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实验总结

合集下载

2023高中物理实验总结(4篇)

2023高中物理实验总结(4篇)

2023高中物理实验总结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1.实验目的:验证平行四边形法则。

2.实验器材:方木板一个、白纸一张、弹簧秤两个、橡皮条一根、细绳套两个、三角板、刻度尺一把、图钉若干。

3.测量步骤:(1)用两个测力计拉细绳套使橡皮条伸长,绳的结点到达某点O。

结点O的位置。

记录两测力计的示数F1、F2。

两测力计所示拉力的方向。

(2)用一个测力计重新将结点拉到O点。

记录:弹簧秤的拉力大小F及方向。

4.作图:刻度尺、三角板a.测力计使用前要校准零点。

b.方木板应水平放置。

c.弹簧伸长方向和所测拉力方向应一致,并与木板平行.d.两个分力和合力都应尽可能大些.e.拉橡皮条的细线要长些,标记两条细线方向的两点要尽可能远些.f.两个分力间的夹角不宜过大或过小,一般取600---1200为宜2023高中物理实验总结(二)研究匀变速运动打点计时器的使用:1.操作要点:接50HZ,4~6伏的交流电;正确取点,即在纸带中间部分选5个点。

2.重点:纸带的分析a.判断物体运动情况:在误差范围内:如果S1=S2=S3=……,则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

如果△S1=△S2=△S3=…….=常数,则物体作匀变速直线运动。

b.测定加速度:公式法:先求△S,再由求加速度。

图象法:作v-t图,求a=直线的斜率c.测定即时速度:V1=(S1+S2)/2TV2=(S2+S3)/2T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1.原理:2.实验条件:a.合力恒定,细线与木板是平行的。

b.接50HZ,4~6伏交流电。

3.实验器材:电磁打点计时器、纸带、复写纸片、低压交流电源、小车、细绳、一端附有滑轮的长木板、刻度尺、钩码、导线、两根导线。

4.主要测量:选择纸带,标出记数点,测出每个时间间隔内的位移S1、S2、S3。

5.数据处理:根据测出的用逐差法处理数据求出加速度:S4-S1=3a1T,S5-S2=3a2T,S6-S3=3a3T,a=(a1+a2+a3)/3=(S4+S5+S6-S1-S2-S3)/9T。

高中物理实验总结【最新完整版】

高中物理实验总结【最新完整版】

WORD格式★知识结构:1专业资料整理2/14方法指导: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能力是物理学科的重要能力,物理高考历来重视考查实验能力。

一、基本实验的复习要应对各类实验试题,包括高层次的实验试题,唯一正确的方法是把要求必做的学生实验真正做懂、做会,特别是在实验原理上要认真钻研,对每一个实验步骤都要问个为什么,即不但要记住怎样做,更应该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对基本的实验,复习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六个方面的问题:( 1)实验原理中学要求必做的实验可以分为 4 个类型:练习型、测量型、验证型、探索型.对每一种类型都要把原理弄清楚.应特别注意的问题: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中不需要选择第一个间距等于2mm的纸带.这个实验的正确实验步骤是先闭合电源开关,启动打点计时器,待打点计时器的工作稳定后,再释放重锤,使它自由落下,同时纸带打出一系列点迹.按这种方法操作,在未释放纸带前,打点计时器已经在纸带上打出点迹,但都打在同一点上,这就是第一点.由于开始释放的时刻是不确定的,从开始释放到打第二个点的时间一定小于 0.02s ,但具体时间不确定,因此第一点与第二点的距离只能知道一定小于2mm(如果这段时间恰等于0.02s ,则这段位移s=gt2/2=(10 × 0.022/2)m=2 × 10-3m=2mm),但不能知道它的确切数值,也不需要知道它的确切数值.不论第一点与第二点的间距是否等于2mm,它都是从打第一点处开始作自由落体运动的,23/14因此只要测量出第一点O 与后面某一点P 间的距离h,再测出打P 点时的速度v,如果: gh≈( ) ,就算验证了这个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2)实验仪器要求掌握的实验仪器主要有:刻度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千分尺)、天平、停表(秒表)、打点计时器(电火花计时仪)、弹簧秤、温度表、电流表、电压表、多用电表、滑动变阻器、电阻箱,等等。

对于使用新教材的省市,还要加上示波器等。

物理高中实验归纳总结大全

物理高中实验归纳总结大全

物理高中实验归纳总结大全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实验是学生学习物理知识、培养实验技能、提高科学素养的重要环节。

通过实验,学生可以亲自动手、观察现象、感受物理规律,从而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物理实验,我对我们进行过的实验进行了归纳总结,以便于日后的复习与参考。

一、力学实验1. 弹簧常数的测量实验实验目的:测量弹簧的弹簧系数。

实验原理:胡克定律实验装置:弹簧、质量砝码、托盘、测力计、尺子等。

实验步骤:根据给定的实验装置,先将弹簧挂在支架上,然后使用尺子测量弹簧的长度,再向托盘上加质量砝码,记录下测力计上的示数,然后逐渐增加质量砝码,重复测量示数,最后得到不同质量时示数的变化情况。

实验结论:根据实验数据,利用胡克定律的公式计算出弹簧的弹簧系数。

2. 弹簧振子实验实验目的:研究弹簧振子在不同质量下的振动规律。

实验原理:简谐振动实验装置:弹簧振子、计时器等。

实验步骤:将一端固定住,然后将质点拴在另一端,对振子进行微扰,记录下振动的周期和振幅,然后分析数据得出振子的频率和周期。

实验结论:振子的频率和周期与质点的质量和弹簧的劲度系数有关。

二、热学实验1. 比热容实验实验目的:测量物质的比热容。

实验原理:热量守恒定律、比热容的定义实验装置:加热器、容器、温度计等。

实验步骤:将一定质量的物质加热至较高温度,然后放入一容器中,记录下物质的质量和温度,再将物质与容器放入水中,使其温度达到热平衡,记录下此时水的质量和温度,最后根据热量守恒定律计算物质的比热容。

实验结论:物质的比热容与物质的种类有关。

2. 质量守恒实验实验目的: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实验原理:质量守恒定律实验装置:实验皿、天平等。

