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的审美性与娱乐性的关系
文学的审美和娱乐功能举例
文学的审美和娱乐功能举例文学的审美功能和娱乐功能都是怎么体现的?文学的娱乐功能主要表现在文学使人们获得赏心悦目的快感和愉悦的享受。
换言之就是人们通过文艺欣赏从而暂时摆脱实际生活的束缚,在超现实的环境中获得一种自由自在的精神享受,此所谓文学的娱乐功能。
结合你的阅读体验,说说文学艺术是如何体现审美和娱乐功能的是审美教育功能。
文学是主体审美意识的语符化显现,属于审美意识形态,有其特殊的功能。
对文学功能的认识,经历了从实用到审美的过程,文学的审美功能是文学最基本、最常规的功能,它包括审美认识功能、审美教育功能和审美娱乐功能,最终它们构成一个完整的不可分割的整体。
扩展资料:文学审美意识形态:“所谓的审美意识形态,就必然是审美与意识形态复杂的组合形式”(注: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65页。
)。
而这里的“意识形态”已与“人类意识的外在化形态”大相径庭:“意识形态是与经济基础相对的一种上层建筑形式,指上层建筑内部区别于政治、法律制度的话语活动,如哲学、伦理学、宗教、文学及其它艺术等。
”“文学是一种意识形态,文学又是人类的一种审美活动。
文学的意识形态性与文学的审美特性有机结合在一起,就产生‘质变’,产生了作为文学的根本性质的‘文学审美的意识形态’”作为文学属概念的意识形态又不是“话语活动”了。
文学的审美功能包括审美认识功能、审美教育功能和审美娱乐功能,它们构成一个完整的不可分割的整体。
1、审美认识功能文学以其生动、具体的艺术形象,给人们以历史和现实生活的知识,从而扩大人的视野、发展人的智能,帮助人认识社会和人生,这就是文学的审美认识功能。
2、审美教育功能指文学通过所反映的生活内容及渗透于其中的是非判断和爱僧倾向,对人们的政治思想、道德情操、精神性格等所产生的影响。
3、审美娱乐功能文学作品通过生动的形象、优美的意境、健康的趣味使人精神上得到审美愉悦、生理上得到休息快适的功能就是审美娱乐功能。
文艺的审美功用贺拉斯的寓教于乐说的价值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
文艺的审美功用——贺拉斯的“寓教于乐说”的价值摘要:贺拉斯《诗艺》是西方文艺理论经典著作之一,它上承亚里士多德《诗学》,下启古典主义传统,在西方文艺理论发展史上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寓教于乐”是《诗艺》中的重要的文艺思想。
从文艺发展的角度来探讨贺拉斯“寓教于乐”文艺功用观的内蕴及价值,分析“寓教于乐”观在文艺发展史上意义和价值是有研究前景的。
“寓教于乐”在当今及未来的社会中对文艺的发展仍有借鉴的意义。
关键词: 寓教于乐;诗艺;价值;教育;贺拉斯The aesthetic function of Artistic——the value of Quintus Horatius Flaccus’doctrine Abstract:Quintus Horatius Flaccus’Poetica Arts is one of the classics of Western literature and art theory, it inherits the Aristotle Poetics activating a classical tradition,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the history of literary theory in the West. Edutainment obtain in teaching is an important literary idea in. poetica arts. From the development of literary, We talk about Horace’s concept of intrinsic literary function and value in literary history is of significance and value of promising not just in today and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still draw on the literary significance.Key words: Edutainment; poetic art; value; education; Horace一、“寓教于乐说”提出的背景贺拉斯(公元前65年—公元前8年),是古罗马文学的黄金时代——奥古斯都时代的诗人、文艺批评家。
[精品]论小说的娱乐性
论小说的娱乐性论小说的娱乐性[摘要] 通过对小说的娱乐性是现代生活的需要,文学的社会作用决定小说必须具有娱乐性,作家的目的要求小说必须具有娱乐性,小说的娱乐性对小说今后发展的影响等几方面阐述娱乐性在小说创作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娱乐性;小说;发展一、引言回顾我国小说的发展历史,其功能一直在小说政治教育功能和娱乐审美功能上存在着极大的争议。
就我国的文学历史来看,占据社会功利性上风、强调娱乐消遣的鸳鸯蝴蝶派,一直处于被批判的对象。
梁启超更是把小说推崇为文体中心,限定在救国、开启民智的地位,夸大教化作用。
然而,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以金庸、梁羽生、古龙等创作的武侠小说为代表的娱乐、消遣类小说大行其道,充分说明了小说的娱乐性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那么,在和平和发展成为当今世界主流,人们生活在一个自由、物质丰富的现代社会里,小说的发展方向在哪里呢?本人认为,小说的本源是娱乐、消遣性,在市场经济高速发展、商业气氛浓厚的今天,面对分化细了的读者群体,小说只有回归本源,将娱乐性作为小说的生命,我国的小说才能健康繁荣发展。
二、小说的娱乐性是现代生活的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所处社会的纷繁复杂,小说主题更加丰富多样,写法多样,更重要的是阅读的群体已经发生了重大改变。
改革开放前,我们大部分人是贫下中农,看的书大多也是英雄主义系列,讴歌社会主义新面貌为主题的有固定套路的小说。
现在,作为小说消费主休的城镇居民,社会、就业、工作压力有增无减,节奏更快,回到家时往往已精疲力竭。
于是追求高品味的休闲娱乐来达到自我解压,成为他们生活中又一不可缺少的部分,像徐枕亚说的:“原夫小说者,俳优下技,难言经世文章,茶酒余闲,只供清谈资料。
”,一些轻松有趣的小说作品是他们的选择。
三、文学的社会作用决定小说必须具有娱乐性来源于社会生活的文学,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也是一种具有多种功能价值的特殊有机体,它以自己特有的途径和方式对社会生活产生能动的推动作用,通过影响人而影响社会的政治、经济,其它意识形态乃至风俗民情。
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与社会意义
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与社会意义文学作品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不仅仅是供人阅读和欣赏的娱乐工具,更具有深刻的审美价值和积极的社会意义。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与社会意义,并展示其对个人与社会的重要影响。
