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的税收文化

合集下载

论税收文化

论税收文化

论税收文化胡锦涛总书记指出:“谁占据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谁就能更好地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

文化是基,是血脉,是灵魂,是人们的精神家园。

是发展经济的强大动力,税收文化是影响个人,组织发展及其价值实现的重要因素。

因此,占据了税收文化的制高点,就把握了税收工作的主动权。

本文结合税收实践对税收文化建设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一、文化,税收文化的内涵及特征文化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总成绩,是人类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社会文明成就的总概括,是人类全部思想和行为的总记录。

中国现代税收文化是以国家税收为载体,在文化大系统中独具特色的一种行政管理文化,是人们在税收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群体意识,并在这种群体意识驱动下的创造过程以及由此所创造的一切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优秀的税收文化是推动税收事业发展和壮大的助推器。

因此,税收文化具有四大特征:——税收文化具有历史性。

税收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税收文化的出现需要一定的社会条件,其形成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时期的产物。

就人类历史而言,税收文化的出现以国家行政活动为前提,是社会私有制,阶级、国家等历史现象的伴随物。

税收文化随社会历史的发展而发展,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有与其相适应的税收文化。

——税收文化具有民族性。

主要表现特定税收文化的具体形式,以及特定税收文化在其形成、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具体途经和模式上。

税收文化通过民族性和民族形式的不断发展逐步积淀成税收文化传统。

——税收文化具有变动性。

税收文化处于不断发展和变化之中,旧的税收文化构成或因时代变迁而消失,或因条件变化而演变。

税收文化的变动或消失,实质上是社会实践及其历史条件变化和社会变化的体现。

——税收文化具有连续性。

税收文化的连续性有两重涵义。

一是指任何具体的税收文化,都是以往存在的税收文化的某种延续、继承和扬弃,具有时间和空间上的推移性,具有向其化类型税收文化渗透转移和演变的可能。

二是作为人类社会整体税收文化的连续性。

浅谈税务文化建设之我见

浅谈税务文化建设之我见

浅谈税务文化建设之我见税务文化建设是传承税务机关优良传统,实现税收工作与时俱进的要求。

税务文化建设是应对日益提高的税收工作要求的需要。

税务文化建设是新时期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要求。

税务文化建设是倡导先进文化,实现和谐税务的要求。

本文着力于分析文化建设,探讨如何创新税务文化建设,促进国税事业的健康发展作一粗浅探讨。

一、税务部门开展文化建设的必要性税务文化建设是传承税务机关优良传统,实现税收工作与时俱进的要求。

税务机关作为政府机关,其优点较为明显,行为规范、秩序良好,还具有国家权威性。

当然政府机关的特点决定其存在一定的缺点,如思想保守等,这些缺点会慢慢腐蚀组织的活力,影响其工作效率。

开展税务文化建设,可以传承税务机关20年来的优良传统,将其发扬光大,并通过引入科学理念,开拓创新,弥补政府机关存在的缺陷,保证税务机关的发展具有时代特性,切实履行好公共服务的职能。

税务文化建设是应对日益提高的税收工作要求的需要。

纵观近20年的变迁,税收工作的知识含量、智力因素越来越高,要做好税收工作必须在财税的基础上融合计算机网络、法律、外语的知识,如何更好地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将是税务机关的重点。

政府机关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化和纳税人维权意识的复苏要求税务机关能够持续优化服务手段,这些变化促使税务机关必须转变理念、增强学习力,营造时时学习、处处学习的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的学习型文化氛围,推动个人学习、团队学习和组织学习,提高履行“聚财为国、执法为民”职责的能力。

税务文化建设是新时期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要求。

自1994年国地税分设后,国税机关由于进人指标原因,新进人员数量较少,人员整体结构开始老化,一些问题逐渐显现出来,干部队伍年龄老化、思想观念僵化、工作积极性不高的矛盾日益突出。

必须营造积极开放、与时俱进的组织文化来解决当前干部队伍的老化带来的诸多问题,调动干部工作积极性,从而保证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实现干部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关于开展税收文化建设的思考

关于开展税收文化建设的思考

关于开展税收文化建设的思考税收文化是税收事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内在动力,对于推动税收现代化、优化税收治理、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深入思考如何开展税收文化建设,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税收文化的内涵和重要性税收文化是指在税收实践中形成的一系列价值观念、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制度体系、物质表现等的总和。

它涵盖了税收理念、税收精神、税收职业道德、税收法治文化、税收服务文化等多个方面。

税收文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首先,它能够为税收工作提供价值引领和精神动力。

积极向上的税收文化能够激发税务人员的工作热情和责任感,使他们更加自觉地为实现税收目标而努力。

其次,有助于提升税收治理效能。

良好的税收文化能够促进税收制度的有效执行,提高税收征管的效率和质量,减少税收风险和漏洞。

再者,有利于优化税收营商环境。

税收文化中的服务理念和规范,能够增强纳税人的满意度和遵从度,促进税收征纳关系的和谐。

最后,对于塑造税务部门的良好形象具有重要作用。

先进的税收文化能够展现税务部门的专业、公正、高效和服务意识,提升社会对税务部门的认可度和信任度。

二、当前税收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在认识到税收文化重要性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当前税收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是对税收文化的认识不够深入。

部分税务人员和社会公众对税收文化的内涵和作用理解不足,认为税收文化只是一些表面的宣传口号或形式主义的活动,没有真正将其与税收工作的实际相结合。

二是税收文化建设缺乏系统性和长期性规划。

一些地区和单位在开展税收文化建设时,缺乏整体的规划和设计,往往是零敲碎打,临时性、阶段性的活动较多,没有形成长效机制。

三是税收文化建设与税收业务工作结合不紧密。

存在文化建设与业务工作“两张皮”的现象,没有将税收文化渗透到税收征管、纳税服务、税务稽查等各个环节,难以发挥税收文化对税收工作的促进作用。

四是税收文化建设的参与度不高。

部分税务人员对税收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够,纳税人参与税收文化建设的渠道和方式有限,社会力量的参与度也有待提高。

浅谈税文化建设

浅谈税文化建设

第三、有着灿烂未来的进步文化

先进文化不应当受固有的文化 糟粕和外来消极因素的影响,它在 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地修正自己,不 断更新和完善自身,以宏大的气魄, 把人们引向光辉灿烂的未来。
(二)、如何理解税务文化
1、税务文化的定义 2、税务文化的结构 3、税务文化的作用

1、税概念
联合国科教文组织(UNESCO)关于文化
的定义: 文化是人类过去以及现在的一切创 造活动的集合。经过几千年,人类的创 造活动构成了精神价值、传统、喜好、 审美和生活方式,由此各个民族形成了 自己独特的文化特征。
关于文化的论述