实验步骤:将一定质量的物质放入实验皿中,使用天平精确称量。

然后对物质进行燃烧、溶解等实验操作,再使用天平进行称量,记录下不同实验操作前后的质量变化。

实验结论: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实验操作前后物质的质量应保持不变。

高中物理实验总结精选范文5篇

高中物理实验总结精选范文5篇

高中物理实验总结精选范文【第一篇】本学期的高一物理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学习物理兴趣。

由于第一次教新课程一点经验都没有,可我相信工夫不负有心人。

我勤学,只要有学习的机会都不会放过,这学期我外出听课8节同时作了很多新课程高考和会考题。

这使我对新课程高考和会考方向有了一定的了解,但肩负高一四个班教学任务的我,更觉得责任重大。

在这一学期的教学中,发挥去年的教学经验和创新教学。

静心回顾过去的一学期中,我个人认为有些措施还是有收效的。

一、热爱学生,平等相处,亲密合作。

在过去教学中都热爱学生,只有对学生热爱,投入教学热情才会高涨。

就能在教学过程渗入情感教育加强教学师生的交流,营造宽松学习气氛有利学生学习积极性。

常言道,亲其师信其道,现在的学生,在学习中更加有意识先接受老师,才接受老师所教的知识。

所以,师生互相尊重,平等相处,拉近师生的距离,达到和谐、融洽师生情感,使学生感到老师是生活和学习中的知音,能直接影响学生对自己所教科目的学习态度,能在学习方面收到较好的效果。

二、培养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

物理是一门科学性和知识性的学科。

在教学过程中科学性和知识性融于趣味性教学。

学生对物理学科产生兴趣。

兴趣是学生的老师。

培养学生有美商的学习习惯,以往教学中不少学生在考试或作业书写不规范,在改考试卷或作业因看不清楚缺乏美感被扣分,教学过程为了不必错误,强调形成美商的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中还尝试新方法。

1、情境教学在教学中,精心设置情境。

如,学生学习牛顿第三定律探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时,叫学生用不同的力敲桌子手有什么感觉,为学生猜想提供感性铺垫,在设计题目,我注意把设疑性转化生活有趣的情境,从而使学生通过生活例子教学将难化易。

2、指导学生归纳小结,使知识系统网络化小结的环节就好像种庄稼收获的过程。

如何对一堂课进行小结,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

针对不同的课堂教学类型,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要求,考虑到教学对象的知识结构、智力水平、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精心设计出与之适应的课堂小结,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高中物理实验总结大全.doc

高中物理实验总结大全.doc

高中物理实验总结大全,很实用!1、长度的测量会使用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掌握它测量长度的原理和方法.2、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

选点迹清楚的一条,舍掉开始比较密集的点迹,从便于测量的地方取一个开始点O,然后(每隔5个间隔点)取一个计数点A、B、C、D …。

测出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s1、s2、s3…利用打下的纸带可以:⑴求任一计数点对应的即时速度v:如(其中T=5×0.02s=0.1s)⑵利用“逐差法”求a:⑶利用任意相邻的两段位移求a:如⑷利用v-t图象求a:求出A、B、C、D、E、F各点的即时速度,画出v-t图线,图线的斜率就是加速度a。

注意事项:1、每隔5个时间间隔取一个计数点,是为求加速度时便于计算。

2、所取的计数点要能保证至少有两位有效数字3、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胡克定律)探究性实验利用右图装置,改变钩码个数,测出弹簧总长度和所受拉力(钩码总重量)的多组对应值,填入表中。

算出对应的弹簧的伸长量。

在坐标系中描点,根据点的分布作出弹力F随伸长量x而变的图象,从而发确定F-x 间的函数关系。

解释函数表达式中常数的物理意义及其单位。

该实验要注意区分弹簧总长度和弹簧伸长量。

对探索性实验,要根据描出的点的走向,尝试判定函数关系。

(这一点和验证性实验不同。

)4、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目的:实验研究合力与分力之间的关系,从而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器材:方木板、白纸、图钉、橡皮条、弹簧秤(2个)、直尺和三角板、细线该实验是要用互成角度的两个力和另一个力产生相同的效果,看其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的合力与这一个力是否在实验误差允许范围内相等,如果在实验误差允许范围内相等,就验证了力的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注意事项:1、使用的弹簧秤是否良好(是否在零刻度),拉动时尽可能不与其它部分接触产生摩擦,拉力方向应与轴线方向相同。

2、实验时应该保证在同一水平面内3、结点的位置和线方向要准确5、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因此只需验证:m1 OM+m2 OP=m1OM'+m2 OP'。

高中物理实验的实验结论和总结

高中物理实验的实验结论和总结
通过实验,我们将理论知识与实际 操作相结合,加深了对物理概念和 规律的理解。
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意识到团队协 作的重要性,只有大家齐心协力, 才能顺利完成实验任务。
知识点回顾
力学实验
通过实验,我们复习了牛顿运动 定律、动量守恒定律等力学知识 点,加深了对物体运动规律的认
识。
热学实验
通过热学实验,我们了解了热力 学第一定律、热传导等基本概念 ,对热现象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学习使用打点计时器 、纸带等实验器材。
实验原理
自由落体运动
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 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
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打点计时器
使用交流电源,每隔一定时间(如 0.02s)在纸带上打下一个点,用于记 录物体的运动情况。
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 度为重力加速度g。
实验步骤
1. 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铁架台上,接通 电源。
实验结论
通过实验数据可以看出,重锤下 落的加速度与重力加速度g非常 接近,验证了自由落体运动的规
律。
在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实 验条件,如保证打点计时器的稳 定性、选择合适的纸带和复写纸
等,以减小实验误差。
通过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实验操 作能力和分析处理数据的能力, 加深对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的理解

2. 释放纸带
接通电源,释放纸带,让重锤自由下落。打点计 时器会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的点。
4.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根据实验数据,分别计算出重锤在不同时刻的动 能和重力势能,并比较它们的数值关系。如果动 能和重力势能的数值相等或近似相等,则可以验 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实验结论
通过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可以得出重锤在下落过程中 动能和重力势能的数值关系。实验结果表明,在误差允许 范围内,重锤的动能和重力势能之和保持不变,从而验证 了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正确性。