一、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1.艺术表现力:文学作品通过独特的艺术手法,如形象描写、语言表达、情感渲染等,展现了作者独特的思想和感受,给读者带来审美的愉悦和享受。
2.人文关怀:文学作品通过对人性、生命、社会等方面的探索,向读者传递人类的情感与体验,展现人类的喜怒哀乐,引发读者对人性和社会的深刻思考。
3.精神启迪:文学作品通过反映人类的智慧、哲理和道德观念,引导读者思考人生的意义、价值和目标,从而提升读者的思维层次和精神境界。
4.审美教育:文学作品让读者通过欣赏、品味和理解其中的美感元素,提高审美能力和欣赏水平,培养对美的鉴赏力,从而丰富个人的精神生活。
二、文学作品对个人的影响1.情感共鸣:文学作品通过描绘真实的人物形象和情感冲突,让读者产生情感共鸣,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认识自己的内心世界,减轻心理压力,获得情感宣泄和疏导。
2.价值观塑造:文学作品通过塑造不同的角色和他们的思想观念,引导读者思考和审视自己的价值观,帮助个体明确个人的人生信念和追求,并在个人成长中获得指导。
3.思维拓展:文学作品以复杂的情节和多元的人物形象拓展读者的思维广度和深度,培养批判性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提高问题解决的能力和思维灵活性。
4.人际关系:文学作品通过展示不同人物的相处和人际关系,教会读者理解和包容他人的观点和立场,提升人际交往的能力和沟通技巧。
三、文学作品对社会的意义1.价值观塑造:文学作品通过展现个体与社会的互动关系,塑造社会公德心、责任感和正义意识,推动社会价值观的建设和道德风尚的形成。
2.社会关怀:文学作品通过关注社会问题、呈现社会现象和社会冲突,引发公众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思考,推动社会进步和改革。
3.文化传承:文学作品作为文化的载体,通过传递文化、历史和传统,保护和传承民族精神和文化传统,维系社会稳定和文化多样性。
文学本质论
第一章文学本质论[本章内容提要]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形式,是一种人类文化活动方式。
文学最终决定于经济基础,它与经济基础的关系是间接的。
它需通过与上层建筑中的政治、法律制度发生直接作用而间接地受到经济基础的根本性作用。
文学同其他社会意识形态诸如政治、法律、哲学、道德、宗教等互为联系影响,又具有本质的区别。
文学又是一种特殊的审美意识形态,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体现在审美创造主体、审美客体对象、审美作品本体和读者审美欣赏四个方面。
文学具有认识价值、思想教育作用、美育与娱乐意义。
文学是语言艺术。
语言艺术具有艺术传达的间接性、社会概括的丰富性、内容表达的流动性和思想蕴含的深刻性四大特征。
文学作为一种话语活动,具体地表现为特定的说话人与受话人通过文本在一定的语境中所进行的交流和沟通行为,包括说话人、受话人、文本、沟通行为及语境等基本要素。
第一节文学的社会意识形态性一、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形式什么是文学?它具有什么样的性质和特征?这是一个看似简单却又难于回答的问题。
对于文学的本质,自文学产生之日起,历代思想家、文学家和评论家从各自的立场和观点出发,曾作过不同的解释。
柏拉图和黑格尔将文学的本质界定为某种抽象的理念;亚里士多德则将其归结为摹仿;弗洛依德主张文学是作家白日梦的表现形式,等等。
我们认为文学是人类活动中的一种高级文化活动,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形式。
这里的所谓“文学”,并非通常所指的是具体某部小说或某一首诗,而是指包括作家创作、文学作品、文学传播、文学欣赏和文学批评等诸多环节在内的文学整体活动。
文学的这种活动是人类整体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受到整个人类活动在物质生产、文艺形式及文化机制等方面的制约,同时又具有本身的特殊性和能动性。
从本质上看,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形式,是一种人类文化活动方式,它的本质规定性和所具有的功能作用,都是由其在整个社会结构中的特定位置所决定的。
因此,要对文学做出本质性界定,首先应理清文学在社会结构中的位置关系。
文学审美性与形象性、情感性的关系
文学审美性与形象性、情感性的关系审美性与形象性的关系人不可能凭空审美,人的审美活动是人对审美对象的直接的、自由的观照。
这种审美观照的对象必须是个别的、感性的、活灵活现的。
无论是自然美、社会美以及文学艺术作品的美,均无一例外。
文学作品之所以必须以人们能够直接感受、观照的形象形态赖以存在,显示其生命力,文学形象就内容而言,一定是具体、流动、能给人以强烈感染的;就形式而言,也一定是符合美的规律、使人赏心悦目的,原因即在于此。
但是,文学塑造的形象,并非一般的形象,而是艺术形象,即审美的形象。
般的形象在哲学社会科学著作中也常常可以见到,有的是形象性的举例,有的是直接的形象性的描写:一般的形象在自然科学著作中也不时出现,如生物学描绘的动植物,解剖学描绘的人体。
文学形象是基于人们特殊的审美需求而加以知造的是在作家摄取的高有审美价值的形象家杜的基础上.又经过作家创造性的艺术劳动面诞生王世的比如“白杨本来是生物此解党的对象,它属一般形象,但茅盾的(白杨礼费、把白物树比作“生太大,回以人为中心的社会生活相联系,成为作家需要再现和表现的人与现实审美关系的一个象征,一个缩心的社会生程会化、心灵化的文学表现对象,即审灵形象。
同开:假子和生物学研究的猴子是般形象,(西游记)中塑造的孙情空是审美的形象。
审美形象才是文学作品所独有的。
明白这一点,我们就可以得出结论形象性是文学的质的规定性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方面和层次,但这一规定性是与文学的审美性相联系的。
审美性与情感性的关系在文学领域,无论是创作和鉴赏,人们总是带着强烈的情感色彩参与整个活动的。
但是这里所说的“情感”,不是一般意义的情感。
广义的情感,是指人的喜、怒、哀、乐等各种丰富细致、复杂、流动的心理情绪的总汇和表现,是在人的现实生活中,在认识人生和改造人生的过程中萌生、发展、衍变、成熟起来的。
这种情感因素并非文学作品所独有,在科学著作中同样存在;日常生活中那些单纯发泄情感的活动如哭、笑、咆哮如雷或奔走跳跃等等本身,也并不就是文学活动。
四川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试题
2.你是怎样看待“三一律”的?
3.恩格斯对歌德的评论对于我们评论古典作家继承文学遗产有何启示?
4.简论文学形式的相对独立性和能动性。
三. 论述题(选作两题,每题20分,共40分,文艺学专业考生必选第3题。)
二. 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作为一种文学的创造方法,现代主义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它的意义和局限性何在?