文化不是知识修养,而是人们对知识的态度;不是利润,而是对利润的心 理;不是人际关系,而是人际关系所体现的处世为人的哲学;不是俱乐部, 而是参加俱乐部的动机;不是社交活动,而是社交方式;不是运动会的奖 牌,而是奖牌折射出来的荣誉观。 文化是实践活动的历史积淀和对象化;文化又构成实践活动的内在机理 和方式。 英国著名的历史学家汤因比就曾指出,任何一个文明社会都是由政治、 经济和文化三个剖面组成的,其中的核心和精髓就是文化。 法国作家罗曼· 罗兰认为:一个民族的政治生活只是它生命的浮面,为了探 索它内在的生命——它的各种行动的源泉——我们必须通过它的文学、 哲学和艺术而深入它的灵魂,因为这里反映了人民的种种思想热情和理想。
2、文化的产生
两句话:
命运决定文化 文化决定命运
命运决定文化
地理环境 民族心理 其他
语言文字
其他文化影响
经济条件
政治条件
3、文化的结构
精神形态(知识和观念):小文化

大文化 有形的物质 物质形态
无形的行为方式

浅谈税务文化建设

浅谈税务文化建设

浅谈税务文化建设党的十六大指出:“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全党同志要深刻认识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推动社会文化的发展繁荣。

”加强税务文化建设,不仅是丰富税务部门文化生活,提升税务干部思想境界的必要手段,同时也是改造税务部门管理模式,增强税务管理效能的有效途径。

一、税务文化的三个层面税务文化是随着历史的进程和时代的发展而衍生的,它既具有文化的共性,同时又具有鲜明的税务工作的特点。

它是一种行政管理文化,是一种较高层次的优秀的科学管理模式,是一种象征税务系统灵魂的价值导向,反映税务干部在具体征管实践中形成的精神气质,更是税务干部在共同的价值观主导下,精益求精、发自内心的工作态度和献身事业的生活态度。

同时,它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理念,与组织的具体运作息息相关。

它是广大税务干部在长期的税收实践中形成的,并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职业道德和职业理想的总和税务文化包括三个层面的内容,一是物质文化,主要表现为保障税收征管工作的物质条件和物质环境;二是制度或者行为文化,主要是指保证税务工作正常运行的规程体系和体现税务系统价值取向的行为准则;三是精神文化,主要是通过管理文化的熏陶,集中体现在税务干部身上的有形的文明表现。

税务文化内容丰富、辐射面广,其核心内容就是税务系统的价值理念,它主导和支配着税务文化的各个方面。

树立明确的税务价值理念,决定着税务群体对价值意义的追求。

它是贯穿税务文化各构成要素的主线。

二、加强税务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加强税务文化建设对于税务事业的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具体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加强税务文化建设,是适应新时期税务工作新任务的客观需要。

百万税务大军是国家公务员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党和政府的形象,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窗口,是实现先进文化的重要载体。

加强税务文化建设有助于提高税务干部的精神文明风貌,刚好的服务于纳税人。

浅谈我国税收文化的历史、现状和完善

浅谈我国税收文化的历史、现状和完善

浅谈我国税收文化的历史、现状和完善引言税收作为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税收文化是国家税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税收制度的运行和纳税人的意识形态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从历史、现状和完善三个方面,浅谈中国税收文化的发展过程,以及需要进一步完善的方向。

一、税收文化的历史我国税收文化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

自古以来,中国就有征税的传统。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已开始征收赋税。

在秦朝统一中国后,税收制度进一步发展,皇帝通过设立租庸调制度来征收赋税。

随着历史的演进,税收制度逐渐完善,明确了征税的对象、标准和方式。

然而,由于历史原因,中国的税收文化长期以来被视为重税文化,纳税人普遍对税收持有抵触心理。

尤其是在清朝晚期,重税加重了农民的负担,进一步加剧了纳税人抵触税收的情绪。

这种税收文化对税收制度的健康发展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二、税收文化的现状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我国税收制度经历了一系列的调整和改革。

如今的税收环境与过去相比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纳税人对税收的认知和态度也发生了积极的转变。

在过去,纳税人往往认为税收是国家的财政手段,缺乏对纳税责任的认知。

而现在越来越多的纳税人开始理解税收的意义,主动配合纳税义务的履行。

在我国税收文化的发展中,政府和税务机关的积极引导起到了重要作用。

税务部门通过加强宣传教育、优化服务、提高纳税人满意度等举措,较好地推动了税收文化的建设。

同时,税务机关还加大了对纳税人的监管力度,打击偷税漏税行为,增强了纳税人的遵纳税法的意识。

然而,现阶段我国税收文化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部分纳税人对税收制度和政策的理解仍然不够深入和全面。

其次,税收管理和征纳机制还需进一步完善,以提高税务机关的透明度和公正性。

第三,个别地区和行业存在偷税漏税现象,违法成本较低。

三、完善税收文化的方向要完善我国的税收文化,需要在多个方面下功夫。

首先,加强纳税人教育,提高纳税人的税收意识和法律意识。

浅谈我国税收文化的历史、现状和完善(一)

浅谈我国税收文化的历史、现状和完善(一)

浅谈我国税收文化的历史、现状和完善(一)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税收文化的概念,在评析我国税收文化传统的利弊的基础上,着重阐述了现阶段我国税收文化的现状,并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落后的税收文化因素提出了改进和完善的思路,意图最终形成适合我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税收文化。

关键词:税收文化;税收文化传统;税收文化建设一、税收文化的含义迄今为止,在财税著作中还很少发现税收文化的概念,它似乎是一个带有感情色彩的时尚新词,然而税收文化的历史同国家一样悠久,因为有国家就必须有税收收入,有税收收入就必然会形成税收文化。

然而,目前在我国对于税收文化的含义尚无一个统一的观点。

一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认为,税收文化是税收人员在长期税收实践中形成并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职业道德和职业理念的总和,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管理功能。

这种观点把税收文化看成是一种行政管理文化,认为税收文化的目的即是使广大税务人员形成一致认同的精神追求、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调动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提高税务人员的素质。

另一种观点认为,税收文化是指公民纳税意识的提高从而促使纳税人能自觉的依从税法。

这种观点认为,在我国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广大纳税人缺乏税收意识,税收文化的目的即在于使纳税人自愿依从税法,消除税收文盲现象。

还有人把税收文化理解为税收的历史轨迹,典章制度,言论著述,教育培训以及在文学艺术上的反映。

以上三种观点都强调应从我国税收征纳的实践去把握税收文化的概念。

但前两种观点把税收文化的概念分别局限于强调征税人的管理和纳税人的税收意识,而第三种观点又过于强调税收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忽视了税收文化的内在要素构成。

实际上,“税收文化”可以分解为“税收”和“文化”两部分。

文化,从社会存在的意义上说,就是历史演进过程的沉淀及其轨迹,量化为所谓传统文化,质化为所谓文化传统。

而税收作为一个历史范畴,它的历史轨迹映印着国家权力和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步履和足迹。

