和磁能4.3.5 电磁感应现象和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4.4 电磁波和电磁谱4.4.1 电磁波的产生和传播4.4.2 电磁谱的组成和特点4.4.3 电磁波的应用和危害第五章:光学5.1 光的传播和折射5.1.1 光的直线传播和光速5.1.2 折射定律和绝对折射定律5.1.3 透镜的成像和应用5.2 光的成像和透镜5.2.1 成像规律和公式计算5.2.2 成像的特点和应用5.2.3 透镜的种类和功能5.3 光的干涉和衍射5.3.1 光的干涉现象5.3.2 干涉条纹的间距计算5.3.3 光的衍射现象5.3.4 衍射格的规律和应用5.4 光的偏振和波粒二象性5.4.1 光的偏振现象5.4.2 光的波粒二象性5.4.3 光的量子论和光的粒子性第六章:原子与分子6.1 原子结构和粒子模型6.1.1 原子的组成和结构6.1.2 原子的构建和粒子模型6.1.3 原子的尺度和电子云6.1.4 原子的质谱和元素周期表6.2 电子和核的结构6.2.1 电子的波粒二象性6.2.2 原子核的结构和尺度6.2.3 原子核的组成和放射性6.2.4 放射性的装置和应用6.3 分子结构和化学键6.3.1 分子的结构和形状6.3.2 化学键的类型和特点6.3.3 成键能和分子间相互作用6.3.4 分子的种类和性质第七章:一维运动7.1 平抛运动7.1.1 平抛运动的概念和参数7.1.2 平抛运动的计算和规律7.1.3 平抛运动的应用7.2 圆周运动7.2.1 圆周运动的概念和参数7.2.2 圆周运动的计算和规律7.2.3 圆周运动的应用7.3 万有引力7.3.1 万有引力的概念和公式7.3.2 行星运动和人造卫星的动力学7.3.3 引力场和引力的关系第八章:流体力学8.1 流体的性质和参数8.1.1 流体的密度、压强、密度和速度的关系8.1.2 流体的连贯和牛顿流体力学定律8.2 流体的运动和压强计算8.2.1 流体的运动和速度计算8.2.2 流体的压强和流速计算8.3 流体的压力和浮力8.3.1 流体的压力和压力计算8.3.2 流体的浮力和浮力计算8.3.3 流体的应用和压力控制总结:以上就是高中物理的全部知识点总结,这些知识点涵盖了力学、热学、波动、电学、光学、原子与分子、一维运动和流体力学等多个领域,在高中物理课程中占据重要地位。
高二物理公式大全总结
高二物理公式大全总结高中物理是一门重要的科学课程,它涉及到许多基本的物理概念和公式。
在高二这个阶段,学生们已经建立了一些基本的物理知识,并开始学习更深入的内容。
在本文中,将总结一些高二物理中常用的公式。
1. 运动学公式1.1 速度公式速度(v)定义为物体在单位时间内移动的距离(d)。
速度公式为:v = d / t,其中 v 为速度,d 为距离,t 为时间。
1.2 加速度公式加速度(a)定义为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率(v)。
加速度公式为:a = (v - u) / t,其中 a 为加速度,v 为末速度,u 为初速度,t 为时间。
1.3 位移公式位移(s)定义为物体从初始位置到最终位置所移动的距离,它与速度和时间的关系为:s = v × t。
2. 力学公式2.1 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也被称为惯性定律,它表明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下会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2.2 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二定律描述了物体在受到力的作用下的加速度。
它的数学表达式为:F = m × a,其中 F 为合力,m 为物体的质量,a 为加速度。
2.3 牛顿第三定律牛顿第三定律表明对于任何一个物体受力的情况下,必然存在一个相等大小、方向相反的力作用在另一个物体上。
3. 动能公式3.1 动能公式动能(K)被定义为物体具有因其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动能公式为:K = 1/2 × m × v^2,其中 K 为动能,m 为物体的质量,v 为物体的速度。
3.2 动能定理动能定理描述了物体由于受到力的作用而改变其动能的关系。
动能定理的数学表达式为:W = ΔK,其中 W 为合外力所做的功,ΔK为动能的变化量。
4. 电学公式4.1 电场强度公式电场强度(E)是描述电场力在单位电荷周围的作用。
电场强度公式为:E = F / q,其中 E 为电场强度,F 为电场力,q 为电荷量。
4.2 奥姆定律奥姆定律描述了电流和电压之间的关系。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总结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总结导言:物理学是一门研究宇宙万物运动以及活动规律的科学。