高中物理实验大全总结

高中物理实验大全总结

高中物理实验大全总结实验一:运用杠杆测量物体的质量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掌握杠杆的原理,利用杠杆实现测量物体的质量。

实验仪器杠杆装置、物品、斗秤。

实验过程1. 将货物放到一个杠杆上。

2. 调整杠杆的平衡点,使杠杆达到平衡状态。

3. 使用斗秤测量并记录所需的力。

实验原理物理学的杠杆原理。

实验结论可通过测量施加的力和所需的力来计算物体的质量。

实验二:用水银气压计测定大气压力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了解测量大气压力的原理和方法。

实验仪器水银气压计。

实验过程1. 在一盆水中,先向上提高水银管口,以增加水银柱的高度。

2. 打开气压计的塞子,使水银柱缓慢下降。

3. 通过读取水银柱头部的数字,确定当前大气压力。

实验原理大气压力是通过将水银柱的高度转换为相应数字来测量的。

实验结论通过使用水银气压计,可以测量大气压力,并得出这一指数。

实验三:测量热传导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了解热传输的基本原理,掌握测量热传导的方法。

实验仪器3片相同的金属片,点火器,温度计。

实验过程1. 当前三个金属片平且靠近,然后将一个板加热15秒钟。

2. 使用温度计测量金属片的结束温度,并记录它。

3. 重复步骤1和2,直到所有金属片的温度都被计量。

实验原理热传导原理。

实验结论通过对三个金属片进行测量,可以比较它们在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

实验四:研究串联电路的特性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了解串连电路的基本原理,掌握测量串连电路电流、电压的方法。

实验仪器电路板,电流计,电压表,开关。

实验过程1. 用电路板配置一个串联电路。

2. 使用电流计和电压表测量电路的电流和电压。

3. 重复此操作,更改电路的电阻,以了解串联电路的特性。

实验原理串联电路理论。

实验结论通过对电流和电压的测量,可以比较串联电路中的不同电阻。

以上实验方法适用于高中物理实验培训,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掌握物理课堂中的基础实验技能,并通过实验理解物理原理。

高中物理实验工作总结(3篇)

高中物理实验工作总结(3篇)

高中物理实验工作总结(3篇)高中物理实验工作总结1高中物理实验及其教学是物理课程和物理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物理教学的重要基础,又是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方法和手段,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教育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和全方位的功能。

当前,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那就是:实验教学的重视与加强,实验设备的添置与更新,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的提高。

如何在中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寻找一条最优的教学途径,一直是人们研究的重点,我在这儿仅以“稳恒电流”这一章的教学为例,提出“实验教学法”。

大家都知道,物理的教学离不开实验。

过去实验,主要是教师演示,学生动手机会少。

即使学生有机会分组实验,也是在给定的时间,给定的器材,甚至给定的实验步骤,实验注意事项下按部就班的完成,绝大多数情况是在已知结论的基础下通过实验象征性的验证一下,实验做得失败的学生甚至在凑数据,这样的实验,其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针对上述情形,有些章节可以进行“实验教学法”,以“稳恒电流”一章为例,大体可分以下几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熟悉教材。

让学生自己明确学习要求,熟悉一些仪器(电压表、电流表、蓄电池…… )为学生下一步动手实验打下理论基础。

在学生看书时,应提倡自由讨论、提问。

并要求他们自己设计实验,实验室向学生开放。

在充分实验的基础上,让他们自己得出串并联电路的'特点,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等一系列重要的结论。

遇到实验误差较大时,要求学生不凑数字,认真检查原因,反复进行实验,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在具体实验操作时,要求他们自己体会归纳每个实验中应注意的问题,允许学生充分自主的开展讨论。

第二阶段:教师答疑、小结。

着重讲解学生提出的具有普遍意义的疑难问题;小结本章重点内容;评讲习题和实验情景;介绍学生在自学过程中的创见、体会和好的学习方法,帮助学生共同提高自学能力。

并引导他们系统的认识整章内容。

第三阶段: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释现象,解决实际问题。

(完整版)高中物理实验总结大全

(完整版)高中物理实验总结大全

【最新完整版】高中物理实验总结★知识结构:方法指导: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能力是物理学科的重要能力,物理高考历来重视考查实验能力。

一、基本实验的复习要应对各类实验试题,包括高层次的实验试题,唯一正确的方法是把要求必做的学生实验真正做懂、做会,特别是在实验原理上要认真钻研,对每一个实验步骤都要问个为什么,即不但要记住怎样做,更应该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对基本的实验,复习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六个方面的问题:(1)实验原理中学要求必做的实验可以分为4个类型:练习型、测量型、验证型、探究型.对每一种类型都要把原理弄清楚.应特别注意的问题: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中不需要选择第一个间距等于2mm的纸带.这个实验的正确实验步骤是先闭合电源开关,启动打点计时器,待打点计时器的工作稳定后,再释放重锤,使它自由落下,同时纸带打出一系列点迹.按这种方法操作,在未释放纸带前,打点计时器已经在纸带上打出点迹,但都打在同一点上,这就是第一点.由于开始释放的时刻是不确定的,从开始释放到打第二个点的时间一定小于0.02s,但具体时间不确定,因此第一点与第二点的距离只能知道一定小于2mm(如果这段时间恰等于0.02s,则这段位移s=gt2/2=(10×0.022/2)m=2×10-3m=2mm),但不能知道它的确切数值,也不需要知道它的确切数值.不论第一点与第二点的间距是否等于2mm,它都是从打第一点处开始作自由落体运动的,因此只要测量出第一点O与后面某一点P间的距离h,再测出打P点时的速度v,如果:gh≈( ),就算验证了这个过程中机械能守恒.(2)实验仪器要求掌握的实验仪器主要有:刻度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千分尺)、天平、停表(秒表)、打点计时器(电火花计时仪)、弹簧秤、温度表、电流表、电压表、多用电表、滑动变阻器、电阻箱,等等。

对于使用新教材的省市,还要加上示波器等。

对这些仪器,都要弄清其原理、会正确使用它们,包括测量仪器的正确读数。

物理实验的心得体会(大全15篇)

