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教案

合集下载

第三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教案

第三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教案

第10课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总课时第课时课型:新授课主备: 李龙江审核: 授课人: 时间:20XX年月日自学促能力形成!展示让魅力飞扬!课型设置【自研·互动20分钟+展示25分钟】一、旧知链接:“五四”和“七一”是永远镌刻在历史上的光辉日子,是改变20世纪中国命运的伟大开端。

今天我们来学习这两个历史事件,即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二、【学习主题】1、了解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2、掌握对五四精神和党诞生意义的理解。

三、【阅读文本】导生带领全班同学大声齐读课本正文部分(5分钟)四、【定向导学·互动展示·当堂反馈】自研自探环节合作探究环节展示提升、质疑评价环节总结归纳环节自学指导(时间:课前完成,约25分钟)互动策略(时间约15分钟)表现方案(时间约20分钟)随堂笔记(成果记录·知识生成·同步演练)【导学1】五四爱国运动1919年5月4日,北京《晨报》发表《外交警报敬告国人》一文,沉痛地说:“胶州亡矣,山东亡矣,国将不国矣!”。

阅读:P46-47全部内容,结合课本图片了解五四运动的相关史实。

勾划:在课本上勾画划出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时间、地点、口号、领导者、主力、结果及意义等相关知识点。

探究:1、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意义; 2、五四精神的内涵。

①两人小对子:相互检查自研成果,分享各自的自研成果讨论:为什么说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②五人互助组:组织组员针对疑难展开讨论。

重点讨论议题:为什么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展示单元一:历史再现:巴黎和会的情景组长分配任务,要求:1.围绕展示主题;2.语言精炼流畅;3.提前进行预演。

4.展示后总结本课知识点。

一、自我自研成果呈现:学生自行讨论适当做好讨论笔记。

二、自我自研成果呈现【导学2】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有一座城市、中国的无产阶级在这里登上历史的舞台,中国共产党从这里开始踏上革命征程这座城市就是上海阅读:结合《共产党早期组织分布示意图》仔细阅读课本47-48页相关内容。

鲁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复习教学设计

鲁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复习教学设计

鲁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新主义革命的兴起》复习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新主义革命的兴起》是鲁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的一章内容。

本章主要讲述了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这一历史阶段的革命斗争。

内容包括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国民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等。

本章旨在让学生了解新主义革命的历史背景、过程和取得的成果,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情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对新主义革命这一阶段的历史事件了解不够深入。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通过对比、分析、归纳等方法,系统地掌握新主义革命的历史进程。

同时,学生应能够理论联系实际,认识新主义革命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新主义革命的主要事件,掌握相关的历史概念,如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国民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等。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情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新主义革命的主要事件和取得的成果。

2.难点:新主义革命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事件。

2.案例分析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历史事件,进行深入剖析。

3.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口头表达能力。

4.对比法:引导学生对新主义革命时期的历史事件进行对比分析,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充分了解新主义革命的历史背景、过程和取得的成果,搜集相关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预习新主义革命的相关内容,了解基本的历史事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歌唱祖国》等歌曲,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历史知识,为新课的学习营造氛围。

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呈现新主义革命的主要事件,如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国民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等。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教学设计[1]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教学设计[1]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教学设计西安市庆安高级中学王文娟一、教材依据《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是高一历史教材上——必修一第8课的内容。

二、设计思路1、教材分析:《课程标准》要求“叙述五四运动的史实,认识五四运动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所以,本课知识重点是五四运动的史实,应包括发生的背景、运动的过程和运动的影响。

认识五四运动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感受民族精神的觉醒对一个国家发展的推动作用。

本课在高一年级历史必修(I)中占有重要地位。

也是高考考纲涉及的重点内容之一。

岳麓版教材对新课标的“内容标准”进行了大胆的精心调整,重新组合,把五四爱国运动的影响与五四精神结合在一起学习,较之人教版的正统编排,有高度,有新意。

为帮助学生理解五四爱国运动的起因,教师特补充1919年的新闻,效果很好。

2、学情分析:高中学生学生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心理上, 学生对历史课感兴趣,好奇心和求知欲都比较强, 笔者抓住这些有利因素,引导学生认识到历史课是科学,学好历史有利于其他学科的学习;生理上,学生个性十足,爱展示自我,希望得到老师的尊重和肯定,所以在设计教学时笔者重视学生这一生理特点,一方面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另一方面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最终使他们的认知能力、思维能力有整体的提高。