在高中阶段的物理学习中,熟悉并掌握各种物理公式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对高中物理学常用的公式进行全面总结,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物理知识。
1. 运动力学相关公式1.1 速度公式:速度 = 位移 / 时间公式:v = Δs / Δt1.2 加速度公式:加速度 = 变化的速度 / 时间公式:a = (v - u) / Δt1.3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所受的力等于质量乘以加速度公式:F = m * a1.4 行程-时间公式(匀速直线运动):位移 = 速度 ×时间公式:Δs = v × Δt1.5 阻力公式:阻力 = 摩擦系数 ×法向压力公式:F = μ × N2. 力学与能量相关公式2.1 动能公式:动能 = 1/2 ×质量 ×速度²公式:KE = 1/2 × m × v²2.2 弹性势能公式:弹性势能 = 1/2 ×弹簧系数 ×变形²公式:PE = 1/2 × k × x²2.3 功公式:功 = 力 ×位移× cosθ公式:W = F × s × cosθ2.4 功率公式:功率 = 功 / 时间公式:P = W / t3. 电磁学相关公式3.1 电流强度公式(欧姆定律):电流强度 = 电压 / 电阻公式:I = V / R3.2 电阻公式:电阻 = 电阻系数 ×长度 / 截面积公式:R = ρ × (L / A)3.3 电功率公式:电功率 = 电流强度 ×电压公式:P = I × V3.4 磁感应强度公式(洛伦兹力):洛伦兹力 = 电流强度 ×线圈周长 ×磁感应强度公式:F = I × L × B4. 光学相关公式4.1 光速公式:光速 = 光的波长 ×光的频率公式:c = λ × f4.2 焦距公式:焦距 = 透镜折射率 / 透镜屈光度公式:f = n / D4.3 光的折射定律:入射角 / 折射角 = 入射介质折射率 / 折射介质折射率公式:n₁sinθ₁ = n₂sinθ₂4.4 平面镜成像公式:1 / 物距 + 1 / 像距 = 1 / 焦距公式:1 / p + 1 / q = 1 / f结语:本文总结了高中物理学习中常用的一些公式,对于学习者来说,熟练掌握这些公式的推导和应用,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物理知识。
高中物理公式及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公式及知识点总结高考即将到来,为了方便各位同学平时的学习以及复习,为大家整理了高中的物理公式及一些重要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高中物理公式及知识点总结一、质点的运动(1)------直线运动1)匀变速直线运动1.平均速度V平=s/t(定义式)2.有用推论Vt2-V o2=2as3.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V o)/24.末速度Vt=V o+at5.中间位置速度Vs/2=[(V o2+Vt2)/2]1/26.位移s=V平t=V ot+at2/2=Vt/2t7.加速度a=(Vt-V o)/t {以V o为正方向,a与V 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F2)2.互成角度力的合成:F=(F12+F22+2F1F2cosα)1/2(余弦定理) F1⊥F2时:F=(F12+F22)1/23.合力大小范围:|F1-F2|≤F≤|F1+F2|4.力的正交分解:Fx=Fcosβ,Fy=Fsinβ(β为合力与x轴之间的夹角tgβ=Fy/Fx)注:(1)力(矢量)的合成与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2)合力与分力的关系是等效替代关系,可用合力替代分力的共同作用,反之也成立;(3)除公式法外,也可用作图法求解,此时要选择标度,严格作图;(4)F1与F2的值一定时,F1与F2的夹角(α角)越大,合力越小;(5)同一直线上力的合成,可沿直线取正方向,用正负号表示力的方向,化简为代数运算。
