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妙斋_为保卫照金苏区壮烈牺牲_张化民

合集下载

长征战役中的西北红军_下_张化民

长征战役中的西北红军_下_张化民

24 1
团向北

组 建了红
93 6
28
29
军 和 黄 河 游击


个方 面 都 起到 了 极 其 重 要 的 作 用

同 2 4 3 团 向 南


举扫 平 黄 河 东 岸 约
40

年2 月
20


方 面 军 改 时也 付 出 了 重大 的 牺牲

28
军 军长
公 里 之 敌据点
” 。

刻 骨 铭 心 地记 住 那 些风 骨 擎 天


道路 的 北 斗 星
战 士也 都 是

母 亲 和 所 有 的 红 军女

着自 己

的 的人 的活 动 而 已

在跨
意 志 穿 岩的 红 军 战 士

记 住 那些 英 勇
颗颗 默 默 发光
蓄 势燎

人新 世 纪 的 中 国

母 亲那


师长 杨 琪 都在 战 斗 中 光 荣 牺牲
30

中 央红 军到 陕 北时
15
西 北 除 了 红举 突 破 国 民 党晋 绥 军 黄 河 防 线


经 石 师 和 红
军 为 了 掩 护 红 军 主 力 西 渡黄

军团

光陕北


不 包括 陕 甘 边




关上 村


兑九 峪 等 战 斗
人物 风 采


长征 战役 中 的 西 北红 军

在保卫苏区的战斗中被誉为红色小歌仙的少年英雄是谁

在保卫苏区的战斗中被誉为红色小歌仙的少年英雄是谁

在保卫苏区的战斗中被誉为红色小歌仙的少年英雄是谁在保卫苏区的战斗中被誉为“红色小歌仙”的少年英雄是谁?在保卫苏区的战斗中被誉为“红色小歌仙”的少年英雄是张锦辉。

张锦辉(1915~1930),女,当代中国十大英雄少年之一,她的个人事迹已收益《中国现代少年英雄传》。

金砂乡杭州西湖寨人。

民国时期16年(1927年),在表兄张鼎丞、表兄弟丘礼荣、大兄张福升等人的干扰和支持下,变成张鼎丞创立的金砂普通夜校的第一批女学生之一。

不仅学认字,还懂了很多改革大道理,阶级觉悟和改革主动性快速提升。

夜校常常教唱改革三歌,她生来一副金嗓子,又能深刻领会歌曲歌词的內容,那时候有名的改革三歌如《救穷歌》、《军阀的罪恶》、《土豪恶》、《农民苦》、《十二月妇女苦》这些,唱得具备较强的感召力。

之后,他还即兴表演自创自唱。

此后直到她放弃,每到召开会议、宣传策划,乃至女性搭伴进山打木柴,只需锦辉在那里,那边就传遍她热心而颇具鼓驱动力的歌唱。

她变成永定革命老区最广为人知的女歌手,被人民群众称为“鲜红色小歌仙”。

民国时期18年(1929年)红四军解放出永定,锦辉马上参与少先队。

站岗放哨、张贴标语、替农民协会报信、帮中央红军亲属干活儿,每样都很优异,越干越带劲。

没多久,溪城南区苏维埃政府宣布创立宣传队,她立刻仿学中央红军女军人的模样,剪去小辫子,到宣传队去报考。

民国时期19年春,她添加了团委,才15岁。

这一年阴历四月十四日,宣传队领命到酉洋坪工作中。

该地是个小村子,一条溪流把它分为物品左右两半,东村是革命老区,西村则是民一团总马炳生的洞穴,抗争十分锐利繁杂,领导干部充分考虑锦辉幼小,也是个女孩,不许她去,她却再三坚持不懈要去。

那天晚上在酉洋坪村开民众交流会,锦辉的声音引来人民群众到深更半夜不肯散去。

鸡打鸣了,乡苏现任主席的0才把锦辉拉到自己家去歇息。

不一会,忽然声手游大作,原先马炳生当晚0峰市陈荣誉的民团包围着了东村。

宣传队赶忙突出重围,锦辉跟不上团队,与乡苏现任主席马灿坤一同被抓。

芋园游击队简介

芋园游击队简介

芋园游击队简介李妙斋来到照金后,白天和群众一起下地劳动,了解各种情况;晚上走家串户,秘密宣传革命道理。

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在群众觉悟普遍提高的基础上,李妙斋开始建立芋园党组织,并成立农民游击队。

