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脂血症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观察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
方法56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8例。
对照组患者采用西药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
结果治疗后,治疗组血脂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9.3%(P<0.05)。
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脂血症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高脂血症;临床疗效血脂是血浆中的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类脂如磷脂等的总称。
血脂异常一般是指血浆中TC和(或)TG升高,称为高脂血症。
血脂异常属于代谢性疾病,其对健康的损害主要为脂质在血管内皮沉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引起心脑血管疾病。
对血脂异常的防治必须及早给予重视[1]。
本文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6月~2016年2月收治的56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8例。
治疗组男18例,女10例,年龄35~69岁,平均年龄44.7岁;对照组男16例,女12例,年龄37~70岁,平均年龄45.5岁。
两组患者均存在TC和(或)TG升高的血清学检验依据,并排除因饮食、药物影响和糖尿病、肾病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肝脏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继发因素。
参照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制订联合委员会关于我国人群的血脂水平分层标准[1]作为高脂血症的诊断标准。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两组患者均给予合理饮食和改善生活方式,戒烟减酒,加强锻炼,减轻体重;合理启动药物治疗方案,并监测不良反应情况。
对照组给予辛伐他汀片20 mg,1次/晚。
治疗组给予辛伐他汀片10 mg,1次/晚,再根据临床辨证予以治疗:①实证。
a.痰浊中阻证用导痰汤加减,以化痰降浊;痰热互结者,加茵陈、大黄、黄芩、栀子以泻热通腑;如有气短、乏力,加黄芪、太子参健脾益气。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脂血症的效果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脂血症的效果观察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效果及体会。
方法选取我院进两年收治人高脂血症患者6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31例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方法,即口服阿托伐他汀,观察组35例则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结合中医方剂调脂汤,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指检测指标及临床效果。
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的血脂检测指标显著高于治疗前,且优于对照组;两组临床效果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脂血症临床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标签:中西医结合;阿托代他汀;调脂汤;高脂血症高脂血症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由于其大多数未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症状,故多数患者通过血常规检查才会发现疾病。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不良的生活习惯导致高脂血症的发病率逐年升高[1]。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近两年收治的高脂血症患者66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7例,女29例,年龄37~81岁,平均年龄55.6岁;其中17例患者合并高血压,16例合并冠心病,并有5例留有中风后遗症。
所有患者均与高脂血症相关诊断标准相符:血脂增高:总胆固醇(TC)在5.20 mmol/L及以上,甘油三酯(TG)在1.7 mmol/L 及以上,并伴有不同程度疲倦乏力、食欲不振、肝区胀满等临床症状[2]。
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与对照组31例,两组患者自然指标均衡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所有患者均采用低脂饮食,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口服,1次/d,10 mg/次,4周1个疗程;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同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口服,并结合中药调脂汤,方剂组成如下:云苓、山楂各30 g,丹参、炒杜仲、草决明各15 g,水蛭、川芎、黄精、郁金、姜黄、陈皮、首乌、泽泻各10 g,大黄6 g,上述方剂水煎服,1剂/d,分早晚饭前服用,同对照组治疗4周。
1.3 评价标准[3]临床症状、体征基本消失,血脂检测:TC下降在20%及以上,TG下降在40%及以上,高密度脂蛋白(HDL-C)上升0.26 mmol/L及以上,上述指标检测达到任何一项标准者即评价为显效;临床症状、体征有显著缓解,血脂检测:TC下降在10%及以上,TG下降在20%及以上,HDL-C上升在0.104 mmol/L及以上,上述指标检测达到任何一项标准者即评价为有效;达不到上述标准者评价为显效。
高血脂症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应用

高血脂症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应用高血脂症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血液中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脂质水平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降低。
高血脂症不仅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还可能导致脂肪肝、胰腺炎等多种并发症,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