因此,由不同的历史土壤滋生和催长的税收实际上承载和积淀着极其深厚的文化传统,这些文化传统逐渐衍生为特定的税收精神,形成特定的社会心理和税收环境。

税务系统文化传承

税务系统文化传承

税务系统文化传承税务系统文化传承涉及到在税收领域中的价值观、信仰、工作方式、传统实践等的传承和发展。

税务系统文化的传承对于维护税收制度的公正、透明和高效运作至关重要。

以下是税务系统文化传承的一些关键方面:1.法治文化:•法治文化是税务系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承法治文化意味着遵循法律规定,维护税法的权威性和有效性。

税务从业人员应当具有对法治精神的尊重和遵守,确保税收活动在法定框架内进行。

2.诚信文化:•诚信是税收征管工作的基石。

税务从业人员应当注重诚信,对纳税人和纳税企业实行公平、公正、公开的征收原则。

培养诚信文化有助于建立信任关系,提高纳税人的遵从度。

3.服务文化:•税务系统的服务文化是指税务从业人员为纳税人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传承服务文化有助于建立良好的纳税人关系,通过提供咨询、指导和协助,增进纳税人对税收制度的理解和支持。

4.创新文化:•面对社会和经济的变革,税务系统需要不断创新以适应新的挑战。

传承创新文化有助于培养税务从业人员的创造力和适应性,推动税收征管方式的现代化。

5.团队协作文化:•税务系统通常是一个庞大的组织,要确保高效运作,需要建立团队协作文化。

这涉及到信息共享、协同工作、互相支持等方面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

6.专业发展文化:•税务从业人员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适应税收领域的变化。

传承专业发展文化有助于建立学习型组织,推动员工的持续发展和成长。

7.社会责任文化:•税务系统作为国家财政的主要来源之一,承担着社会责任。

传承社会责任文化意味着税务系统要关注社会公平、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问题,通过税收政策和征管工作,促进社会的良性发展。

税务系统文化的传承需要领导层的关注和引领,同时也需要在整个组织中形成一种共同的文化认同。

这有助于建立强大的组织文化,提高税收征管的效率和公信力。

浅论我国税收文化的历史、现状和完善

浅论我国税收文化的历史、现状和完善

浅论我国税收文化的历史、现状和完善前言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也是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税收文化作为税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税收征管与纳税人行为形成了深远影响。

本文将从历史、现状和完善三个方面,浅论我国税收文化的发展。

一、税收文化的历史综述中国税收文化源远流长,可以追溯至古代社会。

在中国古代社会,税收被视为国家政治权力的象征,税收与文化、社会伦理等密切相关。

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出现了以“赋役”形式的税收征收制度,为国家提供了财政收入。

古代封建社会时期,税收制度更加完备,如汉朝的“田赋”和宋朝的“均田制”等。

这些历史阶段的税收文化形成了中国独特的纳税人观念和纳税道德。

在现代的税收制度形成过程中,中国税收文化经历了多次变革和发展。

自20世纪50年代的社会主义改造开始,中国积极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设,税收制度也相应调整。

此后,中国实行了计划经济体制,税收文化重点体现在强调集体主义精神和国家利益至上的理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税收文化逐渐与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相适应,更加注重公平、公正和便利的原则。

二、税收文化的现状分析当前,中国税收文化在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均面临着挑战和机遇。

1. 宏观层面在宏观层面上,中国税收文化体现在法制建设和纳税人意识方面。

税收法律体系在不断完善和发展,明确了纳税人的权利义务,激励了纳税人对税收的合规行为。

同时,税收文化也在培养纳税人优良的纳税道德,使纳税人自觉遵守税法,履行纳税义务。

2. 微观层面在微观层面上,税收文化主要体现在纳税人行为和纳税服务方面。

个人、企业等各类纳税人在纳税过程中,应自觉遵守税收法律,如实申报纳税款项,提供准确的财务信息,积极参与税收征管工作。

税务部门应提供优质的纳税服务,加强对纳税人的宣传教育和培训,提高纳税人的税收意识和纳税自觉性。

三、完善中国税收文化的思考税收文化的完善需要政府、纳税人以及整个社会的共同努力。

1. 强化纳税人教育和宣传税务部门应加强对纳税人的宣传教育,提高纳税人的税收法律意识和纳税自觉性。

税收文化概论课件

税收文化概论课件

文化因素
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对税收文化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传统文化不同,会 导致税收文化的差异。例如,一些文化传统强调家庭和社区的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因此税收文化的特点可能更注重家庭和社区的利益。
现代文化
现代文化的发展也会对税收文化的形成产生影响。例如,现代信息技术的普及和 发展,使得税收征管更加便捷和高效,同时也提高了公民的纳税意识和参与度。
02
税收文化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 部分,是人们在长期税收实践中 积累形成的,具有历史性和传承 性。
税收文化的特点
历史性
税收文化是随着人类社 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着 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 ,具有历史继承性。
社会性
税收文化是社会文化的 一部分,与社会文化相 互影响、相互渗透,具
有广泛的社会性。
民族性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税收 文化具有不同的特点和 传统,反映了不同民族 的历史、宗教、习俗等
鼓励社会各界对税收执法进行 监督,建立健全举报奖励制度 ,对举报违法违规行为的公民 进行保护和奖励。
加强司法机关对税收执法的监 督,对涉嫌违法犯罪的税务人 员及时移送司法机关处理,维 护税法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THANKS
04
税收文化的影响因素
经济因素
经济发展水平
税收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受到一个国家 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和影响。 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税收文化的现代 化程度也越高,反之亦然。
经济体制
经济体制的差异也会对税收文化的形 成产生影响。例如,市场经济体制强 调竞争、效率和公平,而计划经济体 制则更注重计划和调控。
国际间税收合作日益加强 ,打击跨国避税和税收不 公。
03
税收文化的主要内容
税收思想

浅论增强税收文化建设

浅论增强税收文化建设

浅论增强税收文化建设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各类新情况的不断出现,许多新的管理理念、管理模式、管理方式应运而生。

在社会物质不断丰硕的同时,人们在文化领域也有了更高的需求。

调动、挖掘、丰硕与激发人的热情、激情、想象力与创造力,强烈呼唤着一种高品位的、优秀的行业文化出现。

丰厚的文化底蕴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单位可持续生存、发展和崛起的壮大的精神财富和精神支柱。

地税事业的发展必将通过税收文化来统一队伍的思想,形成一致的信念,并以先进的行业文化作为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来推动税下班作与改革不断进步。

因此,增强税收文化建设是税务系统深切贯彻落实“三个代表”的具体表现,也是税务系统开展精神文明建设上新台阶的实质表现。

“税收文化”是文化概念在税收这一特定领域的延伸,它的形成依托社会经济、文化背景,它是税务机关在长期的税收实践中形成的管理理念、群体意识和行为规范,它对税务机关完成其行政职能起到重要的影响。

