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骆驼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找骆驼》教案优秀7篇

《找骆驼》教案优秀7篇

《找骆驼》教案优秀7篇找骆驼教案篇一一、揭题。

今天我们学习找骆驼,(板书课题)谁找骆驼?(商人、老人)商人的骆驼怎么啦?(走失) 走失与丢失有什么区别?(走失:走着,走着,没了!) 骆驼走失了,商人很着急,这时候看见一位老人,商人怎么样?(赶上去问)我是老人,你是商人!我们表演。

(评议、朗读)二、定向。

老人看见过骆驼吗?老人知道骆驼的样子吗?我们自己来学懂这篇课文。

三、自学。

第一台阶:1.自学课文,划下描写骆驼样子的词句。

2.交流:说说骆驼的样子。

3.说样子。

(1)左脚跛。

(什么叫跛?)(2)左驮蜜,右驮米。

(什么叫驮?)(3)缺了一颗牙齿。

刚才说得对不对?商人听了高兴吗?我当老人,你们当商人,我们表演一次。

评价:对!不错!对极了!的程度念出来没有?当老人说了不知道后,商人怎么说?(忿忿怎么念?研究哄、详细的意思)第二台阶:说说,练练1.用因为所以句式讲话。

(例:因为老人看见脚印右边深,左边浅,所以知道骆驼的左脚有点跛)2.老人之所以是因为他观察得仔细,判断得正确。

第三台阶:分析,朗读1.能把老人怎么想的语句划出来吗?(学生答:课文里没有。

老师要求学生思考)2.破浅?跛晃左蜜右米3.树叶被缺了一颗牙的骆驼咬过该是什么样子?(研究、画、分析。

)4.读,我们学着老人的口气说话什么口气?(1)不紧不慢地读(2)至于干什么用?(连续上下文,顺着)(3)找到没有?哪个词说明找到了?(果然)照可换词吗?(可以,换按)指点是指什么?一路与哪个词有关系。

(走失)四、指点。

为什么顺着脚印去找?另外两条线索为什么不可靠?(学生讨论)五、我们又不去找骆驼,干吗学?编者意图是给我们一些正确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六、差异作业。

1.课后填空,抄词。

2.表情朗读。

选做题:表演找到骆驼后。

七、表演。

板书:判断分析观察左脚破脚印右深左浅左驮蜜右驮米路左边有蜜,右边有米缺了一颗牙齿齿印顺着脚印去找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了解老人是怎样知道商人走失的那只骆驼的情况的,并能仿照例句,把不完整的因果句式补充完整。

《找骆驼》教案(优秀4篇)

《找骆驼》教案(优秀4篇)

《找骆驼》教案(优秀4篇)《找骆驼》教案篇一课题:《找骆驼》(1课时)文是通过一个商人走失了一只骆驼,老人在没有见过骆驼的情况下,凭着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正确分析判断,使商人找到骆驼的事,说明了遇到问题要多观察,多分析,多思考,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找骆驼教案。

本文的寓意耐人寻味,引人深思。

课文共11自然段,运用人物对话的形式,按“丢骆驼--找骆驼--找到骆驼”的顺序,步步深入,故事富有哲理,是对学生进行逻辑思维训练和朗读训练的好教材。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质疑探究,让学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并通过自读、自悟,理解老人的推理过程。

知识与技能:1、认识本课的生字,练习用因果句式造句。

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人物的不同语气。

3、理解老人是怎样知道丢失骆驼的特点的。

过程与方法:小组合作,勾画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仔细观察与认真思考的好习惯。

了解商人的骆驼有哪些特点,老人是怎么发现这些特点的。

理解老人为什么能够指点商人找回骆驼。

教学课件一、故事导入:从前有一位商人,他带着一只骆驼去赶集,回家的时候路过一家客栈,于是就进去吃饭,顺手把骆驼栓在了客栈的门口。

等他出来后,骆驼不见了,骆驼去哪了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找骆驼》(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1、请大家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生字,读通句子,再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个什么故事?2、交流:(1)、说说特别难读的生字,再一起来读一读(如:跛、驼、愤、啃、竟)(2)、出示:走失、指点、果然用上这三个词说一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个什么故事?商人走失了一只骆驼,经过老人的指点,商人果然找到了骆驼。

三、借助阅读提示,明确研究重点:1、师: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我们可以借助前面的“阅读提示”来学习课文,(出示)谁来读一读?交流:提示中给我们提了哪两个问题?①商人丢失的骆驼有哪些特点?②老人是怎么知道骆驼的这些特点的?师:这节课,我们就围绕这两个问题来研究课文。

【汇编】2023找骆驼教案4篇

【汇编】2023找骆驼教案4篇

2023找骆驼教案4篇找骆驼教案篇1教学目标1.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人物的不同语气。

2.理解老人是怎样知道丢失骆驼的特点的。

3.培养仔细观察与认真思考的习惯。

通过学习,感悟“在生活中,只要用心观察,认真思考,就会有所发现”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1.了解商人的骆驼有哪些特点,老人是怎么发现这些特点的。

