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井观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坐井观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4份
坐井观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了解“坐井观天”的含义及出处;2.训练学生的思考能力,使其对生活中的事物产生更多的思考和质疑;3.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让他们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思想。
二、教学内容1.“坐井观天”的含义及出处的介绍;2.“坐井观天”在现代社会的应用和实例;3.分组讨论,让学生以“坐井观天”的视角来思考生活中的事物。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将“坐井观天”这个词语呈现在黑板上,询问学生是否知道它的含义,并引导学生思考这个词语的来源。
2. 介绍“坐井观天”的出处及含义教师简要地介绍《庄子》中“坐井观天”的寓意,并引导学生对这个寓意进行思考,让他们理解这个词语的真正含义。
3. 讨论“坐井观天”在现代社会的应用和实例教师在这个环节引导学生从自己的生活和社会现象中寻找“坐井观天”的实例,并在全班师生的共同参与下进行讨论。
4. 分组讨论,让学生以“坐井观天”的视角来思考生活中的事物教师将学生分成几组,每组分配一部分具体的生活事例,并要求学生用“坐井观天”的视角来进行思考和分析,让学生习惯从多角度去思考问题。
5. 总结教师请每组代表汇报讨论的结果,并总结“坐井观天”的含义及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
四、教学评价1.学生通过讨论问题,提高了思考问题的能力,在课堂中发表的精彩言论也证明了这一点;2.通过分组讨论,学生在小组中互相交换观点,合作完成讨论任务,增强了学生之间的沟通能力和协作能力;3.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锻炼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提升了其写作能力;4.教师可以通过课后作业来检测学生的学习成果,如布置一篇关于“坐井观天”的文章等。
五、教学反思本课设计中,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坐井观天”的原意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来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并通过分组讨论和开展小组活动提高学生的表达和合作能力,教学效果较好。
对于任何课程设计,都应注意学生需具备的基本技能和知识,并采用多种方式教学,以期能够从不同方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坐井观天》第2课时教案公开课(表格式)教学设计
①读:大声朗读课文。
②找:在文中找到青蛙和小鸟的对话。
③画:用“
”画出青蛙说的话,用“
”画出小鸟说的话。
注意:建议用直尺辅助画线。 (2)学生大声朗读,并完成探究任务。 (3)汇报任务结果,说说发现,读一读对话。
说发现:我发现,青蛙和小鸟一共有 3 次对话。 指名读:一个人读完青蛙的话,一个人读完小鸟的话。 2. 动画配音,聚焦对话。 (1)共学探究任务:观看动画,同桌合作,角色扮演,一人扮演青蛙,一人扮演 小鸟,给动画配音。读完探讨一下朗读技巧。
预设 2:第二组对话
青蛙 “朋友,别说大话了!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 小鸟 “你弄错了。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
(1)引用资料 3:出示动画和配音文字。(动画:青蛙笑着皱眉头,跷着二郎腿, 小鸟伸着一边的翅膀,很认真的表情。文字:文字框所示。) (2)同桌角色扮演 (3)汇报心得
“青蛙”:虽然这里是疑问句,但我觉得其实青蛙并没有疑问的语气,而是青 蛙就是很肯定小鸟在吹牛、在骗它,天就是没有小鸟说得那么大,就是只有井口那么 大。读的时候要强调“别”“不过”“那么”等词语,读出青蛙自以为是、不相信小
预设:不一样。青蛙的笑,是自以为是的笑;小鸟的笑是无奈的笑。 三、理解寓意,拓展思维 1. 探究观点,理解寓意。 (1)观看动画,齐读配音。
齐读配音:出示动画和配音文字,一半学生读青蛙的话语,一半学生读小鸟的 话语。
展示对话:读完后,对话框式展示所有的对话内容,突出对话中“弄错”这个 词。。 (2)探究观点。
①分配角色:同桌合作,一人选青蛙,一人选小鸟。 ②动画配音:同桌合作,“青蛙”和“小鸟”进行对话。 ③探讨交流:和同桌分享交流自己的朗读技巧。 ④朗读汇报:根据学习的技巧,同桌合作,再进行一次“对话”。
12坐井观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语文二年级上册统编版
②体会课文道理
③学习课文语言表达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作用与目的:
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课文知识的应用。
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课后拓展应用
教师活动:
布置作业:根据“坐井观天”课题,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提供拓展资源:提供与课文相关的拓展资源(如书籍、网站、视频等),供学生进一步学习。
八、课后拓展
1.阅读材料推荐:
-《青蛙王子》:让学生通过阅读这个故事,进一步了解青蛙这一角色,同时体会故事中的道理。
-《狐狸和葡萄》:通过这个故事,让学生认识到对待事物的正确态度,避免犯类似的错误。
-《愚公移山》:让学生了解坚持不懈的精神,培养克服困难的勇气。
-《精卫填海》:让学生了解神话传说中的勇敢与智慧,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乌鸦喝水》:通过这个故事,让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种,要学会变通。