在社会主义新时期如何建设先进的税收文化,为推动税收事业提供壮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相当重要。

一、税收文化的内涵税收文化,从广义上来讲,是指人们在税下班作实践进程中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

从狭义上来讲,是指在税收实践进程中慢慢形成的大体精神和凝聚力,和税务人员一路具有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

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方面。

物质文化主如果硬件建设,包括咱们的环境、建筑、设备等工作和文化生活设施。

制度文化主要包括咱们现有的和此后改良的各项管理机制和管理程序。

精神文化是一种精神和意识,从税务系统内部而言,包括价值观念、道德观念、文化素质、法制意识、创新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和人际关系准则等,这是税收文化的核心部份。

二、税收文化建设的方向任何一种文化建设都只是一种载体,其最终目标都应服务于某一特定组织去完成其社会职能,偏离了这一方向谈文化建设有失偏颇。

税务机关肩负着组织财政收入、调节经济、监督管理经济等重要职能,为了履行职责,不辱使命,国家税务总局提出了:“法治、公平、文明、效率”的治税方针,这八字方针,简练明了,内涵丰硕,寓意深远,它描述了税收征、纳环境的最优化境界,通过几年的税收实践,八字方针已成为各级税务机关孜孜不倦追求的目标体系,成为广大税务干部一致认同的指导方针。

漫谈我国税收文化传统

漫谈我国税收文化传统

资料范本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漫谈我国税收文化传统地点: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本资料适用于约定双方经过谈判,协商而共同承认,共同遵守的责任与义务,仅供参考,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不需要的部分可直接删除,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话说我国税收文化传统郑仲兵从表象上看现在各行各业的人都喜欢把“文化”二字挂在嘴上强调本行业的“文化含量”--俨然成为时尚从事税务工作的同志也不例外然而什么是文化它和历史是什么关系似乎很少有人认真去考虑它因此这种“时尚”不能不带着似是而非的夹生味也不能不产生出我们将来肯定会鄙之为“垃圾文化”的东西文化从社会存在的意义上说就是历史演进过程的积淀及其轨迹数千年历史演进的积淀及其轨迹量化为所谓传统文化质化为所谓文化传统特别是文化传统它渗透在人们思想观念、言论著述、行为习惯之中渗透在社会关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之中不论是正面或负面的积极或消极的进步或反动的;也不论人们对它是自觉或不自觉的总之它已沉淀凝结成一种人们的活动氛围和社会环境面对这种客观存在的强大的文化传统力量正确、科学地认识它积极地对待它就会成为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巨大的历史动力;反之就会成为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巨大阻力税收本来就属于历史范畴而且是在社会演进、历史变迁中举足轻重的历史范畴所以学习税收历史把握税收文化传统就更具有现实意义税收伴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又随着国家的发展而发展它的历史和国家一样悠远税收以国家为主体通过超经济手段、无偿的方式参与社会产品和财富的分配是国家的一项主要职能税收收入是国家财政的主要来源是国家赖以存在的物质保障税收又是一个多元的历史范畴作为国家的职能决定于也影响着国家政治因而融入了政治的范畴;作为特殊的社会分配方式和关系制约着宏观与微观经济的发展因而融入了经济的范畴;而税收的历史轨迹、历史记载、典章制度、政策法令、言论著述、文书表格、行为规范、教育培训、信息媒体、以及文学艺术上的反映等等又融入了文化的范畴税收是伴随着政治和经济的发展不断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历史范畴古代传统的税收虽然也有一定的社会职能但归根结底是为国家服务的当国家的政治体制从专制集权政体向民主政体转化时当经济体制从自然经济体制、“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化时税收体制也会亦步亦趋地跟着转化它的职能也会从主要为国家服务转为主要为社会、为人民、为纳税者服务并以公开化、法制化、规范化严格的监督机制为其主要特征从而浮现出现代税收体制与古代税收体制的分水岭作为历史范畴的税收具有如此耐人寻味的特质、特性和特别功能因此我们对于税收文化传统更不能等闲视之什么是中国税收文化传统如何看待中国税收文化传统第一中国税收文化传统历史悠久传说黄帝时代中国就有了税收(《路史》)时距现今有五千多年;正史记载夏朝在出现完整意义上的国家政权的同时也形成了税收体制所谓“自虞、夏时贡赋备矣”(《史记·夏本纪》)至今也有四千多年历史当时的“贡”指各地的上贡;“赋”指田赋不过夏朝都统称“贡”到了西周便有“九贡”和“九赋”之分“九贡”是把上贡的物产根据用途分为九类并确定它们的用场“九赋”前六种均为田税后三种就包括了关税、市税、各种资源开发税、物产税以及种种杂税从夏商周开始中国的税收经过几十个朝代的更迭开拓;经过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包括分封制和中央集权制)、半封建半殖民社会几个社会形态的变幻调整;经过历代思想家、政治家在学理和实践上的导引革新;又经过历代农民起义、民族战争和少数民族入主的冲击地方割据和军阀混战的破坏;经过外国资本主义入侵、门户开放后的变动;解放后所有制改造及苏联模式、“计划经济”的影响;直至改革开放后的巨大发展……历史的长河川流不息、蜿蜒曲折陶冶积淀成我国税收文化传统所以中国税收文化传统有着世界最悠久的历史而且体制完备内容丰富文字记载几千年源远流长从未间断为世界所仅见它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税收文化的一大宝藏第二在中国税收文化传统中“轻徭薄赋”、“富民强国”这一具有民本主义、人道主义的传统深入人心而且两千多年前就己明确先秦诸子中如孔子的“惠民”“敛从其薄”;孟子的“仁政”“省刑罚、薄赋敛”;老子的“轻摇薄赋”“与民休息”……他们的税收思想和原则对后代有巨大深远的影响在先秦诸子中大概只有少数的法家代表人物唱了反调如商鞅主张国富民贫;韩非主张重税反对足民但不是主流虽然历史上的一些统治集团的政策总是和“轻徭薄赋”“富民强国”思想原则相悖而且现代学者也有人简单地斥之为“小农意识”但它毕竟反映了广大民众——纳税者的愿望和要求窃以为这应该算是中国传统税收文化中的一个优良传统第三是税收有利于生产发展的思想原则历代许多思想家、政治家都认为只有发展生产国家税收才能多起来如春秋初年辅佐齐桓公取得霸业的管仲就提出“善为政者田畴垦而国邑实”孟子也认为合理的税收能够促进生产不仅可以富民也有利于保证国家财政收入他说“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食之以时用之以礼财不可胜用也”西汉执掌中央财政达三十年的桑弘羊清醒地提出为扩大国家税收范围不仅要重视农业更要促进农工商互动协调发展他说“工不出则农用乏商不出则宝货绝农用乏则谷不殖宝货绝则财用匮”主张“开本末之途通有无之用”“农工商师各得所欲”北宋王安石更明确主张税收的基础应是发展生产“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这种税收原则越到后代越被明确第四强调税收的社会协调、社会保障的职能就是说税收作为国家财政收入除了用于皇室用于养活官吏和官府的开销还要用于社会事业备荒、赈灾、修桥、修路等等如韩非提出“征赋钱粟以实仓库且以救饥馑备军旅也”西汉的贾谊提出“夫积贮者天下之大命也”;桑弘羊主张通过盐铁官营、均输、平准可以“佐百姓之急足军旅之费”可以“平万物而便百姓”在历朝历代税收机制、设施和规定上也对这种财政的分配做出一定保障如设“常平仓”收“义仓税”、“蠲免”的规定等等第五主张税收“取民有制”或“有常”要求税收规范化、制度化孔子最早提出税收要“度于礼”;其后墨子提出“以其常正收其租税民则不变”;孟子提出“取于民有制”西汉初年朝廷把“量吏禄度官用以赋于民”(《汉书·食货志》)作为税收原则到了西晋傅玄更明确提出“赋役有常”的主张他强调“上不兴非常之赋下不进非常之贡上下同也以奉常数民虽输力致财而莫怨其上者所以务公而制常也”到了唐朝有“量入为出”和“量出制入”之争也都是为了体现“有常”——即规范化、制度化当然中国税收文化中还有其他值得肯定的传统如根据社会要求对税收问题和原则开展公开争论的传统;根据政治、经济变化开展变法改新的传统等等但是中国毕竟有两千多年的封建主义统治历史近百年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近三十年的苏联模式、计划经济运行的历史这些历史的积淀交揉融汇在一起互为作用使问题变得更加复杂成为改革开放、建立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的沉重包袱一、税收的属性本是国家的职能而且以强制性、无偿性为其基本特征所以新中国成立前的税收史毕竟是一部压榨老百姓——纳税者的血泪斑斑的历史中国古代虽不乏明君贤相有为的政治家、思想家他们的财税主张和措施客观上或顺应了历史的发展也反映了人民大众一定的要求和愿望但归根结底是为了“取之于民”为了国家的利益为了解决国家的财政问题所以在解放前收税者和纳税者的利益关系从根本上说是不可能一致的二、从春秋战国以来政治家的主流思想一直强调农业为本、重农抑商并在税收思想中占主导地位管仲声称“欲杀商贾之民以益四郊之民”;商鞅变法提出不经批准从事“未利”者罚作奴隶;汉朝初年规定贫民和商人不得为官至于税收上如唐朝的“借商”、五代的“免行钱”、宋代的“过税”、“住税”都是挖空心思对商人的压制和剥夺从战国的商鞅变法到宋朝的王安石变法从明朝的“一条鞭”到清朝的“摊丁入亩”所有这些改革都贯穿着这样的主导思想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虽然也有合乎时宜的改革内容但总体方针是农本主义、重农抑商从经济上压抑了商品经济的自然发展从政治上强化了封建统治的专制化和集权化无疑包含着严重的反动性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停滞的现象不能不说与历朝历代奉行“重农抑商”的农本主义有关中国文化传统包括税收文化传统中的农本主义、重农抑商的观念影响在改革开放进程中成为一大历史包袱人们自有深切感受三、“苏联模式”、“计划经济”的历史遗产是中国税收文化传统中最沉重的包袱我们习惯地把它称作“左”的势力和“左”的影响它最突出的特点是使税收作为国家的一项职能异化为国家主义的机制从而与社会、与社会经济生活产生了隔阂;它的保守、封闭、僵化的特性阻碍了税收体制的改革开放影响税收体制对市场经济体制的适应影响税收体制的公开化、规范化、法制化进程影响税收的财政、监督调节社会经济多元功能的发挥只重收税而不重为纳税者服务;纳税者缺乏纳税意识缺乏权利和义务统一的观念由此可见税收文化传统在其合理内核的外壳上无处不深深地镌刻着封建宗法思想的烙印如何“扬其精华、弃其糟粕”是一个不可轻视的问题税收文化传统既是历史的积淀和轨迹又是未来的起跑线和瞭望台今天的税收体制改革税收法律的完善吸纳人类税收文明优秀成果都离不开这个基础从事税务工作的青年朋友立身于税务平台的最前沿对新信息、新观念、新趋势感悟最为敏感最富革新意愿如果再掌握了历史知识了解税收文化传统知今且知古那就会如虎添翼就能正确判断和处理在税务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在现代化建设大业中大显身手来源:中国税务2000.08。