2.理解老人为什么能够指点商人找回骆驼。

教学准备师生分头搜集一些测试观察能力的图片,也可制成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流程一、观察画面,激趣导入1.激趣:老师这里有一些挺有趣的图片,它能测出一个人的观察能力强不强。

同学们想不想一比高低?2.出示图片或显示课件内容,开展观察竞赛活动。

3.导学:其实在生活中,只要我们用心观察,认真思考,也会有许多发现的。

《找骆驼》这个故事讲述的就是这个道理。

想不想学一学?二、朗读课文,理出线索1.建议学生用自己喜爱的方式阅读全文。

2.学生根据提示思考课文内容。

(1)出示问题。

A、商人走失了一只骆驼后,是怎么做的?B、老人看到了什么,知道了什么?(2)提出要求:看谁课文读得认真,看谁问题答案找得准确、完整。

(3)学生按问题提示和要求,到课文中寻找答案。

(4)在互相交流中,把答案逐渐补齐。

三、通过朗读,理解词语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来理解课文中的一些词语。

1.如“忿忿”“不紧不慢”“至于”“果然”,在课文当中都有特定的意义。

2.如“不紧不慢”,既反映了老人性格上的特点,更体现了他的胸有成竹。

3.再如,用了“至于”一词,就强调了与发现骆驼沿途出现的一些现象相比,骆驼往哪去了的问题,就显得不重要了。

四、根据线索,比较异同1.启发学生思考。

看了这位商人走失了骆驼以后的表现,你觉得他和老人的表现有什么不同?先在小组里和同学交换一下看法。

2.组织学生集体交流要点:(1)这位商人走失了骆驼后,可能因为心急,到处乱找,结果没找着。

(2)这位老人在走路时能留心观察,所以发现了……(3)这位老人还能根据观察到的情况认真思考,于是就知道了骆驼的许多特点。

找骆驼教案4篇

找骆驼教案4篇

找骆驼教案4篇找骆驼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1、了解老人是怎样知道商人走失的那只骆驼的`情况的,并能仿照例句,把不完整的因果句式补充完整。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能用因果倒装句式正确地把老人的推理过程说清楚。

三、教学过程:1、复习检查,听写生字。

2、学习课文1—9自然段。

(1)商人之所以要去找骆驼,那是因为——学生接说(商人走失了一只骆驼)(2)一个商人走失了一只骆驼,心里非常着急。

这时候他看见前面有位老人在走,就连忙打招呼,请大家学着老人的样子招呼招呼看。

(3)商人和老人开始一问一答,谈得挺好的。

可是,商人怎么突然“忿忿”地说起话来?(4)老人详细地说出了骆驼的哪些情况?用自己的话说说。

(5)老人不仅知道骆驼左脚有点跛,还知道骆驼的右边驮着米,左边驮着蜜,而且连骆驼的嘴里缺了一颗牙都知道,老人知道的情况可真够“详细”的。

当老人说出骆驼的这些情况时,商人怎么说?(6)正当商人充满希望的时候,老人却说不知道骆驼往哪儿去了,难怪商人要“忿忿”地说起话来。

谁会用“忿忿”的语气读读商人说的话。

3、学习课文第10自然段。

(1)(过渡)是老人把商人的骆驼藏起来了吗?别说藏,其实老人连骆驼的影子都没见过。

为了向商人说明这是怎么回事,老人讲了一段话。

现在我们就来学习这一段话。

(2)“不紧不慢”的“紧”是什么意思?谁能用不紧不慢的速度读读老人的话?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给句子编号,看看这段话一共有几句?(3)默读老人说的6句话,思考哪几句话是说明老人知道骆驼详细情况的原因的。

(4)第二至第五句都是说明原因的,可以分为一层。

第一层就是第一句,请大家读一读,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5)第二层是重点。

默读,边读边思考:老人为什么会知道骆驼的详细情况?从哪里看出老人的观察很仔细?他到底“看见”了些什么?请用——划下来。

读划下来的内容,体会“还“、”又“的用法。

小结:这有深有浅的脚印,星星点点的米、蜜和树叶上留着的牙印(出示图),一般人是不会注意到的。

找骆驼教案6篇

找骆驼教案6篇

找骆驼教案6篇找骆驼教案篇1教学目的1.通过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同学留心生活,仔细观测,勤于思索。

2.朗读课文,培育同学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技能。

教学过程一、设疑导入,提出要求1.设疑导入。

商人走丢了一只骆驼,一位老人虽然没有见过那只骆驼,却援助商人找回了骆驼,你想知道是怎么回事吗?读了《找骆驼》这篇课文后,同学们就明白了。

我们一起来学习《找骆驼》。

〔板书课题〕2.提出学习要求。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我们可以依据课文前面的“阅读提示”来学习,并通过自读课文解决问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让同学用自己喜爱的读书方式完全自由地读课文。