2.结合具体的例证,简论文学风格的形成。
3.试析灵感。
4.列宁对于托尔斯泰的评论综述。
三. 论述题(选作两题,每题20分,共40分,文艺学专业考生必选第3题。)
1.你是怎样理解文艺的审美性特征的?对于当前文艺创作中出现的审美性的失落这一现象,你认为原因何在,应该作何评价?
2.分析《尤利西斯》对《奥德修记》神话模式的运用及其主题的关系。(30分)
四川大学中文系文学概论试题(适用于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文艺学)
1997年试题
一. 词语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形象大于思想; 2.济金根与《济金根》; 3.艺术直觉; 4.游戏说; 5.文学的民族性;
3.俄罗斯伟大的文学家列夫・托尔斯泰的重要作品(《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中有一些著名的描写自然风景的段落,试举几例并加以分析。
2001年外国文学史试题
一. 解释(每题5分,共30分)
1.感伤主义;2.湖畔派;3.纯诗;4.跨掉的一代;5.黑色幽默;6.复调小说
2.试比较现实主义、自然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在文学的真实观上的差异。
文学理论 文学诸种功能的辩证关系
五、文学功能的范围和功能限度
文学发挥功能的天地是广阔的,如果将其硬 性拘限在一个狭小的范围内,对于文学艺术的 发展只会有害而无益,同时对于文学之功能的 正常发挥也只会起到妨碍而不是促进的作用。
五、文学功能的范围和功能限度
我们肯定文学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又不能将 它的作用夸大到不适当的地步,说到底文学的 功能也还是有限的。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 的批判,文学的舆论宣传作用毕竟不能代替政 治和军事的手段,因此那种认为“一言兴邦, 一言丧邦”的观点是不合实际的。
文学有不同的主题、题材、体裁和风格,它们 的功能各不相同,甚至有较大差异,其价值取 向是多元的,对此不能强求一致,对于各种主 题、题材、体裁和风格的作品的功能,我们需 要持一种兼收并蓄、不加偏废的态度。
四、文学的多元取向和综合效应
另一方面,文学的功能是一种综合效应,这是 因为文学本身包含许多因素,而每一种因素又 可能有正负两面价值,这就可能造成在同一部 作品中,各种不同的甚至对立的功能集于一身 的情况,因此对于一部文学作品的整体功能应 该从各个方面进行综合考察,而不能只顾一点, 不及其余,导致简单片面的理解。
பைடு நூலகம்
文学诸种功能的辩证关系
——文学功能论(二)
一、融理于诗
文学的认识功能具有特定的存在方式和表现方 式,它必须与审美功能保持一种相融相济的亲 和关系,文学作品中所包含的认识性、真理性 因素应该如盐在水、不露痕迹地融化在形象和 诗情之中,才能有效地起到启人思、增人感的 认识作用。
琴诗
苏轼
观书有感
朱熹
二、寓教于乐
如果一部作品只是进行枯燥乏味的说教,变成 一种修身教科书,缺乏激动人、感染人的艺术 力量,不能给人以美的享受,那么它势必不能 受到人们的欢迎,它也就不可能如其所愿地充 分发挥思想上和道德上的教育作用。 (观赏视频:三鞭子)
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与意义
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与意义文学作品是人类文化的珍贵遗产,它们以独特的方式表达着人类思想、情感和经验。
这些作品不仅仅是为了娱乐,它们更承载着审美价值和深远的意义。
本文将就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与意义进行讨论。
一、审美价值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文学作品通过艺术的形式展现了创作者的审美理念和情感体验。
无论是诗歌、小说还是戏剧,都融入了作家的个人情感和审美追求。
这些情感和追求通过作品表达出来,激发读者的情感共鸣,使读者能够体验到与作家相似的审美感受,从而产生一种美的享受。
其次,文学作品的语言运用和艺术形式展现了审美的魅力。
作家通过精巧的文笔和独特的叙事手法,将平凡的事物赋予美的意义,使作品更具艺术性。
比如,李白的《静夜思》通过简练的语言将平凡的夜晚描述得如诗如画,使读者沉浸在诗歌的美好中。
再次,文学作品通过描绘生活的方方面面,展现了多样化的审美世界。
文学作品涵盖了各种主题和题材,使人们可以从不同角度去欣赏和理解美。
无论是爱情、友情、家庭,还是社会、历史、人性,都可以在文学作品中找到丰富而多样的审美表现。
最后,文学作品通过呈现人类生活经验的深度和广度,提供了审美思考的空间。
文学作品不仅仅是艺术享受,更是一种思考生命和人类存在的方式。
通过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和主题,读者可以思考人生的意义、道德的选择,以及社会与个体之间的关系,从而提升审美体验。
二、意义文学作品的意义不仅仅停留在审美层面,它还具有更为深远的意义。
首先,文学作品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历史文化的见证。
通过文学作品,人们可以了解不同时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类思想和生活。
文学作品承载着人类的记忆和经验,使我们能够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底蕴。
其次,文学作品是思想启蒙的重要资源。
文学作品中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和哲理,读者可以通过阅读理解和思考这些作品,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和个人修养。
比如,读完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我们不仅会体验到戏剧的魅力,还会思考人生的意义和道德的抉择。
文学艺术的审美观点
文学艺术的审美观点美学是研究艺术和审美现象的学科,它探索人类对美的感知、欣赏和评价。
在文学艺术领域,审美观点是指个人对于文学作品的美感和审美价值的主观看法。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审美观点,这反映了个体的独特经验、文化背景和情感因素。