三、教学目标设计1、知识与能力熟悉五四运动的起因(原因和导火线),运动的经过(口号、中心、主力、结果)影响。

分析归纳“五四精神”。

2、方法与途径对于五四运动兴起原因,通过阅读材料,从而培养学生从教材中提取信息的能力。

通过分析讨论认识五四运动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领会“五四精神”的社会价值。

通过小组成员的积极讨论,踊跃展示,大胆质疑,以当时外国记者的身份写一篇有关五四运动的新闻报道,培养正确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与评价通过对五四爱国运动的学习,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爱国主义精神,树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人生理想。

八年级历史中国近现代史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教案

八年级历史中国近现代史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教案

八年级历史《中国近现代史》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考纲要求]1、识记层次:①了解中共“一大”召开的史实;②知道黄埔军校的创建和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③了解南昌起义;④了解中国共产党创建工农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意义。

2、理解层次:①简述五四爱国运动的基本史实,理解五四精神;②了解红军长征的史实,认识长征精神。

[考点导学]1、五四爱国运动①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②简单经过:a.1919年5月4日--6月3日:运动中心在北京,以青年学生为主力b.1919年6月3日以后:运动中心在上海,以工人阶级为主力c.口号:“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等d.领导者:李大钊、陈独秀等③结果:取得初步胜利。

表现在:北洋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罢免曹汝霖等卖国贼的职务,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

④意义:a.性质: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b.中国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表现了伟大的力量;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起了重要作用。

五四运动发生在俄国十月革命以后,是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一部分,对宣传马克思主义起了推动作用。

五四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⑤五四精神就是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精神,其中爱国主义又是五四精神的核心。

2、中国“一大”的召开①时间: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标志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②代表:毛泽东、董必武等13人③主要内容:a.通过第一个党纲,党纲确定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

b.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

c.产生党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④意义: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3、北伐战争①国共第一次合作:1924年中国国民党一大在广州召开,标志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一次的合作。

②黄埔军校的创建a.创建:1924年5月,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国民党在广州的黄埔创办了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简称黄埔军校。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教案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教案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单元教学设计一、课标要求1.简述五四爱国运动的基本史实,理解五四精神。

2.简述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史实,认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

3.知道黄埔军校的创建和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4了解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的主要史实。

5.知道南昌起义,讲述朱德和毛泽东井冈山会师的故事,了解中国共产党创建工农红军和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意义。

6.讲述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故事,体会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认识中国革命历程的艰难曲折。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探索过程中的重大事件,学会从图片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分析问题、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历史知识竞赛、推介红色旅游城市、智慧大比拼环节等教学过程,逐步掌握识别和运用历史地图和图表的方法、查找和收集历史信息的途径和方法、运用材料具体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青年学生的爱国精神和中国共产党人战胜艰难困苦、勇往直前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知道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道理,坚定为中华民族复兴而奋斗的信念。

三、重点和难点1.重点:五四爱国运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2.难点: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选择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四、设计思路本单元的复习旨在让学生系统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探索革命道路历程中遭受的挫折、采取的应对策略及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影响,从宏观上把握本单元重要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

在学生了解历史事实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巩固基本知识,厘清各个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构建本单元的知识框架,提升学生透过历史现象分析问题的能力。

五、活动设计六、教后反思本堂课是一堂复习课,复习内容繁多且离学生的现实生活较远,学生感觉枯燥无味。

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使课堂复习条理清晰、活泼生动、通俗易懂,是我在课前一直思索探索的方法。

部编版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教学设计

部编版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教学设计
2.回首党的历程,党的探索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她经历了磨难,逐渐走向成熟。读十九大报告,回答问题:建党初期,我们党就面临着“重大风险考验”。党内的错误指挥使得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指哪一重大事件?党内的错误指挥得到纠正是在哪次会议上?
3.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一次奇迹。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所说的“行军”是指什么?“行军”胜利结束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依据材料概括红军能够取得“行军”胜利的核心精神是什么?
仔细听歌,思考并回答问题:为民做主谋幸福。
选用《因为有了共产党》视频歌曲,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共产党对中国革命的深刻影响。
自主复习
结合学习指导41页课标梳理1.2.自主梳理知识。
依据学习指导41页课标梳理1.2.自主梳理知识,并标注重难点知识。
通过自主复习使学生实现对知识的重现。
训练应用
读十九大报告,回答问题:“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的标志是什么?依据材料概括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意义是什么?
3.结合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时期和建设时期的所作出的成就,培养学生爱党爱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革命活动。
教学难点:用史实说明“自从有了共产党,中国革命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二、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和教学资源准备
情境导入
1.请欣赏视频歌曲,回答问题:歌曲反映了哪个政党得到全国各族人民的拥护?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工人阶级。2.新民主主义革命。
使学生对本单元形成轮廓,明确复习主题。
过渡
有了共产党的领导,我国革命发生了哪些重大变化呢?我们首先走进时事:2017年10月28日中共十九大在北京胜利召开。这次会议回顾了我国的革命历程和建设历程。我们一起走进十九大报告,重温党史。