中国的税收文化

中国的税收文化

浅谈中国的税收文化————————————————————————————————作者:————————————————————————————————日期:2浅谈中国古代税收思想与当今税收文化建设【内容摘要】:我国税收文化的系统研究可以说是刚刚起步。

税务部门在实践“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的活动中,要善于抓住机遇弘扬税收科学文化,明确中国现代税收文化的内容、意义和作用,形成衡量中国现代税收文化科学性的标准和共识。

中国古代的经济思想对中国近现代税收制度和税收文化的影响与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它对中国走向近代社会曾有过消极作用,但其精华也会对中国当代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税收制度文化建设产生积极作用由于古代中国具有繁荣的商品货币交易,因此中国古代经济思想既有适应自然经济的一面,也有适应货币经济的一面,它对中国税收制度,文化建设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具有规范税收管理的作用,二,具有国家对税收进行宏观调控的启发借鉴作用,三,具有对税收经营管理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中国古代经济思想中国古代税收思想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税收制度建设税收文化国家税收,是指一个国家凭借其政治权力,按照法律预定的标准,强制无偿地向其管辖范围内的各类纳税人,征收实物或货币而形成的特定分配关系。

税收的作用是税收职能在一定经济条件下的外在表现。

在不同的历史阶段,税收职能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在现阶段,税收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税收是国家组织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和工具税收在保证和实现财政收入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由于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因而能保证收入的稳定;同时,税收的征收十分广泛,能从多方筹集财政收入。

2.税收是国家调控经济的重要杠杆之一国家通过税种的设置以及在税目、税率、加成征收或减免税等方面的规定,可以调节社会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促进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

三,税收是国家实现经济监督的重要手段。

随着改革开放的继续深入,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和思想,不仅对中国传统文化社会造成冲击,更直接对税务部门建设和税务工作者个人思想产生激烈影响,面对挑战,优秀税务文化对于税务部门克服困难、应对挑战、加快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浅谈纳税服务文化

浅谈纳税服务文化

浅谈纳税服务文化中国是一个历史古国,也是一个文化大国,在5000余年的岁月长河中,形成了众多宝贵的文化遗产,“仁”、“礼”等文化理念均深刻影响着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正是意识到文化那无形而又巨大的力量,xx市地方税务局构建了以“和美”文化为代表的xx地税文化价值理念体系,于潜移默化中提升地税工作水平,使地税工作迈上新台阶。