近年来,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脂症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一、高血脂症的发病机制从西医角度来看,高血脂症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主要与遗传因素、不良生活方式(如高热量饮食、缺乏运动、吸烟、酗酒等)、肥胖、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等疾病有关。
当体内脂质代谢紊乱时,肝脏合成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增加,或者脂蛋白的分解代谢减少,就会导致血脂水平升高。
中医认为,高血脂症属于“痰湿”“血瘀”范畴。
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劳逸失度等因素均可导致脾失健运,水湿内停,聚湿生痰;或肝郁气滞,气不行血,瘀血内阻。
痰湿、瘀血相互胶结,阻于脉络,从而形成高血脂症。
二、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脂症的方法1、西医治疗饮食治疗:控制总热量,减少高脂肪、高胆固醇、高糖食物的摄入,增加膳食纤维、蔬菜、水果的摄入。
运动治疗:适量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有助于消耗体内多余的热量,降低血脂水平。
药物治疗:常用的降脂药物包括他汀类(如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贝特类(如非诺贝特)、烟酸类等。
这些药物可以通过抑制胆固醇合成、促进胆固醇分解代谢、降低甘油三酯等途径发挥降脂作用。
2、中医治疗中药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质,辨证论治,选用健脾利湿、祛痰化瘀、疏肝理气等中药方剂,如参苓白术散、二陈汤、血府逐瘀汤等。
针灸治疗:通过针刺足三里、丰隆、阴陵泉、三阴交等穴位,调节脏腑功能,促进气血运行,改善脂质代谢。
其他中医疗法:如耳穴压豆、拔罐、推拿等,也有助于调节血脂。
三、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脂症的优势1、提高疗效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发挥各自的优势,协同作用,提高降脂效果。
例如,他汀类药物在降低胆固醇方面效果显著,而中药在改善患者的症状、调节整体代谢功能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脂症疗效观察

07
结论
研究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脂症疗效显著, 总有效率达到90%以上。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脂症可以明显改善患 者的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
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在降低患者血 脂水平、减轻炎症反应等方面具有 明显优势。
研究不足与展望
本研究样本量较小,需要进一步扩大样本量进行验证。 本研究未对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机制进行深入探讨,未来可以针对治疗机制展开研究。 未来可以进一步探索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脂症的优化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依从性。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脂症 疗效观察
xx年xx月xx日
目录
• 引言 •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脂症现状 •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脂症理论基础 •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脂症方法 •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脂症临床观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脂症优势与不足 • 结论 • 参考文献
01
引言
研究背景与意义
高血脂症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对人类健康 和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06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脂症优势与不足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脂症优势
01
综合调理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脂症,能够兼顾中医和西医的治疗理念,进行综
合调理,提高疗效。
02
副作用少
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减少单纯使用西药的副作用,提高患者的耐受性
和依从性。
03
改善生活质量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脂症,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提高
将中医和西医的治疗方法结合起来,即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增加中医治疗,如中药方剂、 针灸、气功等。
序贯疗法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在不同的阶段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如先采用中医方法调理身体, 再采用西医方法降低血脂水平。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脂症疗效分析

( 1 . 河 南焦作市人 民医院,河南 焦作 ,4 5 4 0 0 2 ;2 . 河南焦作 电力 医院 ,河南 焦作 ,4 5 4 0 0 1 ) 中 图分类号 :1 1 5 8 9 . 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6 7 4 . 7 8 6 0( 2 0 1 3 )1 9 . 0 0 6 3 . 0 2
异性 ,P > 0 . 0 5 ;不同的药物对 高血脂症均有一定的疗效。C组治疗后 1 个月和 2 个月 T C 、T G值显著低于 A、B两组 ,P < O . 0 5 ,提示 中 西药结合治疗 高血脂疗效好于单纯中药和 西药效果。结论 :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高血脂 症疗效较好,值得 临床推广应用
《 经 方 沙 龙 》言 :“ 半 夏 和 胃气 而 通 阴 阳 ,不 得 暝饮 以半 夏 汤 ,
神志病变 , 心理治疗也很重要,保持心情舒畅,适当体育锻炼 , 养成 良好 生活 习惯 不可或缺 。 参考 文献 :
【 1 ] 王 维治 . 神经 病学 【 I 川 E 京: 人 民卫生 出版 社, 2 0 0 4 : 2 5 7
作者 简介 :
李 红亮 ( 1 9 6 3 . ) ,男 ,本 科学 历 ,主治 中医 师,研 究方 向: 中医经 典 ,
