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PPT课件
逄锦聚《政治经济学》(第5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第12章 经济全球化和资本主义国际

第12章经济全球化和资本主义国际经济关系12.1复习笔记一、经济全球化的形成及表现1.经济全球化的含义经济全球化是以资本、技术、信息等各类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流动和配置,各国经济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一体化过程。
具体表现为:贸易自由化程度提高,金融国际化趋势增强,全球生产经营网络形成,区域经济集团化向纵深发展,世界各国在有关全人类共同关心的资源问题、环境问题等方面的合作与联系日益加强等。
2.经济全球化形成的原因(1)科学技术的进步。
科学技术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2)跨国公司的发展。
跨国公司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适宜的企业组织形式。
(3)市场经济体制成为各国的选择。
经济全球化赖以存在的资源配置机制是市场经济。
3.经济全球化的表现(1)生产全球化分工深化的程度反映着生产社会化的程度。
①垂直型分工,即国家之间的劳动分工按照不同的产业进行。
在垂直分工下,经济一体化程度处于较低层次,不可能构成经济全球化的基础。
②水平型国际分工,是分工在同一产业的同一部门之内,按照生产环节,或零部件,或产品型号进行的分工。
国际水平分工有利于世界各国充分发挥优势,使生产要素达到合理配置,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
(2)贸易全球化贸易全球化主要表现为国际贸易迅速扩大,服务贸易发展迅速,参与贸易的国家急剧增加。
(3)金融全球化金融全球化的表现是:国际债券市场融资规模迅速扩大、国际股票市场和基金市场迅速发展、金融市场高度一体化。
(4)企业经营全球化企业经营全球化的重要标志是跨国公司成为世界经济的主体。
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使生产、资本和商品的国际化进一步深化,极大地推动了经济全球化进程。
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和矛盾1.经济全球化对发达国家的影响(1)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制定规则获得好处国际上通行的制度是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当这些国家在市场上开展活动时,就不会面临规则的冲突及由此产生的不确定性。
(2)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通过贸易获得好处发达国家利用由其主导的世贸规则,打开别国的金融市场、服务市场等,将竞争引向其优势领域,从而获取更大收益。
高二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一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第七课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 复习课件(共23张PPT)

【例题1】
(2020·全国卷Ⅱ)自2013年以来,我国已累计设立18个
自由贸易试验区(简称自贸区),区内试行贸易和投资便利化
制度,进一步放宽金融和制造业领域的市场准入,完善知识
产权保护制度,自贸区成为制度创新的“高地”。设立自贸
区的意义在于( )
①发挥自贸区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
②优化营商环境,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
③减少国际贸易中的绿色壁垒,提高抵御国际经济风险能力
④改善全球治理结构,让发展中国家能发出更多声音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C D.③④
主观题训练: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出席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 上发表的题为《齐心开创共建“一带一路”美好未来》的主旨演讲强调, 共建“一带一路”为世界各国发展提供了新机遇,也为中国开放发展开辟 了新天地。面向未来,我们要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坚持开放、绿色、 廉洁理念,努力实现高标准、惠民生、可持续目标,推动共建“一带一路” 沿着高质量发展方向不断前进。习近平主席指出,共建“一带一路”,顺 应经济全球化的历史潮流,顺应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时代要求,顺应各国 人民过上更好日子的强烈愿望。中国将采取一系列重大改革开放举措,加 强制度性、结构性安排,促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
B
④经济全球化使发展中国家在全球经济治理中处于主导地位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3.中国拥有世界上运营里程最长的高速铁路网,从中国出发,向北
向西可直达西欧,向南可连通东南亚。我国政府提出的以高铁为重
要纽带的“一带一路”倡议( )
①有利于构建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
②有利于规范国际贸易秩序,消除贸易摩擦
2024年度《政治经济学》(全套课件)PPT课件

中国在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中角色定位
01
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
中国将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推动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国
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02
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
中国将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促进贸易
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
2024/3/23
03
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024/3/23
6
社会形态及其演变规律
01
社会形态是指社会经济与物质基础和上层建筑与社会活动这二者同时构成的社会模 式。社会形态是一定生产力基础上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是社会经济结 构、政治结构、文化结构的统一体。