2.视频资源推荐:
-《青蛙王子》动画版:让学生通过观看动画,更加直观地理解故事情节和角色特点。
-《狐狸和葡萄》动画版:通过动画形式,让学生更好地体会故事中的寓意。
-《愚公移山》动画版:通过观看动画,让学生了解愚公移山的精神内涵。
提交预习成果:将预习成果(如笔记、思维导图、问题等)提交至平台或老师处。
《坐井观天(第二课时)》教案
《坐井观天(第二课时)》教案配套习题一、给下列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上“”。
(4分)1.寒号.(hào háo)鸟把石崖上的缝.(fènɡfònɡ)当作自己的窝。
2.周总理端着盛.(shènɡchénɡ)满清水的银碗,拿了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洒水,为人们祝.(zhùzù)福。
二、看拼音,写词语。
(16分)三、照样子,换偏旁组新字,再组词语。
(10分)四、把每组中不同类的词语画上“”。
(6分)1.摩托车自行车轿车消防车救护车2.货船客船科考船渔船宇宙飞船3.蛇青蛙老虎猛兽乌龟五、选择恰当的成语填空。
(4分)自言自语千言万语坐井观天无边无际1.天,不是像青蛙说的那样只有井口那么大,只不过青蛙天天坐在井里,看到的天只有井口那么大。
所以我们不能学青蛙,要走向大自然。
2.妈妈出门打工了,每次打电话回来,我总是觉得有要说。
3.小勇很少和同学玩,经常一个人坐在座位上。
六、试着把下面的句子写具体。
(8分)1.的葫芦藤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的小花。
2.她迎着的北风,踏着的鲜血,走到铡刀前。
3.的北风地刮着,像,我冻得直。
七、给下列句子加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8分)1.2.3.4.八、把下面的名言或诗句补充完整。
(8分)1.有志者事竟。
——《后汉书》2.高远。
——诸葛亮3.穷且益坚,不坠。
——王勃4.山鸟飞绝,径人踪灭。
——《江雪》九、回忆课文,选择正确说法,并将正确说法的序号填到“()”里。
(8分)1.毛主席在八角楼上写文章是发生在()。
①井冈山艰苦斗争的年代②延安的艰苦岁月里2.葫芦叶长蚜虫,我们()。
①不用管,我们要的是葫芦而不是葫芦叶②应该赶紧治蚜虫,因为葫芦叶和葫芦有很大关系3.朱德在扁担上刻上自己的名字,是为了()。
①不让别人藏他的扁担②不让别人偷他的扁担4.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节,表现了()。
①周总理对少数民族的关爱②周总理很喜欢过节日十、课外阅读我能行。
坐井观天教案第二课时
坐井观天教案第二课时听说读写教学设计——《坐井观天》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 学生能够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理解并正确使用相关词汇和句型。
2. 学生能够流畅朗读课文,并用正确的语音语调表达。
3. 学生通过听和说的练习,提高对该故事情节的理解和复述能力。
教学重点:1. 学生能够通过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理解并正确使用相关词汇和句型。
2. 学生能够流畅朗读课文,并用正确的语音语调表达。
教学难点:1. 学生通过听和说的练习,提高对该故事情节的理解和复述能力。
教学准备:1. 配套课本《坐井观天》2. 复述故事情节的卡片教学过程:一、热身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复述上节课讲的故事情节,鼓励学生回忆并用自己的语言复述。
2. 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的关键词汇。
二、听力训练(10分钟)1. 教师播放课文录音,要求学生仔细聆听。
2. 教师根据课文内容提问学生相关问题,进行听力理解测试。
3. 学生根据听到的内容回答问题,教师记录并给予指导。
三、口语练习(15分钟)1.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对话练习,模拟课文中的对话场景。
2. 学生分组进行两人对话表演,鼓励使用课文中的句型和词汇。
3. 部分学生展示对话演练,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四、朗读训练(15分钟)1. 教师给学生介绍课文中需要朗读的部分,强调正确的语音语调。
2. 教师逐句朗读示范,学生跟读。
3. 学生分组进行小组朗读练习,互相纠正发音和语调。
五、复述训练(15分钟)1. 教师介绍复述故事情节的任务,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复述课文中内容。
2. 分发复述故事情节的卡片,学生根据卡片提示进行复述练习。
3. 学生两两合作,互相复述并讨论关键点。
六、巩固练习(10分钟)1. 教师通过提问和游戏等形式,巩固课文中的词汇和句型。
2. 学生积极参与,回答问题并表达自己的意见。
七、作业布置(5分钟)1.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完成课本配套习题,并要求写一篇关于该故事的读后感。
2. 教师讲解作业要求和写作技巧。
坐井观天第2课时教案教案教学设计
坐井观天第2课时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通过多种阅读形式,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青蛙和小鸟的个性特点。
2.学习生字词,能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青蛙和小鸟的个性特点。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联系上一课时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回顾青蛙和小鸟的故事情节。
2.学习课文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课文,重点体会青蛙和小鸟的心情。