要求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对难读的词、句可重点练习,多读几遍,读通为止。

2.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3.再读课文,尝试解决“阅读提示”中的问题,圈画有关的句子,并找出不明白的地方。

三、讨论问题,合作探究1.带着问题自读课文,尝试解决问题。

〔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老人特别具体地说了骆驼的哪些状况?〔3〕这些具体的状况老人是怎么知道的?2.小组合作探究。

小组争论沟通,相互启迪解决问题。

3.各小组汇报学习收获,师生共同归纳整理。

4.重点段阅读指导。

仔细阅读老人最末说的一段话,解决以下问题:〔1〕读一读,议一议:老人是依据什么知道骆驼的有关状况的?〔2〕填一填,说一说:〔出示〕由于老人看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知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于老人又看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知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于老人还看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知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尽量用文中的语句,也可依据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话填空,先在小组内相互说,再推选代表在班上说。

〕〔3〕读一读,想一想:为什么老人能指引商人找回骆驼〔启发同学思索理解,老人留心生活,擅长观测、分析骆驼留下的种种迹象,并且通过这些迹象来确定骆驼的特点。

找骆驼教学设计(8篇)

找骆驼教学设计(8篇)

找骆驼教学设计(8篇)《找骆驼》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会写本课8个生字,会读文中12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继续学习默读课文,养成边读课文边画出重点词语的习惯。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对任何事物只有仔细观察、认真思考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教学准备:胡子、背景音乐。

教学过程:设计说明一、情境激趣,引入新课1、师:同学们,你们是否丢失过自己心爱的东西呢?心情怎样?你会怎么做?2、师:有一个商人,走失了一峰骆驼,他也很着急。

(出示课件:商人焦急的图片)怎么办呢?他最终找到了吗?3、板书课题,引入新课。

情境激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提朗读要求:做到正确、流利、不多、丢字;不认识的字词学生可用查字典的方法来解决。

2、小组内读课文,教师指名分段读课文。

3、教师以游戏形式检查认字情况。

4、学生简述故事大意,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蜘蛛爸爸是如何处理问题的。

学生通过自己查字典,不仅可以提高识字词的能力,而且培养自主意识。

采用灵活多样的游戏形式检验学生认字情况,加深了印象,提高了兴趣。

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深入品味,读中感悟1、学生再次自由读文,思考:“老人知道了骆驼的那些情况?又是如何知道骆驼的情况的?”你是从哪看出来的?读一读,说一说。

2、小组讨论、交流。

3、集体交流。

通过分角色朗读、表演并重点抓住“不紧不慢、愤愤不平”等词语,随机指导有感情的朗读。

4、师:你从老人身上学到了什么智慧?提出中心问题来感悟课文,既有利于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又有利于学生自己在读中品味和体验,留给了学生读书、感悟的余地。

交流和讨论,会让学生更加充分的理解课文,并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

在小组交流和班内汇报中提高孩子的表达能力。

通过分角色朗读和表演,加深学生对文章人物内心的体验、感悟。

四、拓展延伸、写寻物启示1、师:同学们,你能帮商人写一个寻物启示吗?2、交流想法,教师总结。

找骆驼教案(优秀11篇)

找骆驼教案(优秀11篇)

找骆驼教案(优秀11篇)找骆驼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学习,感悟“在生活中只要用心观察,认真思考,就会有所发现”的道理。

2、过程与方法:(1)先复习《蜜蜂引路》一文,预习本课,进行联系比较学习。

(2)学习生字词,能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语。

(3)在熟读,分角色读文的基础上,学会用心观察周围事物,认真思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用心观察周围事物,认真思考,做生活的有心人。

二、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老人是怎样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发现骆驼的特征的。

三、教学难点:学会初步的分析、推理,了解故事发展的顺序,启发学生思维、想像,对学生进行观察与思维的训练。

四、课前准备师生分头搜集一些测试观察能力的图片,也可制成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课时:一课时六、教学过程:一、观察画面,激趣导入①教师引述:老师这里有一些挺有趣的图片,它能测出一个人的观察能力强不强。

同学们想不想一比高低?②出示图片或显示课件内容,开展观察竞赛活动。

③教师导学:其实在生活中,只要我们用心观察,认真思考,也会有许多发现的。

《找骆驼》这个故事讲述的就是这个道理。

想不想学一学?二、朗读课文,理出线索①建议学生用自己喜爱的方式阅读全文。

②学生根据提示思考课文内容。

A、老师出示问题。

商人走失了一只骆驼后,是怎么做的?老人看到了什么,知道了什么?B、教师提出要求:看谁课文读得认真,看谁问题答案找得准确、完整。

C、学生按问题提示和要求,到课文中寻找答案。

在此过程中,教师可让几位同学把寻找的答案写在黑板上。

D、然后在交流中,把答案逐渐补齐。

三、根据线索,比较异同①启发学生思考。

看了这位商人走失了骆驼以后的表现,你觉得他和老人的表现有什么不同?先在小组里和同学交换一下看法。

②组织学生进行集体交流。

交流要点:a、这位商人走失了骆驼后,可能因为心急,到处乱找,结果没找着。

B、这位老人在走路时能留心观察,所以发现了路上的骆驼脚印、脚印的深浅和方向、路边的蜜和米,以及骆驼啃过的树叶上的牙齿印等。

找骆驼教案3篇

找骆驼教案3篇

找骆驼教案3篇找骆驼教案篇1学习目标1、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句,读懂课文。

2、学习老人是如何观测事物。

思索问题的。

重点难点弄清老人为什么能援助商人找回骆驼;理解重点词句。

课时安排:l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师: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找骆驼》这课。