四、动力学(运动和力)1.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惯性定律):物体具有惯性,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2.牛顿第二运动定律:F合=ma或a=F合/ma{由合外力决定,与合外力方向一致}3.牛顿第三运动定律:F=-F′{负号表示方向相反,F、F′各自作用在对方,平衡力与作用力反作用力区别,实际应用:反冲运动}4.共点力的平衡F合=0,推广{正交分解法、三力汇交原理}5.超重:FNG,失重:FNr}3.受迫振动频率特点:f=f驱动力4.发生共振条件:f驱动力=f固,A=max,共振的防止和应用〔见第一册175〕5.机械波、横波、纵波〔见第二册P2〕6.波速v=s/t=λf=λ/T{波传播过程中,一个周期向前传播一个波长;波速大小由介质本身所决定}7.声波的波速(在空气中)0℃:332m/s;20℃:344m/s;30℃:349m/s;(声波是纵波)8.波发生明显衍射(波绕过障碍物或孔继续传播)条件:障碍物或孔的尺寸比波长小,或者相差不大9.波的干涉条件:两列波频率相同(相差恒定、振幅相近、振动方向相同)10.多普勒效应:由于波源与观测者间的相互运动,导致波源发射频率与接收频率不同{相互接近,接收频率增大,反之,减小〔见第二册21〕}注:(1)物体的固有频率与振幅、驱动力频率无关,取决于振动系统本身;(2)加强区是波峰与波峰或波谷与波谷相遇处,减弱区则是波峰与波谷相遇处;(3)波只是传播了振动,介质本身不随波发生迁移,是传递能量的一种方式;(4)干涉与衍射是波特有的;(5)振动图象与波动图象;(6)其它相关内容:超声波及其应用〔见第二册22〕/振动中的能量转化〔见第一册173〕。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总结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总结高中物理是一门基础而重要的科学学科,它关注物质和能量之间的相互作用。
在学习高中物理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掌握大量的公式。
下面是高中物理公式的总结。
1. 运动学公式:- 位移公式:s = v₀t + (1/2)at²- 速度公式:v = v₀ + at- 加速度公式:a = (v - v₀)/t- 动力学公式:F = ma2. 动量和能量:- 动量公式:p = mv- 动量定理:∑F = Δp/Δt- 动能公式:KE = (1/2)mv²- 功公式:W = Fd- 功率公式:P = W/t- 弹性势能公式:PE = (1/2)kx²- 机械能守恒定律:E = KE + PE3. 电学公式:- 电流公式:I = Q/t- 电阻公式:R = V/I- 电阻定律:V = IR- 电功率公式:P = IV = I²R- 安培定律:I₁ = I₂ + I₃ + ...- 电场强度公式:E = F/q4. 光学公式:- 光速公式:c = λf- 光程公式:L = nc/ν- 焦距公式:1/f = 1/v + 1/u- 放大率公式:v/u- 折射定律:n₁sinθ₁ = n₂sinθ₂5. 热学公式:- 热传导公式:Q = ktΔT/d- 热能公式:Q = mcΔT- 热平衡公式:m₁c₁ΔT₁ + m₂c₂ΔT₂ = 06. 声学公式:- 声速公式:v = fλ- 驻波公式:L = nλ/2以上只是高中物理公式的一些例子,还有许多其他公式没有列举出来。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该理解这些公式的含义和适用条件,并能够熟练运用。
物理公式的理解和掌握对于解决物理问题和推导新的规律非常重要。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及公式大全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基本的力和运动Ⅰ。
力的种类:(13个性质力)这些性质力是受力分析不可少的“受力分析的基础”重力: G = mg (g随高度、纬度、不同星球上不同)弹簧的弹力:F= Kx滑动摩擦力:F滑= μN静摩擦力: O≤ f静≤ f m万有引力: F引=G电场力: F电=q E =q库仑力: F=K(真空中、点电荷)磁场力:(1)、安培力: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力。
公式: F= BIL (B⊥I) 方向:左手定则(2)、洛仑兹力: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公式: f=BqV (B⊥V) 方向:左手定则分子力: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都随距离的增大而减小,随距离的减小而增大,但斥力变化得快.。
核力:只有相邻的核子之间才有核力,是一种短程强力.Ⅱ。
运动分类:(各种运动产生的力学和运动学条件及运动规律.............)是高中物理的重点、难点①匀速直线运动 F合=0 V0≠0②匀变速直线运动:初速为零,初速不为零,③匀变速直、曲线运动(决于F合与V0的方向关系)但 F合= 恒力④只受重力作用下的几种运动:自由落体,竖直下抛,竖直上抛,平抛,斜抛等⑤圆周运动:竖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最低点和最高点);匀速圆周运动(关键搞清楚是向心力的来源)⑥简谐运动:单摆运动,弹簧振子;⑦波动及共振;分子热运动;⑧类平抛运动;⑨带电粒在电场力作用下的运动情况;带电粒子在f洛作用下的匀速圆周运动Ⅲ。