人教初中历史八上《10第三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word教案 (6)

人教初中历史八上《10第三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word教案 (6)

第三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曲折性,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从而珍惜幸福、经学习过本单元,对主要知识点有一定的了解与掌握,但是学生对新民主主义
的任务应该由资产阶级来完成,但是我国由于资产阶级力量的弱小,没
历史线索是我们历史复习的重要方法,现在请同学们将课本翻到目
示学生从领导阶级方面思考)
共产党,中国革命面貌就焕然一新了?并举例说败了,可是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的革命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
北伐战争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为什么还说国民革命失败了?
胜利果实被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蒋介石
态度:勇敢面对、绝不回避,巧妙解决;我们
方法:根据中国国情,抛弃他国经验,创造性地作出正确决策。

给我们启示:不盲目效仿别人,没有最好的学习方法,只有最适合的学习方
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

最新岳麓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教案.doc

最新岳麓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教案.doc

第三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检索课标基础知识五四爱国运动1、背景:(1)国内:①北洋军阀对外卖国,对内掠夺,阶级矛盾日益加深。

(根本原因)。

②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阶级条件)。

③新文化的推动(思想条件)。

(2)国际:一战和十月革命的影响。

2、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3、经过:(1)第一阶段,中心在北京,主力是青年学生(2)第二阶段:中心在上海,主力是无产阶级(表明无产阶级已登上中国的政治舞台)。

4、结果:取得了初步的胜利。

5、意义: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运动中,青年学生起了先锋作用。

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的舞台,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

运动波及全国广大地区,具有广泛的群众性。

它扩大了马克思主义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中共的成立1、条件:(1)内因:①阶级基础: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②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诉传播及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③组织基础: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④干部基础:一批先进知识分子成为马克思主义者(2)外因:共产国际的帮助。

2、成立:中共一大的召开:(1)时间地点:1921年7月23日、上海(2)内容:①通过党的第一个纲领②中心任务:组织工会,领导工人运动③选举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陈独秀为书记。

3、意义:中共一大的召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为行动指南的无产阶级政党。

它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

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4、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中共二大(1922.7)国民革命运动1、背景:“打倒列强,除军阀”成为人民的共同呼声2、准备:1)、国共合作:(1)条件:①必要性:二七惨案的教训。

②可能性:国民党是真正的革命派,孙中山欢迎中共与其合作,③国际因素:共产国际的帮助(2)方针:中共三大确定国共合作方针(4)形成:1924年国民党一大的召开(合作的政治基础是新三民主义)2)军事:1924年黄埔军校的建立(其办学方针是军事训练与政治教育并重)。

新民主主义革命教案

新民主主义革命教案

新民主主义革命教案第一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背景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发生的背景。

让学生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原因和必要性。

1.2 教学内容:近代中国的历史背景,包括清朝的衰落、外国侵略、封建制度的压迫等。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但未能实现民主与富强。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中国,国家分裂、经济崩溃、民众疾苦。

1.3 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师讲解近代中国的历史背景、辛亥革命和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中国。

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新民主主义革命发生的背景和原因。

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和发展过程。

让学生认识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的领导地位。

2.2 教学内容:中国共产党成立和初期的发展,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和目标。

国民大革命时期,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土地革命时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斗争的兴起。

2.3 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师讲解中国共产党成立、国民大革命和土地革命时期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过程。

图片展示法:展示相关历史图片,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在抗日战争时期的特点和影响。

让学生认识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作用。

3.2 教学内容:抗日战争时期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国共合作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领导地位和贡献,发动群众、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

抗日战争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影响,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变革和进步。

3.3 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师讲解抗日战争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特点和影响。

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和意义。

第四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过程和成果。

让学生认识中国共产党在国共内战中的胜利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

4.2 教学内容:国共内战时期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解放军的战略进攻和解放战争的胜利。

第8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教案

第8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教案

第8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教案第8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概述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2)通过对1924年到1935年中国革命形势的学习,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方法,分析研究国情,做出科学判断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用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观察评价土地革命、国民大革命运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五四风雷中学生的先锋作用,培养学生秉承“五四”精神,努力报效中华的道德情操;了解共产党28年的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培养学生不屈不挠的意志品质;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在坚苦卓绝斗争环境下中国共产党人的不屈不挠的斗志和精神。