〔板书课题、齐读。

〕师:看了题目,你们想知道什么?二、自读自悟出示自学提纲:〔课件〕〔1〕自由读课文,读懂每段话的意思。

〔2〕利用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新词意思。

〔3〕本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老人依据什么指引商人找到了骆驼?〔4〕提出学不懂的地方。

三、检查自学状况1、指读课文,订正字音。

2、你理解了哪个新词?〔指名答,师生评议。

〕3、争论提纲3题。

老人的依据:脚印右深左浅左脚跛左有蜜右有米驮着蜜和米叶的牙齿印缺牙齿四、再读课文,品评人物品质你觉得那老人是一个怎样的人?五、指导朗读,体会感情1、自读,领悟情感。

2、指读,沟通。

〔引导:丢骆驼的商人当时心情怎样?老人说话时不紧不慢应是怎样的语气?〕3、老师随机范读。

4、指名分角色朗读课文。

六、总结1、学了课文,你懂得了什么?。

〔仔细认真观测,遇事要动脑筋分析、判断。

〕2、以前的生活中,你遇到过类似的事吗,你怎么做的?假如没做胜利,你觉得应当怎么做?布置作业:1、熟读课文。

2、把这个故事讲给家里人听。

板书设计:6找骆驼脚印右深左浅左脚破左有蜜右有米驮着蜜和米树叶上齿印缺牙齿〔认真观测分析判断〕附:【词语说明】忿忿〔fènfèn〕:同愤愤,很生气的样子。

指引〔zhǐdiǎn〕:指出来使人知道。

商人〔shāngrén〕:贩卖商品从中取利的人。

【难句解析】刚才我看见路上有骆驼的脚印,右边深,左边浅,就知道骆驼的左脚有点跛。

我又看见路的左边有一些蜜,右边有一些米,我想骆驼驮的肯定是这两样东西。

我还看见骆驼啃过的树叶,上面留下了牙齿印,所以知道它缺了一颗牙齿。

这段话是老人所讲的他是如何推断骆驼的特征的。

《找骆驼》教案(15篇)

《找骆驼》教案(15篇)

《找骆驼》教案(15篇)《找骆驼》教案1学习目标1.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人物的不同语气。

2.理解老人是怎样知道丢失骆驼的特点的。

3.培育认真观测与仔细思索的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分角色朗读的方法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朗读的时候,要读出老人与商人的口气。

这是本课的重点;重点是理解老人观测很认真,分析很详细。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阅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内容1、读准字音,了解这一课里写谁找骆驼,找到了没有,大致上知道怎样找到骆驼的。

2、在大体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探究老人是怎样指引商人找到骆驼的。

〔1〕阅读老人的判断句子,再读他观测的发觉的句子。

〔2〕引导同学将老人的判断和观测到的现象—一对应,从中弄清现象与判断、缘由与结果之间的关系。

3、引导同学争论、沟通从中受到的启发。

二、通过阅读理解词语课文中的一些词语可以引导同学结合上下文来理解。

如“忿忿”“不紧不慢”“至于”“果真”,在课文当中都有特定的意义,如“不紧不慢”,既反映了老人性格上的特点,更表达了他的心中有数;再如,用了“至于”一词,就强调了与发觉骆驼沿途涌现的一些现象相比,骆驼往哪去了的问题,就显得不重要了。

三、同学问题提出与争论1、课文为什么先写了老人的判断,然后才写老人的观测?2、说说自己上心观测,仔细思考,获得的发觉。

附:板书设计判观断骆驼察回找印脚顺《找骆驼》教案2学习目标1、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句,读懂课文。

2、学习老人是如何观测事物。

思索问题的。

重点难点弄清老人为什么能援助商人找回骆驼;理解重点词句。

课时安排:l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师: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找骆驼》这课。

〔板书课题、齐读。

〕师:看了题目,你们想知道什么?二、自读自悟出示自学提纲:〔课件〕〔1〕自由读课文,读懂每段话的意思。

〔2〕利用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新词意思。

〔3〕本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老人依据什么指引商人找到了骆驼?〔4〕提出学不懂的地方。

三、检查自学状况1、指读课文,订正字音。

《找骆驼》教学设计(优秀5篇)

《找骆驼》教学设计(优秀5篇)