而今,恰逢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全面展开,纳税服务也早已上升为地税核心业务,如此形势下,若要进一步提升服务质效,让纳税人满意,让党委政府满意,纳税服务文化势必不可或缺。

本文结合地税机关在纳税服务方面所做的努力,剖析纳税服务中存在问题,联系工作实际,就何开展税务文化建设提出粗浅的看法和建议。

一、纳税服务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作为执法单位,地税部门管理着数以万计的纳税人,存在如下现象:一是办税程序过于复杂,资料重复报送,纳税人往往不得要点,疲于奔波于办理各项业务,补齐众多资料,甚至遇到工作拖拉故意刁难的现象;二是对新政策和优惠政策贯彻不到位。

不积极主动的向纳税人宣传最新政策,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纳税人不咨询绝不主动解答,纳税人不来申请办理优惠事项绝不主动告知。

三是纳税服务停留表面,虽然出台一系列制度办法,但往往基层执行不力,效果不佳。

四是个别地区存在随意处罚、以罚代管、态度蛮横,存在野蛮执法现象。

部分税务干部不遵守工作时间、执法随意度较大。

税务机关或多或少存在此类现象,也暴露出我们在纳税服务乃至纳税服务文化建设方面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一是思想认识有欠缺。

纳税服务虽已贵为核心业务,但与征收管理相比地位还不牢固,认识上还不到位。

纳税服务文化建设更是浅表化,使一些干部对纳税服务的精髓认识不清。

而且长期以来,在税务管理工作中,税务机关处于主导地位,纳税人则属于服从和被支配地位,这就导致管理大于服务的思维定式,致使优化纳税服务无法深入,纳税服务文化建设无法得到大多数干部的认同。

税收文化及其对税收的影响有哪些

税收文化及其对税收的影响有哪些

【tips】本税法知识是由梁志飞老师精心收编整理!
税收文化及其对税收的影响有哪些
税收作为调节经济的重要手段参与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它与政治、经济、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

税收要实现其职能,不仅要有完善的税收法律制度,而且要有良好的税收环境。

税收文化是税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营造良好的税收环境,必须努力构建和倡导公正、文明、适合时代的税收文化。

下面就税收文化及其对税收的影响作粗浅的分析。

一、税收文化索源
税收文化随着税收的产生而产生,随着税收的发展而发展。

早在夏、商、周时期就有了赋税,据《孟子·滕文公上》中言“夏后代五十而贡,殷人七助,周人百亩而彻,其皆什一世”。

作为赋税活动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的赋税思想便应运而生,这种赋税思想是当时税收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当时最重要的税收文化表现形式。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从春秋时期赋税实行“初税亩”起,赋税思想不断得到发展,税收文化的内容也得到了丰富和扩充。

治税思想、纳税心理、纳税意识逐渐表露,并融入税收文化当中。

在治税思想方面,孔子提出“敛从其薄”,反对聚敛并强调对租税税源的培养,不能竭泽而渔。

墨子的观点与儒家思想有所不同,他只反对厚敛,不反对正常的租税和关市之征等等。

在纳税心理和纳税意识方面,由于奴隶社会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兵,莫非王臣”的思想和封建国家强权压制,导致征收赋税的随意性加大,人们纳税意识低下,对赋税产生逆反心理,甚至产生暴力对抗。

显然,那时的税收文化是零星的、不系。

税收管理(第四版)课件:税收文化

税收管理(第四版)课件:税收文化
(一)税务组织哲学 (二)纳税人的纳税观念和意识 (三)税务人员的价值观念 (四)道德规范
(一)税务组织哲学
组织哲学是组织理论化和系统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是一个组织内部成员所共有的对客观事物或管理对象 的一般看法,是一个组织的灵魂和中枢。
税务组织哲学反映的是税务机关内部的世界观和方法 论,是关系到税务组织的总体规划和总体信念的大问 题。如“依法行政、科学管理、文明服务”、“忠于 国家、忠于社会、忠于职守”等。
第二节 我国税收文化的主要内容
本节内容包括: 一、征税文化 二、纳税文化
一、征税文化
(一)依法征税理念
在税收管理中,不仅要强调赋予征收机关必要的行政执法权, 而且要重视规范征收机关的执法行为,要求征税机关和人员 要依法征税。
(二)为纳税人服务理念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税务机关是提供公共服务的一个特殊的 政府部门。因此,税务机关为纳税人服务是其不可推卸的责 任,也是现代征税文化的重要内容。
(二)纳税人的纳税观念和意识
纳税人对税收的看法如何,能否自觉纳税,是隐性税 收文化的重要内容。
税收文化的建设必须清除过去的落后文化,塑造现代 的先进文化,也就是树立正确的纳税观念和纳税意识。
(三)税务人员的价值观念
税收文化中的价值观念主要是指税务人员对税收管理 活动的客观事物的评价标准,是对客观事物和人的价 值大小的总的看法。
(二)纳税信誉等级
纳税信誉等级是对纳税人的纳税信誉进行的考评级别。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纳税人的信誉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包
括与合作伙伴的商业信誉,也包括纳税信誉。而这两种信誉 是互相影响的。 诚信纳税是社会诚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税收文化的 体现。
(三)工作环境
工作环境是税务办公的场所以及与其他部门的联系沟通等, 包括办公室、活动室、办税大厅、信息共享等方面。

传统中国的税收文化对当今中国的税收文化影响

传统中国的税收文化对当今中国的税收文化影响

传统中国的税收文化对当今中国的税收文化影响201400620034 许尊 14保险一、税收文化的概念分析税收文化是一个众说纷纭的概念,本文采用德国汉堡大学比格.纳瑞提出的:一国特定的税收文化是与国家税收制度和税收执法活动联系在一起的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总和,它(税收文化)历史性地扎根于该国文化,因为相互影响而产生依赖与联系。

在这一概念中,正式制度是指有明文规定和强制约束力的税收法律制度和税收征收管理制度,属于税收文化中的显性文化;非正式制度是指税收行为和税收心态,前者指一个社会中的人尤其是涉税人在税收实践中约定俗成的习惯性定势行为,后者指一个社会中的人在长期税收实践活动中蕴化出来的税收观念、心理乃至意识形态,属于税收文化中的隐性文化。

税收文化产生于对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引起的一系列活动所沉淀下来的正式与非正式制度,它离不开社会经济发展性质的束缚;此外,税收文化作为文化的一种,其自身尤其是其隐性的一面具有传承性。