02
社会形态的演变遵循着一定的规律,包括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经济 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以及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等。
中国将积极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推动各国在共同发展中实现
合作共赢。
32
THANKS
感谢观看
2024/3/23
33
27
05
CATALOGUE
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构建与展望
2024/3/23
28
当前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变化趋势
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国际舞台上的力量对比更趋平衡,多极化趋势 不可逆转。
经济全球化遭遇波折
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受到 冲击。
2024/3/23
国际治理体系面临挑战
全球性问题日益突出,国际治理体系改革呼声渐高。
03 资本集中的形式和特点:股份公司、垄断组织等
13
资本积累、集中和垄断过程剖析
垄断的形成和发展
综合探究三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 完善全球治理(课件)高二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

一、建设贸易强国,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
【知识拓展】建设贸易强国 一方面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改革,在经济全球化变局中占据主动,更 好地利用国际市场、国际资源促进国内发展;另一方面要顺应国际贸易发展趋势,积极培育贸易新业 态新模式,促进我国贸易高质量发展。 二是发挥我国的市场、资金等优势,深度拓展与各国贸易投资合作,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推动 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积极开拓相关国家市场,引导企业赴相关国家投资,实现合作共。积 极扩大国外优质商品和服务进口,进一步提升我国市场吸引力、影响力。全面深入实施外资准人前 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 三是推动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培育参与国际经济合作竞争新优势。加快外贸转动力调结枃, 发展贸易新业态新模式,加快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优化外资产 业布局、区域布局,充分发挥外资促进我国实体经济发展的作用,推进企业对外投资整合全球要素 资源,实现产业链全球布局。推动实现国际市场结构更加优化、国内区域布局更加优化、商品结构 更加优化、经营主体更加优化、贸易方式更加优化。 四是推动全球经济治理改革。坚定维护多边贸易体制,支持世贸组织进行必要改革,增强对保护 主义的约東力。构建高标准自贸区网络,扩大自贸伙伴覆盖面,提高开放标准。依托我国产业优势 、贸易优势,主动参与部分新议题规则谈判。
一、建设贸易强国, 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
一、建设贸易强国,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
1.发展更高层次开放型经济 原因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的必然要求
内涵 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是全方位立体开放的经济,是深度加入国际分工体系、 与世界经济深度融合的经济
要求Biblioteka ①不仅输出高质量的商品、服务和要素,而且输入高质量的商品、服务和要素; ②不仅要更大规模地“引进来”,而且要更加积极地“走出去”;不仅要海陆内 外联动,而且要东西双向互动 ③要从培育贸易新业态新模式、推进自由贸易区建设、共建“一带一路”、加强 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四方面入手,不断改革完善开放体制,加快发展更高层次开放 型经济,构筑起中国与世界联通的新格局。
高中思想政治(选修1)课时2 日益开放的世界经济 教学课件

【对点练习】
2020年6月4日消息,目前中国的自由贸易区遍布全球,14 个已签约的贸易区以及关联30多个国家地区的自由贸易协定, 涉及亚洲、非洲、北美、南美等地区,几乎覆盖全世界。我国 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 )
①丰富我国对外交往方式,有效解决南北发展不平衡问题 ②有利于推动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新 格局 ③与世界各国共同实施合作共赢的开放战略 ④推动了相关国家和地区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3)既要看到贫富差距的扩大有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也要看 到有市场经济的影响,特别是资本主义剥削和掠夺等因素的影 响。
(4)反经济全球化运动,搞闭关锁国是错误的,而缺少风险 意识、缺乏防范机制,盲目参与经济全球化也是危险的,正确 的做法是趋利避害,防范风险,迎接挑战。
(5)经济全球化影响的不平衡性与不稳定性和风险加剧 ①不平衡性:经济全球化使经济发展更加不平衡,两极分 化更加严重。一边是发达国家财富的不断积累,一边是发展中 国家贫困的不断加剧。 ②不稳定性和风险加剧: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各国的经济联 系在一起,这在促进各国经济合作的同时,也使得一个国家的 经济波动可能殃及他国,甚至影响全世界,酿成国际性的经济 危机或金融危机。
答案:C
4.英国布里斯托大学国际商务讲师詹妮弗·约翰斯撰文 称,世界正在进入第四次工业革命,新的技术进步浪潮将使我 们迈入全球化的新时代。这一论断说明( )
①创新是打开世界经济增长之锁的钥匙 ②要在世界经济的共振中实现联动发展 ③要在合作共赢中建设包容型世界经济 ④要抓住科技革命新机遇开辟增长源泉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自主学习
【学新知】
知识点一 经济全球化的机遇与挑战 1.为什么说经济全球化是机遇? (1)总体而言, 经济全球化符合__经__济____规律,符合各方 利益。 (2)经济全球化是社会_生__产__力___发展的产物, 又推动着社 会生产力的发展。
日益开放的世界经济(课件) 高二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

议学问题:中国为什么要坚定支持经济全球化?
