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教案.doc
原创小学语文第二课时教案模板范文
原创小学语文第二课时教案模板范文
一、教学目标
1.掌握课文《小燕子》的基本内容;
2.理解课文中的主要人物及其心情变化;
3.通过朗读和讲解让学生感受课文的情感;
4.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中的主要情节;
2.分析课文中人物的心情变化;
3.运用正确的语音语调进行朗读。
三、教学难点
1.理解课文中的隐含意义;
2.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入话题,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朗读课文(10分钟)
教师进行朗读,让学生跟读,注意语音语调的正确运用。
3. 分析课文(15分钟)
通过问题引导,进行课文的分析与讨论。
1.课文的主要情节是什么?
2.主人公小春的心情变化有哪些?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3.小燕子为什么不愿意回家?她心中的家又是什么样子的?
4.小春最后在心里追赶小燕子,为什么他选择了这样的方式表达思念?
4. 分组讨论(10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想象小燕子和小春的对话内容,并展示给全班。
5. 朗读和评价(15分钟)
安排学生分角色进行朗读,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包括语音语调的运用是否准确,情感的表达是否到位等。
6. 总结归纳(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和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的
能力。
五、板书设计
《小燕子》
主要情节:小燕子留在了城市
小春的心情变化:
- 想念家乡的父母
- 看到小燕子的快乐
- 选择用心追赶小燕子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课文的朗读、分析和讨论,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学生积极参与讨论,表达了对课文的理解,朗读时也能够运用正确的语音语调。但是在分组讨论环节,有的学生表现得不够积极,需要引导他们更多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在以后的教学中,需要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我也需要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三年级心理健康上册教案-第二课兴趣的作用
三年级心理健康上册教案-第二课兴趣的作用
三年级心理健康上册教案-第二课兴趣的作用
教学目标:
1.了解兴趣的概念及作用。
2.引导学生探索自己的兴趣爱好,并形成积极愉悦的情感体验。
3.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情和主动性。
4.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与个人成长。
教学活动:
【导入】(10分钟)
1.教师出示一些充满兴趣的照片,如制作手工艺品、跳舞、游
戏等,让学生猜出这些人为什么会这么开心?
2.引导学生思考,询问他们自己有哪些兴趣爱好,学生可以互
相交流。
【讲授】(30分钟)
1.让学生尝试着将“兴趣”这个词进行解释,教师或孩子们应该
均可以给出其定义:“兴趣是指个人对某些事物或活动的感兴
趣程度及对此事物或活动的积极参与和追求”。
2.介绍兴趣的意义及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兴趣具备相当重要
的作用,它可以增加人的活力、热情和自信心,从而使人感到更有成就感、快乐和满足。与兴趣紧密相关的活动将会成为人们生活中最愉快的时光,不断追求、坚持和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可以帮助人们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
3.引导学生思考兴趣在帮助个人避免思维定势和降低紧张情绪
方面的作用,通过培养兴趣爱好,人们可以在活动中放松身心,忘记压力,并泰然处之,找到一种愉悦和平和的氛围。
【练习】(30分钟)
1.学生尝试列出可能会感兴趣的事物,并选择自己最想尝试的
活动。
2.引导学生找到自己的兴趣方向,例如:绘画、音乐、手工、
运动等,让他们描述一下自己对这些项目的兴趣,并分享自己在这些活动中的体验和感受。
【总结】(10分钟)
1.让学生整理自己的思考和体验,如“我喜欢做什么事情”、
《树在哪里》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树在哪里》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 研究在描述地理位置时使用常用的中文词汇和句式
- 培养学生观察和提问的能力
- 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树的重要性和作用
- 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和听力理解能力
教学内容
1. 复地理位置词汇:前面、后面、左边、右边、旁边等
2. 研究描述树的句子:树在哪里?树在房子的左边。
3. 进行观察活动:带领学生外出校园,观察并记录树的位置。
4. 分组讨论:学生按小组分享自己观察到的树的位置,鼓励他
们使用学到的句子进行描述。
5. 游戏活动:进行一个角色扮演游戏,让学生扮演导游和游客,用中文对话描述和找到树的位置。
教学步骤
1. 复:回顾前一课时研究的地理位置词汇,让学生回答一些相
关问题。
2. 引入新课:通过图片或实物展示树的位置,用示例句子“树
在哪里?”和“树在房子的左边。”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3. 情境对话:教师和学生进行对话练,模仿示例句子,鼓励学
生进行回答和提问。
4. 观察活动:带领学生外出校园,在教师指导下观察并记录树
的位置。
5. 分组讨论:学生按小组分享自己观察到的树的位置,鼓励他
们使用学到的句子进行描述。
6. 游戏活动:进行角色扮演游戏,一部分学生扮演导游,一部
分学生扮演游客,通过对话描述和找到树的位置。
7. 总结复:回顾本节课学到的句子和词汇,让学生进行口头练。
教学评估
1. 教师观察学生在观察活动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观察和记录
能力。
2. 分组讨论时,评估学生的口语表达和使用词汇的能力。
3. 游戏活动中,评估学生的听力理解和对话能力。
4. 在总结复阶段提问学生,检查他们对课堂内容的掌握情况。参考资源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教案(含板书及反思)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教案