《找骆驼》教学设计(优秀5篇)教学重难点:篇一认真揣摩老人是如何推断骆驼的特点的过程,学习老人善于观察认真分析的好品质。

《找骆驼》教学设计篇二教学目标:1、识记本课8个生字。

在语言环境中积累“骆驼、牙齿、详细、不紧不慢、指点、走失”等词语。

2、正确朗读课文,理解“按照老人的指点,商人为什么能找到丢失的骆驼。

”并和伙伴们分角色演一演。

3、了解老人是通过观察、分析得出结论的,逐步养成善于观察,善于分析推理的良好思维品质。

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1、同学们,你们知道在沙漠里行走,最常见的交通工具是什么?(骆驼)2、对了,有一个商人走失了一只骆驼,于是,他急得到处找。

出示课题,33、找骆驼(齐读课题)。

3、生字:骆4、学生质疑师:读了课题,你们想知道这位商人是怎么找骆驼的,他究竟找到了没有呢?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演示课文动画,用自己的话说说你听到些什么?2、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生字:跛驮忿哄啃(1)小组读生字。

(出示)跛驮忿哄啃(2)书写:驮忿读词语:(出示)骆驼、牙齿、详细、不紧不慢、指点、走失(3)开火车分小节读课文,正音。

三、再读课文,感悟内容1、指名分角色朗读课文。

指导朗读,体会人物的心情和语气。

商人:有礼貌、着急、忿忿。

老人:不紧不慢、胸有成竹。

2、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

3、指导读句子:(出示)商人听了,照老人的'指点一路找去,果然找到了走失的骆驼。

理解词语“果然”,进行造句。

4、想一想:按照老人的指点,商人为什么能找到丢失的骆驼?小组讨论,说说理由。

5、说话练习(出示)老人看见(),就知道();又看见(),想到();还看见(),所以知道()。

6、交流并板书:观察分析归纳结论7、(出示)老人看见这些现象是怎么想的呢?8、学了这个故事,你懂得了什么?9、齐读课文。

四、巩固1、分角色朗读课文。

2、和小伙伴合作演一演。

3、(出示)比一比,组成词语。

跛()齿()忿()玻()龄()芬()4、(出示)想一想、说一说:(1)骆驼左脚有点跛,是因为。

《找骆驼》优秀教案设计

《找骆驼》优秀教案设计

《找骆驼》优秀教案设计以下是作者为大家收集的《找骆驼》优秀教案设计(共含14篇),欢迎参阅,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篇1:《找骆驼》优秀教案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本课的两个生字,练习用因果句式造句。

2、分角色朗读,读出人物的不同语气。

3、理解老人是怎样知道丢失骆驼的特点的。

〖过程与方法小组合作,勾画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遇事要仔细观察,认真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教学重点】了解老人是怎样知道商人走失的那只骆驼的情况的以及他为什么要商人顺着骆驼的脚印去找骆驼。

【教学难点】理解老人的推理过程,知道老人想出的找骆驼的方法好在哪里。

【教学准备】小组自主学习表格;幻灯片。

【教学过程】一、激趣实验教师首先出示半杯水,然后请学生向水中放入大量辣椒水,教师和一名学生共同品尝。

教师尝得津津有味,学生辣得苦不堪言。

问:我们同样尝了这杯辣椒水,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结果呢?生各抒己见。

(如有人发现其中的秘密,可让其解释。

如没有人发现课程结束前,教师揭示其中的道理。

)(这样的设计不仅调动了学生的情绪,还有意的训练了学生遇到问题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能力,与本文寻找失物紧密相连。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读课文,要求读通顺。

遇到重要的词句勾一勾画一画,在小组里讨论交流。

2、说说你初读后有哪些收获和疑惑?生自由回答。

(简单回顾内容很有必要,有助于下一阶段的学习。

)三、理解课文,引导探究1、幻灯出示本节课研究的问题,以小组为单位自主学习:我们组最棒!2、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3、填表:骆驼的特点老人观察到的现象4、请将骆驼的特点与老人观察到的现象用因为所以连起来说一说。

因为老人看见,所以知道因为老人又看见,所以知道因为老人还看见,所以知道5、请换成之所以是因为再说一说。

老人之所以,是因为老人之所以,是因为老人之所以,是因为6、小组合作学习。

7、展示交流:⑴ 当学生每次用因果句式回答时,教师要追问学生是从哪一段知道的,并且为大家朗读那一段。

找骆驼教学设计 《找骆驼》教学设计优秀11篇

找骆驼教学设计 《找骆驼》教学设计优秀11篇

找骆驼教学设计《找骆驼》教学设计优秀11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为了加深您对于找骆驼教学设计的写作认知,下面作者给大家整理了11篇《找骆驼》教学设计,欢迎您的阅读与参考。

找骆驼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哄”“跛”意思。

2.了解老人是怎样知道商人走失的那只骆驼的情况,懂得遇到事情要仔细观察,抓住事物间的因果关系进行分析判断,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3.通过学习感悟“在生活中,只要用心观察,认真思考,就会有所发现”的道理。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骆驼有哪些特点?老人是怎么发现这些特点的。