他先发展了邓克勤、王金海、韩天成、黄登文、黄登法等人入党,成立党支部。

同时,组织韩天成、韩歪、韩黑子三兄弟和邓克勤、何乾富、黄登文,秘密打制马刀、长矛,购买枪支弹药,于1932年10月成立了照金地区第一支农民武装——芋园游击队。

芋园游击队成立后,邓克勤任队长,王清兰任妇女代表。

在组建芋园游击队的过程中,庙湾民团对李妙斋等人的革命活动有所察觉。

8月的一天,民团派来打探消息的两名密探在黄登文家前院碰上李妙斋。

相互盘问间,李妙斋发现其中一人在偷偷掏枪,便先发制人,拔枪击中了他。

另一人见势不妙,撒腿就跑。

第二天,庙湾民团倾巢出动,来芋园抓李妙斋。

黄登文不幸被捕,被俘后,黄登文和敌人进行了顽强斗争,始终没有吐露任何信息。

一个多月后,李妙斋设法将黄登文救出。

黄登文回来后,历数民团罪状,乡亲们个个义愤填膺,纷纷协助李妙斋加快组建芋园游击队。

芋园游击队成立后,武器主要是几支土枪、大刀和长矛,只有李妙斋所带的一支手枪。

李妙斋一面让人秘密打制武器,一面派人侦察四周敌情。

经过20多天的准备,李妙斋率领芋园游击队首战川口,打击了离芋园村最近的一支地主武装。

游击队首战告捷,缴获部分武器弹药,大大地鼓舞了士气。

紧接着,游击队先后攻打了孙家山、张家山、龙家寨、兔儿梁的土匪,并占领了兔儿梁和龙家寨的险关要隘。

期间,李妙斋带领游击队坚决打击极少数同官府勾结欺压百姓、罪大恶极的土匪,对由于穷困不得已上山落草的土匪则展开政治攻势,宣传共产党的政治主张,很多“草头军”被争取过来,加入了游击队。

经过李妙斋的努力,游击队迅速在照金地区“站住了脚跟”。

不久,芋园游击队组织附近村庄的贫苦群众,成立农民组织,有力地调动了当地群众的革命积极性,扩大了党的影响,使芋园成为照金最早“闹红”的地方之一,为开辟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吴岱峰同志二三事

吴岱峰同志二三事

吴岱峰同志二三事张化民2013年2月25日,是西北革命元勋吴岱峰同志诞辰110周年纪念日。

吴岱峰是西北红军和西北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建者和领导人之一,是西北红军中优秀的军事指挥员,是谢子长、刘志丹同志的亲密战友和得力助手。

在西北红军中,吴岱峰是十分难得的文武双全、智勇兼备的人才。

论军事素质,他在军校中接受过严格系统的训练,论文化水平,正牌中学毕业。

但由于当时讲成分,而在西北红军中,他的家庭出身很高,所以一直得不到重用。

他既是一员能够带兵打仗的战将,又是西北红军中军事教育的开创者之一和实际主持人。

在长期的征战中,他和刘志丹、贺晋年等建立了亲密的友谊和相互信任。

每遇战事紧张之际,他便带兵出征;战事稍缓,又回到红军学校,培养军政干部。

1942年西北高干会上,在西北红军和西北革命根据地历史问题上,他不愿意违心说假话,得罪了高岗,以后长期受到排挤和打击。

所幸天佑善人,他得享高寿,颐养天年,健康地活到102岁。

在缅怀吴岱峰的时候,把他鲜为人知的几件事和大家谈一下。

1、吴岱峰本来是1925年由张汉民介绍入党的,在杨虎城部队从事地下工作。

1942年延安整风审干时,他的入党介绍人早就牺牲了。

他以前搞过地下工作,而且被捕过,很多事情无法说清。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他把入党时间拖后到1927年1月,因为那个时候他在西安中山学院先后担任党小组长、总支委员等职,不可能不是党员。

2、1932年12月,陕西省委书记杜衡来到陕甘游击队,推行“左”倾错误,将谢子长、阎红彦排挤出部队,送往上海中央局“受训”,改组陕甘游击队为红26军第2团,自任军和团两级政委,由原班长王世泰任团长,刘志丹、杨重远、吴岱峰等则被排斥在领导者之外。

1933年6月,161杜衡强行要求红2团南下。

7月29日,红2团在蓝田县张家坪被敌人包围,原来500余人的队伍,突围后只剩下七八十人。

除吴岱峰、高锦纯率领红2连外,其它部队都被打散了,剩余人员全部编入红2连。

吴岱峰、高锦纯率领着红2连和刘志丹、王世泰等同志退入秦岭山区,坚持战斗近两个月,最后战败全军覆没。

百年人物吴岱峰[指南]

百年人物吴岱峰[指南]

《新西部》2013年2-3月创建晋西游击队,保卫西北革命根据地,领导红军军事教育,在一次次枪林弹雨中立下赫赫战功……这些荣耀,使他成为与谢子长、刘志丹一起书写西北革命辉煌历史的重要人物。

但是,在此后的岁月里,他的名字为何鲜为人知?经历了很多失意,当他有机会可以坐上有权有势的官位时,他又为何坚辞不从呢?吴岱峰:黄土高天举红旗文/张化民2005年9月23日晚,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主持人以低沉的声调宣读: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第三、四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中央组织部正部长级离休干部吴岱峰同志,因病于2005年9月19日11时2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102岁。

按照规定,只有担任过党和国家领导职务的人,才会在其去世的当天由央视新闻联播播报;待到开追悼会之日,新闻联播还会再播报一次追悼会的情况,同时把此人的简历播报一遍。

对于正部级和大军区正职干部,去世消息一般在遗体告别仪式之后才可能在央视新闻联播中播报。

所以,对于吴岱峰逝世这一简短消息的播报方式和内容,绝大多数对中国政治程式有了解的人都感到十分蹊跷。

吴岱峰到底是何许人?担任过什么职务?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为什么不等到遗体告别仪式之后再按常规报道?第二天的人民日报怎么又没有报道?看起初这架式似乎随后要开追悼会,后来怎么又没动静了?这一切,都要从吴岱峰丰满曲折的人生经历说起。