一、主观美与客观美主观美观点认为美是个体的主观体验,取决于个人的情感、心理和经验。
在文学作品中,主观美观点认为美是通过作品所传递的情感和意境来实现的,重视作品给人带来的愉悦和共鸣。
这种观点认为每个人的审美评价是独特而个性化的,没有绝对的标准。
与之相对,客观美观点认为美存在于作品本身,是一种客观的属性。
它强调作品的形式美和艺术规律,关注艺术技法和结构的完美性,认为有一些客观的标准可以用来评价艺术作品的美。
客观美观点追求普适性和规范性,认为艺术作品的价值可以被共享和认同。
二、传统美与现代美传统美观点是指对于古典艺术和文学传统的欣赏和推崇。
传统美强调古代文化的经典之作、传统艺术形式和传统审美标准。
它注重作品的艺术性、文化内涵以及对于历史传承的尊重。
传统美观点认为古代文学艺术的审美标准具有时间性和历史性,是经过长期时间验证的艺术经典。
现代美观点则更加注重对于当代艺术的认可和理解。
现代美关注时代特征、社会问题和个体经验的表达,它对于艺术形式和审美标准有更大的开放性和包容性。
现代美观点认为艺术应该与时俱进,不应受到过于束缚的传统规范,追求独特性和创新性。
三、哲学美与实用美哲学美观点关注艺术作品背后的意义和思想,强调作品对于人生、社会和人类存在的启示。
它认为艺术作品应该通过表达真理、哲学思考和对生命的思考来实现审美价值。
相对而言,实用美观点更加注重作品对于生活的实用性和娱乐性。
实用美观点认为艺术作品应该给人带来快乐、放松和享受,更关注作品的故事性、趣味性和娱乐性。
四、多元美的共存在当代社会,人们的审美观点多元而复杂。
不同的文化背景、教育程度和个人经验造就了不同的审美取向。
同时,不同的艺术形式和流派也能够满足不同人群的审美需求。
文学的价值与功能
文学的价值与功能文学的价值与功能是多方面的,以下从几个方面进行解释:1. 拓展视野和想象力:文学作品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不同的文化和社会,扩展我们的视野和想象力。
例如,阅读小说可以让我们进入作者创造的虚构世界,了解不同的人物、情节和背景,从而增加我们的阅历和体验。
2. 增强情感共鸣:文学作品可以触动我们的情感,使我们更深刻地体验到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和主题。
例如,一篇优美的散文、一首动人的诗歌、一本描写爱情的小说,都可以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和体验人生的不同方面。
3. 培养人文素养:文学作品也可以培养我们的文化素养和艺术修养。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可以了解不同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学习文学欣赏和批评的方法和技巧。
4. 传递价值观念:文学作品还可以传递作者的价值观念和思想,引导读者思考和探索生活的意义和价值。
例如,一些文学作品关注社会问题和伦理道德,可以引起我们对社会现实和人类生存的深思。
5. 塑造世界观和人生观: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可以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从而更好地理解世界和人生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有助于我们形成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6. 娱乐和审美:文学作品可以带给我们娱乐和审美享受。
阅读小说、诗歌、戏剧等作品,可以让我们沉浸在美的艺术氛围中,感受到文学艺术的魅力。
7. 传承文化:文学作品是一种文化传承的载体,可以传承和弘扬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和精神风貌。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可以了解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价值观等重要信息,从而更好地传承和弘扬本民族的文化传统。
总之,文学的价值与功能是多方面的,它可以扩展我们的视野和想象力,增强情感共鸣,培养人文素养,传递价值观念,塑造世界观和人生观,提供娱乐和审美享受,以及传承文化。
因此,我们应该重视文学的价值与功能,积极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水平。
文学原理
文学原理第一章文学的本质和社会功能文学本质不是单一的,从不同的角度,在不同的关系中,它呈现出不同的面貌。
首先,文学是人类的一种精神现象。
作为一种精神现象,在社会结构中,文学属于上层建筑领域,是一种意识形态。
另一方面,文学是人们审美的产物,是按照“美的规律”建造的,具有审美的特性。
从这个角度说,文学是一种审美的意识形态。
其次,文学是艺术的一个门类,它运用语言表现生活,塑造形象,从这个角度,文学是一种语言的艺术。
再次,文学是人类与世界双向活动的产物,人类运用文学来反映、认识、把握世界,从这个角度说,文学是人们掌握世界的一种方式。
文学是一种审美的意识形态文学是人类的一种精神现象,这是文学最重要的一种属性,建立在这一基础上的本质是文学最基本的本质。
作为一种精神现象,文学既有意识形态性,又有审美性。
探讨文学的本质,应该考虑到文学的这两种特性,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地把握文学本质,对文学有正确的认识。
换句话说,文学的本质,必然要包括文学的意识形态性和审美性两个方面,更具体地说,文学是一种审美的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具有如下的两种基本的规定性首先,它是由社会存在决定的,是社会存在的反应。
其次,意识形态具有思想倾向性和情感倾向性。
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文学是社会历史的产物,是社会生活在人的头脑中能动反映的结果,因此也必然是一种社会意识,属于意识形态的范畴。
既然是一种意识形态,文学也必然具有意识形态的两种基本规定性。
首先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
其次,意识形态具有思想倾向性和情感倾向性。