尤其 是 《 伤寒论 》 。
半 夏调 阴阳,使 阴阳合和 ,失 眠得 愈。黄煌先生说 :“ 长期服
药 才 能入 睡 或 曾经 服 用 安 眠 药 者 ,要 大 剂 量 使 用 半 夏 。在 临 床
【 摘
要 】 目的: 观察 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高血脂症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 中医内科 2 0 1 1 年1 月 ̄2 0 1 2 年1 月期间诊治的 1 2 0
例 高血脂症患者为研究对 象,回顾性分析和比较单纯中药、 单 纯西药与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的效果。结果:采用血脂康+辛伐他 汀治疗
中西医结合对高脂血症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斑块影响的临床研究

中西医结合对高脂血症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斑块影响的临床研究郑默【摘要】目的:探讨通心络胶囊联合立普妥、拜阿司匹林对高脂血症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斑块影响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高脂血症并发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联合治疗组.对照组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立普妥、拜阿司匹林口服,联合治疗组给予立普妥、拜阿司匹林、通心络胶囊口服,疗程6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血脂水平及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斑块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的血TC、LDL-C、TG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1),HDL-C均显著上升(P<0.01),联合治疗组的TC、LDL-C、TG降低程度及HDL-C的升高程度均大于对照组(P<0.01).治疗前,两组的斑块数量、面积、IMT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联合治疗组的斑块数量、面积、IMT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通心络联合立普妥、拜阿司匹林对高脂血症患者的降脂作用更加显著,其对动脉内-中膜厚度的减少及斑块的消退作用更加确切,可更好的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Tongxiuluo capsule combined with Lipitor and Aspirin on intima-media thickness of the common carotid artery and plaque in patients withhyperlipidemia.Methods:80 cases of hyperlipidemia concurrent carotid atherosclerosis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combined treatment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Lipitor and Aspirin on the basis of the basic treatment,while the combined treatment group was given Lipitor,Aspirin and Tongxinluo capsule,and the course was six months.Lipid levels,carotid artery and intima-media thickness (IMT)were compared before and after the treatment.Results:After the treatment,the blood TC,LDL-C,TG levels in two groups decreased(P <0.01) and HDL-C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P <0.01) signifcantly and aificantly the extent of changes in combined treatment group was great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1).Before treatment,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n the patches number,area,IMT in the two groups (P >0.05).After treatment,the number of patches,area and IMT were all lower in the combined treatment group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1).Conclusion:Tongxinluo capsule combined with Lipitor and Aspirin can alleviate the bloodlipid,intima-media thickness of the common carotid artery and plaque obviously,which can better prevent the cardiovascular and cerebrovascular.【期刊名称】《中医药学报》【年(卷),期】2013(041)003【总页数】3页(P112-114)【关键词】通心络;高脂血症;立普妥【作者】郑默【作者单位】浙江省永嘉县中医院神经内科,浙江永嘉3251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59随着经济发展和饮食结构的变化,高脂血症在人群中的发病率逐年提高,而高血脂的直接损害为全身的动脉粥样硬化,进一步导致脑梗死、心肌梗死等严重疾病的发生,因此,有效降低患者血脂水平,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可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脂症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脂症摘要】目的从中医和西医的角度对高血脂症的病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脂症的良好疗效和巨大发展前景。
【关键词】高脂血症中西药联合治疗降脂通络非诺贝特【中图分类号】R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29-0212-01高脂血症即高脂蛋白血症,指血脂水平超过正常范围,体内脂质代谢紊乱的综合征。
它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脑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高脂血症是一种常见而多发的代谢性疾病,是引起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常见于中老年人。