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进一步感受角色性格。
3.理解课文内容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青蛙为什么说“天不过井口那么大”?小鸟是如何回应的?4.分析角色性格教师引导学生讨论:青蛙和小鸟分别具有哪些性格特点?5.学习生字词教师出示生字词,引导学生认读、组词。
学生自主练习书写生字词,教师巡回指导。
6.背诵课文教师指导学生背诵课文,注意节奏、语气。
学生自主背诵,教师检查背诵效果。
7.拓展活动学生分组讨论:如何才能避免像青蛙一样坐井观天?四、课后作业1.家庭作业:熟读课文,背诵课文。
2.课后实践:观察生活中的事物,尝试用课文中的方法去分析、思考。
五、教学反思1.对学生的个别辅导要更加细致,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2.在拓展活动中,引导学生更深入地思考,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3.加强课堂纪律管理,确保教学活动有序进行。
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补充: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青蛙和小鸟的对话背后的深层含义,如:“青蛙为什么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这反映了什么问题?”教师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亲自体验青蛙和小鸟的对话,从而更好地理解角色的心理状态和性格特点。
2.教学难点补充: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互动环节,如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如何克服“坐井观天”的心态,并将讨论结果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对于背诵课文这一难点,教师可以采用逐步引导的方法,先让学生背诵自己认为容易的部分,再逐渐过渡到较难的部分。
坐井观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坐井观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好小鸟和青蛙的对话。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坐井观天”的含义,懂得目光狭小、见识短浅就会把事情弄错的道理。
3、能展开想象,续编故事。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好小鸟和青蛙的对话。
理解课文内容,明白坐井观天的道理。
2、教学难点理解青蛙和小鸟对天大小的不同看法,体会青蛙的目光短浅。
发挥想象,续编故事。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朗读法、讨论法、情境教学法四、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出示生字词卡片,让学生认读。
2、回顾第一课时的内容,提问:课文主要讲了谁和谁的故事?它们在争论什么?(二)精读课文,理解内容1、学习第 2-7 自然段自由朗读第 2-7 自然段,找出小鸟和青蛙的对话,用“——”画出小鸟说的话,用“~~~~”画出青蛙说的话。
分角色朗读小鸟和青蛙的对话,思考:小鸟和青蛙分别认为天有多大?指导学生读好小鸟和青蛙的语气。
小鸟的语气是欢快、肯定的,青蛙的语气是自信、固执的。
小组讨论:为什么小鸟和青蛙对天的大小看法不同?引导学生理解:小鸟飞过很多地方,看到的天无边无际;青蛙坐在井里,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天。
2、学习第 8 自然段齐读第 8 自然段。
思考:青蛙笑了,小鸟也笑了,它们的笑各有什么含义?学生交流讨论。
青蛙的笑是自以为是的笑,小鸟的笑是无奈、嘲讽的笑。
教师小结:青蛙一直生活在井里,目光短浅,所以它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小鸟见多识广,知道天是无边无际的。
(三)角色扮演,深化理解1、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读出小鸟和青蛙的不同语气。
2、请几组学生上台表演,其他学生评价。
(四)拓展延伸1、引导学生思考:如果青蛙跳出井口,它会看到什么?会说些什么?2、小组讨论,互相交流。
3、指名学生发言,教师进行点评和引导。
(五)总结全文1、教师提问: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2、学生自由发言。
3、教师总结:我们不能像青蛙那样坐井观天,目光短浅,要像小鸟一样见多识广,才能正确地认识事物。
12坐井观天第二课时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12坐井观天第二课时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坐井观天》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好小鸟和青蛙的对话。
能明确小鸟和青蛙争论的问题,知道它们的说法不一致的原因,体会故事寓意。
二、教学重难点1.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好小鸟和青蛙的对话。
2.能明确小鸟和青蛙争论的问题,知道它们的说法不一致的原因,体会故事寓意。
三、教学过程板块一:回顾复习,明确观点1.回顾课文,板贴位置。
师: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青蛙坐在——生:井里。
(黑板上贴着一口水井的画,师板贴青蛙到画中的井底。
)师:小鸟飞来,落在——生:井沿上。
(师板贴小鸟到画中的井沿上)2.回顾争论的问题,明确双方观点。
师:它们进行了三次对话(出示三次对话),它们主要在争论——生:天有多大。
师:小鸟认为天——生:无边无际。
(师板贴“天无边无际")师:而青蛙认为天——生:不过井口那么大。