物理实验的心得体会(大全15篇)

物理实验的心得体会(大全15篇)物理实验的心得体会1物理实验通过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和对物理量的测量,使我们学习实验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方法,包括一些典型的试验方法和物理思维,如实验“固体密度的测定”、“单摆侧重力加速度”、“牛顿第二定律的验证”、“金属比热容的测定”、“碰撞实验”、“伏安法测电阻”、“用惠更斯登电桥测电阻”、“示波器的使用”和“薄透镜焦距的测定”,当通过对这些实验的操作以及后期的实验报告的写作,可以有助于我们思维能力和创作能力的培养。

物理实验课老师对我们的要求是,在实验之前做预习报告,以此让我们自主学习,自觉,创造性的获得知识,以便在做实验可以积极主动,发现错误和解决错误。

最后让我们写实验报告,以此培养我们书面形式分析、总结科学实验结果的能力。

因此,接下来,我将从误差这个内容来谈谈学习大学物理实验的心得体会。

一、误差的定义、误差的分类和各个实验的误差分析及措施1、误差的定义:误差是因为测量仪器、方法、环境及实验者都不可能是完美无缺的,所以测量结果都存在误差,误差自始至终会存在一切实验和测量中。

直接测量的结果是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的总和。

它的估算值称为不确定度。

精确度高表示比较集中在真值附近,及测量的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都比较小,因此,误差分析的主要原因是限制和消除系统误差,估算偶然误差,提高测量的精确度。

2、误差的分类和各个实验的误差分析及措施:按误差的性质和产生原因可分为系统误差、偶然误差和过失误差三种。

事实上再对这十个实验做实验报告时,都必须要考虑到这三种误差。

(1)系统误差是在一定条件下,对同一物理量进行多次重复测量时,误差的大小和符号均保持不变,而条件改变时,误差按某种规律变化,这种误差称为系统误差。

系统误差的来源大致分为三种,一种是由仪器的结构和标准不完美或使用不当产生的,例如:用天平称量物体质量时,要考虑到天平称物前的平衡与否、天平的完好性和灵敏度;欧姆法测电阻的实验中使用电表时要考虑到电表的示值与实际值符不符合;示波器实验中电压是否稳定等等。

高中物理实验总结大全

高中物理实验总结大全

高中物理实验总结大全高中物理实验总结大全在高中物理实验课程中,经过一学期的学习和实践,我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和知识。

以下是我对一些经典物理实验的总结。

一、弹簧振子的实验总结弹簧振子是高中物理实验中常见且重要的实验之一。

通过实验,我了解到弹簧振子的运动特点及其与弹性力的关系。

实验中,我可以通过改变振子的质量、振幅和弹簧的劲度系数来观察振子的周期和频率的变化。

通过这些实验,我将理论知识与实际运用相结合,深化了对弹簧振子的理解。

二、光的反射与折射的实验总结通过光的反射与折射的实验,我深刻体会到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的特性。

在实验中,我使用平面镜和凸透镜,观察了光的入射角、反射角以及折射角之间的关系。

我发现光的入射角与反射角相等,而折射角与入射角之间满足折射定律。

这些实验让我明白了光的传播规律,也加深了对光学知识的理解。

三、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总结牛顿第二定律是力学中非常重要的定律之一。

通过实验,我验证了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物体上的净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实验中,我对不同质量的物体施加不同大小的力,并通过测量物体的加速度来验证定律。

这些实验让我对牛顿第二定律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四、电学实验的实验总结电学实验是高中物理实验中的重要部分。

通过实验,我了解了电路的基本组成和基本规律。

在实验中,我通过搭建不同电路,观察了电流、电阻和电压之间的关系。

我还学会了使用万用表和电流表来测量电流和电压。

这些实验不仅加深了我对电学知识的理解,还培养了我动手实验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声音的实验总结声音是物理学中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

通过声音的实验,我了解了声音的传播特性和听力的原理。

在实验中,我使用声音发生器和共鸣筒,观察了声音频率与共鸣筒长度之间的关系。

我还学会了使用声音级计来测量声音的强度。

这些实验让我对声音的产生、传播和测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总结起来,高中物理实验是学习物理知识的重要环节。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深化对物理原理和规律的认识,锻炼动手实验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中物理实验总结3篇

高中物理实验总结3篇

高中物理实验总结第一篇:电子束在磁场中的偏转实验电子束在磁场中的偏转实验是高中物理实验中的一项重要实验。

该实验基于洛伦兹力的作用机理。

在实验中,我们通过观察电子束在不同强度的磁场中的偏转情况,验证了洛伦兹力的存在和电子荷质比的测量方法。

实验原理当电子在磁场中运动时,它所受到的洛伦兹力为F=q(v×B),其中F为电子所受到的洛伦兹力,q为电子的电荷量,v为电子的速度,B为磁感应强度。

从公式中可以看出,在磁场中,电子的运动轨迹会被打偏。

如果电子束的速度、电荷量和磁场的磁感应强度都已知,那么通过测量电子束的偏转角度就可以计算出电子的质量。

实验步骤1.将阴极和阳极接通电源,使阴极发射电子束。

2.在电子束发射器的出口处放置一个铁环,其作用是增强磁场强度。

3.在电子束传输管中放置一个磁铁,这个磁铁的作用是在管内产生一个横向的匀强磁场。

4.测量电子束在磁场中的偏转角度。

5.根据偏转角度和其他参数计算电子的质量。

实验注意事项1.需小心操作,防止高压和射线辐射的危害。

2.铁环和磁铁要保持一定的距离,以避免相互干扰。

3.实验过程中应尽量减小外部干扰。

实验结果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可以得到电子荷质比的近似值为:e/m = 1.76×10^11C/kg。

结论本实验验证了洛伦兹力的存在和电子荷质比的测量方法。

实验结果表明电子的质量非常小,电子所受到的洛伦兹力很大,这也是电子在磁场中偏转的原因之一。

此外,实验中可能存在的误差源如温度变化和实验环境的微小变化都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因此在实验过程中要尽量控制这些误差因素。

高中物理实验工作总结(3篇)

高中物理实验工作总结(3篇)