所以对于高血脂症一定要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一.中医的认识中医认为,膏脂虽为人体的营养物质,但过多则形成高血脂为患。
凡导致人体摄入膏脂过多,以及膏脂转输、利用、排泄失常的因素均可使血脂升高,其病因有以下几点:1.饮食失当饮食不节,摄食过度,或恣食肥腻甘甜厚味,过多膏脂随饮食进入人体,输布、转化不及,滞留血中,因而血脂升高。
2.喜静少动或生性喜静,贪睡少动;或因职业工作所限,终日伏案,多坐少走,人体气机失于疏畅,气郁则津液输布不利。
3.情志刺激思虑伤脾,脾失健运,或郁怒伤肝,肝失条达,气机不畅,膏脂运化输布失常,血脂升高。
4.年老体衰。
5.体质禀赋父母肥胖,自幼多脂,成年以后,形体更加丰腴,而阳气常多不足,津液膏脂输化迟缓,血中育质过多。
或素体阴虚阳亢,脂化为育,溶入血中,血脂升高。
6.消渴、水肿、胁痛、黄疸、症积等证不愈消渴证基本病机属阴虚燥热,由于虚火内扰,胃热杀谷,患者常多饮多食,但饮食精微不能变脂而贮藏,人体之脂反尽溶为膏,混入血中,导致血脂升高。
水肿日久,损及脾肾,肾虚不能主液,脾虚失于健运,以致膏脂代谢失常。
胁痛、黄疸、症积三者皆属肝、胆之病,肝病气机失于疏泄,影响膏脂的敷布转化,胆病不能净浊化脂,引起血脂升高。
二.西医的认识西医认为,高血脂的病因,基本上可分为两大类,即原发性高血脂和继发性高血脂。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脂血症96例

中西 医结合 治疗 高脂 血症 9 6 例
闫德 志
( 河 南省 平 顶 山市 第 一 人 民医 院 ,平 顶 山 4 6 7 0 0 0 )
摘 要 :目 的 观 察 中西 医 结合 治 疗 高 脂 血 症 的 临 床 疗 效 ,提 高 高脂 血 患 者 的 治 愈 率 。 方 法 将 9 6例 患 者 随 机 分 为 2组 ,对 照 组 4 8
脂肪代谢或运转异 常使血浆一 种或多种脂 质高 于正 常称为高脂 血症 。 目前 对于高脂 血症 的西 医治疗 ,降脂 药物很多 ,疗 效不一 ,但 都有一定 的不 良反应 ,不宜 长 期服用 。中医学从病症分布角度认 为该病属胸痹 、心悸 、 眩晕 、头痛 、肾痹 、风痱 ,而从病 机病名 角度则认 为属 “ 血瘀” 、“ 痰浊”范畴 ,多因年老体弱 、缺乏运动等导致 气虚 阳衰 、痰 湿郁滞 而成 ,多与生 活嗜好 、情 志 、脏器 虚损及家族遗传 等 因素有关 。常伴有 神疲懒 言 、头 晕乏
选择 2 0 1 1年 6月至 2 0 1 2年 7 月来 我医
注: 2 组 患 者 临 床 疗 效 相比 较. ) 【 z 1 3 . 0, 4 P< : 0 . 0 5
3 讨 论
院求医 的高脂 血 患者 9 6例 为 观察 对象 ,其 中男 5 6例 , 女4 0 例 ;年龄 3 3 ~7 8岁 ;所有 患 者 均 通过 血 脂 分 析 , 血液流变学检测诊为高脂血症 。三酰甘油 ( TG )增高 4 3 例 ,血 清胆 固醇 ( T C )增高 3 1 例 ,两者均增高者 2 1 例,
小于 4 0 %,HD L—C上 升 大 于或 者 等 于 0 . 2 6 mmo l / L ;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脂血症60例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脂血症60例疗效观察:目的:观察芪苓调脂胶囊和洛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
方法: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在口服洛伐他汀基础上加用芪苓调脂胶囊治疗,对照组只用洛伐他汀治疗。
结果:两组治疗前后TC,TG,HDL-C,LDL-C指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TC,TG,LDL-C下降,HDL-C上升均较对照组明显(P<0.05)。
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脂血症有很好的临床疗效。
标签::芪苓调脂胶囊;洛伐他汀;高脂血症高脂血症是中老年常见病和多发病,是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之一。
临床上,积极治疗高脂血症对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发生率和病死率具有重要意义。
本人自2007年3月以来,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选用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具有降脂作用的中药,自拟芪苓调脂胶囊配合他汀类药物治疗高脂血症,经长期临床观察,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1.1纳入标准符合1997年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委会血脂异常的防治对策专题组《血脂异常防治建议》标准[1]。
1.2排除标准(1)妊娠或哺乳妇女,过敏体质及对本药过敏者;(2)由药物引起的高脂血症及纯合子型高胆固醇血症者;(3)合并肝、肾、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精神病患者。
1.3一般资料本研究病例均为2007年3月~2009年3月我院门诊或住院病人。
平均年龄(53.3±13.4)岁。
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性别、年龄、合并症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2治疗对照组给予洛伐他汀20mg,每日1次口服。
治疗组在以上治疗的基础上加服芪苓调脂胶囊(黄芪、茯苓、泽泻等有效成分)每粒胶囊含0.25g药粉,每次2粒,日3次口服。
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患者治疗期间停用其他药物。
根据患者提供的药瓶观察服药的依从性。
试验前后各查一次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碱性磷酸酶。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脂血症性胰腺炎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脂血症性胰腺炎疗效观察
严豪杰;崔乃强;赵二鹏;崔云峰;么国旺
【期刊名称】《山西中医》
【年(卷),期】2015(031)009
【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对高脂血症性重症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8例高脂血症性胰腺炎患者分为两组各19例,治疗组在西医规范治疗的基础上辨证施治,中药内服配合灌肠疗法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疗法.结果:治疗组治愈16例,有效3例,总有效率100.0%;对照组治愈12例,有效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89.5%.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患者48 h后血TG浓度降低较对照组明显,且腹膜刺激征缓解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结论:应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手段能更有效地缓解临床症状、改善体征.