物理解题的依据:(1)力的公式(2)各物理量的定义(3)各种运动规律的公式(4)物理中的定理、定律及数学几何关系Ⅳ几类物理基础知识要点:凡是性质力要知: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对于位移、速度、加速度、动量、动能要知参照物;状态量要搞清那一个时刻(或那个位置)的物理量;过程量要搞清那段时间或那个位侈或那个过程发生的;(如冲量、功等)如何判断物体作直、曲线运动;如何判断加减速运动;如何判断超重、失重现象.Ⅴ.知识分类举要1.力的合成与分解:求F、F2两个共点力的合力的公式:F=合力的方向与F1成α角Atanα=注意:(1) 力的合成和分解都均遵从平行四边行法则.(2) 两个力的合力范围:⎥ F1-F2 ⎥≤ F≤ F1 +F2(3)合力大小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也可以等于分力.2。
高中物理学考公式及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学考公式及知识点总结高中物理学考公式概念总结一、直线运动:1、匀变速直线运动:1)平均速度v=x/t(定义式),平均速度的方向即为运动方向。
常用单位:米每秒m/s,千米每时XXX。
换算关系:1m/s=3.6km/h。
2)加速度a=Δv/Δt,描述速度变化的快慢,也叫速度的变化率。
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做加速运动)a>0;反向(做减速运动)则a<0.注: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度(v):m/s;加速度(a):m/s;末速度(vt):m/s;时间(t):秒(s);位移(x):米(m);路程(s):米(m)。
三个基本物理量:长度、质量、时间对应三个基本单位:m、kg、s。
3)基本规律:速度公式vtv+at,位移公式x=vt+at22几个重要推论:1)vtv=2ax(vo初速度,a为负值);v末速度匀加速直线运动:a为正值,匀减速直线运动(比如刹车)。
2)AB段中间时刻的即时速度:v=(VoVt2;AB段位移中点的即时速度:Vsx/t。
3)注意公式在什么条件下用比较好?(在什么条件不知或不需要知道或者也用不到时,该用哪个公式?)(Vtv+at不涉及到X )(X=vt+Δx)(V=Δx/t不需要求VtVtv=2aX不涉及到时间t2VtVoX/2t不知道a)。
4)Δx=aT2(用来求纸带问题中的加速度,注意单位的换算)。
5)初速无论是否为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在连续相邻的相等的时间间隔内的位移之差为一常数(a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T一每个时间间隔的时间)。
6)自由落体:①初速度Vo=0;②末速度Vtgt;③下落高度h=1/2gt2;④推论2gh=Vt全程平均速度V平均2gh/2t(从Vo位置向下计算)。
注: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二、相互作用:1、重力G=mg。
1.重力和弹力在地球表面附近,重力的大小大约为9.8m/s,作用点在物体的重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物理复习资料高中物理基础知识和基本公式总结力学部分一、高中阶段常见的几种力1.重力 : G = mg (g 随高度、纬度而变化) 方向:竖直向下2.弹力:产生条件:两个物体接触并发生形变 常见的几种弹力:(1)压力、支持力:方向与支持面垂直(2)细线的拉力:方向沿着绳(3)弹簧力:F = kx (k-弹簧的劲度系数、x —弹簧的形变量) ——胡克定律(4)杆的弹力:大小和方向需结合物体的运动状态由力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确定。
3.摩擦力:滑: f =µ N 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静:大小: 0< f ≤ f m 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大小、方向一般需由力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计算确定。
最大静摩擦力f m :一方面指明了静摩擦力变化的范围,另一方面也指明了使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所需的最小作用力。
说明:a 、摩擦力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还可以与运动方向成一定夹角。
b 、摩擦力可以作正功,也可以作负功,还可以不作功。