富家弟子投身革命吴岱峰1903年2月25日(农历正月28日)出生于陕西省安定县(现子长县)吴家寨村一个富裕农民家庭。

上小学时,老师给他起名振东,字岱峰。

1924年, 在山西教会学校汾阳铭义中学毕业的吴岱峰产生了当兵的想法。

经老同盟会会员惠又光先生介绍,他和同乡杨庚午一起,考入杨虎城在安边开办的军事教导队,后随部进驻关中,一年期满结业后任教导营中尉排长。

1926年12月,吴岱峰与张汉民、曹力如、李作梁等人脱离旧军队,到西安参加了由中共陕甘区委领导控制,共产党员李子洲、魏野畴、杨明轩主持的西安军事政治队,任第二中队长,并于翌年初加入中国共产党。

古今爱国英雄简要事迹

古今爱国英雄简要事迹

古今爱国英雄简要事迹古今爱国英雄简要事迹【篇1】抗日战争时期,在华北平原上,活跃着一支以回民兄弟为主组成的抗日部队——回民支队。

这支部队屡建战功,威震敌胆,给日本侵略军以沉重打击,被八路军冀中军区誉为“无攻不克,无坚不摧,打不垮,拖不烂的铁军”。

毛泽东称其为“百战百胜的回民支队”。

马本斋就是这支英雄的回民支队的司令员。

马本斋,1901年出生于河北省献县的一个回族农民家庭。

早年投身奉军当兵,逐级升至团长。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面对国土沦丧,报国无门,因不满国民党蒋介石政府的对日不抵抗政策,毅然弃官卸甲,到了故乡河北省献县东辛庄。

1937年7月,全国抗战爆发后,马本斋在家乡组织回民抗日义勇队,奋起抵抗日本侵略军。

1938年4月率队参加八路军,所部改编为冀中军区回民教导总队,任总队长。

1939年,回民教导总队改编为八路军第三纵队回民支队,任司令员。

1942年8月,回民支队奉命到达冀鲁豫抗日根据地,马本斋被任命为冀鲁豫军区第三军分区司令员兼回民支队司令员。

马本斋作战勇猛,身先士卒,在回民支队和广大群众中享有很高威望。

改编后的回民支队,在马本斋的率领下,战斗力不断提高,队伍发展到2000多人,成为一支能征善战的抗日劲旅。

从1937年至1944年,马本斋率领回民支队,不惧牺牲,浴血作战,奋勇杀敌,经历大小战斗870余次,歼灭日伪军3。

6万余人,在广阔的冀中平原和冀鲁豫大地上,所向披靡,屡建战功,打得日本侵略军闻风丧胆。

在党组织帮助下,在人民军队的大熔炉和抗日战争烽火硝烟的考验中,马本斋的政治觉悟迅速提高,他深深地感受到党的伟大,决心加入中国共产党,为党的事业,为打败日本侵略军,为祖国和民族的解放而奋斗。

他在入党申请书中写道:“我甘心情愿把我的一切献给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献给为回族解放和整个中华民族的解放而奋斗的伟业。

”1938年10月,马本斋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43年底,马本斋在率部参加冀鲁豫抗日根据地反蚕食战斗中,颈后长了毒疮。

敦煌党史大事迹

敦煌党史大事迹

敦煌党史大事记(1949年10月至1978年12月)1949年9月28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第二兵团二军四师十二团奉命进疆,路经敦煌时和平解放敦煌。

是月敦煌县支前委员会成立,公推吕钟为主任委员,祁鉴为副主任委员。

10月5日中共敦煌县工委、县人民政府成立,杜秉德为县工委书记,卢仁槐为副书记,石志刚为县长。

是月全县第一个党支部—县级机关党支部成立。

11月25日至29日敦煌县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召开,会议选举产生敦煌县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常委委员会委员11人,主席杜秉德,副主席石志刚,秘书长关景玉。

1950年1月3日县保安队战士周谦光荣入党,他是敦煌解放后发展的最早的党员。

2月1日敦煌县剿匪指挥所成立,三军二十七团副团长赵旭任指挥员,县长石志刚任副指挥员,县工委书记杜秉德任政委。

是月敦煌县召开第一届农民代表大会,成立了县农会。

3月西北贸易公司敦煌支公司成立。

4月县工委组织干部广泛宣传新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全县解放婢女71人,童养媳11人。

6月13日恶霸地主孙耀武勾结土匪,偷袭县保安队驻南湖两个排,致使保安队七名官兵遇害,无数财物被掠,是谓“南湖6.13事件”。

7月7日县工委在教育馆举行追悼大会,隆重悼念“南湖事件”遇难七烈士:杨日明、贾延尚、范淳、王彦存、姜志义、赵功、张进忠。

12月23日县工委决定,撤销县工委机关党支部,从1951年元月1日起,各区工委成立党支部,县工委和公安局成立一个党支部,县政府和粮食局、贸易公司、税务局成立一个党支部。

是月敦煌县镇压反革命领导小组成立,重点打击土匪、恶霸、特务、反动党团骨干分子和会道门头子。

1951年2月24日至28日敦煌县第二届农民代表大会召开。

3月上旬全县开展反霸减租减息群众运动。

4月24日敦煌县成立抗美援朝分会,领导全县人民开展抗美援朝运动。

5月4日县工委、县政府开展声势浩大的取缔一贯道活动。

5月5日至9日敦煌县第二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召开,会议选举产生敦煌县第二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委员21人、常委11人,主席关景玉。