议学提示
当前是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经济全球化 符合经济规律,符合各方利益。经济全球化为世界经济发展提 供强劲动力;发展中国家参与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充分利用国际 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推动自身经济发展。中国支持经济 全球化不仅能为其他国家带来发展机遇,也能充分利用国内国 外两个市场的资源,推动本国经济的发展,进而促进世界经济 大繁荣大发展。
经济全球化推动世界经济发展
生
世界统一市
产科
场形成
力 技 决定
的进
发步
展
经济全球化
推动
提
供提 市高 场分 基工 础水 和平
平 台
通过专业 化提高工 作效率, 促进技术 进步,降 低成本和 市场交易 规模扩大
一、经济全球化的机遇与挑战
1、机遇:
(2)发展中国家有利于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推动 自身经济发展。
导入新课
经济全球化 是福音,是鲜 花。
经济全球化 是祸水,是陷 阱。
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呢?怎样才能让经济全球化更有活力?
第六课 走进经济全球化
第二框
日益开放的世界经济
第三单元
生产全球化 贸易全球化 金融全球化
含义
表现
社会生产力发展、科技进步
根本动因:利益追求 市场批济体制→体制基础
跨国公司
载体
积极 消极
经营 影响
机遇→生产力、强劲动
2021年10月自考《政治经济学》重点复习第十二章

2021年10月自考《政治经济学》重点复习第十二章1、经济全球化(05年名解,3分)是指以资本、技术、信息等各种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流动和配置。
各国经济相互联系依赖程度不断提高。
表现为: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金融全球化。
2、布雷顿森林体系①1944年7月,联合国的44代表国参加了在美国召开的布雷顿森林会议,建立了旨在稳定国际金融、改善国际贸易环境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货币体系,这一体系称为布雷顿森林体系。
②主要有四点内容:1、建立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
2、确立了国际储备资产。
3、协助会员国调整国际收支,4、取消外汇管制,具体包括:规定美元与黄金挂钩、规定其它各国货币按含金量与美元挂钩,市场汇率波动若超过一定幅度,各国政府有义务进行干预,由此形成了固定汇率,这一制度促进了国际贸易与金融关系的稳定与发展。
1、经济全球化的含义和表现是什么?它是如何形成的?1经济全球化的含义:经济全球化是以资本、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流动和配置,各国经济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一体化过程。
具体表现为:①贸易自由化程度提高;②金融国际化趋势增强;③全球生产经营网络形成;④区域经济集团化向纵深发展;⑤世界各国在全人类共同关心的资源问题、环境问题等方面合作与联系日益增强等。
2经济全球化的形成:①经济全球化并不完全是一个新现象,自从资本主义来到这个世界以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就开始了,它是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全球的扩展相伴随的;②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经济全球化进程被两次世界大战所打断,战后的胜利国建立了新的世界经济体系,即布雷顿森林体系。
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从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各国都在降低关税和贸易壁垒,减少各种限额,逐渐形成了一个经济一体化程度更高的资本主义全球经济;③战后经济全球化的第二次高潮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在90年代逐渐加速发展,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潮流。
2024政治经济学教案(完整版)

政治经济学教案(完整版)contents •政治经济学基本概念与原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分析•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理论与实践•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战略选择•全球化进程中国际经济关系调整•政治经济学在当代中国应用前景展望目录01政治经济学基本概念与原理政治经济学定义及研究对象定义政治经济学是研究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经济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是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之一。
研究对象政治经济学以生产关系为研究对象,揭示社会经济制度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同时研究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原理生产力01指人们改造自然、创造物质财富的能力,包括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三要素。
生产关系02指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经济关系,包括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以及产品分配关系。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03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时,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反之,则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关系经济基础指一定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它决定社会的性质和发展方向。