文学的审美特征1、形象性文学与生活的关系是建立在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之上的。
马克思说“人不仅通过四维,而且以全部感觉在对象世界肯定自己。
”人与现实结成的这种关系,决定了文学不像其他意识形态那样以抽象的、理性的形式来把握世界,而是以诗意的、感性的形式来把握世界,这种诗意的、感性的把握世界的形式,也就是艺术形象。
2、情感性首先,从创造过程来看,情感是创造活动的内在动力,在整个艺术创造过程中都伴随着艺术家的情感运动。
第三章文学的功能
第三章文学的功能目录第一节审美与娱乐第二节认识与教育第三节传达与交流第四节文化积累与创造所谓文学的功能是指文学对人类和社会所产生的影响和作用,它属于价值论范畴。
文学的功能是文学理论中非常重要的内容。
就其实质而言,对它的探讨是以对文学活动的认识为前提的。
在一定程度上,有什么样的文学观,就会有什么样的文学功能观。
对文学功能问题的思考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西方,出现的时间都很早。
古希腊时期的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都曾对文学的作用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柏拉图认为,文学会培养人的“感伤癖”和“哀怜癖”,所以不利于他的理想国建设,他的建议是把诗人从理想国中赶出去。
亚里士多鲤则肯定了文学的积极作用,认为它能够陶冶人的情操,宣泄人累积在心里的消极情绪,他把这种作用称为Catharsis",中文把它解释为“净化”或“陶冶”。
【选择】在中国,《左传》里就曾提出通过文学,可以观察到一个时代和社会的盛衰以及一个人的志向,即“观麦”的说法。
例如,《左传・襄公二十七年》记载,赵孟(武)请郑七子赋诗时说,“武亦以观七子之志”。
7左传•昭公十六年》记载,韩宣子对郑国六卿说,“二三君子请皆赋,起亦以知郑志”。
孔子则提出了文学功能的“兴观群怨”说【选择】,对文学的社会作用做了比较全面的总结。
至U了20世纪,随着理论界对文学审视的视角不断转换,对文学功能的认识也越来越趋于多样化和深入。
一般观点认为,文学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认识功能、审美功能和教育功能。
其中,由于文学属于语言艺术,是人类审美意识的最高表现形式之一,因此,审美功能是它的核心功能,认识功能和教育功能只有通过审美的方式才能实现,与一般的认识和教育有着本质的区别。
在我们看来,除了认识、审美和教育功能以外,对人类的传达和交流、对文化的积累和创造也是不可忽视的文学功能。
第一节审美与娱乐一、文学的审美功能1.定义文学的审美功能主要是指在文学活动中,欣赏文学作品所带给欣赏者的情绪上的激动、精神上的振奋以及感觉上的快适等审美愉悦.【名解】从文学与生活的关系来看,文学作品是创作者对生活的审美观照的产物,是创作者对生活的提升、加工、变形以及集中的固态凝结物。
文学审美功能
文学审美功能
文学的功能,指文学在社会生活中所起的各种作用。
文学作为一种审美意识形态,是
为满足社会的一定需要而存在的,在这种社会需要中,即包含着文学的种种功能。
1、文学功能的整体性
文学最基本的功能就是重新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审美功能和娱乐功能,除此之外除
了汇聚功能、益智功能、心理补偿功能等。
文学功能不是边缘化存有的单独个体,而是一
个相互扩散的整体,他对人的情感、理想、信念、道德、人格都存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2、文学的认识功能
重新认识功能就是指文学具备协助人赢得社会和人生科学知识、增进对于人和社会的
认知的功能,他就是社会、历史和人性的百科全书,就是人赢得间接科学知识的主要渠道。
3、文学的教育功能
文学的教育功能就是指文学作品具备影响思想情感、净化心灵世界、进一步增强生活
勇气和信心的功能。
广义上来说,还包括文学所具备的政治的、社会的、伦理道德的启蒙
运动和教化功能。
4、文学的审美功能
文学的审美功能,就是指文学具备沟通交流文学活动过程中主体与客体的美感和情感
市场需求,并使人赢得精神对于现实的打破进而同时实现审美理想,促进和推动个性和就
可以全面而民主自由的发展。
5、文学的娱乐功能
文学的娱乐功能所指的就是文学可以领略到人身心惬意和精神民主自由,可以使接受
者产生生理和心理上的欢乐美感。
文学的娱乐功能有多方面的含义,他是生理的满足,有着益智特点,并且最终指向高
雅的格调。
结合作品分析《红楼梦》的认识、教育、审美、娱乐功能,说明文学
结合作品分析《红楼梦》的认识、教育、审美、娱乐功能,说明文学《红楼梦》的语言艺术成就,代表了我国古典小说语言艺术的高峰。
作者往往只用了三言两语,就可以勾画出一活生生的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的形象“闻其声如见其人“如对凤姐出场的描写;薛宝语言的圆滑事故知礼,林黛玉语言的尖酸刻薄人性。
作者笔下每一个典型形象的语言,都具有自己独特的个性,从而使读者仅仅凭借这些语言就可以判别人物。
《红楼梦》全篇弥漫着浓郁的诗词色彩,第一回的《题金陵十二权》;《好了歌》;《葬花词》;诗社里的诗歌对垒等。
作者曹雪芹能文会诗,工曲善画,博识独见,书中生花笔俯拾皆是。
诗文中无不揭示小说蕴意。
开头的一首《石上偶》“无材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
此系身前身后事,倩谁记去作奇传。
“表明作者创作《石头记》的缘由。
诗中借顽石说自己不能医世济时,被弃置世间,半生凉倒,一事无成,只好转而著书,把自己对现实的观察和感受;与成小说《红楼梦》所谓“无才”貌似自惭,实则自负,是作者的愤激之言,是一种“缚将奇士作诗人"的感慨:以顽石为喻,表现自己不肯随同流俗的傲骨。
《葬花吟》是林黛玉感叹身世遭遇的全部哀音的代表,也是作者曹雪芹借以塑造这一艺术形象,表现其性格特性的重要作品。
正是“伤心一首葬花词,似成真自不如。
安得返魂香一缕,起卿沉疱续红丝?”内容美无论是情节跌宕起伏还是人物性格的丰富刻画,或错中复杂的内容吸引读者,或荒诞怪异吸引读者等等。
好的文学作品内容是价值之根,没有作为内容的依托,文学美是不存在的。
《红楼梦》写出了由家庭悲剧构成的社会悲剧。
它以四大家族的兴衰为基本线索,以宝黛爱情为中心事件,写出了从家庭到社会的悲剧命运。
封建官惊家庭政治上的腐败,四大家族生活的穷奢极欲揭露封建家族必然衰萎。
以牺牲和压抑个性去迎合封建道德文化的悲剧。
小说中的薛宝就是一个典型的按照封建礼教规范自己言行的封建淑女,她为了达到人人喜欢的要求,不惜磨灭自身的各种人性的欲望。