教学难点:理解老人为什么能指点商人找回骆驼?学会观察——思维——判断的方法,启发学生思维、想象,对学生进行观察与思维的训练,认识事物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收集骆驼的资料教学时间:1课时一、猜谜语,谈话激趣,导入新课1、脊背突起像山峰,沙漠之舟能载重。

风沙干旱都不怕,戈壁滩上逞英雄。

(谜底:骆驼)2、介绍骆驼3、谈话激趣:在沙漠里发生了一个有关骆驼的有趣的小故事,同学们想不想一起去看看?让我们一起来学《找骆驼》。

(板书课题《找骆驼》)。

二、整体感知:1、那么,《找骆驼》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学生说)2、教师追问:你能按照这样的提示来说吗?(出示)这篇课文主要讲了《找骆驼》这个故事讲了商人()一只骆驼,向老人(),经老人(),()骆驼的事。

这样我们就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说清楚了,你觉得这样表达是不是清晰呀。

3、读读课文,想一想:商人丢失的骆驼有哪些特点?老人是怎么知道骆驼的这些特点的?三、细读理解:(一)一部分:1、我们先来解决一个问题,我们读一读课文,从文中找一找,走失的骆驼有几个特点?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来标画出来。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学生汇报三个特点。

谁来先给大家读一读他们的对话,然后再说说骆驼的特点?(教师板书:左脚跛;左蜜右米;缺一颗牙)追问:“跛”什么意思?在文中呢?做一个动作告诉我?你能用一句话说出这几个特点吗?我们是从老人的问话中知道了骆驼的三个特点。

找骆驼教案九篇

找骆驼教案九篇

找骆驼教案九篇找骆驼教案篇1教学目标:1.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人物的不同语气。

2.理解老人是怎样知道丢失骆驼的特点的。

3.培育认真观测与仔细思索的习惯。

教学重点:通过分角色朗读的方法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朗读的时候,要读出老人与商人的口气。

找骆驼教案就教学设计好教学难点:理解老人观测很认真,分析很详细。

教学用具:课件教学过程:一、阅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内容1、读准字音,了解这一课里写谁找骆驼,找到了没有,大致上知道怎样找到骆驼的。

2、在大体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探究老人是怎样指引商人找到骆驼的。

〔1〕阅读老人的判断句子,再读他观测的发觉的句子。

〔2〕引导同学将老人的判断和观测到的现象—一对应,从中弄清现象与判断、缘由与结果之间的关系。

3、引导同学争论、沟通从中受到的启发。

二、通过阅读理解词语课文中的一些词语可以引导同学结合上下文来理解。

如“忿忿”“不紧不慢”“至于”“果真”,在课文当中都有特定的意义,如“不紧不慢”,既反映了老人性格上的特点,更表达了他的心中有数;/article/再如,用了“至于”一词,就强调了与发觉骆驼沿途涌现的一些现象相比,骆驼往哪去了的问题,就显得不重要了。

三、同学问题提出与争论1、课文为什么先写了老人的判断,然后才写老人的观测?2、说说自己上心观测,仔细思考,获得的发觉。

板书设计找骆驼脚印右深左浅——左脚破左有蜜右有米——驮着蜜和米树叶上齿印——缺牙齿〔认真观测分析判断〕教学后记:本课的教学我重视了小组合作学习,但合作效果不佳。

“小组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同学主体作用的一种有效方法,也是当前引导同学主动学习的重要途径。

课堂中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提高单位时间中同学学习、交往、表达的频度与效率,优势互补,有利于培育探究意识和合作精神,也有利于同学口语交际和解决问题技能的进展。

在这一课时中,我抓住教学难点,即“老人为什么会这么具体地知道商人的骆驼的状况”作为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但由于时间仓促,问题答案的得出并不是全体同学共同争论的结果。

找骆驼教案集锦9篇

找骆驼教案集锦9篇

找骆驼教案集锦9篇找骆驼教案集锦9篇找骆驼教案篇1 教材目的:1认识部首“贝”和“”。

2运用“……又……又……”造句。

3学会写启事。

4学会分析^p 线索。

5培养沟通才能。

6培养批判性考虑才能。

学生需认识的生字词:骆驼采购货物牵着途中又累又困牙齿跛驮寻找踪影印痕残破残缺不全树叶打听虽然买卖一头一支脚印它经常动物喜欢远寻获走过老师所需教具:1能放光盘的电脑、投影机和大银幕。