上层建筑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包括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哲学等。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它会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反之,则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
社会形态指社会经济与物质基础和上层建筑与社会活动这二者同时构成的社会模式。
社会形态是一定生产力基础上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是社会经济结构、政治结构、文化结构的统一体。
要点一要点二社会形态的演变规律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它遵循着一定的客观规律。
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再到社会主义社会,是人类社会形态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课程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课程体系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课程体系1. 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概念和内涵随着我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发展,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课程体系也日益完善和丰富。
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指政治经济学在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条件下的理论和实践,是对政治经济学的继承和发展,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实践的的理论指导。
2. 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问题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课程体系主要包括政治经济学、宏观经济控制和调控、微观经济市场和产业政策、国际经济与全球化等内容。
在研究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过程中,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包括如何理解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特点和本质、建设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原则和途径、构建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框架等。
3. 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观点和思想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强调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和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强调坚持和发展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
4. 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当代价值和意义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课程体系对于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和实践对于推动我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迈上新台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5. 个人观点和总结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理论指导和思想基础。
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课程体系的建设对于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的意义,也对于推动我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们也应该看到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和实践也面临着一些重大的挑战和问题,需要我们不断深化理论研究,加强实践探索,不断推动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课程体系不断完善和发展。
2024版《政治经济学》课件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的意义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有利于推动全球 治理体系的变革和完善,促进全球经 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繁荣,维护世界和 平与稳定。
中国在构建人类命运 共同体中的角色
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负责任 的大国,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发 挥着重要的引领和推动作用。中国积 极倡导多边主义和国际合作,推动全 球治理体系的变革和完善;同时,中 国也致力于自身的发展和繁荣,为构 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和力 量。
2024/1/26
20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方向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充满活力的经济 体制。
改革的方向包括完善市场体系、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宏观调控、推进国有企业改革 等。
2024/1/26