高中物理实验工作总结1、教学内容和方法:本学学期的教学内容是高中物理选修3—23—4,内容多、知识点多,但对这两本书的知识点的要求和高一必修的两本书有较大不同,知识点多但对知识点的应用的要求并不高。

结合课程标准,在教学过程调整了教学方法,重难点突出,有一些要求记忆的规律和公式强调学生掌握,使学生学习效率更高。

2、作业的布置和批改情况:除了布置课本上的作业,也经常布置优化设计上的题给学生做,但是优化设计上的后面都有答案,为减少学生作业抄袭的不良习惯,首先有选择性地布置难度不太大的题目,并鼓励学生独立完成后再对答案,并要求学生独自完成后用红笔改正,对不理解的题目作记号,学生作业交上后,可以看出抄袭的现象减少了很多,这样做取得较好的效果;在批改时,做到全批全改,并对学生的作业有一定的评价。

3、培优扶差工作:在所教的三个班中各挑选三10个左右物理成绩较好的学生,在每星期一和星期三下午的6:00—6:50,对他们进行培优,培优的内容是当前所教的内容,但适当加深一点,经常做、讲一些与当前教学内容所相关的高考题,取得较好效果;辅差方面,通过小测检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对没过关的同学另找时间对他们进行补缺补漏,再进行检测,直到他们掌握了知识。

4、反思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学一段时期后,要进行教学反思。

我每个班随机找15名学生进行研讨。

让他们总结一下前一段学习中自己最成功的`地方有哪些,不足的地方有哪些,老师应该继续提倡哪些,应该避免哪些,你对教学中有哪写建议,有很多学生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本人也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并逐步改进来适应学生。

高中物理实验工作总结(二)紧张忙碌的高一结束了。

回首一年来的物理教学工作,可以说有欣慰,更有许多无奈。

随着教育的发展、高中扩招等诸多问题使得我们的生源质量在下降,很多时候我感觉高中物理越来越难教了。

我所任教的两个班都是平行班,每个班的特点不同。

7班因为本人是班主任,课堂气氛很活跃,并且很多同学有着不敢不学、不得不学的心理,因此考试成绩还不错。

物理实验室实验教学工作总结(5篇)

物理实验室实验教学工作总结(5篇)

物理实验室实验教学工作总结(5篇)物理实验室实验教学工作总结篇1紧张而充实的一学期已近尾声,在全体备课组成员共同协作努力下,这一学期总算圆满而顺利地结束了。

现将我这半年的工作做一总结如下:一、在思想上,爱国爱党,积极上进,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此外我还认真学习教师职业道德,学习各种教育教学法规,做到依法执教。

二、每周按时出勤,从不旷课、早退。

准时参加教职工大会,各项教育教学活动及组织学生积极参加艺术节活动。

深知要教育好学生,教师必须先以身作则,时时做到教书育人、言传身教、为人师表,以自己的人格、行为去感染学生。

服从学校统一的安排,与同事们关系融洽。

在工作中,我积极、主动、勤恳、责任心较强,乐于接受学校布置的各项工作。

三、本学习我承担高一4、5、6班的物理教学工作,在教学工作中,我努力做到以下几点:(一)备课认真仔细,尽力做到科学、准确、严密。

(二)课堂上因材施教,重视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对学生提出的疑问尽量解答,抓住他们的注意力,把有趣的物理现象跟生活联系在一起。

(三)在习题的选择上,针对文科生还专门汇编会考题,分发给学生练习。

(四)课后督促学生完成作业,并及时反馈。

(五)结合模拟卷,做好期末复习工作。

同时上完一节课及时反思改进,下节课就上得更顺手。

四、教学工作总结。

(一)据校情我以听课、评课为主,在校内每周至少一次互听互评,听课评课作好笔记,重作分析,提出改进方案。

通过互听互评找差距和不足,并加以改进。

(二)备课组内共同备课,针对某一知识点来突破,讨论实验教学。

课后充分利用好网络资源,学习新课标,根据教材的结构和重难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完成教案设计。

考虑教学方法和学法的结合,主要是如何组织教材让学生更好地掌握。

(三)在本学期精心准备了一堂公开课,我才知道别人准备一堂公开课有多不容易,特别是课前的准备真的是要很充分、也很辛苦,但是这更能加快新老师的成长。

在评课时认真听取老教师的点评,其中指出了我的不足之处,让我觉得需要学习的地方还是很多的,但我会继续努力的。

高中物理实验大全归纳总结

高中物理实验大全归纳总结

高中物理实验大全归纳总结实验介绍在高中物理研究中,实验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观察、验证物理原理,培养科学实验的能力和思维方式。

下面是一份高中物理实验大全的归纳总结,旨在帮助同学们更好地进行物理实验研究和探索。

1.力学实验1.1 弹簧振子实验:通过测量弹簧振子的振动周期和振幅,研究弹簧振动的规律。

1.2 牛顿第二定律实验:通过测量物体受力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1.3 斜面静摩擦实验:通过改变斜面倾角和放置物体的质量,研究斜面上物体静止和运动的条件。

2.光学实验2.1 球面镜成像实验:通过调整凸凹球面镜的位置和物体的位置,观察成像的特点和规律。

2.2 透镜成像实验:通过调整透镜的位置和物体的位置,观察成像的特点和规律。

2.3 光的折射实验:通过改变光线入射角和介质的折射率,研究光的折射现象。

3.热学实验3.1 温度测量实验:通过使用温度计或热敏电阻等测量仪器,测量物体的温度变化。

3.2 热传导实验:通过调整物体的材料和尺寸,研究热量在物体中的传导规律。

3.3 相变实验:通过改变物体的温度和压力,研究物质的相变过程。

4.电学实验4.1 电流测量实验:通过使用电流表或万用电表等测量仪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大小。

4.2 电阻测量实验:通过使用电阻表或万用电表等测量仪器,测量电路中的电阻大小。

4.3 并联电路实验:通过连接不同电阻的电路,研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5.电磁实验5.1 电磁感应实验:通过改变线圈和磁铁的位置和相对运动方式,观察电磁感应现象。

