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审美和鉴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学审美的艺术性

人的一生是审美的一生,人的生活是审美的生活。我们总倾向于用审美的眼光去认识,了解我们的生活中的事物,去发现它们的真善美。审美活动中,人对审美对象的能动反映,即广义的美感,包括审美的感知、感受、趣味、理想、标准等各个方面,是审美心理活动进入思维阶段后的意识活动。人们常通过艺术来研究人的审美意识。

审美意识是主体对客观感性形象的美学属性的能动反映,包括人的审美感觉、情趣、经验、观点和理想等。人的审美意识首先起源于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过程中。自然物的色彩和形象特征如清澈、秀丽、壮观、优雅、净洁等,使人在作用过程中得到美的感受,并且,人也按照加强这种感受的方向来改造和保护环境,由此形成和发展了人的审美意识。审美意识与社会实践发展的水平有关,并受社会制约,但同时具有人的个性特征,审美陶冶人的情操,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审美意识与人类一切社会意识现象一样,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我们在研究审美意识的历史起源与发展的时候可以发现,初级形态的审美意识具有原始的物质功利的性质,是一种朴素的审美直观,它的起源与人的器官和感官的形成和发展是直接联系着的。

第一,审美意识既不是由什么神的力量,也不是由内在感官或生物本能产生的,而是由人的社会实践一一物质生产劳动产生的。

第二,审美意识虽有生理和心理前提,但不再具冇自然属性,而只有社会属性。完全由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所产生所制约。只有从一定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出发,才能说明“一定社会的人(即一定的社会、一定的民族、一定的阶级)正是有着这些而非其他的审美趣味和“概念”。审美意识的发展演变也离不开社会生活、社会实践的动因;

第三,来自社会实践的审美主体自身感受能力与思维能力的形成与完备是审美意识形成与发展的内在条件,正如马克思所说:“不仅是五官的感觉,而且所谓的精神感觉、实践的感觉(意志、爱等等)一一总之,人的感觉,感觉的人类性一一都是由于相应的对象的存在,由于存在着人化了的自然界,才产生出来的,五官感觉的形成是以往全部世界史的产物。”

第四,我们现在指称的审美意识属完备形态,既是观念体系,也是社会情感,

无论在以往的任何发展时代,都有不可否吋代性、阶级性、民族性。

了解了审美意识的来源,我们来具体分析一下文学审美。我们该怎样来欣赏别人的文学作品?是以一种客观公正、不偏不倚、一视同仁的态度,还是以一种满腹狐疑、浅尝辄止、心神不宁的情绪? 每个人对于事物的评价都有其各自的特点,正如“美”对于不同的人来说向来有着不同的标准,而社会的一贯的责任也仅仅是划分美丑,而不是区别它们的程度.文学作品也是这样,我们常常可以区分什么是好的文学作品,什么又是不好的文学作品,然而一说到它们的好坏程度则就因人而异了。一般而言,某个群体来衡量它们好坏程度的标准都是以这个群体中的某些佼佼者的审美观来作为评判标准的。然而,真正的“美”是运动的、上升的、充满了变化的,是的,如果“美”有了一个标准,那么它就一定不能称之为“美”了

文学的审美鉴赏是指收信人对审美文化进行鉴别和赏析,从而与发信人实现审美沟通的过程,是审美主体将审美文本的意义具体化的过程。人类的审美活动的产生是当物质的实践活动进行到一定的阶段时,随着人类精神心理的复杂丰富而产生了多种精神需求时,人类萌生了一种审美的需求,于是在这种审美需求下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审美观念,审美趣味和审美理想等审美意识系统,而这种审美意识走向自觉时。在文学鉴赏时我们要从中获得自己的情感体验,感受文学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文学作品大致分为诗歌,戏剧,小说,散文等.下面主要分析一下小说的鉴赏。小说有三要素,生动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节,事物活动的典型环境。这三要素中,生动的人物形象不能少,因为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的,通过对事物进行多种描写来达到作者想要达到的目。

所谓真实是不能超过现实去创作的,比如要塑造一个物,而这只是一般老百姓而且没有文化,可你在进行语言描写时他却说出了很震惊的话那就失真。有些事你在描写时不能超过时代的局限,假如你现在写汽车能够在天飞,除非是科幻小说,不然也是失真,因为现在还没有那种科技平。

《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的功之一就在于他们对物的描写。《红楼梦》里那么多人,他们的外貌,心理,语言,动作,没有一个雷同,那琏二奶奶,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等哪一个不是形象逼真.《西游记》虽然许多幻想的成分,

但是每个物都具有鲜明的形象。《水浒传》单那一百零八位英雄豪杰就个个跃然纸上,栩栩如生。当读者读着这些物的时候就有如亲见,如闻其声的感觉,好像这些物就在我们的面前。通过语言,动作,心理,外貌的描写,将这些物展现在我们面前,虽然历经几百年甚至千年的历史长河,但古时候人物的言谈举止还是在我们面前活生生的再现出来了。

其实一部好的文学作品事物描写是很用的。无论外小说还是中小说,在我们看完小说后并非那件事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而是某个人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因为这些事都是做出来为塑造人物形象的。沙翁笔下的哈姆莱特,巴黎圣院中的伽西莫多,安徒生童话里的卖火柴的小女孩,莫泊桑《羊脂球》中那个女人以及那一群逃难的贵族们等等,正因为有作家对人物的出色描写才有那些正面人物留给读者不可磨灭的印象。

除了人物,再来谈谈情节的欣赏。一篇小说,一定要具备故事情节的完整,就是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有的小说还有序幕和尾声。这完整的故事节是小说三要素中的第二要素,因为小说以塑造物形象为中心,作者会对人物进行多方面的描写,比如心理,动作,语言,外貌等,通过这些描写来塑造人物形象,这些描写就得有一个好的平台。在小说里,作者一般都不说谁好谁坏,作者的憎恶喜好都在他对人物的描写里。在《红楼梦里》曹雪芹有过说贾政是伪君子,是封建社会的卫道士吗?有过说贾雨村是骗子,是政客是流氓吗?没有这样的褒义词或贬义词,这都是读者对人物性格特点进行归纳总结时用的形容词.所以人物同事件紧密联系在一起,不可分割。

一篇好的小说,在创作过程中,作者还会给情节设置悬念来引发读者兴趣,让读者产生一个又一的疑问,这样小说就达到了吸引读者的效果。小说的故事节一般都不是平铺直叙,提倡故事情节的跌宕起伏,这样你的小说就会引人入胜了。所以一篇作品是作者在简单故事情节基础的加工,一篇文学作品有很多是作者的虚构,作者的想象越丰富,小说就越精彩,读者的就越多。

好的小说将读者引进自己的故事里,同小说人物一起或喜或悲。判断一篇好作品的主要标准就是看看你的小说同读者的共鸣有多少,能同多少读者产生共鸣.原则上来说作品产生共鸣的越多越好,说明你的小说反映了大多数的心愿或者共识。当然有的作品因为不能让读者领悟,或者没有能同这社会的需求相吻合,这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