在改革过程中,需要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同时加强政府的监管和调控作用,保障 市场的公平竞争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低碳经济转型路径探索
实现低碳经济转型需要探索新的 技术路径、政策路径和市场路径, 对政治经济学中的技术创新、政 策制定、市场机制等提出新要求。
国际合作与全球治理
应对气候变化需要国际社会共同 努力,加强国际合作与全球治理, 推动全球绿色转型,对政治经济 学中的国际合作理论、全球治理 理论等提出新挑战。
22
05
国际政治经济关系探 讨
2024/1/26
23
全球化背景下国际分工与合作
全球化推动国际分工深化
全球化促进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推动了国际分工的深化和细化,各国
在全球化背景下更加专注于自身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和领域。
国际合作日益紧密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各国之间的相互依存度不断提高,国际合作在各个领域都取得 了显著进展,如贸易、投资、科技、文化等。
《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Syllabus of《Political Economics》课程代码:221101004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课程性质:必修开课学期:第2学期总学时: 72(讲课:72)总学分:4考核方式:闭卷考试先修课程:经济学原理适用专业:经济学专业一、课程简介《政治经济学》是经济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经济类专业大学本科阶段的一门专业必修课。
该课程以人们的社会生产关系即经济关系为研究对象,系统阐述其科学原理,阐明人类社会各个发展阶段上支配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分配的规律。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政治经济学对象与方法、商品经济、资本与剩余价值、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任务等。
该门课程的开设为后续学习金融学、财政学等课程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二、课程目标及其对毕业要求的支撑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内容,使学生一方面全面掌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理解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一般规律,尤其是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产生、发展、各种矛盾的出现与激化使资本主义无法在内部解决,必然走向灭亡的历史规律;另一方面全面掌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所揭示的商品经济、市场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律与各种经济范畴,从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不同角度把握市场经济正常运行所需要的各种客观要求与条件。
同时在教学环节中,培养学生的政治素养和人文素养,提高学生对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的判断(备注:毕业要求具体内容详见经济学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三、课程内容及要求第一章导论教学内容:第一节政治经济学是研究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学科1. 物质资料生产三要素2.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3. 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第二节政治经济学的方法1. 经济规律与经济主体2. 政治经济学的分析方法第三节政治经济学的源与流1. 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发展与分化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学生学习预期成果:通过讲授和案例分析,使学生能够掌握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分析方法,理解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了解政治经济学的发展与分化。
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开拓合作共赢新局面

答案:A、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5、根据本讲,目前,()是中国最大的贸易合作伙伴。
答案:、东盟国家6、根据本讲,中国过去40年是()导向型发展模式。
答案:B、出口7、根据本讲,“一带一路”的合作理念是()。
答案:C、开放包容根据本讲,我国承诺在()年实现碳中和。
答案:20351、根据本讲,我国目前已有()个省份设立了自贸区。
答案:C、21多选题(共6题,每题5分)1、根据本讲,我国2020年设立自贸区的地方有()。
答案:C、北京D、安徽E、湖南2、根据本讲,中国对外资企业提供了()的管理方式。
答案:A、负面清单C、国民待遇3、根据本讲,未来我国要通过()满足国内外企业对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制度需求答案:A、完善规则、制度、法律B、协调配套国家法律和地方法规C、提升政策、法规的透明度D、切换事中、事后的监管模4、根据本讲,《外商投资法》为()外商投资制度提供了新依据。
答案:A、促进C、保护D、管理5、根据本讲,我国的()正在成为新业态、新模式和新动力较为集中的地区。
答案:A、粤港澳大湾区B、长三角E、京津翼6、根据本讲,我国综合吸收外资优势体现在()。
答案:A、全球制造业的中心B、优越的基础设施D、多层次的人力资源架构体系E、完善的产业配套能力判断题(共7题,每题5分)2、根据本讲,我国仍未进入中等收入发展阶段。
答案:错误3、根据本讲,开放引进的外国投资者不利于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答案:错误7、根据本讲,新的《外商投资法》框架之下自贸试验区的负面清单并未发生明显变化。
答案:错误。