以上两点决定了一个社会的税收文化不仅取决于当前社会的经济性质,也会受到其传统经济形态的束缚。

二、传统中国税收文化概述正式制度层面上的传统中国税收:从法律制度层面来看,我国古代税收看似由国家颁布法律进行征收,但所谓法律却时常变动,甚至违背本意,税收还是按照统治阶级的享受特权与维护统治需要随意进行征敛,例如唐代的两税法改革将租庸调及各项杂税都已并入户税和地税,按说以后就不应该再征劳役或庸(以钱代役),然而在安史之乱后国力衰退财政困难时又以征劳役的名义增添了许多苛捐杂税;从税收征管层面来看,可以说很多好的构想如明代初期的“黄册鱼鳞图”都因为这些管理税收的工具本身受生产力限制难以做到持续精准地编制和使用而废弛,以至于后代出现了“摊丁入亩”等管理简单但并不符合税收公平原则的税收制度,可以说税收征管受生产力的影响没有给后人留下太多借鉴。

非正式制度层面上,封建王权社会“率土之滨,莫非王土”的思想使得收税人及用税人(统治阶级)并不爱惜民力且取之于民用之于己,而纳税人(百姓)在习惯被压迫的同时也有着作弊的传统,没有伸张纳税人权利的意识。

税文化-2-现状

税文化-2-现状
28
(3)用税人文化
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通过的《财政透明度 良好做法——原则宣言》的规定,政府应向公众公 开政府的结构和职能、政府内部的责任以及政府 与经济中其他部门的关系;在明确规定的时间公布 全面财政信息;公开预算的编制、执行和报告以及 提供关于预算程序信息的种类;对真实性均独立保 证,涉及数据的质量以及对财政信息进行独立检查 的需要 。
38
2.征纳关系
--服务与强制的差别 在美国,政府的每一分钱都是来自税收,一般 人三成的收入要变成国家税收,因此,美国人对所 有政府人员,上至总统下至办事员,从不犯怯的。 征纳关系表现为税务机关为纳税人服务,“为纳税 人服务”作为一项专门工作是税收征管“金字塔”
的最底部。
39
在中国,有人曾以“皇粮国税自古有之”作为 中国百姓有纳税意识传统的佐证,而事实上那 只是中国臣民有纳税意识的佐证。现代税收依 然是“皇粮国税”。征纳双方主体地本末位倒 置、使得征税机关高高在上,将纳税人置于从 属和被动地位。征纳关系自然呈现强制性,甚 至带有一定程度的对抗性倾向。
在中国传统税收文化中,广阔民众对税收的逆 反心态,在很大程度上与征税人的言行相关。
在皇权至上的年代,税吏们具有浓厚的长官意 识,因而在征调过程中,以野蛮的方式对百姓进行 横征暴敛,以致税收也演变为国家对个人进行巧取 豪夺的代名词,广阔百姓由“惧吏〞到“恨吏〞 与“憎吏〞。
13
受这种传统税收文化的影响,加上百姓对税务 工作的不理解、征税工作中,如果方法简单,态度不 当,或认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就会使征 纳关系紧张。 这种不合时宜的征税人文化源于中国 传统税收文化。
34
相应的,中国儒家推崇忠孝安邦,礼义治国, 注重现实生命的人文精神。中西方之间形成鲜 明对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中国古代税收思想与当今税收文化建设【内容摘要】:我国税收文化的系统研究可以说是刚刚起步。

税务部门在实践“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的活动中,要善于抓住机遇弘扬税收科学文化,明确中国现代税收文化的内容、意义和作用,形成衡量中国现代税收文化科学性的标准和共识。

中国古代的经济思想对中国近现代税收制度和税收文化的影响与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它对中国走向近代社会曾有过消极作用,但其精华也会对中国当代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税收制度文化建设产生积极作用由于古代中国具有繁荣的商品货币交易,因此中国古代经济思想既有适应自然经济的一面,也有适应货币经济的一面,它对中国税收制度,文化建设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具有规范税收管理的作用,二,具有国家对税收进行宏观调控的启发借鉴作用,三,具有对税收经营管理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中国古代经济思想中国古代税收思想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税收制度建设税收文化国家税收,是指一个国家凭借其政治权力,按照法律预定的标准,强制无偿地向其管辖范围内的各类纳税人,征收实物或货币而形成的特定分配关系。

税收的作用是税收职能在一定经济条件下的外在表现。

在不同的历史阶段,税收职能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在现阶段,税收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税收是国家组织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和工具税收在保证和实现财政收入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由于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因而能保证收入的稳定;同时,税收的征收十分广泛,能从多方筹集财政收入。

2.税收是国家调控经济的重要杠杆之一国家通过税种的设置以及在税目、税率、加成征收或减免税等方面的规定,可以调节社会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促进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

三,税收是国家实现经济监督的重要手段。

随着改革开放的继续深入,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和思想,不仅对中国传统文化社会造成冲击,更直接对税务部门建设和税务工作者个人思想产生激烈影响,面对挑战,优秀税务文化对于税务部门克服困难、应对挑战、加快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国税文化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税机关进步与发展的标志,是推动国税事业发展的原动力,在当前社会经济和税收事业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大力加强国税文化建设,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一,中国古代税收的产生与发展税收是一个古老的经济范畴,从人类发展的历史来看税收是一个与国家发展有本质联系的分配范畴,它是随着国家的形成而产生的,早在夏代我国就已经产生了国家凭借其政治力量进行强制课征的形式—贡,一般认为,贡是夏代王室对其所属部落或平民根据若干年土地收获的平均数按一定比例征收的农产物。

到商代,贡逐渐演变为助法。

到周代,助法又演变为彻法。

夏、商、周三代的贡、助、彻,都是对土地收获原始的强制课征形式,在当时的土地所有制下,地租和赋税的某些特征,从税收起源的角度看,它们是税收的原始形式,是税收发展的雏形阶段。

春秋时期,鲁国适应土地私有制发展实行的“初税亩”,标志着我国税收从雏形阶段进入了成熟时期。

“初税亩”首次从法律上承认了土地私有制,是历史上一项重要的经济改革措施,同时也是税收起源的一个里程碑。

除上述农业赋税外,早在商代,我国已经出现了商业手工业的赋税。

商业和手工业在商代已经有所发展,但当时还没有征收赋税,即所谓“市廛而不税,并讥而不征。

”到了周代,为适应商业、手工业的发展,开始对经过关卡或上市交易的物品征收“关市之赋”,对伐木、采矿、狩猎、捕鱼、煮盐等征收“山泽之赋”。

这是我国最早的工商税收。

秦统一六国后,在原有赋税制度的基础上,对赋税制度进行了改进。

田租、赋税是秦国家的重要财产来源。

随着社会经济的逐步发展,封建国家实行了中央集权制度和常备军制度。

君权扩张和政费膨胀,使得国君不得不实行专制课征,税收的专制色彩日益增强。

赋役和力役是封建国家主要的财政来源,历代统治者都十分重视赋役立法,隋及唐前期的赋税制度均是以均田制为基础的租庸调制。

宋代仍沿袭唐两税法,但将两税分为田赋,同时宋盐税是国家主要财政收入,此外还对出海贸易的商舶及海外诸国来华贸易的商舶征税。

到元代,开始对酒醋等也实行专卖并课税。

另外还实行市舶课税法和商税法。

明和历代一样,仍是以农业为主的经济,农业税、田赋是国家最大的财政进项,明初年,为保证政府的财政收入,对全国大部分地区的户籍、土地状况进行了清查,编造了记载户籍的"黄册"和记载土地状况的"鱼鳞图册",作为征收赋税的依据。