红色照金故事

红色照金故事

红色照金故事摘要:一、红色照金概述二、照金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三、照金革命根据地的意义四、照金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五、照金精神的时代价值正文:红色照金故事,是一段充满传奇色彩的革命历史。

它位于陕西省铜川市,是我国西北地区第一个红色革命根据地。

照金革命根据地创建以来,为中国革命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诞生了许多英勇革命事迹,也孕育出了独特的照金精神。

一、红色照金概述照金,位于陕西省铜川市西北部,地处黄土高原与关中平原的过渡地带。

这里地貌奇特,山川秀丽,历史悠久,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照金革命根据地,是西北地区第一个红色革命根据地,为中国革命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二、照金革命根据地的创建1932年,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革命家率领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六军,在照金地区创建了革命根据地。

这里地势险要,群众基础好,便于游击战。

根据地的创建,标志着西北地区红色革命风暴的兴起。

三、照金革命根据地的意义照金革命根据地,不仅沉重地打击了当地的封建统治和国民党反动势力,还牵制了敌人大量兵力,有力地支援了中央革命根据地和红军长征。

在这里,革命先烈们积极开展土地革命,实行民主制度,改善群众生活,为后来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奠定了坚实基础。

四、照金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如今,照金革命根据地已成为一张亮丽的红色名片,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学习。

当地政府充分挖掘红色资源,建设了照金红色小镇、薛家寨革命纪念馆等旅游景点,为广大游客提供了丰富的红色旅游体验。

五、照金精神的时代价值照金精神是伟大长征精神的继承和发展,它包含着为民族独立、人民幸福和国家富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的精神品格。

在今天,照金精神仍然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它激励着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

记陕北红军和革命根据地的创建者谢子长(6)矢志不移创建陕甘苏区_张化民

记陕北红军和革命根据地的创建者谢子长(6)矢志不移创建陕甘苏区_张化民

民主与法制时报/2013年/9月/16日/第011版史鉴矢志不移创建陕甘苏区——记陕北红军和革命根据地的创建者谢子长(6)长沙税务干部学院张化民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常文平四村原游击根据地陕甘游击队成立后,立即开展武装斗争,第二天就打下旬邑县职田镇,打了以少胜多的大胜仗,红军的影响迅速扩大。

谢子长接着率领部队南下耀县照金镇,消灭了部分民团,并及时在香山召开会议,总结经验,讨论如何按照中央红军的办法建立根据地。

会后,在宜君焦坪一带又消灭了部分民团,乘胜进入正宁县山河镇四村原,建立农民协会,创建苏维埃政权开展土地革命,从而开辟了陕甘历史上最早的一块革命根据地。

在此前后,游击队为了建立根据地,两次攻打甘肃正宁县山河镇,由于向导引错了路,耽误了时间,又缺少重武器,都没有成功,部队随即转移到盘克原一带活动。

1932年4月2日,由习仲勋等人在甘肃省两当县发动兵变。

起义部队200余人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第五支队,习仲勋任队委书记。

随后,部队离开两当向北进发,沿途进行了五六次战斗,行军千余里。

正当部队准备向谢子长率领的陕甘游击队靠拢、攻打永寿县城时,不料与当地大土匪王结子遭遇。

经过激战,终因寡不敌众,兵变失败。

正当革命形势一片大好的时候,推行王明“左”倾路线的省委书记杜衡于1932年4月18日来到游击队,以两次攻打山河镇失利为口实,指责游击队不在平原建立根据地,转战山区是“拒不执行省委指示”,给谢子长扣上了“游而不击、逃跑主义、流寇思想、梢山主义”等大帽子,说“梢山里没有马列主义”,然后在党内宣布撤销谢子长总指挥职务。