文学娱乐功能
所谓文学的娱乐功能,也就是文学活动使人们获得快乐的效用。
鲁迅在世纪之初接受了西方文学观念后曾经指出:"由纯文学上言之,则以一切美术之本质,皆在使观听之人,为之兴感怡悦。
"他强调的也正是文学等"美术"即艺术所包含的娱乐性。
我国的文学传统历来强调"文以载道",对文学娱乐功能的认识较多局限于小说、戏曲等非正宗样式的领域里。
现代文学的发展中,则长时期强调文艺的政治功利性,忽视、排斥乃至绝对否定文学艺术的娱乐功能。
近年来,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文艺的娱乐功能才逐步受到正视和重视,昔日文学死板的面孔也变得和蔼可亲起来了。
但是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不可忽视的认识误区。
片面强调文学娱乐功能在生理层面上的实现快乐是一种心理现象,导致快乐产生的原因和获得快乐的途径是多样的。
由视觉、味觉、听觉等引起的生理快感,并非人类所独有,动物也有这种本能性的功能,只是这种快感本身并无社会内容。
而美感作为人类所特有的感觉,则伴随着丰富的社会内容,是一种感性体验与理性认识相联系的精神愉悦。
娱乐是人类在基本的生存和生产活动之外获取快乐的非功利性活动,它包括生理上获得快感,更主要是指心理上得到愉悦。
将娱乐仅仅归结为感性的消遣、感官的快乐,认为娱乐活动所满足的仅仅是一种低级的生理欲望,而不可能是高级的心理需要,是一种过于狭隘的认识。
我们不排除人类的某些娱乐方式或某些人的娱乐活动只局限于生理快感的层面上,但也不应该由此得出结论认为所有的文学作品的娱乐功能都只能或应该停留在这个层面上,更不能因此认同庸俗、丑陋甚至伤风败俗、扭曲人性的娱乐方式和趣味,而放弃提倡健康、高雅、完善人性的娱乐方式和趣味。
文学作为一种特殊的审美活动,具有明显的娱乐功能,但毕竟是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出现和存在的,是人类多种实践活动的一种。
它贯穿着人自由自觉的特性,应该与人的基本生存要求相符合,对社会人生的生存发展完善有益,达到合规律与合目的的统一。
马工程《文学理论》上复习资料
文学理论一、填空题(1分1空,共15分)考查范围:1、基本的文学理论常识。
2、著名文学理论家及其著作。
Eg:社会生活是文学的唯一(源泉)、刘勰《文心雕龙》二、名词解释(15分)(考查的主要是内含,简单容易理解)Eg:虚拟性、精神性、情感性三、简答题(30分)文学理论的概念和基本原理(定义、研究对象、性质、内容)马克思所讲的文化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系文学的审美性和其基本内容的原理和概念四、论述分析题(40分)(需要结合相应的文学作品)有观点+有条理,以文学作品作为论证的对象导言1、什么是文学理论?文学理论是一门研究文学特性和普遍规律的人文学科2、它的研究对象是?答:文学和文学活动。
3、文学理论的性质1、具有鲜明的实践性。
2、具有人文性。
3、具有科学性。
4、文学理论的七个内容?文学性质论、文学价值论、文学创作论、文学作品论、文学接受论、文学批评论和文学发展论第一编马克思主义与文学理论第一章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创立和发展1、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产生的时间和历史条件产生时间19世纪40年代,这是西欧资本主义迅速发展以及国际工人运动蓬勃兴起的时期。
2、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产生的思想来源:康德和黑格尔的美学思想3、马克思恩格斯对于文学理论的贡献主要是在世界观和方法论上,对唯物史观(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进行了表述。
从政治经济上可以看出来。
4、马克思是如何理解经济社会发展的平衡与不平衡的关系一般来讲文学艺术与经济社会的发展总体上是平衡的,一定社会的文学是以这个社会的物质生产为基础的,文学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文学繁荣往往就是经济高涨的产物。
但是这种平衡不是绝对的,一成不变的。
5、什么是艺术生产?广义的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相对的精神生产的一种,它既有作为一般生产的普遍性,受生产的普遍规律支配;又有作为精神生产的特殊性;狭义的艺术生产:特指在资本主义时期,作家或者艺术家直接同资本交换的劳动,艺术生产为资本创造价值,艺术品具有商品的属性。
试论儿童文学的娱乐性
试论儿童文学的娱乐性摘要:儿童文学具有四种基本属性,即审美性、教育性、娱乐性和认知性,其中娱乐性是儿童文学最基本的属性,但它同时也有一定的限定性,而游戏精神、快乐原则和幽默意识是儿童文学体现娱乐性美学思想的三个支点。
关键词:娱乐性;幽默;游戏;快乐一、娱乐性是儿童文学最基本的属性在儿童文学中,娱乐性是最具本行特色的属性。
儿童代表着人的潜力最完美的形式,让儿童由着自己的天性自然地成长,愉快地生活要比接受人为的教育远为紧要得多。
衡量儿童文学作品优劣的标准就是看它能否给儿童带来精神的愉快,愉快是儿童内在和谐的象征,所以能让儿童感觉愉快的儿童文学作品就是优秀的。
不仅如此,儿童文学特定的接受群体的特殊性,对于儿童文学的娱乐性作了质的规定性。
娱乐,是儿童期的生理和心理的自然需求,特别是学龄前期的儿童,他们的思维带有明显的具体形象性,注意力不易集中和持久,记忆有很大的无意性、幻想性,语言和理解力正处在发展阶段。
年龄越小的儿童,他们“游戏”的成分就越重。
因而越是针对年幼的儿童的作品,越要注意作品中的可读性、趣味性,即要充分发挥娱乐性的功能,用“游戏”的方式激发孩子从事独立活动的愿望。
儿童文学固然也具有教育性,作家创作当然不能忽视儿童文学的教育功能。
但儿童文学毕竟首先是文学,而且是服务于特殊对象———儿童的艺术,所以,儿童文学(这里指童年文学)在给儿童以教育的时候,更要强调“寓教于乐”,让娱乐性作为载体,使儿童通过有趣的故事使他们在欢乐中接受教育。
所以,幼儿文学应该更加注重作品的娱乐性和趣味性。
少年文学属于儿童文学的一个层次。
少年有别于成人,他们在学习、成长中,仍然需要较多的愉快和欢乐。
所以,娱乐性应当体现在不同层次的儿童文学作品中,无论是幼年的、童年的,还是少年的。
从作家创作的角度看,作家开始进入儿童文学创作时,游戏冲动往往是其创作动机的重要组成部分。
儿童文学创作在某种意义上是作家自娱的形式之一。