国家仅次于赋役的税收,就是盐税。

明代对内对外贸易有了很大的发展,商业十分发达。

明政府为了增加国库的收入,对投入流通的产品都依法征收赋税,国家由开始的法无明文规定任意征税到重视以法征税。

清初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加,土地买卖的放开,将人口与土地绑缚在一起已经显得没有意义了。

终于在康熙末年命令废止人丁税,实行地丁合一的制度。

并且设立法案,表明这项关系国计民生的决策更加有了法律保证。

到民国时期为止,随着商品经济的冲击,以及近代民族工商业的形成和发展,税收制度逐渐发生了明显的改变。

先是对城市工商业课征的间接税超过历史上的田赋,逐渐上升为主要的税收。

比较重要的是,这一时期从外国引起了近代直接税。

近代直接税于18世纪末的英国首先创立,19世纪在资本主义各国普遍推行。

在我国,则从20世纪30和40年代才开始实行,当时国民党政府财政部曾经为此专设了直接税署,起先是于1936年10月首次开征所得税,总结,中国赋税历史源远流长,夏代开始,就出现了贡。

进入战国,以鲁国“初税亩”为标志,开始征收实物田税。

租税制一直延续到秦、汉、两晋。

北魏实行均田制,至唐发展成为租庸调制。

安史之乱之后,唐开始实行以土地、财产为征税标准、分夏秋两季征收的“两税法”。

“两税法”一直沿用到明代。

明朝中期,张居正提出了将田赋、徭役和杂税合并的“一条鞭法”。

清朝建立以后,在田赋征收上仍沿用“一条鞭法”,清朝中期实行“摊丁入地”,简化征收手续,完成了赋和役的合一。

到近现代后逐渐引入西方的近代直接税,税收制度建设逐渐走向规范化,制度化。

二,中国古代税收思想在国家财政收入的来源问题上,中国古代的理财思想大多主张以赋税收入为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北宋的李觏提出了“国之所宝,租税也”。

而有的则主张将财政收入来源的重点放在非税的经济收入上,比如《管子》一书反对强求的征籍,主张扩大经济收入以代替租税收入。

至于如何扩大经济收入,《管子》一书提出了出乎一般人想象的卓越见解,主张用货币、价格、贸易等政策增加非税的经济收入。

在税收方面,中国古代的理财思想大多主张“轻税”,比如孔子和孟子提出的“轻徭薄赋”,隋文帝时期苏威提出的“轻赋役”,朱元璋轻徭薄赋以“阜民之财、息民之力”,丘浚提出的“上之取于下,固不可太过,亦不可不及”的思想等等。

此外,按照历史的发展脉络来看,先秦时期的税收思想主要受春秋战国时期各思想家的影响,例如,以孔子、孟子、荀况为代表的先秦儒家主张薄赋敛,反对重税课。

先秦法家提倡通过法治以巩固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权。

反映在税收方面,不赞成无区别地轻税,主张运用税收的轻课与重课,推行其重农抑商的政策。

秦朝至清朝时期,随着封建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中央集权统治的不断加强,税收成为维护封建统治加强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在明清后期体现尤为明显,税收思想的专制色彩日益增强。

明代开始到清代鸦片战争前夕,中国封建经济逐步走向崩溃,孕育着资本主义的萌芽。

在财政税收思想领域也发生了重要的变化。

当政者经常以重商原则作为处理国家财政税收事务的指针,当时国家的税收主要来源也有土地税负开始逐渐向商业税负转变。

综合看来税收的属性本是国家的职能,而且以强制性、无偿性为其基本特征,中国古代的财税主张和措施客观上或顺应了历史的发展,也反映了人民大众一定的要求和愿望,但归根结底是为了“取之于民”,为了国家的利益,为了解决国家的财政问题。

所以说收税者和纳税者的利益关系,从根本上说是不可能一致的。

古代税制,尤其是重农抑商这一封建统治政府奉行的行政政策和税收原则,从经济上压抑了商品经济的自然发展,从政治上强化了封建统治的专制化和集权化,也是我国近现代时期走向没落的重要原因。

三,市场经济的发展与税制改革建国以来,我国的税制体系基本上建立了双主体税复合税制的模式,即以流转税和所得税为主体税,辅之以其他税种的税制体系。

特别是以1994年税制改革为分水岭,我国税制进入了全面改革和深化的阶段,建立了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税制。

1978年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同时伴随着税制改革,1978年以前的这一阶段的税制发展,基本上是合并、简化的趋势。

主要因为:一是与单纯的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二是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公有制经济处于主导地位的条件下,对税收的经济杠杆等调节分配作用认识还不够。

尽管如此,我国这一阶段的税制还是发挥了其应有的作用。

1979年以后,随着农村经济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出现和逐步推广,对农业税制进行了适应性的改革和完善。

1980年9月,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所得税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1981年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企业所得税法》,同时明确规定涉外企业继续沿用修订后的工商统一税,并要缴纳车船使用牌照税和城市房地产税。

至此,我国的涉外税制初步建立起来。

1980年9月,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所得税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1981年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企业所得税法》,同时明确规定涉外企业继续沿用修订后的工商统一税,并要缴纳车船使用牌照税和城市房地产税。

至此,我国的涉外税制初步建立起来。

1984年国家实行第二步利改税,即对工商税制进行全面改革。

两步利改税完成后,一方面基本理顺了国家与企业的利润分配关系,用法律的形式将国家与企业的分配关系固定下来,扩大了企业自主权,增强了企业活力,也使国家财政有了稳定增长。

另一方面初步确立了以流转税和所得税为主体的税收体系。

1994年税制改革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范围最广泛、内容最深刻的一次税制改革,改革的方案是在中国改革开放以后税制改革的基础上,经过多年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积极借鉴外国税制建设的成功经验,结合中国的国情制定的,推行以后从总体上看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经过这次税制改革和后来的逐步完善,到20世纪末,中国初步建立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的税收制度,对于保证财政收入,加强宏观调控,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这些改革,中国的税制进一步简化、规范,税负更加公平,宏观调控作用增强,在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基础上实现了税收的连年大幅度增长。

四,对古代税收思想的批判与继承五,完善我国的税收文化就必须要明确税收文化的内涵,税收文化的建设并不只是税务机关单方面的职责,也不仅仅是提高纳税人的税收意识和社会上的纳税氛围,而是一个从完善财税体系、健全税收法规、加强税收监管到提高征税人素质和纳税人意识的各要素互相联系的系统工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