2黑板、刷子。

3播放CD的机子。

课堂实录师:各位小朋友好,今天真快乐来北京和小朋友们上一节课。

希望我们这节课呢,你们也是感到开心。

好,我们开场上课吧。

我要上的这一课是关于失物的,小朋友知道什么是失物吗?有谁能告诉我呢?生:就是丧失东西。

师:对了,很好。

师:同学们有什么丧失物品的经历吗?生:有。

师:谁有?请举手给我看一下。

学生举手。

师:那你们是怎么去寻找丧失的东西呢?小朋友有经历吗?你说说看。

生:要是发现没有的话,就到丢东西的地方去找一找,也可以到失物认领处去找找。

师:哦,可以到失物认领处去看看。

老师呢,昨天刚从____飞来,在机场就丧失钱包,怎么办呢?有没有同学可以告诉我。

生:可以四处问问。

生:可以去失物招领处。

生:可以到飞机上去找找。

生:可以去找警察帮助。

师:说的很好呀!丢了东西应该去报警。

今天老师给你们讲一个警察局长的故事,他非常了不起,因为他有一双敏锐的眼睛,还有一个非常精明的头脑,什么案件都能破。

有一天一个村长打来,说他们村里丢了一台电机,电机知道是什么东西吗?生:发电用的机器。

师:对了,在咱们北京你们可能很少看到,但是在偏僻的村落,就很常用,没有电,就用它来发电。

听到这个消息,警察局长就带着助手赶紧跑到了这个村子。

观察现场,问村长电机有多大?村长告诉局长,那个电机大概有那么大(老师手势告诉学生)有一____,警察局长仔细地看看现场,发现雪地里有有一条雪印,脚印有深有浅,于是局长叫村长把村里的年轻人都叫了来,发现有一个年轻人是跛脚,就叫村长让那帮小伙子都走了,让这个人留下来。

找骆驼教学设计找骆驼教案(优秀15篇)

找骆驼教学设计找骆驼教案(优秀15篇)

找骆驼教学设计找骆驼教案(优秀15篇)作为一名教职工,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本页是细心的小编帮家人们收集的15篇找骆驼教案,仅供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找骆驼》教案篇一一、背景分析: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主渠道。

但原有的“灌输式”、“填鸭式”教学模式显然已被人们否认和排除,那么怎样的教学模式是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是培养学生全面素质提高的较佳途径呢?小语课堂“对话式”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为目标,不在教给学生新知识、新技能,而是师生共同探讨出一种提高自身辨证思维的途径,重学习的过程,而不是结果。

在师生互动的合作关系中,教师置身于一个学习者和咨询者的位置,让学生自由发挥,通过语言传递交流思想,成功地让信息畅通,大面积提高学生发言水平。

让课堂上不开口的学生“撬”开口,从说得响—说得多—说得精。

这种教学方法有益于学生从中受到的启示,开发出的新思路又反作用于对各学科的消化吸收,从而达成教育的系统化。

二、教学研究省编义务教材语文第七册第13课《找骆驼》是通过描写一个商人寻找好骆驼的事,说明遇到问题,要多观察,多分析思考,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是一篇进行对话式教学的好教材。