无论从读者的角度还是从作者的角度来看,或者追溯中外儿童文学的发展史,娱乐性都是儿童文学中的重要属性之一;不管以前自觉不自觉,重视不重视,它都是一个客观存在。
文学理论 文学作为审美意识形态
2、文学又是可以认识的 文学常常是一种情感的表达,透过朴素迷 离的情感世界我们可以看到现实生活中的 真实情景。“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 表达了对身在都城长安的朋友一种思念之 情。“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表达 的是对安史之乱所造成的国家山河破碎、 诗人有家不能归的忧思情怀。
3、文学直接是情感的,间接是认识的。 如果说情感是文学表达的外在现象,那么 认识就是文学的庐山真面目。情感是直接 的,认识是间接的。隐伏于深层的理智认 识正是通过直接感知于人的审美情感而得 到呈现。没有情感则失去了文学的感染效 果,没有认识则失去了文学的社会意义。
鲁迅当年写《药》,谈到这样的体会,《药》的 悲剧太凄惨悲哀了。革命者夏瑜和革命的受益者 群众,二者之间存在巨大的隔膜。革命者被砍头 了,而革命的受益者却无动于衷。精神麻木地伸 长脖子去做看客,甚至有人用革命者的血做成人 血馒头,结果自己的儿子也被治死了。故事是悲 哀的,充分揭露了在封建专制下的受害者广大群 众的无知和愚昧。但作者为了不让读者心痛失望, 故意在小说的结尾给夏瑜的坟头上安放了一个象 征觉醒和希望的花环。显然,鲁迅的创作目的是 鲜明的,揭开旧社会的伤痛,以引起疗救者的注 意。
二、文学作为审美意识形态
(二)从方式看:文学是形象的,也是理性的 1、文学具有形象的一面 王国维说:文学与哲学的区别在于“一直观的, 一思考的;一顿悟的,一合理的耳”。 别林斯基说:“哲学家用三段论法,诗人则用形 象和图画说话,然而他们说的都是同一件事。” 文学作为形象的一面,有着具体可感性。
本节识点
1、什么叫审美? 2、文学的审美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3、举例说明文学作为审美意识形态的双重 性。
2、文学又具有理性的一面 所谓理性的一面,就是说文学的在用形象 反映生活的同时,通常蕴涵着耐人寻味的 理性思考。 曹雪芹:“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文学的审美功能和娱乐功能关系——以《西游记》为例任何文艺作品除了表达作者对社会生活的认识和理解、显示作者对于社会生活的态度和倾向之外,它还要确立一定的审美理想,这就是文学的审美功能。
具体的说,就是“以审美情感为核心而使审美要求达到系统化、体系化,在此基础上形成一定的原则和标准,这种审美理想往往能够对于人们的审美趣味、审美要求、审美观念、审美能力产生有力的感召和塑造作用。
文学的娱乐功能主要表现在文学使人们获得赏心悦目的快感和愉悦的享受。
换言之就是人们通过文艺欣赏从而暂时摆脱实际生活的束缚,在超现实的环境中获得一种自由自在的精神享受,此所谓文学的娱乐功能。
关于文学的审美功能和娱乐功能的关系,我在这里不做过多解释。
一者,因为前人已经有过详尽的论述。
二者,这两个功能冠以“文学”为主语,若要进行论述必然要有广博的学识,而我辈之学识之适合进行一些细枝末节的话题的论述。
所以今天我就“断章取义”,单拾《西游记》这本书进行文学的审美功能和娱乐功能的关系的论述。
这样,在具体作品的分析中,或许我们能够更好的理解文学的这两个功能的关系。
一、关于《西游记》作品本身众所周知,《西游记》是吴承恩所写的关于唐三藏去西天求取真经的故事。
一路上,唐三藏和他的三个徒弟历经千辛万苦,斩妖除魔,终于经历九九八十一难功德圆满,立地成佛。
由于书中奇特的想象和大胆夸张的描写,使此书成为中国古今第一奇幻小说,名列四大名著之一。
关于西游记本身其实没什么可说的,因为这是中国人最熟悉的几本书之一,上到耄耋老者,下至咿呀幼童,基本上是人尽皆知。
《西游记》在中国的受欢迎程度绝非任何一本书可比。
上世纪八十年代,随着中国影视业的发展,86版《西游记》横空出世。
在电视剧的影响下,《西游记》的受欢迎程度更是空前绝活。
每年暑假,寒假各大电视台都会重播四大名著的影视经典,这其中自然少不了《西游记》,而从82年《西游记》第一集试播到现今,已经不知重播了多少遍了。
从电视剧《西游记》的热播现象,我们可以想象到《西游记》这本书的影响有多大。
而这恐怕也是冰山一角罢了!《西游记》作品本身相信大家都是十分了解的,而我以上的语言也只是为了说明此书的受欢迎程度而已。
二、《西游记》的审美功能上面已经说过,什么事文学的审美功能。
而审美功能是每一部文学作品都有的吗?这不言而喻。
不管这部作品如何好,如何烂,它的审美功能是客观存在的,这不容置疑。
因为通过文学作品的审美功能可以展示作者对社会生活的态度和倾向,确立作者的审美理想。
关于《西游记》的审美功能,不同的读者和不同的研究者有不同的看法。
但是,如果从作品出发,从作者的本意出发,那么这部作品的审美功能将是确定的,一元的,绝不会产生二元论,多元论。
下面我们就从作品本身探究一下《西游记》的审美功能。
1、《西游记》讲的是什么要弄清楚《西游记》的审美功能和娱乐功能,首先要知道《西游记》讲的是什么。
有人说是唐僧取经的故事,有人说是弘扬佛法的故事,有人说是揭露封建统治的故事。
总之是婆说婆有理,公说公有理。
从古至今,关于名著经典的解读从未间断。
所以,对于作品的看法也是多种多样的。
但是,我相信作者当初作书时的目的是单一的,作书的动力是来自于社会环境的影响。
吴承恩《西游记》第一章开宗明义诗曰:欲知造化会元功,须看《西游释厄传》。
《西游释厄传》即《西游记》。
功:指功能,功用,力量,变化,作用等等。
会元: 指时间。
一元分为12会,一会有一万八百年,一元有十二万九千六百年。
就像一天有12个时辰,一年有12个月一样。
造化: 一指自然界的发展繁衍,创造演化,一指命运、运气,造化弄人。
由开篇的诗,我们可以看出写这本书的目的就是奔着“造化”去的。
不然怎么会有这样一句诗呢?所以说,《西游记》虽有多家评注,但是其写作目的是单一的,就是去表现造化弄人的。
很多时候,我们是不得不相信造化的。
我这里说《西游记》写的是“造化”,是造化弄人。
必然有人是不相信的,更有断章取义之嫌。
不过,我们还可以从吴承恩的身世经历来看这个“造化”之说准确与否。
吴承恩,字汝忠,号射阳山人。
淮安府山阳县人(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
自幼喜欢读稗官野史,熟悉古代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
嘉靖八年(1529年),吴承恩到淮安知府葛木所创办的龙溪书院读书,得到葛木的赏识。