【总页数】2页(P24-25)
【作者】严豪杰;崔乃强;赵二鹏;崔云峰;么国旺
【作者单位】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300193;天津市南开医院;天津市南开医院;天津市南开医院;天津市南开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87
【相关文献】
1.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高脂血症性胰腺炎1例临床观察
2.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脂血症性胰腺炎疗效观察
3.非诺贝特治疗非重症高脂血症性胰腺炎并减少复发的临床疗
效观察4.前列地尔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高脂血症性胰腺炎的疗效观察5.三药联合治疗高脂血症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脂肪肝疗效及安全性

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脂肪肝疗效及安全性目的探究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的安全性及对脂肪肝治疗的疗效。
方法抽取我院就诊治疗的100例脂肪肝患者进行临床研究,随机将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西医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接受中医辨证疗法,治疗结束后检查两组肝功能并比对。
结果经治疗,两组患者病情均得到控制和改善,治疗组改善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比单纯性西医治疗脂肪肝具有更好的疗效,可有效改善肝功能,控制患者体重,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标签:脂肪肝;疗效;安全性;中西医结合Analysis of fatty liver curative effect and safety of combined treat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ZHANG Xiu-juan(Liaoning province Jinzhou New District,Dalian seven hill top hospitals,Dalian Liaoning 116109,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safety and efficacy for the treatment of fatty liver treatment. Methods Extraction our hospital treated 100 cases of fatty liver patients in clinical studies,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reatment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50 cases,patients received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the treatment group received TCM therapy on the basis of after checking the end of the treatment groups,and liver function comparison. Results After treatment,both groups of patients the disease under control and improve the situation significantly higher improvement in the treatment group,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0.05). Conclusion Integrative Medicine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 than simple fatty liver has a better effect,can effectively improve liver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weight control is an effective means of treatment.【Key words】Fatty liver;Efficacy;Security;Integrative Medicine脂肪肝(FLD)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肝内脂肪过多堆积的疾病,可以是一种独立的疾病,也可以是肝硬化、酒精肝等疾病的并发症[1]。
关于高脂血症的中西医治疗

关于高脂血症的中西医治疗高脂血症,也叫高血脂,是指血液中的胆固醇或三酸甘油酯含量超过正常范围。
高脂血症是许多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等疾病的主要病因之一。
通常,高脂血症需要通过控制饮食和生活方式习惯来管理,并可能需要药物治疗。
中医治疗在中医中,高脂血症通常被描述为“脂证”或“血脂紊乱”。
从中医角度来看,高脂血症的症状可能涉及脾脏、肾脏、肝脏和心脏问题。
中医认为,脾主运化,肾主水代谢,肝主调节气血,心主循环,因此,高脂血症的治疗应以调节这些脏器功能为主。
中医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中药、针灸、推拿等。
在中药治疗中,常用的药物有降脂丸、定喘丸、泽泻汤等。
此外,针灸治疗也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
通常,在耳朵上穴位贴压新一片(旁门、肝、脾、腎、胆、胰、交感)等穴位进行治疗。
另外,推拿按摩也是一种有效的中医治疗方法。
常用的推拿部位包括大腿前侧、肚脐周围、首颈部等。
中医各种治疗方法的应用旨在通过改善机体自身调节功能,达到调整血脂、保护心脑血管等的目的。
西医治疗与中医相比,西医治疗高脂血症通常采用药物治疗,尤其是针对胆固醇过高的情况。
常用的药物包括降脂药(如他汀类、质子泵抑制剂等)、胆汁酸制剂、鱼油等。
这些药物主要通过调节血脂、降低胆固醇、保护心血管等方面发挥作用。
除了药物治疗外,西医还注重控制饮食和生活方式习惯。
推荐采用低脂、低胆固醇、低盐、低糖、高纤维的饮食习惯。
此外,适当增加运动量也是有益的。
根据年龄、性别、身体素质等因素的不同,西医通常推荐采用耐力型(如快步走、游泳、跳舞等)或者肌肉筋骨型(如力量训练、瑜伽等)的运动方式。
中西医结合治疗目前,中西医结合治疗已逐渐得到广泛认可。
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在中医药治疗和西医药治疗的基础上,进一步针对个体化特征进行治疗。
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控制血脂、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等,同时也能减少药物副作用、加快康复等。
目前,在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饮食调理通过中医立足于调理脾胃、调养肝肾、调节心气的治疗原则,通过调整食谱,增加饮食中的纤维素和膳食植物固醇,减少饱和脂肪酸和转化脂肪酸,有利于控制血脂。