5.2 磁场测量实验:通过使用磁力计等测量仪器,测量磁场的强度和方向。

5.3 电动机实验:通过在电动机中加入电流和改变电流方向,观察电动机的转动现象。

以上只是部分高中物理实验的归纳总结,希望同学们在实验研究中能够加强实践、自主思考,更好地掌握物理研究的知识和技能。

参考资料- 高中物理实验教材- 物理实验教学论文。

高中物理力学实验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力学实验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力学实验知识点总结一、力的平衡实验力的平衡实验是力学实验中的基础实验,通过该实验可以了解力的平衡条件和力的合成等概念。

知识点总结:1. 力的平衡条件:当作用在物体上的多个力相互平衡,使得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这些力的合力为零,称为力的平衡条件。

2. 力的合成:通过力的平衡实验可以了解多个力的合成。

当多个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时,可以通过合成力来代替这些力,合成力的大小和方向可以通过力的平衡条件来确定。

3. 杆的平衡:在力的平衡实验中常使用杆的平衡来说明力的平衡条件。

当一根杆平衡时,可以通过转矩的平衡条件来确定杆两端所受力的大小和方向。

二、牛顿第二定律实验牛顿第二定律实验是力学实验的重要内容,通过该实验可以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并了解力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

知识点总结:1. 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二定律表明物体的加速度和受到的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即F=ma,其中F为物体所受的合外力,m为物体的质量,a为物体的加速度。

2. 实验方法:通过在水平面上放置实验装置,使物体受到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并随着不同的质量增加拉力,然后测量物体的加速度,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3. 力和加速度的关系:牛顿第二定律说明了力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

当受到的合外力增加时,物体的加速度会增加;相反,当受到的合外力减小时,物体的加速度会减小。

三、摩擦力实验摩擦力实验是研究物体表面之间的相互作用力,通过该实验可以了解摩擦力的特性和大小。

知识点总结:1. 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静摩擦力是当物体相对运动前处于静止状态时,物体所受到的摩擦力;动摩擦力是当物体处于相对运动状态时,物体所受到的摩擦力。

2. 摩擦力的特性: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跟物体的接触面积、表面材质和受力大小有关。

通过摩擦力实验可以了解这些特性,例如改变物体的接触面积以及表面材质可以影响摩擦力的大小。

3. 弹簧测力计的应用:在摩擦力实验中,可以使用弹簧测力计来测量摩擦力的大小。

高中物理12个实验总结

高中物理12个实验总结

高中物理12个实验总结实验一:测量物体的密度在这个实验中,我们使用简单的公式密度=质量/体积,通过测量物体的重量和尺寸来计算密度。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掌握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提高数据处理和分析的能力。

实验二:测量力的大小和方向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了解如何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不同物体受到的力的大小和方向。

同时也能够理解力的平衡和合力的概念,从而深入理解牛顿力学的基本原理。

实验三:研究简谐振动现象这个实验主要让我们了解简谐振动的基本规律,包括振幅、周期和频率等概念。

通过调整不同参数,我们可以观察振动系统的变化,并深入理解振动的特性。

实验四:测量重力加速度通过实验四,我们可以通过自由落体实验来测量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这不仅可以加深我们对重力的理解,还可以让我们学会如何设计实验,收集数据,并进行分析和结论。

实验五:分析动能和势能的转化这个实验让我们研究了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过程,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计算物体在不同位置的动能和势能,并理解守恒定律的重要性。

实验六:探究压强与面积的关系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了解压强的概念,并探究压强和表面积之间的关系。

实际操作中,我们可以通过改变压力平台的面积来观察压强的变化,从而加深对压强的理解。

实验七:验证牛顿定律这个实验通过观察不同物体的受力情况,验证牛顿运动定律的正确性。

通过实验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我们可以证明力和加速度之间的定性关系,加深对牛顿定律的理解。

实验八:探究功和功率的概念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了解功和功率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实际操作中,我们可以测量物体所受的力和位移,计算所做的功,从而深入理解功和功率的物理意义。

实验九:研究波的传播性质这个实验让我们了解波的基本性质,包括波长、频率和波速等概念。

通过实验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我们可以观察波的传播现象,加深对波的传播规律的理解。

实验十:探究光的反射和折射规律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探究光的反射和折射规律。

通过调整入射角度和介质的折射率,我们可以观察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加深对光学规律的理解。

高一物理教学实践总结(3篇)

高一物理教学实践总结(3篇)

第1篇一、前言高一物理教学是高中阶段物理学科教学的重要阶段,对于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在过去的一学期里,我担任了高一物理教学工作,现将教学实践总结如下。

二、教学目标与内容1.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高一物理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基本方法,为后续物理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2. 教学内容本学期主要教学内容包括力学、热学、光学和电磁学等基础知识。

具体包括:(1)力学:运动学、动力学、功和能、动量守恒定律等。

(2)热学:温度、热量、热力学第一定律等。

(3)光学:光的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等。

(4)电磁学:静电场、恒定电流、电磁感应、电磁场等。

三、教学方法与策略1. 采用启发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物理规律。

通过提问、讨论、实验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2. 结合实际生活将物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使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物理现象,感受物理的魅力。

例如,在讲解运动学时,可以结合交通工具的运动规律,让学生了解速度、加速度等概念。

3. 强化实验教学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学期,我注重实验教学,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探究能力。

例如,在讲解牛顿第二定律时,让学生通过实验验证力的合成与分解,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4. 利用多媒体教学运用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通过图片、动画、视频等形式,使抽象的物理概念形象化,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5. 注重分层教学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实施分层教学。

对学习困难的学生,加强个别辅导,帮助他们克服学习障碍;对学习优秀的学生,适当提高难度,拓展他们的知识面。

四、教学成果与反思1. 教学成果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学生们的物理成绩普遍有所提高,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高一物理的基本知识。

高中物理实验室工作总结

高中物理实验室工作总结

高中物理实验室工作总结一、工作总结本年度,高中物理实验室在全体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本部门致力于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实验条件,促进他们的科学素养和实验技能的提升。

以下是对本部门工作的总结:实验课程设计与实施本年度,我们根据高中物理的教学大纲,精心设计了各类实验课程。

这些实验涵盖了力学、电磁学、光学等多个领域,确保了学生能够全面了解和掌握物理学的各个重要方面。

实验课程实施过程中,我们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鼓励他们通过实验来验证物理原理,提高对物理学的理解。