c 、静止的物体可以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的作用。
4.万有引力: F = G m 1 m 2r 2 ——万有引力定律(适用于两个质点或均匀球体)5.库仑力: F = k q 1q 2r (库仑定律——真空中两个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6.电场力: F = q E方向:+q 的受力方向与电场方向相同-q 的受力方向与电场方向相反7.安培力 : I ∥B 时 F = 0I ⊥B 时 F = BIL 方向:F 与B 、I 垂直,由左手定则判断8.洛仑兹力: v = 0或v ∥B 时 f = 0v ⊥B 时 f = Bqv方向;f 与B 、v 垂直,+q 所受f 的方向由左手定则判断,-q 所受f 的方向与+q 相反。
注意:洛仑兹力对带电粒子不做功。
二、基本的运动模型1. 匀速直线运动: v 不变 s = vt a=02.匀变速直线运动:v 均匀变化 a 不变 (1)基本公式: v = v 0 + ats = v 0t + 12 at 2v 2- v 02= 2as v = v 0+v t2注意:1.选v 0为正方向,则:匀加速:a >0 匀减速:a <02.(v 0、v 、s 、a 、t )五个物理量中,已知其中的三个可求出另外两个。
——知三求二 (2)重要结论:①时间中点: v t/2 = v 0+v t2②位移中点:V S/2 =v 02+v t22③连续相等的时间T 内,相邻的两个位移之差是一个定值。
Δs = aT2④v 0 = 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时间等分:1s 末、2s 末、3s 末……V 1:V 2:V 3…=1:2:3…S 1:S 2:S 3…=12:22:32…第1s 内、第2s 内、第3s 内…… S Ⅰ:S Ⅱ:S Ⅲ… = 1:3:5… 位移等分:通过连续相等的位移V 1:V 2:V 3… = 1: 2 : 3 …t 1:t 2:t 3… = 1:( 2 -1):( 3 - 2 )…(3)自由落体运动: V 0 = 0 a = g v = gth = 12gt 2v 2 = 2gh落地时间 t =2h g(4)竖直上抛运动: V 0 ≠ 0 方向竖直向上a = g上升的最大高度:H = v 022g落地时间: t = 2v 0g3.平抛运动:水平方向:匀速直线运动;竖直方向:自由落体运动。
实质:加速度为g 的匀变速曲线运动 t 时刻的速度 V x = V 0V y = gtV = v x 2+v y 2方向: tg θ = V y /V x t 时刻的位置x = V 0t y = 12gt 2飞行时间 t=2hg与抛出时的水平初速度v 0无关,只与抛出高度h 有关。
水平位移 s = V 0t = V 02hg——由V 0和h 共同决定。
4.匀速圆周运动:速率大小不变,但方向时刻变化。
(1)线速度 v =2πrT=2πrf = 2πrn角速度 ω = 2πT = 2πf =2πn关系: v = ω r(2)向心加速度:a = v 2r= ω2ra 的大小不变,方向时刻指向圆心。
故,匀速圆周运动是变加速运动。
向心力: F = m v 2r = m ω2r(3)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条件: F 合 = F 向 F 合 > F 向 时,近心运动F 合 < F 向 时,离心运动(4)物体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的条件:绳系小球(无支撑):最高点的速度:V min = Rg 最低点的速度:V min = 5Rg 杆端固定小球(有支撑):最高点的速度:V min = 05.简谐运动:(1)回复力:F = -kx 方向:与物体偏离平衡位置位移x 的方向相反,而总是指向平衡位置。
加速度:a = - kxm方向与F 相同(2)简谐振动系统:T 、f (固有周期、固有频率)与振幅A 无关,由振动系统本身决定。
弹簧振子:回复力由弹簧力提供。
单摆:回复力由重力的切向分力提供。
周期T 与振幅A 、摆球质量m 无关。
(单摆的等时性)T = 2πLg(3)受迫振动:稳定后的f 受迫与驱动力的f 驱相同。
当f 驱 = f 固时,发生共振——物体做受迫振动的振幅最大。
6. 机械波:(1)波的形成:波源处质点的振动带动相邻质点发生振动,每一个质点只在各自的平衡位置附近振动,并不随波迁移。
同一时刻不同质点的位移不同,形成波形。
形成条件:有波源、有介质。
波的种类:横波:有波峰、波谷纵波:有疏部、密部(2)波的传播:波的传播是机械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也是波形的平移,也是能量的一种传播形式。
波在一个周期内传播一个波长,波形重复出现一次。
(空间周期性反映着时间周期性) V = λ/T = λf波速V 由介质本身的性质决定,频率由波源决定。
波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f 不变,v 改变,导致λ改变。