教学重点:五四风雷、中国共产党成立教学难点: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教学过程一.五四风雷.五四运动的背景国际①一战期间日本加紧侵略中国,提出了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中国人民反帝情绪高涨。

②十月革命胜利为中国人民解放指出了解放道路。

国内①政治方面:北洋军阀的封建专制统治促使国内阶级矛盾日益加深(爆发的根本原因)②阶级方面: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得到发展,工人阶级队伍迅速壮大和工人运动的发展,为运动发生准备了阶级基础。

③思想方面: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为中国一批先进分子所接受,为运动提供了思想条件。

新文化运动的开展促使先进分子和青年学生积极开展爱国活动。

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919年初,一战的战胜国在巴黎召开和平会议。

中国政府向和会提出:废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取消“二十一条”,收回德国在山东的特权。

可是,和会拒绝中国的正义要求,并无理决定将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转交给日本。

2.运动的爆发和经过阶段时间中心主力斗争形式第一阶段919年5月4日~6月初北京青年学生学生集会游行、罢课第二阶段6月初一6月底上海工人阶级学生、工人、商人的“三罢”斗争3.结果:取得初步胜利表现为:北洋军阀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罢免了曹、章、陆的职务;中国代表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教学设计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教学设计

专题复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教学设计南岔四中高丽一、教学设计思想本课试图改变以往复习课枯燥无味的状况,通过形式多样的复习方式,旨在探索面向全体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新型复习课。

二、教材分析本专题讲述的是1919年5月——1936年10月的历史,这段历史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从开始到发展的历程,这段历程并不是直线上升的,而是一个艰难的、曲折的过程。

从五四运动中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开始,到中国共产党诞生、第一次国民大革命的蓬勃发展、国共两党的合作与破裂,再到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最后到中国工农红军被迫长征,中国共产党在经过无数次的挫折之后,独立自主地肩负起了领导中国革命的重任。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和发展,为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过本专题,对主要知识点有一定的了解与掌握,但是学生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概念还不是很清楚,而且整个专题知识点较多,综合起来学生容易混淆。

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巩固本专题知识点,包括五四爱国运动、中共的成立、北伐战争、南昌起义、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创建、红军长征的相关知识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板书设计,帮助学生构建本专题的知识线索,对本专题形成整体认识;学生通过例题分析,逐渐学会做题的基本方法之一——找关键词法,同时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带领同学们对五个红色旅游景点的参观,使学生认识中共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曲折性,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从而珍惜幸福、发奋读书;体会五四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从而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五、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的线索2.难点:理解新民主义革命的曲折性六、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七、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设问:党的生日是哪一天?为什么?导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二)【整体感知,进入复习】五四运动----中共诞生----国共合作----国民革命----武装斗争----见根据地----反围剿失败----长征(三)【教师引导,合作探究】现在老师将带领同学们进行一次红色旅游,让我们一起回到那遥远的时代。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复习教案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复习教案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复习教案教案标题: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复习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背景和历史意义。

2. 掌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起源、发展和成果。

3. 分析新民主主义革命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教学重点:1.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起源和发展。

2.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成果。

3. 新民主主义革命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教学难点:1. 分析新民主主义革命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2. 掌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起源和发展。

教学准备:1. 教材:相关历史教材或教学资料。

2.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场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提问:你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有什么了解?你认为它对中国有什么意义?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讲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起源和发展:a. 辛亥革命及其失败。

b. 五四运动的兴起。

c.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d.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e. 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2. 讲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成果:a. 土地革命和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

b. 抗日战争的胜利。

c. 《新民主主义论》的提出。

三、思考与讨论(15分钟)1. 分组讨论:请学生分组讨论新民主主义革命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并列举具体例子。

2. 各组派代表发言,展示他们的讨论结果。

四、概括总结(10分钟)1. 教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总结,并补充其他相关内容。

2. 强调新民主主义革命对中国社会的深远影响,如农民问题的解决、国共合作的重要性等。

五、拓展延伸(10分钟)1. 提问: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成功对其他国家的革命有什么启示?2. 鼓励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要求学生写一篇短文,总结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起源、发展和成果,并分析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2. 鼓励学生使用多媒体资料、书籍等进行研究。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起源、发展和成果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并能分析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中学历史八年级《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教案设计

中学历史八年级《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教案设计

中学历史八年级《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o学生能够概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背景、时间、主要事件及重要人物。

o学生能够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区别。

o学生能够掌握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的领导作用及其历史意义。

2.能力目标:o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学会从历史材料中提炼信息。

o提升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能够比较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异同。

o锻炼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o激发学生对中国革命历史的兴趣和尊重,增强民族自豪感。

o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理解革命先驱为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所做的牺牲。

o引导学生认识到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和人民群众在历史进程中的决定性作用。

二、教学内容-重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背景、标志事件(如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的领导作用。