(师板贴“天不过井口那么大”)师:我们从它们的第二次对话中,发现了青蛙和小鸟的不同观点。
请男生读青蛙的观点。
男生:“朋友,别说大话了!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师:反问的语气强调了青蛙的观点。
师:请女生读小鸟的观点。
女生:“你弄错了。
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师:感叹的语气强调了小鸟的观点。
板块二:研读课文,领会寓意1.提出问题,任务驱动。
师:同学们,同样的天空,为什么青蛙和小鸟的说法不一样呢?让我们在走进课文一探究竟。
2.研读课文,探索原因。
学习第一次对话,了解小鸟这样说的原因。
①找关键词,情境体验。
师:我们先来看看小鸟为什么认为天无边无际。
请自由读读第一次对话。
你从哪句话里找到了原因?你认为哪些词很关键?生:(读课文后)小鸟回答说:“我从天上来,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来找点儿水喝。
"师:跟他找的一样的举手。
(很多同学举手)你认为哪个词很关键?生:飞了一百多里。
师:你知道一百多里有多远吗?我们的操场一圈是150米,一百多里,就相当于沿着我们的操场跑300多圈呢。
坐井观天第二课时教案
坐井观天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会写生字“渴、喝”,掌握多音字“哪”,理解“大话、无边无际”等词语。
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好小鸟和青蛙的对话。
3.能明确小鸟和青蛙争论的问题,知道它们的说法不一致的原因,体会故事寓意。
【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引出故事1.上节课我们知道了一只落在井沿上的小鸟和坐在井里的青蛙在相遇之后发生了争论,谁还记得它们争论的是什么问题吗?出示课件19、20预设:“天有多大”这一问题。
(板书:天有多大)过渡:那么这节课就让我们继续学习,从它们的对话中找找到底谁的说法是正确的?二、研读对话,揭示寓意1.学习第一次对话,了解青蛙和小鸟生活的环境。
(1)引读:青蛙先问了什么问题?小鸟是如何回答的?出示课件21(2)师生对读,体会青蛙打招呼的文明礼貌行为和小鸟飞了一百多里口渴的情形。
(3)学写两个易混字“渴”和“喝”。
出示课件22①引导观察:这两字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②教师指导书写要点:注意右下部分的里面先写“人”字且捺改为点,再写竖折。
出示课件23、24③学生在书上描一写二。
④通过朗读课文原句“口渴了,下来找点儿水喝。
”再次识记。
(4)引导学生思考,着重理解:“一百多里”说明了什么?出示课件25①预设:说明了天很大很大,小鸟也飞不完。
教师明确:“一百多里”大约相当于我们的操场200多圈,说明了天本身就很大。
②拓展想象:飞了一百多里,你觉得小鸟飞过了什么地方呢?用“小鸟可能飞过了……”这样的句式练习说话。
出示课件26(预设:飞过了高山、草原、大海、沙漠)过渡:小鸟飞了这么远的路,看见了这么多东西,所以它见多识广!可是,青蛙相信小鸟说的话吗?你是怎么知道的?让我们接着看第二次对话。
2.学习第二次对话,明确各自的观点。
(1)男女生分角色朗读第二次对话。
出示课件27:(2)关于“天有多大”这一问题,青蛙和小鸟分别是怎样认为的?预设:青蛙认为“天不过井口那么大”小鸟认为“天无边无际”(板书:青蛙——井口那么大小鸟——无边无际)(3)对比朗读,体会语气。
《坐井观天》第二课时教案教案教学设计
《坐井观天》第二课时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坐井观天带来的局限。
学会本课的生字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学生要有广阔的视野,不要局限于眼前的事物。
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积极思考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坐井观天的局限。
难点:学会通过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过程1.课堂导入师: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坐井观天》,大家还记得青蛙和小鸟的故事吗?谁能来简单复述一下?(学生回答)师:很好,那我们今天继续来学习这个故事,看看还有哪些有趣的地方。
2.课堂讲解(1)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提问:青蛙和小鸟在井里发生了什么?(2)教师带领学生分段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分析青蛙和小鸟的观点,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青蛙会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小鸟为什么认为天无边无际?3.课堂讨论(1)分小组讨论:如何避免坐井观天的局限?4.课堂活动(1)角色扮演:让学生分别扮演青蛙和小鸟,模拟对话场景,体验角色情感。
(2)小组讨论:如何让青蛙认识到自己的错误?5.课堂小结师: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坐井观天带来的局限,那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学生回答)师:对,我们要有广阔的视野,勇于探究,积极思考,不要局限于眼前的事物。
6.作业布置(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写一篇关于《坐井观天》的读后感。
四、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讨论、角色扮演等多种形式,让学生深入理解了《坐井观天》的故事内容,体会到了坐井观天的局限。