中西医结合治疗在高脂血症患者中应用的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在高脂血症患者中应用的疗效观察何灏【摘要】目的:对比中西医结合和西医在高脂血症患者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1月~2015年6月我院高脂血症患者142例,随机分为两组,设置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予以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予以西医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各实验室指标和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显效率56.3%高于对照组的28.2%,总有效率93.0%高于对照组的76.1%,TC(4.75±0.92)mmol/L低于对照组的(5.26±1.06)mmol/L,TG(2.07±0.72)mmol/L低于对照组的(2.63±0.98)mmol/L,LDL-C(2.16±0.73)mmol/L低于对照组的(2.93±0.66)mmol/L,HDL-C(1.98±0.30)mmol/L高于对照组的(1.57±0.47)mmol/L,以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脂血症临床效果较好,实验室指标恢复较快,推荐临床广泛应用.【期刊名称】《北方药学》【年(卷),期】2016(013)007【总页数】1页(P59)【关键词】中西医结合;阿托伐他汀钙;高脂血症;TC;TG;LDL-C;HDL-C【作者】何灏【作者单位】上海市浦东新区黄楼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海21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89.2高脂血症属于临床上较常见代谢异常疾病的一种,多见于中老年人群,特别是肥胖人群,临床上表现为血清脂质和脂蛋白水平升高,主要包括TC、TG和LDL-C升高,HDL-C下降等。
其作为临床独立存在的危险因素,若长期不能得到合理、有效治疗,极容易导致脑梗死、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以及心肌梗死等心脑血管疾病[1]。
以往临床大多以西医治疗为主,效果不理想,我院经过长期研究发现,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脂血症临床效果得到广泛认可,本文就此进行报道。
高脂血症中西医结合治疗论文

高脂血症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为临床治疗高脂血症提供可靠方法。
方法: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51例,在口服洛伐他汀胶囊基础上口服荷丹片。
对照组48例,口服洛伐他汀胶囊。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所有患者都给予饮食、运动等健康指导,对照组给予洛伐他汀20mg每日一次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荷丹片1.46g一日三次口服。
两组均在一个疗程后(8周)观察疗效。
1.3疗效评定标准:治愈: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降至正常,患者症状缓解。
有效: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未降至正常,但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患者症状部分缓解。
无效: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未降至正常,患者症状未缓解。
1.4 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分析均采用spss15.0统计分析软件处理,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检验水准a=0.05,以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
2 结果3 讨论高脂血症(hyperlipidemias)是指人体内的脂肪代谢或运转异常,使血浆中一种或几种脂质高于正常范围,可表现为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或二者兼有(混合型高脂血症)。
高脂血症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因素,可引起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5]。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食结构及生活方式发生重大变化,人群的血脂水平呈逐年增高趋势,正常人群高脂血症的发病率为20%~30%[6]。
因此,有效地控制高脂血症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关键。
中医虽无高脂血症的病名,但历代医家对高脂血症的临床症状均有详细的描述,多把高脂血症归属于痰浊、血瘀、胸痹等范畴[7]。
《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血证论》云:“须知痰水之壅,有瘀血使然,然使无瘀血,则痰气自有消溶之地”。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分析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脂症的疗效。
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高血脂症患者12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60例,观察组在口服辛伐他汀基础上加用芪苓调脂胶囊治疗,对照组仅采用口服辛伐他汀治疗,观察两组在治疗前后血脂变化情况和治疗效果上的不同。
结果两组治疗前后TC、TG、LDL-C、HDL-C均有显著变化,且观察组变化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为86.7%,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脂症能够有效改善血脂水平,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高血脂症疗效为了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脂症的疗效,本文选取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高血脂症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资料来源于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高血脂症患者12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60例,观察组在口服辛伐他汀基础上加用芪苓调脂胶囊治疗,男性36例,女性24例,年龄在45-76岁,平均年龄为(55.4±2.9)岁;对照组仅采用口服辛伐他汀治疗,男性38例,女性22例,年龄在46-77岁,平均年龄为(55.7±2.6)岁。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上无显著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1.2临床诊断标准(1)所有患者均符合WHO制定的高血脂症的诊断标准,停止降脂药物4周后测定血脂,TC≥6.2mmol/L,TG≥2.3mmol/L;(2)排除妊娠期或者哺乳期妇女、糖尿病、肝肾功能障碍、恶性肿瘤、严重感染患者。
1.3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给予低脂饮食,并结合运动治疗。
对照组口服辛伐他汀片,杭州默沙东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每天10mg,睡前服用,连续服用1个月;观察组口服辛伐他汀片,杭州默沙东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每天10mg,睡前服用,连续服用1个月,加服芪苓调脂胶囊,每次2粒0.5g,每天3次,连续服用1个月。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脂血症30例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脂血症30例临床观察
覃海
【期刊名称】《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年(卷),期】2007(007)006
【摘要】目的:观察中药调脂汤加减与辛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使用辛伐他汀治疗,治疗组使用调脂汤加减与辛伐他汀治疗,2组均治疗3个月后观察甘油三酯、血清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的改善情况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脂血癌比单纯西药治疗疗效显著.