杜衡考虑到谢子长威望高,怕引起部队波动,没敢在部队中公开宣布。

谢子长以大局为重,忍辱负重,带领部队于4月20日一举奇袭旬邑县城成功。

这是陕甘游击队成立后,第一次攻下的县城,极大地鼓舞了指战员和群众。

事后,杜衡为了推行南下平原建立根据地的“左”倾机会主义路线,撤销了陕甘游击队总指挥部,派谢子长到甘肃靖远搞兵运工作。

游后感:薛家寨中的洗礼

游后感:薛家寨中的洗礼

薛家寨中的洗礼薛家寨照金革命旧址,位于桥山山脉南端,海拔1600多米。

这里重峦叠嶂,密林如海,中心地带壁立千仞,地势十分险峻,相传为薛刚反唐的驻兵之地。

当年,红军利用薛家寨上极其险要的四个天然岩洞分别建成红军医院、被服厂、军械厂、指挥部等1-4号红军寨及其哨卡、吊桥、石寨门等防御措施,开展革命斗争。

在这里无数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为革命英勇献身,现有在册烈士681人。

1933年9月,陕甘边游击队总指挥李妙斋同志在保卫薛家寨的战斗中牺牲后就安息在这里。

“站在当年英雄们流血捍卫的地方,让我们感念革命前辈理想之高、意志之坚、革命之苦。

一起出发吧,向顶峰挺进,向先辈致敬!”是薛家寨山前“红军路”起点指示牌上的话语。

受其鼓舞,我们由此攀登。

山势的险峻决定了路的陡峭。

这是一条于绝壁上刻出来的路,除了两处拐弯,人几乎是在一条竖立的直线上移动,远远望去就像紧贴在崖壁上的壁虎。

一会功夫我们就已经气喘吁吁、汗流浃背,双腿注入铅水一般难以迈进。

如患难中的红军战士,我们相互提携、相互鼓励,沿台阶奋力向上攀升。

在经过一个我们称之为“一线天”的极险路段后,终于走上了另一条从半山腰绕过相对平坦的盘山路。

盘山路一侧是山体,一侧是万丈深渊,如同一条深深嵌入山体里的细细的皮带,由山脚缠绕至山顶。

当年,红军生活战斗过的1-4号红军寨就像旧社会穷人们使用的“褡裢袋”,于半山腰处被紧紧地系在这细细的皮带里。

这是怎样的寨子?在四个几杆子可以探到底、个高的人能碰到头、宽约十几米、面积大不过百十平米的天然岩洞里,生活战斗过的先烈们是如何演绎出许许多多永载史册的传奇故事?粮食从哪里来?水从哪里来?武器从哪里来?。

他们是靠什么坚守的?带着这些让眼睛潮湿的问题,我们来到了山顶。

极目四望,我们已置身于一个天然的没有边际的绿色公园。

站在公园的一角,在徐徐吹过的微风里,在回味攀登“红军路”流淌的汗水里,在解读“红军寨”执着坚守的感动里。

我们的身心接受着这因“先辈”而名的“山”的洗礼。

革命的火种在西北点燃观后感

革命的火种在西北点燃观后感

革命的火种在西北点燃观后感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

2021年10月22日,南头镇中心小学开展了红领巾爱学习——革命的火种在西北点燃的学习活动。

孩子们学习了解照金苏区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西北地区建立的第一个山区革命根据地,曾是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中心。

工农红军第二十六军从这里发展壮大、走向胜利。

照金苏区的建立,点燃了西北革命的火种,为后来西北革命根据地的形成创造了条件,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还了解了黄继光战士与俞明德老党员的英勇事迹。

1952年10月20日,血战上甘岭之时,一位21岁的年轻战士,面对敌军突突作响的机枪,奋不顾身扑向敌军地堡,用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机枪射孔,壮烈捐躯,他就是黄继光。

俞明德老党员,是在星星火炬旗帜下工作了72年的少先队辅导员,他的从业时间和中国少先队成立时间一样长。

他一辈子只做了一件事,他把整个青春和全部的心血都投入到了“未来中国红”少先队事业中。

通过本次红领巾爱学习——革命的火种在西北点燃的学习活动,让少先队员接受红色传统教育,引导少年儿童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把红色基因一代代传下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陕北共产党人的历史功绩_张化民

陕北共产党人的历史功绩_张化民

民主与法制时报/2015年/1月/1日/第004版理论陕北共产党人的历史功绩——纪念陕北省苏维埃政府、红二十七军成立80周年(一)禹贡学社西北根据地研究室主任张化民本报总编辑、禹贡学社秘书长蔡功文(特约撰稿张化民)编者按:2015年1月,恰逢陕北省苏维埃政府和红二十七军成立80周年,重温陕甘边区苏维埃政权的历史,回顾红二十七军和陕北根据地革命斗争的光辉历程,深切缅怀李子洲、谢子长、刘志丹、马明方、马文瑞、阎红彦、郭洪涛、杨琪、贺晋年、张达志、吴岱峰、崔田夫、崔田民、王兆相、霍维德等革命先辈的卓越功勋,对于我们继承发扬革命先辈的优良传统和崇高精神,更加奋发有为地开拓未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此,本报特刊登禹贡学社西北根据地研究室主任张化民,本报总编辑、禹贡学社秘书长蔡功文撰写的纪念文章,分4期编发,以飨读者。

从上世纪20年代初开始,陕北的共产党人就在革命实践中艰苦探索在近代中国这样经济文化落后、农民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地区,如何在共产党领导下取得民主革命胜利。

以李子洲、谢子长、马明方为代表的陕北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陕北具体实际相结合,在党的领导下,科学分析陕北社会的性质和特点,把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党的建设结合起来,逐步探索解决了在陕北实际条件下党和军队建设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成功地创建了陕北革命根据地,并和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创建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合并组成了西北革命根据地。

西北革命根据地成为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我党硕果仅存的根据地,党中央和各路红军长征的落脚点和八路军抗日的出发点。

在西北根据地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陕甘宁边区,从1936年到1948年,是中共中央的所在地,是中国人民解放斗争的总后方。

西北革命根据地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国革命史上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作为西北革命根据地的主要部分,陕北革命根据地同样在中国革命史上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在西北革命的播火者李子洲、魏野畴等人的影响和教育下,谢子长、刘志丹、马明方、马文瑞、贾拓夫、刘澜涛、安子文、阎揆要、霍世杰、郭洪涛、白如冰、张德生、贺晋年、张达志、白明善等上百名有志青年加入党团组织,走上革命道路。

缅怀革命先烈 继承革命传统

缅怀革命先烈 继承革命传统

缅怀革命先烈继承革命传统本支部把继承和弘扬革命传统文化作为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举措,支部全体党员于2011年10月28日,赴陕甘边照金革命根据地学习参观。