《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课件(新版)解析

B.要积极利用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则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C.非歧视原则是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
D.企业应积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44
【解析】选B。材料主要说明通过世界贸易组织裁决,化解 贸易摩擦,使我国企业的合法权益得以维护,这启示我们要 积极利用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维护自身合法权益,B项符合题 意,其余三项均与题意不符。
19
【变式训练 1】右边漫画中的做 法( ) ①避免了国际金融危机对各国经 济的冲击 ②不利于全球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世界经济的发展 ③违背了世界贸易组织的公平竞争原则和非歧视原则 ④保证了西方发达国家的长远经济利益
D
A.③④ B.①② C.①④ D.②③
20
对外开放是一项长期基本国策
必然性: 第一、是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 第二、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
29
3、加快“走出去”步伐,增强企业国际化 经营能力,培育一批世界水平的跨国公司。
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实质, 是“将走我出去国”的发展空间,从本土拓 展到世界范围。
含义面:对“走新出形去势”是,指我通过国到要境利外投用资好办 “厂与两、 其对 他个外国市承家场包进工 行、程 经两与 济劳 技种务 术资输 合源出 作等 。”各,种实形式现, 我国地位经:济是发我国展对。外开放新阶段的重大举措。
33
1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 新型工业化道路;
2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
3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创立企业的自主品牌;
4提升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5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更好的利 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更加广泛地参 与国际竞争与合作;
6要有规则意识和利用世贸组织规则的本领,增强 经济安全防范意识,有应对别国反倾销和反别国 倾销的策略-----P100
【创新方案】高中政治 第四单元 第十一课 第二框 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课件 新人教必修1

(3)继续大力发展对外贸易,优化进出口结构。要坚持 以质取胜和市场多元化战略,培育我国自己的名牌产品, 拓展我国对外活动的空间。
(4)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 (5)防范经济风险,维护国家的经济安全。
入世十年给中国带来什么
2011年12月11日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 织十周年纪念日。中国入世10年来,中国已 经成为世界最大的出口国,全球第二大贸易 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有人评价,过去10年是中国经 济的“黄金10年”,中国企业家们则演绎了“羊变狼”的故事: 10年前,中国加入WTO时,人们惊呼“狼来了”,担心“引狼 入室”;今天,当初的“中国羊”已经变成了狼,中国企业正
(3)创新对外投资和合作方式,支持企业在研发、生产、
销售等方面开展
国际经化营,加快培育我国的跨国公司
和国际知名品牌。
(4)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必须始终坚持 独立自主 、 自力更生 的原则。
[议话题·强认知]
2012年2月28日获悉,国家电网以3.87 亿欧元(约5.1亿美元)收购葡萄牙国家能源网 公司25%的股份,最终成交价较对方公司当 下股票市价溢价近34%。国家电网也成为国内首家收购欧洲 国家级电网资产的大型国企。
(2)要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创新利用外资方 式,优化利用外资结构;创新对外投资和合作方式,培育跨国 公司和国际知名品牌。
(3)要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更好地利用国内 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4)要增强规则意识,利用世界贸易组织规则,保障国家 经济安全。
1.中国加入世贸组织10年来,平均关税水平大幅降低,服
B.中国企业出口盈利水平高低取决于是否拥有核心技术
C.品牌竞争已成为中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最重要的方式
《政治经济学教案》

《政治经济学教案》word版第一章:政治经济学导论1.1 课程介绍政治经济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政治经济学的历史发展政治经济学在社会科学中的地位和作用1.2 经济学的基本概念经济、经济活动和经济学资源、稀缺性和选择市场、供给和需求1.3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第二章:资本主义生产方式2.1 资本和资本主义资本的概念和特征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建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特征2.2 剩余价值理论劳动力商品和剩余价值的产生剩余价值的实现和分配资本积累和资本主义发展的内在矛盾2.3 资本主义的阶级结构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对立阶级斗争和资本主义社会的稳定社会福利制度和政治民主制度的作用第三章:社会主义生产方式3.1 社会主义理论的产生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和马克思主义的形成社会主义从理想向现实的过渡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发展3.2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社会主义公有制和按劳分配原则社会主义社会的阶级斗争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和模式3.3 