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大约40岁才补得一个岁贡生,到北京等待分配官职,但没有被选上,六年后,由于母老家贫,去做了浙江长兴县丞,常与友人朱曰藩豪饮,寄趣于诗酒之间,和嘉靖状元沈坤,诗人徐中行有往来。
终因受人诬告,两年后“拂袖而归”,晚年以卖文为生,约六十七岁时到过杭州,活了大约82岁,晚景凄凉。
从吴承恩的个人成长环境中,我们不难看出,他当年也是个积极上进的人,但是因为仕途不顺,家境衰落才寄情山水,寄趣诗酒,最后“拂袖而归”。
因此它的命运是不顺的,而早年的奋进也没能实现其理想。
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他是相信造化的。
并且,大凡隐士都是相信造化,并且“乐夫天命复奚疑”的。
所以我说:《西游记》讲的是“造化”论,而非其他。
2、《西游记》所透露的对社会生活的态度和倾向上面已经说过,《西游记》写的是“造化”的故事,那么通过“造化”的故事我们是可以看出作者的社会生活态度和倾向的。
既然如此,不如让我们从故事出发推出“造化”,通过“造化”在得出生活态度的结论。
小时候看《西游记》一直有个疑问:孙悟空大闹天宫时如此厉害,怎么到了后来,连个妖怪都打不过呢?后来才明白,有些是真的打不过,有些是打得过也不能打。
想当年,齐天大圣大闹天宫,十万天兵天将都拿他不住。
而到了取经路上,随便一个什么妖怪就可以让大圣大费脑筋。
曾经有这样一个笑话,说是取经路上的妖怪,有背景的都被救走了,没背景的都被打死了。
但是,这是真的。
我们可以想象,如果是当年大闹天宫的孙大圣的话,对于妖怪应该是悉数打死才对啊!为什么要留情面,因为它是有背景的妖怪,所以要还给主人。
俗话说打狗还要看主人嘛!比如白骨精就是被孙悟空打死的,虽然师傅一再以紧箍咒相逼,但是大圣还是坚持自己的主见,将白骨精变化的人打死,最后终于打死了白骨精的真身。
而后果就是孙悟空被师傅逐出师门。
而对于另一些妖怪就不一样了,比如金角大王和银角大王。
经过“坑蒙拐骗”的伎俩,大圣将他们的宝贝弄到了手。
按理说,大圣完全有能力将其消灭,但为什么最后给放了。
因为他们是太上老君的人,是老君的烧火的两个童子,他们是有背景的人。
这回并没有师傅的紧箍咒,但是大圣还是把人放了,只为了给老君一个面子。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现在的孙大圣已经不是当年那个天不怕地不怕的齐天大圣了。
而这一转变也是因为它跳不出“造化”的原因。
五百年前它怎么也不会想到它会与人为徒,会留人情面。
想这样的转变,《西游记》中数不胜数。
但是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孙大圣越来越聪明了,越来越圆滑了。
而圆滑的原因“不是因为你改变了环境,而是环境改变了你。
”既然是环境改变了你,那么你就不得不相信造化,因为很多时候我们不得不“乐夫天命复奚疑”。
而作者不也是这样对待生活的嘛?3、《西游记》的审美理想俗话说“文如其人”,一个作者写一本书表现自己对社会生活的态度,同时会寄予自己的理想。
就像金庸的武侠小说里,男主角总是被一群美女围绕,琼瑶的爱情小说里女主角总是被帅哥围绕一样,作家在写作的同时,总会自觉不自觉的将自己幻想成主人公。
同时,金庸也坦言过,自己在写作时,有时就是将自己当做了主人公来写,享受主人公所享受的,和小说的主人公同悲喜。
而对于《西游记》这样一部经典的作品,我认为也不例外。
作者在写作的同时会在作品中寄予自己的理想,并且这一点也是符合文学理论的。
话说至此,大家一定会问这部作品的审美理想是什么。
其实,它的审美理想就是“成功”。
《西游记》全篇虽然有一百回,但是归根到底就是在讲成功。
小到九九八十一难中的每一难的化险为夷,大到整个取经故事的因果关系,都是在告诉你怎样才能成功。
当那个妖怪要吃唐僧时,孙悟空使用各种方法将其制服;实在打不过时搬来救兵将其收服。
不管是通过何种方法目的只有一个,即制服妖怪继续西行。
结果也只有一个,即妖怪被制服了,取经队伍又克服了一难,又离西天近了一步,离成功近了一步。
那么,怎么样才能成功呢?《西游记》是这样告诉我们的:一要有能力,二要有恒心,三要有机会。
没有这三样,你连成功的边都挨不上。
关于能力,孙悟空是个最好的例子。
如果没有一定的能力,它如何能大闹天宫,如何能降妖除魔。
关于恒心唐三藏是最好的例子。
唐僧虽说是金蝉子转世,但是他终究还是个凡人,不能斩妖除魔。
既然如此,他如何才能到达西天呢?他靠的就是一颗恒心,坚持到达西天的恒心。
当然,徒弟的保护也是不可免的。
而关于机会,在书中就多如牛毛了。
为什么唐僧可以去取真经,而他人不能。
为什么唐僧的徒弟是一只猴,一头猪,还有一个脚夫,而不是别人。
为什么蟠桃偏偏被猴子偷走了,而不是其他人。
谁不知道猴子最喜欢偷桃,玉帝还让一只猴子去看管蟠桃园。
为什么,为什么?有太多的为什么需要解答,而这一切的答案就是——机会。
当然,这些机会不是偶然的,任何看似偶然的机会都有其必然的原因。
最后,一言以蔽之。
《西游记》告诉我们的就是:通过凭借能力、恒心和机会获得成功。
而这也就是作者的审美理想。
三、《西游记》的娱乐功能上文已经说过文学的娱乐功能就是使人获得赏心悦目的快感和愉悦的享受。
既然《西游记》也是文学作品,那么它也必然受用这一理论。
因此,下面我们谈一下该部作品的娱乐功能。
鲁迅先生曾把娱乐视为文艺“本有之目的”,他说:“美术只用,大者既得三事(表现文化、辅翼道德、救援经济),而本有之目的,又在与人以享乐。
因此说文化最根的作用是用来享乐的,文化是一种精神产品,那么它生来就是叫人以精神享乐之用。
对于《西游记》的娱乐功能我想不用多说,只用看看该作品在书店的销量,看看通过该作品拍摄的电视剧在电视台的收视率就知道其娱乐作用有多强大了。
每一个看《西游记》的人都是轻松微笑的看完每一章、每一集的,不会有那个人看完这部作品而心情沉重。
六小龄童,电视剧《西游记》中苏悟空的扮演者也曾说过,他在剧中能够上天入地,腾云驾雾,降魔除妖,极尽各种想做之事,也可谓不虚此生。
而他也就是在一种超现实的环境中得到一种自由自在的精神享受,而这不就是文学的娱乐功能吗?演员如此,那么一般的观众,一般的读者不也是如此吗?相信看过《西游记》的人都会有一个想成为孙悟空的梦。
而能有这样一种梦想不就是文学的娱乐功能所致吗?当然,不只是《西游记》可以带给大家心灵上的愉悦,其他好的文艺作品也是可以的。
而这里我只是列举一例,希望将文学的娱乐功能说的更加具体而已。
通过对《西游记》娱乐功能的理解,我们可以感受到文学的娱乐功能。
而《西游记》只是众多文学作品中的沧海一粟,既然它有娱乐功能,那么其他作品当然也是有的,只是影响大小不同,范围不同,大众读后的感受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