-难点: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区别、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依据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用于介绍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概念和背景。

-讨论法:分组讨论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异同,促进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历史事件,如五四运动,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多媒体教学:利用、视频资料等现代教学技术,直观展示历史场景,增强教学效果。

四、教学资源-教材:《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教具:投影仪、电脑、白板-多媒体资源:课件、相关历史纪录片片段、图片资料-实验器材:无五、教学过程六、课堂管理1.小组讨论:每组分配明确的任务,确保每位学生参与讨论,鼓励发表不同意见。

2.维持纪律:设定课堂规则,对违反纪律的行为及时提醒并适当处理。

3.激励学生:对积极参与讨论、表现突出的学生给予表扬,激发学习动力。

七、评价与反馈1.课堂小测验:通过选择题和简答题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2.课后作业:布置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相关的阅读任务和写作任务,了解学生的学习深度和广度。

第三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教案

第三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教案

第三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教案学习主题说明新民主主义革命,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革命。

它开始于1919年的五四爱国运动,结束于1935年红军长征的胜利。

大致分为二个阶段。

阶段是五四爱国运动的兴起、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国民革命运动时期。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成为1919年五四爱国运动爆发的导火线,这场运动,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它在思想上、干部上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随着国共次合作的实现,1924年5月,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帮助下,建立了黄埔军校。

1926年,在中国共产党推动下,广东国民政府决定北伐,不到半年,北伐军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

但是,由于蒋介石、汪精卫等国民党右派突然叛变革命,残酷镇压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次国共合作失败。

1927年4月,蒋介石在南京成立了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国民政府”,不久就统治了全国。

第二阶段是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国民革命运动失败后,中国共产党为反抗国民党统治,领导工农大众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1927年,先后发动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一系列武装起义,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毛泽东把部队带向农村,开辟了井冈山革命道路,这是毛泽东把马列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

1928年4月井冈山会师,组建了中国工农红军支坚强队伍,巩固和扩大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但是,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领导,造成了革命根据地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1934年10月红军被迫长征。

红军长征初期损失严重,使中国革命处于极端危险的境地。

在这危急关头,毛泽东力挽狂澜,提出了进军贵州的正确主张,避免了红军的全军覆灭。

遵义会议召开,结束了“左”倾冒险主义错误,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挽救了党、红军和中国革命。

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取得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胜利,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单元教学设计
一、课标要求
1.简述五四爱国运动的基本史实,理解五四精神。

2.简述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史实,认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

3.知道黄埔军校的创建和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4了解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的主要史实。

5.知道南昌起义,讲述朱德和毛泽东井冈山会师的故事,了解中国共产党创建工农红军和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意义。

6.讲述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故事,体会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认识中国革命历程的艰难曲折。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探索过程中的重大事件,学会从图片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分析问题、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历史知识竞赛、推介红色旅游城市、智慧大比拼环节等教学过程,逐步掌握识别和运用历史地图和图表的方法、查找和收集历史信息的途径和方法、运用材料具体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青年学生的爱国精神和中国共产党人战胜艰难困苦、勇往直前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知道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道理,坚定为中华民族复兴而奋斗的信念。

三、重点和难点
1.重点:五四爱国运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2.难点: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选择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四、设计思路
本单元的复习旨在让学生系统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探索革命道路历程中遭受的挫折、采取的应对策略及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影响,从宏观上把握本单元重要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

在学生了解历史事实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巩固基本知识,厘清各个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构建本单元的知识框架,提升学生透过历史现象分析问题的能力。

五、活动设计
本堂课是一堂复习课,复习内容繁多且离学生的现实生活较远,学生感觉枯燥无味。

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使课堂复习条理清晰、活泼生动、通俗易懂,是我在课前一直思索探索的方法。

本节课设置了历史知识擂台赛,使学生始终保持浓厚的兴趣,加强基本知识的识记。

通过“推介红色旅游城市”活动,突破本单元的重点历史知识,使学生学会用本单元的历史知识进行解说从而达到巩固本单元重点知识的目的。

通过构建知识网,让学生理清本单元重要历史知识之间的内
在联系,既掌握了历史知识又培养了语言表达能力。

当然,本节课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方面还有待完善,课堂教学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渗透还浮于表面,如何做到观点与材料的统一,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历史与现实的联系,寓教于史,寓教于情,寓教于理,使学生真正获得这方面的启迪和收获还有待加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