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任务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思想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第四章:国家与经济4.1 国家在经济中的作用国家经济职能的演变和特点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和微观干预国家与市场的关系和市场经济的局限性4.2 国家的经济政策和经济计划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经济计划和经济体制的类型和特点混合经济体制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4.3 国际政治经济学国际经济关系和国际贸易帝国主义和国际垄断全球化和国际经济组织第五章:政治经济学的方法和理论体系5.1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和学科特点实证主义和解释主义的方法论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5.2 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和主要内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理论体系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理论体系国家与经济的政治经济学分析5.3 政治经济学的学科发展和创新政治经济学的历史发展和理论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政治经济学在当代中国的重要性和挑战第六章:市场经济体制6.1 市场经济的定义与特征市场经济的定义和基本原则市场经济体制的优点与缺点市场经济的运作机制6.2 市场经济下的供求关系供给与需求的基本概念市场均衡与价格机制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6.3 市场经济与政府调控政府宏观调控的必要性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运用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角色与职责第七章:企业行为与市场结构7.1 企业行为与决策企业目标与利润最大化企业竞争策略与市场优势企业创新与可持续发展7.2 市场结构与竞争类型完全竞争市场垄断市场与市场力量寡头垄断市场与竞争策略7.3 企业间的合作与竞争企业间合作的形式与动机竞争与合作的关系企业战略联盟与产业集群第八章: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8.1 经济全球化的概念与影响经济全球化的定义与特点全球化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全球化背景下的机遇与挑战8.2 国际贸易与对外开放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与类型我国对外贸易政策与发展历程对外开放与我国经济发展的关系8.3 我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我国在国际经济组织中的地位与作用我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策略与挑战一带一路倡议与对外开放新格局第九章: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9.1 收入分配公平与不平等等问题收入分配的概念与衡量指标收入分配公平与不平等等问题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的演变与现状9.2 社会保障制度的功能与目标社会保障制度的定义与意义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框架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与发展9.3 的收入分配与社会稳定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的关系社会保障制度对收入分配的影响我国收入分配与社会稳定的现状与挑战第十章:政治经济学在当代的应用与挑战10.1 政治经济学在当代的应用政治经济学在政策制定与分析中的应用政治经济学在企业经营与管理中的应用政治经济学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指导作用10.2 政治经济学面临的挑战与发展趋势全球化与逆全球化的挑战科技进步与产业变革对政治经济学的影响政治经济学在应对新时代发展难题中的使命10.3 政治经济学的前景与学科建设政治经济学在未来的发展趋势政治经济学学科建设的现状与展望政治经济学在培养高素质经济学人才中的作用重点解析本文档详细介绍了政治经济学的课程内容,包括导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国家与经济、市场经济体制、企业行为与市场结构、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以及政治经济学在当代的应用与挑战等十个章节。
专题十+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精讲课件】-2023年高考政治二轮专题复习名师精讲课件(统编版)

按照成员的性质 非政府间国际组织:成员主要是团体或个人
按照地理范围 按照职能范围
世界性国际组织:向全世界开放
区域性国际组织:成员限于某一特定的地域范围
一般性国际组织:职能范围广泛,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 面 专门性国际组织:具有专业职能,主要开展科技、文化、教育、卫生 等方面的专门技术性活动
D
(2)政党和利益集团
政党
政党是有组织的政治团体,是特
内涵
定阶层利益的集中代表者,具有 明确政治主张,为夺取、影响和
区
巩固政权而开展活动的政治组织
别 活动 目标
通常以执政为主要目标
利益集团
利益集团是指具有共同利益,向政府 或社会提出诉求,或以合法手段施加 压力,借以影响公共政策,以争取共 团体利益及其成员利益的社会团体
划分职权原则 中央与地方各级国家机构按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划分职权
一方面,地方利益是国家整体利益的一部分,地方必须服从中央另一方面,在
具体要求
保证中央统一领导的同时,必须考虑地方特殊利益,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