【总页数】2页(P17-18)
【作者】覃海
【作者单位】广西河池市第三人民医院,河池,547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89.2
【相关文献】
1.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高脂血症性胰腺炎1例临床观察 [J], 陈新蕊;张鹏鸽
2.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临床观察35例 [J], 杨小良
3.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33例临床观察 [J], 徐权胜;张智明;缪京翔
4.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脂血症临床观察 [J], 张振龙
5.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临床观察 [J], 钟黎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脂血症性胰腺炎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脂血症性胰腺炎疗效观察
李科;刘远飞
【期刊名称】《中国民间疗法》
【年(卷),期】2015(23)2
【摘要】急性胰腺炎(AP)是消化内科常见的急症之一,我国最常见的病因是胆源性急性胰腺炎.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调整,高脂血症(HL)成为继胆源性、酒精性急性胰腺炎之后的又一个独立的危险因素[1].该病起病快、发展迅速,易致多脏器功能衰竭,并发症多,病死率高,复发率高,故应给予足够重视.笔者近5年将现代医学治疗手段与中医辨证论治相结合治疗高脂血症性胰腺炎(HAP),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总页数】2页(P64-65)
【作者】李科;刘远飞
【作者单位】山东省荣成市虎山镇黄山卫生院,264304;山东省荣成市人和中心卫生院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脂血症性胰腺炎疗效观察
2.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高脂血症性胰腺炎1例临床观察
3.非诺贝特治疗非重症高脂血症性胰腺炎并减少复发的临床疗效观察
4.前列地尔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高脂血症性胰腺炎的疗效观察
5.三药联合治疗高脂血症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脂血症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
方法选取上海市浦东新区东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就诊的高脂血症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与对照组40例,对照组口服辛伐他汀片,观察组合用自制中药汤剂,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血脂水平情况。
结果两组患者血脂水平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疗效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效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脂血症疗效可靠,且安全性较高,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标签:中西医结合;高脂血症;心可舒颗粒;辛伐他汀片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方式的改变,血脂异常已成为21世纪人类社会的普遍健康问题。
患者之所以出现高脂血症是因为体内的直指方含量过高,人体的血浆中含有多种脂质成分,当一种或以上的脂质含量过高,超过了标准范围的时候,临床即认定为高脂血症。
血浆中血脂过高往往会导致许多大型心血管、脑、肾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肌梗死、卒中等,严重威胁的患者的生命安全[1]。
血液中血脂过高属于脂代谢异常,人体的正常代谢途径是将体内的脂质转化为甘油三酯参加血液循环,为机体的糖酵解和其他代谢提供原料,若机体脂质摄入量过大或者代谢系统出现异常,会使得血液中的游离脂肪酸大量堆积,血清脂蛋白水平升高,导致一系列的血脂指标异常,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水平升高,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下降[2]。
作者经过多年的临床摸索,探讨出利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脂血症的方法,在本院100例高脂血患者的临床试验中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方法、过程与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上海市浦东新区东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就诊的高脂血症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西医诊断符合2017年版《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中的诊断标准;中医诊断辨证标准为气滞血瘀。