课文共有11个自然段。

第1自然段写商人走失了一只骆驼,向一位老人打听它的下落。

第2-9自然段写老人——说出那只骆驼的情况,商人以为老人把骆驼藏起来了。

第10-11自然段写老人说出自己是怎么知道那只骆驼的的情况和为什么要商人顺着脚印去找骆驼,使学生在理解的过程中受到思维的训练和因果关系的句式训练。

本文的教学目标除了常规的字词教学阅读理解外,力图体现“观察-思考-判断”这一探究形式。

让学生在对话、讨论的过程中学会提问、学会合作、学会辨证,培养矮良好的学习习惯及综合能力。

我按照“对话式”教学的五大环节开展课堂对话:一环节:激活话题,导入新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老人又是怎么知道这些特点的?
2、谁来告诉我走失的骆驼有什么特点呢?
生答:左脚有点跛;左边驮着蜜,右边驮着米;缺了一颗牙齿。(老师板书)重点理解“跛”
3、你是怎么知道这些信息的?
生:从老人和商人的对话中知道的。
4、谁来给大家演一演商人和老人的对话?
(分角色朗读)
5、从商人的回话中可以看出商人的心情怎样变化的?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
教学设计与反思
课题:1 8 找 骆 驼
科目:语文
教学对象:
课时:1课时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文是通过一个商人走失了一只骆驼,老人在没有见过骆驼的情况下,凭着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正确分析判断,使商人找到骆驼的事,说明了遇到问题要多观察,多分析思考,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本文的寓意耐人寻味,,引人深思,课文共11自然段,运用人物对话的形式,按“丢骆驼——找骆驼——找到骆驼”的顺序,步步深入,故事富有哲理,是对学生进行逻辑思维训练和朗读训练的好教材
让学生懂得仔细观察的重要性,为下文的学习打好基础,做好铺垫。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出示阅读提示
师:在读书之前,老师给你们一个自学提纲,它能帮助你们带着问题进行自学,在自学的过程中解决这些问题。
出示自学提纲:(课件)
(1)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3)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检查自学
1、指名读词语,纠正读音
跛驮啃愤愤果然
不紧不慢究竟至于详细
2、齐读词语
1、指名读词语,纠正读音
跛驮啃愤愤果然
不紧不慢究竟至于详细
2、齐读词语
3、交流: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打通字词关,为下文的学习做好充分的准备,梳理文章的梗概。大体上了解课文。
三、理解课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幻灯片出示问题)
a.走失的骆驼有什么特点呢?
二、教学目标
1. 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人物的不同语气。
2.理解课文内容,明白老人是怎样知道丢走失骆驼的特点的,并从中受到启发。
3、通过学习,感悟“在生活中,只要用心观察,认真思考,就会有所发现的道理。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本班学生为三年级的学生,经过两年来的学习,各方面都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学习成绩还比较好,思维相当活跃,有一定的学习语言的能力,教学设计时,尤其注重对学生思维的训练。
(越来越高兴 从是的、不错、对极了可以看出来)
6、再来读一读他们的对话读出商人的心情变化(分角色朗读)
7、当商人满怀希望地问老人骆驼的去向时,老人怎么回答的?
(那我可不知道)
8、商人是什么态度?
(愤愤)
9、愤愤是什么意思?
很生气
10、谁能用愤愤的语气读一读商人的话?(指名读)
11、你注意了吗,商人现在称呼老人“你”,原来称呼“您”为什么呢?
21、一起来读一读2至4句。(课件出示骆驼留下的痕迹的图片)师:看来老人得出骆驼的特点都是有依据的,课件出示三个依据,才得出三个关于骆驼特点的结论。你能
22、老人没有见过骆驼,就连正在寻找骆驼的商人也没有发现路上的痕迹,你从中体会到老人有怎样的特点?
(仔细观察)
23、光仔细观察行吗?(不行)还得认真思考,这还要有丰富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我们以后要多学一些知识多积累一些生活经验。
(原来很尊重老人,现在认为老人藏了他的骆驼生气呢。)
12、大家一起来用愤愤的语气来读一读商人的话。(大家齐读)
13、老人说他不知道骆驼的去向,可他是怎样知道的这样详细,他是不是真的骗了商人?
(没有)
14、那他是怎么知道的,你能告诉我原因吗?
(他看到路上的脚印左边浅,右边深,知道左脚跛;路上左边有蜜,右边有米,知道知道左边驮着蜜,右边驮着米;看到啃过的树叶上的牙齿印,知道缺了一颗牙齿)(板书)
15 、(出示幻灯片)我们来观察一下,那片树叶是这峰骆驼啃过的?
(第三片)
16、我们来看一看这峰骆驼是什么样子的?(出示具有这些特点的卡通骆驼)
17、谁来读一读老人解释的语句。(指名读)
不紧不慢是什么意思?(指名说)
18、谁来用不紧不慢的语气读一读第十段(指名读)。
19、这段老人说了几句?(5句)
20、那几句是说明老人知道骆驼详细情况的原因的(2至4句)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重点是学生自主学习。在学生充分朗读的基础上,让其自读自悟,教师巡逻,对学有困难的学生进行适当的点拨。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理解老人是怎样知道走失骆驼的特点的。
六、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做实验,引出课题
同学们,课前我们一起做一个实验。老师这里有半瓶水和一些辣椒水,现在我请一名学生帮忙,把辣椒水放入水中,我们共同来品尝。其他学生注意观察我们俩表情
老人有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特点于是知道了骆驼的许多特点;商人性子急,又不注意观察和分析结果没找着骆驼。
2、你从这个故事中受到了什么启发?
在生活中,只要用心观察,认真思考,就会有所发现。
1、学生自由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幻灯片出示问题)
a.走失的骆驼有什么特点呢?
24、谁能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一说黑板上句子之间的关系?(幻灯片出示题目)
(指名说)
25、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第十自然段
26、老人藏骆驼了吗?(没有)商人误解老人了,老人还会帮他吗?(会的)从哪看出来的?(让他顺着骆驼的脚印去找)
27、为什么不凭借骆驼啃过的树叶和路上的蜜和米去找呢?
(因为沙漠里树叶不一定到处都有,蜜和米总有流光的时候;只有脚印是永久的,所以只要顺着脚印及时去找肯定能找到。)展示沙漠里骆驼的图片
问:谁来说一说?(教师表情像没事的,学生辣得苦不堪言。)我们同样尝了这杯辣椒水,为什么会有不同的表情?
生各抒己见。(如有人发现其中的秘密,可让其解释。)教师尝辣椒水的时候,用中指沾水,品尝的却是食指。(边解释边演示)
看来大家观察的还不够仔细,想知道谜底吗?老师要留点悬念,下课前再揭晓谜底。一篇让我们读后变聪明的课文《找骆驼》。
28、第十段里的第六句是怎样去找骆驼,前边是知道骆驼特点的原因,这完全不一样的两个意思是如何联系起来的?
(是用“至于”联系起来的)提醒学生以后写文章时可以用上这类的词
29、老人给商人的指点正确吗?从哪知道的?读一读
(11自然段)
30、“果然”是什么意思?
(真的和预料的一样)
四、拓展
1、老人和商人有什么区别是什么?(幻灯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