积极性
行政区域类型 包括一般行政地方、民族自治地方和特别行政区
(3)单一制和联邦制、邦联制的区别
其他阶级的专政
2.认识国体与政体
国家制度
国体(内容)
政体(形式)
含义
即国家性质,反映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 地位
即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也就是国家管理形式
区 别
反映 问题
说的是“谁掌握政权”的问题,它规定了 国家的性质
说的是“如何掌握政权”的问题,它规定了国 家的管理形式
联系
国体与政体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 ①国体决定政体,政体体现国体,一定的政体服务于一定的国体;适当的政体能够巩固国 体,不适当的政体会危害国体; ②政体具有相对独立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球经济治理的中国方案
一.以平等为基础 二.以开放为导向 三.树立正确的义利观 四.建立合作共赢的国家关系 五.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治理理念 六.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七. “一带一路”倡议推动全球经济治理建构
本章小结
•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内在矛盾、跨国公司和非 政府组织的崛起以及全球经济和金融的相互依 存推动了国际经济治理向全球经济治理转变。 回顾全球经济治理的演变,经历了英国霸权下的 国际经济治理体系、美国霸权下的国际经济治 理体系向后冷战时代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演变。
• 全球经济治理的行为主体
– 在全球经济治理中,非政府组织也扮演着重要 作用。它们是政府间互动为主的治理体系的 参与者,是专门领域问题的解决者,是各国政 府的监督者和批评者,也是全球治理理念的开 创者和传播者。
全球经济治理的内容、特征与问题
• 全球经济治理的行为主体
– 作为全球经济最重要的组织者和利益方,跨国 公司在全球经济治理中扮演重要角色。跨国 公司是许多全球经济问题的“制造者”。同 时,他们也是全球经济治理重要的利益相关 者,对全球经济治理有强烈的需求。
本章小结
• 全球经济治理包括各国政府、政府间国际组织 和非政府组织等多元行动主体,它们重在对全球 宏观经济、金融、贸易、投资及发展等问题展 开全球层面合作。因此,全球经济治理实际是多 元行动主体的合作共治,但是这一体系是不平等 的,存在诸多矛盾。
本章小结
•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正 在成为推动全球经济治理变革的重要力量,形成 了以平等为基础、以开放为导向、树立正确的 义利观、建立合作共赢的国家关系、坚持共商 共建共享的治理理念和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 全球经济治理的中国方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第十二章 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
本章基本内容
• 第一节 全球经济治理的内涵与演变 • 第二节 全球经济治理的内容、特征与问题 • 第三节 全球经济治理的中国方案
全球经济治理的内涵与演变
• 全球经济治理的提出
– 全球经济治理是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矛盾的回应 – 规范跨国公司的经营行为 – 应对不断涌现的全球经济问题 – 全球经济失衡要求加强全球治理
全球经济治理的内涵与演变
• 全球经济治理的演变
– 英国霸权下的国际经济治理体系 – 美国霸权下的国际经济治理体系 – 后冷战时代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
全球经济治理的内涵与演变
• 全球经济治理的演变
– 英国霸权下的国际经济治理体系 – 美国霸权下的国际经济治理体系 – 后冷战时代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
全球经济治理的内容、特征与问题
全球经济治理的内涵与演变
• 全球经济治理的内涵
– 全球治理的概念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 被视为应对后冷战时代国际关系和国 际问题的重要选择与思路。
– 概括地讲,全球经济治理是调节世界经 济运行、处理全球性经济问题的体制、 机制和制度体系。
全球经济治理的内涵与演变
• 全球经济治理是冷战后出现的新概念,但这 不意味着资本主义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就是 从20世纪90年代才开始的。实际上,随着资 本主义制度在全球扩张和世界经济体系的 建立,就对维护世界市场运转和提供全球公 共产品产生了客观需要,例如,维护世界航线 安全、维护国际贸易的法律体系、国际支 付的货币体系等。这种需求就内生出国际 经济治理。
• 全球经济治理的行为主体
– 政府间组织是各主权国家进行全球经济治理 的重要平台。这些政府间组织,既有像联合国、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 织、欧盟等这样的超越主权意义的正式国际 组织,也有如二十国集团、七国集团、金砖国 家等这样全球性和地区性合作平台。
全球经济治理的内容、特征与问题
① 经济治理的全球化与国别化的冲突 ② 不平衡的权力体系严重制约了全球经济治
理目标的实现 ③ 全球经济治理的复杂程度远高于国内的经
济治理 ④ 霸权主义借口全球经济治理干涉别国内政
全球经济治理的中国方案
• 面对世界经济形势的发展演变,全球经济 治理需要与时俱进、因时而变,全球经济 治理体系迫切需要变革与重构。中国作 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积极参与国际事务, 已经成为全球经济治理的主要参与者,并 把平等、开放、合作共赢、共商共建共 享的理念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的发展中,为 完善全球经济治理提供了中国方案,贡献 了中国智慧。
全球经济治理的内容、特征与问题
• 全球经济治理的主要内容
– 全球经济治理首要内容是对全球宏观 经济的治理,包括完善协调全球各国宏 观经济政策的各种机制,包括各国宏观 经济政策主管部门的定期会晤机制、 危机时的应急处理机制和违背政策承 诺的惩戒机制等,目的是维护世界经济 的平衡。
全球经济治理的内容、特征与问题
• 全球经济治理的主要内容
① 全球宏观经济治理 ② 全球金融治理 ③ 全球贸易和投资治理 ④ 全球发展治理
全球经济治理的内容、特征与问题
• 全球经济治理的主要特征
① 多元行动主体的合作共治 ② 不平等的权力体系 ③ 新兴经济体在全球经济治理中作
用凸显
全球经济治理的内容、特征