陕甘边照金革命根据地位于铜川市耀县西北部山区的照金镇,在中国革命的历史长河中,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

上世纪30年代初,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王泰吉等创建了以照金镇为中心,横跨耀县、旬邑、淳化、宜君等县边界的西北地区第一块山区红色根据地,在此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革命斗争活动。

陕甘边照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点燃了西北民主革命的火种,为后来陕北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创造了条件,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素有“南有瑞金,北有照金”之说。

作为本次党日活动的第一站,大家首先来到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纪念馆。

依山势而建的革命纪念馆显得格外肃穆和庄严,在讲解员的带领下,通过观看图片、革命历史资料和革命先烈留下的实物及与敌人浴血奋战的场景复原等,详细了解了照金革命根据地创立、发展、壮大的全过程,了解了老一辈革命家的奋斗历程。

为了更深切地体验当年革命根据地艰苦卓绝的生活战斗环境,重温革命历史,全体党员又来到了红军兵营薛家寨,分别参观了陕甘边游击队驻地、红军被服厂、修械所、红军医院及领导机关驻地等旧址。

最后,全体党员来到李妙斋烈士墓前。

李妙斋,原名王玉玺,山西省汾西县人,曾化名王志宪、王桥山等。

1931年11月,他跟随刘志丹、谢子长在耀县照金、芋园一带活动,组织起一支40多人的芋园游击队,李妙斋任政委,在扫清照金附近的反动地主武装后,创建了照金根据地。

1933年9月,红军主力北上作战,敌人组织近千人围攻照金革命根据地,偷袭薛家寨,李妙斋带领游击队员增援薛家寨,结果被埋伏在山路边树林中的敌人用冷枪打中,壮烈牺牲。

当地群众悲痛万分,自愿捐出两口棺材,将李妙斋和他的警卫员掩埋在薛家寨一号寨北面的山坡上。

此后每到李妙斋忌日,当地群众都会自发为烈士扫墓,表达对英雄的哀思和怀念。

记陕北红军和革命根据地的创建者谢子长(1)上下求索_寻求救国之路_张化民

记陕北红军和革命根据地的创建者谢子长(1)上下求索_寻求救国之路_张化民

民主与法制时报/2013年/8月/12日/第016版史鉴上下求索,寻求救国之路——记陕北红军和革命根据地创建者谢子长(1)特约撰稿长沙税务干部学院张化民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常文平编者按:西北革命根据地的创建者和领导者谢子长、刘志丹、习仲勋以及老一代革命家马明方、阎红彦、马文瑞、吴岱峰、贺晋年、郭洪涛、张秀山、张达志、崔田民、王世泰、崔田夫、刘景凡、黄子祥等人和李子州、魏野畴、刘含初、刘天章、杨重远、王泰吉、杨森、杨琪、李妙斋、强世卿、白雪山、黄子文等革命先烈都对西北根据地的创建做出了不朽的贡献。

本报从本期起,刊发陕北红军和革命根据地的创建者谢子长的革命系列故事。

寻常家世西北革命领袖、西北红军和西北根据地的创始人之一、民族英雄谢子长,1897年1月19日出生在陕西省安定县枣树坪村一个比较富裕的农民家庭,小时候起名世元,后改为德元,字子长,号浩如,化名秋阳。