机械波在固体中传播最快,在气体中传播最慢。
(3)质点的振动特点:沿着波的传播方向: 上坡下 下坡上每一个质点的起振方向都与波源处质点的起振方向相同。
后边质点的振动总比前面质点的振动晚一些。
相距n λ的两个质点振动总是同步,相距n λ+1/2λ的两个质点振动总是反向。
(4)波的干涉——波的叠加的特例波的干涉的必要条件:两列波的f 相同干涉图样:有的质点的振动总是加强,有的质点的振动总是减弱,并且振动加强区与减弱区互相隔开。
振动加强点的振幅A 1+A 2 ,振动减弱点的振幅A 1-A 2(5)波的衍射:发生明显衍射的条件:障碍物的尺寸、缝、孔的宽度D 与波长λ差不多或比λ更小。
7.常用的一些结论:(1) 末速度为零的匀减速运动反过来可作为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处理。
(2) 注意"刹车陷阱":给出的时间大于滑行时间。
(3) 运动图象:V-t 图中:面积=位移斜率=加速度s-t 图中:斜率=速度(4) 物体沿光滑斜面下滑 a = gsin θ物体沿斜面匀速下滑 μ = tg θ 物体在水平面上滑行 a = -μg(5) 追击问题中,二者速度相等时,间距取极值。
(极大或极小) (6) 一般a = 0时,V 最大。
(7) 汽车启动问题:发动机的功率 P = F 牵V额定功率启动时, P 不变,变加速运动。
V↑→F↓→a↓→F = f 时,a = 0,V 最大,Vm = Pf →以Vm 匀速运动恒力启动时,F 不变,先匀加速,再变加速,后匀速。
V↑→a 不变,P↑ →P = P 额时,P 不变→F↓→F = f 时,a=0,V 最大,Vm = Pf→ 以Vm 匀速运动(8)天体问题:地表处 F 引 ≈ mgg = GMr2 --黄金代换中心天体的质量:G Mm r 2 = m(2πT )2r →M = 4π2r3GT 2星体质量: M =R 2gG星体密度: ρ = M V = 3g4πRG(9)人造卫星的运动:计算模型:F 引 = F 向结论: a=GM r 2 →a ∝1r2 v=GM r → v ∝1r ω=GM r 3 → ω∝1r 3T=4π2r 3GM→T ∝r 3(a 、v 、ω、T)由r 唯一确定,牵一发而动全身。
(10)第一宇宙速度:v 1 =GMR= Rg = 7.9km/s--是卫星稳定运行的最大速度,也是卫星的最小发射速度。
(环绕速度)第二宇宙速度:v 2 = 11.2km/s (脱离速度) 第三宇宙速度:v 3 = 16.7km/s (逃逸速度)(11)卫星的变轨问题:V 增大,F 引<F 向 ,离心运动,转向高轨道。
V 减小,F 引>F 向 ,近心运动,转向低轨道。
(12)同步卫星:ω与地球自转角速度相同。
同步轨道只有一条,在赤道平面内,距赤道表面约36000 km 。
稳定运行的卫星里的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与重力有关的实验都不能做,与重力有关的一切现象都消失。
(13)纸带分析方法:某点的瞬时速度:v t/2 = v 加速度: a = ΔS/T 2或a = (s 4— s 1)/ 3T 2(14)由波的图象讨论波的传播问题时,要注意波的传播的“双向性”、“周期性”。
当传播时间t <周期T 时,不考虑“周期性”。
当传播时间t >周期T 时,考虑“周期性”。
三、解决力学问题常用的思维1.解决力学问题的五大工具:牛二定律:F 合 = m a 动量定理:F 合t =Δp 动能定理:F 合S =ΔE k动量守恒定律:系统不受外力或所受外力之和为零时,p 初 = p 末 或Δp = 0机械能守恒定律:只有重力和弹簧力做功时,E 初 = E 末或ΔE = 0或ΔE 增 =ΔE 减2..三个角度看问题:用牛二定律分析情景, 确定问题的性质。
从动量、能量角度去寻找解题的途径。
用牛二定律分析: F 合=0,则a=0 F 合变化,则a 变化F 合增大,则a 增大 F 合减小,则a 减小。
F 合恒定,则a 恒定用动量、能量分析:优先使用守恒律(动量、能量守恒)。
一般涉及时间t 时,用动量定理。
涉及位移s 时,用动能定理。
3.常用的功能关系: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1)合力做功: W 合 = ΔE K (动能定理) (2)重力做功:W G = mg Δh = -ΔE P (重力做功与路径无关)重力做正功,重力势能减少。
重力做负功,重力势能增加。
(3)功能关系 W 非重非弹 =ΔE摩擦生热 Q = f Δs= -ΔE(4)分子力做功:W >0,分子势能减少。
W <0,分子势能增加。
(5)电场力做功:与路径无关。
W = q UW >0,电势能减少。
W <0,电势能增加。
(6)安培力做功:是机械能与电能转化的量度。
4.常用的思维模式(1)平衡问题求解策略:摩擦平衡找临界;三力平衡几何法;多力平衡化二力;正交分解列方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