实验器材的维护与管理物理实验室的器材种类繁多,为确保实验课程的顺利进行,我们定期对实验器材进行检查、保养和维修。

同时,对实验器材进行分类管理,建立完善的器材档案,方便师生查询和使用。

对于损坏的器材,我们及时进行维修或更换,确保实验课程的正常进行。

学生实验指导与安全管理在实验课程中,教师们认真负责地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确保学生正确使用实验器材,掌握实验技巧和方法。

同时,注重实验过程中的安全管理,要求学生遵守实验室规章制度,确保实验过程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我们定期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实验教学研究和改进为了提高实验教学质量,教师们积极开展实验教学研究,探索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技术手段。

同时,根据学生的反馈和教学评估结果,对实验课程进行持续改进,提高实验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我们鼓励教师进行教学交流,分享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共同提升教学水平。

二、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意识到物理实验室工作中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部分实验器材老化、损坏严重,需要及时更新和维修。

我们将加强与学校管理层的沟通,争取更多的经费支持,用于实验器材的更新和维护。

同时,加强对实验室器材的日常检查和维护,提高器材的使用寿命和性能。

实验课程中,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究精神还有待提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物理实验总结1.长度的测量会使用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掌握它测量长度的原理和方法.1、游标卡尺的两种读数方法:法一:加法先读主尺读数:读出游标尺零刻度线对应的主尺位置再读游标读数:找出游标尺上的第几条刻度线与主尺上某一刻度线对齐两次数值相加得出被测工件的尺寸法二:减法先读主尺读数:读出主尺上与游标尺对齐的主尺刻度线的读数再算游标长度:算出游标上与主尺对齐的游标刻度线前端的长度两次数值相减得出被测工件的尺寸2、螺旋测微计(千分尺)读数公式:测量值=固定刻度值+固定刻度的中心水平线与可动刻度对齐的位置的读数×0.01mm2.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一、实验目的:1.练习正确使用打点计时器,学会利用打上点的纸带研究物体的运动.2.掌握判断物体是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方法.3.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2.利用纸带判断物体运动状态的方法(1)沿直线运动的物体在连续相等时间内不同时刻的速度分别为v1、v2、v3、v4、…,若v2-v1=v3-v2=v4-v3=…,则说明物体在相等时间内速度的增量相等,由此说明物体在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即(2)沿直线运动的物体在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分别为x1,x2,x3,x4…,若Δx=x2-x1=x3-x2=x4-x3=…,则说明物体在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且三、实验器材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一端附有定滑轮的长木板、小车、纸带、细绳、钩码、刻度尺、导线、电源、复写纸片.四、实验步骤1.仪器安装(1)把附有滑轮的长木板放在实验桌上,并使滑轮伸出桌面,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上没有滑轮的一端,连接好电路.(2)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细绳跨过定滑轮,下边挂上合适的钩码,把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并把它的一端固定在小车的后面.实验装置见图3所示,放手后,看小车能否在木板上平稳地加速滑行.2.测量与记录(1)把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先接通电源,后放开小车,让小车拖着纸带运动,打点计时器就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的点,换上新纸带,重复三次. (2)从三条纸带中选择一条比较理想的,舍掉开头一些比较密集的点,从后边便于测量的点开始确定计数点,为了计算方便和减小误差,通常用连续打点五次的时间作为时间单位,即T=0.1 s.正确使用毫米刻度尺测量每相邻两计数点间的距离,并填入设计的表格中(3)利用某一段时间的平均速度等于这段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求得各计数点的瞬时速度.(4)增减所挂钩码数,再重复实验两次.3.数据处理及实验结论(1)由实验数据得出v-t图象①根据表格中的v、t数据,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仔细描点,如图:所示可以看到,对于每次实验,描出的几个点都大致落在一条直线上.②作一条直线,使同一次实验得到的各点尽量落到这条直线上,落不到直线上的点,应均匀分布在直线的两侧,这条直线就是本次实验的v-t图象,它是一条倾斜的直线.(2)由实验得出的v-t图象进一步得出小车运动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有两条途径进行分析①分析图象的特点得出:小车运动的v-t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如图5所示,当时间增加相同的值Δt时,速度也会增加相同的值Δv,由此得出结论:小车的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②通过函数关系进一步得出:既然小车的v-t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那么v随t变化的函数关系式为v=kt+b,显然v与t成“线性关系”,小车的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五、注意事项1.交流电源的电压及频率要符合要求.2.实验前要检查打点计时器打点的稳定性和清晰程度,必要时要调节振针的高度和更换复写纸.3.开始释放小车时,应使小车靠近打点计时器.4.先接通电源,打点计时器工作后,再放开小车,当小车停止运动时及时断开电源.5.要区别打点计时器打出的计时点与人为选取的计数点,一般在纸带上每隔四个计时点取一个计数点,即时间间隔为T=0.02×5 s=0.1 s.6.小车另一端挂的钩码个数要适当,避免因速度过大而使纸带上打的点太少,或者速度太小,使纸带上的点过于密集.7.选择一条理想的纸带,是指纸带上的点迹清晰.适当舍弃开头密集部分,适当选取计数点,弄清楚相邻计数点间所选的时间间隔T.8.测x时不要分段测量,读数时要注意有效数字的要求,计算a时要注意用逐差法,以减小误差.考点一完善实验步骤考点二纸带数据的处理答题技巧:实验原理迁移创新高考实验题一般源于教材而不拘泥于教材,即所谓情境新而知识旧.因此做实验题应注重迁移创新能力的培养,用教材中实验的原理、方法和技巧处理新问题.纸带的处理、游标卡尺的读数、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以及牛顿第二定律等,都是教材中的重点知识,只要熟练掌握,就不难解答。

3.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胡克定律)探究性实验实验目的:1、探究弹力与弹簧的伸长量的定量关系。