在课堂讨论中,学生积极参与,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培养了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还不够扎实,需要在课后加强巩固。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五、教学反思1.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讲解、讨论、角色扮演等,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坐井观天》第二课时教案教学设计
《坐井观天》第二课时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巩固生字词,理解课文大意。
2.培养学生通过朗读、感悟、讨论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寓意。
3.引导学生学会用生活中的例子,说明“坐井观天”这一成语的含义。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悟寓意;朗读课文,体会青蛙和小鸟的语气。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坐井观天”的含义。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青蛙和小鸟的图片,引导学生回顾第一课时的内容。
邀请学生分享对“坐井观天”的理解。
2.课文朗读与感悟分组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
学生分角色朗读,体会青蛙和小鸟的语气。
教师指导学生理解重点词语,如“无边无际”、“坐井观天”等。
3.课堂讨论教师提问:青蛙为什么认为天空只有井口那么大?学生讨论,回答问题。
4.联系生活实际教师提问: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坐井观天”的情况?学生分享自己的经历,教师点评。
引导学生认识到,只有拓宽视野,才能更好地认识世界。
5.课堂小结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
6.作业布置抄写生字词。
家长监督下完成课文朗读,体会青蛙和小鸟的语气。
课后收集与“坐井观天”相关的成语或故事,下节课分享。
四、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感悟寓意。
2.课堂讨论环节,学生积极参与,能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坐井观天”的含义。
3.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4.作业布置注重实际操作,有利于巩固所学内容。
五、教学延伸1.组织学生进行成语接龙游戏,巩固所学成语。
2.邀请家长参与,共同完成课文朗读,增进亲子关系。
3.开展主题班会,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成长故事,引导学生认识到拓宽视野的重要性。
六、教学资源1.课文课件:包含课文内容、生字词、图片等。
2.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图片、播放音频等。
3.家长资源:家长协助监督学生完成作业,共同参与教学活动。
七、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等。
《坐井观天》第二课时优秀教案设计(通用7篇)
《坐井观天》第二课时优秀教案设计《坐井观天》第二课时优秀教案设计(通用7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坐井观天》第二课时优秀教案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坐井观天》第二课时优秀教案设计篇1【课时目标】1、理解坐井观天的含义。
2、辩证地认识井底之蛙。
3、懂得对有缺点的人,应当给予帮助。
【教学过程】一、引出青蛙1、同学们,昨天王老师已经带着我们痛痛快快地读过了这篇课文,这是一篇非常有意思的课文。
谁来读读课题:坐井观天。
2、什么叫坐井观天,你知道吗?这一口井里有水吗?(这是一口枯井,只有下雨时才有那么一点儿水。
)3、坐井观天是一个成语,这一个故事在我国流传了千百年,成为家喻户晓的故事。
我相信咱们班许多同学早就知道了这个故事。
当人们一看到坐井观天这四个字时,就会想到另一个成语──井底之蛙,就会想到这一个故事的主人公──青蛙。
(板书:青蛙)今天这节课咱们就来认识这一只坐在井底的青蛙。
二、认识青蛙1、请大家自由地大声地朗读这篇课文,想站起来读的同学自己站起来。
2、下面俞老师要做一个小小的调查:喜欢这一只青蛙的同学请举手,不喜欢这一只青蛙的同学请举手。
喜欢这只青蛙的同学读青蛙说的话,不喜欢这只青蛙的同学读小鸟说的话,俞老师读作者的话。
3、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青蛙?(板书:这是一只的青蛙)4、交流,引导学生联系课文谈自己的见解。
并将自己的理解写在黑板上,学生不会写的教师写。
(如:自以为是、骄傲、没头没脑、没有知识、眼界不开阔、不听话等)5、在同学们(大多数同学)看来,这是一只不受大家喜欢的青蛙,不受大家欢迎的青蛙,因为他(根据板书),咱们就带着这样的感情再来读读这篇课文。
哪些同学愿意读小鸟说的话?请站起来(估计比较多)。
俞老师读青蛙说的话,坐着的同学读作者的话。
三、理解坐井观天1、同学们,千百年来,直到今天,人们一直认为这是一只眼界狭小,见识短浅的青蛙,所以人们常常用坐井观天这个成语来形容那些眼界狭小,见识短浅的人。
坐井观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
坐井观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摘要:一、教学设计概述二、教学过程详述三、教学反思与改进正文:一、教学设计概述“坐井观天”是一则寓言故事,通过讲述井底之蛙对天空的认识,引导学生认识世界的广阔,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本教学设计旨在通过故事解读、讨论和实践活动,使学生理解故事寓意,并学会运用故事中所体现的思考方式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过程详述1.故事导入:教师讲述坐井观天的故事,引导学生关注井底之蛙对天空的认识及其变化过程。