❶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掌握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发生和《天津条约》《北京条约》内容;掌握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史实。培养学生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并透过现象看本质。通过小组讨论、师生共同探究,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列强的侵略扩张是人类文明遭到破坏的原因;中国人民从来就有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反抗侵略,维护统一是每一个中国人都要继承的爱国传统。
【重点难点】
重点: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罪行
难点:如何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❷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展示:《断壁残垣圆明园》
提问:你到北京去过圆明园吗?你知道它昔日的豪华壮观与今日的断壁残垣是怎样造成的吗?你知道有关它的一些什么故事呢?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英法再次发动侵华战争
1.教师要求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为什么叫第二次鸦片战争?(学生思考后回答)
教师归纳:鸦片战争后签订的《南京条约》,并没有满足西方侵略者的贪婪的欲望,西方列强企图进一步打开中
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这一目的同鸦片战争是一脉相承的。因此,此次战争在历史上称为第二次鸦片战争。
2.教师提问:为了掩盖战争的侵略性,英法两国为战争寻找了什么借口?(“亚罗号事件”、“马神甫事件”)
3.请同学们阅读教材,说一说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经过和结果?
学生回答:1856年10月,英军炮轰广州城,挑起战争;1857年,英法联军,攻陷广州;1858年,英法联军北上,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2课《学习天地 学习伴成长》教案 (27)
试,却都遗憾落榜。2014年,65岁天津“奶奶大学生”仝正国第三次走进全国研究生考试考场,希望圆自己研究生梦。他坦言:“我考研不是为了拿文凭,就是要享受学习的过程。”仝正国的逐梦经历给我们的启示是()(1)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享受学习带来的乐趣
(2)学习是轻松愉快的,不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
(3)善于抓住和利用各种机会去学习,才能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
(4)终生学习应该成为我们的学习观念和行为习惯
A(1)(2)(3)(4)
B(1)(2)(3)
C(1)(3)(4)
D(2)(3)(4)
2古语云:“人不学,不知义”。张海迪说:“只要心还在跳,就要努力学习”。人们之所以重视学习是因为()
①学习可以让我们能够生存②学习可以让我们有更充实的生活
③学习可以给我们想要的一切东西④学习是激发我们前进的持续动力
A(1)(2)(4)
B(2)(3)(4)
C(1)(2)(3)
D(1)(3)(4)
六板书设计:
七、布置作业
八、教学反思
第二课第一节
学习伴成长
【学习目标】
1.知道“学习”两个字所表达的内涵。
2.懂得学习是苦与乐的一种活动。
3.对学习的要求有正确的认识。
4.明确学习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学习的重要意义
【教学难点】对学习的认识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随着初中生活的开启,一片新的学习天地展现在我们面前。初中的学习生活将会是怎样的呢?学习对我们来说有什么意义?我们如何才能享受学习,并且在丰富多彩的初中生活中学会学习?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二课学习新天地第一节学习伴成长。板书课题:学习伴成长
二、出示目标
1.知道“学习”两个字所表达的内涵。
第二课 最可爱的人教案
第2课最可爱的人
鲍集中学罗贤哲
目标导引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知识:朝鲜战争的爆发,美国发动侵朝战争、彭德怀率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事迹,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及意义。
能力:(1)通过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及观看影视片,归纳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的原因及意义。培养学生理解力、综合概括能力和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通过组织学生讲述抗美援朝中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事迹,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在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看文字、图片、录像等资料,让学生认识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的原因及意义。让学生学会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并处理历史信息,多角度多层次地探究历史问题和解决历史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分析志愿军抗美援朝的原因和意义,培养学生不畏强权、敢于与侵略者斗争的优秀品质。培养学生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感。学习志愿军战士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二、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分析黄继光、邱少云身上所体现的精神。
2、难点:面对朝鲜半岛燃起的战火,中国要不要出兵。
三、预习练习
1、建国之初,让全世界对中国刮目相看,使中国国际威望空提高的事件是()
A、土地改革
B、镇压反革命
C、抗美援朝
D、没收官僚资本