2、学会利用图象研究两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的方法。

实验原理:1、如图所示,弹簧在下端悬挂钩码时会伸长,平衡时弹簧产生的弹力与重力大小相等。

2、用刻度尺测出弹簧在不同的钩码拉力下的伸长量x,建立坐标系,以纵坐标表示弹力大小F,以横坐标表示弹簧的伸长量x,在坐标系中描出实验所测得的各组(x,F)对应的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根据实验所得的图线,就可探知弹力大小与伸长量间的关系。

实验器材:轻质弹簧(一根),钩码(一盒),刻度尺,铁架台,重垂线,坐标纸,三角板。

实验步骤:1、如图所示,将铁架台放于桌面上(固定好),将弹簧的一端固定于铁架台的横梁上,在挨近弹簧处将刻度尺(最小分度为mm)固定于铁架台上,并用检查刻度尺是否竖直;2、记下弹簧下端不挂钩码时所对应的刻度L0;3、在弹簧下端挂上一个钩码,待钩码静止后,记下弹簧下端所对应的刻度Ll;4、用上面方法,记下弹簧下端挂2个、3个、4个……钩码时,弹簧下端所对应的刻度L2、L3、L4……,并将所得数据记录在表格中;5、用xn=Ln-L0计算出弹簧挂1个、2个、3个……钩码时弹簧的伸长量,并根据当地重力加速度值g,计算出所挂钩码的总重力,这个总重力就等于弹簧弹力的大小,将所得数据填入表格。

数据处理:1、建立坐标系,标明横轴和纵轴所表示的物理量及单位;2、标度:标度要适当,让所得到的图线布满整个坐标系;3、描点:描点时要留下痕迹;4、连线:让尽可能多的点落在同一直线上,让其余的点落在直线的两侧,误差较大的点舍弃;5、根据图象做出结论。

4.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目的:实验研究合力与分力之间的关系,从而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器材:方木板、白纸、图钉、橡皮条、弹簧秤(2个)、直尺和三角板、细线原理:该实验是要用互成角度的两个力和另一个力产生相同的效果,看其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的合力与这一个力是否在实验误差允许范围内相等,如果在实验误差允许范围内相等,就验证了力的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实验步骤:1、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板上的A点;2、用两条细绳结在橡皮条的另一端,通过细绳用两个弹簧秤互成角度拉橡皮条,橡皮条伸长,使结点伸长到O点(如图);3、用铅笔记下O点的位置,画下两条细绳的方向,并记下两个测力计的读数;4、在纸上按比例作出两个力F1、F2的图示,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合力F;5、只用一个测力计,通过细绳把橡皮条上的结点拉到同样的位置O点,记下测力计的读数和细绳的方向,按同样的比例作出这个力F′的图示,比较F′与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得的合力F,比较合力大小是否相等,方向是否相同;6、改变F1和F2的夹角和大小,再做两次。

注意事项:1、使用的弹簧秤是否良好(是否在零刻度),拉动时尽可能不与其它部分接触产生摩擦,拉力方向应与轴线方向相同。

2、实验时应该保证在同一水平面内3、结点的位置和线方向要准确5.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目的:研究在弹性碰撞的过程中,相互作用的物体系统动量守恒。

实验原理:一个质量较大的小球从斜槽滚下来,跟放在斜槽前边小支柱上另一质量较小的球发生碰撞后两小球都做平抛运动。

由于两小球下落的高度相同,所以它们的飞行时间相等,这样如果用小球的飞行时间作时间单位,那么小球飞出的水平距离在数值上就等于它的水平速度。

因此,只要分别测出两小球的质量m1、m2,和不放被碰小球时入射小球在空中飞出的水平距离s1,以及入射小球与被碰小球碰撞后在空中飞出的水平距离s1'和s2',若m1s1在实验误差允许范围内与m1s1'+m2s2'相等,就验证了两小球碰撞前后总动量守恒。

实验器材:碰撞实验器(斜槽、重锤线),两个半径相等而质量不等的小球;白纸;复写纸;天平和砝码;刻度尺,游标卡尺(选用),圆规。

实验步骤:1、用天平测出两个小球的质量m1、m2。

2、安装好实验装置,将斜槽固定在桌边,并使斜槽末端点的切线水平。

3、在水平地上铺一张白纸,白纸上铺放复写纸。

4、在白纸上记下重锤线所指的位置O,它表示入射球m1碰前的位置。

5、先不放被碰小球,让入射球从斜槽上同一高度处由静止开始滚下,重复10次,用圆规作尽可能小的圆把所有的小球落点圈在里面,圆心就是入射球不碰时的落地点的平均位置P。

6、把被碰球放在小支柱上,调节装置使两小球相碰时处于同一水平高度,确保入射球运动到轨道出口端时恰好与靶球接触而发生正碰。

7、再让入射小球从同一高度处由静止开始滚下,使两球发生正碰,重复10次,仿步骤(5)求出入射小球的落点的平均位置M和被碰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N。

8、过O、N作一直线,取OO'=2r(可用游标卡尺测出一个小球的直径,也可用刻度尺测出紧靠在一起的两小球球心间的距离),O'就是被碰小球碰撞时的球心竖直投影位置。

9、用刻度尺量出线段OM、OP、O'N的长度。

10、分别算出m1·与m1·+m2·的值,看m1·与m1·+m2·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是否相等。

注意事项:(1)必须以质量较大的小球作为入射小球(保证碰撞后两小球都向前运动)。

要知道为什么?(2)入射小球每次应从斜槽上的同一位置由静止开始下滑(3)小球落地点的平均位置要用圆规来确定:用尽可能小的圆把所有落点都圈在里面,圆心就是落点的平均位置。

(4)所用的仪器有:天平、刻度尺、游标卡尺(测小球直径)、碰撞实验器、复写纸、白纸、重锤、两个直径相同质量不同的小球、圆规。

6.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用描迹法)(1)实验目的:1、用实验方法描出平抛物体的运动轨迹。

2、从实验轨迹求平抛物体的初速度。

(2)实验原理:平抛物体的运动可以看作是两个分运动的合运动:一是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另一个是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

令小球做平抛运动,利用描迹法描出小球的运动轨迹,即小球做平抛运动的曲线,建立坐标系,测出曲线上的某一点的坐标x和y,根据重力加速度g的数值,利用公式y=gt2求出小球的飞行时间t,再利用公式x=vt,求出小球的水平分速度,即为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