谢子长父亲谢彪鹏务农,但他聪明好学,经过自己的刻苦努力,成了山沟里的“先生”。

加上他心地善良,为人正直,办事公道,成为上下川道里断案了事的“乡官”,受到人们的敬重。

母亲是位贤惠、勤劳,有副菩萨心肠的农家妇女。

少年时期谢子长聪明勤快,农忙时下地劳动,农闲时读书认字、练功习武。

8岁开始读私塾,14岁开始在村里父亲办的农村冬学上学,1914年,16岁到安定县立第一高级小学读书。

这期间,先和姓朱的镖头学拳,后拜闻名陕北的武林高手魏进德为师习武,学了一身好武艺。

父母的善良正直,祖父母的贤惠勤劳,耳濡目染,从小就给他打上了深深的家庭烙印。

在父母、兄长和师傅影响下,谢子长从小就养成了同情穷人、疾恶如仇、打抱不平的性格。

反羊圈税、抗盐税他刚上小学那年,安定县玉家湾村民牵头,集合九里二乡农民近千人到县公署要求取消羊圈税,当众挖出收税科员赵国安的眼珠,迫使知县宣布取消羊圈税。

这对谢子长影响很大,他痛恨贪官污吏,钦佩农民群众的斗争精神,看到了团结起来群众的力量。

1916年,安定县数千群众奋起砸了瓦窑堡盐税局的招牌,进行抗盐税斗争。

追寻照金红色记忆

追寻照金红色记忆

的名字。上个世纪3 年代初 ,刘志丹、 0
} 子长、 习仲勋等领导的陕北革命力量创 了中国北方第一个 山区革命根据地—— 甘边照金革命根据地 ,为 中央红军最后 脚陕北奠定了重要 的基础。 前不久 ,记者一行从西安出发 ,前往 { 金。汽车经过铜川市区后 ,在渭北高原上 I : 断地向西、向北疾驰 ,地势也变得越来越
f 委 员会 在 荔 园堡召 开边 区工农 兵代 表大
会 ,会 议选举 习仲 勋为陕甘边 区苏维埃政
f府主席 , 刘志丹为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
此 时的习伸勋只有2 岁,许多部门的领导 1
』都比他年长,边区群众亲切地称他为 “ 娃
娃 主 席 ”。
照 金镇 政 府一 位 工作 人 员对 当年 的 那段历史很熟悉 ,他告诉记者 ,x仲勋虽 - j 然 年轻 ,但 办事 老 练 ,有板 有 眼 ,且谦
勋 “ 轻 有 为 ” 、 “ 负 重 任 ” ,是 “ 年 能 从
的 ,往 西的一条路是通淳化 的。那时候 ,
照 金 只有 十 几 家人 ,住 的 都是 草 房和 瓦
房 。 ”老 人 说 。
据 老人 回 忆 ,照 金本 来 地 处 穷 乡僻 壤 ,人 少地 广 ,但 在 1 2 年那场年馑 ( 99 民 间俗 称 民国十 八 年年 馑 )后 ,陕 西关 中
司机告诉我 们: “ 山就到照金 了。” 看到
j 新 嘶 NEW 翻Es 2 1 q. 9{ T 0 0  ̄ lj 筇 = }
国民党军杨虎城部 警备 第三旅从事兵运 工 作 。1 3 年 4 ,他参与领 导 了 “ 当兵 2 月 9 两
变” ,兵 变失利后 ,于同年 7 经富平 到 月
外 线活动 ,由习仲 勋担任 指导员 ,带领留 守队伍 ,在横跨 陕、甘两省的桥 山山地打

陕甘宁妇女游击队的巾帼英雄观后感

陕甘宁妇女游击队的巾帼英雄观后感

陕甘宁妇女游击队的巾帼英雄观后感前几天,我看了一部关于陕甘宁妇女游击队巾帼英雄的影片,让我浮想联翩。

不禁对先烈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1933年初,在桥山子午岭南端的陕甘边照金地区,曾经活跃着一支妇女游击队。

她们身背钢枪,手执大刀,肩扛长矛,怀揣手榴弹,跟随刘志丹、习仲勋、李妙斋开创陕甘边照金苏区,成为陕甘边照金苏区放哨、送信、护理伤员、缝制军装、与敌战斗的一支红装劲旅。

几十年后的今天,当地依然流传着这支巾帼英雄部队的不朽传奇。

她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后人,自己是共产党员,绝不向敌人屈服。

1933年9月21日清早,国民党地方民团和庙湾、柳林、瑶曲、稠桑以及照金的反动武装,趁红军主力北上作战之机,发动了对薛家寨的偷袭。

敌人从党家山、南趟、后沟巴、黑田峪、杠树岭等地同时行动,其目的是想分散红军守寨的有限兵力,妄图从后沟巴方向偷袭占领薛家寨。

此时的妇女游击队员们正在薛家寨留守。

她们立即同男同志们一道走上前线,参加保卫薛家寨的战斗。

10多名女游击队员手执大刀,背着麻辫手榴弹和男同志们一起前往黑田峪、杠树岭。

当叛徒陈克敏带着17名匪徒从黑田峪路上由东往西通过时,担负阻击任务的女战士手执大刀,隐蔽在路边山坡的灌木丛中,密切注视着敌人的行踪,时刻准备去夺敌人的枪支。

就在走在最前边的4个敌人被游击队员击毙,余敌调头朝黑田峪方向逃跑之时,勇敢的红军女战士从灌木丛中掷下一连串麻辫手榴弹,切断了敌人退路。

敌人慌忙扔下枪支,妄图绕道南趟回龙家寨,又被埋伏在那里的红军战士迎头痛击。

此次战斗,女游击队员们缴获敌人六七支枪,武装了自己。

10月13日,国民党孙友仁、王根营部进入照金,包围了薛家寨及党家山地区。

敌人将大炮搬上山,向薛家寨炮击了6天。

18日拂晓,敌人组织了百人敢死队,在拂晓时偷偷爬上薛家寨。

12名红军战士与敌人展开了英勇搏斗。

眼看寡不敌众,在后方看守俘虏、抢救伤员的30余名女战士在妇女游击队队长王有莲的带领下前往增援。

她们帮助战友打退了几次敌人的进攻,多名女游击队员也光荣牺牲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主与法制时报/2013年/8月/5日/第016版
史鉴
李妙斋:为保卫照金苏区壮烈牺牲
特约撰稿长沙税务干部学院张化民西北师范大学吴兰涛
西北革命根据地照金苏区的创建者之一,陕甘边游击队总指挥李妙斋,原名王玉玺。