2、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是因为()
①朝鲜爆发内战②美国出兵侵略朝鲜③美国侵略军严
重危险中国安全④朝鲜政府请求中国出兵援助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③④
3、抗美援朝运动的时间是()
A、1949-1951年
B、1950-1952年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二课《花的学校》教案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二课《花的学校》教
案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二课《花的学校》教案1 教学目的
1.认读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假”的读音,会写“落、荒”等13个字,正确读写“阵雨、荒野”等词语。
2.朗读课文,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歌意境。
教学重点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诗歌的内容。
2.想象诗歌所描写的画面,体会诗歌的意境。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赋予童真童趣的语言。
教学过程
一、倾听录音,走进文本
1.同大家一起走进一位享誉世界的作家、诗人、哲学家,并获得亚洲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的泰戈尔的一首散文诗——《花的学校》。
2.请同学们尝试跟着音频里的老师一起轻声朗读。
3.好诗不厌百回读,每读一次都会有新的感悟,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找出最吸引你的词句画上横线,再多读几次,记得按下暂停键!
〔自读提示:自由朗读课文,找出最吸引你的词句画上横线,再多读几遍,有问题可以随时与老师交流。〕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先来看看你们的字词是否通过课前预习和练读文章掌握了呢?
出示五个会认字的词语:荒野、吹笛、罚站、放假、衣裳生:我想来读一读:荒野、吹笛、罚站、放假、衣裳
我还想告诉大家:这里面“假”〔jià〕是多音字,还读真假的〔jiá〕“衣裳”是轻声音,读音为〔shang〕
2.尝试读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词:
生:落下、荒野、吹笛、跳舞、狂欢、罚站、假期、互相、所以、可以、猜测、扬起、双臂
3.一同来看看其中比拟复杂的字——“舞”,这是舞字的字理演变过程〔展示课件〕:
甲骨文:一个人两手舞动花枝,后来加双足,强调双足配合双手,和着乐曲,有节奏地踢踏跳跃。
第2课《孔子和学生》教案_教案教学设计
第2课《孔子和学生》教案
本文是关于第2课《孔子和学生》教案,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第2课《孔子和学生》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课一共四段,内容简短。第一段主要讲孔子是春秋时代的大教育家,他主张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受到学生的敬重。第二段主要讲孔子在评价学生的优点的同时谦虚地表示自己的不足。第三段讲孔子教育子夏,他的学生各有优点但也有不足,需要不断学习。最后一段讲后人对孔子的评价。
二、教学目的:
1、基础知识: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正确掌握本课的生字、词语。
2、基本技能:能够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学习习惯;训练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能够大胆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3、思想教育:在学生的心目中树立起孔子的高大形象,激发学生对孔子的敬佩之情。
三、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含义。
2、了解孔子的教育思想在今天仍有现实意义。
第一课时
一、预习课文要求。
1.自读课文,用自己的方法独立识字,把课文读通、读顺。
2.边读边圈点自己遇到的问题。
二、导入新课
1.出示“孔子”的画像,你认识他吗?板书“孔子”。
2.根据自己的预习情况请生上台向大家介绍孔子。
3.过渡:孔子是我国春秋时代的大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它一生教过三千多名学生。
4.板书课题:“孔子和学生”,齐读课题。
5.引导学生思考:孔子到底是个怎样的人?为什么人们称他为伟大的教育家呢?
三、理解课文
1.带着问题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边圈点。
2.全班交流,说出自己的看法。
3.引导学生了解课文中孔子教育学生不分高低贵*,一视同仁,理解“有教无类”一词。
第二课天生我才必有用教案
第二课天生我才必有用教案
第二课天生我才必有用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知道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的重要性,初步掌握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的科学方法,并能运用这些方法,客观地评价自己的优缺点。2.培养自信的心理品质,努力克服存在的自卑心理,充分认识和发挥自身的潜能。
3.知道自信与自满、自大的区别,增强分析和处理自身成长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尝试运用一些正确的方法去客观、全面地认识自己,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自我表现形象。
2.通过寻找自己的优势,逐步树立自信,努力克服自己自卑心理,同时避免自大和自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确立切实可行的人生目标,用自信激励自己不断进取,在成功中
增强自信,养成自信的生活态度。
2.不断提高自我认识程度,培养实事求是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科学地认识和评价自己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之一。
2.如何树立自信心是本课的又一个教学重点和难点。
三、知识体系
第一框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
1.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的关键是什么?