2.故事解读:教师带领学生分析故事情节,理解井底之蛙的认识过程,探讨井底之蛙为什么会发生变化。
3.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思考如何将自己置身于故事中,设身处地地体会井底之蛙的心情及思考过程。
4.实践活动: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井底之蛙与井外之鸟的对话,从不同角度阐述自己的看法。
5.故事寓意: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故事寓意,理解“坐井观天”的意义,并学会在实际生活中保持开放的心态,勇于探索未知。
6.思维拓展:教师提出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故事中所学的思考方式,尝试解决这些问题。
三、教学反思与改进1.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对故事的理解程度,适时引导,确保学生能够充分理解故事寓意。
2.在小组讨论环节,教师要关注学生讨论的情况,适时介入,引导学生在讨论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3.实践活动环节,教师要关注学生的表现,给予鼓励和指导,使学生在模拟对话中更好地理解故事寓意。
4.课后,教师应对本次教学进行反思,总结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针对不足之处进行改进,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理解坐井观天的寓意,认识到保持开放心态、勇于探索的重要性。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收获知识。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2.坐井观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2.坐井观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作为一名资深的语文教师,我对于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2.坐井观天的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如下: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来自于教材中的第二课时,其中包括了对于课文《坐井观天》的深入解读,以及对于生字词的认读和书写练习。
在解读课文的过程中,我们将重点关注课文中的对话和寓言故事,通过对于故事情节的回顾和分析,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中的寓意和道理。
同时,我们还将通过对生字词的认读和书写练习,帮助学生提高语文水平。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中的对话和寓言故事。
2. 通过对生字词的认读和书写练习,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
3. 培养学生热爱阅读和思考的习惯,增强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主要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寓意和道理,以及对于生字词的认读和书写练习。
教学重点则是通过对于课文情节的回顾和分析,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中的寓意和道理,同时,通过对于生字词的认读和书写练习,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本节课的教学,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课文教材、PPT、黑板、粉笔、生字词卡片等。
五、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通过对于上节课的学习内容的回顾,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 课文朗读:让学生齐声朗读课文,帮助学生熟悉课文内容。
3. 课文解读:通过对课文情节的回顾和分析,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中的寓意和道理。
4. 生字词认读:通过生字词卡片,帮助学生认读和记忆生字词。
5. 生字词书写:让学生在练习本上进行生字词的书写练习。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课文《坐井观天》和生字词。
在板书生字词时,我将尽量使用简洁明了的书写方式,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用课文中的生字词造句。
2. 请学生复述课文情节,并谈一谈自己对故事寓意的理解。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注重对于课文情节的解读和生字词的认读书写练习,希望能够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中的寓意和道理,同时,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
《坐井观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4份_教案教学设计
《坐井观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4份一、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8个生字中的“观”、“际”、“沿”,及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