山西省汾西县城关镇店头村人,1903年5月出生在一个贫农家庭。

少年时期的李妙斋,就在当地堡子庙初小和甘河高小读书。

由于家境贫寒,交不起学费,后来在他舅父的资助下,才勉强读完了高小。

高小毕业后,在本县天平小学教书一年多,因遭受有钱有势人家的欺压和排斥,只好回乡务农。

1927年5月,李妙斋毅然告别父母妻女,离开家乡投身革命,1933年9月壮烈牺牲。

后来,他的女儿王良俊也参加了革命,并担任汾西县妇联主任。

1946年,在一次战斗中牺牲。

创建照金苏区
1927年11月到陕北肤施(今延安)的国民党高双成部投军,从此改名为李妙斋。

由于他能写会算,很快当上了连部的事务长。

1928年,李妙斋加入中国共产党,开始从事兵运工作。

1930年3月,他在高双成部李亚军团担任营长,在冯玉祥、阎锡山联合讨蒋时,他任冯五祥部第八方面军总司令邓宝珊的警卫营长。

冯阎讨蒋战争失败后,他又随邓宝珊返回西安,任邓宝珊的卫士班长。

1932年2月,邓宝珊到兰州任国民党西安绥靖公署驻甘肃行署主任兼新—军军长,李妙斋随之到了兰州,当了干部补习队的队长。

同年10月,邓宝珊派李妙斋到甘肃平凉接枪。

在返回途中,李妙斋和共产党员李艮等组织领导了著名的“蒿店兵变”,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第七支队,他任队长,李艮任政委。

后因兵变失败,李妙斋来到陕甘边区,参加了谢子长、刘志丹、阎红彦、吴岱峰等领导的陕甘游击队。

1932年11月,李妙斋跟随陕甘游击队转战旬邑清水原、三原武字区,耀县照金、芋园一带,开展武装斗争。

不久,李妙斋等人组织了一支40多人的芋园游击队,他任政委,刘世荣(后叛变)任队长,王金海任副队长。

没有武器,他们就自己秘密打制马刀、长矛。

经过20多天的准备,李妙斋率领这支游击队首战川口,接着攻下孙家山、张家山、龙家塞,占领土儿梁,创建了照金苏区。

重视统一战线工作
在开创照金苏区时,李妙斋十分重视统一战线工作。

当时,谢子长、刘志丹领导的陕甘游击队经常在外线作战,照金一带仅剩下他们所领导的游击队在活动。

在敌强我弱,处于四面包围的情况下,李妙斋采取了同一些土匪武装和国民党地方民团“交朋友”的方法,在斗争中求生存,求发展。

他们同庙湾土匪头子夏玉山交朋友后,让其为红军掩护伤员,代购枪支弹药等军用物资。

1932年12月24日,红二十六军二团在宜君县转角镇成立后,军政委杜衡让李妙斋利用他和夏玉山的关系进庙湾侦察敌情。

李妙斋牵着两匹作为礼品的骡子刚走,杜衡就下了进攻焦坪的命令,这无疑对李妙斋的安全造成了很大的威胁。

没想到李妙斋行动敏捷,乘夏玉山懵懂之际,把情况观察得一清二楚,告辞下山了。

李妙斋回到部队后,建议对庙湾不要急于采取武攻。

理由是对夏玉山可以用统战方式争取、改进,为我所用。

他的意见得到刘志丹、习仲勋等同志的赞同,但受到杜衡的斥责和否定。

战斗发起后进展很不顺利,红二团骑兵连长曹盛荣牺牲,20余名红军伤亡。

这次盲动,给刚刚成立的红二十六军造成了重大损失。

发展壮大队伍
在困难的局势下,红二团被迫北撤,李妙斋留守照金。

他以红二十六军特派员的身份,救治
伤病员,建党、建政、扩红,很快建立了6个农联分会和7个游击支队,不但抗击了敌人的“围剿”,而且对推动照金苏区的革命形势由低潮发展到高潮,起了重大作用。

陕甘边除了主力红二团外,1933年3月,陕甘边游击队总指挥部成立。

李妙斋任总指挥,习仲勋为政委。

李妙斋和习仲勋修缮并拓宽了指挥部所在地薛家寨的道路,加固了寨墙,并且构筑了岗楼和防御工事。

在习仲勋和他的努力下,在薛家寨办起了修械所,工匠有六七十人,可以修理枪支,生产子弹、手榴弹和地雷;成立了红军医院;办起了被服厂。

为了筹集军粮,就地办起了粮食集市。

为了改善部队生活,战士们还开荒种地,养猪养羊,增加蔬菜和肉食。

在习仲勋、李妙斋等同志领导下,游击队从7支壮大到18支,队员发展到900多人。

1933年5月,红二十六军南下作战,习仲勋同李妙斋等人—起,担负起保卫照金苏区的任务。

这年9月,游击队伏击了旬邑县张洪镇保安团。

枪毙了国民党旬邑县长和两个县党部书记及3个科长,缴枪100多支。

接着又发动了对照金后沟寨的进攻,夺下了被民团头目张彦宁长期盘踞的据点。

惨遭“围剿”,壮烈牺牲
照金苏区的发展,引起了敌人的惊恐和仇视。

敌人纠集富平、耀县等地的民团2000多人,向照金苏区进行“围剿”。

为了粉碎敌人的“围剿”,李妙斋率领游击队到老爷岭、高山槐地区同敌人作战。

9月20日拂晓,天下着雨,民团近千人突然偷袭苏区。

这时,李妙斋刚从老爷岭回来。

经过几个小时的激烈战斗,游击队在黑田峪打退敌人的进攻。

这时,薛家寨又告急。

李妙斋立即率领游击队冒雨增援薛家寨。

在薛家寨附近的后沟巴,敌人看到红军越战越多,开始撤退,撤退时在梢林中埋伏下了几名射手。

正当李妙斋站起身吹哨子,准备组织追击时,被敌人射来的冷枪击中,不幸壮烈牺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