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的关键是要实事求是,既不要高估自己,也不要低估自己。
2.怎样才能真正地认识和确立自己的价值?
(1)要知道自己的长处、优点,也知道自己的短处和缺点。接受自己,诚实地对待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拿出勇气去突破自己,扬长避短,我们才能真正地认识和确立自己的价值。
(2)要努力发现和发挥自己的潜能,使自己得到充分的发展。3.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的方法有哪些?
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必须掌握科学的方法,常用的有自我观察、自我反省、相互比较、咨询他人、科学鉴定等多种方法。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2课《花的学校》教案(通用8篇)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2课《花的学校》教案(通用8篇)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2课《花的学校》篇1
【教学目标】
1.会写“落、荒”等生字,正确认读“荒、笛”等生字,认识多音字“假”。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富于童真童趣的语言和丰富细腻的想像,培养学生的质疑、表达、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诗歌的内容。
2.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歌的意境。
【教学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富于童真童趣的语言。
2.体会课文丰富细腻的想像。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写“落、荒”等生字,正确认读“荒、笛”等生字,认识多音字“假”。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引入课题。
1.说说自己的学校是什么样的。
2.大家可知道,不但我们有学校,连花儿也有学校呢,今天学习第二课《花的学校》,(课件出示)(2花的学校),板书课题。(板
书:2花的学校)
3.齐读课题。
二、按照要求,自主预习
1.我们先来看看第2课要完成的预习任务。
(课件出示)
(1)正确认读本课的12个生字及新词,结合具体语言环境辨析多音字“假”的读法;正确规范地书写生字。借助字词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生字新词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使用标画生字新词;尝试读出自己的感受,用画出精彩的语句;尝试读懂课文内容,能大胆提出自己的疑惑,用“?”把没弄明白的问题做上标记。
第2课 机器人的搭建(教案练习)
第二课机器人的搭建教学设计
课题机器人的搭建单元 2 学科信息技术年级三年级
学习目标1.能够认识机器人的各种组件。
2.提高动手能力,独立完成机器人的搭建。
3.培养创新意识,根据需要设计不同功能的机器人。
重点熟知机器人的各种组件。
难点培养创新意识,根据需要设计不同功能的机器人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以对话的形式进入话题。
男孩:玲玲,你知道我们中间这些小精灵在做什么吗?
女孩:它们在参加“我型我秀”展示活动。
男孩:今天,我们也来搭建一些机器人“秀秀”
吧!
本节课主要来认识一下机器人的组成,能够动手组装机器人。认真听讲,仔
细思考,交流
分享自己的看
法。
激发学生兴趣,
导入课题。
讲授新课一、认识机器人的组件
从教育机器人入手:教育机器人是我们进行科技创造发明的学习平台,可以让我们像搭积木一样
自由拆卸和组合。分为支撑部件:支撑部件:如板
类、梁柱类、导向轮等。控制系统:如微电脑、传
感器等。
支撑部件的实物图:认真听讲、仔
细思考,动手
搭建机器人,
总结经验。
提高学生的动手
能力,让学生了
解机器人的组
成。激发学生对
机器人的兴趣。
1.机器人的“身体”构成
执行部件:能够在微电脑指挥下发光、发声、转动的部件,如LED灯、风扇、蜂鸣器、喇叭等,可以用来搭建智能路灯、智能风扇、智能报警器等。
微电脑,教育机器人的微电脑可以与其他板材支架等构建链接,四侧有电源指示灯、开关及各种端口,可以下载、保存程序,执行程序时通过端口与其他部件的连接来指挥机器人工作。配合PPT图片让同学的人是更加具体。
认识传感器:
红外避障传感器:可识别障碍物。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教案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教案
一、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借口及实质;《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阅读课文,形成归纳说明英法美“修约”要求与战争爆发关系的思想方式。
通过学生了解《天津条约》与《北京条约》的内容,形成分析论述条约内容对中国社会的影响的思想方式。
通过图表分析沙俄侵占中国领土的方位、面积和后果,形成读图理解能力的思想方式。
3、情感态度价值观:
从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和后果的学习中,认识到英法等列强发动侵略战争加深了中国人民的苦难,从而形成强烈的国家忧患意识。
从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历史悲剧,鉴证资本主义列强血腥掠夺的罪恶面目和清政府的腐败无能。