理解“坐井观天”、“井沿”、“大话”、“无边无际”的意思。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坐井观天”的比喻义,使学生懂得目光狭小,见识少,就会把事情弄错的道理。
3.角色朗读,以读促悟。
4.想象说话,续编故事。
二、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读懂课文,理解内容。
2.难点:理解寓意。
三、教具准备:课件、头饰四、教学课时:2课时五、教学时间:2006.4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略)1.初读课文;2.识写生字。
第二课时一、谈话引题,提出要求。
《坐井观天》是一篇有趣的寓言故事,学懂课文就要求做到:会读故事、会讲故事、明白道理。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坐井观天》。
齐读课题。
二、认读词语,说说意思。
理解:坐井观天、井沿、无边无际、大话(分别结合图直观理解、说话理解和结合生活理解)三、默读课文:(一)想一想:1.故事讲了谁和谁?2.他们在争论一件什么事情?(教师随机板书)3.你们是从课文的哪里知道的?(对话)(二)找一找,说一说:青蛙和小鸟之间有哪些对话?分别用和﹏标出来。
四、分角色读一读。
1.小组读。
2.指名表演读。
五、思考、交流:(教师相机板书)1.青蛙和小鸟它们认为天有多大?2.它们为什么这样认为?3.你认为它们谁说得对?为什么?4.你觉得天有多大呢?(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学会全面看问题。
联系已学古诗加深对寓意的理解)5.总结寓意:(略)过渡:同学们说得非常好,这只小青蛙听了小鸟的话,也感到有必要出去看看。
于是它和小鸟来到了天空,看到了田野、草原、大海……(课件出示)以后又发生了很多的故事。
下面老师想请同学们来讲讲,好吗?六、想象说话、续编故事:青蛙听了小鸟的话,不愿再做井底之蛙了,于是央求小鸟带它出去看一看。
1.它们来到(天空、田野、草原、大海……)看到了(植物、小动物……)2.青蛙想什么?青蛙说什么?小鸟又怎么说?(小组讨论交流、全班交流。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会分角色朗读对话;2.发挥想象力,初步理解寓意;3.理解“大话”“无边无际”等词语。
重点难点:1.懂得“坐井观天”寓意。
2.教育学生开拓视野,多读书籍,增长见识。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坐井观天》这个小寓言故事,谁来帮助我们回忆一下故事的内容呢?二、回忆课文、了解脉络1.看来同学们对这篇课文掌握的还真是不错,那么现在谁能帮助老师把这两个朋友送到他们各自的位置去?2.通过回忆,我们知道了小鸟和青蛙是在井沿上发生了争论,那他们是怎么争论的?文章中出现了几次对话?请同学们齐读课文,然后画出他们的对话。
三、学习课文、深入体会1.小朋友们认真读书的样子特别可爱,老师愿意分享你们丰收的喜悦,谁来说一说,小鸟和青蛙之间发生了几次对话?。
(出示三次对话)学习第一次对话:师:他们的对话可真有趣!请小朋友自由朗读第1次对话,(课件出示)谁想读一读?指导朗读。
理解:小鸟飞了多远啊?一百多里有多远呢?是我们操场的200多圈,小鸟为什么要落在井沿上啊?(因为口渴下来找水喝)小鸟飞了这么远的路,他一定见过许多美丽的景色,我们一起来跟着这只小鸟去看一看吧!这只小鸟真的到了许多美丽的地方,让我们再一次读一读他们之间的第一次对话吧!学习第二次对话:2.师:小朋友们,读得真投入,小鸟和青蛙的对话真精彩,但是对于小鸟说的话,青蛙相信吗?我们一起来看一看,青蛙和小鸟又说了些什么,谁能为我们读一读?(1)同学们,我们听过真话、假话、笑话,那么大话是什么话?(吹牛的话)谁能来说一句大话?青蛙认为小鸟哪一句说的是大话?你看青蛙多么自信,它说小鸟在吹牛呢?让我们来读一读这句话。
文中青蛙为什么说小鸟说了大话呢?青蛙认为的天是多大的呢?他为什么会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让我们做个小游戏来感受一下吧(卷纸筒游戏)。
通过这个游戏我们能够知道青蛙看到的天是全部的天空吗?但是他就是不听别人的劝告,这真是一只自信的青蛙啊,我们一起再来用不相信的语气读一读青蛙说的话吧!同学们,这只青蛙他想说的到底是什么意思啊?天不过井口那么大,用不用飞那么远啊?让我们再一次用不信任的语气来读一读青蛙说的话吧!同学们,老师带了几个类似于青蛙朋友说的话的句子,你们帮老师来判断一下,老师想说的到底是什么意思?(2)对于青蛙说的话,小鸟是怎么来反驳青蛙的呢?小鸟认为天有多大?同学们,无边无际是什么意思啊?是啊,小鸟飞过那么多地方,仍然没有看到天的边,看来天真的是无边无际,大得很呢!(3)现实生活中还有什么是无边无际的?生回答。
坐井观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4篇(《坐井观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坐井观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4篇(《坐井观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下面是整理的坐井观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4篇(《坐井观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供大家赏析。
坐井观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1《坐井观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摘要】根据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本课时注重本体性教学内容、非本体性教学内容在教学中的运用,在教学中贯穿了语文课堂教学的美丽转身,抓文中三次对话,认识人物语言描写,神态描写。
设计了从认识到内化到实践这一环节,让学生在循序渐进的的过程中了解掌握这一知识点,完成本课时的目标。
【关键词】人物三次对话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文中三次对话,认识人物语言描写,神态描写。
3.理解寓意,明道理。