所有患者经过西医和中医的诊断均符合相应的标准,在对患有甲状腺疾病者、肝功能肾功能异常者和孕期哺乳期者进行排除,患者均无酗酒史,且均为自愿参加,对研究的内容方法知情同意。
利用电脑双盲法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60例,男42例,女18例,平均年龄(47.7±5.4)岁;对照组40例,男29例,女11例,年龄平均(46.9±5.2)岁。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研究方法
两组病例均在就诊时进行常规血脂血清学检测,详细了解患者基本情况,对患者进行个性化饮食指导,在保证营养摄取的同时坚持低糖低脂饮食,对患者的合并症状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同时指导患者进行科学规律的有氧锻炼,提高身体
素质[3]。
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辛伐他汀治疗,选用山东新华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辛伐他汀片,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9990366,规格为20 mg/片,用法为1次/d,1片/次,每日睡前服用,以1个月为1个治疗周期。
观察组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案,西医用药同样选用辛伐他汀片,同时服用中药药剂。
中药处方以20 g丹参、15 g何首乌、20 g生山楂、20 g泽泻、15 g 菊花、15 g草决明、15 g稀莶草、6 g甘草为一剂,同时根据患者合并病症加减。
如头晕目眩者加10 g天麻、10 g钩藤;视物不清者加15 g石决明、10 g枸杞;口苦无味者加10 g黄芩。
此方剂每日以水煎制,熬浓汤300 mL,1剂/d,服用两次。
以1个月为1个治疗周期。
两组患者在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并检查血脂控制情况。
1.3 疗效判定标准
以TC水平下降20%以上,或TG水平下降40%以上为显效;以TC水平下降范围在10%~20%之间,TG水平下降范围在20%~40%区间内为有效;以TC 水平、TG水平均无明显改善为无效。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和治疗前后血脂比较
治疗后,两组各项指标均有改善,组内和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
两组病例治疗后疗效和血脂变化,见表1和表2。
3 讨论
高脂血症是导致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血液粘稠、高血压、脑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心脑血管疾病和肾脏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高脂血症的临床表现症状不具有典型性,但可引起其他代谢紊乱性疾病如甲状腺功能减退、糖尿病等[4]。
目前临床治疗高脂血症主要以降低血液粘稠度、缓解血液循环和降低血清脂含量为主,只要将血脂水平控制在健康范围之内,就能够有效的降低心、脑、肾疾病的发生。
辛伐他汀作为口服降血脂的常用药物,主要成分是由土曲霉发酵提炼而成,多年来在临床广泛的应用,具有确切的降低胆固醇的作用,口服吸收后在体内迅速水解,产物对胆固醇合成过程中的限速酶羟甲戊二酰辅酶A (HMG-CoA)还原酶起到竞争性地抑制作用,通过减少胆固醇合成和增加低密度脂蛋白(LDL-C)的受体合成来调节血胆固醇水平,降低血甘油三酯含量,提
高血高密度脂蛋白水平。
且大量临床数据显示辛伐他汀的不良反应较少,药物安全性較好。
但在高脂血症的实际治疗过程中,由于服药周期较长,患者需长期服用辛伐他汀,对患者的胃肠道和代谢系统有一定的影响,临床报道有腹痛腹胀等轻微的肠道刺激反应和皮疹等皮肤反应,因此应重点优化降脂治疗的给药方案。
中医认为高脂血症是由于血瘀不通,由缺乏锻炼和过食肥甘厚味使得脾行不通津液难化,导致肝郁气滞、痰浊蕴生,久积成淤。
因此,中医讲肝脾失调、痰阻血淤乃高脂血症的根本原因,应主以活血化瘀、疏肝理气、健脾化痰为治疗方法。
有相关文献称高血脂微观显现为血中痰浊[5],需健脾祛湿,祛痰活血。
泽泻主化痰泻浊,丹参可活血通络,山楂行气化痰、消食健脾,决明子、何首乌具有润肠排浊之效。
若以此为中药汤剂可调和患者的肝淤血滞,改善患者的痰浊淤阻情况。
中药汤剂与西药辛伐他汀片联合给药,既可促进血液甘油三酯水解,阻止脂质过多生成,又可以清除痰浊、缓解淤阻、疏肝顺脾,标本兼治起到良好的调脂作用。
本研究表明,诸药合用,标本兼施,促使肝脾肾三脏恢复正常生理功能,再加用辛伐他汀增强其降脂作用。
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脂血症,与西医药物单独使用比较,临床上疗效更为可靠,有效率更高,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 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85.
[2] 党连生,郭莉,陈宁,等.辛伐他汀治疗高血脂50例临床分析[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4,20(4):326.
[3] 宋立人.现代中药学大辞典[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790.
[4] 史月君,李波,宋顺鹏.内外治结合治疗寻常型银屑病449例[J].中医外治杂志,2016,17(6):16-17.
[5] 龚保文,茵筱青,郑衍平.益气养阴活血法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血液流变学和血脂的临床研究[J].光明中医,2012,27(4):6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