二、要点
教学重点: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结果使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教学难点:
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与直接原因。
《天津条约》与《北京条约》的内容及其对华危害。
三、教学建议
导入新课,建议教师讲授新课之前,可向学生提问: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通过鸦片战争外国侵略者攫取了哪些侵华权益?学生回答后,教师可进行如下概括:通过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的签订,英、美、法等国攫取了许多侵略权益,但他们并不满足。为了扩大侵略权益,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英法又寻找借口,对中国发动了一场新的侵略战争。因此,这场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所以史称第二次鸦片战争。
讲述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经过时,建议教师:
从整体出发扼要讲明战争的基本进程,点明战争的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战争爆发到《天津条约》签订;第二阶段,战争再起到《北京条约》的签订。为了帮助学生准确掌握战争中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教师可教给学生编制"小年表";把知识系列化的方法,如:1856年英舰炮击广州,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
八年级信息技术教案 第二课 上网准备
第2课上网准备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了解几种常见的上网方式。
2.认识常用的网络连接设备。
3.了解网络协议。
技能目标:1.查看网络协议
2.浏览器的安排与使用
情感目标:
通过到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查找我国最新网络数据,体验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加入因特网的人数也在飞速增长,从而增强学生努力学好信息技术课的信心和决心。
二、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上网方式和网络连接设备。
教学难点:网络协议。
三、环境与素材
1.多媒体网络教室(以后每课均需要此教学环境)。
2.准备好各种硬件设备,以展示给学生看。
3.在教师机上准备两个浏览器的安装程序。
4.准备一篇统计小报告的范例放在教师机的共享上,以便于学生查看参照。
5.学生机中应该已建立名为“上网准备”的共享文件夹。
四、教学建议
建议课时:1课时。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引入部分,可以以“开动脑筋”中的问题作为引入,让学生自己来提出上网的方式及上网所需的硬件设备,然后教师再展示相应的硬件给学生看,最好能现场演示拨号上网和专线上网的硬件连接方式,如果时间比较宽裕的话,不妨请一些同学上台来试着连接,同时对于上网过程中由于硬件设备原因造成的故障做简单的介绍。
网络协议是一个较难理解的概念,有些书上把它的功能理解为“翻译”,其实是不恰当的。“翻译”的作用是让不同国家的人之间也能进行交流,而同一国家的人交流则不需要翻译。但是不管计算机间的操作系统是否一样,只要接入网络就都必须安装网络协议,因此它与“翻译”的功能还是有一定区别的。
浏览器的下载比较费时间,因此教师要事先准备好安装程序,并提醒学生在做随堂练习1时试用不同的浏览器。
第二课 牛顿摆教案
第二课牛顿摆教案
一.教学对象
一 ------ 四年级
知识类别:力学
二.教学内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帮助小朋友探究力的传递;通过自制牛顿摆,锻炼了动手能力,有助于学习兴趣。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观察和认识各种不同的材料
掌握牛顿摆的组装和操作步骤、探究力的传递
2.能力目标:
学会独立完成牛顿摆,锻炼学生利用简单材料独立完成组装牛顿摆的能力。
3.思维目标:
通过以上两点提升学生的观察、分析、判断的思维能力。
四.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1.教学的重点:
认识材料包中的材料,掌握牛顿摆的组装和操作步骤,探究力的传递。用动量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讨论碰撞问题。
2.教学难点:
对各种碰撞问题的理解
3.课程兴趣点:
牛顿摆是如何实现力的传递的?
五.教学设计
通过现实中碰撞的实例引出碰撞概念,进而讲出今天要制作的牛顿摆,通过认识材料包中的各种材料,了解牛顿摆的组装和操作步骤,最后通过总结牛顿摆的运动特点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方法
观察、引导、演示、分析式教学
七.教学准备
教师演示器材:
实验成品、多孔方木、4孔方木、圆木棍、银色扎带、细线、玻璃珠、羊角钉等
学生实验器材:牛顿摆材料包
八.教学过程
1.课时安排:30-45分钟
2.情景导入(3-5分钟)
同学们,大家是否能举出生活中碰撞的实例。
回答:球的撞击、打桩、锻铁以及分子、原子或原子核的互撞等,甚至如人从车上跳下、子弹打入墙壁等现象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看作碰撞过程。说一说碰撞有什么特点?