一、回顾旧识,引入新课1.回顾旧知:(1)比赛,听写,看谁是记字冠军。
(2)小鸟和青蛙因为什么问题发生争论呢?2、导入: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坐井观天》二、图文结合,以读代讲1.看图、听录音范读。
(播放课件)2.读文:自由读。
3.依据图文内容填空青蛙坐在()小鸟落在()过渡:处在不同的位置的小鸟和青蛙,对天的大小有着不同的看法,那么它们一共进行了几轮对话呢?(三轮)三、辅导自学,品读感悟出示学法:一、读:青蛙和小鸟的对话。
(2、3段)二、画:用“――”画青蛙说的话。
用“?n?n”画出小鸟说的话。
三、读:有感情的读对话。
(一)第一次对话1.读:(2-3自然段)(1)自由读文(2)指名读2.画:(1)用“――”画出青蛙说的话用“~~~”画出小鸟的话(2)自由画句(3)汇报交流(训练重点:明确语言描写,提示语不用画出。
)(幻灯片出示)青蛙问小鸟:“你从哪儿来呀?”(用“――”画)小鸟回答说:“我从……”(用“~~~”画)3.读:分角色读①自由读②指名读明确读出语气:青蛙的话疑问,小鸟的话肯定。
③同桌分角色读(二)自学第2、3次对话1.第二次对话(4-5自然段)第三次对话(6-7自然段)(1)按学法学习读:自由读文。
坐井观天第二课时公开课教案(精选10篇)
坐井观天第二课时公开课教案坐井观天第二课时公开课教案(精选10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坐井观天第二课时公开课教案(精选10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坐井观天第二课时公开课教案1坐井观天(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课文4—7段,学生懂得学习、做事要开阔眼界,不能自以为是。
2、能分角色读课文。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猜字谜:水边几张口……(沿)二只小耳朵……(际)2、贴一贴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坐井观天》。
我们知道了青蛙、小鸟分别在什么地方?学生回答,请学生上去板贴。
3、青蛙坐在井里,小鸟飞来,落在井沿上,它们争论不休。
它们在争论些什么呢?请小朋友仔细听。
二、听录音,了解大意,启发读课文1、学生看动画。
2、指名回答:它们在争论什么?(对天有多大这个问题争论不休。
)3、理清两者观点:从它们的争论中,你听懂了什么?(1)指名回答并投影。
(2)初读两个观点。
听了它们的对话,我们知道了青蛙认为——小鸟认为—(3)请小朋友们认真地把课文读一读。
找一找课文中,你从哪儿知道了青蛙和小鸟各自的看法,用笔划一划。
三、汇报成果并讲解1、找到与两者观点相关的句子。
指名回答并投影第四段:(青蛙)“朋友,别说大话了!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1)你从哪句话中可以看出青蛙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2)请小朋友们读一读这句话,想一想,你读懂了什么?①青蛙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
②青蛙认为小鸟在说大话。
(3)理解“大话”。
①“说大话”是什么意思?(吹牛)②青蛙认为小鸟的哪句话是大话?(“我从天上来,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来找点水喝。
”)指名回答后齐读小鸟的话。
③它为什么认为小鸟在说大话?(它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
)对呀,青蛙想:天只有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④你能把这个问句换一种说法吗?(天只有井口那么大,不用飞那么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坐井观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复习】
1、读题。
2、复习第一节。
【新授】
一、正确、流利读课文
1、自己读课文2~7节,要求正确、流利。
2、个别读自己最喜欢的小节,点评
二、再读课文,质疑
1、再一次自己读课文,想想有什么问题要问。
2、把你的疑问提出来,我们一起讨论解决估计:
⑴青蛙和小鸟在争论什么?
⑵“无边无际”什么意思?
⑶“大话”什么意思?青蛙为什么觉得小鸟的话是大话?
⑷青蛙为什么觉得天只有井口那么大?
⑸青蛙和小鸟谁说得对?
⑹青蛙和小鸟为什么都笑了?
⑺“坐井观天”是什么意思?
3、及时解答一些疑问。
三、精读课文,解疑
1、同桌学着青蛙和小鸟的样子争论,思考没有解答的疑问。
2、交流:你读懂了什么?
⑴“无边无际”什么意思?
找到句子读一读。
(多媒体)跟小鸟飞上天看一看。
解答疑问。
练习说话:是无边无际的。
⑵比较句子:
天无边无际,很大很大。
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
⑶指导朗读小鸟的话。
⑷“大话”什么意思?青蛙为什么觉得小鸟的话是大话?
找到句子读一读。
(多媒体)跟青蛙到井底去看天。
解答疑问。
(用练习本做实验)
⑸比较句子:
天不过井口那么大,不用飞那么远。
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
⑹指导朗读青蛙的话。
⑺分角色朗读2~5节,思考:青蛙和小鸟谁说得对,为什么?解答疑问。
(多媒体)
(板书:飞得远,见识广。
)
⑻小小组读6、7节,讨论青蛙和小鸟为什么都笑了?
交流讨论
⑼指导朗读6、7节。
四、读后感悟
1、读全文。
2、讨论:听了小鸟的话,青蛙会跳出井口去看一看吗?为什么?
(多媒体)
师小结:青蛙将永远成为一只见识短浅的井底之蛙。
3、现在你知道“坐井观天”是什么意思了吗?
(板书:坐井观天,见识短)
【读前质疑,读中解疑,读后感悟】
以读为主,从“粗读”到“细读”,通过不同层次地读,层层深入,理解课文,体会祖国的语言文字。
先在读中找出质难点,然后在读中解疑,并通过反复朗读解决课文重点、难点,最后分角色朗读课文,悟出寓意,并展开争论,发挥想象,更深刻地体会寓意,以达到语文课教学中学生主体参与,自我求和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