(互动环节,可让在座的学生进行讨论)
今天我们要制作的是牛顿摆,让我们变身科学小侦探,开启今天的科
第二课 古代两河流域教案
昌宁中学课堂教学案(教师用)
教学环节预设
时间
教学内容学生活动教学方法
达标测评
【精讲点拨】
1、金字塔是法老动用全国奴隶大兴土木而建,目的是延续生前的权威。因此,金字塔也折射出古埃及的奴隶制阶级关系。
2、种姓制度是维护奴隶主统治阶级的利益,特别是婆罗门阶层的特权地位,是古代印度社会的主要特征。种姓制度的不平等激化了当时社会矛盾,也为之后宣扬众生平等的佛教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3、结合地图,新月沃地不能等同于历史上的两河流域,后者只是前者东面的一部分,其余部分在地中海沿岸的巴勒斯坦一带。
识读下面的历史文物回答问题:
①图A、B的名称各是什么?
②它们是哪一文明古国的名胜古迹?
③图A的用途是什么?图B上的浮雕人物是谁?
④图A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问题
⑤图B在世界文明史上占有怎样的地位?
板书设计:
1.自然环境
2.文明历程:
3.古巴比伦王国:君主专制制度
4.《汉谟拉比法典》:严格的社会等级古巴比伦在三千多年前的奴隶社会就做到了国家有法可依,实在是不简单。法典对维护奴隶阶级的利益和维护当时的统治秩序起了很大作用,这也是法典的先进之处,所以法典具有很高的历史研究价值,并成为研究古巴比伦奴隶社会的第一手材料,它不愧为世界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图
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课职业卫生培训教案
职业病危害事故处置与报告制度
1 目的和范围
为加强**热电厂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处置能力,及时有效地控制职业病危害事故, 减轻职业病危害事故造成的损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和《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特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热电厂各机关部室、基层单位。
2 内容
2.1 职业病危害事故分类
按一次职业病危害事故所造成的危害严重程度,职业病危害事故分为三类:
a)一般事故:发生急性职业病10人以下的;
b)重大事故:发生急性职业病10-49人或者死亡4人以下的,或者发生职业性炭疽4人以下的;
c)特大事故:发生急性职业病50人以上或者死亡5人以上,或者发生职业性炭疽5人以上的。
2.2 职业病危害事故报告程序
2.2.1 职业病危害事故最先发现者,除立即处理外,还应及时向单位领导报告,而后逐级上报。
2.2.2 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时,安全质量环保部应及时报告事故所在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上级有关部门。
2.2.3 职业病危害事故报告的内容应当包括事故发生的地点、时间、发病情况、死亡人数、可能发生原因、已采取措施和发展趋势等。
2.2.4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借口迟报、漏报、谎报或者瞒报职业病危害事故。
2.3 职业病危害事故处置程序
2.3.1 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时,事发单位应当根据情况立即采取以下紧急措施:
a)停止导致职业病危害事故的作业,控制事故现场,防止事态扩大,把事故危害降到最低限度;
b)疏通应急撤离通道,撤离作业人员,组织泄险;
c)保护事故现场,保留导致职业病危害事故的材料、设备和工具等;
d)对遭受或者可能遭受急性职业病危害的员工,及时组织救治,进行健康检查和医学观察;
e)配合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进行调查,按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要求如实提供事故发生情况、有关材料和样品;
f)落实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要求采取的其他措施。
2.3.2 一般职业病危害事故由厂安全质量环保部协助电力**安全质量环保部组织有关人员进行事故原因调查分析,并形成事故调查报告上报**公司安全质量环保部。
2.3.3 重大和特大职业病危害事故由**公司安全质量环保部组织有关单位人员进行事故原因调查分析,并形成事故调查报告上报中国**天然**公司质量安全环保部。
2.3.4 职业病危害事故查清之后要组织全厂员工进行事故案例学习,让全体员工从中吸取教训,引以为戒。
2.3.5 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单位,在职业病危害事故处理结束后,应将事故记录、事故调查报告等相关记录存入本单位职业病危害事故档案。
3 附则
本制度由安